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大基本理论

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大基本理论

一、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个基本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夏仕亮,杜春明[1](2021)在《知识图谱视角下会计学家葛家澍学术成果可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知识图谱工具梳理会计学家葛家澍毕生收录于"中国知网"的研究成果。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葛家澍教授高被引研究成果及作者合作网络情况,通过关键词分析整理出葛家澍教授研究成果中包括"财务报表"等10个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形成了《会计法》等14个聚类。结合发文趋势及突现词分析,将葛家澍先生的研究生涯划分为奠基期、低谷期、复苏期、鼎盛期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研究贡献。最后从研究影响、研究师承、研究视野、研究历程、研究态度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宋沂邈[2](2021)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相关要点,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前提。该目标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艰巨的挑战。“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需以减污降碳为主线,推动绿色低碳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应从防控污染物排放入手,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一方面应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引导污染物以自然消纳的方式进行合理传导。面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发展效率和绿色生产力水平的内在统一。基于上述背景,会计界开始思考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方法以辅助环境监管,并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研究环境会计,对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及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环境管制,以投入产出为依据,围绕环境会计信息计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研究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制度背景。研究立足环境管制信息需求,对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都是以投入产出关系为逻辑,对各自目标达成与否进行评价。二者关于产出目标的不同,是造成环境会计要素分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管制不适应性的本质原因。因此,本研究以投入产出为依据,立足环境管制,对环境会计的信息计量及应用体系进行设计,以提高环境会计与环境管制的适应性。第二,基于投入产出关系,从实物、价值和综合三个维度构建环境会计要素内容。在实物维度,企业内部存在当期消耗等于当期产出的投入产出关系。依据投入产出关系,将实物维度要素划分为消耗要素、产品要素、正产出要素和负产出要素;将价值维度要素划分为投入要素、产出要素、消耗要素和权益要素;对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进行再分类,构造环境增益(减益)要素和环境综合要素。环境会计要素体系的构建,完善了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极大丰富了环境信息的表现形式,有效解决了面向环境管制的环境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针对投入产出环境会计要素,构思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计量方法。针对实物计量属性,基于真实性原则,采用实物盘存法计量消耗要素,继而基于重要性原则,依据投入产出关系,用消耗要素、产出要素推算负产出要素。针对价值计量属性,依据投入产出关系,分别设计消耗要素、产出要素和权益要素价值计量模型。针对能值计量属性,采用能值分析法对实物维度要素进行能值转化,继而根据定义设计环境增益(减益)要素能值计量模型,以及环境综合要素能值计量模型。以一家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对三个维度的要素计量方法展开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突破了环境会计要素的非货币计量瓶颈,提高了环境信息的质量。第四,针对投入产出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内容,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象划分为政府环境管制部门和社会公众。基于环境管制全生命周期评价需求,构建环境信息披露准入模式、管控模式和管制退出模式。在三种模式下分别设计向政府环境管制部门的管制包专递内容,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外公开信息披露内容。以一家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对运行管控模式下的信息披露内容设计展开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对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针对环境管制主体如何应用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提供政策建议。针对环境准入环节,建议对预计负产出总量和预计重点管控元素逃逸率设置上限,超过上限者不可准入。针对运行管控环节,首先建议对运行期内负产出总量以及重点管控元素逃逸率设置上限;继而建议在上述要求达标的基础上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对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环境退出环节,建议以重点管控元素是否实现彻底消纳作为环境退出的判定依据,直至消纳完毕方可退出。以十三家发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运行管控环节下的环境评价方法展开应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以实物要素为基础、价值要素为补充、综合要素为协调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体系,并配套设计要素计量方法与信息披露方法,最终为环境管制主体如何利用上述信息进行评价提供政策建议。

晏超[3](2019)在《分析式会计研究50年:回顾、框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规范(normative)研究不同,分析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构建抽象化的理论模型,分析得出有关命题、定理及推论等,它是西方会计学界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至今已有50年。分析式会计研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支柱,也是会计学发展科学化的关键。但是,与实证会计研究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相比,分析式会计研究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分析式会计研究进行介绍,以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讨论,推动分析式会计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分析式会计研究的发展历史;其次,阐释分析式会计研究的基本概念、结构与作用;再次,梳理分析式会计研究几个主要分支的框架与发展脉络;最后,展望分析式会计研究的未来,并对在中国发展分析式会计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许家林,蔡传里[4](2007)在《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学是一门具有自身专属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体系中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会计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学术规范建设与应用应作为会计科学体系的一个专门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文中以简要回溯中西方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的历史及现状为基础,评析了我国学界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提出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运用应当以推动会计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建设作为基本目标。

秦秀丽[5](2006)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已治计后治”,这一古语揭示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当今社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虚假会计信息广泛存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众多领域,成为困扰各国经济发展和宏观管理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信息造假事件的爆发,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会计信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何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构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发展信息使用者测评制度的角度,提出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围绕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信息质量衡量指标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本文在对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见解,并进一步提出了本人的设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评价系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的具体设想。该指标体系可分为六类:1.不良记录(17项);2.会计政策一致程度(2项);3.充分披露程度(31项);4.披露及时性程度(8项);5.公司网站信息披露与其他形式披露(10项);6.利润质量度(6项)。前五类指标每类独立构成一个子评分表,利润质量度指标给出六个定量指标,投资者可以对不同公司的子评分表进行比较,结合利润质量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来衡量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最后,依据上文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本文选取南京地区30家上司公司为样本,对其2005年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简单排序,衡量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此外,根据这一情况简要提出了有关该衡量指标体系运行体制建设的设想。

吴嵘[6](2006)在《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构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环境会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是随着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而兴起的。由于传统的会计仅能确认那些能够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东西,而对环境这一因素并未予以考虑,其结果是导致了以牺牲环境来取得当前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而环境会计是在环境学科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核算,综合评价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得失,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本论文从微观角度论述了企业环境会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笔者首先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环境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这是全文的前提。其次,分析了环境会计概念框架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因为环境会计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了不同于传统会计的目标、假设及基本原则。而环境会计特有的理论构架,又直接指导着环境会计理论的形成和会计实务的开展。再次,探索了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环境信息的披露问题,这是全文的重点,包含第三、四章。第三章借鉴传统财务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确认方法,演绎出环境会计要素的几个基本概念——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等,并结合环境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确认、计量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会计业务给出了实证举例。第四章从企业信息使用者及其不同的信息需求入手,论述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及国内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评价,然后结合一些例子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式作了论述,并且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从实践方面深化了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最后,论文分析了加快环境会计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碍以及在我国能够实施环境会计的可行之处,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求全面促进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发展。

杨静[7](2006)在《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系统化研究》文中认为会计制度对企业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具有了新的目标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改革中既有成功经验需要我们借鉴吸收,又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深化改革,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进行系统化研究。 本文首先研究了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使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获得了理论上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其次,通过对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过程的回顾,总结了改革的成功策略,对今后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后,研究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研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深化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解决对策。

夏冬明[8](2006)在《基于会计视角的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逐渐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焦点,而企业核心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也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在会计理论与实务界,财务报告的改进成为近几年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如何披露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成为其中的核心问题。随着企业核心理论的日渐成熟,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要素属性渐渐显现,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可能性也大大增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借鉴企业资源理论(主要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基于会计的视角对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分四章从会计的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简要分析了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背景,述评了国内外对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研究,并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简述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会计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包括企业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以及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第三章分析了资源学派关于资源、资产、核心能力内涵及其分类的观点,从会计核算的角度,重新界定了资源、资产、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其分类,提出了将会计概念框架下的资产调整为资源,资源包括资产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作为一个新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要素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对作为会计要素的核心能力会计计量进行了探讨。针对直接计量方法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会计计量的不足,提出了间接计量的方法,即首先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非货币计量指标体系,然后依据企业核心能力的非货币计量指标体系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价值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入帐价值,从而完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计量,以此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直接计量的补充。第四章首先总结了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的基本特征,然后根据企业核心能力信息基本特征和信号传递理论,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现方式。最后本文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其方式。

崔娜[9](2006)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核心内容,而会计信息披露又是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均致力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研究,以期指导证券市场的监管活动。但是,会计信息虚假披露丑闻屡禁不止,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顺利运行。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日益受到严峻挑战,会计信息虚假披露、市场操纵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资国本市场的良性运作和资源有效配置。因此,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理论出发探讨管制的方式和意义,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实践上对比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的管制特色,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对于指导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相关理论入手,提出实施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外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的特点,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找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低效率的原因,提出对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可行性建议。 全文共分五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阐述研究背景并简要介绍了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是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经济学分析。首先比较两种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方式的异同,提出实施强制性披露管制的必要性,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需求和供给。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美英日德四国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分别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主体、规范体系、客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章是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分析与评价。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制度变迁和基本框架,然后通过分析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现状,找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低效率的原因。 第五章为改进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提出的几点建议。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未尽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郑群英[10](2005)在《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在总结差异的基础上,对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完善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的启示和借鉴。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第二章中美会计环境概述部分主要对中美会计环境作了简单介绍。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关于中美农业企业存货会计比较研究,主要从存货的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成本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结转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关于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主要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处置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第五章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部分主要从文化因素、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制度、资本市场、税收、会计职业界、通货膨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结论与启示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了总结,并从中得到了几点完善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的启示和借鉴。

二、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个基本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个基本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图谱视角下会计学家葛家澍学术成果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三、研究成果概况分析
    (一)研究成果概况(1952~2013年)
    (二)文献被引情况及十大高被引论文分析
    (三)葛家澍教授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四、葛家澍教授研究成果可视化分析
    (一)葛家澍教授研究成果聚类分析
    (二)高中心度关键词分析
    (三)高突现性关键词分析
五、葛家澍教授研究历程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2)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技术路线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2.1.1 管制经济学理论
        2.1.2 环境会计目标相关理论
        2.1.3 物质不灭理论
        2.1.4 劳动价值理论
        2.1.5 效用价值理论
        2.1.6 能值理论
    2.2 环境会计相关文献综述
        2.2.1 环境会计目标
        2.2.2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2.2.3 环境会计要素内容
        2.2.4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2.2.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2.6 环境绩效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制度背景
    3.1 环境管制制度背景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现状
        3.1.1 环境管制制度背景
        3.1.2 环境管制信息需求分析
    3.2 环境会计制度背景与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
        3.2.1 环境会计制度背景
        3.2.2 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实例分析
    3.3 环境管制目标下环境信息供需不适应性分析
        3.3.1 环境会计要素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3.3.2 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3.3.3 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3.4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投入产出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1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投入产出逻辑分析
    4.2 立足环境管制的环境会计目标构思
        4.2.1 环境会计总体目标
        4.2.2 环境会计具体目标
    4.3 基于投入产出的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3.1 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的信息质量特征
        4.3.2 实物维度要素设计基本假设
        4.3.3 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4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5 基于投入产出的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5.1 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基本假设
        4.5.2 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5.1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5.2 基于投入产出的实物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2.1 实物维度要素内容
        5.2.2 基于实物盘存制的消耗要素计量方法
        5.2.3 基于投入产出守恒的负产出要素计量方法
    5.3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3.1 投入要素赋值方法
        5.3.2 消耗要素价值计量方法
        5.3.3 产出要素的值计量方法
        5.3.4 权益要素价值计量方法
    5.4 基于投入产出的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4.1 能值理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4.2 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5.5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应用案例
        5.5.1 案例背景
        5.5.2 实物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5.5.3 价值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5.5.4 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1 环境管制强度与物质流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研究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3 变量设计
        6.1.4 实证模型设置
        6.1.5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6.1.6 稳健性检验
        6.1.7 结论与启示
    6.2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设计
    6.3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3.1 准入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3.2 运行管控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3.3 管制退出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6.4 基于运行管控模式的燃煤电厂环境信息披露案例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评价政策建议
    7.1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准入评价政策建议
        7.1.1 环境准入评价思路
        7.1.2 环境准入评价指标体系
    7.2 基于投入产出的运行管控评价政策建议
        7.2.1 运行管控评价设计思路
        7.2.2 运行管控评价指标体系
        7.2.3 运行管控评价政策应用案例
    7.3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退出评价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分析式会计研究50年:回顾、框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分析式会计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在西方——举足轻重
    (二)在中国——举步维艰
三、分析式会计研究的结构与特点及重要作用
    (一)分析式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二)分析式会计研究的结构与特点
    (三)分析式会计研究的重要作用
四、分析式会计研究的主题框架与发展脉络
    (一)关于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的基本理论研究
    (二)基于估值和定价的会计理论研究
    (三)基于契约和激励的会计理论研究
    (四)盈余管理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理论研究
    (五)基于真实效应的会计理论研究
五、对分析式会计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视角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文献综述
        1.1.3 本文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2章 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
    2.1 会计信息质量基本概念
        2.1.1 会计信息质量
        2.1.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1.3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
        2.1.4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衡量指标关系
    2.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标准)
        2.2.1 早期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论述
        2.2.2 近年来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发展
第3章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要素构成
    3.1 可以借鉴的评价系统
        3.1.1 美国标准普尔“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调查分析”
        3.1.2 台湾“资讯揭露评鉴系统”
        3.1.3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3.1.4 李丽青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测度指标体系
    3.2 衡量指标要素的选择原则
        3.2.1 实质重于形式
        3.2.2 借鉴和国情相结合
        3.2.3 用典型反映全貌
    3.3 衡量指标要素内容的选择
        3.3.1 会计信息内容质量指标
        3.3.2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
第4章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科学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4.1.2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4.1.3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4.2 衡量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4.2.1 不良记录
        4.2.2 会计政策一致程度
        4.2.3 充分披露程度
        1.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
        2. 财务及营运
        3. 董事会和股权结构
        4.2.4 披露及时性程度
        4.2.5 公司网站与其他形式披露
        4.2.6 利润质量度
第5章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的应用及实现
    5.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衡量的测评系统
        5.1.1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系统
        5.1.2 本文所设计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测算系统
    5.2 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6)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构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环境会计的研究背景
    1.2 环境会计的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满足各方面对环境信息的需求
        1.2.2 有助于准确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1.2.3 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
        1.2.4 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消费理念
        1.2.5 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1.2.6 有助于解决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相关规定存在的局限
        1.2.7 有助于加速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1.3 环境会计在国内外发展状况
        1.3.1 环境会计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
        1.3.2 环境会计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2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
    2.1 环境会计的概念
        2.1.1 西方会计学界的定义
        2.1.2 国内会计学界的定义
    2.2 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2.2.1 会计学
        2.2.2 环境学
        2.2.3 环境经济学
        2.2.4 发展经济学
    2.3 环境会计的目标
        2.3.1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
        2.3.2 环境会计更高层次目标:帮助企业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环境会计的假设
        2.4.1 会计主体假设
        2.4.2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
        2.4.3 多重计量假设
        2.4.4 可持续发展假设
    2.5 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
        2.5.1 统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原则
        2.5.2 外部影响的内部化原则
        2.5.3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
3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会计处理
    3.1 环境资产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
        3.1.1 环境资产的概念
        3.1.2 环境资产的内容
        3.1.3 环境资产的确认
        3.1.4 环境资产的计量
        3.1.5 环境资产的会计处理
    3.2 环境负债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
        3.2.1 环境负债的概念
        3.2.2 或有环境负债
        3.2.3 环境负债的分类
        3.2.4 环境负债的确认
        3.2.5 环境负债的计量
        3.2.6 环境负债的会计处理
    3.3 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
        3.3.1 环境成本的概念
        3.3.2 环境成本的分类
        3.3.3 环境成本的确认
        3.3.4 环境成本的计量
        3.3.5 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
    3.4 环境收益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
        3.4.1 企业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环境收益
        3.4.2 环境资产产生的环境收益
        3.4.3 环境收益的确认
        3.4.4 环境收益的计量
        3.4.5 环境收益的会计处理
    3.5 ××电厂涉及环境经济业务账务处理举例
4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4.1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
        4.1.1 利益关系人的外在压力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因
        4.1.2 维持企业合法生存和竞争优势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因
    4.2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评价
        4.2.1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评价
        4.2.2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评价
    4.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
        4.3.1 环境会计要素信息
        4.3.2 企业环境绩效信息
        4.3.3 企业主要的环境会计政策信息
    4.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4.4.1 利用现有的信息披露工具进行披露
        4.4.2 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
    4.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例及其分析
5 构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基本设想
    5.1 我国构建环境会计的难点
        5.1.1 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
        5.1.2 环境会计信息和计量方面的障碍
        5.1.3 现有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上的障碍
    5.2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5.2.1 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5.2.2 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模式
        5.2.3 外国的环境会计为我国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了好的经验和范例
    5.3 对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建议
        5.3.1 实行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
        5.3.2 提高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有关人员的素质
        5.3.3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
        5.3.4 组建环境会计机构,建立环境会计法规层次模式
        5.3.5 注重环境审计方面的建设
        5.3.6 加强环境会计的国际比较研究
6 结束语——环境会计的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7)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交易费用理论
    第二节 博弈论
    第三节 过渡会计学理论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目标定位研究
    第一节 影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目标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目标定位的一般描述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过程回顾及成功策略总结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改革过程回顾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成功策略总结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第一节 会计制度模式问题
    第二节 通用业务和特殊业务规范处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会计信息化问题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研究
    第一节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模式问题原因分析
    第二节 通用业务和特殊业务规范处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第三节 会计信息化问题原因分析
第六章 深化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对策研究
    第一节 会计制度模式深化改革对策研究
    第二节 通用业务和特殊业务规范处理深化改革对策研究
    第三节 会计信息化深化改革对策研究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会计视角的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2.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2.2 企业信息披露理论
        2.2.1 契约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3 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
        2.3.1 会计确认理论
        2.3.2 会计计量理论
第3章 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3.1 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确认
        3.1.1 企业核心能力会计确认的可行性
        3.1.2 会计核算角度下资源内涵的界定
        3.1.3 会计核算角度下资产内涵界定及其分类
        3.1.4 会计核算角度下核心能力内涵界定及其分类
        3.1.5 商誉是核心能力的价值表现
        3.1.6 纳入核心能力后的会计要素体系
    3.2 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计量
        3.2.1 企业核心能力价值特性
        3.2.2 企业核心能力的直接计量
        3.2.3 企业核心能力的间接计量
第4章 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
    4.1 企业核心能力信息基本特征
        4.1.1 会计与非会计信息并存
        4.1.2 历史与预测信息并存
        4.1.3 货币与非货币信息并存
        4.1.4 定量与定性信息并存
        4.1.5 主体与非主体信息并存
        4.1.6 定期与非定期信息并存
    4.2 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机制
    4.3 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其方式
        4.3.1 企业核心能力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其方式
        4.3.2 企业核心能力非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其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综述
2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2.1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理论基础
    2.2 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必要性分析
    2.3 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需求-供给分析
3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模式比较
    3.1 美国模式
    3.2 英国模式
    3.3 日本模式
    3.4 德国模式
4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现状及低效率分析
    4.1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制度变迁
    4.2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基本框架
    4.3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现状分析
5 改进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若干建议
    5.1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规范体系
    5.2 强化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
    5.3 加大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力度
    5.4 加强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把关作用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中美会计环境概述
    2.1 中国会计环境概述
    2.2 美国会计环境概述
第三章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比较研究
    3.1 中国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
    3.2 美国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
    3.3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差异比较
第四章 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比较研究
    4.1 中国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4.2 美国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4.3 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差异比较
第五章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
    5.1 文化因素
    5.2 经济环境
    5.3 政治环境
    5.4 法律制度
    5.5 资本市场
    5.6 税收因素
    5.7 会计职业界
    5.8 通货膨胀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个基本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图谱视角下会计学家葛家澍学术成果可视化研究[J]. 夏仕亮,杜春明. 当代会计评论, 2021(03)
  • [2]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D]. 宋沂邈.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分析式会计研究50年:回顾、框架与展望[J]. 晏超. 当代会计评论, 2019(04)
  • [4]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J]. 许家林,蔡传里. 珞珈管理评论, 2007(01)
  • [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研究[D]. 秦秀丽. 南京财经大学, 2006(02)
  • [6]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构架及其应用研究[D]. 吴嵘. 重庆大学, 2006(05)
  • [7]新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系统化研究[D]. 杨静. 长安大学, 2006(12)
  • [8]基于会计视角的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夏冬明. 长沙理工大学, 2006(02)
  • [9]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 崔娜. 山东大学, 2006(12)
  • [10]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D]. 郑群英.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西方会计信息披露的三大基本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