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桑养蚕技术问答——6 桑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罗启龙[1](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龚文建[2](2012)在《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桑树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桑园选择、桑树栽植、合理施肥、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并简要介绍了桑树的利用类型。
罗银科[3](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文中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是当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关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回溯,但是目前学界尚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农业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农业教育”)进行梳理、评析。论文从职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范围三个维度,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与辨析,发现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实然”层面理解职业教育的近代内涵。进而推演出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因而以农业教育为主,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职业教育四类型中的农业教育,三形式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即论题: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将研究范围内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及内战时期四个阶段,并回溯清末农业教育的发展,以便前后衔接。每个阶段主要从农业学校的设置与修订、农业学校课程与教材、农业学校师资、农业学校经费、农业学校与学生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以上各方面做前后的对比,标明特异之点,给予简要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释,希望这样的尝试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章,笔者提出“癸卯学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学制系统,但是并不适用于农业教育。初等农业学堂与中等农业学堂之间不存在断层现象。开设课程适当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土性的课程,一律没有读经课程。清末采取了延聘外国农学教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农业再回国办学和设立农业教员养成所三种方式培养农业师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农业学堂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款、官员富绅出资和适当收取学生学费三种途径,其中官员富绅出资兴办较为普遍。初、中等农业学堂数和学生数有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实业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第二章,笔者认为“学堂”到“学校”称谓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新政府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的一种姿态,但实际并无改变。而从“初、中等”改称“甲、乙种”则有实质性的变化,即意在打破农业教育系统,割断各级农业教育的联系,但在事实层面很难办到。从“壬子癸丑学制”始,高等农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离出去,农业教育限于中等以下。该时期缺乏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本土性农业教材。师资仍然沿袭清末的培养模式,以农业教员养成所为主。农业学校教员人数,多于同期工、商业学校教员数。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农会、私人和学费。该时期实业教育经费在各中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低,但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则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农业学校经费数高于同期工、商业学校经费数。第三章,笔者认为本期农业学校设置“自由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之前学制存在问题的修正,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本期首次拟定了农业学校课程标准,同样体现“自由度大”的特点。出版了一些农业教育教材,但是并未改变农业教育教材难觅的局面。“自由度大”的特点在师资培养上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看似自由度大的规定,事实上是承认了之前学制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式,不做任何改变。该时期职业教育岁出经费数占整个中等教育岁出经费数的比重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1922年新学制后,普通教育职业化吸纳了本该直接投入到职业学校的经费。第四章,本期农业学校设置与“壬子癸丑学制”如出一辙,这是对于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规避”。农业学校设置以立法的形式呈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能高估,它不过是民国法律架构的一小环。首次有了部颁农业教育各科课程表,对于提高农业教育水平不无帮助,但是仍无课标。主观上的不作为是主要原因。终于有了部订农业学校教材,并且在职业教育各科中数量最多,但是仍有不少学科无部颁教材。农业教育师资问题正随着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问题逐渐解决,但是效果还未显现,抗战即爆发。农业教育经费来源在制度层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为了挽救因“壬戌学制”职业教育普通化造成的中等教育严重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张职业学校的措施,但是中学“独大”的状况并未改变。第五章,本期农业教育在制度上为适应战争需要,做了微调。依然沿用1933年的类课标。组建了专为编辑农业教材的“农业职业学校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并且融入了奖励机制。这种机制对农业教材的编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师资问题受到重视,并在实际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远没有达到解决的程度。农业教育经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战时公费制度刺激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原因一方面在于承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在于普通教育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共性问题的探讨。先从农村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维度展开。笔者认为农民与农业的需要,使得农业教育成为必要,农村的状况为农业教育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分析应建立在排除“农业破产论”这一“歧路”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重农”与“重工”论争是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又一歧路。笔者对这一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七章,笔者试图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对《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全208期共3139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从计量的层面分析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关注“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文章的数量、年代分布、介绍国家和介绍中国省份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字表明: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质”“量”兼备;民国时期农业教育“与时俱进”;民国时期农业教育“内外兼顾”。前面单纯的研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得出这些结论的,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这样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孙孝龙[4](2011)在《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栽桑养蚕文明古国,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蚕桑茧丝绸世界闻名。研究和建立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改造、提升古老的蚕桑业,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针对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较多,但针对桑树栽培技术的信息化研究很少,桑树病虫害防治系统、基于C/S模式的桑树栽培系统以及蚕桑专业网站提供的技术信息和访问方式还不能完全满足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的需要,特别需要构建功能完整、数据可靠、知识丰富和规范、专业、适合农村推广应用的桑树栽培信息系统。研究以江苏省重点蚕区的蚕桑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人员、专业合作社以及生产大户等为调查对象,选取苏北、苏中和苏南蚕桑重点产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桑树栽培实用技术、系统功能、系统应用等内容进行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桑树栽培技术涉及面广、内容较多,缺乏专业标准;面向桑树栽培生产实际、具有专家知识和经验、能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关键技术需求紧迫;需要建立专业数据库和技术信息库,以方便用户根据需要查询和参考,能实时指导桑树栽培生产与管理;急需开发对用户终端设备要求低、界面友好、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互动交流的信息管理系统。本研究综合利用植物生理学、桑树栽培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蚕桑综合利用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广泛收集和提炼桑树品种数据、虫害数据、病害数据、生产与管理措施以及特色产业开发等专业资源和多媒体信息,构建了包括品种数据、病害数据、虫害数据的桑树栽培数据库,设计了信息采集、咨询、查询、统计、维护、输出、更新等系统服务功能。系统以VS2008和ASP.net三层架构开发应用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08管理系统,运用ADO数据库接口技术与后台数据库连接开发数据库访问模块。页面开发工具采用Adobe Dreamweaver CS3,界面制作工具还使用了Frontpage、Autherware、potoshop、Flash等图形软件工具,研发了基于B/S模式的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Mulberry Pla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PIMS),并完成了该系统的应用测试。本系统依托“盐城蚕桑丝绸网”(//www.jsyccs.com),以“专题服务”的形式实现推广应用。在行业主管以及推广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系统在江苏省南通、盐城蚕区等6个乡镇示范基地、62个技术推广单位以及3600名蚕农中应用,服务桑园30万亩,提高了技术普及率62.4%,增加了技术服务项目50%,桑园综合利用增加了68.3%,间接增加桑树栽培产业3000多万元。系统应用解决了桑树栽培知识量大、关键技术缺乏、推广服务形式单一、实时指导困难等难点,深受地方技术服务部门和广大蚕农欢迎。系统研究和推广促进了新形势下蚕桑产业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为蚕桑技术推广服务提供了科学途径和推广范例。
肖立新[5](2011)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全面发展,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的目的,本文运用调查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法,以广义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从技术创新的产品、组织管理、科研、生产、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内容,分析了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今后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前广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随着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阻碍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品方面,缺乏蚕桑种资源库,蚕种和茧丝质量较低,桑蚕品种功能和用途单一;组织管理方面,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企业与蚕农利益分配不合理,桑蚕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科研方面,桑蚕产业专业人才总体上依然缺乏,科研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生产方面,缫丝厂的蚕茧加工能力不强,桑蚕产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不少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推广;市场方面,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管理不规范,区内市场开拓不充分;创新环境方面,支持桑蚕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投融资渠道较单一。为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本文对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产品方面,倾向于以杂交方式培育高产优质,并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桑蚕品种;生产上,倾向于机械化、省力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生产;组织管理上倾向于贸工农一体化;科研上,注重产学研合作,并建立龙头企业的桑蚕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市场方面,着重内部市场的拓宽,完善产业链,注重品牌化,政府适当调控;环境上,除了政策支持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桑蚕产业。同时,指出可供广西借鉴的经验:培育和使用高产优质品种;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建立企业科研中心;促使桑蚕产业向省力化、区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拓宽内销和完善产业链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政府要充分创造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环境;以龙头缫丝企业为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分析现状、问题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产品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建立蚕桑种资源库,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品种;组织管理方面,确立龙头缫丝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体系,推广产业化经营模式;科研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生产方面,整合资源,提高缫丝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大力推行省力化养蚕和推广先进的桑蚕产业生产技术,并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方面,完善桑蚕产业市场体系和产业链并充分开拓广西区内桑蚕产业市场,加强人文建设,开辟旅游化的桑蚕产业市场;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桑蚕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多渠道的桑蚕产业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发展。
孙孝龙,吴德余,姜海燕[6](2011)在《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蚕桑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途径,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桑树栽培技术信息系统研发中的应用现状、目标及路线,综合运用了Visual Basic 6.0、SQL Server2000、Dreamweaver CS3等软件开发工具,通过创建桑树品种、桑树病害、桑树虫害等关系的桑树栽培数据库及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库,研制了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Mulberry 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System,MPCTCS),并在盐城市亭湖区进行了应用实践,为蚕桑生产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推广范例。
孙孝龙,童朝亮,姜海燕[7](2010)在《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为探讨蚕桑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途径,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桑树栽技术信息系统研发中的应用现状、目标及路线,综合运用了Visual Basic 6.0、SQL Server 2000、Dreamwear CS3等软件开发工具,通过创建桑树品种、桑树病害、桑树虫害等关系的桑树栽培数据库及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库,研制了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Mulberry 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System,MPCTCS),并在盐城市亭湖区进行了应用实践,为蚕桑生产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推广范例。
李富强[8](2010)在《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在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桑立国一以贯之。近世社会转型之际,蚕桑业依然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间,蚕桑科技是如何传承的?其传承模式如何?这些模式是如何演变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等方法对此展开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在时间、空间以及其跨学科的特点,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历史研究、考古研究等方法及相关成果。在调查过程中,根据论文选题、我国蚕桑生产历史及现状,选择了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南通,山西省晋城、运城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本论文主要分“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及“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两部分对“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进行展开。在研究一“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中,首先在理论上梳理出科技传承模式的内涵,指出科技传承模式应由施教者、受教者、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目的等五个维度构成。进而以此为依据并结合相关材料归纳出家庭传承、劝课农桑传承、作坊及工厂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农业推广传承以及民俗器物传承等六种不同的模式。接下来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及调查访谈的材料对各传承模式从五个维度分别进行论证并指出各模式的特点。最后,根据论证结果对理论推导的传承模式进行修正,得出相应结论。研究二“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首先分析了六种传承模式间的相互关系,发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是传承模式演变的转折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据此,本文将传承模式分为传统传承模式及现代传承模式两大类。接下来分别研究了不同时期蚕桑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蚕桑科技传承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各类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得出相应结论。本论文研究总结论如下:1)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模式”、“劝课农桑传承模式”、“作坊及工厂传承模式”、“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农业推广传承模式”、“器物民俗传承模式”等;2)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半叶,开始出现专业蚕桑科技传承机构——蚕桑学校,蚕桑科技农业推广模式逐渐代替了劝课农桑传承模式,家庭传承模式开始式微,手工作坊技术传承逐渐过渡成工厂中的车间传承;3)传承内容逐渐由传统的经验农学范畴过渡到实验农学范畴,蚕桑科技传承趋于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4)经济效益逐渐演变成蚕桑业生产的主要目的,继而也成为蚕桑科技传承的主要目的之一;5)传承科技内容的变化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从“天人合一”到“戡天役物”的转变;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思考蚕桑问题时从整体到分析的转变。本论文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首先,本论文首次从科学教育的视角入手,对我国蚕桑科技的传承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弥补了蚕桑研究中的相关空缺;其次,本论文首次对我国蚕桑科技传承进行归类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我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演变同我国社会演变同步,中国蚕桑科技发展趋势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同步;
栾炳群[9](2009)在《银杏、桑树复合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桑产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地区适用性宽、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数量优势的传统种养业。由于栽桑养蚕是劳动密集性产业,公顷桑产值和单位劳动力价值不高,再加上受国际茧丝绸市场行情的起伏而导致茧价不稳,对蚕桑生产带来不良影响。银杏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树体高大挺拔,树冠硕大,叶片浓密,萌蘖能力强,生命力顽强,耐旱、耐瘠薄,病虫害少,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在桑园中套栽银杏树,实现立体种植,优势互补,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和促进银杏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首先介绍了银杏生长栽培特点和栽桑养蚕业的主要特点,结合泰兴市传统蚕桑产业和特色银杏产业的实际,通过分析泰兴市具有银杏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产量多、效益高,在全国银杏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地域特点,说明推广银桑套栽技术的必要性。(2)从“银桑套栽技术”的建立入手,着重介绍了“银桑套栽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在栽植上实现了“上、中、下立体配套”,效益上达到了“远、中、近优势互补”的目的。近期效益以蚕茧收入为主、套种收入为辅,中期效益以蚕茧、白果、套种收入互补,远期效益以白果收入为主,远远高于纯作桑园和银杏园的经济效益。既克服了蚕桑因茧价波动、效益不稳的矛盾,又有效解决了银杏园栽植后五至八年内无效益以及大小年影响、产量不稳,生产上难以大面积推广的难题。(3)详细介绍了“银桑套栽技术”的技术要点:科学选择苗木,科学栽培,合理施肥和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强核心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的达标建设、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基地建设。(4)分析了技术的风险,并提出了茧丝行情突变后的应对措施、白果市场价格走低的应对措施。强调了发展银桑套栽高效规模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较好的群众基础、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田智得[10](2007)在《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占居世界垄断地位的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蚕业大省。在栽桑、养蚕、缫丝、综合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生产基础。2006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180.6万亩,蚕茧产量18.5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4.34%和25.16%,发放蚕种505.3万张。蚕农售茧收入44.86亿元,户均收入达5882元,桑蚕生产遍及全区677个乡(镇)、6247个村、76.27万农户。由于广西蚕业在全国丝绸行业中和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蚕业产业的壮大面临着许多宏观调控管理方面的全新课题。正是基于广西蚕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本文首先从国际、国内和广西蚕业发展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广西蚕业的特点、取得的成就和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入手,认真分析了广西蚕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分别从广西蚕业经营的模式与适度规模经营、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广西蚕业生产经营、蚕业产品市场与流通管理、广西蚕业生产成本分析、广西蚕业产业链的延伸、广西蚕业科技进步与推广等七个方面对广西蚕业经济管理进行了论述,主要探讨了广西蚕业经营的类型、模式,不同蚕业经营规模的效益,蚕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对策以及蚕业经营的发展方向;研究了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模式和运行机制;讨论了广西桑种桑苗生产经营、蚕茧收烘经营、蚕业物资经营以及广西蚕茧流通管理、桑种桑苗与蚕种的流通管理;分析了广西蚕业生产成本及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提出、论证了适合广西蚕业经济的后继加工产业链的形式、发展方向、发展方法和增强后继加工业带动蚕业发展能力的措施;还对蚕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蚕业科技进步对蚕业发展的作用、蚕业科技的推广进行了论述。
二、栽桑养蚕技术问答——6 桑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栽桑养蚕技术问答——6 桑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
第一节 东北地区 |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
第六节 岭南地区 |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
小结 |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
小结 |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
小结 |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主考辨 |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
小结 |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
第一节 宫室建筑 |
第二节 木质乐器 |
第三节 丧葬用途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地的选择与整地 |
1.1 种植地选择 |
1.2 整地 |
1.3 桑树苗的选择 |
2 栽培技术 |
2.1 适时栽培 |
2.2 施足基肥及合理密植 |
2.3 栽后管理 |
2.3.1 覆盖。用稻草、杂草覆盖地面或桑行, 保水防旱, 减轻植株失水, 抑制杂草丛生, 防止土壤板结, 培肥土壤。 |
2.3.2 及时淋水防旱, 排除积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是新桑成活和生长的关键, 土壤干旱及时淋水, 多雨时及时排水。 |
2.3.3 松土除草。经过一定时间后, 特别是雨后土壤容易板结,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 利于桑根生长。 |
2.3.4 施肥。 |
2.3.5 补植缺株。 |
3 桑园的管理 |
3.1 追肥 |
3.2 桑园耕作 |
3.3 桑园除草 |
3.4 水分管理 |
3.5 桑树剪伐形式 |
3.5.1 夏伐。 |
3.5.2 冬伐。 |
4 桑树的利用价值简介 |
4.1 桑叶的利用 |
4.2 桑枝 |
4.3 桑根 |
4.4 桑树的园林及生态用途 |
5 桑叶及果桑的采摘 |
6 桑树的病虫害防治 |
6.1 桑黑白粉病 |
6.2 叶枯病 |
6.3 黑枯病 |
6.4 褐斑病 |
6.5 桑尺蠖 |
(3)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
选题旨趣 二、 |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三、 |
研究现状 四、 |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五、 |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
农业教育的前奏——清末农业学堂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确立——“癸卯学制”中农业教育的体现 二、 |
课程体系初具,教材付之阙如 三、 |
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四、 |
经费“宽筹” 五、 |
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
农业教育的转向——北洋政府时期甲、乙种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调整——“壬子癸丑学制”中农业教育的缩减 二、 |
课程体系微调,教材缺乏本土化 三、 |
师资标准出台,沿袭清末培养模式 四、 |
明确经费来源 五、 |
办学停滞不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农业教育的转型——军阀混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扩充——“壬戌学制”中农业教育的泛化 二、 |
课程标准初拟,教材仍旧难觅 三、 |
师资问题解决乏术,放任自流 四、 |
经费投入渐少 五、 |
农业学校有所增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农业教育的立法——“黄金十年”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规避——“戊辰学制”中农业教育的轮回 二、 |
类课程标准公布,本土化教材渐出 三、 |
谋师资“统制”化,缺口依然难补 四、 |
政策性经费倾斜难以实现 五、 |
农业学校不断扩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农业教育的应战——抗战及复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的变通 二、 |
承战前类课标,重教材编译 三、 |
农科大学落实师资培养,问题如故 四、 |
政策性经费倾斜目标渐行渐远 五、 |
战时公费制度刺激学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歧路 一、 |
“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 |
“农业破产论” 三、 |
“重农”与“重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的统计分析 一、 |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的统计分析 二、 |
农业教育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
1 |
两职校规程对比 附录 |
2 |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
2.1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方式 |
2.3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广状况 |
3 我国蚕桑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3.1 我国蚕桑信息化研究进展 |
3.2 我国桑树栽培信息系统研究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2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1 研究思路 |
1.2 研究内容 |
1.3 关键技术与路线 |
1.4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技术 |
2 资料来源 |
2.1 文献资料 |
2.2 专家咨询 |
2.3 网络资料 |
2.4 科研成果 |
第三章 技术需求现状与系统功能分析 |
1 桑树栽培信息系统需求调查 |
1.1 调查对象与形式 |
1.2 调查内容 |
2 桑树栽培技术需求现状分析 |
2.1 桑树栽培技术信息来源 |
2.2 桑树栽培技术与产业需求 |
2.3 桑树栽培实用技术缺乏 |
2.4 桑树栽培关键技术转化 |
3 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 专业技术资源信息建设 |
3.2 桑树栽培技术信息推广 |
3.3 用户终端需求 |
3.4 系统界面要求 |
3.5 系统服务模式需求 |
4 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方式 |
4.1 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4.2 突出技术服务和推广重点 |
4.3 加快向桑树栽培一线转化 |
第四章 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 系统设计 |
1.1 系统设计原则 |
1.2 系统功能设计 |
1.3 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
1.4 桑树栽培信息库构建 |
2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1 系统选型与体系结构 |
2.2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3 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 |
3 系统测试 |
3.1 用户查询模块测试 |
3.2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 |
3.3 系统推广应用模块测试 |
3.4 安全性测试 |
3.5 系统测试小结 |
第五章 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应用 |
1 系统推广应用 |
1.1 推广应用背景 |
1.2 推广应用概况 |
2 推广应用效果 |
2.1 桑园增产增效明显 |
2.2 节约推广服务成本 |
2.3 促进桑树栽培农民增收 |
2.4 创新了科技推广模式 |
2.5 新技术应用增效显着 |
3 推广应用建议 |
3.1 加强宣传和示范应用是推广的基础 |
3.2 多部门集成推广是系统应用的保障 |
3.3 改进和完善信息系统是应用的关键 |
3.4 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亟待解决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桑树栽培信息资源组织与整理 |
1.2 桑树栽培数据库构建 |
1.3 系统研究与推广需求分析 |
1.4 系统功能设计 |
1.5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1.6 系统推广应用效果 |
1.7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8 今后的研究设想 |
2 结论 |
2.1 整理桑树栽培信息资源并构建数据库 |
2.2 生产一线技术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
2.3 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在学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附录Ⅱ 在学期间发表或投稿的论文 |
附录Ⅲ 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需求问卷 |
附录Ⅳ 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服务调查表(3份) |
(5)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分析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 |
1.3.4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4.2.1 对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1.4.2.2 将国内外主要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与广西进行比较并为之提供经验借鉴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理论述评 |
2.1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2.1.1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
2.1.2 技术创新的定义 |
2.1.3 技术创新的内容 |
2.1.4 技术创新的特征 |
2.1.5 技术创新的作用 |
2.1.6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
2.1.7 小结 |
2.2 技术创新理论评价 |
2.2.1 对技术创新的评价 |
2.2.2 技术创新理论的不足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技术创新 |
2.3.3 桑蚕产业技术创新 |
第三章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
3.1.1 产品创新 |
3.1.1.1 采取合作和独立方式进行桑蚕育种 |
3.1.1.2 推广和使用适合本地生长的桑蚕种 |
3.1.2 组织管理创新 |
3.1.2.1 初步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
3.1.2.2 正逐步推进产业往标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
3.1.3 科研创新 |
3.1.3.1 拥有了首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桑蚕产业人才小高地" |
3.1.3.2 拥有了一批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
3.1.4 生产创新 |
3.1.4.1 桑蚕产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 |
3.1.4.2 推广和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桑蚕产业生产技术 |
3.1.5 市场创新 |
3.1.5.1 建有大宗茧丝交易市场 |
3.1.5.2 依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来拓展和占领市场 |
3.1.6 创新环境 |
3.1.6.1 桑蚕产业资源丰富 |
3.1.6.2 区位优势明显 |
3.1.6.3 制定有一系列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
3.2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 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1 缺乏蚕桑种库 |
3.2.1.2 与桑蚕产业先进省份相比,蚕种和茧丝质量较低 |
3.2.1.3 桑蚕品种功能和用途较单一 |
3.2.2 组织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2.1 企业与蚕农利益分配安排不合理 |
3.2.2.2 桑蚕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够 |
3.2.2.3 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明确 |
3.2.3 科技研发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3.1 桑蚕产业专业人才总体上依然缺乏 |
3.2.3.2 桑蚕产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
3.2.3.3 产学研合作不紧密 |
3.2.4 生产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4.1 区内缫丝厂的蚕茧加工能力不强 |
3.2.4.2 不少桑蚕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推广 |
3.2.4.3 桑蚕产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
3.2.5 市场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5.1 桑蚕产业市场区内开拓还不充分 |
3.2.5.2 桑蚕产业市场管理不规范 |
3.2.5.3 产业链不完整 |
3.2.6 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 |
3.2.6.1 世界金融危机对桑蚕产业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
3.2.6.2 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
3.2.6.3 桑蚕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不完善 |
3.2.6.4 桑蚕产业生产投融资渠道较单一 |
第四章 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
4.1 世界主要桑蚕产业国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4.1.1 产品创新现状 |
4.1.2 组织管理创新现状 |
4.1.3 科技研发创新现状 |
4.1.4 生产创新现状 |
4.1.5 市场创新现状 |
4.1.6 创新环境现状 |
4.2 国内主要桑蚕产业省份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4.2.1 产品创新现状 |
4.2.2 组织管理创新现状 |
4.2.3 科技研发创新现状 |
4.2.4 生产创新现状 |
4.2.5 市场创新现状 |
4.2.6 创新环境现状 |
4.3 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要发展方向 |
4.4 国内外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借鉴 |
4.4.1 高产优质品种的培育和品种使用的多样化 |
4.4.2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
4.4.3 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建立企业科研中心 |
4.4.4 促使桑蚕产业向省力化、区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
4.4.5 以拓宽内销和完善产业链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4.4.6 政府充分创造有利于桑蚕产业发展的环境 |
4.4.7 以龙头缫丝企业为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主体 |
第五章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
5.1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原则和战略日标 |
5.1.1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原则 |
5.1.1.1 宏观调控,科学发展 |
5.1.1.2 创立品牌,促进产业化 |
5.1.1.3 龙头带动,全面提高 |
5.1.1.4 综合利用,加强合作 |
5.1.2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5.1.2.1 以技术创新的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和融合 |
5.1.2.2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技术创新 |
5.2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对策 |
5.2.1 产品创新对策 |
5.2.1.1 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型蚕桑种资源库 |
5.2.1.2 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桑蚕种 |
5.2.1.3 培育和推广具有多种附加经济价值的桑蚕种 |
5.2.2 组织管理创新对策 |
5.2.2.1 推广工农一体的产业化、区域化经营模式 |
5.2.2.2 建立和健全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体系 |
5.2.2.3 确立龙头缫丝企业在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5.2.3 科技研发创新对策 |
5.2.3.1 加大桑蚕产业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
5.2.3.2 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
5.2.3.3 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 |
5.2.4 生产创新对策 |
5.2.4.1 大力推行省力化养蚕和推广先进桑蚕产业生产技术 |
5.2.4.2 加强桑蚕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整合 |
5.2.4.3 加大力度建设和改造缫丝企业,提高缫丝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 |
5.2.4.4 建立完整的桑蚕产业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5.2.5 市场创新对策 |
5.2.5.1 完善和建立桑蚕产业市场体系 |
5.2.5.2 完善桑蚕产业链并充分开拓广西区内桑蚕产业市场 |
5.2.5.3 以桑蚕产业的人文建设开辟旅游化的桑蚕产业市场 |
5.2.6 环境创新对策 |
5.2.6.1 进一步完善桑蚕产业政策体系 |
5.2.6.2 建立多渠道的桑蚕产业投融资体系 |
5.2.6.4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发展 |
5.3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应防止出现的不良倾向 |
5.3.1 重视技术却忽视人文 |
5.3.2 重视技术创新各环节却忽视技术创新的整合性发展 |
5.3.3 重视技术创新的短期效益却忽视产业的长远效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功能和技术路线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系统结构及开发环境 |
2.2 系统功能 |
2.2.1 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 |
2.2.2 桑树栽培数据库查询。 |
2.3 数据库与数据库表的设计 |
2.3.1 桑树品种数据表。 |
2.3.2 桑树虫害数据表。 |
2.3.3 桑树病害数据表。 |
2.3.4 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库。 |
2.4 系统程序设计实现 |
3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
3.1 系统的实验条件 |
3.2 用户登录 |
3.3 用户信息咨询 |
3.4 数据库查询 |
4 结语 |
(8)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框架 |
1.4 考察地点的选择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蚕桑科技研究综述 |
2.3 科技传播及传承模式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 |
3.1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理论研究 |
3.2 家庭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
3.3 劝课农桑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
3.4 作坊和工厂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
3.5 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
3.6 农业技术推广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
3.7 器物风俗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
3.8 本研究结论 |
第四章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 |
4.1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间的关系研究 |
4.2 中国传统蚕桑科技传承模式 |
4.3 中国现代蚕桑科技传承模式 |
4.4 传统传承模式与现代传承模式的比较 |
4.5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
4.6 本研究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总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银杏、桑树复合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银杏生长栽培特点 |
1.1.银杏生长的温度要求 |
1.2.银杏生长的水分要求 |
1.3.银杏生长的光照要求 |
1.4.银杏生长的土壤要求 |
2.栽桑养蚕业的特点 |
2.1.栽桑养蚕业的主要特点 |
2.2.国际丝绸市场对栽桑养蚕业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
2.3.适度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理由 |
3.银桑复合栽培技术建立和推广的意义 |
3.1.长远优势明显 |
3.2.经济效益 |
3.3.生态效益 |
第二章 技术路线及经费预算 |
1.技术路线 |
2.课题实施经费预算 |
第三章 银桑套栽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基础 |
1.银桑套栽技术的形成 |
2.银桑套栽技术的特点 |
3.推广银桑套栽技术的基础条件 |
3.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3.2.基地试验取得成功,技术水准处于中试熟化阶段 |
3.3.科技人才队伍健全,服务网络覆盖面大 |
3.4.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实施风险小 |
3.5."银桑套栽技术"在泰兴的发展优势 |
第四章 银桑复合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
1.银杏、蚕桑单项生产新技术的建立 |
1.1.银杏早果丰产技术 |
1.2.银杏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技术 |
1.3.银杏病虫害防治技术 |
1.4.蚕桑公顷产250kg优质蚕茧高产栽培技术 |
1.5.桑树速生丰产技术 |
2.银桑套栽模式的确定 |
2.1.选择合适品种 |
2.2.留足营养面积,确保银桑均有正常的生长空间 |
2.3.筹划科学施肥方式,确保银桑相互协调旺盛生长 |
3.核心区标准化建设 |
4.示范区达标建设 |
5.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基地建设 |
5.1.实施地点及规模 |
5.2.实施进度 |
5.3.预期效益目标 |
5.4.考核指标 |
5.5.模式和技术实施效果 |
6.组织与技术保障 |
6.1.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 |
6.2.强化技术保障和服务 |
第五章 技术的风险及应变措施 |
1.现阶段主要问题 |
2.茧丝行情突变后的应对措施 |
2.1.实施科学养蚕 |
2.2.适度规模经营 |
2.3.建立专业合作社 |
2.4.加大扶持力度 |
3.白果市场价格走低的应对措施 |
3.1.多着并举,搞好原果销售 |
3.2.立足市场需求,做足"树"的文章 |
3.3.链接银杏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 |
3.4.立足农民增收,发展深度加工业 |
3.5.加强行业自管,建好银杏协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调研报告) |
致谢 |
(10)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蚕业经济发展及研究综述 |
1.2.1 世界蚕业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我国蚕业发展及现状 |
1.2.3 广西蚕业的发展及现状 |
1.2.4 国内外对蚕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广西蚕业经营的模式与适度规模经营 |
3.1 广西蚕业经营的类型 |
3.2 广西蚕业经营的模式 |
3.3 广西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技术形式 |
3.4 广西不同蚕业经营规模的效益 |
3.5 广西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对策 |
3.6 广西蚕业经营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 |
4.1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
4.2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
4.3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广西蚕业生产成本分析 |
5.1 广西蚕业生产成本组成 |
5.2 广西蚕茧生产成本结构的分析 |
5.3 影响广西蚕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分析 |
5.4 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
第六章 广西蚕业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管理 |
6.1 广西蚕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
6.2 广西蚕茧收烘经营与流通管理 |
6.3 广西蚕种的生产经营、流通管理 |
6.3.1 广西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
6.3.2 提高蚕种场经济效益的途径 |
6.3.3 加强广西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 |
6.3.4 加强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走标准化生产之路 |
6.3.5 加强蚕种计划管理 |
6.3.6 有效管理价格 |
6.4 广西桑种桑苗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管理 |
6.4.1 广西桑种桑苗品种概况 |
6.4.2 广西桑种桑苗的生产情况 |
6.4.3 我区的桑种桑苗管理流通 |
6.4.4 我区桑苗经营存在的问题 |
6.4.5 我区桑苗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
6.5 广西蚕业物质的经营管理 |
6.5.1 蚕业的主要物质和经营状况 |
6.5.2 主要存在的问题 |
6.5.3 加强蚕业物质管理的意见 |
第七章 广西蚕业产业链的延伸 |
7.1 我区蚕业产业链现状 |
7.2 广西蚕业产业链发展的意见 |
7.3 广西蚕业后继加工业的发展方法 |
7.4 增强广西后继加工企业带动蚕业的发展能力 |
第八章 广西蚕业科技进步与推广 |
8.1 我区蚕业技术发展方向 |
8.1.1 桑树技术发展方向 |
8.1.2 蚕品种研究发展方向 |
8.1.3 真丝绸品种研究发展方向 |
8.1.4 丝绸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发展方向 |
8.1.5 经济技术政策创新研究 |
8.1.6 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在蚕业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 |
8.2 蚕业科技进步对蚕业发展的作用 |
8.3 蚕业科技的推广 |
8.3.1 建立健全蚕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8.3.2 我区蚕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方法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栽桑养蚕技术问答——6 桑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2]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利用[J]. 龚文建. 现代园艺, 2012(12)
- [3]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D]. 罗银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桑树栽培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D]. 孙孝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7)
- [5]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 肖立新. 广西大学, 2011(07)
- [6]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孙孝龙,吴德余,姜海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1)
- [7]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的研究与实践[A]. 孙孝龙,童朝亮,姜海燕. 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8]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D]. 李富强. 西南大学, 2010(08)
- [9]银杏、桑树复合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D]. 栾炳群. 苏州大学, 2009(10)
- [10]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D]. 田智得. 广西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