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性杀虫剂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丽丽[1](2021)在《四种香辛料精油成分分析及对印度谷螟的触角电位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精油对害虫的生物活性已成为害虫防治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话题。植物精油在防治储粮害虫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研究对四种香辛料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并测定了印度谷螟的触角电位反应,探究利用香辛料精油防治印度谷螟的潜在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四种香辛料精油的化学成分:生姜精油(Ginger essential oil)测出了33个化学成分,其中四个主要成分是姜烯(38.74%)、β-倍半水芹烯(13.76%)、甜没药烯(10.9%)、姜黄烯(8.13%)。紫苏精油(Perilla frutescens essential oil)测出了29个化学成分,其中萜品油烯(16.09%)、1,4-桉叶素(14.18%)、月桂烯(13.97%)为三种主要成分。经测定的茴香精油(Fennel essential oil)含有39种化学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3.23%)含量最高,茴香脑(37.33%)仅次之,α-蒎烯(14.8%)的含量相对其余成分也较高。从花椒精油(Zanthoxylum bungeanum essential oil)中测出了18种化学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乙酸芳樟酯(12.15%)和(+)-柠檬烯(10.41%)。2.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精油种类与浓度对成虫的触角电位均有一定影响,雌雄触角对精油的反应存在差异。花椒精油引起的相对反应值最高,较其余3种差异显着(P<0.01)。印度谷螟成虫对四种香辛料精油的刺激都有明显的反应,每一种精油不同浓度产生的EAG值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汤蕾[2](2018)在《两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一种分布范围十分广泛的仓储类害虫。它为害面包、面粉、谷类和干果,但不侵蚀完全干燥的谷粒。赤拟谷盗的臭腺会持续地分泌石炭酸,污染谷物和面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其它仓储害虫相比,赤拟谷盗具有更高的抗药性。但同时,由于它繁殖周期短、对生存环境要求低、体积小方便群体饲养等优点,使之成为实验室研究杀虫剂效果常见的一类模式昆虫。将化学杀虫剂与谷物混合是目前防治赤拟谷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这种防治方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虽然有很高的杀虫效果和广泛的使用范围,仍需要去寻找对非目标生物和环境友好、符合害虫综合治理原则的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可满足这一需求。这类化合物对仓储害虫,甚至对有机杀虫剂有抗药性的品系,都有很强的杀灭效果。同时,对哺乳动物和其他非目标生物的毒性非常低,而且通常能在环境中迅速降解。这一特点使其成为常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种。几丁质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昆虫表皮、气管壁、中肠围食膜的天然多糖,仅存在于真菌、线虫和昆虫中,但不存在于植物和高等脊椎动物体内。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作用靶标为几丁质,其作用特点是抑制几丁质在生物体内的合成,从而影响害虫正常生理生化活动,使其死亡。这一特点决定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高度选择性。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苯脲和双苯氟脲都是对鞘翅目抑制作用较显着的苯甲丑基脲类杀虫剂,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测定氟苯脲和双苯氟脲对赤拟谷盗生长发育的影响:酰1.氟苯脲摄入对赤拟谷盗发育的影响用氟苯脲处理赤拟谷盗五龄幼虫,当氟苯脲处理浓度在10mg/L及以上时,幼虫死亡率高达98%以上,且幼虫几乎无法化蛹。而氟苯脲处理浓度为1mg/L及以下时,幼虫死亡率低于35%,化蛹率在55%以上。1mg/L氟苯脲显着影响赤拟谷盗幼虫化蛹和羽化活动。化蛹开始时间比对照组延迟1-2天。未能化蛹的幼虫在氟苯脲处理后6天内形成僵虫。进入化蛹阶段的幼虫,有的蛹体被旧表皮包裹、翅膀发育畸形、保持蛹的形态而死亡,有的可以进入羽化阶段,头部和胸部发育正常,但翅膀发育异常,未能鞣化,不能翻折到中胸背板上,同时尾部保持蛹期形态,有的旧表皮无法褪下,最终导致死亡。2.氟苯脲摄入对几丁质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1mg/L氟苯脲处理后第二天,赤拟谷盗幼虫体内大部分与几丁质合成有关的酶表达量都下降,其中TcChS1b和TcChS2基因表达量下降的幅度最大,几乎达到检测下限。处理后第四天,TcTre1-3、TcTre1-4、TcTPS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可见,氟苯脲的毒理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酶。当几丁质合成被抑制后,活跃的海藻糖酶代谢为赤拟谷盗幼虫解毒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双苯氟脲摄入对赤拟谷盗发育的影响当双苯氟脲处理浓度在10mg/L及以上时,幼虫无法化蛹,死亡率接近100%。当双苯氟脲处理浓度为1mg/L及以下时,幼虫死亡率低于45%,化蛹率在50%以上。与氟苯脲处理的结果类似,赤拟谷盗幼虫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化蛹时间推迟。双苯氟脲对赤拟谷盗化蛹和羽化的影响与氟苯脲类似,抑制其翅膀的正常发育,旧表皮难以褪下,化蛹和羽化过程紊乱。4.双苯氟脲摄入对几丁质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双苯氟脲处理后,大部分参与几丁质合成的酶基因表达量都下调,且在第四天也依然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cTre1-2下调非常显着,我们推测海藻糖酶是双苯氟脲的作用位点。由于海藻糖酶是几丁质合成通路上的第一个酶,当其转录水平受到抑制,下游的酶表达量都会有相应的下调。
王晶磊,徐威[3](2015)在《绿色储粮药剂平房仓防虫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新型绿色储粮防护剂硅藻土、惰性粉和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在高大平房仓进行实仓防虫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惰性粉和苦皮藤素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对粮堆内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治,延迟害虫的发生时间和密度,防治效果顺序是:惰性粉>硅藻土>苦皮藤素,同时对仓内平均粮温及粮食品质等无影响,基本达到防治储粮害虫的要求,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在部分条件下取代目前使用的化学防护剂。
王晶磊,徐威,宋玉东[4](2012)在《三种储粮药剂平房仓防虫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储粮防护剂硅藻土、惰性粉和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在高大平房仓实仓防虫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硅藻土、惰性粉和苦皮藤素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对粮堆内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治,延迟害虫的发生时间和密度,防治效果顺序是:惰性粉>硅藻土>苦皮藤素,同时对仓内平均粮温及粮食品质等无影响,基本达到防治储粮害虫的要求,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在部分条件下取代目前使用的化学防护剂。
黄文,梁燕理[5](2010)在《植物源杀虫剂在粮食储藏中的发展前景》文中指出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提取方法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害虫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性和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存在的问题,展望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
冯捷[6](2010)在《植物精油、硅藻土及结合处理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粮食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储藏时间较长,因此,储藏期间感染外界害虫机会也比较多。物精油是一类植物次生性代谢物质,具有特殊的植物性气味,主要成分为单萜类物质,具有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在谷物中残留量低等优点。硅藻土为天然杀虫物质,性能稳定,不会产生有害化学残留或与环境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对哺乳动物毒性小本文系统研究了香茅精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两种主要储粮害虫的熏蒸、触杀、驱避、及种群抑制等生物活性;硅藻土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两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以及植物精油与硅藻土结合处理对两种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以期为植物精油及硅藻土控制储粮害虫提供技术支撑,为模拟合成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新型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两种储粮害虫驱避、触杀、熏蒸、种群抑制活性的测定发现:在相同的处理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香茅精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触杀及熏蒸作用增强。2、硅藻土对两种试虫都有一定的作用,温度越高,硅藻土对两种试虫的控制作用增强。3、通过植物精油与硅藻土的结合处理发现两种植物精油与硅藻土结合处理对两种试虫都表现出较强的控制作用,植物精油与硅藻土结合处理也有效地抑制了两种试虫的F1的产生率。为新型高效、低毒、安全有效地储粮害虫的防治药剂提供科学依据。
夏长秀[7](2008)在《蛇床子素粉剂研制及其对储粮害虫生化影响》文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在5亿吨左右/年,粮食的储备已基本形成国家、地方和农户三级系统,其中农户储粮大约1.2亿吨。而农户储粮设施差,受储粮害虫为害损失达3%~5%,且在防治储粮害虫时,常因使用磷化氢等熏蒸剂造成人畜中毒。如何安全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减少农户储粮损失是个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出使用方便、安全、绿色环保适合农户储粮的植物性防护剂显得优为重要。本研究以植物蛇床(Cnidium momnnieri)果实的提取物蛇床子素(osthole)原液为试验基础,采用原药与载体湿拌法、粮食拌药法从5种载体中筛选出最适合做蛇床子素粉剂载体的填料,并进一步确定蛇床子素粉剂有效成分浓度;所得有效成分浓度的蛇床子素粉剂初样采用粮食拌药法测定其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毒力作用;采用粮食拌药法测定加增效剂后蛇床子素粉剂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毒力作用,并测定其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持效性,同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模拟农户储粮特点,采用表层和全仓粮拌药法测定蛇床子素粉剂对储粮防护效果;依据蛇床子素粉剂的毒力测定结果,用适当剂量粉剂对玉米象成虫进行处理,测定其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 Motschusky)成虫体内几种酶活性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其主要结果如下:1.从硅藻土、高岭土、陶土、膨润土、滑石粉5种载体中筛选结果表明高岭土最适合做蛇床子素粉剂载体,并进一步确定蛇床子素粉剂的有效成分浓度为1.6%。2.1.6%高岭土蛇床子素粉剂初样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该载体的蛇床子素粉剂初样对玉米象、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Linne)和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 Schonher)成虫有很好防治效果;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成虫的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对不同主要储粮害虫毒杀效果显着增强。在最高使用剂量1750mg/kg下,对玉米象、谷蠹、锯谷盗和长角扁谷盗成虫处理15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30%、100.00%、97.59%、95.45%,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942.69mg/kg、856.05mg/kg、820.09mg/kg、891.49mg/kg。在最高使用剂量2500mg/kg下,对赤拟谷盗成虫处理21d后的校正死亡率为70.00%,致死中量LD50为1980.06mg/kg。3.加增效剂后的蛇床子素粉剂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加增效剂后的蛇床子素粉剂对这5种主要储粮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在短期内就达到没加增效剂前的防效。但在最高剂量1.6mg/kg下,对这5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8.00%以上所需处理时间从2—15d不等,对锯谷盗、长角扁谷盗成虫处理2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84%、100.00%,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0.26mg/kg、0.20mg/kg;对玉米象成虫处理3d后,校正死亡率为100.00%,致死中量LD50为0.11mg/kg;对谷蠹、赤拟谷盗成虫处理15d后,校正死亡率均为100.00%,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0.03mg/kg、0.23mg/kg。加增效剂后的蛇床子素粉剂1.6mg/kg剂量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和锯谷盗成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商业防护剂谷虫净(实仓使用浓度1000mg/kg)和防虫磷(实仓使用浓度10mg/kg),对长角扁谷盗成虫的防治效果好于谷虫净,与防虫磷防治效果间没有显着差异性。4.蛇床子素粉剂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商品农药质量标准。蛇床子素粉剂外观上是自由流动的粉末且无团块,细度达97.6%,pH值为7.62,热贮藏后没有结块和发粘的现象发生。5.蛇床子素粉剂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持效性测定结果表明:因使用剂量不同表现出不同持效性,高使用剂量持效性要强于低剂量的持效性。因试虫不同也表现出不同持效性,在使用剂量为1.6mg/kg、0.8mg/kg时,对玉米象、谷蠹成虫持效性最长,其次是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成虫,对锯谷盗成虫差些。施药6个月后,对玉米象、谷蠹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7%、91.11%;100%、96.43%。施药4个月后,对长角扁谷盗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37%、78.95%。施药3个月后,对赤拟谷盗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0%、61.11%。施药2个月后对锯谷盗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2%、58.82%。在相同条件下,1.6mg/kg、0.8mg/kg蛇床子素粉剂施药后对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锯谷盗成虫的持效性,要强于谷虫净保护剂(1000mg/kg)和化学防护剂防虫磷(10mg/kg)对这些主要储粮害虫的防治持效性,由此可初步确定蛇床子素粉剂在实际使用时的浓度为0.8mg/kg。6.模拟农户储粮特点检测蛇床子素粉剂对储粮的防护效果表明:全仓粮施药法比表层粮施药法对储粮的防护效果要好;在相同的储藏条件下,施用蛇床子素粉剂(0.8mg/kg)的粮受为害程度要低于施用谷虫净(1000mg/kg)和防虫磷(10mg/kg)的粮。施药5个月后,全仓粮施药法处理的粮仓中都只有死虫,无活虫,且粮没有出现被害率;表层粮施药法处理的粮仓中活虫与死虫同时出现,且施用蛇床子素粉剂、谷虫净、防虫磷、对照没施药的上层粮被害率分别为0.1%、0.2%、0.4%、3.0%。施药9个月后,全仓粮施药法处理的粮出现不同程度的被害率,施用蛇床子素粉剂、谷虫净、防虫磷、对照没施药的上层粮被害率分别为0.5%、2.0%、3.0%、43.0%,表层粮施药法的上层粮被害率分别为2.0%、8.0%、10.0%、43.0%。7.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部分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用固定剂量0.19mg/kg(蛇床子素粉剂处理玉米象成虫2d后LD50)的蛇床子素粉剂处理玉米象成虫12h、24h、36h、48h后,试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受到抑制作用,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整体趋势表现为诱导作用。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部分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用不同剂量1.6、0.8、0.4、0.2、0.1mg/kg蛇床子素粉剂处理玉米象成虫2d后,这5个使用剂量均抑制了试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的活性;这5个使用剂量均诱导了试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
姚英娟[8](2008)在《水菖蒲提取物杀虫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水菖蒲对储粮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活性成分,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了水菖蒲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活性;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和杀虫活性测试;研究了分离得到的活性化合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同时,对水菖蒲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对水菖蒲的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夹带剂的用量进行筛选,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采用药膜法,设置3种不同浓度比较了水菖蒲乙醇提取物对六种主要储粮害虫成虫的驱避和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提取物对6种试虫成虫均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3种处理浓度处理60h,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和长角扁谷盗的平均驱避率均在90%以上,均达到Ⅴ级;而对谷蠹、玉米象和锯谷盗的驱避率为Ⅰ~Ⅴ级。驱避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赤拟谷盗>长角扁谷盗、杂拟谷盗>谷蠹>玉米象>锯谷盗。水菖蒲提取物对试虫的驱避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着降低。随着水菖蒲提取物处理浓度的降低,对试虫的驱避效果显着降低。水菖蒲提取物对6种试虫成虫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0.31mg/cm2浓度处理96h后,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角扁谷盗、锯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56%、74.44%、10.15%、24.44%、100.00%、100.00%。水菖蒲提取物触杀活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长角扁谷盗>锯谷盗>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赤拟谷盗。水菖蒲提取物对试虫的触杀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强。随着水菖蒲提取物处理浓度的降低,对试虫的触杀效果显着降低。2.为了确定水菖蒲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对水菖蒲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利用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进行活性追踪。结果表明:活性部位为石油醚部位,314.54 gg/cm2的浓度处理4d后,对玉米象成虫的死亡率为100.00%。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水菖蒲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1和化合物3。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测定表明,化合物1为β-细辛醚(1,2,4-三甲氧基-5-(1-丙烯基)苯),化合物3为菖蒲螺酮(1-异丙基-4,8-二甲基螺[4.5]癸-2,7-二酮)。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表明,处理96h后,β-细辛醚、菖蒲螺酮对玉米象成虫的LD50分别为:28.03μg/cm2、158.00μg/cm2。3.为了确定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主要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了β-细辛醚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及对四纹豆象产卵、卵孵化率等的影响。β-细辛醚对玉米象卵熏蒸处理120h后,200μL/L的浓度处理后,对玉米象的种群抑制率达到了99.09%。对玉米象幼虫和蛹的熏蒸作用不明显。对玉米象成虫熏蒸24h,KC50为49.38μL/L,熏蒸120h后,LC50为17.82μL/L。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熏蒸24h,KC50为102.96μL/L,熏蒸120h后,LC50为4.42μL/L。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的熏蒸效果要比高龄幼虫明显。当熏蒸浓度为200μL/L时,熏蒸120h后,蛹的校正死亡率为34.32%。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成虫熏蒸24h的KC50为125.04μL/L,熏蒸120h后的LC50为116.48μL/L。β-细辛醚以200μL/L的浓度处理印度谷螟卵120h后,卵的孵化率仅为13.33%。β-细辛醚对印度谷螟幼虫具有一定熏蒸致死作用。β-细辛醚对印度谷螟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不明显。β-细辛醚熏蒸四纹豆象卵120h后,LC50为0.95μL/L。对四纹豆象幼虫以200μL/L的浓度处理后,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51.69%。对四纹豆象蛹的熏蒸作用不明显。对四纹豆象成虫熏蒸24h后,KC50为1.07μL/L,熏蒸120h后LC50为0.73μL/L。为了明确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作用机理,研究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成虫行为、产卵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β-细辛醚处理后的四纹豆象成虫行为主要表现为:兴奋→失去平衡→击倒→死亡,在实验处理浓度下,接触药剂64h后,试虫成虫全部死亡。用β-细辛醚处理后能够显着的减少试虫的交配次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的交配次数减少;不同性别试虫对于β-细辛醚的反应不同,同样的条件下,处理雄虫比处理雌虫对交配竞争能力的影响更大。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和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的产卵数均极显着低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雌虫的产卵数显着减少,但同样处理条件下,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和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的产卵数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和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产卵的孵化率均显着低于对照,不同处理时间后卵的孵化率没有显着差异;但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卵的孵化率和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卵的孵化率之间没有显着差异。4.对水菖蒲中杀虫活性物质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并以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为对象,对其杀虫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物对玉米象的杀虫活性为主要目标,以萃取物的得率为次要目标,对水菖蒲根茎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35MPa,萃取时间40min,乙醇用量为150mL/200g。优化后的萃取方案可达到4.12%,优化后的萃取物处理玉米象成虫4d后的LD50为27.26μg/cm2,触杀活性明显增加。
邱艳[9](2007)在《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生物活性及杀虫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所用β-细辛醚(顺-1,2,4-三甲氧基-5-(丙烯基)苯)是从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华中农业大学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首次研究了其对储粮害虫的杀虫活性,本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作用方式、致毒症状及一些重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杀虫机理,获得如下研究结果。一、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1.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触杀处理96 h后的LD50为28.31μg/cm2,熏蒸处理120 h后的LC50为12.85μL/L,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2.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驱避作用显着,39.32μg/cm2剂量处理条件下72 h后平均驱避率便达到Ⅴ级水平;3.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具有显着的防治效果,拌粮处理96 h后的LD50为0.28g/Kg,并能有效控制下一代种群的形成,降低其种群量,0.5 g/Kg剂量处理条件下对玉米象子代种群的抑制率为100.00%,对小麦亦具有显着的防护效果,与化学防护剂马拉硫磷的防效相当。二、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致毒症状中毒行为反应过程包括兴奋、痉挛、麻痹、死亡或复苏几个阶段。兴奋期的特点为活动剧烈,运动不协调,很快被击倒;痉挛期的特点为运动反常,不能爬动,足、触角均抽搐、颤抖;麻痹期的主要特点为,试虫不动,足、触角微有颤抖;死亡的症状为体表干燥,足、触角僵硬外伸。整个中毒行为反应主要表现出神经毒剂中毒症状。三、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生理生化的影响1.固定剂量0.52 g/Kg的β-细辛醚处理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及蛋白含量整体趋势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羧酸酯酶则表现一定的诱导增加作用。2.用不同剂量0.125、0.25、0.5、1、2g/Kg的β-细辛醚处理试虫后,较低使用剂量诱导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较高使用剂量则抑制其活性;各使用剂量均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但各处理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使用剂量≤0.25 g/Kg的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有抑制作用,≥0.5 g/Kg时则诱导增加了羧酸酯酶的活力;使用剂量≤0.25 g/Kg时对试虫体内蛋白含量影响不明显,≥0.5 g/Kg时抑制了蛋白含量;随着使用剂量的升高,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酯酶同工酶抑制愈严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玉米象表现出触杀、熏蒸、驱避、种群抑制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作用机理多样,影响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酯酶同工酶等酶系的活性,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杀虫剂。
黄衍章[10](2007)在《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分析》文中认为粮食仓储工作是我国粮食工作的重点,而如何有效地防治储粮害虫又是粮食仓储工作的关键。植物源农药属绿色无公害农药,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是我国的三种主要储粮害虫,其中玉米象已被国内粮食部门列为储粮头号害虫,谷蠹则为南方储藏谷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已对磷化氢等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至此,本研究得到了国家十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2004BA523803-2)的有力资助。1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离与鉴定1.1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离采用甲醇冷浸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对石菖蒲新鲜根茎干粉进行了提取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甲醇对石菖蒲根茎干粉具有较高的提取率,浓缩后提取物得率为19.2%。石油醚萃取物浓缩后得率为23.5%。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以碘蒸气为显色剂,对石油醚萃取物有效杀虫成分逐步进行初分和细分,浓缩后得到三种活性组分。选取活性最好的两种组分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两种浅黄色油状活性单体。1.2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各分离组分对试虫的初步毒效采用药膜法,以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为试虫,研究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各分离组分对试虫的初步毒效,结果表明: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四种溶剂萃取物以石油醚萃取层的生物活性最高。药膜法314.40μg/cm2密闭处理72h后,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00%。水萃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对谷蠹和赤拟谷盗以314.40μg/cm2密闭处理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51%和56.98%。将初分馏分用157.20μg/cm2剂量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活性馏分为极性较低的化合物。8种洗脱馏分以61~72号洗脱馏分的毒杀活性最高,处理72h后对三种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80.00%,显着高于其余7种洗脱馏分。将细分馏分用157.20μg/cm2剂量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组分Ⅱ、Ⅳ和Ⅵ对试虫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处理72h后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依次为81.11%、97.78%、100.00%,对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7.78%、97.78%、97.78%。组分Ⅲ、Ⅵ用157.20μg/cm2剂量处理72h后对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00%。采用药膜法对三种优选组分进一步进行初步毒效测定,结果表明组分Ⅲ、Ⅵ对试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组分Ⅲ对试虫的毒杀效果比较缓慢,其毒效与处理时间关系密切。组分Ⅲ对谷蠹和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用39.30μg/cm2剂量处理72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4.44%和90.00%。组分Ⅵ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较高的毒效,19.65μg/cm2剂量处理72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4.44%和87.78%。1.3石菖蒲根茎提取优选组分有效成分初步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石菖蒲根茎提取三种优选活性组分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在组分Ⅱ中,化合物1~2的分子量均约为205,且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合物3~5的分子量均约为220,也互为同分异构体。初步推断组分Ⅱ主要由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组成。在组分Ⅲ中,化合物7为主要活性成分,分子量为218。在组分Ⅵ中,初步推断化合物8为榄香素(1,2,3-trimethoxy-5-(2-propenyl)benzene),化合物9为β-细辛醚(cis-1,2,4-trimethoxy-5-(1-propenyl)benzene),化合物9为组分Ⅵ的主要活性成分。1.4石菖蒲根茎提取活性单体结构鉴定1.4.1化合物7结构鉴定质谱鉴定结果表明:单体7为愈创烷型倍半萜,分子量为218,可能含有CH3-,>CHCH2-,>C=O片段。紫外吸收光谱鉴定结果表明:单体7中含有共轭双键(-C=C-C=C-)或类似键结构。红外吸收光谱鉴定结果表明,单体7中含有>C=O和不饱和的共轭酰基碳结构(-C=C-C=O)。1HNMR鉴定结果表明单体7中含有2个CH3-CH<片段,2个烯甲基(CH3-C=C),2个烯丙基结构(-C=C-CH2-C=C-),且存在-CH2-CO-片段,不含-CH=CH-结构。13CNMR鉴定结果显示单体7中含有1个>C=O,2个>C=C<。综合分析各光谱特征,确定单体7为一种已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菖蒲烯酮(3,8-二甲基-5-(1-甲基乙叉基)-1,2,3,4,5,6,7,8-八氢奠-6-酮)。1.4.2化合物9结构鉴定质谱鉴定结果表明,单体9与β-asarone有很大的匹配度,含有CH3-和CH3CH=片段,分子量为208。紫外吸收光谱鉴定结果表明,单体9与标准品β-asarone均含有1个双键与苯环共轭。红外吸收光谱鉴定结果表明,单体9含有-CH=CH-,CH3O-及苯环。1HNMR鉴定结果显示单体9含有1个CH3-CH=结构,3个CH3O-,CH3CH=CH-基团,-CH=CH-C=基团且苯环上共有2个H。13CNMR鉴定结果表明单体9苯环上有3个H被甲氧基所取代,且含有CH3-与-CH=CH-相连。综合分析各光谱特征,确定化合物9为一种已知的苯丙素类化合物β-细辛醚(1,2,4-三甲氧基-5-(1-Z-丙烯基)苯)。2石菖蒲根茎浸膏石油醚萃取物,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对试虫的生物活性2.1石菖蒲根茎浸膏石油醚萃取物对试虫的生物活性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谷蠹和玉米象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用39.30μg/cm2剂量处理72h后对谷蠹的校正死亡率为88.37%。石油醚萃取物对谷蠹、玉米象、赤拟谷盗的LD50(72h)依次为8.85、40.04、64.88μg/cm2。三角瓶药纸熏蒸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谷蠹具有较高的熏蒸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对谷蠹的熏杀效果显着加强,25μL/L与100μL/L熏蒸处理120h后对谷蠹的校正死亡率无显着差异。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具有一定的熏蒸活性,100μL/L熏蒸处理120h后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为83.30%。滤纸药膜选择法测试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很高的驱避效应,各剂量处理72h三次调查的平均驱避率均为Ⅴ级水平。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用157.20μg/cm2剂量处理72h的平均驱避率均为Ⅳ级水平。粮食拌药法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谷蠹和玉米象具有较好的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对谷蠹兼具较高的毒杀作用。用250mg/Kg剂量处理3d后对谷蠹的毒杀率为97.73%,显着高于5mg/Kg马拉硫磷处理,对小麦的防效达100.00%,与5mg/Kg马拉硫磷处理相当;125mg/Kg剂量处理对谷蠹子代种群的抑制率为96.47%,与5mg/Kg马拉硫磷处理没有显着差异。2.2石菖蒲根茎提取β-细辛醚对试虫的生物活性β-细辛醚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药膜法处理72h后的LD50分别为51.29μg/cm2和30.27μg/cm2。β-细辛醚对谷蠹具有很高的熏蒸活性,25μL/L熏蒸处理120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7.93%,与100μL/L处理无显着差异。β-细辛醚对谷蠹的熏杀效果比较缓慢,延长熏蒸时间可显着提高熏杀效果。β-细辛醚对玉米象具有较高的熏蒸活性,25μL/L熏蒸处理120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89.81%。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具有很高的驱避活性,各剂量处理72h三次调查的平均驱避率均≥Ⅳ级水平。β-细辛醚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种群抑制作用和防治效果。200mg/Kg剂量处理3d后对谷蠹的毒杀率为99.00%,显着高于5mg/Kg马拉硫磷处理,100mg/Kg处理对谷蠹子代种群的抑制率为85.25%,对小麦的防效可达90.35%,与5mg/Kg马拉硫磷处理没有显着差异。250mg/Kg剂量处理后对玉米象子代种群的抑制率和小麦的防效分别为98.82%和88.08%,与5mg/Kg马拉硫磷处理效果相当。2.3石菖蒲根茎提取菖蒲烯酮对试虫的生物活性菖蒲烯酮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药膜法处理72h时的LD50分别为61.84μg/cm2和71.34μg/cm2。菖蒲烯酮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较好的熏蒸活性,166.67μL/浓度处理120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52%和86.43%。菖蒲烯酮对谷蠹的熏蒸效果比较缓慢,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对谷蠹的熏杀作用显着加强。菖蒲烯酮对赤拟谷盗具有很高的驱避效应,19.65μg/cm2剂量处理72h三次调查的平均驱避率为Ⅴ级水平。菖蒲烯酮对谷蠹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种群抑制作用和防治效果。用500mg/Kg剂量处理3d后对谷蠹的毒杀率为94.47%,与10mg/Kg马拉硫磷处理无显着差异。250mg/Kg剂量处理后对谷蠹子代种群的抑制率为98.70%,与10mg/Kg马拉硫磷处理效果相当,125mg/Kg剂量处理后对小麦的防效为100.00%,与10mg/Kg马拉硫磷处理无显着差异。2.4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对试虫的联合毒力药膜法测试结果表明: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混用对玉米象和谷蠹成虫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随着β-细辛醚含量的增加,对谷蠹的增效作用逐步增强。当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按4:1(W/W)混用时,对谷蠹的共毒系数为127.53(>120),表现为显着的增效作用。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按1:1(W/W)混用时,对玉米象表现为显着的拮抗作用,其共毒系数为69.42(<80),当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按2:1(W/W)混用时,其共毒系数为142.33,对玉米象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3β-细辛醚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杀虫机理3.1对玉米象成虫的杀虫机理用β-细辛醚LD50(485.00mg/Kg)剂量拌粮处理试虫后,对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在处理24h时的酶活力最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的诱导作用有所加强。β-细辛醚不同处理时间对试虫的酯酶同工酶具有一定的影响,处理12h时酯酶E4、E5的表达量有所降低,36h后酯酶E1、E2、E3的表达量则有所增加。用不同剂量的β-细辛醚处理试虫,结果表明低剂量(≤250.00mg/Kg)的β-细辛醚处理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诱导作用,高剂量(≥500.00 mg/Kg)处理对乙酰胆碱酯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与处理剂量关系并不密切。随着β-细辛醚处理剂量的增高,羧酸酯酶的活力显着升高。提高β-细辛醚的处理剂量对酯酶E5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3.2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的杀虫机理用β-细辛醚LD50(94.49mg/Kg)剂量处理试虫,12h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诱导,24h后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时间效应并不明显,对酯酶同工酶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诱导效果与处理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处理12h后酯酶E4被明显诱导。低剂量(67.5mg/Kg)的β-细辛醚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随着处理剂量的升高,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多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低剂量(≤100.0mg/Kg)的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剂量(≥133.3mg/Kg)的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抑制作用。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的活性多数表现为诱导作用,提高β-细辛醚的处理剂量可提高羧酸酯酶的活力。不同剂量的β-细辛醚处理对谷蠹酯酶同工酶均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但诱导效果与处理剂量关系并不密切。
二、植物性杀虫剂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开发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性杀虫剂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香辛料精油成分分析及对印度谷螟的触角电位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仓储害虫研究进展 |
1.2 印度谷螟 |
1.2.1 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
1.2.2 防治方法 |
1.3 植物精油研究进展 |
1.3.1 精油对害虫的生物活性 |
1.3.2 精油在仓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 |
1.3.3 生姜、紫苏、茴香、花椒精油的生物活性 |
1.3.4 精油的提取方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精油成分分析 |
2.3.1 精油化学成分测定 |
2.3.2 四种香辛料精油的PCA分析 |
2.4 印度谷螟性别鉴定 |
2.5 印度谷螟对精油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EAG) |
2.5.1 精油混合物的前处理 |
2.5.2 印度谷螟成虫触角电位的测定方法 |
2.5.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香辛料精油的成分分析 |
3.1.1 生姜精油 |
3.1.2 紫苏精油 |
3.1.3 茴香精油 |
3.1.4 花椒精油 |
3.1.5 四种香辛料精油的PCA分析 |
3.2 印度谷螟性别鉴定特征 |
3.3 印度谷螟成虫对香辛料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
3.4 印度谷螟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的香辛料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
3.5 印度谷螟对4 种香辛料精油的EAG反应对比 |
4 结论 |
5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两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赤拟谷盗概况 |
1.1 分布与危害 |
1.2 赤拟谷盗作为实验昆虫的特点 |
2 储粮害虫防治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物理防治 |
2.2 化学防治 |
3 昆虫几丁质研究进展 |
3.1 几丁质及其作用 |
3.2 几丁质生物合成与降解 |
3.3 几丁质合成酶功能研究 |
3.4 UDP-N-乙酰葡糖胺焦磷酸化酶(UAP)功能研究 |
4 昆虫海藻糖酶研究概况 |
4.1 昆虫海藻糖生物合成途径 |
4.2 昆虫海藻糖酶生物学作用 |
4.3 昆虫海藻糖酶研究进展 |
5 苯甲酰基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
5.1 苯甲酰基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特点 |
5.2 苯甲酰基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 |
5.3 相关药剂简介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化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赤拟谷盗生物活性的测定 |
2.2 几丁质合成通路上几个重要酶的基因定量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氟苯脲处理结果 |
1.2 双苯氟脲处理结果 |
2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绿色储粮药剂平房仓防虫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仓房 |
1.4 试验方法 |
1.4.1 施药方法 |
1.4.2 虫情检测 |
1.4.3 粮食品质 |
1.5 试验内容 |
1.6 入仓粮质情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平均粮温情况 |
2.2 害虫发生情况 |
2.3 粮食品质变化 |
3 结论 |
(6)植物精油、硅藻土及结合处理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储粮害虫的防治现状 |
2 化学熏蒸剂及防护剂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
2.1 熏蒸剂 |
2.2 防护剂 |
3 非化学方法在防治储粮害虫的应用 |
3.1 非化学防治方法 |
3.2 植物精油及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现状 |
3.2.1 植物精油对储粮害虫的防治作用 |
3.2.2 硅藻土对储粮害虫的防治作用 |
3.3 结合处理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2 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防治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1.1 供试昆虫 |
2.2.1.2 供试精油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驱避作用 |
2.2.2.2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
2.2.2.3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作用 |
2.2.2.4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作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驱避作用 |
3.2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
3.3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作用 |
3.4 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作用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硅藻土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1.1 供试昆虫 |
3.2.1.2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2.1 药膜法 |
3.2.2.2 直接拌粮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药膜法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3.3.2 直接拌粮法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3.3.3 直接拌粮法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第一代成虫(F1)产生数和谷物破坏情况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植物精油及与硅藻土结合处理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1.1 供试昆虫 |
4.2.1.2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精油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4.3.1.1 大蒜精油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4.3.1.2 八角精油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4.3.1.3 香茅精油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 |
4.3.2 植物精油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F1的抑制作用 |
4.3.2.1 大蒜精油及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F1的抑制作用 |
4.3.2.2 八角精油及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F1的抑制作用 |
4.3.2.3 香茅精油及与硅藻土的混配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F1的抑制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7)蛇床子素粉剂研制及其对储粮害虫生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3 储粮保护剂概况 |
3.1 化学储粮保护剂 |
3.2 惰性粉 |
3.3 植物性保护剂 |
4 植物性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4.1 作用于昆虫消化系统 |
4.2 作用于昆虫呼吸系统 |
4.3 作用于昆虫内分泌系统 |
4.4 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 |
5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5.1 植物性杀虫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
5.2 植物性杀虫剂发展前景 |
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蛇床子素粉剂保护剂载体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蛇床子素粉剂载体筛选 |
2.2 蛇床子素粉剂有效成分浓度的确定 |
2.3 蛇床子素粉剂初样对不同主要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
2.4 蛇床子素粉剂对不同主要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
2.5 蛇床子素粉剂的质量检测 |
2.6 蛇床子素粉剂对主要储粮害虫的室内持效期 |
2.7 蛇床子素粉剂室内模拟农户仓防效性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蛇床子素粉剂载体筛选 |
3.2 蛇床子素粉剂有效成分浓度的确定 |
3.3 蛇床子素粉剂初样对不同主要储粮害虫生物活性测定 |
3.4 蛇床子素粉剂对不同主要储粮害虫生物活性的测定 |
3.5 蛇床子素粉剂质量检测 |
3.6 蛇床子素粉剂对主要储粮害虫室内持效期测定 |
3.7 蛇床子素粉剂室内模拟农户仓防效测定 |
第二章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品 |
1.3 仪器设备 |
1.4 试虫处理 |
1.5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测定 |
1.6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
1.7 羧酸酯酶(CarE)活力的检测 |
1.8 蛋白质含量测定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2.2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2.3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2.4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
3.2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
3.3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羧酸酯酶的影响 |
3.4 蛇床子素粉剂对玉米象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水菖蒲提取物杀虫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
1.1 胃毒作用 |
1.2 触杀作用 |
1.3 熏蒸作用 |
1.4 引诱作用 |
1.5 忌避和拒食作用 |
1.6 干扰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 |
2 植物性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1 直接应用研究 |
2.2 复配剂的应用研究 |
2.3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以植物生物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筛选类似物,研发新农药 |
3 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
3.1 生物碱(alkaloids) |
3.2 黄酮类(flavonoids) |
3.3 萜烯类(terpenes) |
3.4 光活化毒素类(Phototoxicity) |
3.5 其他化合物 |
4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4.1 植物性杀虫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
4.2 植物性杀虫剂发展前景的展望 |
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创新点、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5.1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5.2 研究内容 |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对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
2.2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水菖蒲植物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
3.2 水菖蒲植物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 |
3.3 讨论 |
第三章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分离组分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 |
2.2 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 两种活性单体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玉米象的触杀作用 |
3.2 石油醚萃取物柱层析初分馏分对玉米象的触杀作用 |
3.3 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两种活性单体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验证 |
3.5 讨论 |
第四章 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熏蒸作用 |
2.2 β-细辛醚对谷蠹的熏蒸作用 |
2.3 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
2.4 β-细辛醚对印度谷螟的熏蒸作用 |
2.5 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作用 |
2.6 β-细辛醚低剂量对四纹豆象行为、死亡率和繁殖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熏蒸作用 |
3.2 β-细辛醚对谷蠹的熏蒸作用 |
3.3 β-细辛醚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
3.4 β-细辛醚对印度谷螟的熏蒸作用 |
3.5 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作用 |
3.6 β-细辛醚低剂量对四纹豆象行为、死亡率和繁殖的影响 |
3.7 讨论 |
第五章 水菖蒲根茎活性物质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和药品 |
1.2 供试昆虫 |
1.3 萃取流程 |
1.4 正交试验参数的确定 |
1.5 正交试验设计 |
1.6 触杀毒力测定方法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参数的确定 |
2.2 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 |
2.3 最佳萃取条件的确定 |
2.4 验证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参数的确定 |
3.2 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 |
3.3 最佳萃取条件的确定及验证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参编着作与发表论文 |
(9)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生物活性及杀虫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前人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进展 |
1.2.2 植物中杀虫有效成分 |
1.2.3 植物性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
1.2.4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概况 |
1.3 选题的依据及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药剂及主要药品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
2.2.2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致毒行为反应 |
2.2.3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杀虫机理的初步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
3.1.1 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效果 |
3.1.2 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 |
3.1.3 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 |
3.1.4 β-细辛醚拌粮后对玉米象成虫的防治效果 |
3.1.5 β-细辛醚对玉米象种群的抑制作用 |
3.2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行为反应 |
3.2.1 熏蒸处理后的中毒症状 |
3.2.2 触杀处理后的中毒症状 |
3.3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生理生化的影响 |
3.3.1 β-细辛醚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2 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3 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4 β-细辛醚对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5 β-细辛醚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
4 结论 |
4.1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
4.1.1 触杀作用 |
4.1.2 熏蒸作用 |
4.1.3 驱避作用 |
4.1.4 拌粮防治作用 |
4.1.5 种群抑制作用 |
4.2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的致毒行为反应 |
4.3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1 β-细辛醚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
4.3.2 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
4.3.3 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的影响 |
4.3.4 β-细辛醚对蛋白含量的影响 |
4.3.5 β-细辛醚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
5 讨论 |
5.1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作用方式 |
5.2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粮食问题仍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
1.2 化学农药的“利与弊” |
1.3 植物杀虫剂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1.4 植物杀虫剂符合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 |
2 石菖蒲概况 |
2.1 菖蒲属植物概况 |
2.2 石菖蒲的命名、分布与形态特征 |
2.3 菖蒲、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2.4 石菖蒲的医学价值 |
2.5 石菖蒲的环境保护价值 |
2.6 石菖蒲的植保价值 |
2.7 石菖蒲的毒性 |
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3.1 研究意义 |
3.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4.1 立题依据 |
4.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利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 |
1 植物源杀虫剂对储粮害虫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
1.1 触杀作用 |
1.2 熏蒸作用 |
1.3 驱(忌)避作用 |
1.4 拒食作用 |
1.5 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方式的多样性 |
2 植物源杀虫剂对储粮害虫防治效果的研究进展 |
2.1 国内研究进展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3 商品化研究进展 |
3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杀虫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 |
3.1 生物碱类 |
3.2 萜烯类 |
3.3 黄酮类 |
3.4 苯丙素类 |
3.5 其它化合物 |
4 杀虫剂对害虫生理生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4.1 杀虫剂作用机理 |
4.2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
5 植物源杀虫剂存在的问题 |
5.1 药效评价的标准化 |
5.2 市场化进程缓慢 |
5.3 拒食剂和忌避剂的实际应用价值 |
5.4 植物源农药的基础性研究有待加强 |
第二章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分离组分对试虫的初步毒效 |
2.2 石菖蒲根茎提取优选组分有效成分初步分析 |
2.3 石菖蒲根茎提取活性单体结构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不同分离阶段组分得率 |
3.2 石菖蒲根茎提取物不同分离阶段组分对试虫的初步毒效 |
3.3 石菖蒲根茎提取优选组分有效成分初步分析 |
3.4 石菖蒲根茎提取活性单体结构鉴定 |
3.5 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章 石菖蒲根茎浸膏石油醚萃取物,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对三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石菖蒲根茎浸膏石油醚萃取物对试虫的生物活性 |
2.2 石菖蒲根茎提取β-细辛醚对试虫的生物活性 |
2.3 石菖蒲根茎提取菖蒲烯酮对试虫的生物活性 |
2.4 石菖蒲根茎提取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对试虫的联合作用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石菖蒲根茎提取β-细辛醚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杀虫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β-细辛醚对玉米象成虫杀虫机理的研究 |
2.2 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杀虫机理的研究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参编着作与发表论文 |
四、植物性杀虫剂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开发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香辛料精油成分分析及对印度谷螟的触角电位反应研究[D]. 宋丽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两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发育的影响[D]. 汤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3]绿色储粮药剂平房仓防虫应用效果研究[J]. 王晶磊,徐威. 粮食加工, 2015(04)
- [4]三种储粮药剂平房仓防虫应用效果研究[J]. 王晶磊,徐威,宋玉东. 粮食储藏, 2012(06)
- [5]植物源杀虫剂在粮食储藏中的发展前景[J]. 黄文,梁燕理. 大众科技, 2010(09)
- [6]植物精油、硅藻土及结合处理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D]. 冯捷.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蛇床子素粉剂研制及其对储粮害虫生化影响[D]. 夏长秀.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8]水菖蒲提取物杀虫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D]. 姚英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3)
- [9]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玉米象生物活性及杀虫机理的研究[D]. 邱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分析[D]. 黄衍章. 华中农业大学,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