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教育的教学支持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红,颜绍梅,张春艳[1](2021)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需求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开放大学远程教学平台为例》文中认为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时空分离、教与学的非实时互动性等特点,使开放教育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文献研究法,以云南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展开访谈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在教学支持服务方面的需求性,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控和学习过程的管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资源支持服务模式、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完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机制和体制的建设、重视非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提出教学支持服务的对策,为提高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质量提供参考。
熊英,刘永权[2](2021)在《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探究——基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教学管理是指课程教学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原则,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对课程的设计、建设、运行以及评价各个阶段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使课程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而在开放远程教育领域,教学过程更多在线上进行,由于开放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点,使得开放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与普通高校有很大区别。基于英国开放大学课程教学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开放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且以课程团队的形式开展教学管理更适合开放远程教育的特点,可以根据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管理的主要阶段,将课程团队分为"以课程资源为重心"的课程开发团队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何宇媚,阮银兰,邹伟[3](2021)在《智慧学习环境下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开放大学“网络金融”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技术与教育进一步融合、深化,教学模式、资源交互方式、师生关系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研究把远程教育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并在"网络金融"课程进行实施。实践证明,项目以教师服务团队为基础,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送和教学支持服务,注重技术和情感支持服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提高了学习成绩。
蔡元强[4](2021)在《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线教育是发展智能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线教育的发展,能够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进一步深化初级中学教育体制改革,从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方面促使初中教育公平发展。特别是2020年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中学均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更加体现了初级中学在线教育的优势和价值。但同时,初级中学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受很多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线教育的发展。文章以互联网+教育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开展为背景,研究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运用远程教与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和在线协作学习理论等理论,提出了在线教育效果提升策略,并通过准实验研究法对该策略进行了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介绍互联网+教育优势、国家大力支持、教育变革需求以及在线教育发展现实需要的背景,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研读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全面、准确把握在线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借鉴。其次,深入了解目前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开展的现状,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在线学习平台、数字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活动、学习者、在线支持服务和学习效果评价等七个方面展开调研访谈,了解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开展现状;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挖掘出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问题解决提供第一手依据。再次,提出在线教育效果提升策略。以提高初级中学在线教育教学效果为目标,依据相关理论,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在线学习平台、数字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活动、学习者、在线支持服务和学习效果评价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在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并对具体化策略等作了全面详实阐释。最后,采用准实验研究验证在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在延安市某中学八年级选取实验班对照班开展准实验研究,比较基于研究构建的在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的在线教育与疫情期间常规的在线教育的教学效果。依据准实验研究对比结果数据验证了本研究所构建在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能够进一步体现“主导——主体”的在线教育理念,加强了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在线教学效果,也提升学生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感。
张鑫[5](2021)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具体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武汉市突然爆发,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被彻底打破,其中受此影响较深的群体之一是学生与教师。为了减少在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受到的影响,全国多地高校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实现了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的迁移和融合。在这期间,我国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实验”。互联网架起了高等教育线上教学活动的桥梁,实现了知识的流动、共享和传播,这在一定意义促进了高等教育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推动高等教育生态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但由于过去对于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这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对具有高度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知识是否可以完成“网络化知识”的转变仍存在很多问题,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大规模化为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通过总结在线教学及其发展历程,梳理了我国在线教学的运用现状,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普及作了铺垫。在借鉴各国在线教学政策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高校大学生在线教学实践入手,依托相关理论,将线上教学要素划分为主体、客体、渠道、内容、效果五部分,以此绘制在线教学模式图,并围绕这一模式图展开探索。因此笔者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传播模式理论,结合实际解析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流程框架;其次,通过访谈法、网络民族志等方法,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下考察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如何作用;最后,从教学内容、方法、评估三方面出发全面剖析此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具体实践效果,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行业的发展做好铺垫。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实验的普遍运行,引发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的重新审视,此次危机对于教育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将从传播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视角出发,深入在线教学环境中,对高校在线教学各要素进行质性分析,根据其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长期角度来看,线上教学绝不只是疫情之下的一种应急行动,它有望会带动我们的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新格局的发展。
安杰[6](2021)在《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形势下,混合学习已逐渐成为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深层学习可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把握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充分利用混合学习环境和资源,开展线下深入授业解惑和线上协作探究的混合学习活动,具有其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在混合学习环境下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不积极回答问题、讨论发帖内容缺乏深层思考;对知识理解较为浅层,如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在实践中迁移能力较低,达不到应用创新。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对教师和学生访谈,发现:当前混合学习环境下,在促进学生深层学习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由此导致学生在混合学习中缺乏深层思考和深层理解、迁移能力不高。设计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必要且重要。为促进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深层学习,本研究以一致性建构理论、U型理论、深层学习路线(DELC)、知识可视化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在总结出三阶段过程性原则、“教—学—评”一致性原则、“R”可视化原则和主动建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学习环境下深层学习策略要素——活动类型、环境、人员、资源和预期学习成效,建立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策略模型,并据此提出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以《远程教育理论》课程为例,在讨论和分组协作中各实施两轮策略。对深层学习策略实施的前、后测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学习过程中的文本数据进行质性分析并综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的观察数据对策略的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在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的干预下,学习者的深层学习水平有显着提升。基于此,提出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的深层学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动类型、环境、人员、资源和预期学习成效等要素,“教—学—评”应具有一致性;讨论活动中可利用混合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分组协作可按“个人探究——可视化协作——总结讨论”方式展开;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周珊珊[7](2021)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面向学习动机的教师反馈策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混合学习逐渐成为高校中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手段之一。混合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优势,将人员、资源和环境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师应该给予学习者适时且恰当的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反馈指教师在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的关于其表现和理解的信息,用以激发或强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需求和动机,引导学习行为,检测学习效果,提升、改变或重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本研究通过对混合学习课程中教师反馈相关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现有的高校混合学习中教师反馈缺乏交互性,课堂反馈和在线反馈没有很好地融合。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反馈干预理论和斯金纳强化理论,构成教师反馈的要素研究开始,提出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师反馈策略框架,依托《远程教育理论》课程,依照策略框架设计具体的教师反馈策略并实施。以混合学习环境为背景,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本研究首先确定教师反馈策略要素,根据反馈原则,设计随堂练习中的教师反馈策略、讨论活动中的教师反馈策略和模块测验中的教师反馈策略,并在混合教学实践中实施。通过对策略实施结果的质性和量化分析发现:移动端APP能够有效促进了混合学习环境下的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实现动机和声望动机;教师在在线学习平台中的提醒监督能够保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教师对课程的投入度直接影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师反馈策略进行完善,总结出混合学习环境下面向学习动机的教师反馈策略。研究结论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同时为混合学习相关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杜鹏[8](2021)在《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我国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活动遭受较大冲击,近162个国家约14亿学习者面临无法到校进行课堂学习的窘境。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跨时空的“互联网+教育”为“停课不停学”开展提供了在线教学的可行方案。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的在线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典型应用和突出体现,在线教学成为疫情期间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研究从三方面展开:(1)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在线教学的核心要素为“基础环境、教学支持、教学模式”。对三个核心要素展开分析,归纳出疫情期间四类“同步、异步、智慧、混合”典型在线教学模式,根据分析得出的特点构建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在线教学模式,阐述了在线教学模式的内涵,指出在线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2)对疫情期间K中学在线教学进行案例研究,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组织及实施的访谈,对问卷、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超90%的学生对疫情期间K中学在线教学感到满意,但同时也反应出学生对更适切、有效、良好学习体验的在线教学需求依然存在,教师和学生在线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网络拥堵和设备不均衡、师生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在线教学理解认识不到位、教学效果弱化”的困境。(3)针对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在线教学的困境,从“持续改善基础环境、提高教学支持水平、探索家校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提高网络资源有效性、尝试新技术教学终端、建设统一教学平台、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家校教学模式”的中学“互联网+教育”发展策略。本研究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对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学校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提升“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协调融合以形成校内外应对紧急事件的合力,为在线教学发展提供思路和策略,最终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发展。
叶丹楠[9](2021)在《疫情背景下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加拿大疫情期间的应急远程教育为例,从政策、技术等宏观因素及教师、学生、家庭等微观因素出发,对其疫情期间应急远程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详略得当的分析,特别对教师、学生及家庭等因素进行了重点阐释。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五个章节,从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已有准备、疫情期间实施应急远程教育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进行描述与梳理,并借助广受认同的、经典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措施进行再次分析,从中试图归纳加拿大远程教育特点,并试图对“4R”理论提出切合应急远程教育特点的改进建议。最后,结合我国远程教育现状,总结相应建议。在绪论部分,首先阐明本研究的研究缘由、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其次,分别对远程教育、应急远程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最后,在研究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的应急教育、远程教育、应急远程教育以及“4R”危机管理理论分别进行了文献梳理,为本研究更系统、恰当地分析加拿大疫情期间应急远程教育状况做好理论指导。在第一章节,描述了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系统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加拿大远程教育发展阶段及现状。第二章节,聚焦于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准备,包括:政策方面的准备、技术方面的准备、教师方面的准备、学生方面的准备。第三章节,总结加拿大疫情期间实施应急远程教育的挑战,包括:教师方面的挑战、学生方面的挑战、家庭方面的挑战。第四章节,分别对应上述三个方面的挑战,阐述相应的应对措施。在第五章节,本研究主要借助经典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远程教育实施现状,提出相应建议。具体包括:首先,充足的危机准备、出色的公平意识、注重合作的危机应对、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持续的后续研究是加拿大实施应急远程教育的独特特点。其次,本研究基于“4R”危机管理四步骤,结合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实践,思考切合应急远程教育特点的危机管理四步骤。最后,通过总结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提出我国在今后应急远程教育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包括:高准备的应急远程教育、学习者中心的应急远程教育、应急为先的应急远程教育、合作的应急远程教育。在后疫情时代,远程教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必然补充。加拿大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前期政策保障、基础设施、教师和学生准备、相关人员的培训课程等等的经验和研究,对建立我国的应急远程教育预警机制是有启发意义的。同时,加拿大紧急情况下处理教育公平和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践对我国也有启发意义。我国和加拿大一样都拥有广袤的疆域,都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即使在发达地区如上海也有收入较低的家庭受数字鸿沟影响。本论文阐述的加拿大在应急远程教育期间采取的一系列缓解数字鸿沟的措施,对我国类似问题的解决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彭洁[10](2020)在《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远程教育领域当中,学习支持服务属于一个核心议题。远程教育最早发轫于英国开放大学,属国际上远程教育的先驱,该校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具有高质量特征。英国开放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及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精到的信息提供、图书馆在线服务的创新学习支持、辅导教师在高质量学习支持中的作用发挥和基于大数据的的优质高效工具支持等,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2020年2月以来,因为新冠肺炎的传播,全球多数国家采取了学校停课措施以遏制疫情的蔓延。全国范围的停课导致全球近70%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其他实施局部停课的国家亦有数百万学生受到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各国通过远程学习保持全民教育的连续性,使得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将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四个要素:信息、资源、人员和技术,分别分析和总结了四个要素系统的主要特点。再结合对我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剖析,以SWOT分析折射出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难点。以英国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成功经验为翘板,对比分析我国远程开放大学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之路上的可操作性提升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英国开放大学在信息沟通方面具有高效性,能够确保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解决,其中包含的丰富学习资源能够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持,良好的网络支持平台可以将学生学习轨迹完整记录下来,高素质的辅导教师队伍使得师生互动效果突出。上述要素使得英国开放大学得以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是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的模范,为全球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二、远程教育的教学支持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教育的教学支持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需求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开放大学远程教学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开放大学发展趋势 |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现状 |
(三)云南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现状 |
二、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及内涵 |
(一)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 |
(二)教学支持服务的内涵 |
三、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支持服务工作重视不够 |
(二)教学平台的教学服务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
(三)教学平台资源支持不到位 |
(四)教学实施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师资队伍建设薄弱,信息技术能力缺失 |
(六)教学支持服务的有效性不足 |
(七)个性化支持服务缺失 |
四、基于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支持服务需求性分析 |
(一)云南开放大学学生对教学支持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
(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网上学习行为分析 |
1. 与教师沟通交流工具选择的差异性。 |
2. 网上学习时长的差异性。 |
(三)阻碍学生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学习的主要原因 |
(四)学生对教学支持服务的需求性分析 |
五、有效性支持服务的对策 |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多级联动机制 |
(二)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控与学习过程的管理 |
(三)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资源支持服务模式 |
(四)增强用户体验度,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 |
(五)完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机制体制的建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
(六)重视非学习支持服务,融入学生情感关怀 |
六、结语 |
(2)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探究——基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开放远程教育课程的内容及特点 |
(一)开放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的选择路径 |
1.市场调研 |
2.专家委员会的论证 |
3.相关委员会的批准 |
(二)开放远程教育课程的生命周期 |
1. 新课程的建设 |
2. 旧课程的更新改造 |
(三)开放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保证 |
1.阶段-关卡理论 |
2.课程的验收 |
3.课程的启用 |
(四)开放远程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转换 |
1. 课程的学习成果认证 |
2.课程学分积累与转换的价值与原则 |
四、英国开放大学案例分析 |
(一) 英国开放大学课程教学管理 |
1. 课程建设的特点和开发过程 |
2. 课程和项目的种类 |
3.教学模式 |
4.课程运行的管理 |
(二)从Open Learn到Future Learn的学习平台 |
(三)案例启示 |
1. 课程建设 |
2. 课程运行 |
3. 课程管理 |
五、以课程团队开展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管理 |
(一)“以课程资源为重心”的课程开发团队 |
1. 组建课程开发团队的必要性 |
2. 课程开发团队人员构成 |
3. 课程开发团队工作机制 |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
1. 组建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
2. 开放远程教育师资队伍的构成 |
(三)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的模式 |
(3)智慧学习环境下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开放大学“网络金融”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
(1)人力支持。 |
(2)技术支持。 |
(3)资源支持。 |
(4)教学支持。 |
(5)情感支持。 |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实施路径 |
(一)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
(二)“网络金融”课程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实践 |
1.组建三支教师团队开展全程支持服务 |
2.提供适应多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支持服务 |
3.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支持服务 |
(1)导学服务。 |
(2)助学服务。 |
(3)促学服务。 |
(4)评学服务。 |
4.注重学生的情感支持服务 |
(三)“网络金融”课程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实施效果 |
1.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
四、结语 |
(4)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信息技术优势显着,互联网+教育势在必行 |
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线教育成为发展趋势 |
3.基础教育变革需要,新型教育方式趋于成熟 |
4.疫情教学困难重重,延安在线教育任重道远 |
(二)问题提出 |
(三)国内外在线教育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
1.国外在线教育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
2.国内在线教育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研究内容 |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本章小结 |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在线教育 |
2.在线学习平台 |
3.教学效果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远程教与学三种相互作用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认知灵活性理论 |
4.在线协作学习理论 |
本章小结 |
三、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问卷编制 |
4.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5.问卷发放与回收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
2.数字资源分析 |
3.师资队伍分析 |
4.教学活动分析 |
5.学习者分析 |
6.在线服务支持分析 |
7.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
(三)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基础设施薄弱,平台的可用性友好性较差 |
2.数字资源良莠不齐,利用率较低 |
3.教师现代化素养较差,信息化能力较弱 |
4.传统课堂照搬线上课堂,缺乏全面的线上教学设计 |
5.学习积极性弱,满意度较低 |
6.缺乏一体化管理,推脱、扯皮现象严重 |
7.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精准化评价 |
本章小结 |
四、初级中学在线教育效果提升策略 |
(一)政府维度 |
1.加强宏观顶层设计,均衡分配教育资源,打造在线教育“金课” |
2.提供配套政策支持,重视信息安全知识产权,提升教师认证门槛 |
(二)学校维度 |
1.在线学习平台:打造新型平台,提高友好性及易用性 |
2.数字资源:注重人性化教学设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3.师资队伍:转变教师角色,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
4.教学活动:探索智能化教研,创新教学模式 |
5.学习者:激发学习动机,构建学习共同体 |
6.在线服务支持:管理一体化,完善教学支持服务 |
7.学习效果评价:创新智能评价方法,构建精准评价体系 |
(三)社会维度 |
1.携手企业,整合资源,构建“校企联盟”合作机制 |
2.携手家长,协同管理,构建“互联网+家校协同”机制 |
本章小结 |
五、在线教育效果提升策略应用实证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设计 |
1.实验对象 |
2.实验内容 |
3.实验变量 |
4.实验假设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前测 |
2.实施教学 |
3.实验后测 |
(四)实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1.目前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
2.提出了初级中学在线教育效果提升策略 |
3.验证了初级中学在线教育效果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
(二)研究创新点 |
1.研究视角创新 |
2.提出了提升初级中学在线教育教学效果的策略并证明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实践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 2: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实践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在线教学效果评价量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科研情况 |
(5)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在线教学的概念及特征相关研究 |
1.2.2 在线教学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1.2.3 在线教学现状与问题相关研究 |
1.2.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相关研究 |
1.2.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各要素相关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总体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后疫情时代 |
2.1.2 在线教学 |
2.1.3 在线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5W传播模式理论 |
2.2.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有效教学理论 |
第3章 高校在线教学模式构建 |
3.1 高校在线教学要素划分 |
3.1.1 5W模式下的知识传播要素 |
3.1.2 高校在线教学要素的三层次 |
3.2 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解析 |
3.2.1 在线教学大规模推广的现实基础 |
3.2.2 高校在线教学模式阐释 |
第4章 高校在线教学模式实施分析 |
4.1 在线教学模式的主客体分析 |
4.1.1 教师主体功能翻转分析 |
4.1.2 大学生线上学习现状分析 |
4.1.3 主客体间的交互分析 |
4.2 在线教学模式的渠道与内容分析 |
4.2.1 在线教学平台分析 |
4.2.2 在线教学内容分析 |
4.2.3 渠道与内容的关系分析 |
4.3 在线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
4.3.1 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分析 |
4.3.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
4.3.3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发展对策 |
5.1 持续激发在线教学主客体活力 |
5.1.1 深化教育改革,确保在线教学的有效开展 |
5.1.2 教师主体要从多方着手,提高教学质量 |
5.1.3 学生客体要加强自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5.2 强化渠道与内容的联动 |
5.2.1 优化对线上教学平台,提供“1+1”教育服务 |
5.2.2 整合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
5.3 提升知识传播效果 |
5.3.1 注重过程性考核,建设立体化的考核体系 |
5.3.2 优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习者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问题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深层学习内涵的研究 |
(二)SOLO分类法——深层学习的评价理论研究 |
(三)深层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
(四)混合学习环境下深层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一致性建构理论 |
二、U型理论 |
三、深层学习路线(DELC) |
四、知识可视化理论 |
五、社会互动理论 |
第三章 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
一、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要素研究 |
二、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原则总结 |
(一)三阶段过程性原则 |
(二)“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
(三)“R”可视化原则 |
(四)主动建构原则 |
三、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型设计 |
(一)知识准备阶段 |
(二)知识建构与迁移阶段 |
(三)测评与反思阶段 |
四、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纵向设计 |
(一)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设计 |
(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设计 |
第四章 策略实施与效果分析 |
一、前期准备 |
二、实施过程 |
(一)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实施过程 |
(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实施过程 |
三、实施效果分析 |
(一)量化分析——基于深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二)质性分析——基于SOLO评价工具 |
(三)学习活动观察——基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记录表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OLO分类评价工具——以教学目标的修改为例(问题提出) |
附录 B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 C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记录(教师 J) |
附录 D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 E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记录(学生 D) |
附录 F 深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G SOLO分类法 |
附录 H SOLO评价工具(讨论活动) |
附录 I SOLO评价工具(分组协作) |
附录 J 模块核对单示例 |
附录 K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混合学习环境下面向学习动机的教师反馈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教师反馈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
(三)教师反馈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 |
二、相关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反馈干预理论 |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 |
第三章 混合学习环境下面向学习动机的教师反馈策略设计 |
一、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师反馈策略框架设计 |
(一)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师反馈要素研究 |
(二)教师反馈策略框架设计 |
二、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师反馈策略设计 |
(一)小步调随堂练习教师反馈策略 |
(二)促进深层思考的讨论活动教师反馈策略 |
(三)激励型模块测验教师反馈策略 |
第四章 混合学习环境下面向学习动机的教师反馈策略的实施与效果验证 |
一、实施准备 |
二、实施过程 |
(一)小步调随堂练习教师反馈策略实施 |
(二)促进深层思考的讨论活动教师反馈策略实施 |
(三)激励型模块测验教师反馈策略实施 |
三、效果验证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习动机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模块测验完成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第2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3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节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教育 |
2.1.2 自主学习 |
第2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述评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述评 |
第3节 理论基础 |
2.3.1 终身学习理论 |
2.3.2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3.3 个性化学习理论 |
第3章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要素分析与模式构建 |
第1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构成要素 |
3.1.1 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 |
3.1.2 核心要素 |
第2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基础环境分析 |
3.2.1 基础设施与网络接入 |
3.2.2 在线教学的硬件环境 |
第3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教学支持分析 |
3.3.1 教学平台 |
3.3.2 教学工具 |
3.3.3 教学资源 |
第4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典型在线教学模式分析 |
3.4.1 同步在线教学模式 |
3.4.2 异步在线教学模式 |
3.4.3 智慧在线教学模式 |
3.4.4 混合在线教学模式 |
第5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构建 |
3.5.1 模式的内涵 |
3.5.2 模式应用原则 |
第4章 COVID-19 背景下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 |
第1节 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分析 |
4.1.1 K中学的基本情况 |
4.1.2 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基础环境 |
4.1.3 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支持 |
4.1.4 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 |
第2节 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学生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查实施 |
4.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节 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访谈 |
4.3.1 访谈目的及访谈对象 |
4.3.2 访谈过程 |
4.3.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节 K中学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困境及原因 |
4.4.1 基础设施方面:网络拥堵设备不均衡 |
4.4.2 教学支持方面:师生教育技术能力不足 |
4.4.3 教学模式方面:教学模式认识不清 |
第5章 “互联网+教育”在中学的发展策略探究 |
第1节 持续改善基础环境 |
5.1.1 提高网络资源有效性 |
5.1.2 尝试新技术教学终端 |
第2节 提高教学支持水平 |
5.2.1 建设统一教学平台 |
5.2.2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
5.2.3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
第3节 探索家校教学模式 |
5.3.1 调整校园教学模式 |
5.3.2 增加家校教学模式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节 研究结论 |
第2节 研究不足与改进 |
第3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教师首轮访谈提纲 |
附录C:教师二轮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疫情背景下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新意与不足 |
三 概念界定 |
(一)远程教育 |
(二)应急远程教育 |
四 研究综述 |
(一)应急教育研究现状 |
(二)远程教育研究现状 |
(三)应急远程教育研究现状 |
(四)“4R”危机管理理论综述 |
第一章 疫情前加拿大远程教育系统的发展概况 |
一 加拿大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基于印刷媒体的函授教育阶段 |
(二)基于音视频媒体的广播电视教育阶段 |
(三)基于网络的在线教育阶段 |
(四)远程教育的新趋势——混合学习阶段 |
二 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现状 |
(一)远程教育普及率高 |
(二)各省远程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 |
(三)丰富多样的远程教育实践探索 |
第二章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准备 |
一 应急远程教育的政策准备 |
(一)附属于教育法案中的政策 |
(二)政策指南 |
(三)协议 |
(四)谅解备忘录 |
二 应急远程教育的技术准备 |
(一)实施远程教育的国家背景:国家ICT发展水平 |
(二)实施远程教育的系统内准备:远程教育学习管理平台 |
三 应急远程教育的教师准备 |
(一)教师ICT现状 |
(二)为教师提供的专业支持 |
四 应急远程教育的学生准备 |
(一)学生ICT现状 |
(二)学生拥有的与接受远程教育相关的设备现状 |
第三章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挑战 |
一 教师方面的挑战 |
(一)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字工具 |
(二)很多教师不了解远程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
二 学生方面的挑战 |
(一)学生难以适应远程教育 |
(二)弱势学生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 |
三 家庭方面的挑战 |
(一)家庭远程教育设施短缺 |
(二)家庭出现财务问题 |
第四章 加拿大对应急远程教育挑战的应对 |
一 教师挑战的应对 |
(一)系统层面的政策与资源保障 |
(二)为教师及其领导提供专业学习机会 |
(二)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
二 学生挑战的应对 |
(一)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 |
(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
(三)关注弱势学生特殊需要 |
三 家庭挑战的应对 |
(一)家庭实施远程教育的资源保障 |
(二)拨款补助学生和家庭 |
(三)提供其他形式的应急远程教育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一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实践特点 |
(一)充足的危机准备 |
(二)出色的公平意识 |
(三)合作的危机应对 |
(四)系统的政策支持 |
(五)持续的后续研究 |
二 危机管理理论视角的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分析 |
(一)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理论 |
(二)从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看“4R”危机管理理论 |
三 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的启示 |
(一)高准备的应急远程教育 |
(二)学习者中心的应急远程教育 |
(三)应急为先的应急远程教育 |
(四)合作的应急远程教育 |
(五)恢复导向的应急远程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远程教育 |
1.3.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1.3.3 开放大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基础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参与观察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1.5.4 比较研究法 |
2 信息服务支持 |
2.1 课程选择 |
2.2 教学资源素材匹配 |
2.3 课程基础信息推送 |
2.4 学习参考资源提供 |
小结 |
3 学习资源支持 |
3.1 优质的课程资源 |
3.2 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
3.3 强大的图书馆资源 |
小结 |
4 个性化人员支持 |
4.1 交流工具 |
4.2 支持服务内容 |
4.3 支持方式 |
4.4 支持服务团队 |
小结 |
5 技术支持 |
5.1 高效的档案管理工具——VOICE |
5.2 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学生支持工具 |
5.3 全方位、个人化的支持页面——学生之家 |
小结 |
6 比较与启示 |
6.1 我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6.1.1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基本情况 |
6.1.2 规划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6.1.3 规范的学习支持服务 |
6.1.4 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
6.2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SWOT分析 |
6.3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短板 |
6.3.1 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水平低 |
6.3.2 教师队伍有待优化 |
6.3.3 “关注学习者”理念的渗透度不高 |
6.3.4 新媒体技术的综合性运用不高 |
6.4 英国开放大学的启示 |
6.4.1 通过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 |
6.4.2 通过保障机制推动学习资源建设发展 |
6.4.3 以人工支持服务队伍建设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性 |
6.4.4 以导学助学服务为先导树立全员服务意识 |
6.4.5 以加强数据分析为支撑强化“持续关注理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远程教育的教学支持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需求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开放大学远程教学平台为例[J]. 张艳红,颜绍梅,张春艳.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04)
- [2]开放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探究——基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案例分析[J]. 熊英,刘永权.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智慧学习环境下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开放大学“网络金融”课程为例[J]. 何宇媚,阮银兰,邹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03)
- [4]延安市初级中学在线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蔡元强. 延安大学, 2021(12)
- [5]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D]. 张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 安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7]混合学习环境下面向学习动机的教师反馈策略设计研究[D]. 周珊珊.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8]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D]. 杜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疫情背景下加拿大应急远程教育研究[D]. 叶丹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D]. 彭洁.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