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种衣新剂型筛选试验

冬小麦种衣新剂型筛选试验

一、冬小麦种衣剂新剂型的筛选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孙浩洋[1](2019)在《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燕麦白粉病是燕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内蒙古、河北、甘肃等燕麦主产区均有发生,影响燕麦品质和产量。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燕麦主产区主栽品种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的白粉病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评价了燕麦种质资源的田间抗病性,并研究了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燕麦抗白粉病资源利用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初步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燕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各产区普遍发生,但发病程度有显着差异。除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永登县白燕7号次之,病情指数为43.29;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均较低,分别为0.28和0.34。(2)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甜燕麦在天祝县病情指数差异很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在山丹县和民乐县未发病。不同燕麦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民乐县种植的白燕7号未发病,而加拿大北燕麦和牧乐思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22和1.85。(3)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20份燕麦白粉病病原菌提取全基因组DNA,扩增其ITS r DNA、28S r DNA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共鉴定出2种不同的白粉菌专化型,二者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其中采自天祝县的白粉菌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secalis亲缘关系相近,其余均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avenae。(4)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进行了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着影响。参试材料在牧草站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华家岭试点。28份材料中4628、伽利略、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4641和99AS207在2个试验点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不大且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2个试验点均表现为稳定中抗燕麦白粉病,其余材料表现不稳定。(5)在通渭县华家岭镇研究了3种类型7个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但与化学药剂相比速效性稍差。第1次施药后7 d的防效(70.91%85.01%)普遍不及化学药剂(84.52%86.09%),但持效性较好,第2次施药后20 d,大黄素甲醚的防效(85.12%)与两个化学药剂(80.60%和84.12%)相当;香芹酚、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蛇床子素的防效介于三唑酮和腈菌唑之间。杀菌剂通过控制白粉病提高了燕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其中0.5%大黄素甲醚的增产率达16.77%。在参试的7种生防药剂中,结合防效、持效性及增产性,植物源杀菌剂0.5%大黄素甲醚对燕麦田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李星星[2](2018)在《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低温生理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新疆特色优势作物,但由于早春低温频繁发生,致使缺苗断垄严重,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生产中通常采用种子包衣予以解决。为研究低温胁迫下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本文以“新陆早57号”为供试材料,用种衣剂包衣棉种,在棉苗第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设置10、18℃两个不同低温胁迫温度和0天(CK)、1天、2天、3天四个不同持续时间处理,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和低温胁迫时间对棉花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线粒体呼吸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为系统阐明棉苗抗低温生理机制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也为抗寒种衣剂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棉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而种衣剂包衣可提高低温下棉花幼苗光合色素Chla、Chlb、Car含量,提高CO2的固定能力和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包衣棉苗在10℃下处理3 d后Pn、Tr、Gs比未包衣分别高33.71%、52.00%、96.63%,Ci降低了15.15%,ABS/RC、TRo/RC、ETo/RC分别增加了0.41%、2.97%、4.27%,Ψo、ΦEo、PIabs分别增加了0.18%、2.25%、19.32%。说明抗寒种衣剂可提高棉苗光合色素含量、调节光合器官对光能吸收、捕获、转化的分配,增强低温胁迫下幼苗保护作用。2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温度胁迫可改变棉苗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而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可降低棉苗MDA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减轻细胞膜损伤,提高棉苗耐寒性。10℃处理3 d后,包衣棉苗叶片和根系与未包衣相比Pro、SP含量分别增加了1.65%、5.46%和6.83%、13.16%,保护酶活性在处理3 d后达到最高,其中10和18℃处理2 d后包衣棉苗叶片与未包衣相比POD、CAT活性分别提高了3.63%、22.50%和12.89%、8.54%,根系分别提高了7.36%、41.41%和1.41%、2.71%,其中种衣剂在10℃的缓解效应大于18℃。3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线粒体呼吸途径及电子传递途径的影响低温影响TCA途径和COX电子传递途径,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TCA和COX两种途径所占的比例降低。在10℃处理3 d后包衣棉苗叶片和根系TCA、COX所占比例比未包衣高20.30%、31.45%和21.47%、27.61%,18℃下分别高12.95%、5.62%和49.26%、23.69%。说明种衣剂包衣处理能保护棉苗线粒体的功能,维持持较高的TCA、COX途径所占的比例和ATP含量,调节EMP-TCA向PPP和COX向AOX转变的比例,提供还原力NADH产生更多的ATP能量供棉苗直接利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降低逆境环境对棉苗的伤害。

徐姗姗[3](2017)在《增产胺类似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胺从出现至今,一直是农业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涉及结构改造、合成工艺研究、肥料的复配和剂型的研究等。因其创造的增产奇迹实属惊人,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更是被称为“神奇之药”。药物创制工作也在此基础上展开,获得了许多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物质,有望产生更大的增产效果。本论文在相关文献和他人的合成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最易实施的合成方法合成增产胺以及有吡啶结构的增产胺类似物,进一步探索各类增产胺类似物的合成方法,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以2,4-二氯苯酚为基本基团,以二乙氨基乙醇和2-吡啶乙醇为拼接基团,得到化合物。通过比较两者的活性,确定吡啶结构的优越性,并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13个化合物,均通过核磁、气相质谱等鉴定方法确定结构。测试了其植物生长调节活性,部分化合物超过了增产胺。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较为优越的化合物进行剂型研究,获得状态稳定、效果好的优秀配方,并通过进一步大田实验证明了其药效。本文合成了13个增产胺类似物,其中7个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式如下。并通过小麦、小白菜的发芽生根实验简单测定其促生长原理,发现其具有普遍促进根部生长,特别是侧根生长的作用。其中有四种类似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能起到增产和杀菌的双重作用。筛选出5种效果突出的增产胺类似物,通过微乳剂剂型配方的开发,确保其市场应用前景,通过科学的大田试验证明其结果。

魏娇洋[4](2014)在《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生物片剂的研制及田间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78分离自辛集市棉田健康棉株,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该菌对棉花黄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有很好的定殖能力,在根内最高定殖量达2.3×105cfu/g,在茎内最高定殖量达1.6x105cfu/g,接种35d后仍有很好的定殖能力。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室内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高达59.49%,显着提高籽棉产量达53.46kg/亩。通过对X-278菌株脂肽抗生素的薄层层析分析,证明该菌中含有闭合肽键类的物质,其中有的组分与相对迁移率Rf和标样surfactin非常相近;X-278菌株脂肽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表明,X-278菌株脂肽抗生素中含有保留时间与surfactin相似的成分。棉花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棉花黄萎病对棉花危害较大且发生较多的病害,能极大的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生物防治是目前防治土传病害最有效环保的方法,因此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防治方法。我国在微生物农药剂型方面的研究远差于发达国家,为了研究生物农药新剂型,提高生物农药的储存期限,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持其在生产实践中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以对棉花黄萎病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为研究对象,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X-278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制了一种在根部使用的微生物片剂,检测该片剂的指标及田间应用效果。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双指标正交试验,通过比较抑菌圈及OD600nm,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最适培养基的各组分最佳配比为:葡萄糖1.5%、花生饼2%、硫酸铵0.5%、碳酸钙0.1%、硫酸镁0.5%、氯化钠0.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7,培养温度34℃,转速180r/min,种龄为24h,500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50mL,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为72h。优化后得到的发酵液中活菌数达到1.5×1010cfu/mL,对棉花黄萎病的抑菌圈为33.4mm。2、通过对不同载体、营养成分(碳源和氮源)及粘合剂的筛选,研制出了一种便于储存和运输、并可在棉花根部施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以下简称X-278)片剂,并且检测该生物片剂的各项指标,该生物片剂的主要成分为:以硅藻土为载体,以质量分数为15%的葡萄糖为碳源,以质量分数为30%的花生饼为氮源,20%的淀粉浆为粘合剂,通过干法压片得到了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的X-278片剂,其含水量(质量分数)为0.5%,菌含量为7.4×107cfu/g,未检测到有其他杂菌存在;-20-37℃保存200d,均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其中在28℃下保存时稳定性最好。片剂的各指标都符合标准。研制的微生物片剂具有成型性好、工艺简单、省时省力、易于贮存、运输安全等优点。3、采用利福平标记法测定了X-278在棉花根、茎及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微生物片剂、发酵液、可湿性粉剂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棉花根部施用X-278片剂40d后,X-278的最高定殖量在棉花根内为1.56×103cfu/g,在茎中为3.6×103cfu/g,在根际土壤中达3.8×106cfu/g,持效期达60d;田间试验结果表明,X-278片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其发酵液及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当X-278片剂施用量为0.6g/株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达到86.34%。

吕淑宇[5](2013)在《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和传统农药剂型(如乳油)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农药剂型正向着水性化、粒状化、多功能、安全的绿色化方向发展,一些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如悬浮乳剂)得到了快速发展。ZJ1835是新创制的高效低毒农药,能防除棉花田重要的单、双子叶杂草,但持效期较短,二甲戊乐灵能防治棉花田多数部分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持效期较长,鉴于ZJ1835和二甲戊乐灵各自独特的生物活性,为有效防治棉花田的各类杂草,本课题研制了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1)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新除草剂ZJ1835和二甲戊乐灵混用配方进行筛选,研究表明:混用后对四种供试杂草的除草活性比各个单剂有所提高,且两者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相加作用,并且确定了 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中ZJ1835和二甲戊乐灵的最佳配比为1:2。(2)采用流点法和尝试法对润湿分散剂、溶剂、乳化剂以及其他助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 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的配方为:ZJ1835 10%、二甲戊乐灵 20%、FS3000 4%、SXC 0.5%、YUS-5050PB 3.5%、601-P1.5%、S-150 22%、乙二醇 5%、黄原胶 0.1%、硅酸镁铝1%、消泡剂0.1%、水补至100%。并对其产品的外观、有效成分含量、pH值、悬浮率、筛析、粘度、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持久起泡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产品外观良好,各项质量控制项目指标均符合相关的产品技术要求。(3)对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进行室内安全实验,分别以20%ZJ1835 SC和40%二甲戊乐灵EC作为对照,每一种制剂设置6个剂量,两个重复对供试的6种杂草采用芽前土壤喷雾处理,观察并记录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的除草活性比各自单剂在相同剂量下明显有所提高。

任红敏[6](2011)在《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白粉病是由Sphaerotheca fuliginea Poll.引起的一种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的叶部病害。目前使用杀菌剂和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药剂的大量和长时间使用,各地病原菌对一些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效大幅度降低。因此,开发对瓜类白粉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论文以游离蒽醌类(Anthraquinone)化合物大黄酚(Chrysophanol)为材料,采用室内外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建立了黄瓜白粉病生物测定体系,并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同时对大黄酚进行了剂型加工和田间试验。随后又从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方面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机制。此外,还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呼吸代谢的影响,以及寄主体内与植物抗病相关酶基因变化规律。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建立了以下针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简便、快速的杀菌剂生测体系:选用对白粉病菌高度感病黄瓜品种新长春密刺,苗龄为510 d,菌龄1015 d,接种浓度为3040个孢子/视野(10×10倍显微镜)的悬浮液,采用子叶喷雾法或叶盘法进行生物测定,曲利苯兰染色后对白粉病菌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组织学观察。2.应用子叶喷雾法测试了大黄酚及2种化学药剂对黄瓜白粉病菌(S. fuliginea)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黄酚能有效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EC50分别为33.36μg/mL和90.10μg/mL,对照药剂硫磺悬浮剂保护作用的EC50为59.75μg/mL,苯醚甲环唑可湿性水分散粒剂治疗作用的EC50为13.55μg/mL。3.采用喷雾法分别在黄瓜子叶期和真叶期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及其在寄主组织中的内吸传导性。大黄酚对黄瓜的保护作用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在100μg/mL浓度下施药20 d后接种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84.83%,与浓度为500μg/mL的硫磺悬浮剂防效相近。大黄酚在寄主组织中有一定的跨层传导性,横向传导性较弱,几乎没有表现出向顶及向基的传导性。4.将含有47%的大黄酚经剂型加工得到了5%大黄酚悬浮剂,经室内和田间测定,其加工后的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防效优异。在田间69 g (a.i)/hm2的使用剂量下防效达到88.9%。5.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揭示了大黄酚对白粉病菌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进的影响。结果发现,2.4μg/mL大黄酚可有效降低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萌发芽管个数,能抑制菌丝的生长并减少新生分生孢子的个数。接种后24 h,清水对照萌发率为66.6%,而大黄酚处理后的孢子不萌发;接种后48 h,对照菌丝的平均长度为414.7μm,大黄酚处理的菌丝平均长度为40.1μm;接种后144 h,对照的新生分生孢子串最多为8个孢子,大部分为67个,而大黄酚处理后新生分生孢子串最多为2个孢子,大部分为1个。接种7 d后对照的病情指数为72.2,大黄酚处理组的病情指数仅为2.1,其保护作用防治效果达到97.1%,显着高于50%硫磺悬浮剂65.4%的防效。6.电镜观察发现大黄酚作为保护剂使用时,黄瓜白粉病菌的大部分孢子细胞壁破裂不能萌发侵入寄主,部分分生孢子的萌发受到明显抑制,芽管或菌丝表现畸形,孢子表现皱缩、萌发侵入缓慢。侵染钉被致密乳突包围,少数侵染钉能突破乳突产生畸形的吸器,吸器内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加深,原生质凝集,吸器中的细胞器逐渐解体成为泡囊,表明吸器即将解体。大黄酚作为治疗剂使用后,白粉病菌大部分萌发的芽管和附着胞畸形或破裂,菌丝顶端肿胀,部分菌丝塌陷、扭曲或断裂、停止发育。大黄酚处理后寄主产生的乳突增多,且结构致密,寄主细胞壁不规则加厚,染色加深,在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致密度加深的颗粒状木栓化物质沉积,产生的吸器被乳突包围,败育;即使有吸器生成,在形态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吸器明显畸形;吸器内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加深,吸器外质膜加厚,染色明显加深,吸器产生空腔,液泡增大;一些吸器外基质加宽,吸器内细胞器解体,有逐渐畸形坏死的趋势。大黄酚作为铲除剂使用时,大黄酚处理后的黄瓜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和菌丝扭曲、变形和塌陷。7.通过测定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加入大黄酚后其呼吸速率和抑制率的变化发现,大黄酚对呼吸的磷酸戊糖途径具有抑制作用,大黄酚与磷酸钠的叠加率为10%8.通过对喷施大黄酚后黄瓜叶片内的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发现,施药后挑战接种白粉病菌,PAL、叶绿素、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增加,CAT、PPO、POD活性和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AL活性在接种后持续增加,并分别在接种后第2和7 d达到第一个和第二个峰值。在第7 d时酶活性约是丙酮接种对照组的4.9倍,而大黄酚处理后不接种的处理酶活性偏低。大黄酚处理后,无论是否接种,叶片叶绿素含量都上升,在接种后第3 d叶绿素含量是丙酮对照的1.8倍。施药后无论是否接种白粉病菌,木质素含量在接种后2 d达到第一个峰值,其中接种的处理木质素含量是起初的4.9倍,不接种的处理木质素含量是起初的6.8倍,而丙酮溶液处理对照的木质素含量表现的比较稳定。大黄酚处理诱导提高了总酚的含量,施用大黄酚后接种黄瓜叶片苯总酚的含量分别于接种后1 d和5 d出现高峰,比丙酮接种对照组分别高出36%和23%。9.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到施用大黄酚后黄瓜植株的抗性相关酶的变化,PAL和chitinase基因能够被诱导表达。在大黄酚处理接种后,PAL基因在接种后1 d表达量增高,接种后2 d PAL基因上调达到高峰,为起初的9.5倍;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测得的基因表达结果分析显示,经大黄酚处理后chitinase基因在接种后1 d出现表达高峰,为最初的3.8倍。

李万梅[7](2007)在《农药环保新剂型—水分散粒剂(WDG)的研制、特性研究及机理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农药传统的老剂型乳油(EC)、可湿性粉剂(WP)和粉剂(D),因含有大量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及粉尘问题,可对生产者和使用者造成伤害,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目前以高效、安全、经济和方便为目标的绿色环保型农药新剂型的研制是农药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农药水分散粒剂WDG(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是近年来开发出的此类新剂型。由于它具有高含量、无溶剂、低粉尘、易计量、倾倒不粘壁等优点,在国外市场上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剂型,也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剂型之一。多年来该制剂加工领域的研发重点都放在品种混配和工艺改造方面,对制剂的共性规律及机理研究还不够。本论文在分析总结现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得符合质量控制指标的模型农药WDG(即80%乙氧氟草醚WDG),并对该制剂的制备和性能表征作了研究。采用激光粒度衍射分析仪、压汞仪、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探讨了影响WDG物化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等手段表征了WDG的结构和性能,研究了WDG的微观形态、表面结构、WDG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WDG可能的形成机理;通过研究WDG在水中分散情况,探讨了WDG在水中可能的润湿崩解机理、分散机理、悬浮机理和凝聚机理,并建立了WDG崩解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农药WDG的研制,得出WDG制剂制备关键技术共性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其它几种农药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WDG进行了研制。实验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用挤压造粒工艺,对填料、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和粘结剂的类型及其用量进行了优化选择,制备了模型农药WDG,并对该制剂的润湿性、崩解性、分散性和悬浮率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研制出了符合质量指标的模型农药WDG。该制剂的悬浮率在90%以上,崩解时间在3min以内,在(54±2)℃下贮存4周后的分解率小于5%,各项性能均符合WDG质量控制指标(浙江某企业企标Q/CZH26-2002)。通过对模型农药WDG的研制,得出WDG制剂制备的关键共性规律是助剂以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或以高分子聚合物阴离子间的配合使用为佳,否则难以制备出高浓度的WDG制剂。研究了原药粒度、WDG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浮液微粒粒径及其分布、悬浮液Zeta电位及其分布、WDG的粒径和WDG中孔特征等因素如何影响WDG的物化性能。研究表明,在同一配方中,原药粒径及其分布对WDG在水中的润湿崩解性影响不明显:原药越细、粒径分布越窄、越均匀制得的WDG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悬浮液微粒粒径越小,粒径分布也越窄、越均匀:原药粒度对WDG悬浮液Zeta电位及其分布影响不大。WDG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浮液时,微粒粒径及其分布对悬浮率的影响没有规律可寻。一般在粒径相差不大时,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高、Zeta电位分布越宽,则悬浮率越高。因此悬浮率的高低由悬浮液微粒粒度和Zeta电位共同影响。研究还发现,WDG悬浮液Zeta电位受pH值影响显着,因此在测Zeta电位时,必须在一定的pH值时才有意义。挤压造粒得圆柱状WDG,研究表明,在同一制剂中决定崩解时间的主要因素是颗粒粒径,随着粒径的增大,则崩解时间增长,但并不能认为WDG粒径越小越好,因为颗粒粒径还决定其它的性能,如粉尘和易碎性,综合考虑各因素,所制得WDG粒径大小以0.8mm左右为佳。研究WDG孔特性对性能的影响表明,粘结强度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变弱,崩解时间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变短,孔隙越大,WDG越易破碎。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模型农药WDG微观形态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模型农药及其WDG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模型农药原药为针状晶体,而在其WDG中均未见原药的单一结晶,说明模型农药原药和助剂间可能存在着较强的理化作用:对于性能优良的WDG而言,颗粒混合均匀,颗粒表面粗糙、孔隙多,是多个小颗粒的聚集体,相对应的崩解时间短,但是对于性能较差的WDG,颗粒表面镶嵌程度大,孔隙少,相对应的崩解时间长。X-射线粉末衍射曲线证实,模型农药WDG中,原药的晶型未改变;从差示扫描量热仪得到的DSC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农药原药的特征峰与WDG中它的出峰位置几乎一致,揭示了模型农药与助剂之间未发生化学作用;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模型农药WDG中原药与各个助剂、各助剂相互间不存在化学作用。综合以上结果,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较强的物理作用。通过扫描电镜(SEM)对WDG的形貌研究,探讨了WDG可能的形成机理,用数码相机以及CCD放大40倍分别观察了WDG在水中分散的宏观和微观情况,再结合第三章的研究结果分别探讨了WDG在水中可能的润湿崩解机理、分散悬浮机理和凝聚机理。从研制模型农药WDG并得出关键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制了几个农药的WDG,除草剂类如90%的莠去津WDG和80%的莠灭净WDG、杀菌剂类如80%灭菌丹WDG和80%克菌丹WDG、杀虫剂类如36%啶虫脒WDG,且90%的莠去津WDG已在某企业实现年产量达1500吨的工业化生产。

徐加利[8](2005)在《烟嘧磺隆油悬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阐述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剂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玉米田茎叶处理剂极为缺少以及高残留土壤处理除草剂长期应用所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抗药性杂草上升等问题,从适用于烟嘧磺隆制剂加工且对其增效的油类分散介质筛选入手,研制开发了高效、低残留、对环境友善的新型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4%烟嘧磺隆油悬剂,系统地开展了制剂配方及工艺条件的小试研究,通过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烟嘧磺隆的活性及对作物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盆栽法进行增效作用试验,从32#机油、大豆油、甲酯化大豆油中,筛选出了对烟嘧磺隆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甲酯化大豆油作为油悬剂加工的分散介质。2.通过优化组合进行了油悬剂加工所需的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等组分筛选,优选出表面活性剂单体NPEPO4、OP-6按4∶1的比例混用后,形成复合表面活性剂,最终确定了制备4%烟嘧磺隆油悬剂的优选配方:烟嘧磺隆为4%,NPEPO4为9.6%,OP-6为2.4%,增稠剂M为2%,乙二醇为3%,消泡剂为0.1%,甲酯化大豆油补足余量。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用甲醇溶解,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C18VP-ODS不锈钢柱和具有254nm波长紫外检测器,采用内标法对试样中的烟嘧磺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本分析方法中,烟嘧磺隆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y=0.4139x-0.0005,r=0.9983,烟嘧磺隆的回收率为99.65%,变异系数为0.43%,说明此分析方法有相当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4.对4%烟嘧磺隆油悬剂样品进行了贮存稳定性试验。快速热贮条件下(54±2℃,14d)稳定性较好,相对分解率平均为4.3%,其它各项指标均合格;0℃冷贮条件下(在0±2℃,7d)无沉淀和油析出,各项指标

李林强[9](2004)在《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开发研究》文中指出种衣剂是一种用于农作物种子包衣的农药剂型,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种衣剂剂型有多种,在我国研究应用的主要剂型是药肥复合型悬浮种衣剂。 本论文通过对以丁硫克百威和三唑酮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药肥复合型悬浮种衣剂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 1 通过对种衣剂中农药有效成分、微肥、生长调节剂及其配套助剂的系统研究,研制出了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该种衣剂中丁硫克百威和三唑酮加入量分别为5%和1.5%;微肥为ZnSO4、MnSO4、KH2PO4;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九二○、复硝钠,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入总量为7.002%;配套助剂及加入量分别为成膜剂5%、载体5%、乳化剂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黄原胶0.1%、乙二醇5%、防腐剂0.02%。 2 通过对种衣剂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的系统研究,得出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生产设备为胶体磨、砂磨机、高剪切混合乳化机,生产工艺为复合动态研磨工艺,工艺流程为混合—胶磨—砂磨—中间循环—砂磨—调制—乳化—包装。采用6.5%丁硫·酮悬浮种农剂配方和复合动态研磨工艺,生产出了合格的种衣剂产品。 3 通过对种衣剂各项理化性能指标的研究,制定了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产品质量标准。 4 对6.5%丁硫·酮悬浮种农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6.5%丁硫·酮种衣剂包衣小麦种子,在药种比1:50~60包衣比例下,播后19d和22d对三龄粘虫的防效均大于75%;在药种比1:45~60包衣比例下,播后60d对小麦条锈的防效均在88%以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衣剂包衣小麦种子可有效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和苗期白粉病。药种比1:40、1:50、1:60包衣处理对小麦田间地下害虫防治效果分别为97.3%、96.03%和92.84%,药种比1:40、1:50、1:60包衣处理对小麦苗期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达到88.66%、80.57%和75.6%。实际使用时推荐种子包衣药种比1:40~60为宜。 本研究成果,为企业种衣剂的研制、生产和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

戴小枫[10](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二、冬小麦种衣剂新剂型的筛选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种衣剂新剂型的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燕麦种质资源及生产现状
        1.2.1 中国燕麦种质资源现状
        1.2.2 中国燕麦生产概况
    1.3 燕麦白粉病及其发生规律
        1.3.1 发生及危害
        1.3.2 发病症状
        1.3.3 白粉病病原菌
        1.3.4 发生规律
    1.4 燕麦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1.5 白粉病的防治
        1.5.1 农业防治
        1.5.2 化学防治
        1.5.3 生物防治
        1.5.4 选育抗病品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害调查地点
        2.1.2 病害田间调查方法
        2.1.3 病害分级标准及其计算方法
        2.1.4 病原菌样本采集
        2.1.5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1.6 病原菌分子鉴定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
        2.2.2 不同产区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3 基因组DNA提取和扩增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鉴定圃
        3.1.3 抗性评价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二阴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3.2.2 半干旱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3.2.3 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药剂
        4.1.3 试验地概况
        4.1.4 试验设计
        4.1.5 调查及测定内容
        4.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安全性调查
        4.2.2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4.2.3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千粒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4.2.5 杀菌剂防治效果与产量、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2)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低温生理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参数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线粒体呼吸途径及电子传递途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增产胺类似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和分类
        1.1.2 增产胺的介绍
        1.1.3 吡啶类化合物
        1.1.4 醚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介绍
        1.1.5 几种增产胺类似物合成中间体的介绍
    1.2 增产胺的合成方法及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1.2.1 增产胺的合成方法
        1.2.2 芳醚合成的方法和机理
        1.2.3 增产胺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1.3 制剂剂型的简介
        1.3.1 制剂的定义
        1.3.2 制剂助剂介绍
        1.3.3 制剂类型的介绍
        1.3.4 农药制剂剂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4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增产胺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方法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水相法合成类似物 1b
        2.2.4 烷基胺化法合成类似物 2a
        2.2.5 磺酸酯醇解法合成类似物 2b
        2.2.6 三种合成方法的比较
        2.2.7 优化类似物合成路线
        2.2.8 其它几种增产胺类似物的合成
        2.2.9 几种增产胺类似物的命名与理化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增产胺类似物的活性测试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4 实验测定项目
        3.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增产胺类似物微乳剂的研制及田间药效
    4.1 引言
    4.2 5%增产胺类似物微乳剂的研制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剂的筛选
        4.3.2 乳化剂的筛选
        4.3.3 不同水质的筛选
        4.3.4 几种增产胺类似物微乳剂的最优配方
        4.3.5 几种增产胺类似物微乳剂指标检测
    4.4 田间药效
        4.4.1 田间试验方法
        4.4.2 测量指标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生物片剂的研制及田间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防治
        1.1.1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
    1.2 微生物农药研究
        1.2.1 微生物杀虫剂
        1.2.2 微生物杀菌剂
        1.2.3 微生物除草剂
        1.2.4 微生物农药面临的问题及剂型开发
    1.3 农药片剂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2 供试培养基
    2.3 种子液的制备
    2.4 发酵条件的优化
        2.4.1 培养基的单因素筛选试验
        2.4.2 正交试验设计
        2.4.3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2.4.4 发酵液生物量及抑菌活性的检测
    2.5 片剂的制备
        2.5.1 片剂中营养成分的筛选
        2.5.2 粘合剂
        2.5.3 加工工艺
        2.5.4 检测方法
    2.6 田间试验设计
        2.6.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6.2 试验处理设置
        2.6.3 调查及检测
        2.6.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3.3 片剂中营养成分的筛选结果
    3.4 粘合剂
    3.5 加工工艺
    3.6 片剂的指标
    3.7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植株体内和根际的定殖
    3.8 田间防效
    3.9 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片剂的促生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5)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药现代化状况及发展趋势
    1.2 我国农药制剂的进展
    1.3 悬浮乳剂的概述
        1.3.1 悬浮乳剂的概念
        1.3.2 悬浮乳剂的组成
        1.3.3 悬浮乳剂的发展概述
        1.3.4 悬乳剂的技术要求
    1.4 制备原理及加工工艺
    1.5 二甲戊乐灵、ZJ1835的简介
        1.5.1 二甲戊乐灵
        1.5.2 ZJ1835
    1.6 选题依据以及开发思路
        1.6.1 选题依据
        1.6.2 开发思路
第二章 ZJ1835和二甲戊乐灵联合作用测定及复配配比筛选
    2.1 ZJ1835和二甲戊乐灵混用配方筛选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器材
        2.1.3 试验处理与方法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的配方研制
    3.1 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乳剂的配方研制
        3.1.1 供试助剂和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4 结果与分析
        3.1.5 较佳配方的确定
    3.2 制备工艺
        3.2.1 研磨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3.2.2 加工设备对悬浮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3.3 质量控制项目指标的检测
        3.3.1 主要仪器
        3.3.2 试验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室内活性评
    4.1 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室内活性评价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对象
        4.1.3 试验方法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黄瓜白粉病研究概况
        1.1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症状及病原研究
        1.2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现状
    2.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3 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3.1 电子显微镜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3.2 杀菌剂对白粉病菌及植物与白粉菌互作的超微结构的影响
    4 农药悬浮剂的概述
        4.1 农药悬浮剂的概念
        4.2 农药悬浮剂的研究现状
    5 荧光定量PCR 技术在植物及其病害上的应用
        5.1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技术
        5.2 荧光定量PCR 技术在植物病害上的应用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黄瓜白粉病生物测定体系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感病性比较
        2.2 分散剂浓度的确定
        2.3 孢子悬浮液浓度的确立
        2.4 不同接种时间孢子对白粉病发病的影响
        2.5 不同苗龄感病性
        2.6 接种方法
        2.7 染色方法比较
        2.8 生测方法比较
    3 讨论
第二章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及治疗作用测试
        2.2 持效期
        2.3 内吸传导
    3 讨论
第三章 大黄酚悬浮剂研制和田间试验
    第一节 5%大黄酚水悬浮剂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配方筛选
        1.3 理化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2.2 增稠剂的选择
        2.3 防冻剂的选择
        2.4 消泡剂的选择
        2.5 保护剂和还原剂的选择
        2.6 最佳配方及其技术指标
        2.7 大黄酚质量分数的测定
    第二节 5%大黄酚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生物测定
        2.2 5%大黄酚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田间防治试验
        3 讨论
第四章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第一节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呼吸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呼吸代谢的影响
    第二节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显微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
        2.2 病情调查
    第三节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超微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经大黄酚处理后黄瓜白粉菌的超微结构变化特征
        2.2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经大黄酚处理后黄瓜白粉病菌以及寄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征
        3 讨论
第五章 大黄酚对黄瓜叶片中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转录的影响
    第一节 大黄酚对黄瓜叶片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结果
        2.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结果
        2.3 多酚氧化酶(PPO)含量测定结果
        2.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结果
        2.5 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2.6 黄瓜叶片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2.7 黄瓜叶片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2.8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第二节 大黄酚对黄瓜叶片内相关酶基因转录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 提取质量控制
        2.2 黄瓜几种抗性相关酶基因的引物验证
        2.3 目的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7)农药环保新剂型—水分散粒剂(WDG)的研制、特性研究及机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加工
    1.2 农药剂型和制剂加工的意义
        1.2.1 赋形
        1.2.2 稀释作用
        1.2.3 优化生物活性
        1.2.4 高毒农药低毒化
        1.2.5 提高原药化学稳定性
        1.2.6 扩大使用方式和用途
        1.2.7 控制原药释放速度
        1.2.8 具有增效、兼治、延缓抗性的作用
    1.3 农药新剂型研究开发的重要性
        1.3.1 老农药品种
        1.3.2 创制农药品种
    1.4 农药剂型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 农药剂型的国内外现状
        1.4.2 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
        1.4.2.1 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发展的新剂型
        1.4.2.2 粉剂向粒剂和悬浮剂的方向发展
        1.4.2.3 缓释剂仍然是制剂的发展方向
        1.4.2.4 剂型的多样化和功能化
    1.5 水分散粒剂
        1.5.1 WDG的基本特性
        1.5.2 WDG国内外研究进展
        1.5.3 WDG助剂的应用和发展
        1.5.4 WDG配制方法的进展
        1.5.4.1 水溶性农药
        1.5.4.2 盐化后的水溶性农药
        1.5.4.3 水不溶性农药
        1.5.4.4 微囊型WDG
        1.5.4.5 分层型WDG
        1.5.4.6 用热活化粘合WDG
        1.5.5 WDG造粒方法进展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模型农药WDG的研制及其物理性能的测定
    2.1 模型农药WDG的质量控制指标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模型农药WDG样品制备工艺
        2.3.2 润湿性测定
        2.3.3 崩解性测定
        2.3.4 分散性测定
        2.3.5 悬浮率测定
        2.3.6 热贮稳定性检测
    2.4 模型农药WDG配方的确定
        2.4.1 填料的选择
        2.4.2 润湿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2.4.3 分散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2.4.3.1 分散剂的选择
        2.4.3.2 分散剂用量的选择
        2.4.4 崩解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2.4.5 粘结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2.4.6 模型农药WDG共性规律
    2.5 模型农药WDG的优化
        2.5.1 模型农药WDG的配方优化
        2.5.2 模型农药WDG配方确定
    2.6 热贮稳定性试验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农药WDG性能测试
    3.1 性能测试原理
        3.1.1 双电层理论
        3.1.2 电泳以及Zeta电位理论
        3.1.3 Zeta电位测定原理
        3.1.4 粒度测试原理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准备
        3.3.2 原药粒度测定
        3.3.3 悬浮液粒度测定
        3.3.4 Zeta电位及其分布
        3.3.5 不同粒径模型农药WDG制备
        3.3.6 孔特征研究
        3.3.7 粘结强度和易脆率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原药粒度对模型农药WDG性能的影响
        3.4.1.1 对湿性能的影响
        3.4.1.2 对悬浮液中微粒粒度的影响
        3.4.1.3 对悬浮液Zeta电位的影响
        3.4.2 悬浮液微粒的粒度对悬浮率的影响
        3.4.2.1 悬浮液微粒粒径的影响
        3.4.2.2 悬浮液微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3.4.3 悬浮液Zeta电位及其分布对悬浮率的影响
        3.4.3.1 悬浮液Zeta电位的影响
        3.4.3.2 悬浮液Zeta电位分布的影响
        3.4.4 pH值对Zeta电位的影响
        3.4.5 WDG的粒径对性能的影响
        3.4.6 WDG中孔特征对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农药 WDG的表征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X-射线衍射(XRD)
        4.2.3 扫描电镜(SEM)
        4.2.4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
        4.2.5 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
    4.3 结果与分析
        4.3.1 X-射线粉末衍射法的测定结果
        4.3.2 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4.3.3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结果
        4.3.4 FT-IR的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DG形成机理和在分散介质中各性能机理的探讨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模型农药 WDG测试样品制备
        5.2.2 WDG宏观崩解过程
        5.2.3 WDG微观崩解过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WDG可能形成机理的探讨
        5.3.1.1 WDG中骨架颗粒的接触关系
        5.3.1.2 WDG中骨架颗粒的连结方式
        5.3.1.3 WDG中孔隙类型
        5.3.2 WDG在分散介质中微观润湿崩解、分散悬浮的探讨
        5.3.2.1 润湿崩解机理的探讨
        5.3.2.2 悬浮稳定机理的探讨
        5.3.2.3 WDG分散液的稳定化模型
        5.3.2.4 凝聚机理的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它农药高浓度WDG的研制
    6.1 实验药品与仪器
        6.1.1 主要实验药品
        6.1.2 主要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3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 WDG的研制
        6.3.1 90%莠去津WDG的研制
        6.3.1.1 该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6.3.1.2 结果与分析
        6.3.1.3 讨论
        6.3.2 80%莠灭净WDG的研制
        6.3.2.1 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6.3.2.2 结果与分析
        6.3.2.3 结论
    6.4 杀菌剂 WDG的研制
        6.4.1 80%灭菌丹WDG
        6.4.1.1 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6.4.1.2 结果与分析
        6.4.1.3 结论
        6.4.2 80%克菌丹WDG
        6.4.2.1 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6.4.2.2 结果与分析
    6.5 杀虫剂啶虫咪WDG的研制
        6.5.1 润湿剂的选择
        6.5.2 分散剂的选择
        6.5.3 配方确定
        6.5.4 热贮稳定性试验和各性能的测定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和提交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烟嘧磺隆油悬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玉米田除草剂在我国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1.2 烟嘧磺隆的应用开发进展
        1.2.1 烟嘧磺隆简介
        1.2.2 生产现状
        1.2.3 剂型研究现状
    1.3 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及试剂
        2.1.1 生物测定药剂
        2.1.2 制剂加工药剂及助剂
        2.1.3 分析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试材
    2.4 制剂加工方法
        2.4.1 分散介质油的选择方法
        2.4.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方法
        2.4.3 增稠剂筛选方法
        2.4.4 稳定剂的选择
        2.4.5 消泡剂的选择
        2.4.6 加工条件的选择
        2.4.7 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2.4.8 烟嘧磺隆油悬剂制备方法
    2.5 分析方法
        2.5.1 色谱条件
        2.5.2 测定步骤
    2.6 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示范
        2.6.1 室内活性测定
        2.6.2 田间药效试验示范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散介质油的选择
    3.2 制剂小试加工研究
        3.2.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3.2.2 增稠剂的筛选
        3.2.3 稳定剂的选择
        3.2.4 消泡剂的选择
        3.2.5 工艺条件的选择
        3.2.6 优选配方的确定
        3.2.7 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3.2.8 质量技术指标
        3.2.9 工艺评价
    3.3 制剂分析
        3.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3.3.2 线性相关性测定
        3.3.3 回收率
    3.4 室内药效评价及田间药效试验示范
        3.4.1 室内除草活性测定
        3.4.2 田间药效试验示范
4 讨论
    4.1 有关玉米田除草剂
    4.2 关于油悬剂加工的问题
    4.3 关于烟嘧磺隆复配制剂的开发
    4.4 关于烟嘧磺隆对作物安全性问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衣剂的发展简史
        §1.1.1 国外种衣剂的研制及其发展
        §1.1.2 我国种衣剂的研制及其发展
    §1.2 种衣剂的分类及特点
        §1.2.1 悬浮种衣剂的性能特点及质量技术标准
        §1.2.2 种衣剂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 我国种衣剂应用现状
    §1.4 我国种衣剂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5 我国种衣剂研究和生产的发展方向
    §1.6 本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1.7 本课题研究思路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生物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助剂
        §2.1.4 供试微肥
        §2.1.5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2.1.6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载药种衣剂的配制方法
        §2.2.2 种子包衣方法
        §2.2.3 种衣剂安全性试验方法
        §2.2.4 药效试验研究方法
        §2.2.5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2.2.6 种衣剂助剂筛选方法
        §2.2.7 生产工艺研究方法
        §2.2.8 种衣剂产品的检验方法的研究
        §2.2.9 室内毒力试验方法
        §2.2.10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衣剂药剂配方研究结果
        §3.1.1 药剂安全剂量的研究
        §3.1.2 种衣剂药效试验结果
    §3.2 种衣剂助剂研究试验结果
        §3.2.1 载体、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研究试验结果
        §3.2.2 成膜剂的研究试验结果
        §3.2.3 防冻剂、防腐剂研究试验结果
        §3.2.4 微肥、生长调节剂研究试验结果
        §3.2.5 其它助剂研究结果
    §3.3 丁硫·酮种衣剂配方
    §3.4 生产工艺研究结果
        §3.4.1 种衣剂生产设备选择与研磨方法结果
        §3.4.2 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生产工艺研究
    §3.5 种衣剂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3.5.1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3.5.2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5.3 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产品质量标准
        §3.5.4 产品检验
    §3.6 6.5%丁硫·酮种衣剂室内药效(毒力)试验结果
        §3.6.1 小麦种子包衣对粘虫的室内药效(毒力)试验结果
        §3.6.2 小麦种子包衣对小麦条锈病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
    §3.7 6.5%丁硫·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4.1 6.5%丁硫·酮种衣剂的有效成分
    §4.2 6.5%丁硫·酮种衣剂配套助剂
    §4.3 种衣剂生产设备和工艺
    §4.4 种衣剂剂型特点
    §4.5 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毒性市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2.3 面临的新挑战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2.5 存在的问题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3.2.1 相关概念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3.3.1 研究开发现状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3.3.3 主要发展趋势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3.5.1 生物资源丰富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3.6.5 创新经费不足
        3.6.6 经费投入分散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4.3.2 生物合理设计
        4.3.3 类同合成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4.3.5 组合化学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4.4.1 复配制剂
        4.4.2 剂型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4.6.2 存在问题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4.8.1 发展方向
        4.8.2 近期发展目标
        4.8.3 研究重点
    4.9 讨论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4.9.2 其他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5.1.1 问题的背景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国际发展趋势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5.3.1 危险入侵杂草
        5.3.2 危险入侵昆虫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5.5.1 总体研究思路
        5.5.2 重点研究方向
        5.5.3 预期目标
    5.6 主要研究内容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6.1.1 国际背景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6.6.1 研究任务
        6.6.2 重点发展方向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6.7 主要研究内容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7.7.2 发展目标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8.3 产业政策
    8.4 贸易政策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8.4.4 增强服务意识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后记
引用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冬小麦种衣剂新剂型的筛选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D]. 孙浩洋.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2]抗寒种衣剂对棉花幼苗抗低温生理效应的研究[D]. 李星星.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3]增产胺类似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徐姗姗.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4]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生物片剂的研制及田间试验[D]. 魏娇洋.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5]30%ZJ1835·二甲戊乐灵悬浮乳剂的研究[D]. 吕淑宇.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4)
  • [6]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D]. 任红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8)
  • [7]农药环保新剂型—水分散粒剂(WDG)的研制、特性研究及机理的探讨[D]. 李万梅.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9)
  • [8]烟嘧磺隆油悬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 徐加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05(12)
  • [9]6.5%丁硫·酮悬浮种衣剂开发研究[D]. 李林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3)
  • [10]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

标签:;  ;  ;  ;  

冬小麦种衣新剂型筛选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