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郜玉聪[1](2020)在《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烘房风场基础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污泥产量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也日渐增多。根据对污泥含水特性的了解,传统的机械脱水设备只能脱去污泥四种水分中的自由水分,脱水效率较低。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以热泵干燥为主要技术手段,能有效地对污泥进行深度干化,从而减轻污泥对环境的影响,增加污泥的处置途径,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风源和物料两个角度对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的烘房风场做基础研究。使用ICEM软件完成设备烘房的模型构建等多项工作;使用Fluent软件对设备现运行工况下烘房的气流组织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烘房进风由送风机送出后最先经过的第三层网带下侧面来说,其速度云图显示该面的速度分布表现为中间速度大,两侧速度小,整体速度分布并不均匀。观察烘房中部截面发现,第三层网带左侧风速较大且密集,到达第二层网带的风其速度有明显的衰减;第一层网带因靠近循环风机和回风口,风速得以补充。第二次和第三层网带之间存在一定的低速稀疏区域。为改善烘房内气流组织,列举了影响烘房内部气流组织的五种因素:风机转向、有无挡板、风量大小、扇叶数量以及叶片角度。对每个影响因素均考虑了四种水平,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了16种工况,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以不均匀系数、面平均速度、面平均压强为三个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极差分析。通过比较极差大小,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利用位级趋势图确定了两个风机转向为左逆右顺,两个风机中间有挡板,每台风机7000m3/h风量,15个扇叶以及叶片角度为75°的最优工况设定。最优工况与现工况相比,流场均匀性有较为明显地提升,烘房工作环境有较大的改善,达到了优化烘房内部气流组织的目的。通过构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两种矩形的物料剖面形状,在二维层面对几种形状的物料升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木材为模拟物料对象,将烘干时长设为80s时,4*9矩形物料的面平均温度最大。适当地减少和增加烘干时间后对比发现,4*9矩形物料达到同一温度所用的时间最少,以此推测该剖面形状下的的柱状泥条其升温过程最短,干化程度最好。该尺寸下的污泥易成形,且易于工业化实现。
林嘉聪[2](2021)在《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蚯蚓堆肥是一种广泛用于处理规模化废弃物的生物-微生物耦合转化技术,可处理如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泥沼渣和餐厨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成熟,并排出号称“有机肥之王”的蚯蚓粪。蚯蚓堆肥兼顾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和固废处理环保的双重领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规模化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增值化。近年来,蚯蚓堆肥行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蚯蚓堆肥结束后,出于市场大量需求和堆肥养殖工艺的要求,需要尽快将蚯蚓活体与堆肥物料(主要为蚯蚓粪)分离。目前,蚯蚓的分离采收严重依赖人工,或仅采用简易辅助机械进行分离,分离速度慢、耗时长、现场问题频发,易受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了分离效率低且不稳定、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是蚯蚓堆肥行业规模扩大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瓶颈问题之一。为解决堆肥后期蚯蚓与蚯蚓粪物料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分离收获问题,本课题基于我国目前蚯蚓堆肥的主要模式,开展机械化蚯蚓分离和收获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从蚯蚓温室堆肥处理牛粪废弃物出发,全面探究蚯蚓堆肥物料基础的化学、物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参数特性;综合对比和分析了目前环境因子调控法机械化和纯筛分机械法对蚯蚓分离可行性、效果稳定性和未来规模化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基于滚筒分离机械法进行进一步深入探究,通过理论设计分析、物料预处理、试验评估、模型优化等构建了一套蚯蚓简单、高效、快速分离技术,并获得优化参数;通过离心动力学分析、微观界面接触特性分析、DEM离散元仿真揭示了蚯蚓分离过程的关键机理-机制。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本研究结论的在实际中应用效果,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为探究实际蚯蚓堆肥工程中规模化废弃物处理前后的物料特性,以蚯蚓堆肥应用最为广泛的牛粪为处理基料,开展温室内60日蚯蚓堆肥试验研究,从养分与金属元素含量、工业分析、光谱分析、物质组分等方法分析了堆肥前后的物料化学特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蚯蚓堆肥后物料中TN、TP、TK含量减少,而速效N、P、K含量均升高。pH趋于中性(7.47),堆肥后有机质含量下降了45.26%,蚯蚓粪中Cu、Zn、Cr、Pb、As、Cd和Hg含量均发生了下降;灰分含量占比增加21.59%,挥发分含量减少16.8%,物料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堆肥后芳香烃结构的官能团C=O,C=C,C-H和多糖类C-O均发生了减少,大分子化合物发生矿化、腐殖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占比分别降低了10.32%,8.17%和10.99%。最后在我国现行肥料化与基料化标准框架下,讨论了蚯蚓堆肥后蚯蚓粪资源化利用的价值。蚯蚓粪养分、重金属限值均满足且优于国家标准,是一种高价值的环保有机肥料和基料产品。(2)蚯蚓粪物料的物理和机械运动特性参数是物料分离研究的基础。本文探究了蚯蚓粪和蚯蚓的基本外观形貌、含水率、容重、尺度等物料基本物理特性。成熟的大平二号蚯蚓体长约50~90mm,单条平均体重为0.56g,体径3mm。蚯蚓粪为颗粒散体物料,堆肥床上含水率约65%,容重为0.56±0.03g/cm3,质地性质与土壤中轻质壤土类似。针对散体物料的机械力学、运动学参数测试方法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堆积试验与DEM离散元法仿真标定方法,通过PB筛选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B析因试验建立响应模型,获得影响蚯蚓堆肥物料流动性的关键机械运动参数,最后结合不同含水率物料直剪试验分析,综合分析了蚯蚓粪物料流动特性主要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蚯蚓粪运动流动特性显着影响的因素(P<0.05)是物料与物料、物料与壁面的滚动摩擦系数,物料的表面能(表面粘附力),后期探究运动相关过程可主要考虑此3个显着因素。含水率是改变物料运动参数的关键影响因素,蚯蚓粪含水率由25%升高至65%时,蚓粪-蚓粪滚动摩擦系数和蚓粪-不锈钢板滚动摩擦系数两者呈现小幅下降,内摩擦角减小,表面能增加幅度明显。含水率增加时,蚯蚓粪表面能对堆积角影响极其显着(P<0.01),蚯蚓粪物发生粘附团聚,堆积角增大,表面物料流动性降低。通过DEM离散元法仿真获取蚯蚓粪散体物料流动性影响的关键参数是可行的,能够为后续机械运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提供有效参考。(3)开展了以环境因子调控法为核心的机械分离参数量化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导致的蚯蚓应激性不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分离方法的可行性与综合效果。微电场分离法研究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探究了不同微电场类型、通电强度、时间、通电模式及不同蚯蚓密度条件下的电分离效果。光照分离法研究中,主要探究了不同人工单光谱波长、不同自然光源、光照强度、时间对蚯蚓刺激效果以及表面无蚯蚓料层的厚度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式电场在通电强度为25m A、通电时间10s和放电间隔为30s的组合能实现蚯蚓分离效率达到85.5%,电场作用后蚯蚓存活率为95%,电场法分离蚯蚓具有一定分离效果。光照刺激下,光强在<10lx时,蚯蚓几乎不受影响;10~30lx时,逆趋光反应显现。30~210lx时,蚯蚓避光应激随光照强度增加而显着增加,蠕动消失时间缩短。>210lx时,光照引起的蚯蚓避光反应程度趋于最大。光照法对刺激蚯蚓迁移分离具有显着效果,人工LED白光和太阳光(混合光谱波长)对蚯蚓刺激效果最明显,光照分离蚯蚓的消失时间为6.5min和5 min,表面无蚯蚓层厚度能达到15~20mm。此参数可用于实际人工分离或机械自动化表面刮料装备的设计;蚯蚓对红光应激性极弱,可用红光照明对蚯蚓进行开展一系列工作。(4)为寻找适用于规模化蚯蚓养殖场,堆肥物料分离的纯机械分离手段,与环境调控为核心的机械化分离方法相比较,开展纯机械法—滚筒筛分蚯蚓堆肥物料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筛分设备筛分概率原理、滚筒机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物料在滚筒内动力学过程,设计了蚯蚓-蚯蚓粪滚筒分离机(EVRS)。在此基础上,对4种不同类型筛网进行物料筛分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PP筛网的物料滚动摩擦性能,横向-纵向柔度性能、强度、防水、成本等多角度的综合性能较好。筛网孔径增大时,蚯蚓、蚯蚓粪过筛率增加。筛网孔径为6mm,55%含水率时,蚯蚓粪分离率均能超52.8%,而蚯蚓分离率均低于10.8%,蚯蚓存活率均在95%以上;35%~55%含水率条件下小颗粒蚯蚓粪能够较好被筛分,而65%含水率的湿蚯蚓粪出现聚团、堵孔现象严重,后期物料含水率考虑控制在35%~55%范围内进行分离效果较佳。最后,综合对比分析了环境因子调控机械化分离法与纯机械筛分法的应用前景。(5)研究采用两步连续快速蚯蚓-蚯蚓粪分离工艺方法,对EVRS进行试验评估与优化,实现蚯蚓与蚯蚓粪分离效率最大化。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RSM响应面模型优化得到了滚筒筛分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双因素全面试验评估了不同类型锥形分离器、物料含水率的分离效果。最后结合两步快速分离法中的最佳工艺参数,对不同养殖密度的蚯蚓物料进行单因素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VRS优化结果为滚筒倾角6.4°,转速33r/min,筛分距离1290mm。最佳锥形分离器类型的母线倾角为28°;蚯蚓粪含水率为45%时分离效果最佳。通过高速摄影与物料落点网格化分析,经过锥形分离器分离,蚯蚓能够落于特定区域。EVRS的工作效率为蚯蚓分离率84.38%,蚯蚓粪分离率为39.52%,蚯蚓存活率达96.25%,处理蚯蚓和蚯蚓粪的混合物共计10kg的平均分离时间为41.55s,消耗电能耗为0.0025k Wh;不同养殖密度下,蚯蚓混合物总质量占比5%~20%时,分离效果稳定,差异不显着。(6)为揭示和解析蚯蚓分离的关键机制-机理,阐释蚯蚓、蚯蚓粪分离现象,以蚯蚓粪与蚯蚓EVRS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从物料分离动力学分析、微观界面接触机理与表面性能表征、表面能量化DEM模型与关键过程仿真模拟3个方面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蚯蚓粪与蚯蚓在锥形分离器上由于离心力、摩擦力、重力、支承力的耦合作用,导致锥形分离器上物料离心角、抛离速度与抛离位置的差异使得物料实现分离,其中物料的摩擦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微观接触界面下,蚯蚓表面有较强的亲液湿润性,液膜粘附现象显着,体液表面张力小,接触角为27.15±1.13°,当蚯蚓粪含水率由15%升高至65%时,蚯蚓与固体壁面接触界面之间,形成一定断续连接的液桥并被不同程度小颗粒蚯蚓粪覆盖,导致表面粘附力显着改变。蚯蚓与壁面多点接触,而蚯蚓粪外观类圆球状,与壁面单点接触,滚动摩擦性能较低,分离时蚯蚓粘附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性能耦合叠加,因此摩擦力远大于球形蚯蚓粪颗粒的滚动摩擦力,且蚯蚓质量小于蚯蚓粪大颗粒质量,锥形分离器离心作用后两物料下发生斜抛运动,实现两者分离;蚯蚓粪含水率在45%时,蚯蚓与蚯蚓粪分离效果最佳。仿真结果可知,蚯蚓在X向上速度和分离初始位移均显着大于蚯蚓粪,Y,Z向的速度低于蚯蚓粪速度;地面坐标系下,蚯蚓平均收获落点中心在X-310mm,Y-160mm,蚯蚓粪可收集区域为X:-300mm~500mm和Y:0~500mm。此分离机理与仿真预测结果可为未来蚯蚓分离收获的改进、调整、优化提供直接参考。(7)针对堆肥物料分离时由于含水率较高导致散体物料团聚、粘附、堵孔导致筛分效率下降的问题,基于蚯蚓粪多孔介质物料水分特征与水渗透过程,提出应用于现场的干湿物料快速混合降湿法,将待分离物料含水率降至EVRS分离的较适条件(45%)。为解决EVRS物料分离后蚯蚓粪与蚯蚓可能出现的混杂问题,蚯蚓粪下落后无序散落的问题,整体实现“预处理→EVRS分离→收获”3步集中收获得到蚯蚓、蚯蚓粪产品的工艺技术模式,是未来蚯蚓堆肥规模化生产,流水线机械自动化作业的技术基础。在含水降湿预处理后,将单体输送装置作为收获关键设备,开展蚯蚓堆肥物料集中收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kg混合物料时,蚯蚓与蚯蚓粪在输送倾角为30°、速度为50mm/s时,蚯蚓收获率为77.50%,几乎不含蚯蚓粪杂质,验证试验偏差为8.34%,耗时55.36s,总物料回收率约94.56%,较好实现蚯蚓-蚯蚓粪单物料的收获。基于本研究获得的优化参数,开展蚯蚓规模化堆肥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单台EVRS设备对蚯蚓粪-蚯蚓混合物分离处理效率为18kg/min,即蚯蚓收获效率为1.03kg/min,分离效率、速度均较高;干湿混合物料预处理后,收获的蚯蚓质量约占混合物料总质量5.70%,略低于未混料预处理时蚯蚓收获率(11.06%),但物料未经预处理蚯蚓落点离散化,蚯蚓损失率较高。经粗略估计,相较于人工分离,假设单台EVRS日有效工作6h,按预处理的待分离物料质量占比为60%计算,单日可分离收获得到222.48kg活蚯蚓,约为日单人分离量的4倍,效率显着提高。
艾贤军[3](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王娜娜[4](2020)在《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与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设备可方便运输到林场、农场、村落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就地将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热解产物,可有效解决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问题。但国内外对于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设备研究较少,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对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的喂料器、反应器、冷凝器等关键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喂料率数学模型和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传热模型,研制了一套处理能力35~50kg/h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开展了落叶松木屑快速热裂解试验,对设备特性和热解产物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展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输料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喂料率主要受喷动气速、流化气速、输料管内径、有效喷射距离和生物质颗粒粒径的影响,建立了喂料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误差在±10.2%以内,可用于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率的预测。(2)开展了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区和环形区的传热试验研究及传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综合传热系数受环形区高温烟气入口气速、物料填充种类和填充高度的影响。综合传热系数与高温烟气入口气速、填充高度成正比。(3)以石英砂、白云石为床料,在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区开展了临界空隙率和临界流化速度随温度变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临界空隙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随床料粒径的增加而增大,临界流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床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提出了把临界空隙率、模拟不可冷凝气密度和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因素融入到经典厄贡(Ergun)方程来计算高温临界流化速度的方法。(4)优化了内管为流化床反应区,内管与外管之间环形区为加热区的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完成了包含进料仓和过渡仓的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的设计,优化了集喷射喷淋双重冷凝及换热功能于一体的喷射喷淋组合式冷凝器的设计,研制了一套处理量35~50kg/h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5)开展了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运行特性研究,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热裂解产物产率、组分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开展了冷凝器性能、液化石油气替代率、流化载气消耗量和能量衡算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0℃时,热解油产率最高,为68.62 wt%,热解炭和不可冷凝气产率分别为12.13 wt%,19.25 wt%,液化石油气替代率为76.42%,热解油能量效率为66.96%,总能量效率(热解油、热解炭)为82.19%。
毛炜东[5](2020)在《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线度是表征各类高端装备中运动平台或精密导轨性能的重要几何参数,直线度的高精度测量是保证高端装备整体性能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的需求出发,对新型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设计了一种结合渥拉斯顿棱镜与半透半反镜的移动测量镜,避免了由被测对象旋转角度变化引起的直线度测量误差,利用激光单频干涉测量技术,减小了测量过程中的周期性非线性误差,实现了直线度及位移的高精度测量。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以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的实现方法为出发点,在激光单频干涉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引入正弦加三角波复合调制解调方法来获取三束测量光束的相位信息,减小了相位检测过程中的非线性误差,在不增加任何测量光束的情况下实现直线度及位移的高精度同时测量。2.建立了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变化所引起的直线度测量误差分析模型,理论研究了渥拉斯顿棱镜的偏摆角、滚转角以及俯仰角变化对直线度误差测量的影响情况,推导得出了直线度测量误差表达式,并根据表达式提出了直线度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3.基于正弦加三角波复合调制解调方法,设计了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信号处理系统,基于Quartus II开发环境实现了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基于LabVIEW 2015开发平台实现了信号处理系统的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完成对直线度误差及位移三路测量信号的采集、分析以及处理。4.搭建了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误差模型验证实验、应用性验证实验。可行性验证实验验证了直线度误差以及位移测量方法的有效性,0.1μm和0.01μm步进垂直直线度误差测量实验中,实验结果的标准偏差分别为11.47nm和2.23nm;0.1μm和0.01μm步进线性位移测量实验中,实验结果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57nm和0.78nm。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误差模型验证实验验证了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误差模型的正确性,在0-216μrad范围内,偏摆角以及滚转角变化所引起的直线度测量误差位于±0.032μm范围之间;当渥拉斯顿棱镜安装架位于合适位置时,俯仰角变化所引起的直线度测量误差位于±0.048μm范围之间。应用性验证实验中,直线度误差以及位移测量数据均同英国Renishaw公司的XL80激光干涉仪测量数据进行了比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99μm和0.048μm。
吴志芳,刘锡明,王立强,苗积臣[6](2020)在《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文中认为射线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世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亿美元。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尤其是我国在工业核仪器仪表、核分析、核测井、无损检测和辐照加工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进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展望发展趋势。
王海[7](2019)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以“时间”、“空间”压缩效应为特点,利用离心加速度场补偿模型缩尺而引起的自重应力损失,还原模型与原型之间1:1应力-应变状态,使之拥有其它任何物理缩尺试验无可比拟的优势,被科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景、最具潜力的物理模拟试验手段之一。在岩土工程领域,其通过再现模型与原型一致应力水平和空间材料及结构变化,能直接研究自重及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边坡滑塌、堤/坝/堰开裂、场地液化、地基失效、挡土墙失稳等岩土工程对象的破坏过程与失效机理,突破了传统物理试验由“介质”到“对象”的束缚。鉴于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我国大量学者相继投身和致力于土工离心机研发工作,虽起步比国际迟约50年,但过去廿年已成功建设土工离心机30余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通过我国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土工离心机在数量规模和性能指标上取得了举世震惊的长足进步,为岩土工程前沿重大问题研究和交叉分支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平台。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和范围拓展,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偏离现象和平行试验中结果的离散程度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原因则在于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设备技术开发,而忽略了试验模拟技术的发展。受离心加速度场的特殊性、模型1g至Ng状态变化的复杂性、岩土体多相耦合的力学特点及不确定性等约束,确定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产出水平,不仅依赖于性能先进的试验设备,还取决于正确、有效、完备的试验模拟技术。因此,探讨土工离心试验模拟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发展适应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新型技术,对提升土工离心试验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际一流成果产出能力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为契机,以应力相似差异特征、砂雨法控制要素、黏滞系数配比标准等三方面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联袂理论推导、物理试验、震害调查、数值仿真等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工作,以建立模型设计基本准则、弥补制模技术基础理论和提出实用化配比标准为目标。同时,考虑土工离心机的独特性和通用化性能测试方法的欠缺,以CSIEM-40-300土工离心机为样本,介绍动力离心机的基本构成和探讨主要性能测评方法,为同类设备性能评价及验收和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剖析了离心加速度场与自然重力场的差异特征及成因,以环境特征与模型应力的内在关联为基础,首次提出了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耦合动应力三个概念与定义,以揭示离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辐射分布和旋转机制对模型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三个概念与定义,建立数学模型与推导表达式,给出了模型三方面应力相似差异的关键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为有效半径取值、离心加速度、旋转角速度、模型高度、模型宽度等试验设备和模型参数设计建立了重要依据。2.利用自主研发的鸭嘴式砂雨法制模装置,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模型制备对比试验,提出了稳定相对密度新概念与定义,解析了两种模型制备的主控要素及影响规律和密实度范围差异,给出了模型空间均匀分布特征与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颗粒流速动力方程,构建与推导了描述砂雨法制备过程的单一颗粒、颗粒簇等两种简化数学模型与表达式,揭露了砂雨法制模的内在原理与关键参数作用机制,填补了以往砂雨法制模研究的基本理论空白。3.阐述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液化试验两种黏滞系数配比标准,指明了实际应用存在的矛盾。以汶川Ms8.0地震液化场地剪切波速统计数据为条件,通过自主研发的Vs-e-k联合测试装置与标定试验,提出了一般性Vs-k关系表达式,给出了基于Vs的黏滞系数配比标准。采用FLAC有限差分数值平台与液化、非液化场地记录,验证了1g原型和Ng缩尺模型液化数值试验可行性,分析渗透系数对孔压比极值的影响规律及范围,提出了基于FLAC黏滞系数配比标准。两种配比标准对比,证明了配比标准的可靠性、通用性和渗透系数是影响液化阈值的一个惰性参数。4.介绍了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基本指标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核心组成、设计结构和关键技术。搜集并总结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相关方法及经验和大型模拟试验设备相关规程,提出了验收大纲的编制要点及流程、安全操控原则及重要事项、性能测试方法及衡量标准等,在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设备验收中得到应用,验证了提出方法及标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评价相关规范的制定,建立了重要指导方法和有益借鉴。
房健[8](2018)在《小型含油污泥连续式热解炉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成分复杂并且难以无害化处理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水系、植被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热解法能彻底分解有机物,并且能固化重金属,无二次污染,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目前,流化床热解炉系统庞大,操作复杂;回转窑热解炉中污泥容易粘结,阻碍物料运动,均不适于油田现场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本文针对油田现场含油污泥分散分布的特点,开发设计了一种小型含油污泥连续热解炉,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含油污泥热解实验和热重分析,确定无害化热解温度为550℃,干污泥热解反应热为235.26kJ/kg。在热工计算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新型热解炉,计算得到了关键部件的应力分布,分析了其可靠性,并且进行了传动设计和保温设计。该新型热解炉采用两段式多回程逆流加热模式,加热段内设推进螺旋,并设计有热解气自循环燃烧室、自封式进出料结构、水冷式轴端密封,整体实现小型化、集装式和撬装化,热利用率高,适于边际油区含油污泥的连续无害化处理。在基本型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烟气和污泥通过壁面进行对流换热的过程,对热解炉作了结构优化。研究表明加热烟道中应用弓形折流板时存在较多传热死区,流体滞留,换热效率较低;采用螺旋形折流板,基本消除了烟道传热死区,传热效果明显优于弓形折流板,而且在压降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螺距越小,换热效果越好。在保证处理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螺旋轴径时,污泥温度更均匀。烟道平均流速不超过15m/s时,采用较小的烟道外径,污泥温度更均匀,换热效率更高。基于烟气量和保温段长度,优化了加热烟道长度,并适当减小保温段螺旋轴径,增加了污泥保温时间,获得了热解炉的优化结构。能效分析表明,采用优化结构,不考虑热解固渣废热再用,需用1099℃加热烟气的量为102.6kg/h,折算天然气耗量为5.59Nm3/h,热解炉热效率为57.6%;采用优化结构能有效提高热解炉的用能效率,热解气自循环燃烧,省去了回收系统,并在一定程度节约了外加燃料。论文研究成果对小型连续式含油污泥热解炉的开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玉芳[9](2018)在《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涂装废水已成为工业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涂装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组成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为了满足越来严格的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对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进行重点研究和优化,最大限度地进行节能减排,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汽车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水环境保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提出采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对模拟的工业废水进行小试试验,考察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除碳脱氮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机制分析。然后采用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小试试验,在多级接触氧化反应器负荷启动运行过程中,考察并分析了生化系统对COD、TN和NH4+-N的去除效果,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处理涂装废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抗冲击特性和除碳脱氮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进水流量从80 L/d逐步增加到240 L/d过程中,生化池内每段生化槽之间已形成非常明显的有机物浓度差,随着废水的流动方向,有机物浓度在生化池内逐级降低,进水COD的平均值为1214mg/L,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最终出水有机物浓度可始终稳定地达到内部控制排放标准,即COD<500mg/L。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前段对COD的平均去除率约占55%,贡献力最大,且前段对COD去除率受进水流量变化影响波动最大,后段波动最小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h、16h、12h、8h的条件下,生化系统对COD总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1%、86%、84%和83%;T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77%、76%、76%和65%;NH4+-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97%、96%、94%和 86%。进入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涂装废水可生化性较低,其B/C仅约为0.15,较难被生物降解。经过生化系统处理后,废水的BOD以及B/C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在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同时又可实现稳定高效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平均污泥产率约为0.03 gTSS/gCOD去除,仅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10左右,是传统生物膜法的1/5左右。生化系统对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可实现较高的去除率,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生化系统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82.8%。根据污泥减量化的原理,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处理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小试试验中,探究了三个重要的工艺运行参数(溶解氧浓度、温度、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h,水温为25~30℃,pH为6.5~7.5,生化系统前段DO浓度保持在0.5~1 mg/L,中段和后段DO浓度保持在2~3 mg/L,进水有机物浓度COD保持在5000 mg/L以下时,生化系统对COD的总去除率可保持在90%左右,NH4+-N总去除率可保持在86.4%~92.5%之间,TN的总去除率可保持70.1%~85.6%。建立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出水有机物浓度和进水流量、进水有机物浓度、填料体积、填料比表面积以及动力学参数等之间的关系,可应用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设计和计算,为多级接触氧化工艺的工程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在小试规模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到工程应用研究上,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本工艺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实现工程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工艺调试、工艺运行效果、改进措施、项目效益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为本工艺技术进行工程示范以及相应的升级改造研发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分析种群丰度及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及相似性、群落结构多样性组成等,揭示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和其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动态演替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化系统污染物去除效能、可生化性改善、污泥减量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机制。
侯锋[10](2017)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具有环境友好、土地集约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选择。本文针对地下式污水厂建设投资较高、标准规范缺失、地上利用形式单一等问题,从节地型工艺、运营维护、建设模式等关键环节切入,结合本人主持实施的二十多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开展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推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整体提升和良性发展。针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节地需求,分别开展了生化工艺和沉淀池的优化研究。对主流生化工艺进行优化,提出“多级AO+优化二次沉淀池+深度处理”优化工艺路线,并进行了工程实践。开展高填充率FBBR(Fixed Bed BioReactor)工艺的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D、SS、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良好,出水可略过二沉池直接进入深度处理。金百污水厂(处理规模3万m3/d)的设计方案对比表明,FBBR与AAO工艺相比,处理负荷显着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的处理效果,通过中试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影响配水和和颗粒物沉降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工程应用表明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出水效果良好,表面负荷可达到1.5 m3/(m2·h)以上。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的关键问题,预处理除砂、通风除臭、采光照明等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进水砂的组成,并通过优化曝气沉砂池气水比,将细砂去除率提升10.3%,减少了细砂对生化段处理效率的影响;系统考察了通风除臭系统正常运行和停机后的厂区及地面臭气浓度,为通风除臭系统的设计和事故处置提供依据;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不同区域照明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并应用了自然采光带与光反射系统相结合的照明系统,工程实践表明可节省照明能耗41.7%。分别从区域和流域角度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综合价值进行量化研究。采用大数据技术,应用双重差分法评价了北京地区地上和地下污水厂对土地价值的影响;结合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规划布局的综合经济优势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多种公共服务功能的城市生态综合体,以及地上空间与区域产业协同开发的两种创新模式,开展了工程实践,为地上空间充分利用和综合价值提升提供指导。
二、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烘房风场基础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的简介 |
1.1.1 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的工程背景 |
1.1.2 污泥干化整体工艺流程 |
1.1.3 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的运作过程 |
1.1.4 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的性能优势 |
1.1.5 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的经济化分析 |
1.2 常见污泥种类的产生原因及处置方式 |
1.3 前端污泥脱水处理设备的发展情况 |
1.4 热泵干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1.4.1 热泵干燥技术的原理 |
1.4.2 热泵干燥技术的特点 |
1.5 热泵干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热泵干燥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2 热泵干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
1.5.3 热泵干燥系统中烘房气流组织的研究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污泥干化风场理论基础 |
2.1 污泥含水特性 |
2.2 污泥干燥机理 |
2.3 烘房内热湿交换情况 |
2.4 烘房内热风循环方式 |
2.5 污泥换热面积对干化程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值模型与仿真计算 |
3.1 数学模型 |
3.1.1 基本控制方程 |
3.1.2 湍流模型 |
3.2 物理模型 |
3.3 烘房基准工况的仿真计算 |
3.3.1 网格划分 |
3.3.2 边界条件 |
3.3.3 求解器 |
3.3.4 收敛判定条件 |
3.3.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6 模型有用性验证 |
3.4 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烘房内部空间气流组织优化研究 |
4.1 无蜗壳离心风机性能优势 |
4.2 送风机烘房内部气流组织的影响因素 |
4.3 正交试验设计 |
4.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4.1 结果评价指标 |
4.4.2 实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
4.5 最优工况的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剖面形状对物料升温过程的影响 |
5.1 现有问题 |
5.2 数值模拟 |
5.2.1 模型构建 |
5.2.2 边界条件 |
5.2.3 模拟结果 |
5.3 物料升温过程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综述 |
1.2.1 蚯蚓堆肥处理固体废弃物研究进展 |
1.2.2 蚯蚓堆肥模式发展与现状 |
1.2.3 蚯蚓分离技术工艺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4 蚯蚓堆肥后分离的主要难点与挑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室蚯蚓堆肥处理牛粪试验研究与资源化利用标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蚯蚓堆肥工程试验设置 |
2.2.2 材料与对象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方法与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堆肥前后物料养分变化 |
2.3.2 堆肥前后物料金属与重金属变化分析 |
2.3.3 堆肥前后物料工业分析与TA热重分析 |
2.3.4 堆肥前后物料木质纤维组分与FTIR分析 |
2.3.5 堆肥后蚯蚓生物量 |
2.4 蚯蚓堆肥质量价值与基料化-肥料化标准对比分析 |
2.4.1 我国堆肥与资源化应用标准规范 |
2.4.2 基于蚯蚓堆肥特性的标准评估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蚯蚓堆肥物料物理特性与机械性能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蚯蚓堆肥后物料特性参数 |
3.2.1 蚯蚓粪基本物理性质 |
3.2.2 蚯蚓基本物理性质 |
3.3 基于DEM离散元法的物料机械运动特性关键参数标定研究 |
3.3.1 离散元仿真标定方法与应用 |
3.3.2 材料与对象 |
3.3.3 方法与处理 |
3.3.4 模型与设置:EDEM仿真模型构建与参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基于Plackett-Burman参数筛选试验 |
3.4.2 基于Climbing-Test设计的参数定位 |
3.4.3 基于Box-Benhnken析因试验与标定 |
3.5 不同含水率物料直剪试验与流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因子机械参数量化调控的分离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不同环境因子调控刺激蚯蚓分离原理 |
4.2.1 基于微电场的蚯蚓分离法 |
4.2.2 基于不同光照的蚯蚓应激迁移分离法 |
4.2.3 蚯蚓堆肥物料表面光辐照衰减关系分析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材料与对象 |
4.3.2 仪器与设备 |
4.3.2.1 仪器与设备:微电流场分离法 |
4.3.2.2 仪器与设备:光照分离法 |
4.3.3 方法与处理 |
4.3.3.1 方法与处理:微电流场分离法 |
4.3.3.2 方法与处理:光照分离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果与讨论:微电场分离法 |
4.4.1.1 不同电场类型与模式的分离效果 |
4.4.1.2 不同养殖密度下电场法优化参数效果与存活率 |
4.4.2 结果与讨论:光照分离法 |
4.4.2.1 不同人工光谱波长与光强对蚯蚓避光行为与无蚯蚓层厚影响 |
4.4.2.2 不同自然环境光源对蚯蚓避光行为与无蚓层厚影响 |
4.4.2.3 蚯蚓迁移时间与光强关系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纯机械筛分的蚯蚓-蚯蚓粪分离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筛分机械法分离蚯蚓堆肥物料与EVRS设计 |
5.2.1 基于筛分理论的蚯蚓分离需求 |
5.2.2 筛网筛分概率模型与数值模拟 |
5.2.3 滚筒筛内物料筛分动力学 |
5.2.4 基于滚筒筛理论的EVRS设计 |
5.3 机械分离法物料筛分试验研究 |
5.3.1 材料与对象 |
5.3.2 方法与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类型筛网机械力学特性 |
5.4.2 不同类型筛网表面动摩擦性能 |
5.4.3 不同类型筛网筛分蚯蚓-蚯蚓粪结果分析 |
5.4.4 机械筛分效果综合分析与蚯蚓存活率 |
5.5 不同环境因子机械化法与纯机械分离法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步连续法蚯蚓-蚯蚓粪快速分离试验研究与评估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两步连续法蚯蚓-蚯蚓粪快速分离工艺 |
6.3 基于RSM中心复合设计蚯蚓粪滚筒分离优化 |
6.3.1 材料与对象 |
6.3.2 方法与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基于CCD分离滚筒整体试验结果 |
6.4.2 蚯蚓粪过筛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3 蚯蚓过筛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4 蚯蚓残余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5 分离时间/能耗分析与RSM模型 |
6.4.6 模型优化与分离效果验证 |
6.4.7 物料长度方向筛分量分布 |
6.5 基于锥形分离器蚯蚓-蚓粪离心分离效果评估与优选 |
6.5.1 材料与对象 |
6.5.2 方法与处理 |
6.6 结果与讨论 |
6.6.1 不同倾角与不同含水率下分离整体效果 |
6.6.2 基于高速摄影与图像处理物料运动离心脱离点分析 |
6.6.3 蚯蚓-蚓粪网格化落点位置评估 |
6.6.4 不同蚯蚓占比的EVRS最优参数分离验证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微观界面接触机理模型的蚯蚓关键分离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蚯蚓-蚯蚓粪分离关键过程动力学与影响因素 |
7.2.1 蚯蚓-蚯蚓粪分离关键过程动力学分析 |
7.2.2 分离物料受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
7.3 基于微观界面接触机理的蚯蚓-蚯蚓粪表面表征 |
7.3.1 散体物料含水团聚粘附状态 |
7.3.2 蚯蚓-蚓粪-平板间微观界面接触机理分析 |
7.3.3 团聚体湿润表面与形貌分形 |
7.3.4 固液剪切面Zeta电位与亲水基团 |
7.3.5 蚯蚓表面湿润性与表面张力 |
7.3.6 不同含水率蚯蚓粪-蚯蚓表面粘附状态与壁面接触机理 |
7.3.7 不同含水率蚯蚓粪/蚯蚓微小粘附力测试 |
7.4 基于粘附作用能量化的DEM模型 |
7.4.1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
7.4.2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 |
7.5 离散元DEM蚯蚓分离关键过程模拟仿真 |
7.5.1 离散元仿真模拟模型 |
7.5.2 不同表面能下物料离心分离关键过程分析 |
7.5.3 不同动摩擦因素下物料离心分离关键过程分析 |
7.5.4 基于DEM仿真的蚯蚓分离收获点预测 |
7.6 蚯蚓-蚯蚓粪分离机制的特殊性与应用建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水分特性降湿预处理的蚯蚓堆肥物料收获与现场试验 |
8.1 引言 |
8.2 蚯蚓粪水分特性与湿分传质渗透预处理试验研究 |
8.2.1 现场干湿混合法快速降湿原理 |
8.2.2 蚯蚓粪多孔介质湿分渗透-扩散传质机制 |
8.2.3 材料与对象 |
8.2.4 方法与处理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蚯蚓粪物料水分特征与模型 |
8.3.2 蚯蚓粪物料水分一维传质渗透分析 |
8.3.3 蚯蚓-蚯蚓粪收获结果与收获机制 |
8.3.4 蚯蚓-蚯蚓粪收获综合分析与优化 |
8.4 规模化蚯蚓堆肥实地现场试验 |
8.4.1 蚯蚓堆肥现场概况 |
8.4.2 现场蚯蚓堆肥物料分离应用效果 |
8.4.3 蚯蚓机械化分离经济效益与工程工艺简要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符号索引 |
附录2 个人简历与科研经历 |
致谢 |
(3)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
2.1.1 重量法 |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
2.1.4 红外光度法 |
2.1.5 气相色谱法 |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测定方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
6.5.1 背景及概况 |
6.5.2 市场预测 |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
7.1.1 设计思想 |
7.1.2 工艺方案 |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4)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简介 |
1.2.1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概念及类型 |
1.2.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 |
1.3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关键装置 |
1.3.1 快速热裂解喂料器 |
1.3.2 快速热裂解反应器 |
1.3.3 快速热裂解冷凝器 |
1.4 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 |
1.5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器内传热研究现状 |
1.5.1 生物质颗粒的加热和传热方式 |
1.5.2 流化床反应器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3 环形反应器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临界流化速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关键装置研究现状评述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8.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2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输料特性 |
2.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喂料特性分析 |
2.2.1 输料管和喷动管中心轴线距离布风板高度对喂料率的影响 |
2.2.2 流化气速/喷动气速对喂料率的影响 |
2.2.3 喷动气速有效喷射距离对喂料率的影响 |
2.2.4 流化气和喷动气双重作用对喂料率的影响 |
2.2.5 输料管内径对喂料率的影响 |
2.2.6 物料粒径对喂料率的影响 |
2.3 生物质喂料率回归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传热特性 |
3.1 试验装置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理论模型 |
3.4.1 传热模型 |
3.4.2 控制方程 |
3.4.3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内部传热 |
3.5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传热模拟 |
3.5.1 边界条件 |
3.5.2 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
3.5.3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轴向温度分布 |
3.5.4 环形区填料对传热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区临界流化速度特性 |
4.1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步骤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临界空隙率随温度变化规律 |
4.2.2 临界流化速度随温度变化规律 |
4.3 临界流化速度公式推导 |
4.4 本章小结 |
5 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研制 |
5.1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 |
5.1.1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内管设计 |
5.1.2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外管设计 |
5.1.3 螺旋板换热器设计 |
5.1.4 燃烧加热系统设计 |
5.2 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 |
5.2.1 料斗设计 |
5.2.2 过渡仓和喂料仓设计 |
5.3 喷射喷淋组合式冷凝器 |
5.3.1 气液混合器设计 |
5.3.2 导流管设计 |
5.3.3 冷却盘管设计 |
5.4 气固分离器 |
5.5 尾气净化器 |
5.6 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特点 |
5.7 本章小结 |
6 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运行特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原料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
6.2.2 冷凝器性能测试及温度检测 |
6.2.3 快速热裂解温度对反应产物影响 |
6.2.4 热解油分析 |
6.2.5 热解炭主要物理特性 |
6.2.6 不可冷凝气组分分析 |
6.2.7 流化载气消耗量及能量衡算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与建议 |
附录A 变量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直线度测量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准直直线度测量方法 |
1.2.2 激光干涉直线度测量方法 |
1.2.3 直线度测量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研究 |
2.1 激光单频偏振干涉测量原理 |
2.2 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光路设计 |
2.3 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模型及测量原理 |
2.3.1 位移测量原理 |
2.3.2 垂直直线度误差测量原理 |
2.4 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误差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
3.1 基于EOM的PGC调制解调相位检测原理 |
3.1.1 正弦相位调制解调测量原理 |
3.1.2 正弦加三角波复合相位调制解调测量原理 |
3.2 激光单频干涉信号处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3 基于FPGA的激光单频干涉信号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3.1 调制信号生成模块 |
3.3.2 载波相位延迟补偿模块 |
3.3.3 数字低通滤波器模块 |
3.3.4 椭圆拟合模块 |
3.3.5 CORDIC反正切计算模块 |
3.4 基于LabVIEW的激光单频干涉信号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3.4.1 数据通信模块 |
3.4.2 主界面区块 |
3.4.3 导轨监视控制区块 |
3.4.4 Renishaw对比干涉仪测量区块 |
3.4.5 测量干涉信号修整及效果显示区块 |
3.4.6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控制软件使用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4.1 可行性验证实验 |
4.1.1 垂直直线度误差测量可行性验证实验 |
4.1.2 线性位移测量可行性验证实验 |
4.1.3 可行性验证实验小结 |
4.2 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误差模型验证实验 |
4.2.1 偏摆角影响验证实验 |
4.2.2 滚转角影响验证实验 |
4.2.3 俯仰角影响验证实验 |
4.2.4 渥拉斯顿棱镜旋转角度误差模型验证实验小结 |
4.3 应用性验证实验 |
4.3.1 垂直直线度误差比对测量实验 |
4.3.2 线性位移比对测量实验 |
4.3.3 应用性验证实验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核仪器仪表 |
1.1 料位测量 |
1.2 密度测量 |
1.3 厚度测量 |
① 同位素测厚仪。 |
② X射线测厚仪。 |
③ X射线多功能板型仪(凸度仪)。 |
1.4 水分测量 |
1.5 流量/输送量测量 |
2 核分析 |
2.1 X射线荧光分析 |
2.2 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 |
2.3 煤灰分测量 |
① 低能γ射线反散射法。 |
② 天然γ射线测量法。 |
③ 高能γ电子对效应法。 |
④ 双能γ射线透射法。 |
3 核测井 |
4 射线无损检测 |
4.1 计算机射线照相 |
4.2 数字辐射成像 |
4.3 工业CT |
4.4 中子成像 |
5 辐照加工 |
6 建议与展望 |
(7)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土工离心机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动力离心机发展概况 |
1.3.1 国际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1.4.1 主要方面与研究进展 |
1.4.2 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
1.4.2.1 应力相似误差 |
1.4.2.2 砂雨制模关键技术 |
1.4.2.3 黏滞系数配比标准 |
1.4.2.4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应力相似差异特征与设计准则 |
2.1 引言 |
2.2 离心环境加速度场特征 |
2.3 总体分布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
2.3.1 应力偏差与应力误差 |
2.3.2 总体应力差异表征方法与合理性分析 |
2.3.3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
2.4 附加侧向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
2.4.1 附加侧向应力 |
2.4.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
2.5 耦合动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
2.5.1 耦合动应力 |
2.5.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雨法控制要素与数学模型 |
3.1 引言 |
3.2 稳定相对密度概念与新定义 |
3.2.1 砂雨法工作原理与控制要素 |
3.2.2 稳定新定义 |
3.3 砂雨法装置设计与组成 |
3.4 饱和砂与干砂制模对比试验 |
3.5 控制要素与范围比较 |
3.5.1 主控要素分析 |
3.5.2 饱和砂雨控制要素分析 |
3.5.3 饱和砂雨法均匀性评价 |
3.6 数学模型与机理剖析 |
3.6.1 单颗粒数学模型分析 |
3.6.2 颗粒簇数学模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黏滞系数配比方法与适用标准 |
4.1 引言 |
4.2 黏滞系数配比关键问题 |
4.3 基于Vs-e-k的μ配比标准 |
4.3.1 Vs-e-k联合试验 |
4.3.1.1 联合试验装置 |
4.3.1.2 Vs-e-k联合试验 |
4.3.2 Vs-e-k理论关系推导 |
4.3.3 配比标准 |
4.4 基于数值试验的的配比标准 |
4.4.1 数值模拟原理 |
4.4.2 场地选取与模型基本参数 |
4.4.3 FLAC3D可行性验证 |
4.4.4 黏滞系数配比模拟 |
4.4.5 配比标准 |
4.5 两种配比标准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
5.1 引言 |
5.2 CSIEM40300 动力离心机 |
5.2.1 基本构成 |
5.2.2 离心机系统 |
5.2.3 地震模拟系统 |
5.2.4 辅助试验配套系统 |
5.3 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
5.3.1 现有标准总结 |
5.3.2 关键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
5.3.3 验收大纲 |
5.4 离心机振动台性能测试方法 |
5.4.1 现有标准总结 |
5.4.2 关键参数与测试方法 |
5.4.3 性能评价方法 |
5.5 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小型含油污泥连续式热解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含油污泥简介 |
1.2.1 含油污泥的定义和组成 |
1.2.2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危害 |
1.3 热解技术及热解设备发展现状 |
1.3.1 热解技术基本原理 |
1.3.2 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研究进展 |
1.3.3 热解设备发展现状 |
1.4 加热设备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解炉设计参数研究 |
2.1 污泥热解温度实验研究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实验器材 |
2.1.3 实验步骤 |
2.1.4 实验结果分析 |
2.2 热解反应热的测定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器材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实验结果分析 |
2.3 炉体传热面积计算 |
2.3.1 设计要求 |
2.3.2 热流量计算 |
2.3.3 传热面积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解炉结构设计 |
3.1 设计思路 |
3.2 热解炉总体结构 |
3.3 主要部件结构设计 |
3.3.1 螺旋推进器 |
3.3.2 热解炉壳体 |
3.3.3 水冷式轴封 |
3.3.4 自密封进出料口 |
3.4 传动设计 |
3.4.1 电动机 |
3.4.2 减速器 |
3.4.3 联轴器 |
3.4.4 轴承 |
3.5 保温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解炉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
4.1 热解炉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方法 |
4.1.1 简化假设 |
4.1.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
4.1.3 物理模型 |
4.1.4 边界条件 |
4.1.5 求解器设置 |
4.1.6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1.7 结果正确性验证 |
4.2 折流板结构优化 |
4.2.1 不同折流板结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4.2.2 结果对比与分析 |
4.3 螺旋轴结构优化 |
4.3.1 不同螺旋轴直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4.3.2 优化后的螺旋轴校核 |
4.4 烟道长度优化 |
4.4.1 不同烟道长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4.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烟道外径优化 |
4.5.1 不同烟道外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4.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保温段结构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解炉能效分析 |
5.1 优化结构的热解炉温度场模拟 |
5.1.1 热解炉优化结构 |
5.1.2 温度场数值计算 |
5.2 烟风阻力计算 |
5.2.1 炉膛阻力 |
5.2.2 烟道阻力 |
5.3 热解炉能效分析 |
5.3.1 需用燃料计算 |
5.3.2 热解炉热效率计算 |
5.3.3 自循环燃烧计算 |
5.3.4 污泥热解处理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检索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涂装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
1.2.1 涂装废水来源 |
1.2.2 涂装废水特征 |
1.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1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法处理 |
1.3.2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生化法处理 |
1.4 生物接触氧化法现状及进展 |
1.4.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 |
1.4.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作原理 |
1.4.3 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 |
1.4.4 生物接触氧化法发展方向 |
1.5 多级接触氧化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1 多级接触氧化法工作原理及特点 |
1.5.2 多级接触氧化法的应用 |
1.6 高通量技术应用情况 |
1.7 课题的提出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系统 |
2.2 实验材料 |
2.2.1 接种污泥 |
2.2.2 实验用水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及方法 |
2.3.2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
第3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除碳脱氮机制及实验研究 |
3.1 模拟工业废水处理过程除碳脱氮机制研究 |
3.1.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
3.1.2 启动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
3.1.3 运行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
3.2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实验分析及机制研究 |
3.2.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
3.2.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除碳脱氮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
3.2.3 可生化性改善分析及机制研究 |
3.2.4 污泥减量化分析及机制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 |
4.1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
4.1.1 有机物去除效能 |
4.1.2 生物脱氮效能 |
4.1.3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溶解氧浓度 |
4.2 温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
4.3 进水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
4.4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
4.4.1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及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程应用研究 |
5.1 工程背景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涂装废水特征 |
5.1.3 涂装废水处理的物化工艺 |
5.1.4 工艺处理存在的问题 |
5.2 涂装废水处理工艺的工程改造 |
5.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
5.2.2 工艺设备的安装 |
5.2.3 工艺流程处理单元 |
5.2.4 主要辅助设备及仪表 |
5.2.5 电控系统 |
5.3 工艺调试过程研究 |
5.3.1 接种挂膜 |
5.3.2 负荷启动 |
5.3.3 运行效果分析 |
5.3.4 改进措施分析 |
5.4 项目效益及评价 |
5.4.1 日运行成本 |
5.4.2 工程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涂装废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
6.1 高通量测序分析 |
6.2 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
6.2.1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物种丰富度比较分析 |
6.2.2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
6.2.3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微生物测序结果评价 |
6.3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6.3.1 Venn图分析 |
6.3.2 PCA分析 |
6.3.3 Heatmap图分析 |
6.4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分析 |
6.4.1 调试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
6.4.2 稳定运行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历 |
(10)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历程 |
1.1.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
1.1.2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兴起 |
1.2 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调研 |
1.2.2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与传统地上污水处理厂对比与优势分析 |
1.2.3 我国地下式污水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节地型生化处理工艺研究 |
2.1 主流生化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与优化 |
2.2 新型节地型生化处理工艺工程应用可行性分析 |
2.2.1 好氧颗粒污泥与高效生物膜工艺对比 |
2.2.2 高填充率FBBR工艺 |
2.3 FBBR工艺处理效果及节地效果研究 |
2.3.1 FBBR工艺处理效果研究 |
2.3.2 FBBR工艺节地效果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设计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中试试验 |
3.1.2 数值模拟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出水方式优化 |
3.2.2 配水孔优化 |
3.2.3 挡板和裙板优化 |
3.2.4 池型优化 |
3.3 工程实践 |
3.3.1 节地效果 |
3.3.2 运行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关键问题研究 |
4.1 除砂预处理效果与曝气强度优化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曝气沉砂池运行效果 |
4.1.3 曝气沉砂池除砂效率优化 |
4.1.4 细砂粒对生化处理单元的影响 |
4.2 通风除臭运行效果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正常条件下厂区臭气浓度分布 |
4.2.3 停机条件下厂区臭气浓度分布 |
4.2.4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面臭气浓度分布 |
4.3 采光照明优化与评价 |
4.3.1 采光照明系统的优化 |
4.3.2 优化采光照明系统的照明效果 |
4.3.3 优化采光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 |
4.4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规范探索 |
4.4.1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与地上污水处理厂设计运维差异性分析 |
4.4.2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编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 |
5.1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对土地价值的影响研究 |
5.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5.1.2 北京地区污水处理厂对土地价值的影响 |
5.1.3 地下式污水厂对土地价值影响案例分析 |
5.2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
5.2.1 污水处理厂布置模式优化研究 |
5.2.2 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布置优化 |
5.2.3 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厂优化布置经济性分析 |
5.3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上空间综合开发研究与实践 |
5.3.1 城市生态综合体构建 |
5.3.2 区域产业协同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闭式循环污泥干化设备烘房风场基础数值模拟研究[D]. 郜玉聪. 河北工程大学, 2020
- [2]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D]. 林嘉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4]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与特性研究[D]. 王娜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渥拉斯顿棱镜移动式激光单频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研究[D]. 毛炜东.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J]. 吴志芳,刘锡明,王立强,苗积臣. 同位素, 2020(01)
- [7]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王海.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8]小型含油污泥连续式热解炉设计研究[D]. 房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朱玉芳. 东北大学, 2018
- [10]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D]. 侯锋. 清华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