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of 11,12-DihydroxylEudesmanolide Sesquiterpenoid from a-Santonin(论文文献综述)
沈楠[1](2021)在《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银杏种仁(白果)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可食用性高,但迄今为止银杏种仁的营养保健功能研究极少。本研究选择银杏果粉(种仁粉)作为实验材料,在果粉及其提取液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银杏果粉提取液处理,观察统计其寿命、生殖能力、运动能力等指标,初步评价银杏果粉的保健功能,结合转录组和相关突变体线虫分析,展开银杏果粉对线虫保健功能机理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广靶代谢组结果显示主要共同代谢物有甾体及其衍生物、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脂质类化合物。差异代谢物有190种,KEGG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淀粉和蔗糖的代谢”以及“磷酸肌醇代谢”等通路。(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银杏果粉提取液可延长线虫寿命,改善了部分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功能,显着增强了线虫的头摆动和身体弯曲能力,减少了线虫的脂肪积累,提高了线虫在氧化应激和热应激逆境下的抵抗能力,降低了活性氧水平。此外,银杏果粉提取液处理后的线虫体内的SOD、GSH-PX酶活性明显增加,进一步证实银杏果粉提取液的抗氧化功能。(3)选择银杏果粉提取液浓度为20 mg/mL处理和对照组的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出1336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防御反应”、“先天免疫系统”、“有机酸代谢过程”、“胶原蛋白三聚物”等。KEGG富集通路有“溶酶体”、“脂肪酸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通路。(4)对脂质代谢和自噬通路分析发现,脂质代谢差异基因主要分布于9个相关通路。在脂质代谢途径中,Fasn-1、Pod-2、Acs-5、Elo-5、Gpx-7、Gpx-8、Asm-3基因在处理组发生了显着差异表达,这些相关基因对处理组线虫脂质代谢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银杏果粉喂食不能延长daf-2、daf-16突变体线虫的寿命,表明线虫脂质代谢介导的长寿可能与抗逆性增强相关。处理组线虫自噬通路相关基因大部分上调,显示其增强的自噬功能,其中BEC-1参与了果粉对线虫自噬功能的调节。与饮食相关的eat-2突变体线虫和野生型线虫(对照组)结果表明Eat-2可能参与了处理组线虫的寿命延长。果粉对线虫的寿命延长机理可能与饮食介导的脂质代谢和自噬通路两者协同作用相关。(5)对Aβ蛋白诱导的CL4176线虫分析发现,银杏果粉提取液在线虫体内具有抗淀粉样蛋白毒性的作用,能够延缓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线虫瘫痪。
乔贝贝[2](2019)在《牛蒡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牛蒡根,又称“白肌人参”,是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植物,主要含有多酚、黄酮、菊糖、挥发油等多种活性物质。研究证实部分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防癌抗肿瘤、抑菌消炎等功效,能够预防及缓解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在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对牛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牛蒡子的化学成分与功效研究方面,对牛蒡根中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与应用较少。本研究以牛蒡根为实验材料,通过有机试剂萃取、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初步评价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1)牛蒡根中单体化合物分离鉴定。经溶剂萃取、减压过滤、真空浓缩等方法得到牛蒡根粗提物,采用减压柱、常压柱、凝胶柱层析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 1 1 个单体化合物。利用一维(1H-NMR、13C-NMR)、二维(1H-1HCOSY、HMBC、HSQC)核磁共振以及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数据比对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如下:(1)齐墩果酸,(2)薄荷内酯衍生物,(3)8-羟基-薄荷内酯,(4)蓖麻油酸甲酯,(5)2,3-二羟基亚油酸丙酯,(6)乙酰熊果酸,(7)豆甾醇二十烷酸酯,(8)牛蒡环六肽,(9)2,2’,3,5,6-Pentakis-O-(3-methylbutanoyl)-β-D-fructofuranosyl-α-D-Glucopyranoside,(10)β-胡萝卜苷,(11)β-D-glucopyranosyl-(1→3)-α-D-glucopyranosyl-(1→2)-β-D-fructofuranoside。其中化合物2,3和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利用改良的Ellman法对牛蒡根粗提物中分离得到的11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5个单体化合物能对乙酰胆碱酯酶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与其摩尔浓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575.84 μM,具有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3)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法对单体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但各化合物的抑制能力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6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其摩尔浓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61.15 μM和295.39 μM,具有很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研究从牛蒡根中分离鉴定了 11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2个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该研究为牛蒡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小俊[3](2019)在《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外用散寒止痛,内用温经止血。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黄酮、鞣酸、多糖等,但前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艾叶挥发油部分,对黄酮部分研究较少。近年发现艾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成分,尤其是黄酮类,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在药用和保健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旨在从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四个方面对艾叶黄酮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后续艾叶黄酮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为了阐明艾叶的药效物质基础,对艾叶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对艾叶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经分离鉴定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是(1)artemisolide、(2)蔓荆子黄素、(3)矢车菊黄素、(4)异泽兰黄素、(5)棕矢车菊素、(6)高车前素、(7)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黄酮、(8)6-甲氧基苜蓿素、(9)茵陈色原酮、(10)芹菜素、(11)5,7,3′-4′-四羟基-6,5′-二甲氧基黄酮、(12)圣草酚、(13)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14)芹菜素-7-O-芸香糖苷,其中化合物13、14为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2)为比较道地药材蕲艾与其他产地艾叶的区别,需要更系统、全面地质量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利用UPLC/LTQ-Orbitrap-MS对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鉴定了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各6种,在此基础上建立艾叶主要成分的UPLC-DAD含量测定方法。采用Xtimate UHPLC C18色谱柱(2.1×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建立12种成分的测定方法,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RSD<3.0%);加样回收率为103.21109.11%。该方法应用于不同产地艾叶中相关成分的测定,发现蕲艾中有7种成分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产地药材。(3)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艾叶醇提物中总黄酮的工艺,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比较21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艾叶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最佳树脂型号;以总黄酮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纯化工艺条件。实验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艾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能力。AB-8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艾叶总黄酮最佳工艺为:吸附液质量浓度为0.74mg/mL,上样流速为2 BV/h,上样量为6 BV,洗脱剂为55%乙醇,洗脱剂用量为6 BV,洗脱流速为2 BV/h。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艾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标准提取物的制备。(4)为评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艾叶总黄酮的药用价值,深入研究了艾叶总黄酮(AATF)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AATF干预下,RAW264.7炎症细胞中的炎性介质、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发现AATF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ROS、PGE2、IL-6、IL-10和MCP-1的含量,且对COX-2酶的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AATF能通过抑制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COX-2的活性的来改善炎症反应。为对AATF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进行了DPPH、ABTS、FRAP、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AATF的EC50分别为34.0、98.6、59.2、246.2、15.5μg/mL,表明艾叶黄酮亦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为艾叶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刘和平[4](2018)在《水栀子药材质量标准及其黄色素制备和质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grandiflora Nakai)为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 Ellis)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一个变种,其干燥果实的商品药材,名也叫水栀子,为制备黄色色素原料,由其所制的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染料工业。但目前市场上水栀子基源复杂,且产地分布较广,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系统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研究,建立水栀子药材质量标准。同时,研究发现从水栀子药材中提取的黄色素可制备获得西红花中有效组分西红花苷,有望作为起始原料大量生产制备西红花酸,可替代名贵珍稀药材中药作为西红花酸的提取原料。本课题拟开展黄色色素制备工艺和内控标准研究,为西红花酸及其衍生物的新药研发提供资源持续、产量巨大、工艺可行、成本廉价、质量稳定的中间体和原料。内容:通过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水栀子药材的收集及系统研究,建立了水栀子药材生药学鉴定方法、有效总类成分西红花总苷紫外测定方法和色价评价方法,同时建立了水栀子药材中指标性成分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和栀子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水栀子药材UPLC-MS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对48批不同产地水栀子药材及11批不同采收期水栀子果实的质量对比研究,确定了水栀子最佳产地和最佳采收期。同时,通过对水栀子与栀子药材质量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两者间的主要质量异同。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从水栀子药材中提取和纯化黄色素的制备方法,并完成3批中试放大实验,验证了制备方法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同时,建立了以薄层鉴别、西红花总苷紫外含量测定、色价和OD值为指标的黄色素中间体内控标准,并开展了黄色素中间体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本课题建立的水栀子药材质量标准,为水栀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产地水栀子药材质量对比研究确定了安徽产水栀子药材最佳;通过不同采收期水栀子药材质量对比研究,确定了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通过水栀子与栀子药材质量对比研究,确定了本课题选用水栀子药材作为起始原料。同时,建立了黄色素提取物制备方法和内控标准,其工艺稳定且质量可控。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成果:水栀子药材可成为名贵珍稀中药西红花药材的替代资源,开发成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西红花酸及其衍生物类新药。
刘兵[5](2018)在《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全取代丙烯腈立体选择性合成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以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全合成为研究目标。概述了沉香呋喃类(Agarofuran)倍半萜天然产物以及沉香吡喃类(Agaropyran)倍半萜天然产物白蚁醚(Evuncifer ether)的分离,结构和生物活性,并对此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本小组的以桥氧酮模板合成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策略的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将主要介绍所取得的两项进展:(1)以本课题组所发现的质子酸催化的重排反应为关键反应高效完成了桉烷类倍半萜类天然产物橐吾香附酮醇(Ligucyperonol)和?-山道年(?-Santonin)的全合成;(2)以桥氧酮模板的仿生合成策略为沉香呋喃(Agarofuran)和沉香吡喃(Agaropyran)骨架的构筑发展了一个全新高效的新方法。另外,本论文同时完成了富电子炔烃在Lewis酸Sc(OTf)3催化下发生炔基氰基化,高效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全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
管汉亮[6](2014)在《精制银杏叶提取物活性及体内过程研究》文中认为银杏(Ginkgo bilobo 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落叶乔木,是1.5亿年前冰川时期在地球上的孑遗植物之一,素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我国是银杏的发源地,银杏资源居世界首位。银杏叶提取物是以丙酮-水或乙醇为起始溶剂粗提取银杏叶,再经脱脂、除去银杏酚酸、双黄酮、富集萜类内酯、富集黄酮醇类等15道工序,制成的提取物。目前,黄酮醇苷与内酯被认为是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银杏叶提取物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例如: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中总黄酮醇苷(以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计)应在22-27%之间,银杏内酯(以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计)应在5-7%之间,并且总银杏酸的含量应小于5 ppm。而银杏叶提取物中除去黄酮及内酯类成分其余非黄酮及非内酯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均未知,它们是否具有药理效应或是否会影响黄酮及内酯类成分药效的发挥、体内生物转化、毒理效应,尚不清楚。本论文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共存成分对主要活性成分体内外活性及体内过程方面进行阐述,为提高产品质量,精制制剂提供依据。文献综述了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体内过程研究进展,为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非黄酮非内酯类成分的作用奠定基础。首先,通过聚酰胺分离制备银杏叶提取物黄酮部位、内酯部位、非黄酮非内酯部位,合并黄酮及内酯部位得精制银杏叶提取物。比较精制银杏叶提取物与标准银杏叶提取物在体外抗氧化(DPPH、ABTS、FRAP)及抑制血小板聚集(PAF、ADP)功效,结果显示标准银杏叶提取物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均作用,且二者没有显着性差异;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精制前后及非黄酮非内酯部位对人肠道菌平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精制前后对病原菌肠球菌和肠杆菌、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生长抑制作用,标准银杏叶提取物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在浓度分别分为2.00 mg/mL、1.05 mg/mL(总黄酮醇苷含量相同)时对四种细菌菌具有显着地生长抑制作用(P<0.05),而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与空白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中、低浓度组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低浓度组对肠球菌及乳酸杆菌无显着生长抑制作用。除高、中浓度对肠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外,非黄酮非内酯部位对其余三个细菌的生长均无显着作用,可见银杏叶提取物发挥其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黄酮类成分;标准银杏叶提取物3.33、10.00μg·mL-1剂量组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1.76、5.27 μg.L-1剂量组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细胞存活率显着高于模型组,两者各剂量下细胞存活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银杏叶提取物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且在主要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含量相等的情况下,保护作用相当,非黄酮非内酯部位,作为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的部分,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并无保护作用,可见非黄酮非内酯部位并非为银杏叶提取物保护神经细胞的物质基础;建立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考察标准银杏叶提取物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效果。通过观测模型及各给药组大鼠心电图(ECG),测定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等生化指标,心肌组织病理切片等来评价标准银杏叶提取物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药效差异,结果表明:标准银杏叶提取物及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且成剂量依赖关系,表现为与模型组相比,J点值下降;血清中CK、LDH含量降低;心肌中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银杏叶提取物精制前后各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在减少药量的情况下达到了相同的治疗效果,可见非黄酮非内酯部位对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无显着影响,将其去除并不会影响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其次,从药动学及组织分布角度探究非黄酮非内酯部位是否会对黄酮及内酯类成分吸收入血有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大鼠灌胃各部位后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胸腺)中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槲皮苷、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芫花素的含量,研究非黄酮非内酯部位对黄酮及内酯类成分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黄酮非内酯成分对银杏内酯的药动学没有影响,但却能增加黄酮苷类成分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减少黄酮苷的吸收,降低其生物利用度;非黄酮非内酯成分能显着促进四个内酯在心、肝、脾、肾的分布,而对其在体内的消除没有显着影响。另外,非黄酮非内酯成分能促进黄酮苷元在大多数脏器中的分布并加速这些成分的消除速率,能延缓黄酮苷类成分在肺及胸腺中的分布。因此,总的来说,银杏叶提取物精制后,更有利于黄酮在各组织脏器中的分布,有利于其功效作用的发挥,但却减少了内酯的分布。仅从体外活性来看,银杏叶提取物精制前后活性并未发生改变,但中药治疗疾病是从多途径、多靶点、多方位发挥作用,其药理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仅从一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不足以说明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在药效上就与标准银杏叶提取物等同,还需要从更多的动物模型来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中非黄酮非内酯类成分对主要活性成分药效影响,以明确非黄酮非内酯类成分是否具有其它活性。
黄响珠[7](2013)在《海洋放线菌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稀有海洋放线菌是从闽江深海中分离得到的,主要用于医用抗生素研究的放线菌。为了将该菌株开发利用于农林业等其他非医药领域,本研究筛选对松材线虫具有击倒活性的高效菌株,并对目标菌株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杀线虫活性,同时对活性较强的菌株11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1、在室内采用链格孢菌(Alternaria)培养繁殖线虫的基础上,尝试筛选其他可供线虫取食真菌,结果率先发现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疣孢霉菌(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可作为线虫食料,28℃ PDA培养基上培养10d繁殖倍数分别为64.50和63.20。2、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以放线菌菌株发酵粗提液为初筛溶液,采用96孔板生测法筛选196个粗提放线菌样品,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下松材线虫死亡率情况,结果发现总体杀线虫活性比较高,5%低浓度分别处理12 h和24 h死亡率大于80%的样品数分别达总样品数的50%和77.94%,最后确定6株高效菌株进行复筛。分别用有机培养基和无机培养基对菌株进行模拟实际应用发酵并测定活性,最后选取菌体生长速度快、活性较为稳定的菌株11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下一步优化鉴定。3、经过形态鉴定、培养基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11初步鉴定为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16SrDNA测序分析结果与青铜小单孢菌(M.chalcea)(1464-217 L)序列相似性达 99%。4、通过单因子实验、均匀设计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到放线菌菌株11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培养条件:(1)单因子法得到最适碳源、氮源、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初始 pH 分别为可溶性淀粉、酵母粉、96h、12%、60mL/250mL、7.2-7.5。(2)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得到主效因子分别是:碳酸钙浓度(0.29g/L),装液量(55mL),氮源浓度(7g/L)。(3)通过一次正交回归设计、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佳活性下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g/L)、酵母粉(25g/L)、氯化钠(0.5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g/L)、碳酸钙(0.38g/L)、温度(28 ℃)、初始pH(7.2)、培养时间(96 h)、接种量(10%)、装液量(72 mL/250 mL),发酵上清液杀线虫死亡率为:99.2%,沉淀杀线虫死亡率为97.54%,菌体的生物量为2.16 g,接近预测值。同时,辅以均匀设计:优化条件x1(可溶性淀粉浓度)=10g/L,x2(酵母粉)=1 g/L,x3(磷酸氢二钾)=0.1g/L,x4(氯化钠)=0.1g/L,x5(硫酸镁)=0.1g/L 时,y1(上清液致死率)=98.06%,y2(胞内物质致死率)= 86.35%,y3(生物量)=0.9236 g。比较两种优化方法,响应面优化法原料成本较高,但效果较后者优,总的来说,两种方法优化结果均理想,均表明菌株具有稳定的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能力,具有开发价值。
张利霞[8](2012)在《水分与光照对活血丹生长及其药材品质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为唇形科植物,其干燥地上部分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痈疮肿痛、跌打损伤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连钱草具有显着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治疗腹泻、利胆利尿等多种药理活性。连钱草临床应用广泛,已开发出多种以其为主要原料药材的中成药,如“排石颗粒”、“胆乐胶囊”等。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活血丹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活血丹主产区一直沿袭传统粗放的栽培模式,不能同时兼顾产量与品质,实际生产问题突出,制约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本课题旨在从生长、生理与次生代谢水平,开展活血丹对不同水分、光强梯度与光质环境的响应研究,为活血丹规范化栽培中环境条件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水分胁迫对活血丹生长及其药材品质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利用称重法设置五种水分处理:田间持水量的 95%-100%、80%-85%、65%-70%、50%-55%、35%-40%。结果表明80%-8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活血丹植株茎粗壮、叶片与栅栏组织均较厚,叶绿体数量多,长势最好,干物质积累量最高;35%-4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活血丹植株生长受阻,叶片与栅栏组织厚度变薄,叶绿体数量减少,茎皮层细胞增大,髓部薄壁细胞排列更紧密,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最少。总黄酮含量在95%-10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最高,而产量在80%-8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最高。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均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含量与产量均在80%-8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达最大值。80%-85%田间持水量最有利于活血丹生长、干物质积累及活性成分的产生与积累。2.光强对活血丹生长及其药材品质影响。利用不同厚度及层数的遮阳网实现不同光强梯度:全光照的100% (对照)、75%、58%、33%、16%、9%。结果表明,活血丹是一种极度耐荫的植物,能够通过改变自身形态结构来适应不同光环境,但强光抑制活血丹生长发育,降低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16%-33%全光照水平最有利于活血丹生长与叶绿体的发育,促进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遮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全对照处理,33%与16%光照水平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随着光强降低,植株对弱光利用能力逐渐升高,午间光抑制程度逐渐减弱。全光照下,活血丹叶片光合机构受到破坏,因非气孔因素导致光合速率下降。遮荫处理下,叶片过剩激发能、热耗散减少,PSⅡ电子传递活性增加,单位面积PSⅡ反应中心数目增加,使单位面积反应中心吸收、捕获与传递的光能均显着提高,植株对光能利用率提高,植株实际光合效率得到提高。光合性能指数PIABS在遮荫处理下显着大于全光照处理,而在33%与16%光照处理下具有最大值。活性成分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逐渐增加;在16%和33%光照水平下这两种成分产量最高。高于58%辐射强度的光强会不同程度抑制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积累;低于16%辐射强度的光强限制活血丹叶片碳同化作用,使植株生长变弱,降低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产量。遮荫导致活血丹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降低,而单株产量在33%-58%光照强度下达最大值。综合分析,16%-33%光照强度最有利于活血丹生长、干物质积累、光合活性提高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的最佳光照水平。3.光质对活血丹生长生理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利用不同颜色滤光膜进行遮光,实现不同光质环境,在相同辐射强度下,研究不同光质对活血丹生长生理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膜与红膜处理有利于叶片与茎的发育,结构完整;叶片较厚,叶肉组织排列致密,叶绿体数量多;茎粗壮,维管柱发达。蓝膜下干物质积累最多;叶片叶绿体结构发育状况最佳,基粒片层排列整齐,类囊体垛叠多,基粒片层厚度最大,淀粉粒体积大。红膜处理促进淀粉粒的形成,但抑制光合同化产物的输出。蓝膜处理促进气孔开放,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与暗呼吸速率均较高。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光抑制现象。蓝膜下叶片的光合性能较好,PSⅡ结构与功能良好,过剩激发能热耗散最低,具有最高的Amax和较高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绿膜处理其次,红膜处理较低,白膜与黄膜的光合能力最低。蓝膜处理最有利于总黄酮含量与单株产量的积累,绿膜处理其次。绿膜处理最有利于熊果酸含量的积累,蓝膜与白膜处理其次;而熊果酸产量则在蓝膜下最高,绿膜下其次,白膜、红膜与黄膜下较低。蓝膜、绿膜与红膜处理均促进齐墩果酸含量的积累,而蓝膜对齐墩果酸产量的促进作用最显着,绿膜与红膜处理其次。综合分析,蓝膜处理最利于活血丹生长和结构的发育,长势旺盛,外观品质好;叶片对光能利用率最高,光合能力较强;最有利于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覆盖蓝色滤光膜来调节光质环境,有利于改善药材品质。
胡浩斌[9](2010)在《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为茎皮和根,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解郁和血等功效。据研究表明:其根茎的提取物除具有治疗神经衰弱、男子性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外,还有防癌抗癌功效;其皮的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还可抑制佐剂关节炎及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性炎症。本文首先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五加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五加属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并通过试管反应和薄层色谱法对短柄五加茎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验,为各类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了短柄五加花、叶、茎皮、根和果实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各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短柄五加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类型和相对含量不同,其中花、叶、茎皮和根部的挥发油以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氧化物、长链烃及衍生物等成分为主,为β-蒎烯/芳樟醇/吉玛烯-D型,而果实挥发油以脂肪酸(酯)为主。短柄五加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对11种供试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花和叶部位的挥发油对革兰氏菌的抑菌杀菌作用最为显着。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了短柄五加茎皮中的非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各种色谱(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短柄五加茎皮中分离得到了52种单体化合物,通过对各种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的分析,鉴定了46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属于苯丙素、黄酮、酚酸、三萜及皂苷类等成分,它们分别为:(-)-海松-9(11),15-二烯-19-酸(1)、左旋贝壳杉-16-烯-19-酸(2)、β-谷甾醇(3)、6,7,10-三羟基-8-十八碳烯酸(4)、丁香树脂酚(5)、汉黄芩素(6)、藿香黄酮醇(7)、表儿茶素(8)、异嗪皮啶(9)、香草醛(10)、丹皮酚(11)、没食子酸甲酯(12)、丁二酸(13)、对-香豆酸(14)、咖啡酸(15)、水杨酸(16)、香草酸(17)、丁香酸(18)、胡萝卜苷(19)、扁枝衣二酸(20)、邻甲氧基苯酚-O-β-D-吡喃葡萄糖苷(21)、(E)-3-O-β-D-吡喃葡萄糖基茴香脑(22)、水杨苷(23)、天麻苷(24)、紫丁香苷(25)、地衣酚-O-β-D-吡喃葡萄糖苷(26)、白桦脂酸(27)、绿原酸(28)、山奈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29)、奥卡宁-4-甲醚-3′-O-β-D-葡萄糖苷(30)、黄芩苷(31)、金丝桃苷(32)、丁子香酚-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3)、(E)-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34)、3α-(E)-芥子酰氧基泽兰醇18-O-β-D-吡喃葡萄糖苷(35)、丁香树脂酚-4,4′-二-O-β-D-双葡萄糖苷(36)、牡荆苷(37)、荭草苷(38)、3-O-甲基-(E)-白藜芦醇5-O-β-D-呋喃芹糖基-(1→6)-β-D-[2″-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9)、3-O-甲基-(E)-白藜芦醇5-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2″-(E)-阿魏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0)、3-O-甲基-(E)-白藜芦醇5-O-β-D-呋喃芹糖基-(1→6)-β-D-[2″-(E)-肉桂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1)、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2)、3β,23,29-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3)、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2β,3β,16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8-O-β-D-呋喃芹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a-L-吡喃鼠李糖基-(1→2)-a-L-阿拉伯糖基酯(44)、3β-O-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金合欢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5)和3β-O-β-D-葡萄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基酯(46)。其中35、39、40、41和44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4、6-8、10-14、16、20-22、24、26、29-31、33、34、37和38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1、2、5、9、15、17-19、23、27、28、32、42、43、45和46为首次从短柄五加中分离得到。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提取技术(UMAFE),分别对短柄五加叶中的总黄酮、总皂苷及茎皮中的多糖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以各类成分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显示,短柄五加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皂苷和多糖类成分,其中叶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22.95和9.67mg/g,茎皮中多糖的含量为56.37 mg/g。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较,用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法来提取短柄五加中的总黄酮、皂苷和多糖类成分,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耗低、有效成分不易破坏等特点。
庄世宏[10](2010)在《小花假泽兰杀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是新农药创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小花假泽兰Mikania micrantha H.B.K号称为“植物杀手”,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外来入侵植物,对其的防治及综合利用已是一件非常紧迫之事。前期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具较强的抑制活性,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小花假泽兰植物资源,实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对小花假泽兰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活性跟踪法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得到17种抑菌活性化合物,鉴定出其中15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薇甘菊内酯、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桉烷-4(15),7(11)-二烯-12,8β-内酯、桉烷-4(15),7(11),8(9)-三烯-12,8β-内酯、Isabelin、scandenolide、Mikanokryptin、1β,6α-二羟基桉烷-4(15)-烯、Mikanin、泽兰黄酮、木犀草素、β-胡萝卜苷、豆甾醇、β-谷甾醇等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甾体及其苷类化合物。2.系统测定了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Isabelin等化合物杀菌活性。豆甾醇对供试的1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EC50在365.48-1438.59 mg/L之间,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为365.48mg/L;豆甾醇对不同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孢子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151.47和174.65mg/L;盆栽试验和组织法测试表明,豆甾醇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供试浓度为1500mg/L时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为68.6%,对小麦白粉病也表现出较高的保护效果,并具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剂量为1500mg/L时,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达到66.8%、治疗效果是43.1%。Isabenlin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221.25、432.21和714.69mg/L。去氧薇甘菊内酯对供试10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具很高的抑制毒力,EC50在5.61~46.48mg/L之间,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最高,EC50是5.61mg/L;去氧薇甘菊内酯抑制不同病原菌孢子萌发效果差异明显,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EC50为10.49 mg/L,抑制毒力最高。二氢薇甘菊内酯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EC50为12.84 mg/L,对5种供试病原菌孢子萌发的的EC50介于20-75mg/L之间。结合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果,分析认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和甾醇类化合物是小花假泽兰主要的杀菌活性成分,而其中甾醇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直接开发利用前景。3.系统测试并比较了水蒸汽蒸馏法(HD)、超临界CO2萃取法(SCE)及溶剂萃取法(PEE)等3种方法提取制备的小花假泽兰精油的化学成分。首先,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提出小花假泽兰精油超临界C02萃取适宜工艺:先静态萃取20 min,然后动态萃取,动态萃取参数温度55℃、压力35 MPa、CO2体积40 mL/g;进而,结合前期研究结果,采用GC/MS法分析比较了HD法、SCE法及PEE法等3种方法制备的小花假泽兰精油的化学成分,并测试了3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SCE法精油萃取率显着高于HD法及PEE法;小花假泽兰精油主要有烯烃类、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化合物,不同方法提取物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小花假泽兰精油对不同病菌具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弱;3种提取方法所得精油的杀菌活性亦存在显着差异,SCE法精油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亦显着高于HD法和PEE法提取物。4.利用电镜技术开展了豆甾醇对小麦活体上小麦白粉病菌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豆甾醇可致小麦白粉病原菌菌丝扭曲、畸形,表面粗糙,生长点塌陷、老化加快;可致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数量减少,孢子表面出现大面积凹坑;可致菌丝细胞内原生质电子致密度显着增加,各种细胞器解体,菌丝坏死;可导致病原菌菌丝细胞和吸器体液泡化严重,且出现空腔,液泡中有电子致密度高的沉积物;可致菌丝细胞内电子致密物不均匀,囊泡变大而数量减少;使小麦白粉病原菌吸器外间质膜不规则加厚。分析认为豆甾醇可能主要是对病原菌体器官的生物合成过程造成较大影响,致使其侵染能力下降,同时对病菌体内生物氧化过程亦具一定影响。对此,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5.以小花假泽兰全株粗粉为原料,通过对表面活性剂、载体等助剂的筛选,研制出了70%小花假泽兰可湿性粉剂配方。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小花假泽兰可湿性粉剂在7500 mg/L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70%以上。本论文初步探明了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学成分,发现了几个具有植物病原菌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探讨了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等化合物杀菌活性强度和杀菌谱,初步评价了其应用前景;初步研究了豆甾醇对小麦白粉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明确了小花假泽兰精油超临界C02萃取适宜工艺、不同提取方法效果差异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假泽兰可湿性粉剂制剂配方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小花假泽兰这一植物资源,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An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of 11,12-DihydroxylEudesmanolide Sesquiterpenoid from a-Santon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of 11,12-DihydroxylEudesmanolide Sesquiterpenoid from a-Santonin(论文提纲范文)
(1)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
1.1 银杏种实结构 |
1.2 银杏种实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
1.2.1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淀粉体发生的变化 |
1.2.2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发生的变化 |
1.2.3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油细胞发生的变化 |
1.2.4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发生的变化 |
1.3 银杏种实有效成分功能研究 |
1.3.1 银杏种实的有效成分 |
1.3.2 银杏种实的药用功能 |
1.3.3 食用价值 |
2 |
2.1 银杏种实产品加工 |
2.2 银杏种实产品 |
2.2.1 银杏种实休闲食品 |
2.2.2 银杏种实发酵食品 |
3 |
3.1 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
3.1.1 保健食品常见的抗氧化成分 |
3.1.2 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实验体系 |
3.2 秀丽隐杆线虫概况 |
3.2.1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特征及生命史 |
3.2.2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抗氧化模式动物的依据 |
3.2.3 调控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经典通路 |
4 |
4.1 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及线虫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所需溶液及常用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银杏果粉与银杏果粉提取液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2.2.2 秀丽隐杆线虫的实验方法 |
2.2.3 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转录组测序 |
2.2.4 秀丽隐杆线虫cDNA获取 |
2.2.5 线虫突变体寿命分析 |
2.2.6 亚细胞定位表达检测 |
2.2.7 CL4176线虫麻痹实验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成分分析 |
3.1.1 银杏果粉及其提取液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3.2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
3.3 线虫生长衰老过程中运动能力与繁殖能力 |
3.4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抗逆性的影响 |
3.5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肪积累和体长的影响 |
3.6 野生型N2线虫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6.1 转录组数据概况 |
3.6.2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富集分析 |
3.6.3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3.6.4 脂质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6.5 自噬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7 银杏果粉提取液介导的线虫脂质代谢对抗逆性的影响 |
3.8 银杏果粉提取液调控的线虫脂质代谢与自噬途径的协同作用 |
3.9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CL4176线虫影响 |
第4章 小结与讨论 |
4.1 银杏果粉提取液主要成分分析 |
4.2 秀丽隐杆线虫生理生化表型分析 |
4.3 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和自噬途径分析 |
4.4 银杏果粉提取液对CL4176线虫瘫痪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牛蒡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牛蒡根概述 |
1.2 牛蒡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氨基酸 |
1.2.2 多酚类 |
1.2.3 黄酮类 |
1.2.4 菊糖 |
1.2.5 挥发油 |
1.2.6 炔类 |
1.2.7 膳食纤维 |
1.2.8 其他化合物 |
1.3 牛蒡根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
1.3.1 抗氧化活性 |
1.3.2 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
1.3.3 降血糖活性 |
1.3.4 抗肿瘤活性 |
1.3.5 心血管调节活性 |
1.3.6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活性 |
1.3.7 其他生物活性 |
1.4 牛蒡根提取物的应用 |
1.4.1 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2 在医学中的应用 |
1.4.3 在化妆品业中的应用 |
1.4.4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1.4.5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5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牛蒡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牛蒡根化学成分提取 |
2.2.2 化合物分离纯化 |
2.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2.2.4 DMDS衍生化 |
2.3 结果分析 |
2.3.1 提取和分离 |
2.3.2 化合物结构解析 |
2.3.3 化合物波谱数据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蒡根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初步评价 |
3.1 牛蒡根化学成分的酶抑制活性初步评价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1.2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3.1.3 实验设备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
3.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艾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1.2 提取与分离 |
1.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1.4 小结和讨论 |
第二章 艾叶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艾叶成分的定性分析 |
2.3 艾叶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2.4 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大孔树脂纯化艾叶黄酮的工艺研究 |
3.1 实验试剂材料 |
3.2 静态吸附和解吸附实验 |
3.3 动态吸附和解吸附实验 |
3.4 工艺条件优化 |
3.5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艾叶黄酮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抗炎实验方法 |
4.3 抗炎实验结果 |
4.4 抗氧化实验 |
4.5 抗氧化实验结果 |
4.6 小结和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艾叶黄酮的化学及药理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水栀子药材质量标准及其黄色素制备和质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栀子属植物研究概况 |
1.1 化学成分研究 |
1.2 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研究 |
1.3 质量控制研究 |
2.栀子黄色色素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栀子属黄色素组成 |
2.3 提取纯化方法 |
2.4 定量评价方法 |
3.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栀子药材生药学研究 |
1.水栀子药材资源调研 |
1.1 基源研究 |
1.2 植物形态 |
1.3 采制加工 |
1.4 药材分布与种植基地调研 |
1.5 产能与价格分析 |
1.6 样品收集信息 |
2.水栀子药材性状鉴别 |
3.水栀子药材显微鉴别 |
4.水栀子药材薄层鉴别 |
4.1 仪器与试药 |
4.2 西红花苷Ⅰ薄层鉴别 |
4.3 栀子苷薄层鉴别 |
4.4 不同产地水栀子药材薄层鉴别分析 |
5.水栀子matK和 ITS2 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仪器与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5 结论 |
第三章 水栀子药材UPLC-MS指纹图谱研究 |
1.水栀子药材指纹图谱方法建立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色谱条件及供试液制备 |
1.3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筛选 |
1.4 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建立 |
2.水栀子指纹图谱LC/MS色谱峰鉴定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3.指纹图谱相似度与PCA分析 |
3.1 相似度分析 |
3.2 主成分PCA分析 |
第四章 水栀子药材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
1.水分测定方法建立 |
2.西红花总苷含量测定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测定方法 |
2.3 提取方法考察 |
2.4 西红花总苷含测方法学考察 |
2.5 样品西红花总苷含量测定与限度 |
2.6 水栀子药材色价测定研究 |
3.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测定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3.3 供试液制备与提取方法考察 |
3.4 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测方法学验证 |
3.5 样品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测定与限度 |
4.栀子苷含量测定研究 |
4.1 仪器与试药 |
4.2 色谱条件及供试制备 |
4.3 色谱条件筛选 |
4.4 提取方法考察 |
4.5 栀子苷含测方法学验证 |
4.6 样品栀子苷含测与限度 |
5.样品指标性成分含测数据分析 |
5.1 不同产地水栀子药材指标性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
5.2 不同采收期水栀子药材指标性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
5.3 水栀子与栀子药材指标性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
第五章 黄色素制备工艺与质控方法研究 |
1.黄色素制备工艺研究 |
1.1 黄色素工艺研究文献资料 |
1.2 黄色素提取浓缩工艺研究 |
1.3 黄色素纯化工艺研究 |
1.4 黄色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小结 |
1.5 黄色素制备工艺中试放大验证试验 |
2.黄色素质控方法研究 |
2.1 黄色素性状 |
2.2 薄层鉴别 |
2.3 水分测定 |
2.4 西红花总苷含量测定 |
2.5 色价与OD值测定 |
3.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
3.1 黄色素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3.2 加速稳定性实验 |
3.3长期稳定性实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附录 |
(5)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全取代丙烯腈立体选择性合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 |
第一章 桉烷及桉烷内酯类和沉香呋喃及沉香吡喃类倍半萜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
第一节 桉烷及桉烷内酯类倍半萜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
第二节 沉香呋喃倍半萜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综述) |
1.2.1 引言 |
1.2.2 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天然产物合成研究 |
1.2.3 本节小结 |
1.2.4 结束语 |
第三节 沉香吡喃倍半萜天然产物合成综述 |
1.3.1 引言 |
1.3.2 沉香吡喃倍半萜合成研究进展 |
1.3.3 沉香吡喃C环四氢吡喃环构筑方式小结 |
1.3.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桉烷类天然产物橐吾香附酮醇(Ligucyperonol)和桉烷内酯类天然产物a-山道年(a-Santonin)的全合成研究 |
2.1 桉烷类天然产物橐吾香附酮醇(Ligucyperonol)的全合成研究 |
2.1.1 引言 |
2.1.2 异常重排反应的发现 |
2.1.3 异常重排反应的机理推测 |
2.1.4 Ligucyperonol全合成策略 |
2.1.5 异常重排反应的研究与Ligucyperonol合成 |
2.1.6 本节小结 |
2.1.7 实验部分 |
2.2 a-山道年(Santonin)的全合成新方法研究 |
2.2.1 引言 |
2.2.2 倍半萜内酯a-山道年的合成进展概述 |
2.2.3 合成策略 |
2.2.4 结果与讨论 |
2.2.5 本节小结 |
2.2.6 实验部分 |
2.3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沉香呋喃和沉香吡喃倍半萜骨架构筑 |
3.1 引言 |
3.2 合成策略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1位羟基的引入及a,β-不饱和醛的制备 |
3.3.2 a,β-不饱和醛的环氧化的选择性 |
3.3.3 路线的调整 |
3.3.4 羰基-烯反应(EneReaction) |
3.3.5 沉香呋喃和沉香吡喃骨架构筑 |
3.3.6 合成路线小结 |
3.4 本节小结 |
3.5 展望 |
3.6 实验部分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效立体选择性合成全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结果和讨论 |
4.3 总结 |
4.4 实验部分 |
4.5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精制银杏叶提取物活性及体内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银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体内过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精制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及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精制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精制银杏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体肠道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节 精制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银杏叶提取物中共存成分对其黄酮及内酯类成分体内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银杏叶提取物中共存成分对其黄酮及内酯类成分药动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银杏叶提取物中共存成分对其黄酮及内酯类成分组织分布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海洋放线菌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松材线虫人工培养 |
1.1 生长繁殖的营养来源 |
1.2 化学生物学 |
1.3 人工培养 |
1.3.1 单异活体培养法 |
1.3.2 人工合成培养基直接培养松材线虫 |
2 松材线虫生物防治 |
2.1 病原微生物的应用 |
2.1.1 真菌 |
2.1.2 细菌 |
2.1.3 其他 |
2.2 生防植物的应用 |
2.3 螨和合成衍生物 |
2.4 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 |
3 放线菌在线虫防治方面的应用 |
3.1 常见的具杀线虫活性的两种放线菌毒素 |
3.2 放线菌杀线虫活性 |
3.3 小单孢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
4 培养基优化设计方法 |
4.1 优化因子选择 |
4.2 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 |
4.2.1 单因子设计 |
4.2.2 析因设计 |
4.2.3 响应面设计 |
(a) 中心组合设计 |
(b) BB设计 |
4.2.4 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 |
5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用于松材线虫取食繁殖的真菌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虫源和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试剂 |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线虫扩大培养 |
1.2.2 食料真菌的筛选及其条件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筛选真菌培养线虫情况 |
2.2 影响线虫培养的几个因素 |
2.2.1 表面消毒对松材线虫生长的影响 |
2.2.2 温度对线虫繁殖的影响 |
2.2.3 接种量对线虫繁殖影响 |
2.2.4 培养基对线虫繁殖的影响 |
2.3 培养验证 |
3 讨论 |
3.1 不同真菌对松材线虫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接种量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
第三章 小单孢菌杀线菌株筛选和发酵液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培养基 |
1.1.2 试剂和药剂 |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海洋放线菌的筛选 |
1.2.2 发酵培养 |
1.2.3 放线菌发酵液的制备 |
1.2.4 杀线虫活性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活性菌株筛选 |
2.1.1 初筛 |
2.1.2 复筛 |
2.2 发酵液制备 |
2.2.1 有机C/N源培养基发酵 |
2.2.2 无机基础培养基发酵 |
3 讨论 |
第四章 放线菌11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形态观察 |
1.2.2 培养性状观察 |
1.2.3 生理生化实验 |
1.2.4 16S rDNA系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特征观察 |
2.2 生理生化特征 |
2.3 16S rDNA测序分析 |
2.4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3 讨论 |
第五章 活性菌株发酵和培养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培养条件 |
1.4 培养基成份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1.4.1 不同碳源 |
1.4.2 不同氮源 |
1.4.3 均匀设计实验 |
1.5 培养条件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1.5.1 初始pH |
1.5.2 装液量 |
1.5.3 接种量 |
1.5.4 发酵时间 |
1.6 响应面法优化生物活性物质 |
1.6.1 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显着因子 |
1.6.2 响应面最优法 |
1.6.3 优化结果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基成份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2.1.1 单一碳源氮源 |
2.1.2 均匀设计 |
2.2 培养条件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2.2.1 初始pH对杀线活性的影响 |
2.2.2 装液量pH对杀线活性的影响 |
2.2.3 接种量pH对杀线活性的影响 |
2.2.4 发酵液培养时间对杀线虫活性的影响 |
2.3 响应面法优化生物活性物质 |
2.3.1 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显着因子 |
2.3.2 一次回归正设计法确定因子的优化方向 |
2.3.3 最速登高法确定因子中心值 |
2.3.4 响应面最优法 |
2.3.5 优化结果验证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8)水分与光照对活血丹生长及其药材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活血丹本草考证 |
1 基原植物本草考证 |
2 名称及别名考证 |
3 产地及野外生境考证 |
4 药用功效考证 |
5 采收期及加工方法考证 |
第二节 活血丹研究概况 |
1 资源分布 |
1.1 全球范围内资源分布概况 |
1.2 中国国内资源分布状况 |
2 生药学鉴别 |
2.1 基原植物 |
2.2 性状特征 |
2.3 显微特征 |
2.4 理化性状 |
2.5 差热分析法鉴别 |
2.6 光谱法鉴别 |
2.7 HPLC指纹图谱鉴别 |
3 生态学特性研究 |
3.1 生态适应性 |
3.2 性别表达 |
3.3 传粉生态学 |
4 栽培技术研究 |
4.1 种质资源评比 |
4.2 采收期及加工工艺 |
4.3 组织培养 |
5 化学成分 |
5.1 萜类成分 |
5.2 黄酮和黄酮苷类成分 |
5.3 有机酸类成分 |
5.4 挥发油类成分 |
5.5 其它成分 |
5.6 药材活性成分提取工艺 |
5.7 药材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
6 药理作用 |
6.1 抗菌活性 |
6.2 抗氧化活性 |
6.3 抗肿瘤活性 |
6.4 治疗腹泻作用 |
6.5 利胆、利尿作用 |
6.6 降血糖作用 |
6.7 临床应用 |
第三节 水分、光强与光质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1 水分 |
1.1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 水分胁迫对药用植物药材品质的影响 |
2 光强 |
2.1 光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2 光强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 光强对药用植物药用品质的影响 |
3 光质 |
3.1 光质对植物光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光质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 光质对药用植物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活血丹生长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一节 水分胁迫对活血丹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活血丹的生长变化 |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活血丹解剖结构的影响 |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活血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活血丹对不同水分处理的生长响应 |
3.2 活血丹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形态结构响应 |
3.3 活血丹对不同水分处理的生理响应 |
第二节 水分胁迫对活血丹药材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分处理对活血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与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活血丹药材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活血丹在不同水分处理下活性成分的变化 |
3.2 水分胁迫对活血丹生长与药材品质影响综合分析 |
第三章 光强对活血丹生长生理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一节 光强对活血丹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强对活血丹生长的影响 |
2.2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与茎结构的影响 |
2.3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2.4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下表皮气孔特征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强对活血丹生长的影响 |
3.2 光强对活血丹结构的影响 |
3.3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气孔参数的影响 |
第二节 光强对活血丹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 |
2.3 光强对活血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2.4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 光强对活血丹叶片中部分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三节 光强对活血丹药材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光强对活血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光强对活血丹药材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2.3 光强对活血丹生长、生理及次生代谢物质积累影响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光强对活血丹药材中总黄酮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光强对活血丹药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积累的影响 |
3.3 光强对活血丹生长、光合指标、荧光特性及次生代谢物质积累影响作用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光质对活血丹生长生理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一节 光质对活血丹生长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滤光膜光谱特征分析 |
2.2 光质对活血丹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与茎结构的影响 |
2.4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2.5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下表皮气孔参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质对活血丹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光质对活血丹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影响 |
3.4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下表皮气孔特性的影响 |
第二节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滤光膜光谱特征分析 |
2.2 不同光质下活血丹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
2.3 不同光质下活血丹叶片光合特征日变化 |
2.4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能量分配的影响 |
2.5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6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 光质对活血丹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三节 光质对活血丹药材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质对活血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与产量的影响 |
2.2 光质对活血丹药材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 |
2.3 光质对活血丹生长及次生代谢物质积累影响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光质对活血丹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光质对活血丹生长生理及其药材品质影响综合分析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9)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总论 |
1.1 五加属植物资源概况 |
1.2 五加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五加属植物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2 五加属植物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1.3 五加属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五加属植物的开发应用进展 |
1.4.1 开发药物 |
1.4.2 开发食品、保健品和饲料 |
1.4.3 开发绿化树种 |
1.4.4 开发工业产品 |
1.5 短柄五加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短柄五加茎皮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 |
2.1 概述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植物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预试液的制备 |
2.3.2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
2.3.3 成分预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短柄五加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材料 |
3.2.2 挥发油的提取 |
3.2.3 挥发油的品质和理化特征 |
3.2.4 挥发油的功能基鉴定 |
3.2.5 挥发油的成分鉴定及含量测定 |
3.2.6 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短柄五加化学成分研究成果的应用构想 |
第四章 短柄五加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2.2 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的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2.3 其它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3 各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4.2 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
第五章 短柄五加中总黄酮、皂苷和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试剂与材料 |
5.3 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5.3.1 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 |
5.3.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5.3.3 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
5.3.4 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法提取总黄酮和总皂苷工艺的研究 |
5.4 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5.4.1 多糖的提取 |
5.4.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5.4.3 多糖含量的测定 |
5.4.4 超声-微波辅助流动法提取多糖工艺的研究 |
5.5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图 |
(10)小花假泽兰杀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源农用杀菌剂研究概况 |
1.1.1 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资源 |
1.1.2 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
1.1.3 植物源杀菌剂对农业病原菌的作用机制 |
1.2 小花假泽兰研究情况 |
1.2.1 形态及地理分布 |
1.2.2 化学成分研究 |
1.2.3 小花假泽兰生物活性研究 |
1.2.4 小花假泽兰危害与防治策略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小花假泽兰化学成分预试及其提取物杀菌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2.1 小花假泽兰全株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
2.2.2 小花假泽兰不同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 5种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花假泽兰的杀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
2.3.2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合物分离更应关注中等极性部分 |
第三章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
3.1 材料方法 |
3.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3.1.2 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
3.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 化合物杀菌活性测定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化合物对3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小花假泽兰4种单体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去氧薇甘菊内酯等4种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4.2.2 去氧薇甘菊内酯等4种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毒力测定结果 |
4.2.3 去氧薇甘菊内酯等3种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4.2.4 豆甾醇对番茄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的室内药效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甾体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4.3.2 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可能是小花假泽兰中一类重要的杀菌活性成分 |
4.3.3 小花假泽兰所含其它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及其相互作用需深入研究 |
第五章 小花假泽兰精油成分及抑菌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小花假泽兰精油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研究 |
5.2.2 小花假泽兰精油三种提取方法效果研究 |
5.2.3 三种方法提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
5.2.4 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
5.2.5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精油杀菌作用比较 |
5.3 问题与讨论 |
5.3.1 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系统探讨 |
5.3.2 小花假泽兰精油杀菌活性成分及其结构改造值得进一步研究 |
第六章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原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菌形态的影响 |
6.2.2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菌超微结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豆甾醇可致小麦白粉菌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
6.3.2 豆甾醇抑菌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第七章 小花假泽兰杀菌可湿性粉剂研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小花假泽兰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7.2.2 小花假泽兰可湿性粉剂大田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
7.3 讨论 |
7.3.1 小花假泽兰杀菌制剂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
7.3.2 小花假泽兰杀菌制剂具较好的稳定性及田间持效性 |
7.3.3 小花假泽兰提取物的适宜加工剂型尚需进一步研究 |
7.3.4 有必要进行小花假泽兰提取物与化学农药的增效混用研究 |
第八章 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1.1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
8.1.2 豆甾醇等4种单体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 |
8.1.3 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及杀菌作用研究 |
8.1.4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8.1.5 小花假泽兰杀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本领域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8.4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An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of 11,12-DihydroxylEudesmanolide Sesquiterpenoid from a-Santonin(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果粉成分分析及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D]. 沈楠. 扬州大学, 2021(08)
- [2]牛蒡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乔贝贝.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D]. 王小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4]水栀子药材质量标准及其黄色素制备和质控研究[D]. 刘和平. 暨南大学, 2018(02)
- [5]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全取代丙烯腈立体选择性合成新方法研究[D]. 刘兵. 兰州大学, 2018(02)
- [6]精制银杏叶提取物活性及体内过程研究[D]. 管汉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海洋放线菌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作用[D]. 黄响珠.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1)
- [8]水分与光照对活血丹生长及其药材品质影响研究[D]. 张利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9]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胡浩斌. 西北大学, 2010(09)
- [10]小花假泽兰杀菌作用研究[D]. 庄世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