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型网络形成的动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婷婷[1](2020)在《中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受制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近年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并逐步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推动以区域创新为核心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而产业集群依托于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已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的主要载体。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并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且研究重点大多放在省级区域范围内。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从省际、城市及微观企业的全视角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并对广东省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拓宽现有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对于产业集群布局及内部结构的优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目前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不同产业集群特点及区域创新能力成因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等产业集群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新竞争优势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区域创新能力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对中国产业集群及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程以及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政策性产业集群占主导地位向市场性产业集群为主导转变,产业集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其次,从区域绝对创新水平和相对创新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演变与产业区集群区位转移特征基本一致。最后,本文通过构建Tobit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对产业集群与集群创新的演化阶段和路径进行梳理,分析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中创新的演化逻辑。从区域内部企业和区域整体两方面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产业集群对内部企业产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显性动力和隐性动力,同时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第四,产业集群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现有研究大多从省级宏观层面检验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市级及微观企业层面。首先以微观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内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和所有制异质性。接着以宏观地级市层面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产业集群能够显着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虹吸效应。第五,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在理论分析和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强度、知识嵌入度、智力资本投入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应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地理距离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应。第六,广东省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首先,梳理并分析了广东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分布特征、发展现状等,揭示广东省产业集群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其次,深入并全面剖析广东省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能力现状。最后,对广东省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在借鉴广东省创新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以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七,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在对全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及案例分析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对我国区域创新导向型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强化政府支撑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关键作用。
陈鸣[2](2020)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文中指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的交流频次更加密集,交流层次更加深入,为企业间持续的知识溢出提供了可能;而更加频繁的知识溢出,在减少重复研发过程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大量分析了宏观层面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而对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一合作创新的重要单元来说,以往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将研究范围界定在北京市某创新型产业集群内部,在测算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两个关键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统计、计量分析的方法探索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对这一相关关系的结果进行解释。本文首先以文献分析法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并指出知识溢出是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的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包含零值的DEA方法测算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创新绩效,采用知识存量法测算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部知识溢出,之后分别对知识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系数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两者之间关系的主要结论,并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这一结论做出相应的解释。研究发现,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减弱的趋势;在产业集群成立的初期,两者关系较为明显,但到后期逐渐削弱。通过演化博弈模型的推导,可以看到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合作创新存在两个可行的演化稳定策略(ESS),其中之一为愿意接受自有知识外溢的企业逐渐减少直至达到0点,这一演化过程与样本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结果高度一致。因而,样本选取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影响有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的趋势,改变初始禀赋和调节不稳定均衡点的位置是扭转这一趋势的两个重要措施。
乔冰彬[3](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梅富秀[4](2019)在《基于开放式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来源,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开放式创新能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利环境。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苏州高新区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能力不足与内部结构不协调逐步制约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始实施开放式创新,以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有机整合。但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研究如何利用开放式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梳理回顾国内外关于开放式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情况,阐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面临的困境。其次整合现有研究成果,确立了理论模型,同时提出理论假设。第三,变量测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南宁、柳州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进行调研,借助SPSS进行数据分析,通过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角度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对模型检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都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有显着正向影响;(2)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有正相关关系;(3)网络异质性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有显着正向影响;(4)创新机制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从开放式创新视角,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出升级策略:积极开拓合作方式、强化合作深度,提高企业创新开放度;重视组织学习,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提高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知识的应用;搭建知识交流平台,加大与产学研合作力度,完善创新研发网络;建立集群企业信用体系,拓宽信息共享渠道,制定科学的利益分配标准,强化集群内的风险共担意识,逐步健全开放式创新机制。
蔡朝林[5](2019)在《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区位优势和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以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等手段,我国的产业集群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特定的市场竞争优势。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塑造集群新竞争优势的历程。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在深刻影响产业发展路径和范式的同时,也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这其中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遇和新动能。面对这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发展环境变化,中国产业集群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正在新的生态体系中逐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获取生态租金,找到新动能。这一现象近年来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在网络环境下,中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通过构筑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竞争优势,但当前多数研究对生态竞争优势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获取“生态租金”的概念层面,而对于“生态租金”的具体内涵、形成机理、演化特征及其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等内容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有鉴于此,本文围绕“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从分析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变革性影响出发,在系统阐释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生态租金视角,对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进行了剖析,对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的构成,以及不同类型生态租金的形成路径进行了逻辑演绎,分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集群生态租金演化的特征,形成关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果形成”的理论认识;其次,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皮具产业集群为案例,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了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机理。最后,考虑到在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干预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故本文基于对广州市产业集群政策文本分析以及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生态租金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系统阐释了产业集群政策工具对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引入政策变量,对规制型、激励型与社会型政策工具在集群生态租金方面的作用效应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分析表明:(1)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产业群落特性的各行为主体与其所处外围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功能的复杂系统。包含生产群落、创新群落、支持群落等三大基本群落,以及区域外的虚拟客户群落,各大功能群落之间相互连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2)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是成员之间在共生、演化过程中可以获取生态租金。从逻辑上看,生态租金是系统性、结构化的经济租金,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所有企业个体所实现的超过市场单个企业创造绩效简单相加所得总和的剩余,即是产业集群中各主体通过跨界融合、全面连接、价值共创等方式获取的超额利润。生态租金是在网络环境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根本体现。根据生态租金产生的源泉(个体层面、个体之间关系层面和集群整体层面),论文将集群生态租金区分为四类:通过对异质资源的掌握获取李嘉图租金;通过动态创新获取熊彼特租金;通过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共生获取关系租金;通过形成集群品牌效应获取理查德租金。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构建,即生态租金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以异质资源为基础、合作共生为中介、动态创新为工具、品牌生态为导向的价值联动共创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创造了具有结构性和持续性的超额利润,从而构筑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3)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生态租金种类和规模的变化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和转型期(或衰退再造期)的根本动力。李嘉图租金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起点,理查德租金则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顶点。利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的现实案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生态租金变化的理论认识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基本验证了文中对生态租金形成机理以及不同阶段特征的理论认识。(4)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虽是一个市场自发的过程,但适当的政府政策引导对加快集群生态系统形成、增大生态租金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如:在成长期,生态租金主要源自于熊彼特租金,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励集群外部优质创新资源在集群中设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集群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集群动态创新;在成熟期,关系租金和理查德租金是生态租金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应通过激励型政策、引导型政策加强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同时,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应投入资源有意识塑造集群品牌,增大理查德租金规模。
顾婷婷[6](2015)在《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中国一直注重外来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也导致了中国企业因为过分依赖外来技术而丧失了自主创新的动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实现技术的真正升级,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本的作用,虽然中国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明显弱于物质资本,因此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作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论出发探索出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认为人力资本在投资积累、结构配置和迁移流动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并构建了相应的作用机制,最后为了验证这些作用机制文章还分别就三个方面对中国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首先,文章运用技术生态演化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技术生态演化模型认为技术具有类似于生物进化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功能,技术的演化是由底层因子构成的技术基因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技术生态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对技术演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新旧技术基因更替过程中,因为技术的底层因子就是技术知识,技术基因的遗传、变异实质是技术知识的遗传与变异,具体表现为对科学定律、技术原理等基本科学理论知识的继承与发展,这一过程实质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和运用的过程,由此解释了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门槛问题;随后文章还指出并不是人力资本积累达到门槛就一定能实现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基因的变异,还包括技术表型的变化,而技术基因的变异只是提供了表型变化的可能性,表型的变化还受技术环境、生态环境、自然选择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随后文章通过对中国29个省市12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它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强,但是中国总体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仍未达到技术创新的“门槛”,并且与物质资本相比,它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效率明显不足;同时,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随后,文章将研究视角转到微观企业,运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模型研究人力资本结构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文章根据研究需要重新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增加一个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指出该子系统由企业家型、技术创新型、专业技术型、专业管理型和一般型五种人力资本要素构成,并研究这些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结构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作用机制,提出人力资本结构配置合理度的概念,指出人力资本结构配置合理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随后文章通过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制造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配置的合理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比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还大,但是中国整体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合理程度偏低,平均值只有0.39,最小值只有0.2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与微观企业不科学的用人观念有关,也与中国的经济转轨时期有关。最后,文章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产业层面,运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模型研究产业集群内人力资本的迁移流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文章根据研究需要重新构建新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添加一个子系统——知识子系统,并且根据企业与人力资本流动的关系将集群企业分为直接相关企业和间接相关企业,人力资本流动对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它通过影响直接相关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来影响其技术创新;而对于间接相关企业,它通过作用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内的知识子系统,来推动知识的外溢、吸收、转化和创新,最终影响间接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随后文章通过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的中国制造业调查数据以及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迁移流动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产业集群内部会更明显,但是人力资本的迁移流动只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否则过度的迁移流动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甚至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文章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在宏观、产业和微观各个层面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曹东坡[7](2015)在《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长期以来,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升级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功能升级更难实现。当前,受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如何突破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的“升级难,功能升级更难”的局面,寻找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路径,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揭示了全球价值链治理这一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升级模式。随后,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和突破条件,提出了国内价值链下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路径,并对功能升级路径进行了验证。总体而言,本文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升级模式。嵌入不同类型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升级策略,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也对应着集群不同的升级前景。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多嵌入俘获型治理模式的采购者驱动型价值链中,因而存在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机会,但在功能升级上面临困难。综合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具体体现在,在企业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需要在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集群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围绕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的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强化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网络效应;行业协会成为联通集群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的渠道,促进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交流,更新和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公共政策需要引导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调整嵌入价值链的时机和方式,推动集群升级发展。并指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即深化OEM实现工艺升级和转型ODM实现产品升级。对宁波服装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证明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可行性。(2)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和升级路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跨国公司对技术和市场的控制使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缺乏功能升级的空间,遭遇功能升级障碍。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条件,受集群内供应商所能获得的本土优势(包括市场、社会资本、公共政策等)大小和获取高端要素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上,需要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获取功能升级空间。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通过发挥本土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有三种:在集群层面,一是优化产业组织体系,二是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要对公共政策做出调整。获取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属于企业层面的升级路径,即通过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促进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基于价值链上合作企业间关系租金的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实现功能升级之后,借助于在国内价值链中获得的竞争力,集群中的企业能与跨国公司形成均衡型的价值链治理关系,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持续的功能升级。因此,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选择。(3)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导向的国内价值链构建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另一种是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模式中,核心企业具有将更多价值链环节分包给集群内企业的内部动机,在这一过程中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体系,核心企业能够进入到更高端的价值链环节,实现功能升级,同时也将促进本土企业的动态升级。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模式中,专业化市场功能的发挥也进一步优化了集群的产业组织体系,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在国内价值链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增加和公共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也是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路径。对乐清电器产业集群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表明,集群和政府层面的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具有现实可行性。(4)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重要渠道,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为集群中企业提供了合作创新的条件,参加合作创新的企业能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基于城市层面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而言,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在细分行业中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的讨论指出,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利用本土市场构建的国内价值链,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内需市场发展自有品牌。因此,国内价值链条件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应更多的立足于创建和发展自有品牌,实现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对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企业层面的产业集群功能升级路径的可行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结合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为推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何广延[8](2014)在《金融后台服务空间外置与集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后台产业发展与集聚为班加罗尔带来的经济效应成为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榜样。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影响下,我国各地纷纷投入资金建设产业园协力金融后台服务产业的发展。因而,对金融后台产业发展及集聚动因的探究将有利于我国金融产业组织结构的空间优化,并为我国各地区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本文选择金融后台业务的空间外置及集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动态变化及静态结果两个维度展开。金融后台业务从前台业务中分离,空间外置,而后形成产业集聚的动态演进过程属于动态发展,金融后台产业发展及集聚必然受到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动态演进过程中本文着重就动因进行理论解析;而金融后台产业集群则是金融产业结构及规模等发展演化的静态结果,本文采用实证及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后台产业集群进行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核心商务区的房租及人工成本也开始不断上涨,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不得不另辟蹊径借助内部业务流程的重构将重复性的标准化业务从前台分离。信息技术的完善为后台业务的分离提供了有力条件,对金融安全的考虑进一步催化了金融后台业务从前台区域的分离。面对经营压力剧增,更多金融机构将会选择将后台业务流程简化从前台分离选择空间外置。空间外置的金融后台业务在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一方面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及教育水平等,特别是在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中此类影响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则是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班加罗尔形成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是吸引离岸金融机构建设后台的重要原因。本文在选取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城市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后台产业集群绩效进行分析排序的检验中,区域的一般竞争力及产业政策的权重值最大,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最大的影响作用。在对广东省后台服务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的问卷调研也印证了政府政府政策、劳动力资源、经营成本等因素是后台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
刘江日[9](2014)在《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需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人口红利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红利等“要素驱动”,以及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所形成的“投资驱动”。但随着要素结构转变和经济环境变化,无论是“要素驱动”还是“投资驱动”都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原有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优势逐渐减弱,“要素驱动”难以为继;大量货币投入和财政刺激导致诸多“后遗症”,“投资驱动”代价过高。过度依赖“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低价工业化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未来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迫切需要强调区域创新的重要性,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呈现出高度非均衡的集聚状态,区域创新系统是适合创新集聚的有效载体。然而,在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同样具有空间集聚的特性。产业集聚是否是导致创新集聚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是否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潜在影响?产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厘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以及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为此,本文从产业集聚演化的角度,探析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方向、机制以及具体过程,并利用我国产业集聚发达地区的经验数据,对产业集聚演化阶段及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我国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意见。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均是较为“陈旧”的研究领域,其对应的经典理论与研究文献非常之多,然而,两者的结合性研究却并不多见。经初步判断,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关联并非偶然,两者实际上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性互动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产业集聚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深入分析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有必要先研究产业集聚演化的具体过程。产业集聚演化过程中存在两次动力因素更迭,即区域比较优势向外部经济优势转变,再向集群创新优势转变。本文以主导动力因素为依据,将产业集聚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产业集聚产生阶段、产业集聚增强阶段、产业集聚调整阶段。经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演化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从产业集聚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来看:第一阶段的特征是本地初等要素集聚,集聚主体大多是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的弱势企业,集聚资源大多是价值低的人才、资金和知识资源,而区域边界之外的主体和资源要素受产业集聚的影响很小;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本地结网且对外拓展,完整的产业集群网络正式结成,同时借助外向的产业联系不断对外拓展,以吸引区域外优质的主体和资源要素进入本地产业集群;第三阶段的特征是集聚要素更替、集群网络重构,或者集聚要素消失、集群网络分解,这是由于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存在深化或减弱的两种不同走向,因而呈现出相对不同的发展形态。从产业集聚不同构成的演化趋势来看:主体集聚趋势是数量由少至多,规模由小至大,结构由单一化至多样化;资源集聚趋势是数量由少至多,层次由低至高,效率由低至高;集群网络演化趋势是规模由小至大,关系由弱至强,结构由简单至复杂。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是分析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三种:竞争合作机制、知识外溢机制和集体学习机制。第一,产业集聚能扩大竞争合作规模、缩短竞争合作距离、提高竞争合作层次、拓宽竞争合作渠道,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第二,产业集聚能降低知识专有性、激活知识外溢源头、丰富知识外溢途径,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第三,产业集聚能创造有利学习条件、促进集体学习进程、形成集体学习合力,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研究表明,在产业集聚演化的不同阶段,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是有明显不同的,这种动态影响具体反映在影响机制的相对变化上。依据影响机制的作用范围和程度的变化,可将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总结为:产业集聚在产生阶段将促使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产业集聚进入增强阶段后,将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至调整阶段时,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升级(或引致区域创新系统退化)。本文较清晰地描绘出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但这些基本判断和观点是基于定性分析得出的,是否能真实反映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情况,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和分析。鉴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间差异较大,借助聚类分析模型在代表我国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15个省(市)中,选择以经历过产业集聚演化第一和第二阶段、且正处于第三阶段的上海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依据上海市1995年至2012年期间产业集聚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对产业集聚构成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测算出产业集聚综合指数及其增长率,并判断上海市产业集聚演化阶段,进而实证检验产业集聚演化三阶段理论的合理性。经研究得出,1995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07年、2008年至2012年依次为上海市产业集聚产生阶段、增强阶段和调整阶段。随后利用上海市同一期间区域创新系统指标的经验数据,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阶段,并将其与产业集聚演化阶段进行对比,着重探讨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及相关系数,以此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关系和程度。比较分析表明,产业集聚演化阶段与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相同,且两者的波动情况基本一致;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说明,产业集聚演化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原因之一;相关性分析显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存在显着正相关。综合以上,本实证研究认为,随着产业集聚逐渐演化,其推动区域创新系统不断发展,并且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于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及相关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依托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在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过程中,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是产业集聚本身演化过程受阻,进而形成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制约;二是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传导机制出现问题,进而抑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应从“加强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这个基本点出发,一方面将区域政策的重心转移至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并寻找到产业政策和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的联结点,另一方面将与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相匹配的产业政策转向产业集群政策,提高产业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了最大化发挥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功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应在保障产业集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恰当好处地作用于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过程中,全面消除影响机制所面临的种种障碍,放大有利影响,降低不利影响。
严炜炜[10](2014)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创新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尽管产业集群所具备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但在产业集群创新实践中,分布式创新资源仍然缺乏有效的整合与组织利用。为满足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产业集群创新需求,避免创新资源的重复建设,减少集群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获取分散创新资源的工作付出,需要集群各创新主体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以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在信息服务层面以跨系统融合为手段,充分调用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并对信息服务按集群创新阶段性需求特征进行组织加工,以推进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协同创新发展。当前,国内外均逐渐开始重视对信息服务融合的探索,针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开展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研究和实践,不仅是推动产业集群创新活动高效运作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乃至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产业集群创新和跨系统服务融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创新交互关系演化与信息服务变革为指导,引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问题,明确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发展定位,在探讨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组织架构与技术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平台,继而详细阐述了按知识创新价值链各创新阶段需求进行信息服务融合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对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产业集群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推进策略。文中附有图80幅,表14个。全文约18万字,除绪论外共分为8个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与产业信息服务的跨系统融合。产业集群创新对于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产业集群成员组织间的多元化创新交互关系体现出了协同演进的趋势,而依托于协同创新导向下的信息服务变革,信息服务跨系统融合将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本章从产业集群创新结构与集群成员间的交互关系入手,从多学科视角揭示了产业集群发展之中集群协同创新的演进,继而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为导向,指出了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趋势,并论述了跨系统信息服务技术由数据整合向信息集成,并最终朝信息服务融合发展的过程。第2章,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定位。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是个系统化工程,需要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参与,并进行科学的服务融合发展定位。本章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差异化信息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同创新导向下的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组织需求结构,并分别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因果关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验证影响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行为的因素,从而明确了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任务、功能定位与目标选择。第3章,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架构。依据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发展定位,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要分步、有序地开展。本章首先从资源要素和功能要素角度归纳了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信息服务融合要素;其次,在分析信息服务融合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汲取信息融合、过程融合以及网站融合方式的优势,实现从信息、流程到布局展示的混合融合方式;进一步在信息服务融合的组织中,阐述了数据层面基于语义的数据融合方式,以及功能层面以产业集群知识创新价值链创新阶段为依托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架构模式。第4章,产业集群背景下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技术实现。为实现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本章分别从分布式超媒体系统的架构风格的RESTful轻量级接口技术、基于元数据驱动的微件独立部件封装技术、具有流程逻辑性的管道框架体系等层面阐述了信息服务融合的技术实现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建设的目标和构建原则,并按信息服务融合平台的资源层、数据融合层、微件层和微件封装层的分层架构形式,提出了产业集群背景下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架。第5章,产业集群创新导向的跨系统融合信息服务的协同推进。产业集群背景下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的利用最终是体现在平台所提供的融合信息服务之上。本章探讨了产业集群融合信息服务的协同推进,其是围绕产业集群知识创新价值链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传播与创新应用四个创新阶段而展开,分别论述了各创新阶段的融合对象与融合流程,并利用Yahoo! Pipes工具实现相应信息服务的融合组织。第6章,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的融合信息服务嵌入。融合信息服务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需要将其嵌入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流程之中。本章在分析信息服务关联组织与嵌入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协同创新环节需要的主动式信息提供与知识交互服务流程,并按重组流程分别探讨了融合信息服务的关联与封装组织,同时还从个性化拓展和评价反馈角度分别探索了信息服务融合的个性化设计、定制与推荐,以及服务评价策略和改进措施。第7章,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方案实证。为从应用角度揭示信息服务融合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策略,本章选取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佛山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的方案实证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各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需求、融合设计与嵌入实施方式,为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实践提供支撑。第8章,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全文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本文的观点与结论,指出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二、关于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型网络形成的动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型网络形成的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评述 |
1.2.1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演进机理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区域创新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2.2 区域创新发能力相关理论 |
2.3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逻辑 |
2.3.1 产业集群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 |
2.3.2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产业集群及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演进历程 |
3.1.2 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 |
3.2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
3.2.2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
4.1 产业集群创新的演化阶段与路径 |
4.1.1 阿霍坎加斯的三阶段模型 |
4.1.2 产业集群创新的演化路径 |
4.2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创新动力模型 |
4.2.1 组织动力 |
4.2.2 外部动力 |
4.2.3 机制动力 |
4.2.4 文化动力 |
4.3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的知识溢出机制分析 |
4.3.1 知识溢出源分析 |
4.3.2 知识溢出渠道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集群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 |
5.1 产业集群对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2.1 研究设计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
5.3.1 研究设计 |
5.3.2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衍 |
6.1.1 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强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2 产业集群的知识嵌入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3 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因素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4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聚程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2 模型的选择及设定 |
6.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基准回归 |
6.4.2 调节效应检验 |
6.4.3 研究结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广东省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 |
7.1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7.1.1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7.1.2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7.1.3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挑战 |
7.2 广东省集群创新模式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2.1 广东省集群创新模式 |
7.2.2 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3 广东省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模式及经验借鉴 |
7.3.1 广东省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模式 |
7.3.2 广东省产业集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经验借鉴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强化政府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支撑作用 |
8.2.2 发挥企业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主体作用 |
8.2.3 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关键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创新型产业集群 |
1.2.2 企业创新绩效 |
1.2.3 知识溢出 |
1.2.4 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 |
1.2.5 企业协同创新的博弈机制 |
1.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与发展现状 |
2.1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创新型产业集群 |
2.1.3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知识溢出 |
2.2 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2.2.1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认定 |
2.2.2 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样本选取 |
2.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3.2 研究对象 |
2.3.3 样本描述与样本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测算分析 |
3.1 企业创新绩效的内涵及主要测算方法 |
3.1.1 企业创新绩效的内涵 |
3.1.2 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测算方法 |
3.2 基于改进DEA模型的企业创新绩效测算方法 |
3.2.1 DEA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 |
3.2.2 经典CCR模型 |
3.2.3 超效率BCC模型 |
3.2.4 包含零值数据的DEA模型 |
3.3 企业创新绩效测算实证分析 |
3.3.1 测算指标的选择 |
3.3.2 特殊DMU的处理 |
3.3.3 企业创新绩效测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测度分析 |
4.1 知识溢出的基本类别 |
4.1.1 基于研究对象的知识溢出类别 |
4.1.2 基于知识来源的知识溢出类别 |
4.2 主要知识溢出测度方法 |
4.2.1 问卷调查法 |
4.2.2 知识生产函数法 |
4.2.3 空间计量方法 |
4.2.4 其它知识溢出测度方法 |
4.3 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的选择 |
4.3.1 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 |
4.3.2 基于知识存量的知识溢出测度方法 |
4.4 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测度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 |
5.1 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5.1.1 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概述 |
5.1.2 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 |
5.1.3 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 |
5.2 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统计分析 |
5.3 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计量分析 |
5.3.1 一次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2 分年度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4 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结果的讨论 |
5.4.1 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的讨论 |
5.4.2 一次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的讨论 |
5.4.3 分年度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相关性的博弈分析 |
6.1 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博弈 |
6.2 企业创新过程的静态博弈模型 |
6.2.1 收益矩阵的建立 |
6.2.2 纳什均衡的求解 |
6.3 企业创新过程的演化博弈模型 |
6.3.1 复制动态方程 |
6.3.2 演化稳定策略(ESS) |
6.3.3 复制动态相位图 |
6.4 结合演化博弈模型与计量分析结果的实证研究 |
6.4.1 结合计量分析结果的ESS估计 |
6.4.2 ESS的原因和政策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2 企业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基于开放式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结构安排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方法 |
2.1 开放式创新内涵及模式 |
2.1.1 开放式创新内涵 |
2.1.2 以创新资源流向为标准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
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升级 |
2.2.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定义 |
2.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2.2.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创新理论 |
2.3.2 资源依赖理论 |
2.3.3 动态能力理论 |
2.3.4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4 相关方法 |
2.4.1 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 |
2.4.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及其存在问题 |
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特征及其实施现状 |
3.1.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特征 |
3.1.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实施现状 |
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存在问题 |
3.2.1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
3.2.2 未形成适宜开放式创新的网络结构 |
3.2.3 分配机制不完善 |
3.2.4 风险机制不健全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开放式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结构方程构建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创新开放度 |
4.2.2 吸收能力 |
4.2.3 创新网络 |
4.2.4 创新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开放性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设计 |
5.1.1 创新开放度测量 |
5.1.2 吸收能力的测量 |
5.1.3 创新网络的测度 |
5.1.4 创新机制的测度 |
5.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测度 |
5.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5.2.1 问卷的设计 |
5.2.2 研究样本的选择 |
5.2.3 问卷发放和回收 |
5.3 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正态性检验 |
5.3.3 信度检验 |
5.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1 效度检验 |
5.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5.1 初始假设模型构建 |
5.5.2 模型的初步拟合 |
5.5.3 模型的调整与修正 |
5.5.4 评价模型 |
5.6 实证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升级策略 |
6.1 提高企业开放度 |
6.1.1 开拓合作方式 |
6.1.2 强化合作深度 |
6.2 增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 |
6.2.1 重视组织学习 |
6.2.2 实施人才引进战略 |
6.3 完善创新研发与协作网络 |
6.3.1 搭建知识交流平台 |
6.3.2 加大与产学研合作力度 |
6.4 逐步健全开放式创新机制 |
6.4.1 建立集群企业信用体系 |
6.4.2 拓宽信息共享渠道 |
6.4.3 制定科学的利益分配标准 |
6.4.4 强化集群内的风险共担意识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2.1 网络环境 |
1.2.2 产业集群 |
1.2.3 生态租金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竞争优势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
2.1.1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
2.1.3 小结 |
2.2 经济租金相关研究述评 |
2.2.1 租金理论的回顾 |
2.2.2 要素租金 |
2.2.3 组织租金和关系租金 |
2.2.4 网络租金和系统租金 |
2.2.5 小结 |
2.3 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 |
2.3.1 商业生态系统 |
2.3.2 创新生态系统 |
2.3.3 产业生态系统 |
2.3.4 小结 |
2.4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述评 |
2.4.1 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2.4.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竞争优势演化 |
2.4.3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2.4.4 政策在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 |
2.4.5 小结 |
2.5 相关文献评述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竞争优势 |
3.1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影响与重构 |
3.1.1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影响分析 |
3.1.2 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重构:集群生态系统 |
3.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3.2.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概念 |
3.2.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 |
3.2.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功能 |
3.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与时空动力机制 |
3.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与本质 |
3.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 |
3.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生态租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产生机理与演化特征 |
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租金构成要素 |
4.1.1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内涵 |
4.1.2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结构 |
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生态租金形成机理与路径 |
4.2.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李嘉图租金形成路径 |
4.2.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熊彼特租金形成路径 |
4.2.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关系租金形成路径 |
4.2.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理查德租金形成路径 |
4.2.5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的内在交互及衍化 |
4.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特征 |
4.3.1 萌芽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3.2 成长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3.3 成熟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3.4 转型期(或衰退再造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系统动力学仿真:以花都为案例的研究 |
5.1 仿真对比参照案例选择:广州花都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 |
5.1.1 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
5.1.2 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层次划分 |
5.1.3 狮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转变与升级的演化分析 |
5.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选择 |
5.2.1 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方法选择依据 |
5.2.2 系统动力学仿真二阶模型 |
5.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设计 |
5.3.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总体结构 |
5.3.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主要变量及其性质 |
5.3.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仿真方程 |
5.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直观检验 |
5.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拟合度检验 |
5.4.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中政策工具选择及政策效应 |
6.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功能 |
6.1.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市场失灵 |
6.1.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政府功能 |
6.2 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
6.2.1 案例研究:广州市集群政策工具文本分析 |
6.2.2 集群政策工具对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 |
6.2.3 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政策工具选择 |
6.3 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集群生态租金影响的仿真分析 |
6.3.1 激励型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仿真 |
6.3.2 社会型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仿真 |
6.3.3 不同政策工具仿真模拟结果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
2.2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技术创新研究 |
2.3 人力资本结构配置与技术创新研究 |
2.4 人力资本迁移流动与技术创新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框架分析 |
3.1 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
3.2 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理论 |
3.3 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框架分析 |
3.4 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 |
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
4.1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推动技术系统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
4.2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力资本结构配置推动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研究 |
5.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重新构建 |
5.2 人力资本结构配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
5.3 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配置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本迁移流动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
6.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重新构建 |
6.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内人力资本迁移流动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
6.3 中国人力资本迁移流动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7)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GVC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1 GVC及其治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1.2 GVC治理模式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 |
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1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影响因素 |
2.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2.3 G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3.1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 |
2.3.2 嵌入GVC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2.4 N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5 简要评价 |
第三章 嵌入GVC的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 形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GVC治理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
3.1.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3.1.2 GVC治理视角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特征 |
3.2.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定量测度 |
3.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产业集群整体位于GVC低端环节 |
3.3.2 创新能力薄弱,自有品牌缺失 |
3.3.3 企业间协作程度较低,竞争失序 |
3.3.4 产业集群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难以持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工艺和产品升级 |
4.1 引言 |
4.2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 |
4.2.1 GVC的驱动机制 |
4.2.2 不同GVC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升级前景 |
4.3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 |
4.3.1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一个综合性分析 |
4.3.2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4.4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4.4.1 深化OEM与产业集群工艺升级 |
4.4.2 转型ODM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
4.5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突破条件及升级路径 |
5.1 引言 |
5.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 |
5.2.1 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 |
5.2.2 跨国公司的市场控制 |
5.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理论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5.3.2 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 |
5.3.3 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影响因素 |
5.4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实现路径 |
5.4.1 构建NVC体系——发挥集群和政府层面的本土优势 |
5.4.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吸纳高端要素,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5.5 进一步的讨论 |
5.5.1 NVC对接GVC:均衡型GVC中的功能升级 |
5.5.2 理论模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VC构建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集群和政府层面 |
6.1 引言 |
6.2 本土市场优势与NVC构建 |
6.3 NVC的构建模式 |
6.3.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构建模式 |
6.3.2 专业化市场型NVC构建模式 |
6.4 NVC下产业组织体系优化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4.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4.2 专业化市场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5 NVC下社会资本增加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6 NVC下公共政策调整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7 案例分析 |
6.7.1 案例分析之一 |
6.7.2 案例分析之二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NVC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企业层面 |
7.1 引言 |
7.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
7.2.1 NVC下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渠道——生产者服务业集聚 |
7.2.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
7.2.3 理论模型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 进一步的讨论: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7.5 案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2 对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8.2.2 集群层面的建议 |
8.2.3 企业层面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金融后台服务空间外置与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及局限 |
2 文献回顾 |
2.1 金融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2.2 金融前后台业务的分离 |
2.3 文献评述 |
3 金融后台业务空间外置的动因及模式 |
3.1 金融后台业务与前台业务的分离 |
3.2 金融后台业务空间外置的动因分析 |
3.3 金融后台业务空间外置的模式分析 |
4 金融后台业务的空间集聚态势 |
4.1 金融后台业务的产业化发展态势 |
4.2 金融后台业务集聚的演进分析 |
4.3 金融后台集聚的模式分析 |
5 金融后台服务集聚动因的理论分析 |
5.1 区位因素是集聚形成的基础条件 |
5.2 规模经济是集聚形成的动力源泉 |
5.3 金融后台业务的特征是形成集聚的重要条件 |
5.4 网络组织是集群发展的长期支撑 |
6 我国金融后台业务集聚的现状分析 |
6.1 我国金融后台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
6.2 我国金融后台服务空间集聚的现状分析 |
7 金融后台服务产业集群绩效评价分析 |
7.1 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理论及方法 |
7.2 金融后台产业集群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7.3 金融后台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
8 金融后台集聚的案例分析——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
8.1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实践 |
8.2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集聚现状 |
8.3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集聚动因分析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图目次 |
表目次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静态视角下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二、动态视角下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三、简要评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二、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拟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探析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界定 |
二、产业集聚的相关辨析 |
三、产业集聚的构成分析 |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界定 |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辨析 |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研究 |
一、产业集聚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促进产业集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聚演化过程分析 |
第一节 产业集聚演化阶段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集聚演化阶段研究的理论借鉴 |
二、产业集聚演化阶段的划分依据 |
第二节 产业集聚演化的三阶段过程分析 |
一、第一阶段:产业集聚产生阶段 |
二、第二阶段:产业集聚增强阶段 |
三、第三阶段:产业集聚调整阶段 |
第三节 产业集聚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及趋势分析 |
一、产业集聚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
二、基于产业集聚构成的演化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 |
一、产业集聚通过促进竞争合作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 |
二、产业集聚通过促进知识外溢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 |
三、产业集聚通过促进集体学习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 |
第二节 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 |
一、产业集聚产生阶段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
二、产业集聚强化阶段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
三、产业集聚调整阶段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
四、产业集聚演化不同阶段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与思路 |
一、实证设计 |
二、模型设定 |
三、指标选取 |
四、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产业集聚地区选择的实证分析 |
二、产业集聚演化阶段的实证分析 |
三、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依托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障碍分析 |
一、产业集聚演化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制约 |
二、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机制障碍 |
第二节 依托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依托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依托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具体政策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1 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研究 |
0.2.2 跨系统服务融合研究 |
0.2.3 研究现状评析 |
0.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创新点 |
1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与产业信息服务的跨系统融合 |
1.1 产业集群创新结构与集群交互关系演化 |
1.1.1 产业集群构成及其创新行为 |
1.1.2 产业集群创新结构与特征 |
1.1.3 产业集群成员间的交互关系演化 |
1.2 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演进分析 |
1.2.1 生态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
1.2.2 物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
1.2.3 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
1.2.4 社会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
1.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导向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 |
1.3.1 协同创新导向下的信息服务变革 |
1.3.2 面向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跨系统融合 |
1.3.3 跨系统信息服务技术的协同发展 |
2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定位 |
2.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的信息服务融合需求 |
2.1.1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多元信息服务需求 |
2.1.2 产业集群创新信息服务融合组织需求 |
2.1.3 协同创新导向的信息服务融合需求结构 |
2.2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中信息服务融合的动力学机制 |
2.2.1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2.2.2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因果关系分析 |
2.2.3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动力模型构建 |
2.3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影响因素 |
2.3.1 影响因素模型与假设 |
2.3.2 影响因素模型验证分析 |
2.3.3 基于验证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发展定位 |
2.4.1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任务 |
2.4.2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功能定位 |
2.4.3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目标选择 |
3 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架构 |
3.1 面向集群创新主体的信息服务融合要素 |
3.1.1 创新主体信息服务融合资源要素 |
3.1.2 创新主体信息服务融合功能要素 |
3.2 基于跨系统协同的信息服务融合方式选择 |
3.2.1 信息融合方式 |
3.2.2 过程融合方式 |
3.2.3 网站融合方式 |
3.2.4 混合融合方式 |
3.3 跨系统信息服务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组织 |
3.3.1 语义网与数据融合的关系 |
3.3.2 基于语义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 |
3.3.3 基于语义的数据融合实现 |
3.4 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功能融合实现 |
3.4.1 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创新阶段 |
3.4.2 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服务功能组织 |
4 产业集群背景下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技术实现 |
4.1 基于RESTful的融合接口设计 |
4.1.1 融合接口设计样式选择 |
4.1.2 基于RESTful的接口技术及其特征 |
4.2 基于微件的融合部件封装 |
4.2.1 微件设计形式及其特征 |
4.2.2 基于微件的服务封装技术与规范 |
4.3 基于管道的服务融合框架体系 |
4.3.1 服务融合架构形式 |
4.3.2 基于管道的轻量级服务融合框架 |
4.4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建 |
4.4.1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建设目标 |
4.4.2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建原则 |
4.4.3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架 |
5 产业集群创新导向的跨系统融合信息服务的协同推进 |
5.1 跨系统知识创新服务的融合推进 |
5.1.1 知识创新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
5.1.2 知识创新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
5.1.3 知识创新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
5.2 跨系统技术创新服务的融合推进 |
5.2.1 技术创新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
5.2.2 技术创新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
5.2.3 技术创新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
5.3 跨系统创新传播服务的融合推进 |
5.3.1 创新传播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
5.3.2 创新传播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
5.3.3 创新传播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
5.4 跨系统创新应用服务的融合推进 |
5.4.1 创新应用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
5.4.2 创新应用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
5.4.3 创新应用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
6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的融合信息服务嵌入 |
6.1 面向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关联组织与嵌入 |
6.1.1 信息服务关联组织与嵌入要求 |
6.1.2 信息服务嵌入中的流程重组 |
6.2 基于业务关联的融合信息服务封装组织 |
6.2.1 基于流程的信息服务关联 |
6.2.2 信息服务融合封装中的组织协调 |
6.3 面向流程需求的嵌入服务拓展 |
6.3.1 面向流程需求的嵌入服务个性化设计 |
6.3.2 面向流程需求的嵌入服务定制与推荐 |
6.4 基于服务协同的融合信息服务嵌入评价 |
6.4.1 融合信息服务嵌入的协同度评价 |
6.4.2 融合信息服务嵌入的满意度评价 |
6.4.3 融合信息服务嵌入的改进 |
7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方案实证 |
7.1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跨系统服务融合 |
7.1.1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及其信息服务融合需求 |
7.1.2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服务融合设计 |
7.1.3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服务融合嵌入与实施 |
7.2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跨系统服务融合 |
7.2.1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及其信息服务融合需求 |
7.2.2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服务融合设计 |
7.2.3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服务融合嵌入与实施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关于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型网络形成的动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赵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3)
- [2]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D]. 陈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2)
- [3]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4]基于开放式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梅富秀.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5]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D]. 蔡朝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D]. 顾婷婷. 南京大学, 2015(01)
- [7]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曹东坡. 南京大学, 2015(01)
- [8]金融后台服务空间外置与集聚研究[D]. 何广延. 暨南大学, 2014(04)
- [9]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D]. 刘江日. 武汉大学, 2014(07)
- [10]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D]. 严炜炜. 武汉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