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妇实行产前宣教促进母乳喂养(论文文献综述)
付贞艳[1](2021)在《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母亲泌乳维持最佳证据。2.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VLBWI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3.评价VLBWI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1)采用文献研究法,按照金字塔“6S”模型检索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意见等金字塔上端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获取高质量证据。(2)采用专家会议法,邀请试点病区专家从证据应用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及有效性四个方面对证据进行评价,确定适合纳入临床的证据,并构建审查指标。(3)采用现状调查法,以审查指标为标准,制定《审查指标执行情况调查表》,调查试点病区证据应用现况,识别临床实践与证据的差距。(4)采用焦点小组讨论法,以i-PARIHS(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框架)为理论指导框架,结合自行拟定的提纲,分析证据应用于临床的障碍和促进因素。(5)采用专家会议法,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VLBWI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2.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选择2020年1月~6月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的作为干预组:(1)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比较开展循证实践前后试点病区科室及医护人员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评价开展循证实践对科室、医护人员的影响。(2)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使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开展循证实践前后试点病区护士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变化。(3)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比较产妇及其患儿相关结局指标变化(产妇:审查指标执行情况、泌乳不足发生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患儿:母乳喂养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完全经口喂养时间、NEC发生率、住院时间),评价开展循证实践、干预方案应用对产妇及其患儿产生的影响。结果:1.基于最佳证据的VLBWI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构建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2篇专家意见。总结了9个方面的共44条证据:倡导母乳喂养4条、知情同意1条、识别泌乳延迟/障碍高危人群1条、制定喂养目标1条、泌乳监测5条、泌乳支持12条、泌乳启动5条、吸奶要求9条及催奶剂应用6条。(2)根据专家会议法中专家建议,删除病房已实施、目前不适宜引入临床的证据,对欲纳入临床实践的证据进行调适与整合,本研究最终纳入24条证据进入临床实践,并根据24条证据,共制定20条审查指标,包括科室层面2条、医护人员层面9条及产妇层面9条。(3)根据20条审查指标,调查证据临床应用现况,结果表明有6条审查指标执行率为零,有10条审查指标执行率<60%,执行率>60%的仅有4条审查指标。说明审查指标执行情况不佳,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4)经焦点小组讨论,本研究从变革层面、变革接受者层面、组织环境层面分析出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17条、促进因素24条。(5)本研究基于VLBWI母亲泌乳维持最佳证据,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促进和维持VLBWI母亲泌乳的干预方案,包括组建团队、前期准备(资料准备、人员培训)、产妇干预内容、干预方案应用、效果评价(科室、医护人员及产妇和患儿)5个部分。2.基于最佳证据的VLBWI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结果(1)开展循证实践对科室及试点病区医护人员的影响开展循证实践后,试点病区科室及医护人员审查指标执行率较开展循证实践前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循证实践前试点病区护士母乳喂养知识得分为45(40,60)分,开展循证实践后为80(75,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方案应用对产妇及其患儿的影响本研究纳入对照组与干预组产妇及其患儿各33名,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及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相关结局指标比较:干预组产妇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泌乳不足发生率为39.39%,对照组为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为66.03±5.56分,对照组为59.42±6.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相关结局指标比较:干预组患儿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为生后2(1,4)天,对照组为5(3,7.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总量为7252(4136,11310)ml,对照组为3867(1673,8048.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0~7天、8~14天及15~28天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18.18%、60.61%、93.94%、72.73%,对照组分别为0、6.06%、42.42%、3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4.24%,对照组为4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生后21(15,26)天,对照组为28(20,3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29天~出院纯母乳喂养率、NEC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最佳证据的本土化的VLBWI母亲泌乳维持综合性干预方案,包括组建团队、前期准备、产妇干预内容、干预方案应用、效果评价5个部分。(2)基于最佳证据的VLBWI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应用干预方案可提高科室、医护人员及产妇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提升试点病区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水平、促进母乳喂养、降低产妇泌乳不足发生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得分、改善患儿临床结局。
张少颖[2](2021)在《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由孕期、分娩至产后阶段高危妊娠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归纳产科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改进建议。3.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方法:1.选取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7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和8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高危妊娠孕产妇在就诊及住院期间的实际护理需求,了解医护人员对现有的孕产妇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看法。2.检索并分析核心助产士和孕产妇全程护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循证方法,检索并评价妊娠高危因素护理相关指南,结合高危妊娠孕产妇和医护人员访谈结果,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形成护理方案草案。3.采用德尔菲法集中专家意见,对“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该子方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议法,论证“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两个子方案,最终确定完整方案。结果:1.根据访谈资料提取出3个主题:(1)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孕期需求、分娩阶段需求、产后需求、高危妊娠风险意识及依从性欠佳4个副主题;(2)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实践情况,包括高危孕产妇服务内容和现有服务的不足2个副主题;(3)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副主题。2.通过分析核心助产士服务和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经专家论证修订后,确定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1)“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包括(1)“核心助产士角色界定”,含有“资格标准”6个条目和“服务规范”7个条目,(2)“护理实践内容”,含有3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8个三级条目;(2)“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子方案,包括(1)“孕早期体重异常(BMI>25kg/m2)孕产妇的管理”40个条目,(2)“高龄孕产妇的管理”23个条目,(3)“疤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25个条目,(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管理”53个条目,(5)“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管理”41个条目。结论:1.高危妊娠孕产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并且不同个体需求的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风险意识和依从性均有待加强。2.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助产士对新型服务模式存在担忧,开展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还需医院从人力调配、医疗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以合理组织助产士的工作。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包括“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邝钰贤[3](2021)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初产妇产前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水平的现状,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为制定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为改善母乳喂养状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5月~2020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南昌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16名待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抛硬币法,以病区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入住产科一病区的初产妇作为干预组,入住二病区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指导,干预组除了接受常规指导外,还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前进行基线调查,产后第1周、产后第42天、产后第4个月、产后第6个月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使用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母乳喂养状况调查问卷分别去评测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水平以及纯母乳喂养率。最后采用Excel 2019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调查结果:干预组、对照组完成资料收集分别为55例和52例,共107例。两组初产妇干预前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具有可比性。2.干预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经组间比较,产后第1周、产后第42天、产后第4个月、产后第6个月干预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技能和内心活动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存在交互作用,随时间的推移,两组产后第42天的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前提高,但干预组提高的幅度较大(P<0.05),产后第6个月干预组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前提高,而对照组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产后第42天有所下降;通过组内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5个时间点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对母乳喂养知识的影响:通过组间比较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产后各时间点,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通过组间比较,产后各时间点,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初产妇产前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均处于中等水平,基于聚焦解决模式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能给予初产妇心理、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可有效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2.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3.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产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延长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改善母乳喂养状况。
张敏[4](2021)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孕期男性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构建适用于临床推广的评估男性参与行为的测评工具,验证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孕期男性参与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孕期男性参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的构建1.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目的抽样,以达到信息饱和为准,选取围产期女性作为访谈对象,围绕“女性在孕期对男性参与的需求”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2.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专家遴选标准选取函询专家,通过面对面或邮件发送的形式,分别向专家发送函询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筛选和修订,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结束函询。3.信效度检验:使用专家函询后形成的初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为条目数的5~10倍。先通过项目分析初步筛选鉴别力差及可靠性低的条目,在对剩余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容效度评估验证其效度;通过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值)和重测信度验证其信度。检验水准α=0.05。第二部分: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构建健康教育方案:以2018版孕期保健指南为指导,组织助产士和孕妇学校授课教师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形成针对男性开展的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案。2.实施干预及效果评价:选择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孕期健康管理档案,并有意愿在该院规律产检及分娩的孕妇的丈夫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同期对照。干预组118名研究对象,对照组116名,各分为6个网络群组,群组由研究对象、助产专家、产科护士和研究者组成。干预组定期行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干预结束后,收集研究对象《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得分、妻子分娩方式及再生育意愿进行效果评价,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第一部分:最终形成的《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包括生活支持、情感支持、健康督促、共同决策和就医行为5个维度,共27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26%,本问卷I-CVI:0.800~1.000,S-CVI/ave:0.978,S-CVI/u A:0.778,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42、0.983,各因子Cronbach’sα系数为0.726~0.908,重测信度为0.958~1.000。第二部分:1.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男性参与的重要性和孕产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形式包括推送网络科普文章、孕妇学校线上课程和网络互动答疑等;频率为每月一次。2.干预效果:(1)孕期男性参与行为:干预组孕期参与度高的男性多于对照组,《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得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共同决策维度两组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他4个维度(生活支持、情感支持、健康督促、就医行为)得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女性分娩方式及再生育意愿:干预组男性妻子选择剖宫产人数少于对照组,有再生育意愿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1.《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孕期男性参与行为测评工具。2.对男性进行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男性在孕期的参与行为,有助于促进孕期男性参与、降低剖宫产率并提高女性再生育意愿,值得临床推广。
邵丽婷[5](2021)在《基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产前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围生期的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体验式教学理念制定出产前健康教育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探讨基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产前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分娩恐惧、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今后创新产前健康教育教学方式,提升产前服务质量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12例初产妇,按意愿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为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干预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参加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由研究设计者采用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分娩态度问卷(CAQ)、母乳喂养工具(BAT)量表对干预前后初产妇自我分娩效能、分娩恐惧及对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出生1分钟及5分钟的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1.最终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104例初产妇完成了本研究,两组失访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79.8%的初产妇希望自然分娩,2.4%的初产妇希望剖宫产,19.6%的初产妇觉得两种方式均可;初产妇对妊娠及分娩知识以比较了解为主,构成比为63.6%,不了解的构成比为36.4%。其中,CBSEI-32平均得分为(224.97±36.44)分,EE-16得分为(115.44±19.79)分,OE-16得分为(109.54±18.09)分,初产妇自我效能期望高于结果期望;初产妇总体属于轻度分娩恐惧水平(33.63±8.10),其中无分娩恐惧的初产妇52例(25%),属于轻度分娩恐惧的初产妇有124例(59%),属于中度分娩恐惧的初产妇有23例(11%),属于重度分娩恐惧的初产妇有10例(4%)。2.干预前两组初产妇CBSEI-C32基线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CBSEI-C32评分(274.41±26.39)高于对照组(240.61±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后CBSEI-C32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干预前两组初产妇CAQ基线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CAQ得分(25.11±3.83)低于对照组CAQ得分(29.55±5.3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CAQ得分均高于干预后CAQ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经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BAT得分(6.87±2.02)高于对照组BAT得分(4.73±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干预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自然分娩初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组时两组初产妇的对分娩的态度以轻度分娩恐惧为主,自我分娩效能结果预期低于自我效能预期。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后可有效降低初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提高其分娩自我效能,有利于初产妇度过分娩期,但相对于一般产前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显着。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并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成华艳[6](2020)在《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为今后改善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心理状况提供借鉴。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长沙市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产科二胎疤痕子宫女性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当天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进行评估,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焦虑、抑郁、睡眠状况、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和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情况比较:干预前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情况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睡眠状况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掌握情况比较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疤痕子宫女性母乳喂养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疤痕子宫女性母乳喂养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1)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方案能有效减轻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2)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方案能更好地使二胎疤痕子宫女性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提高睡眠质量,促进产后康复。
胡颖[7](2020)在《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对孕妇分娩恐惧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孕妇产前分娩恐惧程度及其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引起孕妇产前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运用音乐分娩产前培训方法对孕妇产前分娩恐惧进行干预,并对其分娩恐惧与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方法(1)以孕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分娩态度问卷(Childbirth Attitude Questionnaire,CAQ)、分娩自我效能量表(The short form of Chinese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CBESEI-32)为研究工具,对2018年06月—2018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278名孕妇进行调查,了解孕妇产前分娩恐惧程度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同时分析引起孕妇产前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2)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08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人。两组孕妇均参加常规产前护理教育培训,干预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将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分娩态度问卷(CAQ)、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ESEI-32)分别在入组时、培训结束后通过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分娩恐惧程度与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估,从而评价音乐分娩产前培训效果。结果(1)在278例孕妇中,CAQ平均得分为(33.58±7.27)分,处于轻度分娩恐惧水平。其中:无分娩恐惧的孕妇为69例(24.8%),轻度分娩恐惧的孕妇为143例(51.4%),中度分娩恐惧的孕妇为66例(23.7%)。CAQ各维度得分由高到底分别为:胎儿健康维度(11.80±3.16)分、自我控制维度(8.66±1.86)分、产痛伤害维度(8.05±2.16)分、医疗护理维度(5.07±1.59)分。(2)在278例孕妇中,CBSEI-32总均分为(87.77±11.71)分;孕妇的结果期望(Outcome expectancy subscale of the CBSEI-32,OE-16)均分(45.37±6.41)高于自我效能期望(Efficacy expectancy subscale of the CBSEI-32,EE-16)均分为(42.40±6.45)分。(3)不同年龄、生育经历、孕期与配偶关系、婆媳关系、产前教育、亲友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孕妇中文版CAQ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孕期与配偶关系、产前教育和亲友对孕妇分娩方式影响这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4)孕妇分娩恐惧总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33.58±7.27)分和(87.77±11.71)分,孕妇分娩恐惧与分娩自我效能总分与各维度之间呈负相关(r值为-0.119-0.194,均P<0.01)。(5)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干预前,两组孕妇CAQ及各维度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干预后,干预组CAQ及各维度得分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干预前,两组孕妇CBSEI-32、OE-16及EE-16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干预后,干预组CBSEI-32、OE-16、EE-16得分明显增加(P<0.05),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孕妇分娩恐惧处于轻度水平,胎儿健康情况是孕妇最关心且容易产生分娩恐惧的主要因素。(2)孕晚期妇女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预期低于结果预期说明分娩自我可控能力较消极。(3)孕妇年龄、生育经历、孕期与配偶关系、婆媳关系、产前教育、亲友对孕妇分娩方式影响均能对孕妇产前分娩恐惧产生影响。其中:孕期与配偶关系、产前教育及亲友对孕妇分娩方式影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4)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可提高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水平,有效降低孕妇的分娩恐惧程度。
杨桂清[8](2020)在《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调查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BSE)现状,探索人口学特征、母乳喂养知识、社会支持、婚姻质量等因素对二胎孕妇BSE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合理的干预策略,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7月期间,于聊城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二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研究工具为一般资料调查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母乳喂养知识问卷等。使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性检验探讨二胎孕妇BSE在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的差异以及与孕妇社会支持、喂养知识和婚姻质量等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二胎孕妇BSE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发放29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4.0%。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二胎孕妇BSE现状:研究对象BSE得分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54分,个人内心活动维度中位数为20分,技能维度中位数为35分。BSE分值较高的三个条目依次为:11.我总是能够一侧乳房喂完之后再换另外一侧(技能);12.每次喂母乳,我都能持续以母乳喂养(个人内心);13.我总是能够配合宝宝喝母乳的需要(技能)。得分最低的三个条目依次为:3.我总是能够喂母乳给宝宝而不是使用商业配方(如奶粉)来补充(个人内心);6.即使我的宝宝正在哭,我也能够喂母乳(技能);9.我总是能够满意我的母乳喂养经验(个人内心)。2.二胎孕妇BSE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单因素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孕妇月收入、一胎喂养方式、社会支持、喂养知识以及婚姻质量可能是二胎孕妇BSE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分层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喂养知识以及婚姻质量是二胎孕妇BSE的重要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胎喂养方式、月收入、社会支持以及喂养知识均为技能和个人内心维度的良好预测因子(P<0.05)。研究结论1.学历、月收入、一胎喂养方式、主要照顾者态度、婚姻质量、社会支持、母乳喂养知识可能是聊城市二胎孕妇BSE的影响因素,后期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有望改善二胎孕妇BSE水平,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2.—胎纯母乳喂养占比越高,二胎孕妇BSE及各维度得分越高,未来可将一胎为配方奶喂养的二胎孕妇作为BSE干预的重点人群。3.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婚姻质量、社会支持及照顾者态度均与二胎孕妇BSE呈正相关,提示可加强医院孕妇学校的建设。同时,婚姻质量不高、缺乏配偶支持的二胎孕妇可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母乳喂养的宣教对象要从孕产妇扩展至配偶、家人乃至整个社会。
王耐[9](2020)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承德市妊娠晚期临产孕妇抑郁现况及影响因素;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孕产妇负性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况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承德市某三甲医院入院的276例妊娠晚期临产(孕37周至42周)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测评。第二部分为实验性研究,选取第一部分调查对象中存在抑郁情绪的104例孕妇,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方法。两组在护理的内容(产前、产时、产后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和时间(入院24h内、产后24h内、出院前、产后42天内)上保持一致,共完成4次干预,并于产后42天重测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水平。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s)、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应用秩和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276例妊娠晚期临产孕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得分为(8.160±4.732)分,其中126例孕妇EPDS得分>9分,占45.65%。2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存在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OR=5.849,95%CI:1.564~21.879)、孕期存在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OR=5.749,95%CI:1.321~25.018)、经常担心胎儿发育不正常(OR=8.676,95%CI:3.369~22.337)为妊娠晚期临产孕妇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计划妊娠(OR=0.151,95%CI:0.056~0.407)是妊娠晚期临产孕妇发生抑郁的保护因素。3干预前,实验组孕妇的EPDS得分11.0(9.0-13.75)分,对照组孕妇的得分12.0(10.0-14.0)分,两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48.13(42.5-55.94)分,对照组孕妇的得分48.75(42.5-56.25)分,两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孕妇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2.525±0.597)分,对照组产妇得分(2.598±0.612)分,两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干预后,实验组产妇EPDS得分为8.0(8.0-9.0)分,对照组为11.0(9.0-12.0)分;实验组产妇SAS得分38.13(36.25-43.75)分,对照组得分46.25(40.31-50.0)分;实验组产妇GSES得分(2.917±0.521)分,对照组产妇得分(2.462±0.516)分,两组间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EPDS、SAS、GSES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干预后EPDS、SAS得分明显降低分,GSES得分明显升高,且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1承德市妊娠晚期临产孕妇发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偏高;孕期存在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经常担忧胎儿发育和非计划妊娠可能是导致妊娠晚期临产孕妇发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2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可以有效缓解孕产妇抑郁、焦虑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
李彤[10](2020)在《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定较为严谨、科学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以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为基础、以冰山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与挖掘孕妇需求,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制定并实施符合孕妇个人需求的分娩计划书;探讨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产妇焦虑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在查阅指南、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适用于本研究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产科医疗、护理、助产实践及教育领域共计15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确定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预试验,进一步对形成的分娩计划书模板进行指标的修订与调整,最终确定供本研究应用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海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产科进行建档并规律产检的健康初产妇9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及产房分娩等常规围产期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围产期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助产士于孕妇孕28周(±3天)至分娩结束通过面对面交流、陪伴产检、微信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其建立连续性伙伴关系,结合冰山理论内涵制定分娩计划书并实施。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催产素使用率、总剖宫产率及非医学指征性剖宫产率、新生儿阿氏评分、转科率、产妇焦虑程度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等。【结果】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研制的结果本研究成功咨询15位专家,专家来自于北京、上海、深圳、宜兰(台湾)、邯郸、海口等多个地区,其中从事产科医疗实践3人、助产实践7人、产科护理实践4人、产科护理教育1人。实施两轮专家咨询后初步确立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及80项三级指标;通过预试验对指标进行调整与增减,最终确立正式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结果(1)两组基线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基本信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存在可比性。(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第二产程时间与第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及会阴侧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新生儿转入NICU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生后1min、5min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焦虑程度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组间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入产房待产宫口开至7-8cm时,对照组产妇焦虑程度显着高于干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房待产时的焦虑程度均高于入组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产妇产科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产妇在孕期产检、知识宣教、疑惑解答与分娩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褥期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构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可靠性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可为今后分娩计划书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2.实施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可增进助产士与产妇间联系与信任,促进彼此沟通与理解;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尤其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及新生儿转科率,增进产妇的心理健康并最终提高分娩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丰富助产士角色内涵,推动助产专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二、孕妇实行产前宣教促进母乳喂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孕妇实行产前宣教促进母乳喂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 |
第一节 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最佳证据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筛选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确定适合引入临床实践的证据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识别证据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 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与促进因素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节 确定主要障碍因素,拟定行动策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第六节 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
第一节 方案实施前准备 |
1. 改善试点病区组织文化环境 |
2. 对试点病区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及干预方案培训 |
3. VLBWI 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预实施 |
第二节 开展循证实践对科室及试点病区医护人员的影响 |
1 试点病区科室及医护人员层面审查指标执行情况变化 |
2.开展循证实践前后试点病区护士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干预方案应用对产妇及其患儿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 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 |
3 研究的局限性 |
4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理论框架 |
2.1 理论框架的发展 |
2.2 可操作性定义 |
2.3 研究问题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况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科研质量控制 |
1.6 科研伦理考虑 |
2 研究结果 |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
2.2 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高危孕产妇需求分析 |
3.2 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
1 拟定方案主题 |
2 成立研究小组 |
3 文献检索与分析 |
3.1 核心助产士主导的孕产妇护理实践内容 |
3.2 常见高危因素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 |
4 制定方案草案 |
第三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修订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方案修订方法 |
1.3 资料分析方法 |
1.4 科研质量控制 |
1.5 科研伦理考虑 |
2 研究结果 |
2.1 专家函询结果 |
2.2 专家会议论证结果 |
2.3 确定方案内容 |
3 讨论 |
3.1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
3.2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
3.3 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
3.4 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
第四部分 总结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
4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助产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3)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
1.1.2 全球的母乳喂养状况 |
1.1.3 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理论 |
1.2.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
1.3 聚焦解决模式的概述和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剔除标准 |
2.3 研究方案 |
2.3.1 样本含量的确定 |
2.3.2 分组方法 |
2.3.3 伦理原则 |
2.4 研究工具 |
2.4.1 初产妇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Scale-Short Form, BSES-SF) |
2.4.3 母乳喂养知识问卷 |
2.4.4 母乳喂养状况调查表 |
2.5 干预方法 |
2.5.1 对照组 |
2.5.2 干预组 |
2.6 资料的收集与质量控制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 |
3.2 两组初产妇干预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比较 |
3.3 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 |
3.3.1 两组初产妇干预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的比较 |
3.3.2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3.3.3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 |
3.4 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影响 |
3.4.1 两组初产妇干预后母乳喂养知识得分的比较 |
3.4.2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3.5 干预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4.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情况分析 |
4.2.1 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情况 |
4.2.2 基于SF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 |
4.3 基于SFA的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知识的影响 |
4.4 基于SFA的护理干预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创新性与展望 |
6.1 研究的创新性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孕期男性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的构建 |
第一节 质性访谈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问卷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伦理审批意见书 |
附录2:初始条目库及来源 |
附录3: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
附录4:专家意见整合后条目变更 |
附录5: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 |
附录6:孕期男性参与行为评估问卷 |
附录7:重庆市孕妇妊娠风险评估表 |
附录8: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9:知情同意书 |
附录10:实施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的过程图片 |
文献综述 男性参与母婴保健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产前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围生期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 |
2.2 国内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 |
3 相关概念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脱落标准 |
3 样本量估算 |
4 分组方法 |
5 伦理原则 |
6 干预方案 |
6.1 对照组 |
6.2 干预组 |
7 评价指标 |
7.1 一般资料问卷: |
7.2 分娩自我效能 |
7.3 分娩恐惧 |
7.4 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 |
7.5 分娩结局 |
8 调查过程 |
8.1 预调查 |
8.2 正式调查 |
8.3 质量控制 |
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失访情况 |
2 基线分析 |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两组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的认知 |
2.3 两组初产妇入组后的总体心理状态 |
3 体验式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
3.1 两组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比较 |
3.2 两组初产妇自我分娩恐惧比较 |
4 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
5 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
5.1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 |
5.2 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比较 |
5.3 两组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 |
5.4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比较 |
5.5 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 两组初产妇基本资料结果分析 |
1.1 人口学特征分析 |
1.2 两组初产妇对分娩认知的分析 |
1.3 两组初产妇入组后总体心理状态分析 |
2 体验式教学产前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
2.1 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 |
2.2 对初产妇分娩恐惧的影响 |
3 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
4 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
4.1 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
4.2 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 |
4.3 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五章 结论 |
1 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孕产妇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6)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心理状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认知干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肌肉放松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评估工具 |
2.2.2 干预方法与内容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2.7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1.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构成比 |
3.1.2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1.3 干预前两组疤痕子宫女性观察指标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观察指标的比较 |
3.2.1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焦虑状况的比较 |
3.2.2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抑郁状况的比较 |
3.2.3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睡眠质量的比较 |
3.2.4 干预前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
3.3 干预后两组疤痕子宫女性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 |
4 讨论 |
4.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4.2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焦虑的影响 |
4.3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抑郁的影响 |
4.4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睡眠质量影响 |
4.5 认知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影响 |
4.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对孕妇分娩恐惧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意义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干预理论基础及框架 |
1.7 研究步骤 |
1.8 研究路线 |
第2章 孕妇产前分娩恐惧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音乐分娩产前培训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音乐分娩产前培训方案 |
3.3 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应用研究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4.1 创新 |
4.2 不足和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母乳限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1 自我效能理论概述 |
2.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概念 |
2.3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现状 |
2.4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统计分析 |
3.6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二胎孕妇一般人口学资料 |
4.2 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 |
4.3 二胎孕妇社会支持、婚姻质量和喂养知识得分情况 |
4.4 影响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 |
4.5 影响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研究对象概况 |
5.2 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 |
5.3 影响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因素分析 |
笫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性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框架 |
5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研究一:承德市妊娠晚期临产孕妇抑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动机性访谈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性 |
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表 2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 |
附表 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
附表 4 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s,GSES) |
附表 5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现况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理论框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工具 |
2.1.4 质量控制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研究小结 |
3.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分娩计划书的应用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剔除标准 |
3.1.4 样本量的确定 |
3.2 研究步骤 |
3.2.1 分组方法 |
3.2.2 干预方案 |
3.2.3 评价指标 |
3.2.4 数据收集与工具 |
3.2.5 质量控制 |
3.2.6 统计分析 |
3.2.7 伦理原则 |
3.3 研究结果 |
3.3.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失访 |
3.3.2 研究对象资料 |
3.3.3 分娩结局指标 |
3.3.4 两组产妇主观心理指标的比较 |
3.4 讨论 |
3.4.1 基本资料分析 |
3.4.2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
3.4.3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妇女主观心理的影响 |
3.4.4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助产士角色定位的影响 |
4.研究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分娩计划书的研制与运用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孕妇实行产前宣教促进母乳喂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最佳证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维持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付贞艳.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D]. 张少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3]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 邝钰贤. 南昌大学, 2021(01)
- [4]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孕期男性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 张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产前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围生期的应用效果评价[D]. 邵丽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认知联合肌肉放松干预对二胎疤痕子宫女性影响的研究[D]. 成华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音乐分娩产前培训对孕妇分娩恐惧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D]. 胡颖. 南华大学, 2020(01)
- [8]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桂清. 山东大学, 2020(02)
- [9]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D]. 王耐.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10]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 李彤. 海南医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