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栗优质壮苗培育技术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郑志兴,黄建明,尉文彬,宋月卿,杜春山[1](2021)在《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高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索我国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以白榆为砧木、中华金叶榆为接穗,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分别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嫁接高度、接后套袋时长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坝上和坝下地区均以插皮接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0.00%和94.50%;坝上地区5月10日、坝下地区4月10日嫁接,成活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94.58%;总体来看,接穗套袋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坝上地区效果尤为明显,坝上、坝下地区套袋时长分别为20 d和15 d时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67%和95.00%;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影响不显着,但嫁接高度升高后新梢长势增强,120 cm高度嫁接的树体冠幅和新梢长度最大,分别为104.04 cm和102.95 cm。并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地区物候期较坝下地区延后1个月左右,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70 cm以上和90 cm以上。综上所述,中华金叶榆嫁接时,采用插皮接配合接后套袋技术,同时嫁接高度120 cm,嫁接成活率高,枝条发育快,当年可形成景观效果。
张亦弛[2](2019)在《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板栗1-Oa幼苗、1-2a实生苗和2(2)-4a幼树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枝条生长、叶片生长及生理、叶片解剖结构等影响,探明对板栗实生苗和幼树的矮化效应及作用效果,筛选出适宜的调控浓度。以期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板栗育苗和栽培中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效唑和矮壮素均能显着降低板栗1-Oa幼苗苗高,促进幼苗地径增粗,增加一级侧根数,降低幼苗的高径比、茎根比,喷施90mg/L多效唑或90mg/L矮壮素效果最好;多效唑和矮壮素各浓度处理均能显着降低幼苗单叶面积,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2)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均能显着降低1-2a板栗实生苗枝条长度,增加枝条直径,对于标准枝30mg/L烯效唑效果最好,处理后90d较对照减少24.13cm,直径增加26.45%,100mg/L多效唑对营养枝促壮效果最好,较对照增加36.63%。(3)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均能促进2(2)-4a板栗幼树结果母枝、结果枝径生长,抑制结果母枝、结果枝高生长,但延缓剂浓度和喷施的次数对枝条的促壮和抑制效果不一致。喷施2次100mg/L矮壮素时,结果母枝的粗度最高,达到21.37mm,较对照增加38.68%(4)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提高板栗叶片栅海比及叶片厚度,其中对1-Oa和1-2a实生苗而言,增加效果最为显着的是50mg/L多效唑处理,而对2(2)-4a幼树叶片栅海比增加效果最好是是喷施1次100mg/L矮壮素;60mg/L烯效唑和50mg/L矮壮素处理分别对实生苗叶片上下角质层增厚效果最好,而对幼树而言,增厚效果最为显着的处理分别为喷施2次90mg/L和喷施1次60mg/L的烯效唑处理。(5)喷施延缓剂有利于板栗叶片碳、氮、磷、钾元素供给。多效唑处理后板栗叶片碳、氮、磷、钾元素明显升高,30 mg/L烯效唑处理对氮元素积累效果最好;300mg/L多效唑处理对幼树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增加效果最为显着,而200mg/L矮壮素处理对实生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增加效果最好。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荣贵纯[4](2017)在《文冠果叶幕微气候与树体生长和开花结实的关系》文中认为为探索温度、湿度、光照强度3个叶幕微气候因子对15株文冠果枝条生长发育、光合同化能力、开花坐果和果实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山东东营地区6a乔木型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不同叶幕区域的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发育、光合同化能力、开花坐果和果实产量相关指标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以期找出文冠果最优的丰产树势并提高产量稳定性,为今后的树体管理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文冠果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叶幕中不同区域间的日平均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小,区域间平均温度最大差异仅0.62℃,变异系数仅为0.6%,不同区域间平均湿度极差为1.97%,变异系数为1.75%。;不同区域光照强度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达到34.89%,且分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规律,即在各个方向上均为上层外侧>下层外侧>(=)上层内侧>上层内侧。在整个生长季中,不同圈层的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差异始终不显着;湿度的整体变化呈现先下降后在7月小幅升高后回落至9月再度升高;光照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圈层的变化幅度略有差异,下层外侧光照强度随着枝叶发生逐渐超过上层内侧,整体上看外围的光照强度变化幅度较大,而内膛的变化幅度较小。(2)不同区域间的树体生长情况差异明显。枝条生长方面,西南方向上层内侧和外侧的一年生枝长和基径均较大,正东方向的新生枝条和叶片最多,有91.5个新枝和1 12片复叶。叶片生长方面,正南方向上层外侧区域平均每克干叶中含可溶性糖105.48mg,为所有区域中最高;正东方向上层外侧的叶片淀粉含量最高,平均每克干叶中含淀粉达到19.34mg,比含量最低的正西方向下层内侧高117%;含氮量最高的为正东方向下层外侧,每g干叶中含氮2.47mg。总体上看上层外侧和下层外侧圈层的枝叶量更大,叶片的糖类物质含量更多,含氮量和碳氮比更大。(3)温度与树体生长的各项指标相关性最弱,仅与枝条数目的相关性达到了显着水平;湿度与多个生长指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与一年生枝条基径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21;光照强度是三个气象因子中与各项生长指标相关性最强的因子,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 0.765和0.771,在各指标中最高。(4)下层外侧区域是主要的结果区域,这一圈层内的果实产量占整体的73%。除下层内侧外,其他各区域的果实品质差异较小。产量关系为上层外侧>下层外侧>上层内侧>下层内侧,总体可归纳为外围>内膛,下层>上层。不论是单果质量还是果实总产量,光照强度均是相关性最强的微气候因子,与这些指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
吴尚[5](2016)在《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花果调控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生物质能源树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然而由于其存在“繁花少实”、“落花落果”和“产量低下”等问题,导致文冠果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文冠果原料林是发展文冠果产业的关键。而花果调控正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文冠果开花坐果的内外因,并探索出合理的花果调控措施,本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4a生文冠果植株为材料,研究了叶幕微气候和花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对开花坐果的影响,同时开展了喷施硼酸、喷施蔗糖、定量疏花、摘心等花果调控措施试验。研究可为今后文冠果补充喷施外源激素和完善现有花果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并为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树体各个方向之间和树冠内各个区域之间的温湿度没有显着差异,除日间温差外,不同方向对环境因子的再分配影响微弱。光照在不同方向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树冠不同区域中表现出上层外侧>下层外侧>上层内侧>下层内侧的变化趋势,树冠内各个区域当年座果率与次年可孕花比例也表现出与光照相同的趋势;经相关性分析,不同区域间可孕花比例、座果率等指标差异显着,种子含油率在各区域间差异不显着。光照与可孕花比例、产量、座果率等指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2)花期内文冠果可孕花中吲哚乙酸含量始终显着高于不孕花59%-262%,在盛花期前,不孕花中赤霉素含量显着高出可孕花63%-215%,盛花期后,可孕花中赤霉素及玉米核苷素含量分别显着高于不孕花12%-19%和31%-69%,整个花期内,不孕花中脱落酸含量持续升高,可孕花中脱落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期内赤霉素、脱落酸、玉米核苷素含量均随着果实的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保持较高含量,其中脱落酸和玉米核苷素分别在盛花期后30天达到最大值1047.754ng/g.FW和992.328ng/g.FW,赤霉素则在盛花期后40天达到最大值1923.020ng/g.FW,吲哚乙酸表现为“M”型动态变化,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盛花期后20天和50天。脱落酸与吲哚乙酸的平衡关系影响着文冠果的开花与落花进程;脱落酸与玉米核苷素共同作用着文冠果果实的膨大生长;幼果期的落果现象由赤霉素、吲哚乙酸以及脱落酸共同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尝试在花序伸长期及幼果期喷施吲哚乙酸或赤霉素,以达到减少落花落果和增加产量的目的。(3)在花芽初萌期喷施蔗糖溶液可显着提高可孕花比例,单花序可孕花比例可达84.5%,单枝可孕花比例可达59%;喷施0.3%-0.5%的蔗糖溶液对提高单花序可孕花比例及座果率效果最为显着,过高浓度(1.5%)的蔗糖溶液会降低其座果率。在盛花期喷施硼酸,座果率显着高于开花前和初花期喷施;0.05%-0.3%的硼溶液对文冠果座果率及果实品质都具有显着提高作用,其中0.2%浓度的硼酸溶液效果最好,结实率可达5.6%,相比于对照,高出47.4%。因此,在生产实际中,花芽初萌期可喷施0.3%-0.5%左右的蔗糖溶液以增加可孕花比例,同时还可在盛花期喷施0.2%的硼酸溶液以达到提高座果率和果实品质的目的。(4)花序伸长期疏除可孕花可显着提高座果率,此时疏除不孕花效果不显着。按顶生花序的长度以1/3疏除强度疏花,效果最好,座果率可显着提高57.5%;摘心措施能在花芽分化过程中显着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并显着提高碳氮比6.6%-23.2%,从而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进程。
闫淑芳,黄印冉,贾宗锴,霍对对,张均营[6](2014)在《嫁接时间和绑扎方式对中华金叶榆插皮枝接成活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3年生胸径45 cm和4年生胸径68 cm的白榆为砧木嫁接中华金叶榆,研究不同嫁接时间和嫁接口绑扎方式对成活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30日至4月30日期间(即砧木展开12片小叶后延续30d)嫁接成活率均达到了90%以上,显着高于其他嫁接时间,主枝长度较长;插入接穗后,先在砧木接面上捆扎0.008mm的塑料薄膜,取一塑料袋,使之分别缠绕于接穗切口,并覆泥土于断面的袋上,最后用0.04 mm普通塑料膜自下而上捆扎,伤口愈合后用刀将塑料膜的捆扎处挑破。这种嫁接口绑扎方式成活率92%、成苗率88%,显着高于其他绑扎方式。
王秀竹[7](2010)在《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的着名特产。我国栗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抗逆性能,而享誉全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我国以板栗为代表的栗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30.67万ha.增加到目前的100万ha.;坚果产量由1987年的11.45万t增加到目前的60万t余(包括日本栗),占世界栗总产量的60%以上,是栗国际贸易中无竞争对手的优势产品。本文就促进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多年来对栗生产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在查阅了世界栗产业现状及趋势;中国的栗产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及管理机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栗产业的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存在差距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凭借现有的产业规模优势,推进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方略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栗产业中在管理机制和生产及贸易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对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社会效益不高。现有品种和用途之间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未来栗市场要求。贮藏与加工方法相对落后,加工工艺简单,栗加工产品品种较少。我国检验检疫法规标准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市场供大于求,贸易竞争力逐年下降。为了实现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提高栗产业综合效益为出发点进行了可行性探讨,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标准,把无公害栽培和日本栗作为新型产业模式,提出了发展策略,为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参考依据。首先要提高对栗产业发展的重视,此外,加强科学栽培管理和对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根据未来栗市场的需求制定育种目标,大力发展栗贮藏保鲜和深加工业,提高栗果的附加值。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壮大栗产业。建立有效的栗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栽培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SWOT战略分析和战略形成模型、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中国栗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实施调整栗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整合资源要素,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以提升栗产业竞争力,保证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顺利进行。
苏永民[8](2010)在《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道路表明,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燕山地带是我国板栗的传统主产区,燕山板栗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其香、甜、糯的优异品质,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由于燕山板栗的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并未转化成经济优势,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燕山板栗这一特定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在吸纳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简要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集群和农产品产业带等经济学理论,为分析研究燕山板栗产业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对世界板栗和我国板栗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整体形势作了分析,揭示出燕山板栗在种植条件、品质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地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产品优势,并根据农业产业化十大构成要素,对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水平做了初步评价;再次,从燕山板栗栽培管理、深加工、销售、产业集群、产业化发展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制约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提升栽培管理环节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深加工环节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销售环节产业化发展水平、打造产业集群、完善产业化发展机制等方面对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路径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吕顺端,梅家东,谭云霞,李沂东[9](2010)在《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文中认为通过不同嫁接时期、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砧木对日本栗嫁接成活率与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认为在日本栗萌芽前后10 d内,较晚嫁接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插皮舌接嫁接成活率和苗木质量都好于劈接;中国栗与日本栗嫁接亲和力较差。
罗坤水,杨春霞,林小凡,曹展波,杨桦[10](2008)在《壳斗科树种育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壳斗科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其木材、树皮、果实及叶等均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研究它们的种苗繁育技术对于人工规模化栽培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播种育苗、容器育苗、无性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壳斗科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育苗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日本栗优质壮苗培育技术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栗优质壮苗培育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高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嫁接方法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1.3.2 嫁接时间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1.3.3 接穗套袋时长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1.3.4 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
1.3.5 高接苗枝条生长规律的变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嫁接方法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2.2 嫁接时间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2.3 接穗套袋时长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2.4 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
2.4.1 对接穗成活率的影响 |
2.4.2 对新梢生长的影响 |
2.5 高接苗枝条生长规律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嫁接方式对中华金叶榆成活率的影响 |
3.2 嫁接时间对中华金叶榆成活率的影响 |
3.3 接后套袋时长对中华金叶榆成活率的影响 |
3.4 嫁接高度对中华金叶榆成活率和新梢长势的影响 |
(2)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
1.2.1.1.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概念 |
1.2.1.2.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2.1.3. 试验所用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介绍 |
1.2.2.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1.2.2.1.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幼苗上的研究应用 |
1.2.2.2.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幼树上的研究应用 |
1.2.3.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板栗上的研究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取样方法 |
2.2.3. 指标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 |
3.1.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0a幼苗的矮化效应 |
3.1.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2a实生苗的矮化效应 |
3.1.3. 喷施1次植物生长剂对板栗2_(2)-4a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 |
3.1.4. 喷施2次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2_(2)-4a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 |
3.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发育及生理的影响 |
3.2.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1-0a幼苗的影响 |
3.2.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2a实生苗的影响 |
3.2.3. 喷施1次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2_(2)-4a嫁接幼树的影响 |
3.2.4. 喷施2次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2_(2)-4a嫁接幼树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2a实生苗的影响 |
3.3.2. 喷施1次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2_(2)-4a嫁接幼树的影响 |
3.3.3. 喷施2次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2_(2)-4a嫁接幼树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 |
4.1.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1-0a幼苗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 |
4.1.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2a实生苗枝条生长的影响 |
4.1.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2_(2)-4a幼树枝条生长的影响 |
4.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发育及生理的影响 |
4.2.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0a幼苗叶片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
4.2.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1-2a实生苗和2_(2)-4a嫁接幼树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及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 |
5.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及嫁接幼树发育及生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文冠果叶幕微气候与树体生长和开花结实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文冠果培育研究现状 |
1.1.1 文冠果栽培研究 |
1.1.2 文冠果优良品种选育 |
1.1.3 文冠果整形修剪研究进展 |
1.1.4 文冠果开花坐果研究进展 |
1.1.5 文冠果病虫害研究进展 |
1.2 气候因子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空气相对湿度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
1.2.3 光照强度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叶幕对光的截获与再分配 |
1.4 叶幕微气候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材料 |
2.4 研究方法 |
2.4.1 物候期观察 |
2.4.2 叶幕区域划分 |
2.4.3 环境因子调查 |
2.4.4 枝叶量和叶面积调查 |
2.4.5 叶片淀粉、可溶性糖及碳氮比 |
2.4.6 果实产量调查 |
2.5 指标测定方法 |
2.5.1 微气候测定 |
2.5.2 花果期调查指标 |
2.5.3 叶片碳氮比的测定 |
2.5.4 叶绿素的测定方法 |
2.5.5 枝叶调查指标 |
2.6 数据处理 |
2.7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营地区文冠果物候期观察 |
3.2 树冠内光照、温度、湿度的分布 |
3.2.1 不同叶幕区域平均温度差异 |
3.2.2 不同叶幕区域平均湿度差异 |
3.2.3 不同叶幕区域平均光照强度差异 |
3.2.4 生长季内不同叶幕区域温度的动态变化 |
3.2.5 生长季内不同叶幕区域湿度的动态变化 |
3.2.6 生长季内不同叶幕区域光照强度的动态变化 |
3.3 枝叶量和叶面积在树冠内的分布 |
3.3.1 不同叶幕区域一年生枝条基径的差异 |
3.3.2 不同叶幕区域一年生枝条长度的差异 |
3.3.3 不同叶幕区域一年生枝条数目的差异 |
3.3.4 不同叶幕区域新枝数量差异 |
3.3.5 不同叶幕区域叶片数量差异 |
3.3.6 不同圈层新枝数目的季节变化 |
3.3.7 不同圈层叶面积季节变化 |
3.4 叶绿素含量在树冠内的分布 |
3.4.1 不同叶幕区域叶绿素a含量差异 |
3.4.2 不同叶幕区域叶绿素b含量差异 |
3.4.3 不同叶幕区域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 |
3.5 叶片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在树冠内的分布 |
3.5.1 不同叶幕区域叶片含氮量差异 |
3.5.2 不同叶幕区域叶片淀粉含量差异 |
3.5.3 不同叶幕区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 |
3.5.4 不同圈层碳氮比季节变化 |
3.6 叶幕微气候与树体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7 树冠不同微气候区域的开花结实情况 |
3.7.1. 不同叶幕区域开花坐果情况 |
3.7.2 不同叶幕区域的果实质量差异 |
3.7.3 不同叶幕区域的果实产量 |
3.8 叶幕微气候与开花结实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文冠果叶幕微气候特征 |
4.1.2 叶幕微气候与树体生长的关系 |
4.1.3 主要结果区域分析 |
4.1.4 叶幕微气候与果实产量的关系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花果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 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概述 |
1.2.1 文冠果分布特征 |
1.2.2 文冠果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 |
1.2.3 文冠果的价值 |
1.2.3.1 文冠果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
1.2.3.2 文冠果的观赏与生态价值 |
1.2.3.3 文冠果能源价值 |
1.3 文冠果研究进展 |
1.3.1 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3.2 整形修剪技术研究进展 |
1.3.3 水肥管理研究进展 |
1.3.4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 文冠果花果研究现状 |
1.4.1 花果类型及生物学特性 |
1.4.2 花芽分化研究 |
1.4.3 落花落果原因研究 |
1.4.4 保花保果技术研究 |
1.5 果树花果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
1.5.1 疏花疏果 |
1.5.2 辅助授粉 |
1.5.3 喷施营养元素与外源激素 |
1.5.4 其他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内容 |
2.3.2.1 文冠果花果期物候期观察 |
2.3.2.2 叶幕微气候调查与研究 |
2.3.2.3 花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
2.3.2.4 疏花对文冠果座果率的影响 |
2.3.2.5 喷施蔗糖对可孕花比例及座果率的影响 |
2.3.2.6 喷施微量元素硼对座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3.2.7 文冠果对摘心措施的生理响应机制 |
2.4 指标测定 |
2.4.1 花果期调查指标 |
2.4.2 内源激素测定方法 |
2.4.3 碳氮含量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影响文冠果开花结果的因素研究 |
3.1.1 文冠果物候期特征 |
3.1.2 叶幕微气候对文冠果开花结实的影响 |
3.1.2.1 树体内温度、湿度、光照的分布 |
3.1.2.2 文冠果树冠内可孕花和果实分布特点 |
3.1.2.3 叶幕微气候与文冠果成花及结果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1.3 文冠果花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特点 |
3.1.3.1 花期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3.1.3.2 果实与种子的发育规律 |
3.1.3.3 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 |
3.1.3.4 文冠果果期内源激素比值的动态变化 |
3.2 调控文冠果开花结果的措施研究 |
3.2.1 摘心对文冠果叶片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
3.2.1.1 摘心对文冠果IAA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1.2 摘心对文冠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1.3 摘心对文冠果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1.4 摘心对文冠果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
3.2.1.5 摘心对文冠果叶片碳氮比的影响 |
3.2.2 疏花对文冠果座果率的影响 |
3.2.2.1 不同疏除方式对座果率的影响 |
3.2.2.2 不同疏除强度对座果率的影响 |
3.2.3 喷施蔗糖溶液对文冠果花性及座果率的影响 |
3.2.3.1 喷施蔗糖溶液对文冠果可孕花比例的影响 |
3.2.3.2 喷施蔗糖对文冠果坐果率的影响 |
3.2.4 喷施硼酸对文冠果座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4.1 喷施硼酸对文冠果坐果率的影响 |
3.2.4.2 喷施喷硼对文冠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叶幕对文冠果花果发育的影响 |
4.1.1.1 气象因子在树冠内的变化规律 |
4.1.1.2 树冠内不同区域的结果情况 |
4.1.2 文冠果花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
4.1.2.1 文冠果花中内源激素对成花过程的调控作用 |
4.1.2.2 文冠果果中内源激素对果实发育的调控作用 |
4.1.2.3 文冠果花果期内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对外源激素喷施的意义 |
4.1.3 喷施蔗糖及硼酸对文冠果开花结实的影响 |
4.1.3.1 喷施蔗糖对文冠果可孕花比例及座果率的影响 |
4.1.3.2 喷施硼酸溶液对文冠果座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4 疏花对文冠果座果率的影响 |
4.1.5 摘心对文冠果叶片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
4.1.5.1 摘心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4.1.5.2 摘心对叶片中氮含量的影响 |
4.1.5.3 摘心对叶片中碳氮比的影响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嫁接时间和绑扎方式对中华金叶榆插皮枝接成活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2.1 最佳嫁接时间段试验 |
1.2.2 嫁接部位不同绑扎方式试验 |
1.3 试验方法 |
1.3.1 最佳嫁接时间段试验设计 |
1.3.2 嫁接部位不同绑扎方式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嫁接时间对插皮枝接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2.2 绑扎方式对插皮枝接嫁接成活和成苗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中华金叶榆插皮枝接嫁接最适嫁接时间的确定 |
3.2 插皮枝接嫁接部位绑扎方式的改进 |
(7)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基本理论依据 |
1.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2 区域优势理论 |
1.1.3 产业组织理论 |
1.1.4 规模报酬理论 |
1.1.5 产业结构理论 |
1.2 研究工作设计与思路 |
1.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中国栗产业概述 |
2.1 我国栗栽培的历史久远 |
2.2 我国栗栽培的区域分布广阔 |
2.3 我国栗品种资源丰富 |
2.4 我国栗的生态适应性强 |
2.5 板栗的栽培意义及价值 |
3 我国栗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3.1 国外栗产业的发展状况 |
3.2 中国栗产业的发展的现状 |
3.2.1 中国板栗产量与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
3.2.2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栗产业的发展 |
3.3 提高栗种植效益的和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3.1 提高栗种植效益的重要性 |
3.3.2 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3.3 我国栗产业的优势与前景 |
4 我国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栗产业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
4.1.2 技术人员流失 |
4.1.3 栗园规模偏小 |
4.1.4 市场监管机制存在弊端 |
4.1.5 制度性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栗效益的提高 |
4.2 我国栗产业在生产及贸易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对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2.2 现有品种和板栗用途之间存在差距 |
4.2.3 贮藏与加工方法相对落后 |
4.2.4 加工能力不足,新增产量将使国内板栗市场相对饱和 |
4.2.5 市场供大于求,出口市场比较小 |
4.2.6 贸易竞争力逐年下降 |
5 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对策 |
5.1 提高栗产业综合效益的思考 |
5.1.1 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板栗生产标准化 |
5.1.2 推进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栗园转变 |
5.1.3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5.1.4 强化管理责任制 |
5.2 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行无公害栽培 |
5.2.1 栗无公害栽培的概念与意义 |
5.2.2 栗无公害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5.3 引种日本栗 |
5.3.1 日本栗发展动态 |
5.3.2 鲁南苏北地区新兴日本栗产业调查 |
5.3.3 日本栗的引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5.4 我国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4.1 提高对栗产业发展的重视 |
5.4.2 科学栽培管理,加强对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 |
5.4.3 根据未来栗市场的需求制定育种目标 |
5.4.4 推进技术创新,促进板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5.4.5 引导扶持一批板栗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名牌企业 |
5.4.6 建设一批板栗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 |
5.4.7 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壮大板栗产业 |
5.4.8 建立有效的板栗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控制 |
5.4.9 发挥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生态栗园建设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燕山板栗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理论与燕山板栗的产业化特性 |
一、农业产业化的涵义 |
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 |
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类型和组织模式 |
四、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做法 |
五、燕山板栗的产业化特性 |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与燕山板栗的产业集群特性 |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 |
二、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述 |
三、燕山板栗的产业集群特性 |
第三节 农产品产业带理论与燕山板栗的产业带特性 |
一、农产品产业带的概念与功能 |
二、农产品产业带的专业化生产 |
三、燕山板栗的产业带特性 |
第二章 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现状与优势 |
第一节 板栗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世界板栗产业与贸易情况 |
二、我国板栗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第二节 燕山板栗的独特优势 |
一、种植条件优势 |
二、品质特点优势 |
三、产业基础优势 |
四、市场地位优势 |
第三节 燕山板栗产业发展现状 |
一、燕山板栗的栽培区域及生产方式 |
二、燕山板栗的深加工现状 |
三、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水平 |
第三章 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栽培管理水平较低 |
一、板栗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低 |
二、良种化程度偏低 |
三、栽培管理水平落后 |
第二节 深加工环节产业化水平较低 |
一、产品附加值低 |
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
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
第三节 销售环节市场化不足 |
一、品牌化建设滞后 |
二、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
三、国际市场相对单一固定 |
第四节 燕山板栗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
一、板栗园种植业发展滞后 |
二、板栗园养殖业发展滞后 |
三、板栗副产品开发不足 |
第五节 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健全 |
一、缺乏产业化发展整体区域规划 |
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的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
三、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升栽培管理环节产业化发展水平 |
一、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
二、加强良种区域化管理 |
三、实行栽培管理标准化 |
第二节 提升深加工环节产业化发展水平 |
一、提高燕山板栗深加工产品附加值 |
二、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
三、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第三节 提升销售环节产业化发展水平 |
一、打造区域品牌 |
二、拓展国内市场 |
三、巩固扩大国际市场 |
第四节 打造燕山板栗产业集群 |
一、发展板栗园种植业 |
二、发展板栗园养殖业 |
三、开发板栗副产品 |
第五节 完善产业化发展机制 |
一、制定科学的产业化发展整体区域规划 |
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机制 |
三、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嫁接时期 |
2.2.2 嫁接方法 |
2.2.3 砧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嫁接时期对筑波板栗嫁接成活率与苗木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3.2 嫁接方法对筑波板栗嫁接成活率与苗木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3.3 砧木对筑波板栗嫁接成活率与苗木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采用日本栗作砧木, 在萌芽前后1周内, 嫁接 |
4.2 插皮舌接在苗木成活率与苗木质量方面都好于 |
4.3 日本栗与中国栗的嫁接亲和力较差, 嫁接成活 |
(10)壳斗科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播种育苗 |
1.1 种子处理 |
1.2 菌根接种 |
2 容器育苗 |
2.1 育苗容器的选择 |
2.2 育苗基质的配制 |
2.3 小苗定植与管理 |
2.4 根系控制 |
2.4.1 容器控根。 |
2.4.2 切根。 |
2.4.3 化学和生长调节剂控根。 |
3 无性繁殖育苗 |
3.1 扦插育苗 |
3.2 嫁接育苗 |
4 壳斗科树种育苗展望 |
4.1 轻质控根容器育苗是今后壳斗科树种育苗发展的主流 |
4.2 生物技术将逐渐渗透到壳斗科树种育苗 |
四、日本栗优质壮苗培育技术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高接技术研究[J]. 王岩,郑志兴,黄建明,尉文彬,宋月卿,杜春山. 河北农业科学, 2021(03)
- [2]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板栗实生苗和嫁接幼树的矮化效应研究[D]. 张亦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文冠果叶幕微气候与树体生长和开花结实的关系[D]. 荣贵纯.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花果调控措施研究[D]. 吴尚.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6]嫁接时间和绑扎方式对中华金叶榆插皮枝接成活率的影响[J]. 闫淑芳,黄印冉,贾宗锴,霍对对,张均营.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6)
- [7]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王秀竹.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2)
- [8]燕山板栗产业化发展研究[D]. 苏永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J]. 吕顺端,梅家东,谭云霞,李沂东. 河南林业科技, 2010(01)
- [10]壳斗科树种育苗技术研究[J]. 罗坤水,杨春霞,林小凡,曹展波,杨桦. 江西林业科技,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