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煤泥中回收精煤的高效旋流微泡浮选柱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欣,沈阳,马志国[1](2021)在《南梁选煤厂利用微泡浮选柱回收低阶煤泥的生产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传统浮选柱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短柱型微泡浮选柱(机)在南梁选煤厂的应用效果,介绍了这种新型浮选柱的技术特点,对浮选柱在细煤泥浮选过程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陈昱冉[2](2020)在《超声驻波场中疏水颗粒稳态声团聚机理》文中指出浮选过程中普遍存在分选速率慢、选择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常采用选择性絮凝或团聚的方式改善浮选。传统方法采用搅拌等水力空化的方式实现絮凝或团聚,采用超声波对颗粒进行团聚的方式尚未有公开文献报道。本文基于超声驻波技术,在不添加任何药剂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颗粒声团聚方式,并从声团聚行为和机理上进行分析与解释。本论文在超声波以及浮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通过超声驻波系统对颗粒在超声驻波场中的行为进行探究。颗粒的声团聚试验结果表明,超声驻波仅对疏水颗粒有团聚效果。此外,超声驻波的声强和频率均对声团聚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团聚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声强,并且一定范围内声团聚效果随声强增加而提高。当声强过高时,声团聚效果将趋于稳定。与此同时,超声驻波频率也决定了声团聚能否发生。颗粒的声团聚在50 kHz超声驻波场无法实现,而在200 kHz和600 kHz超声驻波场中均能发生。超声驻波产生的聚团非常稳定,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频率在600 kHz时,超声驻波对于-45μm煤颗粒悬浮液的团聚效果最为显着。显微镜观测的结果显示,聚团中颗粒与气泡紧紧粘结,而聚团中的这些气泡是实现声团聚以及聚团稳定的重要原因。其次,通过高聚焦超声系统对颗粒悬浮液的空化阈值进行检测,建立空化阈值与颗粒悬浮液中气核分布的关系,探究声团聚中气泡的来源。空化概率曲线和空化阈值的分析结果表明,疏水与亲水颗粒悬浮液中气核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高聚焦超声系统测得的空化阈值取决于颗粒悬浮液中气核的浓度及尺寸。悬浮液空化阈值试验结果表明,空化阈值与悬浮液气体含量、颗粒疏水性、颗粒表面粗糙度、颗粒浓度有关。空化阈值越低,悬浮液中气核浓度及气核尺寸越大。通过对布莱克空化阈值进行分析,验证了空化阈值与水中气核尺寸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气核尺寸小于声场共振半径时,气核尺寸越小,空化阈值越高。本章的试验结果表明,气核以夹带的方式嵌布在疏水颗粒表面,并且疏水颗粒表面大量的夹带气核是选择性声团聚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通过不同条件下超声驻波声团聚试验,探究气核生长成为空化气泡的方式。在50 kHz和200 kHz超声驻波场中,煤颗粒可以按照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团聚,分别将其定义为瞬态声团聚和稳态声团聚。通过对不同条件的声团聚试验进行声学模拟,分析不同类型声团聚的形成原因。在50 kHz瞬态声团聚试验中,颗粒聚集在点状声压驻点,并且聚团数量恒定,呈现球团状,但聚团并不稳定,在超声波关闭后聚团迅速分散。相反,在200 kHz超声驻波场中,颗粒呈现稳态声团聚现象。颗粒聚集在声压节点,并且颗粒的聚集与声场分布无关。聚团数量较多并且具有较高强度,超声波关闭后不易分散。通过对空化气泡微观行为进行观测和分析,50 kHz和和200 kHz超声驻波场中分别产生了瞬态空化和稳态空化两种不同空化行为,并且这种空化行为与频率有关而与声强无关。借助空化阈值理论公式进行过分析,结果表明,瞬态空化和稳态空化行为由整流扩散空化阈值、布莱克空化阈值和瞬态空化阈值共同决定。最后,通过研究气泡和颗粒在超声驻波场中的受力情况,探究空化气泡和颗粒的运动方式,明确稳态声团聚的形成机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在千赫兹超声驻波场中受到的声辐射力较小,而气泡的受力明显,颗粒相比气泡受到的声场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两种声场作用力在稳态声团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为初级声辐射力和次级声辐射力。在稳态声团聚过程中,颗粒表面的气核发生稳态空化,并受到声场中初级声辐射力作用向声压节点移动,形成初步的聚集。随后,由于气泡自身振动形成次级声场,相邻气泡之间产生次级声辐射力而相互吸引,颗粒在表面空化气泡的引领下相互聚集,形成稳定的聚团。利用超声驻波场中声辐射力的作用,搭建了一种双气泡浮选系统。在该系统中,颗粒与气泡的相互作用效率要明显高于传统重力场中颗粒与气泡的相互作用效率。携带有稳态空气泡的颗粒在次级声辐射力的作用下被大气泡吸引,形成一种气泡自吸引式颗粒捕集机制,从而不需要传统浮选过程中的碰撞和粘附过程。超声驻波场双气泡浮选系统大大提高了微细粒煤的浮选效率。相比传统浮选方法,超声驻波场中的浮选回收率提高了十几甚至几十个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驻波技术在未来的浮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该论文有图109幅,表8个,参考文献156篇。
朱云峰[3](2020)在《赵楼选煤厂煤泥分选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选煤厂洗选工艺选择中,如何结合现场实际,优化细粒煤分选工艺,增加细粒煤中精煤颗粒的回收率,是关系到增加资源回收,增加选煤厂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针对赵楼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升级改造的需求,本文详细剖析煤泥分选工艺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情况开展研究,从而提出优化方案。通过煤质分析和现场调研,梳理查找当前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导向下,按照粗煤泥回收流程从入料环节的粒度分级,到分选环节的设备选择,最后到产品质量检查及改进,逐一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大直径旋流器和分级旋流器组的脱泥效果,论证了大直径旋流器在粗煤泥分选入料分级中的实用性;通过对比和调研验证了TCS分选机在粗煤泥分选中的效果,总结了生产经验;针对中矸粗煤泥灰分高的问题,研究了二次再选生产部分中煤的工艺。通过对各种细煤泥筛分浮沉结果分析,论证了排除中矸煤泥水入浮的必要性,优化了浮选入料组成,将现场一次浮选工艺改为主再浮两次浮选工艺,一次浮选精煤采用筛网沉降离心机回收,二次浮选精煤采用快开压滤机回收,降低了浮选精煤的水分和灰分,保证了浮选精煤质量稳定。这次技术改造,超越了单纯以新设备更换旧设备的思路,对整个煤泥水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改造完成后,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精煤产率提高了3%,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0.75%,浮精灰分更加稳定,减少了重介精煤背灰,增加了全厂经济效益。这次工艺优化方案对类似工艺选煤厂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有图30幅,表35个,参考文献68篇。
韩有理[4](2020)在《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引射吸气机理及气体弥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浮选是处理微细煤泥分选的有效方法,而浮选设备是浮选工艺的重要载体,浮选设备的研发一直是矿物加工行业内的重点课题。本论文耦合传统浮选机的工作原理优点和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耦合式浮选吸气机理及气体弥散特性的研究为新型浮选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支撑。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装置(JS)的工作原理和气体弥散机制,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完成了浮选设备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探讨了 JS浮选机内气泡粒径多级细化、气泡多级矿化机制及流场工作模式。表明: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装置实现浮选吸气要求,易于生成适宜的气泡尺寸,浮选作业流场均匀度较高。以引射吸气原理设计了双余弦自吸气喷嘴,以高能量转化率为原则采用非淹没方式布置喷嘴结构;双余弦自吸气喷嘴结构的吸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非淹没方式布置喷嘴能够满足吸气能力的要求,喷嘴的工作参数(入料压力、气液比等)、结构参数(喷嘴距、截面比等)是影响吸气量、喷嘴内负压、射流能量转化效率、浮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采用射流理论分析了 JS浮选设备的吸气机理,建立了双余弦自吸气喷嘴的结构选型数学模型,射流吸气能力受射流边界层厚度2e与喷嘴出口直径D参数间数学关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喷嘴距条件下,双余弦自吸气喷嘴吸气量、负压值及叶轮转速随入料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加,吸气量与负压呈正线性关系;低入料压力、小喷嘴距条件下,2e<D,喷嘴的吸气能力较弱;随入料压力和喷嘴距增加,2e≥D,喷嘴吸气能力逐渐增强,喷嘴内负压环境改善;在高入料压力、大喷嘴距条件下,2e>>D,负压区被水介质占据,吸气区内气相空间体积被压缩,双余弦自吸气喷嘴吸气能力骤降。喷嘴距为20 mm、截面比定为d/D=0.857~1时的吸气量增幅范围较大,即线性斜率最大。建立了入料压力与喷嘴距的函数关系,L=56.16-17091.36P3.92,指导喷嘴的结构选型和模型放大,具有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基于优化的结构参数建立JS浮选机的高速摄像气泡采集分析系统,研究了起泡剂浓度,入料压力,吸气量和取样高度对三种耦合结构内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重强化耦合结构对气泡粒径分布和气泡微细化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浓度的增加,气泡Sauter直径逐渐减少,当MIBC浓度达到临界兼并浓度时,气泡尺寸稳定在0.31 mm左右,比传统浮选机产生的气泡尺寸小,表明JS浮选产生了适宜尺度的气泡。如MIBC浓度为13.01 mmol/L时,中间气泡直径为0.32mm,含量33.73%。气泡Sauter直径随入料压力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反之随吸气量和取样高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与起泡剂浓度无关。采用压差法研究了三种耦合结构内的气含率分布,考察了三种耦合结构内的气含率分布差异及工作参数的影响,设计多因素试验考察工作参数的显着性差异,揭示了气含率分散机制和气体弥散状态的转变,评价JS浮选设备的气体弥散性能。不管搅拌叶轮存在与否,随MIBC浓度、入料压力、吸气量和取样高度的增加气含率均增加;在没有搅拌叶轮的情况下,随着MIBC浓度的增加直至临界兼并浓度,气含率显着增加,达到临界兼并浓度之上,在每个入料压力下气含率基本上保持不变;单喷嘴与双耦合结构内的最大气含率均小于24%,而三重强化耦合结构内最大气含率约为65%,即由于搅拌叶轮的作用,气含率增加了 40%,表明三重强化耦合结构对于改善气含率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气含率因素影响显着性试验结果表明:入料压力>起泡剂浓度>吸气量。转速的增加会逐渐改善气体弥散状态,促进气泡的微细化和分散度。流体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也表明:JS浮选机内的流场分布更有利于药剂的分散、碰撞和矿化,揭示了上部入料槽的结构实现了预调浆的设计目的。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三种耦合结构内的流体动力学参数和流场分布,近叶轮区域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近叶轮区域伴随着剧烈的能量交换和损耗,益于气体弥散度的提高,验证JS浮选设备设计的科学性和结构有效性。通过煤泥浮选试验考察JS浮选设备对不同浓度矿浆的实际浮选效率和不同粒径煤泥的捕收能力,与试验室XFD-1.5设备进行浮选速率试验比较,验证JS浮选设备的实际浮选效果。煤泥浮选试验结果表明,JS浮选机对小于0.25 mm细粒煤泥有良好的分选能力,每个粒级精煤回收率达到70%~80%;能够适应高浓度的煤泥浮选试验,浮选完善指标均高于50%,可燃体回收率达到76%~87%;浮选速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JS浮选机实际分选效果要优于试验室XFD-1.5浮选机,实现设备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及简化工艺流程的目的。图[69];表[25];参[210]
赵虎[5](2019)在《神华宁煤动力煤选煤厂细粒煤浮选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深加工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原有的动力煤分选工艺正在从传统的块煤分选末煤不分选逐步向煤炭全级入洗发展,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煤泥排放量直接影响企业环保。因此,为最大限度的降低煤泥的排放量,根据动力煤中煤泥可浮性特征,采用有效的分选设备及分选药剂,开展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浮选分选工艺研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选取了三个全级洗煤厂进行采样,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进一步试验的洗煤厂,对原煤进行了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其矿物组成,明确了原料煤泥化现象严重,给后续分选造成不便。随后对金凤洗煤厂生产煤样的进行采样分析,对煤样做分布释放试验,确定煤样的可浮性,通过对-0.5mm煤样进行不同入料浓度的小浮选试验,确定了浮选入料浓度在80.00g/l时,浮选指标最佳;确定浮选入料浓度后,采用不同浮选药剂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不断优化相关药剂制度,得出结论使用昂鑫科级公司提供的捕7#作为捕收剂、仲辛醇作为起泡剂时,浮选效果最佳;得出的结论:动力煤选煤厂煤泥可以通过浮选分选出精煤产品,但可燃体回收率较低,药剂消耗量大,对如何使用合适调整剂进一步降低高灰细泥对浮选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选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做为调整剂进行煤泥浮选,通过试验比对,两者均能降低浮选精煤灰分,通过做浮选机和浮选柱的对比试验,确定使用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分选设备,矿浆预处理器作为矿浆准备设备,快开式压滤机作为精煤脱水设备。通过对分选设备进行机理分析选择,对现有厂房进行了设备模拟布置。该论文共有图13幅,表41个,参考文献54篇。
孙晋升[6](2019)在《金黄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介旋流器的大型化导致其分选下限变大,使3.0-0.5mm粒度范围的物料不能得到很好地分选,同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0.25mm的粗颗粒混入浮选入料和-0.045细粒煤泥在原煤中比例不断增大,导致浮选“跑粗”、浮选过程恶化、重介背灰等问题。安徽金黄庄选煤厂就存在以上问题,为了提高精煤品质和回收率,尽可能地减少重介“背灰”,亟待采取有效的手段或方法来提高粗煤泥的分选效果和细粒煤泥的浮选效果,优化选煤工艺,从而增加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促进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对矸石旋流器和分级旋流器进行单机检查,找到了粗煤泥系统分选效果差的原因,通过对浮选入料性质和可浮性分析,对煤泥的浮选主再选工艺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矸石分级旋流器存在底流夹细现象,分级旋流器溢流跑粗严重,这部分粗颗粒进入浮选系统不能得到有效分选,且浮选入料浓度高,损失了大量的精煤。粗煤泥实验室TBS分选效果优于现场重选分选效果,如配合合适的粗精煤泥脱泥脱水作业,可得到灰分10%以下的粗精煤泥。煤泥的可浮性和浮选主再选试验结果表明,煤泥再选不能进一步提质降灰,不建议对煤泥进行再选。粗煤泥系统和浮选系统优化改造后,粗精煤产率增加2.32%;可得到灰分13.00%的浮选精煤,浮选精煤产率可提高到49.98%,可燃体回收率35.69%,每年可直接增加8087.23万元的经济效益。本论文共有图22幅,表29个,参考文献81篇
卜祥宁[7](2018)在《浮选柱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旋流微泡浮选柱创造性的将旋流离心力场与浮选相结合,在同一个柱体中实现了“捕集区粗选-旋流区扫选-泡沫区精选”的多段分选机制。浮选柱流体动力学状况是影响煤炭颗粒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浮选柱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的主要手段包括摄影和摄像技术、层析成像技术、颗粒示踪技术和探针技术等,这些技术成本高昂,难以适用于工业浮选柱中复杂的生产环境。压力波动测量技术具有容易测量、价格相对便宜、适用于苛刻的工业条件等优点,已在实验室、半工业和工业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和鼓泡塔流体动力学状况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借助压力波动技术对旋流微泡浮选柱捕集区流体动力学状况进行评价,为实现颗粒的稳态高效分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有望为解决大型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监测提供智力支持。为了研究浮选柱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气泡参数测量仪、压差法对浮选柱捕集区气-液两相流气泡大小、气泡上升速度、气含率和压力波动的时间序列进行了测量。采用频谱分析技术、混沌分析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压力时序信号进行分析,定量的研究了压力波动特征参数与流体动力学特征参数(气泡大小、气泡速度、气含率和气泡雷诺数)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定性地分析了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气液固三相流体动力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考察了压力波动特性参数对煤炭颗粒浮选产率的预测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通过对捕集区压力波动进行频谱分析,发现捕集区压力波动频域特征与气泡运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建立了非相干压力波动标准偏差与气液两相流大气泡直径之间的关系模型(δIOP=22.67(7)d大气泡,avg(8)1.65,Adj.R2=0.9511)。气泡兼并程度的加剧,使得捕集区气泡大小变得不均匀,大气泡的数目增多、直径变大,涡旋运动发育,气泡运动不规则程度加深,3-5 Hz区域中功率谱密度的强度增大。其次,在捕集区压力波动混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沌特征参数(Kolmogorov熵)与流体动力学特征参数(气泡雷诺数)之间的关系模型(Kolmogorov熵=0.13ln(7)Reb(8)-0.67,Adj.R2>0.99)。当捕集区流体状态从均匀流向非均匀流转变时,大气泡开始在柱体中心出现,气泡兼并行为越来明显。大气泡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周围小气泡,在其周围开始出现流体环流和涡旋运动,使得气液两相流动混沌程度增强,同时流体的湍流强度也增大。再次,通过对压力波动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压力波动标准偏差与气泡大小、气泡速度和气泡雷诺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与气含率之间相关性较弱。压力波动标准偏差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差(Adj.R2<0.8),主要原因是该分析方法忽视了压力波动的频率特征。压力波动的标准偏差与气泡运动行为有关。随着柱体高度的增加,气泡运动不规则程度加剧,气泡大小分布不均匀性加剧,压力波动标准变差变大。然后,通过对气液固三相压力波动进行频谱和混沌分析,发现功率谱密度强度和Kolmogorov熵的变化与捕集区流体动力学状况的定性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固体颗粒的存在可以降低捕集区压力波动的Kolmogorov熵和3-5 Hz区域中的功率谱密度强度,抑制气泡的不规则运动,其原因是固体颗粒可以提高气泡液膜强度,降低气泡碰撞兼并的概率。最后,探究了捕集区压力波动与煤炭颗粒浮选产率之间关系,发现压力波动混沌特征参数(Kolmogorov熵)与较低固体浓度条件下煤炭颗粒的浮选产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低固体浓度条件下,随着Kolmogorov熵的增加,捕集区气泡运动不规则程度加剧,湍流强度增加,不利于煤炭颗粒的捕集回收;高固体浓度条件下,由于气泡负载能力对浮选效果的限制,使得Kolmogorov熵与浮选产率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倪超[8](2016)在《柱浮选精煤细泥污染形成机理及抑制研究》文中指出高灰细泥污染导致浮精灰分超标是煤泥浮选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论文针对柱浮选过程中细泥污染问题,分析了工业浮选柱精煤中污染矿物特性,探究了细泥对疏水煤粒浮选行为的影响及细泥回收规律,研究了浮选柱内煤粒与细泥的分布规律和细泥污染精煤的机理,提出了减少细泥污染的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阐明了工业浮选柱精煤中污染矿物的粒度特性、矿物组成。浮精中+0.045 mm粒级灰分一般达标,但-0.045 mm粒级灰分远不达标;浮精中细泥含量一般小于5%,却是导致浮精灰分超标的主要原因;细泥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其中-20μm粒级含量大于60%,且粒度越小越易污染精煤;细泥的矿物组成主要为亲水的粘土类矿物和石英矿物。研究了细泥对低灰煤粒浮选行为的影响及细泥的回收规律。细泥与不同粒级低灰煤粒混合浮选与低灰煤粒单独浮选相比,细泥质量比例小时能提高低灰煤粒的回收率,反之降低其回收率,且低灰煤粒的粒度越大,回收率降低越明显;细泥质量比例小时可提高0.5-0.25 mm粒级低灰煤粒的浮选速率常数,反之降低其浮选速率常数;不同质量比例下,细泥主要提高0.25-0.125 mm粒级低灰煤粒的浮选速率常数,但降低0.125-0.074mm粒级低灰煤粒的浮选速率常数。然而,同一粒级低灰煤粒的浮选速率常数均随细泥质量比例增大而减小,表明细泥质量比例增大将减小低灰煤粒的浮选速度。低灰煤粒的浮选速度符合一级矩阵分布模型,细泥颗粒的浮选速度符合二级矩阵分布模型。细泥颗粒与低灰煤粒混合浮选时,细泥颗粒的主要回收方式为水流夹带,细泥的回收率随细泥质量比例增大而增大。揭示了浮选柱内煤粒与细泥颗粒的分布规律。采用自制浮选柱研究了批处理与连续分选工况下低灰煤粒与细泥颗粒的轴向分布规律。批处理工况下,从泡沫区顶部至底部,低灰煤粒的浓度差异小,分布较均匀;细泥颗粒的浓度明显呈增大趋势。从矿浆区顶部至底部,低灰煤粒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但矿浆区底部浓度最大;细泥颗粒的浓度呈增大趋势。连续分选工况下,从泡沫区顶部至底部,低灰煤粒的浓度差异小,分布较均匀;细泥颗粒的浓度明显呈增大趋势。从矿浆区顶部至底部,低灰煤粒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细泥颗粒的浓度逐渐增大。对比批处理与连续分选工况下颗粒的分布规律,泡沫区内的低灰煤粒、细泥颗粒分布规律相同;矿浆区内低灰煤粒分布规律不同,但细泥颗粒分布规律相同。通过采集工业旋流微泡浮选柱轴向、径向不同点的物料,探究了样品灰分、细泥颗粒的分布规律。轴向上,从泡沫区到捕集区再到旋流矿化区,细泥颗粒的含量整体呈增大趋势,不同分选区域内细泥颗粒的含量差异明显,但捕集区内细泥颗粒的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径向上,从中心至周边,泡沫区内细泥颗粒的含量明显呈减小趋势,捕集区内细泥颗粒的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旋流矿化区内细泥颗粒的含量明显呈增大趋势。工业浮选柱内各点样品灰分分布规律与细泥含量分布规律具有相关性。工业浮选柱轴向细泥颗粒的分布规律与实验室浮选柱内细泥颗粒的分布规律一致。阐释了细泥污染精煤的机理。采用高速动态摄影仪、实时在线颗粒录影显微技术(PVM)、诱导时间测定仪证实了细泥的气泡尾涡夹带回收机制、气泡边界层粘附回收机制以及细泥罩盖回收机制,并提出了多气泡液流携带回收机制。气泡尾涡夹带回收机制不具有选择性,微细煤粒与矿物颗粒均可通过该机制回收;颗粒粒度越小,气泡尾涡夹带现象越明显。微细矿物颗粒与气泡的粘附时间与相同粒级疏水煤粒与气泡的粘附时间差异不大,表明微细矿物颗粒确实可以粘附在气泡表面而跟随气泡运动。然而,粒度大于0.125 mm的矿物颗粒与气泡的粘附时间大于5000 ms,表明粒度较粗的矿物颗粒不与气泡粘附。微细矿物颗粒粘附气泡的本质是进入气泡表面液膜而跟随气泡运动的行为,与疏水煤粒穿破气泡表面液膜真正粘附气泡的行为具有本质区别。在多气泡连续上浮体系中,细泥颗粒还可通过多个气泡的协同携带方式回收,定义为多气泡液流携带回收机制,其本质是水流夹带机制的一种具体形式。细泥颗粒可在块精煤表面形成罩盖现象,且高岭石颗粒最易形成罩盖,方解石颗粒在粗糙的块精煤表面也存在罩盖现象,而石英颗粒则很难罩盖在块精煤表面。提出了泡沫区内置倾斜板、多点组合充气、矿浆稀释和添加泡沫喷淋水4种减少柱浮选过程中细泥污染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种措施均可有效降低浮精灰分,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
赵敏捷,方建军,李国栋,张琳,张铁民[9](2016)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简要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浮选原理及优缺点,针对该设备的研究进展,从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及自动化、结构优化研究、机柱联合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分别总结了该设备在金属矿选矿、选煤及非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情况。指出该设备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同时指出该设备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选矿业。
王辉[10](2016)在《低灰细粒煤泥絮凝浮选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采煤机械化的发展、重介选煤粒度下限的降低及粗煤泥分选工艺的完善,浮选入料中微细级含量逐渐增加,这对浮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以微细粒级为主的煤泥,浮选速度慢,浮选时间长,微细粒煤泥在短时间内难以矿化及升浮,容易损失在尾煤中,而造成精煤产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微细粒煤泥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在浮选过程中会吸附大量的药剂,造成药剂消耗过高。因此微细粒煤泥的分选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某选煤厂低灰细粒入浮煤泥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其常规浮选行为,并深入探讨了采用絮凝浮选的方法来强化微细粒煤泥回收的可行性及过程,最后对工业浮选系统进行絮凝浮选研究,证实了絮凝浮选的实践意义。论文所研究的煤泥为低灰细粒煤泥,其中灰分约为13.5%,<0.045 mm粒级产率约为70%;煤泥中间密度级产率较少,解离较好;煤中矿物质以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煤中含有较多的疏水性基团,而亲水性基团含量较少。在煤泥的常规浮选试验中,与捕收剂相比,起泡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分选效果具有更加显着的影响,其中采用仲辛醇作为起泡剂,浮选精煤产率及灰分最高;全粒级及窄粒级浮选速度试验证实,煤泥中微细粒级含量越多,其浮选速度越慢,浮选时间越长;在自由充气的条件下,浮选过程中浮选机的转速越高,浮选精煤产率及灰分也越高。在柴油用量均为200 g/t,仲辛醇用量均为100 g/t,浮选机转速均为1800 r/min的条件下,与常规浮选相比,絮凝浮选在絮凝剂X用量为20 g/t时,产率及灰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4.32%和1.30%;相比常规浮选,絮凝浮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泥浮选速度;絮凝浮选能絮凝浮选适合应用于微细粒级含量较多的煤泥分选过程中;絮凝浮选与常规浮选相比,其浮选完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下降的,这可能是由于絮凝剂对微细粒煤泥的非选择性絮凝及絮凝浮选过程中水流的非选择性夹带作用增强所导致。工业浮选试验证实,在相同的分选条件下,与常规浮选相比,絮凝浮选在满足相应精煤灰分要求的前提下,能提高精煤产率7.84%,此时对应絮凝剂的用量为30 g/t;分选产品筛分试验证明,与常规分选相比,絮凝浮选能明显提高<0.045mm粒级煤泥的回收;当入料流量为450 m3/h,循环泵频率为41 Hz时,能为絮凝浮选提供较好的分选环境。
二、从煤泥中回收精煤的高效旋流微泡浮选柱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煤泥中回收精煤的高效旋流微泡浮选柱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南梁选煤厂利用微泡浮选柱回收低阶煤泥的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浮选工艺系统 |
2 运行效果 |
3 项目工艺设备特点 |
4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 语 |
(2)超声驻波场中疏水颗粒稳态声团聚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空化理论研究现状 |
2.2 空化的类型 |
2.3 超声波声辐射力研究现状 |
2.4 超声波在浮选中的应用 |
2.5 超声波絮凝/团聚研究现状 |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主要药剂与主要设备 |
3.3 样品性质分析方法 |
4 超声驻波场中颗粒的声团聚行为研究 |
4.1 超声驻波团聚试验方法及驻波的检测 |
4.2 颗粒的声团聚试验 |
4.3 超声驻波团聚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瞬态空化阈值与颗粒悬浮液中气核分布关系 |
5.1 高聚焦超声声压分布测定及压力校正 |
5.2 空化阈值测定方法及原理 |
5.3 颗粒悬浮液的空化阈值研究 |
5.4 颗粒悬浮液瞬态空化行为微观研究 |
5.5 高聚焦超声波空化阈值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型的超声驻波空化行为及空化气泡形成机制 |
6.1 煤颗粒的瞬态及稳态声团聚试验 |
6.2 超声驻波声场声压级分布模拟 |
6.3 超声驻波场空化气泡聚集行为的微观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超声驻波场作用力分析及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机制 |
7.1 超声驻波场的作用力分析 |
7.2 超声驻波场中颗粒与气泡的相互作用行为研究 |
7.3 浮选管试验研究 |
7.4 小型浮选柱试验研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赵楼选煤厂煤泥分选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粗煤泥分选综述 |
2.2 细粒煤浮选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赵楼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工艺优化 |
3.1 粗煤泥分选现状 |
3.2 粗煤泥分选入料分级脱泥研究 |
3.3 粗煤泥分选技术研究 |
3.4 粗煤泥脱水工艺研究 |
3.5 中矸粗煤泥分选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赵楼选煤厂浮选工艺优化 |
4.1 浮选生产现状 |
4.2 浮选工艺优化思路 |
4.3 浮选工艺优化实施 |
4.4 浮选工艺优化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赵楼选煤厂工艺优化实施效果分析 |
5.1 工艺优化实施 |
5.2 工艺优化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引射吸气机理及气体弥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射流吸气搅拌浮选设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浮选设备吸气方式研究现状与进展 |
1.5 浮选设备中气体弥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5.1 浮选气体弥散的测量技术的研究 |
1.5.2 浮选气含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3 气泡特征参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5.4 气体弥散参数的研究对矿物浮选效果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拟解决的问题 |
1.6.3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装置设计及工作原理 |
2.1 前言 |
2.2 浮选装置设计原则 |
2.2.1 双余弦自吸气喷嘴结构设计原则 |
2.2.2 入料槽、出料筒设计原则 |
2.2.3 上驱动叶轮、下搅拌叶轮设计原则 |
2.3 浮选装置设计原理 |
2.3.1 一代原型机的设计原理 |
2.3.2 二代原型机的设计原理 |
2.4 浮选装置工作原理特点 |
2.4.1 气泡矿化作用特性分析 |
2.4.2 浮选流场均匀化特性分析 |
2.4.3 气体弥散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引射吸气机理 |
3.1 前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系统搭建 |
3.2.2 试验条件及方法 |
3.3 吸气机理 |
3.3.1 双余弦自吸气喷嘴设计 |
3.3.2 喷嘴工作过程 |
3.3.3 射流吸气原理分析 |
3.4 浮选装置吸气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入料压力对叶轮转速的影响规律 |
3.4.2 入料压力对吸气量及喷嘴内负压的影响规律 |
3.4.3 喷嘴距对吸气量的影响规律 |
3.4.4 喷嘴截面比对吸气量的影响规律 |
3.4.5 入料压力与喷嘴距的函数关系确立 |
3.5 本章小结 |
4 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气泡粒径演化机制 |
4.1 前言 |
4.2 喷嘴-驱动叶轮-搅拌叶轮三重强化耦合作用对气泡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起泡剂浓度对气泡粒径分布的影响 |
4.2.3 入料压力对气泡粒径分布的影响 |
4.2.4 吸气量对气泡粒径分布的影响 |
4.2.5 取样高度对气泡粒径分布的影响 |
4.3 喷嘴-驱动叶轮双重耦合作用对气泡粒径分布特征 |
4.3.1 试验系统及方法 |
4.3.2 起泡剂浓度对气泡尺寸的影响 |
4.3.3 入料压力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
4.3.4 吸气量对气泡尺寸的影响 |
4.4 单一喷嘴对气泡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 |
4.4.1 试验系统及方法 |
4.4.2 起泡剂浓度对气泡尺寸的影响 |
4.4.3 入料压力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
4.4.4 吸气量对气泡尺寸的影响 |
4.5 结构因素对气泡尺寸的影响 |
4.6 气泡大小对气泡碰撞概率和粘附概率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气含率分布特征 |
5.1 前言 |
5.2 喷嘴-驱动叶轮-搅拌叶轮三重强化耦合作用对气含率分布特征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分布和叶轮转速的影响 |
5.2.3 入料压力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2.4 吸气量对气含率和叶轮转速的影响 |
5.2.5 取样高度对气含率的影响 |
5.3 喷嘴-驱动叶轮双重耦合作用对气含率分布特征 |
5.3.1 试验系统及方法 |
5.3.2 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3.3 入料压力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3.4 吸气量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4 单一喷嘴对装置内气含率分布特征的影响 |
5.4.1 试验系统及方法 |
5.4.2 起泡剂浓度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4.3 入料压力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4.4 吸气量对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5.5 结构因素变化对气含率的影响 |
5.5.1 操作参数变化的影响 |
5.5.2 浮选设备气含率数据比较分析 |
5.5.3 气体弥散状态的转变 |
5.6 喷嘴-驱动叶轮-搅拌叶轮三重强化耦合结构下多因素交互作用对气含率的影响 |
5.6.1 明确试验目的和考察指标 |
5.6.2 制定因素水平表 |
5.6.3 选取正交表与试验方案制定 |
5.6.4 数据分析 |
5.7 气体弥散机制 |
5.7.1 湍流对气泡和颗粒运动的影响 |
5.7.2 气泡上升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
5.7.3 搅拌叶轮对气泡的直径和曳力影响 |
5.7.4 气泡粒径分布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6 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数值模拟研究 |
6.1 前言 |
6.2 数学计算模型的确定 |
6.2.1 物理模型建立 |
6.2.2 边界条件与求解策略设置 |
6.3 计算结果分析 |
6.3.1 质点轨迹分析 |
6.3.2 流体动力学参数分析 |
6.4 湍流力场分布对气体弥散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
7.1 前言 |
7.2 试验系统及方法 |
7.2.1 试验系统 |
7.2.2 试验药剂及样品 |
7.2.3 试验仪器 |
7.2.4 试验条件及方法 |
7.3 浮选评价指标 |
7.4 原煤性质 |
7.5 煤泥浮选试验 |
7.6 浮选速度试验 |
7.7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神华宁煤动力煤选煤厂细粒煤浮选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煤泥浮选选煤厂的确定 |
2.2 原料煤矿概况 |
2.3 原煤煤质特征 |
2.4 金凤洗煤厂现状 |
2.5 煤质特性数据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煤泥浮选试验条件的确定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样品及试验项目 |
3.3 煤泥可浮性及最佳试验条件的确定 |
3.4 浮选药剂的确定 |
3.5 浮选药剂用量的确定 |
3.6 煤泥浮选效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煤泥分选工艺设备的确定 |
4.1 选煤方法的比选 |
4.2 主要分选设备的确定 |
4.3 辅助分选设备的确定 |
4.4 分选工艺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模拟厂房设备布置 |
5.1 主要设备简述 |
5.2 工艺系统技术操作 |
5.3 厂房设备布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金黄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粗煤泥分选综述 |
2.1.1 粗煤泥分选概念 |
2.1.2 粗煤泥分选设备 |
2.1.3 粗煤泥分选工艺 |
2.1.4 粗煤泥浮选工艺存在的问题 |
2.2 细粒煤浮选综述 |
2.2.1 细粒煤浮选设备 |
2.2.2 细粒煤浮选工艺 |
2.2.3 细粒煤浮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金黄庄选煤厂概况及原生产工艺 |
3.1 金黄庄选煤厂概况 |
3.2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 |
3.2.1 煤质特征 |
3.2.2 金黄庄选煤厂的产品情况 |
3.2.3 分选工艺及应用情况 |
3.3 金黄庄选煤厂浮选系统原工艺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金黄庄选煤厂粗煤泥系统工艺优化 |
4.1 矸石旋流器组单机检查 |
4.2 分级旋流器单机检查 |
4.3 改造后分级旋流器单机检查 |
4.4 粗煤泥分选系统改造 |
4.4.1 现场粗煤泥分选效果 |
4.4.2 实验室粗煤泥分选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金黄庄选煤厂浮选系统工艺优化 |
5.1 浮选系统检查分析 |
5.1.1 浮选入料组成 |
5.1.2 浮选入料可浮性 |
5.2 改造后浮选系统的分选效果 |
5.3 浮选主再选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经济效益分析 |
6.1 经济效益分析 |
6.1.1 粗煤泥系统改造经济效益 |
6.1.2 浮选系统改造经济效益 |
6.1.3 粗煤泥系统和浮选系统改造后总经济效益增加量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浮选柱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流体动力学参数与颗粒-气泡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
2.2 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原理与颗粒可浮性的适配机制 |
2.3 旋流微泡浮选柱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 |
2.4 多相流体系流体动力学参数研究方法 |
2.5 压力时序信号分析在多相流体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6 小结 |
3 基于频谱分析的捕集区气液两相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3.1 压力波动来源 |
3.2 频谱分析方法 |
3.3 气液两相流试验系统 |
3.4 浮选柱捕集区压力波动功率谱密度分析 |
3.5 浮选柱捕集区壁面压力波动交叉功率谱分析 |
3.6 小结 |
4 基于混沌分析的捕集区气液两相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沌分析在多相流体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4.3 混沌分析算法 |
4.4 操作条件对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4.5 压力波动与气泡雷诺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
4.6 小结 |
5 基于统计学分析的捕集区气液两相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3 压力波动标准偏差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
5.4 小结 |
6 捕集区气液固三相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三相条件下Kolmogorov熵与气泡雷诺数的关系 |
6.3 三相条件下功率谱密度与气泡大小的关系 |
6.4 小结 |
7 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浮选柱浮选产率之间关系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3 颗粒粒度对浮选动力学模型参数的影响 |
7.4 旋流微泡浮选柱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 |
7.5 压力波动与颗粒浮选产率之间的关系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柱浮选精煤细泥污染形成机理及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微细颗粒浮选行为研究现状 |
1.4 颗粒夹带行为研究现状 |
1.5 细泥罩盖行为研究现状 |
1.6 减少细泥污染方法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样 |
2.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3 常规试验方法 |
3 工业浮选柱精煤中污染矿物特性研究 |
3.1 浮精的粒度分布特性 |
3.2 浮精的密度分布特性 |
3.3 浮精中细泥的矿物组成特性 |
3.4 浮精中细泥的粒度分布特性 |
3.5 浮精中细泥的润湿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细泥对低灰煤粒浮选行为影响及细泥回收规律研究 |
4.1 试验样品选取及试验方法 |
4.2 细泥对低灰煤粒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4.3 细泥对低灰煤粒浮选动力学的影响 |
4.4 细泥颗粒回收规律及浮选动力学研究 |
4.5 细泥颗粒回收方式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浮选柱内煤与细泥颗粒分布规律探究 |
5.1 试验样品选取及试验系统构建 |
5.2 批处理工况下矿浆区颗粒的分布规律 |
5.3 批处理工况下泡沫区颗粒的分布规律 |
5.4 连续分选工况下颗粒的分布规律 |
5.5 工业浮选柱内颗粒的分布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6 细泥污染形成机理研究 |
6.1 试验样品与装置 |
6.2 气泡尾涡夹带回收机制 |
6.3 气泡边界层粘附回收机制 |
6.4 多气泡液流携带回收机制 |
6.5 细泥罩盖回收机制 |
6.6 细泥污染精煤机制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柱浮选过程中抑制细泥污染措施探索 |
7.1 泡沫区内置倾斜板抑制细泥污染 |
7.2 多点充气组合抑制细泥污染 |
7.3 矿浆稀释抑制细泥污染 |
7.4 泡沫喷淋水抑制细泥污染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
1.1 设备结构 |
1.2 分选原理 |
1.3 优缺点 |
2 设备研究进展 |
2.1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理论 |
2.2 计算机模拟及自动化 |
2.3 结构研究 |
2.4 机柱联合 |
3 工业应用 |
3.1 金属矿选矿 |
3.2 选煤 |
3.3 非金属矿选矿 |
4 结论 |
(10)低灰细粒煤泥絮凝浮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细粒煤泥的分选特性及夹带行为 |
1.3 微细粒级煤泥的浮选研究进展 |
1.4 絮凝技术 |
1.5 絮凝浮选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试验准备过程 |
2.1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
2.2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3 评价指标 |
3 煤泥性质分析 |
3.1 工业分析及全硫的测定 |
3.2 粒度及密度组成 |
3.3 X射线物相分析 |
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常规浮选试验研究 |
4.1 浮选药剂用量试验 |
4.2 不同粒级下的浮选速度差异 |
4.3 不同种类浮选药剂分选效果的对比 |
4.4 浮选机转速对分选指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絮凝浮选试验研究 |
5.1 絮凝浮选的初步探索 |
5.2 絮凝浮选的条件试验 |
5.3 絮凝浮选的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絮凝浮选工业试验研究 |
6.1 工业浮选柱系统 |
6.2 常规浮选的分选效果 |
6.3 絮凝浮选的分选效果 |
6.4 絮凝浮选的条件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从煤泥中回收精煤的高效旋流微泡浮选柱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梁选煤厂利用微泡浮选柱回收低阶煤泥的生产实践[J]. 刘文欣,沈阳,马志国.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1(08)
- [2]超声驻波场中疏水颗粒稳态声团聚机理[D]. 陈昱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赵楼选煤厂煤泥分选工艺优化研究[D]. 朱云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2)
- [4]射流-搅拌耦合式浮选引射吸气机理及气体弥散特性研究[D]. 韩有理.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5]神华宁煤动力煤选煤厂细粒煤浮选工艺的研究[D]. 赵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金黄庄选煤厂煤泥分选系统优化研究[D]. 孙晋升.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浮选柱捕集区压力波动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参数相关性研究[D]. 卜祥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8]柱浮选精煤细泥污染形成机理及抑制研究[D]. 倪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9]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赵敏捷,方建军,李国栋,张琳,张铁民. 矿产综合利用, 2016(04)
- [10]低灰细粒煤泥絮凝浮选试验研究[D]. 王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