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雾天安全行车六注意(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帆[1](2021)在《无控交叉口驾驶人交互避撞行为与预警功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发生在交叉口的交通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在所有交通事故类型中占比较高,其中无控交叉口更是深受交通安全领域的关注。无控交叉口通常分布在车流量较少的城市道路或乡村道路上,不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牌等,也没有详细的道路渠化设计,车流量低但交通冲突情况复杂,并且参与交通冲突的多方驾驶人在冲突避让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博弈决策的现象,该过程充满了不安全因素,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从驾驶人的角度出发,聚焦于无控交叉口驾驶人交互式避撞行为,深入分析其行为机理。同时,针对无控交叉口的特殊性,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视觉车辆避撞预警系统设计思路,引入雾天作为环境干扰因素,利用驾驶模拟实验对无控交叉口的交通冲突环境进行仿真模拟。与以往驾驶模拟实验不同,本研究借助多台联机式驾驶模拟实验设备,能够获得多方驾驶人交互式驾驶行为数据,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在外部干扰和辅助影响下的驾驶人交互式行为规律和决策机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在对无控交叉口驾驶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阶段式驾驶人冲突避撞过程框架,然后以雾天和预警作为主要控制变量设计了驾驶模拟实验。以实验数据为基础,首先进行了分阶段式的驾驶人避撞行为特征分析,揭示了预警作用下,驾驶人对于不同雾天条件和不同他车驾驶行为的行为规律和决策机制。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将无控交叉口冲突风险划分为四类,进一步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外部干扰和辅助因素对冲突风险程度的影响,并探究了驾驶人上游避撞行为与冲突风险程度的关联规则。最后提出了基于交互式特征参数的驾驶行为短时预测模型。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基于多台联机式驾驶模拟设备开展驾驶模拟实验是可行并且实验数据可分析的;在预警功效性研究方面,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视觉车辆避撞预警系统设计能够极大提高雾天环境中的行车安全,缩短驾驶人的决策反应时间,使其对他车行驶状态的反应更为敏感,促进驾驶人选择更积极的方式避撞冲突,对降低冲突风险有积极作用;在驾驶行为的决策机制方面,驾驶人主要以自车与他车到交叉口的距离差和时间差作为初始决策判断依据;在避撞行为与冲突风险的关联规则方面,驾驶人避撞行为中的平均加/减速度和行动点的位置决定了驾驶人最终的冲突风险程度;在驾驶行为预测方面,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短时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图67幅,表35个,参考文献148篇。
李苗苗[2](2021)在《不良天气下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因其高速、高效、低成本、低能耗等优势,不断延伸发展。但因不良天气导致的高速公路车辆拥堵、行车安全事故、尾气环境污染形势却十分严峻。雾、雷阵雨、局部暴雨、冰雪等不良天气都会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目前常见的分车道、分车型等限速方式主要采用固定限速方式,不能根据天气状况和实时交通流状态进行调整,而可变限速控制作为动态限速方法之一,对相应路段进行调整控制,有效平滑车辆速度差,有效保障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及效率。本文首先对不良天气下高速公路可变限速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良天气下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交通流模型。然后从交通和环境两方面考虑,提出了可变限速多目标控制模型。最后,利用VISSIM软件及MATLAB程序仿真模拟,效果评价。具体工作如下:(1)对常见的不良天气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不良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影响,之后根据Whitemud Drive高速公路实例,阐述了可变限速控制的作用原理及目标。(2)在原始METANET模型基础上,考虑不良天气能见度、驾驶员不遵从度等影响进行模型改进,运用遗传算法标定参数。结果表明,改进的METANET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和预测不良天气环境可变限速控制下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状态。(3)从交通和环境两方面,基于交通效率考虑仿真路段总通行量最大化和路段总通行时间最小化,基于安全行驶考虑路段时空速度差最小,基于环境保护考虑的车辆尾气排放量最小建立目标函数。根据最大车速及限速平滑限制确定约束条件,选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限速值。其中,对于车辆尾气排放量这一目标,通过离散METANET交通流模型的速度参数确定车辆加速度,利用车辆加速度确定车辆比功率,通过车辆比功率计算求得车辆尾气排放量。(4)利用VISSIM仿真软件结合MATLAB程序进行仿真评价。结果表明,相比静态限速,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天气导致的交通拥堵、速度离散性等不利影响,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少不良天气下的交通冲突数,降低车辆尾气排放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不良天气下高速公路管理提供技术手段,为提升不良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效率、交通安全和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唐心能[3](2020)在《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管理已成为人们面对的最棘手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大雾天气对高速公路的路面安全性能、驾驶人视线和安全行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影响,频繁发生交通事故,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提高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和运营安全性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安全管控设施研究和安全管控策略研究两个方面对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技术进行研究。在安全管控技术设施研究方面,基于雾天事故发生机理和驾驶人安全行车诱导需求,提出雾区行车安全智能引导系统技术方案,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式;设计多雾路段安全诱导标志,提高对驾驶人员的危险交通与道路环境的提示作用。在安全管控策略研究方面,基于路网和路段的信息分级发布模式,制定大雾条件下高速公路信息联动发布策略,提高大雾条件下的交通信息发布效率;建立大雾条件下合理限速值的确定方法,采用VISSIM仿真技术研究事件点上游不同速度管理方案的效果,给出典型雾天交通事件和交通需求情况下建议速度管理方案,提出大雾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流组织管理决策方法,为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论文通过调研、资料收集、交通事故气象数据的处理,分析多雾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需求,结合安全保障技术、信息发布技术、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措施的仿真与评价等多种手段方法对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技术和安全评估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席晟开[4](2020)在《高速公路团雾检测算法与雾区安全限速保障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先,论文介绍了在特殊地域特点与气候特征下团雾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与此同时,通过几起团雾引发的高速公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上团雾的致灾机理和事故发生的特点,深刻的认识到了团雾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危害,总结了路遇突发团雾天气应如何防范。然后,阐述了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去雾算法,但此算法去雾效率较低、部分图像天空等明亮区域颜色易失真。为解决此问题,在原算法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新的去雾改进算法。首先利用导向滤波结合双三次插值的方法,提高透射率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去雾效率;其次通过调整容差机制,改进了图像颜色失真问题。最终将此算法应用在现有的高速公路图像采集系统中,结合烟雾传感器等基础设备,得出实时能见度。该团雾检测算法可准确、快速、有效的得出清晰图像和实时能见度,在高速公路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最后,在研究团雾形成机理与特点、团雾检测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停车视距的修正限速模型,该模型考虑到雾天路面附着系数对速度的影响,给限速数据重新进行优化拟合,得出了更加安全的雾区限速值和限速分级。最终改进我国现有应急安全保障策略存在问题,提出更为合理的高速公路团雾区域应急安全保障策略。
贾浩楠[5](2020)在《雾天高速公路预警方法及限速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日益增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其中,由于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导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占有较大的比重,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更为严重。为降低雾天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本文围绕雾天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预警和速度管理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雾的形成机理等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并分析雾天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时空特性。其次,基于交通流理论,依托雾天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实时交通冲突模型。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交通冲突数分为安全状态、中等风险状态以及高风险状态,构建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预警系统,对所构建的模型方法展开验证。然后,根据预警等级,在综合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天气能见度、滑动摩擦系数、道路纵坡等因素的前提下提出雾天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限速标准,建立基于安全距离的限速模型。最后,通过Car Sim软件对限速标准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显示状态分类的预警方法能够将雾天条件下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危险交通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并且可以将设定好的预警状态及时的发布,提出的限速值能够保证车辆在低能见度条件下行车安全。为相关部门在雾天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王锟[6](2019)在《能见度影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能见度是交通环境中对安全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能见度的降低会影响驾驶人对道路几何线形和交通流状态等信息的感知,进而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和道路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但既有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天气状况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的情况,并没有将环境因素如能见度作为关键因素纳入其中。这就会导致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保障行车安全和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功效。因此,探究能见度影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方法,对于最大化发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功效和保障驾驶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驾驶安全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见度影响下的公路交通流事故风险评估与安全设计参数优化”,系统地探析了考虑能见度变化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方法,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以低能见度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将是否发生低能见度死亡交通事故作为因变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中的变量重要性排序筛选出重要性较高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低能见度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度量模型,探究影响低能见度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能见度、事故形态、道路是否有中央隔离、路面是否完好、事故地点和道路类型是影响低能见度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其次,针对现有规范中对能见度等级划分较为宽泛和道路交通能见度等级划分缺少统一标准和理论支撑的不足,开展了关于道路交通能见度分级的相关研究。通过设计驾驶模拟试验采集驾驶人在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微观驾驶行为数据,探究驾驶人在不同能见度和道路线形条件下微观驾驶行为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交通能见度精细化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直线路段和弯道路段,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速度均值存在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直线路段和弯道路段道路交通能见度具体分级方法。第三,为探究能见度影响下的道路合理行车速度,依据道路交通能见度的精细化分级结果,通过设计试验探析速度和能见度变化耦合影响驾驶人视觉机能的规律。为进一步明确对驾驶人识认时间的交互影响规律,构建行车速度、能见度和识认时间感知关系度量模型,并结合驾驶人反应制动停车视距模型,提出能见度影响下道路合理行车速度确定方法。以二级公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一定停车视距直线路段和一定圆曲线半径平曲线路段上的合理行车速度计算模型,进而获得能见度影响下二级公路直线路段和弯道路段的合理安全车速限值。第四,利用博弈论的相关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探析低能见度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中存在的博弈现象并明晰其博弈过程。以道路固定点测速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理部门与驾驶人混合策略博弈选择过程,建立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体系。通过设计驾驶人和管理部门决策效用调查方法,求解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能见度条件下道路固定点测速系统的设置条件。利用“前向展望和后向推导”策略从微观层面探析低能见度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提出使用博弈论的相关分析方法解决低能见度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问题的研究框架。最后,以警示路面作为研究对象,设计驾驶试验采集驾驶人在铺设不同警示路面道路事故多发路段的驾驶行为和生理特性数据。针对不同的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分别对驾驶人在不同能见度和警示路面条件下的驾驶行为和生理特性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驾驶人在不同能见度和警示路面的驾驶行为和生理特性存在显着差异。结合“前向展望和后向推导”策略,利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模型对能见度影响下道路事故多发段警示路面不同设置方案的效用进行评估,提出能见度和道路事故多发段耦合条件下的警示路面设置方法。
王宁娟[7](2019)在《高速路雾区行车智能引导系统总控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雾天能见度降低,极易引发侧翻、追尾、连环追尾等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威胁着高速公路使用者和运营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公路网络日渐发达,雾的影响范围增广,传统的关闭干线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雾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高速路雾区行车智能引导系统应时而生。本文提出了高速路雾区行车智能引导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集气象传感器、GPS模块、i.MX6Q工业控制板和引导从机于一体的系统硬件平台进行软件层的设计,调度各部分协同运行实现低能见度条件下对车辆的引导功能。首先进行理论研究,论文利用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能见度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以能见度为首要判断依据的模式配置逻辑。结合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对应三种工作模式,对能见度进行细致的等级划分,形成系统的模式配置策略库,用作主控程序的调度控制依据。软件的开发包括开发环境搭建、总控软件设计和监控软件设计三部分内容。在环境搭建部分完成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i.MX6-Linux-Qt交叉编译环境,配置串口调试工具,二是对主控板进行Linux系统移植。总控软件是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总控软件运行在主控板上,完成硬件的调度和运行。总控软件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与解析、工作模式选择和多定时器控制三部分,总控软件的数据传输和解析遵循工控Modbus协议,工作模式选择依据的是预设的模式配置策略,定时控制使系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能自动运行。作为自动模式的补充,设计监控软件,运用OpenCV相关函数抓取网络摄像头视频帧,使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路面情况,必要时人为干涉系统运行。最后对应用软件进行测试和验证。软件测试之前首先对主控板的端口和通信功能进行测试。软件测试包括总控软件的信息采集功能测试、核心控制功能测试以及监控程序的视频流抓取功能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应用软件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李璇[8](2019)在《雾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对策》文中认为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受小区域环境影响易形成相对固定的雾区路段,其受限的可视空间对安全行车非常不利,且交通事故多为连环追尾,死亡率高、社会负面影响广。当前雾区交通安全控制存在限速方案效果量化评估与车距控制标准较笼统、雾区交通安全设施选型与布设经验成分较大等不足,雾区行车管理理论的丰富和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更加合理、有效、低成本地落实行车安全对策。论文首先明晰了雾区路段的一般特征,分析了典型雾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和机理,研究了能见度仪观测获得的气象光学距离与人眼能见距离的关系;以停车视距模型为约束确定不同雾况水平下的自由流车速,选择基于M/M/1排队理论的流量—速度曲线得到不同雾况水平、不同交通量下的理论建议限速值;然后以优化《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条件》(GB/T 31445—2015)中的限速方案为目标,能见度>100m时(相邻车道限速差≥15km/h),以150m/250m能见度下的限速值为例,在VISSIM中模拟4车道高速公路中低等交通水平下大车率分别为10%、20%、30%、40%时的分车道限速、分车型限速和分车道分车型速3种限速方案,选取中小客行程时间、断面交通量、车速带平均值和最小安全距离达标率K等指标并采用基于AHP的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评价限速方案的优劣;能见度≤100m时,基于限制大型车驶入的车辆管理方案,以50m能见度下的限速值为例,分别模拟6种不同交通量水平时的限制车型方案,依据达标MSDE均值R和车辆冲突率F两类指标随交通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当入口交通量>2500vph3000vph,可采取限流措施;最后建立简化的汽车制动距离模型并采用Carsim/Trucksim车辆动力学仿真技术获得不同初始车速、制动系压力下的汽车制动距离验证其有效性,并基于此构建雾区安全车距计算模型,得到雾区安全车距控制标准。以云南宜毕高速公路为依托,依据20152017年9处路段的的能见度观测数据(大小和频率)将其划分为5级,在一/二/三/四级响应雾区路段制定了交通诱导标志和视线引导设施布设方案,并基于实时能见度提出宜毕高速公路雾区路段交通安全控制措施以及初步建立了雾区交通安全保障联动系统。研究成果为宜毕高速公路雾区路段运营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丰富了雾区行车安全控制理论与保障技术体系。
李晓雷[9](2018)在《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行车风险评估与视觉诱导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是个世界性问题,高速公路团雾较常规雾段更具突发性、随机性、难监测、难预报等特征。综合考虑人、车、路组成的系统,对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行车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使用雾区诱导系统改善雾区路段行车条件,调整驾驶员驾驶行为,是提升雾区行车安全较为有效的方法。论文在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特征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单车风险评估模型、团雾环境风险分级模型和视觉信息控制补偿模型,并尝试从视觉诱导角度探讨降低行车风险的诱导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高速公路团雾段特征分析。基于2014至2017年全国高速公路团雾段数据分析基础上,以重庆、贵州高速公路团雾段为重点,对高速公路团雾段进行雾段长度、雾发频次、团雾生消等特征分析。经分析后得:我国高速公路团雾路段长度在小于等于4km范围内的雾段分布最多,频次也最高;故基于突变理论,以雾段长度小于4km路段的行车速度、能见度和时间为参数构建高速公路团雾段驾驶行为瞬态突变模型。(2)基于场理论的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单车风险分析。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常伴随雨、冰、雪等复杂气候,综合考虑雾与雨、雪、冰等复杂气候耦合对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前述分析团雾段特征基础上,引入场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模型,分析了团雾段在纯雾环境和多气候耦合环境两种状态下的单车风险。(3)基于概率风险分析(PRA)的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风险分级。在进行团雾段单车风险分析基础上,对团雾段参数指标和道路风险进行分级研究,基于场理论和概率风险PRA方法给出了与当前国内气象预警分级相匹配的高速公路团雾段风险分级指标,并将雾区路段的风险分级为四级,其中行车风险等级最高的为第一级。通过分级结果建议对风险等级最高的团雾段进行道路交通诱导,该分级可作为后期诱导设备布设的依据,基于该分级可确定雾段诱导范围和长度。(4)高速公路团雾环境驾驶视觉需求分析。能见度突变导致的人眼视觉障碍是影响团雾环境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低能见度团雾环境视觉信息需求特征,以便通过雾灯等设备进行视觉信息补偿,提高驾驶安全性。基于香龙定理和反馈控制理论,构建基于视觉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团雾环境驾驶视觉信息需求模型,选取能见度相同的有诱导灯和无诱导灯两类团雾路段进行基于血压、心率和驾驶注视域测试的实车实验。研究发现:在低能见度下人眼视觉注视域半径变小,注视点范围主要集中于车头正前方,且能见度越低,视域范围越小;驾驶人在遭遇团雾后,短期内无法及时减速到驾驶人需要的安全车速状态下,此时驾驶人血压指标将明显走高,心率指标变大;产生前述生理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团雾环境驾驶人获取的驾驶信息量瞬间变小,无法满足驾驶认知的信息量需求,打破了驾驶人基于速度、能见度和其他道路环境等构建的驾驶动态平衡状态;但团雾环境下的诱导灯对驾驶人的视觉信息进行了补偿,增加了人眼视觉信息输入,即团雾环境下的诱导灯对驾驶人血压和心率变化有减缓作用。(5)基于仿真实验的团雾段视距诱导研究。从道路景观色彩角度设计道路两侧雾灯的色彩组合,研究雾灯色彩对驾驶员视觉心理的累积效应,通过眼动仪和UC-win/Road仿真模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在能见度为200m~500m时,当行车速度小于70km/h时,通过道路两旁的雾灯色彩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有积极影响,其中红色和黄色对驾驶员的影响最大。利用仿真实验,以30m为间距布设诱导雾灯,通过不同能见度、不同色彩配比方案,最终得出在车道中线布设黄色非频闪诱导灯的诱导效果最佳。(6)结合工程实例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与校核。结合实际选取某高速公路重庆段作为典型工程实例,对论文第二至第六章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和校核,分析所构建模型的工程适用性和合理性。首先分析了选取实例段的道路工程特点、气候和车流特征、黑点段的事故特征等典型特征;利用第三章提出的单车风险分析模型和第四章提出的风险分级方法对实例段进行分别基于路段本身和侧重于团雾环境行车的道路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诱导模式和诱导策略匹配;最后讨论了模型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误差等问题。
黄星[10](2018)在《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里程逐年攀升,人们在享受高速公路快速、经济、高效的服务时,交通安全问题依然是交通行业从业人员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在雾天等异常天气条件下,交通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研究,从人、车、路和环境系统的角度入手,找出影响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使得改善交通安全问题的营运管理费用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论文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与雾天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以高速公路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运行车辆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从雾的形成过程及能见度大小的角度对能见度的范围进行了界定;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了雾天事故特征及雾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规律;对常用交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驾驶行为分析特点提出了新的指标(车辆横向偏移系数);为完成驾驶模拟实验,对常用模拟仿真软件做了对比,最后选用UC-win/Road从高速公路设计的角度,构建了高速公路雾天车辆运行环境;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人员、实验数据采集的角度,设计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实验方案,最后利用驾驶模拟器完成了整个实验;从驾驶行为特性的角度,分析两种实验方案中能见度、圆曲线半径和行驶速度及其不同水平组合情况下对车辆横向偏移特性影响,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强弱排序;建立了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不同条件下基于多因素的动态限速模型,并给出了设计速度80km/h的高速公路的限速建议值,最后选用试验路段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本文丰富了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理论与方法,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高速公路雾天条件下速度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其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加快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建设,对高速公路车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雾天安全行车六注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雾天安全行车六注意(论文提纲范文)
(1)无控交叉口驾驶人交互避撞行为与预警功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控交叉口驾驶行为研究 |
1.2.2 车辆避撞预警系统研究 |
1.2.3 机器学习在驾驶行为研究领域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2 无控交叉口驾驶行为研究 |
2.1 无控交叉口交通冲突机理 |
2.1.1 无控交叉口交通冲突类型 |
2.1.2 无控交叉口交通事故成因 |
2.2 驾驶人避撞行为研究 |
2.2.1 无控交叉口驾驶人避撞行为机理 |
2.2.2 驾驶人交互式避撞行为机理 |
2.2.3 外部干扰或辅助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
2.3 微观驾驶行为预测研究 |
2.3.1 驾驶行为分类识别研究 |
2.3.2 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行为预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设计和变量提取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人员 |
3.4 实验场景设计 |
3.4.1 基础路网设计 |
3.4.2 车辆避撞预警系统设计 |
3.5 实验流程 |
3.6 实验数据收集 |
3.7 实验变量提取 |
3.8 本章小结 |
4 无控交叉口驾驶人避撞行为特征分析 |
4.1 接近阶段 |
4.2 决策阶段 |
4.2.1 决策阶段持续时间 |
4.2.2 行动点到交叉口的时距 |
4.2.3 行动点到交叉口的距离 |
4.2.4 初始决策 |
4.2.5 驾驶人避撞决策机制分析 |
4.3 调整阶段 |
4.3.1 平均加/减速度 |
4.3.2 初始行动持续时间 |
4.3.3 最低速度 |
4.4 外部干扰和辅助对驾驶人避撞行为影响总结 |
4.5 驾驶人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无控交叉口冲突风险分析 |
5.1 冲突风险程度聚类变量特征选择 |
5.1.1 最终速度 |
5.1.2 相对速度 |
5.1.3 是否碰撞 |
5.1.4 碰撞时间(TTC) |
5.1.5 后侵入时间(PET) |
5.2 外部干扰或辅助对冲突风险程度的影响分析 |
5.2.1 基于系统聚类的冲突风险程度聚类模型 |
5.2.2 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冲突风险程度影响分析 |
5.4 避撞行为与冲突风险程度的关联规则 |
5.5 本章小结 |
6 无控交叉口驾驶行为预测模型 |
6.1 交互行为特征提取和驾驶状态划分方法 |
6.2 驾驶行为短时预测方法 |
6.2.1 随机森林模型 |
6.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6.3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预测结果对比 |
6.3.1 评估指标选取 |
6.3.2 预测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驾驶模拟实验真实度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不良天气下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高速公路不良天气限速理论分析 |
2.1 不良天气情况概述 |
2.2 不良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影响 |
2.2.1 不良天气对驾驶员的影响 |
2.2.2 不良天气对车辆的影响 |
2.2.3 不良天气对道路的影响 |
2.3 高速公路限速方法概述 |
2.4 本章小节 |
3 不良天气可变限速控制下交通流模型及改进 |
3.1 高速公路稳态交通流模型 |
3.1.1 交通流基本参数及关系 |
3.1.2 经典交通流概述 |
3.2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模型 |
3.2.1 动态交通流模型概述 |
3.2.2 动态交通流模型选用 |
3.3 不良天气可变限速控制下METANET模型的改进 |
3.3.1 期望速度的改进 |
3.3.2 起点排队方程的改进 |
3.3.3 模型参数标定 |
3.4 本章小结 |
4 不良天气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 |
4.1 构造思路 |
4.2 不良天气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 |
4.2.1 可变限速控制的目标函数 |
4.2.2 可变限速控制的约束条件 |
4.3 目标函数的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仿真工具介绍 |
5.2 模型构建及标定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山区雾情分布特性及其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影响 |
2.1 山区雾情分布特性 |
2.1.1 我国南方地区雾情时空变化特征 |
2.1.2 四川省山区高速雾情分布特性 |
2.2 雾情对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影响分析 |
2.2.1 雾情对能见度的影响 |
2.2.2 雾情对湿度的影响 |
2.3 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保障方法 |
2.3.1 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 |
2.3.2 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控设施 |
2.3.3 雾天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对策 |
2.4 本章小结 |
3 低能见度条件下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研究 |
3.1 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功能与组成 |
3.1.1 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功能 |
3.1.2 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组成 |
3.2 基于能见度等级的行车安全诱导系统功能划分 |
3.2.1 一级能见度条件下系统功能 |
3.2.2 二级能见度条件下系统功能 |
3.2.3 三级能见度条件下系统功能 |
3.2.4 四级能见度条件下系统功能 |
3.3 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控制策略 |
3.3.1 控制策略I |
3.3.2 控制策略Ⅱ |
3.3.3 控制策略Ⅲ |
3.4 系统参数及运行效果分析 |
3.4.1 技术指标的选择 |
3.4.2 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区多雾路段安全诱导标志设计 |
4.1 山区多雾路段安全诱导标志设计背景 |
4.2 山区多雾路段安全诱导标志设计原则与功能 |
4.2.1 设计原则的确定 |
4.2.2 功能特点分析 |
4.3 标志实现方案 |
4.3.1 主体面板设计 |
4.3.2 LED模组设计 |
4.3.3 通信控制 |
4.3.4 施工安装 |
4.4 本章小结 |
5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与发布策略研究 |
5.1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信息管理单元划分 |
5.1.1 划分原则 |
5.1.2 划分节点 |
5.2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信息分级发布模式 |
5.2.1 路段级信息分级管理发布模式 |
5.2.2 路网级信息分级管理发布模式 |
5.3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信息联动发布策略 |
5.3.1 信息联动发布流程 |
5.3.2 联动策略信息生成规则 |
5.3.3 联动策略实现工作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
6.1 多雾条件下运营安全管理方法 |
6.1.1 典型公路安全运营管理方法 |
6.1.2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决策准则 |
6.2 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限速标准确定 |
6.2.1 基于多条件约束的限速值确定 |
6.2.2 雾天条件下速度控制标准 |
6.3 多雾条件下运营安全管理措施仿真与评价 |
6.3.1 仿真方案设计 |
6.3.2 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高速公路团雾检测算法与雾区安全限速保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团雾天气致灾机理分析 |
2.1 高速公路团雾形成的机理与特征 |
2.1.1 团雾的定义与成因 |
2.1.2 高速公路团雾形成的特点 |
2.2 团雾形成的规律 |
2.2.1 时间规律特性 |
2.2.2 地理特性 |
2.2.3 路段差异性 |
2.2.4 随机性和突发性 |
2.3 团雾形成的气候条件 |
2.4 团雾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实例及分析 |
2.4.1 交通事故实例 |
2.4.2 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2.5 团雾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危害及防范 |
2.5.1 团雾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
2.5.2 路遇团雾应如何防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团雾去雾算法优化及应用 |
3.1 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去雾算法 |
3.1.1 大气散射物理模型 |
3.1.2 暗通道的概念与意义 |
3.1.3 暗通道去雾霾的原理 |
3.2 算法改进优化 |
3.2.1 大气光值估计的优化 |
3.2.2 优化透射率估计 |
3.2.3 去雾效果分析与比 |
3.3 求解目标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区限速模型与安全保障策略优化建议 |
4.1 高速公路团雾区域安全限速模型制定 |
4.1.1 基于停车视距的团雾天气限速模型 |
4.1.2 基于停车视距的高速公路团雾天气限速模型修正 |
4.1.3 限速分级及预警分级 |
4.2 高速公路团雾区域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4.2.1 雾区交通联动组织措施 |
4.2.2 高速公路团雾天安全行车保障措施 |
4.2.3 确保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实施的建议 |
4.3 高速公路团雾区域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
4.3.1 我国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4.3.2 团雾区域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改进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雾天高速公路预警方法及限速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影响分析 |
2.1 雾的概述 |
2.1.1 雾的定义 |
2.1.2 雾的分类 |
2.1.3 雾的等级划分 |
2.2 雾引发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
2.2.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2 雾引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 |
2.3 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雾对行驶环境的影响 |
2.3.2 雾天车速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
2.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方法 |
2.4.1 以设计一致性为基础的交通安全评价 |
2.4.2 基于事故统计的安全评价 |
2.4.3 高速公路实时交通安全评价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雾天洛栾高速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
3.1 雾天高速公路交通数据收集 |
3.2 洛栾高速公路事故的时空特性分析 |
3.2.1 交通事故随时间要素的变化 |
3.2.2 交通事故随空间要素的变化 |
3.3 高速公路的交通流特性分析 |
3.3.1 车速变化特性 |
3.3.2 密度变化特征 |
3.3.3 车头时距与间距 |
3.4 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天高速公路预警系统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
4.1 高速公路交通冲突数回归模型 |
4.1.1 回归模型建立 |
4.1.2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4.2 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状态分类 |
4.2.1 雾天高速公路安全分级 |
4.2.2 交通事故判别方法 |
4.3 高速公路交通预警系统建立及验证 |
4.3.1 交通流信息采集子系统 |
4.3.2 交通安全状态判断子系统 |
4.3.3 预警信息发布子系统 |
4.4 验证结果 |
4.4.1 有效性验证 |
4.4.2 精确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雾天高速公路限速策略研究 |
5.1 雾天高速公路限速标准分析 |
5.1.1 雾天预警等级划分 |
5.1.2 基于安全距离的车辆限速模型 |
5.1.3 雾天高速公路限速标准 |
5.2 基于CARSIM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5.2.1 仿真模型数据设置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雾天高速公路速度管理策略 |
5.3.1 雾天高速公路速度管理现存的问题 |
5.3.2 雾天高速公路限速标准及安全控制措施 |
5.3.3 雾天高速公路车速管理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能见度影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况 |
1.2.1 能见度与宏观交通安全 |
1.2.2 能见度与微观驾驶行为 |
1.2.3 能见度与交通管控 |
1.2.4 能见度与交通安全设施优化 |
1.2.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低能见度条件下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分析 |
2.1 概述 |
2.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变量筛选 |
2.3 低能见度交通事故特征描述性统计 |
2.3.1 事故分布特征 |
2.3.2 道路属性 |
2.3.3 环境特征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
2.4 低能见度条件下事故严重性影响度量模型 |
2.4.1 模型构建 |
2.4.2 自变量选取 |
2.4.3 模型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驾驶行为表征的道路交通能见度分级方法 |
3.1 概述 |
3.2 道路交通能见度分级试验设计 |
3.2.1 试验相关仪器设备 |
3.2.2 被试驾驶人 |
3.2.3 试验场景构建 |
3.2.4 试验流程及数据采集 |
3.3 基于驾驶行为表征的道路交通能见度分级方法 |
3.3.1 驾驶模拟器能见度校正 |
3.3.2 能见度影响下驾驶行为差异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能见度影响的道路合理行车速度确定方法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人员及设备 |
4.1.2 试验场景 |
4.1.3 试验流程 |
4.1.4 试验数据采集 |
4.2 能见度和速度对目标物识认时间交互影响规律 |
4.2.1 驾驶人个人属性对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识认时间影响分析 |
4.2.2 能见度和速度对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识认时间影响分析 |
4.3 能见度影响下道路直线路段安全车速研究 |
4.3.1 基于识认时间特性的直线路段停车视距模型构建 |
4.3.2 低能见度时公路直线路段最高车速限值 |
4.4 能见度影响下道路平曲线路段安全车速研究 |
4.4.1 基于识认时间特性的平曲线路段停车视距模型构建 |
4.4.2 低能见度时公路平曲线路段最高车速限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博弈论的低能见度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 |
5.1 概述 |
5.2 低能见度条件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博弈分析 |
5.2.1 模型构建和求解 |
5.2.2 固定点测速系统设置博弈分析 |
5.3 基于博弈论的低能见度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不同能见度条件的道路警示路面优化方法 |
6.1 概述 |
6.2 试验设计 |
6.2.1 试验人员及试验场景 |
6.2.2 试验流程及数据采集 |
6.3 低能见度条件下警示路面有效性研究 |
6.3.1 驾驶行为特征 |
6.3.2 生理特性 |
6.3.3 警示路面主观评价 |
6.4 能见度和警示路面影响下驾驶行为差异性分析 |
6.4.1 长直线路段驾驶行为差异性分析 |
6.4.2 急弯路段驾驶行为差异性分析 |
6.4.3 长大下坡路段驾驶行为差异性分析 |
6.5 能见度和警示路面影响下生理特性差异性分析 |
6.5.1 长直线路段生理特性差异性分析 |
6.5.2 急弯路段生理特性差异性分析 |
6.5.3 长大下坡路段生理特性差异性分析 |
6.6 基于灰色近优法的低能见度警示路面优化方法 |
6.6.1 评价指标选择 |
6.6.2 基于灰色近优法的低能见度警示路面优化方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驾驶人基本信息问卷 |
附录二: 低能见度条件下超速驾驶行为态度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高速路雾区行车智能引导系统总控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原理与技术概述 |
2.1 能见度测量原理 |
2.1.1 能见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
2.1.2 大气能见度测量理论 |
2.1.3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
2.2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2.1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
2.2.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2.2.3 交叉开发原理 |
2.3 Modbus协议简介 |
2.3.1 Modbus协议描述 |
2.3.2 Modbus协议通讯模式 |
2.4 实时流协议RTSP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雾区行车智能引导系统整体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框架与工作流程 |
3.1.1 系统框架 |
3.1.2 系统工作流程 |
3.2 系统功能特性分析 |
3.3 总控软件配置策略研究 |
3.3.1 系统工作模式 |
3.3.2 模式配置策略 |
3.4 系统模块划分与硬件选型 |
3.4.1 数据采集模块 |
3.4.2 引导模块 |
3.4.3 主控模块 |
3.4.4 路况监控模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控软件与监控软件开发 |
4.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1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4.1.2 Linux系统移植 |
4.2 总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2.1 总控软件的整体结构 |
4.2.2 总控软件初始化程序 |
4.2.3 总控软件核心控制程序 |
4.2.4 总控软件多定时器控制程序 |
4.3 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3.1 OpenCV简介 |
4.3.2 视频流抓取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设计的测试与验证 |
5.1 平台测试 |
5.2 总控软件的测试 |
5.2.1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
5.2.2 总控程序核心控制功能测试 |
5.3 监控软件的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雾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雾区限速值及限速方案的确定 |
1.2.2 雾区车辆安全间距控制标准 |
1.2.3 雾区交通安全设施的应用 |
1.2.4 雾区路段雾况风险分级方法 |
1.2.5 雾区行车安全分级控制及监控系统建立 |
1.2.6 研究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雾区交通事故形态与机理分析 |
2.1 雾的基本知识 |
2.1.1 雾的形态 |
2.1.2 雾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 雾区路段的一般特征 |
2.3 雾区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与特征分析 |
2.3.1 包茂高速公路 |
2.3.2 京珠高速公路 |
2.3.3 滁新高速公路 |
2.3.4 雾区交通事故特征总结 |
2.4 雾区交通事故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雾区驾驶人能见距离 |
3.1 气象光学距离 |
3.1.1 定义 |
3.1.2 测量方法 |
3.2 雾区驾驶人静态能见距离 |
3.2.1 白天环境驾驶人静态能见距离 |
3.2.2 夜间环境驾驶人静态能见距离 |
3.3 雾天驾驶人动态能见距离 |
3.3.1 车速与动视力 |
3.3.2 不同车速下的动态能见距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区车速管理方法 |
4.1 限速值确定方法 |
4.1.1 基于停车视距模型的自由流车速 |
4.1.2 基于流量—速度模型的限速值 |
4.2 限速方案总体设计与仿真实现 |
4.2.1 限速方案总体设计 |
4.2.2 限速方案仿真实现 |
4.3 限速方案确定——能见度>100m |
4.3.1 评价指标选取 |
4.3.2 评价指标计算 |
4.3.3 基于AHP的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4.3.4 限速方案比选 |
4.4 限速方案确定——能见度≤100m |
4.4.1 评价指标选取 |
4.4.2 评价指标计算 |
4.4.3 入口限流界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雾区安全车距控制标准 |
5.1 跟车状态下的安全距离 |
5.2 汽车制动距离模型 |
5.2.1 汽车制动过程 |
5.2.2 汽车制动距离模型建立 |
5.3 制动距离模型有效性验证 |
5.3.1 模拟软件介绍 |
5.3.2 软件可靠性说明 |
5.3.3 汽车制动过程模拟 |
5.3.4 制动距离模型计算 |
5.3.5 制动距离模型误差分析 |
5.4 雾区安全车距控制标准 |
5.4.1 安全车距模型 |
5.4.2 模型参数 |
5.4.3 安全车距控制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宜毕高速公路雾区行车安全技术对策 |
6.1 工程概况 |
6.2 雾区路段调查与分级 |
6.2.1 沿线雾况调查 |
6.2.2 雾区路段程度分级 |
6.3 雾区路段交通诱导标志及视线引导设施布设 |
6.3.1 交通诱导标志调研 |
6.3.2 交通诱导标志布设 |
6.3.3 视线引导设施调研 |
6.3.4 视线引导设施选型 |
6.3.5 视线引导设施布设 |
6.4 基于实时能见度的交通安全控制措施 |
6.4.1 车速管理方法 |
6.4.2 安全车距控制实现 |
6.4.3 雾区路段交通安全控制措施 |
6.5 雾区交通安全保障联动系统 |
6.5.1 系统单元构成 |
6.5.2 信息采集设备选型及布设 |
6.5.3 系统外场设备及安全设施布置举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过程 |
附录二:限速方案仿真数据计算 |
附录三:小客车/货车制动距离模拟及模型计算表 |
附录四:宜毕高速公路2015~2017 年雾况观测点数据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行车风险评估与视觉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速公路常规雾环境行车安全研究进展 |
1.2.2 高速公路团雾特征与致危机理研究进展 |
1.2.3 团雾段风险分析与风险管控研究进展 |
1.2.4 团雾段驾驶视觉信息补偿研究进展 |
1.2.5 团雾环境主动诱导策略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典型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概念的界定 |
2.3 团雾雾发频次分布特征分析 |
2.4 团雾雾发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2.5 团雾雾段长度分布特征分析 |
2.6 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驾驶行为突变瞬态特征分析 |
2.6.1 团雾路段行驶速度突变瞬态分析 |
2.6.2 团雾环境注视区域突变瞬态分析 |
2.6.3 试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场论的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单车风险分析 |
3.1 引言 |
3.2 山区高速公路纯团雾环境单车风险特征分析 |
3.3 山区高速公路共生性气候下团雾段单车风险分析模型 |
3.3.1 共生性气候耦合特征分析 |
3.3.2 共生性气候下的单车风险分析 |
3.3.3 共生性气候单车风险叠加分析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RA的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行车风险评价模型 |
4.1 引言 |
4.2 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行车概率风险分析 |
4.3 基于PRA的团雾段行车风险评价模型 |
4.3.1 团雾环境风险因子耦合分析 |
4.3.2 团雾段风险评估参数标定 |
4.3.3 概率风险分级模型 |
4.4 模型验证分析 |
4.4.1 工程概况 |
4.4.2 团雾浓度与能见度分级 |
4.4.3 团雾出现时间 |
4.4.4 团雾出现频次 |
4.4.5 团雾段风险分级 |
4.4.6 四级风险分级的合理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视觉信息控制补偿模型 |
5.1 引言 |
5.2 已有交通诱导系统及其评价 |
5.3 视觉信息非线性反馈控制分析 |
5.4 视觉信息再平衡补偿模型 |
5.4.1 诱导系统信息需求模型 |
5.4.2 驾驶视觉信息控制补偿方程 |
5.5 试验验证 |
5.5.1 试验仪器 |
5.5.2 试验路况 |
5.5.3 试验人员 |
5.5.4 试验过程 |
5.5.5 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视觉诱导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诱导灯色彩的团雾段诱导效果分析 |
6.2.1 色彩在道路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
6.2.2 团雾环境景观色彩的累积效应分析 |
6.2.3 团雾环境景观色彩的选择试验分析 |
6.3 基于诱导灯布设方案的仿真分析 |
6.3.1 仿真试验 |
6.3.2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
7.1 引言 |
7.2 实例段工程概况 |
7.3 实例段典型特征分析 |
7.3.1 气候特征 |
7.3.2 典型土建结构特征 |
7.3.3 典型团雾特征分析 |
7.4 实例段风险分析与评估 |
7.4.1 实例段风险分析与评估 |
7.4.2 实例段风险模型分级与实际交通事故段对比 |
7.5 高风险实例段诱导策略分析 |
7.5.1 实例段诱导需求分析 |
7.5.2 实例段诱导策略分析 |
7.6 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1.1 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献分析 |
1.2.2 研究成果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雾的形成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
2.1 雾的形成及能见度的定义 |
2.1.1 雾的形成 |
2.1.2 能见度 |
2.1.3 能见度的界定 |
2.2 雾天事故统计分析 |
2.2.1 事故原因分析 |
2.2.2 事故形态分析 |
2.2.3 事故发生时间分析 |
2.3 雾天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影响及事故成因分析 |
2.3.1 雾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
2.3.2 雾诱发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
2.3.3 雾天高速公路事故特征 |
2.4 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
2.4.1 车辆横向偏移系数 |
2.4.2 车道保持率 |
2.4.3 速度标准差的变化系数 |
2.4.4 评价指标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雾天高速公路三维驾驶环境构建 |
3.1 模拟仿真软件比选 |
3.2 驾驶(三维)模拟仿真软件UC-win/Road简介 |
3.3 三维道路驾驶模拟参数标定 |
3.2.1 进行地形以及环境的标定 |
3.2.2 进行道路平面参数的标定 |
3.2.3 进行道路纵断面参数的标定 |
3.2.4 进行道路横断面参数的标定 |
3.2.5 道路附属设施参数标定 |
3.2.6 低能见度气象参数的标定 |
3.4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驾驶模拟实验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天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仪器设备 |
4.2.1 硬件部分 |
4.2.2 软件部分 |
4.2.3 其他 |
4.3 实验人员 |
4.4 实验方案 |
4.4.1 单因素三维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
4.4.2 多因素三维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
4.5 实验流程 |
4.6 实验数据采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能见度驾驶行为分析及动态限速模型建立 |
5.1 驾驶行为概述 |
5.2 行车安全的单因素与多因素综合分析 |
5.2.1 单因素行车安全分析 |
5.2.2 正交试验行车安全分析 |
5.3 综合考虑多因素的动态限速建议值 |
5.4 实例验证 |
5.4.1 依托工程 |
5.4.2 动态限速效果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雾天安全行车六注意(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控交叉口驾驶人交互避撞行为与预警功效性研究[D]. 张云帆.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不良天气下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研究[D]. 李苗苗.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山区多雾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技术研究[D]. 唐心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高速公路团雾检测算法与雾区安全限速保障策略研究[D]. 席晟开. 长安大学, 2020(06)
- [5]雾天高速公路预警方法及限速策略研究[D]. 贾浩楠. 长安大学, 2020
- [6]能见度影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方法[D]. 王锟.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高速路雾区行车智能引导系统总控软件设计[D]. 王宁娟.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雾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对策[D]. 李璇. 长安大学, 2019(01)
- [9]山区高速公路团雾段行车风险评估与视觉诱导研究[D]. 李晓雷.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10]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法研究[D]. 黄星. 长安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