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应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的推广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明[1](2021)在《有源电力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文中认为电动钻机电网中谐波与无功问题较为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拥有动态治理谐波与补偿无功的性能,并结合其适用于小容量、低电压场合的特点,能为电动钻机电网中谐波与无功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电动钻机电网中APF采用传统控制策略时其滤波、电流跟踪和直流侧稳压的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以三相四线制APF作为研究对象,在APF电流跟踪和直流侧稳压均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并设计了电流环和电压环的一阶LADRC控制器,并对此控制策略下APF的性能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在电动钻机电网工况下所设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补偿性能。根据电动钻机电网APF结构建立三相四线制APF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经过坐标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根据电动钻机电网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选择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检测法。建立APF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APF数学模型设计APF电流内环的一阶LADRC并给出参数整定方法,然后对闭环LADRC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建立APF功率交换模型来说明直流侧与交流侧能量交换的规律,并设计APF电压外环的一阶LADRC并进行参数整定。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电动钻机电网三相四线制APF分别采用PI与LADRC控制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检测法可实时准确地检测负载电流谐波分量。然后分别在电流跟踪环节采用PI控制和LADRC控制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LADRC在滤波性能、电流跟踪实时性和抗扰性能方面都优于PI控制;并分别在直流侧稳压环节采用PI控制与LADRC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LADRC无论是动态响应速度还是抗扰性能都优于PI控制。最终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APF,本文所设计的双环均采用一阶LADRC控制器的三相四线制APF在电动钻机电网中有效提高了补偿性能、电流跟踪实时性及抗扰性能。
李梦飞[2](2020)在《低压电动机就地补偿应用简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低压电动机采用就地补偿的应用及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并对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杨维全[3](2020)在《交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快速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特高压直流工程密集投运,大量新能源的接入和负荷构成及特性的变化,快速动态响应元件占比日益增大,电压稳定问题突出,交直流送受端耦合日趋紧密,大停电风险加剧。传统的基于详细数学模型的数值仿真方法计算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在线暂态电压稳定评估要求,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交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输电网络能力限制影响,感应电动机负荷影响,受端电网无功支撑能力限制影响和暂态功角问题交互影响四个方面。对暂态电压稳定影响因素的探讨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特征选择提供了基础。(2)发展了基于 t 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和模糊C均值(fuzzy C-mean,FCM)算法的交直流受端电网分区方法。电网分区有利于选取关键节点进行快速评估,可反映各区域及整体的暂态电压稳定水平。对于局部电网,节点数较少,基于暂态电压时序信息构建暂态电压跌落面积矩阵,使用t-SNE算法将其映射至二维平面,对受端电网进行分区,可计及快速动态响应元件特性;对于大规模电网,节点及支路众多,难以构建暂态电压跌落面积矩阵,基于稳态网架信息构建电气距离矩阵,首先使用t-SNE算法将电气距离矩阵降至二维,然后通过FCM聚类,以Xie-Beni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分区。使用山东省500kV及以上主网架算例和华东电网算例分别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分区方法较为合理有效。(3)建立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交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快速评估方法。依据节点相对距离选择各分区稳态潮流特征,构建线路故障严重度指标,对故障线路号进行编码,将编码结果和故障线路号共同作为故障特征,提升对不同故障的适应性。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搭建暂态电压稳定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可以减少信息的丢失并充分利用CNN的局部感知的能力。采用粒子群优化技术确定各分区的最优卷积核大小和数量,提升CNN性能。基于Python编写了大电网安全风险态势感知前瞻预警示范软件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模块,可实现在线应用及在线更新等功能。以山东电网500kV及以上主网架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CNN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评估准确率;在保证精度不下降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特征的冗余度,提升在线应用速度。
买凯博[4](2020)在《基于SVG+FC无功补偿策略的风电并网研究》文中指出风电市场中风机类型主要分为恒速恒频风机和变速恒频风机两大类,笼型异步风机和双馈风机作为两种风机的代表机型应用非常广泛。对于笼型风机,大规模的风机并网会从电网中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用于励磁,风机的投切会引起电压跌落、电压闪变甚至电压崩溃的情况。对于双馈风机,由于其定子侧直接并网,敏感度较高,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会出现脱网运行的情况,对电网电压造成暂态冲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补偿效果和经济性同时达到最优化为目标对SVG+FC无功补偿方式展开研究。在笼型风机并网方面,本文以不同风速工况下笼型风机并入10k V电网为研究背景,在保证补偿量的同时以并网点电压稳定在10k V为控制目标,经过信号采集电压降落后通过PI控制器转换为无功需求量,通过区间检测环节自动选择最佳的补偿策略。通过FC进行定额补偿,会出现欠补偿或过补偿问题,配合SVG进行连续可调补偿,维持并网点电压稳定,保证风机达到并网条件。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系统发生暂态故障后,通过SVG+FC设备提高外部电压,稳定笼型风机与系统之间的无功交换,最大限度地防止电压跌落。在双馈风机并网方面,搭建了基于Crowbar保护电路的双馈风力系统,研究了其在电网故障时的暂态特性。由于系统故障时电压瞬间降低,双馈风机需要在0.625s时间内保证不脱网运行,通过SVG+FC从外部提高并网电电压,抑制转子侧浪涌电流,稳定直流侧电容电压,有利于提高双馈风机的低穿特性,保护双馈风机能够不脱网运行。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充分验证了SVG+FC补偿装置的补偿效果。通过PSCAD/EMTDC模型搭建和仿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VG+FC并网后,保证了笼型风机并网时并网点电压稳定在10k V左右,且针对于不同的风速能够自动选择最优的补偿方式;双馈风机在通过补偿后的低穿特性明显提高,转子侧电流由于受Crowbar电路保护也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随着故障切除,SVG+FC在切除时会有一段小的波动,随后迅速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
王俊家[5](2020)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深度参与ITER计划,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建设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CFETR)逐步展开,我国核聚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核聚变装置的高效运行与其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本论文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功能需求、稳态性和脉冲性核聚变负荷模型分析及其电压稳定性研究、基于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的脉冲配电网运行机理等方面探讨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及其运行控制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及方向。基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 4类主要负荷,分别依据其容量及其性质确定对应配电网络配置。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展开分析,确定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提出了基于各类计算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和冲击性负荷验算确定配网结构设计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设计思路。以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常规负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单台感应电动机铭牌数据转化为动态机理模型对应参数的辨识方法,并通过典型负荷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连续潮流法解析了不同负荷模型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电压静态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从机理上分析了系统电压暂态失稳的主要原因,基于时域分析法计算及仿真确定了故障清除时间和母线功率因数是影响电压暂态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磁体电源系统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系统两类典型脉冲性负荷进行了负荷模型分析,建立了基于微粒群算法磁体电源系统的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综合负荷模型。通过EAST装置中磁体电源负荷现有数据验证了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综合模型的适用性。提出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提高稳定性的可行性控制措施,为实时监测聚变装置配网电压稳定性提供理论及可操作性基础。围绕随机性大,功率高且功率因数极低的磁体电源负荷进行了其与配电网络交互时的全面分析,以短路比为参数提出了变流器运行时对配电系统的配置要求,基于量化多变流器间运行影响程度,提出降低各变流器间相互影响解决方案。全面解析变流器配电系统配置对变流器运行工况如换相缺口和谐波电流产生等影响,利用EAST模型验证了现有配电网络与极向场变流器交互制约关系。提出避免谐振过电压和抑制低次谐波放大的配网侧控制策略,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功能需求出发,对比了 ITER配电网络设计方案及负荷分析,依据设计流程搭建了 CFETR 220kV变配电网络基本框架,通过相关稳定性计算从理论上确定配电网络的基本参数,并基于ETAP12.6.0仿真软件的潮流及短路计算校验了负荷分配及无功补偿方案的可行性。
吕勃翰[6](2018)在《提高强直弱交受端电网直流功率安全馈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特高压电网建设过渡期,电网“强直弱交”特征突出,弱受端电网电压稳定问题情况严峻。本文侧重研究强直弱交受端电网的电压失稳问题,分析得出弱受端电网在消纳直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大规模直流馈入代替常规机组引起的电压调节能力恶化问题;直流集中一点输送大功率引起的近区电压水平下降以及换相失败无功冲击引起的无功支撑不足问题;感应电动机负荷比例过大引起的动态负荷失稳进而造成电压失稳的问题。针对上述隐患本文以酒湖直流馈入湖南电网为例,提出了三个策略:(1)弱受端电网的优化开机策略:首先构建支路脆弱性评估指标筛选出严重支路开断故障集合,然后构建母线电压暂降指标辨识出受端系统电压稳定薄弱节点集合,最后构建电气距离指标得出开机优化排序策略。受端电网为消纳直流功率而调整开机方式时优先选择关停排序靠后机组尽可能保留排序靠前机组,可有效提高发电机组整体的电压支撑能力。(2)弱受端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策略:构建表征两节点电压灵敏度关系的耦合度指标以及表征单位无功补偿容量对换流站电压抬升能力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筛选直流近区变电站电容器备选投入节点并排序,同时在换流站装设大容量调相机。受端电网直流近区无功支撑不足须调整变电站电容器投切和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尽可能只在排序靠前的变电站投入电容器,并采用调相机进行集中无功补偿,可有效提高直流近区电压稳定水平。(3)负荷模型分配策略:分析了各类负荷的特性差异与动态负荷的失稳机理,并提出合理分配各变电站出线所带各类负荷比例,修正综合负荷模型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比例的策略。受端电网动态负荷失稳严重时,适当降低感应电动机负荷比例,可以有效改善感应电动机滑差恢复特性,提高电压恢复能力。
杨欢欢[7](2016)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评估方法》文中提出基于电网电流换相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和异步电网互联的主要手段。当直流系统的换流母线电压由于受端交流系统故障而降低时,直流系统将发生换相失败,导致直流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发生剧烈的波动,从而威胁受端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直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含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严重交流故障引发的暂态电压问题进一步突出,对交直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紧密结合我国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安全稳定的重大需求,在换相失败评估、直流系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评估、含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基于交直流系统解耦的换相失败评估方法。由于直流系统不提供短路电流,且在直流换相失败之前,直流电流变化较小,因此在评估交流系统故障引起的直流换相失败时可以采用交直流系统解耦的方法。针对目前换相失败判据仅考虑换流母线电压降落的不足,提出了同时计及换流母线电压幅值跌落和相位偏移的换相失败判据,并与PSCAD/EMTDC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换相失败判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起直流换相失败的交流系统故障范围评估方法,对引起南方电网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受端交流系统故障范围进行了评估。(2)揭示了直流系统影响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的机理。分析了各种常见大扰动下的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揭示了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最严重的直流系统无功响应场景——交流系统故障引起直流换相失败。同时分析了直流系统固有的无功动态特性和直流控制对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的影响,并揭示了换相失败情况下直流系统无功的源-荷转换特性以及直流系统影响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最主要的因素。(3)提出了直流系统无功动态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解析评估方法。在揭示直流系统无功动态对暂态电压稳定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的直流系统无功动态解析刻画方法,使得直流系统无功幅值的获取不再依赖于仿真。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直流系统无功源-荷转换特性、感应电动机动态特性、无功网络传递特性和直流落点电压支撑强度,构建了一种适用于评估直流系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解析指标。以南方电网为背景,以临界切除时间相对变化量为参照,相关结果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提出了基于临界失稳滑差的含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结合暂态电压失稳的物理本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值感应电动机临界失稳滑差的交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价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电压支撑能力、网架结构和动态负荷的影响。以南方电网为背景,利用所提出的指标对换流母线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相关结果与采用临界切除时间指标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得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含大规模新能源的交直流互联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柔性控制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2AA050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换相失败时空关联机理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51377059)和《交直流系统动态无功源荷失配机理与暂态电压稳定协调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407079)的资助。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南方电网实际直流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验证了本文工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单佳梁[8](2016)在《绿色建筑电气部分的节能设计》文中提出目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国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这种情况,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应用在建筑内能够起到节能和减少排放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推崇。中国在政策上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对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中对电气专业的要求,结合各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指标,提出了电气设计阶段的有效节能方案,提升建筑整体节电效果。本文将以下设计元素作为研究重点:(1)配电系统的合理规划。通过负荷的精细化计算,对绿色建筑的用电量有一个较准确的估计,从而优化配电系统结构,使系统的线路损耗降到最低。(2)可再生能源利用。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利用,并分析了各种外部环境下的设备选型和系统组成,建立绿色建筑光伏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模型,提供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指标。(3)照明系统节能设计。讨论智能照明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对各类光源进行能耗、光源质量和适用范围的比较,为降低整栋建筑物的照明能耗提出有效解决方案。(4)变压器的节能运行。总结了绿色建筑内配电变压器的损耗量,提出了变压器容量的选型原则和方法及运行方式的优化选择。建立能耗检测管理系统,搭建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分项计量电能可以实时检测到建筑内各部分的用电情况,在建筑投入使用后,提出能源管理方案,不断改进建筑内的节能运行策略。总结了各类建筑采取的分项计量的分类,能耗监视管理系统的组成,能耗分析与诊断的方法,节能控制及能源规划。从而解决复杂配电系统的统计分析困难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绿色建筑中的能源流向,调度设备的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后,通过一个工业园区绿色建筑改造项目的电气设计案例说明以上设计流程的具体应用,并对节能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将成熟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电气运行节能设计,统一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并且是未来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的趋势。
周玉林,平孝香,许连阁,郭景礼[9](2014)在《低压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文中认为在工矿企业中,异步电动机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70%,因此造成工矿企业的功率因数低,线损大。本文就解决工矿企业的功率因数和线损等问题,对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无功变化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异步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对异步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进行效益分析,说明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是经济、简单、可靠、高效的无功补偿方法。
常雨芳[10](2013)在《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压大功率电动机广泛应用于交通、港口、码头、钢铁、建材、石油、化工、冶金、煤矿等行业,是这些行业内风机、水泵、提升机、皮带运输机、起重机、窑磨等大型设备拖动的原动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领域使用的高压电动机容量越来越大,从几百千瓦到几万千瓦。目前,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的数量在几千万台以上,并且逐年递增。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直接起动时产生的大电流对电网、电动机及拖动设备危害极大,易导致继电保护误动作、自动控制失灵等故障。使用软起动装置,可以避免电动机直接起动所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因此,电动机软起动装置工作时间虽短,但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近年来,电动机软起动技术及装置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并且有很多重要成果被报道。这些成果各具特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软起动技术及装置的实际应用也具有指导作用。然而这些电动机软起动技术及装置的成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目前所提出的大部分成果,应用在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时,产生的起动电流虽然有所减小,但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仍然较大;第二,目前大部分成果仅关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功率因数的变化,忽略起动过程中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第三,目前大部分成果仅考虑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时电流幅值限制,没有考虑起动过程中起动电流与起动时间的协调优化控制。基于以上考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方法及关键技术。在本论文中,从综合的观点考虑,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分别引入相应的原理和技术,提出对应的综合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电动机软起动限流问题,提出了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构建了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拓扑结构及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减小了电动机起动从电网吸收的电流本文对国内外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立足于课题组多年的研究积累,结合自耦降压与磁控调压软起动技术优势,提出了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该方法具有自耦降压与磁控调压双重特性,可进一步降低电动机起动时从电网吸收的电流。运用电磁场理论、电工理论及电机学原理,构建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拓扑结构,建立了自耦磁控软起动器等效数学模型,研究了自耦磁控软起动器限流机理。通过对直接起动、自耦降压起动、白耦磁控起动方法的MATLAB仿真及分析,验证了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具有良好的限流效果。(2)针对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功率因数较低问题,提出了软起动与无功功率动态补偿一体化方法。本文在研究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功率因数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功率因数较低的原因。针对功率因数较低问题,提出了软起动与无功功率动态补偿一体化方法,研究了软起动过程中无功功率动态补偿方案及实现技术。构建了自耦磁控软起动与无功功率动态补偿一体化拓扑结构、研究了无功功率补偿量的计算方法及无功补偿量最优投切策略。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在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进行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可有效提高软起动过程中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压降,减小电动机起动对电网的影响。(3)针对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限流与起动时间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自耦磁控软起动动态规划优化控制策略。异步电动机起动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时变系统,通过对其数学模型的分析,阐述起动过程中电流及转矩振荡原因。在软起动控制过程中,常规控制策略往往只关注限制起动电流而忽略起动时间,容易因起动时间过长而引起热故障,造成起动失败。本文在分析电动机起动过程状态方程及电动机理想起动曲线的基础上,针对起动过程明显的时序性,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优化控制策略,在满足起动电流限制的前提下实现了起动时间最优控制。通过对软起动斜坡控制、恒流控制及动态规划三种控制方式的MATLAB仿真比较,验证了动态规划控制策略是可行的。(4)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自耦磁控软起动器研制与试验本文在研究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理论及技术的基础上,对高压大功率自耦磁控软起动器的方案、结构及原理进行了设计,并研制出21000kW/10kV高压大功率软起动器,通过挂网试验及运行,验证了本文理论及技术研究的正确性。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并讨论将来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二、感应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的推广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应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的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有源电力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动钻机电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1.3.1 APF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APF装置的研究现状 |
1.4 谐波与无功的产生及危害 |
1.4.1 谐波与无功的来源 |
1.4.2 谐波与无功的危害 |
1.5 谐波的标准与抑制方法 |
1.5.1 谐波的标准 |
1.5.2 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的方法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动钻机电气控制及谐波分析 |
2.1 电动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
2.1.1 动力系统 |
2.1.2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
2.1.3 MCC辅助系统 |
2.2 电动钻机电网谐波与无功分析 |
2.2.1 SCR系统的谐波与无功分析 |
2.2.2 VFD系统的谐波与无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3.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3.1.1 APF的系统结构 |
3.1.2 APF的工作原理 |
3.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3.3 三相四线制APF数学模型 |
3.3.1 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坐标系)数学模型 |
3.3.2 同步旋转坐标系(dq0 坐标系)数学模型 |
3.4 dq0 坐标系下解耦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研究 |
4.1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 |
4.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检测方法 |
4.2.1 p-q检测法 |
4.2.2 ip-iq检测法 |
4.2.3 dq0 检测法 |
4.3 谐波检测算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PF双环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5.1 APF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
5.1.1 PI控制 |
5.1.2 重复控制 |
5.1.3 滑模控制 |
5.1.4 自抗扰控制 |
5.2 APF电流环LADRC的设计 |
5.2.1 LADRC结构 |
5.2.2 控制器设计 |
5.2.3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5.3 APF直流侧稳压控制理论 |
5.3.1 直流侧功率交换模型 |
5.3.2 控制策略 |
5.4 APF电压环LADRC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仿真分析 |
6.1 APF仿真模型 |
6.2 电流环控制仿真对比分析 |
6.2.1 PI控制仿真分析 |
6.2.2 LADRC控制仿真分析 |
6.2.3 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6.3 电压环控制仿真对比分析 |
6.4 电动钻机电网系统仿真分析 |
6.4.1 PI控制 |
6.4.2 LADRC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低压电动机就地补偿应用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概况 |
2补偿容量计算 |
2.1电动机空载电流法 |
2.2电动机额定参数近似计算法 |
2.3目标功率因数计算法 |
3就地补偿的实施 |
4结语 |
(3)交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快速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网分区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数据挖掘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交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2.1 输电网络能力限制影响 |
2.2 感应电动机负荷影响 |
2.3 受端电网无功支撑能力限制影响 |
2.3.1 受端发电机励磁限制影响 |
2.3.2 并联电容器和SVC影响 |
2.3.3 HVDC影响 |
2.3.4 光伏接入影响 |
2.3.5 风电接入影响 |
2.4 暂态功角问题交互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t-SNE和FCM算法的电网分区 |
3.1 基于t-SNE算法的局部电网分区方法 |
3.1.1 t-SNE算法 |
3.1.2 基于t-SNE算法的电网分区 |
3.2 基于FCM算法的大规模电网分区 |
3.2.1 FCM算法 |
3.2.2 基于FCM算法的电网分区 |
3.3 算例分析 |
3.3.1 基于t-SNE算法的局部电网分区方法有效性分析 |
3.3.2 基于FCM算法的大规模电网分区方法有效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NN的暂态电压稳定快速评估 |
4.1 CNN |
4.2 原始输入特征选择 |
4.2.1 潮流特征 |
4.2.2 故障特征 |
4.3 CNN结构参数优化 |
4.3.1 PSO算法 |
4.3.2 优化流程 |
4.4 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流程 |
4.4.1 评估结构 |
4.4.2 模块搭建 |
4.5 训练和应用方式 |
4.6 算例分析 |
4.6.1 潮流特征 |
4.6.2 故障特征 |
4.6.3 评估结果 |
4.6.4 应用展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SVG+FC无功补偿策略的风电并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无功特性分析 |
2.1 风机拓扑结构 |
2.1.1 笼型异步风机 |
2.1.2 双馈异步风机 |
2.2 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 |
2.2.1 风力机 |
2.2.2 最大风能追踪 |
2.2.3 桨距角控制 |
2.2.4 异步发电机 |
2.2.5 背靠背换流器 |
2.3 风机无功功率特性 |
2.3.1 鼠笼型异步风机无功特性 |
2.3.2 双馈感应风机无功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无功补偿装置SVG+FC控制策略研究 |
3.1 传统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与分析 |
3.2 SVG基本结构及控制策略 |
3.2.1 SVG基本结构 |
3.2.2 SVG控制策略研究 |
3.3 SVG数学模型介绍 |
3.3.1 abc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3.3.2 dq0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3.4 SVG+FC联合补偿方式研究 |
3.4.1 SVG+FC联合补偿方式组成原理 |
3.4.2 SVG+FC数学模型 |
3.4.3 SVG+FC控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笼型风机并网补偿策略仿真及分析 |
4.1 笼型风机并网仿真 |
4.2 恒风速工况笼型风机并网 |
4.3 变风速工况下笼型风机并网 |
4.4 三相短路故障下笼型风机并网暂态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双馈风机并网提高低穿特性仿真及分析 |
5.1 电压跌落时双馈风机低穿特性研究 |
5.1.1 电网电压跌落时DFIG暂态特性分析 |
5.1.2 基于Crowbar保护电路的双馈风机并网低穿特性 |
5.1.3 SVG+FC提升双馈风机低穿特性原理 |
5.2 未加入SVG+FC时双馈风机低穿特性仿真 |
5.3 加入SVG+FC时双馈风机低穿特性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概述 |
1.1.1 变配电需求概述 |
1.1.2 国内外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现状 |
1.2 变配电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1 电压稳定性能分析现状 |
1.2.2 脉冲性负荷与电网交互影响 |
1.3 选题背景和本文主要工作 |
1.3.1 本文选题的背景 |
1.3.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托卡马克装置变配电功能需求分析及拓扑设计 |
2.1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1 负荷种类分析 |
2.1.2 电压等级选择 |
2.1.3 配网结构需求分析 |
2.2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结构方案设计 |
2.2.1 拓扑结构设计 |
2.2.2 无功补偿系统容量 |
2.3 计算及验证 |
2.3.1 潮流计算 |
2.3.2 短路电流计算 |
2.3.3 系统稳定计算及冲击负荷及谐波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托卡马克稳态负荷模型分析与电压稳定性研究 |
3.1 静态负荷模型 |
3.2 动态负荷模型 |
3.2.1 动态机理模型 |
3.2.2 铭牌参数辨识 |
3.3 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
3.3.1 电力传输系统特性 |
3.3.2 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
3.3.3 连续潮流法 |
3.3.4 算例分析 |
3.4 暂态电压稳定性机理研究 |
3.4.1 受端电压暂态失稳机理 |
3.4.2 感应电动机暂态稳定性 |
3.4.3 时域仿真法 |
3.4.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与稳定性指标分析 |
4.1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 |
4.1.1 动态非机理模型 |
4.1.2 磁体电源冲击性负荷模型 |
4.1.3 综合负荷模型 |
4.1.4 脉冲负荷模型算例 |
4.2 脉冲性负荷稳定性指标 |
4.2.1 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 |
4.2.2 极向场磁体电源负荷稳定性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交直流交互运行机理研究 |
5.1 交直流交互系统 |
5.1.1 交直流系统强度 |
5.1.2 多变流器相互影响 |
5.2 换相电抗对变流器运行影响 |
5.2.1 换相缺口 |
5.2.2 换相电抗对谐波的影响 |
5.3 谐振过电压及谐波放大 |
5.3.1 谐振过电压 |
5.3.2 系统谐振频率及放大倍数 |
5.4 算例分析 |
5.4.1 短路容量对电压缺口的影响 |
5.4.2 换相电抗与变流器运行间相互影响 |
5.4.3 谐波放大倍数 |
5.4.4 抑制谐波放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变配电站设计分析与研究 |
6.1 CFETR变配电系统方案结构设计 |
6.2 潮流及短路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提高强直弱交受端电网直流功率安全馈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交直流混合系统研究现状 |
1.2.1 短路比 |
1.2.2 换相失败 |
1.2.3 受端电网直流接入能力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强直弱交受端电网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压稳定性恶化问题 |
2.3 受端无功支撑不足问题 |
2.4 动态负荷失稳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弱受端电网开机优化策略 |
3.1 引言 |
3.2 机组电压支撑能力排序分析 |
3.2.1 基于支路潮流转移熵的故障排序模型 |
3.2.2 母线电压暂降指标 |
3.2.3 基于电气距离的电压支撑能力计算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弱受端电网无功补偿配置策略 |
4.1 引言 |
4.2 无功补偿主要设备 |
4.3 基于耦合度指标的无功补偿投切策略 |
4.4 无功补偿配置策略仿真分析 |
4.4.1 电容器投切策略仿真分析 |
4.4.2 调相机集中无功补偿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弱受端电网负荷模型分配策略 |
5.1 引言 |
5.2 静态负荷模型与动态负荷模型比较分析 |
5.3 感应电动机失稳机理研究 |
5.4 感应电动机负荷比例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换相失败评估方法 |
1.2.2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 |
1.2.3 含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问题 |
1.2.4 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和指标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基于交直流系统解耦的换相失败评估方法 |
2.1 引言 |
2.2 计及换流母线电压幅值跌落和相位偏移的换相失败判据 |
2.2.1 交直流系统解耦分析原理 |
2.2.2 交流系统故障对换流母线电压幅值和相位的影响 |
2.2.3 换相失败判据的推导 |
2.2.4 换相失败判据的修正 |
2.2.5 换相失败评估方案 |
2.3 换相失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
2.3.1 仿真模型 |
2.3.2 有效性验证 |
2.4 换相失败评估方法在南方电网中的应用 |
2.4.1 评估方案设计 |
2.4.2 引起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交流系统故障范围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扰动下的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响应的场景 |
3.3 换相失败时直流系统固有的无功动态特性 |
3.4 直流控制对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4.1 定电流控制对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4.2 定电压控制对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4.3 定熄弧角控制对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5 直流控制参数对换相失败恢复过程中无功超调量的影响 |
3.5.1 无功超调量的产生机理 |
3.5.2 PI调节器参数对无功超调量的影响 |
3.5.3 VDCOL参数对无功超调量的影响 |
3.5.4 瞬时电流控制参数对无功超调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流系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机理 |
4.1 引言 |
4.2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的源-荷转换特征 |
4.2.1 直流系统无功源-荷转换的机理 |
4.2.2 直流系统无功源-荷转换的时间特性 |
4.2.3 直流系统无功源-荷转换的幅值特性 |
4.3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对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评估方法 |
5.1 引言 |
5.2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的刻画 |
5.2.1 换流母线电压的计算 |
5.2.2 熄弧角和直流电流的计算 |
5.2.3 直流系统无功的计算 |
5.3 直流系统无功动态特性对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评估指标 |
5.3.1 直流系统对暂态电压稳定影响评估指标的原理 |
5.3.2 直流系统对暂态电压稳定影响评估指标的构建 |
5.3.3 评估指标与故障临界切除时间的关系 |
5.3.4 评估指标与短路比的比较 |
5.4 仿真研究 |
5.4.1 系统模型 |
5.4.2 直流系统对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仿真分析 |
5.4.3 评估指标的验证 |
5.5 评估指标在南方电网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临界失稳滑差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临界失稳滑差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价指标 |
6.2.1 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因素 |
6.2.2 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价指标的基本原理 |
6.2.3 大规模交直流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价指标 |
6.3 仿真研究 |
6.3.1 仿真模型 |
6.3.2 短路容量对指标的影响 |
6.3.3 负荷容量对指标的影响 |
6.3.4 直流无功对指标的影响 |
6.4 南方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
6.4.1 系统介绍 |
6.4.2 算例一 |
6.4.3 算例二 |
6.4.4 算例三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绿色建筑电气部分的节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气节能设计的构成 |
2.1 供配电系统合理规划 |
2.1.1 电压等级的选择 |
2.1.2 绿色建筑负荷估算 |
2.1.3 系统三相平衡 |
2.1.4 功率因数的调节 |
2.2 光伏发电系统 |
2.2.1 光伏系统的类型 |
2.2.2 光伏元件的选型 |
2.2.3 建筑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
2.3 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
2.3.1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
2.3.2 照明系统光源选择 |
2.3.3 绿色照明节能效果评估 |
2.4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设计 |
2.4.1 变压器损耗比较 |
2.4.2 变压器容量选择 |
2.4.3 变压器运行方式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建筑能耗的监测与管理 |
3.1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
3.1.1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组成和管理方式 |
3.1.2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
3.2 能源管理方案 |
3.2.1 负荷管理 |
3.2.2 能耗管理的作用 |
3.2.3 建筑能耗分析与诊断 |
3.3 节能整改措施 |
3.3.1 电压偏差的改善 |
3.3.2 谐波抑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筑电气设计案例分析 |
4.1 案例基本情况 |
4.2 光伏系统设计 |
4.2.1 光伏系统组成方案 |
4.2.2 系统接线 |
4.2.3 经济效益计算 |
4.3 照明系统设计 |
4.3.1 绿色照明控制系统 |
4.3.2 节能光源选择 |
4.4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
4.5 绿色改造效果对比与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低压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相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的好处 |
1.1 降低输电线路损耗 |
1.2 增加线路的传输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
1.3 改善电压质量 |
1.4 节约电费支出 |
2 三相异步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1)按电动机空载电流计算无功补偿容量。 |
2)根据电动机额定参数近似计算电容器容量。 |
3 三相异步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接线方式 |
4 三相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优先应用的场合 |
5 安装电动机就地补偿装置的效益分析 |
1)补偿容量计算。 |
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
3)就地补偿后电流降低率。 |
4)功率损耗降低率。 |
5)电压损失降低率。 |
6)年节电量。 |
6 结语 |
(10)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方法 |
1.2.2 软起动方法比较分析 |
1.2.3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常用控制方法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拓扑结构及限流机理研究 |
2.1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拓扑结构研究 |
2.1.1 自耦降压软起动器拓扑结构 |
2.1.2 磁控调压软起动器拓扑结构 |
2.1.3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拓扑结构 |
2.2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限流机理研究 |
2.2.1 自耦降压起动电流分析 |
2.2.2 磁控调压阻抗变换机理 |
2.3 限流软起动仿真分析 |
2.3.1 异步电动机参数辨识算法 |
2.3.2 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仿真 |
2.3.3 自耦降压起动仿真 |
2.3.4 自耦磁控软起动仿真 |
2.3.5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起动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机软起动过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研究 |
3.1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的功率因数分析 |
3.2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的无功功率补偿方案 |
3.2.1 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
3.2.2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无功功率补偿方案确定 |
3.3 软起动过程无功功率补偿实现技术 |
3.3.1 软起动过程中无功功率补偿拓扑结构 |
3.3.2 软起动过程中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确定方法 |
3.3.3 软起动过程中无功补偿最优投切方法 |
3.4 软起动过程中无功功率补偿效果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起动过程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4.1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构建 |
4.1.1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的动态方程建立 |
4.1.2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电流及转矩振荡特性分析 |
4.2 基于动态规划的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优化 |
4.2.1 电动机起动的理想特性 |
4.2.2 基于动态规划的软起动控制系统结构 |
4.2.3 电动机起动过程的优化策略 |
4.3 三种起动方式的软起动仿真效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实现技术 |
5.1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整体结构设计 |
5.2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设计及实现 |
5.2.1 信号参数检测电路 |
5.2.2 阻抗变换器 |
5.2.3 控制器 |
5.2.4 人机交互单元 |
5.2.5 自耦磁控电抗器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1 系统初始化功能模块 |
5.3.2 系统状态检测及控制参数设置 |
5.3.3 软起动控制算法模块 |
5.3.4 人机交互模块程序设计 |
5.4 自耦磁控软起动器挂网试验及运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授权专利 |
附录A 装置照片 |
四、感应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的推广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源电力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D]. 李雷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低压电动机就地补偿应用简析[J]. 李梦飞. 建筑电气, 2020(11)
- [3]交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快速评估研究[D]. 杨维全. 山东大学, 2020
- [4]基于SVG+FC无功补偿策略的风电并网研究[D]. 买凯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5]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D]. 王俊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提高强直弱交受端电网直流功率安全馈入策略研究[D]. 吕勃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7]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影响的评估方法[D]. 杨欢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绿色建筑电气部分的节能设计[D]. 单佳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低压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J]. 周玉林,平孝香,许连阁,郭景礼.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4(03)
- [10]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自耦磁控软起动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常雨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