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的两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应强[1](2021)在《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可能优势及其现实转化》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这虽然与20多年前的相关政策文件有着相同的政策话语,但其政策背景和政策目标有了很大变化。高水平综合大学具有举办教师教育的可能优势,但要实现其可能优势的现实转化,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理念、制度和体制机制;需要高水平综合大学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需要高水平综合大学因校制宜,扬长避短,探索教师教育多元模式;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林思琪[2](2021)在《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在国外很多国家早已开始实施,虽然由于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培养实用型人才。随着中国17版新课标中数学建模素养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在高中数学日常教学中,如何根据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有效落实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成了当前高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渗透现状。论文分别从学生素养水平和教师授课案例两方面进行现状分析。研究发现,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测试成绩较差,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普遍偏低,文科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成绩低于理科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数学建模素养灌输存在无意识行为和缺少现实问题的数学化,导致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培养不足。二、课标和教材中数学建模素养体现。课标和新版人教A版教材中涉及大量关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案例,课标中完整的37个案例中就有7个是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教材中,涉及数学建模素养的地方高达147处,贯穿整个高中始末,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素养提供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素材。三、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数学建模素养三个水平划分为理论依据,结合现状和文本分析研究,本研究将建模素养教学培养分为感知、分解、深入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析上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演示。阶段一:感知。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接触一些基础的、被相对理想化的数学建模问题或者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感知能力,了解数学建模过程主要步骤,具备一定将简单现实情景数学化能力。阶段二:分解。在第一阶段学生宏观了解数学建模素养后,本阶段重心将放在微观上细化培养。将数学建模过程分为单或多个步骤,选取其中一两个融入课堂教学,达到逐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建模过程的目的。阶段三:深入。当学生经历以上两个阶段,具备一定数学建模素养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根据学生层次不同,活动难易度可适当调整。
朱晨菲[3](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王思源[4](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冯春艳[5](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孙晓苑[6](2020)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统编本七年级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单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学生更需要学习如何运用知识,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念。所以,教学设计也需要由一个知识点或一课时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转变。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设计也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在单元结构的设置上,新教材主要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方面组织单元,为设计与实施单元教学提供了条件。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法,以单元教学相关理论、统编本教材单元的特点和单元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优化策略,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借鉴。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明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单元教学的理论概述,主要厘定了语文单元教学内涵,阐明单元教学整合性、自主性、过程性、开放性的特征,分析了单元教学在改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一部分为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问卷的方式对初中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了当前单元教学在设计与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单元教学目标制定缺乏合理性、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不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不充分、单元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并针对这四个问题展开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当前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和实施的优化策略,主要从四方面展开。第一,单元教学首先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可以从单元的定位、单元内容的共性与个性、学情三方面来制定多元的教学目标;第二,以教科书为基础重新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可以从“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以读促写,读写联动”“综合性学习融入单元,加强课内外联系”三方面促进各个学习板块相融合;第三,优化教学过程,以“情境—任务—活动”的形式组织单元教学,构建学习支架,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第四,优化单元教学评价,丰富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式,使学生参与评价。第五部分是依据提出的优化策略,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设计了以“热爱生活,拥抱自然”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并通过具体实施反思本次单元教学实践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张立鹏[7](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以“怀才不遇”专题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让专题教学成为了现今所力推的教学方式,许多中小学老师都加入到了专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之中。通过梳理专题教学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现今的专题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目前的专题学习材料堆砌性严重、专题学习任务单一重复及专题教学忽略思想道德教育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在专题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怀才不遇古诗词进行专题教学研究,尝试探索初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的新模式。本论文在对专题教学的研究现状、古诗词的文学研究现状和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专题教学进行概念界定,从而为本研究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来出发,指出“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理论支撑,并提出了专题教学的实施构想,进而为后续“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反馈等提供理论保障。在“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中,本论文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指导理念,把编写选集作为学习总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提出改进建议。总之,针对目前古诗词专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提出了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指导理念,探索了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基本流程,并初步总结出了初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技巧,希望能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类主题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专题教学范例。
左湘[8](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本教材)自2016年9月开始在各个学校使用,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新增了“活动·探究”单元。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八年级和九年级分别设置了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即八年级上册的“新闻”单元、八年级下册的“演讲”单元、九年级上册的“诗歌”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它们以活动任务单的形式组织单元,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材中,这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对新增的“活动·探究”单元的深入探究,调查了长沙市湘仪学校“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现状,试图通过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促进“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与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活动·探究”单元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的相关概念、“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设置“活动·探究”单元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本文的“活动·探究”单元指的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八年级和九年级四册书中的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板块。本章阐述了教师在“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时应该遵循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以及设置“活动·探究”单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意义。第二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为研究对象,以长沙市湘仪学校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通过对“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问题: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目标的偏离、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评价的失当。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的教学现状,提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有效教学策略。关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是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制定。即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制定弹性标准。第四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笔者依据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四个“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演讲”单元为例进行案例评析,期望能够提供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刘微[9](2020)在《“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项目,自提出以来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热点。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理念逐渐渗透在各个行业,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也应结合时代的特点。因此,本文以拓宽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的路径为出发点,探究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的价值及其实用性,在夯实理论研究基础的同时开展试验性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的实施路径,尝试为改善当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在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阐述“互联网+”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的必要性。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分别对“互联网+”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两者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进一步得出对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的认识、界定及其基本特征。最后,明确“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的的必要性。对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依据,本文从基础理论、学习目标、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此部分作为对互联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基础。另外,通过对实践对象的问卷调查研究以及实习期间的近距离观察,了解当前互联网+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以及学习中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和调查实况,开展了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试验性教学。以初一年级的第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依据教学设计原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成果反馈中获得本次试验性教学的具体成效。并基于试验性教学效果反馈,进一步明确在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姚圆[10](2020)在《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阅读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最终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此,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特别设置了“名着导读”版块,意在借助课程化了的名着阅读来解决现阶段初中生的一些阅读问题。面对全新的“名着导读”版块,一线教学对于名着该导什么和怎么导存在着太多的疑惑。本文研究PBL(Project-based-Learning)教学法在初中名着导读的具体运用,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名着导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为PBL教学法应用于名着导读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寻找可操作的策略。基于此,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并对核心概念作了界定,还围绕该选题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章是理论研究部分,一方面梳理了名着导读理论基础中的文本阅读理论和对话理论,另一方面阐释了PBL教学法理论基础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阐明名着导读与PBL教学法在学理层面高度契合。第二章是调查研究部分,通过课例分析、问卷调查以及师生个案访谈,发现名着导读中现存的问题:1.阅读兴趣整体偏低;2.阅读过程缺乏有效监督;3.教学目标趋向异化;4.教学形式固化单一;5.结果考核缺乏细化评价。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从教师层面分析得知——课时有限是制约名着导读的重要因素、应试压力是制约名着导读的客观条件、教学能力是制约名着导读的主观因素;从学生层面分析可知——态度消极使得阅读行为难以维持、策略缺失使得阅读成就感难以满足。第三章从现实层面出发,重在阐明PBL教学法为什么可以应用于名着导读。从二者结合的可行性来看:1.名着导读提倡读整本书,为项目学习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支撑;2.“名着导读”版块的“主题探究”栏目具备项目学习倾向,导引项目选题;3.名着导读课时灵活,便于项目实施;4.名着导读呼吁测评创新,能够保障项目活力。从必要性来看,二者结合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课标的要求以及突破现有的教学局限。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于策略的设计,意在阐述PBL教学法应怎样应用于名着导读以设计出具有本土化语文特色的项目学习。第四章在探讨PBL设计原则和流程的基础上,认为名着导读的项目设计要经历“确立学习目标、寻找项目选题、设计驱动问题、规划项目任务、明确项目成果及发布方式、构建覆盖全程的评价体系”这六个环节。第五章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从“导”、“读”、“评”三个阶段进一步陈述了应用策略:项目准备阶段的“导”,需要设计项目计划书,项目导学单以及项目公约章;项目实施阶段的“读”需要监督阅读过程、指导阅读方法、改进项目方案;项目结题阶段的“评”为各评价对象开发了多样的评价量规。
二、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的两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的两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可能优势及其现实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同的政策话语,不同的政策目标 |
(一)相同的政策话语 |
(二)不同的政策目标 |
1.20多年前的政策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型师范教育体系 |
2.当前的政策目标:建设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
二、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可能优势与现实挑战 |
(一)可能优势只是理论上的优势 |
(二)可能优势与现实挑战并存 |
三、可能优势向现实转化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理念、制度和体制机制 |
(二)高水平综合大学要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
(三)因校制宜,扬长避短,探索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多元模式 |
(2)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数学建模素养概念界定 |
2.3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 |
2.4 数学建模过程的研究 |
2.5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的研究 |
2.6章末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的测试卷设计 |
3.3.1 测试题的编制 |
3.3.2 测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研究的测试过程 |
3.5章末小结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渗透的现状研究 |
4.1 高中生数学建模水平调查 |
4.1.1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总体特点 |
4.1.2 文理科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差异性 |
4.2 高中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素养渗透案例分析 |
4.2.1 案例一斐波拉契数列 |
4.2.2 案例二“阳马”模型中的面积、体积及外接球 |
4.3 章末小结 |
第5章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文本案例研究 |
5.1 17 版新课标中数学建模素养案例分析 |
5.1.1 案例三鞋号问题 |
5.1.2 案例四包装彩绳问题 |
5.2 新版教材中的数学建模素养案例分析 |
5.2.1 案例五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问题) |
5.2.2 案例六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练习) |
5.3 章末小结 |
第6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
6.1 感知阶段 |
6.2 分解阶段 |
6.3 深入阶段 |
6.4章末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4)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统编本七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课题研究意义 |
(三)课题研究现状 |
(四)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一、语文单元教学理论概述 |
(一)语文单元教学的内涵 |
(二)语文单元教学的特征 |
1.整合性 |
2.自主性 |
3.过程性 |
4.开放性 |
(三)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 |
1.改善教学结构,促进语文教学系统化 |
2.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3.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二、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问卷编制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三)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单元教学目标制定缺乏合理性 |
2.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不到位 |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不充分 |
4.单元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 |
三、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优化策略 |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
1.分析单元的定位 |
2.分析单元内容的共性与个性 |
3.充分分析学情 |
(二)梳理单元教学内容,融合单元板块 |
1.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 |
2.以读促写,读写联动 |
3.综合性学习融入单元,加强课内外联系 |
(三)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学习支架 |
1.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
2.设计统领性的学习任务 |
3.组织高效的学习活动 |
(四)优化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反思 |
1.丰富评价内容,拟定评价量规 |
2.关注学习过程,改进评价方式 |
3.学生参与评价,促进学习反思总结 |
四、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个案设计与实施 |
(一)单元教学个案设计 |
1.确定主题,构建单元 |
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
3.设计单元教学过程 |
4.确定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
(二)实践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以“怀才不遇”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实施“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语文核心素养与古诗词专题教学 |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古诗词专题教学 |
第二节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相关构想 |
一、“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构想 |
二、“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实施构想 |
第二章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 |
一、“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说明 |
二、“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设计内容 |
第二节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实施 |
一、“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实施说明 |
二、“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具体实施 |
第三章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反思 |
一、学生后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二、老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所欠缺 |
三、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缺乏深度 |
第二节 “怀才不遇”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启示 |
一、提出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
二、专题教学是未来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 |
三、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待加强 |
四、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搜集的学习材料 |
附录 B 学生的专题学习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统编本语文教材 |
二、“活动·探究”单元 |
三、有效教学 |
第二节 “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从做中学”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最优化”教学理论 |
第三节 设置“活动·探究”单元的意义 |
一、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
三、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二、教师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观念的落后 |
二、教学目标的偏离 |
三、教学内容的陈旧 |
四、教学评价的失当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 |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主体观 |
二、强调实践性,增强学生体验感 |
三、培养兴趣点,激发学生求知欲 |
第二节 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 |
一、以任务为引领,学生自主阅读 |
二、以活动为主体,学生自主实践 |
三、以探究为内核,学生自主写作 |
第三节 优化教学评价,制定弹性标准 |
一、增加评价主体,促进主体多元化 |
二、丰富评价方式,促进方式多样化 |
三、重视评价功能,促进功能多重化 |
第四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案例 |
第一节 演讲“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演讲“活动·探究”单元的案例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知 |
第一节 “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的界定及特征 |
一、“互联网+”的相关界定 |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界定及其特征 |
三、“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界定及其特征 |
第二节 “互联网+”介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 |
一、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
二、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力结构 |
三、“互联网+”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适配性 |
第二章 “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依据 |
第一节 “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
一、“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分类 |
三、互联网+主要技术类型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用前景 |
第二节 “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目标依据 |
一、方法性知识的掌握 |
二、语文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
第三节 “互联网+”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策略依据 |
一、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
二、保障学生的兴趣驱动 |
三、善用互联网+创设情境 |
第四节 “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生评价理念 |
一、发展性评价为基础 |
二、评价依据由“经验”转为“数据” |
三、评价主体与方式多元化 |
第三章 “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象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师生网络技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对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语文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教师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与学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价值认识不足 |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路径狭窄 |
三、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主体性难以保证 |
第四章 “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试验性教学——以七年级上《有朋自远方来》为例 |
一、活动主题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活动设计 |
四、活动评析 |
第二节 “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效果反馈 |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度 |
二、促进个性化展示,激发学生创造力 |
三、契合时代需求,改善教学现状 |
第三节 “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必要的关注 |
一、应具有学情意识 |
二、把握互联网+的介入程度 |
三、给予实践过程以动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PBL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名着导读重视意义建构和对话 |
一、从文本阅读理论看名着导读关注意义建构 |
二、从对话理论看名着导读重视交流与沟通 |
第二节 PBL教学法契合名着导读的需要 |
一、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PBL尊重学生主体 |
二、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看PBL体现“做中学” |
三、从多元智能理论看PBL意在挖掘多元潜能 |
第二章 部编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现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说明 |
一、名着导读教学现状的课例分析 |
二、名着导读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三、名着导读教学现状的个案访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阅读兴趣整体偏低 |
二、阅读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
三、教学目标趋向异化 |
四、教学形式固化单一 |
五、结果考核缺乏细化评价 |
第三节 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现存问题归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 |
二、学生层面 |
第三章 PBL教学法应用于名着导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PBL教学法应用于名着导读的可行性 |
一、整书阅读支撑项目内容 |
二、主题探究引导项目选题 |
三、课时灵活方便项目实施 |
四、考评创新保障项目活力 |
第二节 运用PBL解决名着导读现存问题的必要性 |
一、培育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
二、落实语文课标的长远选择 |
三、突破教学局限的模式创新 |
第四章 PBL应用于名着导读的设计原则及流程 |
第一节 设计原则 |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
三、构建真实的探究情境 |
四、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
第二节 设计流程 |
一、确立学习目标 |
二、寻找项目选题 |
三、设计驱动问题 |
四、规划项目任务 |
五、明确项目成果及发布方式 |
六、构建覆盖全程的评价体系 |
第五章 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项目准备阶段之“导” |
一、项目计划书,规划进程 |
二、项目导学单,助力聚焦 |
三、项目公约章,导引合作 |
第二节 项目实施阶段之“读” |
一、规划时间进度,监督阅读过程 |
二、凸显语文特质,指导阅读方法 |
三、及时反馈意见,改进项目方案 |
第三节 项目结题阶段之“评” |
一、全面评价:阅读项目中的实践表现 |
二、多样评价:阅读项目中的成果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的两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可能优势及其现实转化[J]. 张应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11)
- [2]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 林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统编本七年级教材为例[D]. 孙晓苑.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以“怀才不遇”专题为例[D]. 张立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有效教学研究[D]. 左湘.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互联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 刘微.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中的应用研究[D]. 姚圆.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