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五味子和五味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五味子和五味子

一、HPLC法鉴别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论文文献综述)

徐鸿,高勇,邓继华,于新兰[1](2021)在《麦味地黄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麦味地黄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麦味地黄丸中五味子醇甲进行测定。结果用HPLC法测定麦味地黄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浓缩丸平均回收率为102.37%,RSD(%)为1.81%(n=9);大蜜丸平均回收率为108.30%,RSD(%)为0.24%(n=9)。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麦味地黄丸的内在质量。

解满江,屠鹏飞,张庆英[2](2021)在《枣仁安神成方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枣仁安神成方制剂由炒酸枣仁、丹参和醋五味子制得,临床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及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为了保障枣仁安神成方制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对其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尚无针对枣仁安神成方制剂研究进展的综述。该文首次系统归纳总结了有关枣仁安神成方制剂质量标准、化学成分、药效作用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枣仁安神成方制剂药效物质和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褚晶晶[3](2020)在《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从来源、性状、鉴别及含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提供科学的鉴别方法,为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别提供参考。

王佳豪[4](2019)在《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五味子本草文献的梳理与考证,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五味”的道地药材标准草案。2.通过对五味子药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为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建立五味子药材的化学质量标志物。3.通过分子鉴定,对五味子及近缘物种进行鉴定研究,确立五味子特有的生物学质量标志物。4.通过对五味子药材的显微组织和粉末的观察,对五味子及南五味子的显微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建立五味子药材的形态学质量标志物。并制定2020版《中国药典》的南五味子显微鉴定标准草案。材料与方法:1.材料:2016-2017年收集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三省的五味子药材十批,陕西、河南、湖北、山西等南五味子12批;2016-2017年从辽宁凤城移栽五味子100余株、陕西商洛移栽南五味子50余株、从湖南省怀化市移栽黑老虎20余株到辽宁省中药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辽宁,大连)。2.方法:2.1查阅有关五味子的历史文献50余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五味子的药用历史进行了梳理。2.2运用HPLC和UPLC-MS两种方法对五味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五味子药材的6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比较南北五味子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差异。2.3五味子的分子生药学分析方法2.3.1运用Illumina Hiseq平台,使用了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南北五味子药材混合粉末的总DNA进行提取、扩增、纯化、制备文库、测序,运用Agilent Bioanalyzer对数据进行检测,最后对测序数据结果进行分析。2.3.2运用Illumina Hiseq平台,使用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技术,对五味子、南五味子、黑老虎等三种植物的新鲜叶片的叶绿体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收集、片段化、建库、扩增、测序、数据检测,最后对数据进行SSR、IR、系统进化分析。2.3.3运用基因组Survey技术评估五味子核基因的大小、GC含量与杂合度,分析实验结果,为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提供依据。2.4运用显微镜检技术,按照药典技术指导原则对南北五味子药材组织(石蜡切片)和粉末(水合氯醛和稀甘油装片)进行研究,并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拍照记录。结果:1.经过本草文献梳理与考证,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朝《本草原始》始载“辽五味鲜红色,久黑色”,李时珍最早划分南北五味子,并指出“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本课题组长期观察的到南北五味子均具有“析霜”现象,并南五味子更加明显。2.HPLC共测定五味子药材10批,南五味子药材12批,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辽宁省抚顺的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最高,为19.45 mg/g;辽宁省凤城和桓仁地区的木脂素含量较高,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平均含量在15 mg/g左右;UPLC-MS测定结果为显微化学成分的分析提供了基础。3.运用高通量测序对南北五味子药材混合粉末的ITS2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得到37601条ITS2序列,划分为196个OTU,并成功分析出南北五味子各自的OTU代表序列,由此成功鉴定出南北五味子药材;对五味子、南五味子、黑老虎三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得到三者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46875 bp、146842 bp、145399 bp。对叶绿体基因进行了注释并对物种间的基因差异进行了比较,得到14种叶绿体内的功能基因,并找出了三者之间的差别,IR区边界分析得到三者的rps16和petB和rpl16和clpP等基因的长度和距离边界的位置的区别,SSR的核苷酸类别及数量等信息都可以表明三者物种间的差异等;核基因Survey杂合度的评估结果得到50Gb的基因数据,我们推算五味子的核基因大小约9 Gb,为之后五味子核基因de novo测序奠定了基础。4.通过显微鉴定分析,我们得到南北五味子药材的共同特征有相同结构的种皮表皮石细胞、种皮内层石细胞,不同点在于南五味子在中果皮细胞中含有簇晶方晶,五味子没有,五味子的果皮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连珠状增厚,南五味子不明显,由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来鉴定两者,并制定了2020版《中国药典》南五味子的显微标准草案。结论:1.梳理了五味子的药用历史,制定了道地药材“北五味”的团体标准草案,为五味子栽培和开发等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辽五味”的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2.五味子的化学成化学质量标志物研究测定了22批南北五味子为五味子木脂素的含量,为五味子的化学质量标志物的测定与五味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数据。3.五味子分子鉴定结论3.1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的鉴定南北五味子混合药材粉末,为混合药材粉末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3.2首次对南五味子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与分析,并将南五味子的叶绿体基因组上传至NCBI(SRX4282569)。运用叶绿体基因组成功鉴定出五味子及近缘物种,为叶绿体作为超级DNA条形码用于鉴定分析近缘药用植物提供了参考。3.3首次对五味子核基因Survey分析,得到了五味子的基因大小在9 Gb左右,为后续五味子的核基因测序提供了参考。4.南北五味子的显微结构分析得到,两者可通过果皮表皮细胞是否有连珠状增厚和是否含有簇晶方晶鉴定,首次为2020版《中国药典》制定出了南五味子的显微鉴定标准草案。

李筱玲,邓寒霜[5](2018)在《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质量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调查、评价南五味子药材质量,为避免南、北五味子混用及有效控制南五味子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药材市场或药店随机购买南五味子药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分析,确定药材真伪,评价药材质量。结果:收集样品14份,经鉴别2份为北五味子,其他12份样品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均符合南五味子药材特征;所有南五味子样品杂质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 3个样品水分含量超标,1个样品总灰分含量超标;全部南五味子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含量均达到药典要求,其中含量最低的为0. 49%,最高为0. 79%,有效成分含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2. 5~3. 9倍之间。结论:陕南及周边地区药材市场流通的五味子以南五味子为主,但存在少数南、北五味子混用现象;陕南作为南五味子主产区,所产南五味子药材品质较为优良;在以后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产地初加工管理,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

曲晨[6](2016)在《益心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鉴别项下全部药材进行研究,并且对提取方法、展开剂等内容进行优化,期望建立一种便捷、客观、全面、专属性更强的鉴别方法;与此同时,对原标准中的人参相关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增加丹参的含量测定方法,期望最终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全面的控制产品质量的含量测定方法,用来提升益心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益心舒丸的七味中药材(人参、丹参、黄芪、五味子、川芎、麦冬、山楂);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益心舒丸中七味中药材的薄层色谱专属性鉴别明显;人参皂苷Rg1、Re、Rb1、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7-9.74μg(r=0.9999),0.99-9.90μg(r=0.9998),1.65-16.50μg(r=0.9999),0.28-2.76μg(r=0.9987),0.0332-0.332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8%(n=6,RSD=1.41%),98.38%(n=6,RSD=1.73%),98.95%(n=6,RSD=1.48%),99.91%(n=6,RSD=1.54%),98.33%(n=6,RSD=1.26%)结论:本方法客观、准确、全面,可用于益心舒丸的质量控制。

李玲,丁野,孙辉,刘丽,李文莉[7](2015)在《三组易混淆中药材鉴别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许多中药材在性状上不易区分,较容易混淆。本文就南、北五味子,川黄柏和关黄柏,木通和川木通这三组易混淆中药材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重点从仪器分析鉴别的角度综述这三组中药材真伪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中药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使中药鉴定不再依赖人工经验而是实验数据,从而使中药材的鉴定更加客观准确。

李林燕[8](2012)在《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味子有南北之分,南五味子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北五味子。南、北五味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同属植物,成分种类相近,临床药效也相近,但具体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很大,中国药典也作两个不同药材收载。为确认南五味子安神的主要有效部位,在本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将南五味子按大类进行了粗分离,由南五味子分离得到南五味子挥发油、木脂素、多糖、有机酸四个部位,并用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协同作用实验,对南五味子各部位成分的助眠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在相同生药剂量下,南五味子木脂素显示出强于南五味子水煎液和醇提液的助眠效果。同时服用南五味子木脂素后的对正常小鼠自发活动有减少作用,以及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有时间延长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南五味子木脂素为南五味子安神主要有效部位。本文以南五味子有效部位-木脂素类物质为原料,添加适当的辅料,制备成软胶囊制剂,具有养心安神、补肾益精的功效,可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症。研究目的:1.通过对南五味子提取物制备工艺以及分离纯化条件和干燥工艺的考察,保证提取工艺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通过对中试制得的原料药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确保原料药质量较稳定。2.对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囊皮处方及填充物处方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初选处方样品开展初步稳定性试验。3.寻找影响南五味子软胶囊初选处方样品稳定性的因素,并开展相关机理研究。4.针对软胶囊稳定性影响因素设计、调整处方,并对其样品进一步开展稳定性考察。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方由南五味子单味药组成,其有效部位为木脂素,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基本母核为联苯环辛烯,且多含苯甲氧基,极性较小。高浓度乙醇可将有效成分提出,通过分离纯化研究,使总木脂素的含量达到50%以上。根据南五味子木脂素的性质,结合活性筛选实验,设计了多条工艺线路。首先,对药材的果肉、种皮、种仁进行检测,发现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种仁,因此,药材在提取前须碾碎,才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出;其次,由于南五味子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可达1.8%,为了减少挥发油对药物疗效及制剂质量的影响,对挥发油的提取去除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考察,优选出高效节能的挥发油提取条件,并很好的控制了有效成分的损失率;第三,由于木脂素类物质的极性较小,用水煎煮除去有机酸和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后,再选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总木脂素,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的浓度、用量以及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五味子酯甲的转移率可达90%以上;第四,对于乙醇提取液的纯化,实验比较了大孔树脂、活性碳吸附、氧化铝等精制纯化工艺的得率、适用性和提取物活性,最终选用大孔树脂和氧化铝对南五味子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使提取物中总木脂素的量最高达70%;通过三批中试工艺验证,结果表明,南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是合理可行的。最终确定了工艺线路如下:(1)药材先通过水蒸气蒸馏除去挥发性成分,(2)再用水煎煮除去有机酸和多糖等水溶性杂质,(3)药渣用乙醇提取木脂素,(4)乙醇液经大孔树脂和氧化铝选择性吸附杂质,纯化有效部位,最后回收溶剂,除去水分即得木脂素有效部位。在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中,分别对软胶囊的内容物处方和囊皮的处方进行了初步筛选,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南五味子软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考察因素有压囊机进料口温度,压囊的环境温度(室温),压囊后的转篮干燥时间,以软胶囊成品的收率为指标,优选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条件。本文还对南五味子提取物及南五味子软胶囊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的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有效成分五味子酯甲及五味子甲素的量,并分别做了方法学研究;按照参考文献和药典规定,对南五味子提取物和软胶囊进行各项检查,初步建立了南五味子提取物及南五味子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木脂素为脂溶性油状物,软胶囊为其适宜剂型。对中试制得的南五味子软胶囊进行了初步的稳定性考察,发现软胶囊出现崩解迟缓,粘连等问题,分析研究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和发生机理,调整处方后,对中试制得的软胶囊进一步考察,最终制得质量稳定可靠,疗效确切的南五味子软胶囊。研究结论:本文针对南五味子软胶囊初选处方样品稳定性存在的问题,如泄漏,崩解迟缓,粘连,物质迁移,硬化等,以氨基酸残量测定,崩解时限,溶出度,差示扫描热分析等技术手段,探讨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崩解迟缓,物质迁移,粘连等的发生的机理,并提出了解决稳定性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药物的提取路线设计,到制剂工艺的确定,以及处方的筛选等各个环节,将稳定性研究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影响中药软胶囊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如明胶质量,附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囊皮的厚度,水分的含量,填充物的性质,包括载体,辅料等,外界环境如温度和湿度等,甚至压囊时温度湿度等。创新点:采用了氨基酸残基含量的测定,崩解时限测定,差示扫描热分析等,探讨了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崩解迟缓,物质迁移,粘连等的发生的机理,如囊皮的交联反应与明胶中的氨基酸有关;高温和光照会加速明胶的老化;附加剂中低分子醛类物质会使明胶发生交联反应,此类物质如丙二醇,二氧化钛等;囊皮中的水分与内容物的水分存在动态平衡的关系,且含水量过多或过少会引起囊皮破裂或变硬,甚至会影响囊皮崩解等。本文还研究了药物与囊皮的相互作用,考察药物是否对囊皮有影响。鉴于中药提取物体系具有基本类似的物理化学特征,其软胶囊制剂的囊皮与内容物组成处方亦大同小异,因而上述研究与结论不仅建立了中药软胶囊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一种研究模式,且对于提高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稳定性应具有普遍性意义。

苑广信[9](2012)在《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味子是我国传统着名中药,具有滋补强健、镇静安神、止咳平喘和保肝护肝等作用。长久以来,传统中医将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和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同种药材使用,统称为“五味子”。但是,大量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果实化学成分和含量均有较大差别。因此,自《中国药典》(2000年版)开始将华中五味子果实单独收载为“南五味子”。《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收载的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质量标准缺乏专属性且指标单一,不能真正反映其内在质量。本文采用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二者的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方法。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五味子提取物(SCEs)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胰岛细胞RINm5F的保护作用,初步探索其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机制。本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物质资源库研究关键技术”资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筛选,以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脂素含量为指标,优选出五味子木脂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5,超声提取20min,提取3次。2.对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经多次硅胶柱层析,从五味子中共分离得到6个木脂素类单体化合物,经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并用HPLC检测其纯度。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五味子丙素(schisandrin C)、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五味子甲素(deoxys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A)、五味子醇乙(schisandrol B)和五味子醇甲(schisandrin)。3.建立了可同时分离检测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五味子中普遍存在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其中五味子醇甲活性较强且含量最高,建议采用五味子醇甲和7种木脂素总含量双指标控制五味子质量。五味子醇甲含量不低于4.0mg/g且7种木脂素总含量不低于14.0mg/g为优级品;五味子醇甲含量不低于2.9mg/g,且7种木脂素总含量不低于8.0mg/g为合格品。发现五味子酯甲、安五脂素和五味子甲素为南五味子的主要成分,建议采用上述3种木脂素总含量为指标控制南五味子质量,3种木脂素总含量不低于8.0mg/g为合格品。4.首次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MEKC)实现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的快速分离检测,本方法的特点和突出优势在于分析速度较现有方法大幅提高(本法9.0min,文献报道MEKC法18min以上,HPLC法30min以上)。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进行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5.建立了五味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并指认了其中8种成分,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0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以指纹图谱中各特征峰相对峰面积为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20批药材分为A、B两大类,A类为五味子,B类为南五味子;进一步将A类分为两小类,其中A1类为优级品,A2类为合格品;聚类结果与本文第3章中HPLC法测定结果一致。以9批五味子优级品药材为对照,建立共有模式,采用指纹图谱软件计算相似度,规定相似度大于0.850为五味子合格品药材,大于0.950为五味子优级品药材。对20批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聚类分析和HPLC法结果一致。6.建立了五味子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特征峰,并指认了其中8种成分,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0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根据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可将20批样品分为五味子优级品、五味子合格品和南五味子,分类结果与本文第3章中HPLC法测定结果一致。7.建立了五味子红外(IR)指纹图谱,并用该方法对20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以9批五味子推荐药材的平均光谱作为红外参考光谱(R),采用“OPUS”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9批五味子优级品药材指纹图谱与参考图谱(R)相似度为(97.33~99.64%),6批五味子合格品药材指纹图谱与参考图谱(R)相似度为(94.86~96.63%),5批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与参考图谱(R)相似度较低(83.05~90.56%)。可见红外指纹图谱可有效区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五味子药材的品质。8.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RAPD)技术对7批五味子和3批南五味子样品进行DNA指纹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重复性好、扩增条带多且清晰的引物。其中引物S28扩增结果多态性丰富、扩增条带特异性强,可区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9.利用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胰岛细胞RINm5F为模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中SOD活力及MDA含量来研究五味子提取物(SCEs)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机制。1)SCEs对胰岛细胞有增殖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2)SCEs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SCEs高、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分别提高了63.4%和45.6%。这说明SCEs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且以SCEs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3)与模型组相比,SCEs高、中剂量组培养液和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显示细胞氧化损伤程度减轻。4)与模型组相比,SCEs高、中剂量组培养液和细胞内SOD活力明显增强(P﹤0.05),说明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增强。

李晓亮[10](2011)在《南五味子质量标准及肝宝胶囊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优化HPLC分析条件同时测定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和甲素的含量,完善提高南五味子的质量标准。(2)采用HPLC法建立南、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方法。(3)完成肝宝胶囊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1)采用HPLC法优化色谱条件,使五味子酯甲和甲素与其他成分峰达到基线分离,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2)应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版本:2004AB)计算处理,分别建立南、北五味子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3)以主要有效成分提取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肝宝胶囊的提取工艺和制剂成型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制定肝宝胶囊的质量标准。结果:(1)建立了同时测定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和甲素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简便、准确、可行,重现性好,根据实际测定结果,建议规定南五味子含五味子酯甲和甲素的总量不得少于0.30%。(2)建立了南、北五味子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了25个和24个共有峰,研究结果表明南、北五味子指纹图谱显着不同,相似度小于0.3。(3)确定了南五味子、黄芩的提取工艺及肝宝胶囊制剂成型工艺,完成了三批小试和三批中试试验,建立了TLC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制定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完善提高了南五味子的质量标准,南、北五味子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结合木脂素成分的含量测定,可为全面控制其内在质量提供科学方法;肝宝胶囊的生产工艺实用可行,建立了主要有效成分的TLC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能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为南五味子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HPLC法鉴别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鉴别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论文提纲范文)

(1)麦味地黄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试剂和材料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 色谱条件
    2.4 测定法
    2.5 方法学考察
        2.5.1 线性范围考察
        2.5.2 专属性
        2.5.3 精密度实验
        2.5.4 稳定性实验
        2.5.5 回收率测定
        2.5.5. 1 采用标准添加法测定回收率
        2.5.5. 2 采用标准添加法测定回收率
        2.5.6 重复性
        2.5.7 检测限及定量限测定
        2.5.8 耐用性实验
        2.5.9 样品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2)枣仁安神成方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质量标准现状
2 化学成分
    2.1 酸枣仁化学成分
    2.2 丹参化学成分
    2.3 五味子化学成分
3 药效作用
4 分析方法
    4.1 枣仁安神制剂的分析方法
        4.1.1 光谱法
        4.1.2 薄层色谱法
        4.1.3 高效液相色谱法
        4.1.3.1 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分析
        4.1.3.2 含量测定
    4.2 枣仁安神制剂所含单味药材的分析方法
        4.2.1 光谱法
        4.2.1.1 UV
        4.2.1.2 IR
        4.2.1.3 NIR
        4.2.1.4 FS
        4.2.2 HPLC和UPLC
        4.2.2.1 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
        4.2.2.2 含量测定
        4.2.3 LC-MS
        4.2.3.1 指纹图谱
        4.2.3.2 含量测定
        4.2.4 GC和GC-MS
        4.2.5 CE
5 总结与展望

(3)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来源上研究
2 从性状上研究
3 从显微鉴别上研究
4 从薄层色谱的定性鉴别研究
5 色谱定量鉴别
6 中成药中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鉴别

(4)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五味子的植物分类与近缘药用植物资源
    第一节 五味子植物分类简介
    第二节 五味子近缘药用植物资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道地药材“北五味”的本草考证与团体标准制定
    第一节 道地药材“北五味”的本草考证
    第二节 道地药材“北五味”团体标准的制定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味子药材的显微鉴定研究
    第一节 北五味子药材的显微鉴定研究
    第二节 南五味子药材的显微鉴定研究
    第三节 2020 版《中国药典》南五味子显微鉴定标准草案的制定
第四章 五味子药材的化学质量标志物研究
    第一节 HPLC法测定五味子中6 木脂素成分的含量
    第二节 UPLC-MS法测定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五味子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
    第一节 中药分子鉴定简介
    第二节 南北五味子药材混合粉末的高通量测序鉴定研究
    第三节 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及黑老虎超级条形码鉴定研究
    第四节 五味子核基因组Survey评估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分析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个人简历
致谢

(5)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试剂与材料
    1.1 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2.2 微鉴别
    2.3 薄层鉴别
    2.4 检查项目
    2.5 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
        2.5.2 样品前处理
        2.5.3 线性关系考察
        2.5.4 供试品含量测定
3 讨论与分析

(6)益心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TLC法鉴别益心舒丸中的中药材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人参的专属性鉴别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1.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1.4 专属性鉴别
        2.2 丹参的专属性鉴别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2.4 专属性鉴别
        2.3 黄芪的专属性鉴别
        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3.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3.4 专属性鉴别
        2.4 川芎的专属性鉴别
        2.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4.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4.4 专属性鉴别
        2.5 五味子的专属性鉴别
        2.5.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5.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5.4 专属性鉴别
        2.6 麦冬的专属性鉴别
        2.6.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6.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6.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6.4 专属性鉴别
        2.7 山楂的专属性鉴别
        2.7.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2 对照溶液的制备
        2.7.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7.4 专属性鉴别
第二章 HPLC法测定益心舒丸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及方法学验证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5 系统适用性实验
        2.6 专属性实验考察
        2.7 线性关系考察
        2.8 精密度实验
        2.9 稳定性实验
        2.10 重复性实验
        2.11 加样回收率实验
        2.12 样品的含量测定
    3 讨论
第三章 HPLC法测定益心舒丸中丹参中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及方法学验证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1.5 系统适用性实验
        2.1.6 专属性实验考察
        2.1.7 线性关系考察
        2.1.8 精密度实验
        2.1.9 稳定性实验
        2.1.10 重复性实验
        2.1.11 加样回收率实验
        2.1.12 样品的含量测定
        2.2 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2.5 系统适用性实验
        2.2.6 专属性实验考察
        2.2.7 线性关系考察
        2.2.8 精密度实验
        2.2.9 稳定性实验
        2.2.10 重复性实验
        2.2.11 加样回收率实验
        2.2.12 样品的含量测定
    2 讨论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2.讨论
        2.1 TLC法定性鉴别实验
        2.2 HPLC法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附录:100min梯度洗脱时间下人参皂苷的色谱图
致谢

(7)三组易混淆中药材鉴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南、北五味子的鉴别
    1.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 4 紫外分光光度法
    1. 5 其他
2 川黄柏和关黄柏的鉴别技术
    2. 1 HPLC色谱法
    2.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2. 3 其他
3 木通和川木通鉴别技术
    3. 1 液质联用法
    3. 2 紫外光谱法
    3. 3 近红外光谱法
    3. 4 分子生物技术
4 小结

(8)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南五味子药材、成分及制剂的研究概述
        1.1 南北五味子的特征概述
        1.1.1 外观特征
        1.1.2 显微特征
        1.1.3 药材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
        1.2 南五味子的主要成分研究
        1.2.1 木脂素类成分
        1.2.2 挥发油
        1.2.3 萜类化合物
        1.2.4 水溶性成分
        1.2.5 其它成分
        1.3 南五味子制剂的应用情况
    2 软胶囊制剂的应用概况
    3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3.1 立题依据
        3.1.1 药效学依据
        3.1.2 剂型选择依据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五味子软胶囊原料药的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1 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及前处理
    2 南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2.1 提取工艺路线设计
        2.2 制备工艺研究
        2.2.1 提取工艺研究
        2.2.2 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2.2.3 南五味子提取物干燥工艺研究
        2.2.4 南五味子提取物最佳制备工艺重现性实验
        2.2.5 南五味子提取物的中试制备验证
        2.3 结论
        2.3.1 提取纯化路线
    3 南五味子提取物中指标成分的确定
第三章 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南五味子木脂素质量标准研究
        1.1 性状
        1.2 鉴别
        1.3 检查
        1.4 含量测定
        1.4.1 HPLC法测定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1.4.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的含量
        附图
第四章 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囊皮与内容物处方初步筛选研究
    1 囊皮处方筛选
        1.1 明胶的选择
        1.2 囊皮处方主料比例的研究
        1.3 囊皮处方辅料的选择
    2 内容物处方筛选
    3 压囊工艺条件优选
    4 处方初选结果
第五章 南五味子软胶囊初选处方样品的溶出度考察及质量标准研究
    1 南五味子软胶囊溶出度的研究
        1.1 概述
        1.2 特殊溶出介质和平衡溶解度
        1.2.1 特殊溶出介质对本品的溶出影响
        1.2.2 平衡溶解度和溶出介质体积
        1.3 溶出条件的考察
        1.3.1 方法概述
        1.3.2 溶出条件考察
    2 南五味子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2.1 性状
        2.2 鉴别
        2.3 检查
        2.4 含量测定
        2.4.1 HPLC法测定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2.4.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的含量
第六章 南五味子软胶囊初选处方样品的初步稳定性试验
    1 处方及样品的准备
        1.1 处方
        1.2 样品的制备
        1.2.1 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物制备
        1.2.2 南五味子软胶囊制备
    2 稳定性研究
        2.1 南五味子提取物的稳定性试验
        2.1.1 试验方法
        2.1.2 检查项目及结果
        2.2 南五味子软胶囊的稳定性试验
        2.2.1 试验方法
        2.2.2 检查项目及结果
        2.3 稳定性试验结论
        2.3.1 提取物稳定性结论
        2.3.2 软胶囊稳定性结论
    附图
第七章 影响南五味子软胶囊初选处方样品稳定性的因素与机理研究
    1 概述
    2 各因素研究
        2.1 崩解迟缓
        2.1.1 概述
        2.1.2 方法
        2.1.3 结果
        2.2 内容物吸附
        2.3 物质迁移
        2.3.1 概述
        2.3.2 水分的迁移
        2.3.3 药物有效成分的转移
    3 结论
        3.1 影响因素
        3.2 机理
第八章 针对软胶囊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整的处方及其样品稳定性考察
    1 最终处方确定
    2 优化处方后制得的软胶囊稳定性考察结果
    3 优化处方后制得的软胶囊溶出度测定
    4 结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全文结论
    2 不足之处
    3 创新点
    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1章 绪论
    1.1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研究进展
        1.1.1 概述
        1.1.2 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1.1.3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定性分析方法
        1.1.4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
        1.1.5 展望
    1.2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2.1 课题来源
        1.2.2 立题依据
        1.2.3 研究思路
第2章 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及化学成分研究
    2.1 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
        2.1.1 仪器、试剂及材料
        2.1.2 五味子提取物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2.1.3 提取工艺研究
    2.2 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2.2.1 仪器、试剂及材料
        2.2.2 提取及分离方法
        2.2.3 结构鉴定
第3章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 8 种主要木脂素的含量
        3.1.1 仪器、试剂及材料
        3.1.2 溶液的制备
        3.1.3 HPLC 色谱条件及条件优化
        3.1.4 方法学考察
        3.1.5 样品测定
        3.1.6 结果与讨论
    3.2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MEKC)快速分离检测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 8 种木脂素类成分
        3.2.1 仪器、试剂及材料
        3.2.2 溶液的制备
        3.2.3 电泳条件及条件优化
        3.2.4 方法学考察
        3.2.5 样品分析
        3.2.6 不同部位木脂素含量测定
        3.2.7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五味子指纹图谱研究
    4.1 五味子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4.1.1 仪器、试剂及材料
        4.1.2 溶液的制备
        4.1.3 HPLC 色谱条件及方法学考察
        4.1.4 五味子 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
        4.1.5 讨论
    4.2 五味子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研究
        4.2.1 仪器、试剂及材料
        4.2.2 溶液的制备
        4.2.3 电泳条件及方法学考察
        4.2.4 五味子 HPCE 指纹图谱的建立
        4.2.5 讨论
    4.3 五味子红外(IR)指纹图谱研究
        4.3.1 仪器、试剂及材料
        4.3.2 实验方法与方法学考察
        4.3.3 结果与分析
        4.3.4 讨论
    4.4 五味子随机扩增 DNA 多态性(RAPD)指纹图谱研究
        4.4.1 仪器、试剂及材料
        4.4.2 溶液的制备
        4.4.3 实验方法
        4.4.4 结果与分析
        4.4.5 讨论
第5章 五味子提取物(SCEs)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胰岛细胞RINm5F 的保护作用
    5.1 仪器、试剂及材料
    5.2 溶液及样品制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MTT 法测定细胞活性
        5.3.3 胰岛细胞培养液中 SOD 活力及 MDA 含量
        5.3.4 胰岛细胞内 SOD 活力及 MDA 含量
        5.3.5 统计学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SCEs 对胰岛细胞增殖的作用
        5.4.2 SCEs 对 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5.4.3 胰岛细胞培养液中 SOD 活力及 MDA 含量
        5.4.4 胰岛细胞内 SOD 活力及 MDA 含量
    5.5 讨论
第6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南五味子质量标准及肝宝胶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五味子研究现状
        1.1.1 南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
        1.1.2 南五味子质量标准研究
        1.1.3 南五味子药理学研究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工作内容
        1.3.1 南五味子质量标准研究
        1.3.2 肝宝胶囊的研制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药材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南五味子质量标准研究
        2.2.1 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测定
        2.2.2 南、北五味指纹图谱研究及四种木脂素成分含量测定
    2.3 肝宝胶囊生产工艺研究
        2.3.1 南五味子提取工艺研究
        2.3.2 黄芩提取工艺研究
        2.3.3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2.3.4 肝宝胶囊三批小试与中试试验
    2.4 干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2.4.1 检查
        2.4.2 薄层鉴别
        2.4.3 含量测定
3 讨论与结论
    3.1 南五味子质量标准研究
    3.2 肝宝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3.3 肝宝胶囊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3.4 肝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HPLC法鉴别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论文参考文献)

  • [1]麦味地黄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J]. 徐鸿,高勇,邓继华,于新兰. 新疆中医药, 2021(06)
  • [2]枣仁安神成方制剂的研究进展[J]. 解满江,屠鹏飞,张庆英. 中国中药杂志, 2021(06)
  • [3]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别研究[J]. 褚晶晶. 名医, 2020(08)
  • [4]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D]. 王佳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质量评价[J]. 李筱玲,邓寒霜. 中国现代中药, 2018(11)
  • [6]益心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D]. 曲晨.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7]三组易混淆中药材鉴别技术研究进展[J]. 李玲,丁野,孙辉,刘丽,李文莉. 中国药师, 2015(11)
  • [8]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林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6)
  • [9]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 苑广信. 吉林大学, 2012(09)
  • [10]南五味子质量标准及肝宝胶囊的研究[D]. 李晓亮. 泸州医学院, 2011(08)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五味子和五味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