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度趋势预测

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度趋势预测

一、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景趋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珍[1](2021)在《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及作物模型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玉溪是云南烤烟主产区之一,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气象灾害呈现出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程度重等特点。另外玉溪烤烟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准确、定量地利用作物生长模型预测烤烟的生物量、产量可为烤烟生产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气象灾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7县2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9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结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评价因子,构建了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平台进行玉溪烤烟低温冷害、干旱、冰雹风险评价和区划。在此基础上,利用2019、2020年玉溪烤烟田间观测资料和气象数据驱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校准优化作物参数,实现WOFOST烤烟生长模型本地化应用,并开展模型对玉溪烤烟低温、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分析,结果:(1)玉溪市烤烟低温冷害、干旱、冰雹灾害均存在时空差异性。中高海拔烟区在成熟采烤期易遭受低温冷害,危险性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玉溪干湿季分明,初夏旱频次高、范围大,总体呈中等危险性等级,从5-10月干旱程度呈减弱趋势;雹灾区域性较强,总体为山区总体多于盆地、平原地带,迎风坡多于背风坡。(2)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呈东低西高的分布趋势,总体风险等级属中等偏低,其中较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元江、华宁中部、新平南部、红塔区北部,较低-低风险区主要为玉溪市中部各县区。(3)WOFOST作物模型可以较好模拟玉溪各观测点烤烟生育期、叶干重、茎干重及叶面积指数,其中生育期及叶干重的模拟效果最优,检验参数均在可信区间内,表明经参数校正的WOFOST模型对玉溪烤烟具有一定适用性。(4)经初步验证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干旱胁迫对烤烟叶干重的影响,叶干重损失率变化范围为4.67%~23.08%,干旱程度越严重,干旱周期越长,叶干重的降幅越大;模型对低温胁迫敏感性较差,仅成熟期存在较弱的低温响应,各站点叶干重损失率均不超10%,但模拟结果符合烤烟低温减产的机理。

许人伟[2](2021)在《基于LANDSAT与SENTINEL-2影像的曲靖市烤烟种植区遥感提取与监测》文中研究指明曲靖市是亚洲最大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烤烟是曲靖市农民的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烤烟种植区的提取与变化监测对掌握区域农民农业收入状况,维护区域烤烟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遥感图像处理是快速获取和监测农作物种植信息的主要手段。当前,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与监测主要采用单一计算机的处理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受处理速度所限,不适合长时序、大区域的农作物遥感信息提取。曲靖市地处云贵高原,多云雨天气、耕地破碎、农作物类型复杂,给烤烟遥感提取带来很大的困难。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能够快速获取与处理大批量的遥感数据,为长时间序列大范围烤烟提取提供了平台支撑。ARCGIS是全面可伸缩的GIS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提供了强大的遥感影像变化监测工具,为农作物变化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为此,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与ARCGIS软件平台,利用Landsat 8与Sentinel-2卫星影像开展了2015-2020年曲靖市烤烟种植区遥感提取与监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多特征和多分类方法优选的烤烟遥感信息提取研究。首先分析烤烟分类关键物候期,得到烤烟分类最佳时相数据;其次提取纹理、光谱、地形和缨帽特征,采用J-M距离公式计算样本分离度的特征优化方法,得到分类的最优特征;然后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和回归树以及随机森林分类器与特征组合对比实验,选择随机森林分类器提取了2015和2020年两期烤烟种植区,并对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最后对2015-2020年烤烟种植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分类最佳时相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之间。J-M距离计算样本分离度的特征优化方法提高了样本的可分性。随机森林分类器结合多特征组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2015、2020年两期烤烟种植区产品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7%,平均用户精度达到89%,平均总体精度达到了92%,平均Kappa系数为0.89。2015年、2020年曲靖市烤烟面积分别为36.78万公顷、22.27万公顷,曲靖市烤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陆良县、中部的沾益区以及东北部的宣威市。(2)基于空间分析的烤烟种植区变化监测研究。首先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对两期影像进行影像叠加,得到2015-2020年烤烟变化信息图;其次采用分区统计的方法分别对烤烟面积变化进行时空上的分析;再次计算烤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烤烟变化类型及方向;最后计算烤烟面积变化动态度,得到烤烟面积变化速率。结果表明,2015-2020年曲靖市烤烟面积总体和各区县都呈现减少的趋势,宣威市烤烟面积减少最多为2.31万公顷,马龙县烤烟面积减少最少为0.73万公顷,富源县烤烟面积每年减少速度最快为-11.8%,马龙县烤烟面积年变化速率最慢为-4.9%。(3)基于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烤烟种植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首先采用定性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经济发展、年平均降水量、烤烟每亩生产成本以及烤烟收购价格为影响研究区烤烟变化的主要因子,最后分别从各驱动力因子如何影响烤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曲靖市烤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发展、年平均降水量、烤烟每亩生产成本以及烤烟收购价格。

苏娇萍[3](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丁梦娇[4](2019)在《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物秸秆添加到土壤中可以降低土壤酸度,改良土壤酸化。但秸秆全量还田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化成腐料,聚积在土壤中的未腐熟秸秆越来越多,引起土壤腐殖质组分、碳结构发生变化。腾冲高有机质酸性植烟土壤长年秸秆还田,但土壤pH仍呈逐年降低趋势。为明确长年秸秆还田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通过纤维素降解菌促腐还田秸秆,解决秸秆还田酸性植烟土壤碳组分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改良植烟土壤酸化,提高烤烟品质、产量产值。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的酸性植烟土壤(腾冲长年全量秸秆还田、永安水稻收获后部分根茬还田、昌宁秸秆不还田)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的差异,结果可以看出腾冲酸性植烟土壤潜在酸含量低,盐基饱和度高,常年秸秆还田,有机质逐年升高,但烤烟生长季土壤pH值呈逐年降低趋势。土壤中胡敏酸占可提取腐殖物质的比例(PQ)、HA/FA值、E4值及红外出峰波段1630 cm-1处的rA值和积分后相对面积均显着高于昌宁鸡飞镇及永安西洋镇土壤,E4/E6值、△logK值及A2920/A1630值腾冲取样土壤较其他两地区低,说明腾冲取样土壤腐殖物质组成HA相对含量高,有机碳结构较复杂。(2)分析腾冲土壤酸碱性与有机碳结构、腐殖质组分之间的关系。以腾冲同一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水平下,不同pH值的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低有机质含量土壤的HA/FA值会随着pH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说明活性高的碳组分逐渐增多,稳定性高的碳组分逐渐减少。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pH与HA/FA、PQ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酸性的增强,HA/FA逐渐增大,稳定性高的腐殖质组分增多。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随着pH升高,红外A2920/A1630逐渐升高。说明在一定pH范围内,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稳定性腐殖质组分增多,土壤pH降低。(3)分析三个烟区的酸性植烟土壤添加不同类型秸秆培养过程有机碳的变化。与空白处理相比,添加秸秆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土壤碳结构缩合度和氧化度呈降低趋势。培养至96 d,三地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碳结构较简单化的处理分别为永安添加油菜秸秆、腐熟玉米秸秆及腐熟水稻秸秆,昌宁添加腐熟水稻秸秆、腐熟玉米秸秆,腾冲空白、添加腐熟玉米秸秆、腐熟水稻秸秆,说明相比较未腐熟秸秆还田,腐熟的秸秆还田在较短时间内更易分解,不易使腐殖质组分变复杂,碳结构亦较简单化。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腐解菌剂达到促腐秸秆的效果较好。(4)从腾冲高有机质酸性植烟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纤维素的耐酸性芽孢杆菌属。对其进行多项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acillus aciditolerans YN-1T与菌株Bacillus onubensis 0911MAR22V3T、Bacillus humi LMG22167T、Bacillus timonensis10403023T、Bacillus sinesaloumensis P3516T和Bacillus cheonanensis PFS-5T相似度分别为98%、97.5%、97.4%、97.1%和95.9%。菌株YN-1T细胞脂肪酸谱显示具有众多支链脂肪酸;主要成分是iso-C15:0(17.6%),anteiso-C15:0(43.1%)和C16:0(12.2%)。鉴定的极性脂质是di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菌株YN-1T的主要甲基萘醌是MK-7,它是芽孢杆菌属成员的主要甲基萘醌成分。生理生化分类学和表型数据表明菌株YN-1T代表芽孢杆菌属中的新物种。(5)挖掘菌株Bacillus aciditolerans YN-1T纤维素降解机理,对其功能基因组学进行分析。菌株YN-1T的基因组注释共有4,023个基因参与到183个代谢通路中。主要的代谢通路有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和碳代谢等。基因组中编码CAZymes基因的数量共有126个。占比最高的是糖基水解酶GHs(60个),其次是碳水化合物酯酶CEs(31个)。糖基转移酶GTs、多糖裂解酶PLs、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酶类CBMs和辅助模块酶类AAs注释基因的个数分别为20个、5个、7个和3个。基因组注释包含有糖基水解酶亚家族基因,为菌株YN-1T能够降解纤维素提供了依据,分别为GH1(2个)、GH3(5个)和GH43(3个)。(6)分析配施YN-1T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3 d后各样本中的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样本中微生物种类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丰富度指数显示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总的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无显着性变化,特别是添加了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组与只添加秸秆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相近时间采集的样品被聚为一类,不会对原有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度及土壤pH分析可知,未腐熟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腐熟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及腐熟水稻秸秆添加的效果较好。(7)通过大田试验,验证水稻、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配施微生物菌剂还田,对酸性植烟土壤改良效果及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还田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水稻、玉米秸秆的分解,酸性土壤pH的提高。添加秸秆及添加秸秆+菌剂处理的烤烟发病率、病情指数都低于CK处理;水稻、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菌剂烤烟病情指数低于单一秸秆还田处理。与CK相比,添加秸秆配施菌剂的处理,可以提高烤后各部位烟叶钾、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其中下、中部烟叶达到显着水平,且能降低烤后各部位烟叶氯含量;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添加菌剂的处理比不添加菌剂的处理烟碱含量偏低;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菌剂80 kg/667m2处理烤烟产值显着高于40 kg/667m2还田量的处理,与CK相比,水稻、玉米秸秆还田及配施菌剂还田能显着增加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均价,从而提高烟叶产值。

梁兵[5](2018)在《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通过调查分析红河烟区烟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因子状况及关系,并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依据对烟区进行区划和质量风格特征定位。在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红河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开展调控技术研究,集成匹配红河烟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实施红河独特红土高原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有利于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原料供给,有利于卷烟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红河州各植烟区县烟叶品质特征表明:整体上红河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含量均值在适宜范围内或接近于适宜范围,烟叶感官质量以弥勒、泸西两县总分最高,其余各县区评吸总分差异不显着。总体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充足,烤烟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2.通过对红河烟区植烟气象条件、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红河州烤烟大田期的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以及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长需求,87.24%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Ⅲ级,适宜性较好;但12.76%植烟土壤适宜性属于Ⅳ级,适宜性稍差。且48.66%植烟土壤有效硼和17.34%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偏低,需调整调整现有施肥方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以此为基础,将红河烟区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类型区域,并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1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两县的15个乡镇,植烟面积2.08万hm2,属于高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完全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2区包括弥勒、石屏、建水和开远4县共25个乡镇,植烟面积1.67万hm2,属于中纬中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能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3区包括建水、个旧、蒙自和屏边4县共14个乡镇,植烟面积0.66万hm2,属于低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基本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3.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河烟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烟叶品质特征及配方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 3个生态种植区域的烟叶品质特征:生态1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清甜香最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优,回甜性好,有11.1%可做高端原料,42.6%用于一类原料,46.3%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2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较好,清甜香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较优,回甜性较好,有3.7%可做高端原料,27.8%用于一类原料,61.1%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3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一般,清甜香、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与回甜性不如1区和2区烟叶,有11.1%用于一类原料,66.7%用于二三类原料,22.2%用于四五类原料。通过与云南其他典型烟区(昆明、曲靖和保山)的生态条件、烟叶品质对比分析,从烤烟种植生态特色、烟叶质量特色以及配方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红河州烟叶原料风格特色。种植生态特色:红河烟区属于中低海拔、大田均温较高、降雨量中等、较强日照区域,土壤养分相对协调。烟叶质量特色:糖、总氮和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中等;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香气质细腻,香气量充足,透发性好,香气厚实绵长,吃味饱满,浓度浓,杂气有,刺激稍大。配方功能:在卷烟配方中承担强化烟气、夯实烟气底韵、增强香气浓度和透发性的作用。4.通过开展红河烟区气象因子、植烟土壤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红河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烤烟大田期气候条件(降雨量、均温、日照时数等)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明显,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较高,且变幅较小;而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有显着影响,且植烟土壤硼和镁元素的缺乏是制约红河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需针对关键因素开展优化技术研究。5.针对影响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开展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研究。红河烟区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d,高海拔条件下的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利用GIS技术对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种植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划,结合不同海拔段最佳移栽时间,明确了红河各县(市)不同海拔段小苗膜下最适宜栽烟时段;烟区适宜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50%,硼肥基施1.50kg/hm2或者75mL/hm2兑水225kg喷施,镁肥60kg/hm2掺拌细土 150kg塘施或者15mL兑水15kg叶面喷施。

胡雪琼,徐梦莹,何雨芩,张明达,吉文娟,朱勇[6](2016)在《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烤烟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布将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根据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的3个决定因子(7月平均气温、7—8月日照时数、4—9月降水量),利用1981—2060年的气候模拟数据及1986—2005年的气象台站实测数据,分析了1986—2005年及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2021—2040年、2041—2060年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分布呈现北抬东扩的趋势,未来云南烤烟可种植区域将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2041—2060年增幅大于2021—2040年、RCP8.5情景的增幅大于RCP4.5情景,其中,烤烟的最适宜区域、次适宜区域增幅均较大,适宜区域则变化不大.未来云南中北部烟区的昆明、曲靖、大理、楚雄、丽江最适宜区面积与可种植面积增幅较大,文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等南部烟区最适宜区面积与可种植面积减幅较大.

张慢慢[7](2016)在《河南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及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是烟草生产大省,烟草生产对于提高当地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河南省烤烟产量现状,探明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及不同部位烟叶比例的关系,分析影响烤烟产量的气候因素对提高河南烟区烤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河南省3大主要烟草种植区(豫西、豫中和豫南)10市,统计近11年(2004-2014年)河南省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上部叶比例、中部叶比例、下部叶比例以及各个烟区整个大田生育期的气候因素(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最小相对湿度),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南省不同烟区烤烟产量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方差分析;分别研究了河南省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总体趋势,并对各个烟区的烤烟产量进行了差异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烟区的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及部位烟叶比例的关系,与整个大田生育期的气候因素的关系,同时针对往年烤烟产量,对未来产量进行预测;基于气候因素建立了其与烤烟产量关系的多元回归和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整个烟区的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河南省10个主要烟草种植区近11年来烤烟产量的总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的烤烟产量在不同种植区的表现为许昌烟区>洛阳烟区>驻马店烟区>三门峡烟区>平顶山烟区>南阳烟区>漯河烟区>信阳烟区>济源烟区>商丘烟区;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许昌烟区的烤烟产量与其他烟草种植区的烤烟产量差异显着,洛阳和驻马店烟区、平顶山和南阳烟区、济源和商丘烟区两两烟区的烤烟产量差异不显着。洛阳和三门峡烟区的样本稳定性较好。2.分析河南省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及部位烟叶比例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豫西、豫中和豫南主要烟草种植区的烤烟产量与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和中部叶比例均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豫西烟区仅与下部叶比例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而其他烟区则同上部叶和下部叶比例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豫西烟区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及部位烟叶比例的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结果显示,上等烟比例在线性条件下,拟合程度最好(R2为0.826),豫中烟区烤烟产量与中部叶比例在非线性条件下拟合度最好(R2为0.8085),豫南烟区的烤烟产量与中部叶比例在线性条件下的拟合度最好,R2为0.878。3.分析河南烟区不同烤烟产量类群下的不同等级及部位烟叶比例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1)将豫西、豫中和豫南烟区烤烟产量进行均值聚类分析,将其产量分为三大类群,其中豫西烟区的Ⅰ产量类群为卢氏和灵宝烟区,Ⅱ产量类群为新安、栾川、汝阳、宜阳、陕县和洛宁烟区,Ⅲ产量类群为渑池、孟津、嵩县和伊川烟区;豫中烟区Ⅰ类群为许昌、临颍、宝丰和襄城烟区,Ⅱ产量类群为鄢陵、叶县、鲁山、舞阳和郏县烟区,Ⅲ类群为禹州、城区、舞钢、汝州烟区;豫南烟区Ⅰ类群为西平、上蔡、方城和社旗烟区,Ⅱ类群为沁阳、遂平、镇平、内乡和邓州烟区,Ⅲ类群为确山、西峡、浙川和唐河烟区。(2)各烟区不同烤烟产量类群中,豫中和豫南烟区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和中部叶比例在三个类群间的变化均为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且豫中烟区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在不同类群间达到极显着差异,上、中和下部叶比例在不同产量类群间呈现显着差异,而豫西烟区除了下部烟叶比例外,中等烟比例在不同类群间达到极显着差异,上等烟比例、上部叶和中部叶比例在不同类群间达到显着差异。其中豫西烟区上等烟比例、中部叶比例和下部叶比例在三个类群间的表现为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而豫南烟区上部叶和下部叶比例则表现为Ⅲ类群>Ⅱ类群>Ⅰ类群。4.综合分析河南省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的差异,10个烟草种植区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包括三门峡、洛阳和济源烟区;第Ⅱ类群主要包括信阳烟区;第Ⅲ类群主要包括许昌、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和漯河烟区;第Ⅳ类主要包括商丘烟区。各类群烟区烤烟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为:许昌、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和漯河烟区表现最优,综合评价值为0.98;三门峡、洛阳和济源烟区次之,综合评价值为0.93;信阳烟区相对较低,综合评价值为0.89;商丘烟区综合评价值最低,为0.85。5.分析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西烟区气候因素其对烤烟产量的直接作用表现为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日最低温度,其中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日最低和最高温度、最小相对湿度对烤烟产量为正直接作用,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为负直接作用,日最高温度对其的间接作用最小;豫中烟区气候因素对烤烟产量的直接作用不均等,其对烤烟产量的影响表现为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日最高温度>相对湿度>日最低温度。从气候因素对烤烟产量间接作用可知,平均温度对烤烟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日照时数,而日最低温度对其的间接作用最小;豫南烟区气候因素对烤烟产量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日照时数>平均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日最高温度>最小相对湿度>日最低温度,从气候因素对烤烟产量间接作用可知,日照时数对烤烟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平均温度,而日最高温度对其的间接作用最小。(2)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灰色优势分析表明,就综合关联度而言,豫西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联序为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日最低温度>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日最高温度。豫中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联序为日照时数>平均温度>降水量>日最低温度>最小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日最高温度;豫南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序为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日最低温度>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日最高温度>相对湿度。6.分析不同烟区基于气候因素的烟叶产量预测模型,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灰色预测模型的结果表明,豫西、豫中和豫南烟区烤烟实际产量与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得到的预测产量比较吻合,其预测精度分别高达0.95、0.94和0.96,能够较为精准的预测烤烟产量,同时实际产量均匀的分布在预测产量的两边。其中2015年豫西烟区烤烟产量的预测值为2284.17kg/hm2,豫中烟区烤烟产量的预测值为2307.32kg/hm2,豫南烟区烤烟产量的预测值为2267.25kg/hm2。(2)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豫西烟区基于平均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3种气候因素建立烤烟产量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达到极显着水平,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综合影响烤烟的产量,并与烤烟产量的高低存在极显着的回归关系。该3项指标共同决定了烤烟产量变化的97.4%;豫中烟区基于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最小相对湿度和日最高温度建立回归模型,所建立的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达到极显着水平,该4项指标共同决定了烤烟产量变化的99.3%;豫南烟区基于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日最低温度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并与烤烟产量的高低存在极显着的回归关系,该4项指标共同决定了烤烟产量变化的93.7%。(3)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全面综合了烟区整个大田生育期的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日最低和日最高温度、最小相对湿度等7个参数,预测河南烟区烤烟产量,网络模型烤烟产量的预测值与目标值呈现显着相关性,回归的R值均大于0.96,说明经过样本训练所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其输出值与实测值有良好的趋势一致性,总体误差较小,且整个数据呈正态分布,说明BP神经网络能够精准的预测烤烟产量。

郑东方[8](2015)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从一开始就在农业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叶质量评价是风格特色烟叶研究、烟叶加工特性研究、模块配方手段研究和叶组替代技术研究等众多烟草前沿研究方向的基础。烟草是一种品质作物,在生产中对烟叶的品质要求较高。灰色系统是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的“小样本”中对“部分”已知信息进行有价值的提取、挖掘,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控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已经把灰色系统的方法运用到烟草的质量评价中。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其在烤烟质量评价的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灰熵优化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对毕节烟区7个县(市)的两个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与典型的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度评价,结果显示:云烟85加权灰色关联度优属排列如下:威宁>纳雍>毕节市>金沙>织金>黔西>大方;云烟87加权灰色关联度优属排列如下:威宁>毕节>纳雍>金沙>黔西>大方。2、为了比较贵州省毕节烟区不同成土母岩间烤烟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对149份烟叶样品(C3F等级)10个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显示:根据烤烟化学成分的差异,16种不同成土母岩可分为4个类别,第Ⅰ类为黄砂岩独自成类;第Ⅱ类为白云岩类,包括7种成土母岩;第Ⅲ类为白云质灰岩独自成类;第Ⅳ类为第四纪红色黏土类,包括7种成土母岩。各类群之间经过方差分析,10项化学指标有6项在类群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证明了灰色关联聚类的可靠性。3、本文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对清香型烟叶产区25个地区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南雄、贵州铜仁、四川凉山、四川美姑、四川宁南、四川西昌、四川叙永、四川昭觉、云南富源、云南昆明、云南陆良、云南曲靖、云南师宗、重庆巫溪等14个地区属于A类;广东韶关、贵州毕节、湖南桂阳、江西赣州、云南大理、云南玉溪等6个地区属于B类;广东梅州、湖南郴州、四川德昌、四川会理、重庆彭水等5个地区属于C类。4、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河南烤烟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河南烤烟单产量在持续下降,2014年预测产量为2210/hm2,经过关联度检验相关度达到了0.96,关联度高预测结果比较准确。5本文采用采用灰色关联决策分析方法,对16种成土母岩上的烟样进行了综合评价,黄砂岩类平均决策值最高(0.92),白云岩类平均决策值次之(0.65),第四纪红色黏土类,白云质灰岩类的平均决策值相对较低,分别为0.54和0.52。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毕节烟区的大部分成土母岩类型表现相对优良。6、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的烤烟质量,采集了149份土壤样品(包括5种土壤类型、8种土壤质地)及对应的149份云烟85(C3F)烟叶样品,对其烟叶样品的10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其烟叶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中,土壤类型间有6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土壤质地间有5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1项指标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各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在土壤类型和质地间的表现不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土壤类型间的表现为: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潮土;在8种土壤质地间的表现为:粉壤>粘壤>粘土>粉粘土>壤粘土>壤土>粉砂粘壤>砂质粘壤。

李强,周冀衡,解燕,柳力,张一扬,吕亚琼[9](2011)在《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和主成分聚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曲靖各县区1971-2007年累计3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各县区烤烟气候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基于模糊数学原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曲靖烤烟气候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指数(climate feasibility index,CFI)为0.839±0.040,变幅为0.761-0.875,均为最适宜或适宜烤烟气候区;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曲靖烤烟气候的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064%),分别由水湿因子和温热因子构成,利用主成分聚类可将曲靖烟区9个植烟县大致分为三类,富源、师宗和罗平归为一类,陆良、麒麟、宣威、马龙和沾益归为一类,会泽自成一类.

毛福利[10](2011)在《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曲靖烟区9个植烟县1971年到2008年对烟叶生产影响较大的日照时数、温度、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四个气候指标出发,分析了曲靖烟区不同年份、不同月份、不同海拔的气候特点,根据曲靖市行政地理区划,在尽量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将曲靖烟区分为5个大区,对五大烟区的气候特点和烤烟品质进行了分析。1.对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小波分析结果表明:38年来曲靖烟区伸根期日照时数存在6年左右的周期变化,旺长期和大田期日照时数存在6年左右的长周期和3年左右的短周期,而成熟期日照时数在不同年际间存在3年左右短周期和12年左右的长周期;伸根期、旺长期和大田期温度均存在6年左右的长周期和3年左右的短周期,而成熟期温度在不同年际间,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线性趋势分析表明:38年来曲靖烟区降雨量只有在旺长期的呈上升趋势,其趋势系数为3.3/10a,在其它时期均呈下降趋势,趋势系数分别为:-8.0/10a、-6.6/10a和-11.4/10a;相对湿度在不同时期均呈下降趋势,其趋势系数依次为:-1.73%/10a、-0.6%/10a、-0.6%/10a和-0.9%/10a。对大田期不同气候因子做突变分析,结果表明:38年来曲靖烟区日照时数在1984年、相对湿度在2003年、降雨量在1988和2003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而温度在整个大田期并未发生突变。2.对曲靖烟区不同月份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日照时数和降雨量差异较大,而温度和相对湿度月份间的变幅相对较小。各气候因素指标在月份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按照变异系数的等级划分,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变异为中等强度变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异为弱变异性水平。3.根据气象资料按照不同海拔高度的来源,将海拔高度分为低海拔(≤1500 m)、中海拔(15002000 m)和高海拔(≥2000 m)三组,对不同海拔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在不同海拔间的差异最为显着,在高海拔、中海拔和低海拔之间的差异均在0.05水平上显着。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在不同海拔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着水平,中低海拔各时期的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与高海拔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降雨量在不同海拔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着水平,其中旺长期和大田期的降雨量在高中低海拔间的差异完全显着。4.根据曲靖市行政地理区划,将曲靖烟区分为5个大区。对气候因子在各烟区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照时数总体呈现为:西北烟区>中部烟区>东南烟区>西南烟区>东部烟区;温度和降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南烟区>西南烟区>东部烟区>中部烟区>西北烟区;相对湿度依次表现为:东南部烟区>西南部烟区>中部烟区>东部烟区>西北部烟区。五大烟区各气候因素差异明显,烟区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进一步对各烟区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部烟区的海拔最高,高达2109.5m,日照时数最高为683.3 h,降雨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较其它烟区稍低,但尚在适宜范围。东部烟区海拔较高,在1800m和2000m之间,区内日照条件好,气候温和,水湿中等。中部烟区包海拔均在1800m以上,区内日照时数多,降水丰富,温湿条件适宜;西南部烟区日照时数较多,雨量充沛,温度适中,湿度尚适宜;东南部烟区海拔较其它烟区低,仅为1482.7m,光照充足,温度、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均为五大烟区中最高的,但亦在适宜范围。曲靖烟区降雨充沛,日照丰富,温湿条件适中,整体上比较适宜发展烤烟种植。5.对曲靖烟叶质量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靖烟区总糖(30.11%)和还原糖(22.60%)含量较高,总氮、烟碱含量适宜,分别为1.93%和2.31%,钾含量略高于1.5%,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中等,糖碱比、氮碱比及钾氯比适中,化学成分整体上较为协调。曲靖五大烟区总糖含量以西北烟区最高,东部烟区最低;还原糖含量以东南烟区最大,东部烟区最低。东南烟区烤烟钾含量最高,其均值高达1.95%,西南烟区氯含量最高,各烟区间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相差不大。曲靖烟区化学成分指标存在着广泛的变异,烤烟化学成分的变异强度都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曲靖烟叶香气质中等,香气量尚足,质量特征总体得分较好,达到了74.1分,风格特征得分为9.9分,具有较明显的清香型特征。烟气成团性中等,甜度较明显,烟气柔和性较好,烟气特征为10.9分。五大烟区质量特征得分以东南烟区最高为(77.0±2.2)分,西南烟区得分最低为(71.9±3.4)分;风格特征得分以东部烟区最高为(10.4±0.8)分,东南烟区得分最低为(9.5±0.5)分;烟气特征得分以东南烟区最高为(11.8±1.1)分,西南烟区得分最低为(9.9±1.4)分。曲靖烟区感官质量指标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曲靖烟区烤烟质量特征指标除灰色外,其它指标的变异强度都属于弱变异,而烟气特征指标都在中等变异性水平。

二、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景趋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景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及作物模型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1.2.2 作物生长模型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玉溪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烤烟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方法
        2.3.1 风险相关计算方法
        2.3.2 风险评价指标
        2.3.3 风险评价模型
    2.4 WOFOST模型描述
        2.4.1 模型结构
        2.4.2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2.4.3 模型作物参数优化方法
        2.4.4 模型模拟精度评价方法
第三章 玉溪市烤烟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3.1 烤烟致灾因子危险性
        3.1.1 玉溪市烤烟低温冷害危险性
        3.1.2 玉溪市烤烟干旱危险性
        3.1.3 玉溪市烤烟冰雹危险性
    3.2 烤烟孕灾环境敏感性
        3.2.1 地形起伏度和海拔
        3.2.2 高程标准差
        3.2.3 坡向
        3.2.4 坡度
        3.2.5 孕灾环境敏感性
    3.3 烤烟承灾体易损性
    3.4 烤烟防灾减灾能力
    3.5 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OFOST模型对玉溪市烤烟的适用性研究
    4.1 WOFOST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2 WOFOST模型的参数校准
    4.3 WOFOST模型对玉溪市烤烟的模拟与检验
        4.3.1 烤烟生育期的模拟与检验
        4.3.2 烤烟生物量的模拟与检验
    4.4 基于WOFOST模型的烤烟灾害胁迫敏感性分析
        4.4.1 烤烟受灾过程确定
        4.4.2 模型对烤烟低温胁迫的敏感性分析
        4.4.3 模型对烤烟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3 创新点
    5.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LANDSAT与SENTINEL-2影像的曲靖市烤烟种植区遥感提取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作物遥感提取研究综述
        1.2.2 遥感影像变化监测研究综述
        1.2.3 驱动力因素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主要农作物概况
    2.2 最佳时相分析
    2.3 数据及预处理
        2.3.1 Sentinel-2A数据与预处理
        2.3.2 Landsat8 数据与预处理
        2.3.3 STRM数字高程数据与预处理
        2.3.4 样本数据与预处理
第3章 基于多特征和多分类方法优选的烤烟种植区遥感提取
    3.1 烤烟特征构建与选择
        3.1.1 光谱特征构建
        3.1.2 地形特征构建
        3.1.3 纹理特征构建
        3.1.4 缨帽变换特征构建
        3.1.5 烤烟特征选择
    3.2 烤烟分类相关方法
        3.2.1 烤烟支持向量机分类
        3.2.2 烤烟分类回归树分类
        3.2.3 烤烟随机森林分类
        3.2.4 三种分类方法的结果对比
    3.3 烤烟提取结果与精度评价
        3.3.1 烤烟提取结果
        3.3.2 结果精度评价
    3.4 曲靖市近5 年来烤烟种植区空间特征分析
        3.4.1 整体面积分布
        3.4.2 区县统计分布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分析的烤烟种植区变化监测
    4.1 烤烟变化监测方法
        4.1.1 分类后比较法
        4.1.2 烤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1.3 烤烟面积变化动态度
    4.2 烤烟变化信息提取结果
    4.3 2015-2020 年烤烟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3.1 烤烟面积时序变化
        4.3.2 烤烟面积空间变化
    4.4 烤烟动态变化分析
        4.4.1 烤烟转换分析
        4.4.2 烤烟面积变化动态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烤烟种植区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驱动力分析方法
        5.1.1 主成分分析方法
        5.1.2 定性分析方法
    5.2 驱动力指标构建
    5.3 主成分分析结果
    5.4 烤烟变化驱动力因子分析
        5.4.1 经济发展
        5.4.2 年平均降水量
        5.4.3 烤烟每亩生产成本
        5.4.4 烤烟收购价格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五、总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一、城镇化的概念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足迹理论
        三、脱钩理论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数据内容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一、Tapio脱钩模型
        二、Tapio脱钩状态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一、环境影响指标
        二、人口因素指标
        三、富裕程度指标
        四、技术水平指标
        五、土地影响指标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4)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秸秆添加、有机碳矿化与土壤酸化之间的关系
        1.2.1 植烟土壤酸化现状
        1.2.2 有机碳分组及其官能团表征
        1.2.3 有机碳组分与土壤酸度之间的关系
        1.2.4 秸秆添加对土壤酸化改良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2.5 秸秆还田对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1.3 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对秸秆腐解及应用效果研究
        1.3.1 纤维素分解菌的腐解机制
        1.3.2 纤维素分解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
        1.3.3 纤维素分解菌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酸性植烟土壤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土壤
        2.1.2 测定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理化特征
        2.2.2 土壤养分和酸度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2.2.3 土壤腐殖质特征
        2.2.4 土壤可见光谱特征
        2.2.5 土壤红外光谱特征
    2.3 讨论
第3章 腾冲不同pH值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烟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2.2 有机碳及腐殖质组分分析
        3.2.3 各分组土壤光谱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酸性植烟土壤添加秸秆有机碳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土壤材料
        4.1.2 试验秸秆材料
        4.1.3 试验处理
        4.1.4 取样时间
        4.1.5 测定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类型秸秆特征差异
        4.2.2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对土壤HA、FA的影响
        4.2.4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红外光谱分析
    4.3 讨论
        4.3.1 秸秆基本特征
        4.3.2 土壤有机质变化
        4.3.3 土壤腐殖质组分影响
        4.3.4 土壤红外光谱分析
第5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的筛选与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菌种的筛选和纤维素降解效果试验
        5.1.2 菌株YN-1T的形态学描述及生理生化鉴定
        5.1.3 系统发育学特征及基因组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系统发育地位与基因组分析
        5.2.2 生理生化鉴定
        5.2.3 对滤纸及秸秆的分解
    5.3 讨论
第6章 Bacillus aciditolerans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原始数据质控
        6.2.2 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结果
        6.2.3 细菌全基因组序列功能元件分析
        6.2.4 细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6.3 讨论
第7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对酸性植烟土壤p H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处理
        7.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7.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秸秆添加配施微生物菌剂对高有机质酸性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7.2.2 秸秆添加配施微生物菌剂对高有机质酸性土壤pH的影响
    7.3 讨论
第8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对酸性植烟土壤养分、碳特征、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设计
        8.1.3 测定项目
    8.2 结果分析
        8.2.1 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8.2.2 烤烟生长
        8.2.3 烤烟品质
        8.2.4 烤烟产量产值
    8.3 讨论
第9章 全文总结
    9.1 结论
        9.1.1 酸性植烟土壤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特征
        9.1.2 不同pH值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
        9.1.3 酸性植烟土壤添加秸秆培养过程有机碳特征
        9.1.4 纤维素降解功能菌筛选、多项分类学鉴定
        9.1.5 Bacillus aciditolerans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9.1.6 纤维素降解菌对酸性植烟土壤pH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9.1.7 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降解菌对酸性植烟土壤养分、有机碳特征及烤烟生长、产质量的影响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与烤烟种植区划
        1.1.2 我国不同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区
        1.1.3 植烟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1.4 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2 红河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产值产量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红河州烟叶品质特征
        2.3.2 红河州烤烟产量和效益
    2.4 讨论
    2.5 结论
3 红河烟区植烟生态环境分析及区域划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气象因子
        3.2.2 土壤样品采集
        3.2.3 检测方法
        3.2.4 评价指标
        3.2.5 数据统计
    3.3 气象因素
        3.3.1 年降雨量
        3.3.2 年均温
        3.3.3 年日照时数
    3.4 土壤肥力
        3.4.1 样品分布
        3.4.2 土壤质地
        3.4.3 土壤肥力及其评价
        3.4.4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3.5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3.5.1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
        3.5.2 红河烟区不同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3.6 讨论
    3.7 结论
4 红河烟区各生态区域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4.3.2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产量、质量、评吸总分及差异
        4.3.3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风格与感官质量评价
        4.3.4 红河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特征的关系
    4.4 讨论
    4.5 结论
5 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
    5.1 引言
    5.2 不同海拔烤烟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研究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性区划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4 红河烟叶品质提升施肥技术
        5.4.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技术
        5.4.2 硼肥、镁肥合理使用技术
    5.5 讨论
    5.6 结论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1. 2 研究方法
        1.2.1不同时期气候数据的空间精细化推算
        1.2.2区划指标及区划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未来云南省烤烟种植气候资源变化
    2. 2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2. 3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各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3 结语

(7)河南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及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产量的构成要素
    1.2 影响烤烟产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2.1 气候因素
        1.2.1.1 光照与烤烟产量的关系
        1.2.1.2 温度与烤烟产量的关系
        1.2.1.3 水分与烤烟产量的关系
        1.2.2 施肥因素
        1.2.2.1 氮素与产量的关系
        1.2.2.2 钾素与产量的关系
        1.2.2.3 磷素与产量的关系
        1.2.2.4 微量元素与产量的关系
        1.2.3 品种因素
    1.3 烤烟产量的主要预测方法
        1.3.1 灰色系统理论分析
        1.3.1.1 灰色关联分析
        1.3.1.2 GM模型预测
        1.3.2 线性回归分析
        1.3.3 BP神经网络分析
        1.3.4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1.1 烤烟样品采集
        3.1.2 采集方法
        3.1.3 气象数据调查
    3.2 统计分析方法
        3.2.1 相关分析
        3.2.2 通径分析
        3.2.3 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3.2.4 灰色优势决策
        3.2.5 多元回归分析
        3.2.6 灰色模型预测
        3.2.7 BP神经网络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烟区烤烟产量的总体趋势分析
    4.2 河南烟区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比例的关系分析
        4.2.1 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比例的简单相关分析
        4.2.2 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比例指标的回归分析
        4.2.3 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比例的聚类分析
    4.3 河南烟区烤烟产量及不同等级烟叶比例的聚类与决策分析
        4.3.1 烤烟产量和不同等级烟叶比例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4.3.2 烤烟产量和不同等级烟叶比例灰色关联聚类结果的验证分析
        4.3.3 烤烟产量和不同等级烟叶比例的灰色关联决策分析
    4.4 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分析
        4.4.1 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通径分析
        4.4.2 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灰色优势分析
    4.5 基于多气候因素的烟叶产量预测模型
        4.5.1 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灰色预测模型
        4.5.2 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4.5.3 不同烟区烤烟产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
        4.5.3.1 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BP神经网络和多项式回归模型
        4.5.3.2 基于气候因素构建烤烟产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5 结论与讨论
    5.1 关于河南省不同烟区烤烟产量总体状况及差异分析
    5.2 关于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不同等级及部位烟叶比例的关系
    5.3 关于河南省烤烟产量和不同等级烟叶比例的综合分析
    5.4 关于不同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5.5 关于不同烟区烤烟产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ABSTRACT

(8)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烟叶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1.1 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1.1.1 内在质量指标
        1.1.1.2 物理特性指标
        1.1.1.3 化学成分指标
        1.1.1.4 安全性指标
        1.1.2 烟叶化学成分与其他品质指标的关系研究
        1.1.2.1 烟叶化学成分与烟气品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
        1.1.2.2 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
        1.1.3 烟叶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3.1 指标主次,难以统一
        1.1.3.2 主观性大
        1.1.3.3 部分指标难以量化
    1.2 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2.1 灰色关联分析
        1.2.2 灰色聚类分析
        1.2.3 灰色预测模型
        1.2.4 灰色局势决策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引言
3 灰熵加权灰色关联度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及检测
        3.1.2 检测指标
        3.1.3 原理与方法
        3.1.3.1 构建行为序列:
        3.1.3.2 计算邓氏灰色关联度:
        3.1.3.3 确定权重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灰关联聚类分析在不同成土母岩类型评价中的应用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土壤样品采集
        4.1.3 烟叶样品采集
        4.1.4 成土母岩的确定
        4.1.5 烟叶化学成分检测
        4.1.6 分析方法
        4.1.6.1 求各指标的始点零化像
        4.1.6.2 灰色绝对关联度值
        4.1.6.3 求灰色关联聚类矩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毕节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描述统计分析
        4.2.2 计算不同成土母岩烤烟化学成分的灰色绝对关联矩阵
        4.2.3 不同成土母岩烤烟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
    4.3 小结
5 灰色定权聚类分析在不同地区烟叶替代中的应用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检测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清香型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综合质量状况
        5.2.2 确定统计对象、指标和灰类
        5.2.3 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5.2.4 清香型烟区的灰色定权聚类系数
        5.2.5 清香型产区的灰色定权聚类结果
        5.2.6 各类烟叶样品化学成分的差异检验
    5.3 小结
6 灰色预测模型在烟草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
        6.1.2.1 给定的原始数列
        6.1.2.2 将新数列的变化趋势近似地用微分方程描述
        6.1.2.3 构造数据矩阵
        6.1.2.4 求出时间响应方程,即预测模型,计算拟合值
        6.1.2.5 累减运算还原
        6.1.2.6 检验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7 灰色局势分析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7.1 材料和方法
        7.1.1 土壤样品采集
        7.1.2 成土母岩的确定
        7.1.3 烟叶样品采集
        7.1.4 烟叶化学成分检测
        7.1.5 分析方法
        7.1.5.1 求各指标的始点零化像
        7.1.5.2 求灰色绝对关联度值
        7.1.5.3 求灰色关联决策值
    7.2 结果与分析
    7.3 小结
8 墒权多目标决策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8.1 材料和方法
        8.1.1 土壤样品采集
        8.1.2 烟叶样品采集
        8.1.3 样品检测
        8.1.4 原理与方法
        8.1.4.1 建立评价矩阵
        8.1.4.2 对评价矩阵进行无量纲化
        8.1.4.3 求评价时的熵
        8.1.4.4 求评价指标的墒权
        8.1.4.5 求加强矩阵
        8.1.4.6 根据加强矩阵求相对贴近度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毕节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综合质量状况
        8.2.2 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烟叶化学成分的正态分布检验
        8.2.3 不同土壤类型烟叶化学成分的多重比较
        8.2.4 不同土壤质地间烟叶化学成分的多重比较
        8.2.5 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烟叶化学成分的熵权多目标决策分析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灰色关联度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9.2 灰色聚类分析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9.3 灰色预测模型在烟草产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9.4 灰色局势分析和多目标决策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ABSTRACT

(9)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和主成分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气候资料
    2.2 统计分析
        2.2.1 烤烟气候适宜性评价方法
        2.2.2 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候概况
    3.2 各县区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
        3.2.1 评价指标选择及其隶属度函数构建
        3.2.2 烤烟气候指标权重的计算
        3.2.3 烤烟气候综合适宜性评价
    3.3 各县区烤烟气候主成分聚类分析
        3.3.1 数据标准化 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6].其标准化公式如下:
        3.3.2 各县区烤烟气候主成分分析
        3.3.3 基于主成分的各县区烤烟气候聚类分析
4 讨论

(10)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气候分区的研究现状
    1.2 气候因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1 光照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2 温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3 降雨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2.4 相对湿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1.3 海拔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与样品采集
        3.1.1 气候数据来源
        3.1.2 烟样采集
    3.2 测定方法
        3.2.1 常规化学成分
        3.2.2 感官评吸质量
    3.3 统计方法
        3.3.1 小波分析
        3.3.2 气候倾向率
        3.3.3 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
        3.3.4 滑动t 检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曲靖烟区烤烟气候因素的年际变化
        4.1.1 日照时数
        4.1.2 温度
        4.1.3 降雨量
        4.1.4 相对湿度
    4.2 曲靖烟区不同月份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分析
        4.2.1 日照时数
        4.2.2 温度
        4.2.3 降雨量
        4.2.4 相对湿度
    4.3 曲靖烟区不同海拔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分析
        4.3.1 日照时数
        4.3.2 温度
        4.3.3 降雨量
        4.3.4 相对湿度
    4.4 曲靖烟区烤烟气候区域划分
        4.4.1 五大烟区大田期气候因素的差异比较分析
        4.4.1.1 日照时数
        4.4.1.2 温度
        4.4.1.3 降雨量
        4.4.1.4 相对湿度
        4.4.2 五大烟区不同生育期气候因素特点分析
    4.5 曲靖烟区烤烟的品质特征分析
        4.5.1 曲靖烤烟化学品质特点的总体状况
        4.5.1.1 化学成分的数量特征
        4.5.1.2 五大烟区烤烟化学品质的特点比较
        4.5.2 曲靖烟区烤烟的感官质量特点分析
        4.5.2.1 感官质量的数量特征
        4.5.2.2 五大烟区烤烟的感官质量特点比较
5 结果与讨论
    5.1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年际变化和突变分析
        5.1.1 关于日照时数和温度的小波分析和突变分析
        5.1.2 关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
    5.2 曲靖烟区不同月份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分析
    5.3 曲靖烟区不同海拔气候因素的差异分析
    5.4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区域划分及不同烟区的差异比较
    5.5 曲靖烟区烤烟的品质特征分析
        5.5.1 关于化学品质的特点分析
        5.5.2 关于感官品质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景趋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及作物模型适用性研究[D]. 王秀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LANDSAT与SENTINEL-2影像的曲靖市烤烟种植区遥感提取与监测[D]. 许人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D]. 丁梦娇.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D]. 梁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6]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J]. 胡雪琼,徐梦莹,何雨芩,张明达,吉文娟,朱勇.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4)
  • [7]河南烟区烤烟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及预测模型的构建[D]. 张慢慢.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D]. 郑东方.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5)
  • [9]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和主成分聚类分析[J]. 李强,周冀衡,解燕,柳力,张一扬,吕亚琼.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0]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D]. 毛福利.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度趋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