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药配合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粘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袁媛[1](2019)在《涤痰活血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涤痰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疗效,观察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中医证候、血脂、全血粘度等情况的变化,并对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选取60例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在低盐低脂饮食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涤痰活血汤(胆南星、法半夏、枳实、茯苓、陈皮、石菖蒲、竹茹、白芷、丹参、赤芍、桃仁、川芎、红花、川牛膝、生姜、大枣),连续治疗8周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全血粘度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XTND)、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全血高切相对指数(whole blood high cut relative index,GQXD)、全血低切相对指数(whole blood low cut relative index,DQXD)、全血还原粘度:低切(whole 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low cut,HDQ)、全血还原粘度:高切(whole 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high cut,HGQ),中医证候等指标的变化和评估安全情况,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结果,并结合导师学术思想和本方的组方规律分析其机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患者血压改善情况: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动态血压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压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血压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压效果更优。2血压疗效方面: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数据比较,P>0.05,虽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降压疗效(93.33%)相较于对照组(86.67%)仍更强。3血压达标率方面: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达标率(90%)优于对照组达标率(80%)。4调节血脂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血脂作用优于对照组。5全血粘度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XTND、HGQ、HDQ、GQXD、DQXD指标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T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HCT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血粘度指标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XTND、HGQ、HDQ、GQXD、DQXD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XTND、HGQ、HDQ、GQXD、DQXD指标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HCT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7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8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9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无需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均等,P>0.05。结论:1在降压方面,涤痰活血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单纯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方面更有优势。2涤痰活血汤能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涤痰活血汤可有效改善血脂及全血粘度,降低心血管危险分层,给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获益。4本方在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发生率低。涤痰活血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方面优于单纯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尹倚艰[2](2012)在《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乃奠基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完善于《临证指南医案》,使脾胃理论日臻完善;②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从脾胃转枢、脾统四脏、脾胃升降、脾胃纳化、脾胃润燥五个方面阐述了中焦脾胃在机体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中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③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概括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十八字基本思想;④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主要有善从药物的脾胃归经选药、善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选药、善从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上用药以及善从药量及给药方式上用药四个方面;⑤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列举了胃脘痛、泄泻、便秘等脾胃病以及湿疹、痛风、胸痹、不寐、产后痹、眩晕、头痛、自汗症、咳嗽等内科杂病验案,彰显了调理脾胃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⑥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体现在临证施治、遣方用药、治未病与脾胃调护等临床实践中。第二部分,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Lp(a)、ApoB升高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降低。本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为他汀或贝特类药物,此类药虽调脂效果较好,但同时存在很多弊端,如对肝功有一定的损害、部分病人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血脂指标容易反弹、疗效难以持久等。而在老年人群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的“痰浊”、“血瘀”、“眩晕”等病证的范畴。以往的研究,认为因虚致实或肝脾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人们多从“痰浊”、“血瘀”入手,对老年血脂异常,又多从虚证论治。或祛痰化浊,或活血化瘀,或痰瘀同治,或调理脾胃,或祛邪扶正,总以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为宗旨,具有疗效满意、作用持久、副作用少及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路志正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中医湿病学的研究。路师认为,湿浊与痰饮同质同属,危害相近。所不同乃在于湿分内外,痰无外袭;湿可生痰,渐次所致。故路师论治血脂异常迥异于常规之“痰浊”、“血瘀”之论,着眼于“痰浊”、“血瘀”之先,以调理脾胃、祛湿化浊之法先证用药,截断病势,足见其高明之处。对此,路师言道:调理脾胃可使脏腑充、阴阳和,水谷直转精微而不化生脂浊;祛湿化浊可使脾胃健、运化畅,水液敷布周身而不蕴湿成痰。希冀达到扶正以祛邪,防微以杜渐之目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血脂异常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着。本项研究以随机对照法观察了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一个侧面客观体现了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并对老年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湿浊与血脂、祛湿化浊治疗血脂异常的意义以及祛湿化浊通心方组方原则、用药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以绞股蓝总甙片为对照,疗程8周,纳入了符合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湿浊痹阻证中医辨证标准、年龄为60~80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各30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类型、症状积分等方面资料均衡,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5.8l±1.70mmol/L.3.05±2.30mmol/L.3.39±1.1lmm01/L,P<0.01或0.05,并优于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片)的6.16±1.91mmol/L.3.03±1.89mm01/L.3.81±0.63mmol/L,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LDL-C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头昏、头重如裹、头痛、口黏不渴、大便不爽、恶心呕吐、肢体沉重等主要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平均秩分别为23.83、38.10、36.10、34.70、36.77、39.82、33.38、34.17);治疗组在血、尿、便常规、心电图、ALT.AST.Cr等安全性指标方面未见异常。结果表明:祛湿化浊通心方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有效调节血脂异常并部分达标,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甙片,值得临床推广。简而要之,第一部分重在理论探讨,为第二部分的立题与实施奠定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临床验证,为第一部分的立论与效用成就辉煌。二者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张氏玉兰[3](2012)在《糖尿病足临床研究和防治对策》文中指出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原因是血糖增高导致全身脉管损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导致病人残废甚至死亡的一个原因,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的疾病。中医对治疗糖尿病足已显示良好疗效与独特优势,但是尚存在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中医证型繁多,缺乏统一辨证标准,难以进行学术交流和有效经验的推广,制约中医在该领域的发展。目的:通过收集糖尿病足相关的中西医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探索糖尿病足中医证候特点及各种相关性,建立糖尿病足的中医辨证标准客观依据,进一步完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和对策,进而为越南胡志明民族医药学院对糖尿病足丰富知识,确定对策,并推广中医诊治。方法:1.理论研究方面:在收集中西医相关于文献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改变、致溃疡或坏疽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成就和研究进展了基础上进行详细阐述。2.临床研究方面:在越南胡志明市收集20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证候、中医舌脉、证型和证候因素、实验室指标等。结果:1.早期诊断得对糖尿病足十分重要,因为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但是血糖、HbAlc、血脂的指标还是不正常,尤其是血清甘油三酯仍然增高、有时达到2069mg/dl,表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达到预期结果,并且在将来会引起糖尿病并发症。2.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股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结果:三种动脉内径缩小、动脉的血量减少,加减速度比升高,统计结果P值<0.05有统计意义。这个结果跟中国和国外的相似研究是相同的。3.在越南,有一部分血糖、血脂高的病人长期治疗仍不能达到正常指标,其的原因是病人防治疾病的常识较差,因为大多数病人年龄比较高(平均年龄60.75±12.29)与60%病人住在农村,没有条件收到足够有关糖尿病的信息。医生过分繁忙给一个病人看病的时间太短促(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一个病人)导致治疗与宣教工作均欠妥多种措施的结合,中西医的结合得不到实现,心里治疗也被忽视。4.超声彩色多普勒尚未有助于糖尿病足早期阶段之发现。5.糖尿病的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比例非常高占98.5%。结论:糖尿病足的结局不容乐观,严重者可导致足坏疽、感染败血症致残致死。尚未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的原因,一是起病隐袭,二是彩色多普勒和血管造影等检查手段尚未普及应用,加之患者主观上忽视,往往是发生了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间歇跛行,甚至足部坏疽才来就诊,这样就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勉强治疗疗效往往很差。越南糖尿病发病率在日益增高,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加强对糖尿病足的认识,研究防治的对策均成为重要的急迫之任务
张强[4](2010)在《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在两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予以参七脑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试验组用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观察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改变,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不良反应。结果:1、总临床疗效的比较: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证侯疗效比较,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四周后均能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组间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5、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无意义。6、血脂比较:治疗组能显着降低血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的比较: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通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的理想药物。
金末淑[5](2009)在《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以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穴为研究目标,以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为观察对象,以血瘀证作为切入点,采用艾灸疗法,通过分组对照方法,观察膈俞穴及与之相关的委中、血海穴(两穴别名均为血郄),以及无关的丘墟穴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血会膈俞穴对血瘀证的调节作用及活血化瘀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科学地阐明腧穴主治特异性的内涵,为临床辨证取穴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根据实验要求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对照A、B组)、模型组(模型A、B组)、艾灸组(膈俞A、B组;血海A、B组;委中A、B组;丘墟A、B组)。除对照组16只,余80只装入小笼子里,放入低温冷柜,在-20℃的冷环境中连续受冻4h,连续冻5天,造成寒凝血瘀证模型。艾灸A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上午只治疗1次,艾灸B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上午起开始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5次,每次灸5壮。将所有大鼠剪去穴位上被毛,穴区标记颜色,将大鼠装入自制小铁丝笼内,选取血海、委中、丘墟穴,将艾粒贴在各穴上,动物安定后施灸;艾灸膈俞穴时,用双手按住大鼠上下肢,将艾粒贴在膈俞穴上,动物安定后施灸,待大鼠扭动挣扎时换艾粒。对照和模型组动物每天同样抓取1次,不做任何处理。所有A组第7天上午均取材,所有B组第11天上午均取材,每只取腹主动脉血液4ml血,检测血液流变学4项,有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1.对照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大鼠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大鼠全血粘度低切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A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大鼠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B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2.治疗1次组(艾灸A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全血粘度低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血浆粘度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压积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3.治疗5次组(艾灸B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全血粘度低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膈俞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4.艾灸A、B组间血液流变学结果相比:结果显示,除丘墟组全血粘度高切和血浆粘度有显着性差异外,其余艾灸A、B组间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增高是导致血瘀证成因之一。2.膈俞穴与其他三穴(血海、委中、丘墟穴)比较,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改善最显着,证实血会膈俞穴对血瘀证的调节作用及活血化瘀效应,揭示血会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的机理,为临床治疗血瘀证的穴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3.艾灸虽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活动,起到活血化瘀作用,但本实验艾灸组每个穴位的结果相异,即与丘墟穴比较,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降低趋势,且与模型组比较,丘墟穴除丘墟A组血浆粘度和丘墟B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外,其余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提示不同腧穴对艾灸的活血化瘀作用具有特异性的差异。综上所述,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在治疗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时,确实具有不同活血化瘀效应,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寒凝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水平有关,且与这三穴比较,丘墟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说明丘墟穴对调血及活血化瘀效应方面远不及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这为腧穴主治特异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阮俊[6](2008)在《冠心Ⅱ号对心绞痛患者血NO、SOD、CRP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冠心病心绞痛多发病于中老年人,它与中风和恶性肿瘤共同列为人类致残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发展,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中医药在防治心绞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导师杨焕斌教授以中老年人肾气不足为本,瘀血内阻为标立论,研制出具有补肾气、活血功效的冠心Ⅱ号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目的研究观察冠心Ⅱ号方对心绞痛患者血NO、SOD、CRP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中医中药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辨证心绞痛寻找客观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与排除标准共选取80例心绞痛病人,运用简单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人。治疗组服用冠心Ⅱ号方,对照组服用立普妥、拜阿司匹林、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治疗,疗程为1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NO、SOD、CRP的水平,同时观察记录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血流变、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三大常规的改变,再作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完成临床研究。结果运用冠心Ⅱ号方治疗后,患者血NO、SOD水平升高,CRP水平降低。NO由46.95±5.04改善为72.56±14.26,SOD由46.23±5.48改善为68.55±8.54,CRP由20.21±2.54改善为7.21±1.12;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TG由3.94±0.85降低为1.67±0.56,CHOL由7.12±0.65降低为5.15±0.46,LDL由5.98±1.20降低为4.16±0.83,HDL由1.4±0.29升高为1.75±0.42;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失眠、乏力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心电图缺血状况及血流变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Ⅱ号方治疗心绞痛疗效明显,可明显消除或改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并可以明显升高患者血NO、SOD水平,降低血CRP的水平,并可以显着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及改善血流变,降低心肌耗氧量,调节血管内皮,减缓和逆转斑块的进展,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梅春,魏希进[7](2007)在《高黏血症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高黏血症的研究概况:诊断包括血液流变学、心阻抗微分图、高频宽带心电图和脑血供远红外线热像图四种检查,当以血液流变学为主,其他为辅;治疗包括化学药制剂、蛇毒制剂、中药、物理和综合五种疗法,前三者各有优、缺点,物理疗法应用前景广阔,后者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参考文献39篇。
李柳骥[8](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施昱丞[9](2007)在《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该类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基本病因之一,而血脂代谢紊乱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这在国内外许多研究报道中已证实;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引起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高脂血症约占整个脑卒中发病率的1/3,因此,降低血脂对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脑血管病患者大多有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患者在脑卒中后,会因原本的血脂代谢紊乱,更加重脑缺血后损伤,比单纯性脑缺血损伤更严重;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就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寻找适当有效的早期干预防治措施是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方法:(1)首先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大鼠后,采用氯化铁(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八组,电针术前干预及脑缺血后全程治疗;(2)应用生化法观察高血脂大鼠脑缺血后血脂四项变化及针刺的影响;(3)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缺血侧及海马区大脑病理改变状况及针刺的作用;(4)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缺血侧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HSP70、S-100β、vimentin等的变化;(5)通过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脑匀浆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结果:1.经典高脂配方饲料喂养所致的高血脂模型较为理想,然后采用氯化铁(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以大鼠血脂四项的变化,可以作为大鼠高血脂模型检测的方法之一。2.大鼠在造成脑缺血损伤后,1-2h的神经行为症状均有阳性反应,各脑缺血模型组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脂模型组,脑缺血模型各组行为症状评分总体高于各针刺组,针刺各组有减少评分趋势。提示针刺可以降低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3.针刺可以通过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4.在单纯高血脂大鼠海马区、缺血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减少,经针刺治疗7d后,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高血脂治疗组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增加。而在脑缺血损伤发生后,在大鼠海马区、缺血区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显着增加;经针刺治疗7d后,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增加。在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后,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在大鼠海马区、缺血区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降低。而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 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Ⅰ组GFAP、HSP70、S-100β及vimentin等的各项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5.NGF、BDNF及bFGF的含量:脑缺血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治疗组>高血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的NGF、BDNF及bFGF含量均极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的NGF及bFGF含量均极显着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的BDNF含量极显着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的BDNF含量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但二者无差异(P>0.05);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的NGF及BDNF含量均极显着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的bFGF含量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结论:1.本实验首先选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造成高血脂模型后,接着再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最终二种模型结合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建立成功,将可为往后的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各种实验研究及探究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的发病机理提供正确的动物模型。2.脑缺血损伤过程中,高脂血症可加重脑缺血损伤程度;3.针刺可以通过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4.持续电针治疗可使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HSP70、S-100β、vimentin及大脑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电针介入治疗时间点有其重要性,电针早期介入治疗可能是治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疾病的良策,而电针持续增高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HSP70、S-100β、vimentin及持续增高大脑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可能是电针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任秀君[10](2007)在《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由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紊乱所致,表现为血浆脂蛋白异常、血脂增高等,属于祖国医学的“痰浊”“瘀血”范畴。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地防治HLP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居三大死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60%~80%。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是威胁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减少和延缓中风的发生,减轻中风后机体状态,从高血脂阶段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是针刺防治中风的新视角,具有重要流行病学研究意义。高血脂与中风,神经干细胞与神经营养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尚未进行探讨的部分,本研究试图通过建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动物模型,并观察针刺的影响,探讨在高血脂阶段积极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是否可通过升高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和再生。研究方法:应用大鼠喂养经典高脂饲料,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八组: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高血脂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Ⅱ组。高血脂治疗组用电针三阴交、丰隆穴治疗10天。脑缺血治疗组用针刺人中、百会穴治疗7天。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Ⅱ组,先给大鼠喂养高脂饲料造成高血脂模型,治疗Ⅰ组电针三阴交、丰隆穴10天后,两组同时电针三阴交、丰隆穴,针刺人中、百会穴,7天后处死。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不针刺。用生化方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和额叶皮层脑缺血病理改变、室管膜下区和大脑额叶皮层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右侧大脑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浓度。实验结果: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本实验选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大脑中动脉FeCl3刺激血栓性闭塞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最终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预实验结果显示,与同时段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组4周、6周CHO、LDL-C、TG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HDL-C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高脂饲料喂养4-6周可以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由于高血脂形成时间较长,饲养6周的高血脂症大鼠模型更近似于人类高血脂症的病理变化,正式实验定为6周。正式实验,42天,高脂饮料喂养的各组大鼠的CHO和LDL-C、TG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HLD-C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证明高血脂症大鼠造模成功,可以进行实验。52天脑缺血造模后,在MCAO清醒(术后约1h)后,在1~2h内观察模型动物有脑缺血模型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组大鼠在造模后1~2h的神经症状行为在评定上均有阳性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HE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动物脑缺血造模后,缺血灶出现在额叶,位置比较恒定,缺血灶内细胞排列散乱,并见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脑水肿表现,海马区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各组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脱失现象等病理改变,说明本实验的脑缺血模型制作是成功的。本实验首次建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的动物模型,此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小,重复性好,充分模拟了人类疾病的病理及生理改变。2正常大鼠血脂、HE染色结果、神经干细胞、NSE、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正常大鼠CHO 51.92±9.46mg/dL, HDL-C 26.80±8.16 mg/dL,LDL-C 30.50±8.19 mg/dL,TG47.98±12.18 mg/dL。HE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右侧海马区和额叶皮层神经细胞排列清楚,细胞形态清晰。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在正常大鼠右侧脑内表达较少,在前脑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可观察到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阳性细胞(背外侧伸展nestin:阳性细胞数63±9.40;面密度0.62±0.10%;光密度0.50±0.03%。PCNA:阳性细胞数185±10.60;面密度1.93±0.11%;光密度1.22±0.07%。vimentin:阳性细胞数95±6.31;面密度0.61±0.04%;光密度0.34±0.02%。Tuj-1:阳性细胞数56±7.69;面密度0.96±0.13%;光密度0.22±0.03%。侧脑室外侧壁:nestin:阳性细胞数41±5.61;面密度0.35±0.05%;光密度0.23±0.03%。PCNA:阳性细胞数114±22.79;面密度1.25±0.25%;光密度0.94±0.19%。vimentin:阳性细胞数48±11.85;面密度1.05±0.26%;光密度0.58±0.14%。Tuj-1:阳性细胞数35±4.69;面密度0.88±0.12%;光密度0.45±0.06%。)正常对照组大脑右侧额叶皮层相应区域表达更少。(nestin:阳性细胞数14±3.47;面密度0.11±0.03%;光密度0.09±0.02%。PCNA:阳性细胞数58±6.52;面密度0.64±0.07%;光密度0.39±0.04%。vimentin:阳性细胞数56±6.46;面密度0.22±0.03%;光密度0.11±0.01%。Tuj-1:阳性细胞数13±5.14;面密度0.08±0.03%;光密度0.05±0.02%。)右侧大脑匀浆中NSE(41.70±3.47 ng/dL)及神经营养因子NGF(79.36±7.07 pg/ml)、BDNF(5.66±0.86μg/L)、bFGF(51.20±6.05 ng/L)含量呈基础表达。3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治疗作用3.1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的作用经针刺治疗后,和高血脂模型组相比,高血脂治疗组大鼠的CHO、LDL-C、TG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HLD-C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说明针刺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CHO、LDL-C、TG,升高HLD-C,调节血脂水平。3.2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nestin、PCNA、vimentin、Tuj-1在实验性高血脂造模后大鼠脑内表达较少,在室管膜下区SVZ、背外侧角可观察到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阳性细胞,额叶皮质表达更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阳性细胞数、面密度、光密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影响不大。3.3针刺对高血脂大鼠右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高血脂造模后,右侧脑匀浆中NSE浓度与正常脑匀浆中NSE浓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高血脂本身不能影响右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与合成。高血脂大鼠治疗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针刺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NSE的分泌。3.4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大鼠大脑匀浆中NGF、BDNF、bFGF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BDNF显着升高,P<0.05,NGF、bFGF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降低大鼠大脑中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针刺可升高高血脂状态某些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如BDNF。4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4.1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缺血病理改变的作用59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和脑缺血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的神经症状评分降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HE染色结果显示,脑缺血治疗组缺血区周围组织水肿减轻,无明显的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正常。海马CA3区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变性坏死细胞较少,细胞周围间隙明显缩小,血管病变主要以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为主。说明针刺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4.2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脑缺血后,大鼠缺血侧前脑室管膜下区(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额叶皮层nestin、PCNA、vimentin、Tuj-1强表达,并有多层阳性细胞,背外侧角可见大量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并向外形成了背外侧伸展,脑缺血区可见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治疗组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各项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脑缺血后存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有一部分神经干细胞有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的趋向。针刺后各项指标高于脑缺血组。说明针刺可提高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大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表达。针刺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的增殖,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同时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从SVZ区向缺血区迁移。4.3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明显上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脑缺血治疗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脑缺血后,脑匀浆中NSE浓度显着升高,说明出现脑损伤。针刺可降低NSE浓度,从而减轻脑损伤。4.4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DNF、bFGF含量明显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脑缺血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FGF含量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结果提示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DNF、bFGF浓度显着升高,说明脑缺血后,自身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从而产生一定的脑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促进缺血侧大脑NGF、bFGF的分泌与合成,加强脑保护作用。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5.1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的作用经针刺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Ⅱ组CHO、LDL-C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Ⅱ组TG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CHO、TG、LDL-C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Ⅱ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治疗Ⅰ组比较,治疗Ⅱ组CHO、LDL-C、TG没有显着差异,P>0.05;HDL-C,各组之间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与42天比较,治疗Ⅰ组HDL-C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本实验表明,针刺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治疗Ⅰ组疗效好于治疗Ⅱ组,从而说明从高血脂阶段积极介入针刺治疗,可更好、更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5.2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脑缺血后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缺血病理改变的作用与合并模型组比较,合并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合并治疗Ⅰ组比较,Ⅱ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针刺后缺血区HE结果显示,针刺后缺血区周围组织水肿减轻。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水肿程度最轻,无明显的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正常。海马CA3区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变性坏死细胞较少,细胞周围间隙明显缩小,血管病变主要以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为主。说明电针在高血脂成模后积极治疗可减轻脑损害。5.3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前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额叶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的表达弱于单纯脑缺血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Ⅱ组各项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减弱脑缺血后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的表达。即高血脂可减弱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针刺可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表达。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Ⅱ组各项表达要强,说明在高血脂阶段介入治疗,更能提高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针刺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的增殖,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同时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从SVZ区向缺血区迁移。说明在高血脂阶段介入治疗,更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5.4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显着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合并各组缺血侧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明显上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合并模型组比较,合并治疗Ⅰ组、Ⅱ组下降有显着差异P<0.01,P<0.05;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比较,Ⅱ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可加重脑缺血后脑损伤,针刺可减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脑损伤,尤其在高血脂阶段介入针刺治疗的治疗Ⅰ组疗效远远好于治疗Ⅱ组。5.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NGF、BDNF、bFGF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NGF、bFGF上升有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较,Ⅱ组NGF、BDNF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降低脑缺血后脑自身的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促进NGF、BDNF、bFGF的分泌和合成,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针刺治疗Ⅰ组的NGF、BDNF高于Ⅱ组,说明在高血脂阶段积极进行针刺治疗可更好的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实验结论: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2高血脂本身并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室管膜下区和右侧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和右侧脑匀浆中NSE的表达,但能降低右侧大脑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如NGF、BDNF、bFGF的分泌。3脑缺血能增强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4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可减弱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和右侧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SE的分泌,降低缺血侧脑组织NGF、BDNF、bFGF的分泌,减弱大脑的自我保护作用。5针刺“丰隆”、“三阴交”,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CHO、TG、LDL-C,升高HDL-C水平。针刺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高血脂后大脑右侧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和右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但能促进右侧脑组织中BDNF的分泌与合成。6针刺“百会”“人中”可改善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脑缺血状态,降低缺血侧NSE的分泌,增强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大脑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大脑缺血侧脑组织NGF、bFGF的分泌与合成。7针刺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脑缺血状态,可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8从高血脂阶段积极介入针刺治疗,可更好、更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脑缺血状态,明显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降低缺血侧大脑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大脑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9针刺能通过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GF、BDNF、bFGF的分泌,降低NSE分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显示,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实验性脑缺血和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缺血造模后,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升高,往往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同时出现,所以猜测本实验脑缺血后是神经营养因子的升高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实验结果表明,针刺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从而最终促进了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尤其在高血脂阶段针刺治疗可减轻脑缺血后损伤,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
二、中西药配合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粘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配合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粘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涤痰活血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认识 |
2 西医对原发性高血压认识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
4 导师经验总结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两组之间性别对比 |
2.2 两组之间平均年龄对比 |
2.3 两组之间病程对比 |
2.4 两组之间身高及体重对比 |
2.5 两组治疗前诊室血压之间对比 |
2.6 两组治疗前家庭自测血压之间对比 |
2.7 两组治疗前动态血压之间对比 |
2.8 两组治疗前血脂之间对比 |
2.9 治疗前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2.10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程度的对比 |
2.11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对比 |
2.12 两组治疗前全血粘度之间对比 |
3 相关标准制定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病例纳入标准 |
3.4 病例排除标准 |
3.5 病例剔除、脱落试验标准 |
3.6 评分标准 |
4 研究资料和方法 |
4.1 分组处理 |
4.2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5.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图 |
8 结果 |
8.1 两组治疗前后诊室血压之间对比 |
8.2 两组治疗前后家庭自测血压之间对比 |
8.3 两组治疗后24h动态血压之间对比 |
8.4 两组治疗后血压疗效判定对比 |
8.5 两组治疗后血压达标率之间对比 |
8.6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之间对比 |
8.7 两组治疗后调节血脂疗效之间对比 |
8.8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之间对比 |
8.9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
8.10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对比 |
8.11 药物安全性指标比较 |
8.12 两组治疗后安全性对比 |
8.13 两组基线降压药物使用说明 |
讨论 |
1 痰瘀互结与眩晕的理论探讨 |
2 痰瘀互结型眩晕与脏腑关系理论探讨 |
2.1 与脾关系 |
2.2 与心关系 |
2.3 与肾关系 |
2.4 与肝关系 |
2.5 与肺关系 |
2.6 与三焦关系 |
3 痰瘀关系探讨 |
4 痰瘀关系现代理论研究 |
5 导师学术思想 |
6 涤痰活血汤组方分析 |
6.1 涤痰活血汤配伍特点 |
6.2 涤痰活血汤组方分析 |
7 临床疗效分析 |
7.1 患者血压改善情况 |
7.2 血脂疗效方面 |
7.3 全血粘度方面 |
7.4 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情况 |
7.5 安全性比较 |
8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2)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调理脾胃法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
1.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 |
2.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 |
3.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 |
4. 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 |
5. 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 |
6. 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 |
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课题存在不足及目标措施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3)糖尿病足临床研究和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课题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课题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 临床观察 |
4.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6 讨论 |
第三部分 中国中医对糖尿病足的临床防治 |
1、辨证治疗 |
2、外治法 |
3、其他疗法 |
4、西医治疗 |
5 中医对糖尿病足食疗认识 |
6 中国古今针灸治疗糖尿病 |
7 推拿疗法治疗糖尿病足 |
8 糖尿病足的护理 |
9 现代研究 |
10 评述 |
第四部分:越南糖尿病足下肢脉管病防治对策 |
1 向市政府与卫生厅提出的建议 |
3 向医院和同仁提出的建议 |
3 对于病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病例选择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施加因素 |
2.3 随机方法 |
2.4 治疗方案 |
3 观察内容及方法 |
3.1 安全性观察项目及方法 |
3.2 疗效性观察 |
4 疗效标准 |
4.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4.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 |
4.3 安全性评价 |
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两组治疗前病人门诊住院构成分析 |
1.4 两组病程分析 |
1.5 两组治疗前病人脑梗死部位分析 |
1.6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
1.7 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分析 |
1.8 两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析 |
1.9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2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3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2.4 治疗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
2.5 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
2.6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比较 |
3 安全性分析 |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分析 |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的认识 |
1.2 现代临床治疗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的认识 |
2.1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特点 |
2.2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发生机制 |
2.3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 |
3 益气养阴通瘀方联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的中西结合背景 |
3.1 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脑梗死恢复期)中存在的问题 |
3.2 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优势 |
4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4.1 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基本病机 |
4.2 滋阴益气活血法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大法 |
5 益气养阴通瘀方组方分析 |
5.1 益气养阴通疥方的药物组成 |
5.2 益气养阴通癖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
6 体会 |
7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交流学习情况 |
附表 |
(5)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概况 |
1 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认识 |
1.1 血瘀证的历史沿革 |
1.2 血的生理 |
1.3 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
1.4 血瘀证的症状与体征 |
2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
2.1 妇科病证 |
2.2 其他病证 |
3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
3.1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
3.2 寒凝血瘀证实验研究的状况 |
4 小结 |
综述二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概况 |
1 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
1.1 全血粘度(ηb) |
1.2 血浆粘度(ηp) |
1.3 红细胞聚集指数(RE) |
1.4 红细胞压积(HCT) |
2 血瘀证病理机制 |
2.1 血液流变学异常 |
2.2 微循环障碍 |
2.3 血流动力学异常 |
3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
3.1 活血化瘀方药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
3.2 针灸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
4 小结 |
综述三 膈俞、血海、委中、丘墟穴的古今研究 |
1 膈俞穴的古今研究 |
1.1 膈俞穴的古文献研究 |
1.2 膈俞穴的现代研究 |
2 血海穴的古今研究 |
2.1 血海穴的古文献研究 |
2.2 血海穴的现代研究 |
3 委中穴的古今研究 |
3.1 委中穴的古文献研究 |
3.2 委中穴的现代研究 |
4 丘墟穴的古今研究 |
4.1 丘墟穴的古文献研究 |
4.2 丘墟穴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
2 艾灸组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1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
2.2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粘度的影响 |
2.3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 |
2.4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
3 艾灸膈俞、血海、委中穴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活血化瘀效应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综述三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冠心Ⅱ号对心绞痛患者血NO、SOD、CRP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一、现代医学的认识 |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 |
(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三)发病机理 |
(四)防治 |
二、传统中医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辨证及治疗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临床研究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四、讨论 |
(一)冠心病心绞痛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
(二)中医对心肾关系的研究 |
(三)瘀血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相关性研究 |
(四)冠心Ⅱ号方的组方药物功效及药理研究分析 |
(五)冠心病心绞痛与血脂的关系 |
第三部分:结语 |
第四部分: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黏血症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研究 |
1.1 血液流变学检查 |
1.2 心阻抗微分图检查 |
1.3 高频宽带心电图检查 |
1.4 脑血供远红外线热像图检查 |
2 治疗研究 |
2.1 化学药制剂 |
2.2 蛇毒制剂 |
2.2.1 精制蝮蛇抗栓酶 |
2.2.2 浓缩型精制蝮蛇抗栓酶 |
2.2.3 降纤酶 |
2.2.4 蕲蛇酶 |
2.2.5 东菱克栓酶 |
2.3 中药 临床多用益气活血、化瘀通脉法为主治疗, 能收到较好疗效。 |
2.3.1 古方 |
2.3.2 自拟方 |
2.3.3 中成药 |
2.3.4 单味中药 |
2.3.5 中药单体 |
2.4 物理疗法 |
2.4.1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 |
2.4.2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
2.4.3 血液磁极化疗法 |
2.4.4 红细胞单采和血浆置换疗法 |
2.5 综合疗法 |
2.5.1 中西药复方 |
2.5.2 化学药制剂联合物理疗法 |
2.5.3 中药联合物理疗法 |
3 结语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9)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作用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损伤后作用机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治疗前后血脂含量变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HSP70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S-100β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vimentin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针刺干预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GF、BDNF、bFGF 含量的变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
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2.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治疗前后血脂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
4.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海马、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 GFAP、HSP70、S-100β 及 vimentin 等的影响研究 |
5.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 NGF、BDNF 及 bFGF 等表达的影响研究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10)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abb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高脂血症认识 |
2 高血脂的病因病机 |
3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研究 |
4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实验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 病名 |
2 病位 |
3 病因 |
4 促发因素 |
5 临床症状 |
6 辨证施治 |
7 预后 |
8 针灸在治疗中风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针刺对脑缺血合并症的实验研究 |
2 针刺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 |
1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 |
2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
3 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4 神经干细胞的定位和标记 |
5 脑缺血与NSC 的激活 |
6 脑缺血时影响NSC 增殖的因素 |
7 针灸与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
8 研究展望与科学意义 |
参考文献 |
综述五 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1 神经干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因子 |
2 NGF 家族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2.1 NGF |
2.2 BDNF |
3 GDNF 家族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4 其他生长因子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4.1 bFGF |
4.2 其他生长因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电针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神经行为及脑缺血病理改变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HE 染色图 |
实验五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estin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Nestin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PCNA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PCNA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vimentin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Vimentin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Tuj-1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Tuj-1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九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十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
实验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西药配合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粘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 [1]涤痰活血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D]. 袁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D]. 尹倚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3]糖尿病足临床研究和防治对策[D]. 张氏玉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4]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 张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2)
- [5]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D]. 金末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冠心Ⅱ号对心绞痛患者血NO、SOD、CRP的临床观察[D]. 阮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7]高黏血症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 梅春,魏希进. 山东中医杂志, 2007(07)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 施昱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D]. 任秀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