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景媛[1](2021)在《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病毒性肝炎的慢性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是常见的疾病发展转化规律。这种疾病发展转化规律可视为典型的“炎癌转化”过程。茵陈蒿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是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茵栀黄颗粒是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经组方加减制成的现代药物剂型。该组方由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4味中药提取物所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对肝胆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还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和抗肿瘤的作用。由于中药组方成分复杂,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具体的作用机制难以阐释清楚。从网络的角度分析茵陈蒿汤作用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的基础实验研究以及对茵栀黄颗粒应用范围拓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和借鉴。由此可见,应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以及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及临床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旨在分析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关键基因和作用机制。从网络的角度全面地分析茵陈蒿汤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希冀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的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外,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希冀为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拓展药物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在GEO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筛选要求的基因芯片数据集,使用limma包对筛选的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相关数据。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得到相关联的蛋白信息,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可以在庞大的基因网络中进行聚类构建功能模块。对关键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取差异基因在多个层面中的功能注释。此外,使用KM plotter、GEPIA等数据网站对分析得到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存分析、表达水平分析、关联性分析等。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通过检索数据库收集有关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相关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的化学成分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得中药化学成分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信息(SMILES),将其导入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中获取化合物的已知或预测靶点。将以上数据在Cytoscape中进行Merge合并,获得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进一步分析,获取潜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MCODE、CytoHubba等插件可以用于对潜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此外,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的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小分子药物的化学结构,转变为mo12格式文件,添加电荷后,保存为pdbqt文件。在PDB数据库中进行蛋白构象筛选并下载pdb格式的文件,删除水分子,分离原配体小分子等,并进行加氢、加电荷等操作。之后确定活性口袋的位置。PDB数据库里包括实验确定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的原子级三维结构。Autodock Vina被应用于对配体和受体进行对接运算。根据在Autodock软件操作中确定的Grid Box坐标与盒子大小进行分析运算,根据结合自由能对成分进行筛选排序。最后,在Pymol软件中对对接得到的受体——配体复合物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乙型肝炎炎癌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GEO数据集和TCGA数据的综合分析,筛选得到了乙型肝炎炎癌转化的22个重叠差异表达基因。对22个重叠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条目显示重叠差异基因富集在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细胞核条目上。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重叠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该研究鉴定了 5个关键基因(CDK1,MAD2L1,CCNA2,PTTG1,NEK2)。此外,构建了由 PTTG1、MAD2L1、RRM2、TPX2、CDK1、NEK2、DEPDC1和ZWINT组成的预后基因标记,它们在预测总生存期方面表现良好。在丙型肝炎炎癌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基因表达谱GEO数据集筛选出1个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和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整合分析发现6个与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及预后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CCNA2、CCNB1、CCNB2、CDC20、CDK1、TOP2A。6个关键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核心基因之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键模块中差异基因的GO条目显示,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富集在染色体分离等条目上,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活性等条目上,在细胞成分上主要富集在纺锤体等条目上。KEGG通路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衰老等通路上。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在茵陈蒿汤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中,通过TCMSP检索得到茵陈蒿汤中44个有效成分。将有效成分对应的SMILES值导入Superpred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预测得到510个靶点。使用Cytoscape进行网络构建,结果发现茵陈蒿汤在抑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存在共同靶点MMP2。茵陈蒿汤在干预乙型肝炎及其炎癌转化过程中,CDK1和TOP2A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茵陈蒿汤抑制乙型肝炎炎癌转化和丙型肝炎肝硬化转化至肝细胞癌的过程中,AURKA、CCNB2、CCNB1、CDK1、TOP2A可能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EGG通路富集显示,模块1、2和4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了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上。而模块3的关键基因富集在JAK-STA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通路、丙型肝炎通路等上。这可能与模块3的数据来源为疾病数据库有关,说明我们的研究在数据来源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机制研究中,茵栀黄颗粒的化合物从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获得,通过搜索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合物对应的靶点。乙型肝炎病毒的靶点数据来自TTD、PharmGKB和DisGeNET数据库。对上述数据使用Cytoscape 3.7.1进行可视化分析。生物网络确定了 13个潜在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CDK6、CDK2、TP53和BRCA1可能与乙肝治疗密切相关。此外,GO和KEGG分析表明,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可能与转录的正调节、基因表达的正调节、乙型肝炎通路和病毒致癌通路有关。在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中,首先在中国知网和PubMed中搜索茵栀黄颗粒的成分,然后通过搜索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合物及其对应的靶点。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的差异基因从TTD、PharmGKB及GEO数据库中获得。使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预测靶点网路和关键模块网络。研究结果发现茵栀黄颗粒在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中存在共同的靶点MMP2;茵栀黄颗粒抑制乙型肝炎及其炎癌转化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转化至肝细胞癌过程中,CDK1和TOP2A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EGG通路富集显示,模块1、2和4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了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上。研究结论本研究综合运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系统层面揭示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初步阐释了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乙(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癌转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协同调控多个关键靶点和通路有关。本研究可为中药治疗肝脏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路,为进一步开展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基础实验研究以及促进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晨冰[2](2021)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淤胆型肝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并分析纳入文献中复方汤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理法方药之秘,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分别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涉及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年限为2001年1月至2021年1月。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性风险评估,提取结局指标,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制作森林图及漏斗图进行描述分析。提取中药复方的处方信息,使用Excel表格汇总记录,对组成的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探索药物的常用组合及组方规律。结果:1.检索到文献1214篇,根据纳排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本次荟萃分析最终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有效率:OR=4.49,95%CI:[3.42,5.89];TBIL:MD=-46.49,95%CI[-60.51,-32.47];DBIL:MD=-45.49,95%CI[-59.12,-31.16];ALP:MD=-54.79,95%CI[-78.51,-31.07];GGT:MD=-28.07,95%CI[-35.55,-20.59];ALT:MD=-33.75,95%CI[-43.01,-24.5];AST:MD=-42.27,95%CI[-58.20,-26.35];中医证候积分:MD=-3.26,95%CI[-4.30,-2.21];以上8项结局指标的合并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5篇文献描述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6%与1.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2.临床用药规律:筛选23首处方,涉及中药66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茵陈、赤芍、大黄、丹参、茯苓、甘草、郁金、白术、虎杖。其中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解表药、泻下药;四气五味中苦味、寒性的比例最大;药物主要归肝经,但也有分别入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肾经的药物。关联规则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有赤芍配伍茵陈、赤芍配伍大黄、茵陈配伍大黄、赤芍配伍丹参、茵陈配伍丹参、赤芍配伍郁金、茵陈配伍郁金、赤芍配伍甘草,聚类分析获取5类中药组方。结论:1.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血清TBIL、DBIL、ALP、GGT、TBA、ALT、AS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上有更好疗效,安全性更好。2.淤胆型肝炎病因以湿、热、瘀为主,清热利湿活血为其治疗大法,同时解表发汗开腠理、泻下通腑利二便以予邪出路,立足于肝脾论治,兼顾调和脏腑,根据湿热瘀的偏重、部位和兼证随证施治。常用药物组合配伍可增强疗效,结合系统聚类衍生的新组方可供因证选方。
陈梓洋[3](2021)在《基于体质学说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乙肝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在体质学说指导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纳入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平衡饮食,保证休息减少劳累,忌酒健康指导,对照组予服用恩替卡韦胶囊抗病毒;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护肝;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退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茵陈术附汤(机配免煎颗粒)治疗,每日2次,每次1袋,饭后100ml开水冲服。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ALT、AST、TBIL、DBIL、IBIL、ALB)、凝血功能P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患者治疗后西医综合疗效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显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对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TBIL、DBIL、IBIL)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DBIL、IBI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4、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PT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T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两组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方面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HB轻度黄疸患者,体质为阳虚体质,证属寒湿阻遏者,辨证运用茵陈术附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于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更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清TBIL、DBIL、IBIL、ALT、AST水平,明显减轻身目黄染、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饮食减少、胁肋疼痛、脘腹胀闷等中医临床症候,提高生活质量。2、运用体质学说指导临床,根据患者体质的个体差异辨证施方,更有利于标本兼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及运用前景。
麻景梅,麻朝朝,李斯,王迎春,牛丽颖[4](2021)在《茵栀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茵栀黄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4味中药组成,其中茵陈为君药。茵栀黄是中国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复方制剂,目前有5种剂型,选择范围广,发展成熟。茵栀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对羟基苯乙酮、栀子苷、黄芩苷、绿原酸,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肝炎、肝纤维化、胆汁淤积等病症。茵栀黄用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经验丰富。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茵栀黄相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于乐成,程明亮[5](2020)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指出舒肝宁注射液(Shuganning Zhusheye,SGN)是由茵陈、栀子、黄芩、板蓝根和灵芝等5种中药材的提取物组合而成的一种纯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经典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茵陈蒿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肝病治疗药物[1-2],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疾病。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6](2020)在《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学和泰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黄疸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泰国与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通过对中医、泰医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分析了黄疸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认为中医和泰医在医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中、泰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在对黄疸病诊治的认识和方法方面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泰医在诊断学上有唯物性的一面,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运用上相似于中医,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异。中医学与泰医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佛教的关系处理不同,泰医与宗教或者巫术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它们存在的这种紧密联系并不缺少合理性,可将之视作泰医学的一大特色。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中医、泰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交流沟通甚至融合,但是在知识的攫取和追溯方面,泰医主要是将佛教的诸多理论融于医学,最终构建成当前的泰医理论,而中医主要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体系。由此可见,两者虽然在宏观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医学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在表达和内容的呈现上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文献数据挖掘处理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与收集,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第5版已出版的泰医药着作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泰医各种古籍、医论、泰医经书、泰医本科规范教育教材等书籍。以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库,对1999年至2019年来中医、泰医治疗黄疸的文献进行分析,在检索的时候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筛选文献,并对需要的文章进行全文下载;搜索顺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搜索“黄疸”一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以Excel表格呈现数据,采用Excel表格集中管理最终的搜索结果,倘若数据正确无误,便刘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按照证型分类,二是按照治疗原则分类,三是按照方药与剂量的配伍方式分类。结果在1999年至2019年范围内,搜索出42篇与中医黄疸治疗有关的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其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有3122例,通过统计其证型,得到证型19种,使用频数居最多的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证(20/22.67%),常用的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31/35.23%)、利胆退黄(10/1.36%)、活血化瘀(8/9.09%)。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18/33.33%),茵陈五苓散(3/3.54%)、龙胆泻肝汤加减(1/1.85%)、消毒利黄汤(1/1.85%)、栀子大黄汤加减(1/1.85%)。涉及710味中药,有44味中药使用的频次在四次以上,有10味中药使用的频率达2.5%,使用频次最多是茵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其次是具有补虚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的中药是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在第四位的中药是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药物归经频率分别是心(36/14.88%)、肝(65/26.86%)、脾(54/22.31%)、胃(52/21.49%)、肾(33/13.64%)。在泰医文献的数据挖掘方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为检索字,检索有关黄疸病的文献27篇(使用频次84次)。收集治疗黄疸病的泰药57味,使用频数最多是假荜拔和肉豆蔻(8/6.35%),泰药的性味以热、辣、涩、苦为主。泰医药物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频繁项集及支持度是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疏果胡椒、假荜拔,肉豆载、假荜拔,肉豆蔻、假荜拔,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放在传统医学的对比上,研究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黄疸病的诊治,对比泰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总结中、泰医学治疗特色和异同。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资料,还有助于提升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一点经验。
梁泳[7](2019)在《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0例,两组予以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茵陈五苓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DBIL),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对患者西医综合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ALT、AST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ALT、AST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TBIL、DBIL下降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TBIL、DBI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患者中医综合疗效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CHB轻度黄疸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改善ALT、AS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中医综合疗效方面,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CHB轻度黄疸,对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西医的副作用,相辅相成。3、经研究分析,茵陈五苓散方证初步总结如下:(1)身目黄染(2)小便不利(3)口渴(4)舌脉象:舌体胖大,苔厚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为今后临床运用茵陈五苓散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韩姗姗[8](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吉日木巴图[9](2019)在《残黄片制备工艺优化与退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残黄片是由黄连、青黛、白矾、郁金4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伴随的黄疸持久不退——残留黄疸的临床专用药,拥有四十余年的应用历史,退黄作用确切。目前,对该方退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方中青黛和白矾比重悬殊,在制备过程中对药粉的均匀性和成型片剂的质量尚有影响。本研究以解决该品存在的制剂问题和探索其退黄作用机制为目的,为保障该品质量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1)残黄片制备工艺的优化:筛选方中单药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依据结果结合中药复合粒子制备方法设计3种残黄片超微粉碎工艺并根据粉碎时间和粒径分布关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3种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进而考察3个粉碎工艺制备的药粉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松密度、振密度和休止角,并进行电镜扫描形态分析和差示量热法考察粉体热稳定性,综合对比3种工艺药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制备不同粉碎工艺残黄片和原粉碎工艺残黄片各3个批次,考察不同工艺下的残黄片成型中间体的得率,并对成品进行高温、高湿和强光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片剂的外观、片重差、崩解时限、脆碎度和小檗碱含量,评价不同粉碎工艺对残黄片质量稳定性的提升贡献,筛选出残黄片最佳粉碎工艺。(2)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残黄片退黄作用机制研究:首先从TCMSP数据库(http://ibts.hkbu.edu.hk/LSP/tcmsp.php)中搜集方中黄连、青黛、郁金的成分,设定口服吸收利用度≥30%、相对分子质量≤500、氢键供体数目≤5、氢键受体数目≤10、脂水分配系数不大于5为条件筛选类药成分,Discovery Studio 2016(DS 2016)软件对每个类药成分进行加氢,赋予CHARMm力场,定义为分子对接配体。黄疸治疗相关靶点从CTD数据库(http://ctdbase.org/)以“jaundice”、“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为关键词获取黄疸相关基因,并输入到Drug-Bank数据库(https://www.drugbank.ca/)中查询已上市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PDB ID,再从PDB数据库(http://www.rcsb.org/pdb/home/home.do)中以ID下载治疗黄疸相关靶蛋白,DS 2016软件删去原配体以及水分子,去多构象,补充氨基酸残基,加氢,定义为分子对接受体。运用DS 2016软件LibDock模块设定对接参数,max hits to save为200、max number of hits为1000、minimum LibDock score为105、conformation method为FAST,将定义的配体成分与受体一一对接评价,结果以LibDock score打分函数给出。对LibDock score大于105的成分-靶点名称进行规范化,将成分-靶点数据对导入Gephi 0.9.2软件,Fruchterman-Reingold布局,刻画成分-靶点作用网络,经其数据统计模块分析网络的密度、介数和平均路径,评价其稳定性,明确对网络稳定性有重要贡献的残黄片成分和靶点,并以靶点功能分类阐述残黄片退黄作用机制。(3)残黄片对ANIT诱导黄疸模型大鼠的退黄作用机制研究:正常组以10 mL·kg-1·d-1灌胃生理盐水连续7天,大豆油10 mL·kg-1灌胃模拟造模。模型组以10 mL·kg-1·d-1灌胃生理盐水连续7天,α-萘异硫氰酸酯(ANIT)75 mg·kg-1的大豆油溶液灌胃造模。残黄片(CHP)组以0.315 g·kg-1·d-1剂量灌胃工艺优化残黄片连续7天,ANIT以75 mg·kg-1的大豆油溶液灌胃造模。残黄片高剂量(CHP高)组以0.710 g·kg-1·d-1剂量灌胃工艺优化残黄片连续7天,ANIT以75 mg·kg-1的大豆油溶液灌胃造模。原残黄片(原CHP)组以0.315 g·kg-1·d-1剂量灌胃原工艺残黄片连续7天,ANIT以75 mg·kg-1的大豆油溶液灌胃造模。熊去氧胆酸(UDCA)组以0.135 g·kg-1·d-1剂量灌胃熊去氧胆酸片连续7天,ANIT以75 mg·kg-1的大豆油溶液灌胃造模。各组大鼠于第5 d给药2 h后,模型组、CHP组、UDCA组灌胃ANIT复制黄疸模型,正常组灌胃等体积大豆油模拟造模,于第7 d给药2 h后腹腔注射20%乌来糖(20 mL·kg-1)溶液麻醉,腹主动脉采血,采集肝和回肠组织。工艺优化前后残黄片退黄保肝作用的比较: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工艺优化残黄片和原粉碎工艺残黄片的退黄保肝作用,确定机制研究组别。并进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变情况。胆汁肝肠循环角度开展退黄机制研究:RT-PCR检测肝组织法尼醇X受体(FXR)、孕烷X受体(PXR)、组成性雄烷受体(CA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胆汁酸盐外排蛋白(BSEP)、多耐药相关蛋白2(MRP2)、Na+-牛磺胆酸共转运体(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A1(OATP1A1)和回肠组织FXR、顶端Na+-胆汁酸协同转运体(ASBT)、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MRP2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FXR、CYP7A1、UGT1A1、BSEP、MRP2、NTCP、OATP1A1和回肠组织FXR、IBABP、MR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筛选确定了残黄片组方单药的最佳超微粉碎时间:黄连25 min、青黛10 min、白矾5 min、郁金25 min。工艺1最佳粉碎条件为4味药按比例混合后超微粉碎20 min。黄连郁金粉碎复合最佳时间为25 min,青黛白矾粉碎复合最佳时间为10 min,即工艺2最佳粉碎条件为黄连郁金粉碎复合25 min,青黛白矾粉碎复合10 min,再将二者混匀。工艺3粉碎条件为黄连郁金粉碎复合25min,加入青黛粉碎复合10 min,最后加入白矾粉碎复合5 min。3种粉碎工艺制备的粉体特性各有差异,粉体电镜扫描形态分析上工艺1粉体未见复合粒子结构,分散不均匀,粉体颗粒的大小差异较大。工艺2粉体偶见复合粒子结构,但分散不均匀,局部有分层。工艺3粉体全视野可见结构规整的蜂窝状复合粒子结构,粉体分散均匀。粉体热稳定性方面工艺1比热容为262.1 J·g-1,工艺2比热容为242.7 J·g-1,工艺3比热容为295.9 J·g-1,热稳定性工艺3最佳。3种超微粉碎工艺对成型中间体的得率均有提升,高温、高湿、强光影响因素下工艺2和工艺3片各项检测合格,提升了残黄片质量稳定性。(2)通过残黄片成分的类药性筛选共得到了174个成分,其中黄连25个,成分类型主要有异喹啉类生物碱、有机酸和木脂素类;青黛14个,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郁金135个,主要由倍半萜类和二苯基庚烃(姜黄素)类成分组成。搜集得到治疗黄疸相关靶点共32个,分子对接筛选出作用靶点14个,潜在活性成分共37个。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分析得出穆坪马兜铃酰胺、corchoroside A、槲皮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小檗浸碱、桤木酮、黄柏酮、氢化小檗碱、姜黄素、柚皮素共10个成分与单胺氧化酶A、前列腺素合酶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细胞色素P450 2E1、GTP环化水解酶1、法尼醇X受体等7个以上靶点作用,对成分-靶点网络稳定性具有重要贡献,可能通过调节胆红素代谢、调控胆汁酸合成转运、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影响肝脏胶原形成等途径发挥退黄作用。(3)退黄保肝作用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TBIL、TBA、ALT、AST、ALP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表明黄疸模型复制成功。对比模型组,CHP组、原CHP组和UDCA组血清TBIL、TBA、ALT、AST、ALP水平均有显着降低(P<0.01或P<0.05),表明残黄片中剂量(0.315 g·kg-1·d-1)的退黄作用明显。而CHP高剂量组TBIL、TBA水平高于模型组,有加重黄疸的风险。工艺优化残黄片以0.315 g·kg-1·d-1的剂量干预对降低血清TBIL、TBA、ALT、AST、ALP水平的作用优于UDCA(P<0.01)和原CHP,提示残黄片工艺优化后促进了退黄保肝作用,且中剂量作用优于高剂量。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以小叶间静脉为中心,规整排列,肝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结构清晰完整,细胞核大而圆,未见坏死或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肝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多数肝细胞核萎缩且有空泡产生,细胞间紧密连接被破坏。CHP组肝脏病变不明显,肝细胞排列规整,紧密连接破坏较小,多数细胞核大而圆,少见空泡样变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CHP能激活大鼠肝组织FX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显着降低胆汁酸合成限速酶CYP7A1的mRNA转录和翻译(P<0.01),抑制胆汁酸合成;促进PXR和UGT1A1的mRNA表达,显着提高胆红素代谢酶UGT1A1的表达(P<0.01),促进肝内胆红素的亲水解毒和易于转运出肝脏。残黄片对肝内胆汁成分的外排蛋白BSEP、MRP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显着提高作用(P<0.01),促进胆汁酸和胆红素排出肝脏,缓解肝内胆汁淤积;并能明显抑制胆汁肝脏摄取相关OATP1A1的表达(P<0.01),减轻肝内胆汁淤积情况。与模型组比较CHP能提升肝脏NTCP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回肠,与模型组比较CHP和UDCA均能显着提高FXR的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P<0.01),明显抑制ASBT mRNA的转录,并显着提高MRP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胆汁酸的肠吸收并促进胆红素等的肠道排出。与模型组比较CHP还能促进IBABP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使其趋于正常水平。结论:(1)采用复合粒子制备方法优化残黄片粉碎工艺,使其粉体形成结构规整、分散均匀、热稳定性好的复合粒子,解决了青黛白矾混合不均匀和裂片、碎片的问题,并提高了制剂中间体得率,提升了残黄片质量稳定性。(2)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出残黄片退黄潜在活性成分37个,作用靶点14个,分析得出其退黄机制可能与调节胆红素代谢、调控胆汁酸合成转运、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影响肝脏胶原形成等作用有关。(3)残黄片对胆汁的肝肠循环有调节作用,工艺优化残黄片以0.315 g·kg-1·d-1的中剂量干预黄疸模型大鼠,退黄保肝作用优于其高剂量干预和原粉碎工艺残黄片的治疗作用,表明残黄片制备工艺的优化提升了其退黄保肝作用,且提示高剂量给药有加重黄疸的风险。该品能提高黄疸模型大鼠肝脏FXR的表达,显着抑制CYP7A1的mRNA转录和翻译,减少胆汁酸的合成,缓解胆汁淤积。残黄片还能明显抑制OATP1A1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减少胆红素和部分胆汁酸的肝脏摄取,缓解肝内胆汁淤积。同时,残黄片还提高了肝脏BSEP和MRP2的表达,促进了肝内胆汁酸、胆红素的排出,降低了淤积的胆汁成分对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损伤。残黄片通过激活肝脏FXR、PXR的基因转录和提高FXR的表达,显着提升了UGT1A1和MRP2的表达,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亲水解毒和排出肝脏。在回肠残黄片提高了FXR和MRP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胆汁成分的肠分泌排出。本研究解决了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青黛白矾混合不均匀和成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残黄片质量稳定性,预测了其潜在活性成分和退黄作用靶点,比较了工艺优化前后残黄片退黄保肝作用,并从调节胆汁肝肠循环角度验证了分子对接预测的退黄作用靶点和机制。
张明发,沈雅琴[10](2019)在《苦参碱对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苦参碱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苦黄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优于或稍优于甘草酸二铵,与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相当。苦参碱还可以减少干扰素、甘草酸二铵的不良反应发生。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能增强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苦参碱对病毒性肝炎的总胆红素复常率高于苦黄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甘草酸二铵,这可能与苦参碱还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有关。综述苦参碱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二、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茵陈蒿汤溯源与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茵栀黄颗粒溯源与研究进展 |
综述三 肝脏炎癌转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肝脏炎癌转化的关键基因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乙型肝炎炎癌转化关键基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丙型肝炎炎癌转化关键基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茵陈蒿汤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蒿汤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2.4 结局指标结果 |
2.5 处方用药统计结果 |
3 讨论 |
3.1 病中求证 |
3.2 因证施治 |
3.3 遣方用药规律 |
3.4 研究的客观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淤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基于体质学说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乙肝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1.1 黄疸的中医病名起源 |
1.2 黄疸的病因病机 |
1.3 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
1.3.1 阳黄的中医辨证治疗 |
1.3.2 阴黄的中医辨证治疗 |
1.3.3 胎黄的中医辨证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的认识 |
2.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基础 |
2.2 黄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
2.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的西医治疗 |
3 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治疗的指导 |
3.1 中医体质学说的起源 |
3.2 中医体质学说指导疾病治疗的意义及优势 |
3.3 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 |
4 导师对体质学说指导下茵陈术附汤治疗CHB轻度黄疸的学术思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3.1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2.3.3 中医辨证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8 观察指标 |
2.8.1 检测指标 |
2.8.2 安全性观测 |
2.9 疗效评价标准 |
2.9.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3.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4.1 病例纳入情况 |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的比较 |
4.2.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4.2.2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的比较 |
4.2.3 两组患者慢乙肝病程长短比较 |
4.2.4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DBIL、IBIL、ALB)及凝血功能(PT)的比较 |
4.2.5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4.3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评价 |
4.3.1 治疗后西医综合疗效评价 |
4.3.2 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IBIL的比较 |
4.3.3 治疗前后血清ALT、AST、ALB的比较 |
4.3.4 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的比较 |
4.3.5 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评价 |
4.3.6 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评价 |
4.4 安全性观测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CHB轻度黄疸的不足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CHB黄疸的优势 |
3 茵陈术附汤的运用依据 |
3.1 附子 |
3.2 茵陈 |
3.3 白术 |
3.4 干姜 |
3.5 甘草(炙) |
3.6 肉桂 |
4 临床疗效分析 |
4.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的分析 |
4.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的疗效分析 |
4.3 对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疗效分析 |
4.4 对改善患者中医综合疗效的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黄疸的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茵栀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2 环烯醚萜苷类 |
1.3 有机酸类 |
1.4 香豆素类 |
1.5 其他 |
2 药理作用 |
2.1 退黄作用 |
2.2 保肝利胆作用 |
2.2.1 治疗肝炎 |
2.2.2治疗肝纤维化 |
2.2.3 治疗肝内胆汁淤积 |
2.3 抗菌作用 |
2.4 其他作用 |
3 结语与展望 |
(5)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识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 |
二、文献检索 |
三、SGN对肝病疗效的实验研究 |
四、SGN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 |
(一)SGN对混杂类型肝病疗效的队列研究 |
(二)SGN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
(三)SGN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
(四)SGN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
(五)SGN对DILI的疗效 |
(六)SGN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esease,NAFLD)的疗效 |
(七)SGN对肝硬化的疗效 |
(八)SGN对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 |
(九)SGN对梗阻性胆道疾病术后肝功能异常的辅助治疗 |
(十)SGN对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价值 |
五、SGN的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
六、总结和展望 |
(6)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疸病的中医研究 |
1.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 |
1.1 病名之源 |
1.2 分类 |
1.3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
2. 中医对黄疸病的治疗 |
2.1 内科治疗的论述 |
2.2 外治法 |
2.3 针灸 |
第二章 黄疸病的泰医研究 |
1 泰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 泰医的病因病机 |
1.2 泰医诊断方法 |
1.3 治疗原则 |
1.4 用药理论 |
2 泰医对黄疸的认识 |
2.1 泰医对黄疸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辨证分析 |
2.3 泰医对黄痕病的治疗 |
3 病案举例 |
第三章 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 |
1. 黄疸的病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析 |
4. 治则治法 |
5. 中、泰医学有关黄疸文献的数据挖掘 |
5.1 中医的用药 |
5.2 泰医的用药 |
5.3 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疸的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1.1 黄疸的病名来源 |
1.2 黄疸的病因病机 |
1.3 黄疸的病理表现 |
1.4 黄疸的治法 |
1.4.1 中医内治 |
1.4.2 中成药治疗 |
1.4.3 中医外治 |
2 现代医学对CHB轻度黄疸的认识 |
2.1 西医黄疸的定义 |
2.2 胆红素的代谢 |
2.3 黄疸的分类 |
2.3.1 溶血性黄疸 |
2.3.2 肝细胞性黄疸 |
2.3.3 胆汁淤积性黄疸 |
2.3.4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
2.4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2.5 发病机制 |
2.6 西医治疗 |
2.6.1 单药治疗 |
2.6.2 西药综合治疗 |
3 导师对茵陈五苓散治疗CHB轻度黄疸的学术思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3.1 CHB轻度黄疸的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方证辨证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7.1 对照组用药方案 |
2.7.2 治疗组用药方案 |
2.8 观察指标 |
2.8.1 检测指标 |
2.8.2 安全性观测 |
2.9 疗效评价 |
2.9.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舌脉象不计入评分) |
2.9.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入选情况 |
4.2 治疗前基础的比较 |
4.2.1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
4.2.2 治疗前两组患者TBIL、DBIL、ALT、AST比较 |
4.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4.3 西医临床疗效的评价 |
4.3.1 西医综合疗效的评价 |
4.3.2 治疗前后TBIL、DBIL的比较 |
4.3.3 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 |
4.4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4.4.1 中医综合疗效的评价 |
4.4.2 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 |
4.5 生活质量的评价 |
4.6 安全性观测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CHB轻度黄疸的不足 |
2 中西医治疗CHB黄疸的优势 |
3 方证相应的由来 |
4 茵陈五苓散运用的依据 |
4.1 茵陈 |
4.2 茯苓 |
4.3 猪苓 |
4.4 白术 |
4.5 桂枝 |
4.6 泽泻 |
5 临床疗效分析 |
5.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分析 |
5.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结果的分析 |
5.3 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 |
5.4 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分析 |
5.5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录3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经方八法治疗黄疸型肝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残黄片制备工艺优化与退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前言 |
第一章 残黄片制备工艺优化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药材与试剂 |
2.2 仪器 |
3 方法 |
3.1 单药的超微粉碎工艺考察 |
3.2 残黄片超微粉碎工艺的筛选 |
3.3 粉体特性的考察 |
3.4 残黄片制备 |
3.5 残黄片质量稳定性考察 |
4 结果 |
4.1 单药超微粉碎工艺 |
4.2 残黄片超微粉碎工艺的筛选结果 |
4.3 粉体特性的考察 |
4.4 残黄片制备结果 |
4.5 残黄片质量稳定性考察结果 |
5 讨论 |
5.1 粉碎时间与粒径的关系 |
5.2 粉体混合均匀性的提高 |
5.3 粉体热稳定性的提升及DSC的应用 |
5.4 残黄片最佳粉碎工艺 |
6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残黄片退黄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数据库 |
2.2 软件 |
2.3 黄疸治疗靶点的搜集 |
2.4 残黄片类药成分的筛选 |
2.5 分子对接 |
2.6 靶点和成分名称规范化 |
2.7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2.8 构建成分-靶点作用网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靶点搜集结果 |
3.2 类药成分筛选结果 |
3.3 分子对接结果 |
3.4 靶点和成分名称规范化 |
3.5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3.6 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残黄片调节胆红素代谢 |
4.2 残黄片调节胆汁酸合成转运 |
4.3 残黄片调控免疫炎症反应 |
4.4 残黄片影响胶原形成 |
4.5 残黄片退黄主要成分 |
4.6 残黄片中白矾的作用 |
5 小结 |
第三章 残黄片对ANIT诱导黄疸模型大鼠的退黄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 |
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4 动物 |
3 方法 |
3.1 模型制备及给药 |
3.2 血清和肝肠组织的采集 |
3.3 退黄保肝作用的比较 |
3.4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3.5 RT-PCR法检测肝肠组织胆汁生成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6 Western blot检测肝肠组织胆汁生成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 |
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 |
4.1 退黄保肝作用比较结果 |
4.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4.3 RT-PCR检测结果 |
4.4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5 讨论 |
5.1 残黄片调节胆汁酸生成和胆红素的代谢 |
5.2 残黄片调控肝内胆汁成分的转运 |
5.3 残黄片调节回肠胆汁成分的转运 |
5.4 残黄片调节肝脏对胆汁成分的摄取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基于胆汁淤积的核受体调控胆汁形成和转运的机制 |
1 肝内胆汁淤积发病机制 |
1.1 胆汁的形成与转运 |
1.2 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 |
2 核受体对胆汁形成与转运的调节 |
2.1 法尼醇X受体 |
2.2 孕烷X受体和组成性雄烷受体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残黄片退黄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残黄片退黄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1.1 利胆退黄作用 |
1.2 保肝降酶作用 |
1.3 免疫调节作用 |
2 残黄片组方单药的退黄作用及机制 |
2.1 黄连的退黄作用及机制 |
2.2 青黛与白矾的退黄作用及机制 |
2.3 郁金的退黄作用及机制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10)苦参碱对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2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四、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茵陈蒿汤和茵栀黄颗粒抑制肝脏炎癌转化机制研究[D]. 张景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D]. 李晨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体质学说之茵陈术附汤治疗慢乙肝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研究[D]. 陈梓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茵栀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麻景梅,麻朝朝,李斯,王迎春,牛丽颖.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4)
- [5]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J]. 于乐成,程明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05)
- [6]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D].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D]. 梁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残黄片制备工艺优化与退黄作用机制研究[D]. 吉日木巴图.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苦参碱对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