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循环微波萃取装置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萍[1](2021)在《废弃液晶面板中有机物及铟的资源化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作为显示终端市场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器由于其使用范围广、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等特点导致出货量及报废量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其核心组件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结构复杂、集成度高,处理难度较大,液晶面板的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已备受关注。为解决现有处置技术处理效率低、物料损耗率高的缺点,本研究提出了废弃LCD中有机物及铟的全组分回收工艺,利用微波萃取技术回收LCD偏光膜中的环保型无卤阻燃剂磷酸三苯酯(TPP),同时建立了TPP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标准检测和分析方法;对废弃LCD中的有机材料进行无氧热解,其中热解气/油与电石渣用于制备醋酸钙融雪剂,而热解炭作为还原剂对玻璃基板中的金属铟进行真空还原回收,最终建立废弃LCD微波萃取-无氧热解-真空还原联合处理工艺。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废弃LCD偏光膜中的TPP,并基于GC-MS建立TPP的标准检测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TPP在0.5~10 mg·L-1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6,线性关系良好,测定下限为0.51 mg·kg-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33%~10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06%~2.70%,可满足废弃LCD中TPP提取过程的检测要求。微波萃取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丙酮为萃取剂,功率250 W,料液比1:50,温度55o C的条件下萃取20 min,TPP提取率可达95.89%。此外,考察并对比了微波萃取、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对偏光膜中TPP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萃取在萃取时长、提取率等方面均优于索氏萃取及超声萃取。对经微波萃取后的有机材料进行无氧热解处理,研究了无氧加热条件下有机材料的产炭机制,热解实验表明,热解产炭率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低温条件下,偏光膜的热解倾向于生成更多的残渣,随着温度上升,热解残渣中的挥发性组分不断分解,产炭率下降;随着N2流速的减小,反应生成的气体的停留时间增加,气体会与热解残渣发生二次反应,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热解炭;由于“热滞后”效应,加热区与样品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梯度会增加,因此降低升温速率可促进热解炭的生成;固相停留时间和粒径对产炭率影响较小。利用单因素及响应曲面法确定废弃液晶面板有机材料热解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350 oC、升温速率2 oC·min-1、N2流速0.36 L·min-1,此条件下炭残渣产率为28.68%。将废弃LCD有机材料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未冷凝热解气/油直接通入废弃电石渣水溶液,制备环保型醋酸钙融雪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征,反应产物与醋酸钙标准谱图吻合。将热解过程产生的热解炭作为还原剂对玻璃基板中的铟进行真空还原提取。首先基于热重分析(TGA)平台考察氧化铟与热解炭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阐明还原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结果表明675-855 oC为反应初始阶段,还原反应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855-916 oC为化学反应和扩散的混合控制阶段;而916-1000 oC与扩散控制模型一致,表明该阶段还原反应主要由扩散控制。其次,考察碳源类型(热解炭、焦炭、活性炭)对废弃LCD提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热解炭对铟的转化率高达99.63%,活性炭对铟的转化效果为98.6%,与热解炭相当,而焦炭仅为93.75%,效果最差,以上结果表明热解炭作为还原剂可高效的实现铟的提取。同时,350 oC的热解条件不仅有利于提高产炭率,同时对铟的转化效率与其他温度条件制得的热解炭相当。此外,实验结果显示废弃LCD热解过程中生成的残炭量足够将玻璃基板中的氧化铟还原,原料无需其他处理和外加还原剂,可直接进行真空还原,较优条件(935 oC,1 Pa,30 min)下铟的转化率可达99.92%,可实现金属铟的高效富集和纯化。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废弃LCD的微波萃取-无氧热解-真空还原工艺,并对该生产工艺进行经济性分析,经核算一条处理量为200吨的生产线,初期建设投入80万元,年运行成本约为59.40万元,该生产线可制备得到磷酸三苯酯、醋酸钙融雪剂、铟和玻璃粉等产品,年产品价值约为98.10万元,预计三年内可收回初期投入成本,具有一定的工业化推广前景。以上研究成果为废弃LCD有机物和铟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推进废弃LCD绿色、高效处理的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熊康宁[2](2019)在《广藿香、陈皮精油响应面法萃取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藿香(Pogostemon cahlin(Blanco)Benth)和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均是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广藿香和陈皮精油化学成分复杂,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农业生产、食品保健、香精香料、化妆品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本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比较了这两种提取方法所获得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得率和化学组成,最后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动力学模型。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和陈皮精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来确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最终确定广藿香精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130 min、料液比为1:18、浸泡时间为88 min,在该条件下精油的实验得率为1.21%;提取陈皮精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为97 min、料液比为1:18、浸泡时间为51min,在该条件下精油的实验得率为0.59%。(2)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藿香和陈皮精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来确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最终确定广藿香精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8℃、萃取压力为24MPa、萃取时间为119 min,在此条件下精油的实验得率为2.44%;提取陈皮精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14MPa、萃取时间为147min,在此条件下精油的实验得率为1.34%。(3)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所获得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得率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到的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得率和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均优于水蒸气蒸馏法。(4)对超临界CO2提取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过程,建立基于BET吸附理论的质量微分衡算模型,通过模拟退火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平均偏差均不超过4.00%,表明该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提取过程。
王珊[3](2019)在《新型提取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分散微固相萃取(Dispersed micro solid phase extraction,DMSPE)作为一种新型提取技术,因其简便快速、可靠高效、省时经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中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其中,针对不同的分析物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是该方法是否可行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本论文针对不同种类的天然活性成分,探索了不同类别的吸附剂材料以提高DMSPE对目标成分的提取效率。同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在具有复杂基质的实际样品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倍半萜类成分,以氟化碳纳米管(FCNTs)作为吸附剂,建立了DM SPE结合离子液体辅助微波萃取技术(IL-MAE)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技术,对温郁金药材(Curcuma wenyujin Y.H.Chen&C.Ling)中3种倍半萜类成分(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进行提取和定量分析。实验考察了影响提取效率的主要参数,包括吸附剂的种类及浓度、涡旋时间、洗脱条件、离子液体种类及浓度、微波提取温度及时间,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该方法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检测限为0.092-6.700μg/mL,且成功用于3批温郁金药材和大鼠尿样中微量倍半萜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其次,针对黄酮类成分,以环保型生物材料蟹壳粉(CSP)作为吸附剂,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建立了绿色、高效、简便的DMSPE-HPLC法测定复杂样品中3种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实验初步探究了CSP在DMSPE中对黄酮类成分的吸附机理,同时考察了影响DMSPE提取效率的6个重要参数,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为2μg/mL CSP作为吸附剂,在溶液pH值为7条件下,涡旋2 min,用100μL甲醇洗脱。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检测限为0.080-0.250 ng/mL,且成功应用于食品蜂蜜和大鼠尿样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最后,针对木脂素类成分,本论文建立了DMSPE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联用,对复杂样品中2种木脂素类成分(和厚朴酚、厚朴酚)进行提取和定量分析。实验优化了影响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确定2μg/mL硅胶作为吸附剂,涡旋时间为2 min,用100μL甲醇洗脱。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检测限为0.0097-0.0231 ng/mL,且成功应用于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大鼠尿样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薛宏坤[4](2019)在《微波诱导压力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机理、特性与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蓝莓中花青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市场认知度高,需求量大。因此,对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微波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过程易控制和节约成本的提取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但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由于电磁场分布不均和物料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萃取液温度分布不均,局部高温导致花青素降解,降低了蓝莓的营养价值。针对该问题,本课题拟从获得高得率和低降解率花青素角度出发,首先,建立萃取条件与萃取液介电特性的数学模型,分析萃取条件对萃取液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MAE过程中的仿真模型,分析蓝莓萃取液内部传热、传质和微波能吸收规律;其次,基于电磁场、固体传热和固体力学理论,建立微波压力作用下蓝莓细胞壁破裂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微波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本质原因;再次,依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MAE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模型,揭示蓝莓花青素在微波作用下的传递机理;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MAE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花青素结构鉴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基于上述研究内容,研究结论主要从花青素的萃取机理、特性(萃取、纯化和抗氧化)及工艺(萃取和纯化)三方面进行归纳,具体结论如下:(1)在机理方面,首先依据所建立介电特性的变化模型,得出试验因素(微波强度、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均能显着影响萃取液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其次,通过建立MAE过程中的仿真模型,研究发现在萃取容器中心处有最大的微波能吸收,温度由容器中心向边缘呈降低趋势;通过台架试验得出萃取花青素的临界温度为50℃℃,在高于50℃℃花青素降解起主导作用,低于50℃℃花青素获取起主导作用。然后,建立微波作用下压力破裂蓝莓细胞壁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细胞内模拟温度与试验温度及电镜观察模型所预测破壁点时细胞微观结构,以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发现细胞内压力和应力变化均呈现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受力云图发现正六棱柱细胞的破裂危险点先出现在端面中心处,后出现在正六棱柱棱上。最后,建立MAE过程中能同时表征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模型,研究发现萃取动力学常数和降解动力学常数均随萃取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随料液比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在特性方面,通过萃取花青素特性研究发现,花青素萃取率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随料液比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趋势。花青素的纯化特性研究表明,随上样流速、上样液浓度和上样液pH增加,AB-8大孔树脂对花青素吸附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和洗脱流速pH增加,AB-8大孔树脂对花青素解吸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青素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纯化前花青素粗提物(A00)和经AB-8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联用纯化后获得的花青素组分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A3)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A4),其对抑制脂质过氧化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 IC50分别为 0.77±0.02、0.34±0.02、0.42±0.01 mg/mL 和 0.40±0.01、0.16±0.01、0.18±0.01 mg/mL,对 ABTS+和 OH 自由基清除率的 IC50 分别为 117.32±3.59、64.16± 1.33、85.18±2.01 mg/mL 和 0.58±0.02、0.29±0.02、0.34±0.01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 IC50 分别为8.51±0.12、4.81±0.15、6.40±0.28 mg/mL。(3)在工艺方面,首先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变功率微波萃取蓝莓花青素工艺参数组合为:第I阶段微波功率870 W、转换点温度36℃、第Ⅱ阶段微波功率为400 W,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分别为85.19%和6.69%,并建立该模式下相似准则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萃取工艺推广到更大型的微波萃取设备中。然后,在最佳提取工艺基础上,所得AB-8大孔树脂的纯化工艺为最佳吸附条件:上样流速1.0 mL/min、蓝莓花青素浓度1.0 mg/mL、pH 3.0,最佳解吸条件:洗脱剂乙醇浓度60%、洗脱剂流速1.0 mL/min、pH 3.0;花青素纯度从4.58%增加到45.62%,再经Sephadex LH-20进一步纯化,花青素纯度又提高了 45.34%,得到两种花色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含量35.82 mg/100g、纯度90.55%)和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41.06mg/100g、纯度91.37%)。最后,经HPLC-ESI/MS鉴定,得出蓝莓粗提液中具有13种花青素组分:飞燕草素-3-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牵牛花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锦葵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5-二已糖苷。本研究揭示了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传热传质、微波能吸收、压力破裂细胞壁的机理,解析了花青素萃取、纯化和抗氧化特性,优化得出高得率、低降解率的萃取工艺,研究结果可为高附加值浆果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和纯化提供依据。
舒丹丹[5](2019)在《新型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装置及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诱导薄膜蒸发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极性/非极性混合物的新方法。但实际应用中分离效率仍然偏低,需要通过蒸发分离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等不同策略来进一步提高。此外,对微波诱导分离机理的深入了解对更好地利用微波诱导分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微波降膜蒸发分离装置,旨在通过结构优化等来解决前人开发的蒸发分离装置存在的分离效率低下等问题。然后选取具有不同特性的二元体系,利用所开发的新型降膜蒸发分离装置进一步深入探究微波诱导蒸发技术在不同二元体系中的应用以实现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并探究了微波诱导强化分离的机理。本文首先利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微波场中测量汽液相平衡的装置,探究了微波场对组分间极性差异相差很大的两组二元极性/非(弱)极性体系汽液相平衡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与组分间极性差异的关系。结果发现微波辐射对乙醇-乙酸乙酯汽液相平衡有一定影响,但对水-异辛醇汽液相平衡的影响比乙醇-乙酸乙酯更为显着。说明二元体系中两组分间极性(或介电性质)差异越大,微波辐射对其相平衡影响越明显。若微波场对极性/弱极性与强极性/非极性体系汽液相平衡影响程度相差很大,则微波诱导对两者非平衡稳态蒸发分离过程的影响程度也必然不同,这对于研究微波诱导对非平衡稳态蒸发分离过程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然后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刮膜蒸发分离装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开发并制造了新型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装置。通过实验发现该新型蒸发分离装置的分离性能有了显着提高。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蒸发分离装置中异丙醇初始含量为75.43%时,经微波诱导分离后气相中异丙醇相比于常规加热下的增量仅由25 W·min·m L-1时的0.92%增加到100 W·min·m L-1时的1.57%。而在新型蒸发分离装置中异丙醇初始含量为72.51%时,气相中异丙醇相比于常规加热下的增量可由20 W·min·m L-1时的3.24%增加到65 W·min·m L-1时的9.66%。最后利用所开发的新型降膜蒸发分离装置,选取极性/弱极性体系(乙醇-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甲酯)和强极性/非极性(水-碳酸二甲酯(DMC))为研究对象,将微波诱导蒸发分离应用于组分间极性差异相差显着的三组二元体系的分离。结果发现对于极性-弱极性二元体系,高沸点极性物质集中于气相中,而低沸点弱极性物质浓缩于液相中。对于强极性-非极性二元体系,由于DMC和H2O极性相差显着,微波诱导分离效果更明显。结果显示微波诱导蒸发技术突破了DMC-H2O体系的共沸点。
臧振中,杨明,管咏梅,伍振峰,张建林,刘媛[6](2018)在《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相对落后,工艺粗放、装备水平较低,制造过程主要为单元操作和人工操作,远未达到整个工艺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在中药提取工艺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将工艺参数和操作进行有效及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中药绿色智能生产。本文结合中药提取工艺的现状,对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在中药提取新工艺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绿色智能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黄玉岩[7](2017)在《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本实验中使用绿色环保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并结合微波对黑加仑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进行绿色高效提取,同时对提取液中黑加仑四种主要花色苷进行大孔吸附树脂结合中压快速色谱的富集和纯化。研究了低共熔溶剂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工艺,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利用pH示差法和快速简便的高效液相分析检测方法对花色苷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及定量检测,为开拓黑加仑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非常快速简便的定量检测黑加仑中花色苷含量的pH示差法,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检测黑加仑中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四种主要花色苷的方法:流动相:10%甲酸水(A)-乙腈:甲醇(85:15,B);色谱柱:Luna C18(5μm,250 mm×4.6 mm i.d.);梯度洗脱条件为:0-4 min,15-20%(B);4-6 min,20-22%(B);6-14min,22-24%(B);14-24 min,24-26%(B);24-35 min,30-35%(B);进样量:5μL;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520 nm;柱温30 oC。2.对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的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工艺优化,确定了最优提取的参数: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乳酸,摩尔比1:2,含水量20%提取温度:45 ℃液固比:13:1 m L/g提取时间:14 min通过上述优化的条件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测得黑加仑花色苷的提取平均得率为2.03mg/g(n=3),提取率优于使用低共熔溶剂超声提取法以及80%乙醇微波辅助提取法。3.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结合中压快速色谱速快速分离纯化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的工艺。(1).确定了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花色苷的工艺参数:树脂型号:D101型上样体积:6 BV解吸溶液及体积:3 BV去离子水和5 BV 40%乙醇(2).确定了快速色谱分离纯化D101型树脂富集产物中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的工艺参数:固定相类型:ODS-C18反相硅胶洗脱流程:选用流动相A-水:甲酸(90:10),流动相B-乙腈:甲醇(85:15),A:B=93:7等梯度洗脱样品与硅胶质量比:1/150(g/g)洗脱流速:25 m L/min在上述优化条件下,通过一次大孔吸附树脂的富集,结合中压快速色谱的分离纯化和重结晶后,分别得到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22.31 mg、35.47 mg、11.83 mg和31.36 mg,纯度均在95%以上,最终得率依次为0.32 mg/g、0.47 mg/g、0.18 mg/g、0.43 mg/g。该工艺不仅具有简单易行、得到的产品纯度高和易于扩大化生产等特点,同时为大规模生产花色苷类成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吴丽杰[8](2016)在《动态微波辅助-液相萃取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农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将微波吸收介质引入到动态微波辅助萃取体系中,对传统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法与液相萃取法相结合,对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提取。采用微波吸收介质辅助-非极性溶剂动态微波萃取法提取了谷物中的有机磷农药。利用自行设计的微波吸收介质管作为提取器,加速了微波提取进程并提高了微波能利用率,同时实现了非极性溶剂作为单一微波提取溶剂,使提取产物无需净化,可以直接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采用非极性溶剂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反相-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提取了玉米和大豆中的三嗪类除草剂。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的作用下,高脂肪样品中的目标分析物经非极性溶剂提取后,被离子液体直接富集,实现了目标分析物与大量脂肪的有效分离,使富集和净化同时完成,缩短了处理时间,简化了实验步骤,为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法在高脂肪样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采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与改进的连续流动单滴微萃取法相结合提取了茶叶中的有机磷农药。改进的连续流动单滴微萃取装置能够使有机单滴较稳定的存在并与目标分析物充分接触,可快速建立提取平衡。提取、净化、分离和富集可以一步完成,扩大了单滴微萃取的应用范围,实现了对于复杂固体样品中分析物的提取。采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与浊点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中的三嗪类除草剂进行了提取。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的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通过动态微波辅助胶束萃取法提取土壤中的目标分析物,再通过相分离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富集。本方法综合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和浊点萃取的优点,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绿色环保,为复杂环境样品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采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离子液体均匀液液微萃取法测定了蔬菜中的三嗪类除草剂。利用亲水性离子液体的水溶液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通过向提取液中加入离子交换剂进而产生疏水性离子液体,离心后得到离子液体富集相。对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建立了一种环境友好的、适用于蔬菜中三嗪类除草剂提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与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蔬菜中的三嗪类除草剂进行了提取。通过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水溶液对蔬菜中的目标分析物进行提取后,向提取液中加入硫酸铵形成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体系,离心后得到离子液体富集相,可直接进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绿色环保,对建立食品和环境样品复杂固体基质中污染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逸凡,杨志空,孟煜嘉,王艳妮,韩伟[9](2015)在《微波萃取技术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微波萃取的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对三萜类化合物的常用提取方法以及微波技术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姜春竹[10](2013)在《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和药物样品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和药物样品中的有效成分的萃取一直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因为环境样品和药物样品的基质较为复杂,不能够直接用气相或液相色谱法分析,需要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方法对样品进行净化、对被测物进行富集和分离后才能够进行检测。本文正是基于这种现状,详细讨论了各种微萃取方法的优势与特点。建立了一系列基于磁性固相微萃取和单滴微萃取的新型萃取方法,并考察了这些萃取方法在环境污染物和药物成分测定中的应用。合成并表征了超细磁性纳米粒子(C18-UMS NPs),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微萃取中的磁性吸附剂,并应用于环境分析。优化了实验条件之后,用于萃取六种环境水样中的四种苏丹红。磁性固相微萃取避免了过柱操作、省时、省力,且适合于萃取大体积水样中的待测物。磁性固相微萃取用于萃取尿样中的四种芳香胺,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萃取了五种尿样中的芳香胺。经方法比较后,证实了磁性固相微萃取能够有效地萃取尿样中的被测物,并且具有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将传统的液-固萃取与磁性固相微萃取相结合,用于萃取四种蔬菜样品中的六种拟除虫菊酯。液-固萃取将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从蔬菜中萃取出来,随后再用磁性固相微萃取对提取液中的测待物进行富集和分离。在优化条件下萃取了白菜和芹菜样品中的拟除虫菊酯。将微波萃取与顶空-单滴微萃取相结合,用于萃取药物丁香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微波加热使丁香中的挥发性成分转移至反应装置的顶空气体中,再通过顶空-单滴微萃取将挥发性成分从气相中富集出来,最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在最优化的条件下萃取了丁香挥发油中的16种有效成分,并与传统的水蒸馏法得到的丁香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对比,证实本方法在萃取时间和萃取效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二、一种新型循环微波萃取装置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循环微波萃取装置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液晶面板中有机物及铟的资源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弃液晶面板的结构特点 |
1.3 研究意义 |
1.4 液晶面板处理回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废弃液晶面板中有机材料的处理现状 |
1.4.1.1 磷酸三苯酯资源化回收 |
1.4.1.2 偏光膜与液晶的去除 |
1.4.1.3 环保型融雪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2 废弃液晶面板中金属铟回收 |
1.5 课题的提出 |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废弃液晶面板偏光膜中的TPP提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PP检测方法确认 |
2.3.1.1 TPP的色谱图、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2.3.1.2 精密度和回收试验 |
2.3.2 TPP微波萃取条件优化 |
2.3.2.1 萃取剂种类对TPP提取率的影响 |
2.3.2.2 萃取温度对TPP提取率的影响 |
2.3.2.3 萃取时间对TPP提取率的影响 |
2.3.2.4 料液比对TPP提取率的影响 |
2.3.3 常用萃取方法对比分析 |
2.3.4 产物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液晶面板无氧热解过程产炭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2.1 热解温度对炭残渣率的影响 |
3.3.2.2 氮气流速对炭残渣率的影响 |
3.3.2.3 升温速率对炭残渣率的影响 |
3.3.2.4 固相停留时间及粒径对炭残渣率的影响 |
3.3.3 三维响应曲面分析 |
3.3.4 无氧热解参数优化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热解气/油制备环保型融雪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产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3.2 制备产物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4.3.3 制备产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液晶面板中金属铟的回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真空条件下氧化铟碳还原过程系统压力变化 |
5.3.2 真空条件下金属氧化物还原过程动力学分析 |
5.3.3 真空条件下氧化铟碳还原过程动力学分析 |
5.3.4 热解炭还原提铟实验 |
5.3.5 产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体处理工艺的建立和经济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微波萃取-无氧热解-真空还原工艺建立 |
6.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6.3.1 成本分析 |
6.3.2 收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广藿香、陈皮精油响应面法萃取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广藿香及其精油概述 |
1.1.1 广藿香概述 |
1.1.2 广藿香精油的研究进展 |
1.2 陈皮及其精油概述 |
1.2.1 陈皮概述 |
1.2.2 陈皮精油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
1.3.1 水蒸气蒸馏法 |
1.3.2 微波萃取法 |
1.3.3 有机溶剂萃取法 |
1.3.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数学模型 |
1.4.1 经验模型 |
1.4.2 收缩核模型 |
1.4.3 基于质量传递的微分质量衡算模型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蒸气蒸馏提取广藿香、陈皮精油的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的预处理 |
2.2.2 广藿香、陈皮精油的提取 |
2.2.3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陈皮精油的单因素实验 |
2.2.4 响应面实验优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响应面工艺优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广藿香、陈皮精油的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原料的预处理 |
3.2.2 超临界CO_2萃取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3.2.3 广藿香、陈皮精油得率的计算 |
3.3 实验方案设计 |
3.3.1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广藿香、陈皮精油的单因素实验 |
3.3.2 响应面实验优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响应面实验优化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工艺提取广藿香、陈皮精油的分析与比较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广藿香、陈皮精油的来源 |
4.2.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广藿香和陈皮精油 |
4.2.2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广藿香和陈皮精油 |
4.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广藿香和陈皮精油得率的影响 |
4.4.2 广藿香和陈皮精油的GC-MS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
5.1 超临界CO_2萃取的传质机理 |
5.2 超临界CO_2萃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1 整个萃取床层中流体相的质量平衡 |
5.2.2 填料固体中的物料平衡 |
5.2.3 BET型平衡方程 |
5.3 超临界CO_2萃取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
5.3.1 模拟退火法基本原理 |
5.3.2 模拟退火法的求解步骤 |
5.4 模型参数输入及计算 |
5.4.1 模型参数输入 |
5.4.2 模型参数输入的计算 |
5.5 模型拟合结果及分析 |
5.5.1 超临界CO_2提取广藿香精油的模型结果分析 |
5.5.2 超临界CO_2提取陈皮精油的模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新型提取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产物的概况 |
1.2 传统提取技术 |
1.2.1 回流提取法 |
1.2.2 煎煮法 |
1.2.3 超声提取法 |
1.2.4 微波提取法 |
1.2.5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3 新型提取技术 |
1.3.1 分散液液微萃取法 |
1.3.2 分散微固相萃取法 |
1.3.3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 |
1.3.4 酶解法 |
1.3.5 半仿生提取法 |
1.4 课题设计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氟化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辅助胶束提取结合分散微固相萃取在倍半萜类分析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氟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3 含对照品的大鼠尿样的制备 |
2.3.4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胶束萃取 |
2.3.5 分散微固相萃取 |
2.3.6 液相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氟化碳纳米管的表征 |
2.4.2 分散微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2.4.3 IL-MAE条件的优化 |
2.4.4 方法学考察 |
2.4.5 IL-MAE结合分散微固相萃取技术在实际药材中的应用 |
2.4.6 分散微固相萃取技术在实际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
2.4.7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螃蟹壳粉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法在黄酮类分析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蟹壳粉的制备 |
3.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3 蜂蜜粗提液的制备 |
3.3.4 含三种黄酮类对照品的大鼠尿样的配制 |
3.3.5 分散微固相萃取 |
3.3.6 液相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蟹壳粉的表征 |
3.4.2 分散微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4.3 方法学考察 |
3.4.4 以CSP为吸附剂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法在实际复杂样品中的应用 |
3.4.5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硅胶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法在木脂素类分析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3.2 含两种木脂素类对照品的大鼠尿样的配制 |
4.3.3 分散微固相萃取 |
4.3.4 液相条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散微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4.4.2 方法学考察 |
4.4.3 分散微固相萃取在实际复杂样品中的应用 |
4.4.4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医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微波诱导压力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机理、特性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蓝莓及其营养价值 |
1.1.1 蓝莓简介 |
1.1.2 蓝莓营养价值 |
1.2 花青素结构和种类 |
1.3 花青素生理活性 |
1.3.1 抗氧化 |
1.3.2 抗肿瘤 |
1.3.3 增强视力 |
1.3.4 预防心血管疾病 |
1.4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
1.4.1 微波加热原理和特点 |
1.4.2 微波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微波萃取过程中物料介电特性变化的研究现状 |
1.6 微波萃取过程中萃取液微波能吸收的研究现状 |
1.7 微波辅助萃取过程中压力破裂植物细胞壁的研究现状 |
1.8 微波萃取过程中花青素获取和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1.9 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 |
1.9.1 溶剂萃取法 |
1.9.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9.3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9.4 超高压辅助提取法 |
1.9.5 酶法提取法 |
1.9.6 其他提取技术 |
1.10 蓝莓花青素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
1.10.1 柱层析法 |
1.10.2 膜分离法 |
1.10.3 高效逆流色谱法 |
1.10.4 高效制备型液相色谱法(PHPLC) |
1.11 蓝莓花青素结构鉴定的研究现状 |
1.11.1 紫外可见光谱法 |
1.11.2 红外光谱法 |
1.11.3 液质联用(HPLC-MS) |
1.11.4 核磁共振技术(NMR)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微波萃取过程中萃取液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流程 |
2.2.2 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的过程 |
2.2.3 萃取液介电特性的测定 |
2.3 试验设计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响应面法模型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
2.5.2 试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蓝莓萃取液介电特性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萃取液传热传质过程模拟与分析 |
3.1 MAE过程中萃取液微波能吸收及传热传质过程模拟 |
3.1.1 模型假设 |
3.1.2 几何模型 |
3.1.3 模型控制方程 |
3.1.4 在MAE过程中萃取液热特性和介电特性 |
3.1.5 网格划分 |
3.1.6 模型验证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案 |
3.2.4 花青素浓度测定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微波功率下萃取容器内萃取液微波能吸收分布 |
3.3.2 不同微波功率下萃取容器内萃取液温度分布 |
3.3.3 萃取容器内萃取液温度分布均匀性评价 |
3.3.4 不同微波功率下萃取液中花青素浓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微波诱导压力萃取蓝莓花青素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蓝莓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的测定 |
4.2 建立模型 |
4.2.1 模型的选择与假设 |
4.2.2 几何模型 |
4.2.3 控制方程 |
4.2.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2.5 网格划分 |
4.2.6 验证试验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波功率对蓝莓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的影响 |
4.3.2 不同微波功率下蓝莓细胞内部压力分布规律 |
4.3.3 不同微波功率下蓝莓细胞内部应力分布规律 |
4.4 验证试验 |
4.4.1 对比不同微波功率下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 |
4.4.2 蓝莓细胞壁破裂的验证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动力学模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1.4 蓝莓花青素得率测定 |
5.1.5 试验设计 |
5.2 在MAE过程中建立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动力学模型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确定动力学常数 |
5.4.2 萃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变功率微波辅助萃取(VPMAE)蓝莓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1.3 试验方法 |
6.1.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6.1.5 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 |
6.1.6 恒功率微波萃取过程 |
6.1.7 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的测定 |
6.1.8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单因素的试验结果 |
6.2.2 响应曲面法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6.2.3 VPMAE蓝莓花青素萃取率的工艺优化 |
6.2.4 VPMAE蓝莓花青素降解率的工艺优化 |
6.2.5 VPMAE蓝莓花青素综合优化分析 |
6.2.6 对比VPMAE和CPMAE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 |
6.3 变功率微波萃取蓝莓花青素相似准则模型的建立 |
6.3.1 变功率微波萃取蓝莓花青素相似准则的推导 |
6.3.2 细胞破壁前后的验证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7 蓝莓花青素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试剂 |
7.1.2 仪器与设备 |
7.1.3 试验方法 |
7.1.4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7.1.5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7.2.2 AB-8大孔树脂的吸附试验 |
7.2.3 AB-8大孔树脂的解附试验 |
7.2.4 纯化前后蓝莓花青素纯度和色价比较 |
7.2.5 蓝莓花青素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 |
7.2.6 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型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装置及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波加热机理及特点 |
1.1.1 微波与物质的作用 |
1.1.2 微波加热机理 |
1.1.3 微波加热特点 |
1.2 微波强化化工分离过程 |
1.2.1 化工分离过程强化概述 |
1.2.2 微波在化工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薄膜蒸发分离技术 |
1.3.1 概述 |
1.3.2 竖管降膜蒸发器的特点 |
1.4 微波场下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概述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元体系在微波场作用下的汽液相平衡研究 |
2.1 微波场作用下的汽液相平衡实验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步骤 |
2.1.4 分析方法 |
2.1.5 装置可靠性检验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乙醇-乙酸乙酯体系 |
2.2.2 异辛醇-水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微波诱导蒸发分离装置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微波诱导分离蒸发装置的设计 |
3.2 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过程描述 |
3.3 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实验研究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装置 |
3.3.3 实验步骤 |
3.3.4 分析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异丙醇-乙酸乙酯体系的分离结果 |
3.4.2 两种微波诱导蒸发分离装置蒸发分离效果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过程研究 |
4.1 微波诱导蒸发二元体系分离实验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步骤 |
4.1.4 分析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乙醇-乙酸乙酯体系 |
4.2.2 乙醇-乙酸甲酯体系 |
4.2.3 水-碳酸二甲酯体系 |
4.3 不同因素对微波诱导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1 进料温度 |
4.3.2 进料流量及微波功率密度 |
4.3.3 气相蒸发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中药提取工艺及特点 |
2 新型中药提取工艺及特点 |
2.1 超声提取法 |
2.2 微波提取法 |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
2.4 动态逆流提取法 |
2.5 半仿生提取法 |
2.6 酶法提取 |
2.7 减压沸腾提取 |
3 中药制造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的需求 |
3.1 自动化控制技术 |
3.2 中药生产与自动控制技术 |
4 新型提取工艺对自动化装备的匹配需求及融合产生的效果 |
4.1 超声提取与自动化 |
4.1.1 现有超声提取设备 |
4.1.2 自动化及主要控制参数 |
4.2 微波提取与自动化 |
4.2.1 现有微波提取设备 |
4.2.2 自动化及主要控制参数 |
4.3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自动化 |
4.3.1 现有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 |
4.3.2 自动化及主要控制参数 |
4.4 动态逆流提取与自动化 |
4.4.1 动态逆流提取设备 |
4.4.2 自动化控制 |
4.5 酶法提取与自动化 |
5 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精油提取中的实际应用 |
6 展望 |
(7)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黑加仑简介 |
1.1.1 黑加仑的生物学特征 |
1.1.2 黑加仑的分布 |
1.2 黑加仑花色苷的研究概况 |
1.3 花色苷的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低共熔溶剂的概述 |
1.3.2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应用及种类 |
1.3.3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
1.4 花色苷的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1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简介 |
1.4.2 中压快速制备柱色谱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pH示差法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测定花色苷含量 |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1.4 黑加仑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色谱柱、流动相组成及洗脱条件 |
2.2.2 黑加仑样品溶液的测定 |
2.2.3 方法学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3 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提取率计算 |
3.1.3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
3.1.4 低共熔溶剂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的BBD实验 |
3.1.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低共熔溶剂体系的选择 |
3.2.2 组成比例的筛选 |
3.2.3 含水量的优化 |
3.2.4 低共熔溶剂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 |
3.2.5 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黑加仑花色苷的富集和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 |
4.1.3 黑加仑中花色苷的HPLC测定 |
4.1.4 待分离样品溶液的制备 |
4.1.5 大孔吸附树脂理化参数 |
4.1.6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4.1.7 大孔吸附树脂对黑加仑花色苷吸附性研究 |
4.1.8 分离纯化单体的结构验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黑加仑花色苷的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
4.2.2 黑加仑四种主要花色苷的快速色谱分离纯化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动态微波辅助-液相萃取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农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技术简介 |
1.2 微波辅助萃取概况 |
1.2.1 微波辅助萃取的原理 |
1.2.2 微波辅助萃取的特点 |
1.2.3 微波辅助萃取的影响因素 |
1.2.3.1 提取溶剂的种类 |
1.2.3.2 提取溶剂的体积 |
1.2.3.3 提取温度 |
1.2.3.4 提取时间 |
1.2.3.5 微波功率 |
1.2.3.6 样品自身的性能 |
1.2.4 微波辅助萃取的应用 |
1.2.5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简介 |
1.4 液相萃取 |
1.4.1 单滴微萃取 |
1.4.1.1 直接浸入单滴微萃取 |
1.4.1.2 顶空单滴微萃取 |
1.4.1.3 连续流动单滴微萃取 |
1.4.2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 |
1.4.3 分散液液微萃取 |
1.4.4 浊点萃取 |
1.4.5 双水相萃取 |
1.5 离子液体在液相萃取中的应用 |
1.5.1 离子液体在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的应用 |
1.5.1.1 传统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 |
1.5.1.2 新型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 |
1.5.1.3 离子液体均匀液液微萃取 |
1.5.2 离子液体在双水相萃取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1 介质辅助-非极性溶剂动态微波萃取谷物中的有机磷农药 |
1.6.2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反相-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玉米和大豆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1.6.3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单滴微萃取测定茶叶中的有机磷农药 |
1.6.4 动态微波辅助-浊点萃取土壤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1.6.5 动态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均匀液液微萃取蔬菜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1.6.6 动态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蔬菜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介质辅助-非极性溶剂动态微波萃取谷物中的有机磷农药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样品制备 |
2.1.4 实验步骤 |
2.1.5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微波提取管的微波吸收性能 |
2.2.2 介质辅助-非极性溶剂动态微波萃取条件的优化 |
2.2.2.1 提取溶剂种类的影响 |
2.2.2.2 微波功率的影响 |
2.2.2.3 提取溶剂体积的影响 |
2.2.2.4 提取剂流量的影响 |
2.2.2.5 统计分析 |
2.2.3 方法评价 |
2.2.3.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2.3.2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2.3.3 样品分析 |
2.2.3.4 方法比较 |
2.3 小结 |
2.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反相-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玉米和大豆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样品制备 |
3.1.4 实验步骤 |
3.1.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3.1.6 Box-Behnken设计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2.1.1 石墨粉与硅胶质量比的影响 |
3.2.1.2 提取溶剂种类的影响 |
3.2.1.3 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流量的影响 |
3.2.2 RP-DLLME条件的优化 |
3.2.2.1 离子液体种类的影响 |
3.2.2.2 离子液体体积的影响 |
3.2.2.3 超声提取时间的影响 |
3.2.3 方法评价 |
3.2.3.1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2.3.2 精密度 |
3.2.3.3 样品分析 |
3.2.3.4 方法比较 |
3.3 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单滴微萃取测定茶叶中的有机磷农药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样品制备 |
4.1.4 实验步骤 |
4.1.5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4.1.6 Box-Behnken设计 |
4.1.7 回收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微滴受力分析 |
4.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2.2.1 提取溶剂种类的影响 |
4.2.2.2 分散剂种类和质量的影响 |
4.2.2.3 微提取溶剂种类的影响 |
4.2.2.4 微提取溶剂体积的影响 |
4.2.2.5 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流量的影响 |
4.2.3 方法评价 |
4.2.3.1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4.2.3.2 精密度和回收率 |
4.2.3.3 样品分析 |
4.2.3.4 方法比较 |
4.3 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动态微波辅助-浊点萃取土壤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样品制备 |
5.1.4 实验步骤 |
5.1.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动态微波辅助胶束萃取条件优化 |
5.2.1.1 Triton X-114浓度的影响 |
5.2.1.2 p H的影响 |
5.2.1.3 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的影响 |
5.2.1.4 提取溶剂流量的影响 |
5.2.2 浊点富集条件的优化 |
5.2.2.1 氯化钠浓度的影响 |
5.2.2.2 平衡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5.2.3 方法评价 |
5.2.3.1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5.2.3.2 精密度 |
5.2.3.3 样品分析 |
5.2.3.4 方法比较 |
5.3 小结 |
5.4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动态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均匀液液微萃取蔬菜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1.3 样品制备 |
6.1.4 实验步骤 |
6.1.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6.2.1.1 离子液体种类的影响 |
6.2.1.2 离子液体体积的影响 |
6.2.1.3 微波功率的影响 |
6.2.1.4 提取溶剂流量的影响 |
6.2.1.5 氯化钠浓度的影响 |
6.2.1.6 [NH4][PF6]量的影响 |
6.2.3 方法评价 |
6.2.3.1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6.2.3.2 精密度 |
6.2.3.3 样品分析 |
6.2.3.4 方法比较 |
6.3 小结 |
6.4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动态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蔬菜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7.1 实验部分 |
7.1.1 试剂 |
7.1.2 实验仪器 |
7.1.3 样品制备 |
7.1.4 实验过程 |
7.1.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7.2.1.1 离子液体种类的影响 |
7.2.1.2 离子液体质量的影响 |
7.2.1.3 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
7.2.1.4 pH的影响 |
7.2.1.5 微波功率的影响 |
7.2.1.6 提取溶剂流量的影响 |
7.2.3 方法评价 |
7.2.3.1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7.2.3.2 精密度 |
7.2.3.3 样品分析 |
7.3 方法总结 |
7.4 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微波萃取技术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微波萃取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
1.1 原理 |
1.2 影响因素 |
1.2.1 萃取剂的选择 |
1.2.2 微波剂量 |
1.2.3 物料含水量 |
1.2.4 萃取温度和时间 |
1.2.5 溶剂p H值 |
2 微波萃取的特点及应用 |
2.1 特点 |
2.1.1 选择性好 |
2.1.2 提取效率高 |
2.1.3 能耗低 |
2.1.4 设备简单, 操作简便 |
2.2 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
2.2.1 多糖类 |
2.2.2 生物碱类 |
2.2.3 黄酮类 |
2.2.4 蒽醌类 |
3 微波萃取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
3.1 三萜类化合物 |
3.2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3.2.1 溶剂萃取法 |
3.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SFE) |
3.2.3 半仿生提取法 |
3.2.4 微波萃取法 |
3.2.5 超声循环提取法 |
3.3 微波萃取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
4 结语 |
(10)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和药物样品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相萃取技术 |
1.1.1 固相萃取 |
1.1.2 SPE柱 |
1.1.3 固相萃取的应用 |
1.2 固相微萃取技术 |
1.3 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 |
1.3.1 磁性材料 |
1.3.2 磁性纳米材料 |
1.3.3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
1.3.4 功能性磁性纳米材料 |
1.3.5 功能性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 微波萃取技术 |
1.4.1 微波的定义及其特性 |
1.4.2 微波加热的原理 |
1.4.3 微波萃取的原理 |
1.4.4 微波萃取的特点 |
1.5 无溶剂微波萃取技术 |
1.5.1 无溶剂微波萃取的原理及特点 |
1.5.2 无溶剂微波萃取的应用 |
1.5.3 无溶剂微波萃取的改进 |
1.6 单滴微萃取技术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8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用于萃取环境水样中的苏丹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色谱条件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性纳米粒子C18-UMS NPs的表征 |
2.3.2 萃取条件的优化 |
2.3.3 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条件 |
2.3.4 磁性附吸剂的回收利用 |
2.3.5 定量分析 |
2.3.6 精密度 |
2.3.7 实际水样分析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用于萃取人体尿液中的芳香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超细磁性纳米粒子C18-UMS NPs的制备 |
3.2.3 尿样及加标尿样的制备 |
3.2.4 实验过程 |
3.2.5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细磁性纳米粒子C18-UMS NPs的表征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3 磁性吸附剂的回收利用 |
3.3.4 定量分析 |
3.3.5 精密度 |
3.3.6 实际尿样分析 |
3.3.7 与文献中其它方法的比较 |
3.4 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液-固萃取结合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用于萃取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原料 |
4.2.2 超细磁性纳米粒子C18-UMS NPs的制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仪器与设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细磁性纳米粒子C18-UMS NPs的表征 |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3 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条件 |
4.3.4 磁性吸附剂的回收利用 |
4.3.5 定量分析 |
4.3.6 精密度 |
4.3.7 实际样品分析 |
4.3.8 与文献中其它方法的对比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无溶剂微波萃取结合顶空-单滴微萃取用于萃取丁香中的挥发性成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原料 |
5.2.2 实验过程 |
5.2.3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FME-HS-SDME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2 丁香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
5.3.3 HD与SFME-HS-SDME的比较 |
5.4 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一种新型循环微波萃取装置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液晶面板中有机物及铟的资源化工艺研究[D]. 王燕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
- [2]广藿香、陈皮精油响应面法萃取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D]. 熊康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新型提取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D]. 王珊.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4]微波诱导压力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机理、特性与工艺研究[D]. 薛宏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5]新型微波诱导降膜蒸发分离装置及过程研究[D]. 舒丹丹. 天津大学, 2019(06)
- [6]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与展望[J]. 臧振中,杨明,管咏梅,伍振峰,张建林,刘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11)
- [7]黑加仑中四种主要花色苷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D]. 黄玉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5)
- [8]动态微波辅助-液相萃取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农药的研究[D]. 吴丽杰. 吉林大学, 2016(08)
- [9]微波萃取技术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J]. 徐逸凡,杨志空,孟煜嘉,王艳妮,韩伟. 机电信息, 2015(32)
- [10]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和药物样品处理中的应用[D]. 姜春竹.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