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08UL地震区域网络传输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丁岩明[1](2020)在《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油气资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能源安全形势变得不容乐观,因此加大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变得十分必要。目前由采集站、电源站、交叉站和数据中心组成的大型地震勘探系统在油气资源探测中使用广泛,并且效果显着。本课题研究的交叉站作为数据中心和电源站的连接枢纽,负责命令和数据的转发,是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参考了国外地震勘探系统中交叉站设计,研究了系统的拓扑结构、高速数据传输、通信协议以及实现对电源站管理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以FPGA作为主控芯片的交叉站样机设计方案,完成了样机的硬件和通信系统设计。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可行性。主要工作如下:1、对交叉站的设计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内外地震勘探系统和交叉站的研究现状,根据交叉站的设计要求给出了样机总体设计方案。2、完成了交叉站的硬件电路设计。根据交叉站实现的功能进行模块划分,使用Altium Designer完成模块的原理图和总体PCB版图设计。3、完成了交叉站的通信系统设计。参考令牌环协议设计思想,给出了一种自定义的环形通信协议,满足了系统同步传输的要求。在Vivado开发环境下使用Verilog HDL语言完成系统的整体逻辑设计。4、完成了交叉站测试与分析。对交叉站单站点进行硬件电路和数据传输测试,并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交叉站、电源站和采集站联合测试系统,对交叉站的功能指令实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交叉站样机达到了课题设计目标。百兆通信部分可以实现速率为200Mbps的数据传输;千兆通信部分可以实现速率为1.25Gbps的数据传输,在软件测试下误码率较低;联合测试时交叉站可以实现对电源站的有效管理。
王小明[2](2020)在《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与应急通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震频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地震观测和震后应急救援成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保障。首先,广泛部署的用于地震观测的通信设备集群,承担着持续更新、上传观测到的地震信息的任务,集群内链路的状态是数据传输的关键,本文利用误差比分析方法定义合理的故障告警阈值,从而为集群监控平台提供准确的链路状态判断依据。其次,为了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本文根据受灾程度,提出一种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我们将震后救援过程分为打通生命通道和扩散救援两个阶段。在打通生命通道阶段中,我们根据受灾程度对灾区进行划分,救援人员从灾区外部向重灾区移动;在扩散救援阶段中,我们根据四象限移动模型对各个区域进行四象限划分,救援人员按照四象限进行平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在灾区数量、受灾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够缩短救援时间,减少人员伤亡。进而,考虑到灾害场景下,移动节点能耗大大受限,本文设计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算法。该算法建立了以能耗、连接节点数、到应急通信车的跳数、到应急通信车的距离四个属性为衡量标准的多属性决策矩阵。通过求解加权多属性决策矩阵,选择最优的下一跳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能耗,提高了数据包的接收率。震后应急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具有能量受限、通信高能耗而数据计算低能耗等特点,并且救援人员位置不断发生改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文结合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和下一跳节点选择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针对救援紧急度、象限等级、象限划分集与象限权重四个指标,修改了路由请求数据包格式。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提高了震后应急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成功率,降低了端到端延迟。考虑到震后应急通信网络可能被大量的无线信号干扰,其带宽资源可能被无意或恶意占用,本文根据四种无人机侦听与干扰模式以及无人机功率受限的约束条件,建立了一种侦听与干扰的优化模型,使得合法无人机侦听到的数据包数量最大化,给出了侦听与干扰的选择算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合法无人机的侦听及干扰的功率,增加了侦听到的数据包的数量。最后,论文对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和应急通信系统研究进行了总结,指明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趋势。
顾少燃[3](2019)在《地震勘探系统中电源站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勘探系统是一种用于深层地质勘探的重要大型装备。地震勘探系统中的电源站是管理控制采集站,给采集站提供电源的设备,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涉及电源保护、电源隔离、电源监控、通信传输、阻抗匹配、数据处理以及采集站管理等关键问题。解决电源站设计的这些核心技术问题,能促进我国地震勘探系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地震勘探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地震勘探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地震勘探系统中电源站设计的关键技术——高速通信电路、传输线阻抗匹配、通信协议以及电源管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源站的整体设计方案,完成了电源站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的设计。最终,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了电源站对多采集站的数据采集和电源管理。本人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分析了国内外地震勘探系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勘探系统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地震勘探系统的排列结构,尤其是电源站与采集站的排列结构,并分析了电源站设计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影响电源站带道能力的主要因素和高速通信电路的传输线阻抗匹配问题。2.提出了一种自定义环状通信协议,支持4Mbps和1O0Mbps通信速率。基于该协议的环状链路中,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设备在传输数据,且数据传输方向固定,能有效避免了数据碰撞和冲突。论文从数据的传输路径、帧结构、令牌管理和编解码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这种通信协议。3.设计了电源站样机的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硬件电路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4Mbps/100Mbps差分通信电路、以太网通信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组成的通信接口电路,另一部分是由电源保护电路、电源隔离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和电源监控电路组成的电源管理电路。软件设计的过程中,使用Verilog HDL语言在Quartus Ⅱ开发环境下完成了电源站的程序编写,实现了电源站的主要功能,包括:指令发送、地震波采集、数据回传、数据解析和电源管理等功能。4.完成了电源站与采集站对接测试与分析。测试了电源电路的性能、带道能力以及100Mbps通信传输电路的信号质量。模拟了系统从上电初始化到地震波采集、数据回传的整个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电源站样机对采集站有一定的电源管理能力,能够控制管理采集站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工作。同时,电源站与电源站之间能进行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总体而言,电源站系统稳定、可靠,带宽利用率高,能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为后期地震勘探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毕克飞[4](2014)在《408ul和428xl地震仪器原理分析及其兼容性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地震勘探仪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Sercel公司生产的400系列仪器是目前在国际进行地震勘探采集的主要设备。428xl地震勘探仪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地震勘探生产当中,并以其易用、快速和带道能力强以及排列设置灵活而深得业界人士的好评。法国SERCEL公司在基于408UL仪器的成功经验上,结合更强大的功能推出了428XL采集系统。保留408UL系统许多优点的同时,428XL具有更低的功耗、更长的寿命及更高的可靠性等特点。428XL提供所有新的硬件和软件以满足大道数作业的需求及更好的改善常规作业。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408ul和428xl地震勘探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野外设备软硬件的同异处,便于今后在地震勘探开发中更好地利用现有的408ul野外设备。
金辉[5](2014)在《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及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也和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类似,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电子工业、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最精密、最关键的装备,它是集当代最先进技术(如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面对当前紧张的能源局势,国内石油勘探行业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在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高分辨率、大道数、大面积的勘探任务随之而来。当地震勘探的根本方式没有改变、地震仪又已经相当成熟、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地震勘探仪器的情况下,通过对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和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为误操作情况下对被改变了数据格式的文件以及丢失的数据进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对需要把不同的地震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提供理论基础;对生产单位和个人在发生可控事故时降低经济损失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通过对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史的研究系统地了解地震仪器的发展过程,对地震勘探仪器器进行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大庆油田勘探仪器的研究了解大庆油田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大庆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地震仪器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地震数据格式的分析认识特别是地震数据的头段内容,以便在数据格式发生变化时能及时修复;分析出地震数据不同格式之间的差异,使其能通过地震勘探仪器本身进行相互转换。通过研究采集过程中地震数据的临时存储以及最终存储介质,为地震数据的保存做好双保险。
蒋立兵[6](2014)在《408UL地震仪器电子班报的设计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采集规模和地震采集数据电子化的发展,操作员手工填写仪器班报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为在石油勘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好的使用408UL仪器和数据,本文将通过对勘探过程中的相关SPS数据文件(地理信息数据、操作数据、地震数据)进行整理,设计实现了基于标准勘探作业数据的自动化电子班报,实现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及阅读友好的班报,达到对408UL操作流程和数据使用的优化改善的目的。本文是针对目前408UL地震仪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数据管理与使用上的问题而提出的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论文研究过程中将综合利用数据采集与整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标准化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开发技术,利用VisalStudio集成开发平台和VB程序语言,设计开发408UL地震仪器的自动电子班报生成软件。该软件具备从数据库和标准文件读取数据的接口,对数据维护、转换、分析与处理的运算逻辑,以及能够将处理后的数据打印成易于用户阅读、查找、分析和比对的基于Excel数据表格的电子班报,实现对408UL地震仪器数据的自动化维护和管理,一方面可保证数据文件的标准化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在作业现场即满足对地震采集数据的可读化管理要求。本文设计实现的电子班报的应用,解决长期以来数据复杂、手工收集、可读性差的问题,使从事勘探部署、设计的技术人员可快速、准确、及时的获取包含地震数据和信息的班报,可实现野外地震采集资料的及时处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管理与决策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庞永贵[7](2014)在《408XL地震仪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探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由法国SERCEL公司生产的408XL地震仪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地震勘探仪器,也会在将来一段时间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技术保护和技术垄断的需要,目前关于此款仪器的内部电路工作原理及仪器的技术构成都介绍的非常有限。所以,探究其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原理及体系结构,为国内从事勘探仪器操作者提供一个技术理论支持,为国内的广大勘探仪器设备研究者提供一个有力参考,也为以后我国能够独立研究并生产此类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法国SERCEL公司提供的用户手册,以及我们在日常生产中总结的施工经验及国内同行在生产中的心得,我们根据408XL地震仪的网络化传输系统的特点,成功的在项目中运用“一线穿江法”,为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为以后我们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夏季施工,特别是穿江施工中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汪庆华[8](2013)在《408UL地震仪器排列设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408UL仪器系统是法国SERCEL公司专为陆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而设计、制造的大容量、高可靠性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408UL系统及时引入了地震局域网络的概念,其技术核心是将网络概念引入到整个地震数据采集仪器之中,仪器各种设备连接成为一个局域性网络。野外排列中,LAUX(交叉站)、LAUL(电源站)、REM(无线采集站数据中继单元)、LRU(无线中继站)、LL408(激光中继站)作为路由点,负责路径管理、数据管理、采集控制;408UL仪器相当于一个网络节点,配合系统软件完成地震区域网络的控制和管理。LAUX交叉站通过交叉线将外部由采集链和电源站组成的排列连接至CMXL中央控制单元,LAUX负责管理与其直接相连的一段测线并向它们供电,还负责管理下一级LAUX。在排列上,电源站LAUL除了向位于它所管理的排列段内的采集链提供电力外,还在LAUX的指挥下控制采集站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性能测试、数据暂存,最后交由LAUX将数据回传到中央控制单元。在中央控制单元中,完成对数据的加工处理、结构编排,最后送到记录设备完成数据文件保存,送到显示设备完成地震资料波形显示,供操作人员进行采集质量现场监控、分析和比较。正是在排列上使用了网络结构,每种数据传输设备都动态地保存有一份决定数据流向的路由表,才让408UL仪器系统的排列布设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任何复杂的排列在408UL仪器上都能完美的实现。绕道排列、蛇形排列的引入,为仪器应对各种复杂地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408UL仪器丰富的有线设备和无线设备相互配合,完全满足了地震生产的设备要求。408UL仪器主机(中央控制单元)采用PIPE ARCHITECTURE数据管线结构,数据采集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数据存贮工作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因此仪器具有同时管理几个地震记录的能力,能够实施零等待时间作业。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和仪器采集能力的不断提升,大规模、高精度的地震勘探越来越成为地震勘探的常态。而同时由于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地震勘探工作越来越多地向山地、水网、水陆过渡带等复杂区域转移,业内为了提高勘探精度和覆盖次数,越来越多地使用5000道以上的大规模或超大规模接收排列进行数据采集,这样一来,排列必然向着越来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排列中出现的绕道排列、蛇形排列、哑道等的数量必然成几何级数地上升,在仪器上完成这些特殊排列的设置工作费时费力,有时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这种局面已经成了制约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化解这种矛盾充分挖掘仪器潜力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经过不断分析和研究,终于找到了利用WINDOWS OFFICE电子表格软件管理、编辑、直接生成排列参数设置文件的新方法,克服了在仪器LINE测线管理主窗口完成各种排列设置不直观、显示区域小、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的固有弱点,为进一步发挥408UL地震仪器采集能力强、排列摆放灵活、能适应各种地表条件的优势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几个复杂工区的地震资料采集实践,充分证实了这种方法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意义重大。
吴海超,林君,张林行[9](2012)在《地震仪器中应用的网络通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通讯是决定地震勘探仪器系统性能和规模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按照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数字地震仪目前可分为有线遥测地震仪、无线遥测地震仪和无缆存储式地震仪.本文分别举例介绍了三类地震勘探仪器中应用的经典地震网络通讯技术,并对其设计理念、网络通讯原理、通信构架、通信协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针对有线地震仪器的电缆管理难、无线地震仪器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差和无缆存储式地震仪缺少质量监控手段的问题,讨论了无线监控与本地存储相结合的地震网络通讯技术方案,提出了基于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缆无线混合型地震仪的设想.
吕万国[10](2012)在《4XX系统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同步记录炮文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4XX仪器系统是法国SERCEL公司生产的专为陆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而设计的大容量、高可靠性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早期推出的408UL和2005年推出的428XL,其中428XL是在408UL基础上升级改进而来,可以向下兼容。4XX系统及时引入了地震区域网络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把计算机网络引入到地震数据采集的整个仪器系统中,将仪器系统各部分连接成为一个局域性网络。野外排列中,LAU(交叉站、电源站)、REM(无线中继站单元)、LRU作为路由点,主机记录系统(服务器)作为网络节点,配合系统软件完成地震区域网络的控制和管理。4XX系统中,交叉站(LAUX)通过交叉线将外部由采集链和电源站组成的排列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408UL系统是CMXL,428XL则是LCI),LAUX负责管理控制测线的数据传输,并向它所管理的FDU供电。在排列上,电源站LAUL除了给所管理段内的采集链FDU供电外,还在LAUX的指挥下控制采集链上的FDU采集地震数据、存储并经LAUX:将数据回传到中央控制单元,在这里,数据经过编排,以一定的格式被传输到磁带机记录,或者通过网络存储到网络存储器即NAS上。在408UL系统内,地震数据只能通过磁带机记录到磁带上,要不就是记录到NAS上,系统软件的的局限造成数据不能同时记录到这两种介质上,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大规模、高精度的地震勘探所采集到的地震数据的量越来越大,早期单炮记录的字节大小不超过10M,但是现在往往要超过100M,磁带机的数据传输速度较慢、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数据不易转储等都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安全保险。428XL进行了改进,可以同时将地震数据以磁带和NAS进行存储,但也存在不足,在当前三维勘探施工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磁带机记录的模式,则不能使用多束同时施工,因此严重影响了野外地震勘探施工的进度和效率。除非仅只使用NAS进行数据的存储,这必然以数据的安全保险作为代价。4XX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但是控制4XX系统网络所使用的服务器的操作环境并不一致,408UL的中央节点服务器使用的是Solaris,而428XL的服务器使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客户机更是使用Windows, NAS使用的是Linux的操作系统加上STROIQ专用的数据存储软件,排列上的交叉站、电源站、中继站及其他管理单元使用的是SERCEL专门开发的软件。从排列接收回来的地震数据首先在服务器节点的存储器中保存,再通过网络传送到磁带机、NAS、FTP Server等记录设备上。系统在记录地震数据时可以选择同步记录到磁带机,NAS服务器,FTP服务器上,也可以单独记录在其中任何一种设备上。由于现在勘探技术的进步,一般施工都具有大道数,大容量,高密度采集的特点,数据量非常大。因此而言,为了确保地震数据记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除了磁带记录外,在施工期间,至少应该选择将数据同时记录到一台或两台NAS服务器上。随着数据存储技术,服务器软件功能的发展进步,我们习惯上交地震记录磁带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现场处理设备以及后处理设施都可以直接挂载大容量移动硬盘进行数据的录入操作。移动存储设备读写的高速度,低成本,尤其是便于携带的优势在地震数据的处理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正因为如此,现在在很多地震数据采集项目中,合同供应商要求直接上交记录地震数据的移动硬盘来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的地震勘探施工中,为了即时上交地震数据,每次采集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必须再从NAS网盘中将地震数据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上,这往往需要花费很多额外的人力与时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同步炮文件记录,施工结束后就可以直接上交数据,可以对资料数据的处理和质量的监控起到及时跟进的作用,同时又提供了数据安全保险的另一种解决方案,一举多得。
二、408UL地震区域网络传输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08UL地震区域网络传输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地震勘探仪器 |
1.2.2 系统中的交叉站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展勘探系统基本原理与交叉站设计方案 |
2.1 地震勘探技术 |
2.1.1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
2.1.2 地震勘探的生产工作 |
2.2 地震勘探系统的拓扑结构 |
2.3 交叉站设计需求 |
2.4 交叉站总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叉站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电路 |
3.2 FPGA最小系统电路 |
3.2.1 主控芯片选型 |
3.2.2 最小系统电路 |
3.3 通信传输电路 |
3.3.1 SFP光模块选型 |
3.3.2 GTP收发器 |
3.3.3 千兆光纤通信接口电路 |
3.4 调试电路 |
3.4.1 串口通信电路 |
3.4.2 JTAG接口电路 |
3.5 LED显示电路 |
3.6 PCB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叉站通信系统设计 |
4.1 通信协议 |
4.1.1 通信传输环路 |
4.1.2 通信帧结构 |
4.1.3 编码类型 |
4.2 基于FPGA的逻辑设计 |
4.2.1 时钟模块 |
4.2.2 数据缓存模块 |
4.2.3 串口收发模块 |
4.2.4 百兆通信模块 |
4.2.5 千兆通信模块 |
4.2.6 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叉站样机测试与分析 |
5.1 交叉站样机实物 |
5.2 交叉站硬件电路测试 |
5.2.1 系统电源模块测试 |
5.2.2 调试电路测试 |
5.2.3 百兆通信接口电路测试 |
5.2.4 千兆通信接口电路测试 |
5.3 交叉站通信系统测试 |
5.3.1 千兆数据传输测试 |
5.3.2 交叉站、电源站和采集站的联合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参与的研制项目 |
致谢 |
(2)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与应急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地震观测设备集群监控平台 |
2.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2.2 系统描述 |
2.2.1 地震观测设备 |
2.2.2 地震观测设备通信链路 |
2.2.3 链路性能指标 |
2.3 算法设计 |
2.4 监控平台实验 |
2.4.1 实验平台介绍 |
2.4.2 实验结果 |
2.5 地震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受灾程度的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研究 |
3.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3.2 系统模型 |
3.2.1 场景描述 |
3.2.2 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 |
3.3 算法设计 |
3.4仿真实验 |
3.4.1 重灾区数量 |
3.4.2 灾区数量 |
3.4.3 CI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急通信网络下一跳路由节点选择算法研究 |
4.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4.2 系统模型 |
4.2.1 场景及网络架构 |
4.2.2 链路属性 |
4.3 算法设计 |
4.3.1 属性权重 |
4.3.2 加权多属性决策矩阵 |
4.3.3 下一跳节点选择 |
4.3.4 MCDM-ECP算法设计 |
4.4 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震后应急通信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5.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5.2 系统模型 |
5.2.1 场景描述 |
5.2.2 通信节点介绍 |
5.3 协议设计 |
5.3.1 路由的发现与建立 |
5.3.2 移动救援节点通信机制 |
5.3.3 基于四象限移动模型的路由协议 |
5.4 仿真实验 |
5.4.1 仿真环境配置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震后应急通信网络中无人机侦听与干扰研究 |
6.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6.2 无人机中继 |
6.3 系统模型 |
6.4 算法设计 |
6.4.1 假设 |
6.4.2 无人机距离计算 |
6.4.3 侦听和干扰 |
6.4.4 模型建立 |
6.4.5 模型分析 |
6.4.6 侦听及干扰选择算法 |
6.4.7 算法复杂度分析 |
6.5仿真实验 |
6.5.1 仿真环境配置 |
6.5.2 功耗及侦听到的数据包数量 |
6.5.3 多径衰减信道对算法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3)地震勘探系统中电源站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 |
1.3 国内地震勘探仪器的研制 |
1.4 电源站介绍 |
1.5 电源站的研究意义和技术难题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震勘探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分析 |
2.1 地震勘探技术简介 |
2.2 地震波的形成和特征 |
2.2.1 地震波的形成 |
2.2.2 地震波的特征 |
2.3 地震勘探系统的排列结构 |
2.3.1 428-XL系统的排列结构分析 |
2.3.2 逐级管理的分布式排列结构 |
2.4 电源站带道能力的分析 |
2.4.1 电源站供电等效电路模型 |
2.4.2 Simulink建模与仿真分析 |
2.5 通信电路的传输线阻抗匹配 |
2.5.1 通信电路模型 |
2.5.2 等效电路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站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节点设计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2.1 电源转换电路 |
3.2.2 电源的保护和隔离 |
3.2.3 电源的监测和传输控制 |
3.3 通信接口设计 |
3.3.1 高速通信传输电路的工作原理 |
3.3.2 高速通信传输电路的PCB设计 |
3.4 调试电路设计 |
3.4.1 以太网通信电路 |
3.4.2 串口通信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站软件系统设计 |
4.1 通信协议 |
4.1.1 通信传输路径 |
4.1.2 帧结构的定义 |
4.1.3 令牌的管理方式 |
4.1.4 信道编码 |
4.2 电源站对采集链的管理 |
4.3 基于FPGA的软件设计 |
4.3.1 时钟模块 |
4.3.2 电源传输控制模块 |
4.3.3 4Mbps/100Mbps数据收发模块 |
4.3.4 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 |
4.3.5 串口收发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源站样机测试与分析 |
5.1 电源站和主节点实物 |
5.2 电源电路测试 |
5.2.1 电源转换电路测试 |
5.2.2 浪涌电流测试 |
5.2.3 电源传输控制电路测试 |
5.2.4 电源站带道能力测试 |
5.3 100Mbps通信传输电路测试 |
5.4 电源站与采集站联调测试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408ul和428xl地震仪器原理分析及其兼容性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仪器发展简史 |
第一阶段:模拟光点记录仪 |
第二阶段: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仪 |
第三阶段: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 |
第三章 408ul 地震仪器原理 |
3.1 408xL 地震区域网络与数据传输原理 |
3.2 FDU |
3.3 交叉站单元(LAUX) |
3.4 大线采集单元(LAUL) |
第四章 428XL 地震仪器原理 |
4.1 概述 |
4.2 野外数字化单元 (FDU-428) |
4.3 LAUX-428 |
4.4 LAUL-428 |
第五章 兼容性分析 |
5.1 428xl 仪器使用 408ul 野外设备的分析(二级排列的应用) |
5.2 408ul 野外设备降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5)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及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史 |
2.1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史 |
2.1.1 第一代:模拟光点记录仪 |
2.1.2 第二代: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仪 |
2.1.3 第三代: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 |
2.2 遥测地震仪 |
2.2.1 遥测地震仪的几项关键技术 |
2.2.2 遥测地震仪的优越性 |
2.3 大庆油田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历程 |
2.4 408UL 和 428XL 地震勘探仪 |
2.4.1 408UL 工作原理简介 |
2.4.2 428XL 地震采集系统 |
第三章 地震数据格式 |
3.1 SEG-D 格式 |
3.1.1 SEG-D 各版本的特点 |
3.1.2 SEG-D 格式磁带结构分析 |
3.2 SEG-Y 数据格式 |
3.3 道块数据格式 |
3.4 利用文件拷贝实现数据格式转换 |
3.4.1 实现数据格式转换的具体步骤 |
第四章 地震勘探采集数据资料的储存介质 |
4.1 地震勘探常用磁带机 |
4.2 IBM-3592 磁带机的冗余路径接管功能 |
4.2.1 冗余路径设置 |
4.3 NAS |
4.3.1 NAS 分类 |
4.3.2 NAS 备份的特点 |
4.3.3 NAS 在 428XL 地震勘探仪上的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6)408UL地震仪器电子班报的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构思和主要工作任务 |
1.4 论文结构内容 |
第二章 地震勘探技术实用性 |
2.1 地震勘探技术简介 |
2.1.1 地震资料采集方面的技术 |
2.1.2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
2.1.3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
2.2 地震勘探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 |
2.2.1 海拉尔区块地震勘探资料数据采集技术应用阶段 |
2.2.2 海拉尔区块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技术应用阶段 |
2.2.3 海拉尔区块地震勘探资料数据解释技术应用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S 数据格式及其在 408UL 仪器中的应用 |
3.1 SPS 数据格式的简介 |
3.2 SPS 系统的组成 |
3.3 SPS 文件的格式 |
3.3.1 SPS 头段参数定义 |
3.3.2 SPS 数据编码定义 |
3.4 SPS 在 408U 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
3.4.1 在 408UL 仪器中生成 SPS 文件 |
3.4.2 SP 文件的检查、修改 |
3.4.3 利用 SPS 输出文件查找丢失的采集设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08UL 仪器的电子班报的设计及应用 |
4.1 电子班报设计的提出 |
4.2 电子班报软件设计和编制思路 |
4.2.1 解决问题的思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408XL地震仪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探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地震勘探仪开发应用情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地震检波器工作原理 |
2.1 电动式地震检波器 |
2.1.1 运动方程的建立 |
2.1.2 输出电压方程和固有振动 |
2.1.3 频率响应 |
2.2 数字式检波器 |
2.2.1 MEMS 数字检波器的原理 |
2.2.2 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的主要性能 |
2.3 地震检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
2.3.1 畸变(非线性失真) |
2.3.2 自然频率 |
2.3.3 阻尼系数(单位时间内振幅的衰减量) |
2.3.4 线圈电阻 |
2.3.5 灵敏度 |
第三章 采集站(FDU)的内部结构及及特性分析 |
3.1 电源电路 |
3.2 接口电路 |
3.3 数据通讯电路 |
3.3.1 线性相位滤波 |
3.3.2 最小相位滤波 |
3.4 模数转换电路 |
3.4.1 输入保护电路 |
3.4.2 理论模型 |
3.4.3 高阶调制器 |
3.5 EEPROM |
第四章 野外数据采集管理部件 |
4.1 交叉站(LAUX) |
4.1.1 结构原理 |
4.1.2 LIPX 板 |
4.2 电源站(LAUL) |
4.2.1 功能简介 |
4.2.2 结构原理 |
4.3 主机 CMXL |
第五章 408XL 数据传输网络 |
5.1 组织形式 |
5.2 数据的组织形式 |
5.3 TCP/IP 网络 |
5.3.1 通讯协议 |
5.3.2 地震设备网络路由表建立 |
5.3.3 地震排列建立和更新 |
5.4 数据通路描述 |
第六章 408XL 在江 55 区块中的应用 |
6.1 工区概况 |
6.2 检波器组合形式试验 |
6.2.1 检波器组合技术 |
6.2.2 检波器的连接方式对信号接收的影响 |
6.2.3 本工区的检波器组合基距试验 |
6.2.4 本工区仪器前放增益试验 |
6.3 408XL 地震仪的高级功能 |
6.4 施工方案选择 |
6.5 仪器内部参数设置 |
6.6 野外实现 |
6.7 采集效果分析以及施工效益 |
6.7.1 采集效果分析 |
6.7.2 施工效益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8)408UL地震仪器排列设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408UL系统简介 |
1.1 综述 |
1.2 408UL仪器系统构成及功能特点 |
第二章 参数设置相关主窗口 |
2.1 综述 |
2.2 408UL LINE测线管理主窗口 |
2.3 LOG日志管理主窗口 |
第三章 PC机与408UL的数据交换方法 |
3.1 使用U盘与408UL的数据交换方法 |
3.2 使用FTP与408UL的数据交换方法 |
第四章 408UL地震仪器排列设置方法 |
4.1 排列设置相关数据采集保存 |
4.2 排列设置文件的编辑和生成 |
4.3 排列设置文件的使用 |
第五章 实际测试 |
5.1 室内模拟 |
5.2 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 |
第六章 效果与评估 |
6.1 使用效果 |
6.2 评估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地震仪器中应用的网络通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经典地震网络通讯技术介绍 |
1.1 有线地震仪器 |
1.1.1 SERCEL公司的408UL系统 |
1.1.2 SERCEL公司的428XL系统 |
1.1.3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遥测地震仪 |
1.2 无缆存储式地震仪器 |
1.2.1 美国ION公司的FireFly系统 |
1.2.2 法国Sercel公司的UNITE系统 |
1.2.3 中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GPS授时地震仪 |
1.2.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海底地震仪 |
1.2.5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无缆遥测地震仪 |
2 目前地震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困难 |
2.1 有线地震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 |
2.2 无线地震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 |
3 未来地震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的展望 |
(10)4XX系统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同步记录炮文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4XX系统简介 |
1.1 综述 |
1.2 4XX仪器系统构成 |
第二章 4XX记录系统及特点 |
2.1 综述 |
2.2 4XX记录系统组成 |
2.3 磁带系统与磁盘系统的优劣比较 |
2.4 在4XX系统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记录的优势 |
第三章 不同环境条件下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 |
3.1 4XX仪器系统的操作环境 |
3.2 Solaris环境下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 |
3.3 Linux环境下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 |
第四章 FTP原理简介 |
4.1 原理简述 |
4.2 4XX的网络环境 |
第五章 Windows下FTP Server的安装与参数配置 |
5.1 4XX仪器系统FTP服务器的配置选择 |
5.2 使用PC机组建FTP服务器 |
第六章 联机实践 |
6.1 实践方法 |
第七章 效果与评估 |
7.1 使用效果 |
7.2 评估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408UL地震区域网络传输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设计[D]. 丁岩明. 苏州大学, 2020(02)
- [2]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与应急通信系统研究[D]. 王小明. 东华大学, 2020(01)
- [3]地震勘探系统中电源站的研究与设计[D]. 顾少燃. 苏州大学, 2019(04)
- [4]408ul和428xl地震仪器原理分析及其兼容性的应用[D]. 毕克飞.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5]地震勘探数据的格式及储存介质的分析与研究[D]. 金辉.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6]408UL地震仪器电子班报的设计应用[D]. 蒋立兵.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7]408XL地震仪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探究及应用[D]. 庞永贵.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8]408UL地震仪器排列设置方法研究[D]. 汪庆华. 长江大学, 2013(03)
- [9]地震仪器中应用的网络通讯技术研究[J]. 吴海超,林君,张林行.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4)
- [10]4XX系统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同步记录炮文件方法研究[D]. 吕万国. 长江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