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典研制出新型风力发电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俊[1](2020)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风力发电机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对于传统能源的消耗也急剧增加,而如此快速的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对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已经对气候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破坏,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风能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发电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更加有效的使用这一取之不尽的能源,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现在在风电场上主要采用的是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和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相对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维护成本高、易出故障的缺点,无需齿轮箱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减少了机械损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这些优点也使得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本文研究的是三叶片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现阶段对于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低于额定风速的时候,需要从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能量,即最大风能捕获;在高于额定风速的时候,需要对捕获的风能进行相应的限制,即恒功率控制。本文仅考虑在额定风速以下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本文在考虑到风机本身的复杂特性以及风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设计了干扰观测器与三步法非线性控制器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风机进行建模并将本文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应用于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模型上进行计仿真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控制效果。
王鹏[2](2019)在《风力发电磁力增速齿轮传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风能已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范围广,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10亿k W,2018年我国的新增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风电齿轮箱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双馈式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由于常年受无规律变向、变载荷的风力作用,使其成为整个风电机组故障率最高设备。永磁齿轮具有过载保护、隔离冲击与振动且无需润滑等自然属性,因此是解决现有机械增速齿轮箱所存在诸多问题的较佳选择,也是目前机电传动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永磁齿轮具有上述突出优点,但受磁性材料及传动结构限制,其所传递的功率及传动比一般均严重偏小,不能满足兆瓦级风电齿轮箱的动力传递要求。本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磁力增速齿轮传动装置(Magnetic Increasing Speed Gearing System,MISGS),该装置将多个高转矩密度的磁场调制式永磁齿轮(Field Modulated Permanent Magnetic Gears,FMPMG)级联起来,可实现较大功率及较大传动比的动力传递。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以实现上述技术目标:(1)对现有永磁齿轮按转矩密度进行分类,仅对可实现转矩密度大于100k N?m/m3的永磁齿轮进行研究与分析;由于满足上述条件的永磁齿轮仅有摆线式永磁齿轮、谐波式永磁齿轮、2K-H式永磁齿轮及磁场调制式永磁齿轮(FMPMG);而摆线及谐波式永磁齿轮的输出机构较为复杂,2K-H式永磁齿轮的动态特性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本文仅分析FMPMG的传动特性。(2)基于FMPMG的机械结构及运行机理,指出了FMPMG的三种变速方式分别为调磁环固定,外转子与内转子转动方向相反的负号加/减速机构;外转子固定,内转子与调磁环转动方向相同的正号加/减速机构;内转子固定,外转子与调磁环转动方向相同的正号加/减速机构;然后基于波的角速度理论,分别给出了这三种运行方式的转速及转矩数学表达。(3)采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建立了FMPMG的动态转矩数理模型,揭示了转矩形成及其波动机理;由所建模型可知:FMPMG转矩是由无数个周期不同、振幅不同的各次调制谐波迭加而成,并呈周期性变化;FMPMG的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各次谐波所形成的动态转矩迭加。(4)根据FMPMG存在的三种不同变速方式,列出了其可能存在的四种级联方式,并对其进行结构及性能方面的详细分析与比较,确定了适于风力发电的磁力增速齿轮传动装置(MISGS)具体组成结构;基于机械齿轮周转轮系中传动比的推导方法,建立了MISGS总传动比方程;由所建方程可以看出:MISGS的总传动比大于其组成各单级的传动比之积。(5)将MISGS划分为输入和连接两个相关模块;其中,连接模块的三层转子全部旋转,且调磁环旋转方向与外转子相反,需要克服外转子磁阻力才能产生所需运动,并可形成更大功率分流,因此连接模块是MISGS最复杂的组成构件与优化对象,研究清楚了连接模块的动态特性,输入模块的各种特性基本上也就清楚了。(6)输入模块与连接模块的基本结构与电磁关系均与FMPMG相同;即:均存在内、外两层气隙,气隙中的各次谐波磁场均可切割调磁环、内外转子上的永磁体及其相应轭铁,并形成涡损及铁损进而发热,严重影响运行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FMPMG的损耗形成机理;为此,首先应分析FMPMG各组成部件的损耗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出各组成部件的损耗值占比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给出各部件的优化措施,达到降低或减少损耗目的。(7)综合运用上述各章节所建立的理论及技术基础,给出了一套完整的适于兆瓦级传动的MISGS机械结构及磁力传动计算方案;给出了1MW连接模块及输入模块的各尺寸参数及永磁体外形结构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各模块有限元动态仿真曲线及各模块在总功率传动中的功率分流占比及其传动效率。(8)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研制出一台与兆瓦级风力发电相同结构的实验原理机,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及控制平台,通过转速不变而不断提高载荷条件下,测试其传动损耗及传动效率,并与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所得结果相比,以验证本文各章节所述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申玉[3](2019)在《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能源短缺,海洋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潮流能、潮汐能、波浪能、海上风能等的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海洋能稳定性差且能量密度较低,单一能源发电不稳定,如何提高系统输出的稳定性、降低海洋能开发成本成为海上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研究的主要趋势。针对海上多种能源综合互补利用提高能量转化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容易受到潮流及风浪的破坏,且现代网箱养殖进入智能化的阶段,投饵机、监测装置及网箱清污器等配套设备所需的电能难以补充,本文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水平轴式潮流能水轮机及抗风浪自供电浮式消波堤组成。水平轴式潮流能水轮机主要应用于海面以下对网衣的保护,防止水下网衣在潮流能的长期冲击下造成破坏,起到阻流发电的效果;抗风浪自供电浮式消波堤主要应用于海面上网箱的防护,保护海面上网箱的栏杆、网衣等免受强风大浪的摧残,具有抗风浪发电的功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统计了我国海洋能源分布情况,研究了福建的水文状况,针对应用于网箱养殖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工况进行了分析;(2)介绍了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应用叶素动量理论对叶片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周向及轴向诱导因子,计算出叶轮所受的推力及转矩,由贝茨极限推导出获能系数及尖速比的计算方法。利用湍流模型的N-S方程对流域进行计算分析,仿真过程采用非耦合隐式算法,求解二维定常流动。应用动区域计算网格中的滑移网格方法进行网格划分;(3)对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式潮流能水轮机的叶片翼型进行选型及设计,应用profili翼型设计软件进行选型分析,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Brogginis、GOE165及NACA663三种翼型升力、阻力、升阻比及俯仰力矩的值,对比分析选出Brogginis为设计翼型,将Brogginis翼型的前半段绕中弧线的中点旋转180°设计成对称S翼型;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对三维模型应用拟合的方法进行叶轮线型的提取,导入Bladegen软件进行叶轮型线的二次拟合,根据型线的数据点对前缘、尾缘型线的角度进行调整,对压力面及吸力面的线型进行控制。依据仿真后处理结果在Bladegen软件中继续对叶轮优化分析。提取相关参数输出水轮机的模拟特性,实验室实验得出不同模拟流速与获能效率的关系曲线,叶轮在海水流速为0.5m/s下实现了自启动;(4)设计了应用于网箱养殖的自供电浮式消波堤,对其基本概念、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借鉴垂直轴式水轮机叶轮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应用fluent水动力分析软件对消波堤进行被动运动分析,计算了3种不同流速下消波堤的转矩,转矩值皆趋于稳定说明消波堤装置在工况下运行的稳定性,在入口速度为4.47m/s时的仿真云图进行压力、速度的分析。最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由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尖速比与获能效率对比曲线得出,实验时在尖速比为2.0时获能效率达到最大值为20%,实验值与模拟值得误差在10%以内,证明实验室实验具有可信度;(5)由于风浪的不稳定性系统应用了风机的防抱死刹车电路,防止海上风浪过大对消波堤及负载造成损坏。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可同时进行阻流、抗风浪,克服了单一能源供电不稳定的缺点。合理的布局和配置使得多种能源协调利用,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及能量转化率,对我国网箱养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邵凌云[4](2018)在《十二相磁通切换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多相磁通切换永磁电机(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简称FSPM电机)结合了多相绕组电机与磁通切换电机的双重优势,在需要大功率、高可靠性和强容错的风力发电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新型定子永磁电机和风力发电技术的多年研究积累,论文提出了一种十二相FSPM发电机,在结构上保留了普通三相FSPM电机鲁棒性好、冷却方便和便于模块化加工等优势,在性能上实现了大功率输出、强容错运行、低转矩脉动和强过载能力,是MW级风力发电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风力发电为背景,针对十二相FSPM发电机本体设计与分析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多相绕组结构和电机拓扑设计对发电机性能的影响,总结出多相绕组结构的通用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相FSPM发电机的设计方案、电磁性能、数学模型和运行特性等,为高性能风力发电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多相绕组的通用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推导了相邻两套对称绕组之间的相位差与电机电磁转矩和直流母线电压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了以抑制转矩脉动和直流电压纹波为目标的相位差优化设计方法,并建立了转矩脉动和直流电压纹波随相数变化的解析关系。最后,通过对几组不同类型多相绕组结构的FSPM电机有限元分析和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上述理论推导的正确性。2.对发电机与电动机在设计原则与方法方面的重要区别之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给出了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指标,包括:输出功率、定位力矩和电压调整率等,并强调发电机带电路联合仿真设计方法的必要性,为建立多相FSPM发电机的设计理论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为多相FSPM风力发电机的具体设计方法提供指导。3.通过建立转矩脉动和直流电压纹波随相数变化的解析关系,确定了本课题所研究的多相FSPM发电机电枢绕组相数。然后,结合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应用特点和设计要求,选定四种定/转子极数配合作为候选,分析了电机尺寸参数对发电机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四种齿槽配合的十二相FSPM发电机静态特性对比,确定了最终的十二相FSPM发电机拓扑。4.基于Maxwell建立了完整的十二相发电机带电阻负载运行联合仿真系统,通过改变负载电阻值和转速即可改变发电机的运行状态。通过仿真研究,预测发电机输出特性随负载电流或转速变化的特性曲线,获得发电机的定位力矩、输出功率、电磁转矩、电压调整率、效率和过载能力,验证了电机设计方案满足额定设计规格。5.基于十二相FSPM电机的电感仿真波形,建立十二相电感矩阵的理想化模型,进而通过将十二相对称绕组按照四个对称三相绕组子集独立进行坐标变换再综合分析,建立了十二相FSPM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发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输出功率方程,为发电机性能的预测分析和电机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6.对十二相FSPM发电机和十二相普通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静态特性和发电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采用发电机简化相量图分析了二者输出特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分别比较二者在电动模式和发电模式下的电磁转矩,证实了电枢绕组电感对电压调整率及发电机输出特性的影响。7.加工研制了一台十二相FSPM发电机实验样机,搭建了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平台,测试了发电机的空载运行特性、额定带载输出特性、变速和变载发电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绕组结构下的空载整流特性和带载特性等,具体包括输出功率、机械转矩、效率、电压调整率、过载能力和温升等参数,实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电机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电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卢钟岳[5](2018)在《基于垂荡运动的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洋小型设备在各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设备的持续供能问题成为了制约海洋小型设备工作性能和续航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海洋环境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可能。波浪能作为海洋环境能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可再生和蕴藏量大且海上几乎无处不在等特点,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以小型海洋装备的能量供给问题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并设计和研制了一种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这套装置通过捕获垂荡运动的波浪能量来发电,解决了垂荡运动的微小波浪的能量吸收和转换问题。以该新型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机理和转换效率为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开展了如下主要工作:1、提出了基于垂荡运动的微小波浪能转换机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本文利用弹簧阻尼模型对垂荡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能量捕获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能量转换装置的功率谱,分析了装置固有频率和工作带宽对于波浪能转换装置转换效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型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详细介绍了该转换装置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机理。从波浪的基本构成即简单二维谐波和水体物理学的基本假设方程出发,分析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的波浪特性。根据分析得出的波浪粒子的运动轨迹,与装置工作原理相结合,分析了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相对于其他波浪能转换装置的优势。2、建立了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分析和讨论了影响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的几个关键性因素。通过线性波理论和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计算了不同形状浮体所受的垂直方向的波浪力,得出最优浮体方案。基于线性动量理论建立了水下吸收器(PTO)的数学模型,预测了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发电功率,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对转换装置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进行了静水环境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了装置能量损耗的原因。3、提出了波浪能转换装置中电能转换系统的功率匹配策略。对直流发电机建模,并搭建直流发电机性能测试系统,对影响发电机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对基于超级电容的滤波电路进行建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Simulink建模和仿真分析了其滤波性能。建立了锂电池充电功率匹配策略,对锂电池、稳压电路和锂电池充电电路建模,在Simulink环境下对充电电路进行了仿真研究。为验证电能转换系统整体的电能转换性能,在Multisim环境下对整个电能转换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讨论了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以及充电电路等的工作性能。4、建立了造波池环境实验平台,进行了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实验。在造波池环境下,开展了不同波高、不同周期和不同配重条件下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的实验研究,得出该新型转换装置的优化方案,并以此方案在不规则波条件下对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进行了实验研究。
张皓[6](2017)在《2MW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外形设计及力学分析》文中指出风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叶片的外形和结构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了风机正常运行和发电小时数的保证,叶片需要仔细对外形进行气动设计从而能够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风机外线的气动设计和内部的结构部分设计两方面基本决定了风机运行有效性和可靠性。风机叶片总体设计主要包括风机外形气动设计和内部的结构设计两个主要方向,外形气动设计主要是从气动理论角度出发保证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资源。本文在介绍了风机叶片使用材料的基础上,对风机叶片进行了力学分析,从动量-叶素理论出发,运用Wilson设计方法对叶片的气动外形进行了设计,获得了叶片的气动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对叶片的气动性能与试验叶片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校验,验证了该种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叶片动载荷在各个截面的应力值是优于试验叶片的,得出设计叶片是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工程实践中风机叶片的选型提供理论支持。
贾周[7](2015)在《双C型定子聚磁式转子横向磁通永磁风力发电机研究》文中认为横向磁通永磁电机(Transverse Flux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TFPMM)的转矩密度和效率比传统永磁电机高,因此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的风力发电场合。TFPMM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径向磁通和轴向磁通电机定子齿与电枢槽在同一平面内的增大磁通量与增大绕组电流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电机设计和相关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在深入研究现有结构TFPMM的基础上采用一个电枢整合两组C型定子铁心,创造性提出双C型定子聚磁式转子横向磁通永磁风力发电机(Double-C Stator Flux Concentrated Rotor Transverse Flux Permanent Magnet Generator, DSFCR-TFPMG)。该电机结构更加紧凑,永磁体和硅钢叠片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永磁磁链显着增加,发电机整体空间利用率更高。聚磁式转子结构的引入提升了发电机气隙磁密和功率密度,因此更适合低速直驱风力发电领域。TFPMM的电路与磁路是解耦的,可自由设置线圈截面积、铁心尺寸和磁极对数,从而有效利用材料和空间,显着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建立DSFCR-TFPMG基本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样机从而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为TFPMM的发展及应用开发积累经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突破和进展,可为更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开发研制提供完整的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促进了新型特种电机的理论发展和更广泛的工程应用。对新结构DSFCR-TFPMG的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运行原理及电磁参数进行了详细描述。采用3-D FEM技术对DSFCR-TFPMG空载与负载时磁场分布特点及磁密、反电动势和电枢电感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电机各参数间数学关系并总结了部分设计规律。推导出DSFCR-TFPMG数学模型,对DSFCR-TFPMG的电磁计算和尺寸优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新型电机的优化策略,总结了TFPMG特有的设计规律和研究方法。研制了单相与三相DSFCR-TFPMG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样机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以提高电机转矩密度、功率因数、减少电机齿槽转矩为目标对该电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电机各项性能。建立实验室条件下用感应电机模拟风力机的模型,并仿真实现了MPPTo对风力发电并网系统尤其是双馈式和直驱式进行阐述。对基于DSFCR-TFPMG的软开关逆变并网进行仿真研究,探索该新型电机运用于直驱式并网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对软开关逆变电路的整体控制提高系统效率,保证并网系统稳定运行。
本刊编辑部,毛重渝,王希宝,方丽达,陈更生[8](2012)在《论坛致辞和演讲集萃》文中研究表明高新科技园区是中国创新的主力军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政协副主席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以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王启东[9](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栗宝卿[10](2010)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化石类能源的资源稀缺性以及其消耗带来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显现,历史上的四次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给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并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战略重点,发展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全球的迫切要求。以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价格逐步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技术属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不止是解除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和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的一系列约束,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带动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动力,甚至把它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国化石类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过多地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类资源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依赖化石类能源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禀赋和环保以及国际气候变化规则角度看都是不允许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根据目前的测算看,总蕴藏量达50亿千瓦以上,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消除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利用历史的角度看,能源替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次世界性的能源系统替换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需要人类做出巨大努力,可再生能源目前虽然已初步具备替代的属性,但其作为完全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过程仍将是漫长的,需要财税政策长期地支持,对此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促进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的实施,首先要遵从可再生能源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具体分析看,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高技术、外部性、产业化、资金密集型和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六个主要特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可划分为研发、示范、产业化发展、商业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所需政策都有所不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研发、资本、政策是其主要动力因素,在四个因素中,市场和研发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政策和资本均围绕市场和研发两个要素展开。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规律和技术及市场现状,首先要清晰目前和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什么时候发展?怎样实现高效发展等问题。从矫正可再生能源外部性、市场失灵角度看,结合可再生能源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国家财政、税收职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主导,财税支持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借鉴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在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时,需要强调国家的主引导作用,避免单纯强调技术因素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区别发展阶段一律施以激励政策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对资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详加识别、重视项目运营,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具体化和稳定性,财税政策支持要有足够性以及注意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平衡等要素。把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在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财税政策的目标,把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保持资源禀赋与种类发展、资本和技术、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产业上下游、各发展阶段以及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七个方面的总体协调。根据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项目示范、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财税政策实施必须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且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财政政策注重于前三个阶段,税收政策侧重于后两个阶段,总体过程看,财税激励政策趋于由强转弱。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各种类技术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看,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序是积极发展小水电和风电,稳妥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地热能,谨慎发展海洋能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明智选择。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和政策现状表明,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立法缓慢,操作性不强,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不够完善,资源环境效益缺失,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定期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实施的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未来总量收支状况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发展需求目标,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以弥补未来的项目补贴需求,由于当前火力发电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尽快疏导电价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一个占据电力市场较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巨额亏损,而可再生能源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化石类能源以及更加环保的成本外部性并没有显性化,根据当前技术条件和国际市场相关交易情况,对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行量化测算结果显示,在完全成本的口径下,目前可再生能源并不比传统能源价格更高,且未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具有竞争性。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的因地制宜开发的特点,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目前还有缺失,符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性(分布式能源)出发的市场政策亟待建立;面向公众团体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目前的政策现状,我国财税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包括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以及横向要统筹;财税政策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税收政策要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以及保持政策具体公开而透明、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等原则。在财政支持具体政策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清晰财政支持目标效果,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负担兼顾东西部差距,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施行差别化的负担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尽快清晰和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适用税法、清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激励细则。关于资源税和碳税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现状,应该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总体看“征比不征好、早征比晚征好”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除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大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强化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传统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好相关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疏导当前电价矛盾和以电价机制引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等方面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文大量的实证材料,从人类能源利用历史、资源环境出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三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能源转换难度,论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考察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突出矛盾,试图跳出单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身,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提炼出内外部影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分析出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未来发展的规模、未来的成本走势及补贴政策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财税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提出详细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难以——详细论证,本文侧重于占可再生能源较大比例的电力部分进行了论述。
二、瑞典研制出新型风力发电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典研制出新型风力发电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风力发电机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
1.2.1 风力发电机分类 |
1.2.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
1.4 最大风能捕获控制策略综述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及建模 |
2.1 引言 |
2.2 风力机 |
2.2.1 风力机的类型 |
2.2.2 风能转换原理 |
2.2.3 贝兹极限 |
2.3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风力发电机组PID控制 |
3.1 引言 |
3.2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3.3 干扰观测器理论 |
3.4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PID控制器设计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缓慢变化的阵风 |
3.5.2 快速变化的湍流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风力发电机三步法控制 |
4.1 引言 |
4.2 三步法理论 |
4.3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三步法控制器设计 |
4.3.1 稳态控制 |
4.3.2 参考动态前馈控制 |
4.3.3 误差反馈控制 |
4.3.4 最终控制律 |
4.4 仿真结果 |
4.4.1 缓慢变化的阵风 |
4.4.2 快速变化的湍流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线性控制器在FAST中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FAST的基本原理 |
5.2.1 FAST工作原理 |
5.2.2 FAST与MATLAB的实现 |
5.3 三步法在FAST中的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风力发电磁力增速齿轮传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永磁齿轮研究概况 |
1.3 磁场调制式永磁齿轮 |
1.4 FMPMG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FMPMG国外研究现状 |
1.4.2 FMPMG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用于风力发电的FMPMG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风力发电磁力增速齿轮传动装置(MISGS)的提出与研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MPMG运行机理及气隙磁场分析 |
2.1 FMPMG基本结构 |
2.2 FMPMG运行机理 |
2.3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FMPMG气隙磁场分析 |
2.3.1 内转子永磁体气隙磁场分析 |
2.3.2 外转子永磁体气隙磁场分析 |
2.3.3 FMPMG气隙磁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MPMG的数理模型建立与分析 |
3.1 FMPMG区域划分 |
3.2 各区域波动方程及边界条件 |
3.3 考虑周期性边界条件的一般解 |
3.4 考虑径向边界条件的一般解 |
3.4.1 区域IIIi的矢量磁位 |
3.4.2 区域II和IV的矢量磁位 |
3.4.3 区域I和V的矢量磁位 |
3.5 傅里叶系数表达式 |
3.5.1 区域I的傅里叶系数 |
3.5.2 区域II的傅里叶系数 |
3.5.3 区域IIIi的傅里叶系数 |
3.5.4 区域IV的傅里叶系数 |
3.5.5 区域V的傅里叶系数 |
3.6 内、外气隙的磁通密度及电磁转矩 |
3.6.1 内、外气隙磁通密度分布 |
3.6.2 内、外气隙的电磁转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ISGS结构及连接模块的动力学特性 |
4.1 FMPMG级联结构 |
4.2 MISGS传动结构确定 |
4.2.1 传动比模型建立 |
4.2.2 传动比及磁极对数计算 |
4.2.3 结构参数次序确定 |
4.3 MISGS连接模块结构参数计算 |
4.3.1 结构参数确定 |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 MISGS连接模块的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分析 |
4.4.1 静态特性分析 |
4.4.2 动态特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ISGS结构参数优化 |
5.1 连接模块损耗分析 |
5.2 损耗形成机理 |
5.2.1 铁损形成机理 |
5.2.2 永磁体涡损形成机理 |
5.3 连接模块结构优化 |
5.3.1 内永磁体结构优化 |
5.3.2 外永磁体结构优化 |
5.3.3 调磁环结构优化 |
5.3.4 外轭铁结构优化 |
5.4 连接模块尺寸优化 |
5.4.1 内、外永磁体厚度和T_(max)关系 |
5.4.2 内、外气隙长度和T_(max)关系 |
5.4.3 内、外轭铁厚度和T_(max)关系 |
5.5 输入模块结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ISGS原理机研制与实验分析 |
6.1 结构参数确定 |
6.2 有限元验证 |
6.3 原理机结构设计与制造 |
6.4 原理机实验分析与验证 |
6.4.1 实验平台搭建 |
6.4.2 MISGS原理机实验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3)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利用背景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海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海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海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3 深水网箱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深水网箱养殖国外发展现状 |
1.3.2 深水网箱养殖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工况分析 |
2.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工况分析 |
2.2.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所处流域分析 |
2.2.2 用电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相关计算理论 |
3.1 叶素动量理论 |
3.2 贝茨极限 |
3.3 N-S方程 |
3.4 湍流模型 |
3.5 动区域计算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式水轮机的研究 |
4.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轮机概况 |
4.1.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轮机的结构及关键参数 |
4.1.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4.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轮机翼型的优化 |
4.2.1 翼型的基本概念 |
4.2.2 翼型的分析与优化 |
4.3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轮的设计优化 |
4.3.1 Bladegen软件介绍 |
4.3.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轮的优化分析 |
4.3.3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的水动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自供电浮式消波堤的设计 |
5.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自供电浮式消波堤基本概况及结构设计 |
5.1.1 消波堤的基本概况 |
5.1.2 抗风浪浮式自供电消波堤的结构设计 |
5.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自供电浮式消波堤的工作原理 |
5.3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独有技术及创新点 |
5.4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消波堤的水动力仿真研究 |
5.4.1 消波堤模型的简化 |
5.4.2 消波堤实验室双相流水动力仿真 |
5.5 消波堤防抱死刹车电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实验验证 |
6.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式水轮机实验模拟 |
6.1.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式水轮机实验方案设计 |
6.1.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式水轮机实验室控制及测试设备 |
6.1.3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水平轴式水轮机模拟特性及实验结果分析 |
6.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浮式自供电消波堤实验模拟 |
6.2.1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浮式自供电消波堤实验方案 |
6.2.2 应用于网箱养殖的浮式自供电消波堤的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十二相磁通切换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风力发电机概述 |
§1.2.1.传统风力发电机 |
§1.2.2.新型风力发电机 |
§1.3.多相电机研究概述 |
§1.3.1.多相电机分类 |
§1.3.2.多相电机研究热点 |
§1.3.3.多相电机发展趋势 |
§1.4.多相磁通切换电机研究概述 |
§1.4.1.研究现状 |
§1.4.2.研究不足之处 |
§1.5.本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1.研究内容 |
§1.5.2.论文结构 |
第2章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多相绕组设计方法 |
§2.1.多重多相绕组定义 |
§2.2.多相FSPM电机电磁转矩 |
§2.2.1.转矩方程推导 |
§2.2.2.以抑制转矩脉动为目标的相位差设计原则 |
§2.3.多相FSPM电机空载整流电压 |
§2.3.1.空载整流电压方程推导 |
§2.3.2.以抑制直流电压纹波为目标的相位差设计原则 |
§2.4.有限元验证 |
§2.4.1.偶数重奇数相对称绕组 |
§2.4.2.奇数重奇数相对称绕组 |
§2.4.3.多重偶数相对称绕组 |
§2.5.本章小结 |
第3章 十二相FSPM发电机设计与分析 |
§3.1.发电机与电动机的设计区别 |
§3.2.额定设计规格 |
§3.3.十二相FSPM发电机设计 |
§3.3.1.齿槽配合 |
§3.3.2.参数定义 |
§3.3.3.匝数与电压调整率及过载能力 |
§3.3.4.定子内外径之比(裂比) |
§3.3.5.永磁体长度及定子轭部斜切角 |
§3.3.6.定子齿宽和转子极宽 |
§3.3.7.转子极形状 |
§3.3.8.小结 |
§3.4.十二相FSPM发电机性能分析 |
§3.4.1.空载永磁磁场、永磁磁链及空载感应电势 |
§3.4.2.定位力矩和电磁转矩 |
§3.4.3.输出特性和过载能力 |
§3.4.4.损耗和效率 |
§3.4.5.端部效应 |
§3.4.6.小结 |
§3.5.本章小结 |
第4章 十二相FSPM发电机数学模型 |
§4.1.十二相FSPM电机电感特性 |
§4.1.1.十二相24/22极FSPM电机结构 |
§4.1.2.十二相对称绕组静态电感 |
§4.1.3.十二相对称绕组电感数学表达式 |
§4.2.十二相FSPM电机数学模型 |
§4.2.1.定子坐标系下的方程 |
§4.2.2.转子旋转坐标系下的方程 |
§4.2.3.有限元验证 |
§4.3.本章小结 |
第5章 十二相FSPM发电机实验验证 |
§5.1.样机设计与加工 |
§5.2.样机性能测试 |
§5.2.1.初步测试和空载发电实验 |
§5.2.2.额定带载发电实验 |
§5.2.3.变速实验 |
§5.2.4.变载实验 |
§5.3.绕组改造实验 |
§5.3.1.空载整流实验 |
§5.3.2.带载发电实验 |
§5.4.本章小结 |
第6章 十二相FSPM电机与PMSG比较 |
§6.1.十二相转子表贴式PMSG本体设计 |
§6.1.1.齿槽配合 |
§6.1.2.参数设计 |
§6.2.发电机特性比较 |
§6.2.1.空载特性 |
§6.2.2.额定带载运行特性 |
§6.2.3.变速和变载发电运行特性 |
§6.3.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全文总结 |
§7.2.课题展望 |
附录A多相绕组转矩方程推导 |
A.1.对称绕组子单元的转矩方程推导 |
A.2.K重N相对称绕组的转矩方程推导 |
附录B 十二相FSPM发电机数学模型推导 |
附录C 九相、十二相FSPM发电机和十二相PMSG对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垂荡运动的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波浪能转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波浪能捕获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波浪能转换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垂荡运动的波浪能转换机理与转换装置 |
2.1 垂荡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机理 |
2.1.1 转换方程 |
2.1.2 等效电路 |
2.1.3 动能转换装置中的阻尼 |
2.1.4 动能转换装置的输出功率 |
2.2 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工作原理 |
2.2.1 波浪能转换装置设计 |
2.2.2 波浪能转换装置工作原理 |
2.3 波浪能转换装置工作特点分析 |
2.3.1 假设条件和基本方程 |
2.3.2 规则波波浪特性 |
2.3.3 不规则波波浪特性 |
2.3.4 波浪能转换装置工作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研究 |
3.1 水面浮体所受垂直波浪力分析 |
3.1.1 线性波理论 |
3.1.2 附加质量原理 |
3.1.3 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 |
3.1.4 不同形状浮体所受垂直波浪力计算 |
3.2 水下吸收器能量转换效率研究 |
3.2.1 吸收器数学模型及功率预测 |
3.2.2 吸收器能量转换效率研究 |
3.3 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研究 |
3.3.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3.2 周期对发电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3.3.3 叶片角度对发电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3.3.4 外接负载对发电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3.3.5 能量损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浪能发电电能转换效率研究 |
4.1 电能转换系统 |
4.2 直流发电机工作特性研究 |
4.2.1 发电机转速电压关系研究 |
4.2.2 发电机电压电流关系研究 |
4.2.3 发电机启动转矩及发电效率研究 |
4.3 滤波效果仿真分析 |
4.3.1 基于超级电容的滤波电路建模 |
4.3.2 滤波效果仿真分析 |
4.4 锂电池及充电功率匹配与仿真分析 |
4.4.1 锂电池建模 |
4.4.2 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建模 |
4.4.3 锂电池充电功率匹配研究 |
4.4.4 锂电池充电电路仿真分析 |
4.5 波浪能发电电能转换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造波池环境波浪能转换效率实验 |
5.1 造波池实验环境与实验平台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 波浪能转换效率与发电功率实验 |
5.3.1 当M_1=14.21kg时的发电功率及效率 |
5.3.2 当M_1=20.11kg时的发电功率及效率 |
5.3.3 当M_1=20.11kg时不规则波条件下的发电功率及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Beaufort风力等级对应的海况 |
(6)2MW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外形设计及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风机叶片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风机叶片设计实践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风机叶片的材料 |
2.1 风轮使用的材料 |
2.2 风轮材料类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机叶片的力学分析 |
3.1 风机叶片空气动力基础 |
3.2 风机叶片气动模型 |
3.3 风机叶片惯性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MW风机叶片气动外形设计 |
4.1 引言 |
4.2 叶片气动数学模型 |
4.3 叶片外形参数计算 |
4.4 叶片三维实体建模 |
4.5 叶片气动性能分析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机叶片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叶片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 叶片有限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C型定子聚磁式转子横向磁通永磁风力发电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TFPMM的渊源及基本类型 |
1.2.1 永磁材料和永磁电机发展概况 |
1.2.2 TFPMM的基本类型 |
1.3 TFPM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 |
1.4.1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 |
1.4.2 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 |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5.1 论文主要工作 |
1.5.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DSFCR-TFPMG运行原理与结构设计 |
2.1 TFPMM典型结构 |
2.2 DSFCR-TFPMG基本工作原理 |
2.2.1 双C型定子结构的提出 |
2.2.2 新结构电机主磁通回路 |
2.3 DSFCR-TFPMG主要尺寸设计 |
2.3.1 功率方程和尺寸方程 |
2.3.2 永磁体尺寸计算 |
2.3.3 电枢绕组选择 |
2.3.4 样机设计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SFCR-TFPMG电磁性能分析与齿槽转矩研究 |
3.1 DSFCR-TFPMG有限元分析 |
3.2 网格剖分和三维磁场计算 |
3.2.1 空载磁场分布 |
3.2.2 磁链、感应EMF和电感分析 |
3.3 DSFCR-TFPMG齿槽转矩及尺寸优化 |
3.3.1 齿槽转矩与电机尺寸的关系 |
3.3.2 齿槽转矩的优化 |
3.4 DSFCR-TFPMG样机实验 |
3.4.1 空载与负载实验 |
3.4.2 齿槽转矩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SFCR-TFPMG数学建模及参数优化 |
4.1 DSFCR-TFPMG的数学模型 |
4.2 DSFCR-TFPMG控制模型分析 |
4.2.1 控制模型的建立 |
4.2.2 仿真模型与仿真结果 |
4.3 DSFCR-TFPMG功率因数问题分析 |
4.3.1 功率因数的参数计算 |
4.3.2 提高转矩密度的方法及效果 |
4.4 DSFCR-TFPMG降低漏磁的方法 |
4.5 DSFCR-TFPMG功率密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DSFCR-TFPMG风力发电系统风力机研究 |
5.1 风力机动力学原理 |
5.1.1 风能转换原理 |
5.1.2 MPPT控制方法 |
5.2 风力机模拟 |
5.2.1 拖动电机的控制模型 |
5.2.2 模拟风力机的仿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DSFCR-TFPMG并网软开关变流器设计 |
6.1 软开关变换电路的类型及特点 |
6.2 软开关逆变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6.2.1 谐振直流环节型逆变器 |
6.2.2 辅助谐振软开关逆变电路 |
6.2.3 谐振极软开关三相逆变器 |
6.3 DSFCR-TFPMG变流器模型 |
6.3.1 发电机侧变流器 |
6.3.2 电网侧变流器 |
6.4 DSFCR-TFPMG直驱并网系统仿真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及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论坛致辞和演讲集萃(论文提纲范文)
高新科技园区是中国创新的主力军 |
在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
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 |
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的几个要点 |
海淀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机遇和对策 |
瑞典的创新脉络和全球化路径 |
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新使命和新探索 |
中关村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
科技与金融联动构建创新高地 |
翠湖科技园:高端产业加速器 |
“承接与创新”, 推动无锡高新区的四个转变 |
下一代企业计算的创新在中国 |
筑巢引凤, 发展滨海新区 |
创新就要宽容失败、创造价值 |
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驱动力 |
科技地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建筑能效运营管理的创新探索 |
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股 |
文化艺术在建筑上的创新 |
风车带来的创新蓝海 |
点沙成金创新路 |
(9)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
第三节、前瞻评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四、全文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安排 |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 |
一、能源利用历史概述 |
二、世界能源储量及消费总体状况 |
三、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状况 |
四、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
第二节 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对环境影响 |
一、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危害 |
二、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三节 传统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
二、电力产业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
三、气候变化的危害 |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 |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情况 |
一、水能 |
二、风能 |
三、太阳能 |
四、生物质能 |
五、地热能及海洋能 |
第六节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二、消除资源约束、保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 |
三、建设新农村及缩小城乡、东西部差距的需要 |
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五、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维护国际形象的需要 |
第二章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一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运行方式 |
一、风力发电 |
二、太阳能发电 |
三、小水电 |
四、生物质发电 |
五、地热发电 |
六、海洋能发电 |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产业 |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在电力产业中的地位 |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市场 |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网运行方式 |
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 |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特性分析 |
一、高技术性 |
二、资金密集型 |
三、外部效应 |
四、产业化特征 |
五、分布式与集中式共存的特点 |
六、间歇性、随机性特点 |
第四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 |
一、基于产业发展理论的动力因素分析 |
二、资本有机构成对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启示 |
三、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节 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 |
三、国家支持的政策机理和依据 |
四、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具体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政策 |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
一、全球可再生电力能源总体情况 |
二、主要国家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目标 |
三、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分类发展情况 |
四、消除电网约束,大力建设智能电网 |
第二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具体政策 |
一、技术研发支持 |
二、投资和生产鼓励 |
三、培育市场政策 |
四、鼓励消费政策 |
第三节 制订政策容易忽视的要素 |
一、目标的清晰性 |
二、目标的层次性和计划科学性 |
三、资源和技术的充分识别 |
四、重视项目运营 |
五、激励政策的透明、公开性 |
六、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性 |
七、财政政策力度的足够性 |
八、政策实质内容的具体化 |
九、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准入 |
十、相关方利益平衡 |
第四节 制订政策需要消除的误区 |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价格降低取决于技术突破 |
二、不厘清发展阶段、制定一刀切政策 |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比传统能源价格高,会阻碍经济发展 |
四、单纯强调政府直接投入 |
第五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国家重视、政府主导 |
二、国家级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
三、契合资源国情的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必行之路 |
五、发展初期政策支持成为主动力 |
六、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 |
七、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
八、重视金融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激励 |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
二、我国参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企业情况 |
三、资本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支持 |
第二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演变总体脉络 |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
二、我国预测目标与资源禀赋的对比 |
第四节 我国当前可再生电力能源行政管理体制 |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具体政策及经济性分析 |
第一节 风力发电 |
一、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
二、陆地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
三、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
四、风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
五、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六、风力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
第二节 小水电 |
一、政策变迁 |
二、项目经济性 |
三、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
四、小水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五、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
第三节 生物质能 |
一、项目经济性状况 |
二、生物质发电主要政策情况 |
三、生物质发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四、生物质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
第四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
一、项目经济性情况 |
二、光伏发电主要政策 |
三、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
四、光伏发电未来的价格走势 |
第五节 地热能及海洋能发电 |
一、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情况 |
二、地热能主要情况 |
三、当前地热及海洋能利用存在问题 |
第六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
一、发展中的可再生能电力能源技术 |
二、未来可再生能电力能源发展的重点排序 |
第六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实践经验 |
一、国家重视,目标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
二、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 |
三、财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
四、市场及价格政策积极引导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几个方面 |
一、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的协调 |
二、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
三、速度与效益的协调 |
四、可再生电力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 |
五、产业发展阶段衔接的协调 |
六、产业上下游的协调 |
七、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相协调 |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
二、立法缓慢,配套措施不完善 |
三、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有待完善 |
四、资源、环境效益政策缺失 |
五、价格体制有待理顺 |
六、财政研发投入不足、政府组织不力 |
七、财政支持体系不完整、效率有待提高 |
八、政策不及时、政策模糊不清晰 |
九、政策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缺失 |
十、缺乏相关利益方协调机制 |
十一、特性出发的市场建立不全面 |
十二、强制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配额机制尚未建立 |
第七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财税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传统能源外溢成本缺失的影响 |
一、资源税缺失的影响 |
二、环境税缺失的影响 |
第二节 分布式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分析 |
第三节 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
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收入测算 |
二、风力发电所需补贴额 |
三、太阳能发电所需补贴额 |
四、生物质能所需补贴额 |
五、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基金总量收支平衡情况 |
第四节 价格与财税政策 |
一、价格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
二、电价与社会承受能力 |
第五节 与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分析 |
一、财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分析 |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各发展阶段政策选择 |
第八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财税支持政策的优化原则 |
一、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
二、上下游及横向综合统筹 |
三、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
四、综合引导、各有侧重 |
五、政策要保持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
六、国家主导与全民负担相结合 |
七、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财政支持范围和渠道 |
二、加大财政直接支持力度 |
三、清晰财政支持的目标效果 |
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东西部区别负担的机制 |
五、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
六、发挥政府采购作用 |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
一、细化可再生电力能源适用税法 |
二、清晰各项税收激励政策 |
三、资源税、碳税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
第四节 其他建议 |
一、强化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
二、建立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
三、重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激励 |
四、协调处理好横向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 |
五、注重产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
六、积极疏导电价矛盾 |
七、发挥价格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的引导作用 |
八、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瑞典研制出新型风力发电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风力发电机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D]. 王嘉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风力发电磁力增速齿轮传动系统研究[D]. 王鹏. 大连交通大学, 2019
- [3]应用于网箱养殖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D]. 申玉.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十二相磁通切换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与分析[D]. 邵凌云. 东南大学, 2018(03)
- [5]基于垂荡运动的自适应反转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研究[D]. 卢钟岳.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6]2MW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外形设计及力学分析[D]. 张皓.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7]双C型定子聚磁式转子横向磁通永磁风力发电机研究[D]. 贾周. 东南大学, 2015(05)
- [8]论坛致辞和演讲集萃[J]. 本刊编辑部,毛重渝,王希宝,方丽达,陈更生. 中关村, 2012(06)
- [9]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
- [10]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D]. 栗宝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