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树的组培快繁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鹤[1](2021)在《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有着十分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在茶树的传统育种中存在着花期短和基因杂合度高等问题,使茶树优良品种获得困难、普及率低。因此,遗传转化技术的利用对茶树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先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三种茶树的老叶、嫩叶、茎段等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和激素配比。进一步筛选外植体测定了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及PPO、SOD、PAL、CAT和POD酶活性,建立遗传转化体系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实验选择秋季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三种茶树的老叶(4/5叶)、嫩叶(1/2/3叶)、茎段(绿质化茎段)为研究材料,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BA、2,4-D、NAA)组合成9种配方并对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的老叶、嫩叶、茎段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初代培养以30天为期统计外植体的出愈时间、褐化率及存活时间,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和适合进行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结果表明,福鼎大白在激素配比MS1、MS5和MS7培养下均获得了愈伤组织,在MS7:0.9mg/L2,4-D+0.3mg/L NAA+0.3mg/L 6-BA诱导下外植体仅需8 d便成功获得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褐化率几乎为0、存活时间最长可达30 d。适合安吉白茶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是MS2:0.3mg/L 2,4-D+0.6 mg/L NAA+0.3mg/L 6-BA褐化率最低为22%、存活时间可达26 d。适合龙井43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是MS6:0.6mg/L+2,4-D+0.9mg/L NAA+0.3mg/L 6-BA,褐化率最低为25%、存活时间长达30 d。福鼎大白嫩叶的褐化率最低、存活时间最长,出现愈伤组织最早。2.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对组织培养中所用外植体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以及PPO、SOD、PAL、CAT和POD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鼎大白的嫩叶中酚类物质含量最少、氨基酸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强、酚类氧化酶活性低。在组织培养中褐化率低、存活时间长、出现愈伤组织较早。因此认为福鼎大白嫩叶是比较适合进行组织培养的外植体。3.选择茶树的CsACO1基因为候选基因,构建CsACO1-PBI121过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侵染福鼎大白的愈伤组织。通过观察侵染后愈伤组织的污染和褐化情况,得出茶树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最适条件为:愈伤组织暗培养2d,菌液浓度OD600为0.8,侵染时间15min,铺在含有100mg/L卡那青霉素钠盐培养基上,在24℃恒温光照培养30 d未发生污染和褐化,在侵染的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生长迹象时进行PCR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转基因愈伤组织。
左巧丽[2](2021)在《茶树无糖组培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常规组织培养方式在组织培养体系建立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在生根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无糖组织培养技术采用CO2代替碳源,解决了常规组培污染率高的问题,且无糖组培的环境基本可控,无需炼苗,缩短育种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无糖组培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的培养中,但是关于茶树的无糖组培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陕茶1号’、‘平阳特早’为试验材料,对其常规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进行了研究。无糖组织培养中,对‘陕茶1号’、‘平阳特早’的生根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如下:1.研究了茶树外植体取材场所、取材部位及取材时间对外植体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取温室栽培的‘陕茶1号’、‘平阳特早’带有饱满腋芽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材料效果最好。2.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茶树腋芽萌发的影响,获得了‘陕茶1号’和‘平阳特早’的初代培养基分别为TDZ 0.01 mg/L+IBA 0.20 mg/L+PVP 4 g/L+MS培养基和TDZ 0.01 mg/L+IBA 0.10 mg/L+PVP 4 g/L+MS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分别为IBA 0.10 mg/L+6-BA 1.00 mg/L+NAA 0.10 mg/L+MS培养基和IBA 0.10mg/L+6-BA 2.00 mg/L+GA3 1.00 mg/L+MS培养基。附加Ad SO4 1.40 mg/L,‘陕茶1号’的增殖系数能达到6.53。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茶树‘陕茶1号’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培养基+NAA 1.00 mg/L对‘陕茶1号’不定根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另外,加入活性炭1.00 mg/L对不定根生根率可以提高17%。3.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茶树‘陕茶1号’、‘平阳特早’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NAA 0.50 mg/L+1/2MS或IBA 2.00 mg/L+1/2MS对‘陕茶1号’不定根发生有促进作用,生根率分别为5%和8%;IBA 1.00 mg/L+1/2MS或IBA 1.00mg/L+NAA 0.50 mg/L+1/2MS‘平阳特早’不定根发生有显着作用,生根率分别为95%和87%。4.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浸蘸茶树组培苗茎基部对茶树不定根发生的影响,IBA 2.50 g/L或NAA 2.00 g/L浸蘸‘陕茶1号’组培苗茎基部对其有促进作用,生根率分别为29%和35%;IBA 0.50 g/L浸蘸‘平阳特早’组培苗茎基部对其不定根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生根率为85%。
黄素姣[3](2020)在《三个牡丹品种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牡丹(Paeonia sect.Moutan)是我国着名的观赏花木,传统繁殖方法难以实现其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而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易成苗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初步形成体系。但有关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以鳞芽为外植体进行快繁鲜有报道;且一些优良品种的离体快繁体系尚未运用到工厂化育苗中,在技术环节上仍然存在增殖率低、生根困难等问题亟待突破。本文以紫斑牡丹及两个远缘杂交品种‘正午’(Paeonia×lemoinei‘High Noon’)和‘皇冠’(Paeonia×lemoinei‘Yellow Crown’)的鳞芽为研究对象,从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等4个阶段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斑牡丹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初步建立:(1)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7个紫斑牡丹品种中,‘京华晴雪’启动培养表现最优,萌发率为100%且腋芽分化数为4.68;其中,以‘京华晴雪’为研究材料发现,基本培养基启动培养效果依次为改良WPM>DKW>SH>B5;在WPM培养基中,当NH4NO3浓度为200~400mg/L,Ca(NO3)2浓度为1668~2224mg/L时外植体分化效果最好;(2)增殖培养:‘京华晴雪’组培苗在改良WPM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增殖困难、玻璃化严重死亡,而在DKW培养基中附加MT0.5mg/L+GA30.1mg/L时增殖率达3.17,有效解决了紫斑牡丹增殖率低且玻璃化严重的问题,继代培养次数以3次为佳;(3)生根培养:活性炭复壮培养30d对‘京华晴雪’无促根作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会导致试管苗质量降低从而难以生根,根诱导培养基中附加1.0 mg/LIBA时‘京华晴雪’生根率最高为37.2%,根系愈伤组织少;(4)驯化移栽:将生根苗置于4℃低温下暗培养7天打破休眠,以有无新叶和愈伤组织大小为分级标准,‘京华晴雪’的一级生根苗(萌生健壮新叶,根部无愈伤组织)移栽60d后成功获得移栽苗,成活率最高为30%。2.‘正午’和‘皇冠’牡丹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1)增殖培养:‘皇冠’组培苗褐化严重,2.0mg/L的Ag NO3能够有效改善‘皇冠’褐化严重的问题;在改良WPM中附加BA0.2mg/L+GA30.1mg/L+ZT0.05mg/L时;‘皇冠’增殖率由原来的1.81提升至3.2,最佳继代次数为3次;‘正午’牡丹芽原座增殖潜力巨大,在改良WPM培养基中添加MT0.5mg/L+GA30.2mg/L+ZT0.2mg/L,次生芽丛增殖系数为3.58,大大提升了繁殖效率;10mg/L间苯三酚能改善‘正午’高继代不定芽的的质量;硅酸盐浓度为5~15mg/L会导致‘正午’和‘皇冠’生长发育迟缓,因此不建议使用;(2)生根培养优化:MT复壮培养30d有利于‘正午’和‘皇冠’生根,且基部愈伤组织极少;IBA0.5mg/L+NAA0.1mg/L激素浓度组合诱导‘皇冠’生根效果好,生根率由28.96%提升至35.57%;不同外源酚酸类添加剂的促根作用不同,绿原酸能显着增加‘正午’和‘皇冠’的根数,但基部愈伤明显;间苯三酚能改善‘正午’试管苗的生根质量,生根率为48.22%;香豆素的使用会阻碍‘正午’生根;(3)驯化移栽:0.2mg/L赤霉素能解除‘正午’生根苗的休眠,移栽成活率为55%,移栽苗抽出新叶对存活起关键作用,‘正午’和‘皇冠’一级苗在移栽60d后成活率分别为40%和33%。
张焰峰[4](2020)在《互叶白千层快繁及邵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叶白千层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引进植物,能够为当地农户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成功引进种植,但因各地区的品种生态因子不同,引种过程中植株适应性存在差异,需要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在福建省邵武市对引进的互叶白千层,进行优良单株的筛选、快繁技术的组培配方优化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到6株一年生优良单株和15株一年生优势木,3株两年生优良单株和9株两年生优势木。比较优良单株与优势木的茶树精油,结果显示优良单株的茶树精油成分总体均优于其优势木,不同优良单株之间无显着差异。2、对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进行组培快繁,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剂以及培养基对芽和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6-BA(1.0 mg/L)+NAA(0.10 mg/L)+GA3(0.05 mg/L)+花宝1号(1.5 g/L)为最佳芽诱导培养基,6-BA(0.5 mg/L)+NAA(0.05 mg/L)+GA3(0.05 mg/L)+花宝1号(1.5 g/L)为最佳芽伸长培养基,最佳生根率诱导培养基为1/4 MS+NAA(0.02 mg/L)+ABT-1(0.4 mg/L)+花宝1号(0.7 g/L),最佳苗均生根数诱导培养基为MS+NAA(0.02 mg/L)+ABT-1(0.2 mg/L)+花宝1号(0.7 g/L),最佳根伸长诱导培养基为MS+NAA(0.02 mg/L)+ABT-1(0.1 mg/L)+花宝1号(0.5 g/L)。3、对互叶白千层高产栽培配套的育苗基质、种植密度、去顶、施肥量和灌溉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比例为5:3:2的基质配比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种植密度10500株/ha、去顶处理、施肥量750 kg/ha、保持土壤湿润的灌溉处理,最有利于互叶白千层植株的生长发育,其树高、地径、胸径、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叶干重、枝干重等指标综合表现最优,最有利于提高互叶白千层植株的生物量累积,提高产量,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
高方超[5](2020)在《新型牧草巨菌草“绿洲一号”快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巨菌草属禾本科(Gramineae)狼尾草属(Pennisetum Rich.)植物,是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经多年研究,培育出能够适应我国各地气候土壤环境的一种新型牧草。巨菌草具有高产、营养丰富,富含高糖、高蛋白等特点,是代替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的替代品。目前巨菌草生产方式为无性繁殖,即枝条传统扦插,存在着繁育率低的缺点,严重影响着巨菌草的推广应用速度。该论文课题将以巨菌草广泛栽培品种“绿洲一号”为试验材料,在传统扦插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良,并利用细胞生物工程技术方法获得巨菌草的组培苗。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对传统扦插方法优化、水培因素选择(枝条部位、枝条节数、生根粉浓度及处理时间)、巨菌草组培苗最适激素浓度的探究等。该课题研究结果将为巨菌草传统扦插低下繁育效率方法提出改进思路及技术方法支持。该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巨菌草“绿洲一号”枝条传统扦插方法实施之前进行水培(即水中生长)10-15d能极大地增加枝条的出芽与生根率,该结果与后续枝条栽种的成活率是成正比关系。在后续的生根粉对巨菌草影响的正交测验中,枝条上部均表现较差的,中部和下部枝条同样也是试验结果的理想枝条部位选择。(2)水培枝条的选择与水培结果有明显的关系,结果显示上部枝条在最终大田栽种试验中成活率仅有20%,中部枝条的水培栽种成活率达到60%,而下部枝条大田栽种成活率达到了100%。(3)枝条节数对水培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试验结果显示一节、二节的移栽成活率均为100%,三节成活率反而是相对较其它两节是较低,为84.61%。(4)生根粉浓度在正交测验结果中影响仅次于枝条部位的选择,在浓度1 g/L的生根粉刺激下各指标均是较符合生长目的。(5)生根粉处理时间对正交测验各指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在实验中处理1 d是最利于枝条各指标生长;处理1 h的实验结果仅次于前者,且相差不大。故在生产上为了节省时间也可选用1 h处理时间。(6)诱导培养基是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关键步骤。本实验选取MS+4 mg/L 2.4-D+1 mg/L KT可以较快的诱导出愈伤组织,达到缩短愈伤组织预期目的。由于受疫情影响,实验进度受到影响,实验还在继续进一步探究优化中。综上结果试验选择可以在水培栽种中选取中部枝条(或下部枝条)、1 g/L的生根粉、处理1 h的试验方法可作水培生产应用。对巨菌草诱导培养基的设计可以选取MS+4 mg/L 2.4-D+1 mg/L KT的配方来缩短诱导愈伤周期。
张素毓[6](2020)在《蒙古莸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蒙古莸作为一种旱生落叶小灌木,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以及药用价值等,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虽然蒙古莸的分布区相对较广,但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蒙古莸的分布范围正在逐渐缩小,现作为国家三级稀有物种并被收录到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Ⅱ)中,亟待保护。对于蒙古莸,其生长特殊性影响种子的成熟以及采摘,因此仅利用种子繁殖来扩大与恢复种群是不现实的。加快建立蒙古莸的扦插、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对其种质资源保存和种群的扩大、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蒙古莸的扦插快繁及组织培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激素对蒙古莸扦插生根具有显着影响。其中使用NAA 200 mg/L处理1h是蒙古莸扦插生根繁殖的最佳激素处理。(2)基质是影响蒙古莸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配比为耕土:珍珠岩=1:1,蒙古莸幼苗生长情况良好,生根率高为87.78%、平均根长为1.88 cm、平均根数为6.33条。(3)蒙古莸插穗的年龄不同则插穗的生根效果不同。一年生的蒙古莸插穗同等条件下比两年生的蒙古莸插穗开始生根日期要提前5d左右。且生根率为84%,生根数为29.5条,平均根长为2.1cm,因此蒙古莸扦插宜选用一年生的枝条。(4)扦插时间不同则蒙古莸扦插生根效果也不相同。在5月中旬扦插蒙古莸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7.76%,生根数为6.1条,平均根长为2.2 cm。(5)茎段诱导腋芽培养可作为蒙古莸组织培养的最佳培育途径。其中蒙古莸腋芽消毒最佳消毒方式为: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6 min,这时所诱导的蒙古莸茎段的存活率最高为75%;蒙古莸腋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蒙古莸腋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6-BA0.5 mg/L+NAA0.3mg/L,腋芽诱导率为92.6%;蒙古莸腋芽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为:6-BA1.0mg/L+NAA0.4mg/L。(6)在叶片诱导不定芽中,蒙古莸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而蒙古莸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激素配比为:6-BA1.0mg/L+IBA0.3mg/L,不定芽诱导率为80%;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为6-BA1.0mg/L+IBA0.3mg/L+GA30.2mg/L。(7)蒙古莸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中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蒙古莸愈伤组织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1.0mg/L+2,4-D 0.6mg/L。6-BA 1.5mg/L+NAA 0.6mg/L是蒙古莸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的处理。蒙古莸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最适宜的激素配比是激素 MS+6-BA 1.0 mg/L+IBA 0.6mg/L。(8)蒙古莸组织培养苗生根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生根率为80%。
路晓培[7](2020)在《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快繁是马铃薯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繁殖手段。但是,快繁需反复的继代培养,常引起快繁苗的生长速度的降低、生长节点数的减少以及根系不发达和茎细弱等问题。这使得快繁苗继代繁殖周期延长,扩繁数量和移栽后成活率的降低,最终使得原原种微型薯产量低、生产成本增加。植物根际促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系统,可以刺激植物生长,缓解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增加产量,在植物快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接种微生物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目前尚较缺乏。本研究采集内蒙古武川马铃薯根际土和凉城植物柠条根际土,采用基于选择性培养基、以涂布划线方法进行根际细菌的分离培养,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分离得到菌株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将菌株分别接种于组培瓶及移栽培养的马铃薯苗,观测对马铃薯苗生长的影响;选择分别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茎粗和根长促进效果最显着的10株菌,以分光光度法等技术分析10株菌促生特性,并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复合菌剂的构建。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共分离获得134株细菌,它们分属于34个菌属,芽孢杆菌属数量最多,占所有菌株的22.31%。其中,通过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的菌株共93株,包含了 25个菌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解无机磷菌株的22.58%、20.43%、9.68%;固氮培养基分离得到29株菌,包含了 15个菌属,根瘤菌属为第一优势菌属,占固氮菌的27.59%;有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12株菌,包含了 4菌属,芽孢杆菌属为第一优势菌属,占解有机磷菌株的58.33%。2.单菌对组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完成了 70株菌的接种分析;其中48株菌相比不接菌的对照的株高提高了 0.3%-32.69%,39株菌使根长增加了1.04%-49.48%,51株菌使节点数提高了 1%-34.75%,46株菌使茎粗增加0.9%-33.33%,42株菌使根干重增加了 3.75%-397.31%,36株菌使茎干重提高了 6.67%-66.67%;17株菌对株高、根长、节点数、茎粗、根干重和茎干重均有促进作用。3.单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的影响:完成了 70株菌的接种分析;其中51株菌相比不接菌的对照的株高提高了 0.43%--54.28%,44株菌使节点数增加了1.62%-57.31%,20株菌使根干重提高了 2.65%-105.3%,59株菌使茎干重增加了 0.88%-186.73%,36株菌使种薯数量增加了 20%-60%,44株菌使单颗种薯平均重量增加了 1.62%-198.87%;5株菌对株高、节点数、根干重、茎干重、种薯数量和单颗种薯平均重量增加均有促进作用;39株菌对种薯数量和重量增加有促进作用。4.菌株促生特性:10株菌均具有产铁载体和产IAA的能力,相关能力最强的分别是菌株MP16(培养后菌液中IAA浓度可达26.75 mg/L)和W39(橙色晕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为2.53);菌株T1、T2、N20、L3、L2和MP16均具有固氮和解无机、有机磷潜力,其中T2、L3、L2和MP16还具有产ACC脱氨酶的能力;T1、T4、N2-1、L3和MP16还具有产NH3的能力。5.复合菌对马铃薯快繁苗的影响:综合10株菌不同组合方式对快繁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初步得出一个由6株菌(T1、T2、N2-1、N20、L3和L2)构成的优势复合菌菌剂。
傅豪[8](2020)在《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建立及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山苦茶系2000年于四川省宜宾市发现唯一一株珍惜古树茶资源,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为多年生乔木,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目前,针对黄山苦茶的资源保护、种苗繁育、推广应用等工作均待有序开展,其中组织培养是资源保护、种苗快速繁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对于古树茶种质资源保存及其后续各项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黄山苦茶为材料,拟建立其离体再生体系,同时针对组培苗生根困难的特点,在生根阶段通过红光培养等处理,探讨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论文结果如下:1.黄山苦茶再生体系的建立(1)消毒体系及初代培养对比了一步消毒法和两步消毒法对外植体污染率和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消毒法B2,即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2遍,再0.1%升汞消毒2 min,最后无菌水冲洗4遍。其污染率为46.7%,为最优消毒体系。外植体最适腋芽萌发培养基MS+1.5 mg/L 6BA+0.5 mg/L NAA,腋芽萌发率为50.0%。(2)继代增殖培养不同激素种类、浓度的组合对黄山苦茶不定芽增殖的分析结果表明,GA3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最适不定芽增殖条件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2.0mg/L GA3,增殖系数为5.70。(3)生根培养基黄山苦茶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1.0mg/L IBA+2.0mg/L IAA+0.1%活性炭,诱导前将茎段基部浸泡于为500 mg/L IBA溶液10min,生根率可以达到63.4%。2.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1)红光黄山苦茶不定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在黄山苦茶生根阶段,对比红光和白光对生根率、根质量的影响发现:红光能够显着提高黄山苦茶生根率。培养36天后,红光下黄山苦茶生根率为81.7%,白光下黄山苦茶生根率为56.6%,红光比白光生根率提高25%。同时观察不定根发育情况发现,红光下不定根数平均为12.80条,白光下平均7.50条;红光条件下平均根长为0.74厘米,白光下平均根长0.22厘米。(2)红光下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时期及发育类型的观察通过石蜡切片,对组培苗茎段基部进行组织显微观察发现,生根前,黄山苦茶茎内没有原生根原基,生根类型属于诱导型生根,其不定根根原基主要由髓射线与皮层下交界处薄壁细胞和维管形成层处发育形成。3.红光对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期内源激素的影响对红光及白光下不定根诱导的不同时期进行取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量各阶段的IAA、IBA、GA3、ZT等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给予黄山苦茶组培苗红光处理后,在不同发育阶段下不同激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IAA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6天时达到峰值;ZT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也在在16天出现最大峰值;ABA的含量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峰值出现在第4天;GA3含量也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发现,IAA和GA3与不定根产生的关系最密切。4.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的转录组初步探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光及白光下不定根分化的不同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GO富集的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过程、蛋白质磷酸化、转录调控、跨膜转运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生长素响应等过程。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了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的相互转化、玉米素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的代谢等一些列代谢过程中。
谢恩俊,田维丽,陈正武,李岩,赵德刚[9](2020)在《‘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的取样时间和消毒条件、最佳萌发和增殖培养基、生根和壮苗培养基配方以及炼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取样时间为4月份,茎段经75%酒精浸泡60 s,0.1%升汞浸泡12 min,外植体存活率为91.3%,污染率为2.7%,以MS+2 mg/L 6-BA+1 mg/L GA3作为腋芽萌发培养基,培养40 d出芽率为91.7%,以MS+4 mg/L 6-BA+1 mg/L IBA作为增殖培养基,培养45 d增值系数可达3.8。以MS+1 mg/L 6-BA+0.5 mg/L IBA作为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经45 d可培养至约4~5 cm后诱导生根,在50 mg/L IBA无菌溶液中浸泡5 min后,转至1/2MS+1.5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82.5%。自然光条件下开瓶室温炼苗5 d,移栽到以营养土和蛭石2∶1比例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为66.7%。本研究建立‘中黄1号’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为‘中黄1号’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农艳丰,陆吉祥,李健[10](2020)在《凌云白毫茶组培无菌体系的建立与抗褐化研究》文中认为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二、茶树的组培快繁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的组培快繁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影响茶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
1.3.1 基因型 |
1.3.2 培养基 |
1.3.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1.4 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 |
1.4.1 多酚氧化酶(PPO) |
1.4.2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
1.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1.4.4 过氧化物酶(POD) |
1.4.5 过氧化氢酶(CAT) |
1.5 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 |
1.6 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外植体预处理 |
2.2.2 外植体的消毒 |
2.2.3 茶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 |
2.3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2.4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4.3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2.4.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2.5 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
2.6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7 茶叶CSACO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2.7.1 培养基的配制 |
2.7.2 茶树总RNA提取 |
2.7.3 茶树CsACO1 基因的克隆、产物回收及测序 |
2.7.4 CsACO1 基因的酶切、连接、转化 |
2.7.5 CsACO1 基因单菌落选择及菌落PCR鉴定 |
2.7.6 CsACO1 基因转化农杆菌(LBA4404) |
2.8 CsACO1 基因侵染愈伤组织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3.1.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 |
3.1.2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存活时间的影响 |
3.1.3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出现愈伤时间的影响 |
3.1.4 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褐化率的影响 |
3.1.5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 影响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内在因素 |
3.2.1 外植体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
3.2.2 外植体咖啡碱含量的比较 |
3.2.3 外植体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
3.2.4 茶树叶片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3.2.5 茶树外植体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
3.3 遗传转化过表达载体构建结果 |
3.4 农杆菌侵染茶树愈伤组织 |
3.4.1 侵染时间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影响 |
3.4.2 菌液浓度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影响 |
3.4.3 侵染后愈伤组织的鉴定 |
4.讨论 |
4.1 外植体的选择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3 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2)茶树无糖组培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茶树繁殖方式 |
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1.3 茶树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无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药品及配制 |
2.1.4 培养基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建立茶树常规组织培养外植体 |
2.2.1.1 不同茶树品种 |
2.2.1.2 不同取材场所 |
2.2.1.3 茶树不同部位 |
2.2.1.4 不同取材时间 |
2.2.1.5 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
2.2.1.6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
2.2.1.7 茶树组织培养生根诱导试验 |
2.2.2 茶树无糖组培 |
2.2.2.1 不同含水量 |
2.2.2.2 不同激素配比对茶树无糖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2.2.3 高浓度激素浸蘸对无糖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2.3 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建立外植体 |
3.1.1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树外植体建立的影响 |
3.1.2 不同取材场所对茶树组织培养外植体建立的影响 |
3.1.3 茶树不同部位对组织培养外植体建立的影响 |
3.1.4 不同的取材时间对茶树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 |
3.1.5 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
3.1.6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
3.1.7 不同浓度硫酸腺嘌呤对茶树增殖的影响 |
3.2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3.2.1 不同种类及浓度生长调节剂对茶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
3.2.2 活性炭对茶树生根的影响 |
3.2.3 不同外源激素对茶树‘平阳特早’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
3.3 无糖组织培养技术 |
第四章 讨论 |
4.1 取材场所、部位及时间对茶树外植体建立的影响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茶树外植体诱导、继代及生根的影响 |
4.3 无糖组培条件下茶树不定根的发生 |
4.4 茶树组织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5.1 建立茶树组织培养体系 |
5.1.1 茶树组织培养基础条件探索 |
5.1.2 茶树‘陕茶1 号’、‘平阳特早’初代、继代、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5.2 茶树无糖组织生根培养 |
5.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 |
5.2.2 高浓度激素浸蘸茶树组培苗茎基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三个牡丹品种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牡丹离体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外植体 |
1.1.2 启动和增殖培养 |
1.1.3 生根培养 |
1.1.4 驯化移栽 |
1.1.5 牡丹组培离体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培养条件及数据的统计 |
2.2 结果分析 |
2.2.1 紫斑牡丹各品种的启动培养效果 |
2.2.2 培养基类型对‘京华晴雪’启动培养的影响 |
2.2.3 NH4NO3和Ca(NO3)2浓度对‘京华晴雪’的启动培养的影响 |
2.2.4 ‘正午’和‘皇冠’牡丹在启动培养中的效果 |
2.3 讨论 |
2.3.1 适宜离体繁殖的紫斑牡丹品种筛选 |
2.3.2 培养基对‘京华晴雪’启动培养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京华晴雪’增殖培养体系的建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培养条件及数据的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改良WPM培养基中植物激素对‘京华晴雪’增殖的影响 |
3.2.2 DKW培养基中MT和 GA3对‘京华晴雪’增殖的影响 |
3.2.3 继代次数对‘京华晴雪’增殖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植物激素对‘京华晴雪’增殖的影响 |
3.3.2 继代培养次数‘京华晴雪’增殖的影响 |
3.3.3 基本培养基对‘京华晴雪’增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正午’和‘皇冠’增殖培养体系的优化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和培养条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皇冠’增殖的影响 |
4.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正午’增殖的影响 |
4.2.3 AgNO3对‘皇冠’试管苗褐化防治效果的影响 |
4.2.4 不同添加物对‘正午’及‘皇冠’增殖的影响 |
4.2.5 继代次数对‘皇冠’增殖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植物生长激素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
4.3.2 添加剂对增殖的影响 |
4.3.3 防褐剂对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根培养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培养条件和数据的统计 |
5.2 结果分析 |
5.2.1 壮苗对生根的影响 |
5.2.2 IAA和 IBA不同组合处理对‘皇冠’生根的影响 |
5.2.3 IBA对紫斑牡丹‘京华晴雪’生根的影响 |
5.2.4 不同添加物对‘正午’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5.2.5 不同添加物对‘皇冠’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复壮培养对生根的影响 |
5.3.2 不同添加物对生根的影响 |
5.3.3 生长调节剂对生根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休眠解除与驯化移栽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培养条件和数据的统计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移栽前不同处理对‘正午’移栽存活的影响 |
6.2.2 组培苗状态对移栽存活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组培苗状态对移栽存活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互叶白千层快繁及邵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互叶白千层研究综述 |
1.2.1 茶树精油的发现历史 |
1.2.2 互叶白千层的种植现状 |
1.2.3 互叶白千层种植技术研究 |
1.2.4 茶树精油研究现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互叶白千层高精油优良单株的筛选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及分析 |
2.3 两年生优良单株初选 |
2.3.1 优选方法 |
2.3.2 优良单株初选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互叶白千层挥发油成分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次筛选结果 |
3.2.2 不同化学组分气相色谱分析 |
3.2.3 不同植株挥发油化学组分定量分析 |
3.3 小结 |
3.3.1 优良单株复选 |
3.3.2 优良单株挥发油成分分析 |
第四章 互叶白千层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测定项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2.2 不同诱导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基对根诱导的影响 |
4.3 小结 |
4.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3.2 不同诱导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3.3 不同培养基对根诱导的影响 |
第五章 互叶白千层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基质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种植密度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5.2.3 不同去顶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5.2.4 不同施肥处理的植株生物量分析 |
5.2.5 不同灌溉处理下的生物量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的筛选 |
6.1.2 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挥发油成分分析 |
6.1.3 互叶白千层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
6.1.4 互叶白千层配套栽培技术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型牧草巨菌草“绿洲一号”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巨菌草绿洲一号分类与特征 |
1.1.1 绿洲一号的分类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生态学特性 |
1.2 巨菌草价值 |
1.2.1 环境治理 |
1.2.2 修复土壤 |
1.2.3 食用菌栽培 |
1.2.4 动物饲料 |
1.2.5 清洁能源 |
1.2.6 制作菌肥 |
1.3 巨菌草的研究概况 |
1.3.1 巨菌草的基本状况 |
1.3.2 巨菌草的研究概述 |
1.4 巨菌草的扦插研究 |
1.4.1 巨菌草扦插研究存在问题 |
1.4.2 生根粉对扦插影响 |
1.5 巨菌草组织培养研究 |
1.6 研究背景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巨菌草大田生长与管理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1.1 新乡市地理概况 |
2.1.2 自然气候 |
2.1.3 水文条件 |
2.2 植物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压枝繁育方式 |
2.3.2 扦插准备 |
2.3.3 大田扦插试验种植 |
2.3.4 繁育后大田管理 |
2.3.5 数据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压枝繁育对出芽率影响 |
2.4.2 压枝繁育对生根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巨菌草绿洲一号成活率分析 |
2.5.2 压枝繁育体系缺点 |
第三章 巨菌草扦插体系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用品 |
3.2 试验方法 |
3.2.1 扦插前处理 |
3.2.2 扦插前枝条水培处理 |
3.2.3 扦插部位的选择 |
3.2.4 扦插节数的选择 |
3.2.5 正交法检测枝条生根粉最适浓度与时间 |
3.2.6 扦插后管理 |
3.2.7 水培植株转入培养土中培养并记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部位对水培的影响 |
3.3.2 扦插节数对水培扦插的影响 |
3.3.3 正交测验对生根率影响 |
3.3.4 正交试验与芽长关系 |
3.3.5 正交试验与根长关系 |
3.3.6 正交试验与根数关系 |
3.3.7 正交试验综合分析 |
3.3.8 水培植株转入培养土中培养结果 |
3.4 讨论 |
3.4.1 不同部位对水培与栽种影响 |
3.4.2 枝条节数对水培出芽生根影响 |
3.4.3 枝条部位对正交测验结果影响 |
3.4.4 生根粉浓度对水培结果影响 |
3.4.5 生根粉处理时间对水培结果影响 |
第四章 巨菌草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培养基 |
4.1.3 仪器与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植物材料培养 |
4.2.2 外植体的选取 |
4.2.3 外植体消毒方法 |
4.2.4 最佳外植体的选取 |
4.2.5 诱导培养 |
4.2.6 分化培养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外植体选取对组培的影响 |
4.3.2 不同植物激素对外植体出愈率的影响 |
4.3.3 不同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外植体的选取 |
4.4.2 诱导培养基的影响 |
4.4.3 分化培养基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巨菌草压枝繁育的研究 |
5.1.2 枝条及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5.1.3 生根粉对扦插生根影响 |
5.1.4 巨菌草组织培养中关键因素初探 |
5.2 结论 |
5.2.1 水培枝条的选取 |
5.2.2 生根粉浓度与处理时间选取 |
5.2.3 诱导培养基选取 |
5.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5.3.1 压枝繁育生长近一步探究 |
5.3.2 扩大水培扦插试验 |
5.3.3 水培扦插体系的优化 |
5.3.4 水培扦插苗与大田苗营养对比 |
5.3.5 巨菌草高效诱导培养基探索 |
5.3.6 巨菌草高效分化培养基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蒙古莸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蒙古莸概况 |
1.1.1 蒙古莸简介 |
1.1.2 蒙古莸的分布 |
1.1.3 蒙古莸的用途 |
1.2 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扦插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1.3 莸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播种繁殖 |
1.3.2 扦插繁殖 |
1.3.3 组织培养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采集与处理 |
2.1.3 激素种类、扦插时间对蒙古莸嫩枝扦插影响研究 |
2.1.4 年龄对蒙古莸扦插影响研究 |
2.1.5 基质对蒙古莸嫩枝扦插影响研究 |
2.1.6 指标测定与数据统计分析 |
2.2 蒙古莸组织培养研究 |
2.2.1 蒙古莸茎段诱导腋芽培养 |
2.2.2 蒙古莸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3 生根培养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3.1.1 激素种类、处理时间对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2 扦插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3 插穗年龄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4 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2 蒙古莸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
3.2.1 蒙古莸茎段诱导腋芽培养 |
3.2.2 蒙古莸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3.2.3 激素配比对蒙古莸生根培养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4.1.1 激素种类、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1.2 扦插基质对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4.1.3 插穗年龄与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2 蒙古莸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
4.2.1 蒙古莸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
4.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4.2.3 GA3在增殖培养中的作用 |
4.2.4 蒙古莸生根培养 |
4.2.5 最佳培养方法的筛选 |
5 结论 |
5.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5.2 蒙古莸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实验图片 |
作者简介 |
(7)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马铃薯快繁概述 |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及其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概念及种类 |
1.2.2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1.2.3 植物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 |
1.2.4 植物促生菌对植物快繁苗生长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马铃薯栽培品种 |
2.1.2 实验样品的采集 |
2.1.3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2.1.4 序列分析软件 |
2.1.5 主要仪器 |
2.1.6 培养基配方 |
2.1.7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8 PCR扩增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根际溶磷和固氮细菌的初筛分离及纯化 |
2.2.2 基于16S rRNA基因对的菌株的初步分类鉴定 |
2.2.3 筛选促进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菌株 |
2.2.4 菌株促生特性的分析 |
2.2.5 复合菌对马铃薯快繁苗及移栽的影响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际细菌的分离鉴定 |
3.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菌株初步分类 |
3.3 单菌接种对组培瓶培养快繁苗生长的影响 |
3.3.1 对组培瓶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3.2 对组培瓶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3.3 对组培瓶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3.4 对组培瓶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3.5 对组培瓶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3.6 对组培瓶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4 筛选促进移栽快繁苗生长的菌株 |
3.4.1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4.2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4.3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4.4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4.5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数量的影响 |
3.4.6 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重量的影响 |
3.5 10菌株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作用 |
3.5.1 10菌株对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5.2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5.3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5.4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5.5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5.6 10株菌对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6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作用 |
3.6.1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6.2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6.3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6.4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3.6.5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数量的影响 |
3.6.6 10株菌对移栽马铃薯快繁苗种薯重量的影响 |
3.7 10株菌株促生能力及拮抗的分析 |
3.7.1 菌株促生能力的分析 |
3.7.2 菌株的拮抗作用 |
3.8 复合菌对组培瓶培养马铃薯快繁苗促生效果分析 |
3.8.1 对马铃薯快繁苗株高的影响 |
3.8.2 对马铃薯快繁苗根长的影响 |
3.8.3 对马铃薯快繁苗节点数的影响 |
3.8.4 对马铃薯快繁苗茎粗的影响 |
3.8.5 对马铃薯快繁苗根干重的影响 |
3.8.6 对马铃薯快繁苗茎干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接种微生物显着促进马铃薯快繁苗生长 |
4.2 马铃薯快繁苗生长促进微生物类群和促生特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建立及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2 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2.1 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
1.2.2 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
1.2.3 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繁育 |
1.3 植物的不定根研究 |
1.3.1 不定根的起源及过程 |
1.3.2 组织培养中茶树根形成研究 |
1.3.3 茶树根发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3.3.1 植物激素与根生长 |
1.3.3.2 光质与茶树根生长 |
1.3.3.3 光质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黄山苦茶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2 红光对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黄山苦茶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灭菌方式对黄山苦茶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激素对黄山苦茶外植体腋芽萌发的影响 |
3.2.3 不同激素对黄山苦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2.4 不同激素配比及IBA浸泡时间对黄山苦茶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消毒方式对黄山苦茶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激素组合对黄山苦茶外植体腋芽诱导的影响 |
3.3.3 不同激素组合对黄山苦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3.4 不同激素配比对黄山苦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无菌系的建立 |
3.4.2 激素对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的作用 |
3.4.3 激素对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的作用 |
第4章 红光对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生根率统计 |
4.2.2 石蜡切片制作 |
4.2.3 黄山苦茶组培苗基部内源激素的测定 |
4.2.3.1 色谱条件 |
4.2.3.2 标准品配制 |
4.2.3.3 保留时间的精密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红光培养对黄山苦茶组培苗生根率的影响 |
4.3.1.2 红光对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质量的影响 |
4.3.2 红光培养下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细胞学观察 |
4.3.2.1 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类型的观察 |
4.3.2.2 不定根根原基发生的部位及发育过程 |
4.3.3 红光培养对黄山苦茶组培苗根基部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1 保留时间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
4.3.3.2 标准品测定结果 |
4.3.4 红光对黄山苦茶茎基部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黄山苦茶不定根分化过程 |
4.4.2 红光对组培苗的生根率及根系的影响 |
4.4.3 红光培养对黄山苦茶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5章 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的转录组初步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及仪器 |
5.1.2 R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5.1.3 数据分析 |
5.1.4 基因总体表达水平的分析 |
5.1.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1.6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5.1.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转录组测序样品的RNA质量分析 |
5.2.2 黄山苦茶测序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获奖及参研课题 |
(9)‘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取样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及存活率的影响 |
1.2 不同激素配比对带腋芽茎段萌发率及生长影响 |
1.3 不同激素配比对‘中黄1号‘带腋芽茎段分化及增殖的影响 |
1.4 不同激素配比对组培苗壮苗的影响 |
1.5 不同激素配比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1.6 不同炼苗时间和炼苗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 |
3.3 腋芽萌发培养基确定 |
3.4 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确定 |
3.5 组培苗壮苗与生根培养 |
3.6 炼苗与移栽 |
3.7 培养条件 |
3.8 数据处理 |
作者贡献 |
(10)凌云白毫茶组培无菌体系的建立与抗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2.1 外植体预处理及灭菌 |
1.2.2 不同处理的培养基抗褐化试验 |
1.2.3 无菌芽诱导试验 |
1.2.4 无菌芽增殖试验 |
1.2.5 培养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 |
2.2 不同预处理对外植体抗褐化的影响 |
2.3 不同部位作外植体的灭菌效果 |
2.4 不同添加物对外植体的抗褐化效果 |
2.5 不同浓度的6-BA对腋芽诱导的影响 |
2.6 6-BA与NAA配比对芽增殖的影响 |
3 讨论 |
四、茶树的组培快繁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D]. 王金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茶树无糖组培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D]. 左巧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三个牡丹品种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D]. 黄素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互叶白千层快繁及邵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张焰峰.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5]新型牧草巨菌草“绿洲一号”快繁技术研究[D]. 高方超.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0)
- [6]蒙古莸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研究[D]. 张素毓.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马铃薯快繁苗生长的影响[D]. 路晓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建立及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D]. 傅豪. 西南大学, 2020
- [9]‘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建立[J]. 谢恩俊,田维丽,陈正武,李岩,赵德刚.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5)
- [10]凌云白毫茶组培无菌体系的建立与抗褐化研究[J]. 农艳丰,陆吉祥,李健. 茶叶通讯,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