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帅[1](2021)在《生化分析仪自动加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医院、检验中心等机构的生化检测数量急剧上升。生化分析仪作为检测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等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市场需求量大。但目前国内生化分析仪市场中进口产品占据主要份额,研制更加先进易用的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迫在眉睫。自动加样系统是生化分析仪最主要的功能模块之一,主要负责待测样本和反应试剂的自动加样、反应废液的处理以及比色杯与试剂针的清洗等,加样系统性能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生化分析仪的整体性能。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研制了一套生化分析仪自动加样系统,该系统具备样本、试剂自动加样、标准96孔板自动清洗、反应废液自动处理以及加样数据自动存储与读取等功能,并重点研究了影响加样精度的关键因素。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设计加样系统,系统分为下位机、上位机两个部分。下位机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动模块与系统液路设计;二是硬件控制电路设计,包括电源模块、96孔板与试剂针定位控制模块、泵的启停与电磁阀通断控制模块等设计;三是下位机控制软件的编写,包括串口通信、泵、阀等加样元件的控制以及加样时序的控制等。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功能主要包括样本和试剂加样量的设置、96孔板清洗次数设置和加样数据后台存储与访问等功能。(2)对影响加样精度的因素进行仿真研究与分析。首先,选定加速度变化平稳、更符合步进电机矩频特性的S形曲线驱动柱塞泵步进电机的运行,引进Logistic函数对传统的柱塞泵驱动曲线进行优化,提出三条优化后的S形步进电机驱动曲线,并利用Fluent软件对优化后的S形曲线驱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值(决定Logistic函数形状的参数)为0.6时,曲线加样性能表现最好。其次,因为加样包含血清等粘性较大和清洗液等粘性较小的液体,针对液体粘性的影响,选用乙醇、水和甘油三类粘性不同的液体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液体在加样针内部的流动状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流速相同时,粘度大、雷诺数小的液体不容易从针内流出,且加样完成后会残留于针内部与针口处,影响加样精度。最后,利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液体流速对加样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若液体粘度较小,提高流速可以抑制卫星液滴的产生,提高加样精度;若液体粘度较大,提高流速则会使加样完成后针内的液体残留量增加,降低加样精度。(3)对影响加样精度的因素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包括加样管路填充系统液实验、柱塞泵反向间隙测定实验、加样管路材料硬度实验、隔离空气柱体积实验、三条S形加减速曲线加样实验以及柱塞泵最大运行速度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优化加样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加样管路填充系统液、选用硬管作为加样管路、采用r值为0.6的驱动曲线以及针对不同加样液体选用合适的柱塞泵最大运行速度都可以提升加样精度。
周士琦[2](2021)在《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化分析仪是重要的体外诊断设备,常用肾功、肝功、血糖、血脂等临床常规检测。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医疗机构大多数都采用进口生化分析仪,其价格动辄数千万,维护成本高。中小型医院、实验室以及诊所等机构对其望而却步。因此,研发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基于STM32F103ZET6主控制器,设计了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人机交互软件系统、加样运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微量移液系统等。采用五段S型曲线加减速算法实现了加样运动控制,使用A4988步进电机驱动器实现了移液机械臂X方向、样本托盘Y方向、移液机械臂Z方向以及孵育槽机构Z方向等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实测各个方向控制精度小于0.2mm,符合系统精度要求。采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了温度控制,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采集信息并通过加热电路控制加热片将孵育槽加热到恒定温度。孵育槽恒温实测温控系统稳态误差小于0.2℃,符合温度精度要求。采用速度位置双闭环PID算法实现了移液控制,使用TMC2208步进电机驱动器实现了对移液器柱塞步进电机运动控制,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补偿实现了对移液偏差校正,提高了移液准确度。采用压力法有效地进行了液面探测及移液监测实验。使用OV5640采集移液过程样本图像,建立移液数据集,对U-Net神经网络进行模型剪枝处理,并分别对剪枝前后模型训练和测试,模型参数量(Params)和计算量(FLOPs)分别下降93.99%、47.30%,提高了模型运算速度和运行效率。基于剪枝U-Net神经网络图像分割算法对移液区域图像进行分割和分析,建立移液异常判定模型,结合移液吸头几何特征建立移液量检测算法模型;利用亚像素角点检测和ELM方法对图像分割和移液量进行误差补偿。整机定量移液测试,在测试点10μL、50μL和100μL的移液精度分别达到1.72%、1.36%和1.39%,符合微量移液系统精度设计要求。图像法移液监测能够有效判断移液异常并检测移液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对微量移液技术的研发与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谷文[3](2021)在《基于蛋白质羰基化对蛋白氧化损伤与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及其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蛋白质羰基化是一种通过在氧化损伤过程中,表现出蛋白质结构功能的一种不可逆性的氧化应激和损伤,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侧链氨基酸残基受到的氧化损伤形成蛋白质羰基化不可逆性损伤。测定蛋白质羰基化的含量的目的是准确对蛋白质氧化损伤与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探索蛋白质氧化损伤与功能的关系。方法:1.选取巴氏储存的新鲜牛乳5例样本,每个样本做3个平行样本。按照温度和不同保存方式分为以下几组,室温保存样本组(每4个小时测定一次样本测定到24小时一共7组样本)、室温真空样本组(每4个小时测定一次样本测定到24小时一共7组样本)、室温加入抗菌素的牛乳样本组(每4个小时测定一次样本测定到24小时一共7组样本)、冷冻-20℃状态下反复冻融样本组(反复冻融循环5次样本一共5组)、冷冻-20℃状态下真空保存反复冻融样本组(反复冻融循环5次样本一共5组)。室温状态的3个样本组,以室温保存样本组作为对照,分别通过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化学法测定来与室温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20℃冻融循环的2个样本组以通过冷冻-20℃状态下反复冻融样本组作为对照,进行与-20℃真空样本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结果比较。采集不同温度25℃、4℃、-20℃、-80℃状态下,新鲜牛乳样本按照不同温度梯度进行反复冻融样本,分别为按照温度梯度速冻速溶样本、按照温度梯度慢冻速溶样本、按照温度梯度速冻慢溶样本、按照温度梯度慢冻慢溶样本以及-20℃反复冻融样本,来测定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基于研究发现构建羰基化实验模型。2.选取22例2019年体检者血清样本、22例2012年陈旧体检者血清样本以及冻融氧化损伤模型22例体检者血清样本,采用临床生化检测方法测定肝脏功能测定指标、糖代谢功能测定指标、心肌功能测定指标、肾脏功能测定指标进行检测。比较2019年体检者血清与2012年体检者血清生化数据、体检者血清与经模型氧化损伤(冻融)羰基化模型体检者血清生化数据以及两组生化指标和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比较差异性和共同性来评估模型建立的可行性。3.基于蛋白质氧化损伤羰基化模型的建立,在以酶联免疫实验中的乙肝抗体检测实验(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ELISA酶标抗体和待测抗体血清样本以及正常抗体血清样本和正常酶标抗体进行组合,4种组合状态分别是酶标抗体与待测血清样本(组合1)、羰基化损伤酶标抗体与待测血清样本(组合2)、羰基化损伤酶标抗体与羰基化损伤待测血清样本(组合3)、酶标抗体与羰基化损伤待测血清样本(组合4)。以检测所得ELISA抗体含量和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作为比较各组ELISA羰基化损伤程度指标。根据比较各组ELISA结果和蛋白质羰基化含量结果,并对经过氧化损伤模型和正常测定组合进行比较,然后用配对检验分析,分析模型对酶标抗体和待测血清氧化损伤的损伤程度比较。4.基于蛋白质氧化损伤羰基化模型的建立,通过测定PCR和RT-PCR实验方法,采用经氧化损伤模型的试剂盒Taq酶和待测人DNA提取物样本以及正常试剂盒的Taq酶和待测人DNA提取物样本进行组合,有Taq酶与待测血清样本、羰基化损伤Taq酶与待测血清样本、羰基化损伤Taq酶与羰基化损伤待测血清样本、Taq酶与羰基化损伤待测血清样本四种组合。通过PCR定性实验与RT-PCR定量实验检测结果,根据比较各组数据结果,并对经过氧化损伤模型和正常测定组合进行配对分析,进而分析模型造成的氧化损伤对待测人DNA提取物和Taq酶结果的影响。结果:1.通过以室温状态牛乳作为对照组,放置真空和抗菌素牛奶作为实验组,进行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室温状态牛乳样本、真空室温状态牛乳样本、抗生素室温状态牛乳样本都随着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蛋白质羰基化含量逐渐增加。在室温状态下放置的牛奶在0、4、8、12、16、20和24小时时,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均值分别为9.58、10.14、18.28、28.09、54.38、77.84和127.28μmol/g。通过样本中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比较,表明蛋白质羰基化含量的增加是由于蛋白质的氧化损伤而不是细菌的生长,会在无菌条件下降低牛奶的质量。通过进行真空处理于延长牛奶的无菌新鲜度程度,发现牛奶无菌新鲜度与蛋白质羰基化有关。在室温状态下,在0、4、8、12、16、20和24小时分别为含抗生素的牛奶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均值为8.37、12.94、14.08、22.87、32.00、73.83和89.78μmol/g,而不含抗生素的牛奶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均值为9.58、10.14、18.28、28.09、54.38、77.84和127.28μmol/g。在16和24小时观察中(32.00与54.38μmol/g)有显着差异(89.78与127.28μmol/g)。在室温放置第8小时加入抗菌素抑菌状态条件下,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指标含量与未加入抗菌素的普通巴氏牛奶相比,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也随之延长,有无链青霉素抗菌素对牛奶蛋白质羰基化氧化程度开始出现差异,虽然蛋白质羰基化含量都在增加,但是加入抗菌素的新鲜巴氏牛奶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一直比室温放置新鲜巴氏牛奶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少。当温度保持在-20℃低温无菌状态下,真空样品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为14.47、23.39、31.63、43.63、50.33和52.18μmol/g,而非真空样品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为14.56、26.17、55.22、89.24、110.21和182.88μmol/g。真空存储方法的结果与非真空储存的结果前2次冻融循环次数时数值差异不大,但显示出真空比非真空方法有更好的稳定性,后3次循环显示出数值差异度较大。在第3、第4次出现了显着差异,在第5次冻融循环出现最大差异值即分别为43.63 vs 89.24、50.33 vs 110.21和52.18 vs 182.88μmol/g。在不同的冷冻条件下,以-20℃的普通冷冻保存为对照组,在ANOVA方差数据分析结果中,表明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因此,在无菌低温条件下的慢速冷冻影响蛋白质的羰基化含量,表示慢速冷冻中冷冻保存的无菌状态显示出显着差异。2.采用新鲜体检者血清、陈旧体检者血清、经过蛋白质羰基化氧化损伤模型(冻融)的新鲜血清进行样本比较。通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新鲜血清样本与其未进行反复冻融对照组血清共同进行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检测。通过蛋白质羰基化氧化损伤机制进行冻融循环分析两组样本各11例,进行反复测量取均值测定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以新鲜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经过冻融循环的冻融样本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值分别为2.545和1.965μmol/g,表明经过冻融循环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与新鲜待测血清样本羰基化蛋白质含量相比含量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待测样本冻融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的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反复冻融体检患者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浓度显着高于健康对照具有差异性。2012年与2019年待测血清样本羰基化含量经过多次测量取均值后为2.551与1.450μmol/g,2012年陈旧血清羰基化蛋白质含量比2019年羰基化蛋白质含量多,经统计学分析,待测样本蛋白质羰基化含量的组间比较,P<0.001,具有显着差异,2012年体检者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显着高于2019年体检对照组,可认为2012年体检者血清蛋白质羰基化氧化损伤高于2019年体检者对照组。蛋白质羰基化含量以及临床生化酶类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一些临床生化检测蛋白质指标(总蛋白、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都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表明冻融实验生化指标发生改变和陈旧血清实验生化指标发生改变具有吻合性,得出14项生化检测项目中:均无差异性的生化项目有4项,吻合率为100%;都分别具有差异性的生化指标有10项,有6项完全吻合,吻合率为60%,均有差异性和都无差异性的差异率数据可知,平均吻合率为80%。为氧化损伤损伤模型提供生化指标检测提供数据支撑。3.基于氧化损伤羰基化损伤模型的建立,经过蛋白质羰基化冻融模型的待测血清抗体与正常新鲜待测血清抗体各40例样本,进行分析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羰基化损伤抗体组和对照抗体组的均值分别为为0.822与0.581,P<0.05(0.040)具有统计学差异,二者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性,冻融血清抗体与正常血清抗体测定抗体吸光度值存在差异性。双抗原夹心测定通过蛋白质羰基化模型冻融的试剂盒标准酶标结合物和试剂盒正常酶标结合物两组双抗原夹心法测定实验进行配对分析,两组冻融标准酶标结合物组和不冻融正常标准酶结合物组,每组40例样本一共80例,均值分别是0.902和0.501,P值为<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二者具有一定差异性。将两个冻融因素进行组合可以得到6种组合分别是正常酶标结合物+正常血清抗体标本组与反复冻融酶标结合物+反复冻融血清抗体标本组配对比较(组合1)、正常酶标结合物+反复冻融血清抗体标本组与反复冻融酶标结合物+反复冻融血清抗体标本组配对比较(组合2)、正常酶标结合物+反复冻融血清抗体标本组与反复冻融酶标结合物+正常血清抗体标本组配对比较(组合3)、反复冻融酶标结合物+正常血清抗体标本组与反复冻融酶标结合物+反复冻融血清抗体标本组配对比较(组合4)、正常酶标结合物+正常血清抗体标本组与反复冻融酶标结合物+正常血清抗体标本组配对比较(组合5)、正常酶标结合物+正常血清抗体标本组与正常酶标结合物+反复冻融血清抗体标本组配对比较(组合6),经统计学分析,蛋白质羰基化含量在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值分别为0.006、0.009、0.002、0.011、0.000、0.001)。同时进行两因素冻融组与对照组进行结果分析,试剂盒标准酶结合物和血清中的抗体标本通过是否冻融因素分析二者之间关联性,经过配对样本Independent Samples Test进行数据分析试剂盒标准酶经过冻融羰基化分析P值<0.05(P=0.004)具有统计学差异,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而抗体经过冻融羰基化分析P值为0.069>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证明冻融抗体蛋白质不可逆性损伤可能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4.基于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通过定量实验角度来判断实验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探讨蛋白质羰基化造成对荧光实时定量PCR试剂盒中的Taq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分别为正常Taq酶组、经过蛋白质羰基化模型冻融的Taq酶组,两组各有样本12例一共24例,两组均值分别为0.745和0.075,P值为<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为了进一步探讨蛋白质羰基化的测定结果是否由于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中的人基因组DNA提取物造成,通过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人基因组DNA提取物通过蛋白质羰基化模型是否进行模型(冻融)进行分组,分别是未经过模型(冻融)的正常人基因组DNA提取物组和经过蛋白质羰基化模型冻融的人基因组DNA提取物组。两组样本各12例一共24例,均值分别为0.565和0.265,P值为<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蛋白质羰基化模型冻融后的人基因组DNA提取物可能会出现损伤,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结论:1.无菌新鲜度概念的提出,表明无菌新鲜度与蛋白质羰基化有关,通过测定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检测判断无菌新鲜度程度,真空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延长无菌新鲜度状态。冻融次数增加加速无菌新鲜度的降低,逐渐降低冻存(缓慢冻存)对样本危害性大,冻存方式对无菌新鲜度有一定影响。2.以蛋白质反复冻融技术为基础,应用化学法测定蛋白质羰基化技术检测蛋白质氧化损伤能力建立冻融羰基化模型,表明实验建立蛋白质羰基化模型成功。同时,表明羰基化对血脂类生化检测指标和一些酶类功能生化检测指标有影响,对糖代谢类检测指标、肾脏生化类检测指标影响较小。3.对体检者抗体与标准蛋白酶的蛋白质羰基化损伤能力进行了检测,蛋白质羰基化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抗体水平具有较小影响,对标准蛋白质酶类的蛋白质损伤影响较大。4.羰基化蛋白质对PCR和RT-PCR实验中的Taq酶有显着影响,同时氧化损伤DNA提取物也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DNA的损伤机制应进一步探讨。
司亚威[4](2020)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精度影响因素数值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提供各种生化检测项目的自动检测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生化领域对检测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研究领域也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加样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优化分析主要针对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两种研究思路均忽视了加样系统中各个因素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精度的影响,因此本论文采用CFD技术对加样系统中加样精度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确认以加样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之后对加样系统的各个部件以及影响加样精度的多个因素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确认以加样针的加样过程和精密柱塞泵的启动过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于加样针的加样过程的模拟使用FLUENT软件中的VOF模型来实现,通过对不同变径位置的加样针进行模拟,发现变径位置为6.5 mm的加样针更利于提升加样过程中液滴滴落的效率,避免卫星液滴的飞溅现象以及加样结束时液滴在针口的悬挂现象。通过对不同倒角角度的加样针进行模拟发现对加样针进行倒角处理后可以有效的促进液滴滴落,减弱卫星液滴的飞溅现象,其中45°倒角的加样针更利于降低加样初期液滴所受的吸附力,30°倒角的加样针更有利于避免液滴滴落时产生的压力脉冲。对于精密柱塞泵的启动过程的模拟使用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来实现,通过对不同初始启动频率的精密柱塞泵启动模型进行模拟,发现初始启动频率的增大会导致加样系统中初次压力脉冲明显增大,而对二次压力脉冲的影响较小。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模拟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吸样误差体积会随着初始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加样稳定性则会随着初始启动频率的增大而缩小,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初始启动频率为360Hz时加样误差最小。此外本文对精密柱塞泵的三种速度控制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在S形速度控制曲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速度控制曲线,该曲线通过控制时间步长实现了精密柱塞泵柱塞在启动初期的均匀运动,显着的降低了吸样变异系数和加样变异系数。提高了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加样精度和加样稳定性。
杨庆贺[5](2020)在《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文中认为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持续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推行了分级诊疗的医疗政策,促使就诊者向基层医疗机构回流,改善“看病拥堵”的现象。缺少合适的诊断仪器是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POCT型仪器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检测快速、综合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众多基层医疗机构的青睐。生化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辅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来自于人体的血液、体液、脑脊液等样本的检测,测定其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含量,如蛋白质、电解质、酶等,为众多疾病如肝功、肾功、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提供诊断依据。POCT型生化分析仪由于其检测项目丰富,特别适合部署到基层用于常见病、慢性病的临床检验。本文旨在通过对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的研究,基于单人份、多靶标的试剂芯片预封装方案,设计一款适合基层和临床科室使用的体积小巧的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本文对生化分析仪微量加样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高精度连续微量加样的方式即“一吸多吐”,有效缩短了总加样时间,并通过MATLAB/Simulink模型仿真对影响吐样过程动态响应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为高精度连续微量加样技术的实施和参数调整提供参考。另外,鉴于本课题系统对混匀的特殊需求,基于不同混匀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试剂芯片整体震荡混匀的方案,该方案在满足混匀效率和混匀效果的基础上,具有模块体积小巧,且不存在项目间交叉污染的优点。2.基于单人份、多项目组合的试剂预封装方案,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硬件电路设计、液路系统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下位机软件设计等工作。实现了仪器体积小巧、全自动、易操作的特点,并且仪器的测试速度可达400T/H以上。3.构建了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系统后,本文对系统的光学基本性能、加样性能、温控性能以及临床项目精密度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地测试与评价,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孙芙蓉[6](2020)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交叉携带污染及建立封闭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IVD)主要由诊断仪器和诊断试剂组成,用于检测体外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人体样品获取临床诊断信息,从而判断机体功能或疾病状况的产品和服务。IVD是检验医学的“工具”,70%的临床诊断信息来自体外诊断,成为预防、诊断、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对检测质量要求的提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试剂盒在临床生化检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在各级医院、血站、体检中心及其它科研机构广泛使用。临床生化检测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广泛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均存在试剂交叉携带污染现象,且按传统的交叉携带污染判断标准,有些试剂间的交叉污染现象不能被发现,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对于隐蔽性的交叉污染现象,目前尚未看到合理的判定标准。因此,设计合理普适的交叉携带污染评估和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使用时搭配同一厂家的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形成的测量系统为封闭系统,其检验结果具有溯源性和可比性。但目前国内仪器公司或试剂公司多采用开放系统,难以保证结果的溯源性和可比性,成为各级医院结果互认的壁垒。因此,设计合理普适的封闭系统建立方案,验证系统的可比性至关重要。提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现封闭系统的可比性,成为当今检验医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论文分两部分进行研究:1.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试剂交叉携带污染发现及解决方案采用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设计合理普适的交叉携带污染测定试验及特殊的污染清洗程序,对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的中生试剂的交叉携带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隐蔽性的交叉携带污染提出判定标准。结果表明,通过对31个临床常规检测试剂盒的930个组合进行交叉携带污染试验,传统标准识别出10个具有交叉携带污染的组合,而提出的新标准比传统标准额外识别出了5个交叉携带污染组合。对以上15组具有交叉携带污染的组合用提出的特殊的清洗程序进行清洗,结果表明,15个组合的污染率绝对值全部显着降低,且交叉携带污染情况全部得到消除。交叉携带污染可能导致医生对病情及用药量的错误判断,引发严重后果。本研究提出的新的交叉携带污染判定标准及特殊的清洗程序,可减少交叉携带污染带来的生化检测结果的误判问题,为疾病的临床有效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也为厂家进一步改进仪器性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中生体外诊断试剂与中生仪器建立封闭系统的研究为了实现测量系统的溯源性和可比性,提出了一种合理普适的封闭系统建立方案。该方案采用中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40(ZS340),使用IVD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的中生试剂,对41个临床常规试剂盒,通过分析试剂参数设置的原理、引入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的参数、匹配合理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再与雅培c16000系统比对的方式验证封闭系统的可比性。在验证封闭系统可比性的实验中发现根据传统的系统可比性判断标准,有些项目可比性无法判断,有些项目的可比性会被误判,本是可以接受的可比性,使用本标准会被判定为不可接受。这是已有的研究很少提到的现象,且没有合理的判断标准。基于传统的系统可比性判断标准会导致无法判断或判断失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临床结果判断的失误,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论文经过试验提出验证封闭系统可比性的新标准。结果表明:使用新的标准对41个临床常规试剂盒进行封闭系统验证,能直观的判定建立的封闭系统是否有可比性。新标准在贝克曼仪器、日立仪器上也得到了验证。建立起的封闭系统实现了溯源性和可比性,为各级医院实现结果互认提供了基础。
苏红,马云梅[7](2019)在《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自动校正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自动校正方法接受误差反馈的模式都是被动式,这种模式加大了误差校正的难度,降低了误差校正自动性,因此,提出基于反馈主动调节的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自动校正方法。构建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的约束参量分析模型,采用误差反馈主动校正方法与自适应学习算法主动校正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反馈约束参数,通过长期跟踪检测方法实现误差自动校正。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校正的自动性能较好,误差较低,提高了检验精度,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实现误差反馈主动调节的问题,是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自动校正技术的一大进步。
闫盛源[8](2019)在《临床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一致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满足临床实验室内部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及一致化的需求,对本院临床实验室三种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并对其相互间的检测结果一致性程度进行评估;摸索建立适用于二级综合医院拥有多种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实验室进行仪器性能及试剂性能的评估方案,及不同检测系统间可比性研究方案,并对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不具可比性,检测结果一致性不能实现时拟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方法:1.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EP系列文件及WST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要求推荐方案为指导对三种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最大检出限等性能指标进行确认。2.参考EP9-A2文件要求,以日立Hitachi7600作为参比方法,迈瑞生化BS2000和强生Vitros350(干化学)作为待评方法,对相同项目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方法间偏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评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偏倚的临床可接受性。3.对偏差较大项目,分别建立不同的正常参考区间。结果:1.三台生化分析仪仪器性能验证均符合行业标准;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20个评估项目和Vitros350(干化学)生化分析仪的10个评估项目以及迈瑞BS2000自动生化分析仪的20个评估项目及的批内精密度小于各自指标最大允许误差的1/4间,批间精密度均小于各自指标最大允许误差的1/3,正确度均不超过允许最大误差的1/2,均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2日立7600系统仪器精密度和加样准确性等指标优于其它两个检测系统,多数检测项目的精密度亦优于另外两个检测系统,故列为参比系统,其它两个系统作为待评系统,进行方法学一致性评估试验。3.比对实验结果显示:迈瑞BS2000与Hitachi7600检测血钙,两系统间检测结果相关系数R2<0.95,相关性较差,并另有2项:ALP、及Phos方法间偏倚超出允许误差范围;Hitachi7600与强生Vitros350(干化学)相同项目10项,其中1项:CK-MB相关系数R2<0.95,并有3项AST、Crea、Ca方法间偏倚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结论:1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检测系统,本研究发现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存在很大风险,检验科应建立定期的一致性比对计划,及时消除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结果偏差。在偏差不能被消除时,应明确指定不同检测系统的应用范围,如强生Vitros350(干化学)检测系统仅应用于门诊或急诊患者,并在化验单给予明确标识,提示临床医生注意。2经评价迈瑞B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性能指标:精密度、正确度、测量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均能很好的满足临床应用需求。3不同试剂与仪器匹配使用,会带来量值溯源链是否完整的问题,在选购试剂时应关注校准品与试剂及仪器的匹配使用问题,切实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据。
郭金明[9](2019)在《基于光电比浊法的Cys-C测定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肾脏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临床评价肾脏疾病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作为依据,胱抑素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目前,对于肾功能的检测需前往医院的检验科室使用大型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时刻监测肾功能的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市场上适合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自我检测的家用胱抑素C测定仪仍是一大空白。基于以上需求,本文研制了一款基于光电比浊法的胱抑素C测定仪。首先对光电比浊法这一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原理分析,选用散射比浊法作为光线通过悬浊液后的检测方法并建立散射模型。接着选用520nm半导体激光器和硅光电池作为光电检测系统的光源和接收器。为得到稳定的激光输出,设计制作一款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接着基于散射模型使用LightTools软件进行光路的设计,在其中的正透镜中心添加遮拦解决测定仪空载运行时硅光电池依然能接收到光信号的问题,后对外界光源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进行杂散光分析以提高光电检测系统的准确度。最后对胱抑素C测定仪实验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相应的数学关系并验证,同时对测定仪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胱抑素C测定仪在检测胱抑素C浓度方面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检测浓度范围为0mg/L9.65mg/L,基本包括了正常和患病人群的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大小。相对偏差≤8%,批内差CV≤5%,各项参数符合项目技术指标要求,可用于实际的检测之中。本测定仪的研制填补了市场上家用胱抑素C测定仪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如雪[10](2019)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参考国际上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方法与程序,运用德尔菲法及专家共识会议方法建立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为该类中医药临床评价选择适宜的结局指标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回顾,收集国内外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相关的结局指标,进一步整理出备选结局指标条目池,再根据国际公认的德尔菲法,经过连续三轮进阶式调查对每一个候选结局指标的重要程度达成初步共识。通过由核心利益相关成员组成的专家组(咨询小组)进行面对面会议,讨论并最终确定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填补此方面研究的空白,以促进更多高质量中医药干预研究的开展。因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时间有限,本文的研究仅完成第一轮德尔菲调查。结果:通过系统评价国内外相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结局指标,最终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3547篇,其中包括中文文献3461篇、英文文献86篇。整理归纳得到437个结局指标,通过删选、合并,最终纳入专家咨询小组(SAG)问卷的结局指标总共分为8大类,包含355个指标。根据SAG小组对每个结局指标的打分情况,再经SAG小组讨论,最后补充SAG认为重要且应当纳入的结局指标,以及ClinicalTrails注册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近三年的关于高脂血症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最终,纳入德尔菲调查的结局指标共71个,分为8大类。第一轮德尔菲调查结果显示,共有70位利益相关者参与此轮调查中,71个结局指标评分均多4分,将全部纳入至第二轮德尔菲调查中。经过SAG咨询补充2个结局指标,最终形成第二轮德尔菲调查问卷的初稿。结论: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发现其结局指标种类繁多,且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结局指标的名称无规范统一的标准,构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成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德尔菲调查结果提示本研究存在不足:(1)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可能会因为其教育背景、利益侧重点等不同而产生一定的选择偏倚;(2)每个利益相关群体的纳入人数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影响每个结局指标的评分结果。
二、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生化分析仪自动加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化分析仪概述 |
1.3 自动加样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
1.4 自动加样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加样系统整体方案与硬件系统设计 |
2.1 加样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2 传动模块 |
2.2.1 机械结构设计 |
2.2.2 动力源选择 |
2.3 加样系统液路模块 |
2.3.1 加样方式的选择 |
2.3.2 加样针设计与制作 |
2.3.3 液体流路设计 |
2.4 硬件控制电路 |
2.4.1 控制电路总体设计 |
2.4.2 继电器控制电路 |
2.4.3 主控板设计 |
2.5 加样系统整体搭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系统设计 |
3.1 下位机控制系统 |
3.1.1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3.1.2 加样动作的具体实现 |
3.2 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 |
3.2.1 开发环境 |
3.2.2 加样设置界面及功能 |
3.2.3 数据存储与访问功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加样精度因素的仿真研究与分析 |
4.1 柱塞泵驱动方式研究 |
4.1.1 驱动曲线选择 |
4.1.2 驱动参数确定 |
4.1.3 驱动方式优化 |
4.1.4 驱动性能仿真与分析 |
4.2 加样液体流动仿真分析 |
4.2.1 液体流动理论 |
4.2.2 液体粘性对加样精度的影响 |
4.2.3 液体流速对加样精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加样精度因素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5.1 管路填充系统液的影响 |
5.2 柱塞泵反向间隙测定 |
5.3 加样管路材料硬度实验 |
5.4 隔离空气柱体积的影响 |
5.5 柱塞泵驱动方式实验分析 |
5.6 柱塞泵最大运行速度实验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化分析仪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原理与总体方案设计 |
2.1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及结构 |
2.1.1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 |
2.1.2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构 |
2.2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2 加样运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3 温度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4 微量移液系统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核心控制电路设计 |
3.1.1 电源电路 |
3.1.2 主控电路 |
3.1.3 通信电路 |
3.2 加样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
3.2.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
3.2.2 步进电机细分技术 |
3.2.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3.3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3.3.1 加热电路 |
3.3.2 温度检测电路 |
3.4 微量移液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3.4.1 移液器柱塞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3.4.2 气压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 |
3.4.3 相机选型和接口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
4.1.1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方案 |
4.1.2 操作界面设计 |
4.2 加样运动控制算法设计 |
4.2.1 电机加减速控制算法 |
4.2.2 五段式S曲线加减速算法实现 |
4.3 温度控制算法设计 |
4.3.1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 |
4.3.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 |
4.4 微量移液系统软件设计 |
4.4.1 移液器柱塞步进电机控制算法 |
4.4.2 压力法液位探测和微量移液监测 |
4.4.3 基于U-Net图像分割法微量移液监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校核与误差补偿 |
5.1 控制系统实验测试 |
5.1.1 加样运动控制精度测试 |
5.1.2 温度控制系统实验与误差分析 |
5.1.3 微量移液系统实验与误差分析 |
5.2 误差补偿和综合实验 |
5.2.1 误差补偿 |
5.2.2 综合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蛋白质羰基化对蛋白氧化损伤与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及其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基于羰基化对牛乳无菌新鲜度影响观察及其阻断羰基化的保鲜措施评价 |
(一)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标本来源 |
2.方法 |
2.1 影响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 |
2.1.2 牛奶的各种保护状态因素的保存方法 |
2.1.3 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 |
(二)结果 |
1.室温保存状态每四个小时测定状态下牛奶蛋白质发生羰基化反应含量结果 |
2.室温下有无加入抗生素的牛奶蛋白羰基化含量牛奶蛋白质发生羰基化反应含量结果 |
3.室温下真空和非真空牛奶样品的蛋白羰基化含量 |
4.-20℃冻融条件下牛奶蛋白质的蛋白羰基化浓度 |
5.低温-20℃状态下真空和非真空的牛奶样本蛋白羰基化含量 |
6.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多次冻融循环后牛奶蛋白质无菌新鲜度测定的羰基化含量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血清蛋白质羰基化模型的建立及蛋白质羰基化对血清生化检测影响的观察 |
(一)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标本采集及处理 |
2.1 新鲜血清 |
2.2 陈旧血清样本 |
2.3 反复冻融血清标本 |
3.蛋白质羰基化模型建立 |
4.方法 |
4.1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
4.2 迈瑞Mindray 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的检测原理 |
4.3 建立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化学法 |
5.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模型运用无菌新鲜度测定方法对血清标本蛋白质羰基化能力的分析 |
2 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指标结果 |
3 蛋白质羰基化含量测定新旧临床血清标本结果 |
4 新鲜与陈旧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糖代谢类指标结果 |
5.冻融组和陈旧组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糖代谢类指标结果比较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蛋白质羰基化对于酶联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标本采集及处理 |
2.1 新鲜血清抗体制备 |
2.2 冻融血清抗体制备 |
2.3 冻融酶标结合物的制备 |
3.实验方法 |
3.1 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 血清中抗体和蛋白质酶类羰基化水平测定 |
3.3 实验分组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试剂盒酶标结合物和蛋白质羰基化的血清抗体 |
2.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蛋白质羰基化的试剂盒酶标结合物和血清抗体 |
3.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血清抗体和蛋白质羰基化的血清抗体单因素配对分析 |
4.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试剂盒酶标结合物和血清抗体标本进行蛋白质羰基化的多因素联合分析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蛋白质羰基化与氧化应激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标本采集及处理 |
3.方法 |
3.1 DNA的提取 |
3.2 蛋白质羰基化模型运用 |
(二)结果 |
1.GAPDH通用引物的验证 |
2.荧光定量PCR对培养DNA的冻融Taq酶单因素分析扩增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三、全文总结 |
四、工作展望 |
五、综述 蛋白质羰基化对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测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七、致谢 |
(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精度影响因素数值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发展历程 |
1.2.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外发展历程 |
1.2.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内发展历程 |
1.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2.1 加样系统泵体选择 |
2.2 加样系统加样方式选择 |
2.3 加样系统工作流程 |
2.3.1 冲洗动作 |
2.3.2 吸样动作 |
2.3.3 加样动作 |
2.4 加样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卫星液滴 |
2.4.2 隔离空气柱体积变化 |
2.4.3 管路与系统液的流固耦合 |
2.4.4 步进电机的初始启动频率 |
2.4.5 加样精度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样针加样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
3.1 VOF模型 |
3.2 加样针加样过程几何模型建立 |
3.2.1 加样针与反应杯相关参数 |
3.2.2 加样针加样过程模型的相关简化及假设 |
3.2.3 加样针加样过程模型的网格划分 |
3.2.4 加样针加样过程模型的网格检验 |
3.3 求解条件设置 |
3.3.1 边界条件设置 |
3.3.2 求解器设置 |
3.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5 模拟结果分析 |
3.6 加样针变径位置对加样过程影响分析 |
3.6.1 加样针变径位置对卫星液滴的影响 |
3.6.2 加样针变径位置对于挂液现象的影响 |
3.7 加样针针口倒角角度对加样过程影响分析 |
3.7.1 加样针针口倒角处理后的加样过程 |
3.7.2 加样针针口倒角角度对加样过程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1 动网格技术 |
4.1.1 动网格模型 |
4.1.2 动网格算法 |
4.2 建立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模型 |
4.2.1 精密柱塞泵参数选择 |
4.2.2 精密柱塞泵几何模型的相关假设 |
4.2.3 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模型的网格划分 |
4.2.4 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模型的网格检验 |
4.3 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模型的动网格设置 |
4.3.1 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的曲线拟合 |
4.3.2 精密柱塞泵启动过程的UDF程序 |
4.4 求解条件设置 |
4.4.1 边界条件设置 |
4.4.2 求解器设置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分析及速度控制曲线优化 |
5.1 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5.1.1 实验平台结构组成 |
5.1.2 实验方法 |
5.2 模拟有效性验证 |
5.3 最优初始启动频率分析 |
5.4 精密柱塞泵速度控制曲线优化 |
5.4.1 步进电机速度控制曲线 |
5.4.2 精密柱塞泵速度控制曲线优化方法 |
5.4.3 实验验证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5)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现状 |
1.2.2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的特点及优势 |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化分析仪技术概述 |
2.1 生化检验基本原理 |
2.1.1 比色法 |
2.1.2 比浊法 |
2.2 生化分析方法 |
2.2.1 终点法 |
2.2.2 速率法 |
2.3 生化定标方法 |
2.3.1 线性定标 |
2.3.2 非线性定标 |
第3章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 |
3.1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高精度连续微量加样关键技术研究 |
3.1.1 高精度连续微量加样影响因素分析 |
3.1.2 高精度连续微量加样时序分析 |
3.1.3 吐样管路动态建模构建 |
3.1.4 吐样管路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
3.1.5 加样测试液路系统设计 |
3.1.6 高精度连续微量加样实验测试 |
3.2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混匀方案研究 |
3.2.1 混匀方案分析 |
3.2.2 混匀方案设计与实现 |
3.2.3 混匀方案的实验验证与评估 |
第4章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的系统开发 |
4.1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设计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3 液路系统设计 |
4.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4.1 运动控制模块 |
4.4.2 温度控制模块 |
4.4.3 液面检测模块 |
4.4.4 光学检测模块 |
4.4.5 电源模块 |
4.5 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5章 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系统验证及性能评价 |
5.1 光学系统性能验证 |
5.1.1 杂散光测试 |
5.1.2 吸光度准确度 |
5.1.3 吸光度稳定性 |
5.1.4 吸光度线性范围 |
5.2 加样准确度与重复性 |
5.3 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 |
5.4 临床项目批内精密度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交叉携带污染及建立封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1.1.1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现状 |
1.1.2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前景 |
1.2 体外诊断试剂应用现状 |
1.2.1 进口体外诊断试剂应用现状 |
1.2.2 国产体外诊断试剂应用现状 |
1.3 体外诊断仪器应用现状 |
1.3.1 进口体外诊断仪器应用现状 |
1.3.2 国产体外诊断仪器应用现状 |
1.4 试剂交叉携带污染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1.4.1 试剂交叉携带污染研究的现状 |
1.4.2 试剂交叉携带污染研究的意义 |
1.5 测量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 |
1.5.1 开放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 |
1.5.2 封闭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试剂交叉携带污染发现及解决方案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仪器 |
2.2.2 生化试剂盒 |
2.2.3 校准品 |
2.2.4 质控品 |
2.2.5 人血清 |
2.2.6 清洗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剂交叉携带污染的测试、评估方案 |
2.3.2 试剂盒交叉携带污染的解决方案 |
2.3.3 新标准及特殊清洗方法的普适性评价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试剂交叉污染结果的评估 |
2.4.2 试剂盒交叉携带污染解决方案的评估 |
2.4.3 新标准及特殊的清洗方法的普适性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2.5.1 提出交叉携带污染判断的新标准 |
2.5.2 提出特殊而有效的清洗程序 |
2.5.3 提出的污染判断新标准及特殊的清洗方法具有普适性 |
第3章 中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中生试剂建立封闭系统及系统比对结果可比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 |
3.2.2 生化试剂盒 |
3.2.3 临床样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设置试剂盒项目参数的原理和步骤 |
3.3.2 匹配合理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
3.3.3 建立封闭系统并评价其有效性 |
3.3.4 验证封闭系统的可比性 |
3.3.5 比对结果新标准的普适性评价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试剂盒项目参数设置结果 |
3.4.2 匹配所得合理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
3.4.3 建立封闭系统并评价其有效性结果 |
3.4.4 验证封闭系统的可比性结果 |
3.4.5 比对结果评价新标准的普适性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3.5.1 引入正交实验设置试剂参数 |
3.5.2 引入匹配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建立封闭系统 |
3.5.3 引入比对结果评价新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自动校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约束参量分析模型和参量调节 |
1.1 构建约束参量分析模型 |
1.2 参数调节 |
2 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反馈约束参数主动校正 |
3 基于长期跟踪检测的误差自动校正 |
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 结语 |
(8)临床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 |
实施方案 |
一、日立7600-01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 |
1.1.2 标本 |
1.1.3 试剂与校准品 |
1.1.4 质控品 |
1.2 方法 |
1.2.1 精密度验证 |
1.2.2 正确度验证 |
1.2.3 线性范围( 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
1.2.4 临床可报告范围试验 (clinical measurement range,CRR) |
2 结果 |
2.1 精密度验证结果 |
2.2 正确度验证结果 |
2.3 线性范围结果 |
2.4 临床可报告范围 |
3 讨论 |
4 小结 |
二、迈瑞BS-20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强生V-350 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 |
1 |
1.1 材料 |
1.1.1 仪器 |
1.1.2 标本 |
1.1.3 试剂与校准品 |
1.1.4 质控品 |
1.2 方法 |
1.2.1 精密度验证 |
1.2.2 正确度验证 |
1.2.3 线性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
2 结果 |
2.1 精密度验证 |
2.2 正确度验证 |
2.3 线性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
3 讨论及结论 |
三、方法比对及结果一致性评价 |
1 三种检测系统组成 |
2 标本 |
3 方法 |
3.1 参比检测系统确定 |
3.2 仪器准备 |
3.3 操作者相关准备 |
3.4 检测数据分析 |
3.5 实验数据可信度判断 |
3.6 偏差估计和可接受判断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离群值判断 |
4.1.1 绘制方法比对的差值图和比较图 |
4.2 方法学内离群值精确计算检查 |
5 结果分析 |
5.1 线性回归及可信度判断 |
5.2 计算预期偏差和评价可接受性能 |
6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创新点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常用定量检测中性能验证试验方法概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光电比浊法的Cys-C测定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胱抑素C测定仪 |
1.2.2 胱抑素C检测方法 |
1.3 胱抑素C测定仪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检测理论分析 |
2.1 光电比浊法 |
2.2 透射比浊法理论 |
2.3 散射比浊法理论 |
2.3.1 瑞利散射理论 |
2.3.2 米氏散射理论 |
2.4 检测方法的选择 |
2.5 散射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电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3.1 光电检测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3.2 光源与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
3.2.1 光源的选择 |
3.2.2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
3.3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设计 |
3.4 反应杯的设计 |
3.5 光路系统设计 |
3.5.1 初始结构输入 |
3.5.2 光路系统的优化设计 |
3.5.3 杂散光分析 |
3.6 恒温控制的实现 |
3.6.1 测温模块 |
3.6.2 加热模块 |
3.6.3 恒温控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与实验验证 |
4.1 实验准备及实验过程 |
4.2 实验影响因素 |
4.3 数据拟合 |
4.4 技术指标验证 |
4.4.1 准确度验证 |
4.4.2 精确度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胱抑素C测定仪实物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1.1.1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
1.1.3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病机 |
1.1.4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 |
1.1.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
1.2 核心结局指标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概念 |
1.2.2 核心结局指标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核心结局指标的发展趋势 |
1.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核心结局指标集的现状 |
1.3.1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意义 |
1.3.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核心结局指标集的难点及对策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文献系统评价 |
2.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2 文献来源与检索 |
2.2.3 文献筛选 |
2.2.4 数据提取 |
2.2.5 数据整理 |
2.2.6 成立SAG小组 |
2.2.7 建立备选核心结局指标条目池 |
2.3 德尔菲调查 |
2.3.1 第一轮调查的目的 |
2.3.2 建立核心结局指标集遴选组 |
2.3.3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问卷的形成 |
2.3.4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
2.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2.4.1 文献系统评价 |
2.4.2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
2.5 研究注册 |
2.6 伦理审查 |
2.7 工作安排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系统评价 |
3.1.1 文献检索结果 |
3.1.2 纳入文献来源的基本特征 |
3.1.3 文献报告的结局指标 |
3.1.4 结局指标的特点 |
3.2 SAG问卷调查 |
3.2.1 整理合并结局指标 |
3.2.2 SAG评分结果 |
3.3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
3.3.1 纳入第一轮德尔菲的结局指标 |
3.3.2 第一轮德尔菲应答情况 |
3.4 形成第二轮德尔菲调查问卷初稿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
4.2 COS研究的方法学体系有待完善 |
4.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结局指标的问题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4.1 结局指标整理不充分 |
4.4.2 调查方式不完善 |
4.4.3 利益相关者分布不均匀 |
4.5 结论 |
4.6 后续研究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化分析仪自动加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郭帅. 山东大学, 2021(12)
- [2]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D]. 周士琦.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蛋白质羰基化对蛋白氧化损伤与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及其应用价值[D]. 谷文.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精度影响因素数值分析及优化[D]. 司亚威.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全自动POCT型生化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D]. 杨庆贺. 深圳大学, 2020(10)
- [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交叉携带污染及建立封闭系统的研究[D]. 孙芙蓉.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生化分析仪检验精密度误差自动校正方法研究[J]. 苏红,马云梅.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09)
- [8]临床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一致性研究[D]. 闫盛源.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基于光电比浊法的Cys-C测定系统的研究[D]. 郭金明.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D]. 韩如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