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钢:打造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

范钢:打造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

一、樊纲:造就有生命力的资本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永[1](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袁蓓[2](2019)在《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是以知识为主导、资本为支撑、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全新时代,知识和声誉等智力资源正在逐步取代劳动力、土地和设备等传统生产要素,智力资本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如何获取充分的智力资本信息,从而有效地利用智力资本,既是企业发展的突破性问题,也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支撑。事实证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技术,缓解融资约束,企业竞争力得到显着提升的同时,亦能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已被人们察觉利用,企业的管理者、市场投资者、政府监管者都试图追求更多的智力资本信息。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诞生,无疑加速了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及获取速度。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信息传播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思考,会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现有文献很少有对此展开深入探讨的,多以研究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为主,较少有人对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进行深入剖析,深入考察不同路径作用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则更为少见。鉴于此,本文基于信号传递、委托代理、融资约束和投资者行为理论,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进行研究,构建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设计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拓展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企业发展、投资者决策、政府部门监管提供实践参考。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基于信号传递、委托代理、融资约束和投资者行为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和规范研究法,理论分析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构建智力资本信息影响企业价值的整体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中,着重阐述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与传导路径。利用信号传递理论,以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直接影响作为研究基础,随后分别从市场反应和融资约束两个视角,分析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路径,分析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间接影响。其次,构建动态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理论模型,从数理上逻辑演绎得出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检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能够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存在滞后性。再次,基于单一路径分析市场反应和融资约束视角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别构建单一路径下的实证模型,检验单一路径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者信心、融资约束在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即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可以通过提升投资者信心的路径和缓解融资约束的路径来提升企业价值。最后,基于调节因素分析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市场化程度、产权性质、投资者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分别构建实证模型,检验市场化程度、产权性质、投资者结构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产权性质、投资者结构在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都起到了调节作用。国内外学者大多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较少,且大都基于静态的直接影响视角,而很少有学者从动态的视角研究进行切入;加之对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大部分学者仅从年报披露这一单一的传统渠道着手搜集,很少考虑到新兴的微博等自媒体渠道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未进行综合收集。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了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直接影响,进一步分别研究了在市场反应和融资约束视角下以及调节因素影响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间接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从理论上看,本研究可以为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揭示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应,有助于完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的形成,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理论文献。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主动披露智力资本信息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有助于投资者基于智力资本信息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科学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企业提高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企业的有效监管。

李庆国[3](2017)在《分工演进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是银行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属于主营存贷汇的传统银行,供给的金融服务类型有限。特别是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下降、资产质量恶化、盈利能力下滑等问题进一步被加剧。其次,它是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例如新资本监管、利率市场化、多类型金融机构、多层次金融市场等,导致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规模和盈利的增长空间不断被挤压。更重要的是,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转型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方向水平以及金融体系的供给效率。再者,它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银行转型不仅要促进金融发展,最终要促进经济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从而要求金融发展新常态,进而要求银行转型以提高金融效率,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如何研究银行转型,通过对银行转型和金融中介等已有文献的综述,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本文构建了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分析框架。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1)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已有文献研究银行转型的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有:被CSSCI收录的文献数量较少,大部分文献不具备理论基础,普遍追随注释金融热点问题,将银行转型的意义局限于应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现象的冲击。已有的金融中介研究不足以支持银行转型研究,主要原因有:我国对金融中介的研究起步较晚,金融中介理论对银行产生与银行发展的分析框架不统一。基于此,本文考虑选择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2)研究视角问题。银行转型问题不仅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更是经济组织效率问题。与其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比,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更能有效解决经济组织结构、经济组织创新等问题。在一般分工模型中,通过对自给自足和劳动分工两种经济组织结构的超边际分析,本文发现分工虽然能够提高劳动效率,但分工水平又取决于合作效率。政府、市场和企业是人类社会进行合作的基础方式,由此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政府分工、市场分工和企业分工。同时,信息技术也是影响合作效率的重要变量,特别是与信息不对称有关的交易效率。在此意义上,金融监管、经济发展、企业组织、信息技术等问题就表现为分工演进对银行转型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分工演进作为研究视角。(3)分析框架问题。不同于一般的分工类型,银行是一种特殊的、核心的金融分工类型。为了解决金融中介理论分析框架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起点,以“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为主线,通过重新解释银行产生构建了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分析框架。结果发现银行不仅承担支付结算和资金交易等基本金融功能,而且提供了一种识别和筛选社会分工的价值发现机制,使得价值更高、效率更高的分工类型获得金融支持,从而促进和引领社会分工演进。在金融分工演进的过程中,金融结构不仅发生组成部分不变的相对变迁,而且发生组成部分新增的绝对变迁,同时遵循“经济发展-金融发展”以及“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之间的动态均衡。然后,本文运用金融分工的分析框架先后从政府分工视角、市场分工视角、企业分工视角和技术进步视角分别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转型问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分工视角。按照理论逻辑,应该首先分析市场分工视角,但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首先经历的是从专业银行向传统银行的转轨。在股份制改造前,我国还不存在真正的商业银行,它的目标函数和金融功能被双重替代。商业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共同塑造了真正的商业银行,新资本监管推动了本意的银行转型,即从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的转型。以新资本监管为主的制度变迁体现了我国政府分工经济的内涵从单纯促进经济增长向促进社会加总合作的转变,以及实现方式从政府管制向金融监管的转变,逐渐重视金融风险和金融效率,进一步推动银行发展约束从单纯的存贷比资金约束向以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双重资本约束转变。(2)市场分工视角。在金融交易组织实体和金融两大部门间分工的活动中,银行既隶属于金融体系又服务于经济发展。分工演进推动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进而要求银行转型,最终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以市场分工演进推动交易成本结构变迁为主线,先后分析了不同发展水平下的一元型、二元型和多元型金融体系,逐一解释了金融脱媒、脱媒校正、同质化竞争、融资多元化、投资中介化、利率市场化等现象。当经济和金融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它们是必然发生的合理现象。银行转型必须符合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需求,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决定了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方向。(3)企业分工视角。通过构建企业分工模型,本文发现企业分工存在“分工经济-组织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导致企业分工不经济。以此作为评价组织变革的经济学依据,本文分别提出了流程银行和事业部制的科学内涵,核心在于通过组织变革提高银行的分工经济和降低银行的组织成本。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概况,具体包括准区域事业部、整体规模庞大、收入结构单一、区域结构集中,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转型策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整体性实施流程银行再造、选择性试点区域事业部制。(4)技术进步视角。通过先后对支付宝、余额宝和阿里小贷进行案例分析,本文发现:互联网金融基本沿循了银行产生的历史轨迹,遵循了相同规律——与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适应,与金融体系的供给效率相适应。这表明金融分工框架同样可以解释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也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内涵。互联网金融给银行转型提供了宝贵启示: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银行节约交易成本的金融效率,进一步挖掘信息金融资源,从而立足自身的内生比较优势形成报酬递增的专业化金融分工经济,最终发展成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分析了本文的不足并作出了研究展望。

欧阳春花[4](2016)在《外部治理环境、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企业投资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法与金融”理论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处于特定外部治理环境中的企业,它们一般倾向于趋利避害来适应所处的外部环境,故企业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内化于其所处的外部治理环境,且相对于其他内外部治理机制而言,外部治理环境是更为基础、更为外生的宏观层面,它会影响企业契约的签订与履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治理效率。没有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基于公司层面的各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治理作用,这是导致我国企业投资效率长期低下的更为深刻的基础原因。代理成本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内部因素。外部治理环境不但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而且还会通过代理成本等变量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同时,产权性质的差异是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响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产权性质的差异也会对上述关系产生显着影响。与已有的研究不同,本文以企业投资效率为中心议题,以外部治理环境和代理成本为立论点,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与多元回归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外部治理环境、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1.考察了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过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探究外部治理环境影响企业投资过度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2.考察了产权性质对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过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3.考察了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探究外部治理环境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4.考察了产权性质对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显着影响。法治水平与企业投资过度、投资不足显着负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到了产权性质的显着影响;政府干预与企业投资过度、投资不足显着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到了产权性质的显着影响。2.代理成本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显着影响。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过度、投资不足显着正相关,且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而言,代理成本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更大。3.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产生显着影响。在投资过度组与投资不足组中,法治水平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显着地小于法治水平低的地区的上市公司,且这种关系不受企业产权性质的显着影响;在投资过度组与投资不足组中,政府干预多的地区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显着地大于政府干预少的地区的上市公司,但投资过度组中的这种关系不受企业产权性质的显着影响,而投资不足组中的这种关系则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显着影响。4.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在全样本和国有样本公司中,代理成本在法治水平和企业投资过度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代理成本在法治水平和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代理成本在政府干预与企业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非国有样本公司中代理成本则不具有中介作用。

陈啸[5](2013)在《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战略部署的重要载体。自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村镇银行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建立,对缓解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资源配置、农村金融市场对资金供求状况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意愿以及融资行为选择,从政府、社会、企业等视角出发提出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措施,以期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的决策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相关建议。本文以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从农村金融理论的两个系统观,即以金融为出发点的局部到整体的系统观和以社会为出发点的整体到局部的系统观出发,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农村中小企业金融供求行为的分析,找出了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SCP范式分析了金融机构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在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性,并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通过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个案研究,表明关系型借贷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银行优势”的假说,进一步论述了“小银行优势”与关系型借贷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银企关系型借贷的动态博弈,得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借贷双方之间的“囚徒困境”的现实问题是广泛存在的,提出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以弥补关系型借贷的不足。基于前面的分析,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设想。首先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几方面分析了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并主要从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路。最后,提出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一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二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强化金融的社会责任。三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加快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步伐。四是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陈灏[6](2013)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在实现技术进步、吸收劳动就业、扩大国际贸易、以及助推经济发展等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却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之多的环境下,其融资难的问题更是显而易见,其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更加迫在眉睫。现阶段,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都处在下滑阶段,我国国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外部压力环境下,很多的中小企业不单面临着经营盈利困难的困境,更面临着资金匮乏及资金链断裂的极大危险。在这种内外均忧的不利背景下,重新深刻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以及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是极其重要的举措,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已经或将要采取的一些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如何通过政府、银行以及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缓解困难局面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也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很多研究都是简单地从从中小企业自身或者某一方面出发,通过简单的视角去研究探讨中小企业融资中涉及到的各类问题,诸如中小企业融资的结构和效率问题、融资的渠道和创新、融资成本和收益问题等问题。缺乏一些系统全面地研究有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文献。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比较狭窄。因此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不断拓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的债权债务结构,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扶持的力度,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因此,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研究,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刘盾[7](2013)在《论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机制 ——理论综合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事劳资分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文章完成了三项理论任务:其一,详细地梳理、比较、评判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的劳资分配思想,重点是全面批判新古典主义的劳资分配理论,分析马克思和后凯恩斯主义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其二,在综合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建立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机制,亦即劳资分配比例的系统化决定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方式,其间提出若干理论命题与推论;其三,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及相关现象展开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命题与推论,得到若干启示与政策建议。在理论回顾与批评部分,笔者沿着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依次回顾、评判了现代三大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的劳资分配理论。文章指出,新古典主义的劳资分配理论(乃至整个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在立论基础、理论建构和方法论方面都存在不容回避的缺陷,“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不足以解释现实中的劳资分配问题,更不能用来指导收入分配实践。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从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共同的学术传统,二者在本质上兼容,在侧重点上互补。通过对二者不同“支流”的比较研究,笔者归纳出了两条理论脉络:“马克思(高登)-斯拉法-卡莱斯基”(MSK)体系和“马克思(古德温)-卡尔多-罗宾逊”(MKR)体系。MSK体系研究先于价格体系存在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劳资分配的决定作用,它对应劳动收入份额的潜在均衡水平;MKR体系研究社会经济因素既定,劳动收入份额在利润预期和有效需求的作用下围绕潜在均衡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劳资分配是经济学的理论本体及其潜在意识形态和阶级属性的核心。选择什么样的劳资分配理论指导实践,关乎政治立场和经济方针。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乃至经济体制改革要摆正方向,就必须改变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重塑基于马克思和后凯恩斯主义相结合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综合和应用部分,笔者分别基于MSK和MKR理论体系,分析建立劳动收入份额的静态决定机制和动态决定机制。静态决定机制不考虑预期和有效需求的影响。文章指出,宏观劳资分配服从剩余价值规律,工资份额与剩余价值率成反比。剩余价值率取决于特定“积累的社会结构”(SSA)下的劳资力量对比,其中SSA以微观生产方式为核心特征,它是决定劳资关系进而剩余价值率的本质因素,其他制度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结构、工会力量和政府干预等,通过作用于生产方式,或者直接影响劳资关系,影响剩余价值率。各行业的价格加成率、技术构成和工资率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额在行业间的再分配,进而决定了行业工资份额。特定行业的价格加成率、技术构成和工资率对各自平均水平的偏离,决定了行业工资份额对平均工资份额的偏离。通过上下游行业的价格传导效应,低工资份额的行业实际上得到了高工资份额行业的剩余价值让渡或补贴。动态决定机制假设社会经济因素既定,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在预期和有效需求的作用下,沿“历史时间”的变动趋势。文章表明,短期内劳动收入份额与投资率成反比。在预期利润率、投资支出、有效需求、就业率、产能利用率、工资率和价格水平等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连锁反应下,劳动收入份额呈反周期波动。长期内,劳资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根据投资支出对利润份额和产能利用率的相对反应敏感程度,经济增长表现出“工资拉动”(wage-led)和“利润拉动”(profit-led)两种模式。在工资拉动模式下,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会导致经济增长率提高,公平与效率的目标相容;在利润拉动模式下,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公平与效率需要权衡。在实证研究和启示部分,笔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理论综合与应用部分提出的命题与推论,同时解释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和相关问题,主要结论包括:(1)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化经济部门的扩大以及资本化经济部门内剩余价值率的提高。(2)改革开放以来,薪金份额相比工资份额持续提高,薪金收入与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3)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差距分解为价格加成率、技术构成和工资率的差距,其中价格加成率与国有垄断势力、产业集中度和人均固定资本存量正相关,与技术构成负相关;工资率与国有企业的就业比重和技术构成正相关。国有垄断行业的高加成率和高工资率造成对下游行业的工资份额和利润率的双重挤压。(4)劳资分配失衡和产能过剩问题密切相关,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和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5)当前我国经济已处于工资拉动增长的阶段,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会促进经济增长,因而劳资双方的利益共赢,公平与效率的目标相容。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得到如下启示:(1)无论从实证的角度还是规范的角度,都有必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思想不可取。(2)需要辩证看待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该鼓励一般国有企业扩大就业覆盖率,让按劳分配受惠更多人群;但对于垄断性的中央企业,应逐步引入竞争,同时提高利润上缴比例。(3)不是产业结构决定收入分配,而是收入分配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只有是否适合既有的分配与需求结构之别。应走出“产业结构升级”的误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善的结果,将是消费品制造业和普通消费服务业的比重扩大。(4)当前我国最需要的是一大批稳定、富足、团结的产业工人队伍,而不是更多的白领精英。为此需要消除就业身份歧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强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改革税制,营造优先就业、民生和劳动权益的制度环境。

黄笠[8](2012)在《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历来为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我国,自开始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以来,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全面展开。既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偏重于公司整体治理而较少从董事会治理层面来展开论述。实际上,伴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壮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愈明显,两权分离下的授权经营模式使得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多数冲突实际上主要在董事会里产生。不管是董事会与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还是董事会自身内部的权利安排,都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大框架内,重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权利冲突的中心和“主战场”地位,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治理结构与运作制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着重强调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与制衡不同,目前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董事会运行的基础元素以及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态的考察,以基础元素的筛选合理与否以及运行情况优劣作为评价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标准。在上市公司中,银行占有特殊地位。截止到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达16家,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以超过1600亿的总利润位居全部上市公司之首,建设银行也突破千亿元利润大关,紧随工商银行之后。2010年前三季,16家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248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2071亿元,银行业占了43%。2009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075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1784亿元,银行股占了43%。。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以来总共融资12202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银行股市,似乎并不牵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治理存在着与其他企业显着的差异性,在目前企业的融资模式依旧以银行为主及存在广大存款人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任何举动均会引来广泛的社会影响,任何关于治理结构的转换优化策略必然慎之又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完善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中,新世纪以来兴起了关于“最佳实践模式”的广泛讨论,围绕着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佳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如何向最佳模式演进的问题,从经济学界到法学界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面的细致考察和研究,比较不同国家治理模式的异同,总结良好经验,探寻发展轨迹和路径。各主要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现状和特点,都源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股权结构状况、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条件。这些不同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为此各国都在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完善和发展自身制度。具体到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与实践选择,模式的优劣之争以及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面对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时,如何认识他人,认清自我、取他人所长为己所用,使优秀外来制度内化并有效运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独特性必然会反映在治理模式之上,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同时兼顾我国的国情及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实践经验支撑理论研究,反过来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际状况却显得扑朔迷离,学界的大量精力集中于基础理论辨析与移植,却很少有从实践的维度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应在实证数据地分析中,准确地把握现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以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基础,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参照元素,量化具体数据,从董事会的运行基础和实际运行状况两方面出发,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现时突出问题以及至为重要却隐而不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此外,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单个的治理案例出发,从策略分析开始延伸到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变通情形,而缺少对整体结构的观照。因此,应当在考虑了治理环境和制度约束之后,依据具体情况选取研究治理对策组合的方法。本文从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及公司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人理论探讨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问题存在和发展趋向的理论基础,从纵向历史角度对早期金融机构包括山西票号、近代民营银行中的公司治理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考量,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历史的借鉴经验。分析比较了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组织的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内部制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不同的取向和特征,提出了制度引进时需要关注的点,并利用上市银行作为公众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通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的构成基础和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况的横向对比考察,真实地反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运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一代理”分析范式,观察在“机会主义行为”的不同表现情形,探究治理策略的可能结果、走向和强度上的同质与差异性,依据元素互补的既定假设,在动态的体系中分析具体的代理问题,从而为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姜英梅[9](2011)在《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自身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农业和工业部门,中东金融部门发展相对较好。近年来,中东金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与政治、宗教和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中东金融领域也日益关注。本论文是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的尝试之作。论文以中东金融体系演变及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起点,以新制度金融理论为基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概况和总结了地缘政治、石油美元、宗教、商业文化环境和金融全球化,这五大因素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环境、确立中东金融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包括引言和八章内容。引言部分提出了“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由及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对中东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述;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逻辑、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中东金融体系发展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脉络和变迁轨迹,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四个时段阐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1973年前是现代银行的兴起阶段,1973-1980s是中东金融体系雏形建立时期,1990s是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时期,2000年以来中东金融飞速发展时期。重点分析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对新制度经济(金融)学的解释,引伸到中东金融体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因素。因此,对中东金融发展脉络的梳理是探讨影响中东金融发展因素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地缘政治关系,指出世界强国尤其是美国对中东石油财富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论文接着分析了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较量对伊斯兰银行的推动,以及西方“伊斯兰威胁论”对中东伊斯兰金融的诟病。“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金融反恐战对中东金融,尤其是对伊斯兰银行、慈善机构造成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中东地区主要战争及其经济影响的分析,得出只有在和平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论断。第三章,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指出中东国家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是中东经济易于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与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态势有很大关系。论文阐述了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机制。通过分析,指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新石油美元回流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最后着重阐述了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发展的作用,指出石油美元促进阿拉伯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增加银行流动性导致信贷膨胀、催生了金融中心梦想,并实现了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变。第四章,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本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指出伊斯兰金融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论文分析了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东伊斯兰金融发展概况,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与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石油美元息息相关。本章还对伊斯兰金融和传统金融进行比较,指出伊斯兰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形式。最后,论文阐述了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程度与政府有很大关系,政府越支持,发展越顺利。第五章,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该部分分析了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商业文化习俗、科技信息、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对中东金融发展的影响。指出尽管中东国家公布并实施了许多改革计划,但是改革的结果还是有限的、分散的和没有成效的。中东国家商业环境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活力与竞争力。从而导致经济相对封闭、外国投资进入困难、国际融资环境差、普通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信贷融资。因此,未来中东国家应着重加强对政治、法律、市场等制度环境的建设。第六章,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该部分主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实质、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的影响。指出金融全球化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实际上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其核心依然是垄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加大了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频发。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包括货币政策改革、银行业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由于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因此金融风险相对较小。然而,金融全球化不存在任何经济绝缘体。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中东国家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但也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七章,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选择主权财富基金作为论文的案例,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对主权财富基金的高关注度有很大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概况和金融危机后的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其主权特性、跨境投资特点以及不透明的运作方式,使西方国家质疑其政治动机。实际上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在于国际金融主导权。这也是西方国家实施金融保护主义的根源所在。本章还分析了中东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实质上是从石油财富演变而成的金融资产。第八章,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基于前述各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东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变迁以提高金融绩效的过程;中东金融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其表现有所不同,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因素是主要因素,那一种是次要因素。中东金融中介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结构性分离的特点。中东金融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金融变迁应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需求为辅;金融部门应主动开放、适度自由、加强监管和保护;以地区整合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冲击,逐渐从边缘向中心靠拢,在国际新秩序中获得一席之地。

李西臣[10](2010)在《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 ——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银行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与政府渊源颇深,与政府的关系亦更加错综复杂。经济法作为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处理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就银政关系而言,经济法解决的是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各自权力、权利、义务和职责的配置问题。故此,欲实现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妥当性与有效性,厘清纷繁复杂的银政关系,辨清哪些银政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哪些不是,查明现有的调整银政关系的经济法存在哪些冲突并寻求妥适的架构复杂银政关系网络的框架,就成为促进银政关系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适度干预”描绘了银政交往的理想图景,但并没有为架构复杂的银政关系提供具体的进路,而合约理论为银、政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提供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指明了路径。于是,经济法规范政府适度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命题就具体转化为经济法如何促进银、政及利益相关者进行良性、合作式的合约博弈这个命题。本文在结构上按照“问题是什么”(即银政关系不和谐的现状有哪些)、“分析问题”(即在合约理论的启发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解决问题”(即寻求促进银政合约博弈的经济法方法)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全文分为5章。导论重在引入合约理论。通过对合约的含义和性质的分析、对合约理论的追寻与梳理,发现合约理论对于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且运用合约理论亦具有可行性。本部分的写作旨在为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提供新视角,为后文在合约理论视域下解析及重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银政关系及其经济法调整的检视。本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问题。由于银政关系错综复杂,于是本章首先界定了八类银政关系。对于复杂的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这种优势性,本章紧接着予以了阐述。既然运用经济法调整银政关系是银政关系和谐的关键,那么检视现实中调整银政关系的经济法中存在的不和谐便是辨明问题真面目的必然步骤。第二章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的历史演变。本章运用合约理论动态地解析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不和谐的原因。今日银政关系的不和谐有着历史上的缘由。在合约视角的探寻下,本章对我国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新的解释,阐明了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为什么会如此演变,不同类型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为什么会相互匹配。对历史的追溯使得如今出现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中的尴尬有了制度变迁意义上的解释。第三章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本章从静态的角度寻找了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如果说前一章是从制度的纵切面分析,那么本章则是从制度的横切面剖析原因。在合约的视角下,三大银政经济法律关系就是合约安排,是关于银、政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提供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过程中各自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配置安排。本章借鉴经济学理论阐明了三大银政经济法律关系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的合约安排。合约主体是博弈的主体因素,包括功利目标和博弈能力两个方面。合约主体功利目标上的冲突和博弈能力上的不匹配、合约安排上的失当、侵害合约博弈的机制的存在都是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本章旨在寻求合约化阶段化解银政冲突的经济法解答。本章通过对银政关系规制的类型划分,找出银政关系规制非合约型、合约型和合约化型的区别的同时也为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的和谐找到了促进银政关系合约化进程的具体路径。然而法律毕竟是地方性的知识,仅仅移植国外的先进法律经验并不能解决我国银政关系现实中的“疾苦”。只有考虑到本土约束的经济法才是有生命力的规范体系,因此,有必要挖清本土资源、弄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约束为何。第五章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重构。本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合约理论重构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经济法作为正式制度的改变自然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牵绊,于是寻求对非正式制度约束的边际突破自当是首要考虑的。在突破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基础上,本章接着从价值和具体规范上对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进行了重塑。

二、樊纲:造就有生命力的资本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樊纲:造就有生命力的资本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2)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理论的相关研究
        1.3.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1.3.3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2.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的概念与内涵
        2.1.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概念与内涵
        2.1.2 企业价值的内涵与度量
    2.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理论依据
        2.2.1 信号传递理论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
        2.2.2 委托代理理论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
        2.2.3 融资约束理论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
        2.2.4 投资者行为理论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
    2.3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理论框架
        2.3.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机理与路径
        2.3.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整体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直接影响研究
    3.1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数理模型
        3.1.1 数理模型的前提假设
        3.1.2 数理模型的构建
        3.1.3 模型的推导分析
    3.2 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的构建
        3.2.1 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的数据来源
        3.2.2 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数据收集方法与过程
        3.2.3 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内容框架
    3.3 多源化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3.3.1 理论假设
        3.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3 变量定义与实证模型设计
        3.3.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3.5 稳健性分析
        3.3.6 研究结论与贡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反应视角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4.1 数理模型分析
        4.1.1 数理模型的前提假设
        4.1.2 数理模型的构建
        4.1.3 模型的推导分析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1 理论分析
        4.2.2 假设提出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实证模型设计
    4.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4.4.4 稳健性分析
    4.5 研究结论与贡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资约束视角下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5.1 数理模型分析
        5.1.1 数理模型的前提假设
        5.1.2 模型的建立
        5.1.3 模型的推导分析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2.1 融资约束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5.2.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
        5.2.3 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
        5.2.4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实证模型设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5.4.4 稳健性分析
    5.5 研究结论与贡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调节因素研究
    6.1 数理模型分析
        6.1.1 数理模型的前提假设
        6.1.2 模型的建立
        6.1.3 模型的推导分析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市场化程度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
        6.2.2 产权性质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
        6.2.3 投资者结构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
    6.3 实证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4 市场化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调节效应检验
        6.4.1 实证模型设计
        6.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3 相关性分析
        6.4.4 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6.5 产权性质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价值调节效应检验
        6.5.1 实证模型设计
        6.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3 相关性分析
        6.5.4 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6.5.5 稳健性检验
    6.6 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调节效应检验
        6.6.1 实证模型设计
        6.6.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6.3 相关性分析
        6.6.4 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6.6.5 稳健性检验
        6.6.6 进一步讨论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分工演进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捕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分工演进
        1.2.2 商业银行
    1.3 研究方法
        1.3.1 思想方法:逻辑与实证主义
        1.3.2 理论基础:新兴古典经济学
        1.3.3 研究思路:金融供给侧改革
    1.4 研究内容
        1.4.1 结构安排
        1.4.2 可能创新
        1.4.3 存在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转型研究
        2.1.1 资本监管动因
        2.1.2 金融脱媒动因
        2.1.3 技术脱媒动因
        2.1.4 经济发展动因
        2.1.5 利率市场化动因
        2.1.6 其他类型的研究
    2.2 金融中介研究
        2.2.1 金融中介无效的观点
        2.2.2 金融中介外生的观点
        2.2.3 金融中介内生的观点
    2.3 简要评述与启示
第3章 理论基础:分工理论
    3.1 一般分工
        3.1.1 基础模型
        3.1.2 分工经济
        3.1.3 合作成本
    3.2 市场分工
        3.2.1 市场分工经济
        3.2.2 市场交易成本
    3.3 企业分工
        3.3.1 企业分工经济
        3.3.2 企业组织成本
        3.3.3 企业规模边界
    3.4 政府分工
        3.4.1 政府分工经济
        3.4.2 制度成本定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析框架:金融分工
    4.1 交易分工
        4.1.1 模型扩展
        4.1.2 模型求解
    4.2 银行产生
        4.2.1 银行产生Ⅰ:支付中介
        4.2.2 银行产生Ⅱ:资金中介
    4.3 金融分工
        4.3.1 金融功能
        4.3.2 金融结构
        4.3.3 动态均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Ⅰ:政府分工视角
    5.1 传统商业银行
        5.1.1 传统商业银行模型
        5.1.2 传统商业银行内涵
    5.2 商业化改革分析
        5.2.1 商业化改革前概况
        5.2.2 商业化改革的原因
        5.2.3 商业化改革的概况
        5.2.4 商业化改革的成效:国有垄断银行
    5.3 股份制改造分析
        5.3.1 股份制改造的原因
        5.3.2 股份制改造的概况
        5.3.3 股份制改造的成效:国有控股银行
    5.4 新资本监管分析
        5.4.1 新资本监管的概况
        5.4.2 新资本监管的内涵
        5.4.3 新资本监管下的中国商业银行转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Ⅱ:市场分工视角
    6.1 经济-金融的部门间市场分工
        6.1.1 分工经济: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
        6.1.3 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结构变迁
    6.2 一元型金融体系:多样化演进
        6.2.1 经济发展分析:多样化实体分工
        6.2.2 交易成本分析:私人化信息不对称
        6.2.3 金融发展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
    6.3 二元型金融体系:市场化演进
        6.3.1 经济发展分析:实体分工演进方式的转变
        6.3.2 交易成本分析:实体与金融的多样化背离
        6.3.3 金融发展分析:银行-市场的部门内金融分工
        6.3.4 市场化演进下的中国商业银行转型
    6.4 多元型金融体系:专业化演进
        6.4.1 专业化演进Ⅰ:融资活动
        6.4.2 专业化演进Ⅱ:投资活动
        6.4.3 专业化演进下的中国商业银行转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Ⅲ:企业分工视角
    7.1 企业分工模型
        7.1.1 提出问题
        7.1.2 模型构建
        7.1.3 模型结论
    7.2 流程银行分析
        7.2.1 流程银行的定义
        7.2.2 流程银行的发展概况
        7.2.3 流程银行的再造原则
    7.3 事业部制分析
        7.3.1 事业部制的定义
        7.3.2 事业部制的发展概况
        7.3.3 事业部制的构建原则
    7.4 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7.4.1 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概况
        7.4.2 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Ⅳ:技术进步视角
    8.1 支付脱媒
        8.1.1 支付宝的发展概况
        8.1.2 支付宝的发展启示
        8.1.3 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8.2 存款脱媒
        8.2.1 余额宝的发展概况
        8.2.2 余额宝的金融机理
        8.2.3 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8.3 贷款脱媒
        8.3.1 阿里小贷的贷款模式
        8.3.2 P2P的贷款模式
        8.3.3 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与政策含义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致谢

(4)外部治理环境、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外部治理环境
        1.2.2 代理成本
        1.2.3 投资和投资效率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贡献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投资理论
        2.1.2 外部治理理论
        2.1.3 代理成本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2.2.2 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2.2.3 代理成本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2.2.4 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3.2.2 代理成本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3.2.3 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3.2.4 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部治理环境、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检验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1.2 变量选择与定义
        4.1.3 检验模型设计
    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2.1 外部治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检验
        4.2.2 代理成本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检验
        4.2.3 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检验
        4.2.4 代理成本在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4.3 稳健性检验
        4.3.1 修正非效率投资划分标准
        4.3.2 变更外部治理环境衡量指标
        4.3.3 代理成本用管理费用率作为替代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本文创新与不足
        5.1.1 本文创新
        5.1.2 本文不足
    5.2 研究结论
    5.3 研究结果分析
    5.4 政策建议
        5.4.1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基本保障
        5.4.2 完善法律体系,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法律保障
        5.4.3 改进政府质量,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政府支持
        5.4.4 完善其它外部治理环境,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全面的外部保障
        5.4.5 加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环境互动,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全面保障
    5.5 研究展望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文献评述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2 金融发展理论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2.2 金融资源理论的提出
    2.3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与金融模式研究
        2.3.1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
        2.3.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2.4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行为理论
    2.5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2.5.1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2.5.2 解困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2.6 研究述评
3 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金融资源配置的界定
        3.1.2 农村金融资源的界定
        3.1.3 农村中小企业的界定
    3.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3.2.1 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性
        3.2.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3.3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分析
        3.3.1 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3.3.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3.3.3 农村金融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4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供求行为分析
    4.1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4.1.1 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特征
        4.1.2 融资渠道特征分析
    4.2 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分析
        4.2.1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分析
        4.2.2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4.2.3 民间资本向正规资本转化的可能性与主要障碍分析
    4.3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4.3.1 农村中小企业的借款短板
        4.3.2 农村金融机构放贷中“趋炎附势”的原委
        4.3.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
    4.4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选择分析
        4.4.1 金融组织的贷款行为选择
        4.4.2 农村中小企业的借贷行为选择
5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分析
    5.1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统计分析
        5.1.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5.1.2 样本企业区域分布
        5.1.3 样本企业所处类型
        5.1.4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5.1.5 样本企业的财务状况
    5.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
        5.2.1 影响融资意愿的内部因素
        5.2.2 影响融资意愿的宏观因素
    5.3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的计量检验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5.3.2 Logit决策模型运算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个案研究——关系型借贷
    6.1 关系型借贷: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技术选择
        6.1.1 关系型借贷的内涵
        6.1.2 关系型借贷是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技术选择
    6.2 “小银行优势”假说与农村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
        6.2.1 “小银行优势”分析
        6.2.2 小银行在运用关系型借贷上的优势
    6.3 关系型借贷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
        6.3.1 银企关系型借贷的动态博弈
        6.3.2 农村民间金融关系型借贷行为的博弈
    6.4 关系型借贷在中国的实践
7 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设想
    7.1 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7.1.1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7.1.2 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7.1.3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7.1.4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7.2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
    7.3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路
        7.3.1 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7.3.2 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7.3.3 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7.3.4 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重构
        7.3.5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8 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8.1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8.2 强化金融的社会责任
    8.3 加快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步伐
    8.4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8.4.1 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8.4.2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8.4.3 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
9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二、融资的概念和方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融资理论和信用制度理论
        一、马克思关于企业融资和信用制度的一般理论
        二、关于信用制度在社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企业融资理论
        一、基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融资理论
        二、关系型贷款理论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及融资现状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小企业发展(1949-1978)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中小企业发展(1978-199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发展(1992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二、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现状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二、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三、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缺失
    第二节 银行方面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的分析
        二、商业银行系统内部体制建设的分
        三、中小企业专用信用评估标准分析
        四、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分析
    第三节 信用担保机构方面原因分析
        一、担保机构规模偏小
        二、担保机构管理水平低,内控机制有待完善
        三、缺乏必要的风险补偿和分散机制
        四、担保机构的监管不统一,管理不规范
    第四节 法律法规方面原因分析
        一、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不健全与立法性不强
        二、信贷人权利保护立法的缺失
        三、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缺少明确合法的依据
    第五节 其它融资方式不够发达
        一、中小企业板融资成本高
        二、民间资本有待规范发展
第四章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二、美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
    第二节 德国的中小企业融资
        一、德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二、德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
    第三节 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
        一、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二、日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
    第四节 韩国的中小企业融资
        一、韩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二、韩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
    第五节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有力的政策措施扶持
        三、强大的金融体系支持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小企业自身制度建设
        一、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二、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建设
        三、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制度创新
        一、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管理制度
        二、进一步放宽中小银行金融限制
        三、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节 政府相关制度安排
        一、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
        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论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机制 ——理论综合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文章结构
2 理论回顾与批评
    2.1 古典之源
    2.2 新古典主义的劳资分配理论
        2.2.1 源于庸俗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
        2.2.2 新古典学派的劳资分配思想
        2.2.3 对新古典主义理论的集中批判
    2.3 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分配理论
        2.3.1 马克思的经典论述
        2.3.2 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展
        2.3.3 马克思主义劳资分配理论的进步性及适用性
    2.4 后凯恩斯主义的劳资分配理论
        2.4.1 凯恩斯革命及后续
        2.4.2 斯拉法学派的劳资分配理论
        2.4.3 卡莱斯基学派的劳资分配理论
        2.4.4 新剑桥学派的劳资分配理论
    2.5 总结性评述
3 理论综合与应用
    3.1 劳动收入份额的静态决定机制
        3.1.1 微观层面:卡莱基的视角
        3.1.2 从微观到宏观:一个两部门再生产模型
        3.1.3 宏观层面的再认识:从卡莱基到马克思
        3.1.4 进一步讨论:利益矛盾与社会关系
    3.2 劳动收入份额的动态决定机制
        3.2.1 两部类再生产模型中的利润实现问题
        3.2.2 短期:产量调整与价格调整下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3.2.3 中期:劳动收入份额的周期性波动
        3.2.4 长期: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增长
4 实证研究与启示
    4.1 重要描述性统计
        4.1.1 劳动收入份额的总体趋势
        4.1.2 区分一般企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
        4.1.3 行业层面的劳动收入份额
        4.1.4 区分薪金份额与工资份额
    4.2 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静态决定机制的实证检验
        4.2.1 宏观层面:宏观劳资分配与剩余价值规律
        4.2.2 微观层面: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差距分解与影响因素
    4.3 对动态决定机制的实证检验
        4.3.1 短期:劳动收入份额与投资率的反比关系
        4.3.2 中期: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周期
        4.3.3 长期:工资拉动经济增长
    4.4 实证研究结果总结
    4.5 启示与相关政策建议
5 结论
    5.1 主要论点
        5.1.1 关于劳资分配的基础理论
        5.1.2 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机制
        5.1.3 关于实证研究结果和启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主要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2、我国上市银行的现状概述
        3、问题意识
    二、研究动机和学术价值
    三、文献梳理
        1、公司治理在我国的源起
        2、商业银行治理研究现状
        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2.2 董事会治理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1、本文的研究方法
        2、本文的主要创新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一、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1、公司治理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1.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相关理论
        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
        1.2.2 委托代理理论
        1.2.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
        2、董事会治理相关概念
        2.1 董事会治理概述
        2.2 董事会职能与董事会组成形态
        2.3 董事会总体构成与运作机制
        2.3.1 董事会规模
        2.3.2 内外部董事比例
        2.3.3 独立董事
        2.3.4 董事会运行机制
    二、商业银行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1、商业银行治理
        1.1 商业银行治理含义
        1.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2、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
    小结
第二章 早期金融机构中的相关治理
    一、山西票号中的公司治理元素
        1、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
        2、山西票号的治理元素分析
        2.1 股份合伙制的出资
        2.2 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3 “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经营理念
        2.4 规范一体的管理特色
        3、山西票号治理元素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4、山西票号的股份制度的狭隘性
        4.1 股权制度建立目的的狭隘
        4.2 票号两权分离的局限性
        4.3 总经理决策制下的利己动机
    二、近代私营银行的内部治理分析
        1、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2、中国近代私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形式
        3、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治理结构
        4、近代私营银行治理机制的突出特点及启示
        4.1 股权结构的集中性
        4.2 高级管理层的交叉与兼任
    三、建国后对商业银行行政体制的构建和改革
        1、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计划体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
        3、专业银行的恢复和改革进程
    小结
第三章 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
    一、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概述
        1、OECD关于董事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2、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二、现行银行董事会治理的主要模式
        1、美英市场导向型模式
        2、德日组织控制型模式
        2.1 德日模式概况
        2.2 德日的再区分
        3、东南亚家族型模式
        4、其他模式
    三、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发展
        1、两大模式的不同点
        1.1 治理结构不同
        1.2 内部制衡不同
        1.3 激励约束不同
        1.3.1 激励机制
        1.3.2 约束机制
        1.4 管理控制不同
        2、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发展
        2.1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
        2.1.1 金融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2.1.2 金融改革法案的影响
        3、未来董事会制度的演进趋势
        3.1 完美模式是否存在?
        3.2 推进——迈向完美?
        3.3 比较的意义
    四、国际上先进董事会制度建设的良好经验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发展现状
    一、我国银行业对董事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内部运行现状
        1、董事会运行基础
        1.1 董事会规模
        1.2 董事会结构
        1.2.1 三分天下
        1.2.2 双职分设
        1.2.3 集体作用
        1.3 独立董事制度
        1.4 专门委员会
        1.4.1 专门委员会设置
        1.4.2 专门委员会会议
        2、董事会运行过程
        2.1 董事会会议
        2.2 董事会文化
        2.3 监事会运行
    三、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外部运行环境
        1、股权结构现状
        1.1 国有控股股东
        1.2 上市银行股权分布状况分析
        2、外部监管
        2.1 银行业监管
        2.2 政府监管
        2.3 证券市场监管
        2.4 新巴塞尔协议与银行治理监管
        3、交易市场
        3.1 资本市场
        3.2 银行家市场
        4、法律约束
    四、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机制
        1、公司治理评价概述
        2、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
    五、上市银行的效率掣肘
        1、政府影响
        2、股权董事
        3、党委会和董事会
    小结
第五章 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对策研究
    一、公司治理分析工具
        1、规制型与治理型策略
        1.1 规制型策略
        1.2 治理型策略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结构与规范侧重
        1、监管视野下的结构特征
        2、结构特征下的对策选择倾向
    三、代理问题的具体分析
        1、股东与经营者
        1.1 中国背景下的权利冲突
        1. 2、冲突下移
        1. 3、倾斜的治理策略
        2、控股与非控股股东
        2.1 董事会治理途径
        2.2 冲突治理的导向
        2.3 非控股股东再区分
        2.4 标准与诉讼
        3、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3.1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
        3.2 利益相关者——非治理途径
    四、关于可能对策的思考
        1、静态策略机制
        1.1 董事会内部结构的完善
        1.1.1 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
        1.1.2 确保董事会适度规模
        1.1.3 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
        1.1.4 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
        1.1.5 完善相关委员会
        1.1.6 提高会议的决策效率
        1.1.7 强化银行董事的责任
        1.1.8 强化董事会的社会责任
        1-1.9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
        2、动态策略机制
        2.1 完善对董事会及董事的科学评估机制
        2.1.1 董事会自我评估
        2.1.2 董事会外部评价
        2.1.3 规范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关系
        2.2 董事会文化建设策略
        3、外部市场的关注
        3.1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与完善信息传导
        3.2 促进代理人竞争市场的建立
    五、未被关注的治理结构
        1、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质状况
        1.1 实际秩序的再思考
        1.2 转换成本——上市银行的独特性
        2、治理效益的关注
        2.1 经济繁荣时期的忽视
        2.2 股东缺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东金融体系概述——新制度金融理论的视角
    第一节 中东现代银行的兴起
        一、金融活动产生的原因
        二、现代银行的兴起
        三、商业银行国有化
    第二节 中东金融体系雏形(1973-1980s)
        一、中东金融体系雏形的建立
        二、金融中心的转移
        三、中东银行国际化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1990s)
        一、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
        二、金融部门效率
    第四节 中东金融体系现状(2010s)
        一、中东国家金融机构类型
        二、银行信贷膨胀
        三、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第五节 新制度金融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二、新制度金融理论阐释
第二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
    第一节 石油地缘政治
        一、石油与地缘政治危机
        二、石油争夺战背后的金融货币战
    第二节 中东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
        一、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
        二、伊斯兰教与西方
    第三节 “9·11”事件与金融反恐
        一、“9·11”事件对国际金融格局的影响
        二、金融反恐对中东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影响
    第四节 战争与冲突
        一、黎巴嫩内战与贝鲁特金融中心的衰退
        二、两伊战争对两国及海湾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银行业的影响
        四、海湾战争结束后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五、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祸首?
第三章 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石油与中东经济
        一、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
        二、国际石油市场金融化
    第二节 石油美元
        一、1970s 和 1980s 石油美元回流
        二、石油美元回流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的关系
        三、新石油美元回流与全球不平衡
    第三节 石油美元与中东金融发展
        一、石油美元促进银行机构迅速发展
        二、中东图谋金融权力中心
        三、石油美元、银行流动性与信贷膨胀
        四、石油美元加速中东资本市场发展
        五、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
第四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
    第一节 伊斯兰金融思想
        一、伊斯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伊斯兰金融思想的主要原则
        三、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
        一、伊斯兰金融发展概述
        二、中东国家伊斯兰金融概况
        三、伊斯兰金融规模及发展特点
        四、伊斯兰金融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五、金融全球化与伊斯兰金融发展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伊斯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一、主要伊斯兰金融工具
        二、伊斯兰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第四节 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一、金融与政治
        二、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权合法性
第五章 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
        二、政府治理的低排名
        三、司法体系世俗化
        四、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节 商业文化
        一、传统社会结构
        二、传统商业文化
        三、过度城市化
        四、科技信息
    第三节 市场竞争环境
        一、做生意不容易
        二、竞争环境差
        三、利益集团与低透明度
第六章 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回顾
        二、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实质与影响
        三、金融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第二节 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
        一、金融自由化含义
        二、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
        三、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
        四、海合会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银行业流动性紧张、信贷紧缩
        二、股市下挫,市值缩水
        三、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受损
        四、国际资本流入缓慢回升
        五、迪拜世界债务危机
第七章 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及其特点
        一、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概况
        二、主权财富基金蓬勃发展的原因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
        四、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主权财富基金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之争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影响力
        二、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监管
    第三节 海湾国家 SWFs——从石油财富到金融资产
        一、石油储备的“地下”财富和“地上”财富
        二、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概况
        三、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第八章 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诸因素
        一、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功不可没
        二、伊斯兰教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具有两面性
        三、商业文化环境总体不利于中东金融发展
        四、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深化的显着作用
        五、地缘政治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破坏性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一、有关中东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二、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未来态势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
        二、开放自由与监管保护
        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10)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 ——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视角
        (一) 合约的含义及性质
        (二) 合约理论概览
        (三) 合约理论的解释力
        (四) 合约视角导入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研究的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
    四、几点说明
第一章 银政关系及其经济法调整的检视
    一、银政八大关系
        (一) 银政金融宏观调控关系
        (二) 银政金融监管关系
        (三) 银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关系
        (四) 银政制度转型主导关系
        (五) 银政制度转型成本转嫁关系
        (六) 银政"父子"关系
        (七) 银政控制关系
        (八) 银政软预算约束关系
    二、经济法调整银政关系的优越性
    三、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之现状检视
        (一)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中的规则不和谐
        (二)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在运作中的不和谐
        (三)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在价值上的不和谐
第二章 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的历史演变——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动态分析
    一、1949——1978年:非合约阶段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二、1979年至今:合约化进程中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一) 1979——1993年:银行专业化时期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二) 1993——2001年:银行商业化时期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三) 2001年至今:加入WTO之后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第三章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合约理论视域下的静态分析
    一、银政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一) 银政金融宏观调控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二) 银政金融监管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三) 银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二、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一:合约主体功利目标上的冲突
        (一) 银政功利目标上的冲突
        (二) 利益相关者与国有商业银行在功利目标上的冲突
    三、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二:合约主体博弈能力的不匹配
        (一) 政府博弈能力的不匹配
        (二) 国有商业银行博弈能力的不匹配
    四、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三:合约安排上的不当
        (一) 三大银政经济法律关系合约安排上的不当
        (二) 合约主体权力—权利结构安排上的失衡
    五、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四:存在侵害合约博弈的机制
        (一) 银政角色扮演混同机制
        (二) 银行家市场与政治家市场联通机制
第四章 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
    一、银政关系规制类型
        (一) 银政关系规制非合约型
        (二) 银政关系规制合约型
        (三) 银政关系规制合约化型
    二、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约束条件
        (一) 权力运作传统
        (二) 关系规则
第五章 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重构
    一、对非正式规则约束的边际突破
    二、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的价值取向重塑
        (一) 经济民主
        (二) 安全与效率和谐统一
    三、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的规范重塑
        (一) 银政权利、权力的界分
        (二) 银政交往方式的规范重塑
        (三) 银政交往机制的规范重塑
        (四) 政府干预条件的规范重塑
        (五) 银政制度转型主导关系的经济法关照
        (六) 调整银政金融宏观调控关系的规范重塑
        (七) 调整银政金融监管关系的规范重塑
        (八) 调整银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关系的规范重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樊纲:造就有生命力的资本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2]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袁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分工演进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转型[D]. 李庆国. 南京大学, 2017(03)
  • [4]外部治理环境、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D]. 欧阳春花. 西北大学, 2016(05)
  • [5]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 陈啸. 山西财经大学, 2013(08)
  • [6]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D]. 陈灏.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7]论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机制 ——理论综合与实证研究[D]. 刘盾.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8]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D]. 黄笠. 南京大学, 2012(10)
  • [9]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D]. 姜英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 ——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分析[D]. 李西臣.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范钢:打造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