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乳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要卫[1](2021)在《牛乳粉加工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组分损失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牛乳是全球居民消费量最多的乳制品来源,牛乳及其相关大宗产品,如乳清浓缩蛋白(WPC)、浓缩乳蛋白(MPC)等,也是乳基婴幼儿配方产品和其他乳制品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是牛乳中的第三大营养物质,在机体生成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热加工在乳品工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杀死乳中的致病菌,降低菌落总数延长货架期,但同时也会导致乳中的蛋白发生结构改变、活性损失等。乳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casein),乳清蛋白(whey)和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蛋白三大部分构成。酪蛋白组成相对简单,酪蛋白分子内拥有含多的脯氨酸,使其缺乏二级和三级结构,因而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乳清蛋白主要为球状的蛋白质,分子内存在较多的半胱氨酸和二硫键,加热会造成其空间结构展开、变性聚集等。乳清中除了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之外,还存在大量不为熟知的低丰度免疫活性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以不对称的形式随机分布在位于乳脂肪球三层膜结构上,主要为糖基化的蛋白,对其分子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乳清和乳脂肪球膜中含大量的低丰度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在保护婴幼儿上呼吸道、肠道健康,促进先天免疫和认知发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这些低丰度蛋白质在工业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的生物活性对提高乳品质量以及保障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市面上常见的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产品及其主要配料WPC等,并对其中以乳铁和免疫球蛋白为代表的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产品中几乎不含乳铁和免疫球蛋白。本研究围绕找出乳粉生产过程中导致活性蛋白组分损失的关键点,同时揭示乳中低丰度乳蛋白组分在工业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和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乳粉的生产工艺,利用LC-MS/MS蛋白质组学和酶联免疫方法(ELISA)追踪了乳清蛋白组在整个乳粉生产工艺中的变化情况,包括鲜牛乳、热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及最终到乳粉成品,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了这些热损失的乳清蛋白的生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条件下得到的乳粉成品中几乎检测不到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LTF)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通过质谱技术在牛乳清样品中一共鉴定到391种蛋白,其中89种蛋白普遍存在于5组样品中,在鲜乳中一共鉴定出161种蛋白,浓缩和喷雾干燥没有导致乳清蛋白组发生显着变化,而热处理后蛋白种类蛋白下降至128种,同时其他蛋白丰度也出现了显着下降。由此,得出结论:乳粉加工中活性蛋白损失主要发生在杀菌阶段(92℃-15 s),而单纯的浓缩工艺(55±2℃,0.08 MPa)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85℃)不会对乳中这些活性蛋白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研究其他杀菌工艺对乳清蛋白造成的分子结构改性和热变性程度,本章实验以鲜乳为对照,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杀菌工艺对乳中乳清蛋白质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包括低温长时(63℃-30 min,LTLT)、高温短时(72℃-15 s,HTST)巴氏杀菌,延长货架期处理(125℃-5 s,ESL),超高温瞬时灭菌(135℃-5 s,UHT)和上一章节通过系列单元操作制备的乳粉成品(S)。本研究分别采用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和LC-MS手段研究了乳清中的低丰度蛋白变化和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乳糖糖基化程度。结果表明对比鲜乳,ESL,UHT和乳粉成品中低丰度乳清蛋白的种类和丰度均发生显着下降,而乳清相中乳脂肪球膜蛋白以及酪蛋白组分的丰度明显升高,α-LA和β-LG蛋白结构上均加上1-2个乳糖分子,发生了乳糖糖基化,两种巴氏杀菌处理也降低了部分乳清蛋白的种类及丰度,但是没有造成乳糖糖基化。最后,利用ELISA等方法对乳清中的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XO酶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可保留~70%的Ig G,~50%的LTF和XO,~30%的Ig A和Ig M,而其他形式的高强度热处理后导致活性蛋白完全损失,验证了本论文上一章的实验结果。此外,两种巴氏杀菌对活性蛋白的保留效果并不完全相同,HTST处理后,LTF的保留率高于Ig G;而LTLT处理后,Ig G和XO保留率高于LTF。最后,通过将ELISA测定LTF的结果和质谱鉴定到的LTF丰度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从而利用ELISA进一步验证了Label-free蛋白组在研究热加工过程中乳蛋白变化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鉴于高强度热处理对乳清蛋白造成的热变性,而巴氏杀菌则能相对较好地保留乳中的活性蛋白。该论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非热杀菌(紫外辐射和超声处理)和不同强度的巴氏杀菌处理(63℃-30 min,72℃-15 s,85℃-5 min)对乳清蛋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紫外辐射(4500 J/L)和超声(60 W,6 min)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乳中的菌落总数,达到5log10的降低。同时,Label-free蛋白质组结果显示,紫外处理可以保留乳中的全部乳清蛋白组分,低强度巴氏杀菌和超声处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蛋白变性;而高强度巴氏杀菌则会导致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乳清蛋白受到损伤,如LTF、乳过氧化物酶(LPO)、补体蛋白、免疫球蛋白等。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显示这些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间质中,涉及细胞代谢、免疫应答和生物催化等功能。最后利用ELISA等方法对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与蛋白质组的结果相一致。超声处理不仅可以减少乳中的微生物,还可以有效减小乳脂肪球的尺寸大小,从而起到均质牛乳的作用。均质处理是乳品工业中重要的单元操作,现阶段剪切均质工业上是常见的均质方式。剪切均质在减小乳脂肪球的同时,也可能会损失乳脂肪球膜蛋白并改变源于乳中脂类的风味物质。本章节对比了工业常用的剪切均质和新型超声均质对乳脂肪球膜蛋白和乳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均质效果随超声强度(功率和时间)的增强而升高,且40℃条件下的超声均质效果优于常温条件(25℃)。40℃条件下,35 k J/L超声处理可以实现与常规剪切均质类似的均质效果(其乳脂肪球尺寸大小分布均在1μm左右)。在类似的均质效果下,超声可以更好的保留乳脂肪球膜蛋白的完整性(超声均质后乳脂肪球膜蛋白种类和丰度均高于剪切均质,更加接近于生牛乳)。均质在减小乳脂肪球体积的同时,造成其比表面积增大,从而会导致乳中的其他蛋白质吸附在新形成的乳脂肪球膜表面,而电泳结果显示吸附的蛋白组分主要以酪蛋白为主。此外,剪切均质和超声均质均改变了牛乳中的风味物质,其中游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升高,比如丁酸、己酸、和辛酸等,柠檬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分别在剪切均质和超声均质后均有所升高。本论文揭示了传统乳粉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是导致活性蛋白损失的关键步骤,而非热处理可以较好的保留这些活性蛋白,因此本论文最后分别利用传统热处理和新型非热处理工艺对牛乳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制粉,并对其中活性蛋白保留以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包括溶解度,色度,微观结构,和挥发性组分等。结果显示,适当强度的紫外和超声处理均可以实现与热处理相当的杀菌效果;相比热处理和紫外处理,超声可以提高乳粉的溶解度和亮度,这可能与超声附带的均质效果相关。同时,扫描电镜结果也显示经过超声处理的乳粉在粒度上明显小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此外,超声处理和紫外处理均保留了高达90%的乳铁蛋白和50%以上的免疫球蛋白。对比鲜乳,紫外处理没有引起全脂乳粉中明显的蛋白氧化,而热处理显着增加了乳中丙二醛和蛋白羰基的含量。GC-MS结果显示,牛乳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酸类,醛类和酮类为主,其中经过热处理以后,乳中的酸类物质减少,醛类物质增多,但是非热处理则同时增加了其中的酸类物质和醛类物质,且超声处理组中的短链脂肪酸高于紫外处理组,这可能是超声处理更有利于促进乳中的内源性脂肪酶水解乳脂肪球核心中的甘油三酯引起的。
张文锦[2](2021)在《微滤结合紫外/超声波杀菌对脱脂乳货架期和活性蛋白的影响》文中提出巴氏杀菌乳的货架期较短,是造成我国液态乳消费区域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延长巴氏杀菌乳的货架期对改善我国液态乳区域消费失衡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的生产延长货架期(Extended Shelf Life,ESL)乳的杀菌工艺会破坏牛乳中的生物活性蛋白,严重降低了牛乳的营养价值。因此优化杀菌工艺,保留更多生物活性蛋白的同时延长货架期,对提升液态乳质量、完善低温乳市场、增强国民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脱脂牛乳,分别探讨了微滤结合紫外(UV-C)杀菌和超声波杀菌对其生物活性蛋白和货架期的影响,并与目前液态乳工业常用的两种ESL乳杀菌工艺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杀菌工艺对货架期品质、生物活性蛋白、风味物质等品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探究了微滤除菌与不同剂量的UV-C杀菌结合使用对脱脂乳货架期与生物活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强,在4°C条件下脱脂乳的货架期随之延长。当UV-C剂量为39.3 m J/cm2时,脱脂乳中的细菌总数降低至无法检测水平,4°C条件下的货架期可至少延长至40天。UV-C处理可使乳中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LTF)、乳清中低丰度活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LPO)和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保留80%以上,显着高于高温短时(HTST)杀菌,且增大UV-C剂量对以上生物活性蛋白无显着影响。随后,探究了微滤除菌与不同能量密度的超声波杀菌结合使用对脱脂乳货架期与生物活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的能量密度越大,杀菌效果越显着。当能量密度为1296 J/m L时,脱脂乳中的细菌总数降低至无法检测水平,4°C条件下的货架期可至少延长至40天。此外,超声波处理不会改变乳清中的高丰度蛋白含量,如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而由于超声波产生的局部高温,较高能量密度的超声波处理导致了部分生物活性蛋白变性,如LTF、Ig A、Ig M、补体因子B、XO等;除此之外,超声波因机械物理作用,提高了部分酪蛋白或乳脂肪球膜(MFGM)蛋白的丰度。整体上超声波处理对生物活性蛋白的破坏作用弱于HTST杀菌。最后,本论文综合探讨了不同ESL脱脂乳的杀菌方式对ESL脱脂乳品质的影响。超巴氏杀菌几乎全部破坏了免疫球蛋白、LTF,LPO和XO的活性,导致蛋白氧化,同时产生了带有氧化和腐臭味的硫化物和醛类物质。微滤结合HTST杀菌保留了40%~80%的生物活性蛋白,而微滤分别结合UV-C杀菌和超声波杀菌均最低保留了80%的生物活性蛋白,这三种杀菌方式均没有导致蛋白显着氧化;此外,微滤结合超声波杀菌产生了较多的热解性烃类物质,可能会导致脱脂乳产生刺激性或芳香气味,而微滤结合UV-C杀菌对风味物质的组成没有显着影响。四种延长货架期的杀菌方式均可使脱脂乳4°C条件下的货架期达到40天,微滤分别结合UV-C杀菌和超声波杀菌ESL脱脂乳在货架期间蛋白水解的速率与微滤结合HTST杀菌ESL脱脂乳相似。综上,本研究将微滤分别与UV-C杀菌和超声波杀菌结合处理脱脂牛乳,与HTST杀菌相比,延长了脱脂乳的货架期,提高了生物活性蛋白的保留率。由于微滤结合UV-C杀菌对脱脂乳风味的影响更小,未来可能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成果转化潜力。本研究结合了多种非热处理技术,具有一定工程价值,为提升液态乳品质、改善国内乳品加工方式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徐姝[3](2021)在《羊乳活性乳清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工业上的乳清蛋白是以酸沉或酶沉制备奶酪排出的副产物乳清为原料,进一步分离而得到的功能性乳蛋白配料。乳清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和功能特性,然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酸或酶的使用以及多次热处理,如巴氏杀菌、常压喷雾干燥等,造成了乳清蛋白中活性成分的损失。应用膜技术分离山羊乳中的乳清蛋白并结合超滤浓缩和低压喷雾干燥等非/低热技术可制备活性乳清蛋白粉,与传统乳清蛋白相比,前者未经酸凝或酶凝以及高热处理,能保留乳清蛋白中活性成分的天然结构,能更好的应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性蛋白制品及健康食品等产品研制。开展活性乳清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有助于实现活性羊乳清蛋白粉的国内工业化生产。本实验以山羊乳为原料,以膜技术分离乳清工艺为主线,利用ELISA、RP-HPLC、SDS-PAGE、SEM、蛋白质组学等手段,从不同除菌方式对脱脂乳的除菌效果、不同膜分离参数对乳清的分离效果、以及不同干燥方式对乳清蛋白粉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脱脂羊乳的大孔径微滤除菌、紫外辐射杀菌以及高温短时杀菌结果对比:综合比较细菌和体细胞的去除率、活性成分的保持、蛋白含量的保留、蛋白氧化程度等指标后,发现1.4μm微滤除菌效果最优,其使菌落总数达到了国标对巴氏杀菌乳的要求,且使体细胞几乎被全部截留;在活性成分的保留方面,活性IgG、IgA、IgM、Lf、LPO、XO的保留率分别达到87%、88%、94%、90%、97%和72%;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几乎完全透过,活性乳清蛋白的保留率为93%;在过滤过程中,膜通量稳定在220 L·m-2h-1左右;(2)微滤膜孔径、浓缩倍数、洗滤次数对小孔径微滤分离羊乳清效果对比:综合比较活性成分的透过率、乳清蛋白的透过率、膜通量等指标后,选择最佳陶瓷膜孔径为100 nm,最佳体积浓缩比为3,最佳洗滤次数为3。在最佳膜分离条件下,活性IgG、IgA、IgM、Lf、LPO和XO的累计透过量分别为:73.97%、69.01%、56.6%、47.45%、38.65%和24.17%,乳清蛋白的累计透过率为79.84%,全过滤过程中平均膜通量为87.33L·m-2h-1。(3)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备膜分离乳清浓缩液、及酸法与酶法制备酸乳清浓缩液和甜乳清浓缩液:综合比较活性蛋白、抗菌酶的含量等指标,发现膜分离乳清浓缩液中活性IgG、IgA、IgM、Lf和LPO的含量分别为:1.00 g/100 g、86.38 mg/100 g、97.30 mg/100g、247.81 mg/100 g和705 U/g,蛋白含量为49.19%;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乳清浓缩液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膜过滤乳清浓缩液与酸乳清浓缩液的差异最大。(4)膜分离乳清浓缩液通过低压喷雾干燥、常压喷雾干燥以及冷冻干燥制备乳清蛋白粉,酸乳清浓缩液甜乳清浓缩液通过常压喷雾干燥制备乳清蛋白粉,并与市售羊乳清蛋白粉WPC50比较。综合比较活性蛋白及抗菌酶含量、基本成分以及粉体理化性质等指标。在活性成分保留方面,低压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效果接近,低压喷雾干燥制备的乳清蛋白粉中IgG、IgA、IgM、Lf和LPO的含量分别为:78.84 mg/100 g、10.37 mg/100g、9.67 mg/100 g、45.95 mg/100 g和43.33 U/g,蛋白含量达90%以上,均高于市售乳清蛋白粉及酸/甜乳清蛋白粉,且其蛋白溶解度达到99.63%。综上所述,使用1.4μm陶瓷膜微滤除菌能有效的去除脱脂乳中的微生物及体细胞,能很好的保留天然乳清中的活性成分,几乎不截留蛋白;使用孔径100 nm、浓缩倍数3、洗滤次数3等膜分离参数能够较好的分离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更多的保留乳清中的活性成分;利用膜分离及低压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的乳清蛋白粉,能保留更多的活性成分,且有更高的蛋白溶解度。
邵言蹊[4](2021)在《羊乳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文中指出羊乳具有易消化、低致敏性等优势,近年来羊乳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份额逐渐变大。羊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30:70,人乳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60:40,且人乳β-酪蛋白含量较高。因此,分离制备含β-酪蛋白的羊乳清蛋白配料,用于婴儿配方乳粉的研制,能更好的模拟人乳蛋白的组成。传统乳清蛋白配料来源于奶酪加工的副产物乳清,工艺过程涉及多次热处理,易导致活性蛋白组分的失活,且配料中不含β-酪蛋白。本课题以生鲜羊乳为原料,经离心脱脂后,采用1.4μm孔径陶瓷膜进行大孔径微滤除菌处理,再通过低温小孔径微滤分离工艺制备含β-酪蛋白的天然乳清蛋白配料,旨在保留乳清蛋白中的活性成分以及提高配料中β-酪蛋白的含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研究了温度、平衡时间、pH、NaCl添加浓度、柠檬酸钠添加浓度等条件对β-酪蛋白从胶束中解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4℃条件下,胶束态β-酪蛋白的选择性解离效果较好,且平衡时间为120 min时,β-酪蛋白解离达到平衡,此时β-、κ-、α-酪蛋白的解离率依次为42.79%、33.03%、13.63%,乳清相中这三种游离酪蛋白之间的占比依次为60.25%、30.47%、9.28%。(2)其次,研究了pH、膜孔径、浓缩倍数、过滤阶段数等小孔径微滤分离参数对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共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平衡120 min,设置pH值为6.7,采用100 nm孔径陶瓷膜,设置浓缩倍数为3倍,设置过滤阶段数为5,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共分离效果最优,得到配料中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为31.58%和68.42%,活性IgG、LF、LPO含量依次为0.72 g/g、0.98 g/g、5.28 U/mg,均高于传统膜过滤羊乳清蛋白粉和市售WPC50羊乳清蛋白粉,且低温膜过滤羊乳清蛋白粉中蛋白糖基化的程度也较低。(3)最后,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低温膜过滤(4℃)羊乳乳清蛋白粉、传统膜过滤(40℃-45℃)羊乳乳清蛋白粉、市售WPC50羊乳乳清蛋白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低温膜过滤、传统膜过滤、市售WPC50羊乳乳清蛋白粉中检测到的蛋白数目分别为:246、276、256,其中有181个蛋白是低温膜过滤、传统膜过滤、市售WPC50乳清蛋白粉共有的,3个是低温膜过滤与市售WPC50乳清蛋白粉共有的,53个是低温膜过滤与传统膜过滤共有的。传统膜过滤与低温膜过滤得到的乳清蛋白粉相比,前者共有6个显着上调蛋白,40个显着下调蛋白,差异蛋白与前述低温膜过滤乳清蛋白中β-酪蛋白增多且活性蛋白保留较高相一致。三种乳清蛋白粉中差异蛋白调节作用的不同主要集中在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方面;其中低温与传统膜过滤乳清蛋白粉相比,差异蛋白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人类疾病通路;低温与WPC50乳清蛋白粉相比,差异蛋白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人类疾病通路、组织系统通路、代谢过程。
李志宾[5](2021)在《牛乳活性乳清蛋白及酪蛋白胶束的膜分离制备研究》文中认为牛乳中蛋白主要分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两类,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生理功能,在乳制品加工中应用广泛。乳清蛋白中除了含有髙丰度的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之外,还含有低丰度且具生物活性的蛋白,如免疫球蛋白(Ig)、乳铁蛋白(LF)、乳过氧化物酶(LPO)、黄嘌呤氧化酶(XO)等,这些活性蛋白往往具有较高的热敏性。传统的乳清蛋白配料来源于奶酪加工的副产物乳清,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经历多次热处理,易导致活性蛋白的失活。在牛乳中,酪蛋白与钙磷等矿物盐相结合形成酪蛋白胶束,后者在胃液酸性环境下易形成致密絮凝,抑制蛋白消化降解,酪蛋白胶束胃液絮凝结构的致密程度与钙离子结合量相关。本课题以鲜牛乳为原料,开展了脱脂牛乳的除菌工艺研究、天然牛乳清蛋白的分离制备研究、以及脱钙酪蛋白胶束的制备及消化性研究。首先,比较不同杀菌工艺对脱脂鲜牛乳品质的影响。比较高温短时(HTST)巴氏杀菌,微滤(1.4μm和0.8μm)和紫外(UV-C)对脱脂乳中微生物和生物活性蛋白/酶的影响。经HTST和UV-C处理后,脱脂乳中细菌总数减少了2.3 log,经MF处理后,其细菌减少了3.0 log。三种除菌工艺处理后的脱脂乳中均未检出大肠菌群。HTST处理对芽孢数没有影响,UV-C处理后芽孢数降低0.3 log。体细胞数量不受HTST和UV-C处理的影响,微滤使体细胞数量降低至不可检测的水平。经过HTST处理后,黄嘌呤氧化酶(XO)、免疫球蛋白(Ig)G、乳过氧化物酶(LPO)、乳铁蛋白(LF)、Ig M和Ig A的保留率分别为87%、78%、69%、57%、48%、41%。UV-C和1.4μm微滤处理对脱脂乳中活性成分无显着影响。0.8μm微滤处理后,脱脂乳中Ig G和LPO无显着变化,Ig A、XO、LF和Ig M的保留率分别为93%、92%、91%、86%。经UV-C处理后,羰基含量增加了26%;经HTST处理后,总巯基含量减少了14%;微滤处理对两者无显着影响。因此,选择1.4μm微滤除菌处理,进行下一步研究。其次,使用非/低热工艺制备高活性的乳清蛋白粉。研究膜孔径(100、50、20 nm),浓缩倍数(1~8)和过滤阶段(1~5)对髙丰度和低丰度乳清蛋白分离的影响,进而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生物活性蛋白/酶的影响。脱脂乳用100和50 nm微滤处理后,髙丰度乳清蛋白的透过率约为44.3%和44.1%,低丰度蛋白的透过率前者比后者高0~8%。随着浓缩倍数(CF)的增加,膜通量逐渐下降,并在4倍浓缩后保持几乎不变。浓缩倍数对乳清蛋白的透过率影响较小。随着过滤阶段的增加,膜通量逐渐增加,渗透液中乳清蛋白的含量逐渐降低。因此,选择膜孔径100 nm、浓缩倍数4、过滤阶段4,进行乳清分离及制粉研究。在乳清蛋白粉活性蛋白含量方面,常压喷雾干燥比低压喷雾干燥少20~30%,低压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无显着差异。最后,对上述乳清分离产生的截留液,即酪蛋白胶束部分,进行离子交换处理以制备脱钙酪蛋白胶束粉,并采用婴幼儿体外模型进行消化性研究。当酪蛋白结合的钙减少36.1%时,胶束结构基本完全解聚,游离的酪蛋白占总酪蛋白的90%以上。随着脱钙率的增加,酪蛋白在模拟胃液中形成的凝块逐渐变小且更疏松,消化性也逐渐变好。综上所述,脱脂鲜牛乳经1.4μm陶瓷膜过滤后,微生物和体细胞去除效果优于HTST处理,且乳中活性蛋白/酶几乎完全保留;进而采用100 nm孔径微滤分离乳清,结合超滤浓缩和低压喷雾干燥制得乳清蛋白粉,较好的保留了活性蛋白/酶;对分离乳清产生的酪蛋白部分进行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处理,制备脱钙酪蛋白胶束粉,其消化性显着改善。
瞿婧妍[6](2021)在《不同冷冻及解冻方式对人乳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人乳被誉为“白色血液”,是婴儿喂养的黄金标准。从长期贮藏的角度考虑,当母亲无法及时进行哺育时,泵乳后直接冷冻贮藏是目前最合适的家庭处理方式。然而,目前国际上关于人乳冷冻及解冻方式的评价及意见并不统一。因此,本研究以新鲜人乳为对照,首先初步探究不同冷冻方式(普通(-18℃)和深低温(-60℃)),以及不同解冻方式(慢速(4℃空气静置10 h)、中速(25℃空气静置1h)和快速(45℃水浴振荡1 min))对人乳基础成分、脂质和蛋白消化性的影响,并选取45℃水浴振荡1 min为最优解冻条件。随后深入探究人乳基础指标、脂质和蛋白特性在普通冷冻(-18℃)、深低温冷冻(-60℃)及深低温快速冷冻(-60℃(R))条件下的变化,以期为冻乳的使用、评价及未来母婴冰箱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不同冻融方式对人乳性能的影响:人乳脂肪、蛋白及活性成分含量在三种解冻方式下无显着差异,脂肪酶活性在快速解冻条件下最弱。快速冻融方式(即-60℃冷冻后于45℃解冻)可降低人乳的初始脂解程度、减少人乳脂肪球(Human Milk Fat Globule,HMFG)聚集及蛋白聚集,最有利于脂质及蛋白的消化,表现出最接近新鲜人乳的品质。(2)不同冻藏条件下的人乳基础宏观变化:人乳脂肪总量、蛋白总量、p H值及菌落总数在-18℃条件下的180 d贮藏期内显着下降,在-60℃及-60℃(R)条件下无显着差异;乳糖总量在冻藏60 d后显着下降,各条件下均无显着差异。(3)不同冻藏条件下的人乳脂质特性变化:-18℃条件下,非酯化脂肪酸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持续显着上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80 d后有所下降,贮藏期间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破裂及脂质聚集现象明显,各类挥发性物质增幅明显,产生的异味物质与脂质氧化及降解有关;-60℃及-60℃(R)条件下,非酯化脂肪酸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少量增加,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180 d后少量下降,HMFG结构损伤较小,-60℃(R)相比-60℃在维持人乳原有挥发性风味方面略具优势。(4)不同冻藏条件下的人乳蛋白特性变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高丰度蛋白无显着差异;通过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且定量了1617种乳清蛋白,分析得到173种显着差异蛋白与核糖体、紧密连接和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有关。相比于冻藏时间,冻藏温度对乳清蛋白组分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18℃条件下冻藏60 d和180 d的人乳乳清蛋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这与冻融过程中MFGM的损伤和MFGM蛋白向乳清相的转移密切相关;-60℃(R)条件下的乳清蛋白组成变化较小,该条件下的冻乳在脂质消化以及抗氧化活性方面比-18℃更具优势。活性成分在-18℃条件下明显降低,该变化可能源自结冰诱导变性。综上,深低温快速冷冻(-60℃(R))及快速解冻(45℃水浴振荡)方式更有利于冷冻人乳在基础指标、脂质蛋白特性和消化性等方面保持与新鲜人乳最为接近的品质特性。
郝文文,兰欣怡[7](2020)在《哺乳动物乳铁蛋白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乳铁蛋白是一种人体必不可缺,存在于人体液中的蛋白质,能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对铁的结合力是转铁蛋白家族中最强的。乳铁蛋白本身具有抗病毒能力,但和过氧亚硝酸盐相结合会降低其抗病毒能力。基于不同哺乳动物自身乳铁蛋白的机理及其发展状况、未来应用前景、自身检测方法等进行详细地阐述。
时佳[8](2020)在《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免疫活性与肠屏障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利用酪蛋白与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乳糖糖基化酪蛋白,用胰蛋白酶分别消化酪蛋白和乳糖糖基化酪蛋白得到酪蛋白消化物和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同时,利用转谷氨酰胺酶催化酪蛋白与壳寡糖发生糖基化反应制备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用胰蛋白酶分别消化酪蛋白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得到酪蛋白消化物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本研究旨在剖析两种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位点,并评估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免疫活性及其对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为评估乳品加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新型蛋白质配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糖基化修饰的精准糖基化位点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中乳糖含量为10.58?0.10 g/kg蛋白质;相比酪蛋白消化物,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有较低的赖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利用LC/MS-MS分析技术从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中共鉴定出5个糖肽,其糖基化位点均在赖氨酸残基,发生糖基化反应的蛋白质是Alpha-S1-casein、Beta-casein和Kappa-casein。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中氨基葡萄糖的导入量为5.7?0.1 g/kg蛋白质,且氨基酸含量与酪蛋白消化物基本相同。从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中共鉴定出3个糖肽,其糖基化位点主要在谷氨酰胺残基,发生糖基化反应的蛋白质是Alpha-S1-casein和Alpha-S2-casein。(2)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体外免疫活性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均具有体外免疫活性。但是,与酪蛋白消化物相比,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降低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5.1%-10.8%)、降低巨噬细胞吞噬指数(4.8%-6.5%)、降低NK细胞活性(8.2%-19.6%),以及减少脾淋巴细胞因子(IL-2和IFN-γ)和巨噬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增加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1.6%-3.9%)、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4.6%-7.0%)、增加NK细胞活性(8.6%-17.3%),以及促进脾淋巴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因子的分泌。因此,酪蛋白的酶法精准糖基化修饰提高了其消化物的体外免疫活性,而酪蛋白的美拉德反应糖基化修饰降低了其消化物的体外免疫活性。(3)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体内免疫活性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均具有体内免疫活性。在正常BALB/c小鼠中,与灌胃生理盐水的空白组小鼠相比,各消化物处理组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数值均提高,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免疫球蛋白含量、脾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活性等指标也明显升高(P<0.05)。然而,酪蛋白消化物比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显示出更高的活性,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比酪蛋白消化物显示出更高的活性。在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中,与生理盐水处理的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各消化物灌胃小鼠后,均可明显减轻环磷酰胺导致小鼠上述各项指标的下降。然而,酪蛋白消化物比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有更好的免疫提升效率,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比酪蛋白消化物有更好的免疫活性。(4)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对正常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均可以改善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相比酪蛋白消化物,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提高IEC-6细胞跨膜电阻值更少;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提高IEC-6细胞跨膜电阻值更多。各消化物处理细胞48 h后,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细胞FD-4转运率从100%降低到64.0%-78.2%;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细胞FD-4转运率降低到72.1%-83.4%;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细胞FD-4转运率降低到64.1%-72.4%。而且,酪蛋白的美拉德反应糖基化修饰降低了其消化物提高抗菌活性和减少细菌移位的作用,酪蛋白的酶法精准糖基化修饰增加了其消化物提高抗菌活性和减少细菌移位的作用。此外,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比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有更少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质(ZO-1、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比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有更多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质(ZO-1、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整体上,美拉德反应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有不良的作用。酶法精准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有有益作用。(5)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对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以2.5 mmol/L丙烯酰胺构建IEC-6细胞损伤模型。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均对受损的IEC-6细胞有保护作用。与酪蛋白消化物相比,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提高IEC-6细胞跨膜电阻值更少,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提高IEC-6细胞跨膜电阻值更多。细胞被各消化物处理48 h后,酪蛋白消化物、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分别可以使FD-4转运率降低到76.6%-88.1%、79.3%-90.4%和73.0%-84.7%。该结果说明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作用细胞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细胞膜通透性,而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作用细胞降低细胞膜通透性的效率较低。此外,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比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有更少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质(ZO-1、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而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比酪蛋白消化物处理组有更多的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质(ZO-1、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因此,酪蛋白的美拉德反应糖基化修饰不利于其消化物保护受损小肠上皮细胞膜的完整性,而酪蛋白的酶法精准糖基化修饰有利于其消化物保护受损小肠上皮细胞膜的完整性。综上所述,酶法精准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的免疫活性和其改善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有有益作用;美拉德反应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的免疫活性和其改善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有不良作用。
李玮轩[9](2020)在《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和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文中认为驴具有肉、皮、药、乳、役兼用的多种经济途径,役用是驴的主要畜用途径,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逐渐完善,驴作为役用的使用价值迅速降低,我国养殖驴产业逐渐向副产业方向发展。驴乳是驴养殖业的主要副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珍贵的乳品资源。相比于牛乳,驴乳营养构成与人乳更为接近,被认为是母乳的潜在替代品。全面解析蛋白的组成是蛋白质功能研究的基础,但是对驴乳和牛乳蛋白组随泌乳期的动态变化研究鲜有深入报道。考虑到酪蛋白已经研究的较为透彻,本研究从乳清和乳脂肪球膜两个层面,对驴初乳与驴常乳蛋白进行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平行反应监测方法靶向验证具有潜在功能的驴乳蛋白,并详细比较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蛋白的差异,丰富了驴乳与牛乳蛋白质的组成和基因功能的相关信息,为深入了解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思路,为生产更接近母乳的婴幼儿配方乳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乳清蛋白组进行表征,结合平行反应监测(PRM)方法验证LC-MS/MS结果的准确性。在驴初乳和常乳中共鉴定到300种乳清蛋白,共有乳清蛋白275种。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288和287种乳清蛋白,其中差异表达18种;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13和12种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和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质主要参与细胞过程、刺激反应、代谢过程和生物调控;主要参与的分子功能包括结合功能、催化活性和分子功能调节;主要涉及的分子组分是细胞、细胞部分和细胞外区域。KEGG通路分析表明,多数差异表达和特异性表达蛋白质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原处理和递呈有关。PRM实验验证了LC-MS/MS结果的准确性。驴乳中富含高水平的溶菌酶和聚合免疫球蛋白受体等蛋白,具有抑菌,抑制肿瘤增殖和免疫促进作用。驴初乳中高丰度的载脂蛋白B在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驴常乳中高丰度的组织蛋白酶B和TGF-β在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增殖和新生儿肠炎中发挥更重要作用。采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对MFGM蛋白组进行表征,结合平行反应监测(PRM)方法验证LC-MS/MS结果的准确性。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共鉴定到947种MFGM蛋白,其中共有MFGM蛋白868种。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含有902和913种MFGM蛋白,其中共鉴定到61种差异性表达MFGM蛋白。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34和45种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MFGM蛋白参与最多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控和生物过程调控;常见的分子功能是结合和催化活性;MFGM蛋白主要来源于细胞和细胞部分。不同泌乳期驴乳MFGM蛋白主要参与的KEGG途径包括内吞作用、产热、阿尔茨海默病、癌症通路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PRM验证实验中,初乳MFGM中的上调载脂蛋白A1(F6Z2L5)在初乳中富集,而成熟乳中上调的脂滴包被蛋白(F6Q9R1)在驴常乳中高度富集。PRM实验验证了LC-MS/MS结果的准确性。驴初乳MFGM中40S核糖体蛋白S25(RPS25)、60S核糖体蛋白L11(RPL11)和载脂蛋白A1在抗癌过程和新生儿组织的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驴成熟乳MFGM中神经原质和脂滴包被蛋等蛋白可能在新生儿的学习记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利用定性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质中共鉴定到765种乳清蛋白,在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中分别鉴定到387、383、447和529种乳清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共同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刺激反应、代谢过程、定位、发育过程和免疫系统过程;共同涉及的分子功能包括水解酶活性和调节酶活性等;常见的细胞成分包括胞外区域。KEGG通路分析显示,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与牛常乳乳清蛋白在KEGG数据库中分别对应23、24、26和25条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溶酶体和内质网蛋白加工等是四组样品共同参与的途径。驴初乳与牛初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181和241种;驴常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183和329种。驴初乳与驴常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50和46种;牛初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66种和148种。乳清蛋白在驴乳与牛乳间的差异远大于其在不同泌乳期乳清蛋白组成。驴乳乳清蛋白可能在抑制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牛乳在宿主防御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利用定性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MFGM中共鉴定到2269种MFGM蛋白,在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和牛常乳MFGM中分别鉴定到1236、1243、1393和1753种蛋白。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MFGM蛋白共同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单一生物过程、代谢过程、定位、生物粘附和免疫系统过程;共同涉及的分子功能包括结合功能、催化活性和结构分子活性;常见的细胞成分包括细胞器、胞外区域等组分。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与牛常乳MFGM蛋白在KEGG数据库中分别对应62、41、51和59条通路,四组样品中MFGM蛋白共同参与了代谢通路、蛋白过程和核糖体等信号通路。驴初乳与牛初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422和579种;驴常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385和895种。驴初乳与驴常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154和161种;牛初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159和519种。驴乳MFGM蛋白在抑制肿瘤、血液等相关疾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牛乳MFGM在抵御炎症,抗击细菌及病毒等生物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驴乳与牛乳蛋白的功能提供新思路,为生产接近母乳的功能性婴配方乳粉提供科学依据。
张正翰[10](2019)在《驴乳与牛乳理化性质及乳清蛋白质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是一种为初生生命体提供营养的生物流体。蛋白质作为乳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与乳参与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牛乳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最普遍的乳基料,其蛋白组成已被广泛研究。但牛乳与母乳的蛋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驴乳作为人乳的潜在替代乳源,其蛋白组成已被初步探索。但是对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的对比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深入对比研究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为开发更接近母乳营养水平的配方乳粉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驴常乳、驴初乳、牛常乳、牛初乳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品质进行测定;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比分析四组样品氨基酸营养组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初步探究四组样品乳清蛋白二级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总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牛初乳20.79%、驴初乳12.66%、牛常乳12.22%、驴常乳10.00%,相对密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牛初乳1.033 g/ml、驴初乳1.029 g/ml、牛常乳1.028 g/ml、驴常乳1.025 g/ml,比重由高到低分别是牛初乳1.036、驴初乳1.035、牛常乳1.033、驴常乳1.032。驴乳与牛乳的总固形物含量、相对密度及比重存在差异且随泌乳期延长降低。驴初乳、牛初乳、驴常乳、牛常乳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25%、6.47%、3.95%、3.25%。驴初乳、驴常乳的乳糖含量分别为5.61%、6.17%均高于牛初乳和牛常乳。牛初乳和牛常乳的脂肪含量和电导率分别为9.22%、3.37%和4.78 S/m、4.57 S/m均高于驴初乳和驴常乳。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出不同泌乳期驴乳、牛乳氨基酸含量。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牛常乳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是551.17、472.37、920.19、854.49 mg/g Pro。根据氨基酸含量,通过模糊识别法对四种乳样FAO/WHO模式和全鸡蛋蛋白模式的贴进度进行分析。四种乳样中,驴常乳具有最高的FAO/WHO模式贴进度,达0.9236,且更符合成年人体内氨基酸组成;牛初乳具有最高的全鸡蛋蛋白模式贴进度,达0.9282,且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计算得出,驴常乳均具有最高的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SRC值),说明驴常乳的氨基酸模式营养均衡且易于人体吸收。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驴乳和牛乳中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含量呈下降趋势,从乳种类来说,驴初乳中α-螺旋结构含量22.11%最接近人乳中α-螺旋含量为27.37%,更易于人体吸收。通过GO功能注释分析驴乳与牛乳富含乳清蛋白种类最多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成亚组分别为代谢过程、调节作用和细胞器组成。驴乳与牛乳共同参与的代谢通路是吞噬功能、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通路。
二、牛乳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乳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牛乳粉加工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组分损失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乳和乳粉简介 |
1.1.1 乳中的蛋白质 |
1.1.2 酪蛋白 |
1.1.3 乳清蛋白 |
1.1.4 乳脂肪球膜蛋白 |
1.1.5 乳中的低丰度蛋白 |
1.2 现代乳品加工工艺 |
1.2.1 热杀菌技术 |
1.2.2 非热杀菌技术 |
1.2.3 乳蛋白在工业加工中的变化 |
1.3 牛乳与生命早期健康 |
1.4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1 蛋白质组学定义和研究内容 |
1.4.2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鉴定和定量技术 |
1.4.3 生物信息学 |
1.5 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6.1 立体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2 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喷雾干燥制粉过程对活性乳清蛋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市售样品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 |
2.3.2 生牛乳收集及热处理 |
2.3.3 牛乳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分离及乳清蛋白浓度测定 |
2.3.4 牛乳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测定 |
2.3.5 脱脂乳蛋白质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 |
2.3.6 FASP法蛋白酶解 |
2.3.7 LC-MS/MS质谱鉴定 |
2.3.8 ELISA法测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LTF)浓度 |
2.3.9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婴幼儿配方乳及WPC原料中活性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对比 |
2.4.2 制粉工艺对乳中蛋白和未变性乳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3 蛋白种类、差异蛋白GO(基因本体论)功能和KEGG通路 |
2.4.4 乳清蛋白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2.4.5 蛋白丰度显着差异乳清蛋白功能 |
2.4.6 牛乳中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保留率 |
2.4.7 蛋白质组学与ELISA结果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清蛋白在不同形式的热处理中的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牛乳收集及热处理 |
3.3.2 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分离及浓度测定 |
3.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3.4 乳清蛋白糖基化程度鉴定(LC-MS) |
3.3.5 FASP法蛋白质酶解 |
3.3.6 LC-MS/MS质谱鉴定 |
3.3.7 乳中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活性保留测定 |
3.3.8 黄嘌呤氧化酶活测定 |
3.3.9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处理方式对高丰度乳清蛋白组成和未变性乳清蛋白浓度的影响 |
3.4.2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低丰度乳清蛋白组成的影响 |
3.4.3 不同热处理对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
3.4.4 通过ELISA测定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 |
3.4.5 不同热处理对乳清蛋白乳糖糖基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热处理工艺的研发及其对活性乳清蛋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生牛乳收集及巴氏杀菌热处理 |
4.3.2 牛乳的紫外和超声处理工艺 |
4.3.3 乳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
4.3.4 超高速离心分离未变性乳清蛋白及其含量测定(BCA) |
4.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4.3.6 FASP法蛋白酶解 |
4.3.7 LC-MS/MS质谱鉴定 |
4.3.8 ELISA测定乳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和乳铁蛋白含量 |
4.3.9 乳过氧化物酶活(LPO)测定 |
4.3.10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非热杀菌方式对乳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工艺对未变性乳清蛋白浓度以及高丰度乳清蛋白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工艺对低丰度乳清蛋白组分的影响 |
4.4.4 过氧化物酶、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含量测定以及与质谱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和剪切均质对乳脂肪球膜蛋白和乳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牛乳的均质和超声处理 |
5.3.2 乳脂肪球粒径的测定 |
5.3.3 乳脂肪球膜蛋白的分离 |
5.3.4 SDS-PAGE |
5.3.5 FASP蛋白质酶解 |
5.3.6 LC-MS/MS质谱鉴定 |
5.3.7 GC-MS挥发性组分分析 |
5.3.8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均质条件对乳脂肪球尺寸大小分布的影响 |
5.4.2 均质方式对MFGM蛋白的影响 |
5.4.3 均质方式对低丰度MFGM蛋白组的影响 |
5.4.4 均质方式对牛乳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热杀菌对全脂乳粉理化性质及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牛乳杀菌处理 |
6.3.2 牛乳中微生物数量测定 |
6.3.3 喷雾干燥法制备乳粉 |
6.3.4 乳粉溶解度、色度及微观结果观察 |
6.3.5 溶解后牛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含量测定和乳清蛋白质电泳 |
6.3.6 蛋白氧化测定(巯基和羰基含量测定) |
6.3.7 脂肪氧化(TBARS值)测定 |
6.3.8 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和黄嘌呤氧化酶(XO)酶活测定 |
6.3.9 GC-MS测定乳中的挥发性组分 |
6.3.10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杀菌方式对乳中微生物的影响 |
6.4.2 乳粉溶解度和色度变化 |
6.4.3 乳粉微观结构表征 |
6.4.4 复原乳乳清蛋白含量和蛋白类型 |
6.4.5 不同杀菌方式对乳粉中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6.4.6 乳粉中蛋白和脂肪氧化情况 |
6.4.7 乳粉复溶后挥发性组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质谱鉴定出的蛋白Uniprot ID和英文全称 |
附录 B: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标准曲线 |
附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微滤结合紫外/超声波杀菌对脱脂乳货架期和活性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乳简介 |
1.1.1 牛乳的基本组成 |
1.1.2 牛乳中的生物活性蛋白 |
1.2 巴氏杀菌乳简介 |
1.2.1 巴氏杀菌乳的杀菌条件 |
1.2.2 巴氏杀菌乳在储藏期间的变化 |
1.3 延长货架期乳 |
1.3.1 延长货架期乳的杀菌工艺 |
1.3.2 杀菌工艺存在的问题 |
1.4 非热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微滤除菌技术 |
1.4.2 紫外杀菌技术 |
1.4.3 超声波杀菌技术 |
1.4.4 不同非热技术除菌效果比较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滤结合紫外杀菌对脱脂乳货架期和活性蛋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脱脂乳的制备与实验设计 |
2.3.2 脱脂乳杀菌与除菌工艺 |
2.3.3 微生物与体细胞测定 |
2.3.4 蛋白浓度测定 |
2.3.5 乳清蛋白电泳分析 |
2.3.6 乳清蛋白蛋白质组分析 |
2.3.7 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
2.3.8 乳过氧化物酶和黄嘌呤过氧化酶活性测定 |
2.3.9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脱脂乳蛋白总量与微生物质量 |
2.4.2 脱脂乳的货架期 |
2.4.3 脱脂乳乳清蛋白含量变化 |
2.4.4 脱脂乳乳清蛋白质组分析 |
2.4.5 脱脂乳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变化 |
2.4.6 脱脂乳过氧化物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滤结合超声波杀菌对脱脂乳货架期和活性蛋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脱脂乳的制备与实验设计 |
3.3.2 脱脂乳杀菌与除菌工艺 |
3.3.3 微生物测定 |
3.3.4 蛋白浓度测定 |
3.3.5 乳清蛋白电泳分析 |
3.3.6 乳清蛋白蛋白质组分析 |
3.3.7 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
3.3.8 乳过氧化物酶和黄嘌呤过氧化酶活性测定 |
3.3.9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脱脂乳蛋白总量与微生物质量 |
3.4.2 脱脂乳的货架期 |
3.4.3 脱脂乳乳清蛋白含量变化 |
3.4.4 脱脂乳乳清蛋白质组分析 |
3.4.5 脱脂乳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变化 |
3.4.6 脱脂乳过氧化物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杀菌方式对延长货架期脱脂乳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脱脂乳的制备与实验设计 |
4.3.2 延长货架期乳杀菌工艺 |
4.3.3 微生物测定 |
4.3.4 蛋白浓度测定与分析 |
4.3.5 乳清蛋白电泳分析 |
4.3.6 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
4.3.7 乳过氧化物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测定 |
4.3.8 纤溶酶活性测定 |
4.3.9 羰基与巯基含量测定 |
4.3.10 风味物质测定 |
4.3.11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延长货架期脱脂乳的基本成分 |
4.4.2 延长货架期脱脂乳的蛋白组分 |
4.4.3 延长货架期脱脂乳的风味物质 |
4.4.4 延长货架期脱脂乳的货架期品质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羊乳活性乳清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羊乳清蛋白概述 |
1.1.1 羊乳清蛋白的组成 |
1.1.2 羊乳清蛋白活性成分 |
1.2 传统乳清蛋白的生产制备 |
1.2.1 传统乳清蛋白的生产制备 |
1.2.2 传统制备乳清蛋白的缺陷 |
1.3 微滤技术在乳清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
1.3.1 微滤技术在除菌方面的应用 |
1.3.2 微滤技术在乳清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
1.3.3 影响微滤分离技术效果的因素 |
1.4 干燥技术在乳清蛋白粉制备中的应用 |
1.4.1 冷冻干燥技术在乳清蛋白粉制备中的应用 |
1.4.2 喷雾干燥技术在乳清蛋白粉制备中的应用 |
1.5 课题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脂羊乳的除菌工艺研究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脱脂山羊乳高温短时巴氏杀菌(HTST)处理 |
2.3.2 脱脂山羊乳1.4μm、0.8μm(MF-1.4、MF-0.8)陶瓷膜微滤除菌处理 |
2.3.3 脱脂山羊乳紫外辐照(UV-C)杀菌处理 |
2.3.4 微生物检测 |
2.3.5 活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6 抗菌酶含量测定 |
2.3.7 蛋白含量测定 |
2.3.8 蛋白氧化测定 |
2.3.9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除菌方式对微生物和体细胞去除效果比较 |
2.4.2 不同除菌方式对活性蛋白的影响 |
2.4.3 不同除菌方式对抗菌酶含量的影响 |
2.4.4 不同除菌方式对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5 不同除菌方式对蛋白氧化程度的影响 |
2.4.6 微滤除菌对膜通量及蛋白截留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乳清的微滤分离工艺研究 |
前言 |
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脱脂除菌山羊乳的不同膜孔径微滤处理 |
3.3.2 脱脂除菌山羊乳的不同浓缩倍数微滤处理 |
3.3.3 脱脂除菌山羊乳的不同洗滤次数微滤处理 |
3.3.4 活性蛋白测定 |
3.3.5 抗菌酶测定 |
3.3.6 蛋白含量测定 |
3.3.7 蛋白组分分析 |
3.3.8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膜孔径对脱脂除菌山羊乳微滤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2 不同浓缩倍数对脱脂除菌山羊乳微滤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3 不同洗滤次数对脱脂除菌山羊乳微滤分离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乳清蛋白粉的制备研究 |
前言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膜分离乳清浓缩液制备 |
4.3.2 甜乳清浓缩液制备 |
4.3.3 酸乳清浓缩液制备 |
4.3.4 乳清蛋白粉制备 |
4.3.5 活性蛋白测定 |
4.3.6 抗菌酶测定 |
4.3.7 蛋白组分测定 |
4.3.8 不同乳清原料的乳清蛋白组学分析 |
4.3.9 乳清蛋白粉基本成分测定 |
4.3.10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不同乳清原料的乳清蛋白比较 |
4.4.2 不同干燥方式乳清粉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附表 |
(4)羊乳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羊乳与人乳的蛋白组成 |
1.1.1 羊乳与人乳的蛋白组成及差异 |
1.1.2 羊乳和人乳中的免疫活性蛋白 |
1.2 乳中β-酪蛋白的分离 |
1.2.1 等电点分离 |
1.2.2 离心分离 |
1.2.3 色谱分离 |
1.2.4 膜过滤法分离 |
1.2.5 酶法分离 |
1.2.6 浊点萃取分离 |
1.3 传统乳清蛋白的分离制备 |
1.3.1 奶酪源乳清蛋白的制备 |
1.3.2 传统膜分离乳清蛋白的制备 |
1.4 蛋白质组学在乳制品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2 乳清蛋白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低温诱导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及其分离 |
2.3.2 微滤透过液配料的制备及其基本成分测定 |
2.3.3 乳清粉蛋白质及其组学分析 |
2.3.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单因素对胶束态β-酪蛋白诱导解离的影响 |
3.1.1 不同温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2 不同平衡时间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3 不同pH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4 不同NaCl添加浓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5 不同柠檬酸钠添加浓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1.6 不同CaCl_2添加浓度对胶束态β-酪蛋白解离的影响 |
3.2 微滤透过液蛋白配料的制备及其蛋白组成和基本性质分析 |
3.2.1 不同膜孔径对β-酪蛋白分离的影响 |
3.2.2 不同浓缩倍数对β-酪蛋白分离的影响 |
3.2.3 不同洗滤次数对β-酪蛋白分离的影响 |
3.2.4 低温诱导羊乳β-酪蛋白乳基配料蛋白组分分析 |
3.2.5 三种乳清蛋白粉基本指标的测定 |
3.2.6 三种乳清蛋白粉LPO活性、IgG、LF含量的测定 |
3.2.7 三种乳清蛋白糖基化的测定 |
3.3 微滤透过液蛋白配料的蛋白组学分析 |
3.3.1 蛋白质的定量及聚类分析 |
3.3.2 差异蛋白火山图分析 |
3.3.3 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功能分析 |
3.3.4 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三种乳清粉差异蛋白变化信息表 |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牛乳活性乳清蛋白及酪蛋白胶束的膜分离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乳简介 |
1.1.1 牛乳的基本组成 |
1.1.2 牛乳蛋白 |
1.2 乳清蛋白配料 |
1.2.1 传统乳清蛋白的制备及对活性组分的影响 |
1.2.2 膜分离在乳清蛋白制备中的应用 |
1.3 酪蛋白胶束配料 |
1.3.1 酪蛋白胶束配料的制备 |
1.3.2 酪蛋白胶束的消化性及脱钙处理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脂牛乳的除菌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脱脂鲜牛乳的高温短时巴氏杀菌、微滤和紫外处理 |
2.2.4 膜清洗程序 |
2.2.5 微生物和体细胞的分析 |
2.2.6 天然IgG、IgA、IgM和 LF的测定 |
2.2.7 LPO和XO酶活的测定 |
2.2.8 天然乳清蛋白的测定 |
2.2.9 蛋白羰基和总巯基的测定 |
2.2.10 蛋白含量的分析 |
2.2.11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除菌方式对微生物和体细胞的影响 |
2.3.2 不同除菌方式对IgG、IgA、IgM和 LF保留的影响 |
2.3.3 不同除菌方式对LPO和XO酶活的影响 |
2.3.4 不同除菌方式对天然乳清蛋白保留率的影响 |
2.3.5 不同除菌方式对蛋白羰基和巯基的影响 |
2.3.6 不同除菌方式对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影响 |
2.3.7 不同膜孔径膜通量的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天然牛乳清蛋白的分离制备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不同膜孔径、浓缩倍数和过滤阶段的微滤过程 |
3.2.4 微滤膜清洗程序 |
3.2.5 髙丰度乳清蛋白的测定 |
3.2.6 低丰度乳清蛋白的测定 |
3.2.7 乳清粉的制备 |
3.2.8 不同干燥方式乳清粉微观结构与溶解性的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膜孔径对乳清蛋白回收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浓缩倍数对蛋白转运的影响 |
3.3.3 不同过滤阶段对乳清蛋白回收率的影响 |
3.3.4 不同干燥方式对乳清蛋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脱钙牛乳酪蛋白胶束的制备及消化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脱钙酪蛋白胶束的制备 |
4.2.4 钙含量的测定 |
4.2.5 浊度的表征 |
4.2.6 粒径的测定 |
4.2.7 游离酪蛋白的测定 |
4.2.8 胶束透射电镜的分析 |
4.2.9 脱钙胶束粉的消化实验程序 |
4.2.10 消化液SDS-PAGE的分析 |
4.2.11 消化液激光共聚焦(CLSM)的分析 |
4.2.12 消化液水解度分析 |
4.2.13 消化液多肽分子量分析 |
4.2.1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酪蛋白胶束的脱钙率 |
4.3.2 酪蛋白胶束浊度的变化 |
4.3.3 游离酪蛋白含量的变化 |
4.3.4 脱钙酪蛋白胶束粒径的的变化 |
4.3.5 脱钙酪蛋白胶束结构的变化 |
4.3.6 模拟胃液的絮凝结构 |
4.3.7 消化物的SDS-PAGE图 |
4.3.8 消化液多肽分子量的分布 |
4.4 小结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不同冷冻及解冻方式对人乳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人乳概述 |
1.1.1 人乳简介 |
1.1.2 人乳成分 |
1.2 人乳低温贮藏方式 |
1.2.1 人乳银行贮藏方式 |
1.2.2 家庭预存方式 |
1.3 人乳冷冻及解冻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1 冷冻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2 解冻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3 冷冻及解冻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冻结曲线的测定 |
2.3.3 宏量营养素含量的测定 |
2.3.4 活性成分的测定 |
2.3.5 婴幼儿体外胃肠模拟消化 |
2.3.6 非酯化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2.3.7 乳样微观结构的观察 |
2.3.8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
2.3.9 SDS-PAGE |
2.3.10 蛋白质的鉴定 |
2.3.11 肽段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3.12 乳糖含量的测定 |
2.3.13 菌落总数的测定 |
2.3.14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
2.3.15 总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16 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测定 |
2.3.17 乳清蛋白质组成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1 数据处理 |
2.4.2 挥发性组成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
2.4.3 人乳蛋白质组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冻融方式下人乳基础成分及消化性的差异 |
3.1.1 基础成分差异 |
3.1.2 脂质消化性差异 |
3.1.3 蛋白消化性差异 |
3.2 不同冻藏条件下的人乳基础指标的变化 |
3.2.1 人乳冻结曲线 |
3.2.2 宏量营养素含量变化 |
3.2.3 pH变化 |
3.2.4 菌落总数变化 |
3.3 不同冻藏条件下人乳脂质特性的变化 |
3.3.1 非酯化脂肪酸含量变化 |
3.3.2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变化 |
3.3.3 脂肪酸组成变化 |
3.3.4 乳脂肪球微观结构变化 |
3.3.5 挥发性组成物质的变化 |
3.4 不同冻藏条件下人乳蛋白特性的变化 |
3.4.1 乳清蛋白的总体变化 |
3.4.2 差异蛋白的定性和定量比较 |
3.4.3 显着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
3.4.4 活性成分变化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附表 |
1 人乳氨基酸含量及水解度常数 |
2 不同比较组中的显着差异蛋白 |
附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哺乳动物乳铁蛋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铁蛋白概述 |
2 乳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2.1 免疫调节功能 |
2.2 乳铁蛋白与铁的结合能力 |
2.3 消炎及抗肿瘤作用 |
2.4 其他生物学功能 |
2.4.1 具有抗食物性病原体活性 |
2.4.2 具有多种酶活性 |
3 其他特性 |
3.1 过氧亚硝酸盐对乳铁蛋白的影响 |
3.2 运用转基因奶牛、山羊群,生产重组人乳铁蛋白 |
3.3 盐酸四环素与牛乳铁蛋白 |
4 乳铁蛋白的检测方法 |
4.1 毛细管电泳 |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4.3 分光光度法 |
4.4 酶联免疫吸附法 |
5 总结 |
(8)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免疫活性与肠屏障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食品蛋白质的概述 |
1.2.1 蛋白质分类 |
1.2.2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
1.3 酪蛋白性质及其应用 |
1.3.1 组成 |
1.3.2 分子结构 |
1.3.3 胶束结构 |
1.3.4 重要功能性质及其应用 |
1.4 蛋白质的改性技术 |
1.4.1 物理改性 |
1.4.2 化学改性 |
1.4.3 酶法改性 |
1.5 美拉德反应途径蛋白质改性及其研究进展 |
1.5.1 美拉德反应机制 |
1.5.2 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 |
1.5.3 对蛋白质生物活性的有益影响 |
1.5.4 对蛋白质生物活性的不良作用 |
1.6 转谷氨酰胺酶途径蛋白质改性及研究进展 |
1.6.1 转谷氨酰胺酶的性质 |
1.6.2 转谷氨酰胺酶的安全性及交联产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
1.6.3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6.4 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修饰 |
1.7 免疫 |
1.7.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1.7.2 免疫系统的作用 |
1.7.3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功能 |
1.7.4 免疫分子 |
1.7.5 食品成分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8 肠道屏障功能 |
1.8.1 物理屏障 |
1.8.2 化学屏障 |
1.8.3 微生物屏障 |
1.8.4 免疫屏障 |
1.8.5 食品成分对肠道的健康作用 |
1.9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9.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2 主要研究内容 |
1.9.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制备 |
2.3.2 消化物的化学分析 |
2.3.3 消化物对小鼠免疫细胞的作用 |
2.3.4 消化物对小鼠体内免疫的作用 |
2.3.5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2.3.6 消化物对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三章 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化学分析 |
3.1 乳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化学特征 |
3.1.1 基本化学特征 |
3.1.2 消化物氨基酸的组成 |
3.1.3 消化物的糖基化位点 |
3.2 壳寡糖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化学特征 |
3.2.1 基本化学特征 |
3.2.2 消化物氨基酸的组成 |
3.2.3 消化物的糖基化位点 |
3.3 讨论 |
3.3.1 美拉德反应糖基化修饰 |
3.3.2 酶法糖基化修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对小鼠免疫状态的影响 |
4.1 乳糖糖基化对酪蛋白消化物调节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
4.1.1 消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
4.1.2 消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4.1.3 消化物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4.1.4 消化物对免疫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4.2 乳糖糖基化对酪蛋白消化物调节正常小鼠免疫状态的影响 |
4.2.1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2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4.2.3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2.4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 乳糖糖基化对酪蛋白消化物调节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状态影响 |
4.3.1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2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4.3.3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3.4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 精准糖基化对酪蛋白消化物调节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
4.4.1 消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
4.4.2 消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4.4.3 消化物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4 消化物对免疫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4.5 精准糖基化对酪蛋白消化物调节正常小鼠免疫状态的影响 |
4.5.1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2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4.5.3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5.4 消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
4.6 精准糖基化对酪蛋白消化物调节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状态影响 |
4.6.1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4.6.2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4.6.3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6.4 消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
4.7 讨论 |
4.7.1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对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
4.7.2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对体内免疫活性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5.1 乳糖糖基化对消化物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5.1.1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 |
5.1.2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5.1.3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1.4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抗菌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
5.1.5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5.2 乳糖糖基化对消化物改善受损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5.2.1 丙烯酰胺对小肠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
5.2.2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5.2.3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5.2.4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2.5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5.3 精准糖基化对消化物改善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5.3.1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 |
5.3.2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5.3.3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3.4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抗菌活性和细菌移位影响 |
5.3.5 消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5.4 精准糖基化对消化物改善受损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5.4.1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5.4.2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5.4.3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4.4 消化物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蛋白质糖基化与其对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 |
5.5.2 蛋白质糖基化与其对受损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和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驴乳的研究进展 |
1.1.1 驴的泌乳规律 |
1.1.2 驴乳的理化特性 |
1.1.3 驴乳的营养成分 |
1.1.4 驴乳的其他特性 |
1.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3 乳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1 乳清蛋白质组学 |
1.3.2 乳脂肪球膜蛋白组学 |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驴初乳和驴常乳乳清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驴乳乳清蛋白的提取 |
2.3.2 驴乳清蛋白的胰蛋白酶消化 |
2.3.3 驴乳乳清蛋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
2.3.4 驴乳乳清蛋白的鉴定与定量分析 |
2.3.5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
2.3.6 液相色谱-平行反应监测/质谱(LC-PRM/MS)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质谱(LC-MS/MS)法分析驴初乳和驴常乳的乳清蛋白 |
2.4.2 驴初乳和驴常乳乳清差异性表达蛋白定量分析 |
2.4.3 驴初乳与驴常乳乳清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
2.4.4 驴初乳与驴常乳乳清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
2.4.5 驴初乳与驴常乳乳清蛋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2.4.6 驴初乳与驴常乳差异表达乳清蛋白的平行反应监测(PRM)分析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驴初乳和驴常乳MFGM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驴乳MFGM蛋白的提取 |
3.3.2 驴乳MFGM蛋白的胰蛋白酶消化 |
3.3.3 驴乳MFGM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
3.3.4 驴乳MFGM蛋白的鉴定与定量分析 |
3.3.5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
3.3.6 液相色谱-平行反应监测/质谱(LC-PRM/MS)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质谱(LC-MS/MS)法分析驴初乳和驴常乳的MFGM蛋白 |
3.4.2 驴初乳和驴常乳MFGM差异性表达蛋白定量分析 |
3.4.3 驴初乳与驴常乳MFGM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
3.4.4 驴初乳与驴常乳MFGM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
3.4.5 驴初乳与驴常乳MFGM蛋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3.4.6 驴初乳与驴常乳差异表达乳清蛋白的平行反应监测(PRM)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提取 |
4.3.2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胰蛋白酶消化 |
4.3.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
4.3.4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
4.3.5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质谱(LC-MS/MS)法分析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 |
4.4.2 不同泌乳期人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
4.4.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KEGG通路分析 |
4.4.4 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
4.4.5 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质组随泌乳期变化的差异分析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MFGM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提取 |
5.3.2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胰蛋白酶消化 |
5.3.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
5.3.4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
5.3.5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质谱(LC-MS/MS)法分析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MFGM蛋白 |
5.4.2 不同泌乳期人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
5.4.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KEGG通路分析 |
5.4.4 驴乳与牛乳MFGM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
5.4.5 驴乳与牛乳MFGM蛋白质组随泌乳期变化的差异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驴乳与牛乳理化性质及乳清蛋白质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驴乳、牛乳概述 |
1.2 蛋白质二级结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二级结构概述 |
1.2.2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方法 |
1.2.3 蛋白质二级结构研究进展 |
1.3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3.2 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技术 |
1.3.3 乳蛋白质组学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相对密度测定 |
2.2.2 比重测定 |
2.2.3 电导率测定 |
2.2.4 折光度测定 |
2.2.5 pH的测定 |
2.2.6 酸度的测定 |
2.2.7 热稳定性测定 |
2.2.8 乳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9 乳脂肪含量测定 |
2.2.10 乳灰分含量测定 |
2.2.11 乳乳糖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样品采集 |
3.1.2 主要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前处理 |
3.2.2 色谱条件 |
3.2.3 模糊识别法 |
3.2.4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氨基酸成分分析 |
3.3.2 模糊识别分析 |
3.3.3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析 |
第四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蛋白质差异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样品采集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乳清蛋白二级结构 |
4.2.2 乳清蛋白蛋白质组成及功能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乳清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4.3.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 GO 功能注释分析 |
4.3.4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的 KEGG 通路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牛乳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牛乳粉加工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组分损失与控制研究[D]. 刘要卫. 江南大学, 2021
- [2]微滤结合紫外/超声波杀菌对脱脂乳货架期和活性蛋白的影响[D]. 张文锦. 江南大学, 2021(01)
- [3]羊乳活性乳清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D]. 徐姝. 江南大学, 2021(01)
- [4]羊乳蛋白的膜分离制备研究[D]. 邵言蹊. 江南大学, 2021(01)
- [5]牛乳活性乳清蛋白及酪蛋白胶束的膜分离制备研究[D]. 李志宾. 江南大学, 2021(01)
- [6]不同冷冻及解冻方式对人乳性能的影响[D]. 瞿婧妍. 江南大学, 2021(01)
- [7]哺乳动物乳铁蛋白的研究进展[J]. 郝文文,兰欣怡. 中国乳业, 2020(09)
- [8]两种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的免疫活性与肠屏障功能研究[D]. 时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和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D]. 李玮轩.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驴乳与牛乳理化性质及乳清蛋白质差异性研究[D]. 张正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