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坦病毒和汉坦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贾秀云,于敏丽[1](2021)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因素、宿主免疫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已开发的药物主要针对病毒生命周期、宿主免疫因素或临床对症治疗。新近研发的抑制病毒吸附和复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中和抗体、环状肽、多肽化合物、先导抑制剂和小干扰RNA,改善血管功能的达沙替尼、帕唑帕尼、血管生成素1和免疫调节剂等进一步拓宽HFRS治疗策略。本文基于靶向病毒或宿主的药物及对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党蕴琦[2](2021)在《我国黑龙江与云南地区宿主动物携带病原体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伴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员频繁交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不断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及时发现鉴定病原体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关键。野生动物是多种病原体的重要自然宿主,特定情况下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与其他动物,导致疫情传播扩散。我国黑龙江省与云南省自然资源丰富,同一生态环境中生存着大量野生动物,为病原体在不同动物物种间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与云南省小型野生宿主动物的病原体种类及分布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发现并分离潜在病原体,掌握其遗传进化规律,为快速应对未来可能的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我国黑龙江省饶河县、云南省瑞丽市、云南省景洪市作为采样地点,综合使用铗捕法、笼捕法、陷阱法等方法,采集当地小型野生动物,解剖获取心、肝、肾、肺、脑等组织。组织样本依照动物种类、性别、年龄、数量等信息进行分组后,使用Tri Zol法提取核酸,构建文库,进行病毒宏基因组测序。去除宿主信息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物种注释和丰度分析,绘制热图、主成分分析图、物种累计曲线箱线图、随机森林图等,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动物物种间的病原体构成,明确当地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谱。对感染汉坦病毒和Beilong病毒的动物样本,使用组织研磨液接种Vero细胞,同时使用SPF级鸡胚进行病毒分离,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获得相关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相关毒株的遗传进化特征。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采集褐家鼠、黄胸鼠、臭鼩鼱等小型野生动物15种,获得组织样本570份,分成21组进行病毒宏基因组测序。测序后去除宿主基因后共获得1,363,138条序列,其中被注释为病毒、细菌、真菌的序列数量分别为184,495(13.53%)、1,164,824(85.45%)和13,818(1.01%)。被注释的病毒涵盖33个科55个属,病毒谱中排名前10的病毒科占99.84%以上,主要为汉坦病毒科(120,667条,65.40%)、副黏病毒科(50,751条,27.50%)、戊型肝炎病毒科(10,275条,5.56%)、小RNA病毒科(1,157条,0.62%)。在黑龙江省褐家鼠样本中发现19个病毒种类,明显高于其它动物,其中汉坦病毒占70.82%。在云南省黄胸鼠YNRF1,黄胸鼠YNRF2和黄胸鼠YNRF3样本中发现戊型肝炎病毒(46.93%,43.48%和6.04%),在褐家鼠RHRN1样本中发现Beilong病毒(28.86%)。2.采集的动物样本共注释出199个细菌目411个细菌科。细菌reads排名前10的目约占全部目的88.87%以上,主要为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29.83%)、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16.08%)、肠杆菌目(Enterobacterales,9.11%)、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9.04%)、根瘤菌目(Rhizobiales,6.38%)、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6.11%)、黄色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3.80%)、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3.70%)、棒杆菌目(Corynebacteriales,2.41%)和梭菌目(Clostridiales,2.37%),其中,褐家鼠携带细菌种类最多,达169个目。假单胞菌目主要集中在褐家鼠与黄鼬中,伯克氏菌目集中在褐家鼠与松鼠中。此外,在褐家鼠中发现有大量机会致病菌,如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食酸代夫特菌(Delftia acidovorans)、奥斯陆莫拉氏菌(Moraxella osloensis)、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假单胞菌(Pseudomona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3.从黑龙江采集的褐家鼠中分离出汉坦病毒3株,属于SEOV型,与2017年山东毒株的序列高度同源;从黑龙江采集的褐家鼠中分离出Beilong病毒6株,与2019年武汉毒株的序列同源性很高,但是独立分支,可能为Beilong病毒新分型。本研究显示黑龙江和云南地区小型野生动物体内存在大量可能对人类与动物致病的病原体,如黑龙江褐家鼠携带汉坦病毒与Beilong病毒,褐家鼠与松鼠携带假单胞菌。不同地区不同动物间病原谱存在显着差异,可能由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共同影响造成。分离到的汉坦病毒与新型Beilong病毒,丰富了我国野生动物携带病毒库,更新了对黑龙江和云南地区野生动物携带病毒种类和分布的认识,为后续相关病原体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本研究相关结论提示对野生动物携带病原体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对于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王晓艳,杜虹,李璟,姜泓,申焕君,王平忠[3](2021)在《汉坦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汉坦病毒主要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两种人类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毛细血管广泛损伤,通透性升高。汉坦病毒感染者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不仅与"外周破坏增加"有关,而且还可能与"血小板生成和功能障碍"有关。尽管汉坦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近年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主要围绕血小板减少相关的两种机制展开讨论,旨在阐明汉坦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为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药物设计提供指导。
李乃哲[4](2020)在《汉滩病毒分子进化研究及发热伴出血症候群核酸检测模块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起病急、临床表现多较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可引起病毒性出血热的病毒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和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下的汉坦病毒科(Hanta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内罗病毒科(Nairoviridae)和白纤病毒科(Phenuivirdae)病毒。不同病原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目前,绝大多数VHFs无特效疗法及有效疫苗。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增强对出血热病毒分子遗传和进化特征的认识,对于病人的早期诊断、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最终实现病毒性出血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汉滩病毒(Hantaanorthohantavirus,HTNV)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汉坦病毒科(Hantaviridae),正汉坦病毒属(Orthohantavirus),是一种常见的出血热病毒。HTNV感染人后可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主要流行于中国、韩国及俄罗斯等地,我国是受HFRS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目前,对于HTNV系统发生和进化机制的研究较少,而且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段时期。基于此,我们在第一部分中利用目前可获得的所有HTNV的全基因组序列,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一个较广的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HTNV的分子进化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我们根据S片段系统发育树结构将HTNV划分为11个群,发现HTNV呈现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我们分别在Np基因、Gn/Gc基因和RdRp基因发现了 5个、37个和9个群特异性氨基酸位点,其中有21个位点位于已报道的抗原表位上,不同群间的特异性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提示了相应地区毒株存在免疫逃避的可能性。在HTNV进化驱动力方面的研究中,我们共发现8株重配毒株及11个重组事件,表明重组和重配均为HTNV的进化方式;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HTNV在整体上受到了较强的纯化选择压力。随后,我们对HTNV进行时空溯源分析,发现HTNV起源于距今约800年前,最有可能的起源地为我国浙江,另外黑龙江、陕西和贵州在HTNV的进化与传播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于HTNV的分布、进化驱动力及起源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这为我们对于HTNV的认识及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了基础资料。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利用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首先对本实验室已有的出血热病毒PCR检测方法进行更新优化,之后根据近几年病毒性出血热流行现况,设计了纽约病毒、安第斯病毒、辛诺柏病毒和寨卡病毒4种出血热病毒的引物探针以进行补充,并将这些引物探针进行组合和体系优化,建立了包含8个多重PCR体系,可同时检测25种出血热病毒的发热伴出血症候群PCR检测模块。我们利用病毒体外转录RNA对该检测模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检测模块的灵敏性与单通道检测相当,最低检出限均低于30 copies/μl,且各引物探针与其他病毒无非特异反应。随后,我们使用共计2000份健康人血清、6336份临床阳性样本或模拟样本以及60份鼠肺样本对检测模块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各病毒不同浓度模拟阳性样本循环阈值(Ct)总变异系数均小于5%,临床样本和鼠肺标本的单通道和多重检测结果一致,且未在健康人血清中出现假阳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模块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有望用于发热伴出血症状病人的病原筛检及流行病学研究之中。综上所述,通过本项研究,我们加深了对HTNV基因组特点、系统发生及进化机制的了解,同时建立了可应用于25种常见出血热病毒的多重检测模块。这些结果为我们对于出血热病毒的认识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病毒性出血热疾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璟,杜虹,王晓艳,王平忠[5](2020)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休克、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汉坦病毒主要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是HFRS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国内外学者尽管在汉坦病毒致病机制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如病毒诱导的免疫病理反应、宿主遗传与细胞凋亡、血小板减少与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等,但HFRS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效治疗药物,深入探讨汉坦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治疗药物仍是汉坦病毒/HFRS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阐述HFR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云[6](2020)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收集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数据并归纳总结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临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有利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分析5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数据发现,患者年龄越大,疾病严重程度越重,并发症越多,死亡几率越高,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与降钙素原(p=0.03、0.01)、C反应蛋白(p=0.04、0.02)的升高呈正相关关系,另外,分析其他因素发现,WBC(p=0.04)、PLT(p=0.016)、PCT(p=0.018)、BUN(p=0.016)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死亡具有相关关系。在对存活组与死亡组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其评估是否死亡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两者在死亡组中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提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说明伴随的感染症状越重,预后越差,死亡率也较高。结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通过联合监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这一技术,可以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疾病进展及评估死亡几率提供更可靠依据。联合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为临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参考依据。
潘虹[7](2020)在《祥云县蝙蝠粪便中携带的病毒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蝙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范围大,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蝙蝠作为病毒―存储库‖,蝙蝠体内有多种新病毒未被发现。国内外既往研究表明,蝙蝠的脑、心、肝、脾、肺、肾、尿液、血液均检测出病毒。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蝙蝠与人类接触越来越密切、频繁,成为蝙蝠传播病毒到家畜与人类的一大诱因。云南省气候分布丰富,热带亚热带气候也包括其中,蝙蝠种类较多,有5科9个属共14种蝙蝠,全省均有分布,增加了蝙蝠与人类接触的机会和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了解云南省蝙蝠粪便携带病毒的情况有利于开展相关的防控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防控提出指导意见,具有深远的公共卫生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用祥云县的480份蝙蝠直肠标本通过核酸提取、逆转录制备cDNA文库、PCR扩增的方法检测祥云县蝙蝠携带的RNA病毒和DNA病毒的情况。480份样本,5份合并为一份,合并后共96份样本,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文库以及提取总DNA,对样本进行PCR扩增。将阳性样本送出测序,测序结果用ATGC软件拼接,进行完全比对核酸序列用Clustal X软件,BioEdit软件自动识别比对序列后Clustal X(1.8)自动生成.aln格式文件,将序列裁剪为相同长度相同位置后,将编辑好的序列保存。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从而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进化溯源分析。结果通过对96份样本的提核酸、PCR扩增相关基因,用了10种RNA病毒的引物其中包括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的PICO基因扩增,肠道病毒的PanEV基因扩增,轮状病毒的NSP5、VP3、VP7基因扩增,以及蝙蝠体内常见病毒的筛查:尼帕病毒、布尼亚病毒、乙脑病毒、黄病毒、丝状病毒、环状病毒、甲病毒,其中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有30份样本阳性,其他的引物扩增电泳结果均为阴性。已完成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和腺病毒基因片段的测序及分析。对RNA病毒中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PICO基因扩增,其中30个样本结果为阳性,测序结果为: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属于未分类的小RNA病毒,国内外对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的研究还太少,在进化树中,本次测序所得的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基因片段与2014年中国北海贝类检测出的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KX 883310/Beihai picornalike viru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处于同一进化枝,与2007年英国检测出的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NC 009530/picornalike virus以及2011年南韩的NC025788/picornalike virus有较近亲缘关系。用了2种DNA病毒的引物,分别是乳头瘤状病毒、腺病毒。乳头瘤状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其中腺病毒有84份标本阳性,随机选取5份送去测序。腺病毒的测序结果为:与2010年发现的蝙蝠源哺乳动物腺病毒Bat adenovirus isolate 1285-YN-Mr(No.GU226966)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6%,该病毒属于双链DNA病毒腺病毒科未分类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本次测序的腺病毒阳性样本均在进化树蝙蝠腺病毒分支上,与云南蝙蝠、中国北方的蝙蝠腺病毒处于同一分支,说明还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本次的5个病毒株在次级分支是独立成一支,说明与之前发现的蝙蝠腺病毒还是稍有不同,尤其是XYBF201710、XYBF201730、XYBF201740、XYBF201755在同一簇,而XYBF201784独立成一簇,表明XYBF201784与其他几株还是有不同,可能存在变异。结论本次实验首次在祥云县蝙蝠体内发现细小核糖核酸样病毒和腺病毒。
陈文静[8](2020)在《凝血指标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临床常用凝血参数(PLT、PT、APTT、TT、Fib、FDP、DD)及TF、TM、tPA及PAI-1四个凝血纤溶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检测为汉坦病毒特异性IgM和IgG均为阳性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采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HFRS患者的血浆标本;排除标准:排除怀孕或未满18岁的患者;排除HFRS外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排除合并慢性肝肾疾病、癌症、血液病患者以及入院前使用过抗凝血剂的患者;剔除关键指标缺失的数据。收集HFRS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数据,完成TF、TM、tPA及PAI-1四个指标的检测;依据HFRS临床分型标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组,为了分析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将患者分为两组,轻型和中型为轻症组,重型和危重型为重症组。本研究中,将HFRS患者急性期界定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至多尿早期。研究内容:1.272例患者中,轻症组135例,重症组137例;比较入院时PT、APTT、TT、Fib、DD、FDP在不同分组间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评估上述指标对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警价值。2.58例HFRS患者中,轻症组26例,重症组32例;比较TF、TM、tPA、PAI-1在不同病程及分组间的表达水平。评估上述指标对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警价值。研究结果:1.临床凝血参数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评估(1)本研究纳入272例患者,年龄44.24±15.25(岁),年龄范围为18-84岁。男性216例,占79.6%,女性56例,占20.4%;(2)重症组HFRS患者年龄较轻症组有明显增加(P<0.05),在性别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重症组HFRS患者PT、APTT和TT较轻症组明显延长,重症组PLT、Fib水平较轻症组明显降低(P<0.05);DD、FDP水平在两组间较正常参考值上限有3-5倍的升高,但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PLT与APTT是重症HFRS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5)应用ROC分析发现,PLT与APTT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AUC依次为0.90、0.83,PLT与APTT联合检测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AUC为0.9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和85%,均高于单个参数检测(P<0.05)。2.TF、TM、tPA、PAI-1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评估(1)本研究纳入58例患者,轻症组26例,重症组32例,年龄范围为18-75岁;(2)重症组HFRS患者年龄较轻症组有明显增加(P<0.05),在性别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TF、tPA、PAI-1在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P<0.05),TM表达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别(P>0.05);(4)重症组TF和tPA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升高(P<0.05),TM、PAI-1水平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TF是重症HFRS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1.PLT减少,PT、APTT、TT的明显延长及TF的增多,表明汉坦病毒感染激活了凝血系统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不断被消耗,可能导致凝血酶生成增多。2.DD和tPA的明显升高,表明汉坦病毒感染也导致了纤溶系统的激活,纤溶增强可弥补凝血活性增加,有利于血管再通和疾病恢复,甚至可能有效地抑制体内DIC的发展,但可能也会造成严重的出血。3.PLT、APTT及TF在HFRS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警评估中有重要意义。
王珊珊[9](2019)在《海南鼠源性细小病毒、多瘤病毒及Gemycycrularvirus的基因组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对海南省部分地区野生鼠类样本携带的致病性及潜在致病性病毒进行基因组分析,为防控以鼠源性新发致病性疾病的流行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本课题基于本实验前期对海南省部分地区野生鼠类样本病毒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从中筛选出可能导致人类和动物致病鼠源性细小病毒(parvovirus,ParV)、多瘤病毒(polyomavirus,PyV)及Gemycircularvivus(GemyCV)的reads,分别对三种病毒通过PCR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序列拼接、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初步建立了巢式PCR(Nested PCR)检测鼠源性ParV和PyV方法。研究结果:(1)海南鼠源性ParV的基因组分析基于前期对海南临高地区捕获的野生鼠咽拭子样本病毒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的结果分析,发现了1603条reads与啮齿类动物ParV具有同源性(80%-94%),疑似ParV(ParV/LG株)。应用PCR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基因全长拼接等方法,获得ParV/LG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全长为4691 bp,编码非结构蛋白(NS1)和衣壳蛋白1(VP1),分别编码721 aa及583 aa。在NS1序列(448-GPASTGKS-455)中发现ATP或GTP结合的Walker环基序(GXXXXGK[T/S]),NS1和VP1的GC含量分别为54.57%和45.43%。基于NS1和VP1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显示,Parv/LG株与Kilham rat virus株(KRV)(AF321230.1)亲缘关系最密切,同源性分别为91%和97%,该病毒基因组已上传至GenBank,序列号为MK530648.1,命名为parvovirus Ro/Lingo/China。初步建立了基于该病毒VP1基因的Nested PCR检测方法。(2)海南鼠源性PyV的基因组分析基于前期对海南海口地区捕获的野生褐家鼠咽拭子样本病毒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的结果分析,发现了114条reads与啮齿类动物PyV具有同源性(93%-97%),疑似PyV(PyV/HK株)。应用PCR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基因全长拼接等方法,获得PyV/HK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全长为5318 bp,编码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早期基因编码大T抗原(LTAg)、中间T抗原(MTAg)和小T抗原((STAg),晚期基因编码主要衣壳蛋白1(VP1)、衣壳蛋白2(VP2)和衣壳蛋白3(VP3),LTAg,MTAg,STAg,VP1,VP2和VP3分别编码776 aa,414aa,194 aa,384 aa,347 aa和228 aa。基于LTAg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显示,PyV/HK株与Rattus norvegicus polyomavirus 1(RnorPyV1)株(KR075945.1)的亲缘关系最密切,LTAg,MTAg和VP1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和99%,该病毒基因组已上传至GenBank,序列号为MK372231.1,命名为polyomavirus sp RN/Haikou/China。初步建立了基于该病毒的VP1基因的Nested PCR检测方法。(3)海南鼠源性GemyCV的基因组分析基于前期对海南海口褐家鼠咽拭子样本病毒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发现了298条reads与GemyCV具有同源性(81%-97%),疑似GemyCV(GemyCV/HK株)。应用PCR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基因全长拼接等方法,获得GemyCV/HK株的全基因序列。基因组全长为2199 bp,编码衣壳蛋白(Cap)、主要复制蛋白(Rep 1)和次要复制蛋白(Rep 2),分别编码322aa、194aa和112aa。GemyCV/HK株基因间区域(Iterons)(127-nt)含有一个具有九聚体[TAAAATTTA]的非典型茎环结构,Rep 1和Rep 2之间具有独特的内含子(Intron)。基于Cap和Rep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显示,GemyCV/HK株与gemycircularvirus SL1(GemyCV-SL1)株(KP133075.1)亲缘关系最密切,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是97%和99%,该病毒基因组已上传至GenBank,序列号为MK293717.1,命名为gemycircularvirus RN/Haikou/China。结论:(1)获得了ParV/LG株的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arV/LG株与可引起大鼠致病的KRV株亲缘关系最密切,表明海南临高地区鼠类携带ParV。初步建立了基于ParV/LG株VP1基因的Nested PCR检测方法。(2)获得了PyV/HK株的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yV/HK株与RnorPyV1株的亲缘关系最密切,表明海南海口地区鼠类携带PyV。初步建立了基于PyV/HK株VP1基因的Nested PCR检测方法。(3)获得了GemyCV/HK株的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emyCV/HK株与GemyCV-SL1株的亲缘关系最密切,表明海南海口地区鼠类携带GemyCV。
徐琳[10](2018)在《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血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坦病毒(Hantavirus)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能够感染人引起两种严重的疾病:在亚欧大陆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南北美洲引起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antavirus cardiopulmonary syndrome,HCPS)。我国是受HFRS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每年1015万的HFRS病例中,90%以上发生在我国。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汉坦病毒科(Hantaviridae),病毒粒子呈球形或近球形,直径80120nm,包裹着大(L)、中(M)、小(S)三个节段的单股负链的RNA片段组成的基因组,总大小约11.8 kb。最新的ICTV第10次分类报告中正汉坦病毒属共包括41个种(Species)。一直以来,啮齿动物被认为是汉坦病毒的自然宿主,但2012年至今,世界各地先后发现9种蝙蝠汉坦病毒,其宿主涉及6个科,分别来自非洲、亚洲和欧洲,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性,引发了学界对蝙蝠是否是汉坦病毒自然宿主的高度关注。然而,当前蝙蝠汉坦病毒研究存在着缺陷:全基因组序列缺乏、病毒分离不成功、尚未开展系统的血清学调查,直接导致我们对蝙蝠汉坦病毒遗传多样性、致病性以及蝙蝠汉坦与其它汉坦病毒的交叉反应性等了解不够,急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毒宏基因组学平台,对我国南方地区的蝙蝠进行了汉坦病毒遗传多样性的研究。2012年至2016年,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浙江这5个省和自治区的22个市采集了6科9属22种蝙蝠共1,593只,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处理和高通量测序,发现其中有413条reads注释到汉坦病毒。RT-PCR检测得到10株汉坦病毒:从广西来宾市和百色市的黑髯墓蝠肺脏组织中检测出1种新型汉坦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3%(1/32)和2.56%(1/39),命名为来宾病毒(Laibin virus,LAIV)BT20株和BT33株;在来宾市和云南省普洱市的果树蹄蝠肺脏组织中检测出春山病毒(Xuan son virus,XSV)的变种,阳性率分别为9.1%(5/55)和7.5%(3/40)。对检测到的LAIV和XSV的代表性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成功测定5株全基因组序列,这也是世界上首次获得的蝙蝠汉坦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一步的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表明LAIV和XSV分别分布于广西的黑髯墓蝠和云南、越南的果树蹄蝠群体中,在“广西-云南-越南”一带形成独立的进化群与传播圈。为了阐明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流行分布和宿主特性,我们进一步针对LAIV、XSV和南方地区流行的啮齿类SEOV进行了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首先分别构建了LAIV BT33株、XSV AR18株和SEOV GuangzhouRn36株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NP,利用IPTG诱导重组NP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的表达,并利用镍(Ni2+)柱进行rNP的亲和层析纯化。为了验证三种病毒间的NP抗原交叉反应性,我们制备了针对这三种汉坦病毒rNP的小鼠高免血清,同时利用293T和BHK-21细胞进行rNP的真核表达,通过其与高免血清的反应说明三种病毒之间能够发生交叉反应。随后,基于rNP构建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共检测蝙蝠血清样品709份,来自云南、广西、福建和浙江这4个省和自治区的13个采样地点,涉及6个蝙蝠科的8属16种。进一步对88份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选择Western blotting与ELISA结果符合率达到最高的OD492值作为Cut-off值(LAIV和XSV为0.10,SEOV为0.11),以此判定汉坦病毒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8.5%(131份),其中针对LAIV、XSV和SEO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7%(90份)、13.1%(93份)和13.1%(93份)。进一步利用SEOV的细胞毒,通过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T)对48份血清进行了验证,得到9份阳性血清,确定了血清中汉坦病毒抗体的存在。为了进一步探索蝙蝠汉坦病毒是否具有跨种传播的危险,我们在云南省的红河和文山分别采集健康人血清99份和50份。ELISA检测发现,红河的1份血清针对XSV和SEOV为阳性,阳性率为0.7%(1/149),WB验证同样对两种病毒有明显条带,且FAVNT显示此血清的中和滴度为1:34。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在南方省份系统地开展了蝙蝠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血清学研究。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基因组测序、遗传演化的研究,获得了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遗传多样性、阳性率、地域分布等分子流行病学数据。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和抗原交叉反应性分析发现我国南方省份的蝙蝠普遍存在汉坦病毒感染,进一步证明了蝙蝠是汉坦病毒新的自然宿主,且发现“广西-云南-越南”这一区域是潜在的蝙蝠汉坦病毒自然传播圈。这一研究为未来新发汉坦病毒病的流行溯源、监测预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研究发现蝙蝠源的LAIV和XSV对人的威胁较小,但是蝙蝠汉坦病毒是否感染人或能否演化成人类病原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汉坦病毒和汉坦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坦病毒和汉坦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病毒为靶向的抗病毒药物 |
1.1 抑制病毒吸附 |
1.2 抑制病毒复制 |
2 以宿主为靶向的药物 |
2.1 改善血管功能 |
2.2 重建免疫稳态 |
3 对症支持治疗 |
4 展望 |
(2)我国黑龙江与云南地区宿主动物携带病原体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新发传染病及其危害 |
1.2 宿主动物在新发传染病发生及流行中的作用 |
1.2.1 啮齿动物在新发传染病发生及流行中的作用 |
1.2.2 其他动物在新发传染病发生及流行中的作用 |
1.3 宏基因组与病毒宏基因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本来源 |
2.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1.4 生物信息学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野生动物捕获 |
2.2.2 样本分组 |
2.2.3 组织样本RNA提取 |
2.2.4 文库构建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6 细胞复苏及传代培养 |
2.2.7 病毒分离培养 |
2.2.8 病毒RNA提取 |
2.2.9 病毒PCR检测 |
2.2.10 构建系统进化树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小型宿主动物病毒宏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 |
3.1.1 高通量测序数据产出与质控 |
3.1.2 高通量测序数据注释情况 |
3.2 小型宿主动物携带细菌分析 |
3.2.1 小型宿主动物携带细菌物种曲线 |
3.2.2 小型宿主动物携带细菌群落热图丰度分析 |
3.2.3 小型宿主动物携带细菌群落组成 |
3.2.4 小型宿主动物携带细菌随机森林物种预测分析 |
3.3 鼠科与仓鼠科携带病毒分析 |
3.3.1 鼠科与仓鼠科注释数据主成分分析 |
3.3.2 鼠科与仓鼠科携带病毒注释分析 |
3.3.3 鼠科与仓鼠科携带病毒热图丰度分析 |
3.4 其他宿主动物样本携带病毒分析 |
3.4.1 其他宿主动物样本携带病毒注释分析 |
3.4.2 其他宿主动物样本携带病毒的热图丰度分析 |
3.5 病毒分离培养结果 |
3.6 病毒特异性检测结果与进化分析 |
3.6.1 汉坦病毒检测结果与进化分析 |
3.6.2 Beilong病毒检测结果与进化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病原体检测方法 |
4.2 病毒注释结果与研究意义 |
4.3 细菌注释结果与研究意义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汉坦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小板的生成及调控 |
2 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 |
2.1 中心机制 |
2.2 外周机制 |
3 汉坦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 |
4 展望 |
(4)汉滩病毒分子进化研究及发热伴出血症候群核酸检测模块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汉滩病毒分子进化研究 |
前言 |
1. 汉坦病毒概述 |
2. 病毒分子序列分析、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分析常用方法 |
材料与方法 |
1. 数据集 |
2. 数据集的预处理 |
3. 多序列比对 |
4. 重组分析 |
5. 系统发育与氨基酸特异性突变位点分析 |
6. 选择压力分析 |
7. HTNV溯源及时空动力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数据集信息 |
2. 重组分析 |
3. 系统发育与氨基酸特异性突变位点分析 |
4. HTNV选择压力分析 |
5. HTNV溯源及时空动力学分析 |
讨论 |
第二部分 发热伴出血症候群多重PCR检测模块的建立和临床样本验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方法建立 |
2. 临床样本验证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汉坦病毒感染与固有免疫应答 |
1.1 固有免疫细胞 |
1.2 固有免疫分子 |
1.2.1 TLRs |
1.2.2 炎症小体 |
1.2.3 抗病毒作用因子 |
1.2.4 细胞因子 |
2 汉坦病毒感染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
2.1 细胞免疫 |
2.2 体液免疫 |
3 宿主遗传因素与细胞凋亡 |
4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
5 汉坦病毒感染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5.1 汉坦病毒感染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结构 |
5.2 汉坦病毒与整合素受体相互作用 |
5.3 GCX |
6 总结 |
(6)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实验器材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分析 |
2.1 临床基本资料 |
2.2 影响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全因死亡的单因素分析 |
2.3 影响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全因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祥云县蝙蝠粪便中携带的病毒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蝙蝠粪便携带的RNA病毒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蝙蝠直肠粪便采集方法以及标本采集信息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试剂配制方法 |
2.1.4 实验室质控 |
2.1.5 序列分析软件 |
2.2 实验步骤、试验方法 |
2.2.1 提取总RNA |
2.2.2 逆转录 |
2.2.3 引物信息 |
2.2.4 RNA病毒的PCR实验体系和反应条件 |
2.2.5 PCR产物电泳 |
2.2.6 PCR电泳阳性片段测序以及序列分析 |
2.2.7 参考毒株序列号 |
2.3 结果 |
2.3.1 祥云清华洞蝙蝠样本采集情况 |
2.3.2 祥云清华洞蝙蝠携带的RNA病毒流行情况 |
2.3.3 病毒基因片段的测序及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蝙蝠粪便携带的DNA病毒调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蝙蝠直肠粪便采集方法以及标本采集信息 |
3.1.2 主要试剂 |
3.1.3 试剂配制方法 |
3.1.4 实验室质控 |
3.1.5 序列分析软件 |
3.2 实验步骤、试验方法 |
3.2.1 DNA的提取 |
3.2.2 引物 |
3.2.3 DNA病毒的PCR实验体系和反应条件 |
3.2.4 PCR产物电泳 |
3.2.5 PCR电泳阳性片段测序以及序列分析 |
3.2.6 参考毒株序列号 |
3.3 结果 |
3.3.1 祥云清华洞蝙蝠样本采集情况 |
3.3.2 祥云清华洞蝙蝠携带的DNA病毒流行情况 |
3.3.3 病毒基因片段的测序及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蝙蝠粪便携带冠状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凝血指标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指标 |
1.3 主要检测及检查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凝血参数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评估 |
2.1.1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
2.1.2 HFRS患者急性期不同分组间常用凝血纤溶指标的比较 |
2.1.3 常用凝血指标对HFR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
2.2 TF、TM、tPA、PAI-1 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评估 |
2.2.1 HFRS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2.2.2 HFRS病程中TF、TM、tPA和PAI-1 的表达 |
2.2.3 TF、TAT、t PA、PAI-1与常用凝血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2.2.4 TF、TAT、t PA、PAI-1 与疾病严重程度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海南鼠源性细小病毒、多瘤病毒及Gemycycrularvirus的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海南鼠源性细小病毒的基因组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剂和仪器 |
1.1.2 方法 |
1.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1.2.2 病毒核酸的提取 |
1.1.2.3 细小病毒PCR验证 |
1.1.2.4 细小病毒全基因组扩增 |
1.1.2.5 PCR产物目的条带的胶回收 |
1.1.2.6 回收产物的连接 |
1.1.2.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菌及培养 |
1.1.2.8 病毒基因组注释与进化分析 |
1.1.2.9 细小病毒NestedPCR检测扩增技术初步建立 |
1.2 结果 |
1.2.1 细小病毒基因组全长扩增 |
1.2.2 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比较结果 |
1.2.2.1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2.2.2 细小病毒同源性分析 |
1.2.2.3 细小病毒进化树分析 |
1.2.3 细小病毒NestedPCR检测扩增技术初步建立 |
1.2.3.1 NestedPCR的扩增 |
1.2.3.2 NestedPCR产物序列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海南鼠源性多瘤病毒的基因组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剂和仪器 |
1.1.2 方法 |
1.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1.2.2 病毒核酸的提取 |
1.1.2.3 多瘤病毒PCR验证 |
1.1.2.4 多瘤病毒全基因组扩增 |
1.1.2.5 PCR产物目的条带的胶回收 |
1.1.2.6 回收产物的连接 |
1.1.2.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菌及培养 |
1.1.2.8 病毒基因组注释与进化分析 |
1.1.2.9 多瘤病毒Nested PCR检测扩增技术初步建立 |
1.2 结果 |
1.2.1 多瘤病毒基因组全长扩增 |
1.2.2 多瘤病毒基因组序列比较结果 |
1.2.2.1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2.2.2 多瘤病毒同源性分析 |
1.2.2.3 多瘤病毒进化树分析 |
1.2.3 多瘤病毒NestedPCR检测扩增技术初步建立 |
1.2.3.1 NestedPCR的扩增 |
1.2.3.2 Nsted PCR产物序列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三章 海南鼠源性Gemycirularvirus的基因组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剂和仪器 |
1.1.2 方法 |
1.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1.2.2 病毒核酸的提取 |
1.1.2.3 Gemycirularvirus PCR验证 |
1.1.2.4 Gemycirularvirus全基因组扩增 |
1.1.2.5 PCR产物目的条带的胶回收 |
1.1.2.6 回收产物的连接 |
1.1.2.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菌及培养 |
1.1.2.8 病毒基因组注释与进化分析 |
1.2 结果 |
1.2.1 Gemycirularvirus基因组全长扩增 |
1.2.2 Gemycycrularvirus基因组序列比较结果 |
1.2.2.1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2.2.2 Gemycircularvirus同源性分析 |
1.2.2.3 Gemycircularvirus进化树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鼠类携带主要病毒性病原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血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 材料 |
1.1.1 蝙蝠样品 |
1.1.2 细胞与实验动物 |
1.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1.5 生物信息学软件 |
1.2 方法 |
1.2.1 伦理声明 |
1.2.2 蝙蝠种类鉴定 |
1.2.3 蝙蝠样品的宏基因组学处理及高通量测序 |
1.2.4 汉坦病毒的RT-PCR检测 |
1.2.5 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
1.2.6 病毒粒子的浓缩纯化与电镜观察 |
1.2.7 汉坦病毒的分离 |
1.3 结果 |
1.3.1 蝙蝠采样信息 |
1.3.2 高通量测序结果 |
1.3.3 汉坦病毒RT-PCR检测结果 |
1.3.4 基因组结构及系统进化分析 |
1.3.5 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 |
1.3.6 汉坦病毒的分离 |
1.4 讨论 |
第二章 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血清学研究 |
2.1 材料 |
2.1.1 血清样品 |
2.1.2 毒株 |
2.1.3 质粒与菌株 |
2.1.4 细胞与实验动物 |
2.1.5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1.6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重组NP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2.2.2 高免血清的制备 |
2.2.3 重组NP的真核表达 |
2.2.4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5 蝙蝠血清的ELISA检测与WB验证 |
2.2.6 蝙蝠血清的荧光抗体中和试验 |
2.2.7 健康人血清的检测 |
2.3 结果 |
2.3.1 重组NP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2.3.2 三种汉坦病毒的抗原相关性 |
2.3.3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4 蝙蝠血清的ELISA检测与WB验证 |
2.3.5 蝙蝠血清的荧光抗体中和试验 |
2.3.6 健康人血清的检测 |
2.4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引物信息 |
附录B 试剂配制 |
附录C 综述——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四、汉坦病毒和汉坦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 贾秀云,于敏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1(05)
- [2]我国黑龙江与云南地区宿主动物携带病原体调查分析[D]. 党蕴琦.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汉坦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J]. 王晓艳,杜虹,李璟,姜泓,申焕君,王平忠. 传染病信息, 2021(01)
- [4]汉滩病毒分子进化研究及发热伴出血症候群核酸检测模块的建立[D]. 李乃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5]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李璟,杜虹,王晓艳,王平忠. 传染病信息, 2020(03)
- [6]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李云. 青岛大学, 2020(01)
- [7]祥云县蝙蝠粪便中携带的病毒调查研究[D]. 潘虹. 大理大学, 2020(05)
- [8]凝血指标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中的价值研究[D]. 陈文静. 延安大学, 2020(12)
- [9]海南鼠源性细小病毒、多瘤病毒及Gemycycrularvirus的基因组分析[D]. 王珊珊. 海南医学院, 2019(02)
- [10]我国南方地区蝙蝠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血清学研究[D]. 徐琳. 军事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