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新闻体制:中国传媒集团的“瓶颈”(论文文献综述)
郑言[1](2020)在《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近代世界各国行使和构建其国际话语权力的过程中,体育传媒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各国体育话语权的外现形表现,又是贯穿整个世界权力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功能又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具体于体育权力而言,各国的体育制度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延伸至世界体育传媒格局中。中美两国的传媒体制有着根本性差异。随着我国体育传媒与新闻传媒融入世界,进一步的渐进式自由是大趋势,但在此过程中,作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略的关键作用,体育传媒应与中国新闻传媒一道,树立“差异不等于差距”的媒介自信的同时,吸纳美国体育传媒对美国世界话语权力行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辅助作用,全面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体育话语权、国家话语权。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体育传媒业,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科学的方法及其它相关的方法丰富体育传媒业与国际政治相关话语权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对体育传媒在提升国家话语权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剖析,为进一步研究国家话语权的全面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结论主要有:1.当体育传媒作为当下一种能够更快突破国家间文化壁垒的传播介质对所属国家的国家话语进行影响、传播时,对中国新闻业核心理念的继承与弘扬,不仅将内部有形的进行统一、整合,还将形成更多、更完善、更有效的对于国家话语权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在于将我国的体育传媒置于由中宣部统一领导的“亼”字结构的综合型传媒矩阵之中,承担起践行国家话语权力构建的历史使命。2.在国际竞争领域,我国的龙头体育传媒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合作共赢,应该主动融入国家话语权的构建之中并承担相应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行业内的竞争——话语权竞争,通过融合变化本身的发展态势,实现真正的以竞争促发展。3.合理运用好体育话语权的显性组成和隐形组成,实现国家话语格局层面由体育话语“隐性+显性”的互相转化。4.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开创一条属于我国自身的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体育传媒国际输出之路,实现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这一“中国模式”。
张兰[2](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张帅[3](2019)在《中国-老挝媒体合作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实践的不断深化,开展周边外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老挝与我国信仰相通、制度相同、道路相近,是重要的周边国家。自2009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与老挝之间往来日益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随着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双方在传媒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增多。文章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中国与老挝开展媒体合作传播历程,从人员交往、活动组织、内容生产、产业共建四个方面,总结当前两国媒体合作传播现状。通过研究发现,中老两国媒体合作主要由政府牵头,官方色彩较为浓厚,民间参与程度不高。就合作的媒体领域来看,主要围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展开,新媒体领域合作较少。从两国媒体刊发的报道情况来看,两国媒体关于彼此的报道数量较少,报道题材集中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此外,老挝传媒人才培训刚刚起步,能服务于两国媒体合作的专业型人才较少,而中国了解老挝、掌握老挝语言的传媒人才较少,人才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中国和老挝两国媒体开展合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发挥媒体社会功能,促进相关国家关系发展和理解互信,增进民众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互鉴。其次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重视华文媒体、影视媒介、新兴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影响力,讲好两国合作故事。再者针对当前老挝国内传媒业现状,合作不应仅仅停留在国家媒体层面,地方媒体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点对点”合作的方式,两国的地方媒体间相互传递信息,借助联合报道、安排人员等举措,实现跨文化、跨地域业务交流,提升新闻报道水平和质量。在人才问题上,两国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传媒人才,又要发挥包括国家领导人、外交官、媒体高层、对外记者等“桥梁人群”的作用,如此两国合作才能不断深化,两国发展才会不断朝前迈进。
孟庆麟[4](2019)在《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对意识形态及传媒领域的重视程度、举措密度和网络治理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而营造了团结、鼓劲、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十九大召开以后,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及新闻出版工作,新时代要求新闻出版领域能够实现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对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且对新闻出版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CiteSpace方法对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状况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讨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网络、热点、内容聚类和发展趋势等,发现了研究热点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强国、小康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发现了新闻出版研究的内容形成了法制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和政府职能五大聚类中心这些研究特征。特别是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趋势分析,发现了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是近年来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内容是后面几个专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特征、数据新闻发展特征以及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这三个专题做深度分析,特别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挖掘了数据新闻、媒体融合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关键内容。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媒体产业多模式发展特征、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新闻媒体的需求融合与市场融合等;对数据新闻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国外数据新闻的热点、人工智能对数字新闻的影响及数据新闻发展趋势分析等;对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特征的分析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概况、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等。再次,探讨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新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等。最后,探讨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实施中的保障机制,包括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机制、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以及新闻出版监管机制等。
姜涛[5](2018)在《中国传媒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后,我国传媒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承担着政治宣传任务,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统收统支,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传媒业被重新定性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恢复广告经营,传媒重新走上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此后,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双轨制体制框架内,传媒内部采编和经营两分开、集团化发展等,此时的传媒单位身份模糊,属于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的市场主体资格,由国家拥有所有权,却又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事业单位的身份使其获得了国家的政策倾斜并从市场上攫取了巨大收益,但同时又使得媒体单位的产权归属变得模糊不清。传媒市场的行政化垄断使得市场交易行为失范,激励和约束机制功能弱化,交易费用增加,束缚了传媒业的发展。应该说中国传媒业的初始改革是有一定成效的,但仅是在既定制度框架之内在中观和微观经营机制层面做出局部调整,侧重于增量改革,并未触及核心制度层面——产权制度改革,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混合型体制已严重制约了传媒业的长远发展。2003年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单位区分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这是对传媒核心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与突破,同时也为我国传媒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中国传媒体制改革30多年来,从内容到渠道,从媒体到市场,从管理到经营,从内部到外部,经历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传媒实践中,我国的一些媒体改革自下而上,实际上已经触及产权制度,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改革就是典型的案例。但是我国现有的传媒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微观视角,目的和涉及的范围局限于解决一个媒体或媒体集团的问题,而对于传媒产权制度来说,在没有确立国家视角的产权制度框架的情况下,某一个别媒体的改制只能是隔靴搔痒。同时,现有的学术研究也没有提供一定的理论框架来比较全面的认识传媒产权制度,因而改革也只能依靠实践在“摸索”中艰难前行。加强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的无疑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关于传媒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在学术领域已经达成了共识,学者们大多认为媒介产权制度对我国媒体改革发展至关重要。即便如此,在传媒产权制度的—些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学界依然缺乏整体性思考,也没有展开相关的历史研究,究竟什么是传媒产权,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哪些层面和角度可以来开展传媒产权制度研究?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专门对传媒产权制度本身进行深入研究。传媒的发展取决于传媒产权制度能否在新的制度环境下产生适应性变迁,即能否将制度外利润内部化,因此研究传媒的产权制度变迁对于促进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传媒业制度改革中,由于缺乏系统研究,理论落后于实践,导致改革中弊端从生,因此,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传媒产权制度变迁展开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并以此指导和规范传媒业的有序运行。基于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现实相对照、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理论资源,采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双重视角,首先对传媒产权制度变迁规律加以分析;其次,针对传媒产权领域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宏观国家层面上改革传媒所有权制度、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微观企业层面上建立健全传媒法人治理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研究;最后对传媒产权制度变革的配套制度进行完善;理顺传媒产权与国家、市场和企业的关系,为我国传媒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可行的对策。本文按照“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评述—理论基础—问题分析一对策建议”的思路构建起基本研究框架:一是分析了“中国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研究”这一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学者传媒产权制度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做一个简要介绍,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二是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本章概述了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中与本论文相关的内容,分析了这些内容与产权制度变迁的重要关系,界定了传媒产权和传媒产权制度,对传媒所有制和传媒产权制度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为本文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依据。三是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传媒组织的产权制度变迁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不断演化来的。于是,本文全面深入地剖析中国传媒产权制度的发展变迁过程,从而形成对中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的背景性认知。四是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搜集相关传媒产权制度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传媒产权制度的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与深度分析,以找出造成其治理困境的关键问题,确立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五是中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实现路径。在对世界上传媒所有制类型进行概述并分析中国传媒所有制变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是产权明晰,因此要进行产权界定,授权经营,产权多元化是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六是产权约束下的传媒治理结构完善。在明确治理结构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传媒治理结构和普通企业治理结构的区别,揭示了我国传媒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并对我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传媒治理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应该从外部、内部、政府三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探索特殊管理股制度,继续推进传媒股份制改造,加强传媒异质性人力资本产权建设。七是传媒产权市场体系的构建。论述了传媒产权市场体系的意义和如何建立市场化的传媒资产评估制度,界定了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含义,明确了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分析了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二级多元结构,阐释了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等规则,建立传媒产权交易的市场监督体系。八是传媒产权制度创新的配套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备前提,相关政策法规协调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渠道的畅通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条件,传媒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分担产权制度改革风险的有效机制。最后,对全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深化的方面。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持续努力地研究,解决我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人治理结构、产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等改而不灵,只治标不治本、改革不彻底的问题,同时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可能性,引起政府、社会和学界对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真正实现传媒的效率和公平。
王少磊[6](2018)在《“互联网尺度”下的公共事件》文中认为本文所述的公共事件,系指带有公共意义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它在近几年集中爆发,是社会转型期矛盾的自然反映。公共事件看似分散的个案,实质则为以非常规方式提起公共议题。同时它凭借互联网加入后的新媒介生态,形成带有破坏性后果的群体焦虑。当公共事件突发时,互联网的技术属性挑战主流媒体的信息把关,支持多元声音进入传播流程并博弈发酵,常常“倒逼”在过去可能被剪裁的事实、制造影响问题解决的舆论空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技术伦理,呼唤媒介和个体以顺应它的姿态进入舆论场。但无论媒介抑或个体都存在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这将削弱互联网在公共事件中的进步意义。面对公共事件,不当的新闻观念、媒介政策和传播实践,必然导致矛盾升级、敌意弥漫、乃至阶层分裂。本文以媒介环境学为主要理论工具,引申推导其经典作家的概念,力图论证互联网作为最新的媒介形式,给时代提供了一个不容错过的观照“尺度”——所谓“尺度”即是:人类为新的信息工具所改变的“延伸范围”和“交往规模”,它们既决定了互联网的道德偏倚、又带来了新的符号环境,故而具备重新定义和结构世界的强制属性。研究与信息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不能不将其置于“互联网尺度”之下。本文还从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场裂变等角度,提出了“体制是所有媒体需要共同尊重的硬性框架,但体制本身并非社会发展的障碍,也不能成为媒体固步自封的借口”等观点,一方面,为解决公共事件揭开的时代症结呼吁更合理的政策氛围;另一方面也赞成媒体及传播者在现实条件下,以积极姿态既促成“舆论一律”、又同时改善政策氛围本身。公共事件暴露社会问题,焦点舆情反映真实民意。本文主张以互联网的精神和价值为坐标,校正各种认知困境与方法迷途;特别强调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运动中,主流媒体谋求业务突破无须自我矮化,因为受众对其收听、收视或阅读的真正期待是:包括公共事件在内的重要议题“不缺席”、“不失声”、“不失格”。媒介融合应首先做到新旧媒介价值的同构与契合,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以符合新时期媒介规律和媒介伦理的方式干预传播,最终促成文化、政治等等一系列进步与变革,降低公共事件的爆发风险,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冯芹[7](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赵菁[8](2018)在《电视新闻“去市场化”探讨 ——以南宁电视台“头条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下,我国电视业面临着较大的困境,需要进行体制改革。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我国电视业不能仅仅以市场化和企业化为改革的主导方向,而应当从供给端入手,厘清其中非市场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部分,即我国电视业的立身之本——电视新闻应当“去市场化”。我国各级电视台在管理体制上是事业单位,但其发展历程表明其又是实际上的企业,对市场化的过度追求,弱化了其“喉舌”功能。这种“事企混营”的体制虽然在我国电视业发展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媒体竞争格局改变下的今天,又制约了电视台的发展,使其很难摆脱当前创收和收视双双严重下滑,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更难完成其“喉舌”功能和作为新闻舆论阵地的使命,可能失去其立身之本。当此之际,央视推出重要的改革举措,成立了“头条工程”编委会,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级党媒加强“头条”建设。市级媒体南宁电视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开始了时政新闻“头条工程”的打造建设。作为一个地方城市电视台,南宁电视台成立30多年来,其发展轨迹,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电视业发展轨迹大体相同。南宁电视台发展历史以及现状中的大量数据与事实,可以说是我国电视业发展的一个“微标本”。南宁电视台实行的“头条工程”建设,正是我国电视台在当前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在电视新闻领域“去市场化”的一种初步的改革实践。通过对其做法的观察与思考,可以推理出,我国电视业改革要认清立身之本,将电视新闻视为电视业供给端中的非市场化部分,要“去市场化”,使其供给要素,即人员和设备投入纳入政府财政支出,并加大政策、资源配置的扶持,完善考核体系,提升其制作质量和传播效果,从而为我国电视业供给端市场化部分提供生存的依托,为我国电视业改革发展寻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张志安,束开荣[9](2017)在《中国媒体研究的脉络回顾与学术反思——一项基于局内人和局外人视角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二十余年来中国媒体研究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大陆学者和海外华人学者为主的两类学术社群在"国家-市场-媒体"和"国家-社会-媒体"两种分析框架下的知识生产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海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媒体的三个焦点分别是:宏观层面上研究媒体与国家、市场、社会的关系,中观层面研究新闻生产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以及微观层面研究新闻从业者职业社群的生存现状。而且,不同的学术社群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表现出不同的着力点、研究维度以及价值取向。总体上,中国媒体研究的"本土化"问题框架已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原创价值的学术概念和论述话语被生产出来,但在学术生产与交流的过程中尚缺乏严守的自觉、反省与批判精神,既有的理论知识成果与中国媒体研究场域的适用性还需反思,中国媒体研究新的理论框架尚未完全建立。
殷琦[10](2017)在《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观念演进的过程与机制——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分析对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中"市场化"观念演进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推动传媒单位获得自主权而提出"体制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共识的达成,再至21世纪初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下对改革路径的反思与超越,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中"市场化"观念的演进过程呈现为官方与民间合作博弈下的观念塑成。在这一过程中,官方意识形态赋予其合法性基础,民间观念意识则提供经验知识与可选方案。
二、中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新闻体制:中国传媒集团的“瓶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新闻体制:中国传媒集团的“瓶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传媒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体育传媒业的狭义与广义范畴界定 |
2.1.2 体育赛事与体育传媒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
2.1.3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研究 |
2.1.4 国家对外传播政策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2.2 国家话语权的研究概况 |
2.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研究概况 |
2.3.1 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体育软实力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
2.3.3 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
2.3.4 中国体育话语权薄弱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概况 |
3.1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影响与问题分析 |
3.1.1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影响 |
3.1.2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问题分析 |
3.2 我国“井”字结构的传媒业布局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3.2.1 “井”字结构传媒业布局的由来 |
3.2.2 “伞形”与“井”字结构并存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3.2.3 向“亼”字结构转型期体育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 |
3.3 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问题分析 |
3.3.1 网络传播时代对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冲击与影响 |
3.3.2 缺乏国际影响力的职业赛事对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制约 |
3.3.3 缺乏世界级明星效应与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滞后的关系 |
3.3.4 缺乏世界级传播媒体对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发展体育传媒业的关系 |
4.1 体育话语权对于提升国家话语权的意义 |
4.1.1 体育大国决定体育话语权的表相 |
4.1.2 体育强国决定体育话语权的内核 |
4.1.3 体育话语权的隐性形态与显性形态 |
4.1.4 体育话语权是国家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5 后冷战时期国家的体育话语权就是国家的世界话语权 |
4.2 发展体育传媒业对提升国家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
4.2.1 提升国家话语权是发展体育传媒业的最终目标 |
4.2.2 “体育传媒寡头”加重话语霸权的影响 |
4.3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中国体育传媒业的战略任务 |
4.3.1 发达的体育传媒业是中国话语权提升的显性表现 |
4.3.2 体育传媒业对社会流体层的形变作用 |
4.3.3 体育传媒业对新闻传媒业的继承与发展 |
4.3.4 体育传媒业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中美体育传媒业对于提升本国国际话语权的比较分析 |
5.1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国家话语权构建的影响 |
5.1.1 美国国家传媒政策与体育传媒业发展现状 |
5.1.2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美国国家话语权构建的意义 |
5.2 中美体育传媒业对比 |
5.2.1 美国ESPN对美国国家话语权的作用分析 |
5.2.2 央视体育与腾讯体育对中国国家话语权的作用分析 |
5.2.3 中美体育传媒业的异同对比分析 |
5.3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启示 |
5.3.1 体育赛事是刺激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原动力 |
5.3.2 平等、多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话语霸权 |
5.3.3 体育传媒业对国家话语议程的两次“伪装” |
5.3.4 树立“差异不等于差距”的媒介自信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中国体育传媒业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
6.2 我国体育传媒业应立足国际视野采取融合竞争 |
6.3 通过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反思中国体育赛事的发展方向 |
6.4 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效应为新的增长极核 |
6.5 争做体育传媒业的国际标准输出国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老挝媒体合作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 |
1.5 老挝传媒行业现状 |
第二章 中老媒体合作传播的意义与价值 |
2.1 媒体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 |
2.2 媒体合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
2.2.1 传媒产业对经济社会造成直接影响 |
2.2.2 新闻媒体把控舆论规范秩序 |
2.3 中老媒体合作是我国周边外宣的重要内容 |
第三章 中老媒体合作传播历程与现状 |
3.1 中老媒体合作传播历程 |
3.1.1 自贸建设催生合作萌芽 |
3.1.2 战略关系促进合作发展 |
3.1.3 “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合作成型 |
3.2 中老媒体合作传播现状 |
3.2.1 人员交往是合作核心 |
3.2.2 活动组织是合作基础 |
3.2.3 内容生产是合作重点 |
3.2.4 产业共建是合作关键 |
第四章 中老媒体合作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官方色彩浓厚,民间活力缺乏 |
4.2 传统媒体主导,新媒体参与少 |
4.3 报道数量有限,报道题材偏狭 |
4.4 培训刚刚起步,传媒人才匮乏 |
第五章 中老媒体合作传播建议与展望 |
5.1 尊重彼此文化合讲澜湄故事 |
5.2 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影响力度 |
5.3 聚焦地方媒体带动全面合作 |
5.4 发挥人才作用推动合作升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摘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创新意义的讨论 |
1.2.2 关于新闻出版与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新闻行政监管创新方面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系及模式的研究 |
1.2.5 关于新媒体融合与演化的研究 |
1.2.6 关于数据新闻和数字出版的研究 |
1.2.7 关于媒体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8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新闻出版 |
2.1.2 新媒体 |
2.1.3 数据新闻 |
2.2 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 |
2.3 数据拟合模型与理论 |
2.3.1 线性趋势拟合模型 |
2.3.2 二次曲线趋势拟合模型 |
2.3.3 指数趋势模型 |
2.4 回归分析模型 |
2.5 定性预测方法 |
2.6 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 |
2.7 文献研究法 |
2.8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3.1 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参数的选取 |
3.2 新闻出版的共现现象分析 |
3.2.1 共现分析的一般过程 |
3.2.2 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 |
3.3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的分析视角 |
3.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2 研究工具 |
3.5 新闻出版研究演化过程 |
3.5.1 新闻出版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 |
3.5.2 新闻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关系图谱 |
3.5.3 新闻出版研究的历时热点议题演变 |
3.6 新闻出版研究趋势 |
3.7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媒体融合发展热点分析与特征挖掘 |
4.1 媒体融合概念与模式 |
4.1.1 媒体技术融合 |
4.1.2 媒体经营方式融合 |
4.2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
4.3 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分析 |
4.3.1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4.3.2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4.3.3 媒体融合研究知识聚类 |
4.3.4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4.3.5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4.3.6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4.3.7 媒体融合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新闻热点分析与发展特征挖掘 |
5.1 数据新闻的功能与特征 |
5.1.1 数据新闻的理念 |
5.1.2 数据新闻的功能 |
5.1.3 数据新闻模式的特征 |
5.2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基本状况 |
5.3 数据新闻研究的知识图谱 |
5.3.1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5.3.2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5.3.3 数据新闻研究知识聚类 |
5.3.4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5.3.5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5.3.6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5.3.7 数据新闻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5.4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
5.4.1 新闻报道的动态化 |
5.4.2 数据新闻的定制化 |
5.4.3 数据新闻可视化 |
5.4.4 数据新闻预测服务 |
5.5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分析 |
5.5.1 全球数据新闻奖历史 |
5.5.2 数据新闻获奖案例创新分析 |
5.6 数据新闻的发展态势 |
5.6.1 数据新闻的内容多样化 |
5.6.2 数据新闻的形式多样化 |
5.6.3 数据新闻的功能多样化 |
5.7 数据新闻发展的反思 |
5.7.1 扩大数据来源及深度数据挖掘 |
5.7.2 急需设立我国数据新闻专业规范 |
5.7.3 监管与提升需要并重 |
5.7.4 需要扩展新型的新闻法律法规 |
5.7.5 设计人工智能新闻伦理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分析 |
6.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发展概况 |
6.2 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分析 |
6.3 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6.4 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
6.5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1 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对策 |
7.1.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对策 |
7.1.3 数据新闻的新技术对策 |
7.1.4 数据新闻的专业化管理对策 |
7.2 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的必然趋势 |
7.2.2 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需求融合和市场融合 |
7.2.3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
7.2.4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方案 |
7.3 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 |
7.3.1 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影响 |
7.3.2 我国出版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分析 |
7.3.3 我国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分析 |
7.3.4 大数据出版业应该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企业数据安全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8.1 建立适合我国新闻出版特征的绩效评估机制 |
8.1.1 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8.1.2 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 |
8.1.3 评估模型量化计算的进一步思考 |
8.1.4 绩效评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
8.2 建立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 |
8.3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 |
8.4 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 |
8.5 打造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 |
8.6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传媒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评价 |
1.2.1 外国学者对传媒产权制度的研究 |
1.2.2 中国学者对传媒产权制度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
2.1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
2.2 产权与产权理论 |
2.2.1 产权的定义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产权制度与所有制 |
2.2.4 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 |
2.3 传媒产权制度安排 |
2.3.1 传媒 |
2.3.2 传媒制度 |
2.3.3 传媒产权制度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 |
3.1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发展历程 |
3.1.1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双轨制阶段(1978—1996年) |
3.1.2 产业化与集团化发展阶段(1996—2003年) |
3.1.3 “两分开”、多元化产权阶段(2003至今) |
3.2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与内在逻辑 |
3.2.1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改革方式 |
3.2.2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 |
3.2.3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
3.2.4 产权结构对传媒产权制度安排的影响 |
3.2.5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6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制度供给不足” |
3.3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3.3.1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外部动力 |
3.3.2 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 |
3.4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变迁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传媒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
4.1.1 国家所有权制度存在缺陷 |
4.1.2 传媒产权结构不合理 |
4.1.3 传媒产权权属混乱 |
4.1.4 政企合一致使监督不力 |
4.2 传媒产权市场运作方式的缺陷 |
4.2.1 传媒产权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 |
4.2.2 传媒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 |
4.3 传媒产权改革外部环境保障不到位 |
4.3.1 传媒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
4.3.2 社会保险制度缺失 |
4.3.3 传媒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4.3.4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4.4 传媒未来产权制度变革的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实现路径 |
5.1 传媒所有制 |
5.2 我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产权多元化 |
5.2.1 传媒产权多元化的可能性 |
5.2.2 传媒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首要前提——产权明晰 |
5.3 传媒产权的清晰界定 |
5.4 传媒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 |
5.5 传媒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 |
5.5.1 传媒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
5.5.2 公益性传媒的授权经营 |
5.6 传媒产权多元化的实现路径 |
5.6.1 公益性传媒产权多元化改革 |
5.6.2 经营性传媒产权多元化改革 |
5.7 关于传媒产权改革的战略构想 |
5.7.1 事业性传媒的公司化 |
5.7.2 公共媒介机构的建立 |
5.7.3 国有传媒企业的私有化 |
5.7.4 鼓励兴办私有传媒企业 |
5.8 本章小结 |
6 产权约束下的传媒公司治理结构 |
6.1 传媒治理结构的涵义 |
6.1.1 治理结构的涵义 |
6.1.2 传媒治理结构模式 |
6.1.3 我国传媒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6.2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我国传媒治理改革探索 |
6.2.1 公益性传媒的剥离转制 |
6.2.2 公益性传媒成立集团有限公司——完全剥离 |
6.2.3 经营性传媒整体转制 |
6.3 文化体制改革后试点单位创新治理模式的探索 |
6.3.1 公益性传媒的治理模式 |
6.3.2 经营性传媒的治理模式 |
6.4 当前传媒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
6.4.1 公益性传媒“一体两制”带来的内部治理问题 |
6.4.2 传媒治理机制的缺陷 |
6.4.3 由经营部分组建的公司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 |
6.5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媒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
6.5.1 外部治理机制的构建 |
6.5.2 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 |
6.5.3 政府治理机制的构建 |
6.6 探索特殊管理股制度,继续推进传媒股份制改造 |
6.7 加强传媒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建设 |
6.8 本章小结 |
7 传媒产权市场运营体系的构建 |
7.1 建立传媒产权市场体系的意义 |
7.2 建立市场化的传媒资产评估制度 |
7.2.1 传媒资产评估的定义 |
7.2.2 建立传媒资产评估组织体系 |
7.2.3 传媒资产评估方法 |
7.2.4 国有传媒资产评估的法制保障 |
7.3 设立规范的传媒产权交易市场 |
7.3.1 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含义和功能 |
7.3.2 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结构 |
7.4 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规则 |
7.5 完善传媒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8 传媒产权制度创新的配套制度改革 |
8.1 建立统一的传媒管理部门 |
8.2 管理模式的转变 |
8.3 管理方法的创新 |
8.3.1 从以微观介入为主过渡到以宏观调控为主 |
8.3.2 从以行政干预为主过渡到以产权约束为主 |
8.3.3 从以权力管制为主过渡到以行政服务为主 |
8.4 加强对传媒市场建设的制度供给 |
8.5 促进市场发育,构建统一的传媒市场体系 |
8.5.1 传媒市场培育的制度导向 |
8.5.2 现代传媒市场体系的构成 |
8.6 建立传媒产业社会服务体系 |
8.6.1 鼓励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与传媒合作 |
8.6.2 建立传媒产业投融资服务机构 |
8.7 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
8.8 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 |
8.9 创设双轨制的保险制度 |
8.9.1 大力发展政策性传媒业保险 |
8.9.2 搞活传媒业职工保险机制 |
8.10 改革传媒财税政策 |
8.11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相关成果 |
致谢 |
(6)“互联网尺度”下的公共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公共事件的危险和机遇 |
二、从媒介环境学出发观照公共事件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的学术追求 |
第一章 公共事件发生的互联网语境 |
第一节 互联网创造了公共事件的符号环境 |
一、互联网使参差多态成为可能 |
二、互联网提供公共事件的发酵平台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矛盾是公共事件的动力 |
一、弱势群体暴力 |
二、弥漫的社会焦虑 |
第二章 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场裂变 |
第一节 两个舆论场的对立导致公共事件升级 |
一、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紧张关系 |
二、公共事件中两个舆论场的价值追求 |
三、两个舆论场在公共事件中的得失对比 |
第二节 两个舆论场的分歧带来公共事件变数 |
一、主流的“王者机器”与民间的“去中心化” |
二、互联网召唤公共事件中的多元话语 |
三、公共事件中主流舆论场的“民间尝试” |
第三章 媒介价值观影响公共事件进程 |
第一节 互联网取向干预公共事件的叙事策略 |
一、媒体价值观包孕对社会发展的憧憬 |
二、媒体价值观决定公共事件的报道立场 |
第二节 保守的媒介价值观激化公共事件中的舆情 |
一、主流媒体的边缘化忧思 |
二、主流媒体的开放性姿态 |
第四章 互联网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互联网重新定义意见领袖 |
一、网友需要意见领袖校准认知 |
二、制造数字鸿沟还是解构意见领袖 |
三、意见领袖蜕变于新的媒介时代 |
第二节 网络意见领袖助推公共事件 |
一、传统媒体意见领袖的流失 |
二、体制如何对待异议意见领袖 |
三、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及论辩风度 |
第五章 互联网伦理召唤公共事件的协商解决范式 |
第一节 冰释误区:以互联网思维应对公共事件 |
一、走出媒介融合幻象 |
二、拥抱媒介新生事物 |
第二节 议事厅:公共事件的话语调和与焦虑纾解 |
一、促成和解推动对话 |
二、顺应尺度兼容环境 |
参考文献 |
(7)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电视新闻“去市场化”探讨 ——以南宁电视台“头条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电视新闻“头条工程”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电视新闻“去市场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局限 |
2 电视新闻为何要“去市场化” |
2.1 电视媒体行业生存现状 |
2.1.1 电视台创收出现普遍大幅下滑 |
2.1.2 人员流失、人才出走情况严重 |
2.1.3 电视观众流失收视下降严重 |
2.2 “事企混营”体制制约我国电视业摆脱困境 |
2.2.1 管理体制决定了电视台是事业单位 |
2.2.2 发展历程说明电视台是“实际上的”企业 |
2.2.3 “事企混营”在电视行业发展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
2.2.4 “事企混营”造成过度市场化和喉舌功能弱化的矛盾 |
2.2.5 媒体竞争格局改变“事企混营”进一步制约发展 |
2.3 我国电视业体制改革不能仅仅以市场化为主导 |
2.3.1 “集团化”改革的挫折 |
2.3.2 广电行业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
2.3.3 电视新闻是广电供给端的政治性公共性部分 |
2.4 守住立身之本电视新闻要“去市场化” |
3 电视新闻“去市场化”的初步尝试——“头条工程” |
3.1 电视新闻“头条工程”的来源 |
3.1.1 “头条”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
3.1.2 央视《新闻联播》成立“头条工程”编委会 |
3.2 南宁电视台“头条工程”的做法 |
3.2.1 自上而下推动支持 |
3.2.2 组织重点报道组 |
3.2.3 建立选题例会制度 |
3.2.4 “头条工程“专项经费分配 |
3.2.5 审稿审片制作流程 |
3.3 南宁电视台“头条工程”运作效果初步评估 |
3.3.1 整体质量显着提升 |
3.3.2 影响力传播力离要求尚有差距 |
3.3.3 人员数量素质为主因 |
3.4 《南宁新闻》“头条工程”是电视新闻“去市场化”的初步尝试 |
4 对电视新闻“去市场化”具体做法的设想 |
4.1 将供给要素纳入财政支出 |
4.1.1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工资绩效应纳入政府财政支出 |
4.1.2 电视新闻技术设备的投入应纳入政府财政支出 |
4.2 加大对电视新闻的政策和资源配置支持 |
4.3 电视新闻“去市场化”还应加强考核体系的完善 |
4.3.1 完善对于效果评估的考核 |
4.3.2 进一步细化考核项目 |
4.3.3 考核激励手段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观念演进的过程与机制——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传媒体制转型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
二、市场化改革观念初显:“企业化管理”的提出与传媒经济自主意识的觉醒 |
三、市场化改革共识达成:“企业化”“集团化”与“资本化”概念的集中涌现 |
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反思与超越:改革话语的系统化及传媒公共性问题渐受关注 |
五、市场化改革观念的演进机制:官方与民间合作博弈下的观念塑成 |
四、中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新闻体制:中国传媒集团的“瓶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D]. 郑言.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8)
- [2]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3]中国-老挝媒体合作传播研究[D]. 张帅. 广西大学, 2019(01)
- [4]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D]. 孟庆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中国传媒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建构研究[D]. 姜涛. 武汉大学, 2018(06)
- [6]“互联网尺度”下的公共事件[D]. 王少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7]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
- [8]电视新闻“去市场化”探讨 ——以南宁电视台“头条工程”为例[D]. 赵菁. 广西大学, 2018(05)
- [9]中国媒体研究的脉络回顾与学术反思——一项基于局内人和局外人视角的考察[J]. 张志安,束开荣. 新闻记者, 2017(10)
- [10]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观念演进的过程与机制——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J]. 殷琦.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