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玻璃离子与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谢永林,林凡敬,杜胜男[1](2020)在《三种不同填充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Dyract复合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对楔状缺损牙体修复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楔状缺损牙修复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填充物的不同,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口腔门诊诊治的166例(467颗患牙)楔状缺损牙患者分为三组。A组:59例(165颗患牙),采用Dyract复合材料填充;B组:53例(142颗患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C组:54例(160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结果:16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与A组相比,C组在填充物固位、边缘密合、色泽协调、边缘着色、表面形态满意度方面均较低(P<0.05),B组色泽协调、边缘着色满意度较低(P<0.05);B组继发龋齿、敏感牙、牙髓病发生率较高(P<0.05),C组牙体缺损发生率较高(P<0.05),B组和C组修复成功率均较低(P<0.05);C组牙周龈沟液量、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较高(P<0.05),B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较高(P<0.05);B组和C组牙周组织30°、90°夹角应力较大(P<0.05)。结论:Dyract复合材料对楔状缺损牙体修复效果最好,对牙周组织影响最小。
马向涛[2](2019)在《Constic树脂在牙周炎患者根面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增龄性改变或长期的牙周炎症,常导致牙龈退缩及牙根暴露,形成根面龋[1]。根面龋损接近龈缘、窝洞较浅等特点决定其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对于治疗根面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采用Constic树脂、Ketac Molar玻璃离子体、Dyract AP复合体、Beautifil Flow Plus F00树脂治疗牙周炎患者根面龋,通过观察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及操作时间,评价治疗的临床效果,为Constic树脂用于牙周炎患者根面龋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一:根面龋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在河北省口腔医院牙周二科门诊随机选取80例根面龋患牙,患者共33人,男性19人,女性14人,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7岁。纳入标准:(1)病损位于根面,颜色从淡黄到棕黄色,探软或发涩,有浅的或深的缺损;(2)病损位于釉牙骨质界时,面积1/2以上位于根方计为根龋,否则按冠龋计;(3)位于根部的继发龋也计为根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学会正确使用牙刷和牙线。确定患牙,清除患牙根面牙石,尽量去除软龋,保留变色但健康的牙体组织。对于龈上龋损按常规进行充填;对龈下龋损,使用排龈线推开牙龈,暴露龋损的龈下边缘后再行充填;深龋者使用氢氧化钙制剂在近髓处间接盖随处理。将80例患牙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使用不同材料充填:A组(Constic树脂),B组(Ketac Molar玻璃离子体),C组(Dyract AP复合体),D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树脂)。记录充填操作所用时间(从隔湿干燥后开始计时到充填完毕),并在治疗后1、6、12个月复诊,评价复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2.实验二:微渗漏研究收集因正畸拔除的根面完整的前磨牙共60颗,与实验一同法随机分为四组。在离体牙牙根近远中面颈1/3处制备窝洞模型,要求窝洞大小约为2mm*2mm,洞深约1mm。分别使用相应材料充填窝洞,并进行冷热循环实验。每组随机选5颗离体牙制成1mm厚的标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的密合程度,记录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缝隙宽度。各组剩余10颗离体牙使用2%的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后制备标本,体式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微渗漏深度。对各组缝隙宽度及微渗漏深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树脂充填时间均符合正态分布,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分别与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时间最短,D组次之,C组最长。2.四组于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充填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体式显微镜观察充填材料微渗漏情况,评分后秩和检验,A、D组微渗漏情况最低,C组次之,B组最差,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C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SEM观察距洞缘0.2mm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缝隙宽度,B组>C组>A组、D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D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与Ketac Molar玻璃离子体和Dyract AP复合体相比,Constic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两种流动树脂与牙根表面组织结合更紧密,微渗漏更小。2.Constic流动树脂充填时间较Beautifil Flow Plus F00流动树脂明显缩短,减少了患者的开口时间,更适用于老年牙周炎患者或无法耐受长时间临床操作的患者根面龋的治疗。
刘宇恒[3](2017)在《不同材料与粘结系统结合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材料/粘结系统结合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修复龈下楔状缺损患者50例,共186颗患牙,随机分为A、B、C、D、E、F六组,分别采用不同填充材料和粘结系统结合排龈治疗。A组采用流体树脂填充+全酸蚀粘结剂;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全酸蚀粘结剂;C组采用Dyract复合体+全酸蚀粘结剂;D组采用流体树脂填充+自酸蚀粘结剂;E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自酸蚀粘结剂;F组采用Dyract复合体+自酸蚀粘结剂。修复后对比各组临床疗效以及牙髓活力。结果修复第6个月,各组成功率和牙髓活力没有差异(P>0.05)。修复第12个月,A、C组成功率显着高于B组,P<0.05;D、F组成功率显着高于E组,P<0.05;C组牙髓正常率显着高于B组,P<0.05;F组牙髓正常率显着高于E组,P<0.05。结论采用Dyract复合体+自酸蚀粘结剂结合排龈为治疗龈下楔状缺损的最优选择,成功率最高,且能提高牙髓活力。
周峥,邓卓峰[4](2016)在《不同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进行楔形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96例(96颗牙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银汞合金组、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组、Dyract复合体组各24例,修复后12个月采用牙髓活力检测仪复查患者牙髓活力,评价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材料牙周组织应力,并观察不同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结果填充后12个月复查,所有患牙均未发生继发龋,牙髓牙本质反应测试均未发生过度过敏、自发痛或无反应等牙髓损坏。治疗后四组临床疗效、牙髓活力改善、修复体多角度Von-mises应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体修复效果以Dyract复合体填充材料最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修复材料、缺损牙区、缺损程度和牙髓活力与楔形缺损修复效果显着相关。结论根据患牙楔形缺损情况首选Dyract复合体作为充填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修复效果。
薛燕[5](2016)在《三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牙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和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3例患者共195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玻璃离子组、树脂组和Dyract复合体组,每组各65个楔状缺损患牙。玻璃离子组患牙使用通用型玻璃离子充填治疗;树脂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复合体组患牙采用Dyract复合体进行充填修复。3组患者的患牙充填后6个月、12个月随访,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评价系统进行临床评价。结果:6个月时,玻璃离子组患牙的疗效低于其他两组;12个月时,复合体组患牙的疗效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牙的效果优于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修复效果。
黄兴辉,王周璇[6](2015)在《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比较Dyract XP复合体和FX-II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共100对(200颗)左右对称同名患牙,采用自身对照分组方法,1组(左侧牙100颗)用Dyract XP复合体充填,2组(右侧牙100颗)用FX-Ⅱ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并于术后1年和2年进行复查,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年,1、2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8%和88%,术后2年分别为92%和76%。经统计学检验,⑴术后1年和2年的1、2两组成功率均有显着性差异;⑵1组术后1年和2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年和2年的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yract XP复合体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优于FX-Ⅱ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且远期疗效更佳,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刘杨娟[7](2014)在《两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Dyract复合体与富士IX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将65例405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用Dyract复合体修复210颗牙,对照组用富士IX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195颗牙。结果经过1年2年追踪观察,Dyract组1年成功率达90.95%,2年成功率达88.10%;富士IX玻璃离子组1年成功率为72.82%,2年成功率达69.23%,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Dyract复合体是修复楔状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王红光,程汇[8](2014)在《成人楔状缺损修复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几种不同材料修复成人楔状缺损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60例楔状缺损患者的320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进行修复,2年后观察成功率,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缺损情况、牙位、是否偏侧咀嚼、咬合是否正常等因素是否对成功率有影响。结果传统玻璃离子组成功率是88.8%(71/80)、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功率是89.3%(75/84)、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成功率是92.3%(72/78)、复合体Dyract组成功率是97.4%(76/78),复合体Dyract组的成功率最高,与传统玻璃离子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4.245,P<0.05),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50岁、缺损较轻、非上前磨牙、双侧咀嚼及咬合正常可以显着增加楔状缺损修复的成功率(P<0.05),而性别则不影响成功率(P>0.05)。结论临床选择充填材料时,确定了患者接受度之后,对于年龄≥50岁、缺损情况较为严重、上前磨牙、偏侧咀嚼及咬合不正常的患者,考虑尽量使用Dyract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以提高换牙修复的成功率。
王华娟[9](2014)在《不同材料对楔状缺损疗效影响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Dyract AP复合体和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取样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接受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89例患者的24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法分为A、B两组。A组(121颗)采用Dyract AP复合体充填修复,B组(125颗)采用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随访期为2年,评定两种材料修复成功率。结果术后1年末,A组患牙修复成功率(91.0%)与B组(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3,P>0.05);术后2年末,A组成功率(79.4%)显着低于B组(8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结论 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效果优于Dyract AP复合体。
程汇,王红光[10](2014)在《三种不同牙体材料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银汞合金、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牙科的65例老年楔状缺损患者共计430颗患牙,分别使用银汞合金、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进行修复,6个月及12个月后进行随访和复查,使用改良型USPHS评价体系对楔状缺损修复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修复失败的原因。结果:修复后6个月,三组患者的成功率有显着的差异(χ2=13.323,P=0.001),但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χ2=0.360,P=0.548);12个月后再进行随访发现,三组患者的成功率仍有显着的差异(χ2=18.814,P<0.001),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χ2=5.202,P=0.023);三组患者固位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χ2=30.795,P<0.001),但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差异不明显(χ2=0.005,P=0.942);边缘密合之间存在显着差异(χ2=82.142,P<0.001),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差异不显着(χ2=2.225,P=0.329);边缘着色方面三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χ2=39.799,P<0.001),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的边缘着色问题也明显高于复合体Dyract组(χ2=9.728,P=0.008);表面形态缺损方面三组则并无明显的差异(χ2=4.867,P=0.301);结论:复合体Dyract是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的较理想材料。
二、玻璃离子与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离子与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不同填充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修复效果评价指标: |
1.3.2 牙周组织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修复效果对比: |
2.2 各组牙体缺损、脱落、牙髓病变、继发龋齿、敏感牙及修复成功率比较: |
2.3 各组牙周情况比较: |
2.4 各组牙周组织应力对比: |
3 讨论 |
(2)Constic树脂在牙周炎患者根面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根面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不同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牙髓活力检测 |
1.4 牙周组织应力评估 |
1.5 临床疗效评定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四组治疗前后牙髓活力比较 |
2.2 四组牙周组织应力比较 |
2.3 四组楔形缺损修复临床疗效比较 |
2.4 影响楔形缺损修复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6)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材料和设备 |
1.3 治疗方法 |
1.4术后宣教 |
1.5 疗效评定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后1、2年复查的疗效评估(表1) |
2.2 术后1、2年复查的疗效比较(表2) |
3 讨论 |
(7)两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材料 |
1.3操作方法 |
1.4疗效评价标准 |
1.5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8)成人楔状缺损修复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修复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成功率比较 |
2.2 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疗效单因素分析 |
3 讨论 |
(9)不同材料对楔状缺损疗效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10)三种不同牙体材料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种材料修复6个月及12个月后效果比较 |
2.2 三种材料修复失败原因分析 |
3 讨论 |
四、玻璃离子与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不同填充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J]. 陈一,谢永林,林凡敬,杜胜男.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2)
- [2]Constic树脂在牙周炎患者根面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马向涛.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3]不同材料与粘结系统结合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J]. 刘宇恒. 现代医院, 2017(03)
- [4]不同材料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 周峥,邓卓峰. 山东医药, 2016(33)
- [5]三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牙的疗效观察[J]. 薛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16(05)
- [6]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观察[J]. 黄兴辉,王周璇. 江西医药, 2015(06)
- [7]两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J]. 刘杨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4(22)
- [8]成人楔状缺损修复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红光,程汇. 中华全科医学, 2014(07)
- [9]不同材料对楔状缺损疗效影响的分析[J]. 王华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09)
- [10]三种不同牙体材料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比较分析[J]. 程汇,王红光. 中国医药导刊,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