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月份收发文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18)在《基于J2EE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只有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配置,才能解决上述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水务统一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发展的稳定。但目前,水务管理部门对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还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监督和技术手段。本课题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智能化、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够提高水务局的工作效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用水用户服务。通过调研分析,本文规划出水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公共信息管理,公文管理,行政办公管理,节水业务管理,水资业务管理,节水服务大厅业务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和系统管理八个主要功能模块。在技术上,系统采用J2EE架构和SSH框架(Struts、Hibernate、Spring)。工作流引擎上采用最新的Activiti5工作流开发框架。Activiti5工作流引擎是基于jBPM工作流引擎进行重构,相比其他工作流引擎,具有非常好灵活性与可扩展性。WebGIS平台采用了天地图API。基于天地图数据资源,系统实现了水务业务用户信息的空间定位、分类表达和查询检索,为水务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特色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总体来说,通过本文的研究,全面增强了水务信息化水平,利于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同时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确保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为水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蔡颖君[2](2015)在《晋江市公安局警务综合业务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公安机关和企事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部门、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实现晋江市公安局警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研究与分析晋江市公安局警务综合业务系统,逐步实现系统中主要功能,包括工作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收发文管理、考勤管理、人事变动管理、系统管理。论文介绍了晋江市公安局警务综合业务系统的研究背景、项目意义和目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明确了论文的内容及工作;在业务分析中,论文通过对组织机构、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原业务流程进行剖析,给出了新的业务流程图;在功能分析中,论文通过对系统模块用例分析和用例描述,明确了系统的功能,并实现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包图和工作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收发文管理、考勤管理、人事变动管理、系统管理子功能包图;在数据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各功能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体类关系图,建立了数据库表结构;论文最后对所做的研究与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刘钊[3](2015)在《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封象是汉代简牍中所见的各种官文书,这袒的官文害概念取狭羲,即指通用公文。从内容上讲包括韶害、臣民上奏文害、中央官府下行公文、地方罩政机构间通行公文、兼有官文书和通行证性质的傅信等。另外一些与官文害有密切联的筒牍材料,例如官文书的傅递说缘、封榆及告地书等也附入我们的考察范围。文中所涉及的简牍材料,以河西地匾居延、敦煌等地所出土的居延新旧筒、额济纳汉简、肩水金关汉简、敦煌汉筒等材料中的官文害筒牍为主;也包括湖南、湖北等地所出土的张家山、东牌楼、五一广埸等批次的汉筒中有关官文害的部分。本文将汉简中所见的官文害分为中央和地方官文害雨大类,在每大类下再根据筒牍文害的具体特徵细分为若干层次的小类。然後在尽量全面吸收既往成果的基磁上,封每一类中的筒牍官文害造行比较全面的考述,包括释文的校订、疑鞋语祠的考证、史事的考论和文害形成、结构与傅递方面的阐述等。在每大颊之後,还封该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加以集中封论。因为该选题所牵涉的简牍范围较广,数量较大,既往研究的积累也很厚重。故我们在本研究陪段祗完成了全部规划当中的“序章”、“中央官文害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研究”部分和几种附录,封前人畴贤的疏失也有补正之处。“地方官文书”研究部分尚未完成,故暂存目,祗以完成的部分申请答辩。本文分为序章和上中下三编。序章包括封官文害相阴概念的辨析、主要研究封象以及封汉简官文害研究史的概述,是封汉简官文害研究的整髓把握,其中研究史概述部分较详细,以期全面总结梳理既往成就。上编是封汉简所见中央文害研究,共分为四章。前三章是封各类中央文书筒的辑录与考述,共分为时效性韶害、非时效性韶书、其他中央文害三种类比,每颊一章。第四章是封各类汉简中央文书格式的总结和封其中一些普遍性问题集中式的总结研究。中编计划依照上编的体例,封汉简所见的各颊地方官文书造行分类考述,凝分为五章,五至八章分别封下行文书、上行及平行文害、傅信及其他相关筒牍造行分类考述。第九章凝封地方文书筒的格式加以总结,并集中讨论文书正本副本、文书裂作与签署、文害内容与形制等相关问题。该编因未完成,故文中暂存目。下编包括第十章“相关专题研究”和附录部分。相关专题研究是我们在研读汉简官文害遇程中根据心得髓舍所撰写的读书笔记。附缘部分目前包括本论文所引述的官文害例简的编号与页码索引,近百年汉简官文害研究目缘以及河西汉塞遗址图说三部分。在以後的研究中,将依据寅隙情况加以补充。
曹陈玉[4](2014)在《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研究与应用也逐渐深入。学校所形成的归档文件大部分是针对于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管理的教育教学类专业文件。由于涉及的对象数量大,学生的流动性强,没有专门的管理系统,学校不可避免地会在管理上存在着缺陷和漏洞,造成不可挽回的信息缺失。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首先,传统的公文管理和档案管理相互分离,造成了公文管理过程的重复性工作;其次,由于技术的滞后,传统的应用集成方法较为复杂、较为昂贵,并且不灵活。这些集成方法难以适应因学校业务变化不断而产生的文件管理新需求。各个零散的流程和分散的系统形成了信息孤岛,数据共享和信息沟通只能通过手工传递,大量重复数据需要录入,同时也易造成错误。另一方面,学校的档案管理机构对于不同种类的教育公文有着不同的归档方法,不同的类型与介质的公文在档案部门有不同的编号方式,纸质公文的流转和检索往往难以在OA中实现。有鉴于此,本次公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教育公文一体化。该系统在.NET Framework环境下运行,使用Visual Studio.NET 2010进行开发,并使用C#作为开发语言。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制定统一门户,统一身份管理服务。支持各个子系统的用户同步,提供用户集中式管理接口。使用CCFLOW统一工作流程服务,为繁琐而且变化较多的业务流程定制工作流程。这里对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系统的优化,主要是以公文流转的各个环节作为参考,优化文件登记和文件归档,提高文件流转效率。通过WebService进行统一数据及交换接口,提供档案管理、数据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报表功能。与此同时优化用户管理、多介质公文管理、公文检索方式、以及档号管理,在完善公文流转信息化与传统公文管理对接的同时,加强本管理系统的文档后期查询功能。针对教育文档管理业务增加的主要功能包括档案管理模块的档案助手、收发文管理模块的归档公文溯源、教学在线中的教育教学文件归档和涉及到各类公文的检索技术四个关键技术。
李珊珊[5](2010)在《中国共产党对武汉市的接管(1949.5--1952.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接管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必要步骤,是中共工作中心转移的标志。研究中共接管城市的实践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共接管武汉这一个案为研究对象,对中共接管武汉的特点,接管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接管的历史经验,历史意义以及现实启示作以实事求是地分析。本文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的概念,笔者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等。第一章介绍解放前武汉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社会的演变历程,重点介绍解放战争时期武汉的基本情况,为研究中共接管武汉作铺垫。第二章介绍中共接管武汉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部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中共中央接管武汉的准备,包括政策准备和干部的准备两方面。第二,中共武汉地下党接管武汉的准备。包括武汉市地下党在各界群众中宣传中共的城市政策及接管政策;搜集情报,开展武汉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统战、策反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一切能够争取的力量;领导各界群众开展反迁移、反破坏、护厂、护校运动等四方面内容。第三,武汉解放和武汉市军管会的建立,包括武汉市解放的过程及武汉市军管会的成立过程,组织机构,人事安排,接管部署。第三章介绍中共全面接收武汉市的工作和武汉市秩序的初步恢复。这一部分共包括四个内容:第一,军管会和市政府对国民党各级政权机关的接收,包括对国民党中央在汉的政权机关,原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政府及区政府,对原武汉司法、警察、公安以及税务、民政等部门的接收。第二,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对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接收。第三,军管会交通接管部对原武汉的交通系统,包括对航运、公路、铁路、邮政、电讯等行业的接收,以及武汉交通的初步恢复。第四,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接收武汉市文教机构的过程,包括对原武汉公立新闻出版机构、娱乐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事业以及教育机构的接收。第四章介绍武汉市新秩序的建立。中共在接收工作完成之后,军管会对内停止工作,武汉市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交由武汉市政府来完成,这一章介绍中共在接收完成之后对城市的管理工作:第一,武汉市民主政权的建立,介绍武汉市革命民主政权建立的经过,包括武汉市各界代表会议的召开,武汉市革命民主政权的建立,武汉市政协委员会的成立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二,武汉市经济的恢复,武汉市政府通过平抑物价建立了平稳的市场秩序,稳定了财政税收,通过经济改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通过民众动员,恢复了武汉市的公共事业。第三,武汉市政府改造旧的文化教育事业,建立面向工农的新的文化教育事业,包括市政府对教育的改造、文艺改造以及文教工作者的改造三个方面。第四,武汉市政府对旧社会的改造,包括镇压反革命,安置流民与乞丐、救济失业人员,禁烟禁毒,关闭妓院、改革码头等五个方面。第五章是对中共接管武汉工作的评价。通过对中共接管武汉的实践的梳理,总结出接管武汉的特点,接管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接管武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中共的接管武汉的特点:第一,在与潜伏特务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实现武汉和平接管;第二,在准备工作未就绪而仓促入城进行接管;第三,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接管;第四,在行政区划的改变中进行接管。中共接管武汉取得的成绩:第一,中共在接管武汉的过程中做到了“不使其凌乱”的接与对治安、交通、市场和物资的管理,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任。第二,在接收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适时地完成了经济的改组与恢复工作。第三,建立了民选政府,推动了武汉市民主政治的发展。第四,废除国民党的反动教育制度,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制度,从而使武汉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地恢复与发展。接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接管的仓促性,干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二是在接管武汉尤其是管理武汉的过程中,中共是通过革命运动的方式来进行的,出现了一些失误。三是在接管过程中存在着“左”或“右”两种错误倾向。四是在接管中调查研究做的不够,掌握情况不够全面。接管武汉的主要经验:第一,恢复经济与发展生产是接管的中心环节。第二,建立民主政权是接管的首要任务。第三,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干部是接管城市重要保证。第四,正确处理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是接管城市的必要保证。第五,深入地调查研究,事实求是地分析问题是接管城市必须持有的态度。第六,不断地进行政策地调整,与“左”和“右”倾错误做斗争。接管武汉的意义:一是接管工作的完成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武汉经济的顺利发展。二是接管工作的完成实现了武汉市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三是接管工作的完成为武汉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四是接管武汉的成功经验为日后管理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中共接管武汉的研究,作者认为接管城市是中共执政的开始,尽管在接管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失误,但是通过接管城市,中共掌握了城市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武汉经济的顺利发展,中共接管城市的经验为日后中共管理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巍[6](2008)在《基于SSH架构的银行OA系统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OA技术发展过程和趋势以及现阶段银行办公模式的分析,结合国内外OA系统相关研究现状,探讨了软件架构和J2EE开发模型,重点阐述了SSH(Struts-Spring-Hibemate)组合架构,采用SSH架构多层体系结构设计,构建了银行OA系统。该银行OA系统包括用户登录、个人通讯录、日程安排、工作日志、公告管理、会议管理、收发文以及阅览室管理等八个功能模块,采用SSH架构进行开发,在体系结构上将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表示层、控制层、业务层、持久层。表示层和控制层融合紧密,采用Struts框架,持久层采用Hibernate框架,业务层和持久层统一使用Spring框架来支撑。该银行OA系统采用SSH组合架构,规划接口,分层开发,便于系统扩展和模块复用,以及团队协作开发;采用JAVA语言,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便于系统的移植、与银行其它系统集成;采用B/S结构和完善的安全校验及验证规则,解决银行在应用部署和远程访问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地支持了异地办公和移动办公。该银行OA系统满足金融系统办公需求,也易于开发、升级维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完美的个性化特征和分层设计的理念可资金融行业借鉴。
任锦华[7](1998)在《如何做好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建设中联部办公厅信息管理系统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机及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是机关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机关办公自动
和宝荣,陈兆祦,松世勤[8](1980)在《文书档案工作基本知识讲座(提纲)——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文中认为 第一节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档案整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区分全宗,分类,立卷,卷内文件的整理,案卷封面的编目,案卷的装订,案卷的排列,案卷目录的编制。在档案馆和档案室,整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在工作正
盛洁临[9](2021)在《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研究》文中指出
赵前[10](2021)在《从官商合办到公私合营 ——中国实业银行研究(1937-1951)》文中认为本文聚焦“小四行”之一的中国实业银行(1937-1951),从权资关系互动的角度理解银行业的变迁。进而探讨不同时期政权组织对银行业的控制特点和方式,以及较长时段一般银行的因应之道。1937年4月,中国实业银行被国民政府增资改组,成为官商合办银行。不久抗战爆发,中国实业银行裁并分支行处,内迁至大后方,并响应大后方金融网的构建,重新设立行处,却由于国民政府取向的变化,业务发展及行处设立远逊于国家银行与省地方银行。为了突破经营困境,中国实业银行谋划增资改组,引入商股,清退官股,重新回归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最终由于国民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功败垂成。不过中国实业银行利用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统制的弱效,顺利扩充商股,重新占据主动权,体现出战时国家权力与银行资本共同扩张的局面。战后中国实业银行回迁上海,接收、清理和复员中国实业银行。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监管过程中,发现伪中国实业银行的诸多“非法”行为,甚至不乏总行的战后包庇,财政部最终竟以妥协告终。国民政府力求重建战后金融体系,监管银行业的清理和复员,却体现出“监而不管”的特点,为战后金融市场的乱序提供了某种历史解释。1949年5月份,上海解放,中国实业银行被中共接管改造为最早的一批“公私合营”银行之一。中国实业银行不同于过去排拒官股的表现,反而积极配合国家银行,力求转型为国家银行政策的执行者,背后原因远非过去仅仅认为的中共的强行改造。公私合营银行的业务发展与顺利改造,得益于政治权力的倾向,以及职工群体的动员。总体来说,国民政府对于银行业往往采取资本和人事进行双重控制,银行股东争夺股本的属性,意味着银行权力需要凭依资本,甚至国家权力渗透到商业银行,也要有资本的形式包裹。而中共建政后的银行业改造,资本的权力化不断被边缘,组织控制和政治动员成为中共控制银行业的新着力点。中国实业银行拥抱国家银行体系,既是符合时宜的逐利使然,也是新的经济体制下的无奈选择。
二、12月份收发文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月份收发文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J2EE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1.4.1 设计开发基于开源工作流引擎为基础的水务业务工作流 |
1.4.2 基于国内开源地图服务平台“天地图”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J2EE平台 |
2.1.1 J2EE概念 |
2.1.2 体系结构 |
2.2 ORACLE数据库 |
2.3 Spring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M市水务管理系统需求 |
3.1.2 主要业务功能需求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4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5.2 系统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3.5.3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3.5.4 系统主要数据表关系图 |
3.5.5 系统数据库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
4.1 公共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系统主要主界面设计与实现 |
4.1.2 系统用户角色与权限设计实现 |
4.1.3 其他公共信息管理实现 |
4.2 公文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收文管理 |
4.2.2 发文管理 |
4.2.3 收发文查询 |
4.3 水资源政务大厅办理流程设计与实现 |
4.3.1 水资源服务大厅主要工作情况概述 |
4.3.2 水资源服务大厅流程设计 |
4.3.3 水资源服务大厅系统实现 |
4.4 节水主要业务及其实现 |
4.4.1 自来水企业管理及自来水企业水表管理实现 |
4.4.2 行政处罚管理 |
4.4.3 自来水企业罚款业务系统实现 |
4.4.4 自来水企业统计报表业务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
5.1 基于天地图实现自来水(自备井)用户信息管理 |
5.1.1 天地图显示原理 |
5.1.2 天地图Api及调用代码实例 |
5.1.3 天地图在系统中的应用 |
5.2 基于开源工作流引擎为基础的水务业务工作流 |
5.2.1 工作流相关概念名词解释 |
5.2.2 Activiti工作流引擎基础 |
5.2.3 Activiti中流程设计工具 |
5.2.4 Activiti与spring项目集成 |
5.2.5 系统中流程Activiti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系统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晋江市公安局警务综合业务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同类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本入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业务分析 |
2.1 业务描述 |
2.1.1 组织结构分析 |
2.1.2 业务问题概述 |
2.2 原有业务流程分析 |
2.2.1 工作档案管理流程 |
2.2.2 绩效考核流程 |
2.2.3 收发文管理流程 |
2.2.4 考勤管理流程 |
2.2.5 人事变动管理流程 |
2.3 业务流程再造 |
2.3.1 工作档案管理流程 |
2.3.2 绩效考核流程 |
2.3.3 收发文管理流程 |
2.3.4 考勤管理流程 |
2.3.5 人事变动管理流程 |
2.3.6 系统管理流程 |
第三章 功能分析 |
3.1 角色分析 |
3.2 系统用例分析 |
3.2.1 总体用例分析 |
3.2.2 子用例分析 |
3.3 系统功能包图 |
3.3.1 总体功能包图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4.1 功能数据分析 |
4.1.1 工作档案管理缩略图 |
4.1.2 绩效考核缩略图 |
4.1.3 收发文管理缩略图 |
4.1.4 考勤管理缩略图 |
4.1.5 人事变动管理缩略图 |
4.1.6 系统管理缩略图 |
4.2 实体类关系分析 |
4.3 数据库表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序章 汉简官文书研究的封象及研究史述 |
引言 汉简官文书相关概念辨析 |
一、官文书的概念及本文研究对象 |
二、几种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汉简官文书出土情况及特点 |
第二节 本世纪以前汉简官文书研究概述 |
一、二十世纪以前汉代官文书的研究钩沉 |
二、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三、二十世纪後半段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一) 二十世纪後半段中国大陆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二) 二十世纪後半段台湾地区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三) 二十世纪後半段日本学者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第三节 本世纪以来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
上编 汉简所见中央官文书辑考 |
第一章 汉简所见时效性诏书辑考 |
第一节 较完整的时效性诏书册 |
第二节 时效性诏书残册 |
附:尚有疑问的时效性诏书残册 |
第三节 时效性诏书零简 |
一、两汉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第四节 时效性诏书中奏疏部分零简 |
一、两汉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第五节 时效性诏书的行下文散简 |
一、两汉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本章附一:与时效性诏书相关的一些杂类简版牍 |
本章附二:悬泉《四时月令诏条》完整释文 |
第二章 汉简所见非时效性诏书辑考(附存疑韶书) |
第一节 “着为令文”的诏书(附奏谳诏书) |
附:与奏谳类韶书可能相关的几条简文 |
第二节 习字者抄录的旧诏书 |
第三节 性质存疑的诏书文字辨析 |
第三章 汉简所见其他中央文书辑考 |
第一节 其他上奏文书 |
第二节 中央官府下行文书 |
第三节 性质存疑的其他中央文书辨析 |
第四章 上编小结:中央文书的格式和几个问题 |
第一节 简牍所见汉代中央文书的格式 |
第二节 汉代诏书的下行与行下文格式 |
一、各类诏书的下行方式 |
二、诏书行下文的常见格式 |
第三节 制书、韶书与诏书之三品 |
第四节 汉简与史籍中之诏书的文本差异 |
第五节“抬头制度”补议 |
第六节 汉简官文书中的“小府”问题 |
中编 汉简所见地方官文书辑考(存目) |
第五章 汉简所见地方下行官文书辑考 |
第六章 汉筒所见地方上行与平行官文书辑考 |
第七章 汉简所见传信类官文书辑考 |
第八章 汉简所见与官文书相关的简牍辑考 |
第九章 中编小结:地方文书的格式和几个问题(暂拟) |
下编 汉简相关专题研究及附录 |
第十章 汉简官文书相关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建武五年赦令诏书》残册的复原及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汉简官文书用语“重追之”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居延简中与成帝筑陵有关的官文书 |
第四节 莽诏行下文所见“诸公相”研究 |
一、居延新简EPW:93的释读 |
二、史籍中汉、新爵制与分封的嬗变 |
三、新莽公国旧说的辨析 |
四、新莽封国和“诸公相”蠡测 |
五、结论 |
第五节“折伤兵物(?)”与折伤兵物管理文书考略 |
第六节 西晋符信与汉简中“符”、“传”形态的演变 |
一、西晋符信賸义 |
二、汉简中符、传形体演燮蠡测 |
第七节 简牍相关之汉晋印章杂考四则 |
一、试说“封土”、“封破”与“旁封” |
二、汉晋南北朝“记”类私印解 |
三、肩水金关“安世”私印补考 |
四、楼兰晋代木印臆解 |
第八节 候望签牌与签牌的另一种使用方式探研 |
一、相关签牌述略 |
二、候望签牌性质考论 |
三、签牌的另一种使用方式 |
第九节 汉简杂考 |
一、金关简73EJT4:143应属误缀 |
二、金关篆书简73EJT26:234校订 |
三、杂说汉代“签牌”与“(?)”等 |
附录一 本文引录例简索引 |
附录二 近百年汉简官文书研究论着要目(初稿) |
一、说明 |
二、目录正文 |
附录三 河西汉塞相关地图辑录及图说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
1.2 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 |
1.3 中小学校教育公文管理的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
2.1 在.NET平台下基于SOA的教育公文管理系统 |
2.1.1 系统开发平台——.NET集成开发环境 |
2.1.2 基于SOA的教育公文管理系统的核心 |
2.1.3 基于SOA的架构的优点 |
2.2 统一界面呈现与富媒体表现 |
2.2.1 统一用户界面技术介绍 |
2.2.2 多种用户终端支持 |
2.2.3 富媒体(RM)技术的使用 |
2.3 开放式服务接口技术介绍 |
2.4 基于工作流的业务分析 |
2.5 单点登录实现统一登录入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公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目标 |
3.2 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3.3 业务平台设计思想分析 |
3.4 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
3.4.1 横向公文需求描述 |
3.4.2 纵向公文需求描述 |
3.4.3 基础支撑需求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公文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
4.2 软件开发架构设计 |
4.3 应用软件架构设计 |
4.4 系统功能导航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
4.5.2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概述 |
4.5.3 教育公文管理数据库实体组织 |
4.6 教育公文管理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
4.7 教育公文收集子功能设计 |
4.7.1 发文管理模块 |
4.7.2 收文管理模块 |
4.7.3 会议记录管理模块 |
4.7.4 档案管理模块 |
4.7.5 教学在线模块 |
4.7.6 系统管理模块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公文管理系统程序实现 |
5.1 系统专业业务关键功能实现 |
5.2 功能模块中的关键代码实现 |
5.2.1 收文管理模块中公文溯源技术的代码实现 |
5.2.2 档案管理模块中数据检查的代码实现 |
5.2.3 档案管理模块公文检索的关键代码实现 |
5.3 系统中接入CCFLOW管理工作流业务 |
5.4 移动平台的实现界面效果 |
5.5 单机平台的实现效果及代码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共产党对武汉市的接管(1949.5--1952.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原因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的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解放前的武汉 |
第一节 解放前武汉的政治 |
一、武汉的基本建制沿革 |
二、异化的市政机构和民主闹剧 |
三、国民党领导的军事特务机构及活动 |
第二节 解放前武汉的经济 |
一、解放前武汉的工商业 |
二、解放前武汉的金融业 |
三、解放前武汉的对外贸易 |
第三节 解放前武汉的交通通讯 |
一、解放前武汉的水上运输 |
二、解放前武汉的铁路公路及航空 |
三、解放前武汉的邮政 |
第四节 解放前武汉的文化教育 |
一、解放前武汉的文化演进 |
二、解放前武汉的大众传播事业 |
三、解放前武汉的教育事业 |
第五节 解放前武汉的社会 |
一、解放前武汉的帮会及工人中的把头制 |
二、解放前武汉的娼妓 |
三、解放前武汉的鸦片烟业 |
四、解放前武汉的赌场 |
第二章 中共接管武汉的准备工作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接管武汉的准备 |
一、中共中央接管大城市的政策 |
二、中共中央和军队接管武汉的准备 |
第二节 中共武汉地下党接管武汉的准备 |
一、开展政策宣传工作 |
二、搜集情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
三、进行统战、策反工作 |
四、领导护厂、护校、反搬迁、反破坏的工作 |
第三节 武汉解放与武汉市军管会的成立 |
一、武汉解放 |
二、武汉市军管会的成立 |
第三章 中共对武汉三镇的全面接收与三镇秩序的初步恢复 |
第一节 接收国民党武汉各级政权机关 |
一、接收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汉的政权机构及军事机构 |
二、接收武昌市政府与汉阳县政府及三镇各区公所 |
三、接收武汉的司法警察公安机构 |
四、接收武汉财政局税务局 |
五、接收武汉的民政局地政局 |
第二节 没收官僚资本,接收社会公共事业 |
一、接收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的金融机构 |
二、接收武汉三镇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 |
三、接收国民党在武汉的公共卫生事业 |
第三节 原武汉三镇交通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 |
一、航运系统的接收与初步复航工作 |
二、公路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工作 |
三、铁道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工作 |
四、邮电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工作 |
第四节 接收原国民党在武汉的文教机构 |
一、接收公营新闻出版机构,审查民营新闻出版机构 |
二、接收文化娱乐场所及公共文化机构 |
三、接收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的公立教育机构 |
第四章 武汉市新政权与新秩序的建立 |
第一节 武汉民主政权的建立 |
一、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
二、武汉市民主政权的建立 |
三、武汉市政协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二节 武汉市经济的恢复与生产的发展 |
一、平抑物价,稳定市场 |
二、稳定财政税收 |
三、武汉市经济的改组与工商业的恢复 |
四、武汉市对外贸易的恢复 |
五、武汉市公共事业的恢复与重建 |
第三节 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建立面向工农的文化教育 |
一、改造旧的教育事业,建立新的服务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二、新文艺的普及和旧戏曲的改革 |
三、武汉市文教界的从业人员的思想改造工作 |
第四节 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
一、镇压反革命,保证社会稳定 |
二、安置游民乞丐,救济失业人员 |
三、禁烟禁毒 |
四、关闭妓院,取缔娼妓 |
五、码头改革 |
第五章 接管武汉工作的评价 |
第一节 接管武汉的特点 |
一、在与潜伏特务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实现对武汉的和平接管 |
二、是在准备工作还未就绪的情况下仓促接管武汉的 |
三、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组织接管工作的 |
四、在行政区划的变动中组织接管工作 |
第二节 接管武汉的历史功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共接管武汉的历史功绩 |
二、接管武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三节 接管武汉的经验 |
一、恢复经济与发展生产是接管的中心环节 |
二、建立民主政权是接管的首要任务 |
三、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干部是接管城市重要保证 |
四、正确处理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是接管城市的必要保证 |
五、深入地调查研究,事实求是地分析问题是接管城市必须持有的态度 |
六、不断地进行政策地调整,与"左""右"倾错误做斗争 |
第四节 接管武汉的历史意义 |
一、接管工作的完成实现了社会的稳定,保证了武汉经济的顺利发展 |
二、接管工作的完成实现了武汉市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 |
三、接管工作的完成为武汉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
四、接管武汉的成功经验为日后管理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基于SSH架构的银行OA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OA系统作用 |
1.1.2 国内外OA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
1.1.3 现阶段银行办公模式 |
1.2 论文的内容和意义 |
1.2.1 论文的内容 |
1.2.2 论文的意义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OA系统概述以及SSH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OA系统概述 |
2.1.1 OA定义 |
2.1.2 OA发展过程和方向 |
2.2 JAVA语言的特点、JSP与ASP的比较 |
2.2.1 JAVA语言特点 |
2.2.2 JSP与ASP的比较 |
2.3 软件架构和J2EE开发模型 |
2.3.1 软件架构 |
2.3.2 J2EE开发模型 |
2.4 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 |
2.4.1 MVC模式 |
2.4.2 Struts架构 |
2.4.3 Hibernate架构 |
2.4.4 Spring架构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框架和高层设计 |
3.1 系统功能分析 |
3.2 系统功能结构图 |
3.3 开发语言和开发架构选择 |
3.4 系统安全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表设计 |
3.5.3 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 |
3.6 系统逻辑结构分析和设计 |
3.6.1 该OA系统逻辑结构分析 |
3.6.2 控制层Struts设计 |
3.6.3 业务层Spring设计 |
3.6.4 持久层Hibernate设计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相关配置 |
4.2 公共类设计 |
4.3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
4.3.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3.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3.3 新用户注册 |
4.3.4 用户登录 |
4.3.5 用户退出 |
4.4 个人通讯录模块设计 |
4.4.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4.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4.3 查看联系人信息 |
4.4.4 添加联系人信息 |
4.4.5 编辑联系人信息 |
4.4.6 删除联系人信息 |
4.5 日程安排模块设计 |
4.5.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5.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5.3 查看日程安排信息 |
4.5.4 添加日程安排信息 |
4.5.5 编辑日程安排信息 |
4.5.6 删除日程安排信息 |
4.6 工作日志模块设计 |
4.6.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6.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6.3 查看工作日志 |
4.6.4 添加工作日志 |
4.6.5 编辑工作日志 |
4.6.6 删除工作日志 |
4.7 收/发文模块设计 |
4.7.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7.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7.3 查看发文 |
4.7.4 删除发文 |
4.7.5 建立并发送发文 |
4.8 公告管理模块设计 |
4.8.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8.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8.3 查看公告 |
4.8.4 添加公告 |
4.8.5 编辑公告 |
4.8.6 删除公告 |
4.9 会议管理模块设计 |
4.9.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9.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9.3 查看会议通知 |
4.9.4 添加会议通知 |
4.9.5 编辑会议通知 |
4.9.6 删除会议通知 |
4.10 阅览室管理模块设计 |
4.10.1 持久层Hibernate开发和Spring配置 |
4.10.2 控制层和表示层Struts开发以及Spring配置 |
4.10.3 查看文件 |
4.10.4 删除文件 |
4.10.5 上传文件 |
4.10.6 下载文件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从官商合办到公私合营 ——中国实业银行研究(1937-195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五、中国实业银行简介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实业银行内迁与改组 |
第一节 战时中国实业银行的经营情况 |
第二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内迁困境 |
第三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增资改组 |
小结 |
第二章 战后中国实业银行的监管与清理 |
第一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接收与复员 |
第二节 财政部对中国实业银行的监管 |
第三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清理与回应 |
小结 |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实业银行的改造与转型 |
第一节 解放后中国实业银行的经营 |
第二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公私合营改造 |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与政治动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12月份收发文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J2EE的水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静.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1)
- [2]晋江市公安局警务综合业务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 蔡颖君. 云南大学, 2015(09)
- [3]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D]. 刘钊. 吉林大学, 2015(03)
- [4]中小学教育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曹陈玉.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中国共产党对武汉市的接管(1949.5--1952.12)[D]. 李珊珊. 武汉大学, 2010(05)
- [6]基于SSH架构的银行OA系统构建[D]. 张巍. 复旦大学, 2008(08)
- [7]如何做好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建设中联部办公厅信息管理系统的体会[J]. 任锦华. 办公自动化, 1998(05)
- [8]文书档案工作基本知识讲座(提纲)——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J]. 和宝荣,陈兆祦,松世勤. 档案工作, 1980(04)
- [9]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研究[D]. 盛洁临. 安徽大学, 2021
- [10]从官商合办到公私合营 ——中国实业银行研究(1937-1951)[D]. 赵前.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