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发现中的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杨忠旬[1](2020)在《民族地区中学数学非逻辑思维的调查研究 ——以三都水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和体系形式化的学科,过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思维定势。数学中的科学与创造发明并不完全按照逻辑思维的法则进行,而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在数学教育中应注重对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共同培养。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存在着跨文化的现象,并且教育观念较滞后,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创新意识成为当地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以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非逻辑思维的现状为着力点,提出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建议,进而带动民族地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分析非逻辑思维的内涵与特点,厘清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基本关系,并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非逻辑思维调查问卷》进行编制。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水族地区中学生数学非逻辑思维的现状,探索初中与高中学生非逻辑思维是否存在着差异。采用访谈法了解水族地区一线教师对非逻辑思维的理解状况和民族地区教师授课方式是否有益于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根据众多学者对非逻辑思维的研究,确定了非逻辑思维的四个维度(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紧接着对水族地区两所初中学校与两所高中学校886位中学生进行调查,经过收集问卷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均值检验、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性别、年级、不同学校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齐性检验得出,其Sig值均小于0.05,表明水族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非逻辑思维水平存在着显着性的差异。(2)通过对八年级到高三年级中学生非逻辑思维均值比较分析,其结果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非逻辑思维水平越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均值比较分析,也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越低。表明水族地区的中学生随着知识经验越丰富,学生思维定势就越严重。(3)通过对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12,Sig=0.000>0.01,表明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相关性显着;与数学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57,在0.30~0.50之间,表明非逻辑思维与数学成绩是正相关,Sig=0.000,表明两者相关性显着。(4)通过对水族地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其结果表现为:八年级与九年级到高三年级的非逻辑思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九年级与高三年级的非逻辑思维的差异显着;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非逻辑思维的差异显着,高一年级与高三年级非逻辑思维的差异非常显着。(5)经过与水族地区师生进行访谈得知当地教师教育观念较滞后,同时受到教学进度与升学压力的影响,其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师生教学过程配合不和谐,导致课堂氛围较差。根据研究结论与结合非逻辑思维的特点,以及水族地区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现状,提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异,立足于课堂,突破学生思维定势三点建议。
时杰[2](2020)在《认知视角下的溯因推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皮尔士及其溯因思想的追随者们看来,溯因是一种与演绎和归纳并列的独立的推理方法,它在科学发现中起着创造性作用。由于溯因的形式逻辑刻画会流失溯因的认知特性这些更重要的信息,而且问题求解理论认为从问题到问题解法的这一溯因过程并非逻辑蕴含关系,因而溯因的认知研究对于揭示溯因推理过程有着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也有助于为溯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能的心智操作的解释。本文通过呈现溯因推理的形式建构的过程,尝试揭示出其中存在的困境:形式逻辑的安全性与溯因的创造性之间的张力;形式逻辑的抽象性与溯因的情境性之间的张力;形式逻辑的静态性与溯因的动态性之间的张力。鉴于形式逻辑刻画存在的问题,以及溯因推理所具有的情境性与合意性的认知特性,本文尝试在认知视角下建构对溯因推理的基本理解。根据“基于模型推理”的认知论题,本文认为,可以把溯因推理理解为心智建模的过程,其中涉及知觉与语义因素。这一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形式逻辑刻画所带来的张力。对于溯因推理的心智建模过程,可以做出如下理解:(1)触发:待解释项的泛化与抽象;(2)猜测:认知图式的搜索;(3)解释:例化模型的生成;(4)调适:模型映射与最终解释生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溯因推理在形象建模、类比建模和模拟建模中的应用,尝试为溯因在科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可能的启发。
常红,易显飞[3](2018)在《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发现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的历史研究表明,科学发现方法论过于迷信理性逻辑方法而忽视了非理性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者从性别分析出发,在区分社会心理层次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基础上,主张非理性与女性气质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强调女性"主客融合的思维方式"的优越性。女性主义视角打破了传统科学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解构了传统价值中立的客观性。女性主义者呼吁消除性别偏见,重视科学发现中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建立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科学发现观。
杨颖春[4](2014)在《论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文化成果,离不开人类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在科学发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创造性思维中的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逻辑思维所无法弥补的重要作用,在逻辑思维无法解释新发现的事实时,直觉思维就成为科学发现中的主角,对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直觉思维,重视直觉思维并深入研究直觉思维,进而在教育活动和科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直觉思维。本研究从科学哲学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科学案例,从直觉思维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其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揭示其在科学发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意识地培养直觉思维,旨在为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直觉思维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内容概括起来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引言中综述了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部分则对科学发现和直觉思维的涵义以及特点予以明确,并指出了直觉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第三部分重点分析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说明。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目的所在,即在现代教育活动和科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直觉思维,最后结语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旨在说明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所充当的角色是逻辑思维无法所替代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首先是直觉的而不是逻辑的。因此,在科学实践中,我们应主动积极培养科学研究者的直觉思维,提高思维的直觉洞察力,为科学发现提供坚实基础。
蔡曙山[5](2013)在《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文中指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包括皮尔士称为―扩展前提的推理‖的溯因方法和归纳方法,以及皮尔士未曾提及但在当今认知科学中备受青睐的类比和隐喻方法,这3类方法被用来寻找和提出假说;而皮尔士的另一类―解释前提的推理‖即演绎推理则用来验证假说.本文指出,在人类认知活动中,所有逻辑过程同时也是心理过程,因此,所有逻辑都是心理逻辑.作者追溯自苏格拉底以来在西方哲学、逻辑学和数学证明中使用的溯因推理,指出每一个定理的证明都是一个溯因推理过程.本文还以近代科学发现的一些着名例子,如大陆漂移和板块结构理论、大爆炸宇宙论的建立和培根机器的定理证明,来说明溯因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特别地,以着名的沃森实验为例,详细分析演绎推理和溯因推理的心理逻辑性质,建立认知逻辑(cognitive logic)的学科体系,将溯因推理安放在认知逻辑和心理逻辑的合理框架之内.最后,建立包括溯因、类比、归纳3个并行通道和演绎的1个串行通道的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本模型是基于认知科学理解的综合模型,较之已有的任何同类模型都更为先进,对经典的科学发现也有更强的解释力.根据此模型,作者对与科学发现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王太忠,张歌[6](2011)在《归纳法与科学发现》文中研究指明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但是人们对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一直争论不休。对于归纳法在科学发现中作用,古典归纳主义者和现代归纳主义者各自走向极端。科学发现的历史表明,归纳是人们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和发现低层次经验定律的重要方法,对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玲霞[7](2011)在《科学发现中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审美与科学发现的关系,在科技哲学和美学研究中始终是一个热点,它不仅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承认审美活动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大部分研究常常是泛泛的论述,很少深入到科学发现过程中,去探讨审美因素和科学发现的关系;探索审美因素、审美原则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对科学发现史实的剖析,探讨科学发现过程中审美因素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科学发现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活动的强大动机和动力,审美常常是科学发现的突破口。彭加勒曾经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了解;如果自然不值得了解,生命也就不值得活着。”在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假说提出以及科学验证等科学发现的各个阶段,审美要素都显现出重要的作用,而和谐统一性、简单性和对称性等审美原则也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审美要素也渗透在科学理论体系的构思和表述之中,潜在地影响着科学成果的内容和形式,是科学理论形成、评价和科学理论辩护的试金石。最后本文提出一些提高科学工作者审美能力的措施,以期科学主体能意识并关注这些措施,遵循审美原则,激发科学发现的创新思维,促进科学发现,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马思妍[8](2010)在《论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的,它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将一个人的知识比作冰山,那么水面上露出来的冰山一角便是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就像是隐藏在海平面下的巨大山体。因此隐性知识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潜能。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涉及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组织学和智能科学等众多领域,对于科学家以及科学发现中的隐性知识的研究可以说一方面研究的广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研究的深度不够。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文着力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及其在科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学术界关于隐性知识的概念、含义和特征进行梳理,提炼出当前隐性知识研究的三个主要的维度:基于经验的隐性知识研究;基于心智模式的隐性知识研究和基于社会因素的隐性知识研究。通过三个主要维度进一步确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内容、结构和科学家隐性知识及其作用的研究维度,在分析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本文关于科学家的隐性知识的研究路径吻合了当前学术界关于隐性知识研究的三个维度的路径。随后的论述中本文进一步将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具体化,把它与和科学发现及科学发现的过程联系起来,阐明了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的若干表现形态。为了深层次研究科学家的三个维度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的分别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模型分析的方法论述了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的具体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对隐性知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启示,对当前的知识管理和知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本文的研究主旨和意义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王敏嘉[9](2009)在《试论科学发现中的直觉思维》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直觉思维越来越被科技界人士所重视,其除了直觉思维本身的性质决定之外,还有当代科学发现活动对直觉思维——这一非逻辑思维形式依赖的缘故。本文在对直觉思维和科学发现活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研究了直觉思维的含义、本质及其触发机制,并结合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探讨了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活动中的方法论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直觉在科学发现、发明和发展中的价值问题。直觉思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方法,它在以往科学家们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尤其是科学家们的创造性活动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代科学家们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家们都十分关注直觉思维,在他们直接地洞察、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时,使他们的认识出现创造性。因此,深入探讨、研究直觉思维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价值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陈群[10](2009)在《试析科学发现观的三个解释纬度》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哲学经历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近代逻辑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和现代的自然与社会本体二元对立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发展,关于科学发现的本质的解释也经历了三个解释纬度。
二、科学发现中的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发现中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中学数学非逻辑思维的调查研究 ——以三都水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2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中学数学学科特点与教学现状 |
1.2 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国外非逻辑思维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非逻辑思维研究综述 |
1.2.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4 非逻辑思维的局限性 |
1.2.5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
1.2.6 非逻辑思维与数学创新思维的关系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创新 |
1.5.1 视角创新 |
1.5.2 内容创新 |
2 调研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课例分析法 |
2.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4 调查实施 |
2.5 研究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3 资料与数据分析 |
3.1 三都水族地区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现状调查 |
3.1.1 不同性别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差异 |
3.1.2 不同年级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差异 |
3.1.3 不同学校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差异 |
3.2 三都水族地区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现状调查 |
3.2.1 不同性别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差异 |
3.2.2 不同年级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差异 |
3.3 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中学生非逻辑思维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
3.5教师与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3.5.1 教师访谈笔录 |
3.5.2 教师访谈总结 |
3.5.3 学生访谈笔录 |
3.5.4 学生访谈总结 |
3.6 随堂听课记录与分析 |
3.6.1 随堂听课前期工作 |
3.6.2 随堂听课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4.1 水族地区中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性讨论 |
4.2 水族地区中学生思维定势的现状讨论 |
4.3 水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
4.4 水族地区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
5 对策或建议 |
5.1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
5.2 建立新异、突破思维定势 |
5.3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圆锥曲线中的三角形面积求解的探究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认知视角下的溯因推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溯因推理的形式逻辑刻画及其问题 |
2.1 溯因推理的形式化理解 |
2.1.1 皮尔士对溯因推理的建构 |
2.1.2 溯因推理的形式化发展 |
2.2 溯因推理的形式逻辑刻画的困境 |
2.2.1 形式逻辑的安全性与溯因的创造性之间的张力 |
2.2.2 形式逻辑的抽象性与溯因的情境性之间的张力 |
2.2.3 形式逻辑的静态性与溯因的动态性之间的张力 |
第三章 基于认知的溯因推理的理解 |
3.1 溯因推理的认知特性 |
3.1.1 溯因推理的情境性 |
3.1.2 溯因推理的合意性 |
3.2 认知视域中的推理理解 |
3.2.1 作为心智操作的推理 |
3.2.2 “基于模型推理”的认知解释 |
3.3 溯因推理的心智操作 |
3.3.1 触发:待解释项的泛化与抽象 |
3.3.2 猜测:认知图式的搜索 |
3.3.3 解释:例化模型的生成 |
3.3.4 调适:模型映射与最终解释生成 |
第四章 科学实践中溯因推理的心理建模 |
4.1 溯因推理的形象建模 |
4.1.1 形象建模 |
4.1.2 形象建模的溯因案例分析 |
4.2 溯因推理的类比建模 |
4.2.1 类比建模 |
4.2.2 类比建模的溯因案例分析 |
4.3 溯因推理的模拟建模 |
4.3.1 模拟建模 |
4.3.2 模拟建模的溯因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发现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发现方法论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 逻辑实证主义:刻意回避科学发现问题 |
(二) 历史主义:科学发现是人为建构的产物 |
(三) 人工智能论:科学发现是一种信息选择 |
二、科学发现方法中缺失女性视角的成因 |
(一) 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
(二) 男性视角与传统科学的结盟 |
(三) 性别集体意识导致女性视角与科学的割裂 |
三、女性视角的优势与新视角下的科学发现 |
(4)论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科学发现与直觉思维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科学发现的涵义及特点 |
一、 科学发现的涵义 |
二、 科学发现的特点 |
第二节 直觉思维的涵义及特点 |
一、 直觉思维的涵义 |
二、 直觉思维的特点 |
三、 直觉的基本表现形式 |
第二章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
第一节 直觉思维拓宽科学发现的空间 |
一、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科学发现活动中作出预见 |
二、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科学创造活动中作出选择 |
三、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科学发现中产生新思想 |
第二节 直觉思维直达科学发现本质 |
一、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 |
二、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从关键环节上获得事物的本质 |
第三节 直觉思维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
第三章 直觉思维产生的条件与培养策略 |
第一节 直觉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 |
一、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直觉思维产生的首要条件 |
二、 科学实践是直觉思维产生的基本条件 |
第二节 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凸显素质教育 |
一、 传统教育培养中知识单一化的弊端及其对直觉思维的制约 |
二、 增强学生知识体系的多元化,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
第三节 发扬质疑冒险精神,培养广泛科学兴趣 |
一、 直觉的产生需要有探索冒险精神 |
二、 直觉的产生需要勇于猜测善于猜测的能力 |
三、 直觉的产生需要广泛的科学兴趣和注意力 |
第四节 重视捕获闪现的直觉思想,善于积累和追踪 |
一、 警觉闪现的直觉思想,注重及时捕获 |
二、 及时追踪捕获的直觉思想,注重进一步加工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归纳法与科学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典归纳主义者和现代归纳主义者对归纳法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的不同见解 |
2 归纳法是科学发现必不可少的方法 |
2.1 归纳是人们从经验中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 |
2.2 归纳法是人们发现低层次经验定律的重要方法 |
(7)科学发现中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审美与科学发现概述 |
2.1 审美概述 |
2.1.1 审美的含义 |
2.1.2 审美的性质 |
2.1.3 审美的心理因素 |
2.2 科学发现概述 |
2.2.1 科学发现的含义 |
2.2.2 科学发现的性质 |
2.3 审美与科学发现的分野与交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学发现中的审美原则 |
3.1 和谐统一原则 |
3.2 简单性原则 |
3.3 对称性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审美要素及作用 |
4.1 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审美要素 |
4.1.1 审美情感 |
4.1.2 审美想象 |
4.1.3 审美直觉 |
4.1.4 审美灵感 |
4.2 审美在科学发现各阶段的作用 |
4.2.1 审美在问题观察和实验阶段的作用 |
4.2.2 审美在提出科学假说阶段的作用 |
4.2.3 审美在科学验证阶段的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科学审美能力的措施 |
5.1 提高审美素养促进科学发现 |
5.2 培养审美情感引导科学发现方向 |
5.3 提高审美想象激发科学发现的创新思维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论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选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隐性知识与科学家的隐性知识 |
2.1 隐性知识 |
2.2 科学家的隐性知识 |
3 科学家的隐性知识与科学发现 |
3.1 科学发现的含义 |
3.2 科学发现的一般程序 |
3.3 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的表现 |
4 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
4.1 以经验为例——基于经验的隐性知识对科学发现的作用及其模型 |
4.2 以富兰克林雷电实验为例——基于心智模式的隐性知识对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模型 |
4.3 以巴斯德和普歇之间的科学争论为例——基于社会因素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模型 |
4.4 一个总的作用模型 |
5 研究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在科学发现中作用的意义及启示 |
5.1 理论意义及启示 |
5.2 实践意义及启示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试论科学发现中的直觉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序言 |
第1章 直觉思维及其演变与发展 |
1.1 何为直觉思维 |
1.1.1 直觉思维的含义 |
1.1.2 直觉思维的特征 |
1.2 对于直觉思维的本质认识 |
1.2.1 直觉思维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
1.2.2 直觉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
1.2.3 直觉思维的产生和作用不能离开理性思维 |
1.3 直觉思维的演变与发展 |
1.3.1 直觉思维在西方的历史嬗变 |
1.3.2 直觉思维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第2章 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的触动力 |
2.1 直觉思维在当代科学发现活动中的表现形式 |
2.1.1 直觉的判别 |
2.1.2 直觉的想象 |
2.1.3 直觉的启发 |
2.1.4 直觉的信心 |
2.2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触发机制 |
2.2.1 直觉思维产生的基础是科学实践活动 |
2.2.2 直觉思维的诱发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
2.2.3 直觉思维触发的表现是思维的顿悟状态 |
2.3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活动中的闪现 |
2.3.1 从积累到整理的认识程序 |
2.3.2 从个体到系统的研究对象 |
2.3.3 从常规到革命的发展过程 |
第3章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及方法论意义 |
3.1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 |
3.1.1 直觉思维扩展了科学认识的空间 |
3.1.2 直觉思维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 |
3.1.3 直觉思维是科学创造力的来源 |
3.1.4 直觉思维是推动科学发现的新动力 |
3.2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方法论意义 |
3.2.1 直觉思维的内涵性功能 |
3.2.2 直觉思维的外延性功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试析科学发现观的三个解释纬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理性主义科学发现解释纬度 |
二、非理性主义科学发现的解释纬度 |
三、实践科学观视角下的科学发现 |
四、结语 |
四、科学发现中的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中学数学非逻辑思维的调查研究 ——以三都水族地区为例[D]. 杨忠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0(04)
- [2]认知视角下的溯因推理研究[D]. 时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发现探究[J]. 常红,易显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4]论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D]. 杨颖春.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9)
- [5]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J]. 蔡曙山. 科学通报, 2013(34)
- [6]归纳法与科学发现[J]. 王太忠,张歌.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19)
- [7]科学发现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 武玲霞.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5)
- [8]论科学家的隐性知识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D]. 马思妍.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9]试论科学发现中的直觉思维[D]. 王敏嘉. 吉林大学, 2009(09)
- [10]试析科学发现观的三个解释纬度[J]. 陈群.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