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GN承载网之QoS解惑(论文文献综述)
贺立充[1](2018)在《中国移动智慧校园光网建设方案设计及工程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全光网覆盖是当前电信运营商的主要传输解决方案。随着光网覆盖的不断完善及业务的推进,不同用户对于光网技术的需求也出现分化,在大多数区域覆盖工程中无法使用单一的光网技术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引入多种技术混合组网成为主要解决方案。论文结合云南移动实际工程案例,深入研究了智慧校园应用场景下全光网覆盖的设计方案。论文首先简述了光承载网主要技术,分析比较了包括SDH/MSTP、PTN、OTN和PON等典型技术优缺点,并且对于各种技术适用的场景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论文结合中国移动现网实际及需求情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多种不同级别用户的综合解决方案,包括骨干网、接入网和重要客户专线等。论文结合云南某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项目,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全光网覆盖涉及方案,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唐澄澄[2](2019)在《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装箱算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宽带化时代逐渐到来,移动业务类型从语音、数据等业务逐步转型为全IP形式,集团大客户的需求和带宽需求也同样在增长。集团大客户业务占据了电信运营商80%的利润,这使得集团客户成为了运营商竞争的重点,而集客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主要盈利业务,对带宽、QoS需求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传统的传输网络在承载移动网络业务时,由于其存在造价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带宽资源有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务承载网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业务需求,需要构建新型业务承载网络,由此,IPRAN网络应运而生。相较传统的传输网络而言,IPRAN网络灵活性强、易维护,主要用于承载3G、4G基站数据回传业务和集团客户的组网型业务,满足了移动业务对带宽的需求。IPRAN网络相较于传统网络,更具灵活性、复杂性和可扩展性,这也使得业务承载网在满足多接入、兼容、同步、扩展等需求的同时相应地带来了在故障处理方面的复杂度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解决综合业务承载网中,当有新的网络业务需要装入时,出现的网络拥塞问题,也称作装箱问题。本文以IPRAN网络的集团客户业务为背景,对网络中出现的装箱问题,运用启发式算法进行解决,涉及到的算法主要包括蚁群算法、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并基于传统蚁群算法,提出了改进方法,提升了算法的装箱效率。最后,本文以南京市某区域的集团客户网络业务为例,对改进的IPRAN网络装箱优化效率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装箱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王鹏[3](2015)在《可重构基础网络多态路由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各行各业”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然而,当今互联网IP地址的语义过载和薄弱的服务定制能力制约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业务需求与网络基础能力之间的差距愈发显着。因此,如何快速、灵活和高效地提供多样化的网络服务成为未来网络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传统网络路由系统以其简单健壮的特性很好地完成网络互连和数据传递任务,但面对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结构固定和功能单一的传统路由系统显得力不从心。目前,路由系统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如何适应不断增大的网络规模,提高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其次,如何在千变万化的业务特性和千差万别的服务质量需求下提高路由系统的服务能力。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对可重构基础网络中多态路由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图在增强网络的互联传输能力方面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路径。论文针对如何提高路由的可扩展性和多样化服务能力方面的问题,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架构和功能分解组合的思想,提出了可重构基础网络的多态路由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多态路由模型的身份与位置映射解析系统、节点内的多态派生方法和节点间的服务路径选择方法。基于研究成果,依托于《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制需求,构建了一种能够支持多种网络体系和路由协议共存的多态路由原型系统。概括起来,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一种可重构基础网络中的多态路由模型。该模型在身份与位置分离的基础之上,基于功能分解与组合的思想,将传统路由协议和网络服务分解为基本功能单元,称为路由元能力,通过对不同路由元能力实例的动态组合实现个性化定制路由机制的派生。多态路由模型核心包含三部分,一是路由服务描述,用统一的数学形式刻画业务的路由服务需求;二是基态路由,是路由元能力实例的集合;三是多态派生,是实现基态路由到多态路由关键。通过路由结构的自组织和路由功能的自调节,多态路由模型能够实现路由和业务之间的自匹配以及为多样化的业务提供多样化的路由服务。实例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多态路由模型下的内容传输、服务迁移和移动性支持相比于传统网络具有一定的优势。2.针对当前映射解析系统存在的可扩展性和映射解析时延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感知DHT的分层映射解析系统(LMChord, Locality-Aware Multi-Level Chord)。该系统采用分层嵌入的结构,基本思想是将映射表项存储于本地DHT域中,在本地DHT域之上构建高层的DHT域作为本地DHT域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实现“分而治之”。针对传统DHT机制存在的物理和逻辑拓扑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位置感知DHT构建算法,该算法将位置感知DHT的构建过程建模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并提出了求解该过程的马尔科夫决策构建算法,用于构建LMChord系统中的DHT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MChord能够显着降低映射解析时延和提升路由性能,相比于其它映射解析系统,平均映射解析时延和平均一跳时延分别至少降低了7.97%和13.54%。3.针对节点内多态路由协议的派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近似的多态派生算法(PDMA, Polymorphic Derivation based on Markov Approximation)。论文将多约束条件下的多态派生问题建模为一个多维多选择的背包问题。为了更好地求解该组合优化问题,通过log-sum-exp函数将该问题近似为一个马尔科夫近似问题,该问题的最优解为一类时间可逆马尔科夫链的静态分布,马尔科夫链的状态为路由元能力实例组合链,静态分布为该组合链所运行的时间比例,通过设计分布式算法实现此类马尔科夫链的状态转移即是根据网络状态动态重构多态路由协议实例,达到网络效用的近似最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派生多态路由协议和提升网络整体效用,与遗传算法相比,在组合成功率相当的情况下,该算法的运行时间降低了20%以上,网络效用至少提升了5%以上。4.针对多态路由模型数据平面节点间可能存在多条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目标多约束最优服务路径选择算法(MOPSO, Multiple-Objective Optimal Service Path Selection Algorithm)。针对服务路径选择问题,给出了服务路径优劣的评价指标。基于这些评价指标,将多目标多约束的最优服务路径选择问题建模为粒子群优化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的并行搜索特性提高最优服务路径的搜索速度,并设计了一种适合于求解该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实例验证和仿真结果都表明,MOPSO算法无论问题和种群规模大小都能获得近似最优解。与遗传算法相比,在获得相同最优解的情况下,该算法具有较小的振荡和迭代次数。5.设计和实现了一种能够支持多种网络体系和路由协议共存的多态路由原型系统。该系统基于NetFPGA开放可编程硬件平台,以OpenVZ虚拟化技术和Quagga路由可编程控制平台为核心,实现了一种面向多样业务支持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共存的路由解决方案。在控制平面,首先利用OpenVZ虚拟出多个虚拟容器,然后采用Quagga路由控制软件在不同虚拟容器实现不同路由协议。在数据平面,采用可编程NetFPGA10G平台来实现数据报文的灵活自定义高效查表转发。并通过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测试,验证了多态路由原型系统功能和性能。
李强[4](2014)在《WCDMA网络中数据语音并发性能对SIP/VOIP影响的QOS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视频应用对承载网络传输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视频应用有些是开发在iOS系统上,更多的是开发在Android系统上的。IMSdroid是基于Doubango框架开发的全功能SIP/IMS客户端Android App,通过移动终端提供音频/视频通话、内容共享等功能。由于这些移动互联网应用一般都是承载在移动通信网的分组域,是通过数据网来实现的,如何在2G/3G/4G无线移动网络不影响传统语音功能的前提下保证这些视频业务的通信质量,即如何保证移动网数据业务和移动业务并发时的服务质量,是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针对集团客户在组建IMSdroid VOIP全国视频专网时遇到的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不能并发的难题,从网络、软件、终端等多角度分析了成因。围绕用户智能终端通信涉及的各个移动网元逐一分析,包括WCDMA RNC(基站)、CS(核心网)、WLAN接入网、IMS核心功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MSdroid开源VOIP视频全国组网策略:即通过WLAN+WCDMA混合组网提升接入速率、WCDMA基站并发优化配置增加覆盖范围、终端与IMSdroid软件的适配,有效地解决了SIP/WCDMA并发的软件升级等问题,并搭建试验网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在对比WCDMA网络RNC PS/CS并发业务不同配置对应用软件影响的基础上得出最佳配置参数;分析了WLAN与WCDMA两种无线接入方式不同带宽对移动视频APP终端组网的影响,并推荐混合组网方式提升用户接入质量;分析了IMSdroid软件在SIP/WCDMA/GSM并发时可能产生的系统性BUG并提出软件优化思路等。该课题研究成果已经部署在Android终端上,同样可适用于IOS和Windows终端;由于VOLTE尚不成熟,基于WCDMA的成果应用即使在4G(LTE)建成后,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鑫[5](2014)在《MPLS网络可靠性及解决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作为ATM与IP结合的产物,继承了IP技术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同时利用现有的二层硬件交换技术(如ATM,FR等)提供了对流量管理和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的支持,具有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保证。网络中任何资源都有可能发生故障,为了提供一个高可靠性的网络,MPLS故障恢复机制能在网络故障发生后快速进行修复。随着实时业务在网络中的大量应用, MPLS故障恢复机制作为MPLS网络可靠性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下一带网络发展的技术基础。快速重路由技术是MPLS故障恢复机制的核心技术,多拓扑技术用于在IP网络中设备发生短时失效后快速恢复业务的传输路径。本文在研究了快速重路由技术和多拓扑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两者的技术优点,并对技术缺陷进行改进后,提出一种新的主备用标签的计算方法,使MPLS网络可靠性得到提升。本文的优化方案主要提出两种新概念:首先利用改进的冗余树算法在实际网络拓扑的基础之上,将网络划分成为2个逻辑拓扑,这两个逻辑拓扑都包含了网络中所有节点。当一个拓扑有失效节点时,在LSR(Label Switch Routers,标签交换路由器)中将流量切换到另一个拓扑中传输,切换时延短,丢包率低;其次LDP FRR(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Fast ReRoute,标签交换协议快速重路由)为每个路由器计算主输出接口和备用输出接口并在标签转发表中增加备用标签条目,本文的优化方法为网络计算了2个逻辑拓扑,所以在MPLS网络的LSR中为两个拓扑分别维护一个标签转发表,当一个拓扑失效时,马上查找另外一个的标签转发表,对于网络中的节点,对应每个目的地前缀,都有两个下一跳和分配的标签。在所有节点上采用这个优化方案则无需新增功能就可以既做到端口保护,也可以同时做到节点和路径保护。
庞爱丽[6](2014)在《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文中指出当今通信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技术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电信业务和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和固定业务向移动业务的战略性转变。面对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电信运营商不仅需要依靠用户量的增长来提供收入增长,而且要在新的业务应用和消费模式中找到新的发展向。这就要求运营商一方面采用新的网络技术和产品有效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新的网络技术使目前和将来即将出现的多网运营的建设得以兼顾。产业界已达成共识:目前分离的语音、数据,多媒体和移动网络必将逐步融合演进至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开放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对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叙述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介绍了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了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策略。分别针对PSTN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接入网、传输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3、研究了下一代网络的技术核心—软交换技术,包括软交换的概念、整体结构和关键协议,分析了软交换的接入能力、业务能力、网络管理机制以及技术优势。重点研究了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并且对软交换和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提出了融合演进策略。根据NGN和软交换技术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网络与软交换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进行了研究。4、论述了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工程的设计方案,利用黑龙江电信现有的城域网资源和可利用的本地接入网资源,按照NGN网络分层的要求,从网络容量和可扩展性,运营成本和能力以及投资等几方面,对黑龙江电信的NGN试验网工程设计了方案,研究制定了路由组织、私网穿越、QoS实现、网络带宽等方案;通过对网络的安全分析提出了防护方案,并且提出了计费、网管、同步的方案。同时,对用户编号、IP地址分配、信令点编码等网络资源进行了规划。从而优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和成本。
杨娜[7](2013)在《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作为下一代网络(NGN)核心,软交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国际与国内各界高度重视。宁夏电信在省内构建基于IP承载的业务与控制相分离、呼叫与业务承载相分离的软交换汇接网络,对提供灵活多样业务,有效降低电信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宁夏电信电话网络业务单一、设备老化、结构复杂等问题,在深入研究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从网络架构、网元设置、IP地址规划、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方面对宁夏电信软交换汇接网络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从网络拓扑、节点结构、路由组织方面对现有IP城域网实施了优化,解决了软交换对IP承载网高安全性和高QoS保证问题;对软交换SS的内存使用、CPU过载控制、链路检测机制、后台数据库系统进行了优化。对网络进行了测试,成功地完成了软交换网的业务割接和投入运行。宁夏电信软交换网络目前已投入运营,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向用户提供IP广域Centrex、WEB800、视频电话等增值业务,实现了宽、窄带业务的融合。
郑立敏[8](2012)在《支持开放可重构的通用网络设备控制器的研究》文中认为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正向支持多网融合、多业务的方向发展,基于开放架构的可灵活柔性地重组且满足业务变化的可重构网络节点设备(以路由器和交换机为代表)是目前网络设备研究的热点。开放可重构是网络中的设备间相互接口的定义和通信协议统一或标准化,同时在相同平台上对网络设备中的各种底层资源进行重构,使网络设备具有高度的跨厂家可互操作、相互兼容性且在功能上灵活重组。在开放可重构体系架构下,网络设备真正实现了控制面与数据面的分离。本论文研究网络设备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控制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开放可重构网络的特性,建立网络模型。基于开放可重构网络架构的研究,设计了开放可重构网络架构下网络设备的模型。分析控制组件在网络设备中的作用,基于网络设备的模型,对开放的通用控制器系统进行建模,提出了控制器的分层模型。其次,按照控制器分层模型,分析控制器服务层的需求,对服务层进行详细设计,提供了服务到构件的映射方法。为实现控制器的开放性,提出采用Web Service技术对服务接口进行管理与通信。采用事务处理方式对服务进行管理,实现服务的原子性操作。再次,根据控制器分层模型,把控制器构件层细分为构件管理层与转发通信模块。本文设计了一个非ForCES标准转发件的构件转化模块,将开放可重构网络中构件命令翻译为网络设备的配置命令,以适应控制器的通用性。最后,基于上述的研究和设计,本文实现了控制器软件系统,将其应用于开放可重构路由器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基本功能。用思科路由器作为控制器的转发件进行互联测试,从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进行构网测试,验证控制器通用性与开放性。将控制器成功应用于“新一代高可信网络”国家863重大项目——可重构柔性试验网组网设备工程化实施中,长期稳定运行,验证控制器的开放性、可重构性与通用性。当前,开放可重构网络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未有相关机构对于支持开放可重构的通用网络设备控制器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将为后续开放可重构的研究提供参考。控制器的正常稳定运行,对开放可重构网络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实例支撑,为三网融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谭海威[9](2011)在《内蒙古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规划》文中提出近年来,通信网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以IP为主的数据业务飞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以电话业务为主的业务格局,数据业务已成为电信网的主导业务量;另一方面,通信网技术发展迅速,ATM、IP等技术日趋成熟,网络技术正向分组化、光纤化和无线化的方向演进。业务增长和技术革新推动了下一代网络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发展。NGN是一个基于分组的网络,它能够提供包括电信服务在内的多种服务,并且可以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软交换技术是NGN的关键技术。它基于控制和传输分离的思想,具有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实现分布式通信和管理,具有良好的结构扩展性。采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多个业务网的融合,优化核心网络结构,节省设备资源,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通信质量和带宽利用率。随着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原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为新联通公司,这一合并为新联通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作者结合在内蒙古联通公司的实际工作,参考中国联通NGN发展战略,在本文中介绍了以下内容:1.软交换技术的背景及技术原理,详细分析了软交换的技术特点、概括了软交换技术的应用。2.内蒙古联通的网络现状,对传统PSTN组网结构及运营情况作了分析。3.提出了在现有网络结构基础上过渡至软交换的发展规划,对如何往软交换过渡作了详细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4.展望了软交换的发展前景。
罗瑶[10](2009)在《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P网络各类应用业务,多媒体通信向软交换系统演进是必然的趋势。目前软交换体系主流有SIP体系、H.323体系、H.248体系(用于大型网关控制)。各种协议发展很快,但都保持前向兼容,保护用户投资。目前各厂家的终端、网关设备的兼容性良好,中心控制系统只能保证基本功能互通。根据目前电网语音交换网现状,存在着覆盖面不足,占用资源多,建设、维护费用高,系统健壮性差,智能业务开展难,不支持多媒体业务等不足。软交换系统建设可开通应用:一号多机/一机多号、临时转移、遇忙前转、无应答前转、按时间表转移、来话呼叫筛选、呼叫查询、黑名单、缩位呼叫等,高级应用如多媒体调度、多媒体办公、多媒体会议、文件共享应用等。软交换系统建设:方案一可采用电信级系统,全省建设2个软交换中心,全省统一开通各类软交换应用(包括逐步扩展的高级应用);方案二可采用企业级系统,全省分片区或单个地区建设小型系统,再互相连接。小系统若不同厂家,高级应用功能全省开通可能有问题,但高级应用暂时不是电力系统必需的,且预见随着技术发展互联互通问题应该能解决。建议采用方案二建设方式,更符合电网的管理模式,且投资增加不大。可在局部范围开通试验网,以验证软交换系统的便捷性、可靠性、高级应用等情况,全省大系统可根据试验网情况,各项高级功能可逐年根据需要扩展。开通软交换系统后,可逐步淘汰程控电话系统和专用的PCM、音频配线系统,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系统建设初期可能两套系统并行,互为补充,最终全面替代程控电话系统。
二、NGN承载网之QoS解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GN承载网之QoS解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移动智慧校园光网建设方案设计及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承载网主要技术 |
2.1 光承载网概述 |
2.2 SDH+MSTP技术 |
2.2.1 基于SDH的 MSTP业务处理流程 |
2.2.2 SDH+MSTP解决方案的优势 |
2.3 光传送网OTN技术 |
2.3.1 OTN网络架构(G.872 协议) |
2.3.2 OTN光网络自愈技术 |
2.3.3 OTN的优势 |
2.3.4 OTN技术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2.4 裸光纤覆盖方式 |
2.5 分组传送网PTN技术 |
2.5.1 PTN关键技术 |
2.5.2 PTN技术的优势 |
2.6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 |
2.6.1 EPON基本技术 |
2.6.2 EPON技术的优势 |
2.6.3 GPON基本技术 |
2.6.4 GPON帧结构 |
2.6.5 GPON的 QoS技术 |
2.6.6 GPON的 DBA技术 |
2.6.7 GPON技术的优势 |
2.7 小结 |
第三章 全光网络覆盖规划设计 |
3.1 基本要求 |
3.1.1 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网络架构 |
3.1.2 业务统一承载并可扩展 |
3.1.3 高效运维和平滑升级 |
3.2 骨干网规划设计 |
3.2.1 OTN拓扑组网设计 |
3.2.2 OTN保护方式选择 |
3.3 接入网方案设计 |
3.3.1 GPON网络设计概况 |
3.3.2 GPON网络光功率设计 |
3.4 重要客户专线方案设计 |
3.4.1 专线分类 |
3.4.2 常见的专线组网方案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某市Z学院光网覆盖项目 |
4.1 项目背景 |
4.2 网络需求和总体建设思路 |
4.3 Z学院项目设计和建设内容 |
4.3.1 主干光交环网情况 |
4.3.2 10 G PON主设备选型 |
4.3.3 接入PON设备选型 |
4.3.4 铜缆改造和光网建设 |
4.3.5 基于PON网络的无线WIFI网络覆盖建设 |
4.4 使用的设备和线路汇总 |
4.5 测试维护 |
4.5.1 校园宽带验收测试情况 |
4.5.2 接入网设备安装及光纤敷设质量抽查情况 |
4.5.3 光网业务抽检情况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 |
5.2 后续工作的展望和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装箱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价值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网络背景介绍 |
2.1.1 综合业务承载网 |
2.1.2 传输网 |
2.1.3 IPRAN网络结构 |
2.1.4 IPRAN相关技术 |
2.2 集团客户专线业务 |
2.2.1 集团客户业务 |
2.2.2 集团客户专线业务的主流接入技术 |
2.2.3 集团客户专线的端到端优化问题 |
2.3 综合业务承载网的优化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装箱问题 |
3.1 装箱问题介绍 |
3.1.1 网络拥塞 |
3.1.2 装箱问题 |
3.2 数学模型 |
3.3 解决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装箱算法 |
4.1 几种典型的启发式算法 |
4.1.1 蚁群算法 |
4.1.2 遗传算法 |
4.1.3 模拟退火算法 |
4.2 标准蚁群算法 |
4.2.1 优化思路 |
4.2.2 算法流程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混合蚁群算法 |
4.3.1 算法模型 |
4.3.2 实现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客专线网络业务优化实验 |
5.1 集客专线网络业务实例 |
5.2 蚁群算法参数的选取 |
5.3 混合蚁群算法的实现 |
5.4 几种启发式算法的比较 |
5.4.1 蚁群算法的特点 |
5.4.2 遗传算法特点 |
5.4.3 模拟退火算法的特点 |
5.4.4 算法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可重构基础网络多态路由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当前互联网及路由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
1.1.2 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及研究趋势 |
1.1.3 未来网络和路由技术研究现状 |
1.1.4 论文所关注的可重构基础网络及多态路由关键技术 |
1.2 论文研究的目标及关键问题 |
1.2.1 论文研究的目标 |
1.2.2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内容概览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主要贡献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功能分解与组合的多态路由模型 |
2.1 引言 |
2.2 相关工作 |
2.3 多态路由建模 |
2.3.1 路由服务描述 |
2.3.2 基态路由 |
2.3.3 多态派生 |
2.4 多态路由实例研究 |
2.4.1 内容传输性能 |
2.4.2 服务迁移性能 |
2.4.3 移动性支持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态路由模型的身份位置映射解析系统 |
3.1 引言 |
3.2 背景和动机 |
3.2.1 映射解析需求 |
3.2.2 相关工作 |
3.3 基于位置感知DHT的分层映射解析系统架构 |
3.3.1 系统框架 |
3.3.2 映射解析机制 |
3.4 基于MDP的映射解析系统构建 |
3.4.1 问题分析 |
3.4.2 模型构建 |
3.4.3 构建算法 |
3.5 性能仿真与分析 |
3.5.1 实验环境 |
3.5.2 平均映射解析时延 |
3.5.3 平均一跳时延 |
3.5.4 时延累积分布 |
3.5.5 平均跳数 |
3.5.6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态路由模型节点内的多态派生算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多态派生模型与算法 |
4.3.1 问题分析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基于马尔科夫近似的多态派生算法 |
4.4 性能仿真与分析 |
4.4.1 实验设计 |
4.4.2 度量指标 |
4.4.3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态路由模型节点间的最优服务路径选择算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问题分析和描述 |
5.3.1 问题分析 |
5.3.2 问题描述 |
5.4 最优服务路径选择模型与算法 |
5.4.1 粒子群优化概述 |
5.4.2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服务路径选择模型 |
5.4.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服务路径选择算法 |
5.5 实例验证与性能仿真 |
5.5.1 实例验证 |
5.5.2 性能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态路由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相关工作 |
6.3 多态路由原型系统设计方案 |
6.3.1 系统设计目标 |
6.3.2 系统总体设计 |
6.3.3 控制平面设计 |
6.3.4 数据平面设计 |
6.4 多态路由系统原型实现 |
6.5 测试与验证 |
6.5.1 测试场景 |
6.5.2 功能测试 |
6.5.3 性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WCDMA网络中数据语音并发性能对SIP/VOIP影响的QO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概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CDMA 及 QOS 感知分析 |
2.1 WCDMA QOS 相关参数 |
2.2 QoS 签约策略 |
2.3 端到端 WCDMA 服务质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MS 网络及 QOS 分析 |
3.1 IMS 网元 |
3.2 对 IMS 业务的质量要求 |
3.3 WLAN 接入中的 QOS |
3.4 端口及容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及验证分析 |
4.1 试验环境说明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优化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MPLS网络可靠性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MPLS 技术 |
2.1 MPLS 简介 |
2.2 MPLS 协议机制 |
2.2.1 转发等价类 FEC |
2.2.2 标签的分配与分发 |
2.2.3 标签交换路径 LSP |
2.2.4 标签分发协议 |
2.3 MPLS 的实现 |
2.3.1 路由信息的获取 |
2.4 MPLS 与其他网络技术的关系 |
2.4.1 区分服务 |
2.4.2 MPLS 用于流量工程 |
2.4.3 RSVP 与 MPLS 的结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PLS 快速重路由技术 |
3.1 快速重路由技术 |
3.1.1 路径保护 |
3.1.2 局部保护 |
3.2 现有 MPLS 故障路径保护技术 |
3.2.1 Makam 方案 |
3.2.2 Hashin 方案 |
3.2.3 MPLS TE 快速重路由 |
3.2.4 LDP FRR |
3.3 一种 MPLS 故障恢复优化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PNET MODELER 网络建模与仿真环境 |
4.1 为什么要仿真建模 |
4.2 OPNET 软件概述 |
4.3 MODELER 建模工作流程 |
4.4 OPNET 中 MPLS 主要特征 |
4.5 数据收集选择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用 MPLS 多拓扑技术实现 MPLS 故障恢复 |
5.1 MPLS 故障恢复机制思想的提出 |
5.2 基于改进的冗余树算法构建网络拓扑 |
5.2.1 割点和割边的找法 |
5.2.2 2 连接图冗余树算法: |
5.2.3 非 2 连接图改进冗余树算法 |
5.3 改进的冗余树算法在 MPLS 故障恢复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真及性能分析 |
6.1 用 OPNET MODELER 分析 MPLS 网络 |
6.1.1 网络拓扑结构和主要参数设置 |
6.1.2 实验一网络中没有配置 MPLS 流量工程 |
6.1.3 实验二在网络中配置两条静态 LSP |
6.1.4 实验三支持 QoS 的 MPLS 流量工程 |
6.2 MPLS 故障恢复机制方案仿真 |
6.2.1 仿真场景 |
6.2.2 LSR 节点模型 |
6.2.3 LER 节点模型 |
6.2.4 故障控制节点模型 |
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文的不足 |
7.3 未来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任务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下一代网络概述 |
2.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
2.2 NGN的体系结构 |
2.3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 |
2.4 NGN的关键技术 |
2.4.1 软交换技术 |
2.4.2 高速路由/交换技术 |
2.4.3 大容量光传送技术 |
2.4.4 宽带接入技术 |
2.5 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研究 |
2.5.1 PSTN网络的演进 |
2.5.2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 |
2.5.3 国际互联网的演进 |
2.5.4 接入网的演进 |
2.5.5 传输网的演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交换技术及发展 |
3.1 软交换的概念 |
3.2 软交换的整体架构 |
3.3 软交换的关键协议 |
3.4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 |
3.4.1 特点综述 |
3.4.2 软交换综合接入能力 |
3.4.3 强大的业务能力 |
3.4.4 策略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
3.5 软交换的技术优势 |
3.5.1 成本优势 |
3.5.2 业务优势 |
3.6 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 |
3.6.1 主要应用方式 |
3.6.2 在IP城域网上提供本地电信业务 |
3.6.3 在骨干数据网上提供长途电信业务 |
3.6.4 与IN进行网络和业务互通 |
3.6.5 与现有H.323 VOIP互通的方案 |
3.7 软交换与现有网络的关系 |
3.7.1 软交换对PSTN向下一代网络融合演进解决方案 |
3.7.2 软交换和H.323 VoIP网络互通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方案 |
4.1 网络实施方案 |
4.1.1 工程概况 |
4.1.2 互通方案 |
4.1.3 路由组织 |
4.1.4 信令网关(SG)设置方案 |
4.1.5 私网穿越设备 |
4.2 承载网建设方案 |
4.2.1 网络传送层建设 |
4.2.2 QoS实现方案 |
4.2.3 网络带宽需求 |
4.3 网络资源规划 |
4.3.1 用户编号方案 |
4.3.2 IP地址分配方案 |
4.3.3 信令点编码 |
4.4 网络安全 |
4.4.1 安全分析 |
4.4.2 防护方案 |
4.5 运营支撑系统方案 |
4.5.1 计费 |
4.5.2 网管 |
4.6 同步 |
4.6.1 时间同步 |
4.6.2 时钟同步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
1.3 软交换网络建设必要性分析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及关键问题 |
2.1 软交换简介 |
2.1.1 软交换基本概念和特点 |
2.1.2 软交换网络的组成 |
2.1.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2.1.4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 |
2.2 关键问题 |
2.2.1 网络安全 |
2.2.2 公私网互通 |
2.2.3 QoS保证 |
2.3 小结 |
第三章 软交换网络的设计及实现 |
3.1 宁夏电话网网络现状分析 |
3.1.1 存在的问题 |
3.1.2 问题分析 |
3.2 设计原则 |
3.3 软交换核心网络设计 |
3.3.1 网络整体架构 |
3.3.2 承载的业务 |
3.3.3 网元设置 |
3.3.4 可靠性设计 |
3.3.5 软交换设备容量计算 |
3.3.6 网络组织 |
3.3.7 软交换网元间协议 |
3.3.8 软交换网络IP地址规划 |
3.3.9 软交换网络安全区域划分 |
3.4 IP承载网的设计 |
3.4.1 软交换承载需求和总体原则 |
3.4.2 宁夏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总体方案 |
3.4.3 IP城域网优化设计 |
3.4.4 城域VPN与骨干VPN的对接 |
3.5 软交换设备接入承载网方案 |
3.5.1 SS、TG设备的接入 |
3.5.2 IAD及软终端的接入 |
3.6 MPLS VPN部署 |
3.6.1 MPLS部署 |
3.6.2 MPLS VPN部署 |
3.7 QoS保证 |
3.8 网络管理 |
3.8.1 网管系统组网方式 |
3.8.2 网管系统结构及功能 |
3.9 小结 |
第四章 软交换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 |
4.1 SS内存使用分析和优化 |
4.2 软交换设备过载控制策略分析和优化 |
4.3 软交换网元链路检测机制分析 |
4.3.1 设置原则 |
4.3.2 链路检测时间计算 |
4.4 后台数据库性能分析和优化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网络总体评价 |
5.1 软交换网络测试 |
5.1.1 软交换系统测试 |
5.1.2 IP承载网测试 |
5.1.3 测试结果 |
5.2 软交换网络总体评价 |
5.2.1 网络可靠性分析 |
5.2.2 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 |
5.2.3 网络运行质量提升 |
5.2.4 增值业务提供能力增强 |
5.2.5 间接收益 |
5.2.6 结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支持开放可重构的通用网络设备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架构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可重构网络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离的控制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贡献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系统模型 |
2.1 开放可重构网络模型 |
2.1.1 开放可重构网络结构 |
2.1.2 开放可重构网络模型描述 |
2.2 开放可重构网络下的网络设备模型 |
2.2.1 开放可重构网络设备结构 |
2.2.2 开放可重构网络设备模型描述 |
2.3 控制器模型 |
2.3.1 控制器体系结构 |
2.3.2 控制器模型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控制器服务层 |
3.1 服务层设计 |
3.2 服务映射与策略 |
3.3 服务通信接口层 |
3.3.1 基于Web Service的服务层通信 |
3.3.2 服务控制消息 |
3.3.3 服务通信接口实现 |
3.4 服务管理层 |
3.4.1 事务处理模块 |
3.4.2 服务管理器 |
3.5 本章小结 |
4 控制器构件层 |
4.1 构件管理层 |
4.2 与ForCES标准转发件通信模块 |
4.3 非ForCES标准转发件接入模块 |
4.3.1 结构设计 |
4.3.2 功能划分 |
4.3.3 数据结构定义 |
4.3.4 配置文件解析功能实现 |
4.3.5 通信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验证 |
5.1 与ForCES标准转发件互连测试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2 与非ForCES标准转发件互连测试 |
5.2.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2.2 测试内容 |
5.2.3 测试结果 |
5.3 工程化实施 |
5.3.1 测试背景 |
5.3.2 测试环境 |
5.3.3 测试内容 |
5.3.4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内蒙古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下一代网络概述 |
1.1 产生背景 |
1.2 概念及技术标准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 |
2.1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1.1 软交换技术背景 |
2.1.2 软交换基本概念 |
2.1.3 软交换技术优势 |
2.2 软交换网络架构 |
2.2.1 软交换网络分层架构 |
2.2.2 软交换与传统交换比较 |
2.3 软交换网络实体、协议和标准 |
2.3.1 软交换网络实体 |
2.3.2 软交换主要协议 |
2.3.3 软交换主要标准 |
2.4 软交换设备结构及功能 |
2.4.1 主要功能 |
2.4.2 接口要求 |
2.4.3 性能要求 |
2.5 软交换关键技术 |
2.5.1 组网技术 |
2.5.2 务技术 |
2.5.3 QoS技术 |
2.5.4 安全技术 |
2.5.5 终端技术 |
第三章 内蒙古联通网络现状 |
3.1 PSTN组网结构 |
3.1.1 区级网络结构 |
3.1.2 市级网络结构 |
3.2 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联通软交换演进方案 |
4.1 演进策略 |
4.2 软交换组网方案 |
4.2.1 PSTN端局改造 |
4.2.2 PSTN汇接局改造 |
4.2.3 PSTN长途局改造 |
4.3 软交换增值业务方案 |
4.3.1 IP Centrex业务 |
4.3.2 多媒体业务 |
4.4 软交换网管系统建设方案 |
4.5 软交换计费营帐系统方案 |
4.5.1 软交换计费系统 |
4.5.2 软交换营帐系统 |
4.5.3 与原计费营帐系统的互通 |
4.6 软交换承载网解决方案 |
4.6.1 承载网要求 |
4.6.2 承载网技术 |
4.6.3 承载网带宽设置 |
4.7 软交换网络安全方案 |
4.7.1 总体思路 |
4.7.2 设备可靠接入 |
4.7.3 不同模块的安全措施 |
第五章 内蒙古联通软交换方案实施 |
5.1 总体配置方案 |
5.2 方案测试对象 |
5.3 单节点全包围测试 |
5.3.1 统计功能测试 |
5.3.2 网管功能测试 |
5.3.3 设备性能测试 |
5.3.4 可靠性测试 |
5.4 端到端业务测试 |
5.4.1 基本业务测试 |
5.4.2 多媒体业务测试 |
5.4.3 增值业务测试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软交换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信应用情况 |
1.2.1 运营商建设软交换原则 |
1.2.2 运营商组网方案介绍 |
1.3 研究原则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力需求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
2.1 电力行政交换网现状 |
2.2 电力行政交换网存在问题 |
2.3 电力行政交换网需求 |
2.4 建设软交换必要性 |
2.4.1 扩大语音网络的覆盖范围,最大实现网络连通性 |
2.4.2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
2.4.3 维护更加方便,减少运维费用 |
2.4.4 提升电话业务的服务质量 |
2.4.5 丰富的业务功能 |
2.4.6 减少带宽需求 |
2.4.7 完善的用户安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原理及技术分析比较 |
3.1 软交换技术 |
3.1.1 软交换概念 |
3.1.2 软交换体系思想的基本要素 |
3.1.3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组成 |
3.1.4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
3.1.5 软交换技术定义 |
3.1.6 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目标 |
3.1.7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3.1.8 软交换技术成熟度 |
3.1.9 软交换外延知识 |
3.2 程控交换技术 |
3.3 IMS 技术 |
3.4 语音交换技术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网组建 |
4.1 试验网概况 |
4.2 试验网络方案 |
4.2.1 试验网网络拓扑结构 |
4.2.2 试验网设备配置 |
4.3 测试情况及结论 |
4.3.1 测试结果 |
4.3.2 发现的问题 |
4.3.3 各类型终端比较 |
4.3.4 测试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网方案设计 |
5.1 网络建设原则 |
5.2 网络建设总体方案 |
5.2.1 全省集中式控制方式 |
5.2.2 全省分区配置方式 |
5.2.3 各地区独立配置方式 |
5.2.4 建设方案比较 |
5.3 网络建设思路 |
5.3.1 软交换作接入端局 |
5.3.2 软交换作汇接局 |
5.3.3 软交换作省汇接中心 |
5.3.4 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步骤 |
5.4 承载网组网方案 |
5.4.1 承载网带宽需求 |
5.4.2 组网方案 |
5.5 用户接入方案 |
5.6 IP 地址规划方案 |
5.7 穿越防火墙/NAT 方案 |
5.8 QoS 保障方案 |
5.9 可靠性方案 |
5.10 安全性方案 |
5.11 网管方案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应用分析 |
6.1 软交换对其他系统要求和影响 |
6.2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NGN承载网之QoS解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移动智慧校园光网建设方案设计及工程实践[D]. 贺立充.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装箱算法[D]. 唐澄澄.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3]可重构基础网络多态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 王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5(07)
- [4]WCDMA网络中数据语音并发性能对SIP/VOIP影响的QOS研究[D]. 李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5]MPLS网络可靠性及解决方案研究[D]. 张鑫. 吉林大学, 2014(09)
- [6]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D]. 庞爱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4)
- [7]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现[D]. 杨娜.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8]支持开放可重构的通用网络设备控制器的研究[D]. 郑立敏.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1)
- [9]内蒙古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规划[D]. 谭海威.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10]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D]. 罗瑶.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