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穴位——“十五络”穴位的临床体会

具体穴位——“十五络”穴位的临床体会

一、特定穴——“十五络”穴的临床运用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鞠静[1](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毛伟波,江凌圳[2](2021)在《从《医学纲目》看楼英的针灸学术特点》文中研究表明明初医家楼英所着综合性医书《医学纲目》,收录了历代多种针灸文献,并夹叙己之主张,体现了其针灸学术特点。该文应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对《医学纲目》中的针灸文献从刺法灸法、经络腧穴、针灸治疗3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楼英注重候气,详分补泻,善用缪刺,明辨禁忌;注重特定穴,详考经脉腧穴;针灸药并用,善用刺血疗法和灸法,阐发经旨,注重经络辨证。楼英主张"分经灸刺",是明初经络辨证的集大成者,在针灸学术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当今针灸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莹莹[3](2020)在《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与文献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中医对弱视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推拿在弱视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特点,详细总结推拿疗法治疗弱视的选穴组方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弱视的临床研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文献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发表的推拿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别对文献发表时间、推拿取穴、腧穴部位、腧穴归经和特定穴属性进行分类整理,并将整理结果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推拿治疗弱视文献38篇,使用频次排前五名的腧穴分别为:四白、睛明、鱼腰、攒竹、承泣;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上循头面、与眼密切相关的经脉居多,面部经外奇穴使用频率也较高;从穴位分布看,头面部、腰背部穴位使用频次较高;从特定穴属性分析,交会穴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特定穴。得到现代期刊文献常用的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2组,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3首。结论:1.推拿疗法可有效治疗弱视,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2.推拿治疗弱视的组方取穴多从医者个人经验出发,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拿治疗弱视的临床推广应用。3.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挖掘分析,得到现代推拿治疗弱视3个新方,以期为推拿治疗弱视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形成提供借鉴,以利于推拿治疗弱视的临床推广应用。临床研究一、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视力改善状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远、近立体视觉的改善情况以及远期临床疗效,评价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为提高儿童弱视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7例弱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配镜遮盖疗法)59例,对照组1(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59例,对照组2(配镜遮盖疗法)59例。所有病例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裸眼视力,临床症状积分,远、近立体视觉变化,以及远期临床疗效,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三组患儿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积分,裸眼视力,远、近立体视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总积分经方差分析,P<0.01,有显着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2相比,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P值均小于0.05,说明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在改善弱视患儿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配镜遮盖疗法。3.裸眼视力比较:三组患儿的裸眼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2相比,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P值均小于0.05,说明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在提高裸眼视力方面优于配镜遮盖疗法。4.远、近立体视觉比较:治疗结束后,三组患儿的远、近立体视觉均得到显着改善。5.临床疗效比较:(1)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58%)明显高于对照组1(85.57%)和对照组2(7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配镜遮盖疗法,中西医联用则临床疗效更佳。(2)不同弱视类型的临床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分别经?2检验,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比较:在轻度弱视的治疗中,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的总有效率为92.00%,配镜遮盖疗法的总有效率为78.57%,可见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配镜遮盖疗法,中西医联用则临床疗效更佳(94.12%);在中、重度弱视的治疗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小于0.05,说明采用中医推拿结合西医配镜遮盖疗法可明显提高弱视的临床总有效率。6.从远期疗效比较来看:治疗结束3个月、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在稳定远期视力方面优于配镜遮盖疗法;中西医结合,远期疗效更好。结论:1.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作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在改善弱视儿童中医临床证状,调理儿童体质,调理各脏腑功能方面具有显着优势。2.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可明显提升弱视患儿的裸眼视力。3.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可改善弱视儿童的远、近立体视觉;配合西医遮盖配镜,疗效更好。4.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推拿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配镜遮盖疗法,且二者配合,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二、导师于娟教授治疗弱视临床经验总结从肝、脾、肾三脏探讨分析导师于娟教授对弱视发病机理的认识,总结了其“立足生理病理特点,把握弱视发病规律”、“调理脏腑功能,充实先后天之本”、“标本兼治,及时纠正伴随症候”、“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中西医理论结合,擅用振法”、“主张尽早治疗,强调定期巩固及家庭防护”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方法,并对临床典型医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弱视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李若兰[4](2020)在《清及清以前耳鸣中医外治法研究及导师治疗耳鸣思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搜集、整理清及清以前耳鸣中医外治法相关文献,分析治疗耳鸣穴位、药物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源,将检索文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分析,并结合导师治疗耳鸣临床经验,探析治疗耳鸣思路。结果:涉及书籍116部,符合要求的条文859条,外治方法15种,穴位处方622个,药物处方227个,推拿功法处方10个。腧穴72个,多属胆、小肠、三焦经,主要位于头面部,特定穴以五输穴为主,高频用穴有耳门、听会、上关、商阳、足三里。常用配伍有足三里→地五会、足三里→耳门、耳门→足三里。药物206味,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药性多温,药味多辛,高频用药有石菖蒲、川乌、巴豆、细辛、松香,常用配伍有石菖蒲→巴豆、石菖蒲→松香、石菖蒲→花椒。结论:清及清以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耳鸣方法较多,用穴、用药规范有效,可对耳鸣现代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吴琼远[5](2020)在《基于现代文献分析的小儿脑瘫针灸与推拿疗法运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文献分析方法,挖掘针灸与推拿疗法在小儿脑瘫方面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脑瘫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自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正式发表的针灸与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再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首先采用Excel表格建立文献数据库,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基本信息及处方进行摘录管理,然后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对文献中的具体方法、腧穴、经络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及处方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5.0软件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最后运用表格、柱状图和饼图等图表形式将统计结果列出,直观反映各数据特点。结果:(1)针灸方面:(1)频次统计:针灸方法以单纯毫针针刺为主,艾灸、穴位埋线、水针、电针为辅。针刺方法以头针结合体针最多见,头针类型又以焦氏头针、靳三针运用最广。穴位以百会、足三里、合谷、曲池、三阴交、四神聪运用频次最高。经脉以督脉、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运用最广。(2)高频腧穴关联规则:共得出支持度≥20%,置信度≥80%的12个穴位关联组,具体为:足三里—曲池;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曲池、足三里;足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外关;足三里—外关;足三里—环跳;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足三里—外关、曲池;曲池—阳陵泉、足三里。其中合谷—曲池,足三里—曲池的支持度及支持度实例最高。(3)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将之分为6类,第一类百会、四神聪;第二类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第三类解溪、手三里、曲池、外关、阳陵泉、环跳;第四类大椎、命门、肾俞、太冲、太溪、悬钟;第五类廉泉、地仓、哑门、夹脊穴、风池、内关、神庭;第六类伏兔、髀关、肩髃、承山、血海、委中、昆仑。(2)推拿方面:(1)频次统计:推拿疗法以传统经穴推拿为主,小儿特定穴推拿为辅;穴位以脊柱穴、百会、足三里、合谷、肾俞、风池运用最多。经络频次数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手法以挤压类、摆动类、摩擦类手法运用居多,叩击类、振动类以及运动关节类的手法运用较少。推拿常用的部位为下肢部、头颈项部、腰背部。(2)高频腧穴关联规则:支持度≥15%,置信度≥80%高频腧穴关联组有4组,分别是百会—风池、百会—四神聪、风池—委中、百会,肾俞—脾俞。百会—四神聪;合谷—承山、曲池;百会—风池、曲池;百会—风池、委中的置信度最高,均为100%。(3)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共得到5类腧穴组合,第一类脾俞、肝俞、肾俞、昆仑、命门;第二类肾经穴、三阴交、足三里、地仓、颊车、涌泉;第三类百会、四神聪、风池、哑门、手三里、印堂、大椎、太阳;第四类合谷、曲池、阳陵泉、解溪、委中、承山、环跳;第五类脊柱穴。结论:(1)针灸方法以单纯毫针针刺为主,针刺方法以头针结合体针最多见。推拿方法以传统经穴推拿为主,小儿特定穴推拿为辅。推拿手法以挤压类、摆动类、摩擦类手法运用居多。(2)针灸及推拿疗法在临床上最常选用百会、足三里、合谷、曲池、三阴交、四神聪、脊柱穴、肾俞等具有补益肝肾、健脾益气、行气活血、醒脑开窍等作用的穴位;常选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等阳经经脉及阳经经穴,注重多气多血经络的运用。(3)针灸及推拿在选择穴位方面以局部选穴为主,注重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以及循经取穴。在穴位配伍方面重视本经配穴、上下配穴、远近配穴、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等配穴方法。

王丹[6](2020)在《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设计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60名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根据设计方案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针刺联合心理疏导方式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与治疗组同样的针刺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Hamiliton抑郁量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中医症候量表的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并做出疗效判定。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1疗程、2疗程与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均为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疗程与1疗程HAMD评分比较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个疗程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2个疗程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量表积分比较,结果显示(Z=-0.855,P=0.392>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症候量表积分比较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组显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83.33%;经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及单纯原络配穴针刺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均有一定的疗效,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身心情况,并且治疗2个疗程的疗效均好于1个疗程。2.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1个疗程时疗效与单纯原络配穴针刺效果相当,但治疗2个疗程时则优于单纯原络配穴针刺治疗。说明针刺联合心理治疗在延长疗程时更具优势。

高晖[7](2020)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已有众多文献及临床研究证明。针灸临床的诊疗特色是经络辨证,但目前针灸临床治疗中对经络辨证的强调和重视尚有不足。基于古籍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可知,不论在经脉循行及病候、古今医家针灸处方选择、腧穴主治规律及疾病病因病机方面,甲状腺疾病都同手阳明经关系密切,而手三阳经在不同程度上均和颈部疾患存在联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动态变化的特定部位,其体表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反应等会随着人体脏腑气血的盈亏虚实、机能状况的强弱盛衰而不断变化,因此,通过探寻特定经络腧穴在特定疾病状态下出现的特殊变化,可以更具针对性的指导针灸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诊察并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手三阳经上肢循行部位的经络腧穴反应现象,总结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反应特性。方法以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观察组)和33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经络诊察法诊察受试者手三阳经上肢循行部位,观察其阳性反应物(条索、结节、凹陷等形态异常)及压痛出现情况,并测定压痛点的固定压力值(15N)VAS评分;运用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测定压痛点的相对压痛阈值(注:相对压痛阈值=部位压痛阈值-异神经节非穴非压痛点压痛阈值)。本研究以阳性反应物出现率、压痛出现率、压痛点固定压力值VAS评分和相对压痛阈值作为观察指标,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诊察。结果1 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1.1经络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均以大肠经出现阳性反应物最多。其中,观察组内手阳明大肠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三焦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对照组内大肠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三焦经与大肠经、小肠经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肠经、三焦经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小肠经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腧穴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两组受试者出现的阳性反应物(条索、结节、松软、凹陷等形态异常等)均多分布在上臂部。大肠经多集中在“手五里—臂臑”段,其中,观察组的手五里阳性反应物出现率为31.8%、臂臑为33.3%,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同名腧穴出现率(手五里4.5%、臂臑3.0%)(P<0.01);三焦经阳性反应物多分布于“清冷渊—消泺”段,且观察组阳性反应物出现率(18.2%)高于对照组同段阳性反应物出现率(4.5%)(P<0.05);小肠经阳性反应物散见于上臂部,暂无明显分布规律。2手三阳经压痛出现率比较2.1经络压痛出现率比较(1)组内比较:观察组内大肠经压痛出现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P<0.01),三焦经压痛率显着高于小肠经(P<0.01)。对照组内大肠经压痛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P<0.01),三焦经与小肠经压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观察组大肠经、三焦经的压痛出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经(P<0.01),但两组间小肠经压痛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腧穴压痛出现率比较上肢手三阳经压痛反应的分布规律为:①前臂部,两组受试者均在大肠经“下廉—手三里”段呈高压痛出现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臂部,两组受试者均以大肠经“肘髎—手五里”段、臂臑压痛出现率较高,但观察组在“曲池—肩髃”段存在广泛压痛;两组受试者的三焦经压痛均集中在“清冷渊—消泺”段;而两组受试者的小肠经压痛散见于上臂部,暂无明显规律。进一步对两组间腧穴压痛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示:①经穴:大肠经经穴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曲池在观察组中的压痛出现率分别为68.2%、65.2%、54.5%、28.8%、27.3%,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均P<0.01);三焦经经穴消泺、清冷渊在观察组中的压痛出现率分别为22.7%、18.2%,均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均P<0.05)。②非经穴:大肠经手五里下1寸处在观察组的压痛出现率(74.2%)高于对照组同部位压痛出现率(10.6%),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三焦经消泺下1寸处在观察组的压痛出现率(9.1%)高于对照组同部位压痛出现率(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压痛点固定压力值VAS评分比较对两组均呈较高压痛出现率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进行比较,观察组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的固定压力值VAS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各穴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肘髎、手五里、臂臑(均P<0.01);消泺、清冷渊(均P<0.05)]。4压痛点相对压痛阈值比较比较两组均呈较高压痛出现率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的相对压痛阈值,观察组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的相对压痛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各穴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均P<0.01);消泺(P<0.05)]。结论(1)观察组大肠经和三焦经的阳性反应物及压痛出现率、压痛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初步提示两经与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状态具有相关性。(2)手阳明大肠经络腧穴的阳性反应物及压痛出现率均显着高于手少阳三焦经,且在上臂循行部位呈现较广泛压痛,提示大肠经和甲状腺结节关系更为密切,临床应重视对本经的诊察,也为从阳明经论治甲状腺疾病提供了佐证。(3)甲状腺结节患者手三阳经阳性反应多分布于上臂部,提示上臂部腧穴和甲状腺疾病可能存在更密切的联系。其中,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相较于其他穴位,更具特异性。

袁莉蓉[8](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刘春香[9](2020)在《肝阳上亢证的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腧穴诊察方法,观察肝阳上亢证患者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腧穴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的腧穴反应现象;以及通过观眼识证法,观察肝阳上亢证患者肝胆区眼络变化,并分析二者之相关性。强化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为丰富临床诊察手段,减少诊断误差,指导处方用穴提供有益的支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肝阳上亢证患者(试验组)与健康人(对照组)分为2组。寻查研究对象肝、胆经体表循行路线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腧穴压痛反应点,总结穴位压痛分布规律,分析比较两组穴位压痛的部位、数量、疼痛等级,应用t检验、X2检验、校正卡方、K-W检验等方法探讨试验组穴位压痛分布情况;总结肝胆区眼络变化,包括形状、颜色两方面内容,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肝胆区眼络形状、颜色变化与穴位压痛数量、压痛程度及穴位分布集中区域的相关性。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基线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压痛点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试验组在行间、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阴包、阳白、脑空、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膝阳关、丘墟等穴的压痛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行间、太冲、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阴包、完骨、阳白、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丘墟等穴压痛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肝阳上亢证患者肝胆区眼络变化规律如下,形态变化:模糊一片(雾漫)>延伸>分岔较多>曲张或怒张>隆起一条>根部粗大>垂露;颜色变化:红中带黄>鲜红>淡黄>浅淡>紫红>红中带黑、暗灰。3、对于穴位压痛与眼络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眼络变化,包括形状、颜色两方面与压痛点数量之间的关系:眼络颜色变化(左)>眼络形状变化(左)>眼络颜色变化(右)>眼络形状变化(右)(P<0.001)。其中,眼络形状变化对痛点数量影响更大,眼络形状变化可以解释压痛点20.2%的信息(P=0.015<0.05)。4、眼络形状及颜色变化越明显,在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太冲、中封、完骨、阳白等穴压痛敏感程度越高(P<0.05)。相邻穴位之间压痛敏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太冲、中都、渊腋、辄筋、日月、风市穴之间压痛敏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在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肝、胆经体表循行路线及脏腑的背俞穴中可找到相应的穴位压痛反应。其中,在太冲、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阳白、脑空、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阳陵泉、丘墟等穴位压痛出现频率及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部位集中于足少阳胆经侧胸段、头段、大腿外侧段、下肢关节附近以及足厥阴肝经下肢胫段。初步提示这些穴位更具有反映肝阳上亢病理状态的特性。2、肝阳上亢证患者眼络肝胆区主要变化:形状上以白睛模糊一片(雾漫)、眼络多延伸、多分岔为主;色泽上以红中带黄,鲜红为主。3、眼络变化程度与穴位压痛出现数量、腧穴压痛敏感程度间呈正相关。当肝胆相应区域眼络发生显着变化时,在肝胆经的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中封、太冲、完骨、阳白等穴位的压痛反应亦明显。4、在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肝、胆经穴位中,太冲、中都、渊腋、辄筋、日月、风市穴之间的关联性较高。

林滢[10](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选穴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与总结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CMS)的选穴规律,以期为针灸临床组方、选穴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制定检索策略,按照检索策略对文献进行收集,获得全文后文献统一应用Noteexpress进行管理,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2.将所纳入文献的名称、作者、发表时间、针灸处方主穴及配穴等信息提取到Excel表中,形成针灸治疗CMS的处方数据库。3.分别运用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4.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数、聚类、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得出腧穴、经脉、部位、特定穴的频次,腧穴聚类及配伍运用等规律。并制作相应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根据图表进一步分析针灸治疗CMS的选穴规律,得出结论。结果:1.对于现代文献中所有腧穴进行频数分析,可得到21个高频穴位,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为: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气海、神门、足三里、肾俞、百会、脾俞、合谷、肝俞、命门、中脘、内关、风池、水分、心俞、天枢、阴陵泉、印堂。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任脉。现代文献中选取腹部穴位的数目最多,频次最高。特定穴穴位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为:五输穴、背俞穴、络穴、募穴。2.针灸治疗CMS主穴的高频腧穴聚类分析中,根据冰柱图结果,如按5个聚类群来分,可得到以下聚类:(1)心俞、肝俞、脾俞、肾俞;(2)印堂、内关、神门、百会、太溪;(3)中脘、天枢、合谷、气海、足三里;(4)太冲;(5)关元。根据树状图结果,可将腧穴分为5个聚类群:(1)肝俞、心俞、肾俞、脾俞;(2)内关、印堂、神门、百会、太溪;(3)天枢、中脘、合谷、足三里、气海;(4)太冲;(5)关元。3.针灸治疗CMS主穴的高频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中,显示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关联规则总共183个。支持度>20%的腧穴配对5组:关元与足三里,关元与气海,肾俞与脾俞,肾俞与肝俞,关元与足三里、太冲。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对8组:关元与天枢,关元与中脘,肝俞与心俞,关元与足三里、太冲,关元与合谷、气海,关元与合谷、足三里、太冲,足三里与合谷、太冲、关元,足三里与合谷、气海、太冲。4.针灸治疗CMS主穴的高频腧穴因子分析中,组穴肝俞、脾俞、肾俞、心俞、内关,因子贡献率最高。结论:1.针灸治疗CMS注重从整体调整经络,高频选取作用于多脏腑及具有全身调节作用的腧穴。体现中医学基于“整体观念”治疗CMS的特点。2.调节神志穴位选用较多,体现出针灸治疗CMS过程中“调神”的重要性。3.调理脾胃在针灸治疗CMS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特定穴——“十五络”穴的临床运用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定穴——“十五络”穴的临床运用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1.眩晕的病名沿革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3.1 针刺
        3.2 灸法
        3.3 放血疗法
        3.4 刮痧疗法
        3.5 烙法
        3.6 经鼻疗法
        3.7 中药熏洗法
        3.8 中药外敷法
        3.9 膏摩疗法
        3.10 点药法
        3.11 药枕疗法
        3.12 涂法
        3.13 含漱法
    4.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2.结果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3.讨论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4.1 经络理论
        4.2 脏腑官窍理论
        4.3 全息理论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估
        1.6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3.讨论
        3.1 有效性
        3.2 安全性
        3.3 局限性
        3.4 异质性
        3.5 盲法
        3.6 偏倚
        3.7 声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
    检索策略
    参考书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2)从《医学纲目》看楼英的针灸学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刺法灸法特点
    1.1 注重候气
    1.2 详分补泻
    1.3 善用缪刺
    1.4 明辨禁忌
2 经络腧穴特点
3 针灸治疗特点
    3.1 针灸药并用,善用刺血疗法和灸法
    3.2 阐发经旨,注重经络辨证
4 小结

(3)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与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弱视的认识
        1.1 弱视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弱视的诊断标准
        1.3 弱视的发病机制研究
        1.4 弱视的临床治疗进展
    2.中医学对弱视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弱视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4 中医药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进展
    3.推拿治疗弱视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3.1 数据采集
        3.2 结果及分析
临床研究
    1.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临床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
        1.4 结果
        1.5 结论
        1.6 讨论
    2.导师于娟教授治疗弱视临床经验总结
        2.1 发病机理认识
        2.2 治疗思路与方法
        2.3 典型医案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随机数字表
    附件2 临床症状积分表
    附件3 知情同意书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4)清及清以前耳鸣中医外治法研究及导师治疗耳鸣思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清及清以前耳鸣中医外治法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源文献的选择
        2.2 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
        2.3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2.4 数据库的建立
        2.5 频次统计与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外治法应用
        2 选经取穴特点
        2.1 处方类型
        2.2 使用频次
        2.3 经脉归属
        2.4 特定穴属性
        2.5 分布部位
        2.6 补泻手法
        2.7 穴位关联规则
        3 中药组方特点
        3.1 处方类型
        3.2 使用频次
        3.3 药类
        3.4 药性
        3.5 药味
        3.6 归经
        3.7 药物关联规则
    讨论
        1 病名源流
        2 病因病机
        2.1 肾气不足
        2.2 清气不升
        2.3 肝火上扰
        2.4 痰火壅塞
        2.5 风热外袭
        2.6 气滞血瘀
        3 外治法应用
        4 选经取穴特点
        4.1 用穴频次
        4.2 经脉归属
        4.3 特定穴属性
        4.4 分布部位
        4.5 补泻手法
        4.6 关联规则
        5 中药组方特点
        5.1 用药频次
        5.2 用药类别
        5.3 性味与归经
        5.4 关联规则
第二部分 导师治疗耳鸣思路探析
    1 对耳的认识
    2 病因病机
    3 治疗方法
    4 典型医案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耳鸣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引用《中华医典》书目
致谢
发表论文

(5)基于现代文献分析的小儿脑瘫针灸与推拿疗法运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中关于脑瘫的记载
        1.2 脑瘫的病因病机
        1.3 脑瘫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2.1 脑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2.3 脑瘫的现代医学治疗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1 一般资料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检索方式
        1.4 文献纳入标准
        1.5 文献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录入
        2.2 统计学方法
        2.3 数据挖掘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数据挖掘结果
    1 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
        1.1 频次统计
        1.2 关联规则
        1.3 聚类分析
    2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瘫
        2.1 频次统计
        2.2 关联规则
        2.3 聚类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针灸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运用规律
        1.1 频次分析
        1.2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1.3 腧穴聚类分析
    2 推拿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运用规律
        2.1 频次分析
        2.2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2.3 腧穴聚类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1 应用价值
        2.2 学术价值
研究现状分析
    1 西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1.1 抑郁症的定义
        1.2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
        1.3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治疗
    2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2.1 中医对抑郁症病名的认识
        2.2 历代医家对抑郁症的认识
        2.3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4 中医辩证分型
        2.5 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
    3 针刺抗抑郁研究
        3.1 针灸抗抑郁机制研究
        3.2 针刺抗抑郁临床应用
        3.3 原络配穴
    4 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抗抑郁研究
        4.1 心理疏导疗法
        4.2 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3.2 治疗结果分析
讨论
    1 “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依据
        1.1 证型选择依据
        1.2 原络配穴选择依据
        1.3 心理疏导疗法选择依据
        1.4 评价指标据选择依
    2 研究结果分析
    3 联合治疗的临床优势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 中医症候量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穴位敏化及经络诊察的研究概况
        1 腧穴的概念及内涵
        2 穴位敏化的研究概况
        3 经络诊察的研究概况
        4 甲状腺疾病的经络诊察研究进展
        5 诊察经络腧穴敏化反应的意义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甲状腺结节的针灸诊治概况
        1 现代医学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2 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3 甲状腺结节的针灸治疗概况
        4 甲状腺疾病相关经脉的理论研究价值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样本量
        2.3 观察指标
        2.4 入组与诊察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诊察结果
        3.3 上肢手三阳经腧穴诊察结果
        3.4 小结
讨论
    1 研究对象资料分析
    2 上肢手三阳经诊察结果分析
    3 上肢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现象差异探讨
    4 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的意义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9)肝阳上亢证的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一般资料
        2.3 建立临床调查表
        2.4 肝胆区眼络变化
        2.5 肝胆经腧穴诊察
        2.6 诊查方法及步骤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
        3.2 试验组眼络变化
        3.3 眼络变化与穴位压痛的相关性分析
        3.4 各穴位压痛程度的相关性
讨论
    1 经络、腧穴诊察研究概况
        1.1 经络、腧穴诊察的理论基础
        1.2 经络、腧穴诊察的方法
        1.3 经络、腧穴诊察的现状和意义
    2 “观眼识病”的研究进展
        2.1 观眼识病中医理论基础
        2.2 现代医学对于观眼识病的认识及研究
    3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3.1 肝胆经穴位压痛诊察情况
        3.2 眼络变化情况
        3.3 眼络变化与穴位压痛之间的关系
        3.4 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对于辨证诊断的意义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经络腧穴诊察法现代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选穴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结果
讨论
结果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特定穴——“十五络”穴的临床运用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从《医学纲目》看楼英的针灸学术特点[J]. 毛伟波,江凌圳. 上海针灸杂志, 2021(03)
  • [3]按揉“四明”穴配合旋振法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D]. 李莹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清及清以前耳鸣中医外治法研究及导师治疗耳鸣思路探析[D]. 李若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基于现代文献分析的小儿脑瘫针灸与推拿疗法运用规律研究[D]. 吴琼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原络配穴针刺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研究[D]. 王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D]. 高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肝阳上亢证的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相关性研究[D]. 刘春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选穴规律分析[D]. 林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具体穴位——“十五络”穴位的临床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