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品质变异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田磊[1](2021)在《江枳壳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应用测土推荐施肥法、肥料函数效益法、DRIS叶片诊断法对枳壳施肥进行模型建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减肥增效田间试验,建立科学、简便、标准的枳壳施肥评估、指导方案,实现枳壳肥料减施增效目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西枳壳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调查本研究通过使用测土推荐施肥法对江西新干、鄱阳两地基地全年土壤进行分析,结果如下:新干鄱阳两地的土壤营养水平都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土壤酸碱度呈酸性,新干土壤比鄱阳土壤总体偏酸,两地土壤中的磷、钾元素含量偏高,氮元素含量偏低,新干相对鄱阳土壤中的各项理化性质都较高,且土壤的物理性质较好,其土壤硬度较低、温湿度相对较高。土壤检测中对氮类元素检测效果较好,对有效磷,速效钾的测土检测误差较大。枳壳关键需肥月份在5~8月,建议枳壳氮肥在6月前补充,磷肥在果树结果期间都可补充(6~8月),钾肥在7月初补充较好。2.N、P、K调控对江枳壳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本研究运用肥料的效益函数法,设计“3414”田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枳壳在不同N、P、K例配施的情况下,果实性状会受到显着性影响,不同施肥处理通过影响果实产果数量来影响果实大小体积,数量越多,大小越小,有效成分越低。限制江枳壳产量及效益的主要营养元素影响因素依次为:K>P>N,影响产量的两两交互效益应为:NP>PK>NK,影响经济效益的两两交互效应为:PK>NP>NK;得出肥料与经济效益最佳施肥模型为:Y=671.302+26.428N+24.524P-29.421K-0.476N2-0.542P2+0.266K2-1.872NP+0.53INK+1.228PK,R2=0.911。即当施肥量为 N=17.87 kg-667m2,P=9.46 kg-667m2,K=15.63 kg-667m2,可实现4年生枳壳树的最大收益1105.99元·667m2。当N=15.21 kg·667m2,P=10.70 kg·667m2,K=8.26 kg·667m2时,其产量最高,为 321.894 kg·667m2(鲜重)。3.江枳壳肥料减释增效技术研究本研究在测土施肥和肥料函数效益法的数据支持下,通过减肥增效田间试验,研究枳壳减施增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化肥处理组产果数量为160个/棵、SOD 为 513.12 U/g、POD 为 552.82 U/g、CAT 为 397.50 U/g、叶绿素含量为 0.0061 mg/dm2、土壤有机质含量15.28 g/kg、土壤全氮含量1.364 g/kg、土壤全磷含量0.658 g/kg、土壤全钾含量41.33 g/kg、柚皮苷含量为4.98%,新橙皮苷5.87%,有机肥替代组产果数量为118个/棵、SOD为532.66 U/g、POD为312.86 U/g、CAT为365.62 U/g、叶绿素含量为0.0069 mg/dm2、土壤有机质含量17.92 g/kg、土壤全氮含量1.583 g/kg、土壤全磷含量0.672g/kg、土壤全钾含量47.48 g/kg、柚皮苷含量为5.45%,新橙皮苷3.79%。证明枳壳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组可在保证枳壳果实质量品质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光合作用强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且有机肥替换无机肥组产量较无机肥组增产28.87%,肥料贡献率提高33.86%。有机肥使用量在一年18.75 kg/棵~25 kg/棵,增产106 kg/667m2,增收 110.16 元/667m2。4.江枳壳叶片DRIS诊断本研究通过对全年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树龄水平枳壳叶片氮磷钾三种元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枳壳叶片诊断法采叶标准时间为每年1月;分析N、P、K含量;证实了枳壳3~15年期间都可使用同一 DRIS指标,即N/K、NP、P/K,并计算得出了其DRIS养分指数参数,根据参数建立了枳壳DRIS标准公式:N指数={f(N/K)+f(NP)/2},P指数={f(NP)+f(P/K)/2}K指数=-{f(N/K)+f(P/K)/2}通过验证性试验,利用本试验求出的DRIS标准公式计算了试验区内的6年生枳壳叶片,并诊断出正常施肥组养分需肥顺序为K>P>N,与第二章精量施肥试验结果所得限制江枳壳产量及效益的主要营养元素影响因素相同,证明了试验的准确性,为江西枳壳的营养诊断和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及标准。
黄秋连[2](2021)在《赣产栽培粉葛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江西是粉葛种植大省之一,目前有“赣葛一号”、“赣葛二号”、“小花叶葛”、“大花叶葛”等多个粉葛品种,其中“赣葛一号”推广最广,在湖北、陕西、河南、广东等地均有种植。本研究以赣产粉葛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与药用部位成分的相关性,药用部位周皮、非周皮组织的异黄酮和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行研究,同时对同质园栽培不同品种赣产粉葛的形态学以及不同器官异黄酮积累规律进行研究,为赣产粉葛的栽培、加工、品种区分及推广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与结果:(1)以同质园栽培的22株“赣葛一号”单株样品为材料,运用农艺性状测量法测量14个农艺性状、UV测定不同部位总异黄酮含量以及HPLC测定药用部位异黄酮含量,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药用部位异黄酮成分变异系数(超过30%)较大;藤直径、芦头直径和茎叶鲜重与根鲜重相关;顶生小叶宽、根鲜重和茎叶鲜重与根总黄酮含量相关;芦头直径与葛根素含量存在相关性。(2)通过HPLC测定赣产粉葛药用部位周皮和非周皮组织异黄酮含量,ICPMS测定周皮、非周皮和根际土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周皮组织异黄酮和重金属均高于非周皮组织;粉葛存在Cd、Cr和Pb三个元素超标问题,去除周皮组织后Cr元素超标情况有所改善,而Cd和Pb元素超标改善不明显;粉葛对土壤中Cd的富集能力强,对Pb的有一定富集能力,而对As、Hg、Cu和Cr富集能力较差。(3)运用直接观测和表皮撕片法对同质园栽培的“赣葛一号”、“赣葛二号”、“小花叶葛”、“大花叶葛”四个品种茎、叶的形态学和叶表皮微形态进行研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赣葛一号”、“赣葛二号”和两个花叶品种(大花叶葛、小花叶葛)可以通过叶面花斑、叶片大小、侧生小叶裂数和下表皮非腺毛长、下表皮气孔密度等进行互相区分。(4)通过UV和HPLC对同质园栽培的“赣葛一号”、“赣葛二号”、“小花叶葛”、“大花叶葛”四个品种粉葛的根、芦头、藤和叶在不同生长期的异黄酮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PCA和OPLS-DA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总异黄酮含量顺序为:芦头>根>藤>叶,且根、芦头和藤的总异黄酮积累规律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有波动的下降,而叶总异黄酮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而增加;(2)根、芦头和藤中7种异黄酮积累规律基本一致,随着生长期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略有下降的趋势;根中异黄酮成分均在7月中旬达到第一个峰值,“赣葛一号”和“赣葛二号”在11月中旬达到第二个峰值,“小花叶葛”和“大花叶葛”在10月中旬达到第二个峰值;芦头中异黄酮在10月中旬达到峰值;藤中异黄酮“赣葛一号”和“小花叶葛”在10月中旬达到峰值,而“赣葛二号”在9月中旬达到峰值,“大花叶葛”在7月中旬达到峰值;(3)PCA和OPLSDA分析结果表明赣葛(赣葛一号、赣葛二号)和花叶葛(小花叶葛、大花叶葛)根和芦头中总异黄酮含量和葛根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赣葛一号”芦头性状与药用部位生物量和异黄酮成分具有相关性;赣产粉葛对土壤中Cd元素富集作用较强,存在Cd、Cr和Pb超标问题,去除周皮可以改善Cr超标问题。并初步对赣产粉葛品种进行了区分,以及阐明了不同器官中异黄酮成分的积累规律。
杨芙蓉[3](2021)在《当归品质空间变异的生态驱动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归(Angelicae Radix)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主要含有阿魏酸、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等活性成分,有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药材质量形成的生态成因是中药资源领域关注的热点。目前,在生态环境对当归品质的影响研究中,多是集中于年均气候因子、个别极端月份气候因子以及土壤养分因素与当归品质的关系,缺少当归整个生长周期内,气候因子对当归品质的动态影响规律以及土壤无机元素对当归化学成分积累影响的研究。为此,本文基于多时间尺度气候因子(年均、季均、月均)和多种土壤因素,研究当归品质变异的空间规律及气候因子对品质影响的时间窗口;明确不同地区当归有效成分积累的气候响应特征。同时研究当归有效成分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对提高当归品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测定不同产地34个当归样品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色谱条件如下:UPLC(?)BEH C18色谱柱(2.1mm × 50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A)-1%乙酸水(B),梯度洗脱(0~5 min,5%→30%A;5~6.5 min,30%→35%A;6.5~8.5 min,35%→50%A;8.5~14 min,50%→80%A;14~16 min,80%A;16~18 min,80%→5%A;18~21 min,5%→5%A);流速 0.3 mL/min;检测波长丁烯基苯酞为260 nm,其余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样品温度4℃,进样量3 μL。不同产地当归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显着空间变异,发生空间变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藁本内酯、阿魏酸、绿原酸及丁烯基苯酞。根据当归中所含藁本内酯、阿魏酸、丁烯基苯酞化学成分含量,可分为三种化学型,分别为云南-贵州型、西藏-甘肃-青海型以及四川-湖北型。年度、季度、月度气候因子和当归中化学成分响应关系的分析结果基本趋于一致,说明当归化学成分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相关性和连续性。绿原酸、藁本内酯、阿魏酸、丁烯基苯酞等化学成分与气候因子相关性较强;正丁基苯酞、洋川芎内酯I以及洋川芎内酯A含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弱。藁本内酯与月均太阳辐照量相关性最强,全年呈现强正相关-负相关-强正相关的动态变化趋势;阿魏酸与月均太阳辐照量也是相关性最强,全年呈现强正相关-强负相关-强正相关的动态变化趋势;丁烯基苯酞与月均温、月均水汽压和月均太阳辐照量呈显着相关性,与月均温相关趋势为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正相关,与月均水汽压也是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正相关的变化规律,与月均太阳辐照量是弱正相关-强负相关-弱正相关。当归化学成分含量与土壤无机元素有显着相关性。绿原酸含量与有效铁呈极显着正相关,而藁本内酯含量与有效铁呈显着负相关;阿魏酸含量与全铬、全镍呈极显着正相关。三个不同化学型当归产区的月均温、月均水汽压和月均降水曲线变化一致,都是在7、8月份达到最高值,但甘肃-青海-西藏产区的月均温、月均水汽压和月均降水都低于云南-贵州产区和四川-湖北产区。云南-贵州和四川-湖北产区月均太阳辐照量相差最大,约在996.1~4325.7 MJ/m2。云南-贵州产区7-8月月均太阳辐照量则均低于其他两个产区,约在14.58~15.25 MJ/m2。当归在中国范围内的生态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部、宁夏南部、四川省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省北部、贵州省西部、陕西省北部。阿魏酸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及东南部、甘肃省西南部少数地区、四川省西部、西藏东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丁烯基苯酞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南部、西藏东部、甘肃省南部、云南省、贵州省。藁本内酯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甘肃省西南部、西藏西部、四川省东部以及云南省北部。
惠西珂[4](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徐燕玲,王振宇,杨淑达,陆露[5](2021)在《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用于天然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植物遗传资源,是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准确评价是中药材发挥疗效以及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关键。进化生态学是生态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用于探索物种为适应所处环境的进化机制。近20年来,随着进化生态学的学科技术不断革新与发展,物种地理分布区预测、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分析、化学生理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栽培育种等研究手段也相继用于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评价,并为其不断提供新思路。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分子谱系地理分析、景观遗传分析、生态位模型分析、性状关联分析等几种进化生态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案例,并概述了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鉴定、种质多样性评估、资源调查与预测、道地性研究、保护与栽培育种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未来通过结合基因组和大数据时代的前沿技术,以期健全更加完善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体系,为中药物质基础的深度挖掘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尼洛支杰[6](2021)在《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文中指出土壤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不管是作物还是其他的植物都离不开土壤,土壤环境与农产品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间接性地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等都已机械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农药的滥用、污水的浇灌等给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以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大量的文献查阅,掌握佛手产地土壤-佛手体系的状况,并采集了样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对佛手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最后得到了以下实验结论。1、通过实验测得渝东北佛手产地的土壤p H范围在4.56-7.27之间,平均值为5.78,属于微酸至中性土壤,而佛手种植的最佳p H在5.2-6.0,渝东北土壤适合佛手的种植。研究区中速效氮含量平均值为80.06 mg/kg;速效钾的含量平均值为92.44 mg/kg;研究区土壤中全氮的含量平均值为0.87 g/kg;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为15.48 mg/kg;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为25.82 g/kg。总体来说,渝东北佛手产地的土壤养分处于较缺乏状态。2、对渝东北佛手产地的土壤中重金属统计分析得出,东北佛手产地的土壤中Cd、Cu、Zn、Ni、Cr、Hg、As、Pb等8种重金属含量都没有超标的现象,土壤环境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很小,可忽略不计。研究区所有土壤重金属镉数据分布呈正态分布,其余重金属数据都呈非正态分布。佛手中重金属镉含量的均值为0.006 mg/kg;铬含量的均值为0.26 mg/kg;铜含量的均值为2.85 mg/kg;锌含量的均值为6.06 mg/kg;汞含量的均值为0.006 mg/kg;砷含量的均值为0.13 mg/kg;铅含量的均值为0.05mg/kg;镍含量的均值为0.4 mg/kg。8种重金属均在《中国药典》(2020版)的限量范围之内,佛手质量重金属污染风险很低。3、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中农药残留分析知,滴滴涕总量为74.92μg/kg,六六六总量为24.35μg/kg,都小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10 mg/kg。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也远低于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渝东北佛手产地的土壤没有受到有机污染物的污染。佛手中滴滴涕总量为3.30μg/kg,六六六总量为6.26μg/kg均小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WM/T2-2004规定的0.1 mg/kg,土壤环境质量良好。4、通过对佛手的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研究区域佛手中橙皮苷含量最高的是忠县永丰镇黎明村,其百分含量为0.14%;最低是云阳县养鹿镇佛手村,其百分含量为0.04%,且均高于《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阈值0.03%。此外土壤养分与佛手相关性研究显示的相关速效钾、速效磷与佛手有显着的相关性,而重金属与佛手品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铅、汞、铜、锌与佛手也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区域佛手存在一定的重金属铅、汞、铜、锌的污染。5、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等对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时结果显示出研究区佛手产地中有一个样点(梁平区仁贤镇长龙村)的镉污染指数Pi为1.03,超出分级评价的值1,说明长龙村这个样点的土壤达轻微污染的级别,其余Pi值均小于1,没有污染。用内梅罗指数评价得到的结果是有一个样点(梁平区仁贤镇长龙村)的内梅罗指数为0.76,介于0.75-1.0之间,达到了污染的警戒线。另外安平村和白龙村土壤内梅罗指数为0.72,接近污染的阈值。采样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得出重金属镉的地累积指数大于0的有两个,分别是万州区余家镇安平村和梁平区仁贤镇长龙村,说明这两个样点已受到轻微的重金属镉污染,需加强对其治理、防控。总体而言,渝东北佛手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污染风险。
林洁[7](2020)在《引种三七生长动态观察及品质产量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化学成份是皂苷,是我国应用广泛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已成为仅次于人参的中药材大品种。三七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道地适宜产区栽培面积逐渐减少,限制了三七人工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三七种植区域开始向外拓展。为保证三七的药用资源,本研究于2017至2019年对引种到贵州盘州的三七进行农艺性指标观察、矿质元素及品质检测,探明了贵州引种三七的产地适应性、矿质元素分布特征及适宜栽培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引种三七从农艺指标及品质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一年生三七全年平均株高10.28cm、叶绿素含量28.62、叶面积8.16cm2、单株地上部分鲜重0.38g、地下部分0.29g;两年三七年均株高16.12cm、茎粗4.23mm、叶柄长8.06cm、叶绿素含量45.57、叶面积34.71cm2、单株地上部分鲜重8.69g、地下部分10.54g、总根长694.30cm、总根表面积142.47cm2、平均根系直径和0.66mm、根尖数1077.98个、根分枝数3246.51个;三年三七年均株高29.48cm、茎粗6.42mm、叶柄长和9.87cm、叶绿素含量50.15、叶面积51.01cm2、单株地上部分鲜重18.38g、地下部分24.35g、年均总根长868.20cm、总根表面积225.44cm2、平均根系直径0.83mm、根尖数1229.17个、根分枝数4316.10个。两年生和三年生三七从5月至12月,含水量、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均符合药典,含量范围为4.36%~8.63%和3.82%~8.77%、4.12%~5.13%和2.69%~3.45%、16.75%~37.89%和22.65%~40.55%;三七各皂苷含量随年限递增,不同月份各皂苷含量不同,两年生三七6、7和9月总皂苷含量未达药典要求,三年生三七5至12月均符合药典要求,两年生8月总皂苷含量显着高于各月,6月含量最低,含量范围为3.71%~5.79%,三年总皂苷5月显着高于各月,6月显着低于各月,含量范围为6.95%~8.24%;两年和三年三七均是12月产量最高,鲜重分别为17.48和41.33g/株,干重为5.87和14.97g/株,两年三七10至12月产量无显着变化,三年三七10至11月产量变化不显着,因此三七的最佳采收时间为10~12月,与传统采挖期吻合。2.两年与三年生三七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及变化规律不同。两年生三七全生育期N、P、K元素含量为N>K>P,三年三七为K>N>P,两年三七在施肥配比时,建议K肥施用量高于N肥,P肥施用量最低。两年三七与三年三七P、K、Ca、Mg含量变化曲线相似,呈“M”型,三七两个需肥量较大的时期较道地产区出现后移,第一次均为5至7月,第二次两年三七为11至12月,三年三七为10至11月。三七全年生育期中Ca元素含量大于P和Mg含量,其中Mg含量与P含量相似,所以建议在施用N、P、K肥时,应配施Ca和Mg肥。本研究中两年生三七生育期内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Na>Fe>Mn>B>Zn>Cu,三年生与之相似;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本研究中不同年限三七地下部分Cu元素低于20mg/kg,未出现超标现象。两年和三年三七在整个生育期N、P元素相互依赖,两年和三年三七在生殖生长阶段(8和9月)限制因素均为P元素,两年生三七N和P元素的协调作用较强,三年三七生长过程中可加强N素管理。两年三七Ca/Na和Mg/Na值8月前后值较小,结合植株Ca、Mg含量累计规律,可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适当补充Ca、Mg元素;三年三七Ca/Na值与两年相似,Mg/Na值11月最大,建议在生殖生长期间补充Ca肥;5月和7月应适当追施Mg肥。三七叶片内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Ca与Mg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三七中N/P与各元素的相关性较大,N和P元素发挥作用的限制因素为P,N与P元素合理是配比是其他于各元素产生正常生理作用的基础。两年生三七受盐胁迫影响较小,三年三七可提高K与Ca肥的使用,缓解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3.不同栽培措施对三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不同。三年生三七在18.90%的透光率下,更适宜地下部分生物量与皂苷的积累,单株产量为53.86g、总皂苷含量为8.14%;24表芸苔素内酯浓度为0.8mg/L时,提质增产的效果最好,单株产量为46.98g、总皂苷含量为7.30%。两年三七对肥料的依存率较三年生大,三七质量和产量的限制因素不同,两年和三年三七产量限制因素为K,质量限制因素为N。两年和三年三七N、P和K肥的互作效应为低P和中K水平时,N肥施用效果更好,中N和中P利于K肥发挥效应,P肥的互作规律与年限不同,两年生三七中N和中K处理时,更利于P肥效果的发挥,三年三七则为高N和中K处理。在相似土壤及环境条件下,两年三七施肥处理为N含量为15kg/667m2,K含量为25kg/667m2;三年三七可选择N含量22.5kg/667m2,P含量18kg/667m2,K含量25kg/667m2,更利于优质高产三七的栽培。
张俞[8](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陈敬忠[9](2020)在《米槁果实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及道地性成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米槁果实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习用药材和贵州省道地药材,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着,目前以其为主要原料的4种中成药已上市销售,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米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药理学、种苗生物生态学特性方面,对于其药材品质形成方面则十分薄弱,仅有零星的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揭示米槁果实药材品质形成原因,本研究从其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和道地性成因出发,揭示土壤、微生物、气候等相关环境因素对米槁药材品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标本、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米槁资源量,在确定分布的基础上进行野外采样,在米槁野外主要分布地采集不同产地和不同时期的米槁样本,通过测定其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同时建立起评价果实质量体系,结合土壤、微生物、气候因子推导影响米槁果实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和道地性成因。结果:(1)在其主要分布区根际土壤呈酸性,脲酶的活性范围为14.5~48.2.85、土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36~0.97、酸性磷酸酶为13.088~26.1。全氮含量为0.084~0.331 g·100g-1、碱解氮为31.44~151.06 mg·kg-1、全磷含量为0.15~1.17 g·kg-1、有效磷含量为2.05~9.22 mg·kg-1之间、全钾含量为0.106~1.16 g·kg-1、速效钾含量为110.15~355.88 mg·kg-1。不同果期根际土壤均呈酸性、脲酶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均表现为先降后升、全氮总体表现为先降后升、碱解氮同样表现为先降后升、全磷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速效磷表现为逐步增加的趋势。(2)真菌的香农多样指数在BP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LD则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XL则表现为先升后降。辛普森多样指数在BP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LD则表现为逐步降低,在XL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细菌香农多样性指数在BP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LD则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XL则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趋势。辛普森多样指数在BP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趋势,在LD、XL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真菌9个样本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一未鉴定真菌类群相对丰度最高。细菌9个样本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相对较高。(3)不同产地米槁果实总糖含量在14.45%~25.02%之间、还原糖含量在2.68%~14.15%之间、粗多糖含量在2.75%~6.11%之间、可溶性多糖在0.88%~3.84%之间、粗脂肪含量在15.4%~39.33%之间;不同果期总糖含量总体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还原糖则表现较为复杂(坝碰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罗甸则表现为逐渐增加,祥乐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可溶性多糖与粗多糖含量则在所有采样点均表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粗脂肪则表现为逐步增加的趋势。(4)通过HPLC指纹分析后发现,共有峰为26个,其中α-松油醇、桧烯可作为参照峰。从聚类结果来看,当距离为70时,米槁果实聚为4类。PLS-DA分析后发现峰16、峰21、峰5、峰3可以作为判别标志物;峰14、峰13、峰5、峰23、峰20、峰11,可以作为不同时期果实样品分类标志物。(5)从影响米槁果实化学成分因素来看,对总糖有显着影响的为平均气压,对还原糖有显着影响的为速效钾(AK)、最热七天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水气压、平均气压、平均2分钟风速,对可溶性多糖有显着影响的为速效钾(AK)、平均2分钟风速,对粗多糖有显着影响的为全氮(TN)、最高气温,对粗脂肪有显着影响的为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对12号峰(桧烯)有显着影响的为速效钾(AK)、平均最高气温,对2号峰(α-松油醇)有显着影响的为S-CAT、速效钾(AK)、平均最低气温,对16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日照时数、平均最低气温,对21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全钾(TK)、最低气温、年平均降雨量,对5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全磷(TP),对3号峰有显着影响的为S-UE。细菌和真菌相对丰度前5属基本上与相关指标性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对相关指标性成分和环境因子空间插值后进行栅格计算器综合得出米槁在滇黔桂三省品质区划结果,表明其品质形成较为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大部分区域及广西东北部少部分区域,而在滇西南特别是临沧、红河、普洱等地,以及桂南部分区域如南宁、玉林等地则不适合米槁品质的积累。
闫国跃[10](2020)在《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为广西道地药材,也是重要的壮药,壮族称之为“棵兜”,也属“桂药”、“南药”,为广西“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十大中药材之一。由于苦玄参生长环境恶化,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苦玄参市场供应主要来源于人工种植。人工种植品种未经选育,种质混杂,且长期的种植使品种不断退化,出现药用活性成分含量降低等质量问题,迫切需要选育出高质量的苦玄参新品种。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入到种质资源研究的多个层次和方面,使人们能够客观准确地检测出种质基因组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以不同地理来源的苦玄参居群和形态差异较显着的株系为研究材料,以苦玄参主要药用活性成分苦玄参苷的组成和含量为优质种质标准,基于转录组SSR、SNP分子标记,对收集的苦玄参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并挖掘苦玄参苷关联基因,其结果可为苦玄参优良种质的筛选、鉴定及品种改良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1)采集广西、云南两省野生居群种质13份,广西龙州、梧州两地栽培种质50份,在南宁扩繁后,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所有样品的主要药用活性物质苦玄参苷IA和IB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株系的苦玄参样本其苦玄参苷IA和IB含量的差异,初步筛选高苦玄参苷含量的优势居群和优良种质。(2)采用转录组高通测序技术经过RNA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文库质控等程序,完成来源于广西、云南两地63份苦玄参鲜叶平行样本转录组测序,经拼接组装后,获取苦玄参转录组遗传数据;使用BLAST软件将Unigene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Pfam、KEGG 数据库比对,获得 Unigene的注释信息,经过数据库比对及利用Getorf软件进行编码蛋白框(CD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3)获得苦玄参转录组遗传信息数据后,利用针对转录组测序的比对软件STAR与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并通过GATK挖掘苦玄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于 SNP 分子标记,通过进化分析、群体结构分析、主元成分分析及亲缘关系分析对13个居群样本及50个栽培单株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分析样本间遗传进化关系;并以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为目标性状,基于转录组SNP及GEM进行关联分析,筛选苦玄参有效成分关联位点,通过与已知数据库比对预测候选基因功能。(4)基于苦玄参鲜叶转录组序列,利用鉴定简单重复序列软件MISA挖掘苦玄参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SSR)分子标记,基于SSR标记两端保守序列开发苦玄参EST-SSR引物,随机选择4份材料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验,并利用选择出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样本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结果分析18个群体及69个单株的遗传结构,并利用SPSS软件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GLM)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苦玄参苷含量相关联的SSR分子标记。结果:(1)苦玄参苷IA含量在广西、云南两省13个野生群体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苦玄参苷IB和总苷含量水平在两省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综合整体,云南居群苦玄参优于广西,其中优势居群为云南景洪市曼沙区,其次为云南澜沧县勐朗镇。50份栽培品种单株样本苦玄参苷含量差异比较,苦玄参苷IA和总苷含量水平在广西和梧州两地间差异不显着(p>0.05);苦玄参苷IB含量水平龙州显着高于梧州(p<0.05),根据总苷含量,梧州、龙州两地种质水平相当。各株系间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编号为HZP04、ZGB0、WZHZP21、ZGB08、WZHJX03的单株整体水平较优。(2)63份苦玄参平行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经过测序质量控制后,共得到323.55Gb Clean Data,Q30碱基比例超过86.28%。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组装后,初步建立苦玄参转录组数据库,共得到519,730条Transcript和203,606条 Unigene,Transcript 与 Unigene 的 N50 分别为 3,365 和 751。通过苦玄参Unigene 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Pfam、KEGG 等七大数据库比对,203606条转录本中131183条Unigene被注释,注释比例达到64.42%。将Unigene与已知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得到与已知蛋白基因序列相同或相似Unigene,共获得153100个CDS核苷酸序列和CDS氨基酸序列。对未知与已知蛋白库比对上的Unigene,利用Getorf软件平台,有65536个CDS核酸序列和65536个CDS氨基酸序列被预测。(3)63个苦玄参平行样本SNP分子标记跨度在57355~107932个之间,其中野生种质样本T01~T13中SNP数量在61430-81517个之间,栽培单株T14~T63中SNP数量57355~107932个,栽培种数量跨度大于野生种。纯合型SNP数量变化范围为41852~74564个,杂合型SNP数目变化在4094~47084个之间,纯合型数量大于杂合型。遗传结构分析中,13个居群可分为2个亚群,云南的8个居群被归为同一亚群,2个云南居群与广西3个居群归为另一亚群。50个栽培单株样本可分为两群,梧州有4个单株被归为一个亚群,其余归为另一亚群。利用转录组关联技术对SNP及GEM与苦玄参苷目标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基于SNP分析,在阈值p<1.00E-06时,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有5个,苦玄参苷IB关联位点4个;基于GEM分析,阈值p<1.00E-06 下,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184个,苦玄参苷IB相关关联的位点2421个,与两种成分同时关联的位点45个;SNP和GEM联合关联分析在阈值p<1.00E-03,筛选苦玄参苷IA关联位点5个,苦玄参苷IB关联位点6个,位点功能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录、甲基化、基因修饰等功能作用。(4)通过对总碱基数为47,941,629bp Unigene序列评估,挖掘13768个苦玄参SSR分子标记,鉴定出6种不同SSR类型,基于两端序列开发相关引物,对随机抽取的100对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多态性引物48对。随机抽取20对多态性的引物对18个种群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出等位基因71个,平均每对引物3.55个。引物间P变化范围为0~40.7%;PIC范围0~0.7941;I范围 0~1.8143。ObsHet 范围 0~0.4423;ExpHe 范围 0~0.8269。Fis 值为0.0953~0.6639;亚群间Fit值范围0.0626~0.8587;遗传分化系数Fst范围0~0.6866。基因流(Nm)范围0.1144~0.7594。各种群Nei范围0~0.4016;I范围0~0.6209,群体相似系数0.3814~0.9686,遗传距离0.0319~0.9638。18个种群在遗传距离0.3213处分成4个亚群,云南样本可分为3亚群,广西3个种群归入同一亚群。69个单株利用20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观测等位基因3.8个。等位基因多态率范围为0~59%。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0~0.6211;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变化范围0~1.240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范围0~0.6823。各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824;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 0.3659;基因流Nm平均值0.4332。样本间相似系数范围0.5856~0.9506,遗传距离范围0.0506~0.5325,在遗传距离0.24处,69单株样本分成13个亚群。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有5个位点与苦玄参苷IA、IB相关联,其中,同时与两种成分关联的位点仅1个。结论:根据国家药典对苦玄参质量评价标准,云南和广西13个野生种群样本中,云南野生种质明显优于广西,具有更大的筛选优良苦玄参种质资源的潜力。广西主产区苦玄参栽培品种质量良莠不齐,广西梧州的栽培品种中可能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建立苦玄参转录组公共数据库,填补了苦玄参遗传信息的空白。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苦玄参SSR、SNP分子标记,从不同层次分析苦玄参遗传进化关系,不同产地间均出现不同程度分化,广西、云南两地野生种质间分化明显,分析结果与供试苦玄参种质地理分布差异基本吻合,但也存在区域间遗传交叉现象,该结果为研究苦玄参药材优势居群提供依据;广西栽培品种间整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但存在个别单株分化明显的现象,可为筛选优良株系提供资源。以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为目标性状,采用不同分子标记及关联策略,筛选出大量与苦玄参苷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关联位点基因功能主要涉及信号转录、甲基化、基因修饰等功能作用,结果将为苦玄参优良种质选育提供最直接的遗传信息,加快苦玄参优良种质选育。
二、中药材品质变异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材品质变异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江枳壳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药用植物施肥和枳壳研究进展 |
1.药用植物施肥研究进 |
1.1 药用植物科学施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中药材种植科学施肥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
1.3 中药材种植推荐施肥方法 |
1.4 小结 |
2.枳壳的研究进展 |
2.1 本草考证 |
2.2 化学成分 |
2.3 栽培研究 |
第二章 江西枳壳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调查 |
1.试验地与材料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仪器与耗材 |
2.方法 |
2.1 田间采集土壤样品 |
2.2 .实验室土壤测定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新干、鄱阳枳壳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调查 |
3.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3.3 江枳壳土全年壤养情况分析 |
4.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N、P、K调控对江枳壳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 |
1.试验地与材料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仪器与耗材 |
2.试验方法 |
2.1 果实性状测定指标 |
2.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果实性状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产量影响与效益分析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最佳效益分析 |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壳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影响 |
4.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江枳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试验研究 |
1.试验地与材料 |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仪器与耗材 |
2.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产量及性状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结果分析 |
3.1 不同减肥处理下的枳壳性状 |
3.2 不同减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 不同减肥处理江枳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3.4 不同减肥处理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
4.讨论 |
第五章 江枳壳DRIS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
1.试验地与材料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仪器与耗材 |
2.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叶片采样及检测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树龄采样时间的选择 |
3.2 DRIS法分析 |
4.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1.枳壳照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赣产栽培粉葛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粉葛成分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况 |
1.1.1 粉葛成分影响因素 |
1.1.2 粉葛质量控制方法 |
1.2 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成分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
1.3 重金属元素研究概况 |
1.4 总结 |
2 赣葛一号农艺性状与药用部位成分相关性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农艺性状测量方法 |
2.2.2 总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2.2.3 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主要农艺性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2.3.2 不同部位总异黄酮含量描述统计结果 |
2.3.3 药用部位异黄酮含量的描述统计结果 |
2.3.4 相关性分析结果 |
2.3.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2.3.6 通径分析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农艺性状与成分变异系数研究 |
2.4.2 主要农艺性状与药用部位成分相关性研究 |
3 粉葛药用部位周皮和非周皮组织异黄酮及重金属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1.3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去皮方法 |
3.2.2 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3.2.3 重金属元素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组织粉葛药材7 种异黄酮成分分布规律 |
3.3.2 不同组织粉葛药材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 |
3.3.3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
3.3.4 药材与根际土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 |
3.4 讨论 |
3.4.1 异黄酮类成分分布规律 |
3.4.2 粉葛药材安全性评价 |
4 赣产四个品种粉葛形态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形态学 |
4.2.2 叶微形态 |
4.3 讨论 |
5 赣产四个品种粉葛的不同器官异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供试样品 |
5.2 实验方法 |
5.2.1 田间管理方法 |
5.2.2 总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5.2.3 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5.2.4 数据处理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器官总异黄酮含量规律 |
5.3.2 不同器官异黄酮含量规律 |
5.3.3 PCA分析 |
5.3.4 OPLS-DA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不同器官异黄酮成分分布 |
5.4.2 异黄酮成分积累规律 |
5.4.3 品种种质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当归品质空间变异的生态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立题依据 |
1. 当归研究进展 |
1.1 当归资源概况 |
1.2 当归化学成分概述 |
1.2.1 挥发油类成分 |
1.2.2 有机酸类成分 |
1.2.3 多糖类成分 |
1.2.4 其他类化学成分 |
1.3 当归药理概述 |
2. 当归品质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概述 |
2.1 不同产地当归品质差异 |
2.2 当归品质的影响因素 |
2.2.1 种质遗传因素 |
2.2.2 气候因子 |
2.2.3 土壤因子 |
2.2.4 栽培措施 |
2.2.5 采收加工及储藏 |
3. 当归区划的研究进展 |
4. 药用植物品质与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因子响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建立 |
4.1 唐古特大黄品质空间变异 |
4.2 唐古特大黄品质与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因子响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建立 |
4.2.1 年均气候因子 |
4.2.2 季度气候因子 |
4.2.3 月均气候因子 |
5. 选题理由、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1 选题理由 |
5.2 选题意义及应用价值 |
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当归品质空间变异 |
1. 实验材料预处理 |
1.1 实验材料 |
1.1.1 当归样品 |
1.1.2 数据分析材料 |
1.2 当归鲜样干燥 |
1.2.1 仪器 |
1.2.2 方法 |
1.3 物种鉴定 |
1.3.1 仪器与试剂 |
1.3.2 方法 |
1.3.3 结果与分析 |
2. 当归药材外观性状差异 |
2.1 大小 |
2.2 颜色 |
3. 当归化学成分含量空间变异 |
3.1 当归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及试剂 |
3.1.3 方法 |
3.1.4 方法学考察 |
3.1.5 含量测定结果 |
3.1.6 小结 |
3.2 当归化学成分空间变异规律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当归品质空间变异的生态驱动因子 |
1. 当归化学成分与气候因子响应分析 |
1.1 材料 |
1.1.1 当归化学成分含量 |
1.1.2 环境数据 |
1.2 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与年均因子的响应关系 |
1.3.2 与季度因子的响应关系 |
1.3.3 与月均因子的响应关系 |
1.3.4 当归不同品质区气候特征 |
1.4 小结 |
2. 当归化学成分与土壤因子响应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方法 |
2.3.1 样品溶液制备 |
2.3.2 土壤养分和无机元素的测定 |
2.3.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当归的生态区划和品质区划 |
1. 当归生态区划 |
1.1 研究材料 |
1.1.1 当归样本分布 |
1.1.2 环境图层数据 |
1.2 研究方法 |
1.2.1 环境变量选择 |
1.2.2 模型参数设置 |
1.2.3 适生区预测 |
1.2.4 ROC曲线模型准确度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模型预测结果评价 |
1.3.2 环境因子贡献率 |
1.3.3 当归主要综合气候因子适宜值范围 |
1.3.4 当归潜在适生区预测 |
2. 当归品质区划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当归化学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建立 |
2.3.2 当归品质区划 |
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
1 思路与方法 |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进化生态学分析方法与应用 |
1.1 分子标记 |
1.2 分子谱系地理分析 |
1.3 景观遗传分析 |
1.4 生态位模型分析 |
1.5 性状关联分析 |
2 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
2.1 药用植物种质鉴定 |
2.2 药用植物种质多样性评估 |
2.3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预测 |
2.4 药用植物道地性研究 |
2.5 药用植物的保护与栽培育种 |
3 进化生态学应用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的中文学术文献分析 |
4 结语与展望 |
(6)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 |
1.2.2 土壤农药残留 |
1.3 重金属、农残污染来源及危害 |
1.3.1 重金属污染来源 |
1.3.2 农残污染来源 |
1.3.3 重金属污染危害 |
1.3.4 农残污染危害 |
1.4 土壤环境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
1.4.1 土壤环境评价的主要标准 |
1.4.2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5 环境因子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研究 |
1.6 川佛手研究简况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2.2.1 土壤及佛手样品采集 |
2.3 样品的预处理 |
2.3.1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
2.3.2 佛手样品的预处理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测定项目 |
2.4.2 重金属含量测试方法 |
2.4.3 有机污染物测试方法 |
2.4.4 土壤理化性质 |
2.4.5 佛手中橙皮苷测定方法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佛手产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 |
3.1 佛手产地土壤肥力特征 |
3.1.1 土壤p H |
3.1.2 土壤有机质 |
3.1.3 全氮 |
3.1.4 速效氮 |
3.1.5 速效磷 |
3.1.6 速效钾 |
3.2 渝东北川佛手产地土壤肥力分析 |
4 佛手及其产地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 |
4.1 土壤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描述性统计 |
4.2 佛手产地土壤各元素含量及分布特点 |
4.2.1 佛手产地土壤中铬的含量分布特点 |
4.2.2 佛手产地土壤中汞的含量分布特点 |
4.2.3 佛手产地土壤中锌的含量分布特点 |
4.2.4 佛手产地土壤中镉的含量分布特点 |
4.2.5 佛手产地土壤中铜的含量分布特点 |
4.2.6 佛手产地土壤中重金属的铅分布特点 |
4.2.7 佛手产地土壤中镍的含量分布特点 |
4.2.8 佛手产地土壤中重金属砷的分布特点 |
4.3 川佛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
4.3.1 单因子污染评价 |
4.3.2 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 |
4.3.3 地质累积污染指数法 |
4.3.4 佛手产地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4.4 不同产地佛手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
4.4.1 佛手及叶片中重金属含量 |
4.4.2 佛手中重金属含量评价 |
4.4.3 川佛手叶片与果实之间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5 佛手及其产地农药残留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 |
5.1 佛手产地农药残留含量特征及评价 |
5.1.1 土壤中农药残留回收率实验 |
5.1.2 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分析 |
5.1.3 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分析 |
5.2 佛手中农药残留分析及评价 |
5.2.1 佛手农药残留回收率实验 |
5.2.2 佛手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分析 |
5.2.3 佛手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分析 |
6 渝东北不同产地佛手橙皮苷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评价 |
6.1 不同产地佛手橙皮苷含量分析 |
6.2 佛手橙皮苷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6.2.1 土壤养分与佛手橙皮苷含量的相关性 |
6.2.2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佛手橙皮苷含量的相关性 |
6.2.3 佛手橙皮苷含量与农药残留的相关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引种三七生长动态观察及品质产量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三七简介 |
1.1.1 三七植物学特性 |
1.1.2 三七生长及环境条件 |
1.2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 |
1.3 贵州引种三七产地适应性概况 |
1.4 三七品质及产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4.1 采收期对药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1.4.2 光照强度对药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1.4.3 生长调节剂对药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1.4.4 氮、磷及钾肥对药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三七引种后生长动态研究 |
2.2.2 三七品质产量调控研究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基础肥力测定 |
2.3.2 三七农艺性状测定 |
2.3.3 三七各部位矿质元素测定 |
2.3.4 三七产量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七引种后生长动态研究 |
3.1.1 一年生三七生长动态变化 |
3.1.2 两年生三七生长动态变化 |
3.1.3 三年生三七生长动态变化 |
3.2 三七矿质元素研究 |
3.2.1 三七各部位大量元素动态研究 |
3.2.2 三七各部位微量元素动态研究 |
3.2.3 不同年限三七叶片矿质元素比值动态研究 |
3.2.4 三七叶片中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
3.3 三七品质产量调控研究 |
3.3.1 不同采收期对三七品质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透光率对三年生三七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24-表芸苔素内酯对三年生三七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 |
3.3.4 “3414”施肥处理对三七品质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引种三七产地适应性初步评价 |
4.2 三七矿质营养元素分析 |
4.3 三七品质产量调控分析 |
5 结论 |
5.1 贵州引种三七生长适应性评价 |
5.2 三七矿质元素积累特征 |
5.3 三七品质产量调控特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米槁果实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及道地性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研究进展 |
1.1 米槁研究进展 |
1.2 道地性与地理变异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因素对促进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和道地性形成 |
1.2.2 土壤状况对植物化学成分地理变异与道地性形成的影响 |
1.2.3 气候条件对植物化学地理变异与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影响 |
1.2.4 遗传基础与化学成分变异与道地性的影响 |
1.3 研究述评 |
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米槁野外资源现状评估 |
1.数据来源 |
2.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评估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第三章 米槁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米槁根际土壤pH与酶活性分析 |
2.2 米槁根际土壤营养成分分析 |
2.3 米槁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
3.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果期米槁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测序结果及取样深度 |
3.2 微生物Alpha多样性 |
3.3 样本间相似性与相关性比较 |
3.4 微生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4.小结 |
第五章 米槁果实糖类与粗脂肪含量测定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 不同产地糖类与粗脂肪含量 |
3.3 不同果期糖类与粗脂肪含量 |
3.4 米槁果实样品相似性比较 |
4.讨论 |
第六章 米槁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数据处理 |
3.方法与分析 |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 方法学考察 |
3.5 不同产地米槁果实指纹图谱的建立 |
3.6 不同时期米槁果实指纹图谱的建立 |
4.讨论 |
4.1 提取与色谱条件考察 |
4.2 指纹图谱差异性分析 |
第七章 米槁果实化学成分地理变异与道地性原因综合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环境因子选择 |
1.2 米槁果实化学成分评价指标选择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4.1 植物代谢产物积累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4.2 植物代谢产物积累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4.3 药材品质区划与生长区划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录 |
(10)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动态 |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及保护现状 |
二、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三、药用植物分子育种研究 |
第二节 壮药药用资源研究动态 |
一、壮药药用资源概况 |
二、壮药资源利用历史及现状 |
三、壮药药用资源保护现状 |
第三节 苦玄参研究动态 |
一、苦玄参药用资源地理分布及资源利用现状 |
二、苦玄参生物学特性 |
三、苦玄参人工繁育及栽培 |
四、苦玄参化学成分及主要活性成分含置测定 |
第四节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动态 |
一、RFLP标记发展及应用 |
二、RAPD标记发展及应用 |
三、ISSR标记发展及应用 |
四、SSR标记发展及应用 |
五、SNP标记发展及应用 |
第二章 苦玄参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省份群体样含量差异分析 |
2. 群体苦玄参苷含量差异 |
3. 单株样苦玄参苷含量差异比较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苦玄参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测序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测序数据量统计 |
2. 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 |
2.1 mRNA片段化随机性检验 |
2.2 插入片段长度检验 |
2.3 转录组测序数据饱和度检验 |
3. 组装结果统计 |
4. 不同样品总体表达量比对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苦玄参转录组功能注释及CDS预测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组装结果Unigene功能注释 |
1.1 苦玄参同源序列的物种分析 |
1.2 Unigene的GO功能分类分析 |
1.3 Unigene的COG功能分类 |
1.4 Unigene的KOG统计分析 |
2. 编码蛋白框(CD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四章 转录组SNP遗传结构分析及有效成分关联基因挖掘 |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SNP位点挖掘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SNP位点统计 |
2. 基因的SNP密度分布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基于转录组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结构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苦玄参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1.1 进化分析 |
1.2 群体结构分析 |
1.3 PCA分析 |
2. 单株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
2.1 进化分析 |
2.2 群体结构分析 |
2.3 PCA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节 苦玄参有效成分关联转录组SNP基因位点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基因表达量分析 |
2. 关联分析 |
2.1 SNP关联分析结果 |
2.2 GEM关联分析结果 |
2.3 联合分析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五章 苦玄参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基因关联分析 |
第一节 苦玄参转录组SSR位点挖掘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EST-SSR引物开发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引物开发和检测 |
1.1 转录组引物设计 |
1.2 引物筛选和多态性验证 |
2. PCR扩增结果 |
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各位点PIC值 |
3.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F统计值和基因流 |
3.4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节 栽培单株苦玄参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性状相关标记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 各位点PIC值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2. F统计检验结果及基因流 |
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4. 苦玄参苷含量关联标记相关分析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中药材品质变异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枳壳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研究[D]. 田磊.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赣产栽培粉葛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黄秋连.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当归品质空间变异的生态驱动因子研究[D]. 杨芙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进化生态学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 徐燕玲,王振宇,杨淑达,陆露. 中草药, 2021(05)
- [6]渝东北佛手产地土壤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D]. 尼洛支杰.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9)
- [7]引种三七生长动态观察及品质产量调控研究[D]. 林洁. 贵州大学, 2020(01)
- [8]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9]米槁果实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及道地性成因分析[D]. 陈敬忠. 贵州大学, 2020(02)
- [10]基于转录组SSR、SNP标记的苦玄参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关联位点分析[D]. 闫国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