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量开采在永济市城区地下水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伟[1](2021)在《基于葠窝水库的水质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葠窝水库为例,对其水质状况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并结合采样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准度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质预测过程中灰色模型表现出较强的可行性,对氨氮、COD5、总磷及总氮的预测误差均不超过30%,该模型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葠窝水库水质状况,为库区水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赵雪松[2](2020)在《基于灰色模型的营口地区水库水质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结合灰色模型对营口地区水质状况进行预测,并结合采样数据对比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灰色模型在营口地区水库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水库总氮、总磷、COD5、及氨氮的预测误差均在30%以内,满足水质预测的精度要求。研究成果对于水库水质预测具有重要的方法参考价值。
陈焕涛[3](2015)在《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资源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为了满足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包头市地下水的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导致地下水降落漏斗持续扩大,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与此同时,包头市地下水亦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超采和污染已严重影响包头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以恢复地下水位,修复污染地下水为目标的研究和治理工作对包头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本研究在收集大量资料,分析包头市水文地质特征与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MODFLOW建立该地区三维非稳定地下水流模型,利用实测资料识别并验证模型,模拟在开采条件下该地区地下水的流动与循环规律,进而制定地下水资源恢复方案。研究首先从水的来源和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动态特征等方面分析包头市开展地下水资源恢复的可行性,建立含水层结构模拟和地下水水流的概念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模型识别和验证的地下水水位拟合结果较好:识别时期观测井水位拟合误差均小于1m,验证时期观测井水位拟合误差均小于2m。水均衡计算结果显示:潜水和承压水均为负均衡,反映了包头市地下水实际情况,说明经识别和验证的模型,可用来预测未来包头市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然后结合包头市的实际情况拟定6种不同的地下水恢复方案,利用经验证的模型模拟在此6种方案下,地下水流场未来35年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现状开采条件下,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若禁止工业或农业采用承压地下水,则能明显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和降落漏斗扩大的速率;若同时禁止工业和农业采用承压水时,降落漏斗不再扩大,但水位恢复缓慢;若在禁止工农业采用承压水的同时进行人工补给,在年均补给3600万m3时,地下水水位恢复速度明显加快,降落漏斗面积缩小显着,至2050年漏斗中心埋深为36.57m,比2013年水位上升了 7.00m,降落漏斗面积为408.5 km2,比2013年减少了 141.9km2。模拟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包头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采用工程措施,进行地下水人工补给。
姚玉龙[4](2014)在《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和文明成果最集中的地域空间,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最活跃的场所。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此引发的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也会愈加明显。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的一个显着后果,并随着城市化的增加而加强。城市热岛因对城市气候和城市生态环境产生多种不利影响,一直是城市生态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地表温度是地-气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水文、气候等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遥感技术因为具有多波段、多时相,能快速、连续、大面积获取地表信息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温度定量反演中。绿洲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人地关系最为复杂和敏感的区域。城市化推动绿洲走向繁荣。绿洲中的城市既有一般城市的特征,又处在绿洲之中,这些城市究竟是存在城市热岛效应还是绿洲“冷岛效应”,其特征如何,机制又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因此,本文综合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等多学科理论和手段,利用单窗算法、分裂窗算法反演了西北绿洲8座典型城市即临河市、石嘴山市、银川市、金昌市、嘉峪关市、格尔木市、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1980s末、2000年、2006年和2013年4期地表温度,应用自然裂法得到城市地表温度7类等级,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内、外流流域绿洲城市和不同类型城市探讨了地表温度的区域差异。通过进一步利用遥感影像计算机目视解译法等,获取了8座城市建成区扩展范围、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8座城市气象站近53年年均气温,对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绿洲城市地表温度负面影响提出了5条应对对策。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从空间来看,1980s末-2013年,西北绿洲8座城市地表温度分布的范围各不相同,但也具有共性,地表温度高温区和极高温区的范围主要分布于城市周边裸地和沙地;低温区和极低温区则主要分布于绿洲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上;较低温区、中温区和较高温区分布的范围变化最大。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显着扩展,地表温度分布的空间变化明显。(2)从时间上看,1980s末-2013年,西北绿洲8座城市的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并非完全一致。其中,临河市、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热岛效应显着,前两者的热岛效应变化趋势一致,都同样经历了弱-强-强-弱的变化过程,而银川市则为强-较强-更强-弱。其余5座城市“冷岛效应”明显,变化趋势分别为:金昌市经历了强-弱-增强-更强变化过程;嘉峪关市和乌鲁木齐市一样,经历了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格尔木市和克拉玛依市相同,经历了弱-强-较强-更强的变化过程。(3)从内、外流流域看,内流流域5座绿洲城市“冷岛效应”凸显,外流流域3座城市热岛效应凸显,且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从不同类型城市地看,首府型城市银川市和乌鲁木齐市人口规模大,城市扩展速度快,银川市热岛效应范围随着城市建成区扩展迅速扩大。乌鲁木齐市因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扩展凸显热岛效应,但并未削弱绿洲“冷岛效应”。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市、金昌市、嘉峪关市、格尔木市和克拉玛依市,人口规模小,城市扩展速度慢,除石嘴山市是热岛效应外,其余城市为“冷岛效应”。8座绿洲城市中唯一的小城市临河市为热岛效应,即使相同类型的城市地表温度变化趋势也不完全一致。(4)城市年均扩展速度计算表明:8座绿洲城市中以乌鲁木齐市城市扩展速度最快,已进入高速扩展期,银川城市扩展速度较快,排在第二位,金昌市和嘉峪关市位居第三,其他4座城市均处于缓慢扩展期。LUCC研究表明,8座绿洲城市1980s末-2013年建设用地增长最显着,除嘉峪关市和格尔木市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克拉玛依市2013年较2006年有所减少外,其余5座绿洲城市的耕地面积均在不同程度减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是各城市LST均温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标准差一般较小。耕地、林地和水体LST均温相对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偏低,是地表温度的冷源所在。NDVI与LST相关性分析表明,西北绿洲8座城市的NDVI与LST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8250.540之间,都达到显着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治资料表明,西北绿洲8座城市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银川市和乌鲁木齐市发展最为迅速,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产值,经济结构合理。5座资源型城市和临河市第二产业产值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工矿业在经济结构中居支配地位。全球变暖与区域响应分析表明,近53年来,8座绿洲城市年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变暖响应一致。除乌鲁木齐市外(0.104℃/10a),其余仍然高于全球增温趋势0.18℃/10a(1980-2009年)。(5)针对8座绿洲城市地表温度负面效应,从有效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确保土地资源永续;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绿洲“冷岛效应”;控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压力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闫方方[5](2011)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城盆地从古至今地裂缝活动比较频繁,尤其是到了现代,随着经济和人类工程活动迅猛发展,特别是对地下水的高强度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持续扩大,导致地面沉降的产生,引发了大量的地裂缝。地裂缝所到之处,造成房屋开裂、地面设施破坏、农田灌溉大面积漏水及毁坏。地裂缝灾害危害程度需由相应的危险性评价来量化和把握,且事关社会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地裂缝灾害开展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应用“山西省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及“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野外调查取得的成果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汾渭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建立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为依托,对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取得如下成果与进展:1.在对研究区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发育的地理、地质背景以及地裂缝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概括总结出运城盆地地裂缝的成因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来实现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指标因子的图层化处理。其中,在利用缓冲区分析法来派生所需数据信息时,考虑到不同规模的断裂或地裂缝对地裂缝灾害的危险程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本文确定根据其规模来创建相应宽度范围的缓冲区,避免了像以往那样,不考虑差异性,直接统一进行buffer处理的弊端。3.在深入分析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地裂缝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模式基于各指标因子的相应权重值进行运城盆地多层指标因子图层空间信息的自动复合叠置,获得了地裂缝灾害危险性分区图。进而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基本不危险四个等级区域,其中高度危险区域面积约为468.72km2,占总面积的7.6%;中度危险区域面积约为826.29km2,占总面积的13.5%;轻度危险区域面积约为2579.13kmm2,占总面积的42%;基本不危险区域面积约为2265.39km2,占总面积的36.9%。
方樟[6](2011)在《松原市龙坑水源地水量水质演化特征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北方城市,地下水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相应增加,导致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随之产生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松原市龙坑水源地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抽水试验和室内试验等工作,大量收集研究区现有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等相关资料。在分析了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抽水试验法、泉流量反推法、地下水动态推求法、室内试验等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的各水文地质参数;采用同位素法、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了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确定了地下水的循环特征;结合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和野外调查取样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投影寻踪法、物元可拓法分析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类型;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中的特征污染物,采用室内实验法等手段对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并采用累积水量均衡法计算了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采用多年长系列资料进行识别和验证建立了地下水水量水质模拟模型,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研究区地下水流场进行预测预报,得到在将来可能的水资源规划的前提下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状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的影响因子,建立了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方向及趋势进行了分区评价。通过对松原市龙坑水源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的分析和评价,为松原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地下水的整体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松原市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
赵雪梅[7](2008)在《永济市实施城区地下水限量开采的实践》文中指出山西省永济市城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出现地质漏斗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永济市采取新工艺、新措施,限量开采地下水,对其调控管理进行试验研究,兴建从黄河滩傍河取水工程,使市区地下水逐步得到回升,有效抑制了降落漏斗现象。
黄昕霞,董少刚,唐仲华,侯香梦[8](2007)在《运城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城盆地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运用GMS软件建立了运城盆地地下水水流三维数值模型,经模拟预测表明,即使维持现有开采量和开采方式,其水位仍将不断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开发永济黄河低阶地区水源地和同时减少盆地内部开采量的优化开采方案,这对合理利用地下水、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有着现实的意义。
姜纪沂[9](2007)在《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健康的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维持地下水环境健康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方向,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将生态系统健康理念引入到地下水环境系统,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并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环境演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论文提出了地下水环境健康的概念,构建了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利用基于熵权与最大熵原理的模糊优选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的方法,提出了利用地下水环境演化的信息熵变化特征判别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的方法。将上述理论体系应用于华北平原中部的衡水市,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分析近50年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规律,建立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现状评价。分别预测维持现状开采条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引水后地下水环境的演变趋势,进行地下水环境健康状态的预测评价,并提出地下水环境健康保障措施,为实现衡水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吴郭泉[10](2006)在《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以百色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区,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遍布于80个县(市),由于其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脆弱,现实生态压力过大,显现出特有的“岩溶贫困”(Karst poverty)现象,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将是岩溶地区生态重建的核心,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这将对广西全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色市属“老、少、边、山、穷、西”地区,岩溶地貌发育,是典型的山区,同时也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百色市自然资源丰富,但受自然、社会、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发程度较低。国家对百色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百色视察指导工作。百色市要想在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中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现跨越性发展,就必须寻求适合经济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上,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对百色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对百色市本身的开发,而且对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百色市自然资源的利用中,寻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促进百色市及其类似地区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分析的基础。论文的主体架构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到第四章组成,本部分综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根据岩溶地区地表地下多具双层或多重结构,有成土条件差、水源漏失、水土分离、土壤瘠薄、地质灾害与污染易发、多发等生态环境特点,尝试性的建立了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状况、开发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等一级指标,资源性质、资源价值、开发适宜度、社会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环境承载力等二级指标,以及17个三级指标,按照岩溶山区各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客观判断,即对岩溶区资源重要度(贡献度)的评价,主要从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持续性四个层面进行判断并以定量指标加以界定。第二部分,由第五章到第九章组成,本部分对百色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各类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根据资源利用现状,结合资源评价结果,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各类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根据百色市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布局,将百色市划分为北部土山区、中部右江河谷区、南部石山区等三个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域。为适应矿产资源保证的需要,勘探重点是增加铝、黄金、石油、煤、锰、铜等矿产的后备资源,提高硫铁矿、重晶石、膨润土、滑石、高岭土、钾、磷等主要化工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一方面要兴建新水源工程,对现有供水设施进行除险加固,防止供水能力的衰减,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些政策措施。为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充分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形成中心带动、两翼齐飞、东西一线、三大品牌、四条旅游线、五大旅游区的1—2—3—4—5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第三部分,由第十章组成,本部分建立了岩溶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百色市自然资源开发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依次为: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体现如下特点:①百色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提高岩溶山区居民的收入,加快山区居民思想现代化、思维的市场化、就业的多元化以及促进岩溶生态的良性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优先考虑旅游业的发展。②作为西部城市的百色市刚刚进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作为对矿产资源依赖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基础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百色市矿产资源丰富,且交通方便,开发矿产资源将有力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百色市山多地少,岩溶地貌发育,生态环境脆弱,不易大力开荒造田,但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对岩溶区聚落的分布和一定区域的人口规模有重要的影响,在土地资源中,耕地资源不是岩溶区的优势,岩溶区的优势在于林地和草地资源;耕地资源仅满足山区居民的食物自给需求,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仍是要值得重视的问题。④百色市水资源中具有优势的是水能资源。通过修建水电站,廉价的水电带动和吸引耗电型工业的发展,如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化学工业等。现阶段,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能源特别是电力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但也要考虑水电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部分还在分析百色市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百色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战略。未来一段时间内,百色市的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点应是:在保证第一产业,尤其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二、限量开采在永济市城区地下水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限量开采在永济市城区地下水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葠窝水库的水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方法 |
1.1 水质监测方法 |
1.2 灰色预测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库概况 |
2.2 参数设置 |
2.3 水质指标预测分析 |
2.3.1 COD5指标 |
2.3.2 氨氮指标 |
2.3.3 总氮指标 |
2.3.4 总磷指标 |
3 结 论 |
(2)基于灰色模型的营口地区水库水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成果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模型参数设置 |
3.2 COD5水质指标预测适用性分析 |
3.3 氨氮水质指标水质指标预测适用性分析 |
3.4 总氮水质指标水质指标预测适用性分析 |
3.4 总磷水质指标预测适用性分析 |
3研究结论 |
(3)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资源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地下水恢复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天然与人为情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地利用 |
2.1.6 社会经济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岩组)特征 |
2.3.2 地下水赋存情况 |
2.3.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3.5 地下水水化学分布规律 |
第三章 地下水开发现状及预测研究 |
3.1 地下水资源 |
3.1.1 地下水开发利用 |
3.1.2 地下水超采与降落漏斗 |
3.2 地下水水质 |
3.2.1 地下水污染方式及途径 |
3.2.2 地下水水质特征与现状 |
3.3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 |
3.3.1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 |
3.3.2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3.3.3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
第四章 地下水数值模拟 |
4.1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4.2.2 源汇项 |
4.2.3 参数分区 |
4.3 地下水数学模型 |
4.3.1 控制方程 |
4.3.2 求解方法 |
4.3.3 网格剖分 |
4.3.4 模拟时间与初始水头 |
4.4 水文地质参数 |
4.4.1 渗透系数 |
4.4.2 重力给水度 |
4.4.3 弹性释水系数 |
4.4.4 降水入渗系数 |
4.4.5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
4.4.6 地下水蒸发强度 |
4.5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5.1 模型识别 |
4.5.2 模型验证 |
4.5.3 区域水均衡分析 |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恢复方案 |
5.1 人工补给可行性分析 |
5.1.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5.1.2 回灌水源条件分析 |
5.2 地下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 |
5.2.1 指导原则 |
5.2.2 方案设计 |
5.3 方案实施效果预测 |
5.3.1 方案一 |
5.3.2 方案二 |
5.3.3 方案三 |
5.3.4 方案四 |
5.3.5 方案五 |
5.3.6 方案六 |
5.4 方案综合分析 |
5.4.1 方案总结 |
5.4.2 方案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地表温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地表温度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地表温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3.1.3 辅助数据 |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1 遥感影像辐射校正 |
3.2.2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 |
3.2.3 遥感影像裁剪 |
4 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 |
4.1 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4.1.1 空间变化特征 |
4.1.2 时间变化特征 |
4.2 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 西北内、外流流域绿洲城市的地表温度特征 |
4.2.2 西北绿洲不同类型城市的地表温度特征 |
5 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的原因 |
5.1 城市扩展的影响 |
5.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影响 |
5.3 植被覆盖的影响 |
5.4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5.5 全球变暖与区域响应的影响 |
6 应对绿洲城市地表温度负面效应的对策 |
6.1 有效规划,合理布局城市 |
6.2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确保土地资源永续 |
6.3 保护现有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
6.4 发挥绿洲“冷岛效应” |
6.5 控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压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GIS应用于地质灾害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GIS应用于地质灾害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基于GIS的国内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及其特征与成因 |
2.1 运城盆地的自然地理背景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水文、气象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裂缝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工程地质条件 |
2.2.6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3 运城盆地地裂缝分布及特征 |
2.3.1 地裂缝的分布 |
2.3.2 地裂缝的特征 |
2.4 运城盆地地裂缝成因分析 |
2.4.1 新构造活动对地裂缝的主控作用 |
2.4.2 地下水超采对地裂缝的诱发、激化作用 |
2.4.3 地层条件对地裂缝发育程度的制约作用 |
2.4.4 地貌环境对地裂缝的影响作用 |
第三章 运城盆地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评价范围的圈定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与原则 |
3.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第四章 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
4.1 概述 |
4.2 数据图层的建立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图层建立 |
4.3 数据图层的加工处理 |
4.3.1 数据图层的栅格化 |
4.3.2 数据图层重分类 |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城盆地地裂缝危险性评价 |
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1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 |
5.1.2 建立系统层次结构 |
5.1.3 构造判断矩阵 |
5.1.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1.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2 评价模型的实现 |
5.3 评价结果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松原市龙坑水源地水量水质演化特征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水量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水质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3 区域地质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埋藏条件 |
2.3.2 地下水循环特征 |
2.3.3 地下水动态 |
2.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3章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及水量演化趋势预测 |
3.1 地下水资源评价 |
3.1.1 计算区的划分 |
3.1.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3.1.3 地下水均衡计算 |
3.1.4 地下水资源计算 |
3.1.5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计算 |
3.1.6 同位素法分析地下水可更新能力 |
3.2 地下水水量演化影响因素 |
3.3 地下水水量演化趋势预测 |
3.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3.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3.3.3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3.3.4 地下水开采预测预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演化趋势预测 |
4.1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4.1.1 地下水供水水质评价 |
4.1.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
4.2 主要组分变化特征 |
4.2.1 水化学类型 |
4.2.2 地下水化学反向模拟 |
4.3 特征组分演化分析 |
4.3.1 特征污染物的确定 |
4.3.2 特征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
4.3.3 特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
4.4 氮的迁移转化实验研究 |
4.4.1 NH_4~+的吸附、解吸实验 |
4.4.2 NO_3~-解吸实验 |
4.4.3 淋滤实验 |
4.5 地下水水质演化影响因素 |
4.5.1 氮在地下水土中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
4.5.2 地下水水质演化的其他影响因素 |
4.6 地下水水质演化趋势预测 |
4.6.1 概念模型的建立 |
4.6.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6.3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4.6.4 模型预报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评价及对策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评价方法 |
5.3 龙坑水源地水量水质演化评价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2 影响因子特征值的确定 |
5.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4 权重的分析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
5.3.5 影响因子的确定 |
5.3.6 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趋势评价 |
5.4 龙坑水源地地下水保护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8)运城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水文地质条件 |
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边界条件 |
2.1 概念模型 |
2.2 模拟区域边界条件的处理 |
3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4 模型校正、识别 |
5 不同开采方案的水资源评价与预测 |
5.1 地下水预测模型 |
5.2 不同开采方案的优化对比 |
6 结论和建议 |
(9)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 |
2.1 地下水环境健康的内涵与内容 |
2.2 地下水环境健康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
2.3 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 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方法 |
2.5 地下水环境健康保障体系的构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分析 |
3.1 耗散结构系统及其演化信息熵 |
3.2 地下水环境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 |
3.3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分析 |
4.1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基本特征 |
4.2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 |
4.3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健康现状评价 |
5.1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5.2 评价指标相对于各健康等级的隶属度 |
5.3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健康演化趋势预测分析 |
6.1 衡水市水资源供需趋势预测 |
6.2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6.3 地下水环境健康预测评价 |
6.4 衡水市地下水环境健康保障措施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以百色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基本任务 |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1.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
2.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
2.2.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
2.2.3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三章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3.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开发 |
3.1.1 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
3.1.2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
3.1.3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 |
3.2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
3.2.1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 |
3.2.2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
3.2.3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模型 |
3.3 相关资源经济理论 |
3.3.1 资源、环境与经济大系统模型 |
3.3.2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
第四章 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评价及指标体系 |
4.1 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评价 |
4.1.1 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
4.1.2 各类自然资源开发评价的主要内容 |
4.2 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岩溶地区资源环境特点 |
4.2.2 岩溶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综合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
第五章 百色市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 |
5.1 自然资源概况 |
5.1.1 土地资源 |
5.1.2 气候资源 |
5.1.3 水资源 |
5.1.4 生物资源 |
5.1.5 矿产资源 |
5.1.6 旅游资源 |
5.2 社会经济概况 |
5.3 百色市自然资源主要优势 |
5.4 资源生态环境 |
第六章 百色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
6.1 土地利用现状 |
6.1.1 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 |
6.1.2 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 |
6.1.3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4 已利用土地利用潜力 |
6.2 土地资源评价 |
6.2.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数学模型 |
6.2.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6.2.3 评价因素的选择和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
6.2.4 建立土地评价系统 |
6.2.5 评价结果 |
6.3 土地利用供需分析 |
6.3.1 土地供给现状 |
6.3.2 土地需求趋势 |
6.3.3 土地供需平衡状况 |
6.4 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6.4.1 北部土山区 |
6.4.2 中部右江河谷区 |
6.4.3 南部石山区 |
第七章 百色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7.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7.1.1 矿床(矿点)分布 |
7.1.2 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
7.1.3 矿产资源的储量 |
7.1.4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
7.1.5 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7.2 矿产资源供需评价 |
7.3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7.3.1 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
7.3.2 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
7.3.3 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
7.3.4 铝土矿可持续利用 |
第八章 百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
8.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8.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
8.1.2 水系及自然环境概况 |
8.1.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8.2 水资源供需评价 |
8.2.1 需水量分析 |
8.2.2 供水量分析 |
8.2.3 供需平衡分析 |
8.2.4 水资源供需平衡综合评价 |
8.3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8.3.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8.3.2 水环境与水污染趋势分析 |
8.3.3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
第九章 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
9.1 旅游业发展现状 |
9.1.1 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
9.1.2 旅游接待设施 |
9.1.3 旅游业从业人员及培训 |
9.1.4 道路和交通情况 |
9.1.5 旅游市场分析 |
9.1.6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分析 |
9.1.7 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
9.1.8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9.2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
9.2.1 旅游资源分类及总体特征 |
9.2.2 旅游资源评价 |
9.3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9.3.1 旅游资源整合 |
9.3.2 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 |
9.3.3 旅游资源综合管理 |
9.4 世界顶级旅游资源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的开发利用 |
9.4.1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9.4.2 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环境承载力 |
9.4.3 大石围天坑群的可持续开发 |
第十章 百色市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 |
10.1 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 |
10.2 自然资源开发定量评价 |
10.2.1 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
10.2.2 资源评价的目标体系 |
10.2.3 资源评价方法 |
10.2.4 主要自然资源评价 |
10.3 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布局 |
10.3.1 百色市自然资源开发 |
10.3.2 产业结构和布局现状 |
10.3.3 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 |
10.3.4 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战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百色市行政区划图 |
百色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
百色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
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图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参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论文查新报告 |
四、限量开采在永济市城区地下水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葠窝水库的水质预测研究[J]. 韩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02)
- [2]基于灰色模型的营口地区水库水质预测研究[J]. 赵雪松. 东北水利水电, 2020(09)
- [3]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资源恢复研究[D]. 陈焕涛. 南京大学, 2015(05)
- [4]西北绿洲典型城市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D]. 姚玉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 闫方方. 长安大学, 2011(01)
- [6]松原市龙坑水源地水量水质演化特征及预测研究[D]. 方樟. 吉林大学, 2011(09)
- [7]永济市实施城区地下水限量开采的实践[J]. 赵雪梅. 中国水利, 2008(15)
- [8]运城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J]. 黄昕霞,董少刚,唐仲华,侯香梦.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04)
- [9]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D]. 姜纪沂. 吉林大学, 2007(03)
- [10]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以百色市为例[D]. 吴郭泉.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