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拓4D040H2硬盘(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1](2021)在《两级伺服系统参数整定算法在磁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硬盘的磁头动态性能测试是磁头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前提条件是需要磁头能稳定地读取数据。但因系统存在输入和输出扰动会引起磁头产生不稳定状态,磁头与目标轨道的中心位置存在较大的误差信号。系统引入了多个多种类型的补偿器来削弱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但过多的参数让系统参数整定调节流程变得更为复杂、繁琐且耗时。本文主要针对磁头轨道跟随因为众多系统参数难以快速地整定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一种离线、自动、快速且自适应的系统参数整定算法来使磁头的位置误差信号达到一定合理的范围,实现稳定地读和写数据操作,为磁头动态性能测试环节的系统参数整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下:首先详细介绍了两级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涉及到带有二阶微分的PID控制器(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plus second order derivative,简称PIDD)、前馈控制器和两类数字滤波器,给出了控制器的极点配置设计原理。针对系统的扰动和噪音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利用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征,设计两类自适应性数字滤波器的参数,即带阻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两类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能有效且准确地抑制被控对象在各个频率处的谐振和传感器中的测量噪音。然后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伯德图、系统参数调节和系统扰动及噪音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灵敏度自身限制系统参数的原因,为提出参数调节算法整定参数来减小磁头位置误差奠定了基础。在实现了各个补偿器参数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两级伺服的控制被控对象的频率响应数据来计算带阻滤波器的参数,利用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的灵敏度特征来获取PIDD控制器参数,利用两级伺服控制系统的灵敏度特征来获取名义模型(Estimation model,简称EM)和微执行器的控制器参数。最后,设计了机台测试验证实验,分别利用算法自动调整参数和人为调节参数获取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和磁头位置误差。通过对比分析了两类调节方式的VCM灵敏度伯德图和完整系统的灵敏度伯德图。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两级伺服系统中涉及到的多个各种补偿器参数自动整定算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何天宇[2](2020)在《基于SATA端口多路器芯片的固件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代,人们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日益剧增。面对庞大又复杂的数据传输和存储问题,急需研究一款芯片可以实现大数据量的存储需求。对于一款芯片来说,固件尤其重要。固件(Firmware,FW)是写入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中的程序。固件就是硬件设备的灵魂,一些硬件设备除了固件以外没有其它软件,因此固件决定了硬件设备的性能。本文在基于SATA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PM)芯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固件设计。本文首先从存储设备接口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入手,选择了最成熟的SATA技术作为研究重点。接着对SATA接口以及协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还介绍了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和Jbod模式。充分了解SATA技术之后,对芯片的固件设计有了初步的思路,并草拟了固件的工作流程,也简单介绍了SATA端口多路器硬件模块部分。之后对芯片进行固件实现,从SATAD(SATA Device)模块、数据缓冲区(Mubffer)模块、自动命令传输(Auto Command Transport,ACT)模块、命令界面(Command Interface,CI)模块、SATAH(SATA Host)模块的寄存器进行相应功能的配置,通过SPU和SMU两个CPU处理器,协调各硬件模块之间命令的传递和数据的传输,保证其可靠性。完成固件设计后,烧录到芯片,进行板上调试。最终测试的结果表明,SATA端口多路器芯片在命令功能的实现、读写速度以及可靠性等性能方面都达到预期。本文的固件设计基于SATA端口多路器芯片,固件作为芯片的灵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命令和数据在各模块之间的桥梁。本文结合芯片中SATAD和SATAH模块用于接收和发送命令和数据的特性,使用SPU(Systerm Process Unit)和SMU(Systerm Memory Unit)两个处理器进行管理,保证命令请求顺利传递给设备,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对于数据的传输,利用RAID0(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 0)、RAID1(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 1)、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三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了存储数据的容量,而且还实现了一次性大数据量的数据存储,存放数据的地模块还设置了安全保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从软件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可以是实现命令和数据的传递,而且在速度测试结果分析,可以达到行业的标准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璩泽旭[3](2013)在《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容量大、存取速率高、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器的研制越来越具有现实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解决高速数据存储中的关键技术,为观测载荷提供标准、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论文以研究星载高速大容量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可靠性为目的,根据实际需求,研究并改进了存储器中的关键技术。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随后分析比较关键技术中每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实际需求,选出并改进了一种能够实现高速总线接口标准和数据存储纠检错技术的方案,最后在Xilinx公司的FPGA上进行实现和验证。同之前的设计相比,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考最新的SATA协议—SATA3.0作为高速总线接口标准;在实现SATA总线接口的物理层中未使用FPGA内部集成的高速串行收发器,而是采用TI公司的TLK2711高速收发器,增加了带宽,同时增强了设计的可移植性;在存储模块,增加更加有效的纠检错技术—RS(255,239)编译码。存储系统的主控模块用单片FPGA实现控制逻辑,每个存储板上也用单片FPGA进行设计。方案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具有可移植、易扩展的特点,程序运行稳定、功能基本实现。
黄衎[4](2009)在《基于FPGA的SATA2.0加解密接口芯片的设计验证及测试》文中指出串行高技术附件(SATA)接口技术是连接主机和存储系统的新兴接口技术,其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相较传统IDE硬盘,该接口技术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很强的纠错能力;需求电压降至250mV,能够支持热插拔;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使接口针脚数目大幅减少。SATA2.0是SATA接口技术的第二代标准,它将存储系统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从第一代的1.5Gbps提高到3Gbps。目前SATA接口应用广泛,但国内尚无独立研发的SATA芯片。计算机数据通常都存放在硬盘上,因此保护硬盘中的数据比保护电脑本身显得更加重要。针对此问题,在以往的解决方案中,通常采用软件加密方法予以实现,但软件加密存在着加密速度低、降低系统性能和加密软件自身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基于硬件的数据加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护硬盘中的数据不被盗窃和软件加密在面对海量数据时的无能为力,同时为了克服IDE加密卡加密速度低,效率不高等缺点,本设计将SATA接口和加解密功能结合起来,在主机和硬盘之间加入SATA2.0加解密接口芯片,将主机和硬盘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后再传输给相应端,完成对数据进行高速硬件加密的功能。论文对芯片设计流程作了详细介绍,提出了一种将硬盘加密和SATA接口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SATA2.0协议标准,将设计分为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完成了物理层封包模块(PPK),物理层接口单元模块(PIU),接收判断模块(RE),发送接口引擎(SIE),数据处理模块(DPM),发送控制模块(SCM),加解密模块(ENCP)等模块的设计。设计采用吉比特高速串行收发器(GTP)作高速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在Virtex5 FPGA芯片上进行其它上层逻辑设计。本文重点讨论了SATA2.0加解密接口芯片的验证过程,并在ModelSim上针对各模块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模块验证及系统级验证。以Xilinx Virtex5 LX50T FPGA为核心的ML505评估板作为芯片功能和指标的测试平台,对SATA2.0加解密接口芯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主机设备能够正常通信,性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本文研究内容对SATA接口和硬盘加密芯片的工程设计有参考意义。
唐达鹏[5](2002)在《迈拓4D040H2硬盘》文中研究指明 硬盘,对于使用电脑的用户来说是一种非常主要的信息、数据存储工具,同时也是决定电脑性能好坏的重要部件。硬盘工作的稳定性能和数据传输速度是衡量硬盘的重要指标,同时,硬盘的容量大小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当然到底多大的硬盘容量最合适,还是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来定。
杨高举[6](2011)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内分工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模式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分布生态,尤其在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中国家的外贸表现可谓引人注目。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却发现,发展中国家出口(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爆炸式增长,不过是一种人为的“统计假象”(Statistical Illusion),它掩盖了发展中国家在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中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低端地位。对此问题,鲜有研究在探索解决“统计假象”问题的基础上,准确测度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进而分析推动其升级的主要动力与路径选择。本文基于改进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尝试在解决“统计假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一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框架,以之实证测度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区域差距表现,并以该方法对市场势力估计中“统计假象”扭曲效应的校正进一步验证了其可靠性;其次从内部动力的视角出发,基于国际分工地位的测度方法,尝试构建了一个影响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主要因素的理论框架,并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再次构建了发展中国家借助产业转移阶段高级化、技术吸收能力提升和自我技术研发积累三者的互动,取得本国技术水平的“蛙跳”(Leapfrogging)式进步,进而提高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的路径选择模型;最后以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和中国高铁技术引进为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1)“加权的增加值-生产率”指数可比较准确地测度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论文第3章基于改进的区分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从单位高技术出口品中包含的国内完全增加值(Domestic Value-Added, DVA)以及该国创造这些增加值的生产效率的角度,构建“加权的增加值-生产率”指数,进行多期跨国比较分析,可在解决“统计假象”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地测度一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其跨期变动状况。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测度方法难以解决“统计假象”问题的不足,也为准确理解高技术领域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真实经济图景及其理论解释奠定了基础。(2)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快速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论文第4章以“加权的增加值-生产率”进行实证测度,’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在25个样本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名由1995年的第16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10位,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幅超过了国内完全增加值率的降幅。但从该指数的绝对值来看,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传统的出口总额统计法高估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国内各区域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表现有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与“加权的增加值-生产率”的测度相印证的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因“统计假象”问题而被高估,验证了新测度方法的可靠性。(3)影响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国内技术进步,而中国的技术进步、资本投入等未能充分发挥促进国际分工地位升级的应有作用。论文第5、6章基于国际分工地位新分析方法,从国内增加值率和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入手,尝试构建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升级受其国内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影响的机理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提升其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应注重其本国的技术水平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而非依赖于FDI的溢出效应。中国则应该更加注重国内研发投入的市场化导向、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培育。(4)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快速提升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吸收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蛙跳”。论文第7章通过建立考虑了产业转移和技术引进的吸收能力,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积累的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发达国家对产业转移进行限定,发展中国家仍然能够通过技术学习和自主研发来提高发展水平,而且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随着学习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可突破发达国家技术限制和垄断,实现跨越式发展。(5)外资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嵌入”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的起步阶段作用非常明显,而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则要有完善的应对策略才能实现。论文第8章对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表明,抓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在政府推动下引进外资,本土企业通过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积累起资本、技术及管理经验,进而推动更多本土企业的跟进与创新,带动产业集群成长壮大,是东部地区乃至全中国高技术产业嵌入全球生产链的典型过程;高铁技术引进的案例则表明,中国国内广阔的市场和战略买家的形成,是取得谈判主动权的重要筹码,在引进核心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是推动国内技术水平进步、实现“蛙跳”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刘春[7](2007)在《硬盘读写通道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仿真》文中指出从现代硬盘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硬盘的磁头、盘片、头盘界面等技术均已取得长足进展,而且未来还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即便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发展方向和基础理论问题已基本确定。而随着这些技术发展变化带来的一个必然要求就是要解决可能超过10Gb/s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并将误码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目前无论是硬盘通道还是控制器、译码器均尚未能达到处理如此速率的技术水平。而由于硬盘技术更新换代很快,ASIC开发成本又高昂,因此探索通道的仿真研究技术也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处理在超高密度条件下越来越严重的码间干扰和道间干扰,将淹没在各种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提取出来,真实、高速的再现原始数据,是读写通道和编解码器必须协同解决的问题。读写通道融合了复杂的模数混合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硬盘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在介绍读写通道的各种模型和国内外读写通道研究的技术变化趋势之后,可知对图形化读写通道仿真模型的研究可为我国的磁存储工业提供关键性系统结构研究的基础平台。介绍了硬盘读写通道的主要结构,对通道内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分析,按照数据流向分别对读出和写入过程的编解码流程、部分响应方式、自适应均衡、最大似然维特比译码算法做了描述。针对有色噪声对维特比译码器的影响,给出了在维特比译码算法中嵌入噪声预测滤波器的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波形自相关系数和噪声自相关系数的方法。此外给出了不同存储密度条件下PR4、EPR4和NPR高阶部分响应的离散时间特性方程,并描绘了它们的网格图。对根据维特比译码中的最可能错误事件,将译码结果进一步进行后处理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对错误事件的成因给出了解释。针对现代硬盘控制器中的高码率游长受限编码方法问题,在分块受限编码基础上,利用输入码字分块后的分布特性,根据计算机系统结构中的Amdahl定律,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读写通道的高码率游长受限编码方法,给出了标志子块排队规则和无冲突子块映射策略,由它们组成的RLL编码方法既能满足合理的码率限制,又能加以递推用于设计更高码率如128/129、256/257等RLL编码,并且能简单的用Verilog/VHDL等语言实现。利用ModelSim仿真工具仿真了32/33(d=0,k=6)的高码率游长受限编码器,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实际码率(0.9697)与理论容量(0.99422)相差很小,且随着k值增加,由于允许的数据字长度n可更长,码率与理论容量越来越接近。对硬盘高码率游长编码可能发生的误差传播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以域变换的方法实现交错级联编码的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做了分析。结合高码率编码方法,应用10位超长机器字长和变形里德-所罗门编码,具体提出了一套ECC/RLL交错的级联编码方案。这种交错级联编/解码方法能抑制错误传播问题,减少突发错误的长度,获得更好的差错性能和更低的误码率。设计了基于MATLAB Simulink的图形化硬盘读写通道的仿真模型,能直观显示各模块、各环节的特性以及通道参数修改引起的变化。提出了分块求卷积的方法,来设计不同存储密度条件下的Lorentz任意波形发生器。分析了硬盘伺服信息的频率谱,针对直流分量和噪声,设计了基线校正和连续时间滤波器,给出了VGA的门限判别方法、梯度产生算法以及AGC增益的稳定时间,并设计了自适应FIR均衡器模型。分析了高存储密度条件下(PW50/T>2.5)的有色噪声来源,提出了FIR型白化滤波器方法来抑制有色噪声,并设计了可加入噪声预测算法的软判决噪声预测维特比译码器模型。对译码中错误事件的成因以及后处理方法做了讨论。根据伺服信息中扇区标记字段由格雷码编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检验模型有效性的简便方法。利用该模型,对自定义序列、随机序列和导入的实际硬盘信号等三种不同类型的输入序列分别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模型能对三种数据正确处理,并能用误码率来分析模型中引入不同噪声时的读写通道的性能。在加入噪声预测算法后,分别描述了4个系数的FIR预测器和20个系数的FIR预测器的幅频响应曲线。通过设置通道模型中的AWGN模块的SNR参数值为5~12,并分别测量不同算法下误码总数达到10个时的位错误率,发现在相同信噪比下,通过对均衡器输出的有色噪声和残余干扰进行白化,系统的位错误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BER=10-4附近时,设置1个系数(N=1)的FIR预测器,通道的SNR比PRML可提高约1dB。系数设为4个,改善更明显,约为2dB。而对应SNR都等于12时,BER随FIR系数增加按数量级下降,性能改进明显。
吕根贵[8](2005)在《硬盘悬臂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硬盘容量和转速的提高,对硬盘驱动臂读写磁头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用主动控制的方法对硬盘驱动臂进行振动控制和二级定位,选用压电陶瓷 PZT 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为了使设计出来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本文利用 鲁棒控制方法设计出鲁棒控制器,对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并利用 xPC Target 实验平台进行系统辨识和试验研究。 H∞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一、利用 SOLIDWORKS 和 ANSYS 软件对驱动臂模型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对压电陶瓷 PZT 的驱动位置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驱动电压、压电片厚度、粘贴层对驱动性能的影响,另外还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 二、建立了以 xPC Target 为核心的主从机结构,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驱动臂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 三、 阐述了 H∞ 控制理论,对H∞标准控制、鲁棒稳定性、混合灵敏度问题和 H∞ 控制的求解进行了分析,根据H∞控制方法给出了设计鲁棒控制器的一般步骤。 四、 根据系统辨识结果,利用H∞设计方法设计出鲁棒控制器,对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证实了H∞鲁棒控制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对硬盘驱动臂的振动控制。 五、 利用 xPC Target 实验平台对设计出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证实了所设计鲁棒控制器的有效性,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索。
易琳[9](2015)在《地理数据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理系统是一种具有深刻时空跨度内涵的多尺度过程。时空多尺度特征是地理现象的内蕴特征,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涵。地球表层系统受多圈层耦合作用,在时空间上表现为不同尺度过程之间的“级序”特征。现有针对复杂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时空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方法,对时间上非平稳、空间上非正态、时空融合的地理时空数据分析处理困难。迫切需要从时间域、空间域和时空域视角对地理时空数据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方法进行探索,实现从不同时空尺度视角解析、诊断地理对象、现象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和演化格局,是探寻地理系统运行机理、提升地理系统调控和预测能力的重要途径。论文以时间序列、空间统计学、信号处理、张量分析等现代数学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将不同类型时空数据划分为序列数据、空间面板和时空立方体三大类,从时间域、空间域和时空域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方法研究,设计了可支撑非平稳、非正态时空数据多尺度特征解析方法体系,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空间数据特征尺度自动识别与诊断方法,以及时空统一框架下地理时空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并设计了地理时空数据多尺度特征解析与结构分析系统,基于海面变化等数据进行了方法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设计了兼顾高噪音环境下趋势稳健提取和周期/准周期自动识别的地理时序数据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解析方法,并提出了不同空间位置/变量类型地理时序数据多尺度耦合作用关系的研究方法。针对单变量时间序列,提出了基于回归修正的统计平滑EMD趋势提取方法;基于SSA分量功率谱密度构造统计量,实现了周期波动的可定制、自适应提取。针对双变量时间序列,从时间域和频率域集成视角,建立了融合BEMD和DTW的特征解析和序列同步方法。针对多变量时序数据,基于MSSA建立了多变量时序数据相互作用模型,实现了不同序列多尺度空间传递过程的解析。并基于海面变化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2)构建了可支撑非平稳、非正态的非结构化空间数据的特征尺度自动识别与诊断方法。提出了基于回归修正的数据分布驱动Spatial-EMD分解方法,实现了非零均值以及非平稳空间数据的自适应多尺度分解。针对具有偏斜分布的非结构化空间数据,基于核平滑空间滤波器组的构建,建立了平行核平滑的空间多尺度分解方法。基于中国2003年人口和GDP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准确性、适用性和稳健性,揭示了不同等级城镇体系下人口、经济要素的空间耦合与关联。(3)建立了时空统一框架下地理时空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分析方法。构建地理时空数据的多维统一的张量表达模型,基于张量分解方法,实现了时空数据多尺度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特征解析、维度透视和过程重建。并基于时间序列高维拓展的思路,构建了基于多信号小波分解的特征解析与探索分析方法,进而实现了对具有显着非线性、非稳定性结构信号的时空演化跟踪。基于全球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方法验证,提取了不同类型ENSO事件的演化结构和轨迹特征,实现了对1997-1998年强El Nino事件的多尺度时空演化过程的跟踪。(4)设计了地理时空数据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分析系统。构建了时空数据张量的统一表达与分析流模板;基于GDAL/ORG实现了对多种时空数据的整合与集成,构建了符合POSIX标准的时间对象表达与集成。利用DCOM月服务器技术对R、Matlab等相关函数库进行集成,进而构造了底层计算引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尺度时空数据分解的数据结构与数据流,构造了插件式的地理时空数据多尺度分解算法库和集成框架。本论文研究拓展了地理时空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的方法体系,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地理时空数据的地理多尺度分解方法与结构分析方法。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支撑非平稳、非正态、时空融合地理数据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过程描述、时空传递模式与相互作用分析,对地理对象和地理现象的多尺度时空分布格局、演化过程及多要素相互作用研究均具有较好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申济菘[10](2013)在《SATA IP的设计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行总线PATA由提出至今已经有快30年的历史,如今它的缺陷已经严重阻碍了存储性能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被SATA总线所取代。SATA作为新一代的硬盘接口协议,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传输速率从第一代的150MB/s已经发展到了600MB/s,并且采用的是点对点数据传输,内置纠错校验单元,支持热插拔,能够支持RAID模式等。SATA在存储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国际上只有2家公司会提供付费的高性能SATA IP,国内尚无对于SATA IP的开发,因此设计面向FPGA应用的SATA IP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SATA协议整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SATA软核构建的层次结构。将设备端的软核层次划分成应用层、传输层、链路层和物理层四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协议物理层次的设计,通过Groundhog实现SATA协议中的链接层、传输层和命令层。介绍了SATA协议的NCQ功能,并且对基于FPGA的SATA IP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测试,通过数据对比表明优化方式的优越性。论文主要致力于实现目前主流的SATA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排队序列的算法使SATA IP的读取速率平均提高了50%~140%,同时减少了功耗和硬盘的损耗。
二、迈拓4D040H2硬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拓4D040H2硬盘(论文提纲范文)
(1)两级伺服系统参数整定算法在磁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机械硬盘发展现状 |
1.3.2 参数整定算法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 |
2.3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建立 |
2.3.1 电机模型 |
2.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机模型辨识 |
2.3.3 基于粒子群算法辨识仿真 |
2.4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
2.4.1 系统传递函数 |
2.4.2 基于极点配置算法设计PIDD和 FFC控制器 |
2.4.3 系统特征方程系数对T、S和PS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之数字滤波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 |
3.2.1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理论 |
3.2.2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z域求解 |
3.3 带阻数字滤波设计 |
3.3.1 带阻数字滤波器设计理论 |
3.3.2 带阻数字滤波器z域求解 |
3.4 仿真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两级伺服系统参数与灵敏度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系统中扰动与灵敏度传递函数的关系 |
4.2.1 磁头的PES与系统扰动的关系 |
4.2.2 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系统扰动和系统参数三者的关系 |
4.3 灵敏度传递函数的限制 |
4.3.1 灵敏度与补灵敏度之间的相互制衡 |
4.3.2 灵敏度伯德图的水床效应 |
4.3.3 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两级伺服系统参数自动整定算法设计 |
5.1 引言 |
5.2 带阻滤波器参数调节算法 |
5.2.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5.2.2 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以及个数的确定 |
5.2.3 带阻滤波器衰减增益和衰减频带确定方法 |
5.3 基于灵敏度实现PIDD参数调节算法 |
5.3.1 控制器PIDD参数智能遗传算法调节法 |
5.3.2 控制器PIDD之参数ω_n增值法 |
5.3.3 控制器PIDD参数调节算法对比分析 |
5.4 基于灵敏度实现SLC和EM参数调节算法 |
5.5 实验与仿真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文章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6.1.2 文章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符号说明 |
附录Ⅱ 关键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SATA端口多路器芯片的固件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存储设备接口的发展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结构 |
2 SATA协议分析以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SATA协议分析 |
2.1.1 物理层分析 |
2.1.2 链路层分析 |
2.1.3 传输层分析 |
2.1.4 应用层分析 |
2.1.5 端口多路器 |
2.2 RAID技术 |
2.2.1RAID0 |
2.2.2RAID1 |
2.3 Jbod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芯片固件设计 |
3.1 固件设计思想 |
3.2 固件的工作流程 |
3.2.1 读操作 |
3.2.2 写操作 |
3.3 芯片硬件模块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4 芯片固件实现 |
4.1 SATAD模块实现 |
4.2 SPU固件实现 |
4.3 自动命令传输模块实现 |
4.4 命令界面模块实现 |
4.5 SATAH模块实现 |
4.5.1 物理层寄存器 |
4.5.2 传输层寄存器 |
4.6 SMU固件实现 |
4.6.1 Offline模式 |
4.6.2 Online模式 |
4.7 数据缓冲区模块的实现 |
4.8 DMA命令传输和FPDMA命令传输 |
4.8.1 DMA命令传输 |
4.8.2 FPDMA命令传输 |
4.9 RAID技术和Jbod模式实现 |
4.10 本章小结 |
5 芯片固件测试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1.3 测试环境 |
5.2 软件功能测试 |
5.3 读写速度测试 |
5.3.1 是否连接芯片的速率对比 |
5.3.2 固件优化前后的速率对比 |
5.4 可靠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3)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大容量存储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总体研究 |
2.1 高速大容量存储器总体方案 |
2.2 高速大容量存储器技术研究 |
2.2.1 存储系统接口总线控制技术 |
2.2.2 可靠性操作模块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 |
3.1 SATA3.0 协议分析 |
3.1.1 物理层 |
3.1.2 链路层 |
3.1.3 传输层 |
3.1.4 命令层 |
3.2 RS(255,239) 编解码算法分析 |
3.2.1 有限域(伽罗华域)的相关理论 |
3.2.2 编码器原理 |
3.2.3 译码器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TA3.0 主要协议层的 FPGA 实现 |
4.1 接口设计方案概述 |
4.2 物理层 |
4.3 链路层与传输层 |
4.3.1 控制状态机 |
4.3.2 CRC-32 实现 |
4.3.3 加扰与解扰实现 |
4.3.4 原语生成与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S(255,239)编译码器的 FPGA 实现 |
5.1 伽罗华域乘法器设计 |
5.2 多项式导数的计算 |
5.3 编码器的结构与仿真 |
5.4 译码器的结构与仿真 |
5.4.1 伴随式的计算与仿真 |
5.4.2 关键方程的计算与仿真 |
5.4.3 错误位置的计算与仿真 |
5.4.4 错误值的计算与仿真 |
5.4.5 译码器整个过程的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FPGA的SATA2.0加解密接口芯片的设计验证及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IDE 接口到SATA 接口的演进 |
1.1.2 硬盘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及硬盘加密技术概述 |
1.1.3 研究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的意义 |
1.1.4 芯片实现涉及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FPGA 及VERILOG 硬件编程语言介绍 |
2.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 |
2.2 FPGA 结构及原理 |
2.3 XILINX VIRTEX5 芯片介绍 |
2.4 ML505 开发板介绍 |
2.5 VERILOG 硬件编程语言介绍 |
2.5.1 Verilog 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
2.5.2 采用Verilog 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TA2.0 协议标准分析 |
3.1 SATA 协议简介 |
3.2 SATA2.0 的电气特性 |
3.3 SATA2.0 的系统结构 |
3.3.1 SATA2.0 整体结构和连接特性 |
3.3.2 协议物理层分析 |
3.3.3 协议链路层分析 |
3.3.4 协议传输层分析 |
3.3.5 协议命令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工作原理及模块结构 |
4.1 系统工作原理 |
4.1.1 系统基本原理 |
4.1.2 原语传输处理 |
4.1.3 帧传输处理 |
4.2 系统设计 |
4.2.1 系统应用环境 |
4.2.2 系统结构 |
4.2.3 系统工作流程 |
4.2.4 系统辅助环境设计 |
4.2.5 系统各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仿真验证 |
5.1 验证原理 |
5.1.1 功能验证和测试平台 |
5.1.2 验证的特点和重要性 |
5.1.3 验证流程 |
5.2 验证工具及其版本介绍 |
5.3 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仿真验证过程 |
5.3.1 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仿真验证环境 |
5.3.2 仿真验证方案 |
5.3.3 仿真验证过程 |
5.4 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验证结论 |
5.4.1 代码覆盖率分析 |
5.4.2 验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ATA2.0 加解密接口芯片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测试原理 |
6.1.2 测试框图 |
6.1.3 测试平台 |
6.2 测试过程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2.1.1 高技术与国际分工地位的概念界定 |
2.1.2 高技术产业与经济进步 |
2.1.3 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 |
2.1.4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及政府的支持战略 |
2.2 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与升级:理论进展 |
2.2.1 分工模式与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 |
2.2.2 国际分工地位与产业转型和产品质量提升 |
2.3 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与升级:实证研究 |
2.3.1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2.3.2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 |
2.4 简要评述 |
3 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测度方法 |
3.1 分析基础 |
3.2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的测度方法 |
3.2.1 跨国比较方法 |
3.2.2 区域比较方法 |
4 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实证测度 |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概况 |
4.1.1 发展概况 |
4.1.2 国际分工地位初步分析 |
4.2 跨国比较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2 分工地位的跨国比较 |
4.3 区域差异分析 |
4.3.1 各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4.3.2 国际分工地位的区域差异 |
4.4 基于市场势力的进一步验证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3 实证结果讨论 |
4.5 小结 |
5 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升级:影响因素 |
5.1 分析基础 |
5.2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测度法的理论模型 |
5.2.1 假设 |
5.2.2 模型推导 |
5.3 小结 |
6 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升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6.1 跨国数据实证检验 |
6.1.1 数据及处理 |
6.1.2 实证结果讨论 |
6.2 区域数据实证检验 |
6.2.1 数据及处理 |
6.2.2 实证结果讨论 |
6.3 小结 |
7 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升级:路径选择 |
7.1 模型分析 |
7.1.1 基本假定 |
7.1.2 模型推导 |
7.1.3 模型结论 |
7.2 升级路径选择 |
8 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进:案例分析 |
8.1 案例选择 |
8.1.1 "嵌入"效应案例 |
8.1.2 "蛙跳"式发展案例 |
8.2 平湖案例分析 |
8.2.1 分析方法 |
8.2.2 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概况 |
8.2.3 调研数据分析 |
8.2.4 平湖案例的经验借鉴 |
8.3 高铁案例分析 |
8.3.1 技术引进策略 |
8.3.2 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
8.3.3 高铁案例的经验借鉴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启示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硬盘读写通道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硬盘存储系统概述 |
1.2 硬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变化 |
1.3 硬盘读写通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2 硬盘读写通道的结构与作用 |
2.1 读写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
2.2 读写通道各模块的作用与原理 |
2.3 硬盘读写通道的高阶部分响应形式 |
2.4 不同部分响应形式的网格图 |
2.5 最大似然判决与维特比译码算法 |
2.6 噪声预测最大似然译码方法 |
2.7 后处理方法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高码率游长受限编码与交错编码的设计 |
3.1 码字分块与子块分布概率 |
3.2 分块RLL 编码方法 |
3.3 子块交叉插入的编码技巧 |
3.4 高码率分块编码方法的容量与实现方法 |
3.5 交错编码 |
3.6 本章小结 |
4 硬盘读写通道的 Simulink 仿真模型设计 |
4.1 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
4.2 模拟前端模型设计 |
4.3 洛伦兹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 |
4.4 预编码与相关编码模型设计 |
4.5 一个完整的硬盘通道仿真系统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仿真分析与结论 |
5.1 实验数据来源 |
5.2 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判别方法 |
5.3 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今后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附录2 软判决噪声预测维特比译码器代码 |
附录3 洛伦兹波形发生器代码 |
附录4 PR4 网格图数据结构代码 |
附录5 数据源分析代码 |
(8)硬盘悬臂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硬盘驱动臂振动主动控制的有限元仿真和优化 |
2.1 PZT压电陶瓷及压电方程 |
2.2 结构与压电陶瓷之间力传递关系 |
2.3 有限元软件ANSYS在压电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2.3.1 ANSYS软件简介 |
2.3.2 压电单元和实体单元简介 |
2.4 硬盘驱动臂的三维实体建模 |
2.5 PZT驱动效果分析 |
2.5.1 驱动电压对驱动效果的影响 |
2.5.2 PZT厚度对驱动效果的影响 |
2.5.3 粘贴层厚度对驱动效果的影响 |
2.5.4 其它情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xPC平台对硬盘驱动臂的辨识建模 |
3.1 概述 |
3.2 最小二乘辨识法的基本原理 |
3.3 实验辨识平台介绍 |
3.3.1 xPC Target 的特征 |
3.3.2 xPC Target 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
3.3.3 xPC Target 环境的生成 |
3.4 实验辨识建模 |
3.4.1 硬盘驱动臂的实验装置 |
3.4.2 通道辨识与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鲁棒控制理论和H∞控制方法 |
4.1 概述 |
4.1.1 鲁棒性和鲁棒控制 |
4.1.2 H∞控制理论及其发展 |
4.1.3 H∞控制方法的特点 |
4.2 标准H∞控制问题 |
4.3 鲁棒稳定性问题 |
4.4 混合灵敏度问题 |
4.5 标准的H∞控制问题的解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盘驱动臂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研究 |
5.1 结构振动鲁棒H∞控制模型 |
5.2 加权函数的选取 |
5.3 H∞控制器的设计 |
5.4 H∞鲁棒控制数字仿真 |
5.4.1 单频控制仿真 |
5.4.2 正弦扫描仿真 |
5.4.3 宽带振动主动控制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硬盘驱动臂系统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
6.1 实验平台和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
6.2 实验结果 |
6.2.1 单频控制实验 |
6.2.2 正弦扫描控制实验 |
6.2.3 窄带控制实验 |
6.3 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地理数据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理时间序列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
1.2.2 地理空间数据的多尺度分析 |
1.2.3 地理时空数据的特征解析 |
1.2.4 高维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
1.2.5 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 |
第2章 地理时序数据的多尺度特征与结构关系解析 |
2.1 地理时序数据及其多尺度分解 |
2.1.1 地理时序数据及其主要特征 |
2.1.2 地理时序数据的多尺度分解模型 |
2.1.3 案例数据及实验设定 |
2.2 单变量时间序列的多尺度分解与特征解析 |
2.2.1 已有方法评述与对比 |
2.2.2 长期趋势的自适应稳健提取方法 |
2.2.3 周期波动的自动提取与分离方法 |
2.3 双变量地理时序数据的耦合结构与关系识别 |
2.3.1 复数域中相位耦合的BEMD分解 |
2.3.2 多尺度相位耦合特征解析与序列同步 |
2.3.3 基于双变量距离的非线性耦合演化关系识别模型 |
2.4 多变量地理时序数据的相互作用模型 |
2.4.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
2.4.2 西北太平洋海面变化的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
2.4.3 西北太平洋海面变化的不同尺度波动的空间传递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理过程的空间多尺度特征解析 |
3.1 空间多尺度分解的一般模型 |
3.1.1 空间多尺度分解的需求与难点 |
3.1.2 多尺度空间分析 |
3.1.3 空间多尺度分解的基本模型 |
3.1.4 研究数据与实验设定 |
3.2 基于一维时间序列方法拓展的空间多尺度分解 |
3.2.1 2D小波分解 |
3.2.2 空间EMD(2D-EMD) |
3.2.3 数据分布驱动的Spaital-EMD分解 |
3.2.4 Spaital-EMD分解实验 |
3.3 基于平行核平滑的结构自适应空间多尺度分解方法 |
3.3.1 空间核平滑及其快速计算 |
3.3.2 基于平行核平滑的空间滤波组构建 |
3.3.3 主导尺度提取 |
3.3.4 基于平行核平滑的空间多尺度分解算法 |
3.3.5 平行核平滑多尺度分解实验 |
3.3.6 平行核平滑分解的稳健性模拟实验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地理时空过程的多尺度特征解析 |
4.1 时空数据及时空过程的表达 |
4.1.1 多维时空场数据与时空场数据模型 |
4.1.2 时空立方体及其多维度透视 |
4.1.3 基于张量的时空场数据模型与数据组织 |
4.2 时空数据多尺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的张量解析方法 |
4.2.1 时空立方体的张量分解 |
4.2.2 海面变化三维时空数据中经-纬-时耦合信号解析 |
4.2.3 时间-纬度与时间-经度构型 |
4.2.4 不同ENSO事件时期海面变化经纬向耦合过程分异 |
4.3 基于多信号小波分解的特征解析与探索性分析 |
4.3.1 基于多信号小波分解的时空过程多尺度特征探测方法 |
4.3.2 基于多信号小波的全球海面变化多尺度特征 |
4.3.3 基于多信号小波的时空多尺度分割 |
4.3.4 基于多信号小波的1997-98年厄尔尼诺时空演化跟踪 |
4.3.5 基于多信号小波的特征解析与时空分割计算性能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理时空多尺度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
5.1.1 整体架构 |
5.1.2 层次体系 |
5.1.3 功能模块 |
5.2 数据接口与时空分析的数据/业务流 |
5.2.1 数据IO |
5.2.2 时空数据管理与数据流 |
5.2.3 时空多尺度分析的业务流模板 |
5.3 计算引擎与数据分析模块 |
5.3.1 计算引擎层次架构与子系统划分 |
5.3.2 地理时空多尺度分析流程及计算引擎实现 |
5.3.3 计算模板与插件形式嵌入 |
5.4 用户界面与数据可视化模块 |
5.5 应用与分析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SATA IP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论文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SATA协议 |
2.1 SATA协议概述 |
2.2 SATA协议优势 |
2.3 SATA协议的前景 |
2.4 SATA3.0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TA协议分析 |
3.1 SATA协议体系结构 |
3.2 SATA物理层 |
3.2.1 OOB信号 |
3.2.2 设备物理层初始化状态机描述 |
3.3 数据链路层 |
3.4 传输层 |
3.4.1 FIS类型介绍 |
3.5 应用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SATA IP设计 |
4.1 IP整体结构 |
4.2 开发板选型 |
4.3 物理层设计 |
4.3.1 高速串行接口 |
4.3.2 OOB控制模块 |
4.4 SATA Host IP Core |
4.5 软件设计 |
4.6 功能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TA IP优化与测试 |
5.1 SATA IP优化目的与内容 |
5.2 NCQ功能介绍 |
5.3 NCQ实现与优化 |
5.4 测试和分析 |
5.4.1 测试环境 |
5.4.2 测试内容与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四、迈拓4D040H2硬盘(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级伺服系统参数整定算法在磁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D]. 张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SATA端口多路器芯片的固件研究和实现[D]. 何天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璩泽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4]基于FPGA的SATA2.0加解密接口芯片的设计验证及测试[D]. 黄衎.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5]迈拓4D040H2硬盘[J]. 唐达鹏. 电子测试, 2002(01)
- [6]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的视角[D]. 杨高举. 浙江大学, 2011(07)
- [7]硬盘读写通道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仿真[D]. 刘春.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8]硬盘悬臂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D]. 吕根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
- [9]地理数据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结构解析方法研究[D]. 易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10]SATA IP的设计与优化[D]. 申济菘. 南京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