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言(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华,王向花[1](2021)在《“八一”纪念与苏区政治动员》文中研究表明"八一起义"爆发六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将其设置成红军诞生日,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纪念日,从而在制度层面确定了纪念日的政治动员属性。苏区在"八一"建军节纪念中,通过阅兵典礼、文娱活动、游行示威、纪念专刊等方式进行了仪式动员。"八一"纪念话语通过揭露日寇残暴行径、呈现国民党反动派罪行、弘扬红军英勇作战精神、诠释中共政治主张进行了政治动员。"八一"建军节纪念在追思南昌起义伟业、缅怀起义英烈的同时,也成为中共开展政治动员的途径,苏区民众被广泛地动员起来,并自觉地参加苏维埃的各项事业。
刘建明[2](2021)在《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三大喉舌——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百年历程(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宣传阵地主要由红中社、《红色中华》报和《红星报》三大喉舌构成。在临危蹈难的岁月,三大喉舌的主编、编辑和技术人员殚精竭虑、坚韧不拔地贯彻党报的战斗精神,发挥了宣传党的伟大战略、鼓舞根据地军民士气的巨大作用。
许璐[3](2021)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体系完整、特征突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证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的概念,概括研究的现状,阐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介绍史料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难点。第二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主要梳理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以及中央苏区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第三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具体阐述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分析中央苏区时期根据教育对象的现状和特点分类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系统总结中央苏区时期借助什么样的载体和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取得的实效性。第四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重点对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从保障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推动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及社会新风尚形成两方面阐述其历史作用。其次分析其主要特点,主要有理论武装、思想引领;唤醒意识、激发情感;利益驱动、保障人权;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最后总结其历史经验,其经验概括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第五部分为结语。
万振凡,杨杰[4](2021)在《分歧与合力:“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筹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完成此项大业并非易事,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筹议过程。共产国际、中共中央、"中准会"、苏区中央局为此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筹议各方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筹建工作提出自己主张,意见并非始终一致,筹建工作一波三折,体现了筹议各方之间的隔阂与分歧,但在必须开会和建国问题上各方的认识和努力却是一致的。
钟祖志[5](2021)在《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研究(1929-1934)》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屡告诫我们要“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摇篮的中央苏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先驱在这片红土地上做出了巨大牺牲,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精神财富。在此期间,中央苏区儿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革命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学界长期以来缺乏对儿童这一历史上重要且特殊的群体的关注,而具体到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研究,则更加不甚乐观,表现出零星琐碎之态。讲述好红色革命故事,加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总结好革命先驱留下的宝贵经验,将历史遗产活化为精神动力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析了中央苏区儿童体育开展的原因、内容,通过对中央苏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其在中央苏区建设中的作用,回望与反思历史,得到了一定的启示。研究认为:(1)中央苏区儿童体育得以开展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历史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央苏区的开辟是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政治保障,革命战争的需要是中央苏区儿童体育开展的内在驱动力,人民民主运动为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第二,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潮的涌现,主要体现在陈独秀的“兽性主义体育”、毛泽东的“野蛮其体魄”、恽代英的“保学生之健康”,这为中央苏区儿童体育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阶级革命儿童意向不断被塑造、强化,阶级革命儿童观最终达成并从理论走向实践。(2)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依附于相对成熟的小学教育组织和革命儿童组织下,儿童俱乐部与儿童团是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基层组织,对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推广普及至关重要。(3)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是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主要形式,三者均呈现出“体育军事化”的斗争倾向。(4)中央苏区儿童体育设施条件落后,表现出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特点,自制器材是解决体育设施匮乏的最主要途径。(5)中央苏区儿童体育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儿童工作儿童化”,起到娱乐儿童生活的作用;起到慰劳红军、拥红、扩红,提高自身军事技能的军事动员作用;起到提高儿童集体主义意识,帮助儿童自身阶级立场确认的阶级革命教化作用。(6)回望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历史,当下更应尊重儿童本位,凸显体育人文关怀;重启启蒙意义,削弱体育的功利性追求;紧扣时代精神,突出体育育人功能。
廖若兰[6](2021)在《《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研究(1931-193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的《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最艰难的时刻,在战局的关键阶段,《红色中华》社论最能够表达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政治主张,彰显其政治目的和政治倾向,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动员功能,凝聚了根据地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是革命战争中不可多得的舆论武器。本文初步探讨了《红色中华》的创办与发展,以其1931年至1934年之间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社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文本分析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红色中华》特殊的历史背景,对这一时期内该报舆论动员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对其舆论动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提炼,分析了《红色中华》的舆论宣传在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开展苏维埃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红色中华》在舆论动员方面的成功做法对新时代的党刊党报有效引导舆论的现实启示与借鉴。
刘付春,刘倩[7](2021)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斗争实践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毛泽东堪称中国共产党内的斗争大师。中央苏区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历练了毛泽东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准把握铸就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斗争品格,湖湘文化的深刻影响塑造了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气概。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带领人民艰辛地开展了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武装斗争与民族斗争,这些斗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及宝贵的时代价值。
李志铭[8](2021)在《东北抗联与关内苏区和红军的战略配合》文中指出东北抗联与关内苏区和红军的战略配合问题是东北抗联、东北抗日斗争史和中国苏区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东北抗战和抗联与关内苏区和红军关山隔阻但密切关联。东北抗战和抗联与关内苏区和红军的战略配合具有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文中史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罗国强[9](2021)在《中国政府承认与继承史考》文中研究说明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政府获得国际承认,是典型的一般政府承认与继承。国民政府通过北伐战争取代北洋政府成为获得国际承认的新"中华民国政府",说明是否属于政府承认与继承问题不依赖于政权名称而主要看政权更迭方式。民国时期诸多与蒋介石政府针锋相对的政权不带来政府承认的问题。中共政权取代国民党政权的历程,从政府承认的角度来看大致分为叛乱团体、交战团体和中央政府时期。在解放战争短期定局、长期延续、对峙而不战的局势下,新中国政府有效统治绝大多数中国领土,得以成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旧中国政府(台湾当局)仍得以作为中国内战一方的交战团体或地方割据政权而存在。由此就导致了涉及中国的特殊政府承认与继承问题——台湾问题。
丁凌[10](2020)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长征,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次特殊行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它保存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吹响了抵御外敌入侵和反抗剥削压迫的冲锋号。虽然今天的我们已无法重回当年的时空环境,但是若有机会重走长征路,依然能够直观地感受长征的一些特点——“大多时候行走于民族地区”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的存在,才推动和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民族实际情况的深刻认知,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的进程,才在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的同时留下了可资借鉴与总结的民族政策完善与发展经验。基于此,本文从统战学的视角出发,以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促进团结的逻辑递进线路作为论文的结构指向,同时借鉴民族学、政治学中的相关知识,充分阐释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变化理路、基本内容、历史成效,进而总结其在总体定位、价值实现和创新发展三个方面的当今启示。其中,在阐述这一时期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时,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民族政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一定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只要中华民族多元互融的基本特点不变,民族政策就有存在的必然和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支撑;只要国内外情势有所变化发展,民族政策就有随之调整的方向;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更加具体的目标与任务要求,民族政策就有细化的现实参考。而这三项因素又成为不断形塑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动力。简言之,上述因素决定了民族政策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外形”,即彼时的时空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紧接着对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变化理路的探究,实际上是呈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段是如何调适民族政策使其得到进阶式发展并与上述环境影响下的时代任务相契合的。本文依据长征时期所发布的民族政策相关文件及其内容,总结了民族政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研究认为,战略转移的开始推动了在此之前民族理论的延续,同时也使此前的民族政策派上了用场,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懋功会师后,党和军队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对前期的民族政策做了总结与调整,使其与中国革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对民族政策进行实践贯彻。红军北上后,《八一宣言》传到了延安,中共中央研究了具体形势变化并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同时将民族政策调整到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相结合的新高度。这是民族政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指导着民族政策朝向更加符合国内外情势和少数民族具体情况的方向变化完善,并成为突显民族政策作为统一战线领域政策供给的重要节点。上述前后相继、不断升华的民族政策发展脉络,不仅诠释了其质态与目标的变化,还为形成彼此相关却又作用不同的基本内容奠定了基础。自长征开始,频频出现敌对势力对党和军队的虚假宣传,而党和军队在长征之前尚未在民族地区充分开展民族工作,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对真实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为了打消少数民族同胞的疑虑,红军宣传并执行了党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等政策,建立了政治关联的通道。同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宣传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政策,使少数民族同胞切身感受到了民族平等,由此增进了与各族群众的团结。当看到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上的困难后,党针对土地没收与分配、工商业发展、税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内容,虽然有些还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调整,但依然不影响少数民族对于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保障各族同胞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了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并建立了一批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区域自治由此萌芽。毫无疑问,民族政策的质态与目标变化,基本内容的丰富,红军纪律严明的执行等,不仅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还带来了不同角度的收获。从时代发展之维观察,表现在保存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三个方面。从作为民族政策制定者的中国共产党之维来观察,其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有了深入、具体的了解,提高了处理相应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奠定了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发展的雏形。从少数民族作为民族政策受众方的维度观察,其对党的认同,对民主平等与互助发展信念的坚定正是民族政策既作用于以那段历史为基点的现在时态,又作用于以那段历史为基点的将来时态的具体表现。以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为切点,在体悟那段历史的过程中不难提炼很多规律性的内容。不管是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把握民族政策的总体定位,还是传承调查研究、政策宣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等在长征中得到充分验证的民族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抑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做到共性目标与具体实践有机统一,保证民族政策内容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等经验承继中实现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都是通过民族政策来增进各族同胞的团结,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时代发展的有益做法。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立体、全面地开展上述研究,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嵌入式分析的方法,将具有辅证性质的纪实性故事,流传下来的歌谣、诗作,刻在板壁桥头的标语、口号等内容融入了正文中,尽可能地弥补目前成果中以纪念性、描述性研究居多这一不足;运用以内容变化为基础分时段展现民族政策进阶过程的方法,避免了单就某一区域、某一具体政策为研究出发点带来的碎片化现象;加之归纳对比、语句情境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在解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力求讲清楚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需要民族政策,需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在不断的理论提升、实践突破与观点积累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内容、作用,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按照上述逻辑线路在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论证了历史文化因素和国内外环境变化与形塑这一时期民族政策之间的关联,说明了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指向,还细致分析了各主力军在民族政策实践层面事实上经历的阶段和各阶段的首创性内容,在挖掘材料的过程中整理了各主力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时间、对应地区和接触到的主要少数民族,以期进一步完善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研究,为后续开展某项具体政策源流或少数民族地区红色基因与社会变迁等主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导引。与此同时,由上述过程去体会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讲到的长征的意义,了解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发展做出的贡献,感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御外侮的决心,不仅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知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为激发民族政策的价值与作用,使其在不断完善中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之路提供了借鉴参考。
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言(论文提纲范文)
(1)“八一”纪念与苏区政治动员(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动员:纪念日的设计 |
二、仪式动员:纪念日的活动 |
(一)召开纪念大会 |
(二)引入文娱体育活动 |
(三)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
(四)报刊开辟“八一”纪念专栏专版 |
三、话语动员:纪念日的旨趣 |
(一)呈现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
(二)呈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行为 |
(三)彰显红军地位,弘扬革命精神 |
四、纪念政治动员功能的实现 |
(一)参加红军 |
(二)拥军优属 |
(三)参加经济建设 |
结语 |
(2)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三大喉舌——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百年历程(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根据地媒体的开路先锋:红色中华通讯社 |
二、《红色中华》报: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喉舌 |
三、《红星报》及其长征路上的宣传 |
(3)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史料概况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六、主要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二、中共早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 |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奠基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
一、大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二、井冈山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 |
一、党内思想和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二、红军内部的思想与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
三、苏区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 |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
第一节 整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 |
一、《宣传工作决议案》形成系统的宣传教育思想 |
二、《古田会议决议》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
三、《反对本本主义》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
四、红军政治工作会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 |
第二节 全面系统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 |
一、核心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重点是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关键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基础是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五、根本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形式多样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
一、运用各种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二、建立各层次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借助纪念和节日庆祝活动动员组织和发动群众 |
四、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 |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
一、中央苏区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的根本保障 |
二、推动了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理论武装,思想引领 |
二、唤醒意识,激发情感 |
三、利益驱动,保障人权 |
四、喜闻乐见,贴近生活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 |
二、必须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领导 |
三、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分歧与合力:“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筹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态度转变 |
二、中共中央主办“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引发的争议 |
三、“中准会”对“一苏大会”的准备 |
四、苏区中央局对“一苏大会”的筹办 |
结论 |
(5)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研究(1929-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央苏区体育研究 |
2.1.1 中央苏区体育性质、特征研究 |
2.1.2 中央苏区体育类别研究 |
2.1.3 中央苏区体育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研究 |
2.1.4 领袖人物与中央苏区体育研究 |
2.1.5 中央苏区体育旅游研究 |
2.1.6 中央苏区体育文化研究 |
2.1.7 苏区体育精神研究 |
2.2 中央苏区儿童研究 |
2.2.1 中央苏区儿童教育研究 |
2.2.2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研究 |
2.3 综述小结 |
3 相关概念界定 |
3.1 中央苏区 |
3.2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文本分析法 |
4.2.3 访谈法 |
4.2.4 实地调查法 |
5.结果与分析 |
5.1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源起 |
5.1.1 中央苏区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 |
5.1.2 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潮涌现 |
5.1.3 阶级革命儿童观的演进 |
5.2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开展 |
5.2.1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组织管理 |
5.2.2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形式与内容 |
5.2.3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设施建设 |
5.3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作用 |
5.3.1 体育与娱乐:儿童工作儿童化 |
5.3.2 体育与动员:反“围剿”斗争中的儿童工作 |
5.3.3 体育与教化:儿童阶级革命教育 |
5.4 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的价值回望与启示 |
5.4.1 尊重儿童本位,凸显体育人文关怀 |
5.4.2 重启启蒙意义,削弱体育的功利性追求 |
5.4.3 紧扣时代精神,突出体育育人功能 |
6 结论 |
7 致谢 |
8.参考文献 |
附件1:访谈提纲 |
附件2:访谈纪要 |
(6)《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研究(1931-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关于《红色中华》的发展历程、作者队伍、编辑特点、报道重心等角度的研究 |
2.关于《红色中华》的作用与宣传实践经验的研究 |
3.关于《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 |
一、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刊的《红色中华》 |
(一)《红色中华》的创办与发展 |
1.创刊背景 |
2.办刊宗旨与任务 |
3.发展历程 |
(二)《红色中华》的宣传机构 |
(三)《红色中华》的发行渠道 |
1.发行科 |
2.中央总发行部 |
3.中央局发行部 |
4.工农通讯网 |
5.邮政发行 |
6.红色地下交通线 |
7.其他地方性发行机构 |
(四)《红色中华》的作者群和受众 |
1.作者群 |
2.受众群体 |
二、《红色中华》社论的文本分析 |
(一)基于理论研究的《红色中华》社论舆论动员构建 |
(二)基于内容分析的《红色中华》社论舆论动员构建 |
1.样本选择与处理 |
2.词频分析 |
3.样本编码 |
4.覆盖率分析 |
三、《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主要内容 |
(一)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舆论动员 |
1.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
2.传播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声音 |
3.积极开展检查工作的舆论监督 |
(二)军事斗争中的舆论动员 |
1.扩红运动的报道 |
2.组织地方武装的报道 |
3.支前保障的舆论动员 |
(三)推介国内外形势 |
1.关于苏区概况的宣传报道 |
2.关于国际形势的分析 |
四、 《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特点和效果 |
(一)《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特点 |
1.鲜明的政治方向 |
2.强烈的舆论引导 |
3.现实的工作取向 |
4.广泛的群众需求 |
(二)《红色中华》在革命根据地舆论动员的效果 |
1.促进苏区民众的政治认同 |
2.点燃群众的参战热情 |
3.帮助苏区群众认清形势,树立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
五、《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现实启示 |
(一)舆论动员要强调党性原则,确保动员导向的正确性 |
(二)舆论动员要贯彻群众路线,体现群众观点 |
(三)舆论动员要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舆论引导新格局 |
(四)舆论动员要敢于开展舆论斗争,用事实粉碎谣言 |
(五)舆论动员要提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报刊类 |
(三)期刊类 |
(四)硕博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1 《红色中华》(1931-1934)80 篇社论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斗争实践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斗争实践的逻辑前提 |
(一)残酷的社会环境历练了毛泽东意志坚强、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准把握铸就了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的斗争品格 |
(三)湖湘文化的深刻影响塑造了毛泽东顽强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气概 |
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斗争实践的生动展示 |
(一)践行初心的经济斗争 |
(二)运筹帷幄的政治斗争 |
(三)决胜千里的武装斗争 |
(四)同仇敌忾的民族斗争 |
三、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斗争实践的鲜明特征 |
(一)体现时代性:围绕时代主题开展斗争 |
(二)把握原则性: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斗争 |
(三)坚守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斗争 |
(四)富有创造性:针对经验教条开展斗争 |
四、新时代毛泽东斗争实践的接续发展 |
(一)邓小平接续发展的斗争实践 |
(二)江泽民带领人民取得斗争实践新胜利 |
(三)胡锦涛领导人民展开的系列斗争 |
(四)习近平总书记丰富了斗争实践内容 |
(8)东北抗联与关内苏区和红军的战略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北抗日联军与中央苏区和红军积极配合 |
二、东北抗日联军与长征红军的相互关念 |
三、东北抗日联军与抗日红军军事呼应 |
(9)中国政府承认与继承史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民国政府取代清政府 |
(一)政府更迭之历史进程 |
(二)政府承认与继承之落实 |
二、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 |
(一)政府更迭之历史进程 |
(二)政府承认与继承之落实 |
1.国民政府的政策 |
2.列强的态度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 |
(一)蒋介石政府的众多反叛者 |
(二)中共政权对国民党政权的取代 |
1.叛乱团体时期 |
2.交战团体时期 |
3.中央政府时期 |
(10)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总体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新的探索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新的探索 |
五、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相关理论阐释 |
第一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 |
一、多民族共存互融的客观条件 |
(一) 多民族共存是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必然存在的基本前提 |
(二) 多民族互融是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发展变化的内在支撑 |
二、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的影响 |
(一) 外部环境的逼仄导引了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朝向 |
(二) 内部救亡图存的曲折探索推动了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调适 |
三、战略转移的区域特点与现实需求 |
(一) 少数民族地区是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地 |
(二) 民族政策是实现党和军队与各族同胞联系的纽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变化理路 |
一、战略转移推动了长征之前民族政策的延续与突破 |
(一) 战略转移使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探索得以延续 |
(二) 战略转移开始阶段的民族政策源于长征之前的探究成果 |
(三) 战略转移为民族政策落地实施和相应突破提供了场域 |
二、懋功会师成为民族政策发展的转折点 |
(一) 懋功会师后民族政策得以实现理论提升和观点补充 |
(二) 懋功会师后民族政策得到深入贯彻与检验调适 |
三、瓦窑堡会议促使民族政策产生了新变化 |
(一) 瓦窑堡会议开启了民族政策理论新高度的跨越 |
(二) 瓦窑堡会议后民族政策得到了实践新发展与观点再积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一、建立并畅通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政治关联的渠道 |
(一)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二) 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
(三) 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 |
二、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奠定民族团结的基础 |
(一)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二)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三)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四) 规范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
三、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利益,摒除发展弊端 |
(一) 保护和发展工商业,保障工人与商人的合理权益 |
(二) 建立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土地没收与分配方案 |
(三) 提出切实保障贫苦民众权益的合理纳税措施 |
四、维护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制度化组织方式 |
(一) 传播民主自治观念 |
(二) 探索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成效 |
一、服务于时代发展的中心任务 |
(一) 保障长征胜利,保存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 |
(二) 壮大革命力量,促使革命运动持续高涨 |
(三) 团结共御外侮,少数民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的能力 |
(一)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的成熟认知 |
(二)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复杂民族问题的水平 |
(三) 奠定了长征之后民族政策发展的雏形 |
三、推动了解放与发展的真理在少数民族中生根发芽 |
(一) 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 |
(二) 坚定了少数民族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发展信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当代启示 |
一、把握民族政策的总体定位 |
(一) 民族政策应围绕时代的中心任务来制定、实施和完成 |
(二) 民族政策是统一战线领域不可或缺的政策供给 |
二、明确民族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 |
(一) 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
(二) 将政策宣传贯穿于政策执行的始终 |
(三) 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 |
三、承继民族政策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指引 |
(二) 做到共性目标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 |
(三) 保证具体内容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八一”纪念与苏区政治动员[J]. 王永华,王向花. 苏区研究, 2021(05)
- [2]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三大喉舌——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百年历程(三)[J]. 刘建明. 新闻爱好者, 2021(08)
- [3]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许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分歧与合力:“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筹议研究[J]. 万振凡,杨杰.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1(03)
- [5]中央苏区儿童体育研究(1929-1934)[D]. 钟祖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6]《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研究(1931-1934)[D]. 廖若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7]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斗争实践的历史考察[J]. 刘付春,刘倩. 宁夏党校学报, 2021(03)
- [8]东北抗联与关内苏区和红军的战略配合[J]. 李志铭.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 2021(01)
- [9]中国政府承认与继承史考[J]. 罗国强. 学术界, 2021(03)
- [10]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D]. 丁凌. 山东大学, 2020(04)
标签:苏维埃;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红色中华;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