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闭恐怖症患者MRI扫描的心理治疗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孟占鳌,黎卓君[1](2021)在《暴露疗法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暴露疗法在幽闭恐怖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磁共振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怖症的86例患者,按两组相对应检查部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只做常规检查前准备,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运用暴露疗法。分析两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7%,26例一次成功完成检查,取得较好的图像,4例出现严重恐怖症状,中断检查,图像无法用于诊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9%,显着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暴露疗法可有效缓解磁共振检查中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
张燕[2](2020)在《心理干预对MRI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负性情绪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MRI腹部检查的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积极应对评分、检查依从性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修订版控制度量表(CAS-R)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图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MRI检查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感知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积极应对检查,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图像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良好。
刘丽[3](2020)在《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详细病例资料。2.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在基线时、干预后第4周和第8周,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对不同时间点量表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有46例患者纳入研究,试验组21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DH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时间效应(P<0.001),交互效应(P<0.05),分组效应(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基线时两组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4周(P=0.007)和第8周(P=0.001),试验组DH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3.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时间效应(P<0.001),交互效应(P>0.05),分组效应(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基线和第4周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8周(P=0.01),试验组HAMA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4.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时间效应(P<0.001),交互效应(P>0.05),分组效应(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基线、第4周和第8周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单纯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均可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2.单纯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均可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心理状况,两种治疗的疗效无显着性差异。第二部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研究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探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局部特征,为前庭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线索。方法:1.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20例和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VM患者眩晕程度。2.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方法分析受试者局部脑区的活动性。使用REST软件对两组受试者的Re Ho图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Alpha Sim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统计阈值设为P<0.05,簇体积大于27个体素。使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Re Ho值和DH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庭性偏头痛组患者双侧小脑前叶、左额上回和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右侧前扣带回表现出局部一致性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庭性偏头痛组患者右颞中回、右侧舌回/楔前叶、左侧舌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表现出局部一致性降低。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功能异常脑区的Re Ho值与DHI评分未见显着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显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脑区局部一致性异常,这些脑区主要涉及躯体感觉及运动、情绪处理、认知、前庭信息处理的多个皮层区域,反映了处理前庭和伤害性信息的皮质区域的功能异常,多感觉前庭皮层区域的功能异常可能是前庭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特征。第三部分前庭康复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影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目的:运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低频振幅分析方法研究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行前庭康复治疗后自发性脑活动的变化,探讨前庭康复的可能机制。方法: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详细病例资料。2.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1个月的前庭康复治疗,在基线及1月后进行临床指标的评估。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眩晕程度,健康调查简表(36-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生活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态。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方法分析受试者自发性脑活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在前庭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使用REST软件对ALFF振幅图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0.001,Z>2.65)。此外,对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ALFF值和DH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14名前庭性偏头痛患者(9名女性,5名男性。平均年龄43.86±11.61岁,年龄范围25-60岁)。偏头痛发作的平均年龄为20.21±8.11岁,眩晕发作的平均年龄为22.14±10.08岁。8例患者(57%)患者报告了总是与偏头痛相关的眩晕发作,最常见的眩晕类型是自发性眩晕(86%),其次是头部运动引起的眩晕(29%)。眩晕发作的频率为每月1至6天(2.86±2.18天/月),大多数患者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从5分钟到24小时,8例患者(57%)患者报道了偏头痛的家族史,4例患者(29%)患者报道了一级亲属有眩晕症。2.在前庭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完成受试者的临床评估,包括DHI、HAMA、HAMD、SF36评分。结果表明,与前庭康复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DHI评分(P=0.03)和HAMA评分(P=0.02)显着下降,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SF36结果显示,前庭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生理职能”(P=0.037)和“情感职能”(P=0.047)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着增加,在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上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3.前庭康复治疗前后的ALFF结果显示,与治疗前ALFF比较,治疗后患者左小脑后叶的ALFF显着增加(校正的GRF:P<0.001,Z>2.65)。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左小脑后叶的ALFF值与治疗后DHI评分呈负相关(r=-0.611,P=0.020)。结论:1.前庭康复治疗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左小脑后叶的自发性活动增加,可能是对VM患者前庭功能障碍的中枢性补偿。2.前庭康复的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小脑加速前庭补偿的发生,但存在不对称性,左侧小脑占优势。3.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脑功能障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小脑异常可能参与了VM的发病机制,为将来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姜婧晨[4](2020)在《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构建适合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临床护理路径并评价此路径在提高受检者依从性、缓解焦虑情绪、缩短检查时间、改善图像质量、减少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实施效果。(2)该临床路径的构建将会为核医学专业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护理工作规范化流程的完善及持续改进提供有利循证依据和积极的参考价值。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阅读大量文献,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听取并筛选临床资深医务工作者针对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模块构建及应用的需求。(2)根据工作年限、学历、专业研究方向等主要方面建立结构合理的函询专家小组,根据相关理论及循证依据的支撑,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Delphi法),征求专家意见,对出入路径标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评价指标、护理路径实施方面等得出一致性意见,最终确定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3)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某三甲医院和北京某三甲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受检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受检者实施完成的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图像质量、受检总时长、知识知晓率、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进行比较,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处理,受检者基线资料使用描述性分析;对效果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两组间指标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者,采取非参数秩和检验;对率和构成比采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显着性检验α均取0.05。结果(1)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査阅相关数据库,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支撑初步构建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成立课题工作小组,针对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发表建设性意见,对此路径中涉及到的护理内容精心筛选、判断,最终形成初步的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受检者临床护理路径。针对初步形成的路径进行两轮Delphi法专家函询,院内专家4名,院外专家10名,剔除2份无效专家函询表,最终函询12名专家,对本护理路径进行筛选、判断,并进一步完善内容。专家函询结果:(1)专家积极系数:两轮函询回收率分别为85.71%、100%;(2)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Cr=0.877;(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一轮函询问卷护理项目三级条目数61条,必要性、可行性Kendall协同系数分别为0.458、0.491,宣教内容三级条目数17条,必要性Kendall协同系数为0.467;第二轮函询问卷护理项目三级条目数63条,必要性、可行性Kendall协同系数分别为0.554、0.586,宣教内容三级条目数18条,必要性Kendall协同系数为0.510,显着水平P<0.05。(2)临床应用结果:(1)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实验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良好率为93.4%,对照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良好率为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受检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4.7%,对照组受检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受检者对检查前一天采用高脂低碳水晚餐依从性和检查当天配合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当天禁食依从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受检者检查总时长为195.22±25.026分钟,对照组受检者检查总时长为218.62±28.27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受检期间不良反应,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例数显着减少(P<0.05);(8)STAI评分方面:两组受检者均在受检前后进行STAI评分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查前STA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受检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检者S-AI评分经过临床护理时间较检查前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AI评分受检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该临床护理路径中实验组出现的变异因素进行分析:变异因素主要由受检者图像质量不合格、发生不良反应等因素影响受检者未能按照正常护理路径进行。结论(1)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减少受检者受检过程中的负性情绪。(2)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提高受检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对检查的了解程度,增强受检者信心。(3)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极大提高受检者受检期间依从性,缩短了受检时间。(4)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医师的诊断准确率。(5)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使受检者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助于提高受检期间舒适度。(6)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和循证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充分体现当前医疗形势下护理专业的特点。
余思奕[5](2019)在《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频段下大脑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技术,结合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同频段下全脑数据驱动功能神经影像分析方法。探索PDM在功能核磁共振不同频段(Slow5(0.01-0.027HZ)、Slow4(0.027-0.073Hz)、Slow3(0.073-0.198Hz)及全低频(0.01-0.08Hz))的大脑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的异常脑区。进一步比较穴位针刺与非穴针刺治疗对PDM不同频段下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差异,旨在从神经影像学方面探讨针刺镇痛在原发性痛经中的部分中枢机制。方法:1.47例PDM患者和36例健康受试者均接受rs-f MRI扫描。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估痛经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发作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焦虑及抑郁情况。完成以下分析:(1)采用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计算不同频段下功能连接密度(FCD),包括全局功能连接密度(g FCD)、局部FCD(l FCD)以及长程FCD(lr FCD)。比较PDM组与健康对照组在不同频段的各项FCD差异。(2)将原发性痛经不同频段下FCD异常脑区与临床指标(疼痛评分、痛经伴随症状严重程度及时间总分、焦虑与抑郁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3)采用中介分析的方法探讨FCD异常改变在痛经病程与临床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2.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P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穴位针刺组及非穴针刺组。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三阴交穴针刺和非经非穴(取三阴交与悬钟穴中点)针刺治疗,共计三个月经周期。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后,进行VAS、CMSS、SAS、SDS的各项临床疗效评价和rs-f MRI扫描。完成以下分析:首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并分析穴位针刺组基线临床指标与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基线特征对疗效是否存在显着影响。其次,基于不同频段g FCD,分别比较两组针刺治疗前后PDM患者在不同频率下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同时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后不同频段g FCD改变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响应特征。最后,探讨三阴交穴针刺中枢响应的特征脑区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不同频段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功能连接密度异常结果(1)基线情况:原发性痛经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PDM患者频率相关脑功能活动异常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M组在g FCD、FCD及lr FCD存在相似的改变模式,即在全低频段,FCD降低的脑区包括内侧感觉运动区(m S1/M1)及背外侧前额叶(DLPFC),增强的脑区位于内侧眶额叶(m OFC);在Slow5频段,降低的脑区位于DLPFC,增高的脑区包括m OFC、内侧前额叶(m PFC)、第二感觉区(S2)及海马;在Slow4频段,降低的脑区位于额下回前部(a IFG)及m S1/M1区,增强的脑区位于m OFC、海马及海马旁回;在Slow3频段,降低的脑区位于角回。(3)相关分析结果:全低频段上右侧海马的l FCD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VAS-平均评分呈负相关,Slow4频段的右侧海马l FCD亦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VAS-平均评分呈负相关。Slow5低频左侧第二躯体感觉区(S2)的g FCD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VAS-平均评分呈正相关。全低频段左侧m OFC的l FCD与PDM患者的CMSS-时间总分呈正相关。Slow4频段左侧m OFC的g FCD及l FCD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CMSS-时间总分呈正相关。Slow5频段右侧DLPFC的g FCD及l FCD与PDM患者的CMSS-时间总分呈负相关。Slow5频段左侧第二躯体感觉区(S2)的l FCD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CMSS-严重程度总分呈显着正相关。Slow5频段左侧S2的g FCD和l FCD改变与SAS及SDS均呈正相关。Slow5频段右侧DLPFC的g FCD和l FCD改变与SAS及SDS均呈负相关。(3)中介分析结果:Slow 5频段下左侧S2脑区的l FCD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病程及CMSS-严重程度总分之间的关系呈间接影响。2.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响应特征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穴位针刺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CMSS-时间评分及CMSS-程度评分、SAS、SDS在治疗后均显着下降。非穴针刺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SAS及CMSS-程度评分无显着变化,CMSS-时间评分较前下降。与非穴针刺组相比,针刺三阴交后疼痛VAS评分及CMSS-程度评分变化更显着。(2)穴位与非穴治疗后对频率相关脑功能活动的调控结果:1)穴位针刺治疗后,在全低频上,海马g FCD降低;在Slow5上,海马及中扣带(MCC)的g FCD降低,前扣带、DLPFC及a IFG的g FCD增高。在Slow4上,S2的g FCD增高;在Slow3上,楔前叶的g FCD降低,而岛叶的g FCD增加。2)非穴针刺组治疗后全低频的角回及额下回,Slow5的海马以及Slow3的m PFC存在g FCD的改变。(3)穴位与非穴位针刺对比的频率相关脑功能活动调控结果:1)对于针刺后g FCD增加的脑区:两种针刺治疗后在全低频上无显着差异。与非穴针刺组相比,在Slow5频段上,穴位针刺治疗后左侧DLPFC的g FCD增加;在Slow4频段上,穴位针刺治疗后左侧MCC的g FCD增加。2)对于针刺后g FCD降低的脑区:在全低频上,穴位针刺治疗对左侧尾状核及伏隔核、右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的降低较非穴针刺治疗显着;在Slow5频段上,两种针刺对g FCD的影响无显着差异;在Slow4频段上,穴位针刺治疗对左侧尾状核及伏隔核、右侧额下回前部(a IFG)降低的影响较非穴针刺治疗显着;在Slow3频段上,穴位针刺治疗对左侧海马、右侧辅助运动区(SMA)降低的影响较非穴针刺治疗显着。(4)相关分析结果:在穴位针刺组,Slow5频段上DLPFC的g FCD变化与VAS的变化值呈负相关;Slow4频段上S2的g FCD变化与VAS的变化呈正相关;Slow3频段的后岛叶g FCD变化与CMSS-时间评分变化呈负相关;Slow3的前岛叶g FCD变化与焦虑的变化呈正相关,Slow5的前扣带g FCD变化与焦虑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1.PDM患者存在脑功能连接密度的改变,其中初级感觉运动网络、外侧控制网络降低,而默认网络、内侧控制网络及海马网络升高。且PDM患者的脑功能异常活动的频率存在相关。2.PDM脑功能异常变化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第二躯体感觉区的功能连接密度改变在随病程增加而重痛经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中起中介作用。3.针刺三阴交穴治疗PDM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针刺非经非穴。三阴交针刺不仅可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痛经伴随症状的发作时间和严重程度,还可改善个体焦虑和抑郁情绪。4.针刺三阴交穴治疗PDM的中枢响应主要有两个特征:(1)对脑功能活动存在与频率相关的特点,即针对不同频段的信号,其中枢响应的脑区存在差异。(2)对PDM患者的异常活动脑区可使其“正常化”,如增加中央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密度,降低记忆网络的功能连接密度。此外,针刺三阴交穴对PDM疾病重点脑区的调控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存在显着相关。5.非穴针刺治疗对PDM患者的中枢响应调控脑区范围较为局限,且与频率关系较弱。
罗红梅,周光华[6](2019)在《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中,针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一系列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院9800例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时,其中35例患者出现幽闭恐惧症无法完成扫描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施护理干预,包括促进护患有效沟通、患者现身说法、全身放松疗法、系统脱敏等方法。观察患者是否能继续完成检查。结果 35例幽闭恐惧症患者,首次扫描检查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经采取不同的询问安抚,并一次或多次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65.7%的患者能配合良好完成检查; 25.7%的患者配合一般,完成检查; 8.5%的患者次日勉强配合完成检查。结论采用科学手段,耐心细致地讲解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幽闭恐惧症,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核磁共振检查。
付秀根,肖志平,王笑,敖义,尹龙斌,郑祖安,何细飞[7](2018)在《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发生幽闭恐惧症的综合干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时合并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18例头颈部肿瘤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中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幽闭恐惧症。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疏导,安排经验丰富且固定的治疗师,优化放射治疗计划,给予适宜的面膜固定以及口服镇静剂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22例患者首次CT定位均未成功,进行综合干预后16例(72.7%)患者第2次定位成功,5例(22.7%)患者第3次定位成功,1例(4.6%)患者放弃定位。干预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幽闭恐惧症患者的症状,提高CT定位与治疗摆位的成功率,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的放射治疗。
陈勇,杨帅,李俊[8](2017)在《右美托咪定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方法 2011年至2015年我院行磁共振检查50例诊断为幽门恐惧症患者,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咪哒唑仑注射液0.075 mg/kg肌内注射,Ⅱ组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15 min。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 O2),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统计镇静评分和调查镇静满意度。结果Ⅱ组各时间点MAP、HR、Sp O2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检查中BIS和镇静评分、镇静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是满意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林静,杨明宇,郑晓风[9](2015)在《提高磁共振幽闭恐怖症患者检查成功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幽闭恐怖症(Claustrophobia)是恐惧症的一种,患者进入狭小、黑暗的空间而产生异常恐惧,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面色潮红、出汗、感到窒息、大声呼救、甚至昏厥。磁共振的幽闭恐怖症患者大约占全部受检者的1.1%5%[1,2]。如果患者在磁共振检查时出现幽闭恐怖症,没有相应处理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不能完成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
张素娟[10](2013)在《心理干预对磁共振成像检查致幽闭恐怖症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核磁共振检查中患者出现幽闭恐怖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68例幽闭恐怖症患者,根据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分别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将测量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干预后34例患者均能成功完成检查,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30例成功完成检查。干预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后磁共振检查幽闭恐怖症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明显减轻,且顺利配合并检查成功。
二、幽闭恐怖症患者MRI扫描的心理治疗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闭恐怖症患者MRI扫描的心理治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暴露疗法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干预组 |
1.2.3 幽闭恐惧症的诊断 |
1.2.4 疗效判定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前庭康复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影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前庭康复在前庭性偏头痛管理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 |
1.1 准备阶段 |
1.2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初步构建 |
1.3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专家函询 |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观测指标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分析 |
2.7 研究结果 |
2.8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3.1 研究结论 |
3.2 研究的创新点 |
3.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频段下大脑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选题背景 |
1.1 针刺镇痛研究是针灸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先行兵,符合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
1.2 原发性痛经是研究针刺镇痛机制的良好载体 |
1.3 功能磁共振成像是针灸机理研究的重要手段,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从不同频段切入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响应机制,是阐释针刺镇痛机理的新思路 |
2.研究内容 |
2.1 基于不同频段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功能连接密度异常特征研究 |
2.2 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频段下功能连接密度的调控研究 |
第一部分 基于不同频段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功能连接密度异常研究 |
1.技术路线图 |
2.研究目的 |
3.研究对象 |
3.1 受试者来源 |
3.2 原发性痛经患者 |
3.3 健康受试者 |
4.研究设备和试验材料 |
5.研究方法 |
5.1 样本量 |
5.2 观察指标 |
5.3 磁共振扫描方案 |
5.4 静息态fRMI数据预处理及FCD计算 |
5.5 统计分析 |
5.6 质量控制 |
5.7 伦理学原则及临床试验注册 |
6.研究结果 |
6.1 原发性痛经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比较 |
6.2 原发性痛经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相关性 |
6.3 原发性痛经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磁共振扫描头动比较 |
6.4 基于不同频段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功能连接密度分布 |
6.5 基于不同频段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功能连接密度差异 |
6.6 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6.7 原发性痛经FCD改变脑区对病程与CMSS-程度总分关系的中介作用 |
第二部分 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不同频段下功能连接密度影响研究 |
1.技术路线图 |
2.研究目的 |
3.研究对象 |
4.研究设备和试验材料 |
5.研究方法 |
5.1 样本量 |
5.2 随机方法 |
5.3 盲法设计及实施 |
5.4 对照设计 |
5.5 干预措施 |
5.6 观察指标 |
5.7 磁共振扫描方案 |
5.8 静息态f RMI数据预处理及gFCD计算 |
5.9 统计分析 |
5.10 质量控制 |
5.11 伦理学原则及临床试验注册 |
6.研究结果 |
6.1 两组PDM患者基线及治疗后临床及行为学资料 |
6.2 基线期临床资料与治疗后症状变化的关系 |
6.3 穴位针刺治疗对不同频段脑功能连接密度的影响 |
6.4 非穴针刺治疗对不同频段脑功能连接密度的影响 |
6.5 穴位针刺对比非穴针刺治疗对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影响的差异 |
6.6 穴位针刺对疼痛关键脑区影响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历资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方法与分类 |
1.4 护理干预措施 |
1.4.1 提高患者认知度 |
1.4.2 心理护理干预 |
1.4.3 系统脱敏疗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7)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发生幽闭恐惧症的综合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干预结局 |
2.2 干预前后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 |
3 讨论 |
(8)右美托咪定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9)提高磁共振幽闭恐怖症患者检查成功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磁共振幽闭恐怖症发生原因 |
2 磁共振幽闭恐怖症发生人群 |
3 磁共振幽闭恐怖症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
4 减少磁共振幽闭恐怖症发生率的临床意义 |
5 提高磁共振幽闭恐怖症患者检查成功率的方法 |
(10)心理干预对磁共振成像检查致幽闭恐怖症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心理干预方式 |
1.2.1 认知干预 |
1.2.2 情绪干预[5] |
1.2.3 行为干预 |
1.2.4 社会支持 |
1.3 评定标准[7]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幽闭恐怖症患者MRI扫描的心理治疗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暴露疗法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J]. 张可,孟占鳌,黎卓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10)
- [2]心理干预对MRI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负性情绪的影响[J]. 张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23)
- [3]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刘丽.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D]. 姜婧晨.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频段下大脑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调控机制[D]. 余思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6]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评价[J]. 罗红梅,周光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01)
- [7]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发生幽闭恐惧症的综合干预[J]. 付秀根,肖志平,王笑,敖义,尹龙斌,郑祖安,何细飞. 中国临床护理, 2018(04)
- [8]右美托咪定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的观察[J]. 陈勇,杨帅,李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01)
- [9]提高磁共振幽闭恐怖症患者检查成功率相关因素分析[J]. 林静,杨明宇,郑晓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12)
- [10]心理干预对磁共振成像检查致幽闭恐怖症患者的影响[J]. 张素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