一、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一级检测设备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会,王旭鹏,杜永峰[1](2021)在《某型导弹发射装置参数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某型内埋式双作动筒弹射发射装置零件、部级及产品级数据库和信息库,缩短导弹发射装置设计周期,提升设计效率。基于Solid Works和Visual Studio软件平台进行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借助Access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并以气动模块、压紧装置为例对系统有效性进行设计验证。建立了某型发射装置三维模型数据库,开发了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对于缩短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发周期,提升其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及参数化设计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伟,刘志坚,张迪,陈义军,邢正[2](2021)在《基于检测数据的某型空地导弹质量排序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勤务上对空地导弹的质量检测只有简单的合格、不合格之分,难以对导弹性能科学排序。通过分析空地导弹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筛选,建立某型空地导弹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设计3类专家的咨询法主观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导弹检测分项加权评价的方法对某型空地导弹质量进行科学排序。
庞潇[3](2020)在《基于PC104与DSP的载机发控系统综合检查仪设计》文中提出某型载机可挂装四型空空导弹及配套发射装置,同型导弹单架次可挂装四枚以上;挂飞前的载机发射控制性能测试中,存在待测接口信号多、测试效率低、需多个弹型测试设备等问题;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一型综合检查仪,由PC104控制平台、4个基于DSP的测试终端、GPS处理模块、数据链/射频处理模块、双显示模块等构成,实现了4弹型模拟及接口测试,4挂点并行测试,GPS信号测试、射频/数据链通道测试等多种功能,满足了该型载机挂弹前的测试需求;通过接口复用设计和双显示设计,提高设备易用性;产品装备后,四挂点测试时间小于10分钟,弹型/挂点切换时间小于3分钟,故障检测率大于97%,集成4种以上保障设备功能,实现了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
陈国峥[4](2020)在《舰载导弹发射装置箱弹装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国外舰载导弹发射装置导弹装填技术发展过程的分析,重点对装填速度和导弹与发射装置接口选择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垂直发射装置箱弹装填技术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我海军舰艇战时导弹装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黄本燊[5](2020)在《舰船主横舱壁智能划分研究》文中提出舰船主横舱壁划分工作涉及多项系统,设计工作复杂。目前,国内外关于舰船舱壁划分研究较少,研究方向集中在舱室划分对舰船结构性能的影响,而关于主横舱壁自动化、快速化划分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文研究整个舰船的主横舱壁划分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引入智能推理及算法,探索船舶智能设计。本文首先研究艏尖舱、武器舱等舱室布置规范,梳理设计规范中不明确的部分,并针对性地采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选择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典型水面舰船,分析其艏尖舱设置特点,并对现代典型舰船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在不同设计变量下艏尖舱长度即第一个水密隔壁位置,通过比较回归系数,得出回归效果最优的经验公式;分析垂直发射系统组成,提出垂直发射系统空间尺寸的数学模型,选择MK41垂直发射系统为研究对象,整理统计相关舰船垂直发射系统尺寸,得出设计推荐值。接着对动力系统舱段,整理设计规范、分析设计因子。针对动力系统舱段主观设计因子,提出对应评价标准,综合考虑设计专家水平,采用加权模糊打分法对其进行数值化确定。结合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采用熵值法分析母型案例库中设计因子的信息熵,并确定各项因子相似度匹配权重,最后采用“加权”闵可夫斯基距离完成相似度匹配。基于上两章工作,以相关舰船设计规范为设计基准,对舰船主横舱壁划分研究。提出带余量的分舱方法,定义限定舱段、灵活舱段和最小长度分舱方案(α分舱方案)的概念及分舱思路,最后通过遗传算法完成对分舱方案的优化求解。本文全面深入分析研究舰船主横舱壁划分规范,针对性提出经验公式和数学模型;探索结合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提出带余量的分舱思路,并通过算法实现。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探索舰船智能化设计做出开拓性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为探索后续主横舱壁划分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颜志刚[6](2019)在《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导弹初释放至点火前的具体弹射及飞行状况,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导弹试验,因此设计了一套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系统包括固定装置模块、多功能运弹装置模块、回收装置模块和轨迹跟踪分析软件模块,针对上述模块的关键结构设计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在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的组成,讨论了关键模块的设计指标要求,明确了关键模块结构设计方案和分析方法。其次,在综合目前的发展现状与设计的基础上,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固定装置、多功能运弹装置及其关键零部件和回收装置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各模块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安全系数校核。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对多功能运弹装置的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激励频率与车架固有频率的关系来避免产生共振现象。结合有限元分析和安全系数校核结果,运用Solid Works设计了用于导弹弹射试验与安装的固定装置;结合连杆机构、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滚转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出能够实现转向、平移、升降和滚转功能的多功能运弹装置;采用平衡机构,实现了滑动支撑梁的防侧翻功能,设计了用于导弹回收的回收装置。最后为验证理论与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弹射系统各模块总体性能,进行了各机械模块的安装与调试,详细阐述了多功能运弹装置模块各项功能的验证过程。对导弹弹射试验、轨迹跟踪分析软件进行了联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弹射试验验证系统设计满足指标要求和使用要求。
袁斌[7](2018)在《纳尔卡电子诱饵弹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根廷的“飞鱼”反舰导弹命中,标志着采用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的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各国积极研舰艇导弹防御技术和装备,除了采用硬杀伤手段,例如舰空导弹和末端密集阵火炮等方法,采用电子干扰的软杀伤手段也是各国积极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在诸多舷外有源电子软杀伤装备中,由澳大利亚和美国联合研制的“纳尔卡”(Nulka)主动电子诱饵弹是一款具有显着技术特点的海军电子战装备。本论文在情报科技文献检索、归集分析、综合研判的基础上,运用反设计思想和方法,深入研究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系统工作原理、诱饵弹飞行器总体性能及对抗来袭反舰导弹软杀伤作战运用过程和方式,通过数学建模、参数估计以及对抗仿真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纳尔卡电子诱饵弹技术特点分析基础上,定义合理的坐标系,给出坐标系转换关系,对纳尔卡电子诱饵弹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2)对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总体参数进行反设计。设计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外形及各部分质量,质心,转动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固体火箭发动机等主要性能参数,对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气动特性进行估算。3)对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根据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弹道形式,设计了基于经典PID控制方法的高度驾驶仪以及基于跟踪微分器、非线性误差反馈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高度驾驶仪,并对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数学仿真分析。4)对纳尔卡电子诱饵弹典型飞行轨迹应用所设计的高度驾驶仪进行了六自由度弹道仿真。分析了纳尔卡电子诱饵弹飞行弹道特性,给出了航迹、姿态、控制力矩和掩护效果等方面的仿真结论。
魏昕林[8](2018)在《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库机与战斗机并肩作战,将大大弥补后者载弹量不足的问题,倍升式地提升空中打击能力,成为未来空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武库机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的相关动力学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可靠的武器发射仿真系统对其发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大跨距、长导轨的水平向后发射方式,对发射平台波动、导弹离轨初始扰动以及离轨后弹机分离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装置优化和分离安全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工程意义。主要内容如下:(1)对研究内容相关的发射动力学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导弹离轨多体系统,推导了弹机分离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假设的N-S方程组和基于Boussinesq涡粘性假设的单方程湍流模型(SA模型)构建了流体控制方程组,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该方程组得到流场的数值解。为本文建立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模型、导弹离轨动力学模型和弹机分离流场模型提供重要理论支撑。(2)采用Von Karman模型作为大气扰动响应计算中的连续突风模型,通过功率谱密度函数,建立了高空非定常风场模型。推导了含扰动风参数的飞机运动方程,建立了突风扰动下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的理论模型。通过对运动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的理论计算结果。建立了飞机在非定常风场下的流场计算模型,得到了在连续突风扰动下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的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机载发射平台在突风载荷下的纵向波动规律,为导弹离轨初始扰动的研究提供重要输入。(3)描述了水平向后发射的概念、发射系统的组成以及导弹离轨过程的运动特点。针对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装置的特点,以有限元接触分析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接触力计算方程,建立了导弹离轨过程接触摩擦模型。通过分析导弹离轨过程的边界条件和激励载荷,建立了大跨距、长导轨下导弹离轨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导弹离轨初始扰动,并与地面弹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发射平台纵向波动下的离轨过程分析,得到了弹射速度和发射倾斜角对导弹离轨初始扰动的影响规律,为导弹离轨后分离安全性研究提供重要输入。(4)根据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外弹道初始段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弹机分离安全性影响因素。建立了载机周围流场模型,分析了载机尾部纵截面和横截面的流场特性。以导弹离轨初始扰动为输入,建立了弹机分离仿真模型,计算得到了外弹道初始段导弹的运动姿态变化规律,研究获得了导弹弹射速度和发射倾斜角对弹机分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
李洪涛[9](2017)在《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设计》文中认为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的技术状态是影响舰载末端反导导弹武器系统正常发射导弹并精确制导的重要因素,是舰载末端反导导弹武器系统维护工作必须进行的检测内容;为了便于导弹发射装置检测工作与导弹武器系统其它组成部分技术状态检查的并行开展,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维护检查工作效率,提出了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的设计方案;从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对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试验验证,该检测设备设计合理、功能正确,性能满足导弹发射装置技术状态检测要求。
张飞[10](2016)在《新型同时离轨发射方式及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火箭、导弹倾斜发射的定向形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发射装置设计理论和发射动力学分析为基础,对导轨式非同时离轨、适配器非同时离轨、导轨式同时离轨等不同发射形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动力学响应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适配器和定向件支承相结合的同步新型离轨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首先对火箭、导弹倾斜发射方式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进而明确了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射动力学理论基础和计算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发射过程复杂动力学响应特性分析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模型以多刚体模型为基础,并通过基于赫兹碰撞理论的接触模型、基于弹簧阻尼器的柔性连接模型等考察发射系统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国内外常见的导轨式同时离轨、适配器非同时离轨和导轨式非同时离轨等三种倾斜发射定向方式的动力学响应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从弹体下沉量、姿态角的扰动量以及对后续飞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考核。考虑到同时离轨具有姿态角变化小的优势和适配器在支承、减震以及分离上的优点,论文综合上述三种发射方式的优点,提出一种结合适配器和定向件支承的新型同时离轨发射方式,并对其典型结构部件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对发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发射方式既具有同时离轨初始扰动量小的特色,也具有适配器分离简捷可靠的特点,对未来倾斜发射装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一级检测设备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一级检测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某型导弹发射装置参数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 |
(一)参数化和模块化设计 |
(二)开发环境 |
(三)参数化设计方法 |
二、发射装置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一)结构组成 |
(二)工作原理 |
三、发射装置参数化设计开发 |
(一)设计流程 |
(二)设计输入 |
(三)设计开发 |
1. 系统级 |
2. 部件级 |
3. 零件级 |
结论 |
(3)基于PC104与DSP的载机发控系统综合检查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硬件设计 |
1.1 总体设计思路 |
1.2 主控平台设计 |
1.2.1 主控板选型 |
1.2.2 双显示设计 |
1.2.3 面板接口复用设计 |
1.3 测试终端 |
1.3.1 控制电路 |
1.3.2 接口电路 |
1.3.3 模拟负载 |
1.4 辅助组件设计 |
1.4.1 电源处理电路 |
1.4.2 GPS处理模块 |
1.4.3 射频/数据链处理模块 |
2 软件设计 |
2.1 显控软件设计 |
2.1.1 人机界面 |
2.1.2 与下位机通讯 |
2.1.3 数据管理 |
2.2 测试终端软件设计 |
2.2.1 测试软件组成 |
2.2.2 测试流程 |
3 应用效果及问题解决 |
3.1 装备应用情况及分析 |
3.2 典型问题及解决 |
3.2.1 主板断电问题 |
3.2.2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2.3 双显示器设计 |
4 结束语 |
(4)舰载导弹发射装置箱弹装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舰载导弹装填技术发展历程 |
2 国内现状 |
3 发展方向 |
4 结语 |
(5)舰船主横舱壁智能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分舱研究 |
1.2.2 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主横舱壁划分研究方法 |
2.1 数理统计方法 |
2.1.1 一元线性回归 |
2.1.2 最小二乘法 |
2.1.3 回归检测 |
2.2 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 |
2.2.1 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原理 |
2.2.2 熵值法权重计算理论 |
2.3 遗传算法 |
2.3.1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 |
2.3.2 遗传算法计算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统计方法的典型舱段研究 |
3.1 舰船艏尖舱长度回归分析 |
3.1.1 舰船艏尖舱功能特点及设计规范研究 |
3.1.2 近代舰船与现代舰船艏尖舱特点分析 |
3.1.3 现代舰船艏尖舱长度回归因素研究 |
3.1.4 现代舰船艏尖舱长度回归分析 |
3.1.5 小结 |
3.2 舰船武备舱段统计分析 |
3.2.1 舰船武备设计规范及功能特点研究 |
3.2.2 垂直发射系统统计模型研究 |
3.2.3 垂直发射系统统计分析 |
3.2.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典型舱段研究 |
4.1 动力系统舱段特点分析 |
4.2 主机舱段划分评价指标分析 |
4.2.1 设计指标分解 |
4.2.2 综合设计因子研究 |
4.2.3 综合因子评分 |
4.2.4 模糊评分数据案例化 |
4.3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智能推理 |
4.3.1 熵值法权重计算仿真 |
4.3.2 案例的智能推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带余量分舱方法研究 |
5.1 舰船分舱设计原则 |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带余量的分舱方法 |
5.2.1 分舱规范分析 |
5.2.2 带余量的分舱思路 |
5.2.3 遗传算法计算思路 |
5.3 遗传算法带余量的分舱仿真 |
5.3.1 设计条件描述 |
5.3.2 遗传算法参数设置 |
5.3.3 编码方式 |
5.3.4 适应度函数 |
5.3.5 遗传操作 |
5.3.6 算法代码 |
5.3.7 计算结果输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内容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6)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发射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发射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3 转运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弹射试验验证系统总体方案 |
2.1 系统方案 |
2.2 分析方法及零件计算方式的选择 |
2.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2.2 校核计算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固定装置模块的静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 |
3.1 固定装置模块的静力学分析 |
3.1.1 静力学分析理论 |
3.1.2 固定发射架与吊耳的静力学分析 |
3.1.3 龙门吊的静力学分析 |
3.2 固定装置模块的结构设计 |
3.2.1 固定发射架的设计 |
3.2.2 吊耳的设计 |
3.2.3 龙门吊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多功能运弹装置模块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 |
4.1 多功能运弹装置及关键零部件的静力学分析 |
4.1.1 多功能运弹装置的静力学分析 |
4.1.2 液压升降臂的静力学分析 |
4.1.3 轮胎轴的静力学分析 |
4.2 车架的模态分析 |
4.2.1 模态分析理论 |
4.2.2 车架的模态分析 |
4.3 多功能运弹装置的结构设计 |
4.3.1 整体结构设计 |
4.3.2 转向机构的结构设计 |
4.3.3 升降机构的结构设计 |
4.3.4 平移机构的结构设计 |
4.3.5 滚转机构的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回收装置模块静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 |
5.1 回收装置模块的静力学分析 |
5.1.1 盖板的建模及其静力学分析 |
5.1.2 滑动支撑梁的建模及静力学分析 |
5.2 回收装置结构设计 |
5.2.1 盖板的结构设计 |
5.2.2 滑动支撑梁的结构设计 |
5.2.3 地坑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的装配调试与软件测试 |
6.1 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的装配与功能验证 |
6.1.1 固定装置的装配 |
6.1.2 多功能运弹装置的装配及其功能验证 |
6.1.3 回收装置的装配 |
6.2 轨迹跟踪分析软件测试 |
6.2.1 轨迹跟踪分析软件具体分析流程 |
6.2.2 轨迹跟踪分析相关理论 |
6.2.3 软件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纳尔卡电子诱饵弹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舷外有源电子诱饵装备发展情况 |
1.2.2 导弹系统建模仿真发展情况 |
1.2.3 自抗扰控制器的发展情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系统数学模型 |
2.1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坐标系定义及转换 |
2.1.1 坐标系定义 |
2.1.2 坐标系转换 |
2.2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受力分析 |
2.3 纳卡尔电子诱饵弹基本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总体参数分析 |
3.1 电子诱饵弹结构方案分析 |
3.2 电子诱饵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分析 |
3.2.1 发动机特点分析 |
3.2.2 发动机方案论证 |
3.2.3 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估算 |
3.3 推力矢量控制参数分析 |
3.4 气动力参数分析 |
3.4.1 电子诱饵弹气动外形特性分析 |
3.4.2 气动力参数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
3.4.3 气动力参数估算结果 |
3.5 电子诱饵弹质量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控制方法研究 |
4.1 电子诱饵弹制导控制特点分析 |
4.2 电子诱饵弹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4.2.1 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 |
4.2.2 旋翼动量交换控制 |
4.3 电子诱饵弹经典驾驶仪设计 |
4.3.1 电子诱饵弹三通道动力学解耦线性化 |
4.3.2 经典高度驾驶仪设计 |
4.3.3 滚转姿态驾驶仪设计 |
4.3.4 仿真分析 |
4.4 电子诱饵弹自抗扰高度驾驶仪设计 |
4.4.1 自抗扰控制器原理 |
4.4.2 自抗扰高度驾驶仪设计思路 |
4.4.3 仿真分析 |
4.5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系统仿真 |
4.5.1 纳尔卡电子诱饵弹飞行弹道仿真流程 |
4.5.2 仿真条件 |
4.5.3 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机载导弹研究进展 |
1.2.2 发射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3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
1.2.4 机载发射平台波动研究进展 |
1.2.5 机载导弹分离安全性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发射动力学建模理论及数值计算方法 |
引言 |
2.1 发射动力学相关概念 |
2.1.1 导弹发射可靠性 |
2.1.2 导弹发射精度 |
2.1.3 导弹发射初始扰动 |
2.1.4 导弹的滑离方式 |
2.2 导弹离轨多体系统分析 |
2.2.1 二维多体系统分析 |
2.2.2 三维多体系统分析 |
2.3 弹机分离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及求解 |
2.3.1 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
2.3.2 气动载荷计算 |
2.3.3 运动方程求解 |
2.4 流体控制方程及离散求解 |
2.4.1 流体控制方程 |
2.4.2 湍流模型 |
2.4.3 有限体积法 |
2.5 嵌套网格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载发射平台突风载荷建模及纵向波动研究 |
引言 |
3.1 机载发射平台突风载荷建模 |
3.1.1 大气扰动的描述 |
3.1.2 离散突风模型 |
3.1.3 连续突风模型 |
3.2 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建模 |
3.2.1 无风扰动下的飞机运动方程 |
3.2.2 含扰动风参数的飞机运动方程及气动模型修正 |
3.2.3 运动方程简化 |
3.3 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模型理论计算 |
3.4 机载发射平台纵向波动模型仿真计算 |
3.4.1 基本假设与计算方法 |
3.4.2 网格划分与计算条件 |
3.4.3 计算结果 |
3.5 计算结果对比与平台纵向波动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导轨下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离轨初始扰动研究 |
引言 |
4.1 水平向后发射系统及离轨过程 |
4.1.1 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系统的组成 |
4.1.2 导弹水平向后发射的特点及离轨过程 |
4.2 有限元接触摩擦模型 |
4.2.1 有限元接触分析方法 |
4.2.2 ABAQUS接触算法 |
4.2.3 ABAQUS摩擦计算模型 |
4.3 有限元建模与验证 |
4.3.1 几何模型与装配关系 |
4.3.2 激励载荷与边界条件 |
4.3.3 坐标系与基本假设 |
4.3.4 网格单元与求解器 |
4.3.5 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 |
4.4 长导轨下水平向后发射离轨初始扰动分析 |
4.4.1 平台波动下离轨初始扰动分析 |
4.4.2 平台固定与平台波动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3 初始发射参数对离轨初始扰动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弹离轨后外弹道初始段分离安全性研究 |
引言 |
5.1 导弹离轨后外弹道初始段简述 |
5.2 外弹道初始段流场建模 |
5.2.1 几何边界 |
5.2.2 计算域 |
5.2.3 计算网格 |
5.3 外弹道初始段流场分析 |
5.3.1 载机尾部纵截面流场分析 |
5.3.2 载机尾部横截面流场分析 |
5.4 离轨后弹机分离安全性分析 |
5.4.1 外弹道初始段弹机分离仿真分析 |
5.4.2 初始发射参数对弹机分离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总体方案 |
1.1 组成及功能 |
1.2 设计指导思想 |
1.3 主要指标和要求 |
1.4 工作原理 |
1.4.1 模拟调转 |
1.4.2 模拟等速 |
1.4.3 模拟正弦 |
2 硬件设计 |
3 软件设计 |
3.1 软件界面设计 |
3.2 软件流程设计 |
3.2.1 工作模式选择的工作过程 |
3.2.2 发送模拟正弦机目标工作方式下的工作过程 |
3.2.3 发送模拟真实目标工作方式下的工作过程 |
3.2.4 记录数据的执行过程 |
4 试验验证 |
5 结束语 |
(10)新型同时离轨发射方式及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常见倾斜发射定向形式 |
1.2.2 导轨式发射研究现状 |
1.2.3 适配器发射研究现状 |
1.2.4 发射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模型 |
2.1 发射动力学基础 |
2.1.1 发射动力学响应特性 |
2.1.2 发射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 |
2.1.3 基于虚拟样机的计算方法 |
2.2 计算分析模型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计算模型拓扑结构 |
2.2.3 模型坐标与载荷 |
2.2.4 接触碰撞模型 |
2.2.5 适配器等效模型 |
第3章 典型发射方式及动力学响应 |
3.1 导轨式非同时离轨发射 |
3.1.1 结构形式及特点 |
3.1.2 结构初步设计 |
3.1.3 动力学响应分析 |
3.2 适配器非同时离轨发射 |
3.2.1 结构形式及初步设计 |
3.2.2 动力学响应分析 |
3.3 导轨式同时离轨发射 |
3.3.1 结构形式及初步设计 |
3.3.2 动力学响应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新型同时离轨发射方式 |
4.1 结构形式与结构设计 |
4.1.1 结构形式与特点 |
4.1.2 导轨结构初步设计 |
4.1.3 适配器结构设计 |
4.1.4 分离弹簧设计与优化 |
4.2 动力学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设计状态下动力学响应 |
4.2.2 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适配器分离特性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特点与创新之处 |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一级检测设备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型导弹发射装置参数化设计研究[J]. 陈文会,王旭鹏,杜永峰. 设计, 2021(17)
- [2]基于检测数据的某型空地导弹质量排序方法[J]. 陈伟,刘志坚,张迪,陈义军,邢正.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1(02)
- [3]基于PC104与DSP的载机发控系统综合检查仪设计[J]. 庞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0(09)
- [4]舰载导弹发射装置箱弹装填技术研究[J]. 陈国峥. 舰船科学技术, 2020(13)
- [5]舰船主横舱壁智能划分研究[D]. 黄本燊.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20(02)
- [6]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 颜志刚.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7]纳尔卡电子诱饵弹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 袁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机载导弹水平向后发射动力学研究[D]. 魏昕林.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9]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设计[J]. 李洪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08)
- [10]新型同时离轨发射方式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 张飞.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