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体育运动场和水上运动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叶应满,彭祚琼,韩学民[1](2020)在《自贸区背景下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全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有利于创新海南乡村发展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海南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提出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等建设措施。
顾燕[2](2020)在《《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文中指出《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停刊过的四大报刊之一,其以摄影图片作为主要传播内容,描绘了共和国71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同时,《人民画报》中的体育摄影图片更是在塑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不仅能够反映一国之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还能够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和资源。作为体育文化的产物,体育摄影图片通过定格运动瞬间,记录运动风采,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向世界传递“中国在强大”的政治信号。本文以《人民画报》创刊至1966年之间的1102张体育摄影图片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形象建构为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剖析国家形象的生产建构机制,探索新时期新闻摄影刊物的传播法则。第一章分别从国家形象、《人民画报》、体育摄影图片三个方向出发,总体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国家形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反映的产物,不仅表现了国家自身的客观存在,而且体现了外部的主观评价。《人民画报》系统地记录了共和国成长之路,是新中国国家形象最忠实的塑造者和维护者。体育摄影图片在《人民画报》中所占比例较大,故而也为新中国形象提供了视觉文本。第二章对1102张体育摄影图片进行细致地文本分析,探索新中国重建“东方大国”的实施途径。笔者分别从体育摄影的视觉政治、中国形象的人格化、体育摄影中的视觉象征三个角度出发,辨析新中国形象视觉书写的基本操作机制。第三章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延续前一章提到的建国前国家形象的没落是建国后重塑国家形象的动机之一。建国后新中国经历了从苏醒到追赶,从追赶到赶上世界水平这几个历史阶段,如今正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第四章从理念层面分析《摄影业务》对《人民画报》体育摄影图片传播的规训作用,即“正确的”新闻观和摄影观。接着笔者通过分析体育报道中的“仪式观”,探究出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大多是附着于“好照片”和“典型”中的,是共产主义梦工厂的重要成果。本选题以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学科理论做支撑,全面地搜集与体育摄影图片、《人民画报》、国家形象等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体育图像与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所起的作用。知往鉴今,以期为新时期摄影刊物的传播提供有益经验。
孙文娜[3](2018)在《2003-2017年江西省皮划艇、赛艇比赛成绩分析及灰色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灰色预测法、数理统计法,对2003-2017年江西省皮划艇队、赛艇比赛成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客观地认识江西皮划艇、赛艇发展历程;从中整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并且总结经验,探究项目发展规律;为江西省水上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结果表明:(1)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发展经过了黄金发展阶段、下滑阶段,现进入恢复发展阶段。(2)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15年来男子划艇贡献最大,男子赛艇项目贡献最小。女子划艇项目和女子皮艇项目的竞争力逐年上升,男子皮艇项目稳定发展。(3)皮艇项目一直稳固发展,划艇项目波动较大,男子划艇下滑严重,女子划艇崛起明显;女子赛艇优于男子赛艇,但是两支队伍的实力都在下滑。(4)江西省皮划艇、赛艇竞技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我国皮划艇、赛艇项目做出了重大贡献。现阶段维持和支撑江西省水上局面的为女子皮艇和女子划艇。(5)皮划艇、赛艇项目也是江西省竞技体育的支柱性项目。由男子划艇、女子赛艇支撑局面的时代过后,女子皮艇、女子划艇正在成为奖牌支撑项目。(6)预测2018年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总奖牌大约可获得奖牌52.50枚左右。预测在2018年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和全国赛艇锦标赛中大约可获得奖牌12枚左右。
孟婷[4](2017)在《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事件,反映的是政治与社会文化现状,传递的则是价值观、习俗与信仰。体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视尚未发展和普及,体育纪录片兼具新闻报道功能,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量信息通过体育纪录片传达给民众。进入电视时代,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转向人文视角,注重对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观念的传播。如今新媒体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平台,体育纪录片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本文在媒介社会学视角之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地区体育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的导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在梳理体育纪录片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传播受到了哪些社会力量的作用,受何种因素支配?同时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市场逻辑之下,政治传播方式的转变,以及政治的隐形制约作用,进而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发展契机在哪里?诸如此类问题。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介研究,能够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在这个研究视角下,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生产背后的社会因素,不同美学特征呈现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功能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的国家话语与市场力量控制。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文本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第一章论述了 1949年到1965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片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体育纪录电影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小高潮。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在国家主导之下,选题面比较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选题分布较为均衡;其次,体育纪录片的新闻报道功能突出。接下来,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以《征服世界最高峰》为个案,研究了国家主导下的体育纪录片何以完成巩固政权合法性和社会动员任务?本章小结部分对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问题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停滞阶段论述了 1966年到1976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十年“文革”时期。本章分析了“乒乓外交”过程中体育纪录片突出的新闻报道功能,以及体育纪录片对“超阶级友谊”的政治言说。另外,本章对《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两部影片进行了再解读,研究了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和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那个年代的特殊性。第三章论述了 1977年到1992年间体育纪录片的发展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电影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体育纪录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体育纪录电影的数量显着增加,体育纪录片在艺术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纪实美学风格确立。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开始由新闻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同时体育纪录片摒弃了先前的革命话语转而用现代化话语言说。接下来,本章重点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体育纪录片通过空间上“自我-他者”关系建构、时间上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两条路径实现民族主义建构。最后,本章结合上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的言说,对体育纪录片思辨性的缺失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研究了多元化发展时期体育纪录片的情况,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体育纪录片迎来了两个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为电视体育纪录片的创作和播出提供了稳定的平台;第二个机遇期是新媒体平台崛起,并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播出平台,这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本章首先对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的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研究。接下来,分析了市场逻辑对体育纪录片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是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研究。随后,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政治的隐形规训,市场化时代体育纪录片几乎不再直面来自上层的政治要求,但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结早已内化于制作者的认知体系中,另外,当局的播出监管也具有隐形的制约作用,不能越轨是底线。最后,在小结部分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太过于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运动美学展示的问题,毕竟体育纪录片的运动美学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类题材纪录片的根本特征。第五章从宏观上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当前的生态环境,并探讨了体育纪录片所面临的边缘化危机及发展契机。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的选题、美学特征、功能以及政治传播方式等,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宣传政策、体育现代化进程、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与深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者主体的能动意识等等。各种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到每一部体育纪录片,其支配性的因素是不尽相同。体育纪录片的危机即来自外部也来自体育纪录片本身,但是在国家扶持纪录片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体育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更何况传媒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体育纪录片发展有三个显性的驱动因素:政治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商业性体育纪录片的娱乐化发展路径和宣传性体育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不管是作为宣传作品,还是文化产品,这几百部体育纪录片影像既记录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轨迹,既记录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参与了体育现代化进程,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折射出的是中国大社会的整体形态与变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钟敬秋[5](2017)在《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切源于体育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伴有经济属性、能够进行价值交流的体育经济活动的系统或集合称为体育产业。体育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产业经济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通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其产品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中国的金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但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仍处于总体演化的前期阶段,如何稳步增长、提升产业发展速度与质量,是研究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城市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载体,研究城市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推动意义。因此,鉴于体育产业的本质特征和未来发展地位,以中国现代足球俱乐部发源地——大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现状问题剖析,分别从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格局三个层面对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希冀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角度为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是应用科学问题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化问题解析思路,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城市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城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产业发展受城市地理要素深刻影响,从地理学视角对城市体育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解析城市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文共分为7章,具体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第2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基于国内外研究者对体育产业内涵的认知,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界定基础上,从体育文化基础角度尝试对其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其次,国外体育产业研究综述方面,为总体把握国外体育产业研究脉络,分别从产业分类角度和产业发展角度对国外体育产业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内体育产业研究综述方面,在总体概述国内体育产业研究现状及特点基础上,分别从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链、体育产业空间格局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最后,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做出总体述评。第3章为大连市体育产业现状梳理和问题剖析。根据大连区域概况,分别从产业发展历程和水平现状两方面进行概述,并提出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根植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应用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基于一般影响因素识别,构筑大连市体育产业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框架。发现影响大连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产业结构、政府行为、机会要素和产业空间区位要素七大类。通过对大连市体育产业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大连市体育产业仍存在三大关键问题有待深入探究,即产业结构合理性问题、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关系问题及产业空间布局是否集聚问题。第4章为大连市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特征分析。一方面,基于产业结构内涵,对大连市体育产业结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产业结构分析主要基于配第·克拉克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结合定量方法,分别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角度对大连市体育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未来产业发展优化路径。发现大连市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组成不合理,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高,仅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合理化程度相对较高,但仍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趋于非合理化。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和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高度化程度相对较高,服务业结构优化趋势向好,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技术提升水平较弱,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发展上升渠道愈加狭窄。基于以上发展问题现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体育产业结构进行优化:①下放产业核心资源,促进资本进驻;②政府宏观管控,配套政策落实到位;③培育产业主体,提升产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基于相关产业链及体育产业链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对体育产业链内涵进行了再界定,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体育产业的产业链。基于产业链总体特征,分析大连市重点体育产业链的特征及大连体育产业链的总体特点。并从产业链优化角度,基于一般优化模式、目标及原则,提出大连市体育产业链优化方向。发现大连市体育产业链相对完整,但部分产业链存在显着的薄弱环节。所存在薄弱环节的产业是体育赛事运营等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产业链条短板明显,需要强化和弥补该类型缺陷。产业链条发展边缘化特征明显,直接导致产业收益水平较低。基于产业链优化模式,提出大连城市体育产业优化方向:①构建区域化优势体育产业链;②打造区域竞技体育核心产业链;③拉长现有体育用品产业链。第5章为大连市体育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布局优化分析。基于大连市1906家法人单位企业,应用Moran’s I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核密度分析、点密度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产业总体宏观布局与演变、产业微观细化分类布局、产业分类局域空间演变特征及布局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大连市体育产业总体时间演变受产业政策影响作用显着,空间布局以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及甘井子和金州区沿钻石海湾附近企业分布最为密集;总体空间格局由主城区向北部区域转移扩散,企业总体空间分布集聚态势明显;部分产业空间布局指向性明显,但诸如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场馆服务等发展水平较低产业,产业发展空间指向性不明显;分类产业与总体产业空间演变差异性明显,同类型产业空间集聚效应较弱,仅体育管理活动存在空间弱集聚;产业分类局域空间演变呈随机分布。大连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仍处于空间无序分散布局、低水平发展的初级阶段。最后,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角度,在梳理国内外产业集群特征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布局优化一般模式,基于该一般模式及具体目标和原则,提出大连市体育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向,并以大连“冠军体育小镇”为例,对“空间楔入模式”下的空间布局优化进行了案例分析。第6章为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愿景与构想。分别从产业结构、产业链、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政策导向、供给侧改革、产业创新发展及完善体育产业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等角度提出了未来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构想。第7章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主要对核心研究结论进行提炼和总结,从影响因素、产业结构、产业链及产业空间格局几个方面进行探索评价,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刘竹青[6](2017)在《基于民众健身需求的体育主题公园设计 ——以忻州市忻动体育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众健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因此民众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多种多样,然而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城市公园健身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我国对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缺少规范的,合理的,符合人居需求的设计,为了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对于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本课题从满足民众健身需求出发,探讨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本文运用了文献阅读法、案例分析法整理归纳了国内外体育公园的发展现状;体育公园的定义;体育公园的发展历程;体育公园的分类;体育公园的特征;民众健身需求的研究;民众健身需求与建设体育公园的关系;国内外体育公园的经典案例分析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索,认识到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与民众需求关系密切,突出主题、注重功能;把握文脉、构建地域特色;营造生态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针对以上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从体育公园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体育公园的几个具体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归纳总结,旨在为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更明确、更合理的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忻动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体育公园在规划设计中的一整套思路,实现了体育公园主题性、功能性、文化性、生态性的完美结合。本课题的探讨志在能够为满足民众需求而设计的体育主题公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帮助,使未来的体育公园承担的不止是单一体育锻炼的功能,它还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等多重功能。
李亚慰[7](2014)在《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体育经济活动和体育经济市场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发展策略为研究主线,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体育学和行政法学等视角,并基于①对欧美发达国家体育资源产业化和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的理论、实践和法规的文献研究;②对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考察,尤其是江浙沪三地若干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证研究;③对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产业布局与结构进行整体描述、宏观判断与微观测算。首先,第1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方法,同时提出基本观点与理论假设;第2章进行理论基础的解释说明,并进行概念界定;第3章依照产业分类,并按照“沪、浙、苏”的地区顺序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赛事观赏服务业、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体育旅游休闲服务业与体育彩票业”的产业顺序依次进行分述,并对上述两省一市现有体育资源的产业布局调查和结构特征的基本判断,得出基本结论,指出存在问题;第4章从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的优劣势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进行预判;第5章将根据2010年数据进行产业集聚模型、主导产业模型和城市引力模型及其指数的测算,从微观层面依次判断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体育产业的集聚效应、主导产业和城市引力,对其市场集中度、基尼系数、区位熵及技术要素相对密度、规模效应函数、产品收入弹性系数、市场占有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别比较与描述,分别测算和推导出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情况,并推导体育主导产业及体育产业增长极地区,判断相对应的产业发展阶段,同时分析上述各区域体育产业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强弱情况,随后本章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内外环境”的经济学测算,提出建立的区域(城市)或产业发展“引力模型”,最后结合上述集聚效应模型、主导产业模型和城市引力模型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模型的构建,并就体育产业的布局与结构问题与第3章的宏观情况和经验判断进行对照;在此基础上,本章利用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未来一个时期2015年(十二五规划末期)预测数据或假设性数据进行运算,测算出十二五末期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随后对两次模型及其参数进行产业分析,根据各项指标及其差异进行经济学判断,同时利用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方法,结合长三角地区具体的地理空间和城市布局情况,预判出长三角地区未来一个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特征、分支产业和分布地区(城市),该章最后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理论阐述,从各省市体育产业经济指标的变化角度分别描述、解释和讨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最后,第6章对全文给予总结,结论分为实践性结论和理论性结论两个部分,最后根据结论分别提出政策建议,特别是在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察与详细说明,主要是利用微观测算的结果,依据产业经济、产业组织、公共政策、产业结构等理论,进行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推导,对已经或可能存在的体育产业“增长极地区”或“增长极产业”进行产业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最终目的是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要求并特别适合长三角地区社会与经济整体发展,并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产业发展策略。
赵金岭[8](2013)在《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壮大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对高端体育旅游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等方法,以畅爽体验理论、消费社会学等理论为依据,首次从多元的视角对我国高端体育旅游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具体如下内容如下:(1)高端体育旅游,是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体育旅游而言的一种具有不同特质的旅游形式。是指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为满足游客追求“畅爽”体验之需求,由旅游企业开发的“高精尖”体育旅游产品。它是部分人士所热衷的一项特殊的体育旅游活动,是体育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依据的标准不同,对高端体育旅游的分类也不同。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高端体育旅游分为七大类,即:高端休闲类体育旅游、高端刺激类体育旅游、高端野战类体育旅游、高端节事类体育旅游、高端修学类体育旅游、高端观赏类体育旅游和高端竞技类体育旅游。(3)高端体育旅游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对旅游者个体来讲,获取畅爽体验补偿自我匮缺;通过区隔消费空间满足符号消费偏好;第二,对体育旅游产业整体来讲,可以使其结构优化,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第三,对相关产业来讲,通过高端体育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优势竞争力;第四,对国家来讲,赚取更多外汇、提升国家形象。(4)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高端体育旅游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保障;新近崛起的中、上阶层人士渴望通过高端体育旅游这一特殊介质来满足自己的体育消费偏好并以此来彰显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者财富,从而使高端体育旅游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为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而交通、技术的极大改进和提高则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人和家庭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极大提高,为高端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可能,而获取畅爽体验并获取社会的认同等因素则为他们提供了心理动力(5)当前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高端体育旅游被异化;资源开发比较混乱,产品结构欠佳;相关法规建设滞后或缺失,相关市场有失规范;相关人才严重不足,高端体育旅游后续发展明显乏力等。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不但要制定科学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合理规划、开发高端体育旅游资源,还要完善旅游立法体系,严格法律监管活动,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6)结论与展望:高端体育旅游活动对我国已经具有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对其概念、内涵及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着许多偏见。尽管如此,高端体育旅游在带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规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对我国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人将对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成[9](2012)在《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奥委会在新形势下创立青奥会,其“理念”意义远大于“实践”意义。选择以“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为题的研究,基于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的时代背景,基于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的现实诉求,基于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认识的实践需要,也基于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的研究旨趣。本研究综合运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以及历史研究法,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文本解读和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伯爵的奥林匹克思想分析入手,提炼出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理想愿景与价值向度。在此基础上,从理想偏离和价值迷失的角度剖析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考察青奥会诞生的背景渊源,分析青奥会的价值意义,再结合新加坡办会实践,展望青奥会未来发展,最后将理论分析落入实践筹办,基于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对2014年南京青奥会提出筹办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现在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以及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结合《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相关条款论述,归纳出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理念和精髓体现在“教育思想”、“竞争精神”、“理想情怀”以及“普世价值”四个方面。二、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原点”和“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奥利匹克“人文危机”在于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迷失和价值的偏移:身心二分、灵肉分离;工具至上,身体肢解。唯有回归价值理性,以人为本;发展身心和谐,完整的人,才能引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奥会诞生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和现实依据。其创立的思想渊源基于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以及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欧洲奥林匹克青年节、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世界青年运动会和奥林匹克青年营这四项专为青年人举办的活动为青奥会奠定了前期基础和实践准备,青奥会应当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克服自身不足。四、青奥会是以青少年为对象,以运动会为平台,以运动竞赛为手段,以城市为载体,通过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交流、互动来实现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体育伦理道德,开展生活方式教育的大型体育活动。突出运动参与,倡导“参与运动、分享快乐”的青奥理念。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意义在于“沟通、欢娱”的体育游戏精神。青奥会的文化价值建立在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的狂欢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的精神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工具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的复归性四个方面;奥林匹克通过体育运动为人类展示一个善于为社会树立榜样的理想状态,在体育中寻找和建立信仰,具备文化的拓展性,超越地域文化而带有跨文化性。五、新加坡青奥会成功之处在于将“理念”青奥落实到“实践”青奥,体育和文化教育结合的办会模式切实可行,不足之处在于没能走出奥运赛事承办“阴影”,实践特色不突出。青奥会承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必须重提对奥林匹克运动主体——“完整的人”——的关照;基于以下五种途径和线索: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青奥会未来面临“浪漫的理想与严峻的现实”。6.南京取得青奥会申办成功,有偶然性因素,但更多地是基于自身条件和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筹办南京青奥会需要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南京模式”是南京申办青奥会之初提出的概念性口号,具有不确定性;其内涵和体系结构仍在调整之中,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作为指向性的概念,“南京模式”是对南京申办、承办和举办青奥会经验的高度概括,处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之中。以举办青奥会的时间进程作为依据,分别从理念模式、商业模式、仪式模式、竞赛模式、文教模式、场馆模式以及传播模式七个方面进行目标分解考察,展望实践筹办的各进程工作。建议南京青奥会:以“狂欢庆典”为办会理念,以“教育引导”为核心思想,以“节俭务实”为办会方针,办一届“平民化、可持续”的青年盛会;六大办会目标体现层次梯度,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改革仪式活动,以“简约创新”的思想改革开闭幕式及大型活动;赛事项目的队员选拔和比赛变革加以调整,还原体育比赛的游戏性本源;文教活动体现持久性和引导性,寓教于乐;后勤接待按国际惯例和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徐伟伟[10](2012)在《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初探 ——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可供人们户外活动的场地越来越少,且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等原因导致人们身体素质下降。有研究表明,乏力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在露天的绿地中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体育公园正是顺应了都市人的实际需求,它将绿色景观与体育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拥有较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营造出舒适宜人、回归自然的城市绿色运动空间。我国21世纪掀起了体育公园建设的热潮,经笔者调查搜集,目前国内在建或已建成体育公园一百多个。它们是否达到设计之初的目的?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作用?现阶段有必要对已建成的体育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估,发现其投入使用后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公园使用的主导因素,这将对加快建设符合市民需求的体育公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实地调查等确定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各项评价因素。继而选取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估,通过行为观察、访谈及308份调查问卷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经过数据定量分析发现:(1)人们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总体评价较好,但对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方面的评价较低。(2)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原评价因素集提取了12项进而简化为9项公共因子,且由方差贡献率的比较发现,公园运动及配套服务设施、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园内安全感的重要程度排在前四位。(3)当游客性别、年龄、来源三者各不相同时,评价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而游客来园频率不同时,对公园使用状况评价较一致。论文综合评估结果,重构体育公园评价因素集,并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现状提出优化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公园的设计和管理水平,并为国内新建体育公园的建设、管理及今后对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亚洲体育运动场和水上运动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体育运动场和水上运动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自贸区背景下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 |
1.1 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 |
1.2 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特征 |
2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
2.2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
2.2.1 海南城镇规划动态性不强,规划不合理 |
2.2.2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定位不明晰 |
2.2.3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有待开发 |
2.2.4 休闲体育特色小镇与其他产业融合较差 |
2.2.5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3 自贸区建设对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分析 |
3.1 海南省建设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优势 |
3.2 海南省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资源优势 |
3.2.1 自然资源优势 |
3.2.2 体育资源优势 |
3.3 海南省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市场优势 |
3.3.1 国内休闲体育消费呈现个性化的特征。 |
3.3.2 海南省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内生动力强劲。 |
4 国内外休闲体育小镇建设经验借鉴 |
4.1 国内经验借鉴 |
4.2 国外经验借鉴 |
5 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 |
5.1 科学规划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方向 |
5.1.1 一圈环岛服务 |
5.1.2 五区发展 |
5.1.3 五极建设 |
5.1.4 七核先行 |
5.2 合理布局海南自贸区休闲体育特色小镇 |
5.3 优化休闲体育特色小镇体系 |
5.4 创新体制机制 |
5.5 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
5.6 保护海南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休闲体育特色小镇 |
6 结论 |
(2)《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三、文献综述及梳理 |
第一章 画报中的国家形象和体育摄影 |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内容概述 |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 |
三、早期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
第二节 画报的国家属性和建构功能 |
一、《人民画报》的地位和意义 |
二、《人民画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特殊功能 |
第三节 画报中的体育摄影与国家形象 |
一、体育摄影在《人民画报》中的重要地位 |
二、体育在建构国家形象中的特殊作用 |
第二章 打造东方大国:新中国形象的生产建构 |
第一节 体育摄影中的视觉政治 |
一、新闻摄影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
二、体育摄影的政治叙事 |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人格化——体育人物视觉形象塑造 |
一、领导人在体育运动的形象塑造 |
二、打造体育明星群体树立国家品牌形象 |
三、国家的后备力量:军人形象的再塑造 |
第三节 体育摄影中的视觉象征 |
一、富强与文明:体育场馆图像 |
二、希望与未来:学生体育图像 |
第三章 中国形象的变迁:体育视角下崛起的东方大国 |
第一节 苏醒的巨人 |
一、苏醒:《一个工厂的体育活动》 |
二、追赶:“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
三、赶上世界水平:乒乓大国走向世界 |
第二节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
一、大家庭:民族体育新发展 |
二、好朋友:新中国的体育外交事业 |
第四章 关于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思考 |
第一节 画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理念基础 |
一、“正确的”新闻观和摄影观 |
二、“好照片”的选择 |
三、“典型”的选择 |
第二节 神话: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
一、自然化的“仪式” |
二、专业化的传播渠道 |
三、没有批评的“共产主义梦工厂” |
第三节 新时期国家形象的建构之路 |
一、“好照片”和“典型”的传播最大化 |
二、新媒体加深仪式感 |
三、体育明星形象取得新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
附录 |
(3)2003-2017年江西省皮划艇、赛艇比赛成绩分析及灰色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运动项目概况 |
1.1.1 皮划艇运动 |
1.1.2 赛艇运动 |
1.2 竞技体育格局研究 |
1.2.1 皮划艇项目竞争格局研究 |
1.2.2 赛艇项目竞争格局研究 |
1.3 皮划艇、赛艇项目比赛成绩表现特征研究 |
1.3.1 皮划艇比赛成绩及表现特征研究 |
1.3.2 赛艇比赛成绩及表现特征研究 |
1.4 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研究 |
1.4.1 竞技体育发展的世界趋势 |
1.4.2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
1.5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的研究 |
1.5.1 皮划艇 |
1.5.2 赛艇 |
1.6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 |
1.6.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1.6.2 灰色系统理论在体育领域的成绩预测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灰色预测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参赛情况 |
3.2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奖牌分析 |
3.2.1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获得奖牌情况 |
3.2.2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各项目获得奖牌情况 |
3.2.3 皮划艇、赛艇项目历年获得前八名统计情况 |
3.3 皮划艇、赛艇奖牌整体贡献分析 |
3.3.1 皮划艇、赛艇金牌贡献分析 |
3.3.2 皮划艇、赛艇银牌贡献分析 |
3.3.3 皮划艇、赛艇铜牌贡献分析 |
3.3.4 皮划艇、赛艇总奖牌贡献分析 |
3.4 国内外不同赛事比赛成绩分析 |
3.4.1 奥运会成绩分析 |
3.4.2 国际比赛成绩分析(除奥运会外) |
3.4.3 全运会比赛成绩分析 |
3.4.4 全国锦标赛比赛成绩分析 |
3.5 皮划艇、赛艇项目成绩灰色预测 |
3.5.1 GM(1,1)模型预测数据处理 |
3.5.2 GM(1,1)预测模型建模方法 |
3.5.3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项目总奖牌预测 |
3.5.4 江西省皮划艇、赛艇全国锦标赛预测 |
4 结论与不足 |
4.1 结论 |
4.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体育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体育史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体育纪录片的界定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视野 |
一、国内外体育纪录片研究综述 |
二、媒介社会学——一种研究视角 |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探索发展时期:1949-1965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产制的宏观环境 |
一、体育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二、体育纪录片生产的国家主导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一、选题多样,以“成绩”汇报为主 |
二、新闻报道功能突出 |
三、原因分析:国家主导、计划生产的体制使然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艺术分析 |
一、现实主义美学取向 |
二、浪漫主义美学取向 |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胜利叙事 |
小结 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的泛政治化 第二章 停滞时期:1966-1976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工具论”登峰造极的十年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作品及其新闻报道功能 |
一、体育外交活动报道 |
二、再现登山运动的辉煌 |
三、“体育简报”与着墨不多的群众体育纪录片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再解读 |
一、阶级斗争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话语的军事化 |
二、性别从属于阶级:女性形象的嵌入 |
第四节 超阶级的“友谊”:体育纪录片中的国家外交 |
小结 体育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探讨 第三章 黄金时期:1977-1992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重启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纪录电影 |
一、竞技体育“霸屏” |
二、从宣传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艺术性的回归 |
一、纪实美学风格的确立及运用 |
二、体育运动美学展示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主导话语:革命话语向现代化话语的转变 |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
一、“自我—他者”关系构建 |
二、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东亚病夫”集体记忆构建 |
小结 体育纪录片与竞技体育之殇 第四章 多元化时期:1993-2016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多元化 |
一、体制内体育纪录片及其宣传性和人文性 |
二、体制外体育纪录片锋芒初露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创作多样化 |
一、纪实手法大量运用 |
二、体育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
三、电影创作手法的借鉴使用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生产方式多样化 |
一、生产流程模块化 |
二、故事结构标准化 |
三、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传播策略及其市场逻辑 |
一、传播实践:《筑梦2008》的“强国梦”叙事和《中国体育再出发》的文化叙事转向 |
二、“去政治化”背后的市场逻辑 |
第五节 市场化时代政治的隐形规训 |
一、生产主体民族主义情结的内化 |
二、体育纪录片传播过程监管 |
小结 过度人文化与运动美学缺失 第五章 体育纪录片发展前瞻 |
第一节 当前体育纪录片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边缘化危机与发展契机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访谈实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 |
(5)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1.1.2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 |
1.1.3 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强力驱动 |
1.1.4 供给与需求矛盾不断提升 |
1.1.5 区域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
1.1.6 大连体育文化底蕴利于体育产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
1.4.1 产业结构演替理论 |
1.4.2 区位理论 |
1.4.3 产业集聚理论 |
1.4.4 竞争优势理论 |
1.5 数据构成及其来源 |
2 国内外体育产业研究进展 |
2.1 体育产业内涵的界定 |
2.1.1 国外学者对体育产业的认知 |
2.1.2 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的认知 |
2.1.3 体育产业内涵的界定 |
2.2 国外体育产业研究进展 |
2.2.1 基于产业分类角度的体育产业研究进展 |
2.2.2 基于产业发展角度的体育产业研究进展 |
2.3 国内体育产业研究进展 |
2.3.1 国内体育产业研究现状 |
2.3.2 体育产业结构研究 |
2.3.3 体育产业链研究 |
2.3.4 体育产业空间格局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过程及问题识别 |
3.1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1 大连市体育产业演进历程 |
3.1.2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
3.2 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 |
3.2.1 生产要素影响因素分析 |
3.2.2 需求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3.2.3 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因素 |
3.2.4 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2.5 政府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2.6 机会要素影响因素分析 |
3.2.7 产业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3.3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机理框架构筑与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3.3.1 影响作用机理框架构筑 |
3.3.2 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3.4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探析 |
3.4.1 产业结构合理性问题 |
3.4.2 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关系问题 |
3.4.3 产业空间布局集聚问题 |
3.5 小结 |
4 大连市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特征及其优化 |
4.1 大连体育产业结构特征与优化分析 |
4.1.1 体育产业结构的内涵 |
4.1.2 大连市体育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1.3 大连市体育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
4.1.4 大连市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
4.2 体育产业的产业链构成 |
4.2.1 产业链的内涵 |
4.2.2 体育产业链的内涵 |
4.2.3 体育产业链的再界定 |
4.3 大连市体育产业重点产业的产业链特征 |
4.3.1 以低端体育用品制造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产业链 |
4.3.2 国际化水平相对突出的全民健身产业链 |
4.3.3 品牌化不足的体育旅游产业链 |
4.4 大连市体育产业产业链的总体特点 |
4.4.1 产业链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
4.4.2 产业链构成总体完整 |
4.4.3 产业链条边缘化发展特征明显 |
4.5 大连市体育产业链优化 |
4.5.1 产业链优化的一般模式 |
4.5.2 体育产业链的优化目标与原则 |
4.5.3 大连市体育产业链优化路径选择 |
4.5.4 大连市体育产业链优化方向 |
4.6 小结 |
5 大连市体育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布局优化 |
5.1 数据构成与处理方法 |
5.1.1 数据构成 |
5.1.2 处理方法 |
5.2 大连市体育产业时空演变总体特征 |
5.2.1 时间演变 |
5.2.2 空间演变 |
5.3 大连市体育产业具体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 |
5.3.1 产业具体类型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体育产业具体类型分布的演变规律 |
5.4 大连市体育产业局域空间演变特征 |
5.4.1 产业局域空间总体特征 |
5.4.2 产业分类局域空间特征 |
5.5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化 |
5.5.1 体育产业布局优化的一般模式 |
5.5.2 大连体育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目标和原则 |
5.5.3 大连市体育产业布局优化方向 |
5.5.4 案例分析——以大连“冠军体育小镇”为例 |
5.6 小结 |
6 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愿景与构想 |
6.1 打造产业空间集聚区,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水平 |
6.2 以足球产业为核心,重塑大连足球体育产业链 |
6.3 打通产业链关键节点,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
6.4 加大政府简政力度,释放产业制度红利 |
6.5 突破体育产品“供给壁垒”,提升产业链供给层次 |
6.6 鼓励创新发展,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
6.7 完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引导资本向体育产业集聚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之处 |
7.3 部分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十三五”时期大连市体育发展指标预期汇总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获奖情况 |
致谢 |
(6)基于民众健身需求的体育主题公园设计 ——以忻州市忻动体育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民健身的需求 |
1.1.2 我国对体育公园的研究较落后 |
1.1.3 国家课题研究的重要部分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体育公园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体育公园发展现状 |
1.4.2 国内体育公园发展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体育公园与民众健身需求的相关研究 |
2.1 体育公园概况 |
2.1.1 体育公园的定义 |
2.1.2 体育公园的发展历程 |
2.1.3 体育公园的分类 |
2.1.4 体育公园的特征 |
2.2 民众健身需求的研究 |
2.2.1 健身需求的概念 |
2.2.2 影响民众健身需求的因素 |
2.3 民众健身需求与建设体育公园的关系 |
2.3.1 促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民众健身需求 |
2.3.2 我国民众健身对体育公园的多种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国内外体育公园案例分析 |
3.1.国外体育公园的案例分析 |
3.1.1 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
3.1.2 首尔奥林匹克公园 |
3.2 国内体育公园的案例分析 |
3.2.1 北京方庄体育公园 |
3.2.2 上海闵行体育公园 |
3.3 案例分析总结 |
3.3.1 国外体育公园值得借鉴的优点 |
3.3.2 国内体育公园存在的问题 |
3.3.3 国内体育公园的发展前景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民众健身需求的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4.1 体育公园的设计理念 |
4.1.1 主题突出、功能完善 |
4.1.2 把握文脉、构建地域特色 |
4.1.3 营造生态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
4.2 体育公园规划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
4.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2.2 凸显主题、特色鲜明的原则 |
4.2.3 生态性的原则 |
4.2.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4.3 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步骤 |
4.4 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4.4.1 引入丰富的体育活动 |
4.4.2 合理分区 |
4.4.3 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
4.4.4 营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 |
4.4.5 引入地域文化特色 |
4.4.6 竖向设计 |
4.4.7 种植设计 |
4.4.8 水生态设计 |
4.4.9 交通组织设计 |
4.4.10 制定合理的运营管理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5.忻州市忻动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设计理念 |
5.3 人群分析 |
5.4 总体规划 |
5.4.1.功能分区 |
5.4.2 交通流线 |
5.4.3 景观结构设计 |
5.4.4 地形设计 |
5.4.5 水生态设计 |
5.4.6 种植设计 |
5.4.7 地域文化的表现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7)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状况综述 |
1.2.2 区域经济产业增长极综述 |
1.2.3 体育产业增长极综述 |
1.2.4 研究内容 |
1.2.5 经典案例说明 |
1.2.6 基本观点与理论假设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理论基础及应用 |
2.1 研究理论基础及应用 |
2.1.1 产业增长极理论 |
2.1.2 梯度转移理论 |
2.1.3 经济辐射理论 |
2.1.4 产业组织理论 |
2.1.5 公共政策理论 |
2.1.6 产业结构理论 |
2.1.7 博弈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区域经济 |
2.2.2 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 |
2.2.3 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
2.2.4 产业关联与产业链条 |
2.2.5 经济学意义的相关效应 |
2.2.6 长江三角洲地区 |
3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描述与产业结构判断 |
本章思路 |
3.1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基本状况 |
3.1.1 体育用品制造业 |
3.1.2 体育赛事观赏服务业 |
3.1.3 体育健身休闲业 |
3.1.4 体育旅游休闲业 |
3.1.5 体育彩票业 |
3.1.6 体育中介服务业 |
3.1.7 其他体育产业 |
3.2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特征 |
3.2.1 各个省市分述 |
3.2.2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特征综述 |
3.3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1 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迅猛,但比重过大效率低下层次不高 |
3.3.2 体育服务业明显滞后于用品制造业发展,产业品质有待提升 |
3.3.3 体育赛事观赏服务业布局较为客观但难以满足中低市场需求 |
3.3.4 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布局不合理,呈现跃进μ与衰退μ的双向特征 |
3.3.5 体育旅游休闲服务业未成体系,宣传力度大,实际效果小 |
3.3.6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亟待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双重调节 |
4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内外环境μ分析 |
4.1 体育产业外环境μ区位优、劣势的现状与前瞻 |
4.1.1 地理区位 |
4.1.2 社会结构与人口素质 |
4.1.3 科技水平 |
4.1.4 生活质量 |
4.2 体育产业内环境μ区位优势的现状与前瞻 |
4.2.1 长三角地区空间地理条件综述 |
4.2.2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长远性优势 |
4.2.3 体育服务产品有效需求的优势 |
4.2.4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政策优势 |
4.3 内环境μ区位劣势的现状与前瞻 |
4.3.1 体育资源地域分布的非平衡性及现实条件劣势 |
4.3.2 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存在现实性劣势 |
4.3.3 当前人民群众体育服务产品的体育消费有效需求劣势 |
4.3.4 虚假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体育消费有效需求劣势 |
4.3.5 其他方面的挑战 |
5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构建与理论阐释 |
5.1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构建 |
5.1.1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聚效应模型构建 |
5.1.2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主导产业模型构建 |
5.1.3 当前长三角地区区域体育增长极城市引力模型μ测算与预测 |
5.1.4 当前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模型构建 |
5.2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结构模型构建 |
5.2.1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聚效应模型构建 |
5.2.2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主导产业模型构建 |
5.2.3 未来长三角地区区域体育增长极城市引力模型μ测算与预测 |
5.2.4 未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增长极模型构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体育产业实践结论 |
6.1.2 体育产业理论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建立体育产业组织、结构与发展政策协调与支持体系 |
6.2.2 建立体育产业发展财政配套机制与投融资协调机制 |
6.2.3 建立体育产业科技技术与人力资源的疏导与催化机制 |
6.2.4 建立集化区域各类体育产业的跨区域分工与合作机制 |
6.2.5 建立集化区域体育产业能量转移的加速机制 |
6.2.6 建立集化区域体育产业合理布局的合作机制 |
6.3 研究展望 |
6.3.1 遗留问题 |
6.3.2 预设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访谈记录 |
2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感谢的话 |
(8)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五、主要相关理论依据 |
第一章 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
第一节 体育旅游与高端体育旅游 |
一、体育旅游 |
二、高端旅游 |
三、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
四、高端体育旅游的活动内容 |
第二节 高端体育旅游的分类、价值及其特征 |
一、高端体育旅游的分类 |
二、高端体育旅游的价值 |
三、高端体育旅游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一、高端体育旅游的参与者及其分类 |
二、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三、中产阶层——高端体育旅游主要消费群体 |
第二章 高端体育旅游的功能 |
第一节 补偿、满足功能 |
一、体验的流变及高端体育旅游体验的内涵 |
二、畅爽体验的获取与匮缺的自我补偿 |
三、消费空间的区隔与符号消费偏好的满足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功能 |
第三节 促进产业集聚功能 |
一、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创造优良环境,推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 |
第四节 提升国家实力功能 |
一、吸引来华游客,赚取更多外汇收入 |
二、改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声誉 |
第三章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产生动因 |
第一节 高端体育旅游产生的外部动因 |
一、宏观经济因素 |
二、社会因素 |
三、产业政策因素 |
四、交通、技术因素 |
第二节 高端体育旅游产生的内部动因 |
一、个人收入 |
二、心理因素 |
第四章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 |
三、我国高端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
四、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式 |
五、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状况 |
第二节 我国部分地区发展高端体育旅游产业案例分析 |
案例(Ⅰ) 海南省游艇旅游产业调查研究 |
案例(Ⅱ) 青岛市高端体育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
案例(Ⅲ) 我国空中高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第三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展望 |
第五章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现在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观念问题:认识偏颇,高端体育旅游产生异化 |
二、产品开发问题:产品结构欠佳,资源开发不利 |
三、产品定位问题:内涵把握不准,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四、法规问题:相关法规不健全,市场规范失度 |
五、人才瓶颈问题:相关人才匮乏,后继发展明显乏力 |
第二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
一、正确判断高端体育旅游发展态势,科学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
二、明确角色定位,正确选择高端体育旅游发展新模式 |
三、科学规划高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新引擎 |
四、丰富文化内涵,通过整合营销打造高端体育旅游知名品牌 |
五、完善旅游立法体系,严格高端体育旅游市场活动法律监管 |
六、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高端体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
二、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群体已经初具规模 |
三、高端体育旅游的功能具有多元性 |
四、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生的动因多样而复杂 |
五、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将出现新的发展动向 |
六、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
七、制定积极的对策,是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二节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基于时代背景: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
(二) 基于现实诉求: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 |
(三) 基于实践需要: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认识 |
(四) 基于研究旨趣:个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围绕青奥会主题相关研究 |
(二) 奥林匹克理想与价值研究 |
(三) 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化研究 |
(四) 综合性赛会承办模式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专家访谈法 |
(四) 归纳演绎法 |
(五) 历史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框架设计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章 理想与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文本分析 |
一、奥林匹克运动纲领解读 |
(一) 宪章概况与基本内容 |
(二) 基本原则的阐述分析 |
(三) 引起注意的两个问题 |
二、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 |
(一) 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
(二) 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 |
(三) 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 |
(四) 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 |
三、奥林匹克运动理念归纳 |
(一) 教育思想 |
(二) 竞争精神 |
(三) 理想情怀 |
(四) 普世价值 |
五、小结 |
第二章 背离与迷失: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审视 |
一、“人”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
(一) 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
(二) 完整的人与全面发展 |
二、“人”的背离: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根源 |
(一) 身心二分,灵肉分离 |
(二) 工具至上,身体肢解 |
三、“人”的分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剖析 |
(一) 锦标至上的兴起与青年群体的远离 |
(二) 商业利益的侵袭与人本取向的遮蔽 |
(三) 科技手段的滥用与公平原则的背弃 |
(四) 意识形态的干涉与育人价值的迷失 |
(五) 赛事规模的扩张与原初理想的背离 |
(六) 利益道德的纠结与诚信意识的缺失 |
四、“人”的回归: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走向与价值诉求 |
(一) 价值理性,以人为本 |
(二) 完整的人,和谐发展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实践:青奥会创办背景之历史考察 |
一、理念逻辑线:青奥会创立的思想背景渊源 |
(一) 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 |
(二) 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 |
(三) 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 |
(四) 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 |
二、操作实践线:青奥会创立的实践样板先范 |
(一) 青奥之源:奥林匹克青年营 |
(二) 青奥之形:欧洲青年奥林匹克节 |
(三) 青奥之韵: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 |
(四) 青奥之体:世界青年运动会 |
三、小结 |
第四章 内核与表征:青奥会文化价值的多唯图景 |
一、青奥会的价值内核 |
(一) 何为青奥会 |
(二) 青奥会何为 |
(三) 青奥会精神——“YOG DNA” |
(四) 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考察 |
二、青奥会的文化价值:一种系统图景 |
(一) 狂欢性: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 |
(二) 精神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 |
(三) 工具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四) 复归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 |
三、西方文化扩张?对青奥会价值的批判性思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反思与超越:青奥会发展以何回归 |
一、2010年首届新加坡夏季青奥会利弊分析 |
(一) 整体概况 |
(二) 视觉形象 |
(三) 赛事组织 |
(四) 文教活动 |
(五) 媒体评价 |
(六) 总体考察 |
二、恪守与坚持:青奥会发展的另一种反思 |
(一) 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 |
(二) 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 |
(三) 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 |
(四) 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 |
(五) 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 |
三、小结 |
第六章 改革与创新:迈向2014年南京青奥会 |
一、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渊源始末 |
(一) 南京申办青奥会历程回顾 |
(二) 南京成功申办的策略分析 |
(三) 南京与青奥会的契合探讨 |
二、筹办南京青奥会的四个关键问题 |
(一) 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 |
(二) 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 |
(三) 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 |
(四) 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 |
三、青奥会承办之“南京模式” |
(一) 提出背景 |
(二) 辩证认识 |
四、南京青奥会的筹办性思路 |
(一) 办会理念:狂欢庆典 |
(二) 办会目标:层次梯度 |
(三) 办会方针:节俭务实 |
(四) 仪式活动:创新简约 |
(五) 赛事项目:革新引领 |
(六) 文教活动:引导持久 |
(七) 后勤接待:标准惯例 |
五、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初探 ——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体育公园发展及研究成果综述 |
2.1 体育公园的概念及特征 |
2.1.1 体育公园的概念 |
2.1.2 体育公园的特征 |
2.2 体育公园的分类 |
2.3 体育公园的溯源 |
2.3.1 纪元前的体育场 |
2.3.2 我国古代的体育活动 |
2.3.3 现代城市公园中的运动场 |
2.4 国外体育公园发展概况 |
2.4.1 美国 |
2.4.2 欧洲(英·法·德) |
2.4.3 洲(日·韩) |
2.5 我国体育公园发展概况 |
2.6 国内外体育公园研究进展 |
2.7 本章小结 |
3. 使用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综述 |
3.1 使用后评估的概念 |
3.2 使用后评估的特点及意义 |
3.2.1 特点 |
3.2.2 意义 |
3.3 使用后评估的研究方法 |
3.4 使用后评估的发展历程 |
3.5 国外使用后评估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
3.6 我国使用后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
3.6.1 理论研究 |
3.6.2 实践案例 |
3.7 本章小结 |
4. 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设计 |
4.1 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方法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方法 |
4.2 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过程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建立体育公园评价因素集 |
4.3 本章小结 |
5. 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 |
5.1 案例概况 |
5.2 行为观察分析 |
5.2.1 行为活动的群体特征 |
5.2.2 行为活动的时段特征 |
5.2.3 行为活动的空间特征 |
5.3 访谈调查分析 |
5.3.1 对三位公园游客的访谈内容总结 |
5.3.2 对两位公园管理维护者的访谈内容总结 |
5.4 问卷调查分析 |
5.4.1 问卷发放时间 |
5.4.2 游客基本情况分析 |
5.4.3 游客使用情况分析 |
5.4.4 评价因素均数分析 |
5.4.5 评价因素方差分析 |
5.4.6 评价因素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教育经历 |
硕士期间参加实践项目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硕士期间所获奖励 |
附录 |
四、亚洲体育运动场和水上运动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贸区背景下海南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 叶应满,彭祚琼,韩学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05)
- [2]《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D]. 顾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3]2003-2017年江西省皮划艇、赛艇比赛成绩分析及灰色预测研究[D]. 孙文娜.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4]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D]. 孟婷. 山东大学, 2017(03)
- [5]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及布局优化研究[D]. 钟敬秋.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6]基于民众健身需求的体育主题公园设计 ——以忻州市忻动体育公园为例[D]. 刘竹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7]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李亚慰. 苏州大学, 2014(10)
- [8]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金岭.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9]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D]. 王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10]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初探 ——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D]. 徐伟伟. 浙江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