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帕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细菌性感染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新,王丽霞[1](2016)在《三金片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三金片由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的功效,临床常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及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三金片已在临床应用多年,相关研究报道较多,现对三金片的药理作用、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汪涛[2](2011)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化学合成抗菌药中发展最快,抗菌谱广,作用较强,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特点做一综述。1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概况
徐传新,王宗喜,胡燕,申献玲,肖峰[3](2010)在《国产司帕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国产司帕沙星口服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1993~2009年有关国产司帕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用RevMan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试验组使用司帕沙星,对照组使用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比较均具有同质性。2组的临床痊愈率、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的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国产司帕沙星口服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陈亚丰,俞子彬,高瑞峰[4](2008)在《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王岳,刘丽欣,苏平菊[5](2008)在《司帕沙星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唐菱[6](2008)在《司帕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HPLC法检测生物样品中司帕沙星的药物浓度;研究家兔口服司帕沙星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眼内组织分布及其药代动力学;比较两种司帕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并探讨司帕沙星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建立HPLC法检测生物样品中司帕沙星的药物浓度:采用Gemini Cl8柱(250mm×4.6mm,5μm),以加替沙星为内标,流动相磷酸二氢钾--三乙胺--甲醇,柱温30℃,流速1.2mL·min-1,检测波长为292nm,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生物样品后进行HPLC检测分析。(2)6只家兔以12.4mg·kg-1灌服司帕沙星,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3)27只家兔以12.4mg·kg-1灌服司帕沙星,不同时间点采集泪液、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标本,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内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4)2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口服200mg司帕沙星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胶囊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试验制剂与对照制剂的生物等效性。(5)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HPLC法,对司帕沙星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司帕沙星在兔血浆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Cmax为(4.79±0.39)μg·mL - 1 ; tmax为(3.80±0.45)h ; AUC0~t为(113.65±10.81)μg·h·mL-1;司帕沙星在泪液、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组织中Cmax分别为(13.75±1.36)μg·mL-1、(3.25±0.32)μg·g- 1、(2.06±0.14)μg·mL - 1、(3.41±0.26)μg·g - 1、(1.62±0.13)μg·g - 1、(2.18±0.18)μg·mL-1;tmax分别为(3.45±0.39)h、(2.58±0.56)h、(3.39±0.17)h、(3.04±0.78)h、(3.76±0.073)h、( 3.34±0.33 ) h ; AUC0~t分别为(118.68±5.64)μg·h·mL-1、(28.18±5.42)μg·h·g-1、(17.52±2.09)μg·h·mL-1、(36.77±10.47)μg·h·g-1、(16.12±0.59)μg·h·g-1、(16.57±0.47)μg·h·mL-1;司帕沙星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人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Cmax分别为(0.85±0.23)μg·mL - 1和(0.90±0.27)μg·mL - 1 , tmax分别为(5.59±2.28)h和(4.95±1.17)h,AUC0~t分别为(27.92±6.09)μg·h·mL-1和(29.65±8.49)μ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7±18.32)%;高、中、低3种浓度下,司帕沙星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5.12%、45.52%、45.50%。结论:HPLC法检测生物样品中司帕沙星的药物浓度。方法灵敏、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生物样品药物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司帕沙星家兔口服后吸收快,血药浓度较高,半衰期长;其在眼内各组织中分布广,浓度较高,可替代治疗眼病时肠外给药,方便可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P>0.05),两种司帕沙星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司帕沙星与人体血浆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
章怡彬,刘明亮,郭慧元[7](2008)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卢利沙星》文中研究说明普卢利沙星(prulifloxacin)为ulifloxacin的脂溶性前药,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军团菌和衣原体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本文归纳总结了该品的合成方法,并对其药效学、一般药理学、毒理学、药动学和临床研究等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张永信[8](2008)在《抗菌药合理应用及主要品种评价》文中研究说明
张永信[9](2006)在《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原则及常用品种定位》文中认为
王浴生,周黎明,洪诤[10](2005)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近年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并概述其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其中N1、C5、C7、C8取代基与不良反应的程度相关;C2的H、C6的F均不可取代,与抗菌药效关系密切,与不良反应无关;C3、C4与DNA螺旋酶结合,也与药物间相互作用有关。经验表明,临床医师在新药应用与研究开发中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资料是十分重要的。
二、司帕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细菌性感染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司帕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细菌性感染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金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
1.1 对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
1.2 抗菌作用 |
1.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 抗炎镇痛作用 |
1.5 利尿作用 |
2 临床应用 |
2.1 单一用药 |
2.2 联合用药 |
2.2.1 泌尿系统感染 |
2.2.2 慢性前列腺炎: |
2.2.3其他妇科炎症 |
3 安全性 |
4 结论 |
(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概况 |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 |
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 |
4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4.1 泌尿系统感染: |
4.2 呼吸道感染: |
4.3 胃肠道感染: |
4.4 抗结核治疗: |
4.5 其他应用: |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
(4)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菌作用机制 |
2 抗菌活性 |
2.1 体外抗菌活性 |
2.2 体内抗菌活性 |
3 临床应用 |
3.1 泌尿系统感染 |
3.2 呼吸系统感染 |
3.3 皮肤软组织感染 |
4 不良反应 |
5 结 论 |
(5)司帕沙星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代动力学[1-2] |
2 临床疗效[3-5] |
3 安全性[3-5] |
4 总 结 |
(6)司帕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实验方法的确证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家兔口服司帕沙星后药动学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家兔口服司帕沙星后眼内组织分布及其药动学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2 种司帕沙星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司帕沙星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卢利沙星(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 |
1.1 三环母核的合成 |
1.2 普卢利沙星的合成 |
2 药效学 |
2.1 体外抗菌作用 |
2.1.2 抗革兰阳性菌活性[8, 12-13] |
2.1.3 抗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活性 |
2.2 体内抗菌作用 |
3 一般药理学 |
4 毒理学 |
4.1 急性毒性 |
4.2 长期毒性 |
4.3 生殖毒性 |
5 药动学 |
5.1 动物药动学 |
5.2 人体药动学 |
5.3 药物相互作用 |
6 临床研究 |
6.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6.2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
6.3 复杂性尿路感染 |
6.4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7 结语 |
(8)抗菌药合理应用及主要品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用药的基本思路 |
1.1 针对感染的病原用药 |
1.2 依据抗菌药的药理特性选择最佳方案 |
1.2.1 独特的抗菌特点 |
1.2.2 药物在感染部位浓度足够高且维持一定时间 |
1.2.3 对病人安全性高 |
2 抗菌药物主要品种的临床定位 |
2.1 青霉素类 |
2.2 头孢菌素类 |
2.3 其它β-内酰胺类 |
2.4 氨基糖苷类 |
2.5 氟喹诺酮类 |
2.6 大环内酯类 |
2.7 多肽类 |
2.8 磷霉素 |
2.9 硝基咪唑类 |
2.10 抗真菌药 |
四、司帕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细菌性感染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金片的研究进展[J]. 侯新,王丽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08)
- [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J]. 汪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1(15)
- [3]国产司帕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Meta分析[J]. 徐传新,王宗喜,胡燕,申献玲,肖峰. 中国药房, 2010(20)
- [4]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陈亚丰,俞子彬,高瑞峰. 临床荟萃, 2008(16)
- [5]司帕沙星临床研究进展[J]. 王岳,刘丽欣,苏平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4)
- [6]司帕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D]. 唐菱.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1)
- [7]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卢利沙星[J]. 章怡彬,刘明亮,郭慧元.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8(02)
- [8]抗菌药合理应用及主要品种评价[J]. 张永信. 上海医药, 2008(01)
- [9]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原则及常用品种定位[J]. 张永信. 药品评价, 2006(01)
- [10]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 王浴生,周黎明,洪诤.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