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虾头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迪[1](2020)在《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虾是国内外市场流通的主要水产品。干制是虾常见加工方式之一,虾干制品风味独特、流通方便,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虾干质量主要采用感官方法来评价,缺乏定量评价指标,香气是虾干品质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其关键香气成分作为虾干品质客观精准评价指标具有无可替代性。国内外学者对虾干制品的研究集中在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而对虾在干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虾干制品关键香气成分及香气来源部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课题以大宗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风味组学技术确定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关键香气化合物,分析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整体香气特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对虾和不同部位的香气特征与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相似规律,探究全虾干制品香气主要形成部位,并研究对虾在干制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脂质对整体香气特征的影响,以期揭示虾类干制品中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为虾类干制品质量客观评价、品质提升及虾副产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两种方法提取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法(GC-O)联合香气提取稀释法(AEDA)来分析香气成分。以气味活性值(OAV)和稀释因子(FD)为指标,筛选OAV≥1或log3FD≥2的挥发性化合物作为主要香气成分,利用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对化合物准确定量,并通过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确定对整体香气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SPME法和SDE法确定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SPME法香气重组模型与对照组的香气特性较为相近,而SDE法重组模型与对照组有很大差异。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嗅闻法(SPME-GC-MS/O)与香气重组试验,确定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18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即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甲基-3,5-二乙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2-辛酮、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三甲胺、1-辛烯-3-醇、2,5-二甲基吡嗪、苯甲醛、3-甲基丁醛、3-(甲硫基)丙醛、2,3,5-三甲基吡嗪、2-甲基己醛、2-戊基呋喃、吡啶、2-乙酰基-1-吡咯啉、二甲基二硫。香气缺失试验的结果表明,吡嗪类、胺类、醛类、杂环类对于对虾干制品香气特性有重要影响,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三甲胺和3-(甲硫基)丙醛对于烤香味、肉香味和腥味有重要影响。2、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虾干制品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香气重组结合三角检验法和感官评价来分析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于香气特性的影响。共筛选出20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吡嗪类是主要香气物质,占OAV总量62.36%。香气活性化合物中吡嗪类有10种,包括三组同分异构体:(1)二甲基吡嗪(C6H8N2):2,6-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和2,3-二甲基吡嗪;(2)三甲基吡嗪(C7H10N2):2,3,5-三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和2-乙基-3-甲基吡嗪;(3)四甲基吡嗪(C8H12N2):3-乙基-2,5-二甲基吡嗪、5-乙基-2,3-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3,5-二甲基吡嗪。除了2-乙基-6-甲基吡嗪和5-乙基-2,3-二甲基吡嗪,大部分单一同分异构体香气重组模型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整体香气特征较为类似。这说明具有大部分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单一同分异构体可以代表同类化合物的香气特征,在整体香气中有着类似的贡献。3、以凡纳滨对虾及其各部位(虾头、虾壳、虾肉、虾表皮、去表皮虾头、去表皮虾肉、去表皮虾壳、肝胰腺)热风干制样品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提取挥发性成分,通过感官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GC-MS分析全虾整体与各个部位的香气相似性,并以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香气的主要来源部位。结果表明:含有虾表皮的样品与全虾的指纹图谱相似性要普遍高于去除虾表皮的样品。虾表皮与全虾共有14种香气活性化合物,且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极为相似。去除虾表皮后,虾头、虾壳和虾肉中香气活性化合物OAV总量分别降低47.51%、97.55%和52.04%。这表明虾表皮是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主要的香气来源,对整体香气形成有重要贡献。4、以18种关键香气化合物为参照,采用GC-MS、电子鼻和感官评价分析对虾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模型分析挥发性成分、电子鼻相应信号与感官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虾气味很淡,关键香气化合物为三甲胺和3种醛类。在干燥初期(0-2h,具有高水分活度),对虾中醛类含量减少,并产生少量三甲胺、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在干燥中期(2-7 h,具有中等水分活度),对虾的香气强度提高,并形成以烤香味和肉香味为主的香气特征,对虾中关键香气化合物迅速增加到17种,此阶段三甲胺、吡嗪类、醛类和杂环类对香气贡献最大;干燥后期(7-9 h,具有低水分活度),关键香气成分数量基本不变,呈烟熏味、刺激性气味的苯甲醛和二甲基二硫含量小幅度增加。综合比较对虾不同阶段的香气特性,对虾在热风干燥7 h时香气品质最佳。PLSR结果表明大部分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响应信号与感官属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4、通过有机试剂去除虾体中的甘油三酯或磷脂,采用GC-MS和感官评价分析脂质对虾干制品香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虾体中的甘油三酯后,虾干制品的整体香气强度减弱,烤香味、肉香味、腥味的感官评分稍有下降,但主要香气活性化合物(OAV>5)均有检出,吡嗪类、杂环类、胺类、醛类等关键香气物质OAV值一定程度地下降;去除虾体中的磷脂后,香气特征发生显着变化,烤香味、肉香味、腥味、焦糖香、甜香味的感官评分大幅度下降,仅鉴定出8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关键香气物质中2-戊基呋喃和3-(甲硫基)丙醛未检出,且吡嗪类、杂环类、胺类、醛类的OAV值下降幅度要大于甘油三酯。这表明脂质对虾干制品整体香气有较大影响,而磷脂对香气特性的作用远大于甘油三酯。
李雨霖,余炼,倪婕,姜毅,江虹锐,刘小玲[2](2020)在《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虾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加工下脚料也急剧增多,主要包括虾头、虾壳和虾尾,这些下脚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利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工厂一般采用化学法等较简易的方法提取甲壳素、蛋白质、虾青素和虾油,得率低、纯度不高、综合利用率较差,且由于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也易造成环境污染。近期的研究发现了超临界CO2萃取、离子液体等新的提取工艺对虾加工下脚料中营养物质的方法,不仅更环保,还能提高得率和纯度以及避免活性物质的破坏和损失。本文针对对虾加工下脚料中营养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并分析了化学法、酶法等传统提取技术与微生物发酵法、离子液体法、超临界及亚临界等新的工艺技术的特点,并对其综合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高效开发利用对虾的加工下脚料资源提供一定借鉴。
邓俊劲[3](2020)在《新型蛋白酶及几丁质酶的开发及其在虾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几丁质等生物质,其中几丁质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外的第二大生物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尤其是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虾为例,虾有50%以上的部分不能被直接食用,仅广东省每年虾加工产业产生的废弃虾壳就有几十万吨。这些废弃物通常被扔到垃圾堆或海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废弃物制成的虾壳粉,含有约50%的蛋白质、20%的几丁质以及天然抗氧化剂虾青素等有价值的组分,然而这些组分在虾壳中相互紧密结合,不能有效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因此虾壳粉价格仅为450元/吨,远低于营养价值相当的鱼粉(10,000元/吨)。传统的强酸碱等理化加工工艺抛弃了虾壳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有价值组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浪费。蛋白酶、几丁质酶水解虾壳是其高值利用最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技术,目前因缺乏高效的蛋白酶及几丁质酶成为该技术的瓶颈。本课题使用毕赤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蛋白酶与几丁质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得到了酶活较高的5个酸性蛋白酶及1个几丁质酶,分别为来源于哈茨木霉的P6281(321.8 U/m L),来源于热带假丝酵母的Candidapepsin,来源于近平滑假丝酵母的SAPP1,来源于卷枝毛霉的Saccharopepsin和类凝乳酶M3,以及来源于哈茨木霉的几丁质酶Chit46(31.4 U/m L),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对P6281和Chit46的酶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酶产量在同类文献中处于较高水平,为后续应用打下基础。本课题对制备的蛋白酶及几丁质酶对虾壳废弃物的水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P6281及Saccharopepsin对虾壳蛋白的水解效果最好。使用分步酶解对虾壳废弃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回收,在最优条件下,虾壳蛋白的回收率达到91.8%。对虾壳蛋白水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5.1%和49.1%。脱蛋白后的虾壳使用几丁质酶Chit46处理,在最优条件下,几丁质的回收率达到88.9%。对几丁质水解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聚合度2-6及其他3个聚合度更大的几丁寡糖。去除蛋白质和几丁质后的虾壳再使用乙酸乙酯抽提取,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提取出虾青素,提取产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该酶解工艺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温和的反应条件避免了对虾壳中各成分结构和活性的破坏。在上述虾壳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基础上,本课题进一步对几丁质酶进行了改造,把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糖苷酶的多糖结合域融合到Chit46上。成功制备了3个融合几丁质酶,融合几丁质酶的比酶活和底物结合活性获得了显着的提高,并且能直接水解虾壳废弃物,而无需先经过酸性蛋白酶预处理,打破了大部分几丁质酶不能直接处理虾壳的限制。制备的水解物是一个良好的碳氮源,能很好地支持微生物生长。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水解剩余物的消化率远远高于虾壳粉,处理后的虾壳废弃物的营养价值获得了提升。综上所述,本课题在制备得到高活性酸性蛋白酶及几丁质酶的基础上,对南美白对虾虾壳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虾壳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绿色工艺,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强酸强碱试剂的使用,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苏常玉[4](2019)在《龙虾副产物中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酶解辅助法提取龙虾副产物中虾油的工艺,采用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同时为了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虾油品质的影响和酶解辅助法所提虾油精炼前后的品质变化,采用理化指标检测法、可见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粗虾油和精炼虾油的理化指标、清除DPPH的能力、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电热鼓风、真空、真空冷冻3种干燥方式对龙虾副产物进行处理,用有机溶剂法分别从3种干燥的副产物中提取粗虾油,并比较三种粗虾油的品质特征。三种粗虾油的清除DPPH能力均强于VE,但它们酸价普遍偏高(>10.00 mgKOH/g),碘价(<120 g/100g)和皂化值(<180 mgKOH/g)偏低。在三种粗虾油的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的相对含量高于单不饱和(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EPA+DHA以从真空冷冻干燥的龙虾副产物中提取的虾油最高(5.18%)。另外,分别从电热鼓风、真空、真空冷冻干燥的龙虾副产物中提取粗虾油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以毗嗪类(25.96%)、酸类(32.16%)、烃类(34.33%)为主。综合比较发现: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处理龙虾副产物提取粗虾油品质最佳。(2)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辅助法从龙虾副产物(湿基)中提取虾油,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现其最佳的辅助酶解参数为:酶解作用底物料水比为1:2、酶解pH为8.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1.8%(以虾浆的重量为基准)、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5h。在该条件下虾油的提取率可高达90.03%。(3)以酶解辅助法所提粗虾油为原料,比较了粗虾油精炼前后的品质特征。粗虾油精炼后,虾油颜色变浅、外观澄清、虾腥味变淡,且精炼虾油的DPPH清除能力强于粗虾油和VE,但脱酸后的虾油回收率仅为63.10%。随着粗虾油的精炼,虾油的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分别降为1.70 mgKOH/g、173.88 mgKOH/g、1.76 mmol/kg,碘价升高为92.24 g/100g。另外,在粗虾油和精炼虾油的脂肪酸中SFA>MUFA>PUFA,其中EPA和DHA的总含量分别为4.21%和5.32%。粗虾油和精炼油中共检测出47种挥发性物质,且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其含量分别为34.50%和44.04%。综上所述,酶解辅助法所提虾油的品质较好,经精炼后其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
崔益玮[5](2019)在《三种海洋源副产物磷脂提取与新型脂质组学方法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海洋水产行业的发展,我国海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大量副产物浪费现象也不容忽视。磷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海洋生物磷脂因常会连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链而兼具磷脂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因此,对海洋生物磷脂加以利用、分析,可以提高海产利用率,为海洋源食品的研究和探索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部分内容展开工作:首先,以虾头、鱿鱼内脏和金枪鱼内脏3种海洋源副产物为原料,利用食品加工助剂1,2-二氯乙烷代替氯仿,改良传统Folch法,建立了更适合食品工业的1,2-二氯乙烷-甲醇法,并从相对磷脂提取量和磷脂组成成分两方面将其与Bligh&Dyer法、Folch法、MTBE法、乙醇浸提法等传统方法进行对比。4种传统方法中,MTBE法对虾头、鱿鱼内脏和金枪鱼内脏的相对磷脂提取量均最高,不同溶剂配比的1,2-二氯乙烷-甲醇法中,1,2-二氯乙烷-甲醇(1:2,v/v)法对3种样品的相对磷脂提取量均最高,对比上述两种较好的方法,虾头的相对磷脂提取量以1,2-二氯乙烷-甲醇(1:2,v/v)法为最佳,其余2种样品则以MTBE法为最佳。同时,1,2-二氯乙烷法和乙醇浸提法对上述样品的相对磷脂提取量均不佳,其中乙醇浸提法为最低。除2种相对提取量较低的方法外,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讨论其余方法对3种样品磷脂组成成分的影响,6种方法提取的同种副产物的磷脂种类基本一致,虾头中共检出48种磷脂,鱿鱼内脏中共检出47种磷脂,金枪鱼内脏中共检出53种磷脂。各磷脂亚类中,不同方法对同种海洋源副产物中的含不饱和脂肪酸链磷脂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链磷脂的提取也几无差别;通过计算,各方法提取所得的磷脂中,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链磷脂的含量均较高,说明上述6种方法除可有效提取海洋源副产物中的磷脂外,更可有效提取其中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链的磷脂。综合相对磷脂提取量和对磷脂组成成分的影响分析,传统提取方法中以MTBE法最佳,以1,2-二氯乙烷为萃取剂的改良Folch法中以1,2-二氯乙烷-甲醇(1:2,v/v)法最佳。对于1,2-二氯乙烷-甲醇(1:2,v/v)法和MTBE法,二者在提取不同种类样品磷脂的优劣对比上略有不同,但均为有效的磷脂提取方法,MTBE法对于样品种类的适应性更广,而1,2-二氯乙烷-甲醇(1:2,v/v)法则更加安全,更适用于食品加工行业。随后,本文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和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法3种新型脂质组学技术,分别建立了针对海洋源副产物磷脂的检测及分析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以鱿鱼内脏磷脂为样品验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样品经负离子全扫描实现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共检出17种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10种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9种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11 种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磷脂C原子总数为32~40,总双键数为0~7,并检测到多种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链的磷脂。以水产副产物磷脂为样品验证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样品采用流动注射直接进样,经三重四级杆质谱母离子扫描和中性质量丢失扫描对磷脂分子实现源内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共检测出20种PC,21种PE,14种PI,14种PS,其中,磷脂C原子总数为16~22(溶血性磷脂)和32~44,双键数为0~6,同时检出多种含有二十碳五烯酸链(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链(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磷脂。以金枪鱼内脏磷脂为样品验证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法,在m/z 600~1000处得到清晰的磷脂质谱图,通过二级质谱鉴定,该方法共检出磷脂41种,质量范围为m/z 699.5~911.6,检出磷脂亚类最多的是PI,共有13种。经方法学验证,上述3种脂质组学方法均有良好的精密度,结果可重复。通过对比,3种方法各有特点,因此适用范围略有差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适用于样品量较多、对检测速度要求不高、追求分析结果精确性时的脂质定性、定量分析;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适用于样品量较少或对检测时长有较高要求时的脂质定性、定量分析,可用于建立样品快速检测方法;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法适用于无需定量检测时的脂质轮廓分析,可对未知样品进行实时鉴定与准确度评分。本课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海洋源副产物磷脂提取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其生理生化特性、扩大其经济价值,还可以减少副产物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压力,对维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新型脂质组学技术的建立与开发,能够使脂质组学研究更好地应用于食品科学,为该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使其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李娇,李奇缘,王伟平[6](2018)在《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克氏原螯虾消耗量巨大,因虾加工而带来的虾壳及虾头的处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上主要采用酸碱法水解处理虾壳及虾头来提取甲壳素,该法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容易操作、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不仅可以得到高分子甲壳素,还可以回收利用蛋白质和虾青素等成分。依次利用酶解法、细菌发酵法、真菌发酵法来阐述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高秀君,闫培生[7](2014)在《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生物技术回收利用海产品加工副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充分回收利用海产品副产品,既可回收废弃资源保护环境,又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生物技术在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海产加工副产品再利用的发展趋势。
陈建林[8](2014)在《利用中国对虾加工副产物生产重组虾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产业突出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对虾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碎虾肉为原材料,通过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及非肉蛋白等添加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重组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分别通过响应面法、正交法对重组虾肉加工工艺的配方、条件进行优化,改善产品的品质,使其恢复或达到与自然虾肉相近的感官及功能特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优化重组虾肉的加工工艺基础上,对其进行基础指标(感官指标、营养指标)分析及评价,进而对其贮存期间品质(理化指标、感官评分)变化进行分析,通过TVB-N的Arrhenius方程以及TVB-N的一级动力学方程共同建立了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重组虾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情况和货架期,为碎虾肉的综合利用及新型虾肉制品开发、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TG、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酸钠、食盐和复合磷酸盐五个因素对重组虾肉重组效果的影响,依据单因素的试验结果,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以重组虾肉的咀嚼性为响应指标,建立了咀嚼性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其中多元回归方程为Y=26.71+2.36A+1.92B+1.45C+0.11D+1.22A B-0.65A C+0.07A D-1.06B C-0.47B D-0.10C D-2.70A2-1.92B2-1.98C2-1.53D2,模型R2为99.06%,然后对方程进行求导、计算极值,得到最优工艺配方为:TG1.8%,大豆分离蛋白3.7%,酪蛋白酸钠3.1%,食盐1.5%。为了验证此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在最优工艺配方下,进行重组虾肉试验,重复3次,3次试验制得的重组虾肉的咀嚼性平均值为27.84mJ,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说明在该工艺参数下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很好。2.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TG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熟制温度、熟制时间4个因素对重组虾肉重组效果的影响,以重组虾肉的咀嚼性为响应指标,依据单因素的试验结果,并利用极差分析及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显着性分析得出:四个因素均对重组虾肉制品的重组效果影响极显着(p<0.01),且作用强弱顺序为:A(TG反应温度)>B(TG反应时间)>C(熟制温度)>D(熟制时间),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TG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0h、熟制温度90℃、熟制时间20min。最后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重组虾肉的咀嚼性为28.46mJ。3.重组虾肉的基础指标分析及评价。利用上述工艺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出的重组虾肉pH为6.70,水分含量为53.67%,Aw为0.944,弹性为3.05mm,硬度为18.638N,咀嚼性为28.17mJ,色泽(△E*)为4.23,感官评分为4.50,粗蛋白37.29%,粗脂肪2.94%,粗灰分3.41%。重组虾肉中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总量为36.98%,其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71.63%,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EAA/TAA)为41.74%;同时重组虾肉是苏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及赖氨酸的重要来源,其含量均超过或者接近WHO/FAO标准模式谱的推荐值,这表明重组虾肉的营养较均衡、质量较高。重组虾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总量为134.747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6.44%,赋予其很好的滋味。维生素中VB2、VE含量较丰富。4.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重组虾肉在30、35和40℃三个贮藏温度下贮藏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pH、水分含量、水分活度(Aw)、硬度、弹性、咀嚼性、色泽(△E*)、TVB-N以及感官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高,重组虾肉品质下降越快,货架寿命越短。5.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利用TVB-N变化速率常数与贮藏温度之间的Arrhenius方程以及TVB-N与贮藏时间之间的一级动力学方程,建立了TVB-N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之间的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其方程如下:在生产实际中,当确定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及TVB-N含量这三者中的两者时,通过此模型方程即可估算出第三个参数,实现了对重组虾肉制品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及货架寿命的预测,因此重组虾肉在4、15、20、25、30、35、40℃贮藏时,其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1352.8、362.4、205.7、119、70.1、42、25.6d。
张婧[9](2013)在《利用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回收虾青素等营养物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对虾养殖发展迅速,每年生产虾头下脚料50万吨以上。这些下脚料中富含甲壳素、蛋白质、类胡萝卜素、风味物质和酶等营养成分,然而目前回收利用较少,大多被低值化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论文以虾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脱除虾头中的蛋白质和灰分,并通过检测发酵液中各营养成分的变化,初步分析了其功能。研究了虾青素的提取纯化工艺,从发酵后虾壳中回收虾青素和甲壳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了响应面方法优化了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的发酵工艺条件。即发酵条件为虾头含量10%、葡萄糖含量5%、发酵时间为64h、发酵温度42℃、接种量1.2%、pH5.00时最优,可获得最高的脱蛋白率(94.15%)。同时分析了发酵过程中酶活,脱蛋白率,氨基态氮和pH的变化,分析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发酵初期虾头中的内源酶水解蛋白质,随着发酵的进行,嗜热链球菌分泌乳酸,降低了发酵液的pH,内源酶逐渐失活,乳酸与不容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乳酸钙。发酵64h后,最终脱蛋白率达到94.15%,脱钙率达到83.27%,氨基态氮达到3.29mg/mL。可见,利用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是脱除虾头中蛋白质和灰分的优良途径。从发酵后固体中提取虾青素并优化提取条件(固液比、提取时间、温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虾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在30℃下以固液比1:6提取60min,重复操作两次,合并提取液。提取量可达到21.6μg·g-1虾头。虾青素的最优皂化条件为将提取溶液浓缩后加入等体积甲醇后,再加入1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充氮后低温皂化12h。皂化后的溶液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旋转蒸发至10mL的体积后,以正己烷,二氯甲烷和丙酮(5:2:2)为流动相过柱纯化。对虾青素的稳定性研究还表明:虾青素提纯液在高温下不稳定;对日光或紫外光不稳定,对室内光或避光较稳定;Mg2+,Na+,Ca2+对虾青素的破坏较小,Zn2+,Cu2+,Fe2+,Fe3+对虾青素的破坏较为严重;VE、Na2SO3、Vc对虾青素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VE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对发酵液发酵前后的氨基酸成分分析表明:发酵结束后氨基酸的含量总和(796.98mg/L)高于发酵前的氨基酸含量(690mg/L)。尤其是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和作为人类神经递质的γ-氨基丁酸。利用FT-IR光谱和X-衍射光谱,对比较商业甲壳素(CTa),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制备的甲壳素(CTb)和由化学处理制备的甲壳素(CTc)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比较它们的图谱发现,发酵处理所得到的甲壳素发生了部分脱乙酰化,且其脱乙酰度要高于其他两种甲壳素,这有利于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壳聚糖。通过研究发酵液发酵过程中各种抗氧化剂的变化趋势以及发酵液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发现在发酵过程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不断地增加,直到发酵结束时清除能力可达98%以上,这是虾青素,酚类化合物和抗氧化肽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霞[10](2013)在《超临界CO2萃取南美白对虾虾头中脂肪酸和虾青素的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其中对虾产量高。南美白对虾作为对虾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我国被广泛饲养,加工出口主要以虾仁为主,致使大量虾头等加工下脚料被浪费掉。为了提高虾头废弃物的利用水平,明确萃取工艺参数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得率和纯度。本文采用无污染、无溶剂残留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虾头废弃物中提取虾油,研究了萃取参数对虾油萃取物得率、脂肪酸组分和虾青素纯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了萃取工艺参数,在萃取虾油的基础上,对虾青素的皂化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并对虾青素稳定性做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对虾油得率影响不显着,但是夹带剂乙醇的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得率,当乙醇用量为8%时,虾油得率高达80.9%。(2)通过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萃取参数下的脂肪酸组分可知:虾油中共有23种脂肪酸,其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于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在300bar,45℃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64.69%,DHA和EPA的含量高达10.4%,显着高于(P<0.05)其他压力和温度下的含量。(3)通过皂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皂化时间,皂化温度,皂化剂浓度三因素的适宜水平,利用响应面法,以皂化后所测虾青素纯度为考察指标进行试验。结果得到最优皂化工艺条件为:皂化时间20.15min,皂化温度14.94℃,氢氧化钠-甲醇浓度0.05mol/L,虾青素纯度为456.244μg/g。验证试验结合实际,在皂化时间20min,皂化温度15℃,氢氧化钠-甲醇浓度0.05mol/L,得到虾青素纯度为452.42μg/g。试验为虾青素的分离纯化及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4)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参数对虾青素纯度的影响,确定了响应面试验设计的因素水平为萃取压力320480bar、萃取温度3644℃、CO2流量0.71.5L/min。响应面理论优化最佳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403.95bar,萃取温度39.93℃,CO2流量1.16L/min,虾青素纯度可达到796.3μg/g。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试验在萃取压力400bar,萃取温度40℃,流量1.2L/min时,虾青素纯度为789.61μg/g。研究结果可为虾青素的提取和纯化提供参考。(5)试验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氧气和不同光照处理下虾青素稳定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虾青素稳定性差,易受温度、氧和光照的的影响;温度越高,虾青素纯度越低;与氧气接触时的虾青素纯度下降速度高于密闭处理;三种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虾青素纯度的影响为日光>自然光>避光。
二、虾头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虾头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虾类资源简介及加工利用现状 |
1.2 虾类产品中香气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虾类产品香气化合物研究现状 |
1.2.2 虾类产品中香气形成的影响因素 |
1.2.2.1 不同部位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1.2.2.2 加工条件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1.2.2.3 脂类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1.2.3 虾类产品中的主要香气成分 |
1.3 香气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
1.3.1 香气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3.2 香气化合物的鉴定与识别方法 |
1.3.3 香气化合物的定量方法 |
1.3.4 香气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1.3.5 食品中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设备与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样品制备 |
2.2.3.2 挥发性物质的提取 |
2.2.3.3 GC-MS分析 |
2.2.3.4 GC-O分析 |
2.2.3.5 香味提取稀释分析(AEDA) |
2.2.3.6 频率检测法(DF法) |
2.2.3.7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 |
2.2.3.8 挥发性化合物定量方法 |
2.2.3.9 计算气味活性值 |
2.2.3.10 感官分析 |
2.2.3.11 电子鼻分析 |
2.2.3.12 香气重组与缺失实验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GC-MS分析 |
2.3.1.1 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
2.3.1.2 OAV法确定主要香气物质 |
2.3.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GC-O分析 |
2.3.3 香气化合物定量及OAV值分析 |
2.3.4 香气重组与缺失试验 |
2.3.4.1 香气重组试验 |
2.3.4.2 香气缺失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香气特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与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样品前处理 |
3.2.3.2 GC×GC-TOFMS分析 |
3.2.3.3 挥发性化合物定量方法 |
3.2.3.4 计算气味活性值 |
3.2.3.5 感官分析 |
3.2.3.6 香气重组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制GC×GC-TOFMS分析 |
3.3.1.1 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与定量 |
3.3.1.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挥发性成分OAV分析 |
3.3.2 吡嗪类同分异构体对香气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主要形成部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样品制备 |
4.2.3.2 GC-IMS分析 |
4.2.3.3 GC-MS分析 |
4.2.3.4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与定量方法 |
4.2.3.5 计算气味活性值 |
4.2.3.6 感官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GC-IMS分析 |
4.3.1.1 GC-IMS图谱分析 |
4.3.1.2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分析 |
4.3.1.3 PCA分析 |
4.3.1.4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 |
4.3.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GC-MS分析 |
4.3.2.1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4.3.2.2 OAV分析 |
4.3.2.3 感官评价 |
4.3.2.4 挥发性化合物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4.3.2.5 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制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设备与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2.3.1 样品制备 |
5.2.3.2 挥发性物质的提取 |
5.2.3.4 GC-MS分析 |
5.2.3.5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 |
5.2.3.6 挥发性化合物定量方法 |
5.2.3.7 计算气味活性值 |
5.2.3.8 电子鼻分析 |
5.2.3.9 感官分析 |
5.2.3.10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变化 |
5.3.2 凡纳滨对虾热风干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
5.3.3 电子鼻分析 |
5.3.4 感官评价 |
5.3.5 多元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脂质对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香气特性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设备与仪器 |
6.2.3 试验方法 |
6.2.3.1 样品制备 |
6.2.3.2 GC-MS 分析 |
6.2.3.3 挥发性化合物定性与定量方法 |
6.2.3.4 计算气味活性值 |
6.2.3.5 感官分析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脱脂虾干制品的感官评价 |
6.3.2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
6.3.2.1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6.3.2.2 OAV法确定香气活性化合物 |
6.3.3 挥发性化合物与感官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 |
1.1 概述 |
1.2 提取方法 |
1.2.1 酸碱法 |
1.2.2 酶解法 |
1.2.3 微生物发酵法 |
1.2.4 离子液体法 |
2 蛋白质 |
2.1 概述 |
2.2 提取方法 |
2.2.1 碱法 |
2.2.2 酶法 |
2.2.3 微生物发酵法 |
3 虾青素 |
3.1 概述 |
3.2 提取方法 |
3.2.1 碱法 |
3.2.2 溶剂萃取法 |
3.2.3 酶法 |
3.2.4 超临界CO2萃取法 |
3.2.5 离子液体-盐双水相萃取 |
4 脂肪 |
4.1 概述 |
4.2 提取方法 |
4.2.1 溶剂萃取法 |
4.2.2 酶辅助法 |
4.2.3 超临界CO2萃取法 |
4.2.4 亚临界萃取法 |
5 结语 |
(3)新型蛋白酶及几丁质酶的开发及其在虾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酶 |
1.2 几丁质酶 |
1.3 虾壳废弃物 |
1.3.1 虾壳废弃物现状 |
1.3.2 虾壳废弃物的生物活性成分 |
1.4 虾壳废弃物加工处理 |
1.4.1 虾壳废弃物加工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关键制约环节 |
1.4.2 国内外现有技术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蛋白酶及几丁质酶的开发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 |
2.3.2 真菌蛋白酶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 |
2.3.3 重组酸性蛋白酶和活性测定与性质研究 |
2.3.4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新型蛋白酶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 |
2.4.2 重组酸性蛋白酶P6281的酶学性质 |
2.4.3 新型几丁质酶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 |
2.4.4 重组几丁质酶Chit46的酶学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回收利用虾壳废弃物工艺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虾壳废弃物各项成分测定 |
3.2.3 蛋白酶水解虾壳蛋白效果比较 |
3.2.4 重组酸性蛋白酶P6281水解虾壳废弃物条件优化 |
3.2.5 重组酸性蛋白酶Saccharopepsin水解虾壳废弃物条件优化 |
3.2.6 虾壳废弃物蛋白水解物成分测定及抗氧化性 |
3.2.7 重组几丁质酶Chit46水解虾壳废弃物条件优化 |
3.2.8 虾壳废弃物几丁质水解产物的成分测定及抗炎效果 |
3.2.9 虾壳废弃物中虾青素提取 |
3.2.10 虾青素提取物分析 |
3.2.11 虾青素提取物抗氧化性测定 |
3.2.12 虾壳废弃物形态学观察 |
3.2.13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虾壳废弃物成分测定 |
3.3.2 蛋白酶水解虾壳蛋白效果比较 |
3.3.3 重组酸性蛋白酶P6281水解虾壳废弃物条件优化 |
3.3.4 重组酸性蛋白酶Saccharopepsin水解虾壳废弃物条件优化 |
3.3.5 虾壳废弃物蛋白水解物成分测定及抗氧化性 |
3.3.6 重组几丁质酶Chit46水解虾壳废弃物条件优化 |
3.3.7 虾壳废弃物几丁质水解产物的成分测定及抗炎效果 |
3.3.8 虾壳废弃物中虾青素提取、产物分析及抗氧化性测定 |
3.3.9 虾壳废弃物形态学观察 |
3.3.10 综合回收利用虾壳废弃物工艺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虾壳废弃物回收工艺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CBM基因克隆 |
4.2.3 CBM与 Chit46 基因融合 |
4.2.4 融合基因转化及融合蛋白诱导 |
4.2.5 融合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4.2.6 融合几丁质酶的水解模式 |
4.2.7 融合几丁质酶在虾壳水解中的应用 |
4.2.8 虾壳废弃物水解产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2.9 水解残留物的体外消化率 |
4.2.10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BM基因克隆引物 |
4.3.2 融合几丁质酶诱导表达 |
4.3.3 融合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 |
4.3.4 融合几丁质酶的水解模式 |
4.3.5 融合几丁质酶在虾壳水解中的应用 |
4.3.6 虾壳水解产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残留物的体外消化率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性研究成果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龙虾副产物中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龙虾特征及产业现状 |
1.2 龙虾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现状 |
1.2.1 蛋白质的提取 |
1.2.2 虾青素的提取 |
1.2.3 甲壳素的提取 |
1.2.4 钙的提取 |
1.2.5 龙虾副产物中油脂及其它产品的开发 |
1.3 虾油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虾油提取方法概述 |
1.3.2 有机溶剂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3.4 酶解辅助提取法 |
1.4 油脂精炼原理及工艺 |
1.4.1 油脂精炼概述 |
1.4.2 油脂的脱胶 |
1.4.3 油脂的脱酸 |
1.4.4 油脂的脱色 |
1.4.5 油脂的脱臭 |
1.5 挥发性成分收集与检测技术 |
1.5.1 挥发性成分收集 |
1.5.2 挥发性成分检测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提取龙虾副产物中虾油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干燥方式对虾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提取油脂含量及虾油的感官分析 |
2.2.2 虾油的理化指标 |
2.2.3 虾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
2.2.4 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
2.2.5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酶解辅助法提取虾油工艺研究 |
前言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自溶酶验证性试验 |
3.2.2 酶解辅助法提取龙虾副产物中虾油的单因素结果 |
3.2.3 正交试验法优化酶解辅助法提取龙虾副产物中虾油的工艺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酶解辅助法所提虾油在精炼前后的品质变化研究 |
前言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虾油在脱胶、脱酸、脱色中的回收率及感官评价 |
4.2.2 虾油的理化指标 |
4.2.3 虾油的脂肪酸含量分析 |
4.2.4 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
4.2.5 虾油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5.1 试验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三种海洋源副产物磷脂提取与新型脂质组学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磷脂的概述及生物学功能 |
1.2.1 磷脂概述 |
1.2.2 磷脂的生物学功能 |
1.3 磷脂提取及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溶剂萃取法 |
1.3.2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3.3 固相萃取法 |
1.4 脂质组学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
1.4.1 脂质组学概述 |
1.4.2 脂质组学研究内容及特点 |
1.4.3 脂质组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3.1 食品生物化学 |
1.4.3.2 食品营养学 |
1.4.3.3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学 |
1.4.3.4 食品加工学 |
1.4.3.5 食品贮藏 |
1.5 磷脂的组学分析技术研究现状及脂质组学生物信息学 |
1.5.1 磷脂的组学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5.1.1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5.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1.5.1.3 薄层色谱法 |
1.5.1.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1.5 ~(31)P核磁共振光谱法 |
1.5.1.6 质谱法 |
1.5.2 脂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三种海洋源副产物磷脂提取影响的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脂质混合物的提取 |
2.2.2.1 Bligh & Dyer法提取脂质混合物 |
2.2.2.2 Folch法提取脂质混合物 |
2.2.2.3 MTBE法提取脂质混合物 |
2.2.2.4 乙醇浸提法提取脂质混合物 |
2.2.2.5 1,2-二氯乙烷-甲醇法提取脂质混合物 |
2.2.2.6 1,2-二氯乙烷法提取脂质混合物 |
2.2.3 磷脂分离纯化及相对磷脂提取量计算 |
2.2.4 液相色谱条件 |
2.2.5 质谱条件 |
2.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提取方法对三种海洋源副产物相对磷脂提取量的影响 |
2.3.1.1 不同提取方法对虾头相对磷脂提取量的影响 |
2.3.1.2 不同提取方法对鱿鱼内脏相对磷脂提取量的影响 |
2.3.1.3 不同提取方法对金枪鱼内脏相对磷脂提取量的影响 |
2.3.2 不同提取方法对磷脂组成成分的影响 |
2.3.2.1 不同提取方法对虾头磷脂组成成分的影响 |
2.3.2.2 不同提取方法对鱿鱼内脏磷脂组成成分的影响 |
2.3.2.3 不同提取方法对金枪鱼内脏磷脂组成成分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组学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磷脂检测方面应用的研究 |
3.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3.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脂质混合物提取 |
3.1.3.2 磷脂分离纯化 |
3.1.3.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磷脂组成 |
3.1.4 结果与讨论 |
3.1.4.1 色谱及质谱条件优化 |
3.1.4.2 方法学应用 |
3.1.4.3 方法学验证 |
3.2 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脂质混合物提取 |
3.2.3.2 磷脂分离纯化及鉴定 |
3.2.3.3 多维串联质谱鸟枪法分析磷脂组成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4.1 质谱条件优化 |
3.2.4.2 方法学应用 |
3.2.4.3 方法学验证 |
3.3 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 |
3.3.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3.2 主要仪器 |
3.3.3 试验方法 |
3.3.3.1 样品前处理 |
3.3.3.2 快速蒸发电离质谱法分析磷脂组成 |
3.3.4 结果与讨论 |
3.3.4.1 质谱条件优化 |
3.3.4.2 方法学应用 |
3.3.4.3 方法学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中缩略词一览表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酶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 |
2 细菌发酵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 |
3 真菌发酵虾壳及虾头 |
4 结论及展望 |
(7)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虾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 |
1.1 用于养殖用饲料的生产 |
1.2 回收或提取蛋白质 |
1.3 提取虾青素 (虾壳红色素) 、甲壳素等 |
1.3.1 提取虾青素 |
1.3.2 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 |
1.3.3 制备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
1.4 开发功能食品、调味品 |
1.4.1 经盐发酵制备酱油 |
1.4.2 制备虾头酱 |
1.4.3 制备调味汁及虾味香精 |
2 鱼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 |
2.1 蛋白资源的回收利用 |
2.2 制备鱼油及生物柴油 |
2.3 钙资源的回收利用 |
2.4 其他再利用方式 |
3 贝类加工副产品的再利用 |
3.1 扇贝 |
3.1.1 扇贝裙边 |
3.1.2 扇贝壳 |
3.2 牡蛎壳 |
3.2.1 用于肥料 |
3.2.2 研制钙源添加剂、钙制剂 |
3.2.3 用于环境污染净化 |
3.2.4 其他牡蛎加工副产品 |
3.3 鲍鱼副产品的再利用 |
3.3.1 鲍鱼内脏 |
3.3.2 鲍鱼壳 |
4 展望 |
(8)利用中国对虾加工副产物生产重组虾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中国对虾简介 |
1.2 中国对虾加工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对虾虾皮的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对虾虾肉的研究现状 |
1.3 重组肉制品研究进展 |
1.3.1 重组肉的定义 |
1.3.2 重组肉制品的加工机理 |
1.3.3 生肉制品加工方面 |
1.3.4 熟肉制品加工方面 |
1.3.5 重组肉制品中加工条件的影响 |
1.3.6 重组肉制品中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影响 |
1.3.7 重组肉制品中非肉蛋白的影响 |
1.3.8 重组肉制品中其它添加剂的影响 |
1.4 国内外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3 货架期理论 |
1.4.4 Arrhenius 货架期模型法 |
1.5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5.1 重组虾肉制品开发的必要性 |
1.5.2 重组虾肉制品开发的可行性 |
1.5.3 重组虾肉制品开发的动力性 |
1.5.4 存在的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1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的优化 |
1.6.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
1.6.3 重组虾肉的基础指标分析及评价 |
1.6.4 重组虾肉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情况 |
1.6.5 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重组虾肉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3.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的优化 |
2.3.3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
2.3.4 重组虾肉的基础指标分析及评价 |
2.3.5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 |
2.3.6 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 |
2.3.7 试验结果测定方法 |
2.4 试验设计 |
2.4.1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优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优化的响应面法试验设计 |
2.4.3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优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4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优化的正交法试验设计 |
2.4.5 相关性分析 |
2.4.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的优化 |
3.1.1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优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1.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优化的响应面试验结果 |
3.1.3 最优条件与验证实验 |
3.1.4 小结 |
3.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
3.2.1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优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优化的正交试验结果 |
3.2.3 最优条件与验证实验 |
3.2.4 小结 |
3.3 重组虾肉的基础指标分析及评价结果 |
3.3.1 重组虾肉的感官指标分析结果 |
3.3.2 重组虾肉营养指标分析及评价结果 |
3.3.3 小结 |
3.4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 |
3.4.1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 pH 变化情况 |
3.4.2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水分含量变化情况 |
3.4.3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 Aw 变化情况 |
3.4.4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弹性变化情况 |
3.4.5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变化情况 |
3.4.6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咀嚼性变化情况 |
3.4.7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E*变化情况 |
3.4.8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 TVB-N 变化情况 |
3.4.9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变化情况 |
3.4.10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感官评分变化情况 |
3.4.11 小结 |
3.5 重组虾肉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
3.5.1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理化指标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
3.5.2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 TVB-N 的一级动力学方程 |
3.5.3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 TVB-N 的阿伦尼乌斯方程 |
3.5.4 重组虾肉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
3.5.5 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及其货架期预测 |
3.5.6 小结 |
4 总结 |
4.1 内容总结 |
4.1.1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配方的优化 |
4.1.2 重组虾肉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
4.1.3 重组虾肉的基础指标分析及评价 |
4.1.4 重组虾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 |
4.1.5 重组虾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 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利用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回收虾青素等营养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虾青素 |
0.1.1 虾青素的生理功能 |
0.1.2 虾青素的安全性 |
0.1.3 虾青素的应用 |
0.2 虾青素的来源 |
0.2.1 人工合成虾青素 |
0.2.2 利用酵母菌生产虾青素 |
0.2.3 利用藻类生产虾青素 |
0.2.4 从甲壳类副产品中提取虾青素 |
0.3 嗜热链球菌 |
0.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0.4.1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0.4.2 研究方法 |
0.4.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 优化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工艺及过程分析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1 材料与试剂 |
1.2.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1.3.1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 |
1.3.2 分析检测方法 |
1.3.3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1.4 实验结果 |
1.4.1 标准曲线 |
1.4.2 优化发酵条件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1.4.3 发酵过程中酶活,脱蛋白率,氨基态氮和 pH 的变化 |
1.5 结论 |
2 虾青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3.1 实验流程图 |
2.3.2 虾青素的提取方法的确定 |
2.3.3 优化提取方法 |
2.3.4 虾青素的纯化优化 |
2.3.5 虾青素的稳定性研究 |
2.3.6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标准曲线 |
2.4.2 虾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 |
2.4.3 虾青素的纯化优化 |
2.4.4 液相色谱结果 |
2.4.5 虾青素稳定性研究 |
2.5 结论 |
3 发酵液成分和抗氧化功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3.3.1 氨基酸分析 |
3.3.2 甲壳素分析 |
3.3.3 发酵液中总酚含量的测定及变化分析 |
3.3.4 发酵液中虾青素含量的测定及变化分析 |
3.3.5 抗氧化活性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氨基酸分析 |
3.4.2 甲壳素的表征 |
3.4.3 抗氧化物质分析 |
3.5 结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超临界CO2萃取南美白对虾虾头中脂肪酸和虾青素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脂肪酸和虾青素的提取 |
1.2.1 脂肪酸的提取 |
1.2.2 虾青素的提取 |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3.1 超临界 CO_2萃取技术的原理 |
1.3.2 超临界 CO_2萃取技术的应用 |
1.3.3 夹带剂的添加 |
1.4 研究内容及数据处理方法 |
1.4.1 超临界 CO_2萃取参数对虾油得率的影响 |
1.4.2 虾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
1.4.3 萃取工艺参数对虾油中虾青素纯度的影响和优化 |
1.4.4 虾青素皂化方法 |
1.4.5 虾青素的稳定性 |
1.4.6 数据处理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虾油得率和脂肪酸组分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虾头的预处理方法 |
2.2.2 虾头的理化指标测定试验 |
2.2.3 虾油的超临界 CO_2萃取试验 |
2.2.4 脂肪酸的甲酯化试验 |
2.2.5 脂肪酸的气相-质谱测定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虾头粉末的理化指标 |
2.3.2 萃取参数对虾油得率的影响 |
2.3.3 脂肪酸的组成 |
2.3.4 小结 |
3 虾青素皂化方法的优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原料和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虾青素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 |
3.2.2 虾青素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3 精密度的测定 |
3.2.4 加标回收率测定 |
3.2.5 虾青素皂化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虾青素最大吸收波长 |
3.3.2 标准曲线 |
3.3.3 加标回收率 |
3.3.4 精密度试验 |
3.3.5 皂化方法单因素试验 |
3.3.6 响应面试验分析 |
3.3.7 小结 |
4 虾青素萃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原料和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超临界 CO_2萃取 |
4.2.2 虾青素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
4.2.3 虾青素的皂化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超临界 CO_2萃取虾青素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4.3.3 小结 |
5 虾青素的稳定性试验 |
5.1 试验材料 |
5.1.1 原料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温度对虾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
5.3.2 氧气对虾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
5.3.3 光照对虾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
5.3.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虾头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D]. 张迪.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2]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 李雨霖,余炼,倪婕,姜毅,江虹锐,刘小玲. 食品工业科技, 2020(23)
- [3]新型蛋白酶及几丁质酶的开发及其在虾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D]. 邓俊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龙虾副产物中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特征分析[D]. 苏常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三种海洋源副产物磷脂提取与新型脂质组学方法分析[D]. 崔益玮. 浙江工商大学, 2019
- [6]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J]. 李娇,李奇缘,王伟平. 中国调味品, 2018(12)
- [7]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研究进展[J]. 高秀君,闫培生. 生物技术进展, 2014(05)
- [8]利用中国对虾加工副产物生产重组虾肉的研究[D]. 陈建林.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5)
- [9]利用嗜热链球菌发酵虾头回收虾青素等营养物质的研究[D]. 张婧.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10]超临界CO2萃取南美白对虾虾头中脂肪酸和虾青素的工艺研究[D]. 杨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