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储层气气源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康昱[1](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黄军平,林俊峰,张雷,何文祥,李相博,徐耀辉,王雅婷,章贵松,王宏波,完颜容[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野外踏勘和岩心观察,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发现了大量储层固体沥青,其中寒武系储层固体沥青为首次发现。对储层固体沥青分布含量、显微特征、成熟度、成因及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沥青含量为0.15%~2.38%,寒武系沥青含量最高为7.62%,蓟县系沥青含量为2.21%;平面分布上,盆地南部沥青含量较高,向北逐渐降低,推测其来源可能与盆地南部下古生界—元古界的海相烃源岩有关;显微镜下,除个别发微弱荧光外,大部分储层固体沥青样品几乎不发荧光,且有一定的外观形态,边界清晰。根据激光拉曼相关参数转换,得到储层固体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2.32%~2.80%,表明已达到过成熟演化阶段。综合储层固体沥青的地质特征,认为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主要为原油裂解形成的焦沥青。伴随焦沥青的形成,必然会生成大量的原油裂解气,估算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古油藏生气总量约1.207×1013~2.559×1013 m3。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的大量发现及油气特征研究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大型油气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王幸蒙[3](2020)在《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形成演化及其对含气性的控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层系,目前已在川东南地区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开发。深入研究页岩储层孔隙演化及其对含气性控制是页岩气成藏评价的关键及甜点预测的基础。本论文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及华北下马岭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地化特征、岩石矿物学特征、孔隙结构及含气性特征基础上,明确了页岩生烃演化过程,阐明了页岩气成因机理,揭示了高—过成熟海相页岩生烃全过程孔隙演化及不同类型孔隙形成机制,并阐明了含气性与孔隙演化耦合关系。南方高—过成熟海相页岩干酪根热解生气和滞留烃/沥青裂解生气在生气母质和时间上接力匹配,形成联合供气模式,保证了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气气源供给的时效性和高效性。页岩气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干酪根裂解生气,主要生气时机Ro<1.6%,高峰期Ro:1.1%~1.6%;二是滞留烃/沥青裂解生气,是页岩气气源供给的主体,生气高峰期Ro:2.5%~3.2%;高—过演化程度下重烃气裂解,进一步补充甲烷气体含量。页岩储层孔隙演化受成岩、生烃作用共同控制,低演化阶段(Ro<0.7%)成岩对孔隙发育起主要作用,高演化阶段孔隙演化主要受生烃作用控制,整体上孔体积与比表面积随热演化程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生烃全过程孔隙演化发育2个高峰:干酪根生气结束期、滞留烃/沥青生气高峰期是孔隙发育最好时期。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形成机制不同,有机质孔作为页岩气最为主要储集空间,其形成演化受生烃作用控制,干酪根内部有机质孔是热解生油及裂解生气的结果,迁移有机质孔主要为后期裂解生气作用产生的气泡状/海绵状孔隙;溶蚀孔隙主要发生在碳酸盐矿物内部,是干酪根成熟阶段大量生油气过程中产生有机酸,随水体运移至易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颗粒表面,发生局部溶解而产生粒内溶蚀孔;矿物粒间孔或晶间孔主要为受压实作用及迁移有机质充填后的残余孔隙。孔隙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含气量及赋存状态的变化。页岩气赋存状态经历生物化学游离气阶段、热解吸附气阶段、裂解游离气阶段及游离气吸附阶段四个演化过程;吸附气与游离气含量随孔隙结构演化而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早期吸附气经历快速→缓慢增加过程,游离气增加相对缓慢,吸附气含量大于游离气含量,后期随着滞留烃大量裂解生气,游离气量迅速增加,晚期抬升游离气发生吸附,游离气量有所减少,但仍占主体地位;孔隙发育程度及结构特征控制着含气性,含气性导致的异常高压有利于孔隙保存,含气性与孔隙演化二者在时空上具有耦合作用。
周肖肖[4](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侯晓伟[5](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刘逍[6](2020)在《古地貌恢复及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风化壳储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东4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长期沉积间断的风化壳不整合面形成复杂的岩溶古地貌,属苏里格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的重要勘探区。本文以马五段风化壳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最新的钻井、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采用地球物理法、残厚法和印模法对古地貌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实验等分析手段完成储层地质特征、气藏开发特征和含气系统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气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进一步明确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影响,为本区奥陶系气藏富集区优选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奥陶系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厚度划分出上薄下薄、上薄下厚、上厚下薄等5种组合类型,根据沉积厚度与残余厚度建立工区三级岩溶单元划分的定量指标:(1)中南部发育连片残丘,恢复厚度低于15m,残留厚度超过85m;(2)北部发育2条侵蚀沟槽带,充填厚度大于20m,残留厚度小于45m;(3)古坡地被古残丘与沟槽所分割,残留厚度介于45~85m之间,恢复厚度大于10m。2、马五段仅中部Z94井区地层保存最完整,储层岩性包含泥晶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等,以溶孔及晶间溶孔为主要的储层储集空间,局部发育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储层物性以马五41a和马五13发育最好,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基质与局部高渗缝洞系统并存的特点。3、气藏以马五1+2、马五41a气层发育最好,研究区以本溪组和马五3这两套盖层为分界划分为两套含气系统,即以本溪组为岩性盖层,马五1和马五2为储层的第一套含气层系和以马五3为物性盖层,马五4及以下地层为储层的第二套含气层系。4、古地貌决定了气藏主力产层是否保存完整,为下古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1)古残丘及残丘边缘带主力气层保存完整且连通性较好,水平潜流带和垂直渗流带均发育,易形成高溶蚀孔洞成为有利的储集层发育区;(2)低地势古沟槽为溶解物质汇集地,孔隙充填程度高,导致岩溶带储集性能相对变差,且遭受侵蚀切割,主力气层保存情况较差。5、综合分析气藏分布的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区并不缺乏气源供给,且优质储集层和封堵盖层发育,气藏分布受到古地貌、局部构造及储层非均质性三大因素的控制;相对来说,构造高部位相对平缓地区,气藏分布主要受古地貌、储层非均质性控制,构造低部位小幅度构造发育带,气藏分布则受古地貌和局部构造控制更明显。
刘丽红,周新桂,赵省民,杜治利,田亚,韩淼[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但对其各层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并未开展研究。通过采集山西组和马家沟组烃源岩样品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4个泥岩样品的残余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分布范围为0.54%~2.31%,均值为1.65%,总烃[(S1+S2)]含量分布范围为0.12~0.46 mg/g,均值为0.34 mg/g,泥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强;马家沟组泥岩残余TOC含量分布范围为0.09%~0.33%,均值为0.17%,(S1+S2)含量分布范围为0.03~0.17 mg/g,均值为0.12 mg/g,评价为非—差烃源岩。对比宜参1井天然气中甲烷(CH4)和乙烷(C2H6)碳同位素含量,δ13C1>δ13C2倒转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热解气,混入了少量δ13C2轻的油型气,其中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混入的少量油型气可能主要来自于上古生界太原组优质海相烃源岩。查明奥陶系马家沟组的生烃潜力及油气来源不仅可以认识奥陶系产层的油气生成和组成特征,同时对气田的形成模式、资源前景及勘探部署也具有重要意义。
徐旺林,胡素云,李宁熙,魏新善,高建荣,赵振宇,李相博,刘俊榜,张月巧,宋微[8](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内幕气源特征及勘探方向》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按照勘探程度划分为上、中、下3个组合,分别为马家沟组五段1—4小层(上组合)、马家沟组五段5—10小层(中组合)和马家沟组四段—马家沟组一段(下组合)。为探索中组合内幕天然气气源特征,开展了天然气组分、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天然气成因识别及烃源岩评价等研究工作,并与研究区上古生界及奥陶系风化壳的天然气开展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奥陶系中组合内幕天然气在组分特征、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与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及风化壳天然气存在差异;利用天然气组分数据,结合前人实验图版判识,认为奥陶系中组合内幕天然气中存在原油裂解气。②奥陶系中组合内幕发育沥青,是内幕烃源岩生成液态烃热裂解产物。③受潮坪环境沉积体系控制,中组合典型烃源岩层段(马家沟组五段6小层)可以划分为泥云坪环带、含膏盐缓坡、膏盐岩洼地3个相带。④马家沟组五段6小层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泥云坪环带,累积厚度可达8~20 m,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75%,Ro为1.9%~2.7%,处于热裂解生气阶段,具备规模供烃潜力。⑤泥云坪环带和含膏盐缓坡是有利勘探方向,乌审旗东部、靖边西北部和吴起—志丹地区是3个有利勘探区带。
于文龙[9](2019)在《山西临—洪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山西临汾-洪洞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较好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本文以临汾-洪洞地区太原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该地区资料文献收集、区域地质考察、钻孔岩芯编录和实验分析测试等方法,从区域地质特征、沉积展布特征、源岩及储层特征、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机理等方面对临汾-洪洞地区太原组泥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临汾-洪洞地区发育多个褶皱、断层,褶皱以背斜为主,呈NE、NNE向展布,断层多为正断层,呈NNE、NWW、NE向展布,发育次级地垒或隐伏地垒构造。研究区东北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基岩倾向变化较大;南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倾角平缓,断层分布相对稀疏。太原组沉积环境主要由三角洲、障壁-泻湖和浅海台地等构成,岩性上由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煤层及灰岩等组成。其中泥页岩厚度较大,介于39-83m之间,平均厚度为52m,在横向纵向空间上发育较为稳定,延展性和连续性较好,且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泥页岩埋深处于1500-2500m之间,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干酪根;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含量总体分布于1.32%-18.96%之间;有机质成熟度在1.03%-1.75%之间,主体位于成熟阶段,生成了大量甲烷,为页岩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泥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石英为主,平均值分别为56.39%和35.31%,其脆性系数超过30%。太原组泥页岩储层纳米-微米级孔隙发育,主要为有机质孔、铸模孔、溶蚀孔、晶间孔和粒间孔。泥页岩孔隙以微孔、小孔为主,是太原组页岩气赋存、解吸和渗流的主要孔隙。泥页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45%-2.41%之间;总比表面积主要介于2.10-9.41m2/g之间;孔体积主要介于0.0049-0.021cm3/g之间;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角度,太原组西山段和山垢段储层更有利于页岩气的吸附和赋存。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太原组泥页岩最大吸附量变化较大,介于0.41-1.51m3/t之间,平均为1.04m 3/t;整体较北美和南方页岩气最大吸附量低。太原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从有机质热演化角度分析,临汾-洪洞地区热演化程度较高,已达生气阶段,为研究区页岩气的生成提供可靠物质基础。暗色泥页岩发育有较多的有机质纳米孔隙,使得储层吸附能力强,为页岩气的储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从构造演化角度来看,随地壳在燕山运动后期持续抬升,石炭-二叠系上覆地层遭受剥蚀,但太原组从未出露地表遭受剥蚀,并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地层开始沉降,形成良好的油气储层盖层,且太原组泥页岩本身发育较厚,渗透率低,气体保存能力强,对页岩气起到好的封盖作用;综合有机质热演化和构造演化作用,认为临汾-洪洞地区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而且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页岩气成藏机理较为复杂,兼有煤层气、根缘气和常规天然气的多重机理特征,成藏初期为吸附机理,中期为充填、活塞运聚机理,后期为置换运聚机理,根据页岩气与煤层气纵向成藏模式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页岩气藏、煤层气藏连续式共生成藏和页岩气藏、煤层气藏间隔式共生成藏两大类。本论文有图56幅,表14个,参考文献159篇。
何身焱[10](2019)在《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陆上沉积盆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宜川-富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部,区内下古生界有宜参1井、宜15井等几口井获得了工业气流,显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论文以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烃源岩特征、沉积相特征、储集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通过解剖研究区典型产气井,总结了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合研究区的成藏主控因素优选了成藏有利区。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宜川-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广覆式分布,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厚度为5080m,生气强度为(2540)×108m3/km2;下古生界发育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在0.15%0.25%之间,整体丰度偏低,有机质的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阶段,生气强度为(5.010.0)×108m3/km2。(2)宜川-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沉积时期为陆表海条件下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马五段上组合主要发育膏云坪、含膏云坪、泥云坪、云坪;岩石类型以泥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岩溶角砾白云岩为主;溶孔、膏模孔、裂隙(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但孔隙度和渗透率比较低,为特低孔低渗储层。(3)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的区域盖层为泥岩和铝土岩,厚度分布稳定,封闭性好;生储盖组合类型为上生下储的风化壳古岩溶型;圈闭类型主要为不整合圈闭和岩性圈闭。(4)宜川-富县地区气源对比分析表明,马家沟组上组合气源以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为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为辅。马家沟组上组合具有良好的上、下古生界“源-储”输导体系、有利的沉积相和岩溶古地貌;结合研究区的成藏主控因素优选了宜川地区、富县地区、宜川-富县南部地区3个成藏有利区。
二、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储层气气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储层气气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
2.1.2 阿拉善地块 |
2.1.3 走廊过渡带 |
2.1.4 祁连造山带 |
2.1.5 秦岭造山带 |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
4.3.1 原盆地属性 |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储层固体沥青的识别与分布 |
1.1 储层固体沥青的识别 |
1.2 储层固体沥青的分布 |
2 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 青的地质特征 |
2.1 储层固体沥青的含量 |
2.2 储层固体沥青的显微特征 |
2.3 储层固体沥青的成熟度 |
3 储层固体沥青的成因探讨与资源 潜力 |
4 油气勘探意义 |
5 结 论 |
(3)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形成演化及其对含气性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
1.3.2 页岩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
1.3.3 页岩孔隙发育形成机制与演化 |
1.3.4 页岩含气性与孔隙演化关系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工作量 |
1.8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简史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沉积及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页岩储层地质地化特征 |
3.1 有机地化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岩石矿物学及物性特征 |
3.2.1 矿物组成 |
3.2.3 物性特征 |
3.3 页岩岩相特征 |
3.3.1 岩相类型 |
3.3.2 岩相发育特征 |
第4章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页岩孔隙类型 |
4.1.1 有机质孔 |
4.1.2 粒内孔 |
4.1.3 粒间孔 |
4.1.4 微裂缝 |
4.2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基于CO_2吸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2.2 基于N_2吸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2.3 基于高压压汞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2.4 全尺度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3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
4.3.1 有机质丰度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3.2 有机质类型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3.3 热演化程度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3.4 矿物组成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5章 页岩生烃演化过程及页岩气成因机理 |
5.1 低熟页岩热模拟实验 |
5.1.1 实验样品 |
5.1.2 实验方案 |
5.2 页岩生烃演化过程 |
5.2.1 页岩组分变化特征 |
5.2.2 页岩生烃演化 |
5.3 页岩气成因机理及模式 |
第6章 页岩储层孔隙演化及形成机制 |
6.1 页岩储层孔隙演化 |
6.1.1 热模拟样品孔隙结构特征 |
6.1.2 热模拟样品孔隙结构演化 |
6.1.3 自然样品孔隙结构演化 |
6.1.4 生烃全过程孔隙演化 |
6.2 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形成机制 |
6.2.1 烃类生成与有机质孔形成 |
6.2.2 有机质生烃与溶蚀孔隙形成 |
6.2.3 成岩作用与无机矿物孔隙形成 |
6.3 有机-无机耦合作用孔隙形成演化模型 |
第7章 页岩含气性与储层孔隙演化耦合关系 |
7.1 孔隙结构演化对含气性控制作用 |
7.1.1 孔隙结构演化对含气量影响 |
7.1.2 孔隙结构演化对赋存状态影响 |
7.2 含气性对孔隙形成演化的影响 |
7.2.1 含气性与异常高压 |
7.2.2 含气性对孔隙保存的作用 |
7.3 页岩含气性与储层孔隙演化时空匹配耦合模型 |
7.3.1 不同演化阶段吸附气、游离气分布特征 |
7.3.2 页岩含气性与孔隙演化时空匹配耦合模型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
1.2.2 油气源对比 |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取样及实验 |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分布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构造演化特征 |
2.1.4 断裂特征 |
2.2 油气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组合特征 |
2.2.3 油气藏分布 |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
3.1 烃类相态分类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原油物性特征 |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
4.2.1 模拟实验 |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3.1 烃类气体来源 |
4.3.2 非烃气体来源 |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
5.2 气侵作用 |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
5.2.4 气侵来源 |
5.3 生物降解作用 |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
5.5 油气充注期次 |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
6.1.1 塔中地区断裂 |
6.1.2 古城地区断裂 |
6.1.3 盖层 |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
6.3.1 塔中地区储层 |
6.3.2 古城地区储层 |
6.4 油气成藏过程 |
6.5 油气成藏模式 |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
3.4 小结 |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
4.5 小结 |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5 小结 |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古地貌恢复及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风化壳储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及地质背景 |
2.2 地层划分与分布 |
2.2.1 地层划分及特征 |
2.2.2 地层分布特征 |
2.3 小层构造特征分析 |
2.4 研究区气藏类型 |
第3章 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 |
3.1 岩溶古地貌恢复技术 |
3.2 地球物理法岩溶古地貌恢复 |
3.3 残厚法与印模法岩溶古地貌恢复 |
3.3.1 恢复基准面的选取 |
3.3.2 残厚法岩溶古地貌恢复 |
3.3.3 印模法岩溶古地貌恢复 |
3.4 综合法岩溶古地貌恢复 |
3.4.1 综合法研究依据 |
3.4.2 综合法古地貌划分标准 |
3.5 岩溶古地貌的特征 |
3.5.1 岩溶古地貌平面特征 |
3.5.2 岩溶古地貌剖面特征 |
第4章 马五段风化壳储层特征 |
4.1 岩石类型及矿物组成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储层岩石矿物特征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2.1 储层孔隙类型 |
4.2.2 孔隙结构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岩心物性分析 |
4.3.2 测井物性分布特征 |
4.3.3 物性小结 |
4.4 储层的非均质性 |
4.4.1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 |
4.4.2 孔隙结构特征差异 |
第5章 气藏分布特征及含气系统划分 |
5.1 气藏开发特征 |
5.1.1 气藏整体开发动态特征 |
5.1.2 生产井分类 |
5.1.3 产水类型及特征 |
5.1.4 气藏气水分布模式 |
5.2 气藏分布特征 |
5.2.1 气层厚度分布 |
5.2.2 气层平面分布特征 |
5.2.3 气藏剖面对比特征 |
5.3 气藏含气系统研究 |
5.3.1 气藏盖层特征 |
5.3.2 气藏优质储层条件 |
5.3.3 含气系统气藏剖面特征 |
5.3.4 含气系统开发动态特征 |
5.3.5 含气系统小结 |
第6章 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 |
6.1 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1.1 控制岩溶作用发育形式 |
6.1.2 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6.2 气藏分布的其它控制因素 |
6.2.1 构造演化 |
6.2.2 储层岩性和沉积相 |
6.2.3 局部构造 |
6.2.4 储层非均质性 |
6.3 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宜参1井烃源岩评价 |
2.1 山西组 |
2.2 马家沟组 |
3 天然气类型的判识 |
4 马家沟组天然气来源 |
5 结论 |
(8)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内幕气源特征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奥陶系天然气特征及成因判识 |
2.1 实验样品 |
2.2 天然气分布特征 |
2.3 天然气组分特征 |
2.4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
2.5 包裹体气体同位素特征 |
2.6 天然气演化成因判识 |
3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及勘探方向 |
3.1 沥青特征 |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 烃源岩分布特征及勘探潜力 |
3.3.1 烃源岩分布受岩相控制 |
3.3.2 马五6小层烃源岩分布与勘探方向 |
4 结论 |
(9)山西临—洪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4 岩浆活动 |
2.5 小结 |
3 页岩气储层形成条件 |
3.1 储层沉积环境特征 |
3.2 泥页岩空间展布特征 |
3.3 小结 |
4 页岩气源岩及储层特征 |
4.1 页岩气源岩特征 |
4.2 页岩气储层特征 |
4.3 小结 |
5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机理 |
5.1 构造作用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
5.2 沉积环境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
5.3 储层特征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
5.4 埋深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
5.5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 |
5.6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成藏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
3.1 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1.4 烃源岩厚度及生烃强度 |
3.2 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2.4 烃源岩厚度及生气强度 |
第4章 沉积相及储集层特征 |
4.1 沉积相特征 |
4.1.1 沉积相划分标志 |
4.1.2 马五期沉积相划分 |
4.1.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4.2 储集岩石学特征 |
4.3 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物性 |
4.3.1 储集空间类型 |
4.3.2 储层物性 |
第5章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圈闭类型 |
5.1 盖层特征 |
5.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5.3 圈闭类型 |
第6章 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
6.1 天然气来源 |
6.2 典型产气井解剖和气藏分布特征 |
6.2.1 宜参1 井产气井解剖 |
6.2.2 宜8 井产气井解剖 |
6.2.3 宜15 井产气井解剖 |
6.2.4 气藏分布特征 |
6.3 成藏主控因素 |
6.3.1 有利的沉积相和岩溶古地貌 |
6.3.2 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配置 |
6.4 成藏模式 |
6.5 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储层气气源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2]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J]. 黄军平,林俊峰,张雷,何文祥,李相博,徐耀辉,王雅婷,章贵松,王宏波,完颜容.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形成演化及其对含气性的控制[D]. 王幸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古地貌恢复及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风化壳储层为例[D]. 刘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分析[J]. 刘丽红,周新桂,赵省民,杜治利,田亚,韩淼. 中国地质调查, 2019(04)
- [8]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内幕气源特征及勘探方向[J]. 徐旺林,胡素云,李宁熙,魏新善,高建荣,赵振宇,李相博,刘俊榜,张月巧,宋微. 石油学报, 2019(08)
- [9]山西临—洪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D]. 于文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10]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 何身焱.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