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惠安——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论文文献综述)
武玥[1](2021)在《晚明莆田林氏家族与三一教》文中提出
庞靓[2](2020)在《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研究》文中提出受特殊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工艺技术及建筑形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木作家具是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归属于小木作或装修范畴。闽南传统木作家具不仅与闽南文化、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在结构、形式、尺度等各方面与传统建筑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随着现代生活模式、材料和工艺的发展变化,传统家具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相关的营造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目前国内对于传统家具的专项研究多集中于京作、晋作、苏作、广作等生产重地,较少涉及闽南地区,因此亟需展开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本文以闽南地区具有传统样式和做法的木作家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实物调研和匠师访谈,对基本类型、装饰技法与题材、构造榫卯形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传统家具与民居、祠堂、宫庙等不同建筑类型在平面布局、空间尺度等方面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闽南传统木作家具风格以及泉州、厦门、漳州三地的差异,如泉州地区的家具风格浓烈,构件繁复,华丽厚重;漳州风格沉稳,构件简约,朴素精巧;厦门则二种风格兼备。最后,对当代木作家具在外形特征和结合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展开分析,以期为闽南传统建筑及家具的研究提供补充,为现代相关木作家具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提供参考。
赵金娥[3](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陈婉铃[4](2019)在《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有了较大发展,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地方文献,如何制定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策略,利用泉州现有的文献收藏机构,提高泉州“海丝”文献开发效果,促进泉州“海丝”文化发展,突出泉州“21世纪“海丝”先行区”的““海丝”起点”特色,发挥“海丝”文献在泉州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泉州地方“海丝”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对泉州“海丝”文献和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收集泉州“海丝”文献的概况以及开发成果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近年来的“海丝”文献研究热度走高的情况,针对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现状提出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中存在的收集难度大、资源缺失、利用率低三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应问题提出开发策略,并进行创新开发方式的探讨,为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工作提出改进方式、创新宣传等合理科学的策略建议。在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中,创新泉州“海丝”文献的开发方式,协调地方机构区域联合共建统一开放的泉州“海丝”文献数据库,组建优质的泉州“海丝”文献开发人才队伍,提高泉州“海丝”文献的利用率,才能发挥泉州“海丝”文献在泉州发展中的作用。
朱嘉仑[5](2019)在《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起与衰落》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上,泉州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港口。泉州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六世纪,泉州港就已经开始成为沿海人群开展海外贸易的港口。随着南方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中原地区人口迁徙、泉州地方社会的经济开发,泉州港在唐代崭露头角。两宋时期,泉州港吸引大量海商,海外贸易日趋繁荣。到元代,泉州港臻于极盛,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梯航万国”的“东南巨镇”。元末战乱的破坏和明初贸易政策的改变,导致泉州港逐渐衰落,沦为地方性小港。本文重点关注唐至明中期泉州港的700多年历史,通过系统展现泉州港在唐代的积累发展、宋元时期的灿烂辉煌、元末战乱之后的萧条凋敝以及明中期萎缩成地方小港的兴衰历史,从地理环境、产业资源、海上人群、海洋政策、海外贸易等多角度,深入分析泉州港的兴衰同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进程与唐宋元明时期海上人群流动、海洋政策变动的互动关系。
张霞[6](2019)在《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透过“食”这一表象,我们可以了解民族的行为与文化。中泰两国同属亚洲,食文化早已深深地打上亚洲食文化的烙印。泰国作为我国近邻友邦,两国贸易往来和友好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众所周知,泰国是岭南地区移民的主要国家,现在泰国大部分的华裔均来自中国的广东、福建等省份。明朝时期,闽粤两省的中国人为了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到南洋讨生活,他们在泰国通商贸易或留居,不仅带动了泰国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两国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食文化作为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看似简单的文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早期这些中国人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国闽粤地区的食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因而在两国人民生产生活中,泰国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闽粤地区食文化的影响。本文着眼于带有中国食文化气息的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而进行论证,主要内容如下:首章是绪论,对当前学术界闽、粤菜系和泰国食文化、中泰食文化及其关系等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对中国八大菜系之闽粤菜系起源与发展、经典菜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第三章主要论述泰国食之理念、取材和调料、烹饪技巧、食用餐具和方式、特色菜肴;在概述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之上,进而从食用餐具与方式、关于食的理念、食之习俗、泰国菜中的闽粤风味菜四个方面展开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影响的论述,因此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五章则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贸易往来、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中国食文化的魅力与泰国文化的特点五大方面探究本文所重点论述的影响背后的原因所在。
曾国榕[7](2018)在《晋江马遗传资源调查及保种措施》文中提出晋江马是福建省唯一的一个优良地方马种,有1000多年的历史,属于乘挽兼用型马种。论文简介我国马的一些优良品种并概述马的保种和选育的研究进展。晋江马遗传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存栏总数不足500匹,其中能繁母马373匹,种公马仅有10匹。晋江市晋江马的存栏数量已从2003年存栏182匹,其中能繁母马143匹,种公马3匹增加到2016年的233匹,其中能繁母马162匹,种公马12匹,分别增长28.0%、13.3%和300%。根据畜禽品种濒危程度的确定标准,晋江马属于濒危地方品种。晋江马中骝毛占64.3%、青毛占22.6%、栗毛占3.6%、黑毛占8.3%、杂毛占2.4%。晋江马体高129.04±8.4cm;体长 140.61±8.4cm;体重 284.2±6.5kg;管围 20.86土18.6cm;荐高125.8±3.8cm。晋江马跑完1000m平均用时2′ 33 ″,跑完3000m用时7′ 51 ″。晋江马的役力平均每小时可耕地0.76亩,役后30min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晋江马的平均最大挽力为472kg。晋江马挽曳1000kg货物运输2000m所需平均时间为20′ 25 ″,所需恢复的平均时间为39′。母马初情期一般在9月龄至周岁,初配年龄在1.5~3岁,产驹平均年龄为3.2岁。产驹的季节性不明显。母马在产驹后8~12d配种,较易受胎。年产一胎的占90.90%,三年两胎的占9.10%。发情周期为20d(17~24d),发情持续期为3~5d,怀孕期为 340d(320~360 d)。晋江马经选育后体型略有增大,种质明显提高。成年公马体高123~135cm(平均127cm),体重260~360kg(平均300kg);成年母马体高121~135cm(平均125cm),体重230~370kg(平均285kg)。体型较为一致,外貌俊美,体质健壮。毛色以骝、栗毛为主,青色、黑色等次之。同时论文详细探讨了晋江马保种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实施后2016年晋江市存栏成年晋江马种公马63匹,增幅较为明显。
沈天琦[8](2017)在《地域环境差异对服饰色彩的影响研究 ——以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为例》文中指出色彩是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之一,能让人对服装产生第一感官印象。服装色彩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恰当的色彩运用能让服装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充满艺术象征性,给欣赏者带来视觉冲击,突显着装者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服装的文化感染力。不同地区的服饰色彩会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是由于不同的地理要素塑造了各异的地域色彩环境,构成了独特的地方性色彩特征,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当地人的色彩偏好。对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彩的研究需要从地域文化、服饰文化、色彩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地域环境差异对服饰色彩的影响。首先,本文以地域性服饰色彩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地域性服饰色彩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合艺术学、历史学、民俗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对地域性服饰色彩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探讨,提出当前学术界在地域性服饰色彩研究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梳理地域色彩文化在未来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完成对地域性服饰色彩的全面探究。其次,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为依托,借助HSV颜色模型从色相、饱和度、明度三方面对馆藏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女性服饰进行实物测色分析,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两地服饰在色彩要素运用和色彩视觉效果上差异,同时指出服饰色彩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接着结合对江南苏州市甪直镇、胜浦镇以及闽南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小岞镇实地采风调研结果,总结两地近代民间服饰色彩特点及地域环境差异,通过光照强度、气候环境、水系地貌、物种资源四个方面分析服饰色彩差异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通过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服饰色彩差异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因素。指出地域环境是对民间服饰色彩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对其研究有助于展现地域环境色彩特质,继承与发扬我国汉族民间服饰文化遗产。最后,在总结当代中式服装品牌的女装色彩运用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地域性服饰色彩在当代服装设计应用的切合点,进行当代江南、闽南地区地域性服饰色彩趋势的预测,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应用到具体的面料色彩使用以及产品开发中,为地域色彩的传承与发展寻求实现途径,也为我国汉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帮助。
李柏杉[9](2016)在《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文中指出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地理区域的“前线”和个别领袖人物的身上,而忽视边缘地区在中国近现代发展中的历史贡献。事实上,在中国近代漫长的历史上,边区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像它的区位特征那样边缘,甚至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它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三边地区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研究上最为被忽略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针对三边地区的专门研究还很缺乏,主流学界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挖掘和整理基本还处在缺位的状态。然而作为一个历史概念,三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对中国近代革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位于宁夏地区的盐池县作为三边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在后台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盐池的盐业发展帮助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帮助边区政府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它也是平衡物价和稳定金融的重要物资,是战时经济的支柱;作为“三边三宝”的羊、甘草和皮毛是边区政府赖以战胜旱灾,促使人民生活不断改进的主要物资,同时远销外地,增加了边区的财政收入;除了依靠自然资源发展外,还通过金融货币政策和行为来支持边区发展,通过推销和发行救国公债,发行边币等措施,不仅募集了战争所需资金,更形成了与法币的对抗,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有效支持了抗日。以盐池县为主的三边地区在中国近现代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保障了区域内人民的基本生活,同时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力的后勤支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抗战的后方变为战斗的前线,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内忧外患的中国能够走出困境,赢得自身解放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盐池县人民继续保持着这个优良传统,活跃在整个宁夏地区的金融和商业领域。对三边经济历史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对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旨在以盐池县为三边研究的代表性地理区位,通过大量的报刊资料和史料,尝试描绘以盐池为中心的革命年代的三边经济活动,探讨其对中国抗战的重要作用,并为区域经济史研究补充新的资料。
李子文[10](2018)在《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也进入新时代。认识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大逻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对高品质、多样化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红色旅游作为近年来一种炙手可热的新兴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福建是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孕育了辉煌卓着的古田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目前已形成“一区两线五景”的良好发展态势。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区作为福建唯一的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更是福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研究其成功经验做法,并提出福建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和措施保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分析、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主要探讨在国家“一带一路”、“全域旅游”战略大背景下,如何对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深层次的拓展开发。为此,论文首先阐述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及其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得出福建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其次,对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区基本情况、开发现状、经验做法等进行研究总结,进而为福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最后,提出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发展战略和措施保障。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福建红色旅游要大发展,一是要强化红色意识,响应国家旅游战略,讲好福建故事;二是要积极抢救资源,注重资源融合,保护和利用兼顾;三是要提升发展水平,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四是要丰富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建设;五是要坚持创新思维,加强队伍建设,组建省级高层次团队。
二、惠安——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惠安——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论文提纲范文)
(2)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闽南传统建筑保护与修缮的意义 |
1.2.2 对传统木作家具体系研究的意义 |
1.2.3 对现代室内家具陈设与设计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古代家具典籍文献 |
1.4.2 关于传统木作家具的综合研究 |
1.4.3 关于传统木作家具的专项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收获与未尽事宜 |
1.7.1 创新之处 |
1.7.2 未尽事宜 |
第2章 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的类型 |
2.1 承具 |
2.1.1 桌 |
2.1.2 案 |
2.1.3 几 |
2.2 坐具 |
2.2.1 凳 |
2.2.2 椅 |
2.3 卧具 |
2.3.1 架子床 |
2.3.2 罗汉床 |
2.4 庋具 |
2.4.1 橱柜 |
2.4.2 箱 |
2.4.3 其他 |
2.5 神龛 |
2.6 其他 |
2.6.1 面盆架 |
2.6.2 衣架 |
2.6.3 梳妆台 |
2.6.4 灯台 |
2.6.5 屏风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的装饰 |
3.1 装饰技法 |
3.1.1 雕刻 |
3.1.2 线脚 |
3.1.3 攒接 |
3.1.4 镶嵌 |
3.1.5 漆饰 |
3.2 装饰题材 |
3.2.1 卷草纹 |
3.2.2 云纹 |
3.2.3 花鸟纹 |
3.2.4 螭纹 |
3.2.5 人物纹 |
3.2.6 博古纹 |
3.2.7 麒麟与狮子纹 |
3.2.8 其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的构造 |
4.1 常用材料 |
4.1.1 主要材料 |
4.1.2 辅料辅件 |
4.2 常用工具 |
4.2.1 解材平木工具 |
4.2.2 测量定向工具 |
4.2.3 穿剔雕刻工具 |
4.3 结合方式 |
4.3.1 面-面连接 |
4.3.2 线-线连接 |
4.3.3 面-线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与空间尺度的关系 |
5.1 民居类建筑 |
5.1.1 公共空间 |
5.1.2 私密空间 |
5.1.3 辅助空间 |
5.2 祠堂类建筑 |
5.2.1 平面布局 |
5.2.2 空间尺度 |
5.3 宫庙类建筑 |
5.3.1 平面布局 |
5.3.2 空间尺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闽南传统木作家具的特点 |
6.1.1 类型特点 |
6.1.2 装饰特点 |
6.1.3 构造特点 |
6.1.4 与空间尺度的关系 |
6.2 闽南传统木作家具的影响因素 |
6.2.1 自然环境 |
6.2.2 文化背景 |
6.2.3 工艺技术 |
6.2.4 建筑形式 |
6.3 闽南传统木作家具的地域差异 |
6.3.1 外形样式 |
6.3.2 装饰风格 |
6.4 传统木作家具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
6.4.1 传统木作家具制作的现状问题 |
6.4.2 传统木作家具制作的问题成因 |
6.4.3 保护传承的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尺寸表 |
附录B 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类型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
2.4.1 建立海防卫所 |
2.4.2 形成海防体系 |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
6.2 城防建筑 |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
6.3 衙署建筑 |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
6.4 居住建筑 |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
6.5 祀佑建筑 |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
6.6 学宫建筑 |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
6.7 商贸区域 |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
7.1.1 城墙的营造 |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泉州“海丝”文献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类别及特点 |
第三节 收藏与分布 |
第二章 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现状及价值 |
第一节 开发现状 |
第二节 开发价值 |
第三章 泉州“海丝”文献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采集难度大 |
第二节 开发中的缺失 |
第三节 查阅难导致利用率低 |
第四章 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的主要策略 |
第一节 改进泉州“海丝”文献开发方式 |
第二节 共建统一开放的泉州“海丝”文献数据库 |
第三节 创新泉州“海丝”文献开发宣传 |
第四节 提高泉州“海丝”文献利用率 |
第五节 发挥“海丝”文献在泉州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起与衰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宋代之前的泉州港 |
第一节 、泉州港的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宋代之前泉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泉州港繁荣的历史背景 |
第二章 、两宋时期的泉州港 |
第一节 、宋代泉州港的崛起 |
一、泉州市舶司的建立 |
二、两宋时期,泉州港的繁荣主要表现 |
第二节 、两宋时期泉州港崛起的原因 |
第三章 、元代的泉州港——东方第一大港 |
第一节 、元代泉州港崛起的原因 |
第二节 、元代发展泉州地区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政令举措 |
第三节 、元代泉州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 |
第四节 、元代的东方巨港 |
第四章 、极盛之后,泉州港由盛转衰 |
第一节 、泉州港衰落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作为地方性小港的泉州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中国八大菜系之闽粤菜系研究现状 |
二、泰国食文化研究现状 |
三、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八大菜系中的闽粤菜系 |
第一节 闽菜 |
第二节 粤菜 |
第三章 泰国食文化内涵及特点 |
第一节 泰国食之理念 |
第二节 泰国食之取材与调料 |
第三节 泰国菜的烹饪技巧 |
第四节 泰国食用餐具与方式 |
第五节 泰国特色菜肴 |
第四章 中国闽粤菜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食用餐具 |
第二节 食的理念与讲究 |
第三节 食之习俗 |
第四节 泰国菜中的闽粤风味菜 |
第五章 中国闽粤菜对泰国食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因素 |
第二节 历史渊源与贸易往来 |
第三节 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 |
第四节 中国食文化的魅力 |
第五节 泰国文化兼容并包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晋江马遗传资源调查及保种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马匹遗传资源 |
2 我国马业的发展 |
2.1 马的起源与演化 |
2.2 我国马的优良品种 |
2.2.1 蒙古马 |
2.2.2 哈萨克马 |
2.2.3 河曲马 |
2.2.4 西南马 |
2.2.5 藏马 |
2.2.6 伊犁马 |
2.2.7 三河马 |
2.2.8 晋江马 |
2.3 我国的休闲骑乘市场 |
3 我国马的保种与选育 |
3.1 马的保种 |
3.1.1 保种理论 |
3.1.2 马的保种方法 |
3.1.3 加强对马地方品种保护区、保种场的建设 |
3.1.4 地方品种马的资源调查 |
3.1.5 建立科学的选种选配制度 |
3.1.6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加强宣传让人们群众增强保种意识 |
3.2 马的选育 |
3.2.1 选育肉用马 |
3.2.2 选育乳用马 |
3.2.3 选育旅游用马 |
3.2.4 选育竞技马 |
3.3 马繁殖育种的先进技术 |
3.3.1 马的人工授精技术 |
3.3.2 马的同期发情和排卵控制技术 |
3.3.3 马的胚胎移植 |
3.4 总结 |
4 晋江马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现状 |
4.1 建立保种场 |
4.2 建立保护区 |
4.3 技术措施 |
4.3.1 保种场采用“本品种选育”的繁育方法 |
4.3.2 保护区采取“大群体随机保种法” |
4.3.3 中远期规划 |
第二章 晋江马遗传资源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及对晋江马形成的影响 |
2.1.1 地势、海拔、经纬度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源及土质 |
2.1.4 土地利用情况,耕地及草地面积 |
2.1.5 农作物、饲料作物种类及生产情况 |
2.1.6 品种对当地条件的适应性及抗病力 |
2.1.7 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
2.2 品种来源与发展 |
2.2.1 品种来源 |
2.2.2 群体(纯种)数量 |
2.3 近15年晋江马消长形势 |
2.3.1 数量规模变化 |
2.3.2 品质变化分析 |
2.3.3 濒危程度 |
2.4 体型外貌 |
2.5 体尺和体重 |
2.6 生产性能 |
2.6.1 乘骑速力 |
2.6.2 耕犁性能 |
2.6.3 最大挽力 |
2.6.4 挽曳性能 |
2.7 繁殖能力 |
2.8 饲养管理 |
3 对晋江马品种的评价和展望 |
第三章 晋江马保种技术方案 |
1 晋江马保护区保种技术路线 |
1.1 建立符合要求的保种群 |
1.2 采用“大群体随机保种”方法 |
1.3 确定科学的选种选配制度 |
1.4 采取保种与选育利用相结合的措施 |
1.5 做好种公马养殖户的管理工作 |
1.6 开展品种登记 |
2 晋江马选育目标 |
3 种马场建设方案 |
3.1 建设内容与规模 |
3.2 规划与布局 |
3.3 场址选择 |
3.4 主要建筑与设施 |
3.4.1 马舍(马厩) |
3.4.2 其它建筑 |
3.4.3 主要设施 |
3.5 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
4 保种技术路线 |
4.1 建立保种群(建系) |
4.1.1 种马的收集 |
4.1.2 种马的整理 |
4.2 加强饲养管理 |
4.3 马的选种与选配 |
4.3.1 选种 |
4.3.2 选配 |
4.3.3 保种场繁育方案 |
4.4 保种场有关技术规范 |
4.4.1 生产性能测定 |
4.4.2 个体鉴定 |
4.4.3 留种方式 |
4.4.4 登记体系建立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地域环境差异对服饰色彩的影响研究 ——以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彩分析 |
2.1 HSV颜色模型概述 |
2.2 基于HSV颜色模型下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彩分析方法 |
2.3 近代江南民间服饰色彩分析 |
2.3.1 近代江南民间服饰色相分析 |
2.3.2 近代江南民间服饰饱和度分析 |
2.3.3 近代江南民间服饰明度分析 |
2.4 近代闽南民间服饰色彩分析 |
2.4.1 近代闽南民间服饰色相分析 |
2.4.2 近代闽南民间服饰饱和度分析 |
2.4.3 近代闽南民间服饰明度分析 |
第三章 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彩差异 |
3.1 色彩要素运用的差异 |
3.2 色彩视觉效果的差异 |
3.2.1 色彩搭配的差异 |
3.2.2 色块面积的差异 |
3.2.3 色彩肌理的差异 |
第四章 地域环境对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彩的影响 |
4.1 自然地理环境对近代江南、闽南民间服饰色彩差异的影响 |
4.1.1 光照强度的影响 |
4.1.2 气候环境的影响 |
4.1.3 水系地貌的影响 |
4.1.4 物种资源的影响 |
4.2 人文地理环境对近代江南、闽南民间服饰色彩差异的影响 |
4.2.1 民风民俗的影响 |
4.2.2 历史文化的影响 |
4.2.3 宗教信仰的影响 |
4.2.4 社会环境的影响 |
4.3 地域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地域性服饰色彩与服装设计的融合与传承 |
5.1 当代中式服装品牌的女装色彩运用现状分析 |
5.2 地域性服饰色彩与当代服装设计的融合方法 |
5.2.1 直接应用法 |
5.2.2 间接应用法 |
5.3 当代江南、闽南地区地域性服饰色彩趋势预测 |
5.3.1 当代中式女装核心色彩趋势预测 |
5.3.2 当代江南地区女装色彩趋势预测 |
5.3.3 当代闽南地区女装色彩趋势预测 |
5.4 当代江南、闽南地区地域服饰趋势色彩的验证与应用 |
5.4.1 当代江南地区地域服饰趋势色彩的验证与应用 |
5.4.2 当代闽南地区地域服饰趋势色彩的验证与应用 |
5.5 地域性服饰色彩的传承与发展 |
5.5.1 地域性服饰色彩传承面临的问题 |
5.5.2 地域性服饰色彩的传承与发展途径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附录 2: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近代江南、闽南民间服饰实物测色数据统计表 |
附录 3: 当代中式服装品牌发布会女装款式及色彩统计 |
(9)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主题及选题缘由 |
二、对已有研究及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三、本项研究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区域界定与时间断限 |
五、文本结构 |
第一章 微“盐”大义 |
第一节 盐池的历史称谓 |
第二节 红白双旗下的盐池 |
第三节 三边政府时期中的盐池 |
第四节 盐池——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 |
第二章 盐业生产与盐池经济 |
第一节1936年以前的盐池盐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制定政策 |
第三节 革命性盐业生产 |
第四节 食盐运销 |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盐池金融 |
第一节 毛泽民——近代盐池金融的缔造者 |
第二节 合作社与股份制 |
第三节 货币、银行与生产贷款 |
第四节 购买救国公债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盐池商业 |
第一节1936年以前的盐池商业 |
第二节 1936-1945年的盐池商业 |
第三节 合作社商业——边区商业的模板 |
第四节 元华工厂——抗战时期边区个体企业的代表 |
第五节 骡马会——三边贸易交流的平台 |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盐池纺织业、甘草及皮毛贸易 |
第一节 纺织业 |
第二节 皮毛业 |
第三节 甘草业 |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10)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红色旅游概述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一节 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福建省红色旅游参与度调查 |
第三节 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区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区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区开发现状 |
第三节 古田会议会址旅游区经验做法 |
第五章 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
第一节 开发原则 |
第二节 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措施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惠安——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明莆田林氏家族与三一教[D]. 武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闽南地区传统木作家具研究[D]. 庞靓. 华侨大学, 2020(01)
- [3]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D]. 陈婉铃.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5]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起与衰落[D]. 朱嘉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9(10)
- [6]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D]. 张霞. 厦门大学, 2019(09)
- [7]晋江马遗传资源调查及保种措施[D]. 曾国榕.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8]地域环境差异对服饰色彩的影响研究 ——以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为例[D]. 沈天琦. 江南大学, 2017(03)
- [9]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D]. 李柏杉. 宁夏大学, 2016(03)
- [10]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例[D]. 李子文.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