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财务软件行业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唐瑜蔓[1](2021)在《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得益于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推动了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智能化产品的多样性,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中国政府相继出台针对智能化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范,强调技术的落地效应,促进智能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使其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智能化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但是,中国智能化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保障,还需要对相关企业财务绩效做出科学评价。对此可以借助EVA绩效评价方法对企业进行财务绩效分析,该方法是对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补充,能够有效评价企业的真实价值,发现阻碍企业经营的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本文基于EVA绩效评价方法对一家智能化企业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描述相关理论概念。其次介绍了SW智能企业,在描述目前国家对智能行业的政策下,通过对其现存财务绩效进行论证,并与行业内规模相当的企业进行分析对比,指出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现存绩效方法的不足,论证EVA绩效评价方法在该企业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根据EVA计算方法得出SW企业经济增加值,并与传统财务绩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EVA绩效评价方法下的SW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全面。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该企业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期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通过上述基于EVA绩效评价方法对SW企业的分析,发现EVA能更科学合理的体现企业的实际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现存的经营状况做出较为准确、合理的评价,指导他们在企业未来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价值。
王小岚[2](2021)在《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个行业和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我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等国家政策的推行,使得海外并购迎来了高潮期。在众多海外并购中“以小博大”式的海外并购模式日益兴起,这种特殊的海外并购模式能否提高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能否达到企业预期的并购效果,都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的海外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海外并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海航科技的海外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本文研究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海外并购、并购绩效、“以小博大”式并购、海外并购理论和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理论。其次,介绍并购双方企业的基本概况、并购动因和并购实施过程。再次,对本次并购进行绩效评价分析,采用传统的会计指标法和经济增加值(EVA)法对此次海外并购进行财务指标的长期绩效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分析。最后,针对上述绩效分析结果得出此次海外并购的相关启示与建议。本文通过此次并购绩效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此次海外并购总体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海航科技带来了正向绩效的结论。
边玉伟[3](2021)在《通源石油并购CGM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并购是企业改善资产质量,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调整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价值。1992年我国的石油企业开始了海外并购道路,到如今已经历了近三十年。前些年,我国石油企业的并购主要是央企为主,然而近几年,并购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央企之外,民企也在迅速发展,提高我国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购能力,不但可以保护我国的能源安全、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并且对改善石油行业的布局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石油行业中民营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深入研宄十分有必要。本文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有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提出本文的切入点,界定相关的的概念,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介绍了石油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并购现状,以通源石油并购CGM为例,对其并购动因和并购过程进行回顾,重点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两个维度,选取并购前后几年的有关数据,使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EVA分析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此次并购为企业带来的绩效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源石油并购CGM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虽然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并购事件未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从长期财务绩效来看,并购行为提高了通源石油公司的绩效,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此次并购提出了启示和相关建议,以期为其它石油民营企业今后的海外并购提供一定参考。
王丽黎[4](2021)在《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使得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中整合趋势属房地产行业最为明显。由于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大型房地产公司都进行不断地扩张,跨地区项目较多,公司业务也延伸到酒店、物业等方方面面,收购、并购案例也随之越来越多,造成分、子公司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房地产公司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产品同质化严重,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松散、不清晰,业务流程难得统一,人事结构冗员臃肿,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减弱使得公司财务风险加大,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基础财务工作等等问题。财务信息化管理成为行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共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是解决当前问题和支持公司战略发展的举措。在我国万科、中铁建、万达等大型房地产公司都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且各公司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流程逐渐完善,但大多数企业还未注重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评价问题,为了更好地助力共享中心战略目标转型,其绩效评价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在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探究了如何构建B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案。首先,本文根据相关背景研究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了相关概念,为下文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介绍了B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概况和公司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文章再次以平衡计分卡框架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得出数据来源,设计了B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随后设计评价标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结果,预测评价体系实行后的预期效果并制定体系实施的详细计划提出保障措施,最后得出研究结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各项业务相互关联的标准化流程部门,所以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考核方案时,要基于公司战略目标出发,不仅对财务共享中心进行评价,还要将评价细化到共享中心小组,使员工持续改善绩效,提高其综合能力,提高公司效率,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集团的发展。
张梦玉[5](2021)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比以往更加需要战略导向的管控模式。实务中企业战略与财务行为联系密切,优秀的企业通常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相应的财务决策,以平衡企业总体风险,使得债权人与股东均可接受。因此,可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解释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结构决策也具有战略效应。资本结构是财务决策最终呈现的结果,管理层如何调整资本结构的过程才是未打开的黑箱。本文以中观层面——企业战略差异度为切入点,考察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框架下,分析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的相关分析,提出“战略差异度—代理成本—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及“战略差异度—经营风险—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两条影响路径。为构建企业战略差异度作用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框架,利用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负相关,与偏离度负相关。战略差异度加剧了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数量减少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风险,获取信息的质量下降可能增加道德风险。由于外部资金提供者降低或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进而加大了企业各类融资方式的难度和成本,最终导致调整成本的上升。因此,企业战略差异度减缓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削弱了调整效果。(2)在代理成本越高的情况下,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减缓作用更显着。战略差异度通过提高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阻碍了管理层进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导致代理成本越高,外部监督机制的弱化为管理层谋求私利提供了空间,股东激励不足减弱了管理层的融资意愿。因此,在代理成本越高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作用更为显着,调整效果的削弱作用更强。(3)在经营风险越高的情况下,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作用更显着。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企业在经营探索的过程中承担更高的经营风险,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更弱,企业向资本市场传递的经营风险信号也越强烈,外部投资者甄别信息难度更大,导致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进而提高了资本结构调整成本。因此,在经营风险越高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作用更为显着。
付昱铭[6](2021)在《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往往会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匹配自身业务结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掀起了一番多元化扩张的浪潮,许多企业通过新设业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的。然而,业务的不断壮大使得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盲目的扩张也可能滋生治理效率低下、资源倾斜性分配、市场估值准确度差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拆上市这一资本运作模式顺势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逐渐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追捧。一般而言,企业分拆上市具有提高发行人股份的流动性及价值、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等诸多优势,也可能存在实践中操作难度大、分拆后子公司业务发展不佳等问题。为此,基于国外资本市场分拆上市行为的成熟性,国外的理论界对其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由于实践中监管层对境内分拆上市的明确规定仅从2019年开始,此前境内分拆上市的案例十分匮乏,这也导致国内学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相比远远不足。近期,由于分拆上市政策的明朗及科创板对企业分拆上市行为的允许,分拆上市上升为国内的热点话题,并成为子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之一。对于信息技术类子公司而言,这些企业整体研发投入量大,因而对于分拆上市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作为金山软件旗下子公司的金山办公,是深耕办公软件领域30余年的龙头企业,历经几次大转型,近期更是基于人工智能和云办公等领域发展的需要,于2019年11月在科创板成功分拆上市,引起了业界不小的轰动。因此,对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丰富国内分拆上市的相关研究,并为其他类似企业的分拆上市提供参考,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在科创板分拆上市成功的企业金山办公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理论基础的铺垫下,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事件研究法等方法,重点对金山办公成功分拆上市的原因及分拆上市对金山办公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具体从五个部分展开探讨。首先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与分拆上市动因、路径及影响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相应的写作框架。其次,本文分别从业务及产业链关系和上市方法两个角度介绍了分拆上市的类型,对分拆上市的动因和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并阐述了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随后是对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的整体介绍,包括分拆双方基本情况、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动因、所确定的具体类型和模式以及实施过程。再次是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这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该部分主要对金山办公成功分拆上市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其分拆上市行为对企业自身产生的影响从公司治理、投融资活动、经营绩效和股东财富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结合本文的分析情况,总结了案例研究结论,并对公司分拆上市行为提出相应启示。本文通过对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第一,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获得资本市场的估值溢价。第二,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后股权结构变得多样化,得到了各类投资者的青睐。第三,金山办公分拆上市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减轻了融资负担。第四,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给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均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第五,金山办公在分拆上市过程中,母公司股东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在三个窗口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分拆上市后,母子公司长期股东财富均得到了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的结论,本文得出以下案例启示:第一,母公司可以选择优质且价值被低估的业务分拆上市,维护母子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第二,母公司应当提高对政策红利的敏感性,增加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的几率。第三,子公司需要恰当地选择分拆上市路径,它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完成上市进程。第四,监管机构应当充分把关分拆上市企业的规范性,保障资本市场有序发展。
刘志虹[7](2021)在《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改变了国际生产体系与生产模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企业适时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等比较优势,积极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成功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集群,在积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促进就业、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中国制造产品在出口规模和份额、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方面都在迅速上升,但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不利的弱势地位。特别是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将《中国制造2025》中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作为打击对象,更是为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现有学术观点认为,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和追求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加成能力的控制。国际市场上价格加成能力是企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具体体现,国际市场势力不仅代表着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对产品的加价能力,而且是制造企业直接影响、控制市场变量以获得更多市场利益的能力。国际市场势力体现了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影响着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格局,也体现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那么,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作用机制怎样?虽然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但从现有文献看,全面系统地探究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问题的研究成果仍然鲜少。因此,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问题作全面系统的研究,仍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研究背景,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旨在揭示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内在机理,并将其用于指导管理的实践。围绕“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这一主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市场势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详细梳理现有文献关于国际市场势力概念描述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市场势力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梳理、总结、评述,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2)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法对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现有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且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经过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等分析工作后,识别出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有技术创新能力、渠道控制能力、网络能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环境动态性。然后,充分吸收全球价值链理论、资源观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对扎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依据逻辑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概念模型。(3)构建了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的研究模型在基于扎根理论提炼关键影响因素后,本文首先对这些影响因素(变量)的内涵和维度做了详细阐述,然后综合分析和利用现有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提出本文变量之间的研究假设:第一,技术创新能力、渠道控制能力、网络能力的各维度对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形成呈正向的促进作用;第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中起中介作用;第三,环境动态性在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中是一种重要的情境因素,具有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4)对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假设展开实证检验理论研究命题提出是否科学合理,还需通过有效的实证检验来加以验证。鉴于主观性指标与客观性指标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本文参考管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主观评价测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了企业的样本数据,获取了283份有效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通过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后,确认了样本数据能满足实证检验的要求,据此对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索式技术创新能力、利用式技术创新能力对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存在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探索式技术创新能力、利用式技术创新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探索式技术创新能力、利用式技术创新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第二,供应渠道控制能力、终端渠道控制能力对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存在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终端渠道控制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供应渠道控制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供应渠道控制能力、终端渠道控制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未得到样本数据的支持;第三,网络规划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对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起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网络规划能力、网络管理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网络规划能力、网络管理能力与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第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形成有正向的促进作用。(5)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启示基于前面几部分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和提升的建议:第一,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加强企业渠道控制能力的建设;第三,重视企业网络能力的培育;第四,推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第五,建立企业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的监测机制。总之,本文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微观层面的视角探究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问题,拓展了现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国际市场势力相关研究的内容。当然,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数据采集局限等,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张凯[8](2021)在《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阵痛性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包商银行被接管和破产、锦州银行战略重组以及营口沿海银行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集中挤提事件等,充分暴露出我国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风险事件爆发后,银行业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同业拆借成本飙升。因此,在以上复杂的金融市场国际和国内环境中,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建立适用我国国情的流动性风险识别、预警、监测和控制法律体系和框架,这对于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中小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从国内外案例来看,一旦中小银行无法偿还一定规模的到期债务,便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也是中小银行陷入困境的直接诱因,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真正致命的是严重的流动性断裂。其诱发因素很多,可能是单纯的流动性风险本身也可能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传染机制导致。就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身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二是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三是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监管和控制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因此,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并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Ⅰ》)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Ⅱ》)以及《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Ⅲ》)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为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除银行资本监管的三支柱外,还特别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两个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重要指标。同时巴塞尔委员会还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都做出了规定,但是随着近几年金融业形势的变化,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监管理念滞后,二是监管法律位阶较低,三是监管方式过于僵化,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究其原因既有中小银行本身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因素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指标、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因素。中小银行吸储能力较弱,严重依赖同业融资,流动性管控压力较大。而有些中小银行的股东无视国家规定,关联交易甚至违规挪用中小银行的资金。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打破原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金融科技的创新和普及令银行服务渠道、手段和服务内容发生巨大改变,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让原有银行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来自银行同业和新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使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基于全国多家中小银行流动性指标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及其他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设置适配性分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在构建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来解决根本原因过多的“加杠杆”造成的资金短缺和高利率。在微观层面上,银行应坚持回归原点,服务实体,专注于主营业务,并做好基于信贷的信贷业务,避免过度创新而导致不稳定。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念方面应该贯彻适配性监管理念,即根据银行的风险特征和系统重要性来确定相适应的监管规则和监管行为。我国流动性监管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是一个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坚持与努力。我国现行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主要以较低层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载体,存在政策依据过多、法律依据不足、不能适应当下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等问题。为此,从进一步改革现行监管体制、使其更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综合经营改革需求的角度,制定、修订相关金融法律,规定具有适配性的流动性监管统一规则与指标。
李婷[9](2021)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共享中心研究 ——以A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既带来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提供了一种转型的机遇。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对行业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造成了冲击。企业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应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在互联网技术日益革新的时代,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团实现财务全面转型的重要方式。财务共享平台承担了集团内各分(子)公司以及各分支机构的几乎所有的基础性财务工作,令财务人员免于被重复性高的基础日常工作所困,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数据分析等高附加值的工作任务中,以便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撑,有利于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通过财务共享平台,下属分(子)公司的业务开展、绩效实现度、预算剩余等情况会实时反馈给集团总部管理层,能够对各下属部门实施更有效的管控,防范财务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集团的治理水平。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对财务共享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并引入了A集团进行案例阐述。首先,对其构建的动机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建设该财务新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从多个方面对公司的财务共享总体方案与关键因素进行阐述;接着,归纳总结了A集团运行财务共享的成效,并指出了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该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将信息技术与财务共享理论相融合,对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识别等信息技术在财务共享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力求扩展“互联网+”环境下智能财务的应用场景,对于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构建财务共享中心、优化财务管理的模式,期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财务共享的模式是企业集团实现财务工作转型的未来趋势之一,借助财务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转型。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借助互联网数字技术搭建信息平台,提升企业财务资源整合水平,推动战略实现,是值得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
邢晓楠[10](2021)在《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加入了跨国并购的行列。跨国并购所带来的机会和资源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因此,在跨国并购大潮中,我国身为经济大国,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贸易的不断推进,也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各种政策帮助企业实现跨国并购。在这其中,本文选择家电行业的跨国并购案例进行研究,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迅速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提升,具有意义;另一方面,面对趋于饱和的家电市场,很多企业选择了拓宽海外市场这一方式来缓解国内的竞争,也在通过跨国并购这一方式获取先进的资源和技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实现,对其的研究非常具有价值。同时,跨国并购能否取得成功受到双方并购动因、并购环境、并购策略等的多方面影响,并购后能否发挥财务效应和相应的非财务效应是衡量企业整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家电企业“三巨头”之一的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GEA)这一案例为例,通过对并购双方并购动因、并购背景等的充分分析,从财务效应和非财务效应两方面分析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效果,研究青岛海尔跨国并购所实现的各个方面的突破和提升,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和教训,从而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研究青岛海尔跨国并购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接着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跨国并购动因及财务风险、并购中产生的各种财务或者非财务效应的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想,形成本文的思路框架。然后结合对跨国并购的内涵和效应含义的理解,研究与本文相关的理论支撑,奠定本文的理论基调,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GEA)这一案例的发生背景、发生动因、发生过程等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利用对比分析法分析青岛海尔跨国并购前后数年的数据,用会计指标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结合法评估出跨国并购后的相关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方面的变化,利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度量出并购在财务效应上的表现,并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指标上各选取了1-2个较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同行均值对比分析,在家电行业背景下更加充分分析财务效应,运用资产规模、品牌价值、市场规模、研发能力、股东价值、销售渠道等指标分析出并购带来的非财务效应,同时考虑企业战略对企业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实现的影响,总结并购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发现在财务效应方面,跨国并购帮助青岛海尔提升了短期偿债能力,从长期来看,其长期偿债能力也表现出较好的趋势,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各项周转率也较并购之前有所提升,营业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也在并购后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的提升也表现出青岛海尔未来的发展潜力,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指标上分析对比出的结果也能够发现跨国并购所带来的正向财务效应,这都说明青岛海尔在跨国并购后进行了充分的财务整合。同时,在非财务效应指标上能够发现,跨国并购帮助并购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增加了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产品产销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单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居于同类型产品的首位,品牌价值提升,研发能力增强,销售渠道增多,可以说在非财务效应上也取得了质的改变。在并购目的实现上,青岛海尔的全球化战略通过并购跨国进一步实现,实现了产品更多地流向国际市场,海外客户忠诚度和海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多元化经营等目标基本实现。同时,本文以青岛海尔这一跨国并购案例为例,提出针对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家电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提供有用的信息,发挥参考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财务软件行业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财务软件行业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务绩效评价概述 |
2.1.2 EVA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主要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
2.3.1 杜邦分析法 |
2.3.2 沃尔评分法 |
2.3.3 平衡计分卡 |
2.3.4 EVA与不同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 |
第三章 SW智能企业基本情况及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
3.1 SW智能企业基本情况 |
3.1.1 企业所在行业现状及特点 |
3.1.2 企业非财务数据状况 |
3.1.3 企业财务状况 |
3.2 SW智能企业现行财务绩效分析 |
3.2.1 盈利能力分析 |
3.2.2 偿债能力分析 |
3.2.3 营运能力分析 |
3.2.4 成长能力分析 |
3.3 SW智能企业与行业内其他公司对比 |
3.4 现行财务绩效评价的不足 |
3.4.1 未充分考虑智能行业的特征 |
3.4.2 缺少非财务指标 |
3.4.3 与公司战略目标相割裂 |
3.4.4 财务指标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
第四章 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构建 |
4.1 智能企业运用EVA的理论探讨 |
4.2 EVA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2.1 EVA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4.2.2 EVA财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4.3 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构建原则 |
4.3.1 EVA在智能企业构建的难点和目标 |
4.3.2 EVA调整目的 |
4.3.3 EVA调整内容 |
4.4 基于SW智能企业EVA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计算 |
4.4.1 NOPAT(税后经营净利润)的计算 |
4.4.2 TC(投入总成本)的计算 |
4.4.3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
4.4.4 EVA的计算 |
4.5 EVA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
4.5.1 净利润与EVA值对比 |
4.5.2 净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EVA率对比 |
4.5.3 销售净利率与销售EVA率对比 |
4.6 SW智能企业基于EVA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改善财务绩效的建议 |
5.1 提升研发项目的集中性 |
5.2 建立健全EVA业绩考核机制 |
5.3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
5.4 重视引进并培养创新性人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海外并购相关概念 |
2.1.1 海外并购的含义 |
2.1.2 海外并购的类型 |
2.1.3 并购绩效的含义 |
2.2 “以小博大”式并购的含义及特点 |
2.2.1 “以小博大”式并购的含义 |
2.2.2 “以小博大”式并购的特点 |
2.3 海外并购理论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2.3.2 技术创新理论 |
2.3.3 战略发展理论 |
2.3.4 效率理论 |
2.3.5 交易费用理论 |
2.4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理论 |
2.4.1 财务指标法 |
2.4.2 EVA评价法 |
2.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海航科技海外并购英迈国际案例介绍 |
3.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概述 |
3.1.1 海航科技概述 |
3.1.2 英迈国际概述 |
3.2 并购动因分析 |
3.2.1 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 |
3.2.2 全球布局的需求 |
3.2.3 英迈国际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3.2.4 战略转型 |
3.2.5 获取核心技术 |
3.3 海航科技“以小博大”式并购实施过程 |
3.3.1 并购前期准备 |
3.3.2 并购交易 |
3.3.3 并购后期整合 |
第四章 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绩效评价分析 |
4.1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应用分析 |
4.2 基于财务指标法对并购绩效的分析 |
4.2.1 偿债能力分析 |
4.2.2 营运能力分析 |
4.2.3 盈利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3 基于EVA评价法对企业价值的分析 |
4.3.1 EVA计算指标 |
4.3.2 EVA会计调整 |
4.3.3 EVA计算与分析 |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并购绩效的综合分析 |
4.4.1 建立模糊评价集 |
4.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3 构建判断矩阵 |
4.4.4 模糊关系矩阵计算分析 |
4.5 海航科技海外并购绩效评价总结 |
第五章 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的启示与建议 |
5.1 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的启示 |
5.1.1 做好并购前期准备工作 |
5.1.2 保证并购资金充足 |
5.1.3 控制并购后的偿债风险 |
5.1.4 保持被并购企业的独立性 |
5.2 “以小博大”式并购的建议 |
5.2.1 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协助并购前期调查 |
5.2.2 加强自有资金管理 |
5.2.3 进行多元化融资 |
5.2.4 合理进行资源整合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通源石油并购CGM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并购绩效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并购和并购绩效的定义 |
2.1.1 并购的定义 |
2.1.2 并购绩效的定义 |
2.2 并购动因理论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2.2.3 规模经济学理论 |
2.3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2.3.1 案例研究法 |
2.3.2 事件研究法 |
2.3.3 财务指标法 |
2.3.4 因子分析法 |
2.3.5 EVA法 |
第三章 石油行业并购现状及通源石油并购案例介绍 |
3.1 石油行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
3.1.1 海外并购区域广泛化 |
3.1.2 央企主导且民企发展快速 |
3.1.3 并购风险大 |
3.2 通源石油并购案并购双方企业介绍 |
3.2.1 通源石油简介 |
3.2.2 CGM简介 |
3.3 通源石油并购过程及支付方式 |
3.4 通源石油并购动因分析 |
3.4.1 发挥协同效应 |
3.4.2 提高盈利水平 |
3.4.3 公司战略驱动 |
第四章 通源石油并购CGM绩效分析与评价 |
4.1 并购前后短期资本效应的分析与评价 |
4.2 并购前后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
4.2.1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分析评价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分析评价 |
4.3 并购前后价值创造的分析与评价 |
4.3.1 通源石油EVA的计算 |
4.3.2 EVA核心指标分析 |
第五章 通源石油并购案例的启示及建议 |
5.1 通源石油并购CGM的启示 |
5.1.1 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 |
5.1.2 合适的支付方式是成功的关键 |
5.1.3 并购后的资源整合至关重要 |
5.1.4 需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 |
5.2 相关建议 |
5.2.1 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 |
5.2.2 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
5.2.3 培养石油行业跨国管理人才 |
5.2.4 建立健全适合石油企业的EVA绩效评价体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 |
2.1.1 财务共享服务概念和特征 |
2.1.2 财务共享服务范围和作用 |
2.1.3 财务共享服务的有效性 |
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理论 |
2.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念 |
2.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 |
2.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与运营 |
2.3 绩效评价理论 |
2.3.1 绩效评价的含义 |
2.3.2 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三章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 |
3.1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况 |
3.1.1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
3.1.2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流程 |
3.2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的现状 |
3.2.2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2.3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3.3 绩效评价体系重新构建的可行性 |
3.3.1 企业良好的环境支持 |
3.3.2 研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
第四章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研究 |
4.1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4.1.1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的目标定位 |
4.1.2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1.3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4.2 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 |
4.2.1 B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的检验标准 |
4.2.2 B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4.2.3 B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
5.1 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预期效果 |
5.1.1 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
5.1.2 评价体系更具有科学性 |
5.1.3 有利于财务人员转型 |
5.2 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5.2.1 绩效评价体系方案的实施 |
5.2.2 明确企业战略转型目标 |
5.2.3 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 |
5.2.4 持续提升流程标准化程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的局限性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 |
2.1.2 企业战略差异度的概念 |
2.1.3 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概念 |
2.1.4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依据 |
2.2.2 资本结构相关理论依据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2.5 信号传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3.2 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机理 |
3.2.1 代理成本路径 |
3.2.2 经营风险路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及计算 |
4.2.1 战略差异度 |
4.2.2 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 |
4.2.3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
4.2.4 资本结构偏离度 |
4.2.5 渠道检验变量 |
4.2.6 控制变量 |
4.3 检验模型的构建 |
4.3.1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模型 |
4.3.2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模型 |
4.3.3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渠道检验模型 |
4.3.4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偏离度的渠道检验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理论依据检验 |
5.1.1 战略差异度的年度趋势 |
5.1.2 资本结构调整行为的存在性 |
5.1.3 目标资本结构的拟合 |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1 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
5.3.2 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偏离度 |
5.3.3 企业战略差异度、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5.3.4 企业战略差异度、经营风险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内生性检验 |
5.4.2 战略差异度的敏感性测试 |
5.4.3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敏感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 |
1.2.2 关于企业分拆上市的路径研究 |
1.2.3 关于企业分拆上市的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概述 |
2.1 企业分拆上市的类型 |
2.1.1 基于业务及产业链关系的分类 |
2.1.2 基于上市方法的分类 |
2.2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 |
2.2.1 促进企业激励机制的推行 |
2.2.2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
2.2.3 推动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
2.2.4 获得企业的估值溢价 |
2.3 企业分拆上市的模式 |
2.3.1 PE孵化器模式 |
2.3.2 业务相近模式 |
2.3.3 业务不同模式 |
2.4 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效率理论 |
2.4.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4 资本市场理论 |
3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案例概况 |
3.1 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分拆方金山软件基本情况 |
3.1.2 被分拆方金山办公基本情况 |
3.2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动因 |
3.2.1 规范公司治理,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 |
3.2.2 增加融资平台,保障金山办公长期发展 |
3.2.3 形成战略规划,提升集团的品牌认知度 |
3.2.4 释放低估信号,获得市场更高估值 |
3.3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类型和模式的确定 |
3.3.1 分拆上市类型的确定 |
3.3.2 分拆上市模式的确定 |
3.4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实施过程 |
3.4.1 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 |
3.4.2 红筹VIE架构的搭建与拆除 |
3.4.3 选择创业板作为上市场所 |
3.4.4 重新选择上市板块并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
4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 |
4.1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成功的原因分析 |
4.1.1 选择了更适合的上市路径 |
4.1.2 抓住了政策的机遇 |
4.1.3 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 |
4.1.4 具备了独立面向市场的能力 |
4.1.5 避免了同业竞争和规范了关联交易 |
4.2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4.2.1 有利于吸引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得到优化 |
4.2.2 有利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
4.2.3 有利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治理力量得到增强 |
4.3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投融资活动的影响 |
4.3.1 获得超募资金,融资能力大幅提升 |
4.3.2 募投收购并行,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
4.4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
4.4.1 盈利能力变动分析 |
4.4.2 偿债能力变动分析 |
4.4.3 营运能力变动分析 |
4.5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 |
4.5.1 对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影响 |
4.5.2 对长期股东财富的影响 |
5 案例的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获得估值溢价和增强融资能力驱动了金山办公分拆上市 |
5.1.2 金山办公通过分拆上市得到了各类投资者的青睐 |
5.1.3 金山办公通过分拆上市减轻了融资负担 |
5.1.4 金山办公通过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了积极效应 |
5.1.5 金山软件分拆金山办公上市后股东财富均得到了增加 |
5.2 案例启示 |
5.2.1 母公司可以选择优质且价值被低估的业务分拆上市 |
5.2.2 母公司应当提高对政策红利的敏感性 |
5.2.3 子公司需要恰当地选择分拆上市路径 |
5.2.4 监管机构应当充分把关分拆上市企业的规范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扎根理论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起源及其内涵的研究 |
2.1.2 全球价值链驱动力的研究 |
2.1.3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算的研究 |
2.2 关于国际市场势力相关概念的研究 |
2.2.1 国际市场势力的内涵 |
2.2.2 国际市场势力与垄断势力的关系 |
2.3 关于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关于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实证的研究 |
2.5 对现有研究的简评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际市场势力形成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
3.1.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1.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1.3 访谈的实施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过程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式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扎根理论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 相关变量内涵及变量维度 |
4.1.1 国际市场势力的维度 |
4.1.2 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维度 |
4.1.3 渠道控制能力的内涵和维度 |
4.1.4 网络能力的内涵和维度 |
4.1.5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维度 |
4.1.6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和维度 |
4.2 研究假设 |
4.2.1 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假设 |
4.2.2 渠道控制能力与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假设 |
4.2.3 网络能力与国际市场势力形成的关系假设 |
4.2.4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中介作用 |
4.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数据采集 |
5.1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2.1 国际市场势力的测量 |
5.2.2 技术创新能力的测量 |
5.2.3 渠道控制能力的测量 |
5.2.4 网络能力的测量 |
5.2.5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量 |
5.2.6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3 问卷预调研 |
5.3.1 预调研数据的采集 |
5.3.2 预调研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及问卷修正方法 |
5.3.3 预调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及问卷修正 |
5.4 正式调研和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5.4.1 正式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分析 |
5.4.2 正式问卷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 |
6.1 数据质量分析 |
6.1.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1.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 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
6.3 假设检验 |
6.3.1 直接作用检验 |
6.3.2 中介作用检验 |
6.3.3 调节作用检验 |
6.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2.1 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7.2.2 加强企业渠道控制能力的建设 |
7.2.3 重视企业网络能力的培育 |
7.2.4 推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 |
7.2.5 建立企业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变化监测机制 |
7.3 研究局限 |
7.3.1 样本数据采集的局限性 |
7.3.2 相关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
7.4 研究展望 |
7.4.1 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工作 |
7.4.2 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相关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预调研问卷 |
附录3: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8)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小银行规模和度量状况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衍生的研究 |
1.3.3 关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践的研究 |
1.3.4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与法律监管政策的研究 |
1.3.5 关于危机后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逻辑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数据分析研究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概述 |
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1 中小银行及流动性风险内涵外延 |
2.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构成要素 |
2.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在表现 |
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 |
2.2.1 存款挤兑与流动性短缺 |
2.2.2 违约冲击与流动性转移 |
2.2.3 同质资产与流动性危机 |
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特征 |
2.3.1 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
2.3.2 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 |
2.3.3 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逻辑起点 |
3.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3.1.1 成本收益理论 |
3.1.2 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
3.1.3 金融监管辩证理论 |
3.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失灵” |
3.2.1 市场不完全——资金流动性下降 |
3.2.2 竞争不充分——资产负债表衰退 |
3.2.3 信息不对称——金融危机的源泉 |
3.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政府失灵” |
3.3.1 流动性风险金融监管权错位 |
3.3.2 风险监管指标设计的趋同化 |
3.3.3 对流动性分层现象关注不够 |
3.3.4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证研析 |
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研判 |
4.1.1 包商银行破产案 |
4.1.2 锦州银行重组案 |
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诱致因素 |
4.2.1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
4.2.2 公司治理体系因素 |
4.2.3 资产负债结构因素 |
4.2.4 其他风险转化因素 |
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启示 |
4.3.1 建立回应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4.3.2 全面应对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挑战 |
4.3.3 优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和监管协调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检省 |
5.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5.1.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的演进 |
5.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规范 |
5.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主体 |
5.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 |
5.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理念滞后 |
5.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位阶较低 |
5.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过于僵化 |
5.2.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5.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 |
5.3.1 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
5.3.2 中小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加剧期限错配 |
5.3.3 中小银行混业经营使系统性风险增大 |
5.3.4 影子银行不断削弱金融监管法律效力 |
5.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 |
5.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 |
5.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内容 |
5.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6.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校正 |
6.1.1 确立适配性监管理念 |
6.1.2 确立穿透式监管理念 |
6.1.3 确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理念 |
6.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的强化 |
6.2.1 强化迈向市场化的金融监管方式 |
6.2.2 强化单体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
6.2.3 强化审慎性和连贯性的监管方式 |
6.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1 重构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框架 |
6.3.2 重设具有创新性意识的适配性监管指标 |
6.3.3 重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6.3.4 重置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互联网+”环境下财务共享中心研究 ——以A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 |
2.1.2 互联网+的内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流程再造理论 |
2.2.3 资源配置理论 |
2.2.4 扁平化管理理论 |
3 “互联网+”环境下财务共享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 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必要性 |
3.1.1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
3.1.2 “互联网+”时代财务共享的作用 |
3.2 我国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现状 |
3.2.1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发展之路 |
3.2.2 财务共享的整体建设现状 |
3.2.3 “互联网+”时代我国财务共享面临的挑战 |
3.3 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趋势 |
4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概况 |
4.1 A集团相关简介 |
4.2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动因分析 |
4.2.1 外界环境的驱动 |
4.2.2 自身谋取发展的需要 |
4.3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
4.3.1 决策层的支持 |
4.3.2 技术上的支持 |
4.3.3 企业文化的支持 |
4.4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总体方案 |
4.4.1 在加强风险管控方面 |
4.4.2 在促进业财融合方面 |
4.4.3 在支持战略决策方面 |
4.4.4 在推进财务信息化方面 |
4.5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环节 |
4.5.1 注重服务质量 |
4.5.2 完善财务组织结构 |
4.5.3 优化关键流程 |
4.6 A集团财务共享信息平台的搭建 |
4.6.1 影像扫描系统 |
4.6.2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
4.6.3 资金管理系统 |
4.6.4 ERP系统 |
4.6.5 电子报账系统 |
5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行成效及优化策略 |
5.1 A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成效 |
5.1.1 提升了财务处理效率与质量 |
5.1.2 加强了集团管控水平 |
5.1.3 推动了财务工作的转型 |
5.1.4 提高了员工与客户的满意度 |
5.2 A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
5.2.1 业务部门员工对共享平台熟悉程度不够 |
5.2.2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
5.2.3 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
5.2.4 财务信息化程度仍不足 |
5.3 完善财务共享服务的措施与建议 |
5.3.1 加强业务部门员工对共享服务的认同 |
5.3.2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
5.3.3 强化信息系统应用,推进财务智能化 |
5.3.4 保障数据安全,加强风险防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研究不足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跨国并购的内涵 |
2.效应的含义 |
(二)理论基础 |
1.信号传递理论 |
2.交易费用理论 |
3.市场内部化理论 |
4.委托代理理论 |
三、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案例介绍 |
(一)家电行业现状 |
(二)并购双方背景 |
1.并购方—青岛海尔 |
2.被并购方—通用家电(GEA) |
(三)跨国并购动因 |
1.并购方—青岛海尔 |
2.被并购方—通用家电(GEA) |
(四)跨国并购过程 |
四、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效应分析 |
(一)财务效应 |
1.财务指标分析 |
2.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
(二)非财务效应 |
1.资产规模扩大 |
2.品牌价值提升 |
3.市场规模开拓 |
4.研发能力增强 |
5.股东价值增加 |
6.营销渠道开拓 |
五、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1.财务效应得到提升整合 |
2.非财务效应成功发挥 |
3.并购目的基本实现 |
(二)研究启示 |
1.实施跨国并购活动要足够谨慎 |
2.重视跨国并购后的整合 |
3.注意跨国并购后的风险,创新利用智能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财务软件行业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 唐瑜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绩效评价研究[D]. 王小岚.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通源石油并购CGM绩效评价研究[D]. 边玉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B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D]. 王丽黎.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5]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D]. 张梦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6]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探讨[D]. 付昱铭.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7]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企业国际市场势力形成机理研究[D]. 刘志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凯. 辽宁大学, 2021(02)
- [9]“互联网+”环境下财务共享中心研究 ——以A集团为例[D]. 李婷.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10]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效应研究[D]. 邢晓楠.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绩效评价论文; 海外并购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国际市场占有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