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南[1](2021)在《B网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传统的教育行业正在被在线远程教育的发展所冲击。在线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线下教育成本高昂等诸多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全国中小学都停课在家利用在线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在线远程教育的出现和普及必然是我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本文以B网校为研究对象,结合营销理论,分析B网校的现状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及市场分析,辨析B网校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与威胁,进而为B网校提出营销策略以及相应保障措施。
张瑜[2](2020)在《三面科技公司Q城市门户网站运营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已然遍布全国,截止2016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连接上网数量已达到7.62亿人,其中使用移动端登陆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21亿,占比9成以上。互联网在中国如火箭般高速前行,最为突出的是南方沿海城市以及一线城市,城市信息化建设已具有初步规模。笔者所在的广西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处偏远并且地方文化结构特殊,相对于上述区域互联网应用较为落后。三面科技公司运营的Q城市门户网站,主要提供Q地区生活信息交流服务,作为广西地区城市门户网站建设者与地区领头者,其现阶段运营中面临战略定位模糊、盈利方式单一、与核心网民关系不密切等问题。如何在三面科技公司现有的条件下,为网络产品树立自己的战略定位,满足顾客(网民)的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SWOT矩阵等分析工具,从内、外环境分析三面科技公司所处环境,提出公司运营中,适合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选择外地用户,定位于打造“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致力于向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的平台。通过产品的信息分类管理,实现服务的差异化;提高产品深度与广度,使信息服务更满足用户需求。更新盈利模式,导入线下产业、开展电子商务、推出消费卡等,扩大盈利范围。借助于线上线下营销的综合开展,提高营销影响力。通过网络社区管理、用户体验管理及核心用户的针对性管理,提高与用户的联系。同时在运营战略的执行中,还应该关注到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及政策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保证运营战略的有效落实。
王丽娜[3](2020)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其负面问题不断显现,由此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随之推动互联网监管部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在诸多互联网的治理方式中,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凭借其治理的快速和有效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重要治理选择,同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不同时期的全局性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案例,纵向勾勒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历程;界定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厘清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分析其治理主体的构成,对其治理客体进行分类,并分析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此外,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和过渡性,对治理的效果评价和价值评价等理论问题进行细致探讨,提出以下观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具有过渡性特点,体现在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并存,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反复重叠,治理中运动性治理和常规化治理相冲突等方面;就其治理的效果评价来说,最初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显现出治理速度快、治理效果好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问题的增多,其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治理违规现象多及治理内卷化等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对它的评价从最初的肯定其治理有效性转向对其弊端的多方诟病;鉴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底层逻辑和规定性,本文认为对其应进行客观的再评价: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行动催生的规则在不断导正其治理行为偏差;要看到其治理行动中输送的制度对互联网秩序的维护作用;要看到其法治化转型对互联网治理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在增加;要看到其制度供给背后的法治追求和治理理念的转型努力;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维护治理对象的相关权利的客观结果。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进行否定之否定不是不顾其弊端而默守陈规,恰是为了正视其所面临的困境。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面临着的法律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主体经常不能协调好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义等诸多法律价值的平衡,导致治理中多元法律价值的失衡和错位;另外,治理中所依据的法律文本缺失和模糊导致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出现较多困难。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和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主体的同质化困境、复合性困境和权威性困境亟待解决;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客体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框架内,受到治理主体所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治理手段的影响,导致互联网优势的发挥、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治理主客体间的协调发展都受到极大限制。上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使得其合理转型变得非常迫切。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方向而言,法治中国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和公共治理理念引入等背景和因素都指向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这一解决之道。具体而言,要转变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观念,走出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其治理中的法制输送机制,包括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文本输送机制和法律制度输送机制,从而推动互联网法的完备化、制度化、体系化和均衡化发展,并有力推动互联网法的良好执行、适用、遵守和互联网法的监督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的治理学习机制和技术再塑机制,共同推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
米华全[4](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熊樟林[5](2020)在《行政处罚的种类多元化及其防控——兼论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修改方案》文中认为在风险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复杂需求下,行政机关需要多元化处罚种类,但这一直受制于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保守立场。应当明确,试图以该法第8条限制处罚种类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只会创造更多的"法外行为"并限制地方政府的执法创新。立法机关应秉承更为开放的观念,通过修法实现行政处罚种类的多元化。首先,应考虑在该条添加行政处罚的概念条款,以"行政制裁"、"违法行为"、"基于威慑目的"三项要素澄清行政处罚的本质,明确行政处罚的概念族群,剔除长期以来的争议行为;其次,在概念条款的指引下,着手修订现行列举性条款,设计更为开放的分类条款和兜底条款,授权规章在处罚种类上的创设权,提供可供法律解释的文本依据,扩大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范容量,丰富处罚种类;最后,基于控权需要,应运用层级保留技术对我国《行政处罚法》第12条第2款、第13条第2款做配套修订,将分类条款和兜底条款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防止处罚种类的多元化异变为失序化。
张艳超[6](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蒋慧婷[7](2019)在《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政府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传统言论自由在网络上的延伸。因其便利性、多向度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区别于传统的言论自由,具有独特价值。网络言论自由给人们带来了交流的便利,但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谣言和网络恐怖主义侵害了公民的正当权利和社会的公共利益。然而,网络自治的作用有限,“言论市场失灵”、“平台自治失灵”的现实,要求政府介入互联网,进行必要规制。本文提出各国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主要为国家主权、言论性质和技术规则。在分析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规的立法现状和执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过程中存在政府规制标准不统一,政府规制互联网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规制缺乏技术手段更新与国际合作等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及其他国家规制网络自由现状的分析和经验归纳,对完善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政府规制提出建议。应在规制的同时健全行政法规体系,统一执法标准,同时合理配置互联网规制资源,加强技术手段更新与国际合作,使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表达权在政府正当规制的前提下得到保障,也使中国能够在更高程度上参与互联网的国际治理,更全面地投入到国际健康的网络环境构建中去。
薛冰鑫[8](2019)在《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框架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化已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共识,未来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可能高度依赖于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而信息的价值与有效信息的数量是成正比的,各金融行业相关机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无疑会致力于归集更多的金融信息,并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最深层的挖掘。个人金融信息通常涉及个人的敏感信息,且具有高度的精准识别性,故需要对个人金融信息安全实施特别保护。但我国目前涉及网络安全视角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互联网环境个人信息保护;二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互联网环境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范立足于个人隐私权保护,并未对信息资源价值给予足够重视,或许不能对信息控制者的信息资源开发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互联网环境下对个人信息实施的保护并未突出金融信息的特点,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不能完全适用。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相关规范一方面数量较少,未成体系,难以对个人金融信息实施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其未能体现目前互联网新业态对个人金融信息产生的影响,不能完全应对网络环境中个人金融信息可能出现的风险。鉴于网络安全相关立法立足于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的原则,根据宪法和法律法规管理我国主权范围内的网络活动,保护信息安全,本文以网络安全立法为背景,围绕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互联网新业态下可能需要应对的风险与挑战。文章除导言、引言和结语外,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探讨我国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学理框架。该部分主要从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间的关系及现行立法框架下的规范与政策对我国网络安全视角下实施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进行探讨。网络安全是从网络空间角度回应国家主权维护,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目标。信息保护是从私权利保护角度出发,其理论基础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是隐私权理论、财产权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网络安全保护为信息保护的宏观体现,是从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全局出发的,致力于构建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网络安全之微观内涵。二者互为补充、互为延伸,缺一不可。但是我国网络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及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规范目前尚未形成系统,仍需不断完善,才能为个人金融信息提供更为充分的保护。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个人金融信息制度化保护的主要问题。该部分主要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涉及的最重要的四个环节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一是个人金融信息归集尚待明确,我国个人金融信息有权主体仍然不明,归集方式尚不规范,归集范围也过于宽泛;二是个人金融信息存管尚待完善,主要分为技术安全存管环境仍有漏洞和管理安全存管标准尚未落实;三是个人金融信息流动尚待规范,体现为境内分享无序和境外流动不畅;四是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监督尚待加强,程序性规范不够完善,实体性规范也未成体系。第三部分,对我国个人金融信息制度化保护的完善进路提出建议。首先,针对个人金融信息归集作出合理界定,需要厘定个人金融信息的有权主体,廓清个人金融信息归集的有效范围;其次,需要建立个人金融信息存管的合规制度,完善技术安全存管环境及管理安全存管环境;再次,对个人金融信息流动实施必要限制,完善个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对个人金融信息跨境流动进行分类限制;最后,对个人金融信息利用进行实效监督,同时强化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程序性规范并细化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实体性规范。
云薇笑[9](2018)在《互联网教育治理法治化初探》文中认为我国的互联网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侵害消费者权益、考试和学历认定存在障碍、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对此,应把握互联网教育治理的良法之治、良法善治这一法治内涵,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建立互联网教育治理结构体系,以法治引领自治,进而实现互联网教育治理法治化。
张新平[10](2018)在《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问题旨在响应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分别提出的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网络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顶层制度设计安排,贯彻习近平同志于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及其他网络社会平台治理系列讲话精神,以及落实《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的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宏观战略部署要求,期寄为实践应对解决网络平台治理立法诸多现实难题提供智识资源。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研究的展开始终坚持以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实践问题为基本导向,从网络平台的发展实际、治理实际和法律制度建构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般原理为基本遵循。有法可依是执法、司法实践活动展开的基本制度前提。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优化研究又以提升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推动科学完备网络平台治理法律制度的建立形成为目标,旨在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提供充足制度供给,确保治理活动全部过程和一切环节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健康运行,进而提高网络平台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实现网络平台治理的“良法善治”。第一章透视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的实践现状。首先,围绕“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治理→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一般逻辑,厘清网络社会、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治理以及网络平台治理立法的含义;其后基于对立法实践探索萌芽、发展和转型阶段进程的整体把握,透视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现状;最后提炼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实践的基本特点和有益经验。第二章分析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实践存在的问题。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立法碎片化、立法调整范围模糊、立法程序公开欠缺、立法层级位阶偏低、立法评估制度缺失等。研究紧紧围绕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以及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三个层面,对每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可能后果、形成原因展开分析。第三章阐释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的正当基础。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有其正当性理论基础。网络空间主体趋虚拟化之潮涌向现实,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的互动交流使社会出现“二重化”结果,既有法律制度因无法满足实践治理需要应当作出调整。首先,网络空间法律属性学说从“主权说”到“全球公域说”再到“新主权说”的嬗变,以及网络平台治理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崭新变化是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正当理论基础在法理层面的体现;其次,既有治理制度范型的不适应,以及立法优化的响应国家有关战略任务部署要求、网络平台治理有法可依的实现和良法善治能力的提升等价值表现是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正当理论基础在制度价值层面的体现。第四章确立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的理念指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优化需要科学先进理念的指导与引领。首先是指导思想的确立,基于立法优化指导思想确立依据的分析,指出立法优化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法制统一;其次是基本原则,提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所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要求。第五章提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的路径。围绕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存在的调整范围模糊、层级位阶偏低、立法碎片化和程序公开欠缺问题,提出明确划定立法调整范围、科学设计立法体系、优化立法层级以及推动立法程序公开和审查监督等具体建议。对于立法调整范围,将其明确划定为最低物理层、中间技术层和最高内容层,立法相应实现对物理层网络平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层网络平台提供者和内容层网络平台内容建设的规范调整;对于立法体系和层级的设计优化,基于调整范围的三层划分,以物理层网络平台安全保护、技术层网络平台提供者创新发展促进和内容层网络平台内容管理为基本出发点,建构以宪法基本精神和相关规定为基础,以物理层网络平台安全保护法、技术层网络平台提供者发展促进法和内容层网络平台内容管理法为主干,由若干网络平台治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协调配套构成的网络平台治理法律制度体系;推动立法程序公开和审查监督,强调从立法提案到正式发布以及宣传全过程的公开,不断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建议借鉴美国行政法规审查监管机制,设置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OIRA),专门负责对网络平台治理部门规章的审核和协调。第六章论述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评估的制度设想。紧紧围绕网络平台治理实践存在的立法评估制度缺失问题提出评估制度建构的基本设想。立法评估应坚持全面与特色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科学与简便相结合、实用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可计量与可比较相结合五大基本原则,通过目标规划、分类设计、科学设定关键绩效(KPI)指标等环节,围绕“可测度、可操作、可量化”思路设计网络平台治理立法评估之“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地方立法特色性、技术性”六个一级指标及其具体指标内容和考评标准,按照评估目标规划、具体实施、效果总结步骤要求展开立法评估。
二、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B网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网校远程教育的发展及有关概念 |
一、网校远程教育的概念 |
二、网校发展基本情况介绍 |
三、网校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 |
第二节 相关营销理论 |
一、营销策略的概念 |
二、营销策略的影响因素 |
三、营销环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B网校营销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B网校经营概况及营销现状 |
一、网校规模与发展历程 |
二、客户与成本现状 |
三、便利性与沟通现状 |
第二节 B网校营销的主要问题 |
一、产品竞争力偏弱 |
二、市场占有率较低 |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 |
第三节 B网校营销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营销指导思想模糊 |
二、产品创新性不强 |
三、营销手段单一 |
四、运营成本过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网校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文化 |
四、技术环境 |
第二节 波特五力分析 |
一、供应商议价能力 |
二、客户议价能力 |
三、潜在进入者威胁 |
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
五、同业竞争程度 |
第三节 市场定位 |
一、市场总量分析 |
二、目标市场细分 |
三、目标市场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WOT分析 |
第一节 B网校的优势和劣势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第二节 B网校的机遇与威胁 |
一、机遇分析 |
二、威胁分析 |
第三节 SWOT分析矩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网校营销策略制定 |
第一节 B网校营销策略的目标 |
第二节 B网校营销策略制定 |
一、消费者策略 |
二、服务策略 |
三、成本策略 |
四、便利性策略 |
五、沟通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网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营销策略实施的重点与步骤 |
一、营销策略实施的重点 |
二、营销策略实施的步骤 |
第二节 营销策略实施的措施保障 |
一、基础设施保障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三、组织结构保障 |
四、考核机制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三面科技公司Q城市门户网站运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门户网站概述 |
1.2.2 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文献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面科技公司城市门户网站内部环境分析 |
2.1 三面科技公司概述 |
2.2 三面科技公司门户网站业务开展的资源与能力分析 |
2.2.1 有形资源 |
2.2.2 无形资源 |
2.2.3 资源聚集能力 |
2.2.4 网站营销能力 |
2.2.5 技术能力 |
2.3 三面科技公司Q网站运营情况 |
2.3.1 Q城市门户网站概述 |
2.3.2 门户网站访问情况 |
2.3.3 门户网站运营收入 |
2.4 Q门户网站现阶段运营面临问题 |
2.4.1 定位战略意识模糊 |
2.4.2 运营面临技术瓶颈 |
2.4.3 盈利模式单一化 |
2.4.4 与核心网民关系不密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面科技公司城市门户网站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竞争结构分析 |
3.2.1 波特五力竞争分析 |
3.2.2 现有企业竞争 |
3.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6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
3.3 三面科技公司SWO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面科技公司Q城市门户网站运营战略选择 |
4.1 三面科技公司Q城市门户网站运营战略 |
4.2 三面科技公司Q城市门户网站差异化运营战略情况分析 |
4.2.1 市场细分 |
4.2.2 目标市场的分析与选择 |
4.2.3 市场定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的风险与控制管理 |
5.1 行业风险与控制管理 |
5.2 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 |
5.3 管理风险与控制管理 |
5.3.1 产品差异化 |
5.3.2 盈利差异化 |
5.3.3 营销差异化 |
5.3.4 用户关系管理差异化 |
5.3.5 管理控制分析 |
5.4 政策风险与控制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行动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及现状 |
一、常规行政管理方式被移植 |
二、运动式行政监管日见成效 |
三、运动式行政监管趋于成熟 |
四、运动式行政监管纵深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界定 |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
二、管理行政与治理行政 |
三、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动逻辑 |
一、行政主体的主导性 |
二、行政方式的强制性 |
三、秩序优位的导向性 |
第二章 作为规制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 |
一、管制型行政传统和秩序追求 |
二、制度资源不足的外部局限性 |
三、互联网典型事件爆发的刺激 |
四、行政路径依赖的消极性因素 |
五、治理主体选择的积极性因素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 |
一、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 |
二、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繁复重叠 |
三、运动治理与常态治理时有冲突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过渡性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责与职权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客体及其权利与义务 |
三、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及其实施机制 |
第四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结果评价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正向结果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负向结果 |
第五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 |
一、对治理价值的正面评价 |
二、对治理价值的负面评价 |
三、治理的价值评价的否定之否定 |
第三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困境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法律困境 |
一、治理的法律价值平衡之难 |
二、治理的法律规制文本之失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体困境 |
一、治理主体的构成同质和单一 |
二、治理主体内部行政协调不良 |
三、治理主体的合法性日趋弱化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客体间的相对困境 |
一、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思维限制互联网的优势发挥 |
二、运动式治理的分割治理阻碍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 |
一、法治中国建设指引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二、公共治理理念影响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三、互联网法治建设引导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目标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健全化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良好实施 |
第五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保障 |
第一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治理的法律观念的转型路径 |
二、治理主体的转型路径 |
三、治理主客体间相对性困境的缓解路径 |
第二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法制输送机制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文本输送机制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制度输送机制 |
第三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配套机制 |
一、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治理学习机制 |
二、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技术反塑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4)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行政处罚的种类多元化及其防控——兼论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修改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行政处罚种类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我国行政处罚种类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
(二)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范层面的成因 |
二、概念条款:行政处罚种类多元化的中心轴 |
(一)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概念核心 |
(二)违法行为 |
(三)基于威慑目的 |
三、分类条款:行政处罚种类多元化的发生器 |
四、层级保留条款:行政处罚种类多元化的安全阀 |
(一)修订兜底条款的理由与方案 |
(二)我国《行政处罚法》层级保留条款的修订 |
五、结论 |
(6)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政府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言论自由与政府规制理论界定 |
第一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 |
第二节 政府规制理论 |
第二章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必要性及其边界 |
第一节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 |
第三节 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三章 我国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及政府规制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我国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完善 |
第一节 域外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经验 |
第二节 对我国政府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框架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学理框架 |
第一节 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间的关系 |
一、网络安全之公权力规范的法理基础 |
二、个人信息保护之私权利规范的法理基础 |
三、网络安全之于信息保护的有效耦合 |
第二节 现行立法框架下的规范与政策 |
一、网络安全视角下与个人信息相关的规范与规定适用 |
二、与金融信息相关的规范与政策适用 |
第二章 我国个人金融信息制度化保护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个人金融信息归集尚不明确 |
一、个人金融信息有权主体不明 |
二、个人金融信息归集方式不规范 |
三、个人金融信息归集范围过宽 |
第二节 个人金融信息存管不够完善 |
一、技术安全存管环境仍有漏洞 |
二、管理安全存管标准暂未落实 |
第三节 个人金融信息流动不够规范 |
一、个人金融信息境内分享无序 |
二、个人金融信息跨境流动不畅 |
第四节 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监督效力不足 |
一、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程序规范不够完善 |
二、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实体规范未成体系 |
第三章 我国个人金融信息制度化保护的完善进路 |
第一节 个人金融信息归集的合理界定 |
一、厘定个人金融信息的有权主体 |
二、廓清个人金融信息归集的有效范围 |
第二节 个人金融信息存管的制度完善 |
一、完善技术安全存管环境 |
二、完善管理安全存管环境 |
第三节 个人金融信息流动的实施限制 |
一、完善个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
二、个人金融信息跨境流动限制 |
第四节 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实效监督 |
一、强化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程序规范 |
二、细化个人金融信息利用的实体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互联网教育治理法治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教育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发展方面 |
(二) 治理方面 |
二、互联网教育治理法治化的内涵 |
(一) 良法之治 |
(二) 良法善治 |
三、互联网教育治理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
(一) 完善相关立法 |
(二) 健全互联网教育治理结构体系 |
(三) 以法指引互联网教育自治 |
(10)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研究的重要价值 |
三、现有研究之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核心概念之厘定 |
一、网络社会 |
二、网络平台 |
三、网络平台治理 |
四、网络平台治理立法的含义 |
第二节 网络平台治理立法探索的阶段进程 |
一、立法实践探索的萌芽阶段 |
二、立法实践探索的发展阶段 |
三、立法实践探索的转型阶段 |
第三节 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现状 |
一、网络平台治理立法数量概况 |
二、网络平台治理立法具体内容 |
第四节 网络平台治理立法的实践特点与经验 |
一、立法实践的基本特点 |
二、立法实践的有益经验 |
第二章 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实践的困境检视 |
第一节 立法碎片化严重 |
一、碎片化的具体表现 |
二、碎片化的可能后果 |
三、碎片化的成因分析 |
第二节 调整范围模糊 |
一、范围模糊的具体表现 |
二、范围模糊的可能后果 |
三、范围模糊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程序公开欠缺 |
一、程序公开欠缺的具体表现 |
二、程序公开欠缺的可能后果 |
三、程序公开欠缺的成因分析 |
第四节 立法层级位阶偏低 |
一、层级位阶偏低的具体表现 |
二、层级位阶偏低的可能后果 |
三、层级位阶偏低的成因分析 |
第五节 立法评估制度缺失 |
一、立法评估概念的厘定 |
二、评估缺失的具体表现 |
三、评估缺失的主要危害 |
第三章 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的正当基础 |
第一节 网络空间法律属性的解释 |
一、法律属性的三种学说 |
二、法律属性的理性思考 |
第二节 网络平台治理法律关系的变化 |
一、法律关系主体更加多元 |
二、法律关系客体不断延伸 |
三、法律关系内容日趋复杂 |
第三节 网络平台治理范型选择的需要 |
一、既有治理范型的弊病分析 |
二、网络平台治理范型的选择 |
三、网络平台治理目标的实现 |
第四节 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的价值 |
一、响应国家相关战略部署的体现 |
二、实现有法可依的核心环节 |
三、提升良法善治能力的必然要求 |
第四章 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之理念指引 |
第一节 立法优化的指导思想 |
一、指导思想确立的依据 |
二、具体指导思想的坚持 |
第二节 立法优化的基本原则 |
一、基本原则的特征 |
二、基本原则的遵循 |
第五章 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优化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划定调整范围 |
一、划定范围的依据 |
二、范围的三层划分 |
第二节 体系设计与层级优化 |
一、优化之宏观思路 |
二、优化之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推动程序公开与审查监督 |
一、推动立法程序公开 |
二、健全审查监管机制 |
第六章 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立法评估的制度设想 |
第一节 立法评估的基本原则与指标设计 |
一、基本原则的遵循 |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二节 评估指标体系和考评标准 |
一、总体方案与分值 |
二、具体内容与标准 |
第三节 立法评估的步骤要求 |
一、评估的目标规划 |
二、评估的具体实施 |
三、评估的效果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B网校营销策略研究[D]. 王振南.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三面科技公司Q城市门户网站运营战略研究[D]. 张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D]. 王丽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5]行政处罚的种类多元化及其防控——兼论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修改方案[J]. 熊樟林. 政治与法律, 2020(03)
- [6]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政府规制[D]. 蒋慧婷. 三峡大学, 2019(06)
- [8]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框架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 薛冰鑫.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9]互联网教育治理法治化初探[J]. 云薇笑. 行政与法, 2018(06)
- [10]论我国网络平台治理的立法优化[D]. 张新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