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杨幼虫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鳞翅目杨幼虫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一、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14)在《冀京津地区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分布》文中认为对河北大学博物馆藏的冀京津地区甲虫定名标本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得到2亚目51科626属1338种,其中肉食亚目5科(9.80%)、66属(10.54%)、188种(14.05%);多食亚目46科(90.20%)、560属(89.46%)、1150种(85.95%)。研究数据表明:多食亚目的科、属、种的物种多样性程度最高,排在前10位的科级阶元依次是:叶甲科109属(17.41%)、275种(20.55%)﹥天牛科99属(15.81%)、186种(13.90%)﹥金龟科63属(10.06%)、167种(12.48%)﹥步甲科40属(6.39%)、138种(10.31%)﹥象甲科48属(7.67%)、84种(6.28%)﹥瓢虫科30属(4.79%)、65种(4.86%)﹥拟步甲科25属(3.99%)、45种(3.36%)﹥隐翅虫科23属(3.67%)、41种(3.06%)﹥龙虱科20属(3.19%)、39种(2.91%)﹥葬甲科12属(1.92%)、32种(2.39%);51个科级阶元组成特点是:单种科5个(9.80%),寡种科(25种者)22个(43.14%),多种科(6种以上者)24个(47.06%);属级阶元组成特点是:单种属364个(58.15%),25种的寡种属226个(36.10%),6种以上的多种属36个(5.75%)。统计数据还显示,冀京津地区甲虫的属级分布数量(含共有分布属)与中国其他动物地理区的联系由近到远依次是:古北界+东洋界共有属457个(73.00%),东北亚界626属(100.00%)﹥中亚亚界472属(75.40%)﹥中印亚界457属(73.00%);华北区(626属,100.00%)﹥蒙新区(472属,75.40%)﹥华中区(457属,73.00%)﹥东北区(357属,57.03%)﹥青藏区(327属,52.24%)﹥西南区(302属,48.24%)﹥华南区(254属,40.58%);局限于华北地区分布的属163个(26.04%);冀京津地区甲虫物种的地域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河北平原区(73.80%)>冀西太行山区(65.81%)>冀北燕山山区(50.80%)>冀西北间山盆区(42.33%)>张北围场坝上高原区(38.98%)。

陈友[2](2013)在《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因此环境友好的防治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昆虫趋光性的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包括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技术,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被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目前,有关昆虫趋光性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于部分重要农业害虫,而灯光或色板诱集对森林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是危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监测和防治都十分困难。本研究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选取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九个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的室内实验以及色板诱集与灯光诱集的林间试验,同时开展华山松木蠹象三种主要寄生蜂,包括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松蠹狄金小蜂(Dinotiscus armandi Yang)和三盾茧蜂(Triaspis sp.)的趋光特性室内实验。通过比较华山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敏感光谱和敏感光强的异同。可为在不伤害寄生蜂天敌的前提下利用趋光性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的种群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特性华山松木蠹象能够被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所有九个单色光所吸引,表明其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华山松木蠹象尤其对415nm紫色光、340nm紫外光和504nm、549nm绿色光敏感,表明其复眼至少具有这三种类型的光感受器。在黑暗下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下,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反应与单色光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华山松木蠹象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绿色光>紫色光>紫外光。2华山松木蠹象的林间诱集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五种不同颜色LED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红光灯,紫光灯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光源。六种不同颜色色板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板>黄绿板>绿色板>黄色板>蓝色板>红色板,紫色板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色板。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更为相符。紫色板的诱虫效果在1.5m、3.0m、4.5m三个高度下没有显着差异。在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四个时段下,紫色板在12:00~-15:00的诱虫效果最好。在东、南、西、北四个朝向下,紫色板的诱虫效果以南向最好。综合考虑经济、简便易操作的原则,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最优方案为:采用紫色板(415nm),距地面1.5m高度,南向全天候设置诱虫色板。3管氏肿腿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波长689nm红色光外,管氏肿腿蜂对其余八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和649nm红色光。管氏肿腿蜂对689nm和649nm两个波长红色光趋向反应的显着差异,说明昆虫能辨别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即使是波长相隔很近的同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管氏肿腿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敏感单色光中,管氏肿腿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红色光>黄绿光>蓝色光。4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649nm、689nm两个波长的红色光外,松蠹狄金小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nm紫外光、415nm紫色光和549nm黄绿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黄绿光>紫色光>紫外光。5三盾茧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340nm、381nm两个波长的紫外光外,三盾茧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最敏感的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415nm紫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三盾茧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则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三盾茧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大致相同。从光谱反应结果可知,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主要寄生蜂在敏感光谱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利用趋光性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时,有针对地选用相应的光源和色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寄生蜂免受伤害。例如,在人工大量释放过管氏肿腿蜂的林间,可选用波长415nm紫光作为诱集光源和色板;三盾茧蜂为优势寄生蜂的林间,则选用波长340nm紫外光诱集较好。从光强度反应结果可知,在不同单色光下,不同昆虫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各不相同,因此利用不同单色光光源和色板开展诱集时,并不是光强度越大诱集效果就越好。光强反应结果可用于诱虫灯功率的大小、诱集的有效空间范围及光源和色板布点密度的确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三种寄生蜂对单色光都具有广谱性,而且其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利用单色光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将不可避免对寄生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与防治相比,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例如,为了监测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可选用这些昆虫都有趋向的波长549nm黄绿色光源或色板;如果只是监测华山松木蠹象、松蠹狄金小蜂和三盾茧蜂,则选用波长415nm紫色光源或色板。第二,光强度是影响昆虫趋光行为的重要因素。以往有研究表明,在高强度全光谱白光刺激下,随着光强度增加昆虫的趋向反应保持恒定或持续增强。而我们发现,在单色光下,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特别是对紫外光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相对不同单色光和不同昆虫,其最佳诱集光强各不相同,对同一昆虫而言,往往单色光波长越短,其最佳诱集光强越低。第三,在黑暗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中,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不同光暗环境中对色彩的感知具有差异。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的符合度高于黑暗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因此,对于白天活跃、拟采用色板诱集的昆虫,采用自然光干扰下的趋光反应测试方法更能反应林间诱集的实际情况。

李艳[3](2013)在《紫薇梨象种群空间格局及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研究从生态学和防治角度入手,对紫薇新害虫——紫薇梨象的种群空间格局、防治和预测预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室内测定、林间调查、室外观察等多种试验方法,研究并总结了紫薇梨象在空间分布特点、预测预报方法以及防治技术等。结论如下:通过林间对紫薇梨象分布调查,根据聚集度指标法计算出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的聚集度指标。结果表明:紫薇梨象成虫在盛发期的种群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型,该虫在树体的东面分布稍多,其次分别为南部和西部,北面分布最少;紫薇梨象在紫薇上的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紫薇的中上部,越向上虫口密度越集中。通过对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地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6月4日、6月16日、6月29日、7月25日和8月22日5个时间的半变异函数的拟合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高斯模型、线性模型、高斯模型和线性模型,而在7月12日和8月7日为随机模型。紫薇梨象成虫种群总体上为聚集分布,且成虫种群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在不同时间的空间相关范围即变程在1.689.79间变化。通过野外不同植物物候期的观察和对林间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的调查,对紫薇梨象的物候预测等发生期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成虫始发期与苦楝和红王子锦带盛花期相吻合,成虫出现高峰期在木槿花盛花期,成虫发生末期与木芙蓉开花初期一致;成虫产卵始发期在黑心菊的盛花期,产卵高峰期在栾树花期和随意草、木槿盛花期,产卵末期在木槿盛花末期;幼虫始发期在国槐、美人蕉盛花期,幼虫出现高峰期与红瑞木果实成熟挂果期以及温室茶梅、三角梅花期一致,幼虫发生末期在石榴盛花期;化蛹始期为垂丝海棠花末期,化蛹高峰期与猬实盛花期和紫花苜蓿花初期一致,化蛹末期与女贞、合欢盛花期相吻合。室内设定16,21,25,28和30℃共5个温度,测定了不同恒温条件下紫薇梨象蛹的发育历期,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蛹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00℃,有效积温为114.70度。根据泰安近3年(20092011)月均地表温度数据,使用小样本方法估算出月均地表温度的置信区间,利用有效积温法则,推算得出2011年紫薇梨象越冬代成虫初次出现日期范围为5月10日至21日,与2011年野外实测越冬成虫初次出现日期5月14日接近,测报结果较准确。观察分析了紫薇梨象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即在5月底到6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数量逐渐增多,而7月上中旬数量急剧下降,7月下旬开始暴增持续到8月上旬,8月中下旬开始逐渐减少,9月上旬有上升的趋势随后又逐渐下降。经室内外试验结果显示,10%吡虫啉EC,20%氰戊菊酯EC和1%甲维盐EC的室内毒力效果较好,3种药剂在12h的LC50分别为1.52、2.87和1.16mg/L;24h的分别为0.593、3.513和2.524mg/L;48h的分别为0.407、6.094和5.985mg/L;72h的分别为10.68、4.286和5.441mg/L;这3种药剂在田间对紫薇梨象成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喷施10%吡虫EC啉3000倍液,20%氰戊菊酯EC8000倍液和1%甲维盐EC8000倍液10d后,紫薇梨象的田间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紫薇梨象成虫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雌性信息素粗提液对雄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成虫为30头时的反应最高;雄信息素粗提液对雌虫也有一定的引诱作用,雌虫对20头的雄性信息素的反应最高。而且紫薇梨象雌性信息素引诱雄虫的总体效果稍低于雄性信息素对雌成虫的引诱效果。混合信息素粗提液对雌雄虫的引诱效果远低于雌、雄信息素单独作用效果。

闫敦梁,董希文,王丽敏,贾会群[4](2009)在《杨潜叶跳象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定点观测,研究了杨潜叶跳象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杨潜叶跳象卵孵化率为82.1%,幼虫成活率93.1%,羽化率53.3%,性比为1∶1。卵期发育起点温度11.65℃±0.18℃,有效积温8.27±1.28日度。幼虫期发育起点温度14.53±0.45℃,有效积温31.54±7.16日度。预蛹—蛹期发育起点温度16.80±0.31℃,有效积温24.76±3.41日度。

侯雅芹,王小军,李金宇,王微,魏小燕[5](2009)在《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杨潜叶跳象在北京市密云县1a发生1代,以成虫在石头、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调查发现:毛白杨不受害,北京杨受害率10.1%,加杨受害率7.6%。树干注射20%康福多可溶性液防治杨潜叶跳象,用药量每cm胸径0.1,0.2和0.4mL,清水对照。18d后,3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着;28d后,注射0.1,0.4mL的与对照有极显着差异,注射0.2mL的与对照差异显着;38d后,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利用康福多防治杨潜叶跳象的同时,可兼治杨雪毒蛾,也可保护3种金小蜂、1种三盾茧蜂。

陈廷国[6](2008)在《信阳杨树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信阳市发展林业条件得天独厚。全市现有14.67万hm2杨树,到2020年,将发展到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33.3万hm2。但近些年来,杨树病虫害已成为限制杨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本研究旨在调查信阳市杨树的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害虫天敌种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及监测预警,并制定信阳市杨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途径和方法。信阳市杨树害虫种类较多。共有176种,隶属于7目47科。分为三大类:一是食叶类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黄翅缀叶野螟、金龟子、杨直角叶蜂、柳毒蛾、杨柳小卷蛾等8种。二是钻蛀类害虫:主要是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等3种。三是刺吸类害虫:主要有草履蚧。其中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桑天牛的危害量占虫害危害总量的70%以上。信阳出现的杨树病害有15种。主要病害有杨树溃疡病、杨树烂皮病、杨树黑斑病等。其中,杨树黑斑病的危害量占病害危害总量的60%。信阳出现杨树害虫天敌112种,其中:寄生性天敌68种(昆虫59种,细菌2种,真菌6种,病毒1种);捕食性天敌42种(昆虫34种,蜘蛛5种,鸟类5种)。信阳市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林分条件及杨树树龄、品种、气象因子关系密切,病虫害种类繁多,人工纯林面积增加、森林生物类型构成简单,气候变暖(异常),天敌数量锐减,树木自控能力差、重治轻预防,病虫害治理方式落后是造成信阳市病虫害多发的主要原因。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抗灾能力;搞好测报,认真做好虫情监测;加大植物检疫力度,防止重大危险性病虫害的传入;实施工程治理,加强科研攻关等措施是信阳市杨树病虫害防治的基本途径。信阳市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可采用相应的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王小军,杨忠岐,王小艺[7](2006)在《北京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药物防治效果》文中指出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 sempopulifolis Chen是杨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北京密云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上树危害。4月上旬成虫交尾,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片背面,孵化后即开始潜入叶肉内为害,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然后继续上树取食叶片,直到10月下旬进入枯枝落叶内、石缝、表土中进行越冬。发现2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杨跳象金小蜂Pteromalus miyunensis和三盾茧蜂Triaspissp.。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较大的控制作用。用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杨潜叶跳象成虫和蛹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05%和66.5%。

张庆国,黄秉祥,张玉山,敖雷,曹忠哲[8](2001)在《杨潜叶跳象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杨潜叶跳象的观察 ,初步摸清了杨潜叶跳象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为此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 ,并进行及时的预防、防治 ,提供理论依据

张庆国,余璐,白丽萍,曹忠泽[9](2000)在《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对杨潜叶跳象幼虫和蛹进行饲养观察 ,经计算得出幼虫期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6.32℃± 3.19℃ ,有效积温为 151.36± 33.4 3日度 ;蛹期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7.91℃± 1.84℃ ,有效积温为 12 1.84± 14.0 6日度

二、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冀京津地区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冀京津地区的自然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气候条件
    1.3 自然资源
        1.3.1 动物资源
        1.3.2 植物资源
2 研究背景与课题提出
    2.1 京津冀地区甲虫研究背景
    2.2 课题提出
3 材料与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冀京津地区甲虫物种多样性组成
        4.1.1 亚目级组成
        4.1.2 科级组成
        4.1.3 属级组成
    4.2 冀京津地区甲虫种类的区系分布
    4.3 冀京津地区甲虫地域分布特点
        4.3.1 张北围场坝上高原区
        4.3.2 冀北燕山区
        4.3.3 冀西北间山盆区
        4.3.4 冀西太行山区
        4.3.5 河北平原区
5. 京津冀地区甲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1 京津冀地区甲虫资源类型
        5.1.1 水生昆虫
        5.1.2 陆生昆虫
    5.2 关于冀京津地区昆虫资源的利用
        5.2.1 加强对昆虫资源的研究
        5.2.2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特色昆虫保护区域
        5.2.3 保护益虫资源
        5.2.4 合理利用昆虫资源
        5.2.5 加强保护意识是根本
6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华山松木蠹象研究概况
        1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害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2 华山松木蠹象综合防治研究及应用
    第二节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研究概况
        1 管氏肿腿蜂
        2 松蠹狄金小蜂
        3 三盾茧蜂
    第三节 昆虫趋光特性研究及应用概况
        1 昆虫趋光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2 昆虫趋色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第二章 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研究
    第一节 光谱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光强度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林间诱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趋光特性研究
    第一节 管氏肿腿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松蠹狄金小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三盾茧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1 光谱行为反应
        2 光强度行为反应
        3 华山松木蠹象林间诱集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
        1 存在的问题
        2 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3)紫薇梨象种群空间格局及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象甲类研究概述
        1.1.1 我国象甲类研究现状
        1.1.2 紫薇梨象的研究现状
    1.2 种群空间格局
        1.2.1 地统计学及其在昆虫生态中的应用
        1.2.2 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的区别
        1.2.3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1.2.3.1 种群空间格局的经典统计学方法
        1.2.3.2 地统计学测定分析方法
        1.2.3.3 半变异函数
        1.2.3.4 变差函数的理论模型
        1.2.3.5 分析种群动态的时空规律性
        1.2.3.6 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及数据的空间插值
    1.3 种群发生动态
    1.4 象甲类昆虫种群预测预报
        1.4.1 发生期预报
        1.4.2 发生量预测
        1.4.3 发生区预报
        1.4.4 危害程度预报
    1.5 象甲类昆虫种群防治技术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2.1.1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的聚集度指标法
        2.1.1.1 调查与统计方法
        2.1.1.2 聚集原因分析
        2.1.2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分析
        2.1.2.1 地统计学分析调查方法
        2.1.2.2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2.2 紫薇梨象的预测预报
        2.2.1 紫薇梨象的物候预测
        2.2.2 紫薇梨象蛹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2.2.2.1 试虫来源
        2.2.2.2 试验方法
        2.2.2.3 数据处理
    2.3 紫薇梨象成虫的药剂防治试验
        2.3.1 室内毒力测定
        2.3.1.1 试虫来源
        2.3.1.2 供试药剂
        2.3.1.3 试验方法
        2.3.2 紫薇梨象成虫林间化学防治试验
        2.3.2.1 试验区的设置
        2.3.2.2 试验方法
        2.3.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
        3.1.1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的聚集度指标法
        3.1.1.1 紫薇梨象成虫不同方位和高度调查结果
        3.1.1.2 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
        3.1.1.3 聚集原因分析
        3.1.2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分析
    3.2 紫薇梨象的预测预报
        3.2.1 物候预测
        3.2.2 有效积温预测法
        3.2.2.1 紫薇梨象蛹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3.2.2.2 泰安地区紫薇梨象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预测及验证
    3.3 紫薇梨象成虫药剂防治
        3.3.1 紫薇梨象成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3.2 紫薇梨象成虫田间药剂试验
4 讨论
    4.1 紫薇梨象成虫种群空间分布
    4.2 紫薇梨象的发生期预测
    4.3 紫薇梨象成虫的药剂试验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发表论文情况

(4)杨潜叶跳象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生态因子及其指标
    3.2 各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3.3 环境对羽化率及寄生率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5)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学特性观察
        1.1.1 生活史观察
        1.1.2 成虫越冬基数调查
    1.2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潜叶跳象抗性的调查
    1.3 树干注射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
        2.1.1 生活史及习性
        2.1.2 越冬范围
    2.2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潜叶跳象的抗性
    2.3 防治试验 杨潜叶跳象幼虫虫口减退率见表2。
    2.4 寄生性天敌

(6)信阳杨树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杨树病虫害研究及防治技术现状
        1.1.1 杨树害虫为害现状
        1.1.2 杨树病害为害现状
        1.1.3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现状
    1.2 信阳市杨树生产及病虫害为害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杨树病虫害危害调查
        2.1.1 调查项目
        2.1.2 调查方法
    2.2 病虫害发病规律调查
        2.2.1 主要病虫害生物学习性研究
        2.2.2 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3 杨树病虫天敌调查
        2.3.1 调查地点
        2.3.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杨树病虫害危害基本情况
        3.1.1 杨树虫害基本情况
        3.1.2 杨树病害基本情况
    3.2 主要病虫害危害分析
        3.2.1 信阳市杨树害虫危害分析
        3.2.2 杨树病害危害分析
    3.3 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3.3.1 杨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3.3.2 杨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
    3.4 杨树病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4.1 与土壤、地形的关系
        3.4.2 与林分条件、杨树品种及树龄的关系
        3.4.3 与气缘因子的关系
    3.5 杨树病虫害天敌调查
4 小结与讨论
    4.1 信阳市杨树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4.1.1 杨树病虫害种类繁多
        4.1.2 人工纯林面积增加、森林生物类型构成简单
        4.1.3 气候变暖(异常)
        4.1.4 树木自控能力差
        4.1.5 重治轻预防,重减灾轻御灾
        4.1.6 病虫害治理方式落后
    4.2 杨树病虫害工程治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4.2.1 病虫害工程治理的基本途径
        4.2.2 工程治理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信阳市杨树杨树虫害名录
    1 鳞翅目 Lepidoptera
    2 鞘翅目 Coleoptera
    3 直翅目 Orthoptera
    4 膜翅目 Hymenoptera
    5 同翅目 Homoptera
    6 等翅目 Isoptera
    7 半翅目 Hemiptera
附件2:信阳市杨树病害名录
    1 叶部病害
    2 枝干病害
    3 根部病害
附件3:信阳市杨树病虫害天敌名录
    1 寄生性天敌
    2 捕食性天敌
附件4:部分杨树病虫害、危害及防治图片

(7)北京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药物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观察
    1.3 越冬成虫的寿命调查
    1.4 杨潜叶跳象生活史研究
    1.5 药剂防治试验
        1.5.1 成虫防治试验:
        1.5.2 蛹的防治试验:
    1.6 杨潜叶跳象寄生蜂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
    2.2 越冬成虫适应性
    2.3 杨潜叶跳象生活史
    2.4 防治试验结果
3 讨论

(8)杨潜叶跳象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自然条件
    1.2 基本情况
2 形态特征
3 生活史
4 生物学特性
5 结论

四、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京津地区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分布[D]. 张越. 河北大学, 2014(01)
  • [2]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D]. 陈友. 云南大学, 2013(05)
  • [3]紫薇梨象种群空间格局及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的研究[D]. 李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4]杨潜叶跳象生态学特性的研究[J]. 闫敦梁,董希文,王丽敏,贾会群. 防护林科技, 2009(04)
  • [5]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 侯雅芹,王小军,李金宇,王微,魏小燕. 中国森林病虫, 2009(02)
  • [6]信阳杨树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D]. 陈廷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3)
  • [7]北京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药物防治效果[J]. 王小军,杨忠岐,王小艺. 昆虫知识, 2006(06)
  • [8]杨潜叶跳象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张庆国,黄秉祥,张玉山,敖雷,曹忠哲.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04)
  • [9]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J]. 张庆国,余璐,白丽萍,曹忠泽.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0(S1)

标签:;  ;  ;  ;  ;  

鳞翅目杨幼虫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