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语看苗族农耕文化

从苗语看苗族农耕文化

一、从苗语词语看苗族农耕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1](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研究表明

木粲成[2](2020)在《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间是人类在生活中必须倚赖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的实践既建构着时间,也展开于时间中,受时间形塑。时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时计与时间性。时计是人类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中习得或创造而成的各式各样用于标定过去、现在、未来的手段。时间性则是由回忆、感知、预期三种机能触发的统一于当下的过去、现在、未来意识。时计既展开于时间性中也影响人们的时间性,时间性既化育时计也受时计牵动。时计与时间性统一于时间实践。时间实践与社会文化互构。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时间实践会所有不同,同一社会文化群体内部的时间实践也会因社会身份与实践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是一项以时间为中心论题,以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中上游两岸的苗族方南支系为考察对象的民族志。通过考察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计类型,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实践方式,不同社会场景的时间特点,以及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场景之中时间交叠、时间冲突、时间协调的具体过程,本文既从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来理解时间,也以时间为核心论题来呈现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依照如下框架展开。第一章系统梳理了百余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脉络,明确随之形成的主要问题、概念、理论、方法,确认当前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探究多样场景中不同行动者在实践中牵涉的多样时计、时间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强调,本文涉及的时计主要是方南苗族在生活中频繁使用且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具有密切关联的时间参照,并将对时间性的呈现锁定在方南苗族运用时计而展开的具体实践之中。第二章,从生态人文区位、生计方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信仰观念等层面勾勒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概况,强调方南苗族的核心社会理想是在祖先、神灵护佑下,维系家户、宗族、村落团结,建设跨家户、跨宗族、跨村落交换,实现并延续物与人的丰产。第三章,概要呈现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间起源论,主要时计类型,各类时计的内容、来历、功能、意义,不同时计掌握程度与运用状况的社会差别,多样时计划分的各级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彰显方南苗族的时计愈发数值化、便携化的代际趋势。接下来,以多个民族志个案剖析嵌合着时计与时间性的时间实践过程,讨论方南苗族时间实践的社会差别与场景特征,呼应方南苗族社会文化图景与多样时计概貌。第四章讨论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呈现由基本社会分工带来的老年男性、中青年男性、妇女、儿童的时间实践之别及其交叠、冲突、协调,其中可见中青年男性的市场经济时间如何强势于老年男性的务农时间,在校儿童的国民教育时间如何强势于妇女的家务时间,体现出生计时间的可变性。第五章讨论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一类为仪礼时间,以一个葬礼为例,呈现仪礼时间的突发阈限性与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另一类为节庆时间,以三个节庆为例,呈现方南苗族节庆的时间特点,突出本地节庆时间的固定阈限性与集体惯习的时间效力;两类时间共同体现仪式化时间的固定性。第六章,以龙舟节这一既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又具备高度仪式化特征的大型区域性丰产节庆为个案,呈现方南苗族的生计时间、仪式化时间,家户时间、村落时间,以及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协调混溶到趋于一致的区域时间之中的具体过程,其中不仅分析了龙舟节时间之区域性、周期性与复杂性的由来,也呈现了村民集体议定的出龙之时的强制力,村领导的时间纪律监督权威,以及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并强调,这种足以将多样时间实践混溶为一的根本动因,乃是方南苗族希望在祖先与神灵的护佑下,维系秩序稳定,延续两种丰产的社会文化理想。

匡惠[3](2020)在《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湖南竹枝词是中华竹枝词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记载了湖南发展的部分历史,承载了湖南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创作者的精神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是湖南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品。以《中华竹枝词全编》和《<中华竹枝词全编·湖南卷>补遗及其文献价值》中的湖南竹枝词为基础语料,通过合理界定民俗词语,本文对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民俗词语的民俗学分类,民俗词语在音节、结构、称谓语等方面的特点,部分民俗词语的释义、结构分析、语料价值等。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时研究的方法、传统的训诂方法、地方资料考察法等对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通过研究探讨这些民俗词语了解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特点与分布,分析这些民俗词语在补充辞书上的语料价值,获悉湖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为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湖南竹枝词的特点。通过分析湖南竹枝词的概况,本文了解到了湖南竹枝词具有丰富的典故、独特的民俗信仰、少数民族语言特色和谚语的使用等特点。第二,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民俗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民俗词较民俗短语多、岁时民俗词语和信仰民俗词语占比大、民俗称谓多样等。第三,部分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释义与语料价值,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呈现在第四章中。本文对部分民俗词语进行了意义探讨与结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词条、义项和书证的补充。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补充词条10条、增补义项9条、补充书证7条。与此同时,这些不可多得的语料也从侧面反映了湖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张宁[4](2020)在《新旧“坡会”:广西苗人村落治理机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基于苗人传统“坡会”节庆的发展变迁问题,选取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作为调研点,主要运用空间理论、场域理论、乡村治理理论,结合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最终发现:一、苗人传统村落是一种“寨+坡”结合的空间结构。传统时期,苗人为谋求生存不断往高坡迁徙,选择自然之山坡并建造起生产、生活空间。苗人在认知开发进程中将自然形态的山坡“领域化”,通过空间五要素,即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识物,建构起“坡”空间,根据标志物划分出集会公共空间、生活居住空间和坡田生产空间,具体表现为“坡会”、“苗寨”与“梯田”景观。在苗人的话语体系中,“坡”空间被认知成物质生产空间,以及“赶坡”(“坡会”)交往集会与议事的公共空间,在他者的话语建构下,苗人与“坡”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对传统苗人村落而言,“坡”空间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却惨遭遗落。所以,只有把这种村落公共空间与建筑群结合在一起,才组成苗人村落共同体,形成苗人特有的“寨+坡”村落空间结构模式。二、苗人每年通过组织“赶坡”活动,重构出“坡会”场域,确保了传统村落的权力再生产。传统苗人“赶坡”仪式,是苗人社会政治组织进行权力展演和再生产的过程。其中,“寨老”在神圣的仪式空间中获得政治合法性,不断重构和强化社会地位差异结构与权力秩序;具有宗法性质的“鼓社”组织结构展现在场域内,联结苗人个体与团体,强化族群认同和边界;由原始社会发展而来的巫师,在权力博弈过程中,其享有的祭祀权逐渐没落虚化,沦为仪式的附属品。通过“赶坡”,苗人社会权力组织体系得以巩固、更新和完善,权力行为主体完成了权力再生产,由此形成传统苗人村落社会治理机制。同时,在权力组织的合力作用下,传统“坡会”场域形成利于增强族群认同和提高集体行动能力的“坡会”文化,以物化的形态规范并保持了稳定的族内社会秩序,维系着省界族群与地缘共同体关系。三、受国家治理进程的推动,苗人“坡会”成功“申遗”,既化解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危机,又进一步发展出现代新“坡会”。2006年,“坡会”在新的“非遗”制度空间下重获生机,得到基层政府组织化管理,变成具有官方性质的“坡会群”。此后,基层政府投入大量行政资源,一方面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坡会”的传承保护工作当中;另一方面是迎合现实需要改造旧“坡会”,组建新“坡会”,将现代化元素注入原有的节庆符号之中,让新“坡会”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节庆内容多样化的新形态与新特点。新“坡会”在基层政府的建构下演变成用于满足民众文化消费的地方公共文化产品,苗人“赶坡”也变为一种“炫耀性消费”行为。四、新“坡会”既是民族村落新旧治理机制变迁的结果,也是多元权力主体博弈的新场域。旧“坡会”场域依靠传统权力组织形成的内生性治理机制,而基层政府组建新“坡会”的政治行为,便是要将新“坡会”作为国家公权力嵌入苗人村落社会的重要端口,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民族村落治理机制。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基层政府之所以选择新“坡会”作为基层治理重要场域,是有意将传统选拔比赛与现代竞争相结合,让相互竞争状态保持着民间的集体行动能力与活力。新“坡会”场域包含基层政府、苗人传统权力组织、其它社会组织、民众等多个权力主体,节庆的组织过程涉及权力的分配与运作,是一个权力博弈且关系错综复杂的游戏空间,政府必须掌握主导权,以宣传动员激活基层行政权力系统,通过游戏重组达成树立政府权威、谋求政府信任的政治目标,从而建构起政府主导下的新型基层社会政治秩序。然而,基层政府主导下新“坡会”的发展面临着文化发展“内卷化”问题,政府也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与安全风险。因此,政府只有尊重客观事实和生存环境,转变发展思路,激发民间活力,才能破除路径依赖和危机,发挥“坡会”公共空间的政治功能与自治功能,形成村落治理长效机制。

陶金翠[5](2021)在《文山下寨苗语数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山下寨苗语数词为研究对象,从构成、语法功能、类型学特征、语言接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描写。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起源、理论方法、语料来源,并按照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度对汉藏语系语言数词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综述。第二章全面系统地描写了下寨苗语数词的构成,把下寨苗语数词分为基数词和数的表义功能,基数词下分为简单基数词和合成基数词;数的表义功能有序数、概数、分数、倍数四类。第三章从语法特征考察了下寨苗语数词,主要包括数词与其他词类的组合关系和数量结构的句法功能。第四章从类型学视野下考察了下寨苗语数词,总结下寨苗语数词在义项、构词和重叠三个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第五章考察语言接触下的下寨苗语数词,对下寨苗语数词的借用情况及原因进行描写分析,同时从共识的角度描写数词在下寨苗语中的代际差异。最后第六章结语总结了下寨苗语数词的特点,并指出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最后希望本篇论文能给苗语数词的研究提供一个补充。

李永皇[6](2020)在《《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者深入民族地区,开展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刊发了大量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论文,值得认真梳理并加以归纳综述。综合分析主要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等几个方面,在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肖莉[7](2019)在《贵州丹寨排倒苗语语音词汇研究》文中指出排倒村位于贵州省丹寨县扬武乡,排倒苗语是介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黔东方言北部和南部之间的方言土语。排倒苗语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排倒苗语与周边的苗语不尽相同,形成了语言孤岛,因此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在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以收集到的排倒苗语的语音和词汇语料为研究对象,对排倒苗语的语音和词汇的分类、组成以及构成进行一个全面的概括。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三部分是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排倒村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苗语的系属归类以及内部的划分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第一章主要是描写排倒苗语的语音特点,对排倒苗语的声母、韵母、声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排倒苗语声韵调的配合规律和排倒苗语的音节结构。第二章主要是对排倒苗语的词汇进行介绍和分类,通过对语料梳理,总结了排倒苗语词汇的使用特点,详细说明了排倒苗语词汇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从结构、词的音节、词义三个方面对排倒苗语的词汇进行了分类。第三章主要是对排倒苗语词汇构词的分析,本章从排倒苗语构词的民族认知心理和民族文化出发,通过对排倒苗语内部构词理据的研究来说明排倒苗民语言背后隐藏的意义和内涵。

徐娟[8](2019)在《语言接触下的吉卫苗语构词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吉卫镇的苗语(以下简称吉卫苗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吉卫苗语的构词理据和构词类型进行分析,并深入分析了附加构词前缀及其功能意义。另外,本文还运用语言类型学和语言接触的理论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借词对吉卫苗语构词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学界对湘西苗语的研究,并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吉卫苗语词汇的构词理据。全面探究了吉卫苗语词汇的构词理据,得出了语音、形象、味道、转指、译述和修辞六种理据类型,并对这六种理据的类型进行详细分析。第三章吉卫苗语词汇的构词类型。详细地描写了吉卫苗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并重点分析了合成词中的复合式,将吉卫苗语的复合式和汉语进行对照,比较了两者限定式和主谓式的语序和功能差异。第四章吉卫苗语构词的附加成分。对吉卫苗语中的九个名词前缀和一个动词前缀进行列举分析,并对它们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进行探究,其中重点对动词前缀t?i44的多功能性进行探求。第五章吉卫苗语构词系统的语言接触影响。对吉卫苗语中的固有词和汉语借词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归纳了汉语借词的类型和借词产生的原因,并将汉语借词对吉卫苗语词汇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冯娟[9](2019)在《白岩苗寨山地稻作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稻米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类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衍生成为稻作文化。黔东南苗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山地稻作民族,其稻作农业中水利灌溉以及稻、鱼混生的生计模式与平坝和丘陵地区的稻作农业相比自有特色。本文结合稻作文化的相关研究,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白岩村为对象,以稻作文化为主线,重点考察传统稻作下形成和建构起来的生计模式、生活节律和社会交往,从而揭示稻米在苗族社会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第一,西南山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稻作文化产生的根基,其中水利灌溉方式的系统化是稻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村落格局以及人口由分散走向聚合深层原因,同时,稻、米、鱼共生的独特生计模式实现了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态智慧。第二,苗族的岁时节律与稻作生产的周期息息相关,稻米在不同节律中表现不同文化内涵,稻米在生物上表现出的黏合性,反映到社会网络中就是一种结群性,村民通过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互赠稻米的行为,建构和维系着社会网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塑和加强社会契约和文化认同。第三,稻米的象征与符号化是稻作文化内涵表述的关键。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稻作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存在自我调适力和外在张力。目前,学界对我国南方民族的稻作文化日渐深入,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苗族稻作文化,并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案例。

黄茜[10](2019)在《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探源与活化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域色彩原型是特定族群的集体潜意识之一,它由生物性色彩本能开始,经历社会性和文化性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色彩观念和审美。它既是显性的,又是隐形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集体的,又是个人的......色彩作为视觉感受的关键要素,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特征识别,信息沟通,象征联想,主观表达等重要意义。色彩从来都不只是色度值,它更是观念之色。从色彩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族群能量的密码。在每个民族所经历的自然或者人为的各种考验中,是集体潜意识把族群凝聚在一起,虽难不止,遇伐不息,才使族群得以延续至今日。集体潜意识的色彩信息在地域性物质构建中无处不在,同时也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族群共同世界构建了精神伊甸园。地域色彩原型的归纳与研究,不仅是要在实体视觉上建立不同于他地的色彩特征,更是在用色彩告诉古老族群的后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何处可以安栖?论文以凤凰县域色彩原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询,色彩数据量化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色彩原型进行挖掘与梳理。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色彩基础理论、色彩心理学,色彩民俗学、色彩地理学、城市色彩设计学、苗学等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利用NCD色彩体系的架构与分析方法,对土壤色彩、植被色彩、传统建筑色彩、服饰色彩、工艺美术色彩等等进行色彩记录和分析,归纳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色彩原型研究方法和初步成果。该研究将会对凤凰古城的色彩保护和凤凰县整体色彩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按逻辑顺序分别为: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及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课题背景研究。阐述了论文主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阐述技术路线和建立研究框架。第二章为课题基础理论研究,对文中将要涉及的主要理论进行理解性概述。其中,对四大表色体系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形成独立结论。色彩民俗学和色彩地理学对本论文色彩样本的分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城市色彩景观学是在城市和建筑色彩活化部分的直接参考;中国传统色彩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人的色彩集体潜意识,是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文化大背景,两者密不可分。第二部分:对象分析研究,内容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对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形成因素进行理论性阐述。该部分运用文献收集法,对凤凰历史文献、文学文献、苗学论着、政府资料等得到相关历史记载和详实数据;运用田野调查法,对该地区的泥土、植物、石材、木材等进行了大量色彩样本采集,通过NCD单色分析方法,得出各个自然元素的地域色彩特征,为色彩原型提供数据佐证;运用色彩印象分析法,分析楚文化留存文物的色义与语义的对应关系。以上研究为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解释。第四章以实证归纳凤凰县域的色彩原型。一手色彩样本数量庞大,样本分析采用数据量化,图示分析其色彩比例,色相关系,色调关系,图底关系等,为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此章节中,关于祭祀服饰色彩的研究结论,揭示了色义与文化含义的对应关系,得到了苗学家的认可。此部分对凤凰县域当代居民色彩喜好的调查结果,成为色彩原型活化运用中的数据支撑。第三部分:实践应用研究,内容为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为色彩原型活化观点与技术思路,该章节奠定了色彩原型活化运用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国外案例,为实际操作提供历史经验。第六章为凤凰县域活化运用。本章节重点讨论了凤凰古城的色彩现状,提出保护建议。同时提出凤凰原型的参考色谱,为各个领域的色彩运用提供直接参考。最后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二、从苗语词语看苗族农耕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苗语词语看苗族农耕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回顾
        一、涂尔干及其学派:时间作为社会观念
        二、马林诺夫斯基:时间作为文化工具
        三、延续与拓展:“异域化”的“他者”“时间观念”
        四、研究的转向:时间与行动者
        五、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专门化:认知、实践与象征
        六、余论:21世纪的人类学时间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方南苗族社会文化概况
    第一节 生态人文区位
    第二节 社会文化概况
        一、生计与分工
        二、家庭与继嗣
        三、宗族与拟亲
        四、婚姻与交换
        五、村寨与公职
        六、信仰与膜拜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方南苗族的多样时计
    第一节 基本时间概念
    第二节 时间起源论
    第三节 多样时计
        一、天象与物候
        二、历
        三、钟表
        小结
    第四节 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
        一、秒、分、时
        二、日
        三、场
        四、月
        五、季
        六、节
        七、年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第一节 务农之时与务工之时
        一、老年男性、稻作与节气
        二、中青年男性、工资与工时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中断的合耕
    第二节 家务之时与课业之时
        一、妇女、家务与“没空”
        二、儿童、课业与课时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弃置的兼职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第一节 仪礼之时
        一、死亡:突发的阈限时间
        二、择时:占时者的时间权威
        三、下葬:追赶预占之时
        小结
    第二节 节庆之时
        一、可挪的妇女节
        二、不变的敬桥节
        三、避不开的年关
        小结
    本章总结
第六章 诸时混溶:一个龙舟节的案例
    第一节 龙行区域之时
        一、龙的周期性复活与区域联祭
        二、水稻拔节孕穗期与夏旱频发时
        三、节期轮流与区域格局
        小结
    第二节 村寨出龙之时
        一、时机构成:村领导权威与村民荣誉感
        二、连败与出龙时间纪律诞生
        三、出龙:诸时归一
        小结
    本章总结
结论
    一、方南苗族时间实践概观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论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湖南竹枝词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的概况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的特点
        一、湖南竹枝词的作者特点
        二、湖南竹枝词的形式特点
        三、湖南竹枝词的内容特点
        四、湖南竹枝词的语汇特点
第三章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概况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界定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收录原则
    第三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民俗学分类
    第四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特点
        一、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音节特点
        二、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结构特点
        三、湖南竹枝词民俗称谓词语的特点
        四、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文化特点
第四章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例释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称谓民俗词语例释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生产民俗词语例释
    第三节 湖南竹枝词生活民俗词语例释
    第四节 湖南竹枝词信仰民俗词语例释
    第五节 湖南竹枝词礼仪民俗词语例释
    第六节 湖南竹枝词岁时民俗词语例释
    第七节 湖南竹枝词游艺民俗词语例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旧“坡会”:广西苗人村落治理机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缘起
        二、意义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苗族“坡会”节庆文化的研究
        二、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治理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空间与村落
        二、场域与关系网络
        三、乡村治理理论、地方公共产品理论与政府行为
        四、村落治理机制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思路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坡”:苗人的空间选择与村落构成
    第一节 苗人的行为选择与空间认知
        一、民族融合进程中的行为选择
        二、“坡”的空间建构要素
        三、“坡”的空间认知
    第二节 “坡”的生产生活景观
        一、“坡耕”:梯田景观
        二、“坡会”景观
    第三节 苗语中的“坡”及其话语建构
        一、融水苗语中的“坡”及相关词汇
        二、“坡”的能指与所指
        三、话语建构
    第四节 苗族“寨+坡”的村落模式
        一、四种村落研究范式
        二、无“坡”不苗:被遗落的村落空间
        三、“寨+坡”:村落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章 “赶坡”:苗人村落传统治理路径
    第一节 “赶坡”的苗语表达与仪式过程
        一、苗语中的“赶坡”
        二、“赶坡”仪式过程
    第二节 传统“坡会”活动中的权力再生产
        一、“寨老”权力再生产机制
        二、“鼓社”权的强化
        三、巫师祭祀权的嬗变
    第三节 “坡会”文化的治理价值
        一、“坡会”文化的物化形态与族内秩序
        二、省界族群与地缘共同体关系
        三、异域苗族的“信仰共同体”
第三章 组建新“坡会”:新制度空间下的变迁与特点
    第一节 “非遗”:民族节庆文化传承危机的制度性应对
        一、“坡会群”——政府对民族节庆文化的组织化管理
        二、申请“非遗”成功
        三、传承人:“合法性”身份的赋予
    第二节 新“坡会”发展印记
        一、2006-2019 年的政府出资表及其来源
        二、管理“坡协”
        三、“坡会”选美比赛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
        五、“坡会”文化上央视
    第三节 新变化与特点
        一、参与主体多元化
        二、节庆活动内容多样化
        三、苗人参与的新动力: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方式
第四章 “坡会”新场域:基层政府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政府治理路径选择的缘起
        一、传统选拔与现代竞争相结合
        二、组织过程中涉及权力的分配与运作
        三、在相互竞争中保持民间的集体行动能力与活力
    第二节 新场域中的多元主体及其关系
        一、游戏重组与新权威的建构
        二、宣传动员与基层行政权力的再生产
        三、市场关系与政治关系间的律动:政府购买服务进程中的民间组织
        四、政府信任与基层社会秩序的再造
    第三节 新“坡会”治理问题与路径优化
        一、新“坡会”的价值生成
        二、文化发展“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与政府压力
        四、治理路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文山下寨苗语数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下寨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语言使用情况
    第二节 研究起缘和意义
        一、起缘
        二、意义
    第三节 数词研究综述
        一、苗瑶语族数词研究现状
        二、汉语数词研究现状
        三、藏缅语族数词研究现状
        四、壮侗语族数词研究现状
        五、小结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理论
        一、对象
        二、理论
    第五节 语料来源
        一、田野调查
        二、文献资料
第二章 下寨苗语数词的构成
    第一节 基数词
        一、简单数词
        二、合成数词
        三、其他数词
    第二节 数的表义功能
        一、序数的表达方式
        二、概数的表达方式
        三、倍数的表达方式
        四、分数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下寨苗语数词的语法功能
    第一节 下寨苗语数词的组合功能
        一、与名词组合
        二、与量词组合
        三、与量词和名词组合
        四、与量词和动词组合
        五、与量词和形容词、名词组合
        六、与量词、名词和指示词组合
    第二节 下寨苗语数量短语的句法功能
        一、作主语
        二、作谓语
        三、作宾语
        四、作补语
        五、定语
        六、状语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学视野下的下寨苗语数词
    第一节 义项特征
        一、“一”的特征
        二、“半”的特征
    第二节 数词的结合能力
        一、与名词、副词结合
        二、四音格数词
    第三节 数词的重叠能力
        一、数词重叠
        二、“数词+量词”重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下寨苗语数词系统
    第一节 语言接触对下寨苗语数词使用的影响
        一、借词进入下寨苗语基数词
        二、新概念进入下寨苗语数词表达法
    第二节 借入汉语数词的原因
        一、语言内部原因
        二、外部环境
    第三节 下寨苗语数词的代际差异
        一、语音方面的差异
        二、各类表达法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研究
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一)宏观研究
    (二)微观研究
三、少数民族文字研究
    (一)创制过程研究
    (二)发展前景研究
四、“双语”教育研究
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研究
六、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
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展望

(7)贵州丹寨排倒苗语语音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贵州丹寨排倒村的背景概述
    第三节 贵州黔东方言排倒苗语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一章 排倒苗语的语音
    第一节 排倒苗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第二节 排倒苗语声韵调的配合规律
    第三节 排倒苗语的音节结构
第二章 排倒苗语的词汇
    第一节 排倒苗语词汇概述
    第二节 排倒苗语词汇的组成
    第三节 排倒苗语词汇的分类
第三章 排倒苗语的构词理据
    第一节 排倒苗语词语的认知理据
    第二节 排倒苗语的文化理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语言接触下的吉卫苗语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苗语概况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2 吉卫苗语词汇的构词类型
    2.1 单纯词
        2.1.1 单音节单纯词
        2.1.2 双音节单纯词
        2.1.3 多音节单纯词
    2.2 合成词
        2.2.1 复合式合成词
        2.2.2 附加式合成词
        2.2.3 重叠式合成词
3 吉卫苗语词汇的构词理据
    3.1 语音理据
        3.1.1 摹音
        3.1.2 重叠
    3.2 形象理据
        3.2.1 外形
        3.2.2 颜色
    3.3 味道理据
    3.4 转指理据
    3.5 译述理据
    3.6 修辞理据
        3.6.1 比喻
        3.6.2 拟人
        3.6.3 借代
        3.6.4 婉曲
4 吉卫苗语构词的附加成分
    4.1 附加形式的类型
        4.1.1 名词前缀
        4.1.2 动词前缀
    4.2 附加形式的功能
        4.2.1 构词
        4.2.2 标注词类
        4.2.3 改变词义
        4.2.4 转变词性
    4.3 附加形式的基本特点
        4.3.1 数量丰富
        4.3.2 意义抽象泛化
5 吉卫苗语构词中的汉语借词构词法
    5.1 吉卫苗语中汉语借词的分布
    5.2 吉卫苗语中汉语借词的类型
        5.2.1 音译
        5.2.2 半音译半意译
        5.2.3 音译加注
    5.3 借词产生的原因
        5.3.1 社会原因
        5.3.2 内部原因
    5.4 汉语借词对吉卫苗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5.4.1 丰富了吉卫苗语的词汇
        5.4.2 推动了吉卫苗语的精细化和经济化
        5.4.3 丰富了吉卫苗语内部的构词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苗语词汇表
致谢

(9)白岩苗寨山地稻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稻作文化的相关研究
        1.2.2 苗族稻作文化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田野点概述
        1.5.1 村落自然生态与地理环境
        1.5.2 村落历史记忆与文化传说
        1.5.3 村落人文环境与民族构成
第1章 稻作体系与白岩传统社会
    1.1 山地稻作农业的生产要素
        1.1.1 稻米的分类
        1.1.2 稻田的分类
        1.1.3 稻作生产工具
    1.2 植稻技术与田间管理
        1.2.1 稻作技术与农事活动
        1.2.2 稻鱼共生的养殖模式
    1.3 稻作生产中的组织建构
        1.3.1 生产组织与社会组织
        1.3.2 性别分工与协作
    小结
第2章 稻作与白岩苗族的岁时节律
    2.1 苗族历法与农事安排
        2.1.1 苗族历法
        2.1.2 季节时令与稻作生产
    2.2 岁时节日
        2.2.1 开秧门
        2.2.2 吃新节
        2.2.3 苗年
        2.2.4 清明时节
    小结
第3章 白岩苗族社会交往中的稻米
    3.1 人生礼仪中呈现与交换的稻米
        3.1.1 出生礼
        3.1.2 婚礼
        3.1.3 葬礼
    3.2 礼俗生活中传递与凝聚的稻米
        3.2.1 贺新房
        3.2.2 栽花竹与“看米”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白岩村村规民约
致谢

(10)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探源与活化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凤凰县域的界定
        1.3.2 色彩原型的研究基础与范畴
        1.3.3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及活化的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询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比较分析法
        1.5.5 色彩采样工具
        1.5.6 NCD色彩体系分析法
    1.6 研究逻辑框架
第2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研究基础
    2.1 色彩学的理论基础
        2.1.1 色彩的产生
        2.1.2 色彩的三属性
        2.1.3 色彩的心理效应
        2.1.4 色彩表色体系
    2.2 色彩民俗学
    2.3 色彩地理学
    2.4 城市色彩设计学
    2.5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影响
        2.5.1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色彩的认知
        2.5.2 中国传统五色体系
        2.5.3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分支演绎
第3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3.1 色彩原型形成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气象特征影响色彩原型
        3.1.2 地质资源影响色彩原型
        3.1.3 植物景观影响色彩原型
    3.2 色彩原型形成的人文因素
        3.2.1 民族构成
        3.2.2 历史沿革
        3.2.3 宗教信仰
        3.2.4 民俗风情
        3.2.5 人文精神
第4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
    4.1 色彩原始意象
    4.2 传统色彩符号的生态、地理特征
        4.2.1 民族服饰色彩
        4.2.2 传统建筑色彩
        4.2.3 工艺美术色彩
    4.3 当代凤凰县域居民色彩喜好调查色彩调查及分析
        4.3.1 样本与问卷构成
        4.3.2 性别影响因子
        4.3.3 居住地影响因子
        4.3.4 年龄影响因子
        4.3.5 文化程度影响因子
        4.3.6 民族影响因子
第5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活化的理论探源与案例研究
    5.1 色彩原型活化的理论架构
        5.1.1 原真性保护理论发展
        5.1.2 色彩活化的理论思路
    5.2 色彩原型活化的意义
        5.2.1 色彩力的影响作用
        5.2.2 空间可识别性的建立
        5.2.3 集体潜意识的延续与统一
    5.3 色彩原型活化的案例及分析
        5.3.1 印度斋浦尔的“斋浦尔粉”
        5.3.2 意大利都灵的“都灵黄”
第6章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活化运用研究
    6.1 凤凰古城的色彩原真性保护
        6.1.1“原真性”色彩意象
        6.1.2 建筑材料色彩原真性调查
        6.1.3 色彩原真性保护的实现路径组合
    6.2 凤凰县域色彩原型的活化运用
        6.2.1 宏观层面的色彩原型活化
        6.2.2 中观层面的色彩原型活化
        6.2.3 微观层面的色彩原型活化
    6.3 色彩原型方法论在地域设计中的运用
        6.3.1 色彩原型要素的调查和提取
        6.3.2 色彩原型色彩语汇与规则的分析与归纳
        6.3.3 色彩原型在地域色彩设计中的活化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和艺术作品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工程项目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附录D 《凤凰县当代居民色彩喜好调查问卷》
致谢

四、从苗语词语看苗族农耕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D]. 木粲成.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D]. 匡惠.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旧“坡会”:广西苗人村落治理机制变迁研究[D]. 张宁.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5]文山下寨苗语数词研究[D]. 陶金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综述[J]. 李永皇. 贵州民族研究, 2020(01)
  • [7]贵州丹寨排倒苗语语音词汇研究[D]. 肖莉. 三峡大学, 2019(06)
  • [8]语言接触下的吉卫苗语构词法研究[D]. 徐娟. 湖南大学, 2019(07)
  • [9]白岩苗寨山地稻作文化研究[D]. 冯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凤凰县域色彩原型探源与活化运用研究[D]. 黄茜. 湖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从苗语看苗族农耕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