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孔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论文文献综述)
宋中南[1](2020)在《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概括总结当代建筑三个基本特征,深刻分析绿色建筑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功能和居住环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新型建材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发;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建筑宜居性提升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林河三期重要工程中进行了综合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达成了既定的技术创新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深入研究了轻质微孔混凝土制备及其墙材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了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微孔混凝土复合外墙大板。其中对微孔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托贝莫来石形成条件的阐明属业内首次,多功能复合外墙大板工业化生产及其成功应用为业内首例,为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围护结构提供了范例。(2)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铺装技术以及试验方法,研发了适合各类工程条件下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实施的透水性铺装达到高透水率、高强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在环境降噪,热岛效应消减,水资源保护和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方面效果显着。(3)针对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屋面的要求,论文深入研究了白色太阳热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和玻璃基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将反射降温、辐射制冷、相变吸热和真空隔热四种机理集成为一体,并揭示透明隔热涂料在近红外范围内高吸收和在远红外区域低发射的隔热机理。开发成功了生态环保型高效降温隔热涂料,对降低室内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有显着效果。(4)论文不仅对光触媒涂料的空气净化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了C掺杂锐钛型TiO2提高了TiO2触媒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新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该涂料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对NO的去除率可达93%,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8%,可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5)通过系统研发和各项成果集成,形成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屋面和墙面热工、空气净化和生态铺装技术为一体的宜居性提升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冯伟[2](2019)在《复合砌块墙体二维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能减排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合砌块是随着国家节能设计标准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具有防火、热工性能好、满足自保温要求等显着优点。复合砌块由主体材料和填充材料构成,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然而,目前对墙体的热湿耦合传递研究大多采用一维模型,与复合砌块墙体内部的实际情况不符,给复合砌块墙体的节能分析和热湿特性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亟需研究复合砌块墙体的二维热湿耦合传递特性,为其节能构造优化和防潮设计提供依据,促进复合砌块墙体的推广应用。本文以水蒸气、温度和空气压力为驱动势,利用体积平均理论,研究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理论模型,利用正交试验进行煤矸石和粉煤灰复合砌块材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并试验测试两种复合砌块主体材料和填充材料的热湿传递性能,运用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探讨复合砌块墙体内部的热湿耦合传递规律,揭示其热湿耦合传递特性,进而研究热湿耦合传递效应对复合砌块墙体热湿特性及能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以水蒸气分压力、温度和空气压力为驱动势的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理论模型。模型包括水分传递、热量传递和空气传递三个方程,方程系数物理意义明确,便于确定。总水分传递方程运用Kelvins定律,将建筑材料内水蒸气和液态水传递量转变为以水蒸气分压力为驱动势的统一函数,与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内置方程相比,形式更加简洁,解决了传递性能参数测试需要区分水蒸气扩散和液态水渗透两种传递方式的难题,而且简化了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的参数设置。(2)得到了煤矸石和粉煤灰两种复合砌块材料最优质量配合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矩阵分析法,以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提升砌块的热工性能为优化目标得到了两种复合砌块的最优配合比。煤矸石复合砌块主体材料的最优配合比为:页岩10%、稻壳5%、煤矸石85%,填充材料选用EPS;粉煤灰复合砌块主体材料的最优配合比为:粉煤灰50%、硅酸盐水泥20%、粉煤灰陶粒30%,填充材料稻壳浆料的配合比为:硅酸盐水泥37.5%、稻壳25%、901胶37.5%。两种复合砌块墙体性能满足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热工性能要求。(3)构建了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性能参数数据库,得到了水分渗透系数随平衡相对湿度变化的关系式和有效导热系数随平衡含湿量变化的关系式。提出了热湿耦合传递理论模型求解需要的孔隙率、水分特征曲线、水分渗透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等热湿性能参数的试验研究方案,并对自主研发的煤矸石复合砌块主体材料及填充材料EPS、粉煤灰复合砌块主体材料及填充材料稻壳浆料4种墙体材料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了数值模拟计算所需的复合砌块墙体热湿传递性能参数。(4)揭示了复合砌块墙体内部的热湿耦合传递规律。构建了0℃以上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和0℃以下室内环境3种工况6面试验墙体,试验测试了煤矸石和粉煤灰复合砌块墙体内部的热湿耦合传递规律,并对试验工况下6面墙体的热湿耦合传递规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的相对误差均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墙体内部的温度湿度分布均呈现一定的二维特性,靠近墙体边界的节点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显着,变化的波形与外界环境较为相似,内部节点的温度湿度波动具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延迟特性。(5)得到了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两个气候区典型城市广州及上海煤矸石和粉煤灰复合砌块墙体内部的热湿耦合传递规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两种复合砌块28个工况的热湿特性进行为期10年的数值模拟计算。墙体投入使用后,在自然环境周期性温湿度边界条件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逐步达到正常情况阶段。湿度达到正常情况阶段的时间明显比温度长。墙体内部温度和湿度呈不规则周期性变化,内表面和外表面受室内外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呈现一定的衰减延迟特性。两个气候区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复合砌块墙体投入使用第一年和正常情况阶段内表面相对湿度均小于1.0,不会结露,但初始阶段和正常情况阶段均存在部分时间段相对湿度高于0.8,存在霉菌滋生风险,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潮措施。(6)探明了墙体材料热湿传递性能参数、初始含湿量和墙体朝向等因素对墙体热湿特性的影响规律。初始含湿量越高,砌块达到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正常情况阶段需要的时间越长,初始含湿量对墙体工作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墙体类型不同,初始含湿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朝向的墙体达到正常情况阶段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获得太阳辐射热多的墙体所需的时间较短。(7)揭示了墙体内部的热湿耦合传递特性。通过对比二维与一维热湿耦合模型与3种工况6面墙体的物理试验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大小,以及试验测试的墙体同一高度不同断面的温湿度分布,阐明了复合砌块墙体内部的二维热湿耦合传递特性。构建了边界热质交换参数计算—热湿传递性能参数库—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数值模拟计算参数设置为一体的热湿特性研究方法体系。(8)给出了热湿耦合传递对墙体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两个气候区典型城市广州和上海两种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计算的逐年能耗与正常情况阶段相比,在投入使用的前几年,受墙体材料初始温度和含湿量的影响,供热供冷负荷呈现逐年变化趋势,影响程度和方向与各地气候条件和季节有关。单纯考虑热传递的计算方法忽略了含湿量对墙体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与墙体内部热湿传递的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建筑能耗计算出现偏差。该论文有图198幅,表62个,参考文献172篇。
黄浩[3](2019)在《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人为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而工业碳捕集技术获得的CO2亟需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后续利用技术。CO2矿化养护建材技术可利用早期成型后的混凝土材料和CO2之间的直接气固反应实现固碳,有望同时获得温室气体的大规模减排和低碳、高附加值的建材产品。尤其是利用CO2矿化养护混凝土建材并替代现有的高能耗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工艺,可缩短养护时间,降低生产能耗,优化建材性能。矿化养护技术目前仍处于机理研究和材料开发阶段,缺少矿化原料的优化设计,动力学和微观反应机制方面也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矿化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从矿化过程的传质特性和转化机制角度出发,深入探究矿物碳酸化对微观结构的塑造作用,最终阐明矿化反应过程和微观结构变化以及宏观使用性能、环境效益优化的关联机制。本文首先针对硅酸钙胶凝体系(波特兰水泥)的矿化养护过程,系统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水灰比的影响和矿相变化机制。矿化养护实现了1318 wt.%的固碳率和水泥净浆微观孔结构的致密化,结构的致密化进一步提高了样品的宏观性能,2小时矿化养护的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可达51.5 MPa,对比7天自然养护的水泥净浆提高了10%。同时,创新性地利用气体渗透率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胶凝体系内矿化动力学和孔隙水迁移的关联机制。基于水泥净浆矿化的速率变化特性和气固反应扩散控制方程,构建了表观传质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渐进式产物层扩散控制机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表观速率常数。在扩散控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惰性矿物(白云石、石灰石和二氧化硅)掺杂实现了气体扩散强化,获得的二元胶凝材料在提高固碳率的同时可减少水泥使用(525%),并通过矿化养护优化力学性能。在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开发方面,分别采用无定型硅酸一钙和天然硅灰石(硅酸一钙晶体)部分替代水泥构成低钙硅比复合胶凝材料,系统研究了硅酸一钙的晶相、掺比和反应工况对于矿化反应前后材料微观形貌、矿相变化、微观孔结构和气体渗透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无定型硅酸一钙主要通过分散水泥颗粒,促进孔隙内气体渗透来强化反应。天然硅灰石复合材料在矿化养护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则可确定为反应前期阶段微观结构变化主要受孔隙水扩散的造孔效应影响,反应中后期阶段微观结构主要由不同硅酸盐矿物的碳酸化反应带来的填充效应主导,而硅灰石掺杂对前后阶段的矿化均有所强化。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优势不仅在于原料端可实现减排效益(不通过传统水泥的高排放过程生产),在矿化养护过程中还可通过矿物原料设计实现矿化养护的分阶段控制(例如,在前期促进气体扩散和固碳,后期致密化结构提高性能)。天然硅灰石复合材料在矿化养护相同工况下对比波特兰水泥的性能提升显着,最大抗压可达80MPa。本文深入研究了水化惰性和水化活性矿物颗粒的共性微观动力学机制。首次在微观颗粒尺度上提出了矿化的表面水覆盖控制机制(微观矿化限速步骤是矿物颗粒表面液相水的迁移和受热析出,以及对应表面水覆盖率的降低速率),推导构建了通用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这一机制可实现硅酸一钙在较高反应温度下(60-80℃)的深度矿化(反应停止后二次激活),并定向获得方解石或文石晶型的碳酸钙,同时调节材料微观形貌。考虑孔结构对于胶凝体系内部不同位置扩散-反应的影响,利用CT扫描技术和断面分析,获得了胶凝材料体系在非颗粒尺度下的气相扩散-反应特性以及内部孔隙水迁移的影响。基于以上对新型矿化胶凝材料的开发,本文构建了矿化养护建材全生命周期清单和模型,并对七种新型矿化养护建材配方和对应工艺进行环境效益评价,评估了不同原料和生产步骤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硅灰石复合胶凝材料配方在单位产品碳排放、能耗和其他环境影响指标中均最优。采用矿化养护替代蒸汽养护可实现30%以上的建材全生命周期CO2减排,进一步优化有望实现60%以上的减排。基于环境效益评价提出了矿化养护技术的后续配方和工艺的优化方向。
孟鑫鑫[4](2019)在《低密高比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及其预制墙板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和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房建材料除了满足结构安全功能外,还要求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隔音防噪、抗震防裂、阻燃防火等功能,且实际工程中,成本甚至是更重要的考量。轻集料微孔混凝土是在轻集料混凝土中,基于设计功能的需要,通过掺加引气剂或物理泡沫方式,增加适当泡沫微孔,制备的轻质混凝土材料。本文通过参数的改变,研究了工程用低水泥用量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高比强的关键技术,并研究了采用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制备的隔墙板的热工性能。论文研究了浆体流变性能、泡沫稳定性与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工作性的相关关系,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供关键参数指标。制备不同流变性的水泥净浆或砂浆,研究了净浆、砂浆的流变性能(塑性粘度,屈服应力)对泡沫稳定性(通过体积吸水率与湿密度表征)的影响;建立了浆体流变性与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工作性的关系,得出砂浆的最佳粘度范围宜为7Pa·s8Pa·s时,此时泡沫损失率最小,轻集料不会分层上浮,多孔混凝土工作性良好。制备了多种密度等级的高比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最高比强度可达11.2×10-3,研究了硅灰、集料品种、纤维等对混凝土强度、密度、工作性、功能性影响。研究表明:硅灰的加入可以改善泡沫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土比强度;与烧结轻集料相比,核壳型免烧轻集料与基体的结合更为紧密,所制备的混凝土内部有害孔数量少,孔结构更优,且混凝土工作性更好,比强度更高;混凝土中掺加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收缩性能,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还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渗透性能。采用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制备了2800×600×100mm,孔径为30mm和45mm的预制墙板,现场测试了墙板的传热系数,结合墙板的现场试验数据,对不同孔型的预制墙板的传热系数进行简化计算与Ansys模拟分析,可以得出提高墙板孔洞直径可以改善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相同孔隙率下,方形孔的传热系数小于椭圆形孔小于圆形孔。
程龙[5](2019)在《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耐久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能源的需求量及消耗量日益增加,然而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的突出问题。我国的建筑行业耗能量大且浪费严重,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是造成该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墙体是最重要的围护结构,但传统的墙体保温形式存在诸多缺点,且传统的墙体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砌筑砌块的施工方式,施工效率低,污染严重,不利于我国目前政策引导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发泡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耐火性强,具有诸多优点,是值得开发与推广的节能型墙体材料,本文制备出一种抗压强度达到5MPa,导热系数低至0.143W/(m·K)的高性能发泡混凝土,用于生产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板,并且完成了150mm厚墙板的试生产,满足夏热冬冷地区65%节能率的要求,该墙板集保温与围护结构于一身,克服了传统墙体保温形式及施工的缺点,优点众多。本文从抗渗、抗冻、干缩和碳化四个方面对其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及改进方向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墙板的抗渗性进行研究,以水面下降高度和吸水率表征墙板抗渗性,墙板的水面下降高度为3mm,可以作为企业规程编制的参考,质量吸水率为17.2%,体积吸水率为12.6%,用体积吸水率与相关规范的指标及文献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其吸水率满足绝大多数轻质填充墙材规范的要求,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对墙板的抗冻性进行研究,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3%、5%的NaCl和Na2SO4溶液的侵蚀对墙板抗冻性能的影响以及墙板在清水中的抗冻能力,结果表明,NaCl能增加墙板冻害,Na2SO4能减轻墙板冻害,盐浓度越高墙板冻害越小,墙板在清水中的最大冻融次数可达25次,满足现行轻质板材规范的要求,与块材规范相比,墙板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3)对墙板的干缩性进行研究,墙板在温度为(20±1)°C、相对湿度为(55±5)%的环境下,平衡干缩率为1.18mm/m,不能满足现行相关轻质墙材规范的要求,但与相关文献中的结果相比,墙板抗干缩性能不差,发泡混凝土的干缩率普遍较大,应通过产品表面处理的方式,防止墙体干缩开裂;(4)对墙板的碳化性能进行研究,墙板的碳化系数为1.19,远远优于轻质填充墙材规范给出的0.85或0.8,即碳化对墙板的抗压强度有利无害,碳化对墙板的不利影响可以仅从碳化收缩及碱性降低两方面考虑。
常泽坤[6](2018)在《轻质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设计及热工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粘土砖将被逐渐取消和限制。轻质保温一体化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势在必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凝土砌块最有可能替代粘土砖。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虽可以代替传统的粘土砖,但重量大,施工困难,其保温性也远不能满足国家节能65%的要求。而目前市场上的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无法用于承重建筑。因此,研究与应用承重型轻质保温混凝土砌块意义重大。页岩陶粒用作混凝土粗骨料,具有重量轻、节约石材等优点。但其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并不明显,且拌制过程中存在陶粒上浮现象,影响了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而泡沫混凝土虽然重量轻,保温性能好,但力学性能差、容易开裂,目前大多用于对材料强度要求较低的保温非承重结构。本文研究的陶粒泡沫混凝土将两者结合,以页岩陶粒作为轻集料,在水泥浆中引入泡沫剂进行发泡。使其既要保证轻质保温,又要保证其作为村镇建筑墙体的力学强度。用正交试验确定其配合比,通过控制陶粒用量、膨胀珍珠岩掺量、粉煤灰掺量以及发泡剂掺量四个因素,分别探究其对陶粒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保温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试验的最优配合比。根据最优配合比制作成轻质混凝土砌块,研究了其热工性能。首先,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陶粒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并通过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总结出轻质混凝土的物理特性和配制方法;并依据工程应用选取衡量两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评价指标与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其次,通过各因素的单掺试验,得出轻质混凝土中各因素在满足村镇建筑力学性能、保温性能条件下的掺加范围。即进行了单掺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发泡剂和粉煤灰的试验,分析确定了各试验材料在正交试验中的基本掺量。第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比较了页岩陶粒、发泡剂、粉煤灰和膨胀珍珠岩四个因素对轻质混凝土干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以及软化系数四个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结合工程应用和规范要求得到基础配合比;然后对基础配合比进行了单掺硅灰的强度优化试验,试验结果满足工程要求。最后,对轻质混凝土砌块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课题组研制的镁水泥保温砂浆和小麦秸秆压缩块设置对照组试验,测定了砌块砌体的传热系数和内部节点温度。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和热湿耦合分析软件HMCT1.0对墙体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当页岩陶粒掺量为水泥掺量的35%时,干密度均值为1410kg/m3左右,对降低混凝土干密度作用明显。发泡剂用作制备承重型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品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掺量的3%。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量利废环保,但掺量不宜大于水泥掺量的20%。膨胀珍珠岩可以提高轻质混凝土的保温性能,掺量为水泥的0.14%时,抗压效果最好。硅灰掺量为10%时,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制品的力学性能。轻质混凝土砌块与小麦秸秆压缩块复合成的砌块所砌筑的砌体传热系数能达到0.78W/(m2·K),保温性能良好。本研究将陶粒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合比,使其既要保证轻质保温,又要保证其作为村镇建筑用料的力学强度要求。其次采用的冷热箱—热流计法研究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受环境影响小,试验稳定性能好,试验数据准确。
王文杰[7](2014)在《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混凝土及其空心砌块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工业矿渣粉煤灰制成陶粒,具有轻质性和保温隔热性;废弃混凝土加工成机制砂用于新的混凝土中,使部分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又循环利用废弃资源;聚苯乙烯泡沫轻质保温,但一次性使用之后却很难降解,处理不当会造成雾霾,本文对这三种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开展相关研究,具有优越的环保性、经济性和创新性。通过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拌合混凝土的制作,探索了这种新型材料的成型工艺;通过新型材料的7组共42个立方体、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测试其强度及应力-应变曲线,建立图表分析三种原材料对新型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4组配合比共160个新型空心砌块及试件试验,对其空心率、含水率、块体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砌体抗压强度等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新型材料7组配合比共14个保温防护板试验,研究其保温隔热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多次试配,找到了适合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拌合混凝土的配合比,独创了适合此种新型材料拌合物的施工工艺。(2)通过新型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新型材料密度得到明显有效的减轻,同时强度也降低较多,但最低强度也达到13MPa;探索出新型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规律,发现再生细骨料的掺入对新型材料的延性有利。(3)新型材料制作的空心砌块块体密度小,有利于减轻墙体自重;得到了空心砌块强度与聚苯颗粒掺量的关系,最低强度等级为MU3.5,最高强度等级为MU7.5,均满足非承重墙体砌块要求。(4)掺入陶粒及聚苯颗粒,新型材料防护板试件的热阻有大幅度提高,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通过本文的试验研究,发现在满足新型单排孔空心砌块基本力学性能的条件下,可百分之百使用陶粒和再生砂,并尽量增大聚苯颗粒掺量,从而既能最大化回收利用废弃资源,又能使新型材料制作的空心砌块更轻、保温性能更优化。
彭玲[8](2012)在《连锁型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分析》文中提出外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占整个建筑热损失的70%~80%左右,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势在必行。外墙自保温结构体系能够克服目前建筑外墙通常采用的外保温结构体系施工复杂、耐火性差及不能和建筑同寿命等的诸多缺点,是目前着力推广的一种墙体保温体系。本文对自保温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配制设计一种新型墙体砌块,砌块模壳材料选用轻集料混凝土,混凝土轻集料为堆积密度660kg/m3的粘土陶粒,砌块的内部充填材料选用导热系数0.038W/(m·K)的聚苯板。砌块的外形构造为T字型,内部的三个芯孔以保温材料填充,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相邻砌块形成连锁,故称其为连锁型自保温砌块(以下简称:砌块)。该砌块的T字型外部构造,最大限度的消除了纵向冷桥,文中通过并串联的热阻分析法确定了砌块的细部构造尺寸。当砌块外部尺寸390mm×250mm×190mm固定后,内部填充孔洞宽度选用70mm,壳体间肋宽度为25mm,中间空气层宽度选用12mm。为更好的研究推广墙体自保温体系,文中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基础对该标准尺寸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稳态传热状态下墙体内部温度场、热流密度场的分布,并计算得出墙体传热系数,之后通过试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该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继而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对该标准尺寸的砌块墙体进行了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墙体传热系数随填充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降低而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不断加大,对于标准尺寸砌块墙体当填充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0.05W/(m·K)时,均能满足工程建设节能标准要求。为了拓宽保温材料的选择范围,本文在标准砌块尺寸的基础上变化孔洞宽度,模拟不同孔洞宽度条件下不同填充材料的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得出其相应温度场分布的规律,并计算出各自相对应的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最终得出满足建筑节能65%标准的不同保温材料和不同孔洞宽度的匹配关系。
邹基[9](2012)在《我国建筑砌块与墙板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建筑砌块与墙板是墙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产品采用的原料和工艺的不同,产品品种众多。一般而言,主要包括烧结类的烧结空心砌块、烧结板材及非烧结类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工业废渣轻质砌块、粉煤灰空心砌块石膏墙体板材、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纤维水泥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质混凝土板、植物纤维人造板、SP墙板等。"十一五"期间,墙
李密芳[10](2009)在《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利用途径——西欧研究文献及资料综述》文中研究指明1建筑废料的回收及加工处理方法建筑废料中最主要的组分是损坏的混凝土和拆除的墙体材料(烧结砖、砌块、砂浆等)。拆下的这两种材料不能直接利用,需要经过一定的分离和加工程序。也就是说回收建筑废料的可应用性能取决于回收材料的来源、种类及所使用的加工处理技术。因此
二、微孔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孔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宜居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基本特征 |
1.1.2 当代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基本发展特点 |
1.1.3 绿色建材对建筑内外环境及宜居性的影响 |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轻质微孔混凝土及其墙材制备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CFC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2.2.1 胶凝材料 |
2.2.2 骨料 |
2.2.3 其他原材料 |
2.3 CFC的配合比 |
2.4 CFC水化硬化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4.1 CFC水化硬化的特点 |
2.4.2 浇筑块体的不同部位与水化硬化 |
2.4.3 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影响 |
2.4.4 CFC的物理性能 |
2.4.5 CFC的力学性能 |
2.5 微孔混凝土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
2.5.1 CFC导热系数与干密度 |
2.5.2 CFC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5.3 CFC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5.4 CFC蓄热系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6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技术研究 |
2.6.1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构造 |
2.6.2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性能 |
2.6.3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
2.7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应用示范 |
2.7.1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工程 |
2.7.2 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 |
2.7.3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工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用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降温材料概述 |
3.2.1 降温材料定义、分类、降温机理及测试方法 |
3.2.2 降温材料热平衡方程 |
3.2.3 降温材料的分类 |
3.2.4 降温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
3.3 白色降温涂料的研究 |
3.3.1 原材料的选择 |
3.3.2 配方及生产工艺 |
3.3.3 性能测试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的研发 |
3.4.1 原材料及涂料制备工艺 |
3.4.2 性能测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的应用示范 |
3.5.1 工信部综合办公业务楼屋顶涂料项目 |
3.5.2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工程应用实例 |
3.5.3 应用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孔混凝土生态地坪及铺装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
4.2.2 材料的配合比 |
4.2.3 透水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4.3 透水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方法研究 |
4.3.1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试验方法 |
4.3.2 测试设备 |
4.3.3 测试方法 |
4.3.4 强度试验 |
4.3.5 透水性试验方法 |
4.4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4.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4.4.2 制备工艺 |
4.4.3 物理力学基本性能 |
4.5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5.1 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5.2 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亲水自洁涂层的研发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制备 |
5.2.3 混凝土表面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性能 |
5.2.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
5.3 光催化气体降解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
5.4 C掺杂TIO2的研制 |
5.4.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4.2 制备工艺 |
5.4.3 物相分析 |
5.4.4 物质化学环境分析 |
5.4.5 可见光响应测试 |
5.5 负载型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5.1 TiO_2溶胶及粉体制备 |
5.5.2 混晶TiO_2粉体的制备 |
5.5.3 基于TiO_2溶胶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5.4 光催化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
5.6 基于TIO2粉体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6.1 TiO_2-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检测 |
5.6.2 有机硅粘合剂-TiO_2分散液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7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制备及中试研究 |
5.7.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7.2 涂料制备工艺 |
5.7.3 检测方法 |
5.7.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性能 |
5.8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的应用示范 |
5.8.1 北京西四南大街会议中心 |
5.8.2 北京橡树湾二期某住宅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工程中的集成应用 |
6.1 引言 |
6.2 应用项目简介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工程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
6.2.3 工程难点 |
6.3 新材料及技术的集成应用 |
6.3.1 微孔混凝土墙材的应用 |
6.3.2 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铺装技术 |
6.3.3 热反射和隔热涂料 |
6.3.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 |
6.3.5 立体绿化技术 |
6.3.6 建筑遮阳技术 |
6.3.7 光电技术 |
6.4 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复合砌块墙体二维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墙体热湿传递模型研究 |
1.3 复合砌块材料及热湿传递性能研究 |
1.4 墙体热湿传递规律试验研究 |
1.5 墙体热湿传递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1.6 热湿传递效应对墙体热湿特性的影响 |
1.7 存在问题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2 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2 传递机理与驱动势 |
2.3 热湿耦合传递模型 |
2.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5 边界条件中热质交换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3 复合砌块材料配合比优化及热湿传递性能试验 |
3.1 研究方案 |
3.2 复合砌块材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
3.3 复合砌块材料热湿传递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规律试验 |
4.1 试验方案 |
4.2 0℃以上室内环境工况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
4.3 0℃以上室外环境工况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
4.4 0℃以下室内环境工况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规律数值模拟计算 |
5.1 计算方案 |
5.2 0℃以上室内环境工况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
5.3 0℃以上室外环境工况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
5.4 0℃以下室内环境工况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 |
6.1 数值模拟计算与物理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6.2 二维与一维热湿耦合传递模型适用性评价 |
6.3 复合砌块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热湿耦合传递效应对复合砌块墙体热湿特性的影响 |
7.1 计算方案 |
7.2 墙体内部温湿度变化规律 |
7.3 墙体内部冷凝风险评价 |
7.4 墙体热湿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热湿耦合传递效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全球变暖和二氧化碳减排控制 |
1.1.2 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 |
1.2 二氧化碳利用的主要途径 |
1.2.1 二氧化碳的热/电化学转化 |
1.2.2 二氧化碳的矿化固定 |
1.2.2.1 原位矿化 |
1.2.2.2 非原位矿化 |
1.2.2.3 CO_2矿化技术与工业固废资源化的耦合 |
1.2.2.4 CO_2矿化养护混凝土技术 |
1.2.2.5 中国的CO_2矿化潜力 |
1.2.2.6 矿化养护制低碳建材制品的市场潜力 |
第2章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矿化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
2.1.1 波特兰水泥的矿化养护 |
2.1.2 工业固废的矿化养护 |
2.1.3 矿化材料优化方向设想 |
2.2 矿化养护过程的影响机制和动力学 |
2.2.1 CO_2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
2.2.2 温度和孔隙水的影响 |
2.2.3 超临界CO_2携带H_2O的影响 |
2.2.4 矿化过程速率限制问题 |
2.3 胶凝体系微观结构和矿化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2.3.1 矿化塑造固相结构机制 |
2.3.2 微观孔结构对矿化过程的影响 |
2.4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技术的主要难题和挑战 |
2.5 本文选题和研究思路 |
2.5.1 选题背景和逻辑导图 |
2.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章 硅酸钙胶凝体系二氧化碳矿化养护的矿相转化和影响机制 |
3.1 引言 |
3.2 CO_2矿化养护实验系统和材料 |
3.2.1 材料试剂 |
3.2.2 净浆制备和预处理 |
3.2.3 矿化实验系统 |
3.2.4 晶体矿相表征方法 |
3.3 矿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矿相演变 |
3.3.1 压力的影响 |
3.3.2 温度的影响 |
3.3.3 水灰比的影响 |
3.4 波特兰水泥净浆的矿相变化 |
3.5 CO_2矿化水泥净浆的表观反应速率拟合 |
3.5.1 表观速率拟合模型 |
3.5.2 渐进式扩散控制的表观动力学机制 |
3.6 基于扩散控制机制的惰性矿物掺杂优化 |
3.6.1 白云石掺杂对矿化过程的影响 |
3.6.2 白云石复合胶凝材料的矿相变化特性 |
3.6.3 二氧化硅和石灰石掺杂对矿化过程的影响 |
3.6.4 二氧化硅和石灰石复合胶凝材料的矿相变化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酸钙胶凝体系微观-宏观结构演变和优化机制 |
4.1 引言 |
4.2 胶凝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评价方法 |
4.2.1 干燥孔隙结构表征 |
4.2.2 含孔隙水结构的气体渗透特性表征 |
4.2.3 抗压性能测试 |
4.3 矿化影响的孔隙结构演变机制 |
4.4 矿化影响的气相渗透率演变机制 |
4.5 惰性矿物掺杂调控微观结构 |
4.5.1 白云石惰性矿物掺杂 |
4.5.2 二氧化硅和石灰石惰性矿物掺杂 |
4.6 矿化反应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强化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构效设计和矿化强化机制研究 |
5.1 新型低钙硅比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概念设计 |
5.2 无定形硅酸一钙-水泥胶凝体系的矿化特性 |
5.2.1 材料试剂 |
5.2.2 无定型硅酸一钙复合胶凝材料的矿化 |
5.2.3 无定型硅酸一钙复合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特性 |
5.2.4 无定型硅酸一钙复合胶凝材料矿化的表观速率曲线拟合 |
5.3 天然硅灰石-水泥胶凝体系的矿化特性 |
5.3.1 材料试剂 |
5.3.2 WPC复合材料的矿化特性 |
5.3.3 WPC矿化的表观速率曲线拟合 |
5.3.4 WPC复合材料矿化的失水特性 |
5.3.5 WPC的晶相成分和微观形貌变化 |
5.3.6 WPC的孔隙分布特性变化 |
5.3.7 WPC的渗透特性变化 |
5.3.8 WPC复合材料矿化特性总结 |
5.3.9 WPC矿化养护的力学性能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胶凝体系二氧化碳矿化的多尺度反应动力学机理和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单颗粒尺度硅酸一钙(水化惰性矿物)的矿化动力学 |
6.2.1 材料和实验方法 |
6.2.2 硅酸一钙矿物颗粒的矿化 |
6.2.3 颗粒尺度动力学模型推导 |
6.2.3.1 缩核反应模型 |
6.2.3.2 表面水覆盖模型 |
6.2.4 硅酸一钙颗粒矿化的模型拟合和分析 |
6.2.5 硅酸一钙颗粒矿化的微观表征 |
6.2.6 硅酸一钙颗粒矿化动力学机制的总结 |
6.3 单颗粒尺度波特兰水泥(水化活性矿物)的矿化动力学 |
6.3.1 OPC矿物颗粒的矿化 |
6.3.2 OPC颗粒矿化的模型拟合和分析 |
6.4 基于CT扫描图像的胶凝体系宏观尺度扩散-矿化特性研究 |
6.4.1 CT扫描仪和试样 |
6.4.2 OPC试样的CT图像分析 |
6.4.3 WPC试样的CT图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CML评价体系的矿化养护建材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研究 |
7.1 引言 |
7.2 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介绍 |
7.3 矿化养护建材的数据选择和生命周期边界设定 |
7.3.1 LCA分析目标 |
7.3.2 功能单元和边界范围设定 |
7.3.3 生命周期清单和流程计算 |
7.3.4 分析情景设置 |
7.4 矿化养护建材的生命周期清单结果和环境影响评估 |
7.5 敏感性分析和配方-流程优化方案 |
7.5.1 二元胶凝材料掺比的影响 |
7.5.2 轻量化设计的影响 |
7.5.3 CO_2矿化吸收量和生产能耗的影响 |
7.5.4 原料运输距离的影响 |
7.6 本章分析总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低密高比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及其预制墙板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密高比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流变性能研究现状 |
1.2.3 轻集料混凝土中泡沫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研究现状 |
1.2.4.1 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2 轻集料混凝土泵送性能研究现状 |
1.2.5 轻集料混凝土预制隔墙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硅灰 |
2.1.4 细集料 |
2.1.5 粗集料 |
2.1.6 纤维 |
2.1.7 外加剂 |
2.1.8 发泡剂 |
2.1.9 拌和用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
2.2.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 |
2.2.3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功能性测试 |
2.2.4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微观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浆体流变性与泡沫稳定性及混凝土工作性关系研究 |
3.1 净浆、砂浆流变性与泡沫稳定性关系研究 |
3.1.1 浆体中气孔的形成机理 |
3.1.2 泡沫稳定性 |
3.1.3 净浆、砂浆流变性与工作性关系 |
3.1.4 砂浆流变性与泡沫稳定性关系 |
3.2 净浆、砂浆流变性与混凝土工作性关系研究 |
3.2.1 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 |
3.2.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工作性 |
3.3 混凝土工作性与泵送性能关系研究 |
3.3.1 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压力泌水率影响 |
3.3.2 泵压与混凝土压力泌水率关系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比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制备方法 |
4.1.1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4.1.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制备方法 |
4.2 配合比参数对轻集料微孔混凝土性能影响 |
4.2.1 对力学性能影响 |
4.2.2 对干燥收缩率的影响 |
4.2.3 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4.3 矿物掺合料对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影响 |
4.3.1 矿物掺合料对工作性能影响 |
4.3.2 矿物掺合料对力学性能影响 |
4.3.3 矿物掺合料对干燥收缩影响 |
4.4 集料对轻集料微孔混凝土性能影响 |
4.4.1 集料密度等级的影响 |
4.4.2 集料种类的影响 |
4.5 纤维对轻集料微孔混凝土性能影响 |
4.5.1 纤维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 |
4.5.2 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4.5.3 纤维对混凝土干燥收缩影响 |
4.5.4 纤维对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 |
4.5.5 纤维对混凝土渗透性能影响 |
4.5.6 纤维增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SEM微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热工性能研究 |
5.1 围护墙体材料热工性能 |
5.1.1 材料保温隔热机理 |
5.1.2 保温隔热性能评价指标 |
5.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传热系数简化计算 |
5.2.1 墙体材料传热系数简化算法 |
5.2.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传热系数简化计算 |
5.3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传热系数现场试验 |
5.3.1 热箱法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热箱法现场试验 |
5.4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ANSYS模拟分析 |
5.4.1 墙体材料稳态热分析 |
5.4.2 轻集料微孔混凝土预制墙板ANSYS传热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耐久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问题 |
1.1.2 建筑工业化 |
1.1.3 建筑节能 |
1.2 发泡混凝土 |
1.2.1 发泡混凝土的定义 |
1.2.2 发泡混凝土的分类 |
1.2.3 发泡混凝土的特点 |
1.2.4 发泡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5 发泡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配合比的确定及墙板试生产 |
2.1 配合比的确定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过程 |
2.1.3 试验结果 |
2.2 墙板试生产 |
2.2.1 墙板尺寸及配筋 |
2.2.2 墙板生产工艺 |
2.2.3 墙板基本性能测试 |
2.2.4 墙板优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渗试验研究 |
3.1 发泡混凝土渗透机理 |
3.2 发泡混凝土抗渗影响因素 |
3.2.1 水胶比的影响 |
3.2.2 掺合料的影响 |
3.2.3 外加剂的影响 |
3.2.4 养护条件的影响 |
3.3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渗试验 |
3.3.1 水面下降高度试验 |
3.3.2 吸水率试验 |
3.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冻试验研究 |
4.1 发泡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
4.1.1 静水压假说理论 |
4.1.2 渗透压假说理论 |
4.2 发泡混凝土抗冻影响因素 |
4.2.1 水灰比的影响 |
4.2.2 掺合料与外加剂的影响 |
4.2.3 水饱和程度的影响 |
4.2.4 冰冻速度的影响 |
4.3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冻试验 |
4.3.1 试验设备及药品、方法和内容 |
4.3.2 试验现象 |
4.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干缩试验研究 |
5.1 发泡混凝土干缩机理 |
5.1.1 毛细管应力理论 |
5.1.2 拆散应力理论 |
5.1.3 表面自由能理论 |
5.1.4 层间水理论 |
5.2 发泡混凝土干缩影响因素 |
5.2.1 配合比的影响 |
5.2.2 养护条件的影响 |
5.2.3 使用环境的影响 |
5.3 发泡混凝土墙板干缩试验 |
5.3.1 试验设备 |
5.3.2 试验步骤 |
5.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碳化试验研究 |
6.1 发泡混凝土碳化机理 |
6.2 发泡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 |
6.2.1 材料因素的影响 |
6.2.2 环境因素的影响 |
6.2.3 施工因素的影响 |
6.3 发泡混凝土墙板碳化试验 |
6.3.1 试验设备及步骤 |
6.3.2 试验现象 |
6.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轻质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设计及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混凝土砌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泡沫混凝土与陶粒混凝土简介 |
1.4 本文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砌块配合比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砌块配合比试验材料 |
2.1.2 砌块配合比试验方法 |
2.2 轻质砌块砌体保温性能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轻质砌块砌体保温性能试验材料 |
2.2.2 轻质砌块砌体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
2.3 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页岩陶粒掺量范围的确定 |
3.2 膨胀珍珠岩掺量范围的确定 |
3.3 发泡剂掺量范围的确定 |
3.4 粉煤灰掺量范围的确定 |
3.5 轻质混凝土砌块基础配合比正交试验 |
3.5.1 正交试验设计 |
3.5.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轻质混凝土砌块基础配合比优化 |
3.7 轻质混凝土砌块抗压试验 |
3.8 轻质混凝土砌块砌体保温性能分析 |
3.8.1 测点布置 |
3.8.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9 轻质混凝土砌块砌体保温性能模拟及分析 |
3.9.1 单元格划分 |
3.9.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10 轻质混凝土砌块砌体热湿耦合性能模拟及分析 |
3.10.1 轻质混凝土砌块砌体热湿耦合性能模拟 |
3.10.2 热湿耦合性能模拟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试验讨论 |
4.1.1 轻质混凝土砌块中有关材料的选取 |
4.1.2 砌体保温测试方法的选取 |
4.2 试验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混凝土及其空心砌块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陶粒混凝土及砌块研究现状 |
1.2.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及砌块研究现状 |
1.2.3 聚苯乙烯空心砌块研究现状 |
1.2.4 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混凝土试件制作及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的选取 |
2.3 配合比设计 |
2.4 施工工艺和方法 |
2.4.1 陶粒的预湿处理 |
2.4.2 拌合物的搅拌时间与方法 |
2.4.3 拌合物的装模及振捣 |
2.4.4 材料的成型及养护 |
2.5 研究试验方案 |
2.5.1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案 |
2.5.2 新型空心砌块及砌体的试验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和易性与表观密度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和易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2 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3.3.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3.4.2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5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 |
3.5.2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分析 |
3.6 试件受压破坏情况及特征 |
3.6.1 试件破坏界面特征和分析 |
3.6.2 试件破坏界面形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空心砌块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块体密度、含水率与空心率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块体密度、含水率与空心率试验结果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砌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砌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4.3.2 砌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4.4 砌块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砌块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
4.4.2 砌块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4.5 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4.5.2 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能试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试验方案 |
5.3 保温隔热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聚苯颗粒空心砌块墙体保温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连锁型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墙体保温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自保温砌块的研究现状 |
1.2.3 自保温墙体传热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砌块的配制及材料性能试验 |
2.1 原材料及分析 |
2.1.1 水泥 |
2.1.2 粘土陶粒 |
2.1.3 粉煤灰 |
2.1.4 炉渣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初始配合比设计 |
2.2.2 实际工程中使用的配合比 |
2.3 壳体基材及内部填充芯材材料的导热性能 |
2.3.1 壳体基材的导热系数 |
2.3.2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块体构造尺寸的优化设计 |
3.1 砌块外观模型的设定 |
3.1.1 主块大样 |
3.1.2 配块大样 |
3.2 砌块墙体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的确定 |
3.2.1 热能传递的基本形式 |
3.2.2 墙体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3.2.3 计算模型的确定 |
3.3 参数分析及细部结构优化 |
3.3.1 中间空气层宽度的优化 |
3.3.2 壳体间肋宽度的优化 |
3.3.3 填充孔洞宽度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法及 ANSYS 软件的介绍 |
4.1.1 有限元法的简介 |
4.1.2 ANSYS 软件的简介 |
4.2 墙体传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 |
4.2.1 数学模型 |
4.2.2 物理模型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砌块墙体的温度场 |
4.3.2 砌块墙体的热流密度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砌块墙体热工性能的实例分析及应用探讨 |
5.1 墙体传热系数测定试验 |
5.1.1 试验测定的基本原理 |
5.1.2 试验测定的过程 |
5.1.3 试验结果 |
5.1.4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对 |
5.2 不同填充材料的选用 |
5.2.1 充填不同保温材料墙体的热工性能 |
5.2.2 不同填充材料的砌块孔洞的匹配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利用途径——西欧研究文献及资料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废料的回收及加工处理方法 |
2 回收建筑废料的性能 |
2.1 化学成分 |
2.2 矿物成分 |
2.3 回收建筑废料的密度及孔隙率 |
2.4 回收建筑废料的颗粒强度和抗冻性 |
3 回收建筑废料的可利用途经 |
3.1 未破损烧结砖瓦产品的回收利用 |
3.2 回收建筑废料经加工处理后的颗粒状材料的应用 |
3.2.1 道路垫层 |
3.2.2 音障墙 (堤) 混凝土制品中的应用 |
3.2.3 用于基础工程、回填工程、混凝土下垫层、壕沟的填充料 |
3.2.4 土壤的改良 |
3.2.5 运动场地 |
3.2.6 种植绿化方面的应用 |
3.2.8 混凝土骨料 |
3.2.9 轻质混凝土骨料 (主要为烧结砖瓦废料) |
3.2.10 用回收的墙体材料废料 (主要是烧结砖瓦) 生产的混凝土制品 |
3.2.11 烧结砖瓦废料可用于水泥混合材 |
3.2.12 烧结砖瓦废料生产蒸压硅酸盐建筑制品 |
3.2.13 建筑用砂浆 |
3.2.14 烧结砖瓦废料在烧结砖瓦中的利用 |
3.2.15 用于园林美化等的装饰性颗粒产品 |
3.2.16 用墙体废料生产膨胀陶粒 |
4 结论与建议 |
四、微孔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D]. 宋中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复合砌块墙体二维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D]. 冯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D]. 黄浩. 浙江大学, 2019(04)
- [4]低密高比强轻集料微孔混凝土及其预制墙板性能研究[D]. 孟鑫鑫. 东南大学, 2019(05)
- [5]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耐久性试验研究[D]. 程龙. 东南大学, 2019(05)
- [6]轻质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设计及热工性能研究[D]. 常泽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7]陶粒、再生砂与聚苯颗粒混凝土及其空心砌块性能试验研究[D]. 王文杰. 广西大学, 2014(05)
- [8]连锁型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分析[D]. 彭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9]我国建筑砌块与墙板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 邹基. 中国11省市硅酸盐发展报告(2011), 2012
- [10]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利用途径——西欧研究文献及资料综述[J]. 李密芳. 砖瓦, 2009(02)
标签:轻质混凝土论文; 轻集料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论文; 轻质隔墙板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