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版化 双赢的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豪[1](2020)在《流媒体时代在线音乐平台的音乐人IP开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自我国数字音乐实行正版化管理以来,在线音乐平台对付费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在西方流媒体音乐成为市场主流时,面对特殊的付费环境,我国的在线音乐平台开创了以社交娱乐板块为核心的音乐营收模式,音乐平台转型为融合多种复杂媒介的泛娱乐化流媒体平台,音乐人也走上了 IP化发展的道路。本文首先阐述了流媒体时代音乐行业发生的变化,总结了“版权令”实行以来音乐平台的发展趋势,为后续设计策略地提出提供方向性参考;其次,针对音乐人的IP化发展趋势,引入跨媒介叙事理论来研究音乐人的IP生成、开发和增值过程,为后续设计策略地提出提供理论支撑;再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用户对于音乐平台和音乐人IP开发的需求,为后续设计策略地提出提供事实依据;最后,综合音乐平台、音乐人以及用户的需求,提出了音乐人IP发展的相关设计策略,并结合Kano模型的需求分析,完成了设计实践。本文旨在探索音乐平台在流媒体时代的音乐人IP开发策略,结合我国的音乐付费现状,为音乐人和音乐平台的发展提供建议,为我国音乐行业的转型提供思路。
黄莺[2](2020)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火如荼,全球圈粉无数,成为国内政产学研各界关注的焦点。不同于以往侧重从文学文本、媒介技术和跨文化传播等视角研究中国网文出海宏观状况或其中表现突出的外国粉丝翻译网站,本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背景出发,以阅文集团为典型案例,实证分析网文出海之所以比较有成效,在作品自身及出海企业传播规律方面的原因。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与深度访谈法。首先,从国内与国际环境两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网文出海“热”的大背景,梳理归纳出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其呈现出的整体特征;其次,以阅文集团为例深入立体解读其网文出海成因、情况、采取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威胁,分析得出优化网文出海效果的对策。本文认为阅文在网文出海方面成就斐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在出海内容选取(含翻译)、产品运营与阅读市场开拓等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牢牢紧扣“本土化”这个核心,注重输出全套的网文IP生态机制。只有当中国政府、网文企业、行业协会着力加强网文海外传播的本土化并紧跟时代潮流审视“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这一议题时,才有希望推动中国网文持续出海,实现中国出版、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化更有力地“走出去”。
李路漫[3](2018)在《YW集团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文学是中国特色原创互联网类型的成功代表之一,已经连续数年成为网络核心内容产品,截止2017年12月底,中国网络文学直接用户已达3亿7800万人。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学行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格局。YW集团作为网络文学行业的领头羊,在中国占有大量的网络文学市场份额,但是YW集团也面临着竞争者增多、作者流失,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内部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YW集团必须通过战略调整,强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才能在网文行业保持领头羊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以YW集团的竞争战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文学行业分析,结合网络作者、读者的状况,在研读网络文学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使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对YW集团的外部环境深入分析,确定了 YW集团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对YW集团内部资源和能力深入分析,结合网文独特的全版权运营模式、IP运营特点对YW集团的内部因素进行讨论,得出YW集团的优势和弱势。最后根据总结出的SWOT矩阵分析,定位针对YW集团的高匹配差异化战略,提出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以使YW集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头羊地位,同时为网络文学的从业人员和业内人士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杨加明[4](2017)在《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网络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从“触网”再到“入网”,活在“网”中央,现在已逐渐发展到“融网”。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不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快捷、方便、高效与舒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利用为犯罪的工具,网络空间成为新的犯罪集散地,滥用信息网络传播技术平台严重侵犯他人着作权就是典型例证。在国家推行对知识产权的“强”保护战略之当下,面对侵犯他人网络着作权的行为链条如何整合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保护,清晰划出犯罪圈;在网民法观念和规则意识普遍淡薄于传统空间的情形下,应否将以“以营利为目的”作为相关犯罪的主观要件;在现有刑法框架下,法定犯主体范围和行为类型双双扩大有无正当依据;在特定空间,刑法跟进对着作权的保护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和路径?这都须系统准确作答。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基于市场主体无序竞争、经济人逐利特性、法治重点规制公权力的运行等种种复杂原因,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一直是我国大陆区域法律体系中的短板,刑法对着作权的跟进保护更显薄弱。无论是知识产权理论还是刑法理论,对其系统的和具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极为少见。基此,有必要将研究的眼光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网络空间的侵权事实,通过析疑解难划出行为禁区,通过构筑最后保障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全文共六章,约20万字。第一章,界定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核心、基础和载体,通过简要归纳相关概念及链条,奠定全文讨论的基础。首先,界定网络着作权及特征。在网络空间跟进刑法规制着作权基于三个必要条件,即网络传播技术的运用、网络使用者的增加,互联网空间的形成。没有网络环境中的着作权,不会产生刑法保护网络着作权的问题。其次,梳理着作权由民法保护到刑法保护的历程,剖析法律保护的重要层级,有助于清晰着作权刑法保护与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关联。再次,分析网络着作权与网络作品的关联。由于网络作品是传统作品数字化后的产物或直接网络数字化创作产生的作品,所以,网络着作权是特定空间的着作权,一种特殊的着作权。第二章,考察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进程。首先,从第一层次的《刑法》和《着作权法》,考察在法律层面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基础和开启。1997年刑法第217条设置侵犯着作权罪奠定了刑法保护着作权的基础,2001年修订的《着作权法》开启网络时代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之先河。其次,从第二层次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考察在行政法规层面充实侵犯着作权罪构成要件内涵的程度,相关配套行政法规从哪些层面细化了刑法对网络着作权的保护。再次,从第三层次的四个解释文件,考察在司法解释层对上述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解释力度。2004年、2005年以及2007年三个司法解释明确了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在哪些方面和何种程度上落实刑法相关规定,2011年《意见》使网络着作权刑法的保护在上述法律法规及解释的基础上有所深化。基于前述三个层面(次)的考察,现有刑事立法方式和跟进解释的程度仍不能满足网络时代对着作权保护的要求,为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刑法应强化对网络着作权的保护。第三章,探究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利益作为一种价值,是人们的诉求和期许。利益平衡是利益各方追求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博弈搏杀的结果,平衡利益是为了解决利益纷争,实现利益平衡。利益平衡在社会中无处不在,是一项立法司法原则,是知识产权法的基石,是着作权法的精髓。围绕着作权行使存在的利益,出现利益共享与冲突,冲突下的利益平衡问题决定了刑法介入的时机与程度,着作权的制度设计和发展变化也都是围绕着利益平衡这一基本准则而展开的。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下,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中利益平衡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伴随国家战略的调整而调整。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已由“弱”保护转向“强”保护,强化刑法对网络着作权的保护是利益平衡后的必然选择。在利益平衡语境下,无论是为了平衡着作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还是遏制侵犯网络着作权犯罪,或执行国家知识产权强保护战略都应当强化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第四章,在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行为人范围内廓清犯罪主体及类型。任何犯罪都是人的犯罪,因此,研究讨论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行为绕不开对犯罪人的考察,在整个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过程中,有三类人参与其中:一是网络信息内容的上传者,这是最有可能成为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主体;二是为信息传播提供服务的网络服务者;网络服务者不仅为信息网络传播提供硬件服务,还为信息网络传播提供软件服务,提供广告推广等帮助服务,因而可能成为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主体。三是接收并最终使用信息的终端使用者。接收并最终使用信息的终端使用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主体。第五章,侵犯网络着作权罪犯罪方式与结果。首先,无行为无犯罪,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行为是未经允许擅自实施信息网络传播的行为,是刑法规制的对象,所以对侵犯网络着作权犯罪的认定,须以界定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作为前提。其次,传统着作权的刑法保护重在规制复制发行权的正当行使,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重在规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正当行使。未经允许擅自实施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包括直接侵犯网络着作权的实行行为和帮助、引诱和教唆以及后续扩大侵权损害的帮助行为。作品内容提供行为和P2P用户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行为是典型的实行行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是典型的帮助行为,视频分享网站侵权行为、WAP转码侵权行为、提供网页快照的行为和深度链接的行为既可能是实行行为,也可能是帮助行为,除视频分享网站侵权行为之外的侵权行为都是搜索引擎类侵权行为,因而认定究竟是实行行为还是帮助行为,遵循是否替代第三方网站内容作为判断的一般原则,具体从三方面考察判断:一是作品是否需要授权;二是作品是否加工编辑;三是作品是否永久复制。再次,根据量决定质的规律,准确运用刑法第217条划出犯罪边界,刑法第217条主要将违法所得数额作为计量犯罪侵害的程度,这一规定具有操作性,但它只能间接反映行为侵害法益的程度,偏重于客观危害程度细化的“严重情节”可以弥补立法不足。第六章,侵犯网络着作权罪的主观要素,讨论着作权刑法保护的一个焦点、热点问题,即着作权延伸至网络空间,保留还是废止“以营利为目的”这一主观限制要素。废止论有利于刑法全面保护网络着作权,但犯罪圈的过度扩大可能导致刑法过度保护传统着作权;保留论扩张解释“营利”也不能实现刑法全面保护网络着作权,限制缩小了犯罪圈;折衷论对现实与网络环境下的着作权,刑法分别予以不同保护,但出现了一个罪两个犯罪构成的理论难题。从(加)重量刑情节论对侵犯着作权行为的规制,既过度扩大了犯罪圈,还过度加大了刑罚力度。因而需要另辟蹊径,针对现实与网络环境,分别设置特有的主观要件,以实现刑法全面保护网络着作权。结论,设立新罪是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方向。设置刑法第217条之一,“侵犯网络着作权罪是指未经着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美术、摄影、录像作品、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苑晓欢[5](2017)在《加框链接着作权侵权认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加框链接是否构成着作权侵权,目前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主流观点有三种认定标准:服务器标准、用户感知标准、实质呈现标准。但这几种认定标准均是截取了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中的部分环节进行分析,没有从商业模式的整体角度进行认识,很难把握问题的实质。链接不替代原则指出了正确的分析道路,但是没有继续深入探究加框链接涉及的各方利益最终来源的问题,也没有坚持在着作权法框架内解决加框链接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分析,指出在互联网企业主流的“免费商业模式”中,加框链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驱使。着作权实际上是着作权人通过垄断作品的利用和传播进而垄断与顾客的交易机会的权利。在“流量为王”的今天,用户数量是决定互联网企业收益的关键因素。互联网企业通过提供免费产品的方式吸引用户点击或观看广告获得广告收入,或提供增值服务获得收入,这些盈利模式的基础都是用户数量。在“免费商业模式”中,着作权人正是通过其垄断顾客的能力与互联网企业达成交易的。互联网企业向着作权人支付的授权/许可费用,换取的就是对这种垄断顾客的权利的让渡。在加框链接行为中,设链者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价值增长点,仅仅是对被设链网站用户的“分流”,不能被认定为商业模式创新,只能被认定为对被设链网站商业价值的窃取。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中,对作品的传播实质上是对作品所包含的作者有“创造性”且“有意义”的信息的传播,而这些信息是通过人类共同的符号系统表达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作品可以被界定为用符号表达出来的,蕴含着作者独创性思想内容的有意义的信息。当用户实际上获取了作品所蕴含的这些特定信息,获得了相应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就应当被认定为对作品进行了实际的利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沿着“链接不替代原则”开创的经济分析的道路继续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商业利益原则+用户实际获取信息”的标准,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王蕾[6](2016)在《乐视网商业生态系统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管理之父Peter Drucker曾指出,企业未来的竞争不仅体现为产品的竞争,也非单纯服务的竞争,而在于商业模式的竞争。从1957年Bellman等初次提议“商业模式”概念以来,商业模式竞争的发展已经历了从最早理念认识方面的摸索,到争先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到目前全球企业间比拼商业生态系统的层次。商业生态系统的最新研究使得处于残酷竞争环境中的企业从仅关注自身内部和直接互助伙伴的发展变化到开始关注处于同一创新生态环境下不同类型企业成长、成功的内在关联关系,有助于企业协同整体创新,实现共赢。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兼具内外视角的“4C+H”动态综合商业生态系统分析模型,选取致力于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的互联网企业乐视网(300104)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内部视角通过商业环境、企业生态位、独特禀赋、应变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乐视网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外部视角引入财务分析评价乐视网商业生态系统在价值创造方面的有效性。通过该模型分析可知,乐视网目前处于扩张期和主导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生态位为核心型企业,该企业虽率先在国内实行“内容+硬件”发展模式,但内容平台的版面编排能力不足、运用效率不高,关注终端硬件的同时忽略带宽等硬件的建设,乐视目前虽能够引导整体生态系统创造价值但仍需防范过度跨界导致的风险等,对乐视网的发展和变革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4C+H”模型的建立改进了目前国内外主流商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下仅从内部视角审视生态系统的研究模式,丰富了商业生态系统研究现有的分析模式,可供其他致力于建设有效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使用来查漏补缺,这是本研究体现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王林[7](2014)在《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兴媒体崛起,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继微博、微小说之后,微电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时代前沿,虽然兴起时间短暂,其发展态势却势如破竹。传统的营销信息往往以文字、图片为载体,很难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并且因其品质较高、互动性较强等特点,可以大幅提高品牌价值,加之迫于“限广令”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逐渐将目光转向依靠网络平台发布的微电影领域,随着微电影与商业因素成功结合的案例日益增多,这种双赢的结果将直接促使带有明显商业色彩的微电影成为今后微电影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主要传播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微电影传播的各个环节要素,通过宏观整合的解读和微观多层次的构建,为微电影传播模式的创新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具体来说,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并对微电影这一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等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对微电影的兴起原因进行了分析,把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具体阐述了微电影与其它视频形式的区别,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微电影进行了系统分类。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微电影的传播模式。按照传播流程来分析,一般来说,微电影的传播模式主要应该包括投资、制作、放映播出、传播等环节,本文首先对微电影的资金来源、剧本制作、拍摄制作等制作环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微电影的主要传播渠道以及三种主要的传播方式一一进行阐释,从而架构出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模式。第四部分是调查问卷分析,本文选取了一部在网络上关注度较高的微电影《把乐带回家2013》,鉴于微电影的主要播放平台是网络,所以笔者采用的是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使该问卷的调查范围相对于传统调查问卷来说更广泛,并将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将统计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详细分析,阐述第三部分架构的传播模式所产生的各种微观和宏观的传播效果。最后一部分是在前面四部分的理论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微电影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预测,并对如何促进微电影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微电影的健康发展能有所帮助。目前,业界以及学术界对微电影的研究重在分析案例,很显然,对于这一新兴事物,我们还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笔者以微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入当今网络传播的新环境下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研究其最有效的、最受欢迎的传播模式以及这种模式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从而分析得出微电影这种新型营销手段如何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达到好的广告营销效果。但是由于本身学术功底和研究水平有限,本次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传播效果的阐述方面稍显力不从心,需要进一步完善,请各位评审老师批评指正。
宋欣茹[8](2014)在《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及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服务外包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其他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作用。我国是服务外包产业新兴市场,在政府的扶持下,国内多个城市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现已形成多梯度发展格局。但不容忽视的是关于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产业等理论基础研究滞后。因此需要针对当前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动向,对服务外包产业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认真研究,以更好地满足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大连市及相关区域、可比区域的服务外包产业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区域,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的背景下,从地理视角对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力评价展开研究。以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分析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及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空间维度的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大连的实证研究,得出大连服务外包产业东北及环渤海地区的基本定位,进而对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空间进行优化布局。以GIS技术为基本的空间分析工具,重点研究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和发展机理,产业在城市之间的地域分工,以及城市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及集聚模式,为编制服务外包产业区域性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依据。本文研究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区域研究的基本视角,从服务外包产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发展和演变出发,从理性高度总结研究服务外包产业的空间集聚内在机理。本文包括九章,其中研究的主体内容共五章。主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服务外包产业的界定以及支撑理论研究。基于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结合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地区产业发展”视角,科学合理地界定服务外包产业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产业发展规划分类方案。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基本特点,总结研究支撑服务外包产业研究和引导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基于编制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服务外包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以大连市基本研究对象,综合当前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基础,总结提出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产业时空演进规律。对一、二、三产业的空间集聚机理进行梳理,总结出第三产业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为研究服务外包产业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合第三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提出服务外包产业的空间集聚机理。第三部分,服务外包产业的城市之间的发展定位研究。以大连市为中心,选择环渤海和东北经济区主要城市作为周边区域,基于地理空间差异、地域分工与联系的基本思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研究大连市未来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定位、基本方向、需要突破的若干瓶颈因素。第四部分,服务外包产业的城市内部集聚机理与模式研究。选择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相对集中的大连市区及金州新区作为基本的空间对象,在总结研究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在城市内部集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以收集整理大连市主要的软件服务包企业基础数据,并构建基础GIS数据库,分析研究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在城区内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对未来产业的空间集聚格局进行优化。第五部分,服务外包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研究提出国内城市间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技术方法,并对包括大连市在内的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省会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目的是在制定相应的服务产业促进发展的政策时,能够寻找“可比性对象”进行参照;同时通过竞争力比较评价,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以及比较优势要素,也有利于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
易蓓[9](2014)在《平衡论视域下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数字时代彻底到来之前,人们获取音乐的方式大多来自于黑胶唱片、卡带、VCD等有实物的载体。而此类曾经满足人们音乐需求的音乐文件储存设备开始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而MP3格式的音乐则基本上取代了它们的地位,成为一种更加便捷更加时尚的音乐储存方式,MP3的全称是MPEG AudioLayer3,音乐格式的发展历程就是由蜡盘的唱片,到黑胶的唱片以及磁带唱片,CD随之进展到如今信息化的电子音乐还有无线音乐的形式。现在的数字音乐基本上都脱离实体,数字音乐还具有许多优势,成本不高、传输时间短、音质好等。如今,数字音乐已经在音乐供应相关的领域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信公司的营运机构、传统的音乐行业以及网络数字科技技术产业都相继加入此领域。从2012年到2014年,在这三年时间里,全世界数字音乐产业的收入以大约25%的惊人速度进行快速增长。从2002年百度搜索引擎推出MP3搜索产品可供用户免费进行试听、下载以来,各种音乐网站一批批层出不穷地在网上泛滥侵权。数字音乐的发展进步使得人们能够便捷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免费试听、下载到最新的音乐文件,但是泛滥侵权的问题却没有随着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而有所好转。如今中国的音乐行业已经进入数字音乐时代。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与技术保护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着作权法律制度和技术措施进行重新审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设计相应的制度规则。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护网络音乐作品,需要协调着作权人、网络服务商和用户三方的利益关系。本文将从数字音乐版权的产生和发展,从立法和权利的平衡两个方面对数字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进行阐述,然后结合外国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的经验,提出针对中国国情的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立法建议。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立法实践以及相关国际条约的立场,寻找其间的共性与差异,探索网络环境下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合理模式。本文的目的在于丰富与发展版权保护理论,寻求音乐作品创作者、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在网络环境下的协调和平衡。同时,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新的理论和立法司法实践对其他类型作品的版权保护也有借鉴意义。
蒋志臻[10](2014)在《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表明出版是指将作品经过编辑加工之后,通过大量复制并向公众发行销售,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事上述社会活动的行业即是出版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与深化,我国出版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棘手问题,社会转型进程中道德观与价值观的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数字技术的变革带来出版过程中把关机制的缺失等等,深刻制约了我国出版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面对上述出版业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和现象,仅凭行政手段与法律制度手段是不够的,制度的发展带有滞后性,同时任何制度都存在漏洞和盲区,都是不完美的,更为重要的是,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与规范属于强制性社会规范,规定的多是行为底线,确实能有效地打击与遏制危害较严重的非法出版行为,却并不能强制出版者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生产文化精品,也就是说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与规范只能规定出版者不能逾越的行为红线,却不能让出版者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科学的出版伦理体系能够为出版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出版强国。因此,构建出版伦理非常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当前基于我国出版行业出版伦理缺位的现实,以及构建出版伦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综合运用了伦理学、出版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出版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通过厘清伦理、道德、出版等相关概念的起源、流变、内涵及关系,我们认为出版伦理一方面揭示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它是针对出版活动的道德规范体系,它是衡量出版活动是否符合“善”及“正当”的价值准绳与行为准则。出版伦理具有社会历史性、他律性、自律性等特征,具有影响出版方向、优化出版环境、规范出版行为等功能。当代中国出版存在着出版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加重,出版“两重性”、“两个效益”的矛盾突出以及出版从业人员品格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的步伐,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弘扬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冲击、出版伦理精神缺失、出版伦理法制建设滞后以及出版伦理教育薄弱等等。因此,亟需建构解决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对策:首先,加强出版人的品格规范与德性建构;其次,应该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出版伦理关系;再次,必须加强以增强编辑意志与道德自律、塑造出版人格、正确平衡出版自由与伦理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伦理内在监督机制;最后,应该加强以出版伦理制度建设与出版伦理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伦理外部监督机制等等。展望未来,在21世纪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国出版战线的发展对于我们占领文化阵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出版伦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推动出版伦理的构建;继续强化出版伦理教育,加强出版职业道德建设;重视激励机制,完善惩戒机制,从而进一步强化出版伦理的完善,唯有如此,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二、正版化 双赢的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版化 双赢的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流媒体时代在线音乐平台的音乐人IP开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音乐行业的发展概述 |
1.4.2 在线音乐平台的模式研究 |
1.4.3 与音乐相关的泛娱乐产业研究 |
1.4.4 跨媒介叙事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案 |
1.5.3 研究框架 |
1.5.4 可行性分析 |
1.6 课题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音乐行业的发展历程概述 |
2.2 流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概述 |
2.2.1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 |
2.2.2 国外音乐流媒体的发展状况概述 |
2.2.3 国内音乐流媒体的发展状况概述 |
2.3 平台泛娱乐化发展的现状概述 |
2.3.1 行业特点 |
2.3.2 行业现象 |
2.4 跨媒介叙事理论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跨媒介叙事理论的音乐人IP开发探析 |
3.1 基于跨媒介叙事的IP运营模式分析 |
3.1.1 互文性与IP生成模式的分析 |
3.1.2 扩张性与IP开发模式的分析 |
3.1.3 参与性与IP增值模式的分析 |
3.2 基于跨媒介叙事理论的音乐人IP开发模式探析 |
3.2.1 互文性与音乐人IP生成模式分析 |
3.2.2 扩张性与音乐人IP开发模式分析 |
3.2.3 参与性与音乐人IP增值模式分析 |
3.3 基于音乐人IP开发的用户需求探究 |
3.3.1 调查方法和目的 |
3.3.2 问卷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音乐人IP开发的音乐平台设计策略研究 |
4.1 基于音乐人IP开发的用户需求实验数据分析 |
4.2 音乐人IP开发的策略分析 |
4.2.1 音乐人IP开发策略的研究方法 |
4.2.2 音乐人IP开发的需求分析 |
4.2.3 基于互文性研究的设计策略 |
4.2.4 基于扩张性研究的设计策略 |
4.2.5 基于参与性的设计策略 |
4.3 基于Kano模型的设计策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音乐人IP开发的音乐平台的设计实践 |
5.1 设计概述 |
5.2 音乐人IP开发的设计思路 |
5.3 设计框架 |
5.4 音乐人界面的设计 |
5.4.1 音乐人界面的原型设计 |
5.4.2 音乐人界面的视觉设计 |
5.5 设计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关于音乐人以及音乐平台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音乐人IP开发策略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音乐人IP开发设计实践的问卷调查 |
附录D 设计手册 |
(2)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网文出海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网文出海背景分析 |
一、国内环境分析 |
二、国际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网文出海发展历程 |
一、萌芽期 |
二、积累期 |
三、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中国网文出海整体特征 |
一、传播主体 |
二、传播内容 |
三、传播渠道 |
四、网文用户 |
五、传播效果 |
第四节 中国网文出海现存问题 |
第三章 阅文集团引领中国网文出海 |
第一节 阅文集团网文出海缘起 |
一、阅文网文出海内因 |
二、阅文网文出海外因 |
第二节 阅文集团网文出海的三个阶段 |
一、阅文出海1.0时代:海外出版授权阶段 |
二、阅文出海2.0时代:海外平台搭建与内容输出阶段 |
三、阅文出海3.0时代:海外原创内容上线及生态输出阶段 |
第三节 阅文网文出海成就 |
第四章 阅文网文出海策略:本土化全生态输出 |
第一节 海外原创机制丰富内容生产源 |
一、瞄准海外市场空缺差异化输出 |
二、鼓励海外作家创作输出生产机制 |
第二节 翻译众包模式孵化全球译者 |
一、全球范围组建专业译者团队 |
二、基于读者意向选取翻译作品 |
三、平台多媒体设计增进译文传播 |
第三节 全版权运营打造海外网文生态 |
一、国际投资合作打通海外本土渠道 |
二、全版权运营构建海外IP全生态体系 |
第四节 自建平台逐步确立商业雏形 |
一、建立全球粉丝互动生态体系 |
二、推广海外全端网文阅读平台 |
三、“三步走”确立本土付费机制 |
第五章 阅文网文出海面临挑战 |
第一节 当下发展瓶颈 |
一、输出功利化且海外原创尚不成熟 |
二、高语境网文翻译困难,人才易流失 |
三、外站盗版合作破裂,监测维权不易 |
四、商业模式分歧垄断做法引发抵触 |
第二节 未来潜在威胁 |
一、作者直接授权与自出版输出越过阅文 |
二、国内企业竞相出海竞争加剧威胁地位 |
三、出版模式纠纷与替代品影响用户黏性 |
四、文化壁垒与限制政策征兆成最大挑战 |
第六章 透过阅文看中国网文出海优化对策 |
第一节 输出现实多元题材,培育海外原创作家 |
一、针对性输出垂直现实题材网文 |
二、完善网文多元价值评估体系 |
三、健全海外本土作家培育机制 |
第二节 AI翻译推规模出海,PUGC破翻译难题 |
一、AI翻译增强网文供给 |
二、PUGC孵化优质译作 |
第三节 全球跨界开发IP,稳步推进商业模式 |
一、国际全平台合作拓宽输出渠道 |
二、IP全生态开发丰富传播形式 |
三、个性推荐与互动增强粉丝黏性 |
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确立商业模式 |
第四节 研发技术打击盗版,加强国际维权合作 |
一、技术研发把控网文版权保护壁垒 |
二、参照国际经验推动外站正版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YW集团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文献和理论概述 |
2.1 平台理论 |
2.1.1 同边网络效应 |
2.1.2 跨边网络效应 |
2.2 竞争战略理论及其发展 |
2.3 互联网公司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
2.4 网络文学的发展及演进 |
2.4.1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 |
2.4.2 网络文学网站的主营业务 |
2.4.3 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
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YW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P) |
3.1.2 经济环境(E) |
3.1.3 社会环境(S) |
3.1.4 技术环境(T)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议价分析 |
3.2.2 购买方议价能力 |
3.2.3 替代品的出现 |
3.2.4 新进入者威胁 |
3.2.5 现有竞争者之间分析 |
3.3 客户分析 |
3.3.1 网文作者客户 |
3.3.2 网文读者客户 |
3.4 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
第4章 YW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1 YW集团的简要历史分析 |
4.1.1 网络作家的等级体系 |
4.1.2 文学作品的延伸拓展 |
4.2 YW集团组织结构 |
4.3 YW集团全版权模式分析 |
4.4 YW集团营销能力分析 |
4.5 YW集团的IP运营能力分析 |
4.6 内部环境分析总结 |
第5章 YW集团的战略选择与定位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S) |
5.1.2 劣势(W) |
5.1.3 机会(O) |
5.1.4 威胁(T) |
5.2 SWOT分析总结及战略匹配 |
5.3 竞争战略总体定位 |
5.3.1 竞争战略类型 |
5.3.2 主要作者市场定位 |
5.3.3 主要读者市场定位 |
5.4 主要战略任务 |
5.4.1 打造个性化网络文学平台 |
5.4.2 塑造合理的作者提升体系 |
5.4.3 塑造合理的粉丝培养体系 |
5.4.4 不断创新作品类型 |
5.4.5 加大推广投入,扩大市场需求量 |
第6章 战略实施的管理保障措施 |
6.1 成立“竞争战略专项实施小组” |
6.2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升华 |
6.3 重视人才的挖掘与培养 |
6.4 拓宽资本运作渠道 |
6.5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与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相关的三个概念 |
一、网络着作权: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核心 |
(一)网络着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
(二)网络着作权的产生与演变 |
二、着作权: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基础 |
(一)着作权的民法保护 |
(二)着作权的刑法保护 |
三、网络作品:网络着作权的载体 |
(一)网络作品及主要类型 |
(二)网络作品保护的法律实质 |
第二章 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演进 |
一、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开启 |
(一)网络空间侵权现象及特点 |
(二)《着作权法》的跟进规制 |
(三)刑法第217条的具体设置 |
二、行政法规对刑法第217条构成要件的细化 |
(一)网络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
(二)网络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
三、司法解释对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实化和深化 |
(一)司法解释对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实化 |
(二)司法性解释对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深化 |
第三章 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
一、利益平衡涵义解析 |
(一)利益与利益冲突 |
(二)法的价值与利益平衡 |
二、网络着作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
(二)传统着作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
(三)网络着作权保护中利益平衡的转向 |
三、我国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
(一)我国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中利益平衡的发展轨迹 |
(二)我国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中利益平衡的发展向度 |
四、利益平衡语境下应强化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 |
(一)平衡着作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需要 |
(二)遏制侵犯网络着作权犯罪的需求 |
(三)执行国家知识产权强保护战略的要求 |
第四章 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主体及类型 |
一、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主体 |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与单位犯罪主体 |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与非网络服务提供者 |
二、网络最终用户主体 |
(一)微软诉亚都案引发最终用户法律责任的思考 |
(二)网络最终用户成为刑事责任主体的条件 |
三、信息提供者(ICP)主体 |
(一)ICP及类型 |
(二)ICP信息内容保证义务 |
(三)ICP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 |
四、技术服务提供者(ISP)主体 |
(一)ISP及类型 |
(二)ISP的审查义务 |
(三)ISP构成帮助犯 |
(四)ISP正犯化 |
第五章 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方式及结果 |
一、界定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
(一)国际条约的界定 |
(二)着作权法的界定 |
(三)重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
二、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与复制发行行为 |
(一)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纳入复制发行行为及论争 |
(二)网络环境下的“复制发行”行为 |
三、侵犯网络着作权犯罪的实行行为 |
(一)作品内容提供行为 |
(二)P2P用户侵犯网络着作权的行为 |
(三)视频分享网站直接侵权的行为 |
(四)WAP转码直接侵权的行为 |
四、侵犯网络着作权犯罪的帮助行为 |
(一)刑法规制帮助行为原理 |
(二)网页快照帮助行为 |
(三)深度链接帮助行为 |
(四)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行为 |
五、定性侵犯网络着作权罪的量化要素 |
(一)侵犯网络着作权犯罪的“数额”和“情节” |
(二)现实与网络环境下共用的“数额”和“情节” |
(三)网络环境下专用的“情节” |
第六章 侵犯网络着作权的犯罪意志及“以营利为目的” |
一、废止论:犯罪圈过度扩大 |
(一)废止论及评析 |
(二)废止论下着作权刑法保护可能过度 |
二、保留论:犯罪圈限制缩小 |
(一)保留论及评析 |
(二)保留论下网络着作权的刑事司法保护 |
(三)保留论下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不足 |
三、折衷论:传统现实环境与网络环境二元区分与困惑 |
(一)折衷论及评析 |
(二)折衷论下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困境 |
四、从(加)重量刑情节论:刑法保护的错误选择 |
(一)从(加)重量刑情节论及评析 |
(二)从(加)重量刑情节论下着作权刑法保护失度 |
五、另辟蹊径:分设主观要件 |
结论:新罪论:网络着作权刑法保护的方向 |
一、设立新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新设侵犯网络着作权罪的合理性 |
三、侵犯网络着作权罪的具体设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加框链接着作权侵权认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加框链接的概念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立法与司法现状 |
一、国内立法与司法现状 |
二、国外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界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小结 |
第二章 加框链接及其对现行着作权制度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环境下加框链接行为存续的必然性 |
一、免费商业模式是互联网企业的主流经营模式 |
二、用户数量成为决定互联网企业收益的关键因素 |
三、作品差异化成为免费商业模式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
四、利益最大化冲动必然导致加框链接的出现和普及 |
第二节 加框链接行为对着作权制度的挑战 |
一、加框链接行为对相关权利人利益的影响 |
二、加框链接行为对现行着作权管理秩序的冲击 |
小结 |
第三章 加框链接行为的性质与现存不同的侵权认定标准 |
第一节 加框链接行为的性质 |
一、加框链接属于传递信息的作品传播行为 |
二、规制加框链接的作品传播行为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对现存的加框链接侵权行为认定标准的省察 |
一、服务器标准: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
二、用户感知标准、实质呈现标准:不能清晰界定侵权的界线 |
三、链接不替代原则:指出了分析途径但未明确适用标准 |
小结 |
第四章“合理商业利益原则+用户实际获取信息”新侵权认定标准的创设 |
第一节 争夺着作权中蕴含的商业价值是加框链接出现的核心动因 |
一、富田彻男: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垄断顾客的权利 |
二、作品吸引的用户数量是互联网企业盈利的基础 |
三、互联网企业的收益来源于着作权中蕴含的商业价值 |
四、加框链接行为实质上是盗取了权利人的商业价值 |
第二节“合理商业利益原则+用户实际获取信息”新侵权认定标准的界定 |
一、“合理商业利益”应该以公共利益为界线 |
二、“用户实际获取信息”是界定商业模式创新和盗取商业价值之间的界线 |
第三节“合理商业利益原则+用户实际获取信息”新侵权认定标准适用的比较优势 |
一、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均是商业利益最大化 |
二、“用户实际获取信息”更符合互联网传播的实际情况 |
三、更有利于加强对着作权人利益的保护 |
四、更有利于实现权利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商业模式判断的侵权认定标准之运用 |
第一节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加框链接行为进行规制的路径缺陷 |
一、争议涉及的各方商业利益均来源于着作权中蕴含的商业利益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性会导致裁判标准不一 |
三、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会模糊着作权的核心位置 |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着作权法无法发挥作用时的最后选择 |
第二节 通过完善着作权制度对加框链接行为进行规制 |
一、立法层面:完善现行着作权制度的建议 |
二、司法层面: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乐视网商业生态系统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商业生态系统分析模型 |
2.1 商业环境分析 |
2.2 企业生态位分析 |
2.3 独特禀赋分析 |
2.4 应变能力分析 |
2.5 价值创造能力分析 |
3 乐视网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
3.1 乐视网商业环境分析 |
3.2 乐视网生态位分析 |
3.3 乐视网独特禀赋分析 |
3.4 乐视网应变能力分析 |
4 乐视网价值分析 |
4.1 基于FCFF现金流模型乐视网估值 |
4.2 基于Black-Scholes模型乐视网估值 |
4.3 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微电影概述 |
第一节 微电影的兴起原因 |
一、数字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 |
二、“碎片化”传播语境的助推 |
三、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
四、商业力量的推进 |
第二节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三、风靡成熟阶段 |
第三节 微电影与其它视频形式的区别 |
一、与传统电影的区别 |
二、与微视频的区别 |
三、与传统视频广告的区别 |
第四节 微电影的分类 |
一、网络原创类微电影 |
二、带有商业色彩的微电影 |
第二章 微电影的传播模式 |
第一节 微电影的制作 |
一、微电影的资金来源 |
二、微电影的剧本制作 |
三、微电影的拍摄制作 |
第二节 微电影的传播渠道 |
一、视频网站 |
二、社交网站 |
三、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
四、车载、楼宇电视及户外广告等 |
第三节 微电影的传播方式 |
一、多中心的一对多式传播 |
二、媒介联动式传播 |
三、线上线下整合传播 |
第三章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微电影的微观传播效果 |
一、调查方案 |
二、样本选择 |
三、受众态度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微电影的宏观传播效果 |
第四章 微电影的未来 |
第一节 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
一、名人微电影数量不断增加 |
二、公益微电影反响良好 |
三、微电影创作团体日益专业化 |
四、微电影营销前景广阔 |
第二节 关于微电影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
一、内容为王,创意生存 |
二、构筑专业制作团队,整合微电影产业链 |
三、媒介联动宣传,扩大受众覆盖面 |
四、平衡微电影中广告植入的比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及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基础与思路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服务外包内涵及外延界定问题 |
2.1.2 关于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因素与发展机理研究 |
2.1.3 关于服务外包空间集聚问题研究 |
2.1.4 关于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研究 |
2.1.5 研究综述 |
2.2 本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2.2.1 研究思路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与主要技术方法 |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服务外包产业界定存在的问题 |
3.2 服务外包及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重新界定 |
3.2.1 基本概念 |
3.2.2 服务外包产业的界定 |
3.3 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对应理论 |
3.3.1 产业集群理论 |
3.3.2 服务经济理论 |
3.3.3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3.3.4 地理区位理论 |
4. 服务外包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一般机理 |
4.1 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动因 |
4.1.1 市场需求(服务发包商)是根本因素 |
4.1.2 市场供给(服务承包商)是决定因素 |
4.1.3 政府的政策驱动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
4.2 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机理研究 |
4.2.1 经济外部性 |
4.2.2 知识溢出 |
4.2.3 学习与创新 |
4.3 城市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阶段特征 |
4.3.1 现代服务业阶段划分基础研究 |
4.3.2 城市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
5. 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5.1 发展概述 |
5.1.1 服务外包规模大幅提升 |
5.1.2 服务外包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
5.1.3 服务外包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
5.1.4 服务外包园区基础不断加强 |
5.2 存在问题 |
5.2.1 外包市场过度依赖日本 |
5.2.2 外包业务水平不高 |
5.2.3 外包人才结构失调 |
5.2.4 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不健全 |
6. 大连市与周边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地域分工研究 |
6.1 主要定量指标与量化方法 |
6.2 数据来源与基础上数据库建立 |
6.3 大连城市产业及服务业主要方向地位评价 |
6.3.1 大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地位 |
6.3.2 大连市主要服务业方向地位 |
6.4 大连市服务业的净输出 |
6.5 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发展潜力与定位 |
7. 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的布局优化研究 |
7.1 布局优化的一般原则方法 |
7.2 布局优化基本模式研究 |
7.2.1 研究城市企业分布情况 |
7.2.2 样方分析过程 |
7.2.3 样方分析结论 |
7.3 大连市域服务外包产业布局优化 |
7.3.1 布局优化原则 |
7.3.2 布局优化方向 |
7.4 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布局优化建议 |
7.4.1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7.4.2 大连中山区 |
7.4.3 大连沙河口区 |
7.4.4 大连金州新区 |
7.4.5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 |
8 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
8.1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一般方法 |
8.1.1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8.1.2 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
8.2 指标体系建立 |
8.2.1 构建原则 |
8.2.2 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
8.2.3 选取有关指标的解释 |
8.3 评价方法与过程 |
8.3.1 评价方法 |
8.3.2 评价过程 |
8.4 结论说明 |
8.4.1 竞争力突出的城市 |
8.4.2 竞争力较强的城市 |
8.4.3 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城市 |
8.5 大连市提升综合竞争力对策建议 |
8.5.1 拓展国内外市场 |
8.5.2 积极促进外包企业发展 |
8.5.3 构建服务外包人才支撑体系 |
8.5.4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
8.5.5 营造服务外包发展良好环境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平衡论视域下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数字音乐版权概述 |
1.1 数字音乐作品的概念 |
1.2 数字音乐作品的类型和法律特征 |
1.3 数字音乐版权的产生和发展 |
2 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
2.1 国外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2.1.1 法定权利的内容和权利行使 |
2.1.2 权利的救济和权利管理制度 |
2.2 国内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现状 |
2.2.1 数字音乐版权立法现状 |
2.2.2 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
2.2.3 实践中数字音乐版权侵权现象 |
3 平衡论视域下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内容 |
3.1 着作权主体范围和权利 |
3.2 数字音乐版权侵权行为主体及法律责任 |
3.3 新着作权法中的“避风港原则” |
3.4 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立法和权利的平衡 |
3.5 数字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意义 |
4 平衡论视域下我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
4.1 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合理扩张与限制 |
4.2 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健全 |
4.3 完善 ISP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制度 |
4.4 修订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规则 |
4.5 “收费”规范的确立和数字音乐服务运营商的相应义务承担 |
4.6 完善技术措施保护立法及权利救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出版伦理概述 |
第一节 出版、伦理及出版伦理 |
一、伦理与道德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二、出版伦理的概念 |
三、出版伦理与出版职业道德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第二节 出版伦理的特征 |
一、社会历史性 |
二、他律性 |
三、自律性 |
第三节 出版伦理的功能 |
一、影响出版方向 |
二、优化出版环境 |
三、规范出版行为 |
第四节 出版伦理的价值理念 |
一、伦理与价值、价值理念的关系 |
二、社会伦理的普遍价值 |
三、中国出版伦理建设的核心价值诉求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表征及其危害性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表征 |
一、出版功利化、实用化倾向不断加重 |
二、出版“两重性”、“两个效益”的矛盾 |
三、出版人的远见和品格缺失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危害性 |
一、影响中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 |
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
三、影响中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发展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成因剖析 |
第一节 出版经济效益至上与利益最大化的诱惑 |
一、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导向与诱惑 |
二、出版的文化功能与商业功能失衡 |
三、转企改制导致出版机构定位分化 |
第二节 出版伦理精神缺失 |
一、外在的出版监督相对疲弱 |
二、出版人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
第三节 出版伦理法制建设滞后与乏力 |
一、出版法制建设滞后 |
二、出版制度培育乏力 |
第四节 出版伦理教育薄弱与落后 |
一、出版伦理教育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
二、出版伦理教育未完整、系统展开 |
第五章 解决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对策 |
第一节 出版人的德性建构 |
一、奉献之德 |
二、合作之德 |
三、学习之德 |
四、精品之德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出版伦理关系处理 |
一、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
二、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
三、出版社同行业之间的关系 |
四、出版社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出版伦理内在监督 |
一、出版工作者意志与道德自律 |
二、出版人格塑造 |
三、出版机构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和文化理想 |
四、出版自由与出版伦理内在监督 |
第四节 出版伦理外部监督 |
一、完善出版伦理制度建设 |
二、加强出版伦理教育 |
结语: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出版伦理 |
第一节 新时期的出版伦理建构迫切且必要 |
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亟需建构出版伦理 |
二、中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依托出版伦理的建构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伦理愿景 |
一、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智力支持 |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正版化 双赢的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流媒体时代在线音乐平台的音乐人IP开发设计研究[D]. 李子豪.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D]. 黄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3]YW集团竞争战略研究[D]. 李路漫.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4]网络着作权的刑法保护研究[D]. 杨加明.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3)
- [5]加框链接着作权侵权认定标准研究[D]. 苑晓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6]乐视网商业生态系统案例研究[D]. 王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7]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分析[D]. 王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空间集聚及竞争力评价研究[D]. 宋欣茹. 辽宁师范大学, 2014(12)
- [9]平衡论视域下数字音乐版权法律保护研究[D]. 易蓓.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10]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D]. 蒋志臻.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网络文学论文; 刑法理论论文;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论文; 著作权法论文; 数字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