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徐湘[1](2022)在《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文中认为怎样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中央和西部地方政府及西部高校十分重视该问题。社会学方法中的"弱干预"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高水平社会的小力度干预,"强干预"则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低水平社会的大力度干预。迁移到高等教育领域,该概念以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为标准,认为没有达到缩小两者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弱干预";达到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强干预"。从现实的数据分析,从1999年到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在绝对数量上有所缩小,但在反映质的排名上的差距却在加大。从历史的事件分析,中央政府出于战略转移与国防建设需要所实行的东部高等教育向西部的迁移改变了东西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为了实现新时期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的目标,中央政府要继续加大"强干预"的主导作用,鼓励东部地区优质高校到西部办分校;西部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强干预"的辅助工作,制定更加开放、灵活与优质的政策吸引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向西部迁移;西部地方高校需要配合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强干预"对策,落实"强干预"的具体工作。
赵吉峰[2](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白光[3](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提出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齐阿娜尔[4](2021)在《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它既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多元文化需求的体现。首先,多元文化互动不是单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是文化混搭互动。文化混搭是文化存在的常态形式。其次,教师是文化混搭的结果和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即通过文化整合能动回应文化混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即时专业情境下,文化混搭环境与个体认知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就是文化整合机制,文化整合水平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此,研究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师为质化的个案研究样本,从教师职业文化视角,在宏观的文化混搭现实和微观的互动文化情境的动态关系中探究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具体描述和呈现了文化整合过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立足于职业群体的专业情境,从文化混搭环境和个体认知的互动关系中,以文化构成要素为内在分析线索,以我国多元一体文化为外部分析框架,以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互动为分析内容,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是在宏观社会结构文化中,是宏观社会关系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自组织过程。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社会文化层面是由社会文化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即时专业情境下的文化互动;在职业群体层面是由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而达成的意义整合;在认知因素层面是由价值一体化发展和规范认同而达成的职业认同。研究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社会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的关系中全景性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整体图景、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二是在全球视野下,在国家间和国家嵌套内的文化合作和依存关系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弹性理解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性政策制定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通过集合个案的质化研究,以文化会聚主义为研究理念,以文化动态建构的解释性建构为研究取向,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以共时描述——解释分析——理解建构为表现形式,以文化整合为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的价值、规范和符号维度展开了对教师专业信念、专业能力和专业互动的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专业信念领域中的价值认同是文化动力机制,多元一体文化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价值的双元生成与一体化发展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能力领域中的规范互动是文化支持机制,多元文化规范互动和价值一体化发展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规范认同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互动领域中的意义共享是文化协同机制,即时专业情境下的互动需求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职业认同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最后总结性呈现了文化整合取向的教师专业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上理解性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陈春[5](2020)在《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的自组织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组织机制为海量学术文献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新路径,文章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构建海量学术文献资源自组织机制的必要性,列举了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自组织机制的建设原则及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以期提高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周钰[6](2020)在《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及演化 ——以江苏省工业水污染治理为例》文中提出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的命令—控制管控模式已无法解决日益频发的工业水污染问题。为此,我国开始实施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工业水污染防治新模式,提倡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虽然近几年,我国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主体有所增加、水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但目前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各主体之间仅是一种浅层次“共存”的状态,仍存在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有效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但共生理论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找到了突破点,它能够从深层次阐释各主体参与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动机,指明未来合作治理的发展方向,从而解决现在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使得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实现浅层次“共存”到“互赖”的转变,最终达到“共生”的状态。因此,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学理性阐释和对现实情境分析的基础上,点明运用共生理论解决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存在困境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其次,运用Eviews软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网络节点间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主客体已满足形成共生的基本条件。再次,在对要素、动力机制、运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理论观点:各类共生单元(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高校机构、公众、第三方治污机构)在政策、文化、制度、市场等共生环境下,基于成本推动、效益拉动、环境导向这些外在因素以及自组织机制、复杂系统、协同机制等内源因素,通过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媒介搭建共生界面,完成共生单元间的信息交流、利益分配等功能,促使水环境的优化。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模式、系数、规模、增长率下的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演化进行仿真模拟。该研究表明: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与多类治理单元间共生模式的变动有关,各类治理主体的共生演化平衡状态下的最大主体规模受到共生系数和最大规模的影响,初始种群规模和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对其未产生影响,其演化速率与主体的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种群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提高共生单元关联度与规模、共生单元自身绩效,打通共生界面要素通道,创新进化网络模式等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明确并规范政府在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中的扶持、引导作用,规范治理理念;构建网络内部协商与仲裁部门;采取优惠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监督约束作用;打通信息、技术交换屏障,搭建网络共享平台。
曹梦婷[7](202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云南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路径研究 ——以云南德宏芒市回贤自然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减缓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根据我国扶贫实践发现,“输血式”和“补血式”扶贫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目前,大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匮乏,基层组织内在机制体制不完善,返贫现象等问题逐渐凸显。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在旅游发展的带动下诸多贫困地区已然达到减贫脱贫效果,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成为贫困地区实现减贫脱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依托三区三州旅游扶贫规划公益项目《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扶贫专项规划》,选取德宏州芒市回贤自然村为案例地。旅游业对芒市减贫脱贫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对贫困村民发挥了正向影响,促进了当地旅游有效减贫。本文结合学者研究及贫困村寨实地调研,阐释了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机理,并分析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演化过程,构建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机制—能力”模型。随后,通过对当地贫困村民采用问卷调查、对乡村旅游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及村委会成员进行深度访谈,同时采用数理统计的数据处理方式,运用层次分析、因子分析及IPA等方法,结合深度访谈资料对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笔者通过前往芒市回贤自然村获取第一手调研资料,对回贤自然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回贤自然村旅游减贫自组织机制进行评析,对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将“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学习旅游专业技能的能力”、“参与景区工作的能力”、“调解旅游冲突的能力”、“掌握生产技术的能力”等17个评价指标归纳为“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参与能力”、“自我治理能力”、“自我保障能力”4个准则层;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各项得分;以各评价指标权重为横轴,以自组织能力得分为纵轴,绘制IPA分析图,结合访谈的内容对分析图做深度分析,从而发现需要提升和培育的自组织能力;最后,提出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机制完善路径: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均衡各利益主体;提升贫困人口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路径: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自我参与能力、强化自我治理能力、培育自我保障能力。本文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第一,贫困村寨旅游减贫是一个开放的、非均衡的自组织系统,且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可用自组织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第二,构建了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评价体系,主要是从自组织机制和自组织能力两方面进行了评析;第三,回贤自然村旅游减贫自组织机制有待完善,缺乏建立激励机制的政策法规、措施和条例,协同发展机制需进一步优化,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利益共享机制中利益相关者定位有待明确;第四,回贤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整体偏低,通过IPA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学习旅游专业技能的能力、产学旅结合应用能力、参与旅游商品加工销售的能力四方面自组织能力位于第四象限,这些能力对提高回贤自然村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政府、村委会或合作社应该大量投入资金、时间、精力,并努力改进提升该方面的能力。目前,我国脱贫任务到了紧要关头,有效建立自组织机制及培育自组织能力是该阶段的有效途径。贫困村寨旅游减贫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贫困村寨的旅游减贫自组织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旅游减贫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政府部门对旅游产业的扶持作用,更应完善贫困村寨旅游减贫的自组织机制,挖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减贫的自组织发展能力,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从而使得贫困人口在思想上、经济上实现脱贫。
季可晗[8](202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社区建设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传统社区更新模式忽略了居民的需求,因此针对居民日常生活局部空间,通过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而开展的渐进式社区微更新模式应运而生。然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的路径依赖以及社区公共性的缺失,使得这一模式陷入推广困境。基于此,研究运用自组织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以文献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内部相互作用、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和行动程序三个角度,构建社区微更新的行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个案展开实证分析,在论证路径的基础上,为一般性的社区微更新行动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自组织是社区微更新的核心,因此框架的建立也是以自组织的形成为基础的:在社区社会资本和对空间实际需求的驱动下,“社区能人”吸引居民个体参与到微更新居民团体之中,以竞争和协同两大机制进行互动;各个居民团体与复杂的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在渐变和突变两大作用力之下实现自组织的扩张;“议题提出-方案协调-意向达成”的循环路径,最终目标是完成微更新项目的基础上,推动居民社会资本的提升,实现社区的整体性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其在居民互动过程中的两次自组织跃升;与电梯加装公司、电梯加装办公室等自组织外部机构的互动中,通过循环性的协商获得政策和技术支持;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加装电梯的推广奠定基础。基于对个案的分析,发现社区微更新准入条件限制,自组织在微更新过程中螺旋上升的特征,以及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与自组织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个案在内部协商有限界入、外部支持系统构建和专门化的路径安排上积累一定经验,但也具有行政导向和结果导向的局限。因此从自组织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应积极培养社区能人、培育社会资本,多元力量整合的结构性建议,以及尊重个体利益下广泛协商、通过外部环境实现微更新可持续推广、以及基层自治与社区自组织构建相结合的路径优化建议。
李晓飞[9](2020)在《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将图书馆联盟看作有意识自组织,并将其治理机制分为集聚机制、反馈机制、协同融合机制、信任机制、竞争机制。分别阐述各机制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宏观序参量。掌握这些最基本的自组织机制和序参量有利于促进图书馆联盟的持续发展和演化。
韩冰[10](2019)在《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我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构建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与消费体系,逐步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高资金与高技术需求,需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成本效益最高、生态经济性等目标。因此,有必要探讨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揭示其动力作用路径及规律,提出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的措施建议,以提升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本文在理论梳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假设,应用多元回归、演化博弈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规律,并提出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有益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建立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整体研究框架。从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及低碳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着手,依据动力机制基础理论、动力机制结构等相关理论,分析确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结构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和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以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和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机制作为研究逻辑顺序,及以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动力机制系统运行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确立了论文的整体研究框架。同时,根据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识别逻辑及其动力属性和作用,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加以识别和分析,揭示了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第二,研究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首先,对内部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明确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研究范式,提出理论假设,并运用投影寻踪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对外部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剖析了外部动力的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理,运用演化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因素作用关系及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进行剖析。第三,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演化机制。从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将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运行系统,首先,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进行自组织演化分析,发现其自组织演化机制;其次,构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应用协同演化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演化程度进行衡量,进一步揭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运行规律。最后,提出保障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具体建议。综合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外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机制运行规律的实证分析结论,基于低碳经济创新生态系统理念,提出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总体思路,并给出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运行的建议、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运行的建议,以及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系统整体运行的建议。
二、高校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弱干预和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两种干预策略的界定 |
(一)西部高等教育强干预与弱干预概念的合理性与初步界定 |
1.西部高等教育干预背景与事实客观存在 |
2.西部高等教育社会自组织机制发育程度有高低事实存在 |
(二)西部高等教育强干预与弱干预强度标准与概念界定 |
(三)西部高等教育强干预与弱干预概念界定的意义 |
三、弱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判断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西部地方政府与高校对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 |
1.中央政府层面 |
2.西部地方政府层面 |
2.西部高校层面 |
(二)1999年与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变化的现实数据分析与强弱干预判断 |
1.1999年与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的变化的数据分析 |
2.1999年与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变化的强弱判断 |
四、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实与评价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东部高校向西部的迁移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次高等教育局部调整 |
1.1953年完成的院系调整 |
2.沿海城市大学向内地迁移 |
3.三线建设时期东部大学的迁移 |
(三)对高等教育大迁移背景下“强干预”的评价 |
五、从弱干预到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 |
(一)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强干预策略选择的理论依据 |
1.西部高等教育与外部组织的联系水平低于东部 |
2.西部高等教育的内部自组织水平低于东部 |
(二)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强干预策略选择的实践依据 |
1.东部地区形成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 |
2.东部地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再分配效应 |
(三)从弱干预到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 |
1.中央政府继续加大“强干预”的主导作用 |
2.西部地方政府做好“强干预”的辅助工作 |
3.西部地区高校做好“强干预”的具体工作 |
(2)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
1.3.3 特大城市 |
1.3.4 职住空间结构 |
1.3.5 演化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
1.5.1 逻辑主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
3.4.1 自主逻辑性 |
3.4.2 路径依赖性 |
3.4.3 演化性 |
3.4.4 可持续性 |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6 政策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
6.4 本章小结 |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混搭的普遍现实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必然选择 |
二、文献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简评 |
三、研究问题、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框架建构 |
一、多元文化互动理念的选择 |
(一)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反思 |
(二)文化会聚主义及其契合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借鉴 |
(一)自组织理论:宏观理论视角 |
(二)多元文化理论:文化整合视角 |
(三)符号学与符号互动论:微观理论视角 |
三、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框架建构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质化的个案研究 |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质化研究 |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集合个案 |
(二)解释性建构的研究取向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
小结 |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
一、专业信念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关于专业自我的信念 |
(二)关于学生发展的信念 |
(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 |
二、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 |
(一)群体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速写 |
(二)群体社会化对双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
(一)价值认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
(二)多元一体文化: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价值的双元与一体: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
一、专业能力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双文化角色规范的习得能力 |
(二)双文化知识规范的习得能力 |
(三)双文化技能规范的习得能力 |
二、群体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规范认同 |
(一)双文化经历是规范认同的基本途径 |
(二)语言文字是规范认同的主要媒介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支持机制 |
(一)规范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
(二)多元一体化: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规范认同: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
一、专业互动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校内教研 |
(二)课程实施 |
(三)校外培训与交流 |
二、群体再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认同 |
(一)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是基础 |
(二)共享的职业互动规范是推力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协同机制 |
(一)意义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
(二)即时专业情境: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职业认同: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
(一)文化整合:专业信念的确定性 |
(二)文化整合:专业能力的胜任性 |
(三)文化整合:专业互动中的建构性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 |
(一)社会文化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二)职业群体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三)认知因素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的自组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数据环境下构建海量学术文献资源自组织机制的必要性 |
1.1 有利于解决学术文献资源的存储与管理问题 |
1.2 避免学术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 |
1.3 推动资源服务部门间的协作 |
2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自组织机制的建设原则 |
2.1 先进性原则 |
2.2 可靠性原则 |
2.3 可扩展性原则 |
3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自组织机制的作用 |
3.1 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
3.2 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
3.3 突破等级、空间等限制 |
4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自组织机制的措施 |
4.1 注重资源整合 |
4.2 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 |
4.3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
(6)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及演化 ——以江苏省工业水污染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共生理论研究综述 |
1.2.2 水污染合作治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计算机仿真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视角的独特之处 |
1.5.2 学术观点的独特之处 |
第二章 本研究的学理性阐释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水污染 |
2.1.2 工业水污染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合作治理理论 |
2.2.2 复杂系统与自组织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共生理论 |
2.3 共生理论与合作治理的逻辑关联 |
2.3.1 共生理论:阐释内在动因 |
2.3.2 共生理论:指明发展方向 |
第三章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状分析 |
3.1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实特征 |
3.1.1 合作环境逐步完善 |
3.1.2 合作方式持续创新 |
3.1.3 合作主体较为熟悉 |
3.1.4 合作程度有所提高 |
3.2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实现困境 |
3.2.1 自主参与意识不强 |
3.2.2 参与有效性不高 |
3.2.3 主体利益存在分歧 |
3.2.4 合作机制不完善 |
3.3 解决合作治理困境—共生视角的引入 |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网络节点研究 |
4.1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关键节点分析 |
4.1.1 政府主体 |
4.1.2 企业主体 |
4.1.3 公众主体 |
4.1.4 其他主体 |
4.1.5 客体 |
4.2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网络节点共生关系模型的建构 |
4.2.1 变量设定 |
4.2.2 数据来源 |
4.2.3 VAR模型构建 |
4.3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网络节点共生关系的验证—以江苏省为例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3.2 数据协整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5 方差分解 |
4.3.6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 |
5.1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要素分析 |
5.1.1 共生单元分析 |
5.1.2 共生模式分析 |
5.1.3 共生环境分析 |
5.1.4 共生界面分析 |
5.2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动力机制 |
5.2.1 外在动力机制 |
5.2.2 内源作用机制 |
5.3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运行条件 |
5.3.1 统一的价值观 |
5.3.2 严格的组织条件 |
5.3.3 完备的技术条件 |
5.4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六章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演化仿真 |
6.1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模型构建 |
6.1.1 前提条件 |
6.1.2 独立生长的两类主体的演化模型 |
6.1.3 共生的两类主体的生长模型 |
6.2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模型分析 |
6.2.1 演化模式分析 |
6.2.2 稳定性分析 |
6.2.3 均衡点与共生模式相关性分析 |
6.3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模型优化 |
6.4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仿真 |
6.4.1 不同共生模式下的网络演化 |
6.4.2 不同共生系数下的网络演化 |
6.4.3 不同初始种群规模下的网络演化 |
6.4.4 不同自然增长率下的网络演化 |
6.4.5 不同最大规模下的网络演化 |
6.4.6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云南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路径研究 ——以云南德宏芒市回贤自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府对贫困问题的日益重视 |
二、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
三、旅游扶贫是实现减贫的重要手段 |
四、云南贫困问题具有特殊性 |
五、自组织理论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系统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旅游减贫 |
二、贫困村寨 |
三、自组织 |
四、自组织机制 |
五、自组织能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自组织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贫困村寨自组织旅游减贫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机理分析 |
一、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耗散结构的生成条件 |
二、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演化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贫困村寨旅游减贫典型案例及启示 |
一、典型案例 |
二、启示 |
第三节 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评价体系 |
一、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机制 |
二、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 |
第四章 回贤村自组织旅游减贫现状 |
第一节 回贤村基本情况 |
一、区域概况 |
二、区位条件 |
三、旅游资源概况 |
四、回贤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五、村民参与情况 |
第二节 实地调研 |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
二、问卷设计及回收 |
三、问卷分析方法 |
四、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回贤村自组织旅游减贫应用分析 |
第一节 回贤村旅游减贫的自组织机制分析 |
一、激励机制分析 |
二、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
三、内生发展机制分析 |
四、利益共享机制分析 |
第二节 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因子分析 |
一、信度及效度检验 |
二、因子分析 |
三、确定指标权重 |
第三节 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一、确立评价矩阵 |
二、计算评价结果分值 |
第四节 各指标的IPA分析 |
一、自我学习能力 |
二、自我参与能力 |
三、自我治理能力 |
四、自我保障能力 |
第五节 结果分析 |
第六节 旅游减贫实践经验 |
第六章 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完善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自组织机制 |
一、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
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 |
三、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
四、均衡各利益主体 |
第二节 提升贫困村民旅游减贫自组织能力 |
一、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
二、提高自我参与能力 |
三、强化自我治理能力 |
四、培育自我保障能力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8)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城市社区更新相关研究 |
二、社区微更新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自组织理论 |
二、自组织理论与社区研究 |
三、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社区微更新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社区微更新的实施背景 |
一、社区微更新的必要性 |
二、社区微更新的可行性 |
三、国外社区微更新经验借鉴 |
第二节 社区微更新的发展现状 |
一、自发性的社区微更新萌芽 |
二、前沿城市的社区微更新试点 |
第三节 社区微更新的共性特征 |
一、更新主体:居民主导,多方配合 |
二、更新对象:局部边角区域 |
三、更新方式:小幅度渐进式 |
四、更新目标:社区整体提升 |
第四节 我国当前社区微更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我国当前社区微更新存在的问题 |
二、社区微更新困境的现实逻辑 |
第三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建构 |
第一节 构建微更新自组织的原因 |
一、微更新自组织的条件论证 |
二、微更新自组织的建构意义 |
第二节 微更新自组织的构成 |
一、自组织内部结构(基核和子系统) |
二、自组织内部影响要素(序参量) |
三、自组织外部支持系统(外部熵) |
第三节 基于自组织的微更新行动路径 |
一、自组织内部相互作用 |
二、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
三、自组织运行程序 |
四、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总结 |
第四章 个案分析: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 |
第一节 个案基本情况 |
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概况 |
二、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概述 |
三、研究个案的典型性 |
第二节 个案路径分析 |
一、微更新自组织运行程序 |
二、微更新自组织内部结构及互动 |
三、微更新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
四、总结:T社区个案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 |
第三节 个案微更新特征 |
一、螺旋上升的运行程序 |
二、内部社会资本持续积累 |
三、外部支持系统的构建 |
第四节 个案的经验及局限 |
一、微更新过程中的经验 |
二、微更新过程中的局限 |
第五章 自组织视阈下社区微更新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自组织结构优化视角下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
一、培养社区能人,提高参与能力 |
二、培育社会资本,构建和谐邻里 |
三、多元力量整合,推动项目开展 |
第二节 自组织过程推进视角下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
一、竞争与协同相结合,实现以人为本 |
二、渐变与突变相结合,形成良性发展 |
三、基层自治与自组织建设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A 调研提纲 |
附录B 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图书馆联盟主要自组织机制分析 |
2.1 集聚机制 |
2.2 反馈机制 |
2.3 协同融合机制 |
2.4 信任机制 |
2.5 竞争机制 |
3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机制之间的关系 |
4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序参量 |
5 结语 |
(10)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装备制造企业分类及特征分析 |
2.1.1 装备制造企业概念界定 |
2.1.2 装备制造企业的分类 |
2.1.3 装备制造企业的特征 |
2.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分类及特征分析 |
2.2.1 装备制造企低碳技术的概念界定 |
2.2.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的分类 |
2.2.3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的特征分析 |
2.3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及其动力分析 |
2.3.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
2.3.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及其作用分析 |
2.4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结构与研究框架 |
2.4.1 动力机制基础理论 |
2.4.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结构分析 |
2.4.3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的基本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研究 |
3.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识别逻辑 |
3.1.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识别依据 |
3.1.2 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
3.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
3.2.1 原始资料收集与分析 |
3.2.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识别 |
3.3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条件 |
3.3.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3.3.3 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研究 |
4.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假设 |
4.1.1 研究视角的理论基础 |
4.1.2 理论假设的提出 |
4.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
4.2.1 实证方法及模型的构建 |
4.2.2 数据收集及量表设计 |
4.2.3 实证分析及量表的检验 |
4.3 实证结果及讨论 |
4.3.1 实证分析结果 |
4.3.2 实证结果讨论 |
4.4 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作用规律揭示 |
4.4.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4.4.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研究 |
5.1 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作用分析 |
5.1.1 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作用机理分析 |
5.1.2 低碳技术创新外部驱动作用的演进规律 |
5.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演化博弈分析 |
5.2.1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5.2.2 模型演化稳定策略求解分析 |
5.2.3 装备制造企业外部动力机制演化结果讨论 |
5.3 大庆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实践的案例分析 |
5.3.1 工业园区整体情况概述 |
5.3.2 大庆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实践 |
5.3.3 大庆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实践的外部动力机制剖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装备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
6.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研究逻辑 |
6.1.1 协同演化思想及其研究范式 |
6.1.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演化规律 |
6.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分析 |
6.2.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
6.2.2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自组织机制演化过程分析 |
6.2.3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理揭示 |
6.3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实证分析 |
6.3.1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系统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6.3.2 实证检验过程及分析 |
6.3.3 实证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建议 |
7.1 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总体思路 |
7.1.1 完善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生态系统建设 |
7.1.2 健全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保障维度 |
7.2 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机制运行的建议 |
7.2.1 优化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投入 |
7.2.2 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作用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 |
7.2.3 提升装备制造企业领导者低碳技术创新培养机制活性 |
7.2.4 搭建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联动创新网络 |
7.3 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动力机制运行的建议 |
7.3.1 增强政府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行为政策引导与支持 |
7.3.2 强化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人才培养和市场服务的保障功能 |
7.3.3 优化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作用保障机制 |
7.4 保障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整体运行的建议 |
7.4.1 强化政府激励政策引导与装备制造企业行为决策的协同效应 |
7.4.2 提升低碳技术市场服务与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协同动能 |
7.4.3 加强市场作用机制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协同 |
7.4.4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与生态环境协同演进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因素研究调查 |
四、高校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J]. 刘徐湘. 重庆高教研究, 2022
- [2]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D]. 齐阿娜尔.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学术文献资源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 陈春.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09)
- [6]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及演化 ——以江苏省工业水污染治理为例[D]. 周钰. 扬州大学, 2020(04)
- [7]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云南贫困村寨旅游减贫路径研究 ——以云南德宏芒市回贤自然村为例[D]. 曹梦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为个案[D]. 季可晗. 南开大学, 2020(04)
- [9]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机制研究[J]. 李晓飞.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0(04)
- [10]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 韩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